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上訴費

共找到 250 筆結果(第 61-70 筆)

巡交
臺中高等行政法院 地方庭

交通裁決

臺中高等行政法院判決 地方行政訴訟庭 113年度巡交字第35號 原 告 游忠育 住彰化縣○○市○○巷00弄00號 被 告 交通部公路局臺中區監理所 代 表 人 楊聰賢 訴訟代理人 賴志松 上列當事人間交通裁決事件,原告不服被告民國112年9月11日彰 監四字第64-I3C501459號裁決,提起行政訴訟,本院判決如下: 主 文 原告之訴駁回。 訴訟費用新臺幣300元由原告負擔。 事實及理由 一、行政訴訟法第237條之7規定,交通裁決事件之裁判,得不經 言詞辯論為之。經核兩造陳述及卷內資料,事證尚屬明確, 爰不經言詞辯論而為判決。 二、事實概要:原告於民國112年7月13日19時11分許,騎乘牌照 號碼NGS-6680號普通重型機車(下稱系爭機車),行經彰化 縣員林市莒光路與靜修路之交岔路口,因違規紅燈右轉而經 員警攔查。惟原告未向路旁停靠而仍持續行駛。其後在行駛 至莒光路與莒光路408巷之交岔路口時,已無法追緝,因有 「違反處罰條例之行為,拒絕停車接受稽查而逃逸」之違規 ,為警逕行舉發。被告認舉發無誤,於112年9月11日依道路 交通管理處罰條例(下稱處罰條例)第60條第1項、第24條 第1項、道路交通安全講習辦法(下稱講習辦法)第4條第1項 第12款規定,以彰監四字第64-I3C501459號裁決,裁處原告 罰鍰新臺幣(下同)1萬元、吊扣駕駛執照6個月,並應參加道 路交通安全講習(下稱原處分)。 三、訴訟要旨:  ㈠原告主張:對於在莒光路與靜修路之交岔路口有紅燈右轉, 且後續亦有多項交通違規行為,原告不爭執並願受懲罰。惟 當時原告有配戴藍芽耳機、與配偶持續通話,致未能聽聞周 遭聲響。原告不知遭員警驅車攔查,應不構成「拒絕停車接 受稽查而逃逸」之違規。並聲明:1.原處分撤銷。2.訴訟費 用由被告負擔。  ㈡被告答辯:依採證影像,員警目睹原告違規紅燈右轉後,即 開啟警鳴器追緝原告,過程中亦有鳴按喇叭示意原告停車, 惟原告仍拒不配合,持續行駛、穿梭於巷弄中,沿途並以蛇 行之貌前行,且多次放下雙腳搖晃車身,難認其當時不知遭 員警攔停,違規事實明確。並聲明:1.原告之訴駁回。2.訴 訟費用由原告負擔。 四、本件應適用法規:  ㈠道路交通安全規則第102條第1項第1款:「汽車行駛至交岔路 口,其行進、轉彎,應依下列規定:一、應遵守燈光號誌或 交通指揮人員之指揮,遇有交通指揮人員指揮與燈光號誌並 用時,以交通指揮人員之指揮為準。」  ㈡道路交通標誌標線號誌設置規則第206條第5款第1目:「行車 管制號誌各燈號顯示之意義如左:…五、圓形紅燈㈠車輛面對 圓形紅燈表示禁止通行,不得超越停止線或進入路口。」  ㈢處罰條例:   ⒈第60條第1項:「汽車駕駛人駕駛汽車有違反本條例之行為 ,經交通勤務警察或依法令執行交通稽查任務人員制止時 ,不聽制止或拒絕停車接受稽查而逃逸者,除按各該條規 定處罰外,處新臺幣1萬元以上3萬元以下罰鍰,並吊扣其 駕駛執照6個月;汽車駕駛人於五年內違反本項規定2次以 上者,處新臺幣3萬元罰鍰,並吊扣其駕駛執照1年。」   ⒉第24條第1項:「汽車駕駛人或汽車所有人違反本條例規定 者,除依規定處罰外,並得令其或其他相關之人接受道路 交通安全講習。」 ㈢講習辦法第4條第1項第12款:「汽車駕駛人有下列情形之一 者,除依本條例處罰外,並應施以講習:…十二、違反本條 例第60條第1項規定。」 五、本院判斷: ㈠前揭事實概要欄所載各情,除後述爭點外,未據兩造爭執, 並有原處分暨送達證書、彰化縣警察局舉發違反道路交通管 理事件通知單、彰化縣警察局員林分局112年8月16日員警分 五字第1120031136號函、彰化縣警察局員林分局東山派出所 照片黏貼紙、採證影像、本院之勘驗筆錄暨影像截圖等附卷 可證,堪信為真實。 ㈡本件事發過程,本院當庭勘驗員警配戴之錄影設備影像 結果 如下:「一、員警沿彰化縣員林市莒光路由北向南行駛。螢 幕時間17:18:38處,原告騎乘機車(下稱A車) 自螢幕畫面 右側之道路(即靜修路) 駛出並右轉進入莒光路(圖1、2)。 依螢幕畫面,當時員警行車方向處之交通號誌燈號為綠燈。 二、螢幕時間17:18:38處,A車車尾開始閃爍方向燈、逐 漸向左變換車道,並於螢幕時間17:18:47處左轉駛入北和 街。員警於螢幕時間17:18:48處起,員警開始追趕原告, 過程中員警有鳴按一聲喇叭且有鳴響警笛。三、螢幕時間17 :18:54處,員警將警笛關閉;螢幕時間17:18:56處,原 告左轉駛入新義街,依螢幕畫面,當時原告行向處之交通號 誌燈號為紅燈(圖3);螢幕時間17:18:59處,原告左轉駛 入莒光路408 巷(圖4)。四、螢幕時間17:19:08處,原告 駛越莒光路408巷與莒光路之交岔路口。當時原告行向處之 交通號誌燈號為紅燈(圖5、6)。螢幕時間17:19:10處起, 員警鳴按喇叭、鳴響警笛。五、螢幕時間17:19:17處起, A車左右晃動行駛,原告雙腳懸空甩動成滑行之姿(圖7);螢 幕時間17:19:20處起,員警連續對原告鳴按喇叭,並於螢 幕時間17:19:22處緊貼於A車後方行駛。六、螢幕時間17 :19:29處,原告左轉駛入至平街;螢幕時間17:19:34處 ,原告左轉駛入至平街68巷(圖8);螢幕時間17:19:42處 ,原告左轉駛入莒光路457巷15弄(圖9);螢幕時間17:19: 49處,原告左轉駛入莒光路457巷(圖10);螢幕時間17:19 :50處,原告右轉駛入至平街68巷(圖11)。螢幕時間17:20 :11處,員警左轉駛入南平西街並沿該路段向前行駛,過程 中員警即將警笛關閉。」(見本院巡交字卷第22、23頁) ㈢依上開勘驗結果,系爭機車於螢幕時間17:18:48時起,員 警即開始鳴響警笛驅車攔停,過程中持續在後追緝並持續鳴 笛按喇叭示意原告停車受檢,然原告不僅加速穿梭前進,另 有多項交通違規,直至螢幕時間17:20:11時,員警因無法 攔停才關閉警笛。核其有意規避員警攔檢而逃逸之事實,甚 為明確。原告雖辯稱聽藍牙耳機而不知員警攔檢云云,然依 當時夜間時分,逃逸過程中尚有經過無車流喧囂之民宅巷道 ,及原告恣意穿梭刻意閃躲之行車舉止等情,所辯不知員警 攔檢云云,與本院勘驗結果不合,自無可信。 六、結論:  ㈠綜上所述,原告於前揭時地有「違反處罰條例之行為,拒絕 停車接受稽查而逃逸」之違規,事屬明確。被告作成原處分 ,核無違誤,原告訴請撤銷,為無理由,應予駁回。 ㈡兩造其餘攻防方法及卷內事證,經核於判決結果不生影響, 無庸逐一論述,附此敘明。 ㈢本件訴訟費用第一審裁判費300元,應由敗訴之原告負擔。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5  日 法 官 李嘉益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判決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地方行政訴訟庭 提出上訴狀,上訴狀並應記載上訴理由,表明關於原判決所違背 之法令及其具體內容或依訴訟資料可認為原判決有違背法令之具 體事實,並繳納上訴費新臺幣750元;未表明上訴理由者,應於 提出上訴後20日內補提理由書(上訴狀及上訴理由書均按他造人 數附繕本)。如逾期未提出上訴理由書者,本院毋庸再命補正而 逕以裁定駁回上訴。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5  日 書記官 林俐婷

