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王美惠

共找到 250 筆結果(第 41-50 筆)

暫家護
臺灣彰化地方法院

暫時保護令

臺灣彰化地方法院民事暫時保護令 114年度暫家護字第62號 聲 請 人 ○○○ 即被害人 相 對 人 ○○○ 法定代理人 ○○○ 聲請人聲請對相對人核發暫時保護令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一、相對人不得對下列之人實施身體、精神或經濟上之騷擾、控 制、脅迫或其他不法侵害之行為:被害人甲○○;被害人子女 (○○○);目睹家庭暴力少年(乙○○)。 二、相對人不得對於被害人甲○○、被害人子女(○○○)、目睹家庭 暴力少年(乙○○)為下列聯絡行為:騷擾、接觸、跟蹤。   理  由 一、聲請意旨略以:相對人為聲請人之女,相對人為未成年人。 於民國111年7月間,曾因聲請人處理相對人與弟弟乙○○的糾 紛,相對人就拿掃把打聲請人的頭。於114年1月25日3時許 聲請人遭相對人攻擊,當天相對人要求聲請人前往彰化市祖 父母住處載相對人返回秀水住家,但因天色已晚,隔日可由 相對人父親或祖父母載其返家,聲請人就拒絕,不料相對人 於深夜時自行出現在彰化縣○○鄉○○村○○街00巷00號住處,相 對人叫醒聲請人並質問為何沒有載她回家,相對人並拿著枕 頭直接朝聲請人臉上蓋過去,後續相對人稱要讓聲請人永遠 找不到她便自行出門,聲請人追出門後,兩造在住家門前對 峙時,相對人突然衝上前掐住聲請人脖子及拉扯聲請人頭髮 ,後續相對人弟弟乙○○看到後幫忙勸架,相對人便進屋内拿 出剪刀,三人在屋外對峙,之後相對人便離開現場了,後續 警方及相對人父親到場,才把相對人叫回來返家休息。相對 人對聲請人實施不法侵害行為,已發生家庭暴力事件,可認 聲請人有繼續遭受相對人實施不法侵害行為之急迫危險,為 此依家庭暴力防治法之規定,聲請核發該法第14條第1項第1 、2、4、10款內容之暫時保護令等語。 二、按法院核發暫時保護令或緊急保護令,得不經審理程序;法   院為保護被害人,得於通常保護令審理終結前,依聲請核發   暫時保護令;法院核發暫時保護令或緊急保護令時,得依聲   請或依職權核發家庭暴力防治法第14條第1項第1款至第6款   、第12款及第13款之命令,同法第16條第1項、第2項、第3   項分別定有明文。又保護令之核發,本質上屬民事事件,仍   應提出證據證明,惟因考量家庭暴力防治法之立法意旨、為   貫徹該法『讓被害人安居家庭中』之立法精神、及阻止施暴   者繼續對受虐者為不法侵害行為,乃依非訟事件之法理,以   較寬鬆之『自由證明』法則,取代『嚴格證明』法則,即聲   請人仍須提出『優勢證據』證明家庭暴力發生及相對人有繼   續為家庭暴力之危險。再上開所謂『優勢證據』係指證據能   證明發生之可能大於不發生之可能,並未明確要求證據證明   力達到『明確可信』標準、或刑事案件之『無合理懷疑』之   標準。綜上,聲請人聲請核發保護令,僅須提出『優勢證據   』,使法院得生較強固心證信其主張之家庭暴力事實、且有   繼續受害之虞為真,合先敍明。 三、經查,聲請人主張相對人為其女,聲請人遭受相對人對其實 施身體上之不法侵害行為,有再受家庭暴力之急迫危險等情 ,業據提出警詢筆錄、家庭暴力通報表、全戶戶籍資料等件 為證,堪認聲請人之主張為真實。 四、本件聲請,足認聲請人已釋明有合理之理由堪信已發生家庭 暴力事件,聲請人有繼續遭受相對人實施不法侵害行為,且 係處於急迫危險之情況,本院認為核發如主文所示內容之暫 時保護令為適當,爰裁定如主文。而聲請人聲請遠離令部分 ,家事聲請狀上記載應遠離「彰化縣○○鄉○○街00巷00號以東 」,此遠離範圍並不特定,且涵蓋過廣,故此部分暫不核發 。至聲請人聲請家庭暴力防治法第14條第1項第10款有關相 對人應完成處遇計畫之暫時保護令,則非暫時保護令可核發 之內容,應待審理通常保護令案件後,再為准駁之諭知。 五、本院將繼續進行通常保護令事件之審理程序。聲請人或相對 人若對本院所核發之暫時保護令有不服,或有不同意見,得 於本院審理通常保護令之期間,隨時以書狀向本院提出陳述 ,且得於審理程序自行偕同證人到庭證述,或提出有利於己 之證據以供調查。又相對人如有違反本保護令內容之行為, 依家庭暴力防治法第61條規定,為違反保護令罪,可處3年 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科或併科新臺幣10萬元以下罰金,附 此敘明。 六、依家庭暴力防治法第16條第1項、第3項,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4  日          家事法庭 法   官 王美惠 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本裁定抗告,須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 本裁定自核發時起生效,於聲請人撤回通常保護令之聲請、法院 審理終結核發通常保護令或駁回聲請時,失其效力。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4  日               書 記 官 林子惠 附註: 一、依家庭暴力防治法第15條第1項規定本保護令自核發時起生 效。 二、家庭暴力防治法第61條:   違反法院依第十四條第一項、第十六條第三項或依第六十三 條之一第一項準用第十四條第一項第一款、第二款、第四款 、第十款、第十三款至第十五款及第十六條第三項所為之下 列裁定者,為違反保護令罪,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 科或併科新臺幣十萬元以下罰金:  1.禁止實施家庭暴力。  2.禁止騷擾、接觸、跟蹤、通話、通信或其他非必要之聯絡行 為。  3.遷出住居所。  4.遠離住居所、工作場所、學校或其他特定場所。  5.完成加害人處遇計畫。  6.禁止未經被害人同意,重製、散布、播送、交付、公然陳列 ,或以他法供人觀覽被害人之性影像。  7.交付或刪除所持有之被害人性影像。  8.刪除或向網際網路平臺提供者、網際網路應用服務提供者或 網際網路接取服務提供者申請移除已上傳之被害人性影像。

