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否認推定生父

共找到 180 筆結果(第 41-50 筆)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

否認推定生父之訴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民事判決 113年度親字第29號 原 告 丙○○○○ 法定代理人 乙○○(乙○ ○ ○○ ) (送達代收人 丁○○ 住同上、居臺南市○○區○○○街00巷00號) 被 告 甲○○ ○○ ○○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否認推定生父之訴事件,經本院於民國114年2 月3日言詞辯論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確認原告非被告之婚生子。 訴訟費用由原告負擔。   理  由 甲、程序部分: 一、按親子關係事件有下列各款情形之一者,由中華民國法院審 判管轄:㈠親子之一方為中華民國人、㈡親子均非中華民國人 而於中華民國境內有住所或持續一年以上有共同居所、㈢親 子之一方為無國籍人而於中華民國境內有經常居所、㈣親子 之一方於中華民國境內持續一年以上有經常居所;但中華民 國法院之裁判顯不為父母或子女所屬國之法律承認者,不在 此限,家事事件法第69條第1項準用第53條第1項定有明文。 查本件親子之一方即原告自000年0月00日出生後即在我國, 期間未曾出境,符合上開要件,故我國法院對本件否認推定 生父之訴有管轄權。 二、被告經合法通知,無正當理由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場,核無 民事訴訟法第386條各款所列情形,爰依原告之聲請,由其 一造辯論而為判決。 乙、實體部分: 一、原告主張:  (一)原告之法定代理人乙○○與被告於民國100年結婚,乙○○ 於108年6月30日入境來臺工作,與訴外人(原告之血緣 上之生父)丁○○交往同居,並於000年0月00日產下原告 ,其間未曾出境。依此事實及DNA基因圖譜型別分析報 告,推斷原告並非其母乙○○與被告之婚生子,爰依民法 第1063條第2項規定提起本訴,請求判決如訴之聲明。  (二)另鈞院113年度親字第5號判決主文雖已載明確認原告「 丙○○○○」(男,000年0月00日生)與被告丁○○之親子關 係,然持向臺南○○○○○○○○申辦原告之出生及認領登記時 ,該所以内政部規定函復略以,受婚生推定之子女在未 有否認權人依民法第1063條第2項提起否認之訴並獲勝 訴判決以前,無論何人皆不得為反對之主張。…縱有確 認訴訟之確認利益,亦不得以確認親子關係不存在之訴 ,推翻法律上之婚生性,亦無從藉由其他親子血緣鑑定 或訴訟而穿透婚生推定性,此既為法律所明定推定,戶 政機關亦無從為反於法律規定之登載。……該新生兒應推 定為其越南配偶之婚生子女,爰本案須由適格申請人向 法院提訟,俟獲否認之訴之勝訴確定判決後,再據以憑 辦出生及認領登記。  (三)承上,爰提起否認之訴請求鈞院能依法律與事實判決原 告非被告之婚生子,以使其法律上之親子關係與血緣事 實相符,俾利申辦戶籍登記,以保障其權益。  (四)並聲明:如主文所示。 二、被告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場,亦未提出書狀作何聲明或陳述 。 三、得心證之理由:  (一)按子女之身分,依出生時該子女、其母或其母之夫之本 國法為婚生子女者,為婚生子女。但婚姻關係於子女出 生前已消滅者,依出生時該子女之本國法、婚姻關係消 滅時其母或其母之夫之本國法為婚生子女者,為婚生子 女,涉外民事法律適用法第51條定有明文。查本件原告 之生母乙○○及被告均為越南國國民,乙○○與被告於越南 有婚姻關係乙節,有原告之出生證明書、臺南○○○○○○○○ 112年11月28日南市歸仁戶字第1120088424號函、乙○○ 之居留證、護照等件影本在卷可憑,依前揭規定,有關 原告婚生子女之身分認定,自應適用越南國之法律規定 ,合先敘明。  (二)又按「子女在母親之婚姻期間出生或受胎,為夫妻之婚 生子女(A child who is born or conceived by the wife during the marriage period is the common ch ild of the husband and wife)」、「當父母不承認 子女時,其必須提出證據,且該不承認必須由法院決定 (When a parent doesnot recognize a child,he/she must have evidence and such non-recognition sha ll bedetermined by a court)」,越南國婚姻與家庭 法第88條第1項、第2項定有明文。 (三)查原告主張其母親乙○○自訴外人丁○○受胎而於000年0月 00日產下原告,原告依法推定為其母親乙○○與被告之婚 生子,惟本院業已判決確認原告與丁○○間之親子關係存 在確定在案,故原告並非被告之親生子之事實,業據原 告提出原告之出生證明書影本1件、博微生物科技股份 有限公司分子生物實驗室DNA基因圖譜型別分析報告影 本1件為證,且經本院依職權調取本院113年度親字第5 號確認親子關係存在事件卷宗核閱綦詳,足認原告係訴 外人丁○○之親生子,原告確非其母親乙○○自被告受胎所 生之子,是原告之主張堪信為真實,揆諸前開規定,原 告請求確認原告非被告之婚生子,洵屬正當,應予准許 。 四、又本件原告非其生母自被告受胎所生,兩造間之真實血緣 身分關係有待法院裁判還原真相,原告提起本件否認推定 生父之訴,被告之應訴乃依法律規定所不得不然,係為伸 張或防衛權利所必要,依民事訴訟法第81條第2款之規定, 應命由原告負擔全部訴訟費用,以符公平。 丙、結論:   本件原告之訴為有理由,依家事事件法第51條,民事訴訟法 第385條第1項前段、第81條第2款,判決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7  日            家事法庭 法 官 葉惠玲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本判決上訴,須於判決送達後20日之不變期間內,向本院提 出上訴狀。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7  日                 書記官 陳姝妤

