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王致傑

共找到 190 筆結果(第 41-50 筆)

家繼訴
臺灣屏東地方法院

分割遺產

臺灣屏東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家繼訴字第22號 原 告 蘇黃枝雀 原 告 黃永龍 原 告 黃枝英 原 告 黃祈泉 原 告 黃永坤 原 告 黃麗美 原 告 黃美鳳 原 告 黃朝吉 原 告 王志明 原 告 王清坤 原 告 戴龍輝 原 告 戴龍雄 原 告 戴鳳珠 原 告 戴鳳玉 原 告 戴鳳美 原 告 戴鳳寶 原 告 戴鳳連 原 告 洪蒲起華 原 告 蒲起福 上列 19 人 訴訟代理人 潘欣愉律師 被 告 黃輝煌 被 告 周戴鳳卿 訴訟代理人 李宜庭律師 李玠樺律師 被 告 張天道 (蒲起貴之繼承人) (現應受送達之處所不明) 被 告 張令雅 (蒲起貴之繼承人) 被 告 韓賢光 (韓戴鳳嬌之繼承人) 之2 被 告 韓曉光 (韓戴鳳嬌之繼承人) 之2 被 告 韓聖光 (韓戴鳳嬌之繼承人) 被 告 蒲秋卉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分割遺產事件,本院於民國113年8月30日所為 之判決,其正本應更正如下:   主 文 原判決正本附表一關於權利範圍「公同共有4分之1」之記載,應 更正為「4分之1」。   理 由 一、按判決如有誤寫、誤算或其他類此之顯然錯誤者,法院得依 聲請或依職權以裁定更正;其正本與原本不符者,亦同,民 事訴訟法第232條第1項定有明文。 二、查本院前開之判決正本有如主文所示之顯然錯誤,應予更正 。 三、依首開規定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2  日            家事庭 法 官 王致傑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應繳納抗 告費新臺幣1,5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2  日                書記官 洪韻雯

2025-02-12

PTDV-113-家繼訴-22-20250212-2

家補
臺灣屏東地方法院

離婚等(含未成年子女相關)

臺灣屏東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家補字第74號 原 告 甲○○ 上列原告與被告乙○○間請求離婚等事件,原告起訴未據繳納裁判 費用。查本件離婚部分係非財產權起訴之訴訟事件,依臺灣高等 法院民事訴訟與非訟事件及強制執行費用提高徵收額數標準第2 條第2項、家事事件法第51條準用民事訴訟法第77條之14規定, 應徵第一審裁判費新臺幣(下同)4,500元;酌定未成年子女親 權行使部分,依臺灣高等法院民事訴訟與非訟事件及強制執行費 用提高徵收額數標準第5條、家事事件法第97條準用非訟事件法 第14條第1 項之規定,應徵收費用1,500 元;關於請求給付扶養 費部分,依非訟事件法第14條第2 項規定,則因非財產權關係而 為聲請,並為財產上之請求者,關於財產上之請求,不另徵收費 用,以上合計6,000 元。茲依家事事件法第51條、第97條,民事 訴訟法第249 條第1 項但書,非訟事件法第25條、第26條第1 項 之規定,限聲請人於收受本裁定送達7 日內補繳,逾期不繳,即 駁回其訴,特此裁定。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2 日 家事庭 法 官 王致傑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本裁定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2 日 書記官 洪韻雯

2025-02-12

PTDV-114-家補-74-20250212-1

家補
臺灣屏東地方法院

離婚等(含未成年子女相關)

臺灣屏東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家補字第70號 原 告 甲○○ (居所保密) 訴訟代理人 洪永志律師 被 告 乙○○ 上列原告與被告乙○○間請求離婚等事件,原告起訴未據繳納裁判 費用。查本件離婚部分係非財產權起訴之訴訟事件,依臺灣高等 法院民事訴訟與非訟事件及強制執行費用提高徵收額數標準第2 條第2項、家事事件法第51條準用民事訴訟法第77條之14規定, 應徵第一審裁判費新臺幣(下同)4,500元;酌定未成年子女親 權行使部分,依臺灣高等法院民事訴訟與非訟事件及強制執行費 用提高徵收額數標準第5條、家事事件法第97條準用非訟事件法 第14條第1 項之規定,應徵收費用1,500 元;關於請求給付扶養 費部分,依非訟事件法第14條第2 項規定,則因非財產權關係而 為聲請,並為財產上之請求者,關於財產上之請求,不另徵收費 用,以上合計6,000 元。茲依家事事件法第51條、第97條,民事 訴訟法第249 條第1 項但書,非訟事件法第25條、第26條第1 項 之規定,限聲請人於收受本裁定送達7 日內補繳,逾期不繳,即 駁回其訴,特此裁定。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1 日 家事庭 法 官 王致傑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本裁定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1 日 書記官 洪韻雯

