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劉邦培

共找到 120 筆結果(第 41-50 筆)

臺灣士林地方法院

給付保險金

臺灣士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補字第1579號 原 告 周紫妍 周家康 兼 上二人 法定代理人 周建志 上三人共同 訴訟代理人 包盛顥律師 被 告 南山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尹崇堯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給付保險金事件,原告起訴未據繳納裁判費。 查本件訴訟標的價額經核定為新臺幣(下同)666萬元,應徵第 一審裁判費6萬6,934元。茲依民事訴訟法第249條第1項但書之規 定,限原告於收受本裁定送達翌日起5日內補繳,逾期不補繳, 即駁回其訴,特此裁定。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9 日 民事第四庭 法 官 林大為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核定訴訟標的價額部分,如不服裁定得於收受送達後10日內向本 院提出抗告狀,並繳納抗告費新臺幣1,500元(若經合法抗告, 命補繳裁判費之裁定,並受抗告法院之裁判)。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9 日 書記官 劉邦培

2025-02-19

SLDV-113-補-1579-20250219-1

臺灣士林地方法院

損害賠償

臺灣士林地方法院民事判決 113年度訴字第1826號 原 告 賴凰娥 被 告 周庭竹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損害賠償事件,本院於民國114年1月23日言詞 辯論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一、被告應給付原告新臺幣200萬元,及自民國113年5月1日起至 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5%計算之利息。 二、訴訟費用由被告負擔。 三、本判決於原告以新臺幣66萬6,000元為被告供擔保後,得假 執行。   事實及理由 一、原告主張之原因事實如附件所示。爰依侵權行為之法律關係 ,求為命如主文第1項所示之判決。 二、被告對於原告主張之事實,於本院言詞辯論時不爭執(見本 院卷第92至93頁),依民事訴訟法第280條第1項本文規定即 視同自認,堪信原告上開主張為真實。從而,原告依侵權行 為之法律關係,求為判決如主文第1項所示,為有理由,應 予准許。 三、原告陳明願供擔保,聲請宣告假執行,核無不合,爰酌定相 當之擔保金額宣告之。 四、訴訟費用負擔之依據:民事訴訟法第78條。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7  日           民事第四庭 法 官 林大為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本判決上訴,應於判決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若 委任律師提起上訴者,應一併繳納上訴審裁判費,否則本院得不 命補正逕行駁回上訴。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7  日                 書記官 劉邦培