2025-02-17

TNDV-113-親-29-20250217-1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

否認推定生父之訴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民事判決 113年度親字第51號 原 告 甲○○ 乙○○ 共 同 法定代理人 丙○○ (共同送達代收人 丁○○ 住○○市○○區○○路0段000號00樓之0) 共 同 訴訟代理人 李翰承律師 共 同 複代理人 林宥任律師 被 告 戊○○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否認推定生父之訴事件,經本院於民國114年2 月3日言詞辯論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確認原告乙○○、甲○○非被告之婚生子。 訴訟費用新臺幣陸仟元由被告負擔。   事實及理由 甲、程序部分:   被告經合法通知,無正當理由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場,核無 民事訴訟法第386條各款所列情形,爰依原告之聲請,由其 一造辯論而為判決。 乙、實體部分: 一、原告主張:緣原告二人之生母與被告於民國000年00月00日 結婚,嗣於000年0月00日兩願離婚。原告二人皆係於000年0 月00日出生,生母之受胎期間為106年9月12日至107年1月11 日,因此生母之受胎,仍在生母與被告之婚姻關係存續中, 原告二人受婚生推定。惟,生母於婚姻關係存續中與訴外人 己○○交往、發生關係,是以原告二人實際上並非生母自被告 受胎所生,而係生母自訴外人己○○受胎所生,嗣於000年0月 00日生母與己○○結婚。為此,爰依民法第1063條第2項規定 提起婚生否認之訴等語。並聲明:如主文所示。 二、被告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場,亦未提出書狀作何聲明或陳述 。 三、得心證之理由:  (一)查原告乙○○、甲○○主張渠母親丙○○於000年00月00日與 被告結婚,嗣於000年0月00日離婚,丙○○自訴外人己○○ 受胎而於000年0月00日產下原告乙○○、甲○○,因原告乙 ○○、甲○○係於原告之母親丙○○與被告婚姻關係存續中受 胎者,故依法推定原告乙○○、甲○○為被告之婚生子,惟 原告乙○○、甲○○實係原告之母親丙○○與訴外人己○○所生 ,並非被告之親生子之事實,業據原告提出戶口名簿影 本1件、成大醫院婦產部分子遺傳室血緣鑑定報告書影 本2件為證,又依上開血緣鑑定結果,原告乙○○、甲○○ 與訴外人己○○之親子關係概率值均為99.999956%,足認 原告乙○○、甲○○係訴外人己○○之親生子,原告乙○○、甲 ○○確非渠母親丙○○自被告受胎所生之子,是原告之主張 堪信為真實。  (二)按從子女出生日回溯第一百八十一日起至第三百零二日 止為受胎期間;又妻之受胎,係在婚姻關係存續中者, 推定其所生子女為婚生子女。前項推定,夫妻之一方或 子女能證明子女非為婚生子女者,得提起否認之訴。前 項否認之訴,夫妻之一方自知悉該子女非為婚生子女, 或子女自知悉其非為婚生子女之時起二年內為之,民法 第1062條第1項、第1063條第1項、第2項、第3項前段分 別定有明文。查本件原告乙○○、甲○○之母親丙○○於000 年00月00日與被告結婚,嗣於000年0月00日離婚,而原 告乙○○、甲○○於000年0月00日出生,是原告乙○○、甲○○ 之受胎期間係在渠母親丙○○與被告婚姻關係存續中無誤 ,則原告乙○○、甲○○依法應推定為渠母親丙○○與被告之 婚生子,然原告乙○○、甲○○確非渠母親丙○○自被告受胎 所生,已如前述,又據證人己○○證稱原告乙○○、甲○○一 向認為訴外人己○○為渠父親,渠係於約5歲時始知悉戶 籍登載之父親為被告等語(詳見114年2月3日言詞辯論 筆錄),是原告乙○○、甲○○於113年4月17日提起本件訴 訟尚未逾2年之除斥期間,揆諸首開規定,原告乙○○、 甲○○請求確認渠非被告之婚生子,洵屬正當,應予准許 。 丙、結論:   本件原告之訴為有理由,依家事事件法第51條,民事訴訟法 第385條第1項前段、第78條、第87條第1項,判決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7  日            家事法庭 法 官 葉惠玲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本判決上訴,須於判決送達後20日之不變期間內,向本院提 出上訴狀。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7  日                 書記官 陳姝妤

2025-02-17

TNDV-113-親-51-20250217-1

家調裁
臺灣嘉義地方法院

否認推定生父之訴

臺灣嘉義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家調裁字第6號 聲 請 人 甲○○ 乙○○ 訴訟代理人 張育瑋律師 相 對 人 丙○○ 上列當事人間聲請否認推定生父之訴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一、確認聲請人甲○○非其生母即聲請人乙○○自相對人受胎所生之 婚生子女。 二、程序費用由聲請人負擔。    事實及理由 一、當事人就不得處分之事項,其解決事件之意思已甚接近或對 於原因事實之有無不爭執者,得合意聲請法院為裁定;法院 為前項裁定前,應參酌調解委員之意見及家事調查官之報告 ,依職權調查事實及必要之證據,並就調查結果使當事人或 知悉之利害關係人有陳述意見之機會;當事人聲請辯論者, 應予准許,家事事件法第33條第1項、第2項定有明文。又依 同法第35條第1項規定,上開裁定確定者,與確定判決有同 一之效力。本件聲請人之主張,屬當事人不得處分事項,而 兩造於民國114年2月10日合意聲請法院為裁定(見本院卷第 47頁),依上開規定,自應由本院為裁定。 二、聲請意旨略以:聲請人乙○○(下逕稱姓名)與相對人於民國 94年10月1日結婚,聲請人甲○○(下逕稱姓名)於00年0月00 日出生,依法推定為相對人之女,乙○○後與相對人離婚,甲 ○○為確認是否與訴外人丁○○有血緣關係,而於113年10月24 日進行血緣鑑定,於113年11月1日收受鑑定報告始確定甲○○ 之親生父為丁○○,甲○○非相對人之親生子女等語,並聲明: 如主文第1項所示。 三、相對人則以:同意聲請人的主張等語。 四、聲請人主張前述事實,業據提出戶籍謄本、成大醫院婦產部 分子遺傳室血緣鑑定報告書影本各1份為證,且經本院依職 權調取相對人之個人戶籍資料1份在卷可為佐證。而依上開 血緣鑑定報告書之結論為:「本系統所檢驗之DNA點位皆無 法排除丁○○與甲○○之血緣關係,其親子關係指數(CPI)為2 .027E+8,親子關係概率(probability of paternity;PP )值為99.0000000%。」等情(見本院卷第15頁)。本院參 酌現代生物科學發達,醫學技術進步,以DNA基因圖譜定序 檢驗方法鑑定子女之血統來源之精確度已達99.9999%以上。 則聲請人主張甲○○非其生母即乙○○自相對人受胎所生之事實 ,應值採信。 五、從子女出生日回溯第181日起至第302日止,為受胎期間;妻 之受胎,係在婚姻關係存續中者,推定其所生子女為婚生子 女。前項否認之訴,夫妻之一方自知悉該子女非為婚生子女 ,或子女自知悉其非為婚生子女之時起2年內為之,99年5月 23日公布修正之民法第1062條第1項、第1063條定有明文。 本件甲○○於00年0月00日出生,回溯第181日起至第302日之 受胎期間,既在乙○○與相對人婚姻關係存續中,則依法自應 推定為婚生子女。然甲○○既非乙○○自相對人受胎所生,則聲 請人於113年11月7日,即在知悉子女非為婚生子女之2年內 ,提起本件否認推定生父之訴訴訟,兩造並合意聲請裁定確 認甲○○非其生母即乙○○自相對人受胎所生之婚生子女,為有 理由,應予准許。 六、本件甲○○確非其生母乙○○自相對人受胎所生之女,已如 上 述,其真實血緣之父女身分關係,有待法院裁判還原其真相 ,此實乃不可歸責於相對人之事由,玆因聲請人提起本件否 認推定生父之訴之程序,相對人之應訴乃法律之規定所不得 不然,核本件相對人應訴所為自屬伸張及防衛權利所必要, 依上開論述分析,本院認本件程序費用應由聲請人負擔,較 為公允,並符聲請本件合意裁定之法律趣旨,附此敘明。 七、依家事事件法第33條、第97條、非訟事件法第21條第2項、 民事訴訟法第81條第2款、第95條之規定,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7  日         家事法庭 法 官 陳寶貴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本裁定抗告,須於裁定送達後10日之不變期間內,向本院提 出抗告狀,並繳納抗告費新臺幣1,5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7  日              書記官 李佳惠