2025-02-11

PTDV-114-家補-70-20250211-1

監宣
臺灣屏東地方法院

監護宣告

臺灣屏東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監宣字第360號 聲 請 人 張候泰 相 對 人 張候鎮 上列當事人間聲請監護宣告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宣告張候鎮(男、民國00年0月00日生、身分證統一編號:Z0000 00000號)為受輔助宣告之人。 選定張候泰(男、民國00年0月00日生、身分證統一編號:Z0000 00000號)為受輔助宣告人之輔助人。 程序費用由受輔助宣告之人負擔。   理 由 一、按法院對於監護之聲請,認為未達民法第14條第1項之程度 者,得依民法第15條之1第1項規定,為輔助之宣告,民法第 14條第3項定有明文;法院對於監護宣告之聲請,認為未達 應受監護宣告之程度,而有輔助宣告之原因者,得依聲請或 依職權以裁定為輔助之宣告,亦為家事事件法第174條所明 定。次按對於因精神障礙或其他心智缺陷,致其為意思表示 或受意思表示,或辨識其意思表示效果之能力,顯有不足者 ,法院得因本人、配偶、四親等內之親屬、最近一年有同居 事實之其他親屬、檢察官、主管機關或社會福利機構之聲請 ,為輔助之宣告。受輔助宣告之人,應置輔助人,民法第15 條之1第1項、第1113條之1第1項亦有明文。另依民法第1113 條之1第2項準用同法第1111條之1規定,法院選定輔助人時 ,應依受輔助宣告之人之最佳利益,優先考量受輔助宣告之 人之意見,審酌一切情狀,並注意下列事項:一受輔助宣告 之人之身心狀態與生活及財產狀況。二受輔助宣告之人與其 配偶、子女或其他共同生活之人間之情感狀況。三輔助人之 職業、經歷、意見及其與受輔助宣告之人之利害關係。四法 人為輔助人時,其事業之種類與內容,法人及其代表人與受 輔助宣告之人之利害關係。 二、本件聲請意旨略以:相對人張候鎮即聲請人之胞兄,相對人 於民國112年2月7日間因思覺失調症、躁鬱症,現已不能為 意思表示或受意思表示,或不能辨識其意思表示之效果,為 此依民法第14條規定,聲請宣告相對人為受監護宣告人等語 。 三、經查,聲請人上開主張,業據其提出戶籍謄本、中華民國身 心障礙證明(障礙等級:重度)、重大傷病免自行部份負擔 證明卡、屏東縣恆春鎮調解委員會調解通知書暨調解不成立 證明書等件為證,又相對人於114年1月16日接受本院囑託臺 灣花蓮地方法院在鑑定人即醫師平烈勇前勘驗訊問相對人, 勘驗結果認相對人陳述文不對題,有誇大的現象,有臺灣花 蓮地方法院訊問筆錄附卷足佐(見本院卷第43頁至第47頁) ,復相對人之精神及心智狀況則經鑑定結果:㈠張員罹患「 躁鬱症」,除了情緒起伏不定外,有時會出現精神病症狀, 例如被害和誇大妄想,甚至發生暴力攻擊行為。由於病識感 不足,無法規律配合藥物治療,病情起伏不定,反覆急性復 發,病情呈現慢性化,導致社會功能逐漸退化。㈡心理測驗 結果顯示其認知功能達到輕度受損,雖然具備注意力、記憶 力等基本認知功能,以及飲食方法、清潔等自我照顧常識, 但受到精神疾病的影響,缺乏病識感而拒絕醫療照護、無法 對事物有合乎現實情境的判斷與分析、調解情緒起伏等,促 使其難以獨立生活。㈢綜合上述推論:張員病情不穩定呈慢 性化,且認知功能有減退趨勢,對生活事物的認知理解和處 理,會受病情干擾和認知功能障礙影響,可能大部分無法做 出合理及正確的判斷,建議需他人為其生活安排、醫療服務 和財務管理提供協助,來為護張員的最佳利益。鑑定結果為 :相對人有精神障礙或其他心智缺陷,診斷為躁鬱症,致其 為意思表示或受意思表示,或辨識其意思表示效果之能力, 顯有不足等語,有臺北榮民總醫院玉里分院精神鑑定報告書 在卷可憑(見本院卷第51頁至第55頁)。本院綜合上開證據 及鑑定人之意見,相對人認知功能雖略有缺損,惟其並非完 全不能辨識其意思表示之效果,未達應受監護宣告之程度, 然其辨識能力既有不足,即有受輔助之必要,爰依職權為輔 助之宣告。 四、次查,相對人未婚無子女,其父張意志已歿,而相對人之母 許薇華、弟媳周詩宜均同意由聲請人擔任輔助人,有最近親 屬同意書可參,故由聲請人擔任相對人之輔助人,應能符合 受輔助宣告人之最佳利益,爰選定聲請人為輔助人。末按法 院為輔助宣告時,受輔助宣告之人對其財產仍具處分權能, 輔助人僅於民法第15條之2第1項等事件對於受輔助宣告人之 行為具有同意與否之權限,從而本件輔助人無須開具財產清 冊陳報法院,自亦無指定會同開具財產清冊之人,附此敘明 。 五、依家事事件法第177第2項、第164條第2項,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1  日            家事庭 法 官 王致傑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繳納抗 告費新臺幣1,5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1  日                書記官 洪韻雯

