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辛旻熹

共找到 76 筆結果(第 41-50 筆)

竹小
臺灣新竹地方法院

返還消費借貸款

臺灣新竹地方法院民事小額判決 113年度竹小字第867號 原 告 國泰世華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郭明鑑 訴訟代理人 萬世豪 被 告 何堉新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返還消費借貸款事件,本院於民國114年2月13 日辯論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被告應給付原告新臺幣16,776元,及自民國113年4月5日起至清 償日止,按週年利率百分之9.93計算之利息,暨自民國113年5月 6日起至清償日止,逾期在6個月以內者,按上開利率百分之10, 逾期超過6個月至9個月者,按上開利率百分之20計算之違約金。 訴訟費用新臺幣1,000元由被告負擔,及自本判決確定之翌日起 至清償日止,加給按週年利率百分之5計算之利息。 本判決得假執行。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1  日          新竹簡易庭 法  官 吳宗育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本判決上訴,須於判決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 (須按他造當事人之人數附繕本)。如委任律師提起上訴者,應 一併繳納上訴審裁判費。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4  日                書 記 官 辛旻熹

2025-02-21

SCDV-113-竹小-867-20250221-1

竹簡
臺灣新竹地方法院

損害賠償

臺灣新竹地方法院民事簡易判決 113年度竹簡字第157號 原 告 李文雄 被 告 何諺融 謝浩翔 彭偉鈞 葉佳紋 陳泳志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損害賠償事件,經原告提起刑事附帶民事訴訟 ,由本院刑事庭裁定移送前來(112年度附民字第1031號),本 院於民國114年2月10日辯論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被告應連帶給付原告新臺幣500,000元,及被告何諺融、謝浩翔 均自民國113年8月17日起,被告彭偉鈞、葉佳紋均自民國113年8 月18日起,被告陳泳志自民國113年9月4日,均至清償日止,按 週年利率百分之5計算之利息。 本判決得假執行。   事實及理由 壹、程序方面 一、按和解成立者,與確定判決有同一之效力,民事訴訟法第38 0條第1項定有明文。本件原告於起訴時原列訴外人陳沛祥為 被告,惟陳沛祥於民國113年7月8日經本院和解程序與原告 當庭成立和解,有和解筆錄正本1件在卷可查(見本院卷第1 33至134頁),則陳沛祥與原告間之本件訴訟,即於和解成 立之時歸於消滅,合先敘明。 二、本件除被告葉佳紋外,其餘被告經合法通知,均未於言詞辯 論期日或最後言詞辯論期日到場,核無民事訴訟法第386條 所列各款情形,應依原告之聲請,由其一造辯論而為判決。 貳、實體方面 一、原告主張:被告何諺融(綽號阿權)、謝浩翔(綽號胖翔、 小胖)、彭偉鈞(綽號富邦)、訴外人陳沛祥(綽號沛祥) 、葉佳紋(綽號小菜)等人為牟取不法利益,並意圖為自己 不法之所有,且基於三人以上共同犯詐欺取財、掩飾隱匿詐 欺所得去向之洗錢犯意聯絡,加入真實姓名年籍不詳之「力 力」成年男子及其他不詳成員所組成之具有結構性、持續性 、牟利性之詐欺集團犯罪組織,而為提供存摺等物品之人之 監管成員,聽從「力力」之指揮,再由被告謝浩翔、彭偉鈞 擔任司機,負責運送物品及載送人員事宜,並指派被告陳沛 祥、葉佳紋擔任監管據點即控點之管理人。即由詐欺集團成 員在社群網站上張貼「高薪輕鬆賺錢、包吃包住」,且需交 出個人金融帳戶(含金融卡、密碼)並控管7至14天,而可獲 取高額報酬之徵才貼文,於民國111年10月10日至同年11月1 0日2時25分之期間,以新竹市○○區○○路0段000號整棟樓房為 控點,並接續監管被告陳泳志等人。而被告陳泳志仍基於幫 助詐欺取財、幫助洗錢之犯意,於111年10月間某日,在新 竹市○○區○○路0段000號詐欺集團所設之控點內,將其申設之 訴外人兆豐國際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帳號000-0000000000 0號帳戶(下稱系爭帳戶)存摺、金融卡及密碼等物提供給 被告何諺融、謝浩翔、彭偉鈞、陳沛祥、葉佳紋等人及真實 姓名年籍不詳之「力力」等人所屬之詐欺集團使用。嗣由被 告何諺融、謝浩翔、彭偉鈞、陳沛祥、葉佳紋、「力力」等 所屬之詐欺集團不詳成員以假投資為由詐騙,使原告陷於錯 誤,而於同年11月4日13時29分,匯款新臺幣(下同)50萬 元至系爭帳戶,再經詐欺集團轉匯至其他金融帳戶或提領而 製造金流斷點,以此方式實施詐欺取財犯行並掩飾、隱匿犯 罪所得之去向及所在。被告上開所為,致原告受有財產上損 害50萬元,原告爰依侵權行為之法律關係提起本件訴訟。並 聲明:㈠被告應連帶給付原告50萬元,及自刑事附帶民事起 訴狀繕本送達翌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5%計算之利息 。㈡請准供擔保宣告假執行。 二、被告則以:  ㈠被告謝浩翔部分:我沒拿到錢,人頭戶不是我載的,我只載 訴外人劉玉祥,當初是被告何諺融叫我去幫他載人,我全程 未參與犯罪,刑事部分已有上訴等語置辯。  ㈡被告葉佳紋部分:無意見,刑事部分已認罪等語置辯。  ㈢其餘被告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場,亦未提出書狀為任何之聲 明或陳述。 三、得心證之理由:  ㈠原告主張之上開事實,業經本院刑事庭以112年度金訴字第21 7號、112年度金訴字第473號刑事判決認定被告葉佳紋、何 諺融、謝浩翔、彭偉鈞均犯三人以上共同詐欺取財罪,判決 被告葉佳紋共38罪,有期徒刑部分定應執行刑2年10月、被 告何諺融18罪,有期徒刑部分定應執行刑3年、被告謝浩翔1 8罪,並與被告謝浩翔所犯其他犯罪,合併定其有期徒刑部 分定應執行刑9年6月、被告彭偉鈞18罪,並與被告彭偉鈞所 犯其他犯罪,合併定其有期徒刑部分定應執行刑8年2月,被 告陳泳志犯幫助犯洗錢防制法第14條第1項之一般洗錢罪, 又共同幫助犯洗錢防制法第14條第1項之一般洗錢罪,有期 徒刑部分定應執行刑7月等情,有上開刑事判決在卷可參( 見本院卷第13至68頁),且為被告葉佳紋到庭所不爭執,而 被告何諺融、彭偉鈞、陳泳志經合法通知,未於言詞辯論期 日到場,亦未提出書狀作何聲明或陳述,視同自認,則原告 之主張堪信為真實。  ㈡按因故意或過失,不法侵害他人之權利者,負損害賠償責任 ;故意以背於善良風俗之方法,加損害於他人者亦同。數人 共同不法侵害他人之權利者,連帶負損害賠償責任;不能知 其中孰為加害人者,亦同;造意人及幫助人,視為共同行為 人,民法第184條第1項、第185條第1項、第2項分別定有明 文。又所謂共同侵權行為,係指數人共同不法對於同一之損 害,與以條件或原因之行為。加害人於共同侵害權利之目的 範圍內,各自分擔實行行為之一部,互相利用他人之行為, 以達其目的者,仍不失為共同侵權行為人,而應對於全部所 發生之結果,連帶負損害賠償責任。又連帶債務人之債權人 ,得對於債務人中之一人或數人或其全體,同時或先後請求 全部或一部給付,亦為民法第273條第1項所明定。  ㈢經查,被告何諺融、謝浩翔、彭偉鈞及葉佳紋雖未直接對原 告施用詐術,然其等有協力監管、載人或負責運送物品之行 為,是各自分擔實行詐欺行為之一部,互相利用他人之行為 ,以達其目的者,且與原告所受損害間具備相當因果關係, 依上開說明,應為侵害原告財產權之共同侵權行為人。因此 被告謝浩翔辯稱是被告何諺融叫我去幫他載人,我全程未參 與犯罪等語,自不足採。另被告陳泳志以前述方法將其申設 之系爭帳戶存摺、金融卡及密碼等資料提供予行騙者使用, 容任行騙者持之作為詐騙原告及掩飾犯行之犯罪工具,造成 原告損害50萬元,可見被告陳泳志給予該行騙者詐騙之助力 ,促成該行騙者成功騙得原告50萬元,依上開說明,被告陳 泳志視為共同侵權行為人,對原告所受上開損害,自應負賠 償責任。又無證據可證明原告所受上開損害,已經該行騙者 應連帶賠償之人賠償。因此,原告請求被告連帶賠償其50萬 元,即屬有據。至於被告實際獲利多少、與其他詐欺集團成 員間各應負擔多少損害賠償責任,係共同侵權行為人內部分 擔之問題,與受侵害人所得請求賠償之金額無涉,原告自得 向任一共同侵權行為人請求全部之損害賠償。 四、末按給付無確定期限者,債務人於債權人得請求給付時,經 其催告而未為給付,自受催告時起,負遲延責任;其經債權 人起訴而送達訴狀,與催告有同一之效力;遲延之債務,以 支付金錢為標的者,債權人得請求依法定利率計算之遲延利 息;應付利息之債務,其利率未經約定,亦無法律可據者, 週年利率為5%,民法第229條第2項、第233條第1項前段、第 203條分別定有明文。查本件原告主張對被告之債權,並無 確定期限,又以支付金錢為標的,且起訴狀繕本係分別於11 3年8月16日送達被告何諺融、謝浩翔及於113年8月17日送達 被告彭偉鈞、葉佳紋(見本院112年度附民字第1031號卷第5 3至57、63頁);另於113年8月24日寄存送達於被告陳泳志 住所地之警察機關,有本院送達證書為憑(見本院112年度 附民字第1031號卷第65頁),依民事訴訟法第138條第2項規 定,於000年0月0日生送達效力。是原告請求被告何諺融、 謝浩翔自113年8月17日起,被告彭偉鈞、葉佳紋自113年8月 18日起,被告陳泳志自113年9月4日,均至清償日止,按週 年利率5%計算之法定遲延利息,均屬有據。 五、綜上所述,原告依侵權行為之法律關係,請求如主文第1項 所示,為有理由,應予准許。 六、本件係就民事訴訟法第427條第1項訴訟適用簡易程序所為被 告敗訴之判決,依同法第389條第1項第3款規定,應職權宣 告假執行。原告雖聲明供擔保宣告假執行,惟此僅促使法院 職權發動,爰不另為假執行准駁之諭知。 七、本件事證已臻明確,兩造其餘之攻擊防禦方法及所提證據, 於判決結果不生影響,爰不一一論列,附此敘明。 八、本件為刑事附帶民事訴訟,免納裁判費用,此有刑事訴訟法 第504條第2項之明文規定,且本件兩造亦無其他訴訟費用之 支出,自無庸確定訴訟費用額,併予敘明。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1  日          新竹簡易庭 法  官 吳宗育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本判決上訴,須於判決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 (須按他造當事人之人數附繕本)。如委任律師提起上訴者,應 一併繳納上訴審裁判費。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4  日                書 記 官 辛旻熹

