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鐘寧

共找到 42 筆結果(第 31-40 筆)

士小
士林簡易庭

清償借款

臺灣士林地方法院小額民事判決 113年度士小字第1425號 原 告 良京實業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今井貴志 訴訟代理人 鍾寧 被 告 黃棟盛 上列當事人間清償借款事件,於中華民國113年10月29日言詞辯 論終結,本院判決如下:   主 文 被告應給付原告新臺幣貳萬玖仟玖佰壹拾陸元,及其中新臺幣伍 萬玖仟玖佰伍拾伍元自民國一百一十三年十月十九日起至清償日 止,按年息百分之十五計算之利息。 訴訟費用新臺幣壹仟元及自本判決確定翌日起至清償日止,按年 息百分之五計算之利息由被告負擔。 本判決得假執行。   理由要領 一、被告經合法通知,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場,核無民事訴訟法 第386條所列各款情事,爰依原告之聲請,准由其一造辯論 而為判決。 二、本件無爭執事項,依民事訴訟法第436條之18第1項規定,僅 記載主文,理由要領依前開規定省略。 三、本件係就民事訴訟法第436條之8第1項適用小額訴訟程序所 為被告敗訴之判決,依同法第436條之20規定,應依職權宣 告假執行,並依職權確定訴訟費用額為新臺幣1,000元(第 一審裁判費),應由被告負擔。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1  月  8   日          士林簡易庭法 官 張明儀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並表明 上訴理由(上訴理由應表明一、原判決所違背之法令及具體內容 。二、依訴訟資料可認為原判決有違背法令之具體事實。),如 於本判決宣示後送達前提起上訴者,應於判決送達後20日內補提 上訴理由書(須附繕本),如未於上訴後20日內補提合法上訴理 由書,法院得逕以裁定駁回上訴。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1  月  8   日               書記官 劉彥婷

2024-11-08

SLEV-113-士小-1425-20241108-1

重小
三重簡易庭

清償借款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三重簡易庭小額民事判決 113年度重小字第2600號 原 告 良京實業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今井貴志 訴訟代理人 鍾寧 被 告 吳易松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清償借款事件,於民國113年10月30日言詞辯 論終結,本院判決如下:   主 文 被告應給付原告新臺幣玖萬零捌佰壹拾參元,及自民國一百一十 三年九月十八日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百分之十五計算之利息。 訴訟費用新臺幣壹仟元由被告負擔,及自本判決確定之翌日起至 清償日止,按年息百分之五計算之利息。  本判決得假執行。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1  月  8   日            法 官 趙義德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並表明 上訴理由(上訴理由應表明一、原判決所違背之法令及具體內容 。二、依訴訟資料可認為原判決有違背法令之具體事實。),如 於本判決宣示後送達前提起上訴者,應於判決送達後20日內補提 上訴理由書(須附繕本),如未於上訴後20日內補提合法上訴理 由書,法院得逕以裁定駁回上訴。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1  月  8   日            書記官 張裕昌

2024-11-08

SJEV-113-重小-2600-20241108-1

重小
三重簡易庭

清償信用卡消費借款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三重簡易庭小額民事判決 113年度重小字第2113號 原 告 良京實業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今井貴志 訴訟代理人 鍾寧 被 告 李建億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清償信用卡消費借款事件,於民國113年10月3 0日言詞辯論終結,本院判決如下:   主 文 被告應給付原告新臺幣肆萬柒仟柒佰零捌元,及其中新臺幣貳仟 陸佰零參元自民國一百一十三年八月五日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 百分之十五計算之利息。 訴訟費用新臺幣壹仟元由被告負擔,及自本判決確定之翌日起至 清償日止,按年息百分之五計算之利息。  本判決得假執行。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1  月  8   日            法 官 趙義德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並表明 上訴理由(上訴理由應表明一、原判決所違背之法令及具體內容 。二、依訴訟資料可認為原判決有違背法令之具體事實。),如 於本判決宣示後送達前提起上訴者,應於判決送達後20日內補提 上訴理由書(須附繕本),如未於上訴後20日內補提合法上訴理 由書,法院得逕以裁定駁回上訴。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1  月  8   日            書記官 張裕昌