2025-02-14

CHDV-114-暫家護-62-20250214-1

家護
臺灣彰化地方法院

通常保護令

臺灣彰化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家護字第93號 聲 請 人 ○○○ 相 對 人 ○○○ 上列聲請人聲請對相對人核發通常保護令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聲請駁回。       理  由 一、聲請意旨略以:相對人為聲請人之子。於民國114年1月4日2 2時許在彰化縣○○市○○街000號兩造住處內,相對人酒後到聲 請人房間內咆嘯,指責聲請人未經相對人同意就移置他的物 品,在聲請人解釋過程中,相對人徒手揮向聲請人,並控制 聲請人雙手,聲請人有立即反抗保護自己,但相對人在控制 聲請人雙手時,還自已持聲請人的手去攻擊他自己(聲請人 當時手上有拿按摩棒),相對人把聲請人的手捏到淤青,相 對人抓住聲請人的雙手把我推到床邊,聲請人就趴在地上了 。聲請人擔心自身安全且希望相對人搬家,才聲請保護令。 相對人對於聲請人實施不法侵害行為,已發生家庭暴力事件 ,且足認聲請人有繼續遭受相對人實施不法侵害行為之虞, 為此依家庭暴力防治法之規定,聲請核發該法第14條第1項 第1、2、4款內容之保護令等情。 二、相對人答辯略以:  ㈠他說的並非事實,我那天有喝酒,好像喝威士忌,喝一杯而 已。那天我沒有要打他,而且我182公分,85公斤,他65歲 ,我要打她為什麼是我去驗傷,她平常如果發生口角,就會 歇斯底里,作勢拿身邊所有東西,棍子、水果刀,我兒子有 看過棍子,我老婆有看過水果刀。那天是我進去跟她說我們 的東西自己整理,不要動到我們的東西,她看到什麼就會拿 去丟拿去藏。那天口角確實是因為她去搬樓梯間的三箱東西 ,而且我們東西都是放在樓梯的置物空間裝箱放好的。  ㈡那天她拿棍子,即她講的木製按摩棒,她作勢要打我,我下 意識去擋,結果揮到我的頭,我的手抓住木製按摩棒後也不 敢放開,我沒放開她也沒有辦法動,她一口就咬上來。拉扯 間她的棍子揮到我的頭、手指。我根本沒有對我媽媽有家暴 。  ㈢未來我會考慮搬出去,我現在都焦慮憂鬱要看醫生,要吃安 眠藥、抗焦慮的藥。我沒有騷擾她,只要忤逆她,她就會說 我不孝。從我爸爸過世後十幾年,都是我在照顧她,她有眩 暈症,我也曾經揹她下樓帶她就醫,照顧她,太太也跟我一 樣輪流請假照顧她。因為我大哥搬回來,我們平常做牛做馬 ,久久回來帶一瓶牛奶回來的人就是孝子,媽媽生活上也是 處處針對我們這一家,碗沒有洗算我的,我哥哥沒有洗,媽 媽說我洗就好,倒垃圾、掃地、拖地我哥哥都不用洗,我有 分擔家務,但是沒有做到媽媽就會講。我太太不跟聲請人講 話是因為聲請人言語上會攻擊我太太的家人,因為我岳父滿 早就過世了。 三、按法院於審理終結後,認有家庭暴力之事實且有必要者,應 依聲請或依職權核發通常保護令,家庭暴力防治法第14條第 1項定有明文。是通常保護令之核發以有家庭暴力之事實且 有核發通常保護令之必要者,始得核發。所謂有家庭暴力之 事實,係指相對人曾對於被害人實施家庭暴力行為而言。所 謂有核發通常保護令之必要,係指被害人有繼續遭受相對人 實施家庭暴力行為之虞而言。次按,我國家庭暴力防治法就 保護令之舉證責任未有規定,是關於通常保護令之舉證責任 ,自應依家庭暴力防治法第20條第1項準用家事事件法準用 非訟事件法再準用民事訴訟法第277條前段之規定,由主張 該有利於己事實之當事人負舉證責任,亦即聲請人聲請核發 通常保護令,必須證明有正當、合理之理由足認已發生家庭 暴力事件,且被害人有繼續受相對人虐待、威嚇、傷害或其 他身體上、精神及經濟上不法侵害之危險,如不核發保護令 ,將導致無法回復之損害者,始可核發保護令,倘聲請人無 法提出合理事證證明已發生家庭暴力事件,且被害人有受「 繼續」侵害或加害之危險,則無異以保護令為限制他人權利 及自由之手段,自不應予以核發保護令。家庭成員間因互毆 或他方同具可歸責性之「偶發」衝突事故,致發生「一時」 性之家庭暴力事實,或因可歸責於被害人之事由,致加害人 出於過當之反應而為一時性之身體上或精神上不法侵害行為 。如該偶發情事之情節尚屬「輕微」,難認為家庭成員有繼 續受家庭暴力行為之危險時,自無依家庭暴力防治法核發通 常保護令之必要。蓋上開無繼續受家庭暴力行為之危險之「 偶發性」、「一時性」家庭暴力行為,並非屬家庭暴力防治 法所欲規範之範疇(最高法院94年度台抗字第729號、93年 度台抗字第951號、92年度台抗字第626號、91年度台抗字第 434號民事裁定參照)。 