2025-02-21

SCDV-113-竹簡-157-20250221-3

竹小
臺灣新竹地方法院

損害賠償(交通)

臺灣新竹地方法院民事小額判決 113年度竹小字第448號 原 告 孫德明 被 告 徐若嵐 訴訟代理人 王敬維 複 代理人 徐郁傑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損害賠償事件,本院於民國114年2月12日辯論 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被告應給付原告新臺幣59,891元,及其中新臺幣25,000元自民國 113年9月24日起;其中新臺幣34,891元自民國113年10月30日起 ,均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百分之5計算之利息。 原告其餘之訴駁回。 訴訟費用新臺幣1,000元由被告負擔新臺幣600元,及自本判決確 定之翌日起至清償日止,加給按週年利率百分之5計算之利息, 餘由原告負擔。 本判決原告勝訴部分得假執行。但被告如以新臺幣59,891元為原 告預供擔保後,得免為假執行。 原告其餘假執行之聲請駁回。   理由要領 一、原告主張被告駕駛車牌號碼000-0000號自用小客貨車(下稱 肇事車輛),於民國113年3月30日上午10時28分,行經新竹 市○區○○路0段000號對面時,因起步時未注意安全,過失撞 擊原告所有、駕駛之車牌號碼000-000號營業用小客車(下 稱系爭車輛),致系爭車輛受有損害,故請求被告賠償系爭 車輛維修費用7萬5000元、6日營業損失2萬5000元,以上合 計10萬元,業據其提出道路交通事故當事人登記聯單,道路 交通事故初步分析研判表、新竹市北區調解不成立證明書、 車損照片、估價單等件影本為證,並經本院依職權調取本件 道路交通事故調查卷宗,核閱其內之A3類道路交通事故現場 圖、道路交通事故初步分析研判表、A3類道路交通事故調查 紀錄表、道路交通事故照片黏貼紀錄表等件無誤,且被告並 未爭執兩車發生碰撞之事實,是此部分之事實,堪信為真正 。被告就本件車禍事故之發生確有過失,自應就系爭車輛毀 損負損害賠償之責,則原告本於侵權行為之法律關係,訴請 被告賠償損害,於法有據。又原告稱該車為其所有,被告亦 未爭執,並依公路監理系統車號查詢車籍資料所載,系爭車 輛之車主為榮民計程車業服務中心桃園分中心,特殊車種名 稱為靠行車,可知系爭車輛屬原告所有。 二、茲就原告請求之項目與金額審酌如下:  ㈠系爭車輛維修費用部分   查原告主張系爭車輛因本件車禍事故受損,經送車廠估修結 果,其必要之修復費用為7萬5,500元(含工資費用4,200元 、烤漆費用1萬2000元、鈑金費用2800元、零件費用5萬6500 元)等情,業據提出估價單影本可佐。另系爭車輛於111年1 月出廠,雖不知實際出廠之日,惟參酌民法第124條第2項法 理,可推定其為111年1月15日,是系爭車輛因本件事故所支 出之必要修復費用為3萬4891元(計算式:工資4,200元+烤 漆12,000元+鈑金2,800元+扣除折舊後零件15,891元=34,891 元)。  ㈡營業損失部分   查系爭車輛既為營業使用,受損送修期間無法營業,應有營 業收入之損失無訛。而原告主張其6日營業額扣除成本之淨 收入為2萬5千元等語,被告雖抗辯原告主張營業收入高於行 情,應提出相關證明等語,然原告主張上開每日營業額扣除 淨收入之金額,並未明顯偏離客觀行情,則原告以每日4,16 7元(計算式:25,000÷6=4,167,元以下四捨五入)作為計 算損害之基礎,應屬合理。是原告請求修繕6日期間之損害2 萬5千元,尚屬有據,應予准許。又被告雖抗辯本件事故乃 系爭車輛駕駛人即原告於被告自路邊起駛後才從後方直行與 肇事車輛擦撞,而認原告亦有未注意車前狀況之過失等語。 惟依道路交通事故現場圖所示,原告駕駛之系爭車輛位在前 方,被告駕駛之肇事車輛則位在系爭車輛右後方,二車碰撞 位置為肇事車輛左前車頭,系爭車輛右側車身、右後車尾等 情,有道路交通事故現場圖及道路交通事故現場黏貼紀錄表 在卷可憑,且迄今被告均無法證明原告駕駛系爭車輛有未注 意車前狀況之事實存在,自難認原告有何疏未注意車前狀況 之過失,是被告抗辯原告與有過失,自不足採。 三、查本件原告主張對被告之債權,並無確定期限,又以支付金 錢為標的,復未約定利息,則被告應自受催告時起,負遲延 責任。又原告起訴時僅聲明請求被告給付3萬元,且起訴狀 繕本係於113年9月23日送達被告,有本院送達證書為憑,是 原告請求被告給付2萬5000元部分,被告應於113年9月24日 起負遲延責任,惟就原告請求之3萬4891元部分,係於113年 10月23日始追加請求,而該次更正起訴狀繕本於113年10月2 9日送達被告,則就此部分金額之利息起算日,應自同年10 月30日起算,是原告依侵權行為之法律關係,請求被告給付 原告5萬9891元(計算式:系爭車輛維修費用3萬4891元+營 業損失2萬5000元=5萬9891元),及其中2萬5000元自113年9 月24日起、其中3萬4891元自113年10月30日起,均至清償日 止,按週年利率5%計算之利息,為有理由,應予准許;逾此 範圍之請求,為無理由,應予駁回。 四、訴訟費用負擔之依據:民事訴訟法第79條、第91條第3項。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1  日          新竹簡易庭 法  官 吳宗育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本判決上訴,須於判決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 (須按他造當事人之人數附繕本)。如委任律師提起上訴者,應 一併繳納上訴審裁判費。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4  日                書 記 官 辛旻熹 附錄: 一、民事訴訟法第436條之18第1項:   (小額訴訟程序)判決書得僅記載主文,就當事人有爭執事 項,於必要時得加記理由要領。 二、民事訴訟法第436條之24第2項:   對於小額程序之第一審裁判上訴或抗告,非以其違背法令為 理由,不得為之。 三、民事訴訟法第436條之25:   上訴狀內應記載上訴理由,表明下列各款事項:   ㈠原判決所違背之法令及其具體內容。   ㈡依訴訟資料可認為原判決有違背法令之具體事實。