2025-02-11

PTDV-113-監宣-360-20250211-1

臺灣屏東地方法院

延長安置

臺灣屏東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護字第26號 聲 請 人 屏東縣政府 法定代理人 乙○○ 受 安置 人 A (詳身分資料對照表) B (詳身分資料對照表) C (詳身分資料對照表) D (詳身分資料對照表) 法定代理人 E (詳身分資料對照表) 上列聲請人聲請延長安置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少年A、B及兒童C、D准予延長安置3個月,至民國114年5月21日 止。 程序費用由聲請人負擔。   理 由 一、兒童及少年有下列各款情形之一者,直轄市、縣(市)主管 機關應予保護、安置或為其他處置;必要時得進行緊急安置 :一兒童及少年未受適當之養育或照顧。二兒童及少年有立 即接受醫療之必要,而未就醫。三兒童及少年遭受遺棄、身 心虐待、買賣、質押,被強迫或引誘從事不正當之行為或工 作。四兒童及少年遭受其他迫害,非立即安置難以有效保護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疑有前項各款情事之一者,應 基於兒童及少年最佳利益,經多元評估後,加強保護、安置 、緊急安置或為其他必要之處置。直轄市、縣(市)主管機 關為前二項保護、安置、緊急安置或為其他必要之處置時, 得請求檢察官或當地警察機關協助之。經直轄市、縣(市) 主管機關評估第一項各款兒童及少年之生命、身體或自由有 立即危險或有危險之虞者,應移送當地司法警察機關報請檢 察機關處理。第一項兒童及少年之安置,直轄市、縣(市) 主管機關得辦理家庭寄養,或交付適當之親屬、第三人、兒 童及少年福利機構或其他安置機構教養之,兒童及少年福利 與權益保障法第56條定有明文。又直轄市、縣(市)主管機 關依前條規定緊急安置時,應即通報當地地方法院及警察機 關,並通知兒童及少年之父母、監護人。但其無父母、監護 人或通知顯有困難時,得不通知之。緊急安置不得超過72小 時,非72小時以上之安置不足以保護兒童及少年者,得聲請 法院裁定繼續安置。繼續安置以3個月為限;必要時,得聲 請法院裁定延長之,每次得聲請延長3個月,亦為同法第57 條第1、2項所明定。 二、本件聲請意旨略以:A、B、C、D為兄弟姐妹,母親E為監護 人,少年B及兒童C、D均領有第一類輕度身心障礙證明。母 親目前單親、無業,全戶無穩定勞動收入來源,生活仰賴低 收入戶補助及身心障礙生活津貼。母親E因接受身心科治療 ,導致照顧功能下降,又因經濟貧困,A、B、C、D經常有一 餐沒一餐,E將A、B、C、D交託不適任之人照顧後,出現不 當管教事件,E僅將傷勢怪罪於兒少自己導致,以至於A、B 、C、D長期處在暴力陰影及經濟貧困之處境。案外婆與母親 E親子情感緊張,關係並不穩固,並表明無意願照顧A、B、C 、D;案舅舅為聽語障者,案阿姨感情關係混亂,評估目前 案家無正向穩固之親屬資源可協助照顧,為維護A、B、C、D 身心安全及最佳利益,聲請人於民國110年5月19日20時00分 予以緊急安置,並經本院以110年度護字第135號裁定繼續安 置及110年度護字第210號、110年度護字第290號、111年度 護字第31號、第114號、第189號、第272號及112年度護字第 32號、第99號、第193號、第280號及113年度護字第32號、 第115號、第183號、第277號民事裁定延長安置至114年2月2 1日。母親E因酒駕服刑出監後雖於釣蝦場工作,然於111年6 月離職後行方不明,過程中雖因需受協助以辦理低收入戶福 利身分而曾經求助聲請人,並表示待經濟問題解決後有想要 繼續照顧A、B、C、D之意願,然待聲請人協助辦竣相關福利 身分後E又旋即失去聯繫,嗣於114年1月20日由案阿姨主動 告知母親E現借住案阿姨家,目前無工作收入;又聲請人雖 有與生父F取得聯繫,其亦有意願與A、B、C、D進行會面, 然其表示目前已另組家庭,無力負擔照顧A、B、C、D,且因 多年未曾見面,親子關係尚待修復。評估A、B、C、D仍需要 寄養家庭給予穩定與安全照護,母親E目前無工作收入,仍 仰賴社會資源補助維生,照顧功能薄弱,生父F無能力且無 意願照顧A、B、C、D,為維護A、B、C、D之權益,有延長安 置之必要,爰依兒童及少年福利與權益保障法第57條,聲請 延長安置3個月,以維護其等權益等語。 三、經查,聲請人上開主張,業據其提出本院113年度護字第277 號民事裁定書、屏東縣兒童少年保護個案法庭報告書、本院 「兒童及少年安置事件」法定代理人陳述意見單、本院兒童 與少年安置事件陳述意見單、屏東縣兒童及少年家庭寄養個 案摘要報告等件為證。爰審酌A、B、C、D年幼,自我照護能 力不足,E自身經濟不穩定,親職能力有待提升,未能提供A 、B、C、D適當照顧,生父F亦未能提供A、B、C、D妥適之照 顧,查別無其他親屬可以協助照顧及保護A、B、C、D,為確 保A、B、C、D之安全,並提供其健全成長環境,即有延長安 置之必要。依前揭法條規定,聲請人聲請延長安置,核無不 合,應予准許。 四、依家事事件法第97條,非訟事件法第21條第1項,裁定如主 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1  日            家事庭 法 官 王致傑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繳納抗 告費新臺幣1,5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1  日                書記官 洪韻雯 身分資料對照表 114年度護字第26號 A 己○○ 身分證字號:Z000000000號          出生年月日:民國97年11月12日        籍設屏東縣○○鎮○○路000號        (現安置中) B 丙○○ 身分證字號:Z000000000號           出生年月日:民國98年9月19日        籍設屏東縣○○鎮○○路000號        (現安置中)  C 丁○○ 身分證字號:Z000000000號           出生年月日:民國102年9月13日        籍設屏東縣○○鎮○○路000號        (現安置中) D 戊○○ 身分證字號:Z000000000號           出生年月日:民國104年4月2日        籍設屏東縣○○鎮○○路000號        (現安置中) E 甲○○ 身分證字號:Z000000000號           出生年月日:民國74年8月16日        籍設屏東縣○○鎮○○路000號       住屏東縣○○鎮○○路000巷00號2樓之4(224        室) F 林○○ 身分證字號:Z000000000號       出生年月日:民國73年11月14日       住屏東縣○○鎮○○路000號

