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未補正上訴理由

共找到 92 筆結果(第 41-50 筆)

金訴
臺灣基隆地方法院

詐欺等

臺灣基隆地方法院刑事裁定 113年度金訴字第365號 上 訴 人 即 被 告 戴堃哲 上列上訴人即被告因詐欺等案件,不服本院於民國113年9月26日 所為之第一審判決,提起上訴,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上訴駁回。   理 由 一、按上訴書狀應敘述具體理由。上訴書狀未敘述上訴理由者, 應於上訴期間屆滿後20日內補提理由書於原審法院。逾期未 補提者,原審法院應定期間先命補正。原審法院認為上訴不 合法律上之程式或法律上不應准許或其上訴權已經喪失者, 應以裁定駁回之,刑事訴訟法第346條、第361條第2項、第3 項及第362條前段分別定有明文。因此,若上訴書狀並未敘 述上訴理由,或僅曾以言詞陳述上訴理由者,均應於上訴期 間屆滿後20日內補提理由書於第一審法院。第一審法院經形 式審查,認逾期未補提上訴理由者,應定期間先命補正,逾 期未補正者,為上訴不合法律上之程式,應以裁定駁回。倘 已提出上訴理由,但所提非屬具體理由者,則由第二審法院 以上訴不合法律上之程式,判決駁回(最高法院97年度台上 字第892號判決意旨參照)。 二、查本院113年度金訴字第365號判決,業於民國113年10月16 日送達於上訴人即被告戴堃哲(下稱被告。被告本人簽收) ,而被告雖於上訴期間屆滿前提起上訴,惟該上訴狀未敘述 任何上訴理由,本院遂於113年12月2日裁定命被告於該裁定 送達後5日內補正上訴理由,該裁定已於113年12月10日送達 於被告(被告本人簽收)等情,有上開補正裁定、送達證書 等件在卷可查,惟被告迄今仍未補正上訴理由,已逾補正期 間,揆諸首揭法律規定,其上訴即屬違背法律上之程式,本 院自應依法駁回其上訴。 三、應依刑事訴訟法第362條前段,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2   日          刑事第三庭  法 官 施又傑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2   日                 書記官 連珮涵

2025-01-02

KLDM-113-金訴-365-20250102-3

上訴
臺灣高等法院

詐欺等

臺灣高等法院刑事判決 113年度上訴字第6878號 上 訴 人 即 被 告 黃文健 上列上訴人即被告因詐欺等案件,不服臺灣臺北地方法院113年 度審訴字第1370號,中華民國113年9月16日第一審判決(起訴案 號:臺灣臺北地方檢察署113年度偵字第13581號),提起上訴, 本院判決如下:   主 文 上訴駁回。   理 由 一、按不服地方法院之第一審判決而上訴者,應向管轄第二審之   高等法院為之。上訴書狀應敘述具體理由,未敘述上訴理由   者,應於上訴期間屆滿後20日內補提理由書於原審法院;逾   期未補提者,原審法院應定期間先命補正;第二審法院認為   上訴書狀未敘述理由或上訴有第362條前段之情形者,應以   判決駁回之。但其情形可以補正而未經原審法院命其補正者   ,審判長應定期間先命補正,刑事訴訟法第361條、第367條   ,分別定有明文。 二、經查:上訴人即被告黃文健因詐欺等案件,經原審以113年 度審訴字第1370號判處罪刑在案,該判決經合法送達被告後 ,被告於民國113年10月14日具狀提起第二審上訴,惟其上 訴狀未敘述上訴理由,僅載明:不服113年度審訴字第1370 號判決,理由後補,有上訴狀在卷可稽(本院卷第25至29頁) ,亦未於上訴期間屆滿後20日內補提上訴理由。原審於113 年11月28日裁定命被告應於裁定送達後5日內補提上訴理由 書,裁定正本經送達至被告位於住○○市○○區○○路0段000巷00 弄00號之住所地,因未獲會晤本人,由同居人即其父黃景南 於113年12月10日收受以為送達,有送達證書在卷為憑(原 審卷第87頁)。因被告住所地(臺南市安南區)不在法院所 在地,應加計在途期間6日,本案裁定命補上訴理由期間計 至113年12月21日(星期六),期限末日為假日,順延至第 一個上班日即113年12月23日(星期一)屆滿。惟被告迄今 仍未補提上訴理由狀,有本院公務電話查詢紀錄表、本院收 文資料查詢清單、收狀資料查詢清單可憑(本院卷第39至頁 ),其逾期未補正上訴理由,揆諸上開規定,被告上訴違背 法律上之程式,爰不經言詞辯論,逕予駁回。 據上論斷,應依刑事訴訟法第367條、第372條,判決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31  日          刑事第十二庭 審判長法 官 許泰誠                    法 官 魏俊明                    法 官 鍾雅蘭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收受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書狀,其 未敘述上訴之理由者並得於提起上訴後20日內向本院補提理由書 (均須按他造當事人之人數附繕本)「切勿逕送上級法院」。                     書記官 許芸蓁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2   日