2025-03-25

TCTA-113-巡交-35-20250325-1

臺灣苗栗地方法院

拆除地上物返還土地等

臺灣苗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訴字第206號 上 訴 人 陳盛方 被 上訴人 李迎輝 上列當事人間拆除地上物返還土地等事件,上訴人不服本院民國 114年2月7日所為第一審判決,提起上訴到院。按以一訴主張數 項標的者,其價額合併計算之;以一訴附帶請求其起訴後之孳息 、損害賠償、違約金或費用者,不併算其價額,民事訴訟法第77 條之2第1項前段、第2項分別定有明文。經查,上訴人上訴聲明 請求原判決不利上訴人部分廢棄,並駁回被上訴人第一審之訴, 而原判決主文第1項係命上訴人應將坐落苗栗縣○○鄉○○○段000地 號土地(下稱系爭土地)上之貨櫃屋及草莓棚架拆除後,將系爭 土地返還被上訴人,此部分上訴標的價額經核定為新臺幣(下同 )1,237,236元(計算式:系爭土地被占用面積合計317.24平方 公尺×系爭土地公告土地現值每平方公尺3,900元=1,237,236元) ;原判決主文第2項前段係命上訴人給付被上訴人37,832元,此 部分上訴標的金額即以37,832元計算;至原判決主文第2項後段 、第3項部分均係請求起訴後之孳息,依前開規定,均不併算其 價額。是本件上訴之訴訟標的價額合計為1,275,068元(計算式 :1,237,236元+37,832元=1,275,068元),應徵第二審裁判費24 ,714元,未據上訴人繳納,且未提出上訴理由,茲依民事訴訟法 第442條第2項前段規定,限上訴人於本裁定送達翌日起5日內向 本院繳納上訴費,並補正上訴理由,逾期未繳納裁判費即駁回上 訴,特此裁定。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5  日          民事第一庭 法 官 張淑芬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本裁定關於核定訴訟標的價額部分抗告,應於裁定送達後10 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繳納抗告費新臺幣1,5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5  日                書記官 郭娜羽

2025-03-25

MLDV-113-訴-206-20250325-2

苗簡
臺灣苗栗地方法院

禁止提領永佃權擔保金

臺灣苗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苗簡字第767號 上 訴 人 曾建誠 上列上訴人與被上訴人林茂真間禁止提領永佃權擔保金事件,上 訴人不服本院民國114年1月17日所為第一審判決,提起上訴到院 。查上訴人上訴聲明請求廢棄原判決,其上訴之訴訟標的金額為 新臺幣(下同)30萬元,應徵第二審裁判費6,150元,未據上訴 人繳納,茲依民事訴訟法第436條之1第3項準用第442條第2項前 段規定,限上訴人於本裁定送達翌日起5日內向本院繳納上訴費 ,逾期未繳納上訴費即駁回上訴,特此裁定。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5 日 苗栗簡易庭 法 官 張淑芬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本裁定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5 日 書記官 郭娜羽

2025-03-25

MLDV-113-苗簡-767-20250325-2

臺灣苗栗地方法院

返還投資款

臺灣苗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訴字第70號 上 訴 人 林武宗 張月蘭 上列上訴人與被上訴人黃木恩等間返還投資款事件,上訴人不服 本院民國113年12月31日所為第一審判決,提起上訴到院。查上 訴人上訴聲明請求廢棄原判決不利上訴人之部分,其上訴之訴訟 標的金額為新臺幣(下同)612,000元,應徵第二審裁判費12,39 0元,未據上訴人繳納,茲依民事訴訟法第442條第2項前段規定 ,限上訴人於本裁定送達翌日起5日內向本院繳納上訴費,逾期 未繳納上訴費即駁回上訴,特此裁定。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5 日 民事第一庭 法 官 張淑芬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本裁定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5 日 書記官 郭娜羽