2025-02-17

CYDV-114-家調裁-6-20250217-1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

否認推定生父之訴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親字第70號 原 告 丁○○ 法定代理人 戊○○ 訴訟代理人 丙○○ 被 告 乙○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否認推定生父之訴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一、原告之訴駁回。 二、訴訟費用由原告負擔。   理 由 一、按訴訟事件不屬受訴法院管轄而不能為第二十八條之裁定者 ,法院應以裁定駁回之,民事訴訟法第249條第1項2款定有 明文,此為家事事件法第51條所準用之。另按大陸地區人民 相互間及其與外國人間之民事事件,除本條例另有規定外, 適用大陸地區之規定。臺灣地區與大陸地區人民關係條例第 41條第2項亦有明定。 二、本件原告丁○○於大陸地區出生,生母即法定代理人戊○○(下 逕稱其名)為大陸地區人民,其推定之生父為被告乙○,亦 為大陸地區人民等節,有原告提出戊○○、被告之常住人口登 記卡影本2紙可佐(見本院卷第51頁),可見原告欠缺臺灣 國籍,又參以原告自述其具美國籍(見民事陳報狀),足認 本件訴訟之當事人即原告為外國人、被告為大陸地區人民, 依上開規定,本件管轄權有無之認定,應適用大陸地區規定 ,合先敘明。 三、再按對公民提起的民事訴訟,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 被告住所地與經常居住地不一致的,由經常居住地人民法院 管轄,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21條第1項另有明定。 則依上開規定,本件應由被告住所地即大陸地區雲南省瑞麗 市人民法院管轄,我國法院對本件訴訟並無管轄權,而我民 事訴訟法並無得裁定移送大陸地區法院之規定,堪認原告向 本院提起本件訴訟,違反上開規定,應依民事訴訟法第249 條第1項第2款規定裁定駁回本件訴訟。是原告提起本件訴訟 ,難謂合法,應予駁回。 四、依家事事件法第51條、民事訴訟法第249條第1項第2款、第7 8條、第95條,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7  日          家事第二庭 法 官 薛巧翊 以上正本係按照原本製作。          如對本裁定抗告須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7  日                書記官 邱子芙

2025-02-17

PCDV-113-親-70-20250217-1

家調裁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

否認推定生父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家調裁字第5號 原 告 甲○○ 訴訟代理人 蔡清福律師 蔡律灋律師 被 告 乙○○ 上列當事人間否認推定生父事件,兩造合意聲請法院裁定,本院 裁定如下:   主   文 確認原告非其母自被告受胎所生之婚生子女。 程序費用新臺幣參仟元由原告負擔。   理   由 壹、程序事項   按「當事人就不得處分之事項,其解決事件之意思已甚接近 或對於原因事實之有無不爭執者,得合意聲請法院為裁定。 」,家事事件法第33條第1項定有明文。經查,原告依民法 第1063條第2項提起否認推定生父之訴,為不得處分之事項 ,然兩造對於原因事實之有無不爭執,合意聲請本院為裁定 ,核無不合,應予准許。 貳、實體事項 一、原告主張:緣原告之母陳玲麗與被告於民國74年5月23日結 婚,於97年3月4日離婚,原告於西元0000年00月00日出生, 受法律推定為被告之婚生子女。然原告非其母自被告受胎所 生之婚生子女。為此,爰依民法第1063條第2項提起否認推 定生父之訴等語。並聲明如主文所示。 二、被告則以:同意原告主張之事實等語。 三、按妻之受胎,係在婚姻關係存續中者,推定其所生子女為婚 生子女;前項推定,夫妻之一方或子女能證明子女非為婚生 子女者,得提起否認之訴;前項否認之訴,夫妻之一方自知 悉該子女非為婚生子女,或子女自知悉其非為婚生子女之時 起二年內為之,但子女於未成年時知悉者,仍得於成年後二 年內為之;民法第1063條第1、2項定有明文。 四、經查,原告主張之事實,業據提出長庚安醫事檢驗所親子鑑 定證明書及DNA基因圖譜型別分析報告為憑、復有個人戶籍 資料查詢結果在卷。再者,被告與原告之檢體,其等11個基 因座之基因型別不相符,故排除一親等直系親緣關係等情, 有上開鑑定報告在卷,且為被告所不爭執,足徵原告非其母 自被告受胎所生之婚生子女。 五、綜上所述,原告非其母自被告受胎所生之婚生子女。從而, 原告依民法第1063條第2項提起否認推定生父之訴等語,為 有理由,應予准許。 六、本件事證已臻明確,兩造其餘之攻擊防禦方法及所提證據, 於判決結果不生影響,爰不一一論列,併此敘明。 七、依家事事件法第33條第1項、第97條,非訟事件法第21條第2 項,民事訴訟法第81條第2 款,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4  日           家事法庭 法 官 温宗玲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表明抗 告理由(須附繕本,並繳納抗告費新臺幣1,500 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7  日                書記官 吳念樵