2025-02-17

SLDV-113-訴-1826-20250217-1

重訴
臺灣士林地方法院

損害賠償

臺灣士林地方法院民事判決 111年度重訴字第392號 原 告 株式会社ファースト(FAST CORPORATION) 法定代理人 阪本奇男 訴訟代理人 高志明律師 被 告 騰榮國際有限公司 兼 法定代理人 黃語潔(原名黃意凌) 共 同 訴訟代理人 蘇維國律師 李宗翰律師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損害賠償事件,本院於民國114年1月8日言詞 辯論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一、被告黃語潔應給付原告新臺幣2,704萬8,679元,及其中新臺 幣791萬9,197元自民國111年10月29日起、其中新臺幣678萬 8,857元自民國111年12月15日起、其中新臺幣1,234萬0,625 元自民國112年8月31日起,均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5%計 算之利息。 二、原告其餘之訴駁回。 三、訴訟費用由被告黃語潔負擔。 四、本判決第一項於原告以新臺幣901萬6,000元為被告黃語潔供 擔保後,得假執行。但被告黃語潔如以新臺幣2,704萬8,679 元為原告預供擔保,得免為假執行。 五、原告其餘假執行之聲請駁回。   事實及理由 一、本件原告於起訴狀送達後,就原訴之聲明(見本院卷㈠第12 頁),追加為如附件所示先、備位聲明,核屬請求之基礎事 實同一、擴張應受判決事項之聲明,依民事訴訟法第255條 第1項第2、3款規定,應予准許。 二、本件原告主張:伊委託被告黃語潔代為聯繫及處理伊臺灣子 公司(即臺灣法視特股份有限公司,下稱臺灣法視特公司) 之清算相關事宜,詎黃語潔竟自民國107年5月30日起至110 年10月25日止,與其為代表人之被告騰榮國際有限公司(下 稱騰榮公司),共同陸續向伊提出偽造且內容不實之文書, 使伊陷於錯誤而匯付共新臺幣(下同)2,704萬8,679元至黃 語潔名下帳戶,致伊受有損害。爰先位依民法第184條第1項 前段、後段、第28條、第185條規定,擇一請求被告連帶負 損害賠償責任;備位依民法第544條規定,請求黃語潔負賠 償之責等情。被告則略以:黃語潔係受訴外人國際高盛顧問 公司(下稱高盛公司)鄭博宇、佳宜Joey、Paggie李佩琪等 人詐欺,並無詐欺侵權行為之故意等語,資為抗辯。兩造之 聲明、陳述及證據詳如附件所示(業經兩造相互確認文字內 容為一致,見本院卷㈣第144至182、197、201頁)。 三、兩造不爭執事項(見本院卷㈣第198至200頁,並依本院論述 之先後與妥適,而調整其順序、內容):  ㈠原告與黃語潔就本案委任事務、範圍等未簽立書面委任契約 ;黃語潔就原告本案委任事務之處理受有報酬。  ㈡黃語潔先分別於107年5月30日向原告請款黃語潔之報酬及事 務所手續費;並於107年7月3日向原告請款會計顧問費及雜 費。嗣於107年7月9日起至110年10月25日止,向原告提示、 行使偽造且內容不實之「政府機關」繳款書(下稱系爭繳款 書);及於110年4月25日起至110年10月25日止,製作並提 供記載「騰榮會計事務所」名義之請款單(下稱系爭請款單 ),前後向原告請款共計20次(詳見本院卷㈡第132至136頁 )。原告依黃語潔提供之上開請款單所載金額,匯付同額之 款項至黃語潔於中國信託商業銀行龍江分行開立之帳戶(帳 號:000000000000),迄今已支付2,704萬8,679元(請款項 目包含政府機關繳款書、會計事務所手續費、黃語潔服務費 等,下合稱系爭款項)。    ㈢於原告特別要求黃語潔提出會計師出具之意見或請款單時, 黃語潔曾向原告提供系爭請款單,該請款單中包含不實稅款 數額及會計服務費、會計事務所手續費等部分;其中不實稅 款數額部分,黃語潔係依據內容不實之系爭繳款書所載金額 為憑。又系爭請款單上載騰榮公司銀行帳號,該請款單上記 載之「騰榮會計事務所」地址(新北市○○區○○○路0段00號4 樓之8)為黃語潔之住處、電話號碼(000-00000000)為黃 語潔一人公司之騰榮公司電話號碼,且實際上「騰榮會計事 務所」並不存在。  ㈣依原告要求,黃語潔曾於110年3月9日轉寄自稱騰榮會計師事 務所李佩琪Freya Lee出具之電子郵件意見予原告。李佩琪 之電子郵件簽名檔為「騰榮會計師事務所」,而非系爭請款 單上之「騰榮會計事務所」。  ㈤黃語潔將系爭款項轉匯至自身名下之其他銀行帳戶。  ㈥臺灣士林地方檢察署檢察官於112年6月6日上午8時52分許, 在黃語潔位於新北市○○區○○○路0段00號3樓之2租屋處,搜索 並查扣收款人「國際高盛有限公司」之空白簽收單1張、「 國際高盛顧問有限公司」(即高盛公司)收件章(地址:臺 北市○○區○○○路0段00000號5F)1枚。  ㈦黃語潔為騰榮公司於111年1月7日解散前唯一代表人及唯一股 東;亦為騰榮公司解散後清算程序中之唯一法定清算人,並 有代表騰榮公司為訴訟上或訴訟外一切行為之權。  ㈧臺灣法視特公司於107年9月14日選任牧野正勝為清算人。