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謝欣吟

共找到 146 筆結果(第 51-60 筆)

臺灣臺東地方法院

確定訴訟費用額

臺灣臺東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聲字第21號 聲 請 人 賴新喜 相 對 人 林茂松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損害賠償事件,聲請人聲請確定訴訟費用額, 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相對人應給付聲請人之訴訟費用額確定為新臺幣4,350元,及自 本裁定確定之翌日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5%計算之利息。   理  由 一、按法院未於訴訟費用之裁判確定其費用額者,於訴訟終結後 ,第一審受訴法院應依聲請以裁定確定之;依第1項確定之 訴訟費用額,應於裁判確定之翌日起,加給按法定利率計算 之利息,民事訴訟法第91條第1項、第3項定有明文。 二、經查,兩造間請求損害賠償事件(下稱系爭事件),經本院11 3年度原訴字第18號判決,並於判決主文第三項諭知訴訟費 用由相對人負擔50%,餘由聲請人負擔,相對人不服提起上 訴,經臺灣高等法院花蓮分院113年度上易字第45號判決, 駁回相對人之上訴而告確定在案,上情有本院調閱系爭事件 上開訴訟卷宗查核無誤。聲請人於系爭事件所支出訴訟費用 合計為新臺幣(下同)8,700元,依上開確定判決所諭知訴 訟費用負擔之比例核算,相對人應給付聲請人之訴訟費用額 即為4,350元(計算式:8,700×1/2=4,350),並應依前揭規定 ,自本裁定確定之翌日起至清償日止,加計按年息5%計算之 利息。 三、依民事訴訟法第91條第1項、第3項,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15  日          民事第一庭 法 官 陳建欽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本裁定抗告,應於收受裁定正本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 告狀,並繳納抗告裁判費新臺幣1,0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15  日                書記官 謝欣吟

2025-01-15

TTDV-114-聲-21-20250115-1

臺灣臺東地方法院

返還不當得利

臺灣臺東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補字第25號 原 告 高悅淳 上列原告與被告蔡啟安間請求返還不當得利事件,原告於民國11 4年1月7日起訴未據繳納裁判費,查本件訴訟標的金額為新臺幣 (下同)1,250,000元,應徵收第一審裁判費16,125元。茲依民 事訴訟法第249條第1項但書規定,限原告於收受本裁定送達翌日 起7日內補繳,逾期不繳,即駁回其訴,特此裁定。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15 日 民事第一庭 法 官 陳建欽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本裁定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15 日 書記官 謝欣吟

2025-01-15

TTDV-114-補-25-20250115-1

臺灣臺東地方法院

返還不當得利

臺灣臺東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訴字第187號 抗告人即原告 林正杰 抗告人與相對人間因因113年度訴字第187號返還不當得利事件, 抗告人對於民國113年12月25日本院裁定提起抗告。查:依民事 訴訟法第77條之18前段規定,本件應徵裁判費新臺幣1,000元, 未據抗告人繳納,茲命抗告人於收受本裁定後5日內向本院如數 繳納,逾期未繳即駁回抗告,特此裁定。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10 日 民事第一庭 法 官 陳建欽 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10 日 書記官 謝欣吟