2024-12-31

TPHM-113-上訴-6878-20241231-1

上訴
臺灣高等法院

毒品危害防制條例

臺灣高等法院刑事判決 113年度上訴字第6045號 上 訴 人 即 被 告 倪邵汶 上列上訴人即被告因毒品危害防制條例案件,不服臺灣基隆地方 法院113年度訴字第114號,中華民國113年7月23日第一審判決( 起訴案號:臺灣基隆地方檢察署113年度偵字第40號、第41號、 第3143號),提起上訴,本院判決如下:   主 文 上訴駁回。   理 由 一、按不服地方法院之第一審判決而上訴者,應向管轄第二審之 高等法院為之;上訴書狀應敘述具體理由;上訴書狀未敘述 上訴理由者,應於上訴期間屆滿後20日內補提理由書於原審 法院,逾期未補提者,原審法院應定期間先命補正,刑事訴 訟法第361條定有明文。又第二審法院認為上訴書狀未敘述 理由或上訴有第362條前段之情形者,應以判決駁回之,但 其情形可以補正而未經原審法院命其補正者,審判長應定期 間先命補正,刑事訴訟法第367條亦有明定。 二、經查,上訴人即被告倪邵汶不服原判決,於民國113年8月26 日具狀提起第二審上訴,然其上訴狀僅記載「主旨:不服判 決;說明:當庭陳述」等語,未具體敘述上訴理由,經本院 於113年11月13日裁定命被告於收受裁定5日內補正敘述具體 上訴理由,該裁定亦經郵務機關於113年11月25日送達至被 告所住之基隆市○○區○○路000號5樓之4,均因未獲會晤本人 亦無受領文書之同居人或受僱人,而寄存送達於被告上開住 所轄區派出所,有本院送達證書在卷可參(本院卷第113頁 ),惟被告收受上開裁定迄今,仍未補正上訴理由書至本院 ,有本院收文資料查詢清單、收狀資料查詢清單在卷可佐( 本院卷第115、117頁),是被告已逾期仍未補正,揆諸前揭 規定,其上訴自屬不合法律上之程式,爰不經言詞辯論,逕 予駁回。 據上論斷,應依刑事訴訟法第367條前段、第372條,判決如主文 。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27  日          刑事第一庭  審判長法 官 孫惠琳                    法 官 吳炳桂                    法 官 吳勇毅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收受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書狀,其 未敘述上訴之理由者並得於提起上訴後20日內向本院補提理由書 (均須按他造當事人之人數附繕本)「切勿逕送上級法院」。                    書記官 蔡於衡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27  日

2024-12-27

TPHM-113-上訴-6045-20241227-2

小上
臺灣士林地方法院

給付款項

臺灣士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小上字第117號 上 訴 人 曹甄秝 被 上訴人 吳麗雲 上訴人與被上訴人吳麗雲間請求給付款項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上訴駁回。 第二審訴訟費用新臺幣1,500元由上訴人負擔。   理 由 一、按關於請求給付金錢或其他代替物或有價證券之訴訟,其標 的金額或價額在新臺幣(下同)10萬元以下者,適用小額程 序;對於小額程序之第一審判決提起上訴,非以其違背法令 為理由,不得為之;所謂判決違背法令,乃指判決不適用法 規或適用不當,或有民事訴訟法第469條所列第1款至第5款 事由,其判決當然為違背法令,民事訴訟法第436條之8第1 項、第436條之24第2項、第436條之32第2項準用第468條及 第469條第1款至第5款分別定有明文。又小額訴訟程序之上 訴狀內應記載上訴理由,表明下列各款事項:㈠原判決所違 背之法令及其具體內容;㈡依訴訟資料可認為原判決有違背 法令之具體事實,同法第436條之25規定甚明。又如未於上 訴後20日內補提合法之上訴理由書,毋庸命其補正,法院得 逕以裁定駁回之,亦為民事訴訟法第436條之32第2項規定準 用同法第471條、第442條第3項等規定甚明。 二、本件上訴人係對於小額訴訟之第一審判決提起上訴,惟並未 具上訴理由,僅稱:後補,有上訴人提出之民事上訴狀可稽 (見小上卷第18-20頁),則上訴人未具體指出原判決所違 背之法令及其具體內容,及依訴訟資料可認為原判決有違背 法令之具體事實,依前揭說明,自不得謂已合法表明上訴理 由。且上訴人自民國113年11月7日提出民事上訴狀僅記載上 訴聲明,迄今仍未補正上訴理由。是依上開說明,其上訴為 不合法,本院毋庸命其補正,逕以裁定駁回其上訴。 三、本件第二審訴訟費用應依民事訴訟法第436條之32第1項準用 第436條之19條第1項確定其數額為新臺幣1,500元,應由上 訴人負擔。 四、爰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24  日          民事第五庭 審判長法 官 蔡志宏                   法 官 趙彥強                   法 官 張新楣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本裁定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24  日                   書記官 施怡愷