2025-02-11

PTDV-114-護-26-20250211-1

監宣
臺灣屏東地方法院

監護宣告

臺灣屏東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監宣字第4號 聲 請 人 翁春吉 相 對 人 翁邱足 上列當事人間聲請監護宣告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宣告翁邱足(女、民國00年00月0日生、身分證統一編號:Z0000 00000號)為受監護宣告之人。 選定翁春吉(男、民國00年0月00日生、身分證統一編號:Z0000 00000號)為受監護宣告之人之監護人。 指定翁月娟(女、民國00年00月00日生、身分證統一編號:Z000 000000號)為會同開具財產清冊之人。 程序費用由受監護宣告之人負擔。   理 由 一、按對於因精神障礙或其他心智缺陷,致不能為意思表示或受 意思表示,或不能辨識其意思表示之效果者,法院得因本人 、配偶、四親等內之親屬、最近一年有同居事實之其他親屬 、檢察官、主管機關、社會福利機構、輔助人、意定監護受 任人或其他利害關係人之聲請,為監護之宣告;受監護宣告 之人應置監護人;法院為監護之宣告時,應依職權就配偶、 四親等內之親屬、最近一年有同居事實之其他親屬、主管機 關、社會福利機構或其他適當之人選定一人或數人為監護人 ,並同時指定會同開具財產清冊之人;法院選定監護人時, 應依受監護宣告之人之最佳利益,優先考量受監護宣告之人 之意見,審酌一切情狀,並注意下列事項:一受監護宣告之 人之身心狀態與生活及財產狀況、二受監護宣告之人與其配 偶、子女或其他共同生活之人間之情感狀況、三監護人之職 業、經歷、意見及其與受監護宣告之人之利害關係、四法人 為監護人時,其事業之種類與內容,法人及其代表人與受監 護宣告之人之利害關係,民法第14條第1項、第1110條、第1 111條第1項、第1111條之1設有明文。 二、本件聲請意旨略以:相對人即聲請人之母親翁邱足因失智症 ,現已不能為意思表示或受意思表示,或不能辨識其意思表 示之效果,為此依民法第14條規定,聲請宣告相對人為受監 護宣告人等語。 三、經查,聲請人上開主張,業據其提出戶籍謄本、衛生福利部 屏東醫院診斷證明書、中華民國身心障礙證明(障礙等級: 輕度)等件為證,又本院以公務電話詢問聲請人相對人可否 陳述、回答本院訊問之問題,經聲請人答覆表示沒有辦法, 相對人已經全癱,意識混亂,只能發出聲音,沒有辦法表達 等情,有本院公務電話紀錄附卷可佐。另相對人之精神及心 智狀況則經鑑定結果:被鑑定人未曾接受過教育,已婚,配 偶已過世,與配偶育有4名子女,在被安置於養護機構前是 與長女、長男同住,長女於民國113年12月20日病逝,被鑑 定人在70歲前仍有工作能力,也有一定程度的人際互動能力 ,病前除金融活動受限於教育因素而需長女予以部分協助以 外,尚能存在一定程度之生活自理能力、社會功能與職業功 能;被鑑定人約自70歲開始出現記憶力下降的現象,雖有就 醫,但仍陸續出現與認知障礙相關的行為,例如忘記關烹飪 中的爐火,騎車外出忘記返家的路。被鑑定人於113年12月6 日在家突然出現肢體無力與大小便失禁之情形,家屬並未帶 被鑑定人就醫,也預計將其安置於養護機構,惟於同年12月 17日在前往醫院接受入住養護機構前的檢驗、檢查途中,被 發現生命徵象不穩定而送至衛生福利部屏東醫院急診並接受 住院治療,住院期間發現被鑑定人有蜘蛛網膜下腔出血、糖 尿病、泌尿道感染等過去未曾發現的病症,推測其認知功能 受前述疾病影響而發生急速惡化,被鑑定人住院期間之意識 狀態與認知功能並未獲得顯著改善,故於114年1月3日出院 後即安置於目前之養護機構;聲請人此次因需動用被鑑定人 之存款已支應醫療費用與安置費用而申請被鑑定人之監護宣 告。鑑定時可發現被鑑定人意識昏迷,雖可自行睜開雙眼, 但無法追焦於聲音及光源,對外界的感知能力完全缺乏,無 法表示個人基本資料,鑑定時無法辨識陪同鑑定的家屬,也 無法理解鑑定的意義、目的與流程,被鑑定人無自發性或被 動性語言,以及為有意義之行為動作,也無法以其他替代方 式進行溝通,整體認知功能存在完全障礙;被鑑定人之意識 狀態與認知功能障礙至鑑定日前仍未獲得顯著改善,其記憶 、瞭解、溝通、辨識、評價品質、抽象思考、計畫與組織等 資訊處理能力呈現完全障礙,進而使其生活自理能力、職業 功能、社交功能、健康照護能力、從事經濟活動的能力皆因 意識障礙及認知功能損傷而呈現完全障礙。綜上所述,鑑定 人評估被鑑定人目前因意識障礙與認知功能障礙,致其不能 為意思表示或受意思表示,亦不能辨識其意思表示之效果, 判斷被鑑定人應已達到可施予監護宣告之程度等語,有屏安 醫療社團法人屏安醫院114年1月21日屏安管理字第11407000 31號函所附精神鑑定報告書在卷可憑。本院綜合上開證據及 鑑定人之意見,認相對人確因精神障礙或其他心智缺陷(認 知障礙症),致不能為意思表示或受意思表示之程度,聲請 人為其子,其聲請對相對人為監護之宣告,為有理由,應予 准許。 四、次查,聲請人為相對人之長子,相對人之配偶及長女均歿, 相對人之次女翁麗美、三女翁月娟及外孫戴志傑則均同意由 聲請人擔任監護人,此有最近親屬同意書可憑,足見相對人 之最近親屬認同由聲請人擔任監護人。是由聲請人負責護養 及照顧相對人並管理其財產,最能符合相對人之利益,尚無 選任程序監理人評估監護人選之必要,爰選定聲請人為監護 人。另依前揭規定,法院於選定監護人時,應同時指定會同 開具財產清冊之人,及依民法第1113條準用同法第1099條之 規定,監護開始時,監護人對於受監護人之財產,應依規定 會同遺囑指定、當地直轄市、縣(市)政府指派或法院指定 之人,於2個月內開具財產清冊,並陳報法院。為使聲請人 得於期限內開具財產清冊並陳報法院,並衡酌翁月娟為相對 人之女兒,其願意擔任會同開具財產清冊之人,有同意書可 稽,爰併指定翁月娟為會同開具財產清冊之人。 五、依家事事件法第164條第2項,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0  日            家事庭 法 官 王致傑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繳納抗 告費新臺幣1,5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0  日                書記官 洪韻雯