2025-02-14

TPDV-114-家調裁-5-20250214-1

家調裁
臺灣新竹地方法院

否認生父之訴

臺灣新竹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家調裁字第7號 聲 請 人 高OO 法定代理人 高** 相 對 人 陳OO 上列當事人間否認推定生父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確認聲請人甲○○(女,民國000年00月00日生、身分證統一編號 :Z000000000號)非其母乙○○(女,民國00年0月0日生、身分證 統一編號:Z000000000號)自相對人丙○○(男,民國00年00月00 日生、身分證統一編號:Z000000000號)受胎所生之婚生子女。 聲請程序費用由聲請人負擔。   理 由 一、當事人就不得處分之事項,其解決事件之意思已甚接近或對 於原因事實之有無不爭執者,得合意聲請法院為裁定;法院 為前項裁定前,應參酌調解委員之意見及家事調查官之報告 ,依職權調查事實及必要之證據,並就調查結果使當事人或 知悉之利害關係人有陳述意見之機會;當事人聲請辯論者, 應予准許,家事事件法第33條第1項、第2項定有明文。又依 同法第35條第1項規定,上開裁定確定者,與確定判決有同 一之效力。本件聲請人之主張,屬當事人不得處分事項,而 兩造於民國114年2月11日調解程序期日合意聲請法院為裁定 (見本院卷第51、52頁),依上開規定,自應由本院依前揭 規定為裁定。 二、聲請意旨略以:聲請人之生母乙○○與相對人於105年7月間結 婚,嗣於113年3月間離婚,聲請人則於000年00月00日出生 ,然聲請人非其母乙○○自相對人受胎所生,爰依民法第1063 條第2項之規定提起本件請求等語。並聲明:如主文所示。 三、相對人則以:對於聲請人之主張及請求均無意見且不爭執等 語(見本院卷第30、51頁)。 四、經查: (一)按從子女出生日回溯第181日起至第302日止為受胎期間;妻 之受胎,係在婚姻關係存續中者,推定其所生子女為婚生子 女,民法第1062條第1項、第1063條第1項分別定有明文。經 查,聲請人之母乙○○與相對人係於105年7月8日結婚,嗣於1 13年3月11日協議離婚,而聲請人於000年00月00日出生等情 ,有戶籍資料附卷可稽(見本院卷第15至17頁),是聲請人 之受胎期間乃在其母乙○○與相對人婚姻關係存續中,依前揭 規定,應推定聲請人為其母乙○○與相對人之婚生子女,先予 敘明。 (二)次按夫妻之一方或子女能證明子女非為婚生子女者,得提起 否認之訴;子女否認推定生父之訴,以法律推定之生父為被 告,民法第1063條第2項、家事事件法第63條第2項亦有明文 。又按民法第1063條第3項前段規定,否認之訴應於夫妻之 一方自知悉該子女非為婚生子女,或子女自知悉其非為婚生 子女之時起2年內為之。查聲請人係於000年00月00日出生, 嗣於同年11月11日提起本件否認推定生父之訴時未滿1歲, 顯未逾民法第1063條第3項所規定之法定除斥期間。又聲請 人主張其非母乙○○與相對人所生之婚生子女之事實,經聲請 人與相對人為親緣鑑定後,結論為「本鑑定依據孟德爾遺傳 法則進行二方比對,於20組STR基因中有11組基因型不符, 故可以排除聲請人與相對人之親子關係,親子關係機率為0% 」等情,有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114年1月7日院醫行 字第1140000067號函暨其所附慧智基因醫學實驗室親緣鑑定 報告可證(見本院卷第37至41頁),本院參酌現代生物科學 發達,醫學技術進步,足認聲請人之生父確非相對人,殆無 疑義。綜上,聲請人主張其非母乙○○自相對人受胎所生之婚 生子女一情,應與真實相符,堪值採信。是聲請人提起本件 訴訟,兩造並合意聲請裁定,為有理由,應予准許。 五、依家事事件法第33條、第97條、非訟事件法第21條第2項、 民事訴訟法第81條第2款,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4  日          家事法庭  法  官  蔡欣怡 以上正本係依照原本作成。            如對本判決上訴,須於判決送達後10日之不變期間內,向本院提 出抗告狀,並繳納抗告費新臺幣1,5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4  日                書 記 官  沈藝珠

2025-02-14

SCDV-114-家調裁-7-20250214-1

家調裁
臺灣雲林地方法院

否認推定生父之訴

臺灣雲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家調裁字第3號 聲 請 人 翁○○ 法定代理人 翁○○ 相 對 人 劉○○ 上列當事人間子女否認推定生父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確認聲請人翁○○(女、民國000年00月00日生、國民身分證統一 編號:Z000000000號)非其母翁○○自相對人劉○○(男、民國00年 0月00日生、國民身分證統一編號:Z000000000號)受胎所生之 婚生子女。 程序費用由聲請人負擔。   理  由 一、本件聲請意旨如下:聲請人之母翁○○於民國(下同)110年○ ○月○○日(聲請人誤繕為110年○○月○○日)與相對人結婚,婚 後翁○○於112年5月間離家出走,嗣翁○○於113年○○月○○日( 聲請人誤繕為113年○○月○○日)與相對人離婚,並於000年00 月00日生下聲請人。又聲請人之母翁○○受胎時係在與相對人 婚姻關係存續中,聲請人因而受婚生推定,戶政機關並將聲 請人之父親登記為相對人,惟聲請人之母翁○○懷孕聲請人時 ,已離開相對人之住處,並與聲請人之生父即第三人鐘○○同 居,可推斷聲請人並非聲請人之母翁○○與相對人所生,此事 實有待親子血緣鑑定報告確認。爰依民法第1063條第2項之 規定,提起本件聲請等語。 二、相對人則對聲請人主張之事實及親子鑑定報告均無意見,並 請求法院依兩造合意為裁定等語。   三、按從子女出生日回溯第181日起至第302日止,為受胎期間; 妻之受胎,係在婚姻關係存續中者,推定其所生子女為婚生 子女。前項推定,夫妻之一方或子女能證明子女非為婚生子 女者,得提起否認之訴。前項否認之訴,夫妻之一方自知悉 該子女非為婚生子女,或子女自知悉其非為婚生子女之時起 2年內為之,民法第1062條第1項、第1063條定有明文。次按 當事人就不得處分之事項,其解決事件之意思已甚接近或對 於原因事實之有無不爭執者,得合意聲請法院為裁定;法院 為前項裁定前,應參酌調解委員之意見及家事調查官之報告 ,依職權調查事實及必要之證據,並就調查結果使當事人或 知悉之利害關係人有陳述意見之機會;當事人聲請辯論者, 應予准許,家事事件法第33條第1項、第2項定有明文。又依 同法第35條第1項規定,上述裁定確定者,與確定判決有同 一之效力。查本件聲請人請求確認其非相對人之婚生子女, 而提起本件子女否認推定生父之訴,屬當事人不得處分之事 項,惟兩造於114年○○月○○日調解期日依上述家事事件法第3 3條第1項之規定,合意聲請法院為裁定(見本院同日訊問筆 錄),本院自應依上述規定為裁定。 四、經查,聲請人主張之前述事實,業據其提出戶口名簿影本、 博微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分子生物實驗室DNA基因圖譜型 別分析報告等件為證,並有戶役政資訊網站個人戶籍資料查 詢結果附卷可以補充證明。參之前述DNA基因圖譜型別分析 報告之綜合研判記載:「送檢註明為鐘○○與翁○○之女之檢體 ,其相對應之各DNA型別均無不符,故不排除一親等直系親 緣關係之機率為99.00000000%」等語,足認聲請人翁○○應係 其母翁○○自鐘○○受胎所生,相對人與聲請人翁○○間並無血緣 關係。並審酌相對人對此鑑定結果不爭執,亦無任何反證可 以證明聲請人翁○○與相對人具有親子血緣關係,可資否認前 述親子鑑定報告之科學推論,則綜合前述事證,堪認聲請人 主張聲請人翁○○非相對人之親生子女乙節屬實。從而,聲請 人於上述法定期間內,訴請確認聲請人翁○○非其母翁○○自相 對人劉○○受胎所生之婚生子女,為有理由,應予准許。 五、又聲請人翁○○固非其母翁○○自相對人受胎所生之婚生子女, 業如上述,然聲請人翁○○與相對人間之真實血緣身分關係, 有待法院裁判確認以還原其真相,是聲請人提起本件否認推 定生父之訴,相對人之應訴乃法律規定所不得不然,屬於伸 張及防衛權利所必要,本院因此認為本件程序費用應由聲請 人負擔,較為公允,在此一併說明。 六、依家事事件法第33條、第97條、非訟事件法第21條第2項、 民事訴訟法第81條第2款之規定,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2  日          家事法庭  法 官  潘雅惠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繳納抗告 費用。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2  日                書記官  郭雅妮

