搜尋結果:鄭涵憶

共找到 212 筆結果(第 31-40 筆)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

毒品危害防制條例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刑事簡易判決 113年度簡字第419號 公 訴 人 臺灣桃園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被 告 TRAN HUU CHUNG(越南籍,中文姓名:陳友鐘) 上列被告因違反毒品危害防制條例案件,經檢察官提起公訴(11 2年度偵字第57671號),被告於準備程序中自白犯罪,認為宜以 簡易判決處刑,經本院合議庭裁定改由受命法官獨任逕以簡易判 決處刑如下:   主 文 TRAN HUU CHUNG持有第三級毒品純質淨重五公克以上,處有期徒 刑陸月,如易科罰金,以新臺幣壹仟元折算壹日。並於刑之執行 完畢或赦免後,驅逐出境。 扣案如附表所示之物均沒收。   事實及理由 一、本件犯罪事實及證據,除證據部分補充被告TRAN HUU CHUNG 於本院民國113年5月23日準備程序之自白(見本院113年度 審易字第397號卷第50至51頁)外,餘均引用檢察官起訴書 之記載(如附件)。 二、論罪科刑:  ㈠「4-甲基甲基卡西酮」、「甲基-N,N-二甲基卡西酮」及「愷 他命」均為毒品危害防制條例第第2條第2項第3款所定之第 三級毒品,而本案被告持有如附表編號1至3所示之第三級毒 品,純質淨重合計達37.2912公克顯逾法定5公克以上等情, 此有如附表編號1至3所示之毒品成分鑑定書、毒品純度鑑定 書(見臺灣桃園地方檢察署112年度偵字第57671號卷〈下稱 偵卷〉第159至167頁)存卷可考;核被告所為,係犯毒品危 害防制條例第11條第5項之持有第三級毒品純質淨重5公克以 上罪。  ㈡「4-甲基甲基卡西酮」、「甲基-N,N-二甲基卡西酮」均係毒 品危害防制條例第2條第2項第3款規定列管之第三級毒品, 被告所持有如附表編號3所示之物雖同時含有上揭2種不同之 毒品成分,然於法律評價之意義皆屬第三級毒品,其同時持 有不同品項之同級毒品,所造成之法益風險仍屬同一,屬同 罪名,要無複數法益受害之現象,即無想像競合之適用,附 此敘明。   ㈢本案並無毒品危害防制條例第17條第1項規定適用之說明:   被告於本案有無供出毒品來源因而查獲其他正、共犯乙節, 桃園市政府警察局刑事警察大隊雖於113年7月22日以桃警刑 大四字第1130021558號函附職務報告表示:「職偵辦越南籍 犯嫌阮秋賢、陳光海及本國人劉富強涉組販毒集團,在桃園 市桃園區一帶販賣二、三級毒品予外籍移工及學生一案,… ,查扣阮嫌手機溯及上源為越籍移工陳友鐘所供應第三級毒 品愷他命予阮嫌等人販賣,於112年6月27日拘提陳友鐘到案 並供出上游為臺灣籍男子姚春鵬,據此因其供述因而查獲姚 春鵬販毒並於112年11月28日以桃警刑大四字第1120034393 號刑事案件報告書移送臺灣桃園地方檢察署偵辦」等語(見 本院113年度易字第735號卷〈下稱本院易卷〉第61至63頁), 惟查,被告曾就其於112年3月2日與另案被告姚春鵬共同販 賣第三級毒品之犯行,供出另案被告姚春鵬,而於本院112 年度訴字第1279號刑事案件中,獲減刑之寬典,嗣另案被告 姚春鵬亦因該次販賣第三級毒品之犯行經本院113年度訴字 第170號刑事判決判處有期徒刑7年10月,而除此之外,姚春 鵬於該期間僅另因持有逾量第三級毒品而另由本院以113年 度簡字第179號判決判處有期徒刑五月,此有上揭案件判決 、另案被告姚春鵬之前案紀錄表等在卷可考,參以前揭刑事 警察大隊之職務報告,亦係指被告有就販賣第三級毒品之犯 行供出毒品來源,由此堪認,被告供出毒品來源因而查獲之 犯行,應係指姚春鵬於另案即112年3月2日販賣第三級毒品 之犯行,而非販賣本案毒品予被告之犯行,是綜合卷內事證 ,應認本案尚無毒品危害防制條例第17條第1項規定之適用 。    ㈣爰以行為人之責任為基礎,審酌被告另有因違反毒品危害防 制條例案件經法院論罪科刑之紀錄,此有臺灣高等法院被告 前案紀錄表在卷可參(於本案不構成累犯),而被告各國政 府查緝毒品甚嚴,竟購入如附表所示之毒品而持有之,且持 有之數量總純質淨重達37.2912公克,數量非少,嚴重助長 毒品市場之氾濫,所為非是,應予非難;考量其犯後起初始 口否認,嗣後始坦承犯行之態度,兼衡其犯罪動機、目的、 持有毒品之數量、持有之期間,暨其警詢自陳高中畢業之智 識程度、從事服務業、勉持之家庭經濟狀況(見偵卷第35頁 )等一切情狀,量處如主文所示之刑,並諭知易科罰金之折 算標準。 三、沒收:   按毒品危害防制條例第11條之1第1項雖明定無正當理由,不 得擅自持有第三級毒品;同條例第18條第1項後段復規定查 獲之第三級毒品,無正當理由而擅自持有者,沒入銷燬之, 然此所謂「沒入銷燬」之毒品,專指查獲施用或持有之第三 級毒品,尚不構成犯罪行為,而應依行政程序沒入銷燬而言 。如持有第三級毒品純質淨重5公克以上者,既屬同條例相 關法條明文規定處罰之犯罪行為,即非該條項應依行政程序 沒入銷燬之範圍,而同條例對於犯持有第三級毒品純質淨重 5公克以上罪所查獲毒品之沒收,並無特別規定,但該持有 行為既已構成犯罪,則該毒品即屬違禁物,自應回歸刑法之 適用,依刑法第38條第1項規定沒收之。查扣案如附表所示 之物,經送鑑驗結果,分別含有第三級毒品「愷他命」、「 4-甲基甲基卡西酮」及微量「甲基-N,N-二甲基卡西酮」成 分,且推估驗前總純質淨重共計為37.2912公克等情,有附 表所示之鑑定書在卷可稽,為被告本案所犯持有第三級毒品 純質淨重5公克以上罪所查獲之物,屬違禁物,均應依刑法 第38條第1項規定宣告沒收。另包裝上開第三級毒品之包裝 袋,因與其上所殘留之毒品難以析離,且無析離之實益與必 要,均應與所盛裝之毒品視為整體而併與沒收;至因鑑驗用 罄之毒品部分,既已滅失,均無庸另為沒收之諭知。 四、按外國人受有期徒刑以上刑之宣告者,得於刑之執行完畢或 赦免後,驅逐出境,刑法第95條定有明文。查被告為越南籍 之外國人,因持有逾量第三級毒品而受本案有期徒刑以上刑 之宣告,考量被告於我國另因販賣第三級毒品而遭判處有期 徒刑1年6月確定,有該案判決及臺灣高等法院被告前案紀錄 表存卷可考,足認被告居留於我國有繼續危害社會安全之虞 ,而有於刑之執行完畢或赦免後驅逐出境之必要,爰依刑法 第95條規定,併予宣告被告於刑之執行完畢或赦免後,驅逐 出境。 五、依刑事訴訟法第449條第2項、第3項、第450條第1項、第454 條第2項,逕以簡易判決處刑如主文。   六、如不服本判決,應於判決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 (應附繕本),上訴於本院合議庭。    本案經檢察官王俊蓉提起公訴,檢察官郭印山、李孟亭到庭執行 職務。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1  日          刑事第十四法庭 法 官 何信儀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判決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應附 繕本)。                  