2025-02-21

SCDV-113-竹小-448-20250221-1

竹小
臺灣新竹地方法院

返還信用卡消費款

臺灣新竹地方法院民事小額判決 113年度竹小字第853號 原 告 臺灣新光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賴進淵 訴訟代理人 徐雅琳 陳聖文 被 告 呂俊賢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返還信用卡消費款事件,本院於民國114年2月 13日辯論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被告應給付原告新臺幣54,215元,及其中新臺幣51,836元自民國 113年12月7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百分之10.46計算之利 息。 訴訟費用新臺幣1,000元由被告負擔,及自本判決確定之翌日起 至清償日止,加給按週年利率百分之5計算之利息。 本判決得假執行。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1  日          新竹簡易庭 法  官 吳宗育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本判決上訴,須於判決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 (須按他造當事人之人數附繕本)。如委任律師提起上訴者,應 一併繳納上訴審裁判費。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4  日                書 記 官 辛旻熹 附錄: 一、民事訴訟法第436條之18第1項:   (小額訴訟程序)判決書得僅記載主文,就當事人有爭執事 項,於必要時得加記理由要領。 二、民事訴訟法第436條之24第2項:   對於小額程序之第一審裁判上訴或抗告,非以其違背法令為 理由,不得為之。 三、民事訴訟法第436條之25:   上訴狀內應記載上訴理由,表明下列各款事項:   ㈠原判決所違背之法令及其具體內容。   ㈡依訴訟資料可認為原判決有違背法令之具體事實。

2025-02-21

SCDV-113-竹小-853-20250221-1

竹簡
臺灣新竹地方法院

排除侵害

臺灣新竹地方法院民事簡易判決 113年度竹簡字第299號 原 告 陳麗明 訴訟代理人 李文傑律師 李家豪律師 江明軒律師 被 告 林建利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排除侵害事件,本院於民國114年2月12日辯論 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被告應將占用門牌號碼新竹市○○路00號4樓、36號4樓房屋前門公 共走廊、樓梯間之鞋櫃、鞋盒、鞋子、安全帽、雨傘、花盆移除 、後門公共走廊之冷氣鐵窗拆除、洗衣機移除,並將該部分空間 騰空返還予原告及其他共有人全體,且不得再以任何方式、物品 占用該部分空間。 訴訟費用由被告負擔。 本判決得假執行。   事實及理由 壹、程序方面 一、按不變更訴訟標的,而補充或更正事實上或法律上之陳述者 ,非為訴之變更或追加,民事訴訟法第256條分別定有明文 。本件原告起訴聲明原為:㈠被告應將門牌號碼新竹市○○路0 0號4樓、36號4樓房屋(下各稱34號4樓房屋、36號4樓房屋 )前之公共走廊、樓梯間之物品拆除清空,並將該部分空間 騰空返還予原告及其他全體共有人,且不得再以任何方式、 物品占用該空間。㈡願供擔保,請准宣告假執行。嗣經本院 會同兩造至現場履勘後,原告於民國113年9月5日具狀變更 第1項聲明為:被告應將占用34號4樓房屋、36號4樓房屋前 門公共走廊、樓梯間之鞋櫃、鞋盒、鞋子、安全帽、雨傘、 花盆移除;後門公共走廊之冷氣鐵窗拆除、洗衣機移除,並 將前開部分空間騰空返還予原告及其他全體共有人,且不得 再以任何方式、物品占用該空間(見本院卷第90頁)。經核 原告所為上開訴之聲明之變更,僅係更正事實上之陳述,應 予准許。 二、被告經合法通知,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場,核無民事訴訟法 第386條各款所列情形,爰依原告之聲請,由其一造辯論而 為判決。 貳、實體方面   一、原告主張:原告與被告分別為34號4樓房屋、36號4樓房屋之 所有權人,兩造為相鄰之鄰居,而34號4樓房屋、36號4樓房 屋前、後門之公共走廊、樓梯間為原告及其他共有人所有, 然被告未經原告及其他共有人之同意,竟擅自裝設冷氣鐵窗 拆除、擺放鞋櫃、鞋盒、鞋子、安全帽、雨傘、花盆、洗衣 機等雜物,無權占用前開房屋共有部分,顯然妨害原告所有 權之行使,原告自得本於所有權,向被告請求拆除占用前開 房屋共有部分之地上物,並返還所占土地予原告及全體共有 人,原告爰依爰依民法第767條第1項前段、中段、第821條 之法律關係提起本件訴訟。並聲明:如上開變更後訴之聲明 。 二、被告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場,亦未提出書狀作何聲明或陳述 。 三、得心證之理由:  ㈠原告主張之上開事實,業據其提出36號4樓房屋之建物登記第 一類謄本、34號4樓建物第二類謄本及現場照片等件影本為 證(見本院卷第19至27、93至111頁),並經本院履勘34號4 樓房屋、36號4樓房屋現況無訛,而被告經合法通知,未於 言詞辯論期日到場,亦未提出書狀作何聲明或陳述,視同自 認,且被告於本院履勘時並未否認有占有前開房屋公共空間 ,則原告此部分主張堪信為真實。  ㈡按所有人對於無權占有或侵奪其所有物者,得請求返還之。 對於妨害其所有權者,得請求除去之。有妨害其所有權之虞 者,得請求防止之。各共有人對於第三人,得就共有物之全 部為本於所有權之請求,民法第767條第1項、第821條前段 定有明文。次按住戶不得於私設通路、防火間隔、防火巷弄 、開放空間、退縮空地、樓梯間、共同走廊、防空避難設備 等處所堆置雜物、設置柵欄、門扇或營業使用,或違規設置 廣告物或私設路障及停車位侵占巷道妨礙出入,公寓大廈管 理條例第16條第2項亦定有明文。又按區分所有建築物係由 專有部分與共有部分構成。所謂共有部分,指區分所有建築 物專有部分以外之其他部分及不屬於專有部分之附屬物,此 觀民法第799條第2項後段規定自明;諸如屋頂平臺、樓梯間 、電梯間、公共走廊、共用之排水空調設備、各種配線及配 管設備等,係屬公寓大廈專有部分以外之其他部分而供共同 使用,應屬共用部分。再按共有人之應有部分係存在共有物 之全部,共有人如未經他共有人全體同意而就共有物之全部 或一部任意占用收益,他共有人得本所有權請求除去其妨害 。又當事人主張有利於己之事實者,就其事實有舉證之責任 ,民事訴訟法第277條前段亦有規定。是以無權占有為原因 ,請求返還土地者,占有人自應就其取得占有係有正當權源 之事實證明之。  ㈢經查,兩造為同棟四層樓建物(下稱系爭公寓)之同層鄰居 ,系爭公寓內部之樓梯,係連接公寓3、4樓層房屋及屋頂之 通道(見本院卷第99至103頁),與公共走廊均屬系爭公寓 各房屋區分所有權人共有。又34號4樓房屋、36號4樓房屋經 本院至現場履勘,確認上開地上物緊鄰被告住所(即34號4 樓房屋)之前、後門,其中架設於後門公共走廊之冷氣鐵窗 會影響原告後門之開啟,此有本院勘驗筆錄在卷可佐(見本 院卷第85頁),且依卷附現場照片(見本院卷第93至111頁 ),兩處建物外觀色調相近,兩者間之地面尚延伸擺放眾多 家用雜物、電器,而被告於本院履勘時亦在場,並設籍於此 ,堪認被告確實居住上開地址,而於公共空間擺放私人物品 ,此舉不僅侵害其他共有人使用共有部分之樓梯間、公共走 廊權利,更妨礙全體住戶之通行及逃生安全,則原告主張被 告所有之上開物品無權占用公共區域,侵害系爭公寓區分所 有權人對前開共用部分之所有權,且將來仍有堆置物品妨害 系爭公寓區分所有權人對前揭共用部分所有權之虞,應堪認 定。是原告本於所有人及共有人之地位,請求被告移除前門 公共走廊、樓梯間擺放之鞋櫃、鞋盒、鞋子、安全帽、雨傘 、花盆、後門公共走廊之洗衣機及拆除後門公共走廊設置之 冷氣鐵窗,並不得再以任何方式、物品占用該空間,於法有 據。 四、綜上所述,原告依民法第767條第1項、第821條之規定,請 求如主文第1項所示,為有理由,應予准許。 五、本件係就民事訴訟法第427條第1項訴訟適用簡易程序所為被 告敗訴之判決,依同法第389條第1項第3款規定,應依職權 宣告假執行。 六、訴訟費用負擔之依據:民事訴訟法第78條。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1  日          新竹簡易庭 法  官 吳宗育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本判決上訴,須於判決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 (須按他造當事人之人數附繕本)。如委任律師提起上訴者,應 一併繳納上訴審裁判費。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4  日                書 記 官 辛旻熹