2025-01-10

TTDV-113-訴-187-20250110-2

消債更
臺灣臺東地方法院

更生事件

臺灣臺東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消債更字第72號 聲 請 人 吳庭陞 上列聲請人因消費者債務清理之更生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聲請人吳庭陞自中華民國114年1月10日上午10時起開始更生程序 。 命司法事務官進行本件更生程序。   理 由 一、按債務人不能清償債務或有不能清償之虞,且無擔保或無優 先權之本金及利息債務總額未逾新臺幣(下同)1,200萬元 者,於法院裁定開始清算程序或宣告破產前,得向法院聲請 更生,觀諸消費者債務清理條例(下稱消債條例)第3條、 第42條第1項規定自明。次按法院開始更生程序之裁定,應 載明其年、月、日、時,並即時發生效力;法院裁定開始更 生程序後,得命司法事務官進行更生程序;必要時,得選任 律師、會計師或其他適當之自然人或法人一人為監督人,此 觀消債條例第45條第1項、第16條第1項規定益明。 二、聲請意旨略以:聲請人曾為軍人,退伍前每月薪資約4萬4,4 88元,於民國113年9月16日退伍,目前在家協助母親修整因 風災受損之農地,暫時無法外出工作,其父業已離世,每月 除需獨自負擔自己生活開銷1萬7,076元外,尚需負擔母親扶 養費1萬元及高齡84歲祖母之生活費5,000元,另有其他土地 貸款利息、房租、車貸等支出,於入不敷出情形下,僅能依 靠借貸度日,加上遭投資詐騙,因而積欠債務,以其目前積 欠之債務總額230萬1,654元觀之,實有不能清償債務之虞之 情事,前經本院為債務清理之調解,惟調解不成立,其無擔 保或無優先權之本金及利息債務總額未逾1,200萬元,且未 經法院裁定開始清算程序或宣告破產,爰依法聲請更生等語 。 三、經查: (一)聲請人主張之上開事實,業據其提出財產及收入狀況說明 書、債務人清冊、債權人清冊、軍人身分證、戶籍謄本、 臺灣臺東地方檢察署相驗屍體證明書、110-112年綜合所 得稅各類所得資料清單、全國財產稅總歸戶財產查詢清單 、薪餉單、郵政存簿儲金簿封面暨內頁明細、財團法人金 融聯合徵信中心當事人綜合信用報告暨債務清理條例前置 協商專用債權人清冊、財團法人金融聯合徵信中心債權銀 行報送授信資料明細、診斷證明書、醫療費用收據、台東 縣台東地區農會活期存款存摺封面暨內頁明細、帳單資料 、電費繳費通知單、電話費繳費通知、報案證明單、本票 裁定、支付命令、法院執行命令、本院調解不成立筆錄、 補正狀、勞保災保被保險人投保資料表及明細、富邦人壽 保單內容在卷足憑(卷第21-29、33-137、197-198、255- 257、261-267、273-297頁),堪信屬實。依聲請人之111 -112年綜合所得稅各類所得資料清單所示(卷第43、275 、277頁),其111年、112年之收入分別為66萬563元、77 萬709元,共143萬1,272元,平均每月收入為5萬9,636元 【(660,563元+770,709元)÷24月=59,636元,元以下4捨 5入,下同】;復參酌聲請人113年1月至4月之薪餉單(卷 第49-53頁),於此期間之收入共計20萬8,290元(50,970 元+52,440元+52,440元+52,440元=208,290元),則聲請 人自111年6月至113年4月之收入共134萬1,374元【(59,6 36元×19月)+208,290元=1,341,374元】,每月平均收入5 萬8,321元(1,341,374元÷23月=58,321元),應可認定。 是本院即以5萬8,321元為聲請人每月可處分所得,並作為 其聲請更生時償債能力之依據。 (二)按債務人必要生活費用,以最近1年衛生福利部或直轄市 政府所公告當地區每人每月最低生活費1.2倍定之;受扶 養者之必要生活費用,準用第1項規定計算基準數額,並 依債務人依法應負擔扶養義務之比例認定之,消債條例第 64條之2第1、2項定有明文。聲請人陳稱其個人每月必要 生活支出為1萬7,076元(卷第257頁),本院審酌此金額 未逾衛生福利部公告之113年度臺灣省每人每月生活之最 低生活費1萬4,230元之1.2倍即1萬7,076元之範圍,應可 採信。又聲請人陳稱尚需獨自扶養母親及祖母,每月支出 母親扶養費1萬元以及祖母生活費5,000元,共計1萬5,000 元(卷第21、23頁)等語,並提出戶籍謄本、診斷證明書 、醫療費用收據、台東縣台東地區農會活期存款存摺封面 暨內頁明細、111-112年綜合所得稅各類所得資料清單、 全國財產稅總歸戶財產查詢清單為證(卷第35-38、79-91 、281-288頁)。經查,聲請人之母李明株,現年57歲, 於111年、112年收入各為5,327元、10萬8,667元,名下雖 有田賦1筆、西元2010年出廠汽車1輛及西元2022年出廠汽 車1輛(下合稱系爭汽車),財產總額為316萬8,000元,然 系爭汽車價值甚微,又上開不動產於未經處分變價前,僅 係形式上之財產價值,並非實質所得可用以維持生活,堪 認李明株不能維持生活有受扶養之必要,其有子女含聲請 人共2人依法應負擔扶養義務,此有戶籍謄本、補正狀、1 11-112年度綜合所得稅各類所得資料清單、全國財產稅總 歸戶財產查詢清單可佐(卷第35、255-257、281-288頁) ,揆諸上開規定,以1萬7,076元為每月必要生活費用之基 準,聲請人每月應負擔之扶養費用為8,538元(17,076元÷ 2=8,538元),其主張每月支出母親扶養費逾8,538元部分 ,不予計列。關於祖母扶養費部分,聲請人稱本應由父親 負扶養義務,然因父親已離世無法扶養,因此由聲請人負 擔其生活費用等語,縱聲請人事實上確有負擔祖母生活費 用支出,亦非法定扶養義務,自不得列入聲請人之必要費 用支出,應予剔除。   (三)聲請人每月可處分所得5萬8,321元,扣除個人每月必要支 出1萬7,076元以及母親扶養費8,538元,雖尚餘3萬2,707 元(58,321元-17,076元-8,538元=32,707元),而其現積 欠之債務總額至少204萬6,042元(卷第29、119、215-254 頁),且上開債務之利息、違約金部分,仍持續增加中, 復參酌聲請人目前無業中,有驟然減少收入之情形,本院 斟酌上情,經綜合評估聲請人財產、信用及勞力等狀況, 堪認聲請人確有不能清償債務之虞之情事。此外,復查無 消債條例第6條第3項、第8條或第46條各款所定駁回更生 聲請之事由,是聲請人聲請更生,自屬有據。爰依首揭規 定,裁定其應予開始更生程序,並命司法事務官進行本件 更生程序。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10   日          民事第一庭 法 官 陳建欽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本裁定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10   日                書記官 謝欣吟