書記官 鄭涵憶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1  日 附表: 編號 物品名稱 數量 1 愷他命54包(含包裝袋54只) 臺北榮民總醫院毒品成分鑑定書(一)、(二)及臺北榮民總醫院毒品純度鑑定書(一)、(二)(送驗編號:D122偵-0688,見偵卷第161至162、165至167頁): ㈠愷他命6包  ⒈檢體編號:C0000000-0  ⒉檢體外觀:白色晶體6包  ⒊驗前總毛重:3.1721公克  ⒋鑑驗取用:0.0032公克  ⒌驗餘總毛重:3.1689公克  ⒍結果:檢出愷他命成分,純度約71.7%,推估驗前總純質淨重為1.6734公克 ㈡愷他命8包  ⒈檢體編號:C0000000-0  ⒉檢體外觀:白色晶體8包  ⒊驗前總毛重:4.2612公克  ⒋鑑驗取用:0.0043公克  ⒌驗餘總毛重:4.2569公克  ⒍結果:檢出愷他命成分,純度約69.5%,推估驗前總純質淨重為2.1003公克 ㈢愷他命40包  ⒈檢體編號:C0000000-0  ⒉檢體外觀:白色晶體40包  ⒊驗前總毛重:30.4134公克  ⒋鑑驗取用:0.0026公克  ⒌驗餘總毛重:30.4108公克  ⒍結果:檢出愷他命成分,純度約68.7%,推估驗前總純質淨重為10.6175公克 2 香菸2支 臺北榮民總醫院毒品成分鑑定書(一)(送驗編號:D122偵-0688,見偵卷第161頁): ⒈檢體編號:C0000000-0 ⒉檢體外觀:香菸2支 ⒊驗前總毛重:1.5956公克 ⒋鑑驗取用:0.0630公克 ⒌驗餘總毛重:1.5326公克 ⒍結果:檢出愷他命成分 3 毒品咖啡包83包(含包裝袋83只) 內政部警政署刑事警察局112年10月30日刑理字第1126044635號鑑定書(送驗編號:D122偵-0688,見偵卷第159至160頁): ㈠毒品咖啡包50包、12包  ⒈檢體編號:A1至A50、C1至C12  ⒉檢體外觀:均為熊圖案包裝,內含黃色粉末及淡褐色顆粒  ⒊驗前總毛重:484.03公克  ⒋抽樣鑑驗取用:2.02公克  ⒌驗餘總毛重:482.01公克  ⒍結果:檢出「4-甲基甲基卡西酮」及微量「甲基-N,N-二甲基卡西酮」成分,「4-甲基甲基卡西酮」純度約4%,推估驗前總純質淨重為16.98公克 ㈡毒品咖啡包10包、11包  ⒈檢體編號:B1至B10、D1至D11  ⒉檢體外觀:均為惡魔圖案包裝,內含黃色粉末及淡褐色顆粒  ⒊驗前總毛重:99.20公克  ⒋抽樣鑑驗取用:2.10公克  ⒌驗餘總毛重:97.10公克  ⒍結果:檢出「4-甲基甲基卡西酮」及微量「甲基-N,N-二甲基卡西酮」成分,「4-甲基甲基卡西酮」純度約8%,推估驗前總純質淨重為5.92公克 註:微量係純度未達1%,無法據以估算純質淨重。 附錄本案論罪科刑法條: 毒品危害防制條例第11條 持有第一級毒品者,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新臺幣三十萬 元以下罰金。 持有第二級毒品者,處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新臺幣二十萬 元以下罰金。 持有第一級毒品純質淨重十公克以上者,處一年以上七年以下有 期徒刑,得併科新臺幣一百萬元以下罰金。 持有第二級毒品純質淨重二十公克以上者,處六月以上五年以下 有期徒刑,得併科新臺幣七十萬元以下罰金。 持有第三級毒品純質淨重五公克以上者,處二年以下有期徒刑, 得併科新臺幣二十萬元以下罰金。 持有第四級毒品純質淨重五公克以上者,處一年以下有期徒刑, 得併科新臺幣十萬元以下罰金。 持有專供製造或施用第一級、第二級毒品之器具者,處一年以下 有期徒刑、拘役或新臺幣十萬元以下罰金。 附件:臺灣桃園地方檢察署檢察官112年度偵字第57671號起訴書 。    臺灣桃園地方檢察署檢察官起訴書                   112年度偵字第57671號   被   告 TRAN HUU CHUNG  上列被告因違反毒品危害防制條例案件,已經偵查終結,認應該 提起公訴,茲將犯罪事實及證據並所犯法條分敘如下:     犯罪事實 一、TRAN HUU CHUNG(中文姓名:陳友鐘,下稱之)明知愷他命 、4-甲基甲基卡西酮屬毒品危害防制條例第2條第2項第3款 所規定之第三級毒品,依法不得持有,竟基於逾量持有第三 級毒品之犯意,於不詳時、地,取得附表所示之毒品後而持 有之。嗣警於民國112年6月27日中午12時30分、下午2時50 分許,持臺灣桃園地方法院核發之搜索票至陳友鐘位在桃園 市○○區○○路000號2樓之居所(下稱A屋)、桃園市○○區○○路0 00號3樓之工作地(下稱B工作地)執行搜索,查扣上揭毒品 ,始悉上情。 二、案經桃園市政府警察局刑事警察大隊報告偵辦。     證據並所犯法條 一、證據清單及待證事實: 編號 證據名稱 待證事實 ⒈ 被告陳友鐘於警詢及偵查中之供述 ⑴坦承警方自A屋查扣案之毒品為其所有。 ⑵坦承持有B工作地鑰匙之事實。 ⒉ 桃園市政府警察局刑事警察大隊搜索扣押筆錄及扣 押物品目錄表、現場照片 ⑴員警於上揭時、地扣得附表所示之毒品。 ⑵自B工作地查扣之40包愷他命放置在填載被告姓名之藥袋內。 ⒊ ⑴臺北榮民醫院毒品成分鑑定書 ⑵內政部警政署刑事警察局鑑定書 扣案之毒品含有第三級毒品愷他命、4-甲基甲基卡西酮等成分,且總純質淨重達37.2912公克。 二、核被告所為,係犯毒品危害防制條例第11條第5項之持有第三 級毒品達純質淨重5公克以上之罪嫌。扣案如附表所示之毒 品均屬違禁品,連同無法澈底析離之包裝袋,請依刑法第38 條第1項之規定宣告沒收,送驗耗損之毒品,因已鑑析用罄 而滅失,自無庸予以沒收。 三、依刑事訴訟法第251條第1項提起公訴。  此 致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 中  華  民  國  112  年  12  月  11  日                檢 察 官 王俊蓉 本件證明與原本無異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  月   5  日                書 記 官 張瓊之 所犯法條  毒品危害防制條例第11條 持有第一級毒品者,處 3 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新臺幣 30 萬元以下罰金。 持有第二級毒品者,處 2 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新臺幣 20 萬元以下罰金。 持有第一級毒品純質淨重十公克以上者,處 1 年以上 7 年以下 有期徒刑,得併科新臺幣 1 百萬元以下罰金。 持有第二級毒品純質淨重二十公克以上者,處 6 月以上 5 年以 下有期徒刑,得併科新臺幣 70 萬元以下罰金。 持有第三級毒品純質淨重五公克以上者,處 2 年以下有期徒刑 ,得併科新臺幣 20 萬元以下罰金。 持有第四級毒品純質淨重五公克以上者,處 1 年以下有期徒刑 ,得併科新臺幣 10 萬元以下罰金。 持有專供製造或施用第一級、第二級毒品之器具者,處 1 年以 下有期徒刑、拘役或新臺幣 10 萬元以下罰金。 附表 ㈠扣案地點:桃園市○○區○○路000號2樓(即A屋) 編號 品項 數量 備註 ⒈ 愷他命 6包 ⑴檢出第三級毒品成分愷他命。 ⑵純質淨重1.6734公克。 ⒉ 毒品香菸 2枝 檢出第三級毒品成分愷他命。 ㈡扣案地點:桃園市○○區○○路000號3樓(即B工作地) 編號 品項 數量 備註 ⒈ 愷他命 8包 ⑴檢出第三級毒品成分愷他命。 ⑵純質淨重2.1003公克。 ⒉ 白色機器人包裝咖啡包 (鑑定書編號A1至A50) 50包 ⑴檢出第三級毒品成分4-甲基甲基卡西酮。 ⑵純質淨重16.98公克。 ⒊ 小惡魔咖啡包 (鑑定書編號B1至B10) 10包 ⑴檢出第三級毒品成分4-甲基甲基卡西酮。 ⑵純質淨重共5.92公克。 白色機器人包裝咖啡包 (鑑定書編號C1至C12) 12包 小惡魔咖啡包 (鑑定書編號D1至D11) 11包 ⒋ 愷他命 40包 ⑴檢出第三級毒品成分愷他命。 ⑵純質淨重10.6175公克。

