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李貞瑩

共找到 216 筆結果(第 41-50 筆)

聲自
臺灣高雄地方法院

聲請准許提起自訴

臺灣高雄地方法院刑事裁定 113年度聲自字第109號 聲 請 人 即 告訴人 王裕彰 年籍詳卷 被 告 AV000-A111378 年籍詳卷 上列聲請人因告訴被告誣告案件,不服臺灣高等檢察署高雄檢察 分署檢察長於民國113年11月18日113年度上聲議字第2893號駁回 再議之處分(原不起訴處分案號:臺灣高雄地方檢察署113年度 偵字第29827號),聲請准許提起自訴,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聲請駁回。   理 由 一、告訴人不服上級檢察署檢察長或檢察總長認再議為無理由而 駁回之處分者,得於接受處分書後10日內委任律師提出理由 狀,向該管第一審法院聲請准許提起自訴;法院認准許提起 自訴之聲請不合法或無理由者,應駁回之,刑事訴訟法第25 8條之1第1項、第258條之3第2項前段分別定有明文。 二、準此,聲請准許提起自訴之立法,既採強制律師代理制度, 則委任律師提出理由狀,即為聲請之必備程式,如未經委任 律師即逕為,該聲請即非合法,且非得補正事項,應予駁回 。 三、經查:  ㈠聲請人即告訴人王裕彰以被告AV000-A111378涉犯誣告案件, 向臺灣高雄地方檢察署檢察官提出告訴,檢察官偵查後,以 113年度偵字第29827號為不起訴處分;聲請人不服聲請再議 ,復經臺灣高等檢察署高雄檢察分署檢察長以113年度上聲 議字第2893號處分書認再議無理由而駁回,並經聲請人於民 國113年11月22日收受該處分書等端,業經本院依職權調取 前揭上聲議卷宗核閱無誤。  ㈡茲聲請人不服上開駁回再議處分,於民國113年12月2日具狀 向本院聲請准許提起自訴。惟綜觀聲請人所提書狀,非特未 表明經律師代理之旨,亦未隨狀檢附委任狀。是本件聲請既 與前引法定程式有間,且已無從補正,揆諸如上說明,自應 駁回。 四、依刑事訴訟法第258條之3第2項前段,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7  日          刑事第十一庭 審判長法 官 李貞瑩                    法 官 陳薇芳                    法 官 粟威穆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7  日                    書記官 廖佳玲