四、經查,聲請人主張其與相對人係母子關係,其遭相對人實施 上開家庭暴力行為等情,固據其提出警詢筆錄、家庭暴力通 報表、成人保護案件通報表及個人戶籍資料等件為憑。惟查 警詢筆錄、家庭暴力通報表、成人保護案件通報表,均係聲 請人單方指述所製作,而個人戶籍資料僅能證明兩造間之親 屬關係,而聲請人主張其受有相對人前揭暴力侵害行為,並 未檢附具體事證以實其說。而相對人則否認有家暴,並有傳 喚證人即相對人之妻○○○到庭結證:「(問:114年1月4日晚 上七點,聲請人跟相對人是否有發生口角衝突?)有。因為 婆婆一直叫我們整理東西,我們東西整理好,放在二樓樓梯 口,我婆婆就去動我們的東西,我請我老公跟婆婆溝通。不 管我們東西放在樓梯口還是放在其他地方,婆婆都會叫我們 移開。我請我先生跟婆婆溝通不要動我們的東西,因為這種 事情已經發生過很多次,婆婆經常動我們的東西及丟我們的 東西,只要她看了不高興就會隨意丟掉,快過年她叫我們整 理,我們已經整理好了,只是先放在樓梯口。(問:後來怎 麼了?)先生跟婆婆溝通,聲音很大,我進去看到婆婆拿棍 子打我先生,她們兩個在拉扯,我把她們架開。婆婆說了很 多話,反正就是說我們不禮貌,她說要社會局來做調解,後 來我看到我先生身上有傷,婆婆沒有受傷。我看到的是我婆 婆動手打我老公,我老公沒有打我婆婆,我老公都沒有反擊 。(問:婆婆有倒在地上嗎?)沒有,她站得好好的,她還直 接跟我說她會去法院怎樣怎樣,去警察局怎樣,口氣還是很 兇,隔天還對我們很兇,說要去社會局、警局報案。(相對 人問:之前發生衝突時,有無看到聲請人拿水果刀對我揮舞 ?)有。(問:那是什麼時候的事情?)我大伯搬回來那時候 ,大伯搬回來時有過一次大衝突,那次婆婆也是要打我先生 ,一樣也是拿木棍,是因為小孩的關係,因為大伯請我的小 孩搬東西,我小孩有去搬,來來回回好幾次,但是有差一個 櫃子沒有搬到,後來我小孩有衣服放在婆婆房間,進婆婆房 間要拿衣服,婆婆就一直罵我小孩說為什麼沒有幫忙搬完東 西,說伯父對他那麼好,常常買東西給他吃,後來我心疼孩 子,請先生去婆婆溝通,婆婆不開心就拿棍子追出來,這是 大伯剛搬回來那年。之後有一次,也是發生口角衝突,婆婆 就拿水果刀作勢要砍我先生。」等語,此有本院114年2月10 日訊問筆錄在卷。 五、本院審酌兩造陳述事發之經過及上開事證,並參酌相對人對 聲請人提出保護令聲請之案卷資料(本院114年度家護字第1 37號),認相對人係正值壯年、身材壯碩之男性,聲請人為 年滿65歲、身材矮小之女性,若相對人真的要毆打或對聲請 人施暴,聲請人身上不可能沒有受傷。再者聲請人陳述拉扯 過程中,相對人推聲請人,導致聲請人趴在地上,此亦為相 對人否認。本件聲請人未提出任何事證證明相對人確實有對 其實施肢體暴力行為,反而是相對人在此次衝突中受有「1. 左側拇指擦傷2.左側前臂挫傷3.頭皮鈍傷4.腦震盪」等傷害 (見相對人於本院113年度家護字第137號提出之驗傷診斷書 ),顯見事發經過應係相對人所述較為可信,即聲請人拿木 製按摩棒毆打相對人,相對人以手抓住聲請人、制止聲請人 繼續毆打相對人,過程中聲請人還咬相對人等情較為可採。 況依聲請人陳述相對人受傷後還拿驗傷診斷書至聲請人房間 表明將提告保護令,聲請人於翌日亦至警局對相對人提告保 護令,若聲請人確有受傷,為何沒去驗傷或提供警方受傷照 片,此顯與常理有違,聲請人主張其受相對人實施家庭暴力 、手有瘀青,尚難遽予採信。況聲請人於警詢時亦陳述:相 對人沒有對聲請人家暴過,只有昨天(4日)而已等語,亦足 以認定相對人平日並非有暴力傾向,或對聲請人有繼續為不 法侵害之虞,或如不予核發保護令,將無法立即防止相對人 之侵害性行為,而導致無法恢復之傷害。是本件聲請人並未 舉證證明其確實受相對人對其實施家庭暴力行為,且無法證 明其有再受暴力之虞,本件聲請核與家庭暴力防治法旨在防 止繼續受家庭暴力之情有間,自無核發保護令之必要。從而 ,本件聲請為無理由,應予駁回。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3  日          家事法庭  法 官 王美惠 上為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本裁定不服者,須於收受本裁定之翌日起10日內向本院提出 抗告狀。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3  日                書記官 林子惠