2025-02-12

ULDV-114-家調裁-3-20250212-1

家調裁
臺灣士林地方法院

否認推定生父

臺灣士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家調裁字第36號 聲 請 人 A01 法定代理人 A002 代 理 人 吳省怡律師 相 對 人 臺灣士林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代 理 人 臺灣士林地方檢察署檢察事務官汪家均 上列當事人間否認推定生父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確認聲請人A01(女,民國000年0月00日生,身分證統一編號:Z 000000000號)非甲○○(男,民國00年00月0日生,身分證統一編 號:Z000000000號,已於民國113年3月6日死亡)之婚生女。 聲請程序費用由聲請人負擔。   理 由 一、程序部分:按子女否認推定生父之訴,以法律推定之生父為 被告;法律推定之生父死亡者,以檢察官為被告,此觀家事 事件法第63條第2項、第3項之規定甚明。本件聲請人請求否 認甲○○為其推定之生父,惟甲○○已於民國113年3月6日死亡 ,有除戶謄本在卷可稽(卷第15頁),是依上開規定,聲請 人以檢察官為相對人,尚無不合。 二、聲請意旨略以:伊出生於000年0月00日,因受胎期間在伊母 親A002與甲○○之婚姻關係存續期間內,而受推定為甲○○之婚 生女,然伊與甲○○間並無真實之父女血緣關係,爰聲請否認 推定生父,並聲明:確認聲請人非甲○○之婚生女。 三、相對人之陳述:對於聲請人之主張不爭執,對鑑定報告也無 意見等語。 四、按當事人就不得處分之事項,其解決事件之意思已甚接近或 對於原因事實之有無不爭執者,得合意聲請法院為裁定;法 院為前項裁定前,應參酌調解委員之意見及家事調查官之報 告,依職權調查事實及必要之證據,並就調查結果使當事人 或知悉之利害關係人有陳述意見之機會;前二項程序,準用 民事訴訟法第一編第二章第三節關於訴訟參加之規定,家事 事件法第33條定有明文。本件聲請人主張其雖受推定為甲○○ 之婚生子,惟實際上與甲○○間無真實之血緣關係,故提起否 認推定生父之訴等語,相對人固未爭執,然因子女身分之確 定涉及公益,非當事人得處分之事項,經兩造於調解時陳明 合意聲請法院裁定(卷第29頁),自應依前揭規定由本院裁 定之。 五、次按,從子女出生日回溯第181日起至第302日止,為受胎期 間;妻之受胎,係在婚姻關係存續中者,推定其所生子女為 婚生子女;前項推定,夫妻之一方或子女能證明子女非為婚 生子女者,得提起否認之訴,民法第1062條第1項、第1063 條第1、2項分別明定。本件聲請人主張其受胎期間係在A002 與甲○○之婚姻關係存續期間內,而受推定為甲○○之婚生女等 情,業為相對人所不爭執,且有戶籍謄本在卷為證(卷第13 頁),堪認屬實。又聲請人與甲○○自行前往淡水馬偕紀念醫 院進行親子血緣關係鑑定,並提出鑑定結果略以:「本次鑑 定共測試15項DNA標記,其中7項DNA標記不合而否定甲○○是A 01父親之可能,因此排除甲○○是A01之父親」等語,有該院 親緣鑑定報告在卷可憑(卷第17-19頁),考量以DNA鑑定親 子真實血緣關係存否之準確率極高,相對人對鑑定結果也無 意見,堪信聲請人主張其與甲○○間並無真實之父女血緣關係 等語為真。從而,聲請人請求否認甲○○為其生父,為有理由 ,應予准許。 六、本件聲請人確非A002自甲○○受胎所生之婚生女,已如上述, 惟聲請人之真正身分,必須藉由法院之裁判始克還原,此實 不可歸責於相對人,相對人之應訴乃法律規定所不得不然, 核屬伸張或防衛權利所必要,是依家事事件法第51條準用民 事訴訟法第81條第2款、第95條之規定,應裁命由聲請人負 擔程序費用,始符公平。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1  日          家事第一庭 法 官 姜麗香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1  日                書記官 李姿嫻