2025-03-11

TYDM-113-簡-419-20250311-1

桃交簡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

公共危險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刑事簡易判決 113年度桃交簡字第1911號 聲 請 人 臺灣桃園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被 告 李俊宏 上列被告因公共危險案件,經檢察官聲請以簡易判決處刑(113 年度速偵字第3598號),本院判決如下:   主   文 李俊宏犯吐氣所含酒精濃度達每公升零點二五毫克以上而駕駛動 力交通工具罪,處有期徒刑貳月,併科罰金新臺幣伍萬元,有期 徒刑如易科罰金,罰金如易服勞役,均以新臺幣壹仟元折算壹日 。   事實及理由 一、本件犯罪事實及證據,均引用檢察官聲請簡易判決處刑書之 記載(如附件)。 二、論罪科刑:  ㈠核被告李俊宏所為,係犯刑法第185條之3第1項第1款吐氣所 含酒精濃度達每公升0.25毫克以上而駕駛動力交通工具罪。  ㈡爰以行為人之責任為基礎,審酌被告無犯罪經判決科刑之前 案紀錄,此有臺灣高等法院被告前案紀錄表1份在卷足參, 而被告明知酒精成分對人之意識能力具有不良影響,酒後駕 車對一般往來之公眾及駕駛人自身皆具有高度危險性,仍心 存僥倖,罔顧公眾安全,而於服用酒類後吐氣所含酒精濃度 高達每公升0.59毫克,顯已達不能安全駕駛動力交通工具之 程度,仍貿然駕駛自用小客貨車行駛於公眾往來之道路上, 雖未發生交通事故,但已有危害行車安全之虞,所為實屬不 該,並考量其犯後坦承犯行,兼衡其犯罪之動機、目的、手 段、吐氣酒精濃度值高低、駕車行駛於道路時間長短,暨於 警詢自陳大學畢業之教育程度,從事資訊業、小康之家庭生 活經濟狀況(見臺灣桃園地方檢察署113年度速偵字第3598 號卷第13頁)等一切情狀,量處如主文所示之刑,並諭知易 科罰金及易服勞役之折算標準。 三、據上論斷,應依刑事訴訟法第449條第1項前段、第3項、第4 54條第2項,逕以簡易判決處刑如主文。 四、如不服本判決,應於判決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 (應附繕本),上訴於本院第二審合議庭。 本案經檢察官於盼盼聲請以簡易判決處刑。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1  日          刑事第十四法庭 法 官 何信儀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判決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應附 繕本)。                  書記官 鄭涵憶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1  日 附錄本件論罪科刑法條: 中華民國刑法第185條之3 駕駛動力交通工具而有下列情形之一者,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 得併科三十萬元以下罰金: 一、吐氣所含酒精濃度達每公升零點二五毫克或血液中酒精濃度 達百分之零點零五以上。 二、有前款以外之其他情事足認服用酒類或其他相類之物,致不 能安全駕駛。 三、尿液或血液所含毒品、麻醉藥品或其他相類之物或其代謝物 達行政院公告之品項及濃度值以上。 四、有前款以外之其他情事足認施用毒品、麻醉藥品或其他相類 之物,致不能安全駕駛。 因而致人於死者,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得併科二百萬 元以下罰金;致重傷者,處一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得併科 一百萬元以下罰金。 曾犯本條或陸海空軍刑法第五十四條之罪,經有罪判決確定或經 緩起訴處分確定,於十年內再犯第一項之罪因而致人於死者,處 無期徒刑或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得併科三百萬元以下罰金;致重 傷者,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得併科二百萬元以下罰金 。 附件:臺灣桃園地方檢察署檢察官113年度速偵字第3598號聲請 簡易判決處刑書。 臺灣桃園地方檢察署檢察官聲請簡易判決處刑書                   113年度速偵字第3598號   被   告 李俊宏  上列被告因公共危險案件,業經偵查終結,認為宜聲請以簡易判 決處刑,茲將犯罪事實及證據並所犯法條分敘如下:     犯罪事實 一、李俊宏於民國113年12月7日晚間8時許至同日晚間9時30分許 止,在桃園市○○區○○路000號之93熱炒店飲用威士忌酒類, 明知飲酒後已達不得駕駛動力交通工具之程度,仍基於酒後 駕駛動力交通工具之犯意,於翌(8)日凌晨0時許,自該處 駕駛車牌號碼000-0000號自用小客貨上路。嗣於同日凌晨2 時55分許,行經桃園市桃園區民生路與成功路口因渾身酒氣 為警攔檢盤查,並於同日凌晨3時12分許,測得吐氣所含酒 精濃度達每公升0.59毫克。 二、案經桃園市政府警察局桃園分局報告偵辦。     證據並所犯法條 一、上揭犯罪事實,業據被告李俊宏於警詢及偵查中坦承不諱, 復有酒精測定紀錄表、桃園市政府警察局舉發違反道路交通 管理事件通知單及公路監理電子閘門系統結果表在卷可稽, 被告犯嫌堪以認定。 二、核被告所為,係犯刑法第185條之3第1項第1款之公共危險罪 嫌。 三、依刑事訴訟法第451條第1項聲請逕以簡易判決處刑。   此  致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14  日                檢 察 官 於 盼 盼 本件證明與原本無異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24  日                書 記 官 鄭   和 附記事項: 本件係依刑事訴訟法簡易程序辦理,法院簡易庭得不傳喚被告、 輔佐人、告訴人、告發人等出庭即以簡易判決處刑;被告、被害 人、告訴人等對告訴乃論案件如已達成民事和解而要撤回告訴或 對非告訴乃論案件認有受傳喚到庭陳述意見之必要時,請即另以 書狀向簡易法庭陳述或請求傳訊。 參考法條: 中華民國刑法第185條之3 駕駛動力交通工具而有下列情形之一者,處 3 年以下有期徒刑 ,得併科 30 萬元以下罰金: 一、吐氣所含酒精濃度達每公升零點二五毫克或血液中酒精濃度   達百分之零點零五以上。 二、有前款以外之其他情事足認服用酒類或其他相類之物,致不   能安全駕駛。 三、尿液或血液所含毒品、麻醉藥品或其他相類之物或其代謝物   達行政院公告之品項及濃度值以上。 四、有前款以外之其他情事足認施用毒品、麻醉藥品或其他相類   之物,致不能安全駕駛。 因而致人於死者,處 3 年以上 10 年以下有期徒刑,得併科 2 百萬元以下罰金;致重傷者,處 1 年以上 7 年以下有期徒刑, 得併科 1 百萬元以下罰金。 曾犯本條或陸海空軍刑法第 54 條之罪,經有罪判決確定或經緩 起訴處分確定,於十年內再犯第 1 項之罪因而致人於死者,處 無期徒刑或 5 年以上有期徒刑,得併科 3 百萬元以下罰金;致 重傷者,處 3 年以上 10 年以下有期徒刑,得併科 2 百萬元以 下罰金。