2025-02-13

CHDV-114-家護-93-20250213-1

司家補
臺灣屏東地方法院

拋棄繼承

臺灣屏東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司家補字第30號 聲 明 人 王語霖 一、上列聲明人聲明對被繼承人王美惠拋棄繼承事件,聲明人聲 請未據繳納裁判費用。查本件係因非財產權關係而為聲請, 依家事事件法第97條準用非訟事件法第14條第1項、臺灣高 等法院民事訴訟與非訟事件及強制執行費用提高徵收額數標 準第五條之規定,應徵收費用為原定徵收費用數額,加徵十 分之五,故為新臺幣1,500元。茲依非訟事件法第25條本文 、第26條第1 項之規定,限聲明人於收受本裁定送達之日起 7 日內補繳,逾期不繳,即駁回其聲請,特此裁定。 二、本裁定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3 日 家事庭 司法事務官 陳俊宏

2025-02-13

PTDV-114-司家補-30-20250213-1

家護
臺灣彰化地方法院

通常保護令

臺灣彰化地方法院民事通常保護令 114年度家護字第137號 聲 請 人 ○○○ 即被害人 相 對 人 ○○○ 聲請人聲請對相對人核發通常保護令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一、相對人不得對下列之人實施身體、精神或經濟上之騷擾、控 制、脅迫或其他不法侵害之行為:被害人甲○○。 二、相對人不得對於被害人甲○○為下列聯絡行為:騷擾。 三、本保護令之有效期間為一年。   理  由 一、聲請意旨略以:相對人為聲請人之母,於民國114年1月4日1 9時許在彰化縣○○市○○街000號兩造住處內,因相對人常亂移 動聲請人夫妻之物品,經聲請人與相對人溝通未果,兩造發 生口角,相對人就拿一根木棍作勢要打聲請人,聲請人欲奪 下木棍拉扯中有打到聲請人頭部,之後拉扯中,相對人有咬 聲請人左手臂,聲請人的手與頭部皆有受傷。相對人已對聲 請人實施不法侵害行為,已發生家庭暴力事件,可認聲請人 有繼續遭受相對人實施不法侵害行為之危險,為此依家庭暴 力防治法之規定,聲請核發該法第14條第1項第1、2款內容 之保護令等情。 二、相對人答辯略以:  ㈠他要打我,我拿的不是木棍是木製按摩棒要抵制,他雙手抓   住我,我沒有辦法撥開,所以我咬住他,但是我只是輕輕咬   ,我有控制力量,否則他的肉會被我咬下來。他就把我雙手   抓住把我揮推出去害我摔在地上。如果兒子沒有來忤逆我,   我怎麼可能會這樣。他的東西都裝箱子上面寫請勿動,堆在   二樓到三樓的樓梯間,我要上樓拜拜,我覺得出入不方便,   我把他的箱子搬到三樓儲藏室放,說這樣比較好出入,結果   他喝酒之後就到我房間責罵我,說我動他的東西,他就要撥   我,我就拿按摩棒要抵制他,是他自己拿按摩棒打他自己。  ㈡當天我沒有報警,是他1月4日去申請診斷書回來又去我房間   說我打他,他一定要告我,又來我房間耀武揚威,我才1月5   日去派出所聲請保護令。  三、按法院於審理終結後,認有家庭暴力之事實且有必要者,應 依聲請或依職權核發包括下列一款或數款之通常保護令,家 庭暴力防治法第14條第1項定有明文。 四、經查,聲請人主張上開事實,業據聲請人於警詢及本院訊問 時陳述明確,並提出家庭暴力通報表、成人保護案件通報表 、個人戶籍資料、員榮醫院診斷證明書影本、傷勢照片4張 等件為證。而相對人則稱其有拿木製按摩棒出來要抵制聲請 人,且有輕輕咬聲請人,但是聲請人自己拿按摩棒打他自己 等情。本院審酌上開證據、兩造陳述及本院另案114年度家 護字第93號中證人即聲請人之妻○○○之證述,認兩造確有發 生拉扯衝突,且相對人有咬聲請人、打聲請人,聲請人主張 其遭受相對人實施家庭暴力行為,且有再受家庭暴力之危險 等情,確有所據,堪信為真實。 五、本件因聲請人遭受相對人對其實施家庭暴力不法侵害行為, 聲請人有繼續遭受相對人實施不法侵害行為之危險,本院參 酌兩造陳述之內容,以及聲請人遭受家庭暴力之程度,認為 核發如主文所示內容之保護令為適當,爰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3  日          家事法庭 法   官 王美惠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本裁定抗告,須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3  日               書 記 官 林子惠 附註: 一、依家庭暴力防治法第15條第1項規定本保護令自核發時起生 效。 二、家庭暴力防治法第61條:   違反法院依第十四條第一項、第十六條第三項或依第六十三 條之一第一項準用第十四條第一項第一款、第二款、第四款 、第十款、第十三款至第十五款及第十六條第三項所為之下 列裁定者,為違反保護令罪,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 科或併科新臺幣十萬元以下罰金:  1.禁止實施家庭暴力。  2.禁止騷擾、接觸、跟蹤、通話、通信或其他非必要之聯絡行 為。  3.遷出住居所。  4.遠離住居所、工作場所、學校或其他特定場所。  5.完成加害人處遇計畫。  6.禁止未經被害人同意,重製、散布、播送、交付、公然陳列 ,或以他法供人觀覽被害人之性影像。  7.交付或刪除所持有之被害人性影像。  8.刪除或向網際網路平臺提供者、網際網路應用服務提供者或 網際網路接取服務提供者申請移除已上傳之被害人性影像。