2024-11-08

SJEV-113-重小-2113-20241108-1

北訴
臺北簡易庭

債務人異議之訴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民事判決 113年度北訴字第57號 原 告 洪蘭 被 告 長鑫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潘代鼎 訴訟代理人 鍾寧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債務人異議之訴事件,本院於中華民國113年1 0月15日言詞辯論終結,本院判決如下︰   主   文 確認被告所執本院九十年度北簡字第一五五九四號民事確定判決 ,超過如附表所示之本金、利息、違約金之債權請求權對原告不 存在。 被告所執臺灣新北地方法院一百一十年度司執字第一四八二九二 號債權憑證,超過如附表所示之本金、利息、違約金之債權部分 ,不得對原告為強制執行。 本院一百一十二年度司執字第一七七九五一號清償債務強制執行 事件之強制執行程序於超過如附表所示之本金、利息、違約金部 分應予撤銷。 原告其餘之訴駁回。 訴訟費用由被告負擔二分之一,餘由原告負擔。   事實及理由 壹、程序方面 一、本件原告提起債務人異議之訴,並非屬民事訴訟法第427條 第2項各款列舉應適用簡易程序之事件,且本件訴訟標的價 額經核定為新臺幣(下同)738,459元,已逾民事訴訟法第4 27條第1項所規定之金額,故本件應適用通常訴訟程序審理 ,先予敘明。 二、按確認法律關係之訴,非原告有即受確認判決之法律上利益 者,不得提起之,民事訴訟法第247條前段定有明文。所謂 即受確認判決之法律上利益,係指法律關係之存否不明確, 原告主觀上認其在法律上之地位有不安之狀態存在,且此種 不安之狀態,能以確認判決將之除去者而言,若縱經法院判 決確認,亦不能除去其不安之狀態者,即難認有受確認判決 之法律上利益(最高法院52年度台上字第124號判例意旨參照 )。經查,本件原告否認被告有本院90年度北簡字第15594號 民事確定判決(原告誤載為本院90年度北簡字第155894號民 事確定判決,下稱系爭判決)所載之本金、利息及違約金之 債權請求權存在,惟被告已持由系爭判決換發之臺灣新北地 方法院(下稱新北地院)110年度司執字第148292號債權憑證( 下稱系爭債權憑證)為執行名義,對原告之財產為強制執行 ,足見原告就系爭判決之債權請求權存在與否乙節,已發生 爭執,則原告在私法上之地位確有受侵害之危險,而此危險 得以確認判決除去之,堪認原告訴請確認被告就系爭判決所 載債權請求權對原告不存在,有確認利益,合先敘明。 貳、實體方面 一、原告主張:  ㈠原告多年前因租屋處搬遷,致積欠訴外人安泰商業銀行股份 有限公司(下稱安泰銀行)卡債未能收受相關催繳通知,而經 系爭判決應給付訴外人安泰銀行139,720元及相關利息、違 約金確定卻不自知。又訴外人安泰銀行復於民國91年間向本 院民事執行處聲請強制執行,並經本院核發移轉命令(下稱 系爭移轉命令)在案。嗣被告經債權讓與取得前開債權,並 於112年10月27日執系爭債權憑證為執行名義向本院聲請強 制執行,請求原告應給付被告53,062元,及自94年12月15日 起至104年8月31日止,按日息5.2/10000計算之利息,並按 上開利率10%計算之違約金,及自104年9月1日起至清償日止 ,按週年利率15%計算之利息,並按上開利率10%計算之違約 金,經本院民事執行處准予強制執行在案(案列本院112年 度司執字第177951號,下稱系爭強制執行事件)。然原告於 91年4月18日,因已達法定退休年齡而退休,訴外人國泰人 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國泰人壽公司)因而為原告辦理退 保,原告既已退休,依強制執行法第115條之1第2項但書規 定,系爭移轉命令即已失其效力,該執行程序即已於91年4 月18日因而執行終結。而被告迄110年11月間始向新北地院 聲請強制執行,本件債權自91年4月18日重新起算已逾15年 ,已罹於時效。  ㈡雖原告於91年4月18日退休後,另與訴外人國泰人壽公司簽立 承攬契約,然就報酬給付方式並無底薪及一定業績之要求, 係自行負擔業務之風險,於原告有招攬得保險契約時始獲取 報酬,則其與所屬保險公司間之從屬性程度不高,尚難認屬 勞基法所稱勞動契約。是原告確於91年4月18日退休並退保 ,雖另與訴外人國泰人壽公司簽立承攬契約,原核發之扣薪 、移轉命令均已失其效力,訴外人安泰銀行或被告欲再就原 告兼差所得,亦應再次聲請強制執行,縱訴外人國泰人壽公 司誤繼續依系爭移轉命令而寄發扣薪支票(實際上所扣除者 為原告之承攬報酬),亦不能因此謂上揭執行事件仍未終結 。  ㈢退步言之,縱令本件債權本金部分未罹於時效(假設語氣, 原告仍否認之),惟本件91年間之執行事件業於91年4月終 結,縱係以被告所主張之債權讓與時即94年10月17日、最後 收受訴外人國泰人壽公司支票時即95年12月22日時起算,迄 被告110年11月再次申請強制執行時,均已逾5年,是被告請 求於94年12月15日迄105年11月(即被告再次聲請強制執行 之日前5年)之利息部分之請求權已罹於時效而消滅。  ㈣退萬步言,縱令本金部分未罹於時效(假設語氣,原告仍否 認之),惟訴外人安泰銀行係本於信用卡之消費借貸債權請 求,且系爭債權憑證內容為「債務人即原告應給付債權人13 9,720元,及其中126,694元自90年9月2日起至清償日止,按 日息5.2/10000計算之利息及按前述利息10%計算之違約金。 」,而94年12月15日起至104年8月31日止之約定利息,為每 日利率5.2/10000即週年利率18.98%計算(即5.2/10000×365 ),已遠較法定遲延利息之週年利率5%或目前一般金融機構 信用放款利率為高,若再加計利率10%計算之違約金,利息 與違約金合併計算之結果,將造成原告每月將有超過相當於 週年利率20%計算之衍生債務(約定之利率為週年利率18.98 %,違約金又相當於週年利率1.89%,兩者相加已20.878%) ,顯然過高,請求免除或酌減之。又銀行就信用卡消費債權 ,按月依比例收取違約金之方式,已為現行法下所不許,被 告就104年9月1日後部分,除以15%收取利息外,尚收取利息 之10%即1.5%之違約金,合併計算之結果,亦相當於每月將 有超過相當於週年利率15%之衍生債務,此部分已顯然違反 上揭銀行法之規定,顯屬過高,亦請求免除或酌減之。  ㈤並聲明:⒈確認被告所執系爭判決所載之本金、利息及違約金 債權請求權對原告不存在。⒉被告不得執系爭債權憑證為執 行名義對原告強制執行。⒊系爭強制執行事件之強制執行程 序應予撤銷。 二、被告則以:  ㈠原告於91年4月18日屆齡退休並轉任行銷專員(為兼職業務員 並簽署承攬契約),再於93年10月31日轉任業務專員(為兼職 業務員並簽署承攬契約),後於96年8月15日離職解除承攬契 約。