2025-02-11

SLDV-113-家調裁-36-20250211-1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

損害賠償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民事判決 113年度訴字第6672號 原 告 林正興 訴訟代理人 杜冠民律師 複代理人 王憲勲律師 被 告 林宣寧 盧禹晉 共 同 訴訟代理人 詹人豪律師 上列當事人間損害賠償事件,本院於民國114年1月14日言詞辯論 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被告乙○○應給付原告新臺幣20萬元,及自民國113年10月9日起至 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百分之5計算之利息。 原告其餘之訴及假執行之聲請均駁回。 訴訟費用由被告乙○○負擔五分之一,餘由原告負擔。 本判決主文第一項得假執行。但被告乙○○以新臺幣20萬元為原告 供擔保,得免為假執行。   事實及理由 一、原告主張: (一)被告甲○○與原告於民國108年1月4日結婚(下稱系爭婚姻) ,於112年8月31日和解離婚。被告甲○○及被告乙○○竟於系爭 婚姻關係存續期間有性行為,侵害原告配偶權。嗣原告因被 告甲○○提出否認推定生父訴之訴訟文書及有關出生證明書資 料,始悉被告甲○○因而受孕產子(未成年人,下稱某甲)之 情,並受有精神痛苦。原告得依民法第184條第1項前段、第 185條、第195條第1項、第3項規定,請求被告連帶賠償非財 產損害新臺幣(下同)100萬元。 (二)爰聲明:  1.被告應連帶給付原告100萬元,及自起訴狀繕本送達翌日起 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百分之5算之利息。  2.訴訟費用由被告連帶負擔。  3.願供擔保,請准宣告假執行。  二、被告答辯: (一)甲○○部分:  1.原告與被告甲○○於112年8月31日和解離婚,且和解筆錄第7 條為「兩造同意就婚姻中所生財產上或非財產上請求權及刑 事請求均互相拋棄」等語,可見原告已拋棄其對被告甲○○侵 害配偶權行為之非財產損害賠償請求權,不得再於本件為請 求。  2.否認有侵害行為。原告與被告甲○○於112年8月31日和解離婚 ,如依民法第1062條規定推算為112年10月24日至112年6月2 5日間受孕,仍無法肯定被告甲○○受胎日必於系爭婚姻關係 存續期間。原告又以某甲生日及被告甲○○懷孕週數推認被告 甲○○係於112年8月1日受孕,但此推論並無法律及醫學依據 。另原告於被告甲○○離婚訴訟中,疑似已認識其他對象,此 外,原告亦於113年結婚、未成年子女亦於113年出生,可見 原告與被告甲○○於離婚訴訟期間,均無共同生活之事實及理 念,難認原告配偶權有受到侵害。 (二)乙○○部分:如認被告乙○○應負連帶賠償之責,因原告與被告 甲○○曾為和解而拋棄因系爭婚姻關係所生財產或非財產上請 求權,依民法第276條、第280條規定,應按比例免除一半之 債務。 (三)均聲明:  1.原告之訴及假執行之聲明均駁回。  2.訴訟費用由原告負擔。  3.如受不利判決,願供擔保請准宣告免為假執行。 三、得心證之理由: (一)按因故意或過失,不法侵害他人之權利者,負損害賠償責任 。故意以背於善良風俗之方法,加損害於他人者亦同;又不 法侵害他人之身體、健康、名譽、自由、信用、隱私、貞操 ,或不法侵害其他人格法益而情節重大者,被害人雖非財產 上之損害,亦得請求賠償相當之金額。前二項規定,於不法 侵害他人基於父、母、子、女或配偶關係之身分法益而情節 重大者,準用之,民法第184條第1項、第195條第1項前段、 第3項分別定有明文。而「婚姻係以夫妻之共同生活為其目 的,配偶應互相協力保持其共同生活之圓滿安全及幸福,而 夫妻互守誠實,係為確保其共同生活之圓滿安全及幸福之必 要條件,故應解為配偶因婚姻契約而互負誠實之義務,配偶 之一方行為不誠實,破壞共同生活之圓滿安全及幸福者,即 為違反因婚姻契約之義務而侵害他方之權利。」有最高法院 55年台上字第2053號判決意旨可參。準此,所謂配偶權,指 配偶間因婚姻而成立以互負誠實義務為內容之權利。如明知 為他人配偶卻故與之交往,其互動方式依社會一般觀念,已 足以動搖婚姻關係所重應協力保持共同生活圓滿安全幸福之 忠實目的時,即屬構成侵害配偶權利之侵權行為,茍配偶確 因此受非財產上之損害即精神上痛苦,自亦得依法請求賠償 。 (二)原告主張被告二人於系爭婚姻存續期間有性行為之事實,已 提出本院111年度訴字第1518號民事判決、林鉑煥113年6月4 日家事起訴狀、甲○○戶籍謄本、本院111年婚字第52號和解 筆錄、基因飛躍生命科學實驗室113年5月29日親緣DNA鑑定 報告書、林鉑煥出生證明書等件為證(臺灣士林地方法院11 3年度訴字第2177號卷第20至30、32至38、40、42至48、50 頁,下稱士院卷。本院卷第83頁)。被告不爭執原告與被告 甲○○於112年8月31日和解離婚之事實,但否認有於系爭婚姻 存續期間有上揭侵權行為(本院卷第32頁)。經查,原告與被 告甲○○於112年8月31日和解離婚,有被告甲○○個人戶籍資料 在卷可稽(士院卷第54頁),而某甲出生證明書記載其於00 0年0月00日出生(本院卷第83頁),距和解離婚日112年8月 31日有235天。該證明書並記載被告甲○○懷孕週數為37週又6 天,即265天,回溯計算受孕日為112年8月1日,當時系爭婚 姻仍存續。