2025-03-25

MLDV-113-訴-70-20250325-4

士小
士林簡易庭

清償信用卡消費借款

臺灣士林地方法院小額民事判決 114年度士小字第201號 原 告 永豐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曹為實 訴訟代理人 陳慕勤 楊秉翰 被 告 鄭漢鏘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清償信用卡消費借款事件,經臺灣臺北地方法 院移送前來,本院於民國114年3月11日言詞辯論終結,判決如下 :   主 文 被告應給付原告新臺幣肆萬捌仟肆佰貳拾捌元,及其中新臺幣參 萬玖仟伍佰壹拾玖元自民國一百一十三年八月三十日起至清償日 止,按週年利率百分之七計算之利息,及其中新臺幣肆仟陸佰玖 拾捌元自民國一百一十三年八月三十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 率百分之九計算之利息。 訴訟費用新臺幣壹仟元由被告負擔,及自本判決確定翌日起至清 償日止,按週年利率百分之五計算之利息。 本判決得假執行。   理由要領 一、被告經合法通知,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場,核無民事訴訟法 第386條所列各款情事,爰依原告之聲請,准由其一造辯論 而為判決。 二、本件無爭執事項,依民事訴訟法第436條之18第1項規定,僅 記載主文,理由要領依前開規定省略。 三、本件係就民事訴訟法第436條之8第1項適用小額程序所為被 告敗訴之判決,依同法第436條之20規定,應依職權宣告假 執行,並依職權確定訴訟費用額為新臺幣1,000元(第一審 裁判費),應由被告負擔,及自本判決確定翌日起至清償日 止,按週年利率百分之5計算之利息。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5  日          士林簡易庭 法 官 葛名翔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並應記載 上訴理由,表明關於原判決所違背之法令及其具體內容與依訴訟 資料可認為原判決有違背法令之具體事實,並繳納上訴費新臺幣 2,250元,如於本判決宣示後送達前提起上訴者,應於判決送達 後20日內補提上訴理由書(須附繕本)。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5  日                書記官 詹禾翊

2025-03-25

SLEV-114-士小-201-20250325-1

士小
士林簡易庭

清償信用卡消費借款

臺灣士林地方法院小額民事判決 114年度士小字第221號 原 告 華南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黃俊智 訴訟代理人 高智邦 被 告 陳怡嬛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清償信用卡消費借款事件,本院於民國114年3 月11日言詞辯論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被告應給付原告新臺幣壹萬陸仟柒佰貳拾肆元,及其中新臺幣壹 萬伍仟玖佰捌拾貳元自民國一百一十三年十二月八日起至清償日 止,按週年利率百分之十五計算之利息。 訴訟費用新臺幣壹仟伍佰元由被告負擔,及自本判決確定翌日起 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百分之五計算之利息。 本判決得假執行。   理由要領 一、被告經合法通知,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場,核無民事訴訟法 第386條所列各款情事,爰依原告之聲請,准由其一造辯論 而為判決。 二、本件無爭執事項,依民事訴訟法第436條之18第1項規定,僅 記載主文,理由要領依前開規定省略。 三、本件係就民事訴訟法第436條之8第1項適用小額程序所為被 告敗訴之判決,依同法第436條之20規定,應依職權宣告假 執行,並依職權確定訴訟費用額為新臺幣1,500元(第一審 裁判費),應由被告負擔,及自本判決確定翌日起至清償日 止,按週年利率百分之5計算之利息。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5  日          士林簡易庭 法 官 葛名翔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並應記載 上訴理由,表明關於原判決所違背之法令及其具體內容與依訴訟 資料可認為原判決有違背法令之具體事實,並繳納上訴費新臺幣 2,250元,如於本判決宣示後送達前提起上訴者,應於判決送達 後20日內補提上訴理由書(須附繕本)。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5  日                書記官 詹禾翊