原告雖於91年4月18日後與訴外人國泰人壽公司關係形 式上為承攬契約關係,然訴外人國泰人壽公司有為其編有職 銜,遂有上開人格從屬性之適用,且既自陳退休後仍有在國 泰人壽公司兼職,故應認定有為訴外人國泰人壽公司給付勞 務之意思,另訴外人國泰人壽公司也持續於95年12月22日依 91年度執字第1431號核發移轉命令移轉其報酬至債權人,可 知訴外人國泰人壽公司也認定其報酬為薪資,而強制執行終 結日應以原告於96年8月15日離職結束,時效也應在此重新 起算並於111年8月14日消滅,然被告早已於110年11月間(分 案日期為110年11月23日)聲請強制執行,因此被告本金請求 權並未罹於時效。  ㈡依民法第126條規定,利息請求權時效為5年。被告於110年11 月間向新北地院聲請強制執行,故對於105年11月17日之前 之利息請求權罹於時效,並不爭執。原告於96年8月15日自 國泰人壽公司離職,強制執行始告終結,時效重新起算,違 約金本應於111年8月15日罹於時效,惟被告早依在110月間 聲請強制執行,故違約金與本金皆未有時效消滅情事。又被 告爭執違約金過高並請求本院酌減之云云,然被告所持原始 執行名義為系爭判決,已有既判力及執行力,自不得再予酌 減。綜上所述,原告時效消滅認定和拒絕給付之依據為無理 由。  ㈢並聲明:原告之訴駁回。 三、經查,原告主張被告持有系爭債權憑證,向本院聲請對原告 之財產為強制執行等情,業據其提出系爭債權憑證影本在卷 可稽(見本院卷第15-17頁),並為被告所不爭執,且經本院 依職權調閱系爭強制執行事件卷宗,經核無訛,是原告主張 之前揭事實,堪信為真實。 四、本院得心證之理由:  ㈠按「執行名義成立後,如有消滅或妨礙債權人請求之事由發 生,債務人得於強制執行程序終結前,向執行法院對債權人 提起異議之訴。如以裁判為執行名義時,其為異議原因之事 實發生在前訴訟言詞辯論終結後者,亦得主張之」、「執行 名義無確定判決同一之效力者,於執行名義成立前,如有債 權不成立或消滅或妨礙債權人請求之事由發生,債務人亦得 於強制執行程序終結前提起異議之訴」,強制執行法第14條 第1項、第2項定有明文。是就具有實質確定力之執行名義, 債務人僅得以執行名義成立後之消滅或妨礙事由提起債務人 異議之訴,不得對於執行名義成立前之事由再行爭執,若其 主張之事由在執行名義成立之前即已存在,為執行名義之裁 判縱有不當,亦非異議之訴所能救濟。  ㈡本件原告主張其於91年4月18日,因已達法定退休年齡而退休 ,系爭移轉命令即已失其效力,而被告迄110年11月間始向 新北地院聲請強制執行,本件債權已罹於時效等語,惟為被 告所否認,並以前揭情詞置辯。經查,本院函詢訴外人國泰 人壽公司有關原告之人事歷程,嗣經回覆:「㈠洪員退休前 為本公司正職業務員,與本公司簽署勞動及承攬契約。洪員 於91年4月18日屆齡退休,終止勞動契約(已非正職業務員 ),轉任行銷專員(為兼職業務員,與本公司簽署承攬契約 )。㈡於91年10月31日,轉任業務專員(為兼職業務員,與 本公司簽署承攬契約)。㈢於96年8月15日辭職,解任業務專 員解除承攪契約。」,有國泰人壽公司113年8月8日國壽字 第1130081069號函在卷可參(見本院卷第173頁),是國泰人 壽公司於91年4月18日與原告終止勞動契約前,兩造間亦有 承攬契約存在,故尚難謂於91年4月18日系爭移轉命令即失 其效力。又訴外人國泰人壽公司分別於91年3月22日、91年4 月12日、91年5月10日、91年6月7日、91年7月8日、91年8月 2日、91年8月30日、91年9月30日、91年12月20日、92年1月 20日、92年12月19日、94年12月23日及95年12月22日簽發支 票予訴外人安泰銀行,亦有上開支票影本在卷足佐(見本院 卷第141-167頁),而被告於110年11月18日即向新北地院聲 請強制執行等情,有民事聲請強制執行狀上新北地院收狀戳 在卷足憑(見新北地院110年度司執字第148292號卷第12頁) ,故系爭判決所載之本金、違約金尚未罹於15年之時效,是 原告此部分之主張,為無理由。  ㈢次按利息、紅利、租金、贍養費、退職金及其他1年或不及1 年之定期給付債權,其各期給付請求權,因5年間不行使而 消滅,民法第126條定有明文。復按消滅時效因請求、承認 、起訴而中斷;開始執行行為或聲請強制執行與起訴有同一 效力,而為消滅時效之中斷事由;時效中斷者,自中斷之事 由終止時,重行起算;時效完成後,債務人得拒絕給付,為 民法第129條第1項、第2項第5款、第137條第1項、第144條 第1項所明定。消滅時效完成之效力,發生拒絕給付之抗辯 權,債務人若行使其抗辯權,應認債權之請求權已歸消滅。 原告復主張被告請求於94年12月15日迄105年11月之利息部 分之請求權已罹於時效而消滅等語。經查,被告係於110年1 1月18日向新北地院聲請強制執行等情,已如前述,被告對 於本件105年11月17日之前之利息請求權已罹於時效而消滅 等情,亦不爭執(見本院卷第212頁),故原告此部分之主 張洵屬有據,逾此部分之主張,即無理由。  ㈣原告再主張系爭判決之違約金,顯然過高,請求免除或酌減 之云云,惟查,被告對於原告之違約金請求權,已為系爭判 決之既判力所及,債務人自不得依強制執行法第14條第2項 規定提起債務人異議之訴,又債務人雖得依同條第1項規定 以為救濟,惟仍限於執行名義成立後有消滅或妨礙債權人請 求之事由發生始得為之。然依原告所訴主張系爭判決之違約 金過高云云,係屬執行名義成立前之事由,揆諸前揭說明, 核與強制執行法第14條第1項規定之要件不符。是原告此部 分主張,亦屬無理。 五、綜上,原告提起本件訴訟,請求確認被告所執系爭判決,超 過如附表所示之本金、利息、違約金之債權請求權對原告不 存在;被告所執系爭債權憑證,超過如附表所示之本金、利 息、違約金之債權部分,不得對原告為強制執行;系爭強制 執行事件之強制執行程序於超過如附表所示之本金、利息、 違約金部分應予撤銷,為有理由,應予准許。逾此範圍之請 求,為無理由,應予駁回。 六、本件事證已臻明確,兩造其餘之攻擊或防禦方法及未經援用 之證據,經本院斟酌後,認為均不足以影響本判決之結果, 爰不逐一詳予論駁,併此敘明。 七、訴訟費用負擔之依據:民事訴訟法第79條。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1  月  8  日            臺北地方法院民事庭                 法   官 郭美杏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判決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臺北市○○○路 0 段000 巷0 號)提出上訴狀。(須按他造當事人之人數附繕本 )。如委任律師提起上訴者,應一併繳納上訴審裁判費。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1  月  8  日                書 記 官 林玗倩 附表: 新臺幣壹拾參萬玖仟柒佰貳拾元,及其中新臺幣壹拾貳萬陸仟陸佰玖拾肆元自民國一百零五年十一月十八日起至清償日止,按日息萬分之五點二計算之利息,暨自民國九十年九月二日起至清償日止,按上開利息百分之十計算之違約金。