本院衡酌孕婦逾時查覺可能受孕之情為常態,應 可據出生證明所載懷孕週數推認被告甲○○實際受孕日期為11 2年8月1日,甚至較自述可能懷孕始日更早,結果均在系爭 婚姻存續期間;再參酌兩造前經本院以111年11月22日111年 度訴字第1518號損害賠償事件民事判決認被告乙○○於110年8 月17日至110年10月3日期間,有侵害原告配偶權及本於配偶 關係之身分法益而情節重大之事實確定後,於上揭112年8月 期間並未斷絕往來而致被告甲○○產子之事實,依社會一般生 活經驗,堪認原告主張被告於系爭婚姻關係存續期間另有上 揭侵害配偶權行為等語為可採。則原告依民法第184條第1項 前段、第185條、第195條第1項、第3項規定,請求被告二人 連帶賠償非財產上損害,洵屬有據。 (三)次按「不法侵害他人之人格權,被害人受有非財產上損害, 請求加害人賠償相當金額之慰撫金時,法院對於慰撫金之量 定,應斟酌實際加害情形、所造成之影響、被害人所受精神 上痛苦之程度、雙方之身分、地位、經濟狀況及其他各種情 形,以核定相當之數額」(最高法院47年台上字第1221號、 51年台上字第223號裁判要旨參照)。而身分法益與人格法 益同屬非財產法益,上開有關人格法益受侵害酌定慰撫金之 標準,自得為衡量因身分法益受侵害所生損害賠償金額之參   考。本院依上揭說明,審酌被告加害原告配偶權之上揭行為 態樣、原告自陳學歷、職業、收入(本院卷第71頁)及兩造離 婚前相處情形及和解離婚之影響(本院卷第91至93頁)、原告 及被告二人職業及稅務所得、財產所得數額之經濟狀況(見 外放個資卷之稅務所得與財產資料),並參酌被告為上開侵 權行為對婚姻生活圓滿所造成破壞程度(本院卷第55至56、7 5至81頁、士院卷第20至30頁)等一切情狀,認原告請求精神 慰撫金於40萬元範圍為允當,應予許可;逾此數額,不應准 許。 (四)被告應給付金額部分:  1.被告甲○○辯稱原告已於和解離婚時拋棄權利,不得再為請求 等語,惟原告否認之,主張當時不知此情,並無拋棄意思等 語(本院卷第83、67至71頁)。按稱和解者,謂當事人約定, 互相讓步,以終止爭執或防止爭執發生之契約;和解有使當 事人所拋棄之權利消滅及使當事人取得和解契約所訂明權利 之效力,民法第736條、第737條分別定有明文。又和解契約 成立後,應依該和解契約創設之法律關係,以定當事人間之 債權及債務關係。至於和解成立以前之法律關係如何,概置 不問;而和解內容,倘以他種法律關係,替代原有法律關係 者,則係以和解契約創設新法律關係,故債務人如不履行和 解契約,債權人應依和解創設之新法律關係請求履行,不得 再依原有法律關係請求給付(最高法院72年度台上字第940 號、83年度台上字第620號判決意旨參照)。查兩造均不爭 執原告與被告甲○○於112年8月31日和解離婚之事實,觀諸11 2年8月31日和解筆錄內容,除約定婚姻關係消滅、未成年子 女親權之行使、有關訴訟問題不再追究外,並於第7條明確 約定:「兩造同意就婚姻中所生財產或非財產上請求權及刑 事請求均互相拋棄」等語(士院卷第42、44頁),足見原告 與被告甲○○有約定互相讓步,以和解筆錄內容之法律關係, 取代原有法律關係之和解契約,且原告已概括拋棄系爭婚姻 所生非財產請求之權利。準此,原告以配偶權受侵害之事由 ,請求被告甲○○賠償,為無理由,應予駁回。  2.乙○○部分: (1)按數人共同不法侵害他人之權利者,連帶負損害賠償責任; 又債權人向連帶債務人中之一人免除債務,而無消滅全部債 務之意思表示者,除該債務人應分擔之部分外,他債務人仍 不免其責任。連帶債務人相互間,除法律另有規定或契約另 有訂定外,應平均分擔義務。民法第185條第1項、第276條 第1項、第280條前段定有明文。「和解如包含債務之免除時 ,自有上開規定之適用」(最高法院95年度台上字第2838號 判決意旨參照)。 (2)查被告二人共同侵害原告配偶權,致原告受有40萬元之非財 產損害,惟查原告因拋棄而免除被告甲○○債務之事實,已如 上述,且有本院111年婚字第52號和解筆錄在卷可稽(本院 卷第35至36頁)。依民法第276條第1項、第280條前段規定 ,就被告甲○○原按二分之一比例分擔之部分,連帶債務人被 告乙○○應同免責任。惟查原告於上揭和解筆錄中,並無消滅 全部債務之意思表示,則原告尚得向被告乙○○請求賠償之金 額為20萬元(計算式:40萬元*(1/2)=20萬元)。 四、綜上所述,原告依民法第184條第1項前段、第185條、第195 條第1項、第3項規定,請求被告乙○○給付20萬元,及自113 年10月9日(送達證書見士院卷第88頁)起至清償日止,按 週年利率5%計算之法定遲延利息,為有理由,應予准許;逾 此部分之請求,為無理由,應予駁回。 五、本件判決所命被告給付之價額未逾50萬元,本院就原告勝訴 部分,應依民事訴訟法第389條第1項第5款規定,依職權宣 告假執行,此部分原告雖陳明願供擔保聲請宣告假執行,然 其聲請僅係促使法院為職權之發動,爰不另為假執行准駁之 諭知,又被告陳明願供擔保請准聲請宣告免為假執行,核無 不合,爰酌定相當之擔保金額,予以准許。至原告敗訴部分 ,其假執行之聲請失去依據,應予駁回。 六、本件事證已臻明確,兩造其餘攻擊防禦方法及證據,經審酌 後,核與本件結論不生影響,爰不一一贅述,附此敘明。 七、訴訟費用負擔之依據:民事訴訟法第79條。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1  日          民事第五庭  法 官 林修平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本判決上訴,須於判決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如 委任律師提起上訴者,應一併繳納上訴審裁判費。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1  日                 書記官 宇美璇