2025-02-10

PTDV-114-監宣-4-20250210-1

家親聲
臺灣屏東地方法院

免除扶養義務

臺灣屏東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家親聲字第293號 聲 請 人 丙○○ 乙○○ 共 同 非訟代理人 謝佳蓁律師 (法扶律師) 相 對 人 甲○○ 上列當事人間聲請免除扶養義務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聲請人丙○○、乙○○對於相對人甲○○之扶養義務,均應予免除。 程序費用由相對人負擔。   理 由 一、本件聲請意旨略以:聲請人丙○○、乙○○係相對人甲○○之子女 ,相對人與聲請人之母丁○○於民國76年11月23日協議離婚, 離婚前相對人即從未負擔家計,並經常對聲請人之母丁○○為 家庭暴力行為,相對人與聲請人之母丁○○離婚後,相對人亦 從未曾探望、關心過聲請人,致聲請人對相對人完全沒有印 象。復觀本院107年度監宣294號聲請監護宣告事件,該事件 之聲請人為相對人之姪子,足見相對人與聲請人已無聯繫, 相對人亦由其侄子負責其生活照護事宜。聲請人自出生後均 由聲請人之母丁○○與娘家親人扶養長大,相對人無正當理由 未盡扶養義務,致成長過程中與相對人關係疏離,感傷無父 親之關愛,在不正常家庭中成長,缺席的父愛在其等心靈上 烙印的傷痕難以抹滅,造成身心發展重大影響,為此依民法 第1118條之1規定,聲請免除對於相對人之扶養義務等語。 並聲明:如主文第1項所示。 二、相對人則經合法通知並未到庭陳述,亦未提出書狀供本院審 酌。 三、按直系血親相互間,互負扶養之義務,民法第1114條第1款 定有明文。是直系血親相互間,受扶養權利之一方,自得向 負扶養義務之他方請求扶養。另按受扶養權利者有下列情形 之一,由負扶養義務者負擔扶養義務顯失公平,負扶養義務 者得請求法院減輕其扶養義務:對負扶養義務者、其配偶 或直系血親故意為虐待、重大侮辱或其他身體、精神上之不 法侵害行為。對負扶養義務者無正當理由未盡扶養義務。 受扶養權利者對負扶養義務者有前項各款行為之一,且情節 重大者,法院得免除其扶養義務,民法第1118條之1第1項、 第2項定有明文。考其立法理由,係在以個人主義、自己責 任為原則之近代民法中,徵諸社會實例,受扶養權利者對於 負扶養義務者本人、配偶或直系血親曾故意為虐待、重大侮 辱或其他家庭暴力防治法第2條第1款所定身體、精神上之不 法侵害行為,或對於負扶養義務者無正當理由未盡扶養義務 之情形,此際仍由渠等負完全扶養義務,有違事理之衡平, 此種情形宜賦予法院衡酌扶養本質,兼顧受扶養權利者及負 扶養義務者之權益,依個案彈性調整減輕扶養義務。至受扶 養權利者對負扶養義務者有第1項各款行為之一,且情節重 大者,如法律仍令其負扶養義務,顯強人所難,爰明定法院 得完全免除其扶養義務。是以,民法第1118條之1規定將扶 養義務從「絕對義務」改為「相對義務」,賦予法院得斟酌 扶養本質,兼顧受扶養權利者及負扶養義務者之權益,依個 案彈性調整減輕或免除扶養義務。 四、經查,本件聲請人主張兩造為親子關係,業據其提出戶籍謄 本等件為證(見卷第11至15頁),堪認為實在。又聲請人主 張其等自幼即由母親丁○○及其娘家親人扶養長大,相對人全 然未盡扶養義務等情,亦據證人即聲請人之母丁○○證稱:相 對人從未照顧孩子,且相對人經常心情不好的時候就會打我 ,還抓我的頭去撞牆壁,我覺得這樣不行就帶孩子回娘家了 ,相對人一次都沒來看過孩子,亦從未拿過扶養費及生活費 給我們等語(見卷第67至69頁),其證述內容與聲請人所述 情節大致相符,相對人則經合法送達並未到庭爭執,亦未提 出書狀供本院審酌,可見聲請人自幼均由母親丁○○及其娘家 親人扶養長大,相對人未盡照顧扶養義務並給付扶養費之情 節為真。因此,聲請人自幼均與母親丁○○同住,受母親丁○○ 及其娘家親人扶養照顧,相對人無正當理由,未盡其扶養責 任,對於其子女亦漠不關心,並未挹注父愛及所需資源,彼 此陌生,毫無親子關係可言,足認相對人無正當理由未盡扶 養義務之情節,已屬重大,如令聲請人負擔扶養義務,顯然 不公,故聲請人主張渠等得依民法第1118條之1第2項之規定 ,免除對相對人之扶養義務,即屬可採。從而,本件聲請, 為有理由,應予准許。 五、依家事事件法第125條第2項、第104條第3項,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0  日            家事庭 法 官 王致傑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並繳納 抗告費新臺幣1,5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0  日                書記官 洪韻雯