2024-12-24

SLDV-113-小上-117-20241224-1

審訴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

組織犯罪防制條例等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刑事裁定  113年度審訴字第1214號 上 訴 人 即 被 告 尤國靜 上列上訴人因組織犯罪防制條例等案件,不服本院113年度審訴 字第1214號中華民國113年9月6日第一審刑事判決(起訴案號:1 13年度偵字第16658、18151號),提起上訴,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上訴駁回。   理 由 一、按上訴書狀應敘述具體理由;上訴書狀未敘述上訴理由者, 應於上訴期間屆滿後二十日內補提理由書於原審法院。逾期 未補提者,原審法院應定期間先命補正,刑事訴訟法第361 條第2項、第3項定有明文。又原審法院認為上訴不合法律上 之程式或法律上不應准許或其上訴權已經喪失者,應以裁定 駁回之,同法第362條前段亦定有明文。再第一審法院經形 式上審查,認逾期未補提上訴理由者,應定期間先命補正; 逾期未補正者,為上訴不合法律上之程式,應以裁定駁回( 最高法院97年度台上字第892號判決意旨參照)。 二、經查:本件上訴人即被告尤國靜因組織犯罪防制條例等案件 ,不服本院民國113年9月6日所為之第一審判決,於法定期 間內提起上訴,惟其聲明上訴狀記載「上訴理由另狀補陳」 ,亦未於上訴期間屆滿後20日內補提理由書,經本院依刑事 訴訟法第361條第3項之規定,於113年11月21日命其於裁定 送達後5日內補正上訴理由書,該裁定已於同年12月6日送達 被告本人,有送達證書附卷可稽,惟上訴人迄今仍未補正上 訴理由,揆諸前揭規定,本件上訴不合法律上之程式,應予 駁回。 三、依刑事訴訟法第362條前段,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20  日          刑事第二十庭 審判長法 官 洪英花                     法 官 宋恩同                    法 官 謝欣宓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                    書記官 黃傳穎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20  日

2024-12-20

TPDM-113-審訴-1214-20241220-3

臺灣彰化地方法院

妨害公務等

臺灣彰化地方法院刑事裁定 113年度訴字第81號 上 訴 人 即 被 告 陳宥辛 上列上訴人即被告因妨害公務等案件,不服本院中華民國113年9 月10日113年度訴字第81號刑事判決(起訴案號:112年度偵字第 15611、15641、17835、18753、19253號),提起上訴,本院裁 定如下:   主 文 上訴駁回。   理 由 一、按「不服地方法院之第一審判決而上訴者,應向管轄第二審   之高等法院為之。上訴書狀應敘述具體理由。上訴書狀未敘   述上訴理由者,應於上訴期間屆滿後二十日內補提理由書於   原審法院。逾期未補提者,原審法院應定期間先命補正。」   、「原審法院認為上訴不合法律上之程式或法律上不應准許   或其上訴權已經喪失者,應以裁定駁回之。但其不合法律上   之程式可補正者,應定期間先命補正。」,刑事訴訟法第36 1條、第362條分別定有明文。是若上訴書狀並未敘述上訴理 由,或僅曾以言詞陳述上訴理由者,均應於上訴期間屆滿後 20日內補提理由書於第一審法院。第一審法院經形式審查, 認逾期未補提上訴理由者,應定期間先命補正,逾期未補正 者,為上訴不合法律上之程式,應以裁定駁回。 二、查上訴人即被告陳宥辛(下稱上訴人)因妨害公務等案件, 經本院以簡式審判程序審理,並於民國113年9月10日以113 年度訴字第81號刑事判決判處罪刑在案,因上訴人另案在法 務部○○○○○○○○執行強制戒治中,故本院依法囑託該監所長官 對被告送達該判決正本,且經該監所長官於113年9月26日將 之送達於上訴人本人收受,之後上訴人於113年10月14日向 該監所提出上訴狀,惟其上訴狀內並未敘述上訴具體理由, 復未於上訴期間屆滿後20日內補提理由書,經本院於113年1 1月21日裁定命上訴人應於裁定送達後5日內補正上訴理由書 ,該裁定亦經本院依法囑託上開監所長官於113年12月5日合 法送達予被告等情,有上訴人上訴狀、本院上開裁定及送達 證書等附卷可稽。而本院上揭裁定所定之補正期限業已屆滿 ,惟被告迄今仍未補正上訴理由書狀,揆諸前揭說明,本件 上訴不合法律上之程式,應予駁回。 三、依刑事訴訟法第362條前段,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20  日          刑事第二庭  法 官 簡仲頤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20  日                 書記官 林曉汾