2025-03-11

TYDM-113-桃交簡-1911-20250311-1

壢交簡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

公共危險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刑事簡易判決 113年度壢交簡字第1704號 聲 請 人 臺灣桃園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被 告 何其樺 上列被告因公共危險案件,經檢察官聲請以簡易判決處刑(113 年度速偵字第3615號),本院判決如下:   主   文 何其樺犯吐氣所含酒精濃度達每公升零點二五毫克以上而駕駛動 力交通工具罪,處有期徒刑肆月,併科罰金新臺幣玖萬元,有期 徒刑如易科罰金,罰金如易服勞役,均以新臺幣壹仟元折算壹日 。   事實及理由 一、本件犯罪事實及證據,除犯罪事實欄一、第4至5行記載「在 桃園市中壢區還中東路上之羊肉店飲用啤酒後」等語,應更 正為「在桃園市中壢區環中東路上之羊肉店飲用啤酒後」等 語外,餘均引用檢察官聲請簡易判決處刑書之記載(如附件 )。 二、論罪科刑:  ㈠核被告何其樺所為,係犯刑法第185條之3第1項第1款吐氣所 含酒精濃度達每公升0.25毫克以上而駕駛動力交通工具罪。  ㈡被告有如聲請簡易判決處刑書犯罪事實欄所載之科刑及執行 紀錄,有臺灣高等法院被告前案紀錄表附卷足憑,其於受徒 刑之執行完畢後,5年以內故意再犯本案有期徒刑以上之罪 ,為累犯,並參照最高法院110年度台上大字第5660號裁定 意旨,本案檢察官就被告構成累犯之事實及應加重其刑事項 ,已提出被告刑案資料查註紀錄表等資料,具體指出證明之 方法,復參酌司法院大法官第775號解釋意旨,被告前已因 不能安全駕駛罪案件經法院論罪科刑,於本案又再犯相同罪 質之罪,足認被告就本案犯行確有刑罰反應力薄弱之情,此 次加重最低本刑,對其人身自由所為限制尚無過苛之侵害, 爰依刑法第47條第1項規定加重其刑。又基於精簡裁判之要 求,判決主文毋庸為累犯之諭知,附此說明。  ㈢爰以行為人之責任為基礎,審酌被告除論以累犯之前案紀錄 不重覆評價外,另有不能安全駕駛及傷害等前科,此有臺灣 高等法院被告前案紀錄表1份在卷足參,而被告明知酒精成 分對人之意識能力具有不良影響,酒後駕車對一般往來之公 眾及駕駛人自身皆具有高度危險性,仍心存僥倖,罔顧公眾 安全,且於服用酒類後吐氣所含酒精濃度高達每公升0.62毫 克,即已達不能安全駕駛動力交通工具之程度,且未持有合 法駕駛執照,竟貿然駕駛自小客車行駛於公眾往來之道路上 ,雖未發生交通事故,但顯有危害行車安全之虞,所為實屬 不該,並考量其犯後對其犯行坦承不諱,兼衡其犯罪之動機 、目的、手段、吐氣酒精濃度值高低、駕車行駛於道路時間 長短,暨於警詢自陳高職畢業之教育程度,業工、小康之家 庭生活經濟狀況(見臺灣桃園地方檢察署113年度速偵字第3 615號卷第11頁)等一切情狀,量處如主文所示之刑,並諭 知易科罰金及易服勞役之折算標準。   三、據上論斷,應依刑事訴訟法第449條第1項前段、第3項、第4 54條第2項,逕以簡易判決處刑如主文。 四、如不服本判決,應於判決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 (應附繕本),上訴於本院第二審合議庭。     本案經檢察官鄭芸聲請以簡易判決處刑。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1  日          刑事第十四法庭 法 官 何信儀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判決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應附 繕本)。                  書記官 鄭涵憶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1  日 附錄本件論罪科刑法條: 中華民國刑法第185條之3 駕駛動力交通工具而有下列情形之一者,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 得併科三十萬元以下罰金: 一、吐氣所含酒精濃度達每公升零點二五毫克或血液中酒精濃度 達百分之零點零五以上。 二、有前款以外之其他情事足認服用酒類或其他相類之物,致不 能安全駕駛。 三、尿液或血液所含毒品、麻醉藥品或其他相類之物或其代謝物 達行政院公告之品項及濃度值以上。 四、有前款以外之其他情事足認施用毒品、麻醉藥品或其他相類 之物,致不能安全駕駛。 因而致人於死者,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得併科二百萬 元以下罰金;致重傷者,處一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得併科 一百萬元以下罰金。 曾犯本條或陸海空軍刑法第五十四條之罪,經有罪判決確定或經 緩起訴處分確定,於十年內再犯第一項之罪因而致人於死者,處 無期徒刑或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得併科三百萬元以下罰金;致重 傷者,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得併科二百萬元以下罰金 。 附件:臺灣桃園地方檢察署檢察官113年度速偵字第3615號聲請 簡易判決處刑書。     臺灣桃園地方檢察署檢察官聲請簡易判決處刑書                   113年度速偵字第3615號   被   告 何其樺  上列被告因公共危險案件,業經偵查終結,認為宜聲請以簡易判 決處刑,茲將犯罪事實及證據並所犯法條分敘如下:     犯罪事實 一、何其樺前因公共危險案件,經臺灣桃園地方法院以112年度 壢簡字第1040號判決判處有期徒刑4月確定,於民國112年11 月6日徒刑易科罰金執行完畢。詎其猶不知悔改,自113年12 月10日凌晨0時許起至同日凌晨3時許止,在桃園市中壢區還 中東路上之羊肉店飲用啤酒後,其明知飲酒後不得駕駛動力 交通工具,仍基於酒後駕駛動力交通工具之犯意,旋即自該 處駕駛車牌號碼000-0000之自用小客車上路。嗣於同日凌晨 3時30分許,行經桃園市○○區○○路0段000號前,為警攔檢盤 查,並於同日凌晨3時53分許測得吐氣所含酒精濃度達每公 升0.62毫克。 二、案經桃園市政府警察局刑事警察大隊報告偵辦。     證據並所犯法條 一、上揭犯罪事實,業據被告何其樺於警詢時及中坦承不諱,復 有酒精測定紀錄表、桃園市政府警察局舉發違反道路交通管 理事件通知單各1份、車輛詳細資料報表及車籍查詢結果在 卷可稽,被告犯嫌堪以認定。 二、核被告所為,係犯刑法第185條之3第1項第1款之公共危險罪 嫌。又被告前有如犯罪事實欄所載論罪科刑及執行情形,有 本署刑案資料查註紀錄表附卷可稽,其於有期徒刑執行完畢 後,5年以內故意再犯本件有期徒刑以上之罪,為累犯,請 審酌依刑法第47條第1項之規定及司法院大法官釋字第775號 解釋意旨加重其刑。 三、依刑事訴訟法第451條第1項聲請逕以簡易判決處刑。   此 致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17  日               檢察官  鄭芸 本件證明與原本無異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24  日               書記官  胡雅婷 附記事項: 本件係依刑事訴訟法簡易程序辦理,法院簡易庭得不傳喚被告、 輔佐人、告訴人、告發人等出庭即以簡易判決處刑;被告、被害 人、告訴人等對告訴乃論案件如已達成民事和解而要撤回告訴或 對非告訴乃論案件認有受傳喚到庭陳述意見之必要時,請即另以 書狀向簡易法庭陳述或請求傳訊。 所犯法條: 中華民國刑法第185條之3 駕駛動力交通工具而有下列情形之一者,處 3 年以下有期徒刑 ,得併科 30 萬元以下罰金: 一、吐氣所含酒精濃度達每公升零點二五毫克或血液中酒精濃度   達百分之零點零五以上。 二、有前款以外之其他情事足認服用酒類或其他相類之物,致不   能安全駕駛。 三、尿液或血液所含毒品、麻醉藥品或其他相類之物或其代謝物   達行政院公告之品項及濃度值以上。 四、有前款以外之其他情事足認施用毒品、麻醉藥品或其他相類   之物,致不能安全駕駛。 因而致人於死者,處 3 年以上 10 年以下有期徒刑,得併科 2 百萬元以下罰金;致重傷者,處 1 年以上 7 年以下有期徒刑, 得併科 1 百萬元以下罰金。 曾犯本條或陸海空軍刑法第 54 條之罪,經有罪判決確定或經緩 起訴處分確定,於十年內再犯第 1 項之罪因而致人於死者,處 無期徒刑或 5 年以上有期徒刑,得併科 3 百萬元以下罰金;致 重傷者,處 3 年以上 10 年以下有期徒刑,得併科 2 百萬元以 下罰金。