2025-01-10

TTDV-113-消債更-72-20250110-1

東原小
臺東簡易庭

返還借款

臺灣臺東地方法院小額民事判決 113年度東原小字第68號 原 告 臺灣土地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何英明 訴訟代理人 廖俍一 黃亦薇 被 告 黃曉蓮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返還借款事件,本院於民國114年1月6日言詞辯論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被告應給付原告新臺幣(下同)6萬3,428元,及自民國(下同)112 年12月19日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2.22%計算之利息,暨自113 年1月20日起至清償日止,逾期在6個月以內者,按上開利率10% ,逾期超過6個月者,按上開利率20%計算之違約金。 訴訟費用1,000元由被告負擔,及自本判決確定之翌日起至清償 日止,加給按年息5%計算之利息。 本判決得假執行。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9   日          臺東簡易庭 法 官 陳建欽 以上為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判決送達後20日內以違背法令為由,向本院 提出上訴狀(須表明原判決所違背之法令及具體內容,與依訴訟 資料可認為原判決有違背法令之具體事實並按他造當事人之人數 檢附繕本)。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9   日                書記官 謝欣吟

2025-01-09

TTEV-113-東原小-68-20250109-1

東小
臺東簡易庭

給付分期買賣價金

臺灣臺東地方法院小額民事判決 113年度東小字第168號 原 告 仲信資融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黎小彤 訴訟代理人 林筠容 被 告 陳科萌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給付分期買賣價金事件,本院於民國114年1月6日言詞辯論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被告應給付原告新臺幣(下同)4,068元,及自民國113年12月27日 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16%計算之利息。 訴訟費用1,000元由被告負擔,及自本判決確定之翌日起至清償 日止,加給按年息5%計算之利息。 本判決得假執行。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9   日          臺東簡易庭 法 官 陳建欽 以上為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判決送達後20日內以違背法令為由,向本院 提出上訴狀(須表明原判決所違背之法令及具體內容,與依訴訟 資料可認為原判決有違背法令之具體事實並按他造當事人之人數 檢附繕本)。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9   日                書記官 謝欣吟