2025-02-13

CHDV-114-家護-137-20250213-1

家繼簡
臺灣彰化地方法院

代位分割遺產

臺灣彰化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家繼簡字第43號 原 告 ○○○ 上列原告請求被代位人(即債務人)○○○代位分割遺產事件,本 院裁定如下:   主 文 原告應於本裁定送達十日內,具狀補正如附表所示之事項,逾期 未補正,即駁回本件訴訟。   理  由 一、按原告之訴,有起訴不合程式或不備其他要件者,法院應以 裁定駁回之;但其情形可以補正者,審判長應定期間先命補 正;原告之訴,有當事人不適格或欠缺權利保護必要,或依 其所訴之事實,在法律上顯無理由者,法院得不經言詞辯論 ,逕以判決駁回之;但其情形可以補正者,審判長應定期間 先命補正,民事訴訟法第249條第1項第6款、第2項定有明文 。此規定依家事事件法第51條準用之。又求遺產分割之訴狀 ,並宜附具繼承系統表及遺產清冊,家事事件法第71條亦定 有明文。 二、經查,本件原告起訴請求代位分割遺產事件,有如附表所載 應補正事項(補正理由詳附表說明欄所載),經本院於113 年9月30日、10月28日通知原告到庭調查,原告經合法通知 均未到庭。原告起訴尚有以上程式之欠缺,爰定期命原告補 正如主文所示,逾期未補正,即駁回原告之訴。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2  日         家事法庭 法   官 王美惠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本裁定抗告,須於裁定送達後10日之不變期間內,向本院提 出抗告狀,並繳納抗告費新臺幣1,5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2  日              書 記 官 林子惠 附表: 編號 補正事項 說明 1 原告應提出:①被繼承人○○○全部遺產清冊。並以全部遺產為本件分割標的。②就被繼承人○○○所遺下列不動產辦妥繼承登記後之第一類登記謄本:彰化縣○○鎮○○段000000000地號土地(169.08平方公尺,權利範圍22000分之1285) 遺產分割係以消滅遺產公同共有關係為目的,故除被繼承人以遺囑禁止繼承人分割之遺產、或共同繼承人以契約約定禁止分割之遺產外,應以全部遺產為整體分割,不能以遺產中之個個財產或部分遺產為分割之對象(最高法院84年度台上字第2410號判決要旨參照)。故請求分割遺產須提出被繼承人全部遺產之遺產清冊,以確定分割遺產之對象及範圍。 次按繼承人有數人時,在分割遺產前,各繼承人對於遺產全部為公同共有,民法第1151條定有明文。而繼承人請求分割該公同共有之遺產,性質上為處分行為,如係不動產,依民法第759條規定,於未辦妥繼承登記前,不得為之。又不動產之繼承登記,得由任何繼承人為全體繼承人聲請之,除經繼承人全體同意,得申請為分別共有之登記外,均應申請為公同共有之登記,此觀土地法第73條第1項及土地登記規則第120條第1項規定即明。故各繼承人得為全體繼承人之利益,單獨聲請為公同共有之繼承登記故在繼承人相互間並無以訴請求他繼承人協同辦理繼承登記之必要。末按「下列各款登記,得代位申請之:…四、其他依法律得由權利人代位申請登記者」,土地登記規則第30條第4款定有明文,其立法理由乃明揭:『…三另得由權利人代位申請登記者,除本規則規定外,其他法律亦有得代位申請者,例如民法第242條規定,債務人怠於行使其權利時,債權人因保全債權得以自己名義行使其權利者,為保持法規適用之彈性,爰增訂第3款』(按此即現行條文第4款,按99年6月28日土地登記規則第30條增訂第3款,故原第3款遂移列為現行第4款)」,是債務人倘怠於就遺產辦理「公同共有」之繼承登記,債權人自得逕依土地登記規則第30條第4款之規定,代位債務人對地政機關行使其繼承登記聲請權,而無庸訴請法院裁判為之。 本件原告起訴僅以被繼承人所遺彰化縣○○鎮○○段000000000地號土地為遺產分割標的,未以被繼承人全部遺產為分割標的,顯於法不合,應予補正。另被繼承人所遺彰化縣○○鎮○○段000000000地號土地尚未辦理繼承登記,亦應予補正。 2 原告應提出書狀記載正確之「應受判決事項聲明」(即應記載對於遺產之分割方法及各被告就遺產之應繼分)。 本件原告於起訴狀聲明雖記載「依民法第242條、第1164條規定,代位債務人謝慶琦,對其餘繼承人起訴請求分割共同繼承之遺產」等語,惟原告並未記載各繼承人應繼分比例為多少,及如何分割,原告起訴聲明並不明確,原告應補正全體繼承人就遺產之正確應繼分比例,及分割方法。 3 原告應提出原告對被代位人○○○之債權憑證或債權證明文件。並說明債務人○○○所積欠原告之債務,是否已陷遲延責任,且其「目前」已無資力或其資力不足償原告之債權,並請提證據證明。 按代位權係債權人代行債務人之權,代行者與被代行者之間,必須有債權債務關係之存在,否則即無行使代位權之可言,並以債權人如不代位行使債務人之權利,其債權即有不能完全滿足清償之虞而有保全債權之必要始得為之。倘債之標的與債務人之資力有關,如金錢之債,其債務人應就債務之履行負無限責任時,代位權之行使自以債務人陷於無資力或資力不足為要件。若債務人未陷於無資力或資力不足者,即無行使代位權以保全債權之必要。且債權人之權利,非於債務人負遲延責任時,不得行使,此觀民法第242 條、第243 條規定自明(最高法院94年度台上字第301 號民事判決意旨參照)。 本件原告並未提出原告對被代位人○○○之債權憑證或債權證明文件,無法認定其是否有符合代位權之要件,且被代位人○○○目前已陷於無資力或其資力不足償原告之債權,原告應予補正。

2025-02-12

CHDV-113-家繼簡-43-20250212-1

家訴聲
臺灣彰化地方法院

聲請許可為訴訟繫屬事實登記

臺灣彰化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家訴聲字第2號 聲 請 人 ○○○ 上列聲請人代位○○○與相對人○○○、○○○間代位請求分割遺產事件 (本院113年度家繼簡字第43號),聲請人聲請許可訴訟繫屬事 實登記,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聲請駁回。   理  由 一、聲請意旨經審理後略以:被代位人○○○迄今尚積欠聲請人新 臺幣30萬元,聲請人業已向本院提起代位分割遺產之訴訟, 現由本院以113年度家繼簡字第43號(下稱本案訴訟)審理中 。聲請人依民事訴訟法第254條第5項規定,聲請准就附表所 示之遺產為訴訟繫屬事實之登記等語。 二、按訴訟標的基於物權關係,且其權利或標的物之取得、設定 、喪失或變更,依法應登記者,於事實審言詞辯論終結前, 原告得聲請受訴法院以裁定許可為訴訟繫屬事實之登記;民 事訴訟法第254條第5項定有明文。法院裁定許可為訴訟繫屬 事實之登記,以原告之訴訟標的係基於物權關係,且其權利 或標的物之取得、設定、喪失或變更,依法應登記者為限。 次按因繼承、強制執行、徵收、法院之判決或其他非因法律 行為,於登記前已取得不動產物權者,應經登記,始得處分 其物權,民法第759條並有明文。所謂判決,係僅指依其宣 告足生物權法上取得某不動產物權效果之力,恆有拘束第三 人之必要,而對於當事人以外之一切第三人亦有效力者而言 ,惟形成判決(例如分割共有物判決)始足當之,不包含其 他判決在內。又共有物之分割,經分割形成判決確定者,即 生共有關係終止及各自取得分得部分所有權之效力。 三、經查,本件聲請人起訴請求代位分割遺產,訴訟標的既為分 割共有物之形成權,依上開規定及說明,該事件判決無待登 記即發生效力,核與民事訴訟法第254條第5項所定其權利或 標的物之取得、設定、喪失或變更,依法應登記者有別。且 不動產未經分割前係繼承人公同共有,非經全體共有人同意 ,不得處分,自不生第三人善意取得之情形。況本件被繼承 人之遺產尚有部分不動產(彰化縣○○鎮○○段000000000地號 土地)仍未辦理繼承登記(仍登記在被繼承人名下),且原 告未以被繼承人全部遺產為分割標的,原告本案請求尚有未 合。從而,聲請人聲請准為訴訟繫屬事實之登記,於法不合 ,應予駁回,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2  日         家事法庭 法   官  王美惠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本裁定抗告,須於裁定送達後10日之不變期間內,向本院提 出抗告狀,並繳納抗告費新臺幣1,5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2  日              書 記 官  林子惠 附表 編號 遺產名稱(土地) 1 彰化縣○○鎮○○段段000000000地號