2025-03-25

SLEV-114-士小-221-20250325-1

士小
士林簡易庭

返還不當得利

臺灣士林地方法院小額民事判決 113年度士小字第2242號 原 告 林明仁 被 告 洪貴琴 訴訟代理人 黃小娟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返還不當得利事件,本院於民國114年3月11日 言詞辯論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原告之訴駁回。 訴訟費用新臺幣壹仟元由原告負擔。   事實及理由要領 一、原告起訴主張:原告自民國107年10月10日起向被告承租門 牌號碼為新北市○○區○○路00巷00號3樓之房屋(下稱系爭房 屋),租賃屆滿日為112年10月9日,為期5年,並約定前3年 每月租金新臺幣(下同)37,000元,後2年每月租金38,000 元,每月管理費由原告負擔3,150元。然被告與原告簽訂租 賃契約時,未據實告知每月管理費有包含停車位管理費500 元,而原告自始並未向被告租用車位,反係被告將車位出租 予第三人使用,並受領出租利益,故原告所承租之範圍既僅 限於系爭房屋,則其所繳交之管理費,應不包含停車位管理 費500元,現原告共多繳付61個月之停車位管理費共計30,50 0元,爰依不當得利法律關係提起本件訴訟,並聲明:被告 應給付原告30,500元及自起訴狀送達被告之日起,按週年利 率百分之5計算之利息。 二、被告則以:系爭房屋係在信義華夏社區中,而信義華夏規約 第17條第2項第1款就管理費之計算定有約定,係依系爭房屋 登記面積(含主建物、陽台、平台及露台)計算,以每坪每 月定額分擔。而系爭房屋之主建物總面積為197.86平方公尺 ,陽台為12.44平方公尺,合計210.3平方公尺,換算坪數約 為63.62坪,每坪應繳之管理費以50元計算,每月應繳金額 為3,181元,但管委會按月以3,150元計收,可見原告所繳之 每月管理費並不包含停車位管理費500元。再者,依上開規 約第2條第4項第2款有關停車空間之使用管理規定,亦可見 依上開規約第17條第2項第1款規定應繳之管理費,應不包含 停車位之管理費,故被告並無不當得利之情況等語,資為抗 辯,並聲明:原告之訴駁回,如受不利判決,願供擔保請准 宣告免為假執行。 三、本院得心證之理由: (一)原告主張其自107年10月10日起向被告承租系爭房屋,租 賃屆滿日為112年10月9日,為期5年,並約定前3年每月租 金37,000元,後2年每月租金38,000元,每月管理費由原 告負擔3,150元等情,業據提出與其所述相符之房屋租賃 契約書、兩造對話紀錄、信義華夏管理委員會收據等件為 證,且為被告所不爭執,是此部分之事實,首堪認定。 (二)原告固主張其所繳每月管理費3,150元,應不包含停車位 管理費500元等情,被告則以前詞置辯。經查,觀諸被告 所提信義華夏區分所有權人第壹屆(第一次)會議會議記 錄所示,就管理費收繳方式,係以建物登記面積(即主建 物、陽台、平台、露台)計算,每坪費用為50元;而系爭 房屋之主建物總面積為197.86平方公尺,陽台為12.44平 方公尺,合計210.3平方公尺等節,此有系爭房屋建物所 有權狀在卷可參,故換算坪數約為63.62坪,每坪應繳之 管理費以50元計算,系爭房屋每月應繳金額為3,181元, 而原告每月負擔管理費為3,150元,由上可見,原告所稱 每月管理費有包含停車位管理費500元等情,與上開事證 不符,難以採信;復原告於本院言詞辯論程序時自承:雖 收據尚未載明3,150元管理費有包含停車位管理費500元, 但其認為500元依照永和附近的收費標準計算等語,是其 並未舉證證明繳交之管理費內確有包含停車位管理費500 元,故原告主張其未使用停車位,但每個月卻溢繳停車位 管理費500元,被告因而受有每月500元之利益等語,難認 有據,不應准許。 (三)從而,原告依上開法律關係,請求被告應給付原告30,500 元及自起訴狀送達被告之日起,按週年利率百分之5計算 之利息,為無理由,應予駁回。    四、本件事證已臻明確,兩造其餘攻擊防禦方法及所提證據,核 與判決結果不生影響,爰不逐一論述,併此敘明。   五、本件係就民事訴訟法第436條之8第1項適用小額程序所為原 告敗訴之判決。 六、訴訟費用負擔之依據:民事訴訟法第78條、第436條第2項、 第436條之23。依職權確定訴訟費用額為1,000元(第一審裁 判費),應由原告負擔。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5  日          士林簡易庭 法 官 葛名翔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並應記載 上訴理由,表明關於原判決所違背之法令及其具體內容與依訴訟 資料可認為原判決有違背法令之具體事實,並繳納上訴費新臺幣 2,250元,如於本判決宣示後送達前提起上訴者,應於判決送達 後20日內補提上訴理由書(須附繕本)。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5  日                書記官 詹禾翊