2025-02-21

SCDV-113-竹簡-299-20250221-1

竹簡
臺灣新竹地方法院

損害賠償(交通)

臺灣新竹地方法院民事簡易判決 113年度竹簡字第517號 原 告 王信智 被 告 鍾閔 訴訟代理人 陳坤呈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損害賠償事件,經原告提起刑事附帶民事訴訟 ,由本院刑事庭裁定移送前來(112年度竹交簡附民字第69號) ,本院於民國114年2月5日辯論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被告應給付原告新臺幣694,981元,及自民國112年10月24日起至 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百分之5計算之利息。 原告其餘之訴駁回。 訴訟費用新臺幣1,000元由被告負擔新臺幣151元,及自本判決確 定之翌日起至清償日止,加給按週年利率百分之5計算之利息; 餘由原告負擔。 本判決原告勝訴部分得假執行。但被告如以新臺幣694,981元為 原告預供擔保後,得免為假執行。 原告其餘假執行之聲請駁回。   事實及理由要領 壹、程序方面   按訴狀送達後,原告不得將原訴變更或追加他訴。但擴張或 減縮應受判決事項之聲明者,不在此限,民事訴訟法第255 條第1項但書第3款定有明文。本件原告起訴時聲明原為:被 告應給付原告新臺幣(下同)231萬4537元,及自起訴狀繕 本送達翌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5%計算之利息。嗣變 更聲明為:被告應給付原告231萬1589元,及自起訴狀繕本 送達翌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5%計算之利息,核屬減 縮應受判決事項之聲明,應予准許。 貳、實體方面     一、原告主張:被告於民國111年10月27日上午8時3分許,駕駛 車牌號碼0000-00號自用小客車(下稱肇事車輛),自新竹 市○區○○路000號之地下室駛出,欲左轉行駛南大路往南方向 時,本應注意在設有雙黃線之路段,不得跨越雙黃線迴車, 且應讓行進中之車輛優先通行,而該處雖為坡道致視距不良 ,惟依當時天候晴、日間自然光線、柏油路面乾燥、無缺陷 、無障礙物,並無不能注意之情事,竟疏未注意及此,貿然 跨越雙黃線迴轉,適原告騎乘車牌號碼000-0000號普通重型 機車(下稱系爭機車),沿南大路由南往北方向駛至,見狀 閃避不及,被告駕駛之肇事車輛撞及原告騎乘之系爭機車後 ,復撞及訴外人黃健章停放於對向路旁靜止之車牌號碼000- 0000號自用小客車,致原告受有右側股骨幹粉碎性骨折、右 側遠端脛骨骨折、多處挫擦傷等傷害(下稱系爭傷害)。原 告因本件事故所受損害,包含醫療費用新臺幣(下同)5萬6 129元、除疤美容費用2萬元、3個月之看護費用10萬5千元、 15.5個月不能工作之損失65萬1千元、系爭機車維修費用7萬 1千元、財物損失(包含安全帽、藍芽耳機、手機殼)4,260 元、鑑定費用3千元、系爭機車牌照稅及燃料稅費用1,400元 、精神慰撫金140萬元,以上共計231萬1589元,原告爰依侵 權行為之法律關係提起本件訴訟。並聲明:㈠被告應給付原 告元,及自刑事附帶民事起訴狀繕本送達之翌日起至清償日 止,按週年利率5%計算之利息。㈡願供擔保,請准宣告假執 行。 二、被告則以:對於刑事判決認定之事實無意見,且就原告請求 之財物損失部分不爭執,餘則爭執;又原告亦與有過失等語 置辯。並聲明:㈠原告之訴駁回。㈡如受不利之判決,願供擔 保請准宣告免為假執行。 三、得心證之理由:  ㈠原告主張之上開事實,除被告應賠付之金額外,業經本院刑 事庭以112年度竹交簡字第745號刑事簡易判決認定被告犯過 失傷害罪,處有期徒刑2月,如易科罰金,以1,000元折算1 日確定等情,有上開刑事簡易判決附卷可稽(見本院卷第15 至18頁),且為被告所不爭執,堪信為真正。  ㈡按因故意或過失,不法侵害他人之權利者,負損害賠償責任 ;不法侵害他人之身體或健康者,對於被害人因此喪失或減 少勞動能力或增加生活上之需要時,應負損害賠償責任;不 法侵害他人之身體、健康、名譽、自由、信用、隱私、貞操 ,或不法侵害其他人格法益而情節重大者,被害人雖非財產 上之損害,亦得請求賠償相當之金額,民法第184條第1項前 段、第193條第1項、第195條第1項前段分別定有明文。經查 ,被告所為前開侵權行為,致原告受有系爭傷害,是原告依 前開規定,請求被告賠償其所受損害,於法有據。  ㈢茲就原告請求之項目與金額審酌如下:  ⒈財物損失(包含安全帽、藍芽耳機、手機殼)   原告主張其因本件事故受有安全帽、藍芽耳機、手機殼等之 財物損失共計4,260,且為被告所不爭執(見本院卷第351頁 ),故原告此部分之請求,應屬有據。  ⒉醫療費用及交通費用部分   原告主張其因本件事故就醫治療,已支出醫療費用及證書費 共5萬6129元,此據其提出新竹國泰綜合醫院(下稱國泰醫 院)及國立臺灣大學醫院附設醫院新竹台大分院新竹醫院( 下稱臺大醫院)之診斷證明書、醫療費用收據、費用證明單 等件影本可佐(見本院卷第41至63、67至135、249至308、3 13至333頁),而經本院核算實際支出金額為54,854元(計 算式:450+5,762+410+230+230+230+230+10+230+390+390+3 00+586+250+150+490+150+490+150+390+50+490+300+5+540+ 590+590+230+31,691+425+430+715+30+390+720+255+670+15 +80+950+10+720+445+335+10+570+570+50+50+50+10+10+455 +5+60+820=54,854),是原告所得請求之醫療費用5萬4854 元為可採;至於睡眠藥250元部分尚難認為必要支出之請求 ,另交通費用部分共250元部分(計算式:60+40+90+60=250 )為去醫院之必要費用,亦應准許,然其餘部分原告並未證 明為何需要搭乘計程車,不應准許。  ⒊除疤美容費用部分   又原告主張除疤費用2萬元,尚屬合理範圍,且皮膚受傷時 會產生傷口,在傷口癒合之同時便會留下疤痕,而所有外傷 或手術造成之傷口,均有可能形成疤痕,且因體質、年紀與 照顧方式,均都有可能影響到傷口癒合時所留下之疤痕程度 ;參以損害賠償之目的,在於填補所生之損害,所應回復者 ,乃應有之狀態,而整形外科之雷射治療,對外傷性疤痕, 可有改善之空間,且非屬在原有天生之外觀下為求額外增加 外貌之皎好所為之美容行為,原告因系爭事故而受有肋骨骨 折並手術而留有傷疤,是原告尋求整型醫療方式以為外觀之 改善,自具有其必要性及合理性,自該准許。  ⒋看護費用部分   原告雖主張其因系爭傷害需專人照護3個月,以每月薪資3萬 5000元計算,爰請求看護費用10萬5000元等語。惟依卷附之  國泰醫院113年10月22日回函記載:原告於術後需有專人 全日看護1個月,半日看護2個月,另照顧服務員半日費用為 1,300;全日為2,500元等語(見本院第39頁),堪認原告於 手術發後3個月確有人看護之必要,惟後2個月僅需半日看護 ,是原告請求上述期間之看護費用15萬3000元(計算式:2, 500×30+1,300×60=153,000),而原告僅請求10萬5000元, 應屬有據。  ⒌惟被告辯稱上開醫療費用、除疤美容費用及看護費用強制汽 車保險均已理賠等語,按保險人依本法規定所為之保險給付 ,視為被保險人損害賠償金額之一部分;被保險人受賠償請 求時,得扣除之,強制汽車責任保險法第32條定有明文。從 而保險人所給付受益人之保險金,可視為被保險人或加害人 所負損害賠償金額之一部分,受害人倘已自保險金獲得滿足 ,自不得又對被保險人或加害人再事請求。查原告因本件事 故已依強制汽車責任保險法之規定,向強制汽車責任保險之 保險人請求給付,已受領強制汽車責任保險金9萬4716元, 此有第一產物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函可佐(見本院卷第339頁 ),而原告上開請求共18萬0104元(105,000元+20,000元+5 4,854元+250=180,104),並依下述㈣過失比例計算後僅得請 求12萬6072元(計算式:180,104×70%=126,072),依上開 說明,自應視為被告損害賠償金額之一部分,而予以扣除, 是原告得向被告請求3萬1356元(計算式:126,072-94,716= 31,356)。  ⒍不能工作損失部分   另原告主張不能工作損失共65萬1000元,惟原告提出自己薪 資僅3萬3021元,而其提出其餘同仁薪資尚不足以證明其原 本可領得薪資,是被告辯稱應以3萬3021元作為薪資計算標 準應屬可採,又原告於民國111年10月27日受有上開傷害, 並觀臺大醫院回函(見本院第65頁)說明原告於112年5月30 日及同年6月20日有步態跛行、右大腿肌力減弱且肌肉萎縮 等情,並於同年10月27日完成工作能力強化訓練,於同年11 月7日開立診斷書建議可漸進式復工,原告自述於同年12月1 日復工,顯見原告不能工作應到112年12月1日,共400天即1 3月又4日,因此原告得請求被告給付不能工作損失為43萬36 76元(計算式:33,021×13+33,021÷30×4=433,676),原告 請求逾此金額部分,即無理由。  ⒎系爭機車維修費用部分   按物被毀損時,被害人除得依據民法第196條請求賠償外, 並不排除民法第213條至第215條之適用,依民法第196條請 求賠償物被毀損所減少之價額,得以修復費用為估定之標準 ,但以必要者為限(例如:修理材料以新品換舊品,應予折 舊)。而工項若係連工帶料,而依工程特性或市場慣例為不 可分,或於一般材料費用所佔比例遠大於工資費用,未必另 行收取工資,而僅就材料費差額賺取利潤者,如估價時未區 分工資及材料費用,原告復未能舉證證明其中材料費用及工 資之各別金額,則應逕以估價之費用予以折舊估算。查原告 主張系爭機車因本件事故受損,須支出維修費用7萬1000元 等情,此據其提出估價單影本為憑(見本院卷第239頁), 而觀之估價單所列之項目均與原告主張系爭機車遭被告毀損 之位置相符,堪認該等修繕項目均係因被告毀損系爭機車所 致而生之必要回復原狀費用,且各項費用尚屬合理,又被告 亦未提出證據證明上開維修費用並不合理,是原告所提出估 價單所載之維修方式及金額應屬可採。然依該估價單之項目 記載,並無分列工資與材料之情形,依前述說明,應屬連工 帶料,應逕以估價費用計算折舊。又系爭機車於105年11月 出廠,有公路監理系統車號查詢車籍資料在卷可參,雖不知 實際出廠之日,惟參酌民法第124條第2項法理,可推定其為 101年11月15日。從系爭機車出廠日至事故發生之111年10月 間已使用逾3年,上開零件費用7萬1千元扣除折舊金額後, 僅餘殘值即其價額之10分之1,被告所應賠償之零件費用應 為7,100元(計算式:71,000×0.1=7,100)。是系爭機車因 本件事故所支出之必要修復費用應為7,100元,原告請求逾 此金額部分,即無理由。  ⒏鑑定費用部分   按當事人為伸張權利所必要支出之費用,如可認為係因他造 侵權行為所受之損害,即加害行為與損害賠償範圍間有相當 因果關係者,均非不得向他造請求賠償。又按鑑定費倘係原 告為證明損害發生及其範圍所必要之費用,即屬損害之一部 分,應得請求賠償。查原告主張其支付鑑定費用3,000元, 有其提出自行收納款項收據影本為憑(見本院卷第233頁) ,足見原告是為確認本件事故責任歸屬而支出前述鑑定費用 ,當屬伸張權利所必要支出之費用,是原告此部分之請求, 應屬有據。  ⒐系爭機車燃料稅費用部分   原告另主張系爭機車112年、113年之牌照稅、燃料稅共計1, 400元一節,固有提出相關繳費單據為證(見本院卷第235頁 )。然查,汽車使用牌照稅、燃料稅均屬政府機關依法向車 主課徵之稅捐,不論車輛有無使用,於核課或課徵期間,原 告均應繳納,尚不因他人之侵權行為而自始免此支出,是上 開燃料稅及牌照稅與本件車禍之發生顯無相當因果關係,原 告此部分之請求,自屬無據。  ⒑精神慰撫金部分   按法院對於非財產上損害之量定,應斟酌雙方之身分、地位 、資力與加害之程度及其他各種情形,核定相當之數額,其 金額是否相當,自應依實際加害情形與被害人所受之痛苦及 雙方之身分、地位、經濟狀況等關係決定之。查原告因被告 之過失行為而受有系爭傷害,堪認身心均受有痛苦,其自得 請求被告賠償精神慰撫金。本院審酌兩造之身分、地位、經 濟狀況、被告之過失情節、原告所受傷勢可能所影響生活、 工作之程度、時間長短及本院依職權調取之兩造財稅收入資 料等一切情狀,認原告請求被告賠償140萬元精神慰撫金, 尚嫌過高,應以50萬元為適當,逾此數額之請求,殊乏所據 ,無從准許。  ⒒從而,原告扣除醫療費用、除疤美容費用及看護費用得請求 被告給付之金額為94萬8036元(計算式:不能工作損失433, 676元+系爭機車維修費用7,100元+財物損失4,260元+鑑定費 用3,000元+精神慰撫金500,000元=948,036元)。  ㈣惟按損害之發生或擴大,被害人與有過失者,法院得減輕賠 償金額或免除之,民法第217條第1項定有明文。又查被告駕 車固有過失,然本件道路交通事故初步分析研判表載明原告 設有超速行駛(見本院卷第171頁),且上開刑事判決亦記 載原告超速行駛且未注意車前狀況,為肇事次因(見本院卷 第15頁),可見原告確實有上開過失,而本件應有民法第21 7條第1項過失相抵法則之適用。本院衡酌前述兩造之過失情 節及本件車禍事故發生原因力之強弱程度,認兩造應各負一 半即30%肇事責任,並以此比例減輕被告之賠償金額。從而 ,原告得請求被告按70%過失比例賠償66萬3625元(計算式 :948,036元×70%=663,625元)及上開3萬1356元。 四、末按給付無確定期限者,債務人於債權人得請求給付時,經 其催告而未為給付,自受催告時起,負遲延責任;其經債權 人起訴而送達訴狀,與催告有同一之效力;遲延之債務,以 支付金錢為標的者,債權人得請求依法定利率計算之遲延利 息;應付利息之債務,其利率未經約定,亦無法律可據者, 週年利率為5%,民法第229條第2項、第233條第1項前段、第 203條分別定有明文。查本件原告主張對被告之債權,並無 確定期限,又以支付金錢為標的,且刑事附帶民事起訴狀繕 本係於112年10月23日送達被告,有本院送達證書附於本院1 12年度交附民字第392號卷可稽,是原告請求自刑事附帶民 事起訴狀繕本送達之翌日即112年10月24日起至清償日止, 按週年利率5%計算之法定遲延利息,亦屬有據。 五、綜上所述,原告依侵權行為之法律關係,請求被告給付69萬 4981元(計算式:663,625+31,356=694,981),及自112年1 0月24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5%計算之利息,為有理 由,應予准許;逾此範圍之請求,為無理由,應予駁回。 六、本件係依民事訴訟法第427條第2項第11款適用簡易訴訟程序 所為被告部分敗訴之判決,應依同法第389條第1項第3款規 定,就原告勝訴部分,依職權宣告假執行。原告雖聲明願供 擔保宣告假執行,惟此僅促使法院職權發動,爰不另為假執 行准駁之諭知。另被告陳明就敗訴部分願供擔保免為假執行 ,核無不合,爰酌定相當之擔保金額准許之。至原告敗訴部 分既經駁回,其假執行之聲請即失所附麗,應併予駁回。 七、本件係原告於刑事訴訟程序提起之附帶民事訴訟,經本院刑 事庭裁定移送民事庭審理,依刑事訴訟法第504條第2項之規 定,免納裁判費。惟本件原告就系爭機車維修費用及財物損 失共計7萬5260元,因非在刑事附帶提起民事訴訟範圍,應 徵裁判費1,000元,並諭知訴訟費用負擔如主文第3項所示。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1  日          新竹簡易庭 法  官 吳宗育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本判決上訴,須於判決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 (須按他造當事人之人數附繕本)。如委任律師提起上訴者,應 一併繳納上訴審裁判費。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4  日                書 記 官 辛旻熹