2025-02-27

KSDM-113-聲自-109-20250227-1

聲自
臺灣高雄地方法院

聲請准許提起自訴

臺灣高雄地方法院刑事裁定 113年度聲自字第75號 聲 請 人 即 告訴人 AV000-A112466 人別資料及住所均詳卷 AV000-A112466A 人別資料及住所均詳卷 共 同 代 理 人 呂郁斌律師 被 告 AV000-A112466B 人別資料及住所均詳卷 上列聲請人因告訴被告妨害性自主案件,不服臺灣高等檢察署高 雄檢察分署檢察長於民國113年6月26日113年度上聲議字第1742 號駁回再議之處分(原不起訴處分案號:臺灣高雄地方檢察署11 2年度偵字第40949號),聲請准許提起自訴,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聲請駁回。   理 由 壹、相關程序說明: 一、按告訴人不服上級法院檢察署檢察長認再議為無理由而駁回 之處分者,得於接受處分書後10日內委任律師提出理由狀, 向該管第一審法院聲請准許提起自訴,刑事訴訟法第258條 之1第1項定有明文。 二、經查:  ㈠聲請人即告訴人AV000-A112466(民國103年生,真實姓名年 籍詳卷,下稱A子)、AV000-A112466A(A子之母,下稱B母 )以被告AV000-A112466B(A子之父)涉犯妨害性自主案件 ,向臺灣高雄地方檢察署(下稱雄檢)檢察官提出告訴,檢 察官偵查後,以112年度偵字第40949號為不起訴處分(下稱 系爭不起訴處分);B母不服聲請再議,復經臺灣高等檢察 署高雄檢察分署(下稱雄高分檢)檢察長以113年度上聲議 字第1742號處分書(下稱系爭處分書)認再議無理由而駁回 ,並經B母於113年7月1日收受該處分書等端,業經本院依職 權調取前揭上聲議卷宗核閱無誤。  ㈡嗣A子及B母於113年7月11日委任律師為代理人,具狀向本院 聲請准許提起自訴乙節,亦有刑事聲請提起自訴狀上本院收 文章戳、刑事委任狀附卷可考。 三、準此:  ㈠A子就系爭不起訴處分未聲請再議,核與上開法條之揭櫫之「 再議前置原則」不符,其聲請程序既與法有違,且無從補正 ,應予駁回。  ㈡B母部分聲請准許提起自訴之程式,則尚無不合。   均合先敘明。 貳、告訴意旨略以: 一、被告基於利用權勢猥褻之犯意,於112年9月17日15時許,在 址設高雄市○○區○○○路000號6樓之○○基金會內,以手摸A子生 殖器及睪丸等方式,對A子為猥褻行為。 二、因認被告涉犯刑法第228條第2項之利用權勢猥褻罪嫌。 參、聲請准許提起自訴意旨略以: 一、A子前於112年8月20日與被告會面交往後,當晚出現「睡不 著」、「破壞家中物品」等行為,經詢始知曾遭被告不當肢 體撫摸。 二、A子於112年9月17日會面交往結束後,經B母詢問,復稱遭被 告不當肢體撫摸。 三、社工雷○瑋、陳○媚(下合稱雷○瑋2人)未全程在場。 四、檢察官未訊問A子,亦未對之實施創傷症候群鑑定,復未查 明現場有無監視器,證據調查不完備。 五、系爭不起訴處分及系爭處分書有上述違誤,爰聲請准許提起 自訴。 肆、本院之判斷: 一、相關說明:  ㈠法院應以「足認被告有犯罪嫌疑」為審查門檻:   1.就准許提起自訴之審查,刑事訴訟法第258條之3之立法說 明二雖稱:「法院裁定准許提起自訴之心證門檻、審查標 準,或其理由記載之繁簡,則委諸實務發展」,未於法條 內明確規定,惟依同法第258條之1之立法說明一或第258 條之3之立法說明三,可知此仍屬「對檢察官不起訴或緩 起訴處分之外部監督機制」,旨在審查檢察官之不起訴處 分是否正確,以防止檢察官濫權。   2.又刑事訴訟法第251條第1項規定:「檢察官依偵查所得之 證據,足認被告有犯罪嫌疑者,應提起公訴。」此所謂「 足認被告有犯罪嫌疑者」,乃檢察官之起訴門檻需有「足 夠之犯罪嫌疑」,並非所謂「有合理可疑」而已。詳言之 ,乃依偵查所得事證,被告之犯行很可能獲致有罪判決, 具有罪判決之高度可能,始足當之。   3.基於體系解釋,法院於審查應否准許提起自訴時,亦應比 照檢察官之起訴,採取相同之心證門檻,以「足認被告有 犯罪嫌疑」為審查標準,並審酌告訴人所指摘不利被告之 事證是否未經檢察機關詳為調查或斟酌,或不起訴處分書 所載理由有無違背經驗法則、論理法則及證據法則,綜合 決之。  ㈡告訴人指述如無補強事證,尚難憑採:   1.告訴人之告訴,係以使被告受刑事訴追為目的,是其陳述 是否與事實相符,仍應調查其他證據以資審認。亦即須有 補強證據資以擔保其陳述之真實性;   2.所謂補強證據,指除該陳述本身之外,其他足以證明犯罪 事實確具有相當程度真實性之證據而言,且該必要之補強 證據,須與構成犯罪事實具有關聯性,非僅增強告訴人指 訴內容之憑信性;   3.是被害人之證述若有瑕疵,復無適合之補強證據足以擔保 其指證、陳述之真實性,而無法究明,則被害人單方面之 指述即難採為認定事實之依據。   