2024-11-08

TPEV-113-北訴-57-20241108-1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

恐嚇取財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刑事判決 113年度易字第352號 公 訴 人 臺灣桃園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被 告 黃志德 上列被告因恐嚇取財案件,經檢察官提起公訴(112年度偵字第4 8049號),本院判決如下:   主 文 黃志德犯恐嚇取財罪,處有期徒刑捌月。扣案如附表所示之物均 沒收。   事 實 一、黃志德係址設桃園市○○區○○路000號2樓按摩店(下稱本案按 摩店)之負責人,温培茹則係本案按摩店之員工。温培茹曾 因竊盜本案按摩店擺放之現金新臺幣(下同)2,000元,為 黃志德所發覺。詎黃志德見温培茹甫滿18歲,年幼可欺,竟 起貪念,意圖為自己不法之所有,基於恐嚇取財之犯意,先 於112年9月4日下午4時許,在本案按摩店,對温培茹恫稱如 不同意簽立自白書及本票,就要將温培茹抓到派出所等語, 使温培茹心生畏懼,而簽立內容為「温培茹承認於工作期間 在職務上挪用公款,公司查獲,本人願負所有應負責任,並 依規定賠償新臺幣50萬元整,應付款項:公司借款新臺幣1, 700元,責任賠償金額新臺幣50萬元整,若未依上述所言確 實履行應負責任,則本人願以新臺幣100萬元整,全賠償, 絕無異,並放棄所有法律權利,公司有權決定雙方對價金額 。並可隨時終止雙方約定」之切結書,及面額50萬元之本票 乙張,復於112年9月7日某時許,在本案按摩店,以前開本 票沒寫地址為由,要求温培茹重新簽立票號「498155」面額 50萬元之本票乙張(下稱本案本票),並取得票據必要記載 事項齊備之本案本票。 二、黃志德為逼迫温培茹給付本案本票票款,即於112年9月7日 至112年9月24日間某日,透過通訊軟體LINE,傳送內容為「 星期一妳沒給我交代,我要帶你去派出所,妳上什麼班?我 看妳趕快跟妳菜商老闆說吧,等我去說妳會很難看的,妳以 為我不知道菜商在哪裡嗎?」之訊息,並附上温培茹新工作 地點之照片截圖,欲以將温培茹前開竊盜之事告知温培茹新 工作地點菜商老闆,及要將温培茹帶去派出所等恐嚇言語, 讓温培茹向新工作地點老闆借用金錢償還本案本票票款。嗣 温培茹因無法忍受,故於112年9月24日至警局報警,由員警 鍾寧喬裝温培茹姊姊,於112年9月25日下午4時38分許,陪 同温培茹前往桃園市○○區○○路0段000號85度C咖啡廳與黃志 德碰面,當場逮捕欲向温培茹索取現金20萬元,及要求温培 茹新簽立票號「498156」面額30萬元本票擔保剩餘30萬元債 務之黃志德,而查悉上情。 三、案經温培茹訴由桃園市政府警察局中壢分局報告臺灣桃園地 方檢察署檢察官偵查後起訴。   理 由 壹、程序方面 一、被告以外之人於審判外之言詞或書面陳述,除法律有規定者 外,不得作為證據,刑事訴訟法第159條第1項固定有明文。 又按當事人、代理人或辯護人於法院調查證據時,知有第15 9條第1項不得為證據之情形,而未於言詞辯論終結前聲明異 議者,視為有前項之同意,同法第159條之5第2項亦有明文 。本案判決所引用具傳聞性質之各項證據資料,業據被告黃 志德於本院行準備程序時,就檢察官所提證據之證據能力均 表示不爭執(見本院卷第46頁),且經本院於審判期日依法 踐行調查證據程序,檢察官、被告於言詞辯論終結前,亦均 未聲明異議,本院審酌結果,認上開證據資料製作時之情況 ,尚無違法不當及證明力明顯過低之瑕疵,亦認為以之作為 證據,應屬適當,依上開規定,應認有證據能力。 二、本判決所引用其餘所依憑判斷之非供述證據,亦無證據證明 係違反法定程序所取得,或其他不得作為證據之情形,依刑 事訴訟法第158條之4規定之反面解釋,亦均有證據能力。 貳、實體方面 一、訊據被告固坦承有要求告訴人温培茹簽立上開切結書、票號 「498155」面額50萬元之本票及票號「498156」面額30萬元 之本票等情,惟矢口否認有何恐嚇取財之主觀犯意,辯稱: 我只是希望温培茹好好回按摩店裡工作,我並沒有要温培茹 一定要償還本票的金錢;112年9月25日當天,是喬裝員警一 直跟我說我該怎麼做我就照做,本票從50萬元改成另一張30 萬元也是喬裝員警指示的,我從頭到尾都沒打算跟温培茹要 本票的錢云云。經查:  ㈠被告於112年9月4日下午4時許,因告訴人偷竊店內財物,遂 要求告訴人簽立上開內容之切結書,並要求其簽立票號「49 8155」號、面額50萬元之本票;復於同年9月25日與告訴人 、喬裝員警鍾寧在桃園市○○區○○路0段000號85度C咖啡廳碰 面後,提供空白本票予告訴人簽立票號「498156」號、面額 30萬元之本票等情,為被告所不爭執(見本院卷第45頁), 核與證人温培茹、鍾寧於本院審理中之證述大致相符(見本 院卷第135-141、188-193頁),並有桃園市政府警察局中壢 分局扣押筆錄、扣押物品目錄表、112年9月4日告訴人與被 告所簽立之切結書、告訴人所簽立之本票2張、被告與告訴 人間之對話紀錄擷圖、被告拍攝告訴人車號000-0000號機車 之照片、承辦員警在上址85度C咖啡店查獲被告之現場照片 (見偵卷第47-51、55、57、61、63-64、65頁)等在卷可參 ,此部份事實,首堪認定。  ㈡被告雖以前詞置辯,惟查:  ⒈證人即告訴人温培茹於本院審理中證稱:我曾經在被告經營 的按摩店內工作,當時我偷竊店內2,000元現金,被告要求 我簽立切結書及面額50萬元的本票,也就是卷附票號「4981 55」號、面額50萬元(發票日112年9月7日)的那張。後來 被告一直叫我去貸款賠他50萬到80萬,但是我名下有車貸根 本無法貸款,當時我本來要去自首,被告就一直說如果到一 個日期,沒有還錢要去我家。被告後來在LINE裡面傳給我「 你星期一沒給我交代,我要帶你去派出所,你上什麼班?我 看妳趕快跟菜商老闆說吧」,講這些話的意思是如果我沒有 還錢給他,他就要押我去警察局。後來我覺得自己被恐嚇, 只好去警察局自首我偷竊的事情,警察跟我說被告要我賠償 的金額不合理,要我跟被告約時間,警察會陪我一起去。11 2年9月25日我跟被告約在桃園市○○區○○路0段000號的85度C 咖啡廳見面,當時我跟警察有把20萬元現金交給被告,被告 有收下來,拿在手上。被告說既然已經給20萬元,那就再簽 一張30萬元的本票,所以我就簽了票號「498156」號、面額 30萬元(發票日112年9月25日)的本票給被告等語(見本院 卷第135-141頁)。  ⒉證人鍾寧即喬裝員警於本院審理中證稱:我於112年9月25日1 6時許,有陪同告訴人前往桃園市○○區○○路0段000號85度C咖 啡廳和被告見面,因為告訴人報警,希望尋求警方協助。被 告說告訴人偷了店裡面的錢,如果不付賠償金的話,要跟她 新工作的老闆講這件事情,告訴人當時非常害怕,所以我才 陪同告訴人一起去見被告。9月25日當天,我問被告為什麼 偷2,000元要賠幾十萬元,被告說這是告訴人自己簽的契約 ,事先講好的,所以告訴人就是要交付所有的賠償金。我有 質疑被告為何要賠那麼多,被告就說那個契約是公司的律師 擬定的。我不可能指示被告把50萬元的本票改成30萬元,我 確實有把現金放在信封袋裡面後放在桌上,如果我沒有拿錢 出來,被告不可能同意把50萬元改成30萬元這種事情等語( 見本院卷第188-193頁)。  ⒊再觀諸被告與告訴人簽立之切結書內容記載:「温培茹承認 於工作期間在職務上挪用公款,公司查獲,本人願負所有應 負責任,並依規定賠償新臺幣50萬元整,應付款項:公司借 款新臺幣1,700元,責任賠償金額新臺幣50萬元整,若未依 上述所言確實履行應負責任,則本人願以新臺幣100萬元整 ,全賠償,絕無異,並放棄所有法律權利,公司有權決定雙 方對價金額。並可隨時終止雙方約定」(見偵卷第55頁), 且被告亦要求告訴人簽立票號「498155」號、面額50萬元( 發票日112年9月7日)之本票1張(見偵卷第57頁),此部分 為被告所不爭執(見本院卷第41-43頁)。而本票與一般借 據之最大不同,在於執票人只要持有本票,發票人必須無條 件支付票面金額;若發票人拒絕支付,執票人可以立刻向法 院申請本票裁定,並對發票人的個人財產進行強制執行,且 法院只須審查本票本身,不需經過訴訟證明確實有借貸存在 或其他法律原因,使本票成為一種強力的法律工具,更常見 於討債及各式暴力財產犯罪中。被告身為智識正常之成年人 ,必然知悉一般借據與本票之根本差異,因而要求告訴人除 了簽立切結書外,尚須簽立面額50萬元之本票1張。換言之 ,被告若初始就不欲向告訴人討要50萬元之賠償金,何須要 求告訴人簽立上開本票?更遑論告訴人僅偷竊被告店內2,00 0元現金,竟然需要簽立50萬元面額的本票,超過偷竊金額 百餘倍,顯不符合比例原則。被告所辯,顯然已悖於常情。  ⒋又觀諸被告事後向告訴人傳送之LINE對話訊息,內容為:「 妳記得我跟妳說過的話?星期一妳沒給我交代,我要帶你去 派出所,妳上什麼班?我看妳趕快跟妳菜商老闆說吧,等我 去說妳會很難看的,妳以為我不知道菜商在哪裡嗎?」更於 對話中傳送告訴人工作之菜市場照片1張(見偵卷第63頁) ;另於被告扣案手機內,發現被告拍攝告訴人之車號000-00 00號機車之照片4張(見偵卷第61頁),可見被告持續跟蹤 告訴人之日常生活,甚至拍照記錄,威脅告訴人欲將偷竊一 事告知其新工作地點之老闆。又被告手機與「WEN」之對話 紀錄中,被告更稱:「哥,小姐偷錢,我抓到了,我打利頭 50萬了,證據都有」(見偵卷第59頁),顯見被告於發現告 訴人偷竊店內財物後,早已抱持「撈一筆」或「敲竹槓」之 心態,主觀上顯有恐嚇取財之意圖,被告於審理中對上開訊 息辯稱:這只是我跟朋友開玩笑云云(見本院卷第203頁) ,顯為臨訟狡辯之詞,毫不足採。  ⒌至被告雖抗辯稱:112年9月25日我與喬裝員警、告訴人在85 度C咖啡廳見面時,都是喬裝警察跟我講我該怎麼做,警察 都沒有掏錢出來給我,本票由50萬元改成30萬元也是警察說 的,警察跟我說如果我給你20萬元,本票改成30萬元好不好 ,我只說看他們怎麼做就怎麼做云云(見本院卷第44-45頁 ),然此與證人温培茹、鍾寧於本院審理中,均一致證稱被 告有欲收下20萬元現金等語(見本院卷第135-141、188-193 頁)完全矛盾。衡諸常情,員警鍾寧彼時係喬裝為告訴人之 姐姐,此時手握告訴人簽立之切結書、50萬元本票之人為被 告,被告豈可能任由喬裝員警指示或擺佈?又被告若不欲收 下20萬元現金,則豈有可能自己拿出空白本票,扣除現場交 付之20萬元現金後(原約定為50萬元之賠償金),讓告訴人 另外簽立僅剩面額30萬元之本票(見偵卷第57頁)?顯見被 告亦同意收取喬裝員警交付之20萬元現金,主觀上顯有不法 所有意圖。被告辯稱其從頭到尾都沒有要跟告訴人拿50萬元 賠償金云云,顯不足採信。  ㈢綜上所述,被告顯係以告訴人竊取店內財物2,000元一事,向 甫成年之告訴人索取高達50萬元之賠償金,並要求告訴人簽 立切結書、本票,之後更不斷威脅告訴人若不給付前開款項 ,要到告訴人新工作地點將告訴人竊盜乙事告知告訴人新老 闆或報警處理,被告前開恐嚇行為,客觀上當足影響告訴人 之意思決定自由,致告訴人心生畏懼,並有違公共秩序或善 良風俗,顯已構成恐嚇取財。被告前開所辯,無非事後卸責 之詞,委無足採。其犯行堪以認定,應予依法論科。 二、論罪科刑  ㈠按本票為設權證券,其權利之發生必須作成證券,本票亦屬 有價證券,其權利之行使或處分必須占有該證券,是本票權 利之發生、行使及處分既與證券之作成或占有具有不可分離 之關係,自亦具有「物」之性質,而得為刑法上之竊盜罪、 詐欺取財罪、強盜取財罪或恐嚇取財罪等犯罪之客體,非僅 單純之權利或財產上之利益,最高法院89年度台上字第3724 號判決意旨參照。本案被告因恐嚇告訴人,使告訴人心生畏 懼簽立、交付票據必要記載事項齊備之本案本票。是核被告 所為,係犯刑法第346條第1項之恐嚇取財罪。 ㈡爰以行為人之責任為基礎,審酌被告不思以正當方式賺取所 需,竟藉告訴人曾竊取店內財物一事,謀取不法利益,濫用 其竊盜案件被害人之身分,恐嚇告訴人,致告訴人心生畏懼 而簽立本票予被告,造成告訴人無端蒙受恐懼,危害治安及 社會信任,所為應值非難;且被告犯後猶否認犯行,態度不 佳;兼衡被告犯罪之動機、手段、告訴人之科刑意見,及被 告於警詢、本院審理中自承之智識程度、職業、收入、家庭 狀況(見偵卷第15頁,本院卷第202頁)等一切具體情狀, 量處如主文所示之刑。 三、沒收  ㈠按供犯罪所用、犯罪預備之物或犯罪所生之物,屬於犯罪行 為人者,得沒收之。刑法第38條第2項前段定有明文。被告 於審理中供稱:扣案手機1支(IPHONE,門號:0000-000000 )是我用來傳送本案訊息給告訴人所用等語(見本院卷第45 頁),為其所有,且供犯罪所用之物,自應依刑法第38條第 2項前段規定沒收之。  ㈡又本案被告要求告訴人所簽立之切結書、票號「498155」號 面額50萬元及票號「498156」號面額30萬元本票共2張,均 遭扣案(見偵卷第51頁),為被告本案犯罪所生之物,且均 為被告所有,亦應依刑法第38條第2項前段規定沒收之。  ㈢至另扣案空白本票共19張(見偵卷第51頁),與本案犯罪無 關,亦非違禁物,本院自不得宣告沒收,末此敘明。 據上論斷,應依刑事訴訟法第299條第1項前段,刑法第346條第1 項、第38條第2項,判決如主文。 本案經檢察官高玉奇提起公訴,經檢察官陳彥价、徐明光到庭執 行職務。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1  月  5   日          刑事第六庭 審判長法 官 劉淑玲                   法 官 李佳勳                   法 官 施敦仁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收受判決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書狀,並應 敘述具體理由。其未敘述上訴理由者,應於上訴期間屆滿後20日 內向本院補提理由書(均須按他造當事人之人數附繕本)「切勿逕 送上級法院」。                   書記官 王智嫻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1  月  6   日 所犯法條: 中華民國刑法第346條 意圖為自己或第三人不法之所有,以恐嚇使人將本人或第三人之 物交付者,處 6 月以上 5 年以下有期徒刑,得併科 1 千元以 下罰金。 以前項方法得財產上不法之利益,或使第三人得之者,亦同。 前二項之未遂犯罰之。 附表: 編號 物品 附註 1 手機1支 (IPHONE,門號:0000-000000) 2 票號「498155」面額50萬元本票1張 見偵卷第57頁 3 票號「498156」面額30萬元本票1張 見偵卷第57頁 4 温培茹簽立之切結書1份 見偵卷第55頁