2025-03-11

TYDM-113-壢交簡-1704-20250311-1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

傷害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刑事判決 112年度易字第1190號 公 訴 人 臺灣桃園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被 告 陳建閔 上列被告因傷害案件,經檢察官提起公訴(112年度偵字第24037 號),本院判決如下:   主 文 本件公訴不受理。   理 由 一、公訴意旨略以:被告陳建閔(所涉強制罪嫌部分,另為不起 訴處分)前受唐玉芳委託向告訴人許正尚商談債務問題,王 世帆為被告之友人,被告、王世帆與告訴人於民國112年3月 5日晚間9時24分許,在桃園市○鎮區○○路0段0號咖啡店,商 談唐玉芳之債務問題時,因欠款數額發生爭執,被告竟基於 傷害人身體之犯意,持筆丟擲告訴人臉部,致使告訴人受有 右鼻戳傷之傷害。因認被告涉犯刑法第277條第1項之傷害罪 嫌等語。 二、按告訴乃論之罪,告訴人於第一審辯論終結前,得撤回其告 訴;又告訴或請求乃論之罪,未經告訴、請求或其告訴、請 求經撤回或已逾告訴期間者,應諭知不受理之判決,並得不 經言詞辯論為之,刑事訴訟法第238條第1項、第303條第3款 及第307條分別定有明文。本案聲請意旨認被告陳建閔涉犯 刑法第277條第1項之傷害罪嫌,而該罪依同法第287條前段 之規定,須告訴乃論。茲因告訴人許正尚已於民國114年2月 25日具狀表示願不再追究並撤回告訴,有刑事撤回告訴狀在 卷可參(見本院112年度易字第1190號卷第161頁),依照首 開說明,爰不經言詞辯論,逕為不受理之諭知。 據上論斷,應依刑事訴訟法第452條、第303條第3款、第307條, 判決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6   日          刑事第十四庭 審判長法 官 孫立婷                              法 官 廖奕淳                              法 官 何信儀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收受判決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書狀,並應 敘述具體理由。其未敘述上訴理由者,應於上訴期間屆滿後20日 內向本院補提理由書(均須按他造當事人之人數附繕本)「切勿逕 送上級法院」。                    書記官 鄭涵憶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6   日

2025-03-06

TYDM-112-易-1190-20250306-1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

誣告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刑事判決 113年度訴字第802號 公 訴 人 臺灣桃園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被 告 甘智宇 上列被告因誣告案件,經檢察官提起公訴(113年度偵字第13720 號),本院判決如下:   主 文 本件公訴不受理。   理 由 一、公訴意旨略以:被告甘智宇明知告訴人呂威稷出租予其之桃 園市○○區○○○街00號1樓土地(下稱本案土地)並非國有道路, 而係告訴人所有,且告訴人並無將靠近本案土地前國有道路 出租予被告,並對被告施用詐術佯稱:本案土地前之國有土 地係告訴人所有等語,致被告陷於錯誤,因而向告訴人承租 本案前國有土地等節係不實事項,竟基於誣告之犯意,於民 國111年10月18日向桃園市政府警察局武陵派出所員警虛偽 指稱告訴人將本案土地前之國有道路出租予其,以此方式使 被告陷於錯誤而向告訴人承租本案前之國有道路,並向告訴 人支付租金等情,而對告訴人提出詐欺告訴。嗣經本署檢察 官偵辦後,於112年5月31日以112年度偵字第7978號詐欺案 件為不起訴處分確定。因認涉有刑法第169條第1項之誣告罪 嫌等語。 二、按被告死亡者,應諭知不受理之判決,並得不經言詞辯論為 之,刑事訴訟法第303條第5款、第307條分別定有明文。 三、經查,本案被告甘智宇業於114年2月16日死亡,有其個人基 本資料查詢結果等在卷可稽(見本院113年度訴字第802號卷 第127頁),揆諸前揭說明,本件爰不經言詞辯論,逕為不 受理判決之諭知。 據上論斷,應依刑事訴訟法第303條第5款、第307條,判決如主 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6   日          刑事第十四庭 審判長法 官 孫立婷                              法 官 廖奕淳                                       法 官 何信儀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收受判決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書狀,並應 敘述具體理由。其未敘述上訴理由者,應於上訴期間屆滿後20日 內向本院補提理由書(均須按他造當事人之人數附繕本)「切勿逕 送上級法院」。                    書記官 鄭涵憶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6   日