2025-02-10

PTDV-113-家親聲-293-20250210-1

家繼簡
臺灣屏東地方法院

分割遺產

臺灣屏東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家繼簡字第5號 原 告 楊旭弘 訴訟代理人 胡平儀 被 告 邱秀崑 被 告 李育泰 被 告 邱秀盆 被 告 吳春英 被 告 吳美英 兼上列4人 訴訟代理人 邱秀寶 被 告 楊旭文 被 告 楊琇珍 被 告 楊琇戎 被 告 張邱明媛 被 告 邱明麗 被 告 邱秀琴 被 告 邱秀梅 被 告 邱遠香 被 告 邱新源 被 告 吳永森 被 告 吳韋樺 被 告 吳宗翰 被 告 吳政威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分割遺產等事件,本院於民國113年9月25日所 為之判決,其正本應更正如下:   主 文 原判決正本附表二「編號8至12」之記載,應更正為如本裁定之 附表二「編號8至12」。   理 由 一、按判決如有誤寫、誤算或其他類此之顯然錯誤者,法院得依 聲請或依職權以裁定更正;其正本與原本不符者,亦同,民 事訴訟法第232條第1項定有明文。 二、查本院前開之判決正本有如主文所示之顯然錯誤,應予更正 。 三、依首開規定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0  日            家事庭 法 官 王致傑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應繳納抗 告費新臺幣1,5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1  日                書記官 洪韻雯                 附表二:被繼承人邱阿發之繼承人及應繼分比例 編號 繼承人 應繼分比例 備註 1 原告楊旭弘  20分之1 被繼承人邱阿發之女楊邱力妹之繼承人 2 被告楊旭文  20分之1 3 被告楊琇珍  20分之1   4 被告楊琇戎  20分之1   5 被告邱秀崑  15分之1 編號5、6、7係被繼承人邱阿發之子邱阿吸之繼承人(被告李育泰與訴外人李銘格係邱阿吸之女邱秀英之子,邱秀英死亡後,2人約定本件土地由被告李育泰繼承,李銘格不繼承本件之土地)   6 被告邱秀寶  15分之1   7 被告李育泰  15分之1 8 被告邱秀琴  0 被繼承人邱阿發之子邱阿少之繼承人 (5人已協議由編號10、11、12繼承,於112年11月7日辦理繼承登記)   9 被告邱秀梅  0  10 被告邱遠香  15分之1  11 被告邱秀盆  15分之1  12 被告邱新源  15分之1  13 被告吳永森  20分之1 被繼承人邱阿發之女吳邱香妹之繼承人  14 被告吳春英  20分之1  15 被告吳美英  20分之1  16 被告吳韋樺  60分之1 編號16、17、18係吳永清(100年1月19日死亡)之子女  17 被告吳宗翰  60分之1  18 被告吳政威  60分之1  19 被告張邱明媛  10分之1 被繼承人邱阿發之子邱阿力之繼承人  20 被告邱明麗  10分之1