最高法院109年度台上字第1058號、110年度台上字第5711號 分別著有判決,可資參照。 二、雷○瑋2人一致證稱其等於被告與A子會面交往時全程在場陪 同,其間被告未猥褻A子,上開所述應屬可信:  ㈠證人即○○基金會社工雷○瑋於偵訊中結證略以:   1.其當天與陳○媚自6樓下樓接A子;   2.A子上樓後,即與被告在研習教室會面交往,其與陳○媚全 程在旁,並無B母指訴被告不當碰觸A子情事;   3.其於結束後帶A子下樓等語(偵卷第14、15頁)。  ㈡證人即○○基金會輔導員兼督導陳○媚於偵訊中結證略以:   1.其帶A子上樓後,在研習教室與被告會面,其與雷○瑋均在 場,被告未不當碰觸A子;   2.雷○瑋於會面結束後,帶A子下樓等語(偵卷第15頁)。  ㈢細繹雷○瑋2人就A子與被告會面之始末、過程,所述互核相符 ,復與卷附監視器畫面翻拍照片所示:雷○瑋2人於14時7分 下樓後,先由陳○媚於14時12分帶A子上樓至研習教室,雷○ 瑋繼於14時15分進入,其後雷○瑋2人、A子均在研習教室內 ,迨至15時12分至13分間,始由雷○瑋與A子一同下樓等端( 警卷第31至34頁;院卷第45頁),若合符節。本院另審酌雷 ○瑋2人僅係○○基金會之社工或輔導員,與B母、被告均無利 害關係,衡情應無曲意迴護被告之理,且其等業經具結擔保 證述實在(偵卷第17、19頁),當不致甘冒偽證罪責之風險 ,故為虛偽陳述。  ㈣綜上,雷○瑋2人所述既相互一致,且與卷證相符,亦查無迴 護被告之動機,復均已具結擔保,則其等證詞應符實可採。 果如是,已難逕謂A子指述其遭被告以手撫摸生殖器及睪丸 為真。 三、A子事後之反應或外觀,亦難認被告有被訴犯行:  ㈠再質之雷○瑋另結證略以:其送A子至1樓後,B母有問A子被告 在上面有無碰A子,A子回稱無等語(偵卷第14頁)。而雷○ 瑋所言應非虛妄,已如前述。  ㈡另觀諸B母於警詢中證謂略以:112年9月17日當晚其為A子洗 澡時,未見A子生殖器紅腫或有傷勢等語(警卷第14頁)。  ㈢苟均無訛,A子於B母第一時間相詢時,既稱未遭被告觸碰,B 母於同日晚間,亦未見A子生殖器有何遭抓、摸而引發之紅 腫或傷勢,均難認被告有何不當碰觸A子生殖器之舉。 四、原偵查程序並無所指摘之調查未盡處:  ㈠○○基金會之研習教室查無監視器可供調閱:   雷○瑋2人於警詢中,業已證陳研習教室內並無監視器可供調 閱(警卷第20、26頁)。經本院再度函請警前往○○基金會查 訪,該基金會督導鄭士豪亦稱:研習教室內並無監視器等語 ,有高雄市政府警察局苓雅分局114年2月17日高市警苓分偵 字第00000000000號函暨所附之查訪表在卷可稽(院卷第41 、43頁)。  ㈡被告難認有何B母指訴之猥褻犯行,業經本院認定如上。今A 子既已於卷內警詢筆錄說明綦詳,自無再予贅詢之必要;又 縱認A子得以鑑定確認有無創傷性壓力症候群,惟B母既稱A 子於本件前之112年8月20日,亦曾遭被告不當肢體撫摸,而 有睡不著、破壞家中物品、焦躁不安、一直哭之情(警卷第 15頁),亦無從釐清究與112年8月20日或本件相關,核無送 鑑之必要。  ㈢綜上,研習教室內既無監視器,本件亦無再贅詢A子或將之送 創傷性壓力症候群鑑定之必要,則B母指摘原偵查程序調查 未盡,即屬無據。 五、凡此諸情,參互以觀,雷○瑋2人就被告未猥褻A子之證述既 屬可信,且得與A子事後之反應或外觀相互補強,自難認被 告有何B母指訴之犯行;況原偵查程序並無B母指摘之調查未 盡完備。是檢察機關依據偵查結果,認卷內資料不足證明, 而依刑事訴訟法第252條第10款規定為不起訴處分,及依同 法第258條前段規定駁回再議之聲請,於法尚無不合,復無 違背經驗法則、論理法則或證據法則之情事。 六、本院依職權調閱全卷審核結果,同認依既有證據,尚難認被 告已有被訴犯嫌。被告所為既未跨越起訴門檻,B母猶執前 詞聲請准許提起自訴,依前引說明,為無理由,應予駁回。 伍、依刑事訴訟法第258條之3第2項前段,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6  日          刑事第十一庭 審判長法 官 李貞瑩                    法 官 陳薇芳                    法 官 粟威穆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6  日                    書記官 廖佳玲 卷宗代號對照表 編號 卷宗名稱 簡稱 1 高雄市政府警察局苓雅分局高市警苓分偵字第11274945300號卷 警卷 2 雄檢112年度他字第8282號卷 他卷 3 雄檢112年度偵字第40949號卷 偵卷 4 雄檢113年度聲他字第1412號卷 聲他卷 5 雄高分檢113年度上聲議字第1742號卷 上聲議卷 6 本院113年度聲自字第75號卷 院卷