2025-03-06

TYDM-113-訴-802-20250306-1

交簡上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

肇事遺棄罪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刑事裁定 113年度交簡上字第158號 上 訴 人 即 被 告 彭康明 上列上訴人即被告因肇事遺棄罪案件,不服本院管轄之第二審合 議庭民國114年1月17日所為113年度交簡上字第158號第二審刑事 判決(起訴案號:111年度偵字第32150號,第一審簡易判決案號 :112年度交簡字第42號),提起上訴,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上訴駁回。   理 由 一、按原審法院認為上訴不合法律上之程式或法律上不應准許或 其上訴權已經喪失者,應以裁定駁回之,刑事訴訟法第362 條前段定有明文,該條規定,依同法第455條之1第3項,於 地方法院合議庭受理簡易判決處刑之上訴第二審程序亦有準 用。又按對於簡易判決有不服者,得上訴於管轄之第二審地 方法院合議庭;又不服高等法院之第二審或第一審判決而上 訴者,應向最高法院為之,刑事訴訟法第455條之1第1項、 第375條第1項分別定有明文。是依照前開規定,簡易案件經 第二審判決者,不得再提起上訴,亦即簡易案件之終審法院 為地方法院合議庭,此種不得上訴案件,於第二審法院判決 宣示時,即已確定,合先敘明。 二、經查,本件上訴人即被告彭康明(下稱被告)因肇事遺棄案 件,經本院於民國113年5月23日以112年度交簡字第42號簡 易判決判處有期徒刑4月,如易科罰金以新臺幣1,000元折算 1日。嗣經被告提起上訴,由本院管轄第二審合議庭於114年 1月17日以113年度交簡上字第158號判決上訴駁回,該案即 已確定。被告雖於114年2月24日具狀提起上訴,而由本院於 114年2月26日收受,然依首揭說明,被告對於本院上開不得 上訴第三審之第二審判決提起上訴,係對不得上訴之判決提 起上訴,為法律上不應准許者,且無從補正,自應予以駁回 。 據上論斷,應依刑事訴訟法第455條之1第3項、第362條前段,裁 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6   日          刑事第十四庭 審判長法 官 孫立婷                              法 官 廖奕淳                              法 官 何信儀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不得抗告。                    書記官 鄭涵憶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6   日

2025-03-06

TYDM-113-交簡上-158-20250306-2

桃交簡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

過失傷害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刑事簡易判決 113年度桃交簡字第1894號 聲 請 人 臺灣桃園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被 告 邱郁蒨 上列被告因過失傷害案件,經檢察官聲請以簡易判決處刑(113 年度偵字第51721號),本院判決如下:   主   文 邱郁蒨未領有駕駛執照駕車而犯過失傷害罪,處拘役伍拾日,如 易科罰金,以新臺幣壹仟元折算壹日。   事實及理由 一、本件犯罪事實及證據,均引用檢察官聲請簡易判決處刑書之 記載 (如附件)。 二、論罪科刑:  ㈠核被告邱郁蒨所為,係犯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第86條第1項 第1款、刑法第284條前段之未領有駕駛執照駕車而過失致人 受傷罪。  ㈡被告未持有普通重型機車駕駛執照,為其自承在案(見臺灣 桃園地方檢察署113年度偵字第51721號卷〈下稱偵卷〉第9頁 ),且有公路監理電子閘門系統查詢結果在卷可參(見偵卷 第63至64頁),足證被告於本案為無照駕駛,本不應駕車上 路,其竟貿然騎乘普通重型機車上路,並因未能謹慎遵守交 通規則而肇生本案事故,致告訴人王志翔受有傷害,其所為 對於道路交通安全所生之危害非微,是參諸道路交通管理處 罰條例所揭櫫加強道路交通管理、維護交通秩序、確保交通 安全之立法意旨,爰依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第86條第1項 第1款之規定加重其刑。  ㈢被告於肇事後,於員警尚未知悉何人肇事前,即向前往處理 之員警坦承肇事,並接受裁判等情,此有桃園市政府警察局 桃園分局桃園交通中隊道路交通事故肇事人自首情形紀錄表 1紙在卷可稽(見偵卷第45頁),堪認被告合於自首要件, 爰依刑法第62條前段規定減輕其刑。又被告有上開刑之加重 及減輕事由,應依刑法第71條第1項規定,先加後減之。  ㈣爰以行為人之責任為基礎,審酌被告前有多次不能安全駕駛 而經判決科刑之紀錄(未經檢察官主張構成累犯),此有臺 灣高等法院被告前案紀錄表在卷可參,而被告未領有合法駕 駛執照,本即不應駕車上路,竟無照駕駛普通重型機車行駛 於公眾往來之道路上,且因疏未遵守交通規則而肇生本案交 通事故,並造成告訴人受有左肩挫傷之傷害,所為應予非難 ,復衡酌被告違反注意義務之情節與程度、告訴人受傷之結 果及傷勢程度,另考量被告犯後坦承犯行,及告訴人表示曾 與被告達成口頭和解,惟被告僅給付1期新臺幣3,000元後即 未再給付或與之聯繫,量刑部分請法院依法審酌等意見(見 本院113年度桃交簡字第1894號卷第37頁),兼衡被告於警 詢自陳高中畢業之教育程度,從事美體業、貧寒之家庭生活 經濟狀況(見偵卷第7頁)等一切情狀,量處如主文所示之 刑,並諭知易科罰金之折算標準。 三、據上論斷,應依刑事訴訟法第449條1項前段、第3項、第454 條第2項,逕以簡易判決處刑如主文。 四、如不服本判決,得於判決書送達之翌日起20日內,以書狀敘 述理由(須附繕本),向本院合議庭提出上訴。 本案經檢察官王亮欽聲請以簡易判決處刑。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4  日          刑事第十四法庭 法 官 何信儀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判決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應附 繕本)。                  書記官 鄭涵憶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4   日 附錄本案論罪法條全文: 中華民國刑法第284條 因過失傷害人者,處1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10萬元以下罰金 ;致重傷者,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30萬元以下罰金。 附件:臺灣桃園地方檢察署檢察官113年度偵字第51721號聲請簡 易判決處刑書。   臺灣桃園地方檢察署檢察官聲請簡易判決處刑書                   113年度偵字第51721號   被   告 邱郁蒨  上列被告因過失傷害案件,業經偵查終結,認為宜聲請以簡易判 決處刑,茲將犯罪事實及證據並所犯法條分敘如下:     犯罪事實 一、邱郁蒨於民國113年2月14日上午9時4分許,無照騎乘車牌號 碼000-0000號普通重型機車,沿桃園市桃園區三民路3段由 北向南往中華路方向行駛,行經桃園市桃園區三民路3段與 文化街口附近時,本應注意分向限制線,用以劃分路面成雙 向車道,禁止車輛跨越行駛,且依當時天候、視距良好,並 無不能注意之情事,竟疏未注意及此而貿然跨越分向限制線 逆向行駛,適有王志翔騎乘車牌號碼000-000號普通重型機 車,沿桃園市桃園區三民路3段由南向北往中山路方向直行 至此,見狀措手不及而不慎與邱郁蒨所騎乘之機車發生碰撞 ,致王志翔受有左肩挫傷之傷害。 二、案經王志翔訴由桃園市政府警察局桃園分局報告偵辦。     證據並所犯法條 一、上開犯罪事實,業據被告邱郁蒨於警詢時坦承不諱,核與證 人即告訴人王志翔於警詢時之指述情節相符,並有佑群骨科 診所診斷證明書、道路交通事故現場圖、道路交通事故調查 報告表㈠、㈡、監視器錄影照片截圖、現場照片及影像檔案光 碟各1份等在卷可稽。按分向限制線,用以劃分路面成雙向 車道,禁止車輛跨越行駛,並不得迴轉,道路交通標誌標線 號誌設置規則第165條第1項訂有明文,被告騎乘普通重型機 車對於前揭規定自應注意遵守,卻未能確實注意,致告訴人 受有前揭傷害,被告行為自有過失,且此過失與告訴人所受 之傷害間,具有相當因果關係甚明,被告犯嫌應堪認定。 二、按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第86條第1項關於汽車駕駛人,無 駕駛執照駕車、酒醉駕車、吸食毒品或迷幻藥駕車、行駛人 行道或行經行人穿越道不依規定讓行人優先通行,因而致人 受傷或死亡,依法應負刑事責任者,加重其刑至二分之一之 規定,係就刑法過失致人於死罪、過失傷害(及致重傷)罪 之基本犯罪類型,對於加害人為汽車駕駛人,於從事駕駛汽 車之特定行為時,或於行駛人行道、行經行人穿越道之特定 地點,不依規定讓行人優先通行,因而致人受傷或死亡之特 殊行為要件予以加重處罰,已就上述刑法第276條、同法第2 84條各罪犯罪類型變更之個別犯罪行為予以加重,而成另一 獨立之罪名,自屬刑法分則加重之性質(最高法院99年度台 非字第198號判決意旨參照)。按被告邱郁蒨於肇事時無照 駕駛,有交通事故當事人駕籍資料、道路交通事故調查報告 表㈡在卷可佐,是被告於案發當時係無駕駛執照駕車,因而 致人受傷。核被告所為,係犯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第86條 第1項、刑法第284條前段之汽車駕駛人,無駕駛執照駕車, 而犯過失傷害罪,並請依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第86條第1 項之規定加重其刑至二分之一。另被告在有偵查犯罪職權之 機關尚不知何人為肇事者前,即向據報到場處理之警員表明 係肇事者,有道路交通事故肇事人自首情形紀錄表為證,是 請依刑法第62條前段之規定,審酌是否減輕其刑。前揭刑之 加減,則請依刑法第71條第1項規定,先加後減之。 三、依刑事訴訟法第451條第1項聲請逕以簡易判決處刑。   此 致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11  日                檢察官 王亮欽 本件證明與原本無異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17  日                書記官 張嘉娥       附記事項: 本件係依刑事訴訟法簡易程序辦理,法院簡易庭得不傳喚被告、 輔佐人、告訴人、告發人等出庭即以簡易判決處刑;被告、被害 人、告訴人等對告訴乃論案件如已達成民事和解而要撤回告訴或 對非告訴乃論案件認有受傳喚到庭陳述意見之必要時,請即另以 書狀向簡易法庭陳述或請求傳訊。 所犯法條: 中華民國刑法第284條 因過失傷害人者,處 1 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 10 萬元以下 罰金;致重傷者,處 3 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 30 萬元以下 罰金。