2025-02-10

PTDV-113-家繼簡-5-20250210-2

臺灣屏東地方法院

延長安置

臺灣屏東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護字第23號 聲 請 人 屏東縣政府 法定代理人 周春米 受 安置 人 A (詳身分資料對照表) 法定代理人 B (詳身分資料對照表) 上列聲請人聲請延長安置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兒童A准予延長安置3個月,至民國114年5月22日止。 程序費用由聲請人負擔。   理  由 一、兒童及少年有下列各款情形之一者,直轄市、縣(市)主管 機關應予保護、安置或為其他處置;必要時得進行緊急安置 :一兒童及少年未受適當之養育或照顧。二兒童及少年有立 即接受醫療之必要,而未就醫。三兒童及少年遭受遺棄、身 心虐待、買賣、質押,被強迫或引誘從事不正當之行為或工 作。四兒童及少年遭受其他迫害,非立即安置難以有效保護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疑有前項各款情事之一者,應 基於兒童及少年最佳利益,經多元評估後,加強保護、安置 、緊急安置或為其他必要之處置。直轄市、縣(市)主管機 關為前二項保護、安置、緊急安置或為其他必要之處置時, 得請求檢察官或當地警察機關協助之。經直轄市、縣(市) 主管機關評估第一項各款兒童及少年之生命、身體或自由有 立即危險或有危險之虞者,應移送當地司法警察機關報請檢 察機關處理。第一項兒童及少年之安置,直轄市、縣(市) 主管機關得辦理家庭寄養,或交付適當之親屬、第三人、兒 童及少年福利機構或其他安置機構教養之,兒童及少年福利 與權益保障法第56條定有明文。又直轄市、縣(市)主管機 關依前條規定緊急安置時,應即通報當地地方法院及警察機 關,並通知兒童及少年之父母、監護人。但其無父母、監護 人或通知顯有困難時,得不通知之。緊急安置不得超過72小 時,非72小時以上之安置不足以保護兒童及少年者,得聲請 法院裁定繼續安置。繼續安置以3個月為限;必要時,得聲 請法院裁定延長之,每次得聲請延長3個月,亦為同法第57 條第1、2項所明定。 二、本件聲請意旨略以:兒童A由案母B單獨同住照顧,並分別於 民國110年1月15日、111年5月27日均曾有兒少保護通報紀錄 ;於113年2月19日晚間11時至12時間案母B開始飲酒,酒後 約於凌晨2時離家即不知去向,許姓協助照顧者及案母B住處 均無意願協助照顧兒童A,故由許姓協助照顧者於113年2月2 0日通報內埔社福中心表達無意願照顧兒童A,經觀察兒童A 身上尿騷味重已數日沒有洗澡、私密處亦有紅腫之情形,疑 有照顧疏忽之情事,因遲未能聯繫上案母B,亦無其他親屬 可提供合適照顧,考量兒童A現年僅4歲,無自我保護及照顧 能力,聲請人乃於113年2月20日中午12時啟動緊急安置,並 經本院113年度護字第47號裁定繼續安置、113年度護字第10 6號、113年度護字第179號及113年度護字第257號裁定延長 安置至114年2月22日止。兒童A目前安置情形良好,案母B目 前工作收入、住居所情形及身心狀況仍未明顯穩定,且其受 制於工作型態、宿舍環境限制及親屬資源薄弱等因素,強制 性親職教育輔導亦尚未完成,評估案母B生活未獲穩定且現 況無能力監護扶養兒童A,仍需持續與案母B討論未來照顧議 題以及執行處遇計畫,A尚須穩定照護暫不適合返家,有延 長安置之必要,爰依兒童及少年福利與權益保障法第57條, 聲請准予延長安置3個月,以維護其權益等語。 三、經查,聲請人上開主張,業據其提出兒少保護案件通報表、 屏東縣政府處理兒童及少年保護個案緊急安置通知、本院11 3年度護字第257號裁定、台灣世界展望會屏東縣兒童及少年 家庭寄養個案摘要報告、本院兒童及少年安置事件陳述意見 單、本院「兒童及少年安置事件」法定代理人陳述意見單等 件為證。爰本院審酌兒童A年幼,自我照護能力不足,生母B 仍需觀察其自身生活及工作之穩定性,無法提供適當之照顧 及保護,別無其他親屬可以協助照顧及保護兒童A,為維護 其安全,即有延長安置之必要。依前揭法條規定,聲請人聲 請延長安置,核無不合,應予准許。 四、依家事事件法第97條,非訟事件法第21條第1項,裁定如主 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7   日            家事庭 法 官 王致傑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繳納抗 告費新臺幣1,5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7   日                書記官 洪韻雯    身分資料對照表 114年度護字第23號 A  甲○○  身分證統一編號:Z000000000號        出生年月日:民國109年12月9日        住屏東縣○○鄉○○路00巷0號        (現安置中) B  乙○○  身分證統一編號:Z000000000號        出生年月日:民國82年4月23日        住屏東縣內埔鄉廣濟路21巷9號        居臺中市○○區○○路○段000巷00○00弄00號