2025-02-12

CHDV-113-家訴聲-2-20250212-1

家聲
臺灣彰化地方法院

閱覽卷宗

臺灣彰化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家聲字第7號 聲 請 人 台新國際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林淑真 上列聲請人聲請閱覽卷宗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准許聲請人閱覽、抄錄或影印本院93年度繼字第593號拋棄繼承 事件卷宗全卷。   理  由 一、按當事人得向法院書記官聲請閱覽、抄錄或攝影卷內文書, 或預納費用聲請付與繕本、影本或節本。第三人經當事人同 意或釋明有法律上之利害關係,而為前項之聲請者,應經法 院裁定許可,民事訴訟法第242條第1項及第2項定有明文。 依家事事件法第97條、非訟事件法第48條規定,上開規定於 家事非訟事件準用之。 二、聲請意旨略以:聲請人為被繼承人○○○之債權人,為明瞭其 繼承人拋棄繼承之情形,並向其繼承人追償債務,請求准許 閱覽本院93年度繼字第593號拋棄繼承事件卷宗等語。 三、經查,聲請人主張之事實,業據其提出台新銀行YouBe申請 書(金融卡)、台新國際商業銀行歸戶查詢等件影本為證, 堪認其已釋明與前揭事件之法律上利害關係。是依首揭規定 ,聲請人聲請閱卷,應予准許。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2  日         家事法庭 法   官 王美惠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本件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2  日              書 記 官 林子惠

2025-02-12

CHDV-114-家聲-7-20250212-1

監宣
臺灣彰化地方法院

監護宣告

臺灣彰化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監宣字第657號 聲 請 人 ○○○ 相 對 人 ○○○ 關 係 人 ○○○ ○○○ 上列聲請人聲請監護宣告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宣告○○○(民國00年0月00日生、國民身分證號碼:Z000000000號 )為受監護宣告之人。 選定○○○(民國00年0月00日生、國民身分證號碼:Z000000000號 )為受監護宣告之人之監護人。 指定○○○(民國00年0月0日生、國民身分證號碼:Z000000000號 )為會同開具財產清冊之人。 聲請程序費用由受監護宣告之人負擔。   理  由 一、聲請意旨略以:聲請人為相對人之媳,因相對人患有失智症 ,致不能為意思表示或受意思表示,或不能辨識其意思表示 之效果。爰依民法第14條、第1110條、第1111條及家事事件 法第164條之規定,請求對相對人為監護宣告,為此請求選 定聲請人為相對人之監護人,並指定關係人即相對人之夫○○ ○為會同開具財產清冊之人等語。 二、按對於因精神障礙或其他心智缺陷,致不能為意思表示或受 意思表示,或不能辨識其意思表示之效果者,法院得因本人 、配偶、四親等內之親屬、最近一年有同居事實之其他親屬 、檢察官、主管機關、社會福利機構、輔助人、意定監護受 任人或其他利害關係人之聲請,為監護之宣告,民法第14條 第1項定有明文。次按受監護宣告之人應置監護人。法院為 監護之宣告時,應依職權就配偶、四親等內之親屬、最近一 年有同居事實之其他親屬、主管機關、社會福利機構或其他 適當之人選定一人或數人為監護人,並同時指定會同開具財 產清冊之人。法院為前項選定及指定前,得命主管機關或社 會福利機構進行訪視,提出調查報告及建議。監護之聲請人 或利害關係人亦得提出相關資料或證據,供法院斟酌。法院 選定監護人時,應依受監護宣告之人之最佳利益,優先考量 受監護宣告之人之意見,審酌一切情狀,並注意下列事項: (一)受監護宣告之人之身心狀態與生活及財產狀況。(二)受 監護宣告之人與其配偶、子女或其他共同生活之人間之情感 狀況。(三)監護人之職業、經歷、意見及其與受監護宣告之 人之利害關係。(四)法人為監護人時,其事業之種類與內容 ,法人及其代表人與受監護宣告之人之利害關係。民法第11 10條、第1111條、第1111條之1分別定有明文。再按監護宣 告之裁定,於裁定送達或當庭告知法院選定之監護人時發生 效力;監護宣告裁定經廢棄確定前,監護人所為之行為,不 失其效力,家事事件法第169條第1項、第170條第1項分別定 有明文。 三、經查,聲請人所主張之事實,有同意書、親屬系統表、戶籍 謄本、身心障礙證明等件為證,且經本院於鑑定人即衛生福 利部彰化醫院蕭銘鴻醫師前實施鑑定,前開鑑定醫師所為之 鑑定意見認:「精神狀態:(1)意識/溝通性:可簡單表示意 見,有時會答非所問。有時只記得舊名字,但有時可記得現 在的姓名;無法回答自己的生日或歲數。(2)記憶力:立即 記憶、短期記憶皆明顯受損,難複誦問題。(3)定向力:有 時認得案媳婦,但有時又認不出來,也認不出案孫;但不知 時間、地點。(4)計算能力:可簡單的算數。(5)理解・判斷 力:不認得部分生活常見之物。抽象思考受損,難聽懂俚語 或是類比事物。判斷力差,難回答假設性問題,也無法分辨 明顯的詐騙。(6)現在性格特徵:退化。(7)其他(氣氛,感 情狀態,幻覺,妄想・異常行動等):活動力低。(8)智能檢 查,心理學檢查:退化。」、「有關判斷能力判定之意見: 不能管理處分自己財產。判定的根據:依○○○女士目前心智 狀況,只能以簡短回答,但有時會答非所問,且難以理解複 雜的事。因失智症導致認知功能嚴重缺損,無法獨立完成基 本生理需求。因認知功能缺損以致金錢、數字、是非對錯等 概念嚴重缺損,是故,亦無法管理與處置個人事務。」、「 回復可能性說明:回復可能性低。」、「鑑定判定:(1)基 於受鑑定人有失智症,其程度達中度至重度,不能管理處分 自己的財產,回復之可能性低。⑵失智症之程度,可為監護 宣告。」等情,有衛生福利部彰化醫院114年2月6日彰醫精 字第1143600071號函暨成年監護鑑定書一份在卷可稽。故聲 請人聲請對相對人為監護之宣告,為有理由,應予准許,爰 宣告相對人為受監護宣告之人。 四、本件相對人既經監護宣告,業如前述,揆諸前揭規定,自應 為其選定監護人及指定會同開具財產清冊之人。查聲請人及 關係人○○○分別為相對人之媳婦、丈夫,堪認該2人均能盡力 維護相對人之權益,且相對人之子○○○、夫○○○均同意由聲請 人擔任相對人之監護人,由關係人○○○擔任會同開具財產清 冊之人等情,有本院訊問筆錄供參,並提出同意書、戶籍謄 本、診斷書等件為證。本院審酌上情認聲請人及關係人○○○ 應與相對人關係非常密切,由渠等分別擔任相對人之監護人 、會同開具財產清冊之人,應符合相對人之最佳利益,爰裁 定如主文第2、3項所示。 五、末依民法第1113條準用同法第1099條、第1099條之1之規定 ,於監護開始時,監護人○○○對於受監護宣告之人○○○之財產 ,應會同關係人○○○於2個月內開具財產清冊,並陳報法院, 於開具完成並陳報法院前,監護人對於受監護宣告之人之財 產,僅得為管理上必要之行為,併此指明。 六、依家事事件法第164條第2項,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2  日         家事法庭 法   官  王美惠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本裁定抗告,須於裁定送達後10日之不變期間內,向本院提 出抗告狀,並繳納抗告費新臺幣1,5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2  日              書 記 官  林子惠