2025-02-26

KSDM-113-聲自-75-20250226-1

金訴
臺灣高雄地方法院

偽造文書等

臺灣高雄地方法院刑事裁定 113年度金訴字第981號 公 訴 人 臺灣高雄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被 告 陳建裕 上列被告因詐欺等案件,經臺灣高雄地方檢察署檢察官提起公訴 (113年度偵字第32384號),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陳建裕自民國壹佰壹拾肆年參月貳日起,延長羈押貳月。   理 由 一、本院前以被告陳建裕:  ㈠涉有組織犯罪防制條例第3條第1項後段之參與犯罪組織罪、 刑法第339條之4第1項第1款、第2款之三人以上共同冒用公 務員名義詐欺取財罪、洗錢防制法第19條第1項後段之一般 洗錢罪之重嫌(嗣經本院於準備程序補充告知亦可能涉犯詐 欺犯罪危害防制條例第44條第1項第1款)。  ㈡除本件共5次擔任車手取款既、未遂外,於本件前未幾,另自 承曾收取他案被害人之提款卡,或持之提領贓款,短期内密 集擔任車手,且在外負債,有事實足認有反覆為詐欺犯罪之 虞。   因認有刑事訴訟法第101條之1第1項第7款之羈押原因,復有 羈押之必要,經受命法官訊問後,爰處分自民國113年12月2 日起,羈押3月(院卷第23至27頁筆錄,及第29、31頁押票 暨附件)。 二、茲因羈押期間即將屆滿,本院於114年2月21日訊問後:  ㈠被告坦承犯行,且經被害人於警、偵訊中指訴綦詳,復有通 訊軟體LINE對話紀錄截圖、交易明細、車籍資料、現場監視 器畫面截圖、手機翻拍照片等在卷可稽,堪認被告涉犯如一 、㈠所示之罪,罪嫌重大。 ㈡又被告經濟狀況不佳,且係參與有組織分工之詐欺集團,於 短短數日間,屢任車手收取贓款,且於本件前、後,另曾收 取他案被害人之提款卡,或持之提領贓款,已非單一、偶發 所為,除據被告供承在卷外(院卷第25、256、257頁),此 由其於本院羈押後,迭經員警提訊相關詐欺他案(院卷第69 、105、169、191、221頁),益得其徵。顯有事實足認有反 覆實施詐欺犯罪之虞,原羈押原因仍存。 ㈢審酌被告於短期密集從事詐欺犯罪,於本件已致被害人受有 新臺幣百餘萬之財損,所涉他案則待釐清,顯具相當惡性, 危害治安情節非微。考量國家刑事司法權之有效行使、社會 秩序、公共利益,及被告人身自由私益、防禦權受限制之程 度,本院認採具保、定期向警報到,併限制出境出海等侵害 較小之手段,尚不足避免其再犯相同詐欺犯罪,核有羈押之 必要,無從以前揭具保等手段代替。  ㈣至被告固稱其在外欠債,有兼職收入可還,家人亦會協助處 理,不會再犯云云(院卷第256、257頁)。惟其亦自承加入 詐欺集團,乃因有高報酬可早日還款(院卷第257頁),顯 見其在經濟困窘及暴利引誘下,仍有持續犯罪可能;況其所 陳個人及家庭支付能力,亦未提出資料釋明,自難徒憑空言 ,擔保日後不致再犯。 三、綜上,被告既具本件犯行之重嫌,且確有反覆實施詐欺犯罪 之虞,復有羈押之必要,爰自114年3月2日起,延長羈押2月 。 四、依刑事訴訟法第108條第1項、第2項,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4  日          刑事第十一庭 審判長法 官 李貞瑩                    法 官 陳薇芳                    法 官 粟威穆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收受送達後10 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4  日                    書記官 廖佳玲