臺 灣法視特公司於臺灣委由郭宗霖會計師申請解散登記,同年 9月19日照准解散。臺灣法視特公司委任郭宗霖會計師辦理 申請解散登記乙事,非由黃語潔受原告委任與郭宗霖會計師 接洽。 四、本院判斷:  ㈠黃語潔應依民法第184條第1項後段規定,對原告負侵權行為 損害賠償責任:  1.按當事人主張有利於己之事實者,就其事實有舉證之責任, 民事訴訟法第277條本文定有明文。又各當事人就其所主張 有利於己之事實,均應負舉證之責,故一造已有適當之證明 者,他造欲否認其主張,即不得不更舉反證以證明之。  2.經查,依上述不爭執事項㈠至㈣內容所示,可知黃語潔受原告 委託處理本案委任事務,且向原告請款報酬、事務所手續費 、會計顧問費及雜費等,卻進而向原告提示、行使偽造且內 容不實之系爭繳款書,及製作、提供實際上並不存在之「騰 榮會計事務所」名義之系爭請款單,該請款單中並包含不實 稅款數額(依內容不實之系爭繳款書所載金額為憑)及會計 服務費、會計事務所手續費等部分,致原告匯付系爭款項至 黃語潔名下帳戶。再佐諸黃語潔係將系爭款項全數轉匯至其 自身名下之其他銀行帳戶,及其租屋處經扣得收款人為「國 際高盛有限公司」之空白簽收單、「國際高盛顧問有限公司 」(即高盛公司)收件章等情(參上述不爭執事項㈤、㈥所示 ),則綜觀上情,相互勾稽,應已適足推認黃語潔乃故意以 背於善良風俗之詐欺方法,使原告誤認其有真正處理本案委 任事務、系爭繳款書及請款單為真實等,致原告匯付系爭款 項予黃語潔而受有損害。  3.黃語潔雖辯稱:系爭繳款書非伊製作,伊係受高盛公司員工 鄭博宇、佳宜Joey、Paggie李佩琪等人詐欺;伊製作之系爭 請款單與原告所受損害間無因果關係云云,並提出合約書、 簽收單與請款單、LINE對話紀錄截圖及電子郵件(其中部分 業經公證,經黃語潔提出公證書)等件為證。惟該等文書均 經原告表明爭執其形式上真正在卷(詳見本院卷㈣第34至41 、201頁)。經查:  ⑴按私文書應由舉證人證其真正,民事訴訟法第357條定有明文 。是私文書之真正,如他造當事人有爭執者,則舉證人應負 證其真正之責;必先證其真正,始有形式上之證據力,更須 其內容與待證事實有關,且屬可信者,始有實質上之證據力 。本件原告提出其與高盛公司簽立之合約書、簽收單與請款 單等私文書,均未經原告舉證證明其為真正,自難認其有形 式上之證據力。  ⑵黃語潔所提之LINE對話紀錄截圖,部分雖經公證人公證(見 外放112年度北院民公鈺字第103006號公證書內資料),然 依該公證書所載,可知公證人僅就「黃語潔提供筆電開啟檔 案及列印截圖資料」之事實予以公證,並未包括該對話紀錄 截圖是否與其原本相符;而黃語潔自承其無法提供原來手機 內之LINE對話紀錄原本(見本院卷㈣第201頁),且其復未能 提出其他相當之證據,證明其所提LINE對話紀錄截圖確實與 其原本相符,是該等LINE對話紀錄內容當不得遽採為對黃語 潔有利之證據。  ⑶黃語潔所提之電子郵件,部分雖經公證人公證(詳參卷內附 表5-1所示及各該公證書內資料,見本院卷㈣第184至193頁) ,然依該等公證書所載,可知公證人公證之事實均未包括上 開電子郵件往來對象之真實身分;再參以任何人僅需創設2 個以上之電子信箱帳號,即可輕易製造自己與他人間電子郵 件往來紀錄之表象,且黃語潔並未聲明相關之人證,復未能 提出其他相當之證據,證明其所提電子郵件確實為其與各該 電子郵件所載名義人間相互往來之信件,暨其所載內容係屬 真實及完全等節,是該等電子郵件內容當亦不得遽採為對黃 語潔有利之證據。  ⑷細觀卷附黃語潔所提其與原告員工斉藤彩(下稱齊藤彩)往 來之電子郵件內容,顯示黃語潔於107年5月下旬與原告洽談 時,即已向齊藤彩表示:「……因為我非專業人員、會考慮部 分由事務所來協助完成……我有與會計事務所確認過……以下是 我和事務所的工作報價……」等語,齊藤彩亦回覆:支付給會 計事務所的費用金額已經獲得批准等語,黃語潔復表示:與 會計師事務所確認的結果,為了節省手續,是否請先轉入我 的帳戶,我再轉交給事務所等語(見本院卷㈠第289至292頁 ),嗣黃語潔更向齊藤彩表示:我收到了會計事務所的估價 ,服務費為11萬5,000元等語(見本院卷㈠第296至297頁)。 併佐以黃語潔曾於107年5月30日向原告請款事務所手續費, 及於107年7月3日向原告請款會計顧問費(參上述不爭執事 項㈡所示),則依其情形,堪認原告主張其自始係認知黃語 潔有委請「合格之會計事務所」處理清算、稅務事宜始給付 相關款項乙情,應屬有據。詎嗣黃語潔於原告特別要求提出 會計師出具之意見或請款單時,竟製作並提供不實之系爭請 款單予原告(參上述不爭執事項㈢所示),致原告持續誤認 黃語潔另有委請「合格之會計事務所」協助處理相關事務, 足徵黃語潔所為乃自始故意詐欺原告,且其製作不實之系爭 請款單與原告所受損害間,亦具有因果關係,是其此部分所 辯,並不足採。  ⑸此外,黃語潔復未舉出其他相當之反證,證明至使本院就原 已形成之心證,降至證明度之下,而回復至前述詐欺事實未 經證立之狀態,或另證明與該詐欺事實不相容之別一事實, 是黃語潔上開所辯,自非可取。從而,原告主張黃語潔應依 民法第184條第1項後段規定,對原告負侵權行為損害賠償責 任,即屬有據。   ㈡原告主張騰榮公司應與黃語潔連帶負損害賠償責任,並非有 理:  1.按民法第28條所加於法人之連帶賠償責任,以該法人之董事 或其職員,因執行職務所加於他人之損害者為限,若法人之 董事及職員因個人之犯罪行為而害及他人之權利者,即與該 條規定之責任要件不符,該他人殊無據以請求連帶賠償之餘 地。又主張共同侵權行為損害賠償請求權之人,對於共同侵 權行為之成立要件,應負舉證責任。  2.原告雖主張:黃語潔為騰榮公司負責人,其與騰榮公司共同 向伊提出系爭請款單,黃語潔並向伊提出署名「騰榮會計師 事務所」之電子郵件(下稱系爭郵件),故騰榮公司應依民 法第28條、第184條第1項前段、後段、第185條等規定,與 黃語潔連帶負損害賠償責任等語,並提出系爭請款單及電子 郵件為證。惟查,黃語潔固為騰榮公司之負責人(參上述不 爭執事項㈦所示),然由卷附系爭請款單之內容觀之,黃語 潔向原告提出各該請款單時,形式上均係以「騰榮會計事務 所」之委任人身分自居,並自行將騰榮公司之銀行帳號、電 話號碼填載於其偽造之系爭請款單上,則斯時其個人所為, 實難認有何執行騰榮公司負責人職務之外觀,亦難逕認屬騰 榮公司自身之行為。至系爭電子郵件,乃黃語潔依原告要求 所提出(參上述不爭執事項㈣所示),形式上亦屬黃語潔個 人之行為,而與騰榮公司無涉,此外,原告復未能提出其他 相當之證據,證明騰榮公司符合民法第28條或共同侵權行為 之成立要件,是原告依民法第28條、第184條第1項前段、後 段、第185條等規定,請求騰榮公司與黃語潔連帶負損害賠 償責任,自非有理。  ㈢原告未預先免除黃語潔故意詐欺侵權行為之損害賠償責任:   黃語潔雖辯稱:原告已預先承擔本案之所有處理及確認之責 任,而免除伊之損害賠償責任云云,並提出其與原告公司員 工菱沼隆夫間經公證之電子郵件為證。惟查,上開電子郵件 內容尚不得遽採為對黃語潔有利之證據,已如前述(參前開 ㈠3.⑶部分所述);況細觀該電子郵件內容,係顯示黃語潔先 向菱沼隆夫表示:「……之後要不要就直接和事務所那邊聯絡 就好呢?……主要這些業務都不是我的專業,我怕萬一出錯會 擔不起責任……」等語,菱沼隆夫始回覆:「……黃小姐即便只 擔任翻譯對我們也非常有幫助,公司會負起責任的請您放心 ……」等語(見本院卷㈢第33至35、134至135頁),則依其前 後語意脈絡觀之,可徵即令將菱沼隆夫所言「公司會負起責 任」等詞,解為預先免除黃語潔之責任,亦不包含免除其故 意詐欺侵權行為之損害賠償責任甚明,是黃語潔此部分所辯 ,自不足取。  ㈣原告就本件損害之發生並無與有過失:   黃語潔雖另辯稱:原告對本件損害之發生與有過失,應依民 法第217條規定減輕或免除伊之損害賠償金額云云。惟按民 法第217條所謂被害人就損害之發生與有過失,必須其行為 與加害人之行為,為損害之共同原因,而其過失行為並為有 助成損害發生之行為者,始屬相當。本件黃語潔既自始即故 意詐欺原告,業如前述,則原告究係於何時開始要求黃語潔 提出會計師請款單、是否明知黃語潔無充分會計、稅務專業 仍委託其處理本案委任事務,及是否告知黃語潔有關臺灣法 視特公司已解散及選任清算人事宜(參上述不爭執事項㈧所 示)等節,即難遽認屬本件損害發生之共同原因。又原告固 為臺灣法視特公司之母公司,然其屬外國公司,對於臺灣之 公司清算及稅捐事務較不熟悉,並無悖於常理,此外,本件 復查無相當之事證,足認原告確有違反何項具體之注意義務 ,而符合民法第217條所定之要件,是黃語潔此部分所辯, 亦非可取。 五、綜上所述,原告先位依民法第184條第1項後段規定,請求黃 語潔給付如主文第1項所示款項(黃語潔對各該利息起算日 均未爭執,見本院卷㈣第197頁),為有理由,應予准許;逾 此範圍之請求,為無理由,應予駁回。本院既已依上開規定 准許原告先位對黃語潔部分之請求,則其先位所列其餘請求 權基礎,及備位依民法第544條規定請求部分,即毋庸再予 審究,併此敘明。 六、本判決所命給付部分,原告陳明願供擔保宣告准假執行,經 核並無不合,爰酌定相當擔保金額後准許之。至原告其餘敗 訴部分,其假執行之聲請失所依附,應予駁回。另黃語潔就 原告勝訴部分陳明願供擔保,聲請宣告免為假執行,經核合 於法律規定,爰酌定相當之擔保金額宣告之。 七、本件事證已臻明確,兩造其餘攻擊防禦方法及舉證,核與判 決結果不生影響,爰不逐一論述,附此敘明。 八、訴訟費用負擔之依據:民事訴訟法第79條、第85條第1項但 書。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7  日           民事第四庭 法 官 林大為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本判決上訴,應於判決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若 委任律師提起上訴者,應一併繳納上訴審裁判費,否則本院得不 命補正逕行駁回上訴。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7  日                 書記官 劉邦培