2025-02-11

TPDV-113-訴-6672-20250211-1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

否認推定生父之訴等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民事判決 113年度親字第43號 原 告 甲○○(WU YONG YUN) 乙○○(WU YONG DUC) 共 同 法定代理人 戊○○○(CAO THI HAI HA,越南國籍) 被 告 丙○○ 丁○○(PHAM VAN THANH,越南國籍)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否認推定生父等事件,本院於民國113年12月6 日言詞辯論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一、確認原告甲○○(WU YONG YUN,女、民國000年00月0日生) 、乙○○(WU YONG DUC,男、民國000年0月00日生)非   其生母戊○○○(CAO THI HAI HA,護照號碼:M0000000) 自被告丁○○(PHAM VAN THANH)受胎所生之婚生子女。 二、確認原告原告甲○○(WU YONG YUN,女、民國000年00月0日 生)、乙○○(WU YONG DUC,男、民國000年0月00日生)   與被告丙○○(男、民國00年0月00日生、身分證統一編號:Z 000000000號)間之親子關係存在。 三、訴訟費用由被告丙○○負擔2分之1,餘由原告負擔。   理 由 壹、程序方面: 一、子女之身分,依出生時該子女、其母或其母之夫之本國法為 婚生子女者,為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之認領,依認領時或 起訴時認領人或被認領人之本國法認領成立者,其認領成立 。認領之效力,依認領人之本國法,涉外民事法律適用法第 51條前段、第53條第1項、第3項分別定有明文。又子女依該 子女、其母或其母之夫之本國法為婚生子女,則於否認子女 或否認推定生父事件中,亦應以該子女、其母及其母之夫之 本國法為準據法。經查,原告之生母戊○○○(CAO THI HAI  HA,護照號碼:M0000000,下稱戊○○○)與其配偶即被告 丁○○(PHAM VAN THANH,下稱丁○○)均為越南國人,此有 結婚證書、居住信息確認書在卷可稽(見本院卷第61-79頁 ),是原告與被告丁○○間親子關係存否,應依戊○○○及丁○○ 之本國法即越南國法為準據法。另被告丙○○為我國人,故其 與原告間是否已發生視為認領之法律效力,應適用我國民法 為準據法,先予敘明。 二、本件被告丁○○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場,經核無民事訴訟法第 386條各款所列情形,依家事事件法第51條準用民事訴訟法 第385 條第1項前段之規定,爰依原告之聲請,由其一造辯 論而為判決。 貳、實體方面 一、原告主張:戊○○○與被告丁○○於民國98年5月5日結婚,嗣戊○ ○○於102年12月23日入境臺灣地區迄今,其配偶即被告丁○○ 則未曾入境臺灣地區。戊○○○於108年10月8日、110年6月22 日,均在臺灣地區先後產下原告甲○○(WU YONG YUN,女) 、乙○○(WU YONG DUC(原告起訴狀記載為NGU DUNG DUC), 男),原告雖被推定為被告丁○○之婚生子女,惟原告生父實 為被告丙○○,原告與被告丁○○間均不具有真實血緣關係,原 告自出生時起即與戊○○○、被告丙○○共同居住於臺中市龍井 區,受被告丙○○撫育,應認已認領原告為其子女,為此依民 法第1063條第2項、第1065條第1項及家事事件法第63條第2 項、第67條第1項之規定,訴請確認如主文第1項及第2項所 示等語。 二、被告方面: (一)被告丁○○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場,亦未提出書狀作何聲明   或陳述。 (二)被告丙○○不爭執原告主張之事實,並表示同意原告之請求   等語。 三、戊○○○與被告丁○○為夫妻,戊○○○在婚姻關係存續中即108年1 0月8日、110年6月22日,均在臺灣地區先後產下原告甲○○及 乙○○等情,有原告之出生證明書(見本院卷第17、19頁)、結 婚證書、內政部移民署外人居停留資料查詢(外勞)明細內容 等為憑,足認為真正。 四、依越南之婚姻家庭法第五章第88條第1項前段規定,子女之 出生或受胎係在婚姻關係中者,為婚生子女。(A child wh o is born or conceived by the wife during the marria ge period is common child of the husband and wife. ),同條第2項規定,如父親母親拒絕承認該子女者,必提 出證據資料,由法院決定之(When a parent does not rec ognize a child,he/she must have evidence and such n on-recognition shall be determined by a court.)。第 90條並規定子女有權利主張何人是其父母,父母死亡者亦同 (A person has the right to recognize his/her parent even in case the parent has died.)。原告既係於其母 戊○○○與被告丁○○婚姻關係存續期間出生,依前揭越南國法 律規定,受婚生推定為被告丁○○之子女,且有權查明其身世 。 五、原告係戊○○○自被告丙○○受胎所生之子女,與被告丁○○無真 實血緣關係等情,業據原告提出法務部調查局鑑識科學處鑑 定報告書為證(見本院卷第127-135頁)。查上開鑑定書之 鑑定結果為:依原告之各項DNA STR型別與丙○○之相對應型 別比對均無矛盾,均符合一親等血緣關係遺傳法則。前述檢 測結果依統計學計算累積親子關係指數CPl值分別為2.839×1 0⁷、4.163×l0⁷,依該局「血緣關係研判操作標準」分析, 均達到「親緣DNA鑑定實驗室認證技術規範」研判一親等血 緣關係闊值10,000以上,其一親等血緣關係機率均為99.99% 以上等語。參酌現代生物科學發達,醫學技術進步,以DNA 檢驗方法鑑定子女之血統來源之精確度已達99.8%以上,是 上開親子鑑定結果應堪可採。佐以被告丁○○並無入境臺灣地 區紀錄,有內政部移民署函可憑(見本院卷第93頁),益堪認 原告主張其非生母戊○○○自被告丁○○受胎所生之婚生子女等 語,堪信屬實。基上,原告提起本件訴訟,確認其非生母戊 ○○○自被告丁○○受胎所生之婚生子女,為有理由,應予准許 。 六、非婚生子女經生父認領者,視為婚生子女,其經生父撫育者 ,視為認領,民法第1065條第1項定有明文。而生父認領, 性質為形成權之一種,其行使並非要式行為,僅以意思表示 對外行之即生效力。是非婚生子女如有經其生父撫育之事實 ,即足以發生認領之效力,其撫育時間之久暫與認領效力之 發生無關(最高法院85年度台上字第9號判決意旨參照)。 本件原告主張被告丙○○為其生父,原告自出生時起即與被告 丙○○同住,並受被告丙○○撫育等情,為被告丙○○所未爭執, 而原告為戊○○○自被告丙○○受胎所生等情,已如前述,是原 告主張被告丙○○確有撫育原告之事實,視為認領原告,且被 告丙○○亦陳明原告係伊之小孩無誤,伊同意認領等語,原告 主張原告與被告丙○○間之親子關係存在,核與事實相符,堪 以認定。 七、從而,原告依前述規定,訴請如主文第1、2項所示,均屬有 據,應予准許。 八、原告非其母戊○○○自被告丁○○受胎所生,此身分關係須透過 訴訟加以確認,原告訴請否認推定生父雖於法有據,然被告 丁○○之應訴乃為伸張或防衛權利所必要,是本院認本件訴訟 費用應由被告丙○○與原告各負擔2分之1,較為公允,爰判決 如主文第三項所示。 九、訴訟費用負擔之依據:家事事件法第51條,民事訴訟法第81 條第2款。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7   日           家事法庭 法 官 江奇峰 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本判決上訴,須於判決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如 委任律師提起上訴者,應一併繳納上訴審裁判費。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7   日                 書記官 黃鈺卉

2025-02-07

TCDV-113-親-43-20250207-1

本網站部分內容為 AI 生成,僅供參考。請勿將其視為法律建議。

聯絡我們:[email protected]

© 2025 Know9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