2025-02-21

SCDV-113-竹簡-517-20250221-1

竹小
臺灣新竹地方法院

給付退股金

臺灣新竹地方法院民事小額判決 113年度竹小字第866號 原 告 林玲鳳 被 告 葉建佑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給付退股金事件,本院於民國114年2月13日辯論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被告應給付原告新臺幣25,000元,及自民國113年9月9日起至清 償日止,按週年利率百分之5計算之利息。 訴訟費用新臺幣1,000元由被告負擔,及自本判決確定之翌日起 至清償日止,加給按週年利率百分之5計算之利息。 本判決得假執行。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1  日          新竹簡易庭 法  官 吳宗育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本判決上訴,須於判決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 (須按他造當事人之人數附繕本)。如委任律師提起上訴者,應 一併繳納上訴審裁判費。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4  日                書 記 官 辛旻熹 附錄: 一、民事訴訟法第436條之18第1項:   (小額訴訟程序)判決書得僅記載主文,就當事人有爭執事   項,於必要時得加記理由要領。 二、民事訴訟法第436條之24第2項:   對於小額程序之第一審裁判上訴或抗告,非以其違背法令為   理由,不得為之。 三、民事訴訟法第436條之25:   上訴狀內應記載上訴理由,表明下列各款事項:   ㈠原判決所違背之法令及其具體內容。   ㈡依訴訟資料可認為原判決有違背法令之具體事實。

2025-02-21

SCDV-113-竹小-866-20250221-1

竹東小
竹北簡易庭(含竹東)

損害賠償(交通)

臺灣新竹地方法院民事小額判決 113年度竹東小字第357號 原 告 明台產物保險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松延洋介 訴訟代理人 陳書維 被 告 劉世卿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損害賠償事件,本院於民國114年2月18日辯論 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被告應給付原告新臺幣31,765元,及自民國114年1月20日起至清 償日止,按週年利率百分之5計算之利息。 訴訟費用新臺幣1,000元由被告負擔,及自本判決確定之翌日起 至清償日止,加給按週年利率百分之5計算之利息。 本判決得假執行。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1  日          竹東簡易庭 法  官 吳宗育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本判決上訴,須於判決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須按 他造當事人之人數附繕本)。如委任律師提起上訴者,應一併繳 納上訴審裁判費。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4  日                書 記 官 辛旻熹 附錄:                 一、民事訴訟法第436條之18第1項:   (小額訴訟程序)判決書得僅記載主文,就當事人有爭執事 項,於必要時得加記理由要領。 二、民事訴訟法第436條之24第2項:   對於小額程序之第一審裁判上訴或抗告,非以其違背法令為 理由,不得為之。 三、民事訴訟法第436條之25:   上訴狀內應記載上訴理由,表明下列各款事項:   ㈠原判決所違背之法令及其具體內容。   ㈡依訴訟資料可認為原判決有違背法令之具體事實。

2025-02-21

CPEV-113-竹東小-357-20250221-1

竹東小
竹北簡易庭(含竹東)

損害賠償(交通)