2024-12-20

CHDM-113-訴-81-20241220-4

上易
臺灣高等法院

詐欺

臺灣高等法院刑事判決                     113年度上易字第2151號 上 訴 人 即 被 告 黃元鋐 上列上訴人即被告因詐欺案件,不服臺灣士林地方法院113年度 易字第342號,中華民國113年7月31日第一審判決(起訴案號: 臺灣士林地方檢察署112年度偵字第23740號),提起上訴,本院 判決如下:   主 文 上訴駁回。   理 由 一、按不服地方法院之第一審判決而上訴者,應向管轄第二審之 高等法院為之。上訴書狀應敘述具體理由。上訴書狀未敘述 上訴理由者,應於上訴期間屆滿後20日內補提理由書於原審 法院。逾期未補提者,原審法院應定期間先命補正。第二審 法院認為上訴書狀未敘述理由或上訴有第362條前段之情形 者,應以判決駁回之。但其情形可以補正而未經原審法院命 其補正者,審判長應定期間先命補正。刑事訴訟法第361 條 、第367條,分別定有明文。又送達於住居所、事務所或營 業所不獲會晤應受送達人者,得將文書付與有辨別事理能力 之同居人或受僱人,於民事訴訟法第137條第1項定有明文。 而上開關於補充送達之規定,依刑事訴訟法第62條規定,於 刑事訴訟準用之。 二、經查,上訴人即被告黃元鋐於收受原審113年度易字第342號 判決正本後,不服原審判決,於民國113年8月23日具狀提起 上訴,惟其所提上訴狀僅載「上訴人因不服臺灣士林法院11 3年度易字第342號案件判決,於法定期間內提起上訴,謹敘 上訴理由如下」等語,未敘述具體之上訴理由,亦未於上訴 期間屆滿後20日內補提上訴理由書;又本件業經原審法院於 113年8月27日發函通知被告補提上訴理由,被告仍未於上訴 期間屆滿後20日內補正,案件繫屬本院後,經本院於113年1 1月29日以113年度上易字第2151號裁定命被告於裁定送達後 5日內補正上訴理由,該裁定經郵務機關於113年12月3日送 至被告於原審及其刑事上訴狀陳明之嘉義縣○○鄉○○○00號住 所,因未獲會晤本人,由同居人即被告父親黃榮琦收受而為 補充送達,有被告之刑事上訴狀、原審113年8月27日士院鳴 刑溫113易342字第1130216867函(稿)、本院裁定、送達證 書及被告之個人戶籍資料查詢結果在卷可稽(見原審卷第61 頁;本院卷第19至21頁、第33至34頁、第35頁、第41頁), 惟被告迄今仍未補正上訴理由,有本院113年12月16日、113 年12月17日、113年12月18日收文、收狀資料查詢清單可稽 (見本院卷第37至39頁、第43至45頁、第47至49頁),揆諸 上開說明,被告上訴顯不合法律上程序,應予駁回,並不經 言詞辯論為之。 據上論斷,應依刑事訴訟法第372條、第367條前段,判決如主文 。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18  日          刑事第二十庭 審判長法 官 吳淑惠                    法 官 吳定亞                    法 官 張明道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不得上訴。                    書記官 戴廷奇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19  日