2025-02-24

KSDM-113-金訴-981-20250224-1

單禁沒
臺灣高雄地方法院

聲請單獨宣告沒收違禁物

臺灣高雄地方法院刑事裁定 114年度單禁沒字第22號 聲 請 人 臺灣高雄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被 告 不詳 上列聲請人因被告違反毒品危害防制條例案件,聲請單獨宣告沒 收違禁物(112年度聲沒字第312號),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扣案之大麻種子伍拾貳顆均沒收。   理 由 一、聲請意旨略以:臺灣高雄地方檢察署112年度偵字第22010號 被告楊茂成被訴違反毒品危害防制條例案件,經檢察官為不 起訴處分確定。惟扣案之大麻種子52顆,係屬違禁物,爰依 刑法第38條第1項、第40條第2項及毒品危害防制條例第18條 第1項前段規定,聲請單獨宣告沒收銷燬等語。 二、按違禁物不問屬於何人所有,均沒收之,且單獨宣告沒收, 刑法第38條第1項及同法第40條第2項分別定有明文;次按大 麻屬毒品危害防制條例第2條第2項第2款所規定之第二級毒 品,而大麻種子雖非屬毒品危害防制條例第2條第2項第2款 所規定之第二級毒品,惟依毒品危害防制條例第13條、第14 條規定,不得意圖供栽種之用而運輸、販賣、意圖販賣而持 有、轉讓及持有之,且行政院依據懲治走私條例第2條第3項 授權訂定之「管制物品管制品項及管制方式」第1點第3款規 定,亦將「毒品危害防制條例所列毒品及其製劑、罌粟種子 、古柯種子及大麻種子」列為管制進出口物品,是以,大麻 種子應屬違禁物甚明,而得依前開刑法第38條第1項、第40 條第2項規定單獨宣告沒收。再按單獨宣告沒收之聲請,檢 察官應以書狀記載應沒收財產之財產所有人姓名、性別、出 生年月日、住居所、身分證明文件編號或其他足資辨別之特 徵。但財產所有人不明時,得不予記載,刑事訴訟法第455 條之35第1款亦有明文,顯見查無犯罪犯罪嫌疑人、查無被 告之犯罪事實等情形下,如案內尚扣有違禁物品,仍應由檢 察官聲請單獨宣告沒收,並得不予記載財產所有人之相關資 料。 三、經查:   臺灣高雄地方檢察署112年度偵字第22010號被告楊茂成被訴 違反毒品危害防制條例第13條第2項意圖供栽種之用而運輸 大麻種子案件,經臺灣高雄地方檢察署檢察官偵查後,認被 告楊茂成前揭犯罪嫌疑不足,而以112年度偵字第22010號為 不起訴處分確定,有上開不起訴處分書附卷可憑。本案查扣 之種子52顆(種子證物2袋,分別有7顆及45顆),經送行政 院農業委員會種苗改良繁殖場種子檢查室鑑定,自該種子證 物2袋各選取4顆、6顆進行萌芽試驗,種子樣品發芽率分別 為0%與17%,此有法務部調查局航業調查處高雄調查站民國1 12年3月23日航高緝字00000000000號函暨所附行政院農業委 員會種苗改良繁殖場111年種子檢查報告表、112年度毒保字 第72號扣押物品清單及本院辦理刑事案件電話紀錄查詢表各 1份在卷可稽(112年度他字第2764號卷第3至23頁、第59頁 、本院卷第7頁)。又前開物品疑為比利時耐久能公司處理 出口鴿飼料時所誤摻(至被告楊茂成既因犯罪嫌疑不足而經 不起訴處分確定,即難認其為前揭種子之財產所有人),為 毒品危害防制條例第13條第2項規定不得意圖供栽種之用而 運輸之違禁物,依刑法第38條第1項、第40條第2項之規定, 不問屬於犯罪行為人與否,單獨宣告沒收之。從而,本件聲 請除誤引用毒品危害防制條例第18條第1項規定而聲請就扣 案之大麻種子沒收「銷燬」外,經核於法並無不合,應予准 許。 據上論斷,應依刑事訴訟法第455條之36第2項,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1  日          刑事第十一庭 法 官 李貞瑩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1  日                 書記官 李欣妍

2025-02-21

KSDM-114-單禁沒-22-20250221-1

附民
臺灣高雄地方法院

損害賠償

臺灣高雄地方法院刑事附帶民事訴訟裁定 113年度附民字第1027號 原 告 陳日高(即林焦檜之繼承人) 陳庭穎(即林焦檜之繼承人) 陳靖慈(即林焦檜之繼承人) 被 告 王念民 上列被告因詐欺等案件(113年度金訴字第636號),經原告(被 害人林焦檜之繼承人)提起請求損害賠償之附帶民事訴訟,因事 件繁雜,非經長久之時日不能終結其審判,應依刑事訴訟法第50 4條第1項前段,將本件附帶民事訴訟移送本院民事庭,特此裁定 。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1 日 刑事第十一庭 審判長法 官 李貞瑩 法 官 莊維澤 法 官 陳薇芳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1 日 書記官 蔡佩珊

2025-02-21

KSDM-113-附民-1027-20250221-1

單禁沒
臺灣高雄地方法院

聲請單獨宣告沒收違禁物

臺灣高雄地方法院刑事裁定 114年度單禁沒字第26號 聲 請 人 臺灣高雄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被 告 吳宜螢 上列被告因違反毒品危害防制條例案件,經檢察官聲請單獨宣告 沒收(113年度聲沒字第371號),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扣案之第二級毒品甲基安非他命貳包(均含包裝袋,驗後淨重合 計壹點壹捌肆公克)均沒收銷燬。   理 由 一、聲請意旨略以:被告吳宜螢前因違反毒品危害防制條例案件 ,經檢察官為不起訴處分確定。惟扣案之甲基安非他命2包 ,俱屬違禁物,爰依刑法第40條第2項及毒品危害防制條例 第18條第1項前段規定,聲請單獨宣告沒收銷燬等語。 二、按違禁物或專科沒收之物得單獨宣告沒收;查獲之第一、二 級毒品及專供製造或施用第一、二級毒品之器具,不問屬於 犯罪行為人與否,均沒收銷燬之;刑法第40條第2項及毒品 危害防制條例第18條第1項前段分別定有明文。 三、經查:被告前因施用第二級毒品案件,經本院裁定送觀察、 勒戒後,認無繼續施用毒品傾向,由臺灣高雄地方檢察署檢 察官以112年度毒偵字第2444號為不起訴處分確定,有該不 起訴處分書附卷可憑。而前開案件扣得之白色結晶2包經送 檢驗結果,均含第二級毒品甲基安非他命成分,驗餘淨重各 為1.091公克、0.093公克,有高雄市立凱旋醫院民國112年1 0月12日高市凱醫驗字第80536號、113年12月24日高市凱醫 驗字第89523號濫用藥物成品檢驗鑑定書及112年度安保字第 883號扣案物品清單各1份(見112年度毒偵字第2444號卷第1 19、147頁、聲沒卷第11頁)存卷可佐,足認確均係違禁物 無訛。另上開毒品之包裝袋上均殘留微量毒品,難以析離且 無析離實益,應與毒品整體同視,一併依毒品危害防制條例 第18條第1項前段規定宣告沒收銷燬。至送驗耗損部分毒品 既已滅失,爰不另宣告沒收銷燬。是本件聲請核與法律規定 相符,為有理由,應予准許。 據上論斷,應依刑事訴訟法第455條之36第2項,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0  日          刑事第十一庭 法 官 李貞瑩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0  日                 書記官 林家妮