2025-02-17

SLDV-111-重訴-392-20250217-1

臺灣士林地方法院

訴訟救助

臺灣士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救字第7號 聲 請 人 黃約拿得福(原名黃筱雯) 代 理 人 謝美香律師(法扶律師) 相 對 人 陳志成 上列當事人間債務人異議之訴事件(本院114年度簡上字第19號 ),聲請人聲請訴訟救助,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准予訴訟救助。   理 由 一、按經分會准許法律扶助之無資力者,其於訴訟或非訟程序中 ,向法院聲請訴訟救助時,除顯無理由者外,應准予訴訟救 助,法律扶助法第63條定有明文。又法律扶助之申請人,既 符合法律扶助法所定無資力之要件,而經分會准許法律扶助 ,其再向法院聲請訴訟救助時,法院就其有無資力,允宜無 庸再審查,以簡省行政成本,並強化訴訟救助之功能(民國 104年7月1日修正法律扶助法第63條之修正理由參照)。而 所謂顯無理由者,係指依其訴狀內記載之事項觀之,不待法 院踐行調查證據、認定事實程序,即知在法律上顯然不能獲 得勝訴之判決者而言。 二、查聲請人向財團法人法律扶助基金會台北分會(下稱台北分 會)申請法律扶助,經該會審查結果認聲請人符合扶助之標 準而准予扶助等情,業據聲請人提出台北分會准予扶助證明 書、專用委任狀等件為證;且依聲請人書狀內記載之事項觀 之,亦難遽認其在法律上顯然不能獲得勝訴之判決,是依上 說明,聲請人聲請訴訟救助,自應准許。 三、爰依法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3  日         民事第四庭審判長法 官 陳章榮                 法 官 辜漢忠                 法 官 林大為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本件裁定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3  日                 書記官 劉邦培