2025-01-09

TTEV-113-東小-168-20250109-1

勞訴
臺灣臺東地方法院

給付資遣費等

臺灣臺東地方法院民事判決 113年度勞訴字第13號 原 告 姚銘凱 訴訟代理人 高啟霈律師(法扶律師) 被 告 長杰航運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曾玉晴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給付資遣費等事件,本院於民國113年12月31 日言詞辯論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被告應給付原告新臺幣(下同)3萬4,334元,及其中1萬5,667元 自民國(下同)113年2月29日起,其中1萬8,667元自113年3月30 日起,均至清償日止,按年息5%計算之利息。 被告應開立非自願離職證明書予原告。 原告其餘之訴駁回。 訴訟費用由被告負擔。 本判決第1項得假執行。但被告如以3萬4,334元為原告預供擔保 ,得免為假執行。   事實及理由 壹、程序方面 一、按勞動事件調解不成立續行訴訟程序者,依該事件應適用之 通常、簡易或小額訴訟程序繼續審理,勞動事件審理細則第 52條第1項定有明文。本件原告請求給付金錢或其他代替物 ,其標的金額或價額在新臺幣(下同)10萬元以下,應適用 小額程序審理,合先敘明。 二、次按有關勞動事件之處理,依本法之規定;本法未規定者, 適用民事訴訟法之規定,勞動事件法第15條定有明文。被告 經合法通知,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場,核無民事訴訟法第38 6條各款所列情形,爰依原告之聲請,由其一造辯論而為判 決。 貳、實體方面 一、原告主張:   原告自民國112年8月4日起受僱於被告,擔任會計一職,並 定有2年期之定期勞動契約(下稱系爭勞動契約),約定薪 資為每月3萬2,000元,因被告片面扣減原告薪資,違反勞動 契約損害原告權益,原告乃於113年2月29日,在被告公司1 樓董事長辦公室,依勞動基準法第14條第1項第6款規定,以 口頭終止系爭勞動契約並通知及交付辭職信予被告公司陳經 理,並請求被告給付尚積欠原告於112年8至10月及113年1至 2月之加班費及休假日與國定假日出勤費用共1萬2,467元、3 日特別休假未休工資3,200元、資遣費1萬8,667元、預告期 間工資1萬670元,以及開立非自願離職證明書予原告。為此 ,原告依系爭勞動契約、勞動基準法、勞動基準法施行細則 及勞工退休金條例等法律關係,提起本件訴訟等語。並聲明 :㈠被告應給付原告加班費1萬2,467元,及自113年2月29日 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5%計算之利息。㈡被告應給付原告特 別休假未休工資3,200元,及自113年2月29日起至清償日止 ,按年息5%計算之利息。㈢被告應給付原告資遣費及預告期 間工資2萬9,337元,及自113年3月30日起至清償日止,按年 息5%計算之利息。㈣被告應開立非自願離職證明書予原告。 二、被告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場,亦未提出書狀作何聲明或陳述 。 三、得心證之理由:  ㈠就原告主張之前揭事實,業據提出與其所述相符之兩造僱用 合約書、113年4月30日臺東縣政府勞資爭議調解紀錄、原告 考勤表(112年8月至113年2月)、原告薪轉存摺明細、資遣費 試算表等件影本為憑(卷第17-35頁)。被告已於相當時期 受合法之通知,而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場,亦未提出準備書 狀為任何爭執,依民事訴訟法第280條第3項本文準用同條第 1項本文規定,堪信原告上開主張為真實,且原告主張之加 班費共1萬2,467元、3日特別休假未休工資3,200元、資遣費 1萬8,667元之計算,經核亦無誤,原告此部分共3萬4,334元 (加班費1萬2,467元+3日特別休假未休工資3,200元+資遣費 1萬8,667元=3萬4,334元)請求,均應准許。又原告既係依 勞動基準法第14條第1項第6款規定終止系爭勞動契約,自得 依勞動基準法第19條規定,請求被告開立非自願離職證明書 ,是原告此部分請求,亦應准許。  ㈡原告請求被告給付預告期間工資1萬670元部分:   按雇主依勞動基準法第11條、第13條但書終止勞動契約者, 應給付預告工資,惟預告工資之給付,於勞工依勞動基準法 第14條不經預告終止契約時並不適用,此由勞動基準法第14 條第4項明示僅準用同法第17條,而未準用第16條關於預告 工資之規定,即可推知「明示其一,排除其它」之立法意旨 ,是勞工既不經預告終止勞動契約,自無權再請求雇主給付 預告工資之理(臺灣高等法院110年度勞上易字第60號民事 判決意旨參照)。原告主張被告應給付預告期間工資1萬670 元予原告云云,然本件原告係以被告片面扣減薪資之違反勞 動契約為由,依勞動基準法第14條第1項第6款規定,主動終 止系爭勞動契約,並非雇主依勞動基準法第11條或第13條但 書規定終止系爭勞動契約,揆諸上開判決意旨,於勞工依勞 動基準法第14條規定不經預告終止勞動契約時,自不得向雇 主請求給付預告期間之工資,是以,原告請求被告給付預告 期間工資1萬670元本息部分,要屬無據,不應准許。 四、復按,給付有確定期限者,債務人自期限屆滿時起,負遲延 責任;遲延之債務,以支付金錢為標的者,債權人得請求依 法定利率計算之遲延利息;應付利息之債務,其利率未經約 定,亦無法律可據者,週年利率為5%,民法第229條第1項、 第233條第1項前段及第203條分別定有明文。另按,勞工適 用本條例之退休金制度者,適用本條例後之工作年資,於勞 動契約依勞動基準法第14條規定終止時,其資遣費由雇主按 其工作年資,每滿1年發給二分之一個月之平均工資,未滿1 年者,以比例計給;最高以發給6個月平均工資為限,不適 用勞動基準法第17條之規定;依前項規定計算之資遣費,應 於終止勞動契約後30日內發給,勞工退休金條例第12條第1 項、第2項亦規定甚明。再按,依勞動基準法終止勞動契約 時,雇主應即結清工資給付勞工;勞動基準法第38條第4項 所定雇主應發給工資之期限,於終止勞動契約時,雇主應即 結清工資給付勞工,此觀諸勞動基準法施行細則第9條、第2 4條之1第2項第2款第2目之規定自明。查,被告應給付原告 之前揭加班費、特別休假未休工資、資遣費,依上開說明, 均有確定期限,則依民法第229條第1項規定,被告就上開應 為之各項給付,自應分別自各項給付應給付之期限屆滿時起 ,負遲延責任。從而,原告請求被告就前揭加班費、特別休 假未休工資部分,自勞動契約終止時即113年2月29日起;就 資遣費部分,自113年3月30日起,均至清償日止,按年息5% 計算之遲延利息,自屬有據。 五、綜上所述,原告依系爭勞動契約、勞動基準法、勞動基準法 施行細則及勞工退休金條例之法律關係,請求被告給付3萬4 ,334元,及其中1萬5,667元(加班費1萬2,467元+3日特別休 假未休工資3,200元)自113年2月29日起,其中1萬8,667元 自113年3月30日起,均至清償日止,按年息5%計算之利息, 並開立非自願離職證明書予原告,均有理由,應予准許;逾 此範圍所為之請求,則無理由,應予駁回。 六、本件原告勝訴部分為勞工給付請求所為之雇主敗訴判決,依 勞動事件法第 44條第1項規定,應依職權宣告假執行,並依 同條第2項規定,酌定相當之擔保金額,同時宣告被告得供 擔保免為假執行。 七、訴訟費用負擔之依據:民事訴訟法第79條。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9   日          勞動法庭  法 官 陳建欽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並表明上 訴理由,如於本判決宣示後送達前提起上訴者,應於判決送達後 20日內補提上訴理由書(須附繕本)。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9   日                書記官 謝欣吟