2025-02-20

KSDM-114-單禁沒-26-20250220-1

單禁沒
臺灣高雄地方法院

聲請單獨宣告沒收違禁物

臺灣高雄地方法院刑事裁定 114年度單禁沒字第24號 聲 請 人 臺灣高雄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被 告 王惟康 上列被告因違反毒品危害防制條例案件,經檢察官聲請單獨宣告 沒收(113年度聲沒字第403號),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扣案之第二級毒品大麻貳包(均含包裝袋,驗後淨重合計肆點零 貳玖公克)及大麻壹瓶(驗後淨重零點柒玖公克)均沒收銷燬。   理 由 一、聲請意旨略以:被告王惟康前因違反毒品危害防制條例案件 ,經檢察官為不起訴處分確定。惟扣案之大麻2包、大麻1瓶 ,係屬違禁物,爰依刑法第40條第2項及毒品危害防制條例 第18條第1項前段規定,聲請單獨宣告沒收銷燬等語。 二、按違禁物或專科沒收之物得單獨宣告沒收;查獲之第一、二 級毒品及專供製造或施用第一、二級毒品之器具,不問屬於 犯罪行為人與否,均沒收銷燬之;刑法第40條第2項及毒品 危害防制條例第18條第1項前段分別定有明文。 三、經查:被告前因施用第二級毒品案件,經本院裁定送觀察、 勒戒後,認無繼續施用毒品傾向,由臺灣高雄地方檢察署檢 察官以113年度毒偵字第1557號為不起訴處分確定,有上開 不起訴處分書附卷可憑。又前開案件扣得之植物2包(驗後 淨重各為1.017公克、3.012公克)、植物1瓶(驗後淨重0.79 公克),送驗結果均含第二級毒品大麻成分,有高雄市立凱 旋醫院民國113年6月4日高市凱醫驗字第84947號濫用藥物成 品檢驗鑑定書及113年度毒保字第269號扣押物品清單各1份( 見113年度毒偵字第1557號卷第63、67頁)存卷可參,足認確 係違禁物無訛;另上開毒品包裝袋上殘留微量毒品,難以析 離且無析離實益,應與毒品整體同視;爰依毒品危害防制條 例第18條第1項前段規定,一併宣告沒收銷燬。至送驗耗損 部分毒品既已滅失,爰不另宣告沒收銷燬。是本件聲請核與 前揭規定相符,應予准許。 據上論斷,應依刑事訴訟法第455條之36第2項,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0  日          刑事第十一庭 法 官 李貞瑩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0  日                 書記官 林家妮