2025-03-04

TYDM-113-桃交簡-1894-20250304-1

壢簡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

妨害自由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刑事簡易判決 113年度壢簡字第2680號 聲 請 人 臺灣桃園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被 告 解彥庭 上列被告因妨害自由案件,經檢察官聲請以簡易判決處刑(113 年度偵緝字第4272號),本院判決如下:   主   文 解彥庭犯強制罪,處拘役伍拾伍日,如易科罰金,以新臺幣壹仟 元折算壹日。   事實及理由 一、本件犯罪事實及證據,均引用檢察官聲請簡易判決處刑書之 記載 (如附件)。 二、論罪科刑:  ㈠核被告解彥庭所為,係犯刑法第304條第1項之強制罪。被告 鳴槍及以手架住告訴人頸部之行為,係於密接之時、地實施 ,各行為間獨立性極為薄弱,且侵害相同法益,主觀上應係 出於單一之犯意,依一般社會健全觀念,應視為數個舉動之 接續施行,應論以接續犯之一罪。  ㈡爰以行為人之責任為基礎,審酌被告有詐欺前科(未經檢察 官主張構成累犯),現亦另因涉犯詐欺犯罪而在監執行中, 此有臺灣高等法院被告前案紀錄表在卷可參,而被告因與告 訴人發生感情糾紛,不思循理性解決,竟以持玩具槍對空鳴 槍、徒手架住告訴人頸部之方式,強暴、脅迫告訴人與其商 談,嚴重侵害告訴人自由行動之權利,所為實屬不該,考量 被告犯後坦承犯行之態度,兼衡被告之犯罪動機、手段、妨 害告訴人行使權利之程度及時間久暫、所生危害,暨其於警 詢自陳專科畢業之智識程度、業工、勉持之家庭生活經濟狀 況(見臺灣桃園地方檢察署113年度偵緝字第4272號卷第11 頁)等一切情狀,量處如主文所示之刑,並諭知易科罰金之 折算標準,以示懲儆。 三、依刑事訴訟法第449條第1項前段、第3項、第454條第2項, 逕以簡易判決處如主文所示之刑。 四、如不服本判決,應於判決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 (應附繕本),上訴於本院合議庭。 本件經檢察官謝咏儒聲請以簡易判決處刑。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4   日          刑事第十四庭 法 官 何信儀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判決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應附 繕本)。                 書記官 鄭涵憶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4   日 附錄本判決論罪科刑法條:   中華民國刑法第304條: 以強暴、脅迫使人行無義務之事或妨害人行使權利者,處三年以 下有期徒刑、拘役或九千元以下罰金。 前項之未遂犯罰之。 附件:臺灣桃園地方檢察署檢察113年度偵緝字第4272號聲請簡 易判決處刑書。    臺灣桃園地方檢察署檢察官聲請簡易判決處刑書                   113年度偵緝字第4272號   被   告 解彥庭  上列被告因妨害自由案件,業經偵查終結,認宜聲請以簡易判決 處刑,茲將犯罪事實及證據並所犯法條分敘如下:     犯罪事實 一、解彥庭(所涉詐欺等犯行,另為不起訴之處分)與胡○庭前 為男女朋友。解彥庭因不滿胡聿庭分手之提議,竟基於強制 之犯意,於民國111年10月6日某時,先持玩具槍至胡○庭所 住之桃園市○○區○○○路0段000巷000號「古○○靜」社區外對空 鳴槍,脅迫胡○庭出社區與其碰面,復以手架住胡○庭頸部將 之強拉上車,而以此等強暴、脅迫方式威逼胡聿庭與其商談 。 二、案經胡○庭訴由桃園市政府警察局中壢分局報告偵辦。     證據並所犯法條 一、上揭犯罪事實,業據被告解彥庭於偵訊中坦承不諱,核與證 人即告訴人胡○庭於警詢時及偵訊中、證人即「古○○靜」社 區警衛高○成、助理吳○甄於警詢時之證述情節大致相符,復 有「古○○靜」社區監視錄影畫面截圖3張及光碟1片附卷可參 ,足認被告之自白與事實相符,其犯嫌應堪認定。 二、核被告所為,係犯刑法第304條第1項之強制罪嫌。被告鳴槍 及以手架住告訴人頸部之行為,係於密接之時、地實施,各 行為間獨立性極為薄弱,且侵害相同法益,主觀上應係出於 單一之犯意,依一般社會健全觀念,應視為數個舉動之接續 施行,合為包括之一行為予以評價為當,請論以接續犯之一 罪。 三、依刑事訴訟法第451條第1項聲請逕以簡易判決處刑。   此 致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1  月  26  日                檢 察 官 謝咏儒 本件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9  日                書 記 官 鍾孟芸 附錄本案所犯法條全文 中華民國刑法第304條 以強暴、脅迫使人行無義務之事或妨害人行使權利者,處 3 年 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 9 千元以下罰金。 前項之未遂犯罰之。 附記事項: 本件係依刑事訴訟法簡易程式辦理,法院簡易庭得不傳喚被告、 輔佐人、告訴人、告發人等出庭即以簡易判決處刑;被告、被害 人、告訴人等對告訴乃論案件如已達成民事和解而要撤回告訴或 對非告訴乃論案件認有受傳喚到庭陳述意見之必要時,請即另以 書狀向簡易法庭陳述或請求傳訊。