臺灣新竹地方法院民事小額判決 113年度竹東小字第201號 原 告 彭玉琳 訴訟代理人 彭玉書 被 告 陳芯儀 訴訟代理人 黃世新 余志宣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損害賠償事件,本院於民國114年2月4日辯論 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被告應給付原告新臺幣21,040元,及自民國113年5月3日起至清 償日止,按週年利率百分之5計算之利息。 原告其餘之訴駁回。 訴訟費用新臺幣4,000元由被告負擔新臺幣1,600元,及自本判決 確定之翌日起至清償日止,加給按週年利率百分之5計算之利息 ,餘由原告負擔。 本判決原告勝訴部分得假執行。 原告其餘假執行之聲請駁回。   理由要領 一、原告主張被告於民國111年11月23日18時10分許,駕駛車牌 號碼000-0000號自用小客車(下稱肇事車輛),行經新竹縣 竹東鎮柯湖路2段40巷(起訴狀誤載為20巷)時,不慎撞擊 原告所有、駕駛之車牌號碼0000-00號自用小客車(下稱系 爭車輛),致系爭車輛受有損害,扣除零件折舊後修復費用 為新臺幣(下同)55,100元,業經其提出道路交通事故當事 人登記聯單、道路交通事故現場圖、行車執照、估價單為憑 ,並經本院依職權調取本件道路交通事故調查卷宗核閱屬實 ,有道路交通事故現場圖、A3類道路交通事故調查紀錄表、 道路交通事故初步分析研判表、道路交通事故照片黏貼紀錄 表可佐,堪信為真正。又依民法第196條請求賠償物被毀損 所減少之價額,得以修復費用為估定之標準,但以必要者為 限(例如︰修理零件以新品換舊品,應予折舊)。查原告主 張系爭車輛因本件車禍事故受損,經送車廠估修結果,其必 要之修復費用為55,100元(含工資費用3,300元、鈑金費用3 ,500元、烤漆費用16,300元、零件費用32,000元)等情,業 據提出估價單影本可佐。又系爭車輛於96年1月出廠,有系 爭車輛行車執照可佐(見本院卷第15頁),雖不知實際出廠 之日,惟參酌民法第124條第2項法理,可推定其為96年1月1 5日。並從系爭車輛出廠日至本件事故發生日(即111年11月 23日)止,已逾5年之使用時間,故以5年計,而系爭車輛修 復之零件費用為32,000元,扣除折舊金額後為3,200元(計 算式:32,000×1/10=3,200),是系爭車輛因本件事故所支 出之必要修復費用為26,300元(計算式:工資3,300元+鈑金 3,500元+烤漆16,300元+扣除折舊後零件3,200元=26,300元 )。 二、惟按損害之發生或擴大,被害人與有過失者,法院得減輕賠 償金額,或免除之。民法第217條第1項定有明文。又按行經 無號誌之交岔路口,應減速慢行,作隨時停車之準備,道路 交通安全規則第第93條第1項第2款定有明文。查被告雖有行 經無號誌路口,未暫停讓幹線車道先行之過失情事,然原告 亦有未減速慢行之過失駕駛行為,此觀交通部公路局新竹區 監理所新竹區車輛行車事故鑑定會鑑定意見為:「彭玉琳( 即原告)駕駛自用小客車,行經無號誌路口,未減速慢行又 未作隨時停車之準備,為肇事次因」等語甚明(見本院卷第 85至92頁),可見原告亦有未減速慢行之過失駕駛行為,堪 認原告就本件車禍事故之發生亦與有過失,且該過失與系爭 車輛損害發生亦有因果關係,故雙方自應依其過失比例分擔 部分損害。本院衡酌前述雙方之過失情節、本件車禍事故發 生原因力之強弱程度及系爭車輛被撞擊處,認被告及原告就 本件車禍事故之發生,應負之過失責任比例各為8成及2成, 從而,原告得請求被告按80%過失比例賠償21,040元(計算 式:26,300元×80%=21,040元),逾此部分之請求,則無理 由。另被告僅有一人,自不發生被告應連帶給付之問題,原 告請求連帶給付部分,即屬無據。又本件原告主張對被告之 債權,並無確定期限,又以支付金錢為標的,且起訴狀繕本 係於113年5月2日送達被告,有本院送達證書可參(見本院 卷第51頁),是原告依侵權行為之法律關係,請求被告給付 原告21,040元,及自113年5月3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 率5%計算之利息,為有理由,應予准許;逾此範圍之請求, 為無理由,應予駁回。 三、訴訟費用負擔之依據:民事訴訟法第79條、第91條第3項。 本件除原告支出第一審裁判費用1,000元外,尚有其支出鑑 定規費3,000元,是本件訴訟費用額確定為4,000元,附此敘 明。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1  日          竹東簡易庭 法  官 吳宗育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本判決上訴,須於判決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須按 他造當事人之人數附繕本)。如委任律師提起上訴者,應一併繳 納上訴審裁判費。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4  日                書 記 官 辛旻熹 附錄: 一、民事訴訟法第436條之18第1項:   (小額訴訟程序)判決書得僅記載主文,就當事人有爭執事 項,於必要時得加記理由要領。 二、民事訴訟法第436條之24第2項:   對於小額程序之第一審裁判上訴或抗告,非以其違背法令為 理由,不得為之。 三、民事訴訟法第436條之25:   上訴狀內應記載上訴理由,表明下列各款事項:   ㈠原判決所違背之法令及其具體內容。   ㈡依訴訟資料可認為原判決有違背法令之具體事實。

2025-02-21

CPEV-113-竹東小-201-20250221-1

竹東簡
竹北簡易庭(含竹東)

損害賠償(交通)