2025-02-20

KSDM-114-單禁沒-24-20250220-1

單禁沒
臺灣高雄地方法院

聲請單獨宣告沒收違禁物

臺灣高雄地方法院刑事裁定 114年度單禁沒字第34號 聲 請 人 臺灣高雄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被 告 鄭博宇 上列被告因違反毒品危害防制條例案件,經檢察官聲請單獨宣告 沒收(114年度執聲字第74號),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扣案之第二級毒品甲基安非他命壹包(含包裝袋,驗後淨重壹點 壹貳公克)沒收銷燬;扣案之吸食器壹支沒收。   理 由 一、聲請意旨略以:被告鄭博宇違反毒品危害防制條例案件,經 檢察官為緩起訴處分確定。惟扣案之甲基安非他命1包、吸 食器1支,均為被告所有供犯罪所用之物,爰依刑事訴訟法 第259條之1規定,聲請單獨宣告沒收銷燬等語。 二、按違禁物或專科沒收之物得單獨宣告沒收;查獲之第一、二 級毒品及專供製造或施用第一、二級毒品之器具,不問屬於 犯罪行為人與否,均沒收銷燬之,刑法第40條第2項及毒品 危害防制條例第18條第1項前段分別定有明文。次按供犯罪 所用、犯罪預備之物或犯罪所生之物,屬於犯罪行為人者, 得沒收之,刑法第38條第2項前段亦有明文。末按檢察官依 第253條或第253條之1為不起訴或緩起訴之處分者,對刑法 第38條第2項規定供犯罪所用、供犯罪預備或因犯罪所得之 物,以屬於被告者為限,得單獨聲請法院宣告沒收刑事訴訟 法第259條之1亦有明文。 三、經查,被告前因施用第二級毒品案件,經臺灣高雄地方檢察 署檢察官以112年度毒偵字第1783號為緩起訴處分確定,且 緩起訴期滿未經撤銷等情,有卷附之緩起訴處分書、執行緩 起訴處分命令通知書及報告書在卷可按。又前開案件扣得之 白色結晶1包經送鑑驗結果,確含第二級毒品甲基安非他命 成分(驗後淨重1.12公克),有高雄市立凱旋醫院民國112 年8月1日高市凱醫驗字第79422號濫用藥物成品檢驗鑑定書 及112年度安保字第726號扣押物品清單各1份(見112年度毒 偵字第1783號卷第37、47頁)存卷可參,足認確係違禁物無 訛,另上開毒品包裝袋其上殘留微量毒品難以析離且無析離 實益,應與毒品整體同視,一併依毒品危害防制條例第18條 第1項前段規定宣告沒收銷燬。至送驗耗損部分毒品既已滅 失,爰不另宣告沒收銷燬。至扣案之吸食器1支,係被告所 有供其施用第二級毒品犯行所用之物,業據被告供承明確, 並有112年度檢管字第2215號扣押物品清單1份在卷可憑(見 112年度毒偵字第1783號卷第31、39頁),爰依刑法第38條 第2項前段及刑事訴訟法第259條之1規定諭知沒收之。綜上 ,本件聲請核與前揭規定相符,應予准許。 據上論斷,應依刑事訴訟法第455條之36第2項、第259條之1,裁 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0  日          刑事第十一庭 法 官 李貞瑩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0  日                 書記官 林家妮

2025-02-20

KSDM-114-單禁沒-34-20250220-1

單禁沒
臺灣高雄地方法院

聲請單獨宣告沒收違禁物

臺灣高雄地方法院刑事裁定 114年度單禁沒字第33號 聲 請 人 臺灣高雄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被 告 賴丁魁 上列被告因違反毒品危害防制條例案件,經檢察官聲請單獨宣告 沒收(113年度聲沒字第202號),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扣案之第二級毒品甲基安非他命壹包(含包裝袋,驗後淨重壹點 貳陸零公克)沒收銷燬。   理 由 一、聲請意旨略以:被告賴丁魁因施用第一、二級毒品案件,業 經檢察官為不起訴處分確定在案。惟本件查扣之甲基安非他 命(聲請書誤載為安非他命)1包,爰依刑法第38條第1項、 第40條第2項、毒品危害防制條例第18條第1項前段規定,聲 請單獨宣告沒收銷燬等語。 二、按違禁物或專科沒收之物得單獨宣告沒收;查獲之第一、二 級毒品及專供製造或施用第一、二級毒品之器具,不問屬於 犯罪行為人與否,均沒收銷燬之;刑法第40條第2項、毒品 危害防制條例第18條第1項前段分別定有明文。 三、經查,被告前因施用第一、二級毒品案件,經本院裁定送觀 察、勒戒後,認有繼續施用毒品之傾向,復以裁定令入戒治 處所施以強制戒治,嗣因已無繼續執行強制戒治處分之必要 ,於民國112年7月24日釋放出所,並由臺灣高雄地方檢察署 檢察官以112年度戒毒偵字第114號為不起訴處分確定,有上 開不起訴處分書在卷可佐。而扣案之白色結晶1包,送驗結 果檢出第二級毒品甲基安非他命成分,檢驗後淨重1.260公 克,有卷附109年度安保字第187號扣押物品清單及高雄市立 凱旋醫院113年11月12日高市凱醫驗字第88276號濫用藥物成 品檢驗鑑定書(見109年度偵字第5298號卷第43頁、聲沒卷 第11頁)存卷可參,足認確係違禁物無誤;另上開毒品包裝 袋上殘留微量毒品,難以析離且無析離實益,應與毒品整體 同視;爰依毒品危害防制條例第18條第1項前段規定,一併 宣告沒收銷燬。至送驗耗損部分毒品既已滅失,爰不另宣告 沒收銷燬。是本件聲請核與法律規定相符,為有理由,應予 准許。 據上論斷,應依刑事訴訟法第455條之36第2項,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0  日          刑事第十一庭 法 官 李貞瑩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收受送達後10 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5  日                 書記官 蔡靜雯