2025-02-13

SLDV-114-救-7-20250213-1

簡上
臺灣士林地方法院

損害賠償

臺灣士林地方法院民事判決 113年度簡上字第232號 上 訴 人 宋添玲 被 上訴人 陳達隆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損害賠償事件,上訴人對於中華民國113年6月 3日本院士林簡易庭113年度士簡字第519號第一審判決提起上訴 ,本院於民國114年1月16日言詞辯論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上訴駁回。 第二審訴訟費用由上訴人負擔。   事實及理由 一、被上訴人起訴主張:上訴人於民國111年1月3日晚間7時許, 見伊在新北市○○區○○○00○0○○00號前之美滿人生社區庭園與 人談話,竟因先前怨隙,起意傷害人之身體,以右手撿拾路 邊磚塊趨近伊,朝伊之頭部揮舞,經伊以左手臂阻擋,即與 之扭打推擠,於倒地並經伊壓制時,雙手仍朝伊揮舞,經鄰 居拉開雙方,始為停止;此一過程,造成伊受有頭部挫傷、 面部、唇部及左上肢擦挫傷等傷害(下稱系爭侵權行為), 並致伊身心受折磨,伊得請求上訴人賠償新臺幣(下同)20 萬元(含醫療費用9,600元、精神慰撫金19萬0,400元)等情 。爰依民法第184條第1項前段、第195條第1項前段規定,求 為命上訴人給付20萬元,並加計法定遲延利息之判決。 二、上訴人則以:被上訴人係以舊傷至醫院開證明來提告,且被 上訴人請求之精神慰撫金數額過高,應予酌減等語,資為抗 辯。 三、原審經審理後,判命上訴人應給付被上訴人5萬9,600元(醫 療費用9,600元、精神慰撫金5萬元),及自113年2月5日起 至清償日止,按年息5%計算之利息,而駁回被上訴人其餘之 訴,並依職權就被上訴人勝訴部分為假執行宣告。上訴人就 其敗訴部分聲明不服,提起一部上訴(即精神慰撫金5萬元 本息部分;至原審判決上訴人應給付9,600元本息及被上訴 人敗訴部分,均未據聲明不服,而已告確定,非本院審理範 圍)。上訴人之上訴聲明為:㈠原判決關於命上訴人給付超 過9,600元本息部分,及該部分假執行宣告,暨訴訟費用( 確定部分除外)之裁判廢棄;㈡上開廢棄部分,被上訴人在 第一審之訴駁回。被上訴人則答辯聲明:上訴駁回。 四、本院之判斷:  ㈠按因故意或過失,不法侵害他人之權利者,負損害賠償責任 ,民法第184條第1項前段定有明文。查被上訴人主張上訴人 有對其為系爭侵權行為乙情,業經本院以112年度訴字第85 號刑事判決判上訴人犯傷害罪,處有期徒刑3月,有該刑事 判決可稽(見原審卷第13至18頁),並為上訴人表明不爭執 在卷(見本院卷第59頁),應堪信為真實。至上訴人雖於本 院言詞辯論時改稱:被上訴人係以舊傷至醫院開證明來提告 云云(見本院卷第80至81頁),惟其並未舉證以實其說,則 上訴人此部分所辯,即非可採。是以,被上訴人因系爭侵權 行為而受有前述傷害,依上開規定,上訴人自應負侵權行為 賠償責任。    ㈡按不法侵害他人之身體、健康、名譽、自由、信用、隱私、 貞操,或不法侵害其他人格法益而情節重大者,被害人雖非 財產上之損害,亦得請求賠償相當之金額,民法第195條第1 項前段定有明文。又精神慰撫金之賠償須以人格權遭遇侵害 ,使精神上受有痛苦為必要,其核給之標準固與財產上損害 之計算不同,然非不可斟酌雙方身分資力與加害程度,及其 他各種情形核定相當之數額(最高法院51年台上字第223號 判決先例意旨參照)。本件被上訴人係因系爭侵權行為而受 有前述傷害,其精神上自受有相當之痛苦,是其請求上訴人 賠償非財產上損害,應屬有據。查上訴人為國小畢業、從事 資源回收兼當廟公,沒有收入;被上訴人為國中畢業,目前 待業中,有人找才會去工作,有提前退休之勞保給付每月約 1萬元等情,業經兩造陳述在卷(見本院卷第81頁筆錄), 並有兩造之稅務T-Road資訊連結作業查詢結果財產資料在卷 可參(見限制閱覽外放卷),本院斟酌上情及考量系爭侵權 行為發生經過、被上訴人所受精神上痛苦等一切情狀,認被 上訴人請求之非財產上損害賠償5萬元,應屬適當,是上訴 人泛言:原審判定之慰撫金過高云云(見本院卷第80頁), 洵無足採。 五、綜上所述,被上訴人依民法第184條第1項前段、第195條第1 項前段規定,請求上訴人給付精神慰撫金5萬元,及自113年 2月5日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5%計算之利息,為有理由,應 予准許。從而,原審判命上訴人如數給付,並依職權宣告假 執行,核無不合,上訴人上訴意旨指摘原判決此部分不當, 求予廢棄改判,為無理由,應駁回其上訴。 六、本件事證已臻明確,兩造其餘之攻擊或防禦方法及證據,經 本院斟酌後,認為均不足以影響本判決之結果,自無一一詳 予論駁之必要,附此敘明。 七、據上論結,上訴人之上訴為無理由,依民事訴訟法第436條 之1第3項、第449條第1項、第78條,判決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3  日         民事第四庭審判長法 官 陳章榮                 法 官 辜漢忠                 法 官 林大為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本件判決不得上訴。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3  日                 書記官 劉邦培

2025-02-13

SLDV-113-簡上-232-20250213-1

臺灣士林地方法院

聲明異議(法人登記)