2024-12-18

TPHM-113-上易-2151-20241218-2

上訴
臺灣高等法院

毒品危害防制條例

臺灣高等法院刑事判決 113年度上訴字第4773號 上 訴 人 即 被 告 李承哲 上列上訴人即被告因違反毒品危害防制條例案件,不服臺灣臺北 地方法院112年度訴字第1571號,中華民國113年6月25日第一審 判決(起訴案號:臺灣臺北地方檢察署112年度偵字第19374號、 第19375號),提起上訴,本院判決如下:   主 文 上訴駁回。   理 由 一、按不服地方法院之第一審判決而上訴者,應向管轄第二審之 高等法院為之,上訴書狀應敘述具體理由,上訴書狀未敘述 上訴理由者,應於上訴期間屆滿後20日內補提理由書於原審 法院。逾期未補提者,原審法院應定期間先命補正,刑事訴 訟法第361條定有明文。又第二審法院認為上訴書狀未敘述 理由或上訴有第362條前段之情形者,應以判決駁回之。但 其情形可以補正而未經原審法院命其補正者,審判長應定期 間先命補正,刑事訴訟法第367條亦有明文。 二、經查,上訴人即被告李承哲(下稱被告)不服原審判決,於 民國113年7月15日具狀提起上訴,因其所提上訴狀僅載「被 告對於原審112年度訴字第1571號判決之認事用法尚難甘服 ,為此,於法定期間內聲明上訴,理由容後補呈」等語,未 具體敘述上訴理由。原審法院乃以113年7月16日北院英刑未 112訴字第1571號函通知被告應於上訴期間屆滿後20日內補 提上訴理由,該通知於113年7月18日送達被告戶籍地即臺南 市○○區○○○街00巷00號7樓之3,因未獲會晤被告本人,已交 與有辨別事理能力之受僱人天賜良園大廈守衛室人員收受, 並於113年7月22日送達被告於原審指定送達居所地即臺北市 ○○區○○○街00巷0號5樓,因未獲會晤被告本人,亦無受領文 書之同居人或受僱人,而將該通知寄存於臺北市政府警察局 中正第一分局忠孝東路派出所以為送達,有該通知及送達證 書在卷可稽(見本院卷第25、29、31頁),但被告收受上開 通知後,仍未補提上訴理由書,本院嗣於113年10月18日裁 定命被告於裁定送達後5日內補正上訴理由書狀,除送達被 告上開戶籍地及居所地外,並於113年10月25日將公示送達 公告黏貼於本院牌示處,及經被告戶籍地所在之臺南市安平 區公所、指定送達居所地所在之臺北市中正區公所於113年1 0月28日張貼公示送達公告完畢,有本院公示送達公告稿、 公示送達證書、臺北市中正區公所、臺南市安平區公所函文 等附卷可稽(見本院卷第73、77、87、89頁),該公示送達 自公告之日起經30日生效,被告迄今仍未補正上訴理由,揆 諸上開說明,被告上訴顯不合法律上程序,應予駁回,並不 經言詞辯論為之。 三、據上論斷,應依刑事訴訟法第372條、第367條前段,判決如   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16  日          刑事第四庭  審判長法 官 林柏泓                    法 官 羅郁婷                    法 官 葉乃瑋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收受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書狀,其 未敘述上訴之理由者並得於提起上訴後20日內向本院補提理由書 (均須按他造當事人之人數附繕本)「切勿逕送上級法院」。                    書記官 程欣怡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16  日