2025-02-20

KSDM-114-單禁沒-33-20250220-1

單禁沒
臺灣高雄地方法院

聲請單獨宣告沒收違禁物

臺灣高雄地方法院刑事裁定 114年度單禁沒字第31號 聲 請 人 臺灣高雄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被 告 廖家斌 上列被告因違反毒品危害防制條例案件,經檢察官聲請單獨宣告 沒收(113年度聲沒字第370號),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扣案如附表編號一所示之物沒收銷燬;扣案如附表編號二所示之 物沒收。   理 由 一、聲請意旨略以:被告廖家斌前因施用第一、二級毒品案件, 經檢察官為不起訴處分確定在案。惟本件查扣之甲基安非他 命(聲請書誤載為安非他命)1包、玻璃球吸食器1支(被告 用以施用上開甲基安非他命之器具,內有微量毒品殘留無法 析離),均足認係違禁物,爰依刑法第38條第1項、第40條 第2項、毒品危害防制條例第18條第1項前段規定聲請單獨宣 告沒收銷燬等語。 二、按查獲之第一、二級毒品及專供製造或施用第一、二級毒品 之器具,不問屬於犯罪行為人與否,均沒收銷燬之,毒品危 害防制條例第18條第1項前段定有明文。再按供犯罪所用、 犯罪預備之物或犯罪所生之物,屬於犯罪行為人者,得沒收 之,刑法第38條第2項前段亦有明文。末按違禁物得單獨宣 告沒收;刑法第38條第2項之物,因事實上或法律上原因未 能追訴犯罪行為人之犯罪或判決有罪者,得單獨宣告沒收, 刑法第40條第2項、第3項分有明文規定。 三、經查:  ㈠被告因施用第二級毒品案件,經本院裁定送觀察、勒戒後, 認有繼續施用毒品之傾向,復以裁定令入戒治處所施以強制 戒治。嗣因已無繼續執行強制戒治處分之必要,於民國113 年6月24日釋放出所,並由臺灣高雄地方檢察署檢察官以113 年度戒毒偵字第61號為不起訴處分確定,有上開不起訴處分 書在卷可佐。  ㈡前開案件中扣得之如附表編號一所示之白色結晶1包,經檢驗 結果確檢出第二級毒品甲基安非他命成分(詳如附表所示) ,足認確係違禁物無誤;另上開毒品包裝袋其上殘留微量毒 品難以析離且無析離實益,應與毒品整體同視,一併依毒品 危害防制條例第18條第1項前段規定宣告沒收銷燬。至送驗 耗損部分毒品既已滅失,爰不另宣告沒收銷燬。  ㈢另扣案如附表編號二所示之玻璃球吸食器1支,為被告所有供 其施用第二級毒品所用之物,業據被告於警詢時供承在卷( 見警卷第3至5頁),復有高雄市政府警察局三民一分局十全 路派出所扣押筆錄及扣押物品目錄表各1份(見警卷第12至1 6頁)在卷可佐。是上開扣案物品,核屬刑法第38條第2項前 段所定得沒收之物,且被告業經檢察官依毒品危害防制條例 第23條第1項之規定為不起訴處分,已如前述,堪認有刑法 第40條第3項所定法律上未能追訴其犯罪之情形。準此,本 院自得依刑法第40條第3項、第38條第2項前段規定,將上開 扣案之如附表編號二所示之玻璃球吸食器1支單獨宣告沒收 之。故聲請人此部分聲請除漏引刑法第40條第3項外,依法 亦屬有據,應予准許。 據上論斷,應依刑事訴訟法第455條之36第2項,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0  日          刑事第十一庭 法 官 李貞瑩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收受送達後10 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0  日                 書記官 周耿瑩      附表: 編號 扣案物名稱 數量/檢驗結果 鑑定書 備註 一 甲基安非他命 (含包裝袋) 1包 白色結晶 檢出第二級毒品甲基安非他命 (驗後淨重0.264公克) 高雄市立凱旋醫院113年12月10日高市凱醫驗字第89145號濫用藥物成品檢驗鑑定書(見聲沒卷第11頁) 110年安保字第623號扣押物品清單(110年度毒偵字第2324號卷第53頁) 二 玻璃球吸食器 1支 110年度檢管字第1758號(110年度毒偵字第2324號卷第55頁)

2025-02-20

KSDM-114-單禁沒-31-20250220-1

本網站部分內容為 AI 生成,僅供參考。請勿將其視為法律建議。

聯絡我們:[email protected]

© 2025 Know9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