臺灣士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聲字第7號 異 議 人 毓嘉公益社團法人律師事務所 法定代理人 林文魁 上列異議人對於本院113年度法登社字第54號設立登記事件,本 院登記處於民國113年12月13日所為駁回聲請之處分,聲明異議 ,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異議駁回。   理 由 一、按關係人認登記處處理登記事務違反法令或不當時,得於知 悉後10日內提出異議。但於處理事務完畢後已逾2個月時, 不得提出異議;登記處如認前條之異議為有理由時,應於3 日內為適當之處置。如認為無理由時,應附具意見於3日內 送交所屬法院;法院認異議為有理由者,應以裁定命登記處 為適當之處置。認異議為無理由者,應駁回之;前項裁定, 應附理由,並送達於登記處、異議人及已知之利害關係人, 非訟事件法第96條、第97條分別定有明文。所稱關係人謂聲 請人、相對人及其他利害關係人,非訟事件法第10條亦有明 定。查本院113年度法登社字第54號設立登記事件,業經本 院登記處於民國113年12月13日為駁回聲請之處分,異議人 則於同年月19日聲明異議,經本院登記處認其異議為無理由 ,而於114年1月2日附具意見書送交本院,是依上說明,本 件自應由本院裁定之,先予敘明。 二、異議意旨略以:公益社團法人律師僅能檢具主管機關製發或 核備法人印信公函及消費者保護團體備案之章程向所屬法院 辦理登記等語(詳見毓嘉消費者保護團體公益社團法人律師 事務所登記異議書、民事異議狀、民事異議(2)、(3)、 (4)、(5)、(6)狀等歷次書狀)。 三、按法人登記之聲請,有違反法律、不合程式或其他欠缺而可 以補正者,登記處應酌定期間,命聲請人補正後登記之,逾 期不補正者,駁回其聲請;法人設立之登記,除依民法第48 條第2項及第61條第2項規定辦理外,並應附具下列文件:㈠ 主管機關許可或核准之文件;㈡董事資格之證明文件。設有 監察人者,其資格之證明文件;㈢社員名簿或財產目錄,並 其所有人名義為法人籌備處之財產證明文件;㈣法人及其董 事之簽名式或印鑑,非訟事件法第92條、第84條第1項分別 定有明文。又以公益為目的之社團,於登記前,應得主管機 關之許可,民法第46條亦著有明文。 四、經查,異議人向本院登記處聲請「毓嘉公益社團法人律師事 務所」設立登記,經該處形式上審查聲請所附文件之結果, 認為尚有欠缺,乃於113年12月3日以113法登社字第54號函 通知異議人,命其於7日內補正相關文件;詎異議人雖於113 年12月5日補正部分資料,然仍未能提出主管機關核准「毓 嘉公益社團法人律師事務所」設立之公函影本、立案證書, 及經主管機關製發或核備之「毓嘉公益社團法人律師事務所 」圖記備查函影本等文件,本院登記處因認異議人已逾補正 期限仍未補正,而以該處113年12月13日113士院鳴登字第54 號函駁回其聲請等情,業經本院核閱上開設立登記事件卷宗 無訛。則依上說明,本院登記處駁回本件設立登記之聲請, 於法自無不合。異議意旨指摘原處分不當,聲明異議,為無 理由,應予駁回。 五、爰依法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1  日          民事第四庭 法 官 林大為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本裁定抗告須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繳 納抗告費新臺幣1,5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1  日                書記官 劉邦培

2025-02-11

SLDV-114-聲-7-20250211-1

臺灣士林地方法院

宣告破產

臺灣士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破字第11號 聲 請 人 魏淑鈴 上列聲請人聲請宣告破產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聲請人應於本裁定送達10日內,補正如附件所示事項,逾期未補 正,即駁回其聲請。   理 由 一、按債務人聲請宣告破產時,應附具財產狀況說明書及其債權 人、債務人清冊,破產法第62條定有明文。又破產之聲請, 不合程式或不備其他要件者,法院應以裁定駁回之;但其情 形可以補正者,審判長應定期間先命補正,破產法第5條準 用民事訴訟法第249條第1項第6款亦有明定。 二、經查,本件聲請人聲請破產,雖提出債權人清冊、財團法人 金融聯合徵信中心當事人綜合信用報告、債權證明文件、財 政部北區國稅局納稅義務人違章欠稅查復表、債務人清冊、 財產狀況說明書、面額新臺幣100萬元支票、面額新臺幣50 萬元及11萬4,100元匯票、全國財產稅總歸戶財產查詢清單 、戶籍謄本、土地及建物登記第一類謄本、內政部不動產交 易實價查詢、金融機構存摺影本、機車行車執照影本、呈禾 康股份有限公司停業公文函、保險公司保單明細等件,惟未 具體完整記載如附件所示之必要事項,且尚有其他如附件所 示之資料尚未補正。茲限聲請人於本裁定送達後10日內補正 如附件所示之事項,逾期未補正,即駁回本件聲請。 三、爰依法裁定如主文。 中華民國114年1月24日          民事第四庭  法 官 林大為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本件裁定不得抗告。 中華民國114年1月24日                 書記官 劉邦培 附件: 一、聲請人財產狀況說明書應記載內容如下,如無下列財產,請 確實陳報「無」:  ㈠如為現有流動資產(即現金、存款),應載明其金額、保管 人、存放地點,並提出確實存在之證明文件(各存款帳戶存 摺及其內頁交易明細,並請補摺至最新交易日期)。  ㈡最近5年從事營業活動及平均每月營業額。  ㈢如有投資,應說明其投資金額、現在價值,並提出相關證明 。 二、債權人清冊應記載內容如下,並提出借貸之相關證據:  ㈠債權人或其負責人姓名(完整姓名,不得以綽號或暱稱表示, 如為法人或營利事業,應列示其全名及法定代理人)、地址 及聯絡方式。倘為保證債務,主債務人之姓名、地址及聯絡 方式。  ㈡債權發生原因、債權金額、有無利息之約定、清償期、目前 清償情形、尚未清償金額及有無提供擔保或保證等,並檢附 各項債權證明(例如契約書、貨物訂購單及票據等影本,勿 以LINE對話軟體截圖等間接翻拍)。  ㈢債權人有無取得執行名義,其執行名義、案號及執行情形為 何。  ㈣如與債權人間有相關訴訟,請提出繫屬法院、案號、判決書 。如債權人已聲請強制執行,請提出強制執行事件之繫屬法 院、案號等。 三、說明聲請人有無其他收入為何?並應提出其證明文件。 四、聲請人之最新財政部國稅局財產歸戶資料。