臺灣新竹地方法院民事簡易判決 113年度竹東簡字第58號 原 告 華南產物保險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陳文智 訴訟代理人 余志宣 被 告 彭玉琳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損害賠償事件,本院於民國114年2月4日辯論 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被告應給付原告新臺幣42,388元,及自民國113年1月23日起至清 償日止,按週年利率百分之5計算之利息。 原告其餘之訴駁回。 訴訟費用(除減縮部分外)由被告負擔百分之67,餘由原告負擔 。 本判決原告勝訴部分得假執行。但被告如以新臺幣42,388元為原 告預供擔保,得免為假執行。   事實及理由要領 壹、程序方面   按訴狀送達後,原告不得將原訴變更或追加他訴。但擴張或 減縮應受判決事項之聲明者,不在此限,民事訴訟法第255 條第1項但書第3款定有明文。本件原告起訴聲明原為:被告 應給付原告新臺幣(下同)257,237元,及自起訴狀繕本送 達之翌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5%計算之利息。嗣變更 聲明為:被告應給付原告63,582元,及自起訴狀繕本送達之 翌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5%計算之利息(見本院卷第 137頁),核屬減縮應受判決事項之聲明,應予准許。 貳、實體方面    一、原告主張:被告於民國111年11月23日18時10分許,駕駛車 牌號碼0000-00號自用小客車(下稱肇事車輛),行經新竹 縣竹東鎮柯湖路2段40巷時,不慎撞擊原告承保訴外人陳芯 儀所有、駕駛之車牌號碼000-0000號自用小客車(下稱系爭 車輛),致系爭車輛受有損害,扣除零件折舊後修復費用為 211,940元,而被告應負擔過失比例為3成,且原告已依保險 契約理賠,是被告應賠償原告63,582元,因此依保險法第53 條第1項、民法第184條第1項前段、第191條之2規定提起本 件訴訟。並聲明:如上開變更後訴之聲明。 二、被告則以:對肇事責任有疑義等語置辯。㈠原告之訴駁回。㈡ 如受不利之判決,願供擔保請准宣告免為假執行。 三、得心證之理由:  ㈠原告主張被告於前開時、地,駕駛肇事車輛,與系爭車輛發 生碰撞之事實,業據其提出道路交通事故當事人登記聯單、 道路交通事故初步分析研判表、道路交通事故現場圖、車損 照片、估價單及統一發票等件影本為證,並經本院依職權調 取本件道路交通事故調查卷宗核閱屬實,有道路交通事故現 場圖、道路交通事故初步分析研判表、A3類道路交通事故調 查紀錄表、道路交通事故照片黏貼紀錄表等件可佐,且為被 告所不爭執,堪信為真實。  ㈡按行經無號誌之交岔路口,應減速慢行,作隨時停車之準備 ,道路交通安全規則第第93條第1項第2款定有明文。經查, 本件肇事路口型態為T字型路口,速限為時速30公里,並佐 以道路交通事故現場圖所繪製兩車行向及該圖現場處理摘要 記載:陳芯儀駕駛系爭車輛沿柯湖路2段旁小路由新竹市往 柯湖路2段路口轉彎時,不慎與沿柯湖路2段由雲南路往中興 路方向行駛之肇事車輛發生側撞等語(見本院卷第59頁), 而車禍發生時,被告肇事車輛行經前開肇事路段,本應注意 行經無號誌之交岔路口,應減速慢行作隨時停車之準備,而 客觀上並無不能注意之情事,竟疏未注意即貿然前行,是被 告就本件事故之發生顯有過失。又本件車禍事故經依被告聲 請送請交通部公路局新竹區監理所竹苗區車輛行車事故鑑定 會(下稱車鑑會)鑑定,鑑定意見為:「陳芯儀(即系爭車 輛駕駛人)駕駛自用小客車,行經無號誌路口左轉彎,未讓 直行車先行,為肇事主因」等語,此有交通部公路總局新竹 區監理所113年11月25日竹監鑑字第1133164233號函及檢附 之車鑑會竹苗區0000000案鑑定意見書附於本院113年度竹東 小字第201號卷宗可佐(見該卷第85至92頁),亦同本院前 開認定。又被告之過失駕駛行為與原告承保之系爭車輛受有 損害間亦具相當因果關係,被告自應就其過失不法侵權行為 所致原告承保系爭車輛之損害,負賠償責任。  ㈢次按因故意或過失,不法侵害他人之權利者,負損害賠償責 任;汽車、機車或其他非依軌道行駛之動力車輛,在使用中 加損害於他人者,駕駛人應賠償因此所生之損害;不法毀損 他人之物者,被害人得請求賠償其物因毀損所減少之價額, 民法第184條第1項前段、第191條之2前段、第196條分別定 有明文。又依民法第196條請求賠償物被毀損所減少之價額 ,得以修復費用為估定之標準,但以必要者為限(例如︰修 理零件以新品換舊品,應予折舊)。查原告主張系爭車輛因 本件車禍事故受損,經送車廠估修結果,其必要之修復費用 為257,237元(其中含工資費用17,158元、塗裝費用29,641 元、零件費用210,438元)等語,此據其提出估價單、統一 發票等件影本為佐。又系爭車輛於111年5月出廠,有行車執 照可參(見本院卷第15頁),雖不知實際出廠之日,惟參酌 民法第124條第2項法理,推定出廠日為111年5月15日。又從 系爭車輛出廠日至本件事故發生日(即111年11月23日)止 ,使用期間為6月8日,依前開說明,本件折舊應以7月作為 計算。是系爭車輛因本件事故所支出之必要修復費用為211, 940元(計算式:工資費用17,158元+塗裝費用29,641元+扣 除折舊後零件165,141元【折舊計算式如附表】=211,940元 )。      ㈣惟按損害之發生或擴大,被害人與有過失者,法院得減輕賠 償金額或免除之,民法第217條第1項定有明文。又按汽車行 駛至交岔路口,其行進、轉彎,應依下列規定:行至無號 誌或號誌故障而無交通指揮人員指揮之交岔路口,支線道車 應暫停讓幹線道車先行。未設標誌、標線或號誌劃分幹、支 線道者,少線道車應暫停讓多線道車先行;車道數相同時, 轉彎車應暫停讓直行車先行;同為直行車或轉彎車者,左方 車應暫停讓右方車先行。但在交通壅塞時,應於停止線前暫 停與他方雙向車輛互為禮讓,交互輪流行駛,為道路交通安 全規則第102條第1項第2款所明定。查被告駕車雖有過失, 然觀系爭車輛之行向係自柯湖路2段旁小路駛出左轉柯湖路2 段,肇事車輛乃於柯湖路2段之幹線道上直行,系爭車輛為 轉彎車,肇事車輛為直行車,故系爭車輛於應先暫停讓幹線 道車、直行車優先通行後,方得繼續行駛,並觀系爭車輛撞 擊位置為右前車頭,肇事車輛則為左側車身,有現場照片可 憑,可知本件事發經過應為支線道之系爭車輛行經肇事路口 時,在路口左轉進入被告車道,於肇事車輛即將進入路口時 ,兩車在T型路口轉角之被告車道發生碰撞,及佐以上開鑑 定書記載,可見原告確實有前開過失,再參以被告自承通過 速度為時速30公里等情,可知本件應有民法第217條第1項過 失相抵法則之適用。並依上開規定,原告應承擔陳芯儀過失 責任比例,而得請求被告按20%過失比例賠償賠償元(計算 式:211,940元×20%=42,388元)。  ㈤再按被保險人因保險人應負保險責任之損失發生,而對於第 三人有損失賠償請求權者,保險人得於給付賠償金額後,代 位行使被保險人對於第三人之請求權,為保險法第53條第1 項所明定;而此項法定代位權之行使,有債權移轉之效果, 故於保險人給付賠償金額後,被保險人對於第三人請求權即 移轉於保險人。查系爭車輛經送廠估修後,原告已依保險契 約約定賠付系爭車輛保險金予被保險人,有原告提出之統一 發票影本可佐(見本院卷第49頁),依前開說明,原告自得 代位被保險人行使對被告之損害賠償請求權。然損害賠償係 填補被害人之實際損害,保險人依保險法第53條第1項規定 代位被害人請求損害賠償時,倘被害人之損害額超過或等於 保險人已賠付之金額,保險人固得就賠付之範圍代位請求賠 償,惟如被害人之損害額小於保險人賠付之金額,則保險人 所得代位請求者,即應以該損害額為限。基此,原告所得代 位請求賠償之損害即應以42,388元為限。 四、查本件原告主張對被告之債權,並無確定期限,又以支付金 錢為標的,且起訴狀繕本係於113年1月22日送達被告,有本 院送達證書為憑(見本院卷第79頁),是原告依侵權行為及 保險代位之法律關係,請求被告給付42,388元,及自113年1 月23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5%計算之遲延利息,為有 理由,應予准許;逾此範圍之請求,為無理由,應予駁回。 五、本件係就民事訴訟法第427條第1項訴訟適用簡易程序所為被 告敗訴之判決,依同法第389條第1項第3款規定,應依職權 宣告假執行。另被告陳明願供擔保聲請宣告免為假執行,合 於法律規定,爰酌定相當之擔保金額宣告之。 六、本件事證已臻明確,兩造其餘之攻擊防禦方法及所提證據, 於判決結果不生影響,爰不一一論列,附此敘明。 七、訴訟費用負擔之依據:民事訴訟法第79條。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1  日          竹東簡易庭 法  官 吳宗育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本判決上訴,須於判決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須按 他造當事人之人數附繕本)。如委任律師提起上訴者,應一併繳 納上訴審裁判費。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4  日                書 記 官 辛旻熹 附表: 系爭車輛更新零件費用折舊之計算 第一年折舊 210,438×0.369×7/12=45,297 時價亦即折舊後之金額 210,438-45,297=165,141 備註: 一、零件新臺幣210,438元。 二、上列計算小數點以下均四捨五入。

2025-02-21

CPEV-113-竹東簡-58-20250221-1

本網站部分內容為 AI 生成,僅供參考。請勿將其視為法律建議。

聯絡我們:[email protected]

© 2025 Know9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