2024-11-05

TYDM-113-易-352-20241105-1

苗小
臺灣苗栗地方法院

請求返還借款

臺灣苗栗地方法院民事小額判決 113年度苗小字第539號 原 告 良京實業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今井貴志 訴訟代理人 鍾寧 被 告 章文光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返還借款事件,本院於民國113年10月24日言 詞辯論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一、被告應給付原告新臺幣98,557元,及自民國113年5月29日起 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15%計算之利息。 二、訴訟費用由被告負擔。被告應給付原告之訴訟費用額確定為 新臺幣1,000元,及自本判決確定之翌日起至清償日止,按 週年利率5%計算之利息。 三、本判決得假執行。   事實及理由 本件為小額訴訟事件,依民事訴訟法第436條之18第1項前段之規 定,判決書得僅記載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1  月   1  日         苗栗簡易庭法 官 顏苾涵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判決送達後20日內,以判決違背法令為理由 ,向本院提出上訴狀並表明上訴理由,及須按他造當事人之人數 附繕本。如委任律師提起上訴者,應一併繳納上訴審裁判費。 上訴理由應表明:  一、原判決所違背之法令及其具體內容。  二、依訴訟資料可認為原判決有違背法令之具體事實。 如未表明上訴理由者,應於上訴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理由。 當事人如對本件訴訟內容有所疑義,得聲請閱卷。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1  月   1  日              書記官 歐明秀

2024-11-01

MLDV-113-苗小-539-20241101-1

板簡
板橋簡易庭

清償借款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板橋簡易庭民事簡易判決 113年度板簡字第2315號 原 告 良京實業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今井貴志 訴訟代理人 鍾寧 被 告 陳國隆 訴訟代理人 洪佩玲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清償借款事件,本院於民國113年10月24日言 詞辯論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被告應給付原告新臺幣參萬伍仟零參拾貳元,及其中新臺幣貳萬 玖仟柒佰零伍元自民國九十四年一月十八日起至民國一百零四年 八月三十一日止,按週年利率百分之二十計算之利息,另自民國 一百零四年九月一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百分之十五計算 之利息。 訴訟費用新臺幣壹仟肆佰肆拾元由被告負擔,並應自本判決確定 之翌日起至清償日止,加給按週年利率百分之五計算之利息。 本判決得假執行。   事實及理由 一、原告主張:被告前向原債權人大眾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下稱大眾銀行)申請個人信用貸款,借款期限屆期如雙方無 反對之意思表示,則依同一內容續約1年,其後每年屆期時 亦同,自借款始日起除依規定免收利息期間外,前項期間屆 滿後次日起,利息以週年利率18.25%計算,每月應償付當月 最低應付款,如未依約繳款即視為全部到期,自應繳日即到 期日起至清償日止,改按週年利率20%計算利息;詎被告未 履行繳款義務,尚積欠新臺幣(下同)35,032元(本金29,7 05元)未給付。按借款約定事項第11條第1款約定,視為債 務全部到期,被告自應償還前開請求之借款本息。嗣經大眾 銀行將上開債權讓與訴外人普羅米斯顧問股份有限公司(下 稱普羅公司),再經普羅公司將該債權讓與原告,屢經原告 催討,被告均置之不理。爰依消費借貸契約及債權讓與之法 律關係,提起本件訴訟等語。並聲明:如主文第1項所示。 二、被告則以:被告於本件借款前即已領有精神分裂殘障手冊, 根本不會有本件借款等語置辯。並聲明:原告之訴駁回。 三、得心證之理由:  ㈠按當事人主張有利於己之事實者,就其事實有舉證之責任, 民事訴訟法第277條前段定有明文。又按請求履行債務之訴 ,除被告自認原告所主張債權發生原因之事實外,應先由原 告就其主張此項事實,負舉證之責任,必須證明其為真實後 ,被告於其抗辯事實,始應負證明之責任,此為舉證責任分 擔之原則(最高法院43年台上字第377號判例參照)。  ㈡查原告主張之事實,業據提出與其所述相符之大眾Much現金 卡申請書暨約定條款、歷史交易明細、債權收買請求暨債權 讓與證明書及債權讓與證明書等件為證(本院卷第13頁至19 頁),而被告則否認原告之請求,並以前詞置辯,雖據被告 提出其身心障礙證明及重大傷病免自行部分負擔證明卡等件 在卷可憑(本院卷第41至43頁),然查該身心障礙證明所為鑑 定日期係96年12月5日,而重大傷病免自行部分負擔證明卡 有效起日則係93年2月23日,均晚於本件大眾Much現金卡申 請書所載申請日即92年5月12日,而原告已就其所主張本件 債務存在之事實證明為真實,而被告就此部分抗辯復未舉證 以實其說,依前開說明,被告此部分抗辯,容屬無據,難以 憑採。 四、從而,原告依消費借貸契約及債權讓與之法律關係,請求如 主文第1項所示,為有理由,應予准許。 五、本件係適用民事訴訟法第427條第1項簡易訴訟程序所為被告 敗訴之判決,依同法第436條第2項、第389條第1項第3款規 定,依職權宣告假執行。 六、本件事證已臻明確,兩造其餘攻擊防禦方法及證據,經審酌 後與判決之結果不生影響,爰不一一論列。 七、訴訟費用負擔之依據:民事訴訟法第78條。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0  月  30  日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板橋簡易庭              法 官 白承育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並表明上 訴理由,如於本判決宣示後送達前提起上訴者,應於判決送達後 20日內補提上訴理由書(須附繕本)。 如委任律師提起上訴者,應一併繳納上訴審裁判費。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0  月  30  日              書記官 羅尹茜