2025-03-04

TYDM-113-壢簡-2680-20250304-1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

沒入保證金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刑事裁定 114年度聲字第657號 聲 請 人 臺灣桃園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具 保 人 即 受刑人 林揚凱 上列具保人即受刑人違反毒品危害防制條例案件,經聲請人聲請 沒入保證金(114年度執聲沒字第20號),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林揚凱繳納之保證金新臺幣貳萬元及實收利息,均沒入之。   理 由 一、聲請意旨略以:具保人即受刑人林揚凱因違反毒品危害防制 條例案件,經臺灣桃園地方檢察署(下稱桃園地檢署)檢察 官指定保證金新臺幣(下同)2萬元,由受刑人自行出具現 金保證後,將受刑人釋放,茲因該受刑人逃匿,依刑事訴訟 法第118條之規定,應沒入具保人繳納之保證金及利息等語 。  二、按具保之被告逃匿者,應命具保人繳納指定之保證金額,並 沒入之,不繳納者,強制執行。保證金已繳納者,沒入之; 依第118條規定沒入保證金時,實收利息併沒入之;沒入保 證金,以法院之裁定行之,刑事訴訟法第118條第1項、第11 9條之1第2項、第121條第1項分別定有明文。 三、經查,具保人即受刑人林揚凱因違反毒品危害防制條例案件 ,經桃園地檢署檢察官指定保證金2萬元,由受刑人於民國1 12年8月10日自行繳納現金後,而獲釋放,嗣該案經本院以1 13年度訴字第26號判決處有期徒刑2年7月確定,此有臺灣高 等法院被告前案紀錄表、該案判決、國庫存款收款書及桃園 地檢署點名單各1份附卷可稽。又於上開判決確定後,經聲 請人於執行傳票上註明無正當理由不到庭,沒入保證金貳萬 元等語而依受刑人住所傳喚其到案執行,然受刑人無正當理 由未到案執行,復經聲請人派警拘提未果,且受刑人亦未在 監或在押等節,有桃園地檢署執行傳票送達證書、桃園地檢 署檢察官拘票、司法警察拘提報告書、受刑人在監在押紀錄 表、受刑人個人戶籍資料查詢結果及上開被告前案紀錄表在 卷可參。是依卷內證據顯示,足認受刑人確已逃匿,揆諸前 開說明,自應將受刑人繳納之上開保證金及實收利息沒入, 是聲請人上開聲請,洵屬有據,應予准許。  四、依刑事訴訟法第118條第1項、第119條之1第2項、第121條第 1項,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4   日          刑事第十四庭 法 官 何信儀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                 書記官 鄭涵憶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4   日

2025-03-04

TYDM-114-聲-657-20250304-1

金訴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

組織犯罪防制條例等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刑事裁定 112年度金訴字第1163號 公 訴 人 臺灣桃園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被 告 郭勝仁 具 保 人 王長俤 上列被告因違反組織犯罪防制條例等案件,經檢察官提起公訴( 112年度偵字第26469、42575號)、檢察官移送併辦(臺灣苗栗 地方檢察署112年度偵字第9344、11471、11674號),本院裁定 如下:   主 文 王長俤繳納之保證金新臺幣壹拾伍萬元及實收利息,均沒入之。   理 由 一、按具保之被告逃匿者,應命具保人繳納指定之保證金額,並 沒入之,不繳納者,強制執行。保證金已繳納者,沒入之; 依第118條規定沒入保證金時,實收利息併沒入之,刑事訴 訟法第118條第1項及第119條之1第2項分別定有明文。又按 第118條第1項之沒入保證金,以法院之裁定行之,同法第12 1條第1項亦定有明文。 二、經查,被告郭勝仁因違反組織犯罪防制條例等案件,於偵查 中經檢察官聲請羈押獲准,嗣被告於案件移審本院時,經本 院指定保證金新臺幣(下同)15萬元,由具保人王長俤於民 國112年9月21日繳納現金後,而將被告釋放等情,有刑事被 告保證書、國庫存款收款書在卷可查。茲因被告經本院合法 傳喚而無正當理由未到庭,亦未在監、在押,復經本院派警 前往拘提未果,有本院送達證書、公示送達證書、114年1月 10日簡式審判筆錄、被告戶役政資訊查詢結果、臺灣高等法 院在監在押全國記錄表、桃園市政府警察局桃園分局114年2 月13日桃警分刑字第1140007031號函暨檢附拘票、報告書及 桃園市政府警察局八德分局114年2月14日德警分刑字第1140 003793號函暨檢附拘票、報告書等件可憑。另本院已依具保 人住所通知具保人偕同被告遵期到庭,否則依法沒入保證金 ,惟具保人與被告均無正當理由而未遵期到庭,亦有本院送 達證書、114年1月10日簡式審判筆錄附卷為佐,又被告現因 另案受本院及臺灣桃園地方檢察署通緝中,復有被告之法院 通緝紀錄表可參,是依卷內事證,顯見被告現所在不明,業 已逃匿。核諸上開規定,應依法將具保人繳納之保證金15萬 元及實收利息予以沒入。 三、依刑事訴訟法第118條第1項、第119條之1第2項、第121條第 1項,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3   日          刑事第十四庭 法 官 何信儀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                 書記官 鄭涵憶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3   日

2025-03-03

TYDM-112-金訴-1163-20250303-1

本網站部分內容為 AI 生成,僅供參考。請勿將其視為法律建議。

聯絡我們:[email protected]

© 2025 Know9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