2024-12-16

TPHM-113-上訴-4773-20241216-2

臺灣彰化地方法院

加重詐欺等

臺灣彰化地方法院刑事裁定 113年度訴字第636號 公 訴 人 臺灣彰化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被 告 張保旗 上列上訴人即被告因詐欺案件,不服本院中華民國113年9月16日 113年度訴字第636號第一審判決,提起上訴,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上訴駁回。   理 由 一、按不服地方法院之第一審判決而上訴者,應向管轄第二審之 高等法院為之。上訴書狀應敘述具體理由。上訴書狀未敘述 上訴理由者,應於上訴期間屆滿後20日內補提理由書於原審 法院。逾期未補提者,原審法院應定期間先命補正。原審法 院認為上訴不合法律上之程式或法律上不應准許或其上訴權 已經喪失者,應以裁定駁回之,刑事訴訟法第361條、第362 條前段各有明文。次按刑事訴訟法第350條、第361條、第36 2條、第367條規定,不服地方法院之第一審判決而上訴者, 須提出上訴書狀,並應敘述具體理由,此為上訴必備之程式 ;其所提出之書狀未敘述上訴理由,或僅曾以言詞陳述上訴 理由者,均應於上訴期間屆滿後20日內補提理由書於第一審 法院;第一審法院經形式審查,認逾期未補提上訴理由者, 應定期間先命補正,逾期未補正者,為上訴不合法律上之程 式,應以裁定駁回(最高法院101年度台上字第5732號、101 年度台上字第3599號判決參照)。 二、經查,上訴人即被告張保旗(下稱被告)因加重詐欺等案件 ,經本院以簡式審判程序審理,且被告當庭陳報出監所後之 送達地址為其戶籍地即臺南市○○區○○街0段000號。嗣本院於 民國113年9月16日判決判處被告罪刑在案,該判決經囑託法 務部○○○○○○○○監所長官,於同年月24日送達被告,之後被告 於同年10月10日向臺南看守所提出刑事上訴狀,惟其上訴狀 內並未敘述上訴具體理由,且上訴人亦未於上訴期間屆滿後 20日內補提理由書,經本院於同年11月11日裁定命被告於裁 定送達後5日內補正上訴理由書,該裁定亦已合法送達予被 告(被告前於同年10月18日出所,該裁定於同年11月18日寄 送至被告上址戶籍址,但因未獲會晤被告本人,故寄存送達 於臺南市政府警察局第三分局土城派出所),此有本院上開 裁定及送達證書、全國在監在押紀錄表附卷可稽。上述裁定 所定之補正期限業已屆滿,惟被告迄今仍未補正上訴理由書 ,揆諸前揭說明,本件上訴不合法律上之程式,應予駁回。 三、依刑事訴訟法第362條前段,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11  日          刑事第一庭  法 官 張琇涵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11  日                 書記官 吳冠慧

2024-12-11

CHDM-113-訴-636-20241211-3

上訴
臺灣高等法院

詐欺等

臺灣高等法院刑事判決 113年度上訴字第6318號 上 訴 人 即 被 告 賴清柳 上列上訴人即被告因詐欺等案件,不服臺灣新北地方法院113年 度金訴字第668號,中華民國113年5月13日第一審判決(起訴案 號:臺灣新北地方檢察署113年度偵字第1190、2284、2412、857 3號),提起上訴,本院判決如下:   主 文 上訴駁回。   理 由 一、按不服地方法院之第一審判決而上訴者,應向管轄第二審之 高等法院為之。上訴書狀應敘述具體理由。上訴書狀未敘述 上訴理由者,應於上訴期間屆滿後20日內補提理由書於原審 法院。逾期未補提者,原審法院應定期間先命補正。第二審 法院認為上訴書狀未敘述理由或上訴有第362條前段之情形 者,應以判決駁回之。但其情形可以補正而未經原審法院命 其補正者,審判長應定期間先命補正。刑事訴訟法第361 條 、第367條,分別定有明文。 二、經查,上訴人即被告賴清柳因詐欺等案件,經原審以113年 度金訴字第668號判處罪刑在案,該判決經合法送達被告後 ,被告於民國113年6月7日具狀提起第二審上訴,惟其上訴 狀未敘述上訴理由,僅載明:理由候補,有刑事上訴狀在卷 可稽(本院卷第23至27頁),亦未於上訴期間屆滿後20日內補 提上訴理由。本院於113年11月29日裁定命被告應於裁定送 達後3日內補提上訴理由書,裁定正本經本院囑託法務部○○○ ○○○○長官送達,並於113年12月3日由被告本人簽收,有送達 證書在卷為憑(本院卷第61頁)。惟被告迄今仍未補提上訴 理由狀,有本院收文資料查詢清單、收狀資料查詢清單、上 訴抗告查詢清單、確定證明清單可憑(本院卷第63至69頁) ,其逾期未補正上訴理由,揆諸上開規定,被告上訴違背法 律上之程式,爰不經言詞辯論,逕予駁回。   據上論斷,應依刑事訴訟法第367條、第372條,判決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11  日          刑事第十六庭 審判長法 官 劉嶽承                    法 官 王耀興                    法 官 古瑞君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收受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書狀,其 未敘述上訴之理由者並得於提起上訴後20日內向本院補提理由書 (均須按他造當事人之人數附繕本)「切勿逕送上級法院」。                    書記官 林君縈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11  日

2024-12-11

TPHM-113-上訴-6318-20241211-2

本網站部分內容為 AI 生成,僅供參考。請勿將其視為法律建議。

聯絡我們:[email protected]

© 2025 Know9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