2024-10-30

PCEV-113-板簡-2315-20241030-1

重小
三重簡易庭

清償借款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三重簡易庭小額民事判決 113年度重小字第2354號 原 告 良京實業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今井貴志 訴訟代理人 鍾寧 被 告 張正宗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清償借款事件,於民國113年10月11日言詞辯 論終結,本院判決如下:   主 文 被告應給付原告新臺幣捌萬貳仟捌佰貳拾玖元,及自民國一百一 十三年八月二十九日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百分之十五計算之利 息。 訴訟費用新臺幣壹仟元由被告負擔,及自本判決確定之翌日起至 清償日止,按年息百分之五計算之利息。  本判決得假執行。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0  月  25  日            法 官 趙義德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並表明 上訴理由(上訴理由應表明一、原判決所違背之法令及具體內容 。二、依訴訟資料可認為原判決有違背法令之具體事實。),如 於本判決宣示後送達前提起上訴者,應於判決送達後20日內補提 上訴理由書(須附繕本),如未於上訴後20日內補提合法上訴理 由書,法院得逕以裁定駁回上訴。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0  月  25  日            書記官 張裕昌

2024-10-25

SJEV-113-重小-2354-20241025-1

重小
三重簡易庭

清償借款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三重簡易庭民事小額判決 113年度重小字第2166號 原 告 良京實業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今井貴志 訴訟代理人 鍾寧 被 告 葉文裕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清償借款事件,本院於民國113年10月22日一 造言詞辯論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被告應給付原告新臺幣陸萬捌仟玖佰參拾玖元,及自民國一一三 年九月二十七日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百分之十五計算之利息。 原告其餘之訴駁回。 訴訟費用新臺幣玖佰玖拾元,及自本案確定之翌日起至清償日止 ,按年息百分之五計算之利息由被告負擔,餘由原告負擔。 本判決得假執行。   理由要領 原告主張以民事起訴狀繕本送達被告作為債權讓與通知之時點, 足見原告並未舉證證明在本院起訴狀送達被告之前,已有合法通 知被告債權讓與事實及其於何時陷於給付遲延而須負擔約定遲延 利息,故約定遲延利息仍應以起訴狀繕本送達翌日起算,較為適 法,原告請求起訴狀到院日起算,難認有據,不應准許。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0  月  25  日          三重簡易庭 法 官 王凱平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並表明 上訴理由(上訴理由應表明1、原判決所違背之法令及具體內容 。2、依訴訟資料可認為原判決有違背法令之具體事實。),如 於本判決宣示後送達前提起上訴者,應於判決送達後20日內補提 上訴理由書(須附繕本),如未於上訴後20日內補提合法上訴理 由書,法院得逕以裁定駁回上訴。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0  月  25  日                書記官 楊家蓉

2024-10-25

SJEV-113-重小-2166-20241025-1

基小
臺灣基隆地方法院

給付借款

臺灣基隆地方法院小額民事判決 113年度基小字第1668號 原 告 良京實業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今井貴志 訴訟代理人 鍾寧 被 告 張薇莉(原姓名張馨勻)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給付借款事件,本院於民國113年10月17日言 詞辯論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被告應給付原告新臺幣玖萬壹仟伍佰肆拾柒元,及其中新臺幣柒 萬柒仟壹佰捌拾玖元自民國一百一十三年九月十二日起至清償日 止,按週年利率百分之十五計算之利息。 訴訟費用新臺幣壹仟元由被告負擔,並應自本判決確定之翌日起 至清償日止,加給按週年利率百分之五計算之利息。 本判決得假執行。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0  月  24  日      基隆簡易庭法 官 陳湘琳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對於本件判決如有不服,應於收受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 書狀,上訴於本院合議庭,並按他造當事人之人數附具繕本。 當事人之上訴,非以判決違背法令為理由不得為之,上訴狀應記 載上訴理由,表明下列各款事項: ㈠原判決所違背之法令及其具體內容。 ㈡依訴訟資料可認為原判決有違背法令之具體事實。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0  月  24  日 書記官 洪儀君

2024-10-24

KLDV-113-基小-1668-20241024-1

本網站部分內容為 AI 生成,僅供參考。請勿將其視為法律建議。

聯絡我們:[email protected]

© 2025 Know9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