2025-01-24

SLDV-113-破-11-20250124-1

臺灣士林地方法院

本票裁定

臺灣士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抗字第2號 抗 告 人 周意軒 周宗林 相 對 人 和潤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劉源森 上列當事人間聲請本票裁定事件,抗告人對於民國113年7月31日 本院113年度司票字第16460號裁定,提起抗告,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抗告駁回。 抗告程序費用由抗告人連帶負擔。   理 由 一、按執票人向本票發票人行使追索權時,得聲請法院裁定後強 制執行,票據法第123條定有明文。又本票執票人,依票據 法第123條規定,聲請法院裁定許可對發票人強制執行,係 屬非訟事件,此項聲請之裁定,及抗告法院之裁定,僅依非 訟事件程序,就本票有無具備形式要件,予以審查強制執行 許可與否,即為已足。 二、本件相對人主張:伊執有抗告人共同簽發免除作成拒絕證書 之原裁定所示本票1紙(下稱系爭本票),經屆期提示後未 獲清償,爰依法聲請裁定准予強制執行等情,已據提出系爭 本票為證,原裁定予以准許,經核並無不合。 三、抗告意旨如附件所示,並聲明:原裁定廢棄。惟查,抗告人 所稱上情,尚非本件非訟程序所需審究。從而,抗告人執前 詞聲明廢棄原裁定,為無理由,應予駁回。 四、爰依法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24  日          民事第四庭 法 官 林大為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本件裁定不得再為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24  日                書記官 劉邦培

2025-01-24

SLDV-114-抗-2-20250124-1

臺灣士林地方法院

清償借款

臺灣士林地方法院民事判決 113年度訴字第2166號 原 告 彰化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法 定代理 人 胡光華 訴 訟代理 人 王棟源 被 告 高畫質股份有限公司 兼法定代理人 蔡益銘(原名蔡聰源)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清償借款事件,本院於民國114年1月17日言詞 辯論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一、被告應連帶給付原告新臺幣400萬8,367元,及如附件民事起 訴狀附表所示之利息、違約金。 二、訴訟費用由被告連帶負擔。   事實及理由 一、被告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場,爰依原告之聲請,由其一造辯 論而為判決。 二、原告訴之聲明、訴訟標的及所主張事實、理由如附件民事起 訴狀(含附表)所示。 三、被告未提出書狀作何聲明或陳述。 四、原告主張之事實,業據其提出相關資料為證(見本院卷第20 至42頁),而被告經合法通知,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場或提 出書狀爭執,依民事訴訟法第280條第1項本文、第3項本文 規定即視同自認,堪信原告上開主張為真實。從而,原告依 消費借貸及連帶保證之法律關係,請求被告連帶給付如主文 第1項所示之款項,為有理由,應予准許。 五、訴訟費用負擔之依據:民事訴訟法第85條第2項。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23  日          民事第四庭 法 官 林大為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本判決上訴,應於判決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若 委任律師提起上訴者,應一併繳納上訴審裁判費,否則本院得不 命補正逕行駁回上訴。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23  日                書記官 劉邦培

2025-01-23

SLDV-113-訴-2166-20250123-1

臺灣士林地方法院

清償借款

臺灣士林地方法院民事判決 113年度訴字第2275號 原 告 臺灣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吳佳曉 訴訟代理人 羅元嶸 被 告 黃尚仁 黃文奎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清償借款事件,本院於民國114年1月17日言詞 辯論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一、被告應連帶給付原告新臺幣56萬9,771元,及如附件民事起 訴狀附表所示之利息、違約金。 二、訴訟費用由被告連帶負擔。   事實及理由 一、被告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場,爰依原告之聲請,由其一造辯 論而為判決。 二、原告訴之聲明、訴訟標的及所主張事實、理由如附件民事起 訴狀(含附表)所示。 三、被告未提出書狀作何聲明或陳述。 四、原告主張之事實,業據其提出相關資料為證(見本院卷第14 至24頁),而被告經合法通知,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場或提 出書狀爭執,依民事訴訟法第280條第1項本文、第3項本文 規定即視同自認,堪信原告上開主張為真實。從而,原告依 消費借貸及連帶保證之法律關係,請求被告連帶給付如主文 第1項所示之款項,為有理由,應予准許。 五、訴訟費用負擔之依據:民事訴訟法第85條第2項。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23  日          民事第四庭 法 官 林大為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本判決上訴,應於判決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若 委任律師提起上訴者,應一併繳納上訴審裁判費,否則本院得不 命補正逕行駁回上訴。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23  日                書記官 劉邦培

2025-01-23

SLDV-113-訴-2275-20250123-1

本網站部分內容為 AI 生成,僅供參考。請勿將其視為法律建議。

聯絡我們:[email protected]

© 2025 Know9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