2025-02-12

CHDV-113-監宣-657-20250212-1

家暫
臺灣彰化地方法院

暫時處分

臺灣彰化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家暫字第2號 聲 請 人 ○○○ 相 對 人 ○○○ 上列當事人間因給付扶養費等事件,聲請人聲請暫時處分,本院 裁定如下:   主  文 相對人應於本院112年度家親聲字第329號請求酌定未成年子女權 利義務行使負擔等事件撤回、和(調)解成立或裁定確定或因其 他事由終結前,按月於每月5日前,給付聲請人關於未成年子女 甲○○(民國000年0月0日生)扶養費新臺幣壹萬元,前開定期金 之給付,如遲誤一期履行者,其後六期之期間視為亦已到期。   理  由 一、聲請意旨略以:兩造婚後育有未成年子女甲○○,兩造現有離 婚等案件在鈞院審理中,相對人從113年6月初就沒有支付孩 子的扶養費,聲請人一個人負擔的很辛苦,孩子一直在支出 費用,且孩子的帳戶現在在相對人那邊,相對人也不給聲請 人。相對人在離家之前就沒有給付扶養費,當時她就把孩子 所有的花費都給聲請人負責了,在相對人離家之前,聲請人 把所有的薪水都全部給聲請人在管理,現在她把孩子的所有 衣物都帶走,所以聲請人現在要全部重買衣服,孩子學費一 學期9千多元,每個月上美術課800元,現在沒有再讓孩子去 補習班,目前聲請人經濟很拮据,實有先命相對人於112年 度家親聲字第329號案件終結前按月給付扶養費用之必要性 及急迫性,爰請求相對人按月給付聲請人關於未成年子女之 扶養費新臺幣10,000元等語。 二、相對人答辯略以:暫時處分以有急迫性跟必要性為原則,暫 時處分的部分聲請人並沒有提出關於此兩個原則的說明及舉 證,一般實務上面也都是把訴訟進行期間的部分納入代墊扶 養費部分做計算,故認為聲請人在暫時處分針對扶養費部分 於法不合,應予駁回。 三、按法院就已受理之家事非訟事件,除法律別有規定外,於本 案裁定確定前,認有必要時,得依聲請或依職權命為適當之 暫時處分,但關係人得處分之事項,非依其聲請,不得為之 ;關係人為前項聲請時,應表明本案請求、應受暫時處分之 事項及其事由,並就得處分之事項釋明暫時處分之事由,家 事事件法第85條第1項、第2項定有明文。又暫時處分,非有 立即核發,不足以確保本案聲請之急迫情形者,不得核發; 暫時處分之內容,應具體、明確、可執行且以可達成本案聲 請之目的者為限,並不得悖離本案聲請或逾越必要之範圍, 家事非訟事件暫時處分類型及方法辦法第4條、第5條亦定有 明文。衡諸暫時處分之立法本旨,係為因應本案裁定確定前 之緊急狀況,避免本案請求不能或延滯實現所生之危害,是 確保本案聲請之急迫性及必要性即為暫時處分之事由,應由 聲請暫時處分之人,提出相當證據以釋明之。又按法院受理 家事事件法第104條第1項第1款(關於未成年子女扶養請求 、其他權利義務之行使或負擔之酌定、改定、變更或重大事 項權利行使酌定事件)之親子非訟事件後,於本案裁定確定 前,得為命給付未成年子女生活、教育、醫療或諮商輔導所 需之各項必要費用之暫時處分;法院核發前項暫時處分,應 審酌未成年子女之最佳利益,並應儘速優先處理之,此觀家 事非訟事件暫時處分類型及方法辦法第7條規定自明。 四、經查:  ㈠兩造為夫妻,育有未成年子女甲○○,相對人現已向本院提出 請求離婚、酌定親權及給付扶養費等案件,有個人戶籍資料 (完整姓名)查詢結果在卷可稽,並經本院職權調閱本案請求 相關卷宗核閱無誤,堪以認定。  ㈡聲請人主張相對人從113年6月起就未曾給付未成年子女扶養 費,均由聲請人單獨負擔,聲請人之收入、財產已難以負荷 未成年子女之扶養費等情,本院審酌本案之請求及兩造前於 113年10月28日家事調解紀錄表及訊問筆錄所載,兩造就未 成年子女扶養費數額迄未達成共識,聲請人經營檳榔攤收入 有限,且相對人不否認自113年6月起未支付未成年子女之扶 養費,且於知悉暫時處分之請求後,相對人亦未舉證其自離 家後有按月給付未成年子女之扶養費、給付之數額若干,而 僅以前詞置辯,為避免未成年子女等受扶養照顧之權益受損 ,故有暫命相對人給付未成年子女等扶養費之急迫性與必要 性。  ㈢本院審酌未成年子女甲○○現年為5歲,正值兒童成長發育階段 ,需予悉心教育、照顧,仍有賴兩造扶養,並有食衣住行育 樂等基本生活需要。依行政院主計總處公布之家庭收支調查 報告所示,國人平均消費支出項目既已包括扶養未成年子女 所需之各項費用,且有地區性劃分,原則上自可作為本件扶 養費用計算之參考,以未成年子女甲○○居住之彰化縣為例, 112年度平均每人月消費支出為19,292元。  ㈣本院依職權調閱兩造稅務電子閘門財產所得調件明細表,查 知聲請人於111年、112年之財產所得均為0元,名下有2筆土 地、1棟房屋和1台車輛,而聲請人自述其檳榔攤收入一個月 實賺約2萬6千多元;相對人於111年、112年之財產所得分別 為508,677元、574,583元,名下有投資十幾筆,且相對人在 矽品上班等情。綜上,本院斟酌未成年子女之需要、兩造之 經濟能力、目前社會經濟狀況與一般國民生活水準等情,認 甲○○每月生活所需扶養費應以19,292元為適當,且相對人之 經濟資力顯高於聲請人,從而,聲請人請求相對人應於本案 請求終結前,按月給付聲請人關於甲○○扶養費10,000元為適 當。又扶養費乃維持受扶養權利人生活所需之費用,且係陸 續發生,為維護未成年子女之利益,併依家事非訟事件暫時 處分類型及方法辦法第7條第1項第8款、家事事件法第100條 第4項規定,宣告定期給付逾期不履行者,其後6期視為亦已 到期,以確保未成年子女之即時受扶養權益,併此陳明。綜 上所述,本件聲請為有理由,爰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1  日          家事法庭  法 官 王美惠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本裁定抗告,須於裁定送達後10日之不變期間內,向本院提 出抗告狀,並繳納抗告費新臺幣1,5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1  日              書 記 官  林子惠