2025-02-07

PTDV-114-護-23-20250207-1

家聲抗
臺灣屏東地方法院

指定遺囑執行人

臺灣屏東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家聲抗字第25號 抗 告 人 彭品德 周梅惠 共同代理人 劉家榮律師 關 係 人 李艷 (即被繼承人之配偶) 28號1棟1單元102室 關 係 人 彭信杰 (即被繼承人之子) 共同代理人 鄭瑞崙律師 複 代理人 李幸倫律師 上列抗告人因指定遺囑執行人事件,對於民國113年9月27日本院 113年度司繼字第1295號裁定提起抗告,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抗告駁回。 抗告程序費用新臺幣1,000元由抗告人負擔。   理  由 一、本件經本院審酌全案卷證,認為原裁定之結果,於法要無不 合,應予維持,並引用原裁定記載之事實及理由。 二、抗告人於原審聲請及抗告意旨略以:抗告人2人分別為被繼 承人彭品財之胞弟及弟媳,被繼承人彭品財於民國112年3月 18日死亡,其生前於98年4月5日、111年12月31日立有自書 遺囑(下合稱系爭遺囑),惟並未指定遺囑執行人,且無法 由親屬會議選定,抗告人主張其等為系爭遺囑之受贈人,係 利害關係人,故聲請本院指定抗告人為系爭遺囑之遺囑執行 人。又繼承人李艷、彭信杰均除表示不同意抗告人為遺囑執 行人外,並否認系爭遺囑之真正,惟遺囑內容實體上之爭議 應由法院另為實體判決,況繼承人李艷、彭信杰未曾就系爭 遺囑之有效性提起訴訟,故不應逕認無指定遺囑執行人之必 要性,否則無異於罔顧被繼承人生前欲以遺囑處理身後事之 意思自由,而與遺囑之目的有違,是原裁定遽以被繼承人彭 品財之繼承人李艷、彭信杰對系爭遺囑仍有所爭執為由,即 駁回抗告人之聲請,自有未合,爰提起抗告,並聲明:原裁 定廢棄。 三、按遺囑人得以遺囑指定遺囑執行人,或委託他人指定之。遺 囑未指定遺囑執行人,並未委託他人指定者,得由親屬會議 選定之,不能由親屬會議選定時,得由利害關係人聲請法院 指定之,民法第1209條第1項、第1211條分別定有明文。次 按指定遺囑執行人事件,為家事事件法第3條所定丁類事件 ,依同法第74條規定,為家事非訟事件,法院固無需為實體 上之審查,惟仍須形式上審查是否符合非訟事件程序上之要 件,而遺囑執行人係依遺囑之內容執行交付、分配遺產,該 遺囑須形式上有效或相關利害關係人對之無爭執之情形下, 始有指定遺囑執行人之必要(最高法院109年度台簡抗字第1 88號裁定意旨參照)。亦即,指定遺囑執行人之目的,係令 其執行與遺囑有關之必要行為,倘利害關係人爭執遺囑之效 力,則遺囑執行人須待遺囑確定有效後始得執行,倘遺囑確 定為無效時,更不生所謂遺囑執行之情形。 四、經查,抗告人主張被繼承人彭品財於112年3月18日死亡,其 生前於98年4月5日、111年12月31日立有自書遺囑,惟該遺 囑未指定遺囑執行人,且無法由親屬會議選定等情,固據抗 告人提出除戶謄本、98年4月5日之遺囑、111年12月31日之 遺囑等件為證(見原審卷第11頁、本院卷第65頁至第68頁) ,惟本件經徵詢關係人即被繼承人之配偶李艷、被繼承人之 子彭信杰之意見,其既不同意抗告人擔任遺囑執行人,且就 系爭遺囑之內容及真正尚有爭執,雖關係人李艷、彭信杰尚 未就系爭遺囑之真正提起訴訟,但本院認遺囑須形式上有效 或相關利害關係人對遺囑無爭執之情形下,始有指定遺囑執 行人之必要,倘利害關係人爭執遺囑之效力,則遺囑執行人 須待遺囑確定有效後始得執行,倘遺囑確定為無效時,更不 生所謂遺囑執行之情形。又依前開說明,本件為家事非訟事 件,本院無須對於遺囑效力等實體事項為實質之審查,然本 件既已有利害關係人爭執系爭遺囑之真正及效力,如上所述 ,已難認本件有指定遺囑執行人之必要。從而,原裁定以被 繼承人彭品財之配偶李艷、子彭信杰對系爭遺囑之真正尚有 爭執,認抗告人於原審之聲請於法不合,而駁回其聲請,經 核認事用法並無不當,抗告人指摘原裁定不當,求予廢棄, 為無理由,應予駁回。 五、據上論結,本件抗告為無理由,依家事事件法第97條,非訟 事件法第21條第2項、第46條,民事訴訟法第495條之1第1項 、第449條第1項、第95條、第78條,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6   日         家事庭審判長 法 官 陳威宏                 法 官 張以岳                法 官 王致傑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再抗告狀。再為抗 告應以適用法規顯有錯誤為理由,並委任律師為訴訟代理人。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6   日                書記官 洪韻雯

2025-02-06

PTDV-113-家聲抗-25-20250206-1

本網站部分內容為 AI 生成,僅供參考。請勿將其視為法律建議。

聯絡我們:[email protected]

© 2025 Know9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