2025-01-09

TTDV-113-勞訴-13-20250109-2

臺灣臺東地方法院

損害賠償(交通)

臺灣臺東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補字第2號 原 告 兆豐產物保險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梁正德 訴訟代理人 鍾宇軒 上列原告與被告張益閎之繼承人間請求損害賠償(交通)事件, 原告起訴未據繳納裁判費。查本件訴訟標的金額為新臺幣(下同 )1,253,783元,應徵收第一審裁判費13,474元。茲依民事訴訟 法第249條第1項但書規定,限原告於收受本裁定送達翌日起5日 內補繳,逾期不繳,即駁回其訴,特此裁定。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8 日 民事第一庭 法 官 陳建欽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本裁定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8 日 書記官 謝欣吟

2025-01-08

TTDV-114-補-2-20250108-1

臺灣臺東地方法院

侵權行為損害賠償(交通)

臺灣臺東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補字第22號 原 告 新安東京海上產物保險股份有限公司高雄分公司 法定代理人 鄧政信 上列原告與被告袁偉恩間請求侵權行為損害賠償(交通)事件, 原告起訴未據繳納裁判費。查本件訴訟標的金額為新臺幣(下同 )24,525元,應徵收第一審裁判費1,000元。茲依民事訴訟法第2 49條第1項但書規定,限原告於收受本裁定送達翌日起5日內補繳 ,逾期不繳,即駁回其訴,特此裁定。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8 日 民事第一庭 法 官 陳建欽 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本裁定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8 日 書記官 謝欣吟

2025-01-08

TTDV-114-補-22-20250108-1

臺灣臺東地方法院

清償債務

臺灣臺東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補字第19號 原 告 游玉雲 上列原告與被告蔣經衛間請求清償債務事件,前經原告聲請對被 告發支付命令,惟被告已於法定期間內對支付命令提出異議,應 以支付命令之聲請視為起訴。查本件訴訟標的金額為新臺幣(下 同)500,000元,應徵收第一審裁判費5,400元,扣除前已繳納支 付命令裁判費500元外,尚應補繳4,900元。茲依民事訴訟法第24 9條第1項但書規定,限原告於收受本裁定送達翌日起5日內補繳 ,逾期不繳,即駁回其訴,特此裁定。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8 日 民事第一庭 法 官 陳建欽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本裁定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8 日 書記官 謝欣吟

2025-01-08

TTDV-114-補-19-20250108-1

本網站部分內容為 AI 生成,僅供參考。請勿將其視為法律建議。

聯絡我們:[email protected]

© 2025 Know9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