2025-02-11

CHDV-114-家暫-2-20250211-1

家護
臺灣彰化地方法院

通常保護令

臺灣彰化地方法院民事通常保護令 114年度家護字第114號 聲 請 人 ○○○ 即被害人 相 對 人 ○○○ 上列聲請人聲請對相對人核發暫時保護令事件,經本院准予核發 (114年度暫家護字第27號),視為有通常保護令之聲請,本院 裁定如下:   主  文 一、相對人不得對下列之人實施身體、精神或經濟上之騷擾、控 制、脅迫或其他不法侵害之行為:被害人甲○○。 二、相對人不得對於被害人甲○○為下列聯絡行為:騷擾、接觸。 三、本保護令之有效期間為一年。     理  由 一、本件聲請意旨略以:相對人為聲請人之弟,於民國113年12 月30日聲請人上午外出,相對人於同日上午來彰化縣○○市○○ 路○段000巷00號聲請人住處破壞木門,於31日聲請人報案前 ,相對人又來破壞門三次,在這之前聲請人有把木門修復改 用鐵板,於114年1月2日上午11時5分相對人又來破壞門,相 對人都是用木頭和鐵鎚破壞門,還有敲到聲請人住處的木櫃 。相對人對聲請人實施不法侵害行為,已發生家庭暴力事件 ,相對人破壞聲請人住處的門約五次,可認聲請人有繼續遭 受相對人實施不法侵害行為之危險,為此依家庭暴力防治法 之規定,聲請核發該法第14條第1項第1、2款內容之保護令 等語。 二、相對人答辯略以:對暫時保護令內容沒有意見,因為那個地 是相對人的,聲請人侵占相對人的地不還,房子雖然是聲請 人的,但是地是相對人的,聲請人侵占相對人的土地。民國 107年就分割完了,聲請人房子佔的地方是相對人的地。因 為門壞了聲請人又去修理,相對人不讓聲請人修理,因為地 是相對人的,他沒有權利修理。 三、按法院於審理終結後,認有家庭暴力之事實且有必要者,應 依聲請或依職權核發包括下列一款或數款之通常保護令,家 庭暴力防治法第14條第1項定有明文。 四、經查,聲請人主張相對人為其弟,聲請人遭受相對人對其實 施精神上之不法侵害行為,有再受家庭暴力之急迫危險等情 ,業據其提出戶籍資料、家庭暴力通報表、現場照片為證; 相對人不否認有去破壞聲請人住處大門,僅以聲請人房屋係 坐落在相對人土地上為抗辯,相對人不循合法司法途徑解決 返還土地紛爭,卻以破壞聲請人住處大門為手段;本院審酌 上情堪認聲請人之主張為真實。 五、本件因被害人遭受相對人對其實施家庭暴力不法侵害行為, 被害人有繼續遭受相對人實施不法侵害行為之虞,本院參酌 被害人之身心狀況、兩造陳述之內容,以及被害人遭受家庭 暴力之程度,認為核發如主文所示內容之保護令為適當,爰 裁定如主文。又兩造間如有占用土地糾紛,宜循民事調解或 民事訴訟程序處理,附此敘明。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1  日          家事法庭 法   官 王美惠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本裁定抗告,須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 本院前所核發之114年度暫家護字第27號暫時保護令,自本保護 令核發時起失其效力。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1  日               書 記 官 林子惠 附註: 一、依家庭暴力防治法第15條第1項規定本保護令自核發時起生 效。 二、家庭暴力防治法第61條:   違反法院依第十四條第一項、第十六條第三項或依第六十三 條之一第一項準用第十四條第一項第一款、第二款、第四款 、第十款、第十三款至第十五款及第十六條第三項所為之下 列裁定者,為違反保護令罪,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 科或併科新臺幣十萬元以下罰金:  1.禁止實施家庭暴力。  2.禁止騷擾、接觸、跟蹤、通話、通信或其他非必要之聯絡行 為。  3.遷出住居所。  4.遠離住居所、工作場所、學校或其他特定場所。  5.完成加害人處遇計畫。  6.禁止未經被害人同意,重製、散布、播送、交付、公然陳列 ,或以他法供人觀覽被害人之性影像。  7.交付或刪除所持有之被害人性影像。  8.刪除或向網際網路平臺提供者、網際網路應用服務提供者或 網際網路接取服務提供者申請移除已上傳之被害人性影像。

2025-02-11

CHDV-114-家護-114-20250211-1

本網站部分內容為 AI 生成,僅供參考。請勿將其視為法律建議。

聯絡我們:[email protected]

© 2025 Know9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