2025-03-25

SLEV-113-士小-2242-20250325-2

臺中高等行政法院 地方庭

交通裁決

臺中高等行政法院判決 地方行政訴訟庭 112年度交字第1038號 原 告 王俊雄 住○○市○○區○○○街00號11樓之5 被 告 臺中市交通事件裁決處 設臺中市○○區○○○路00號 代 表 人 黃士哲 住同上 訴訟代理人 魏光玄律師 上列當事人間交通裁決事件,原告不服被告民國112年11月30日 中市裁字第68-GFJ573381號裁決,提起行政訴訟,本院判決如下 : 主 文 原處分撤銷。 訴訟費用新臺幣300元由被告負擔。被告應給付原告新臺幣300元 。 事實及理由 一、行政訴訟法第237條之7規定,交通裁決事件之裁判,得不經 言詞辯論為之。經核兩造陳述及卷內資料,事證尚屬明確, 爰不經言詞辯論而為判決。 二、事實概要:原告於民國112年9月13日12時14分許,駕駛牌照 號碼TDT-5276號營業小客車(下稱系爭車輛),行經臺中市 西屯區惠中路與臺灣大道三段之交岔路口(下稱系爭路口) 時,因有「聞救護車之警號,不立即避讓」之違規,經民眾 檢舉後為警逕行舉發。被告認舉發無誤,於112年11月30日 依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下稱處罰條例)第45條第2項規 定,以中市裁字第68-GFJ573381號裁決,裁處原告罰鍰新臺 幣(下同)3600元,並吊銷駕駛執照,1年內不得考領(下稱 原處分)。 三、訴訟要旨:  ㈠原告主張:   ⒈當時原告車窗緊閉並撥放音樂,未及時聽聞救護車之警號 聲響,且原告行向右前方之視野被種植於快慢車道側之高 大路樹遮蔽,而系爭車輛周圍汽車亦無立即停駛之動作, 從而原告無從警覺有救護車要通行。   ⒉系爭路口之道路甚為寬敞,原告為能在紅燈燈號亮起前通 過,車速不能太慢。故當原告發現車旁有救護車要交互通 過時,已來不及煞停,而僅能依本能採取儘速通過系爭路 口之避讓措施,原告應不構成「聞救護車之警號,不立即 避讓」之違規。又原告係以駕駛營業小客車為業,倘吊扣 駕駛執照後1年內不得再行考領,將嚴重影響生計。   ⒊聲明:⑴原處分撤銷。⑵訴訟費用由被告負擔。  ㈡被告答辯:依檢舉影像,系爭路口之視野清晰且能遠望,系 爭車輛之前方亦無任何遮蔽駕駛人視野之物品,原告當時應 可發現有救護車正欲通行,何況原告在駛入路口中央時,與 旁側正在閃爍警示燈與鳴響警笛之救護車甚為接近,原告未 予避讓而仍加速通行,違規事實明確。並聲明:⒈原告之訴 駁回。⒉訴訟費用由原告負擔。 四、本件應適用法規:  ㈠道路交通安全規則(下稱道安規則)第101條第3項:「汽車聞 有消防車、救護車、警備車、工程救險車、毒性化學物質災 害事故應變車等執行緊急任務車輛之警號時,應依下列規定 避讓行駛:一、聞有執行緊急任務車輛之警號時,不論來自 何方,均應立即避讓,並不得在後跟隨急駛、併駛或超越, 亦不得駛過在救火時放置於路上之消防水帶。二、在同向或 雙向僅有一車道之路段,應即減速慢行向右緊靠道路右側避 讓,並暫時停車於適當地點,供執行緊急任務車輛超越。三 、在同向二車道以上路段,與執行緊急任務車輛同車道之前 車,應即向相鄰車道或路側避讓,相鄰車道之車輛應減速配 合避讓,並作隨時停車之準備。四、執行緊急任務車輛得利 用相鄰二車道間之車道線行駛,而在車道線左右兩側車道之 車輛,應即減速慢行分向左右兩側車道避讓,並作隨時停車 之準備。五、執行緊急任務車輛行經交岔路口時,已進入路 口之車輛應駛離至不妨害執行緊急任務車輛行進動線之地點 ;同向以外未進入路口車輛應減速暫停,不得搶快進入路口 ,以避讓執行緊急任務車輛先行。」  ㈡處罰條例:   ⒈第45條第2項:「聞消防車、救護車、警備車、工程救險車 、毒性化學物質災害事故應變車之警號,不立即避讓者, 處汽車駕駛人新臺幣3600元罰鍰,並吊銷駕駛執照。」   ⒉第67條第3項:「汽車駕駛人曾依本條例其他各條規定吊銷 駕駛執照者,1年內不得考領駕駛執照。」 五、本院判斷: ㈠前揭事實概要欄所載各情,除後述爭點外,未據兩造爭執, 並有原處分暨送達證書、臺中市政府警察局舉發違反道路交 通管理事件通知單、臺中市政府警察局第六分局112年11月9 日中市警六分交字第1120178245號函、系爭車輛之車籍資料 、檢舉影像、本院之勘驗筆錄暨影像截圖等附卷可證,堪信 為真實。 ㈡本件事發過程,經當庭勘驗檢舉影像結果如下:「一、檢舉 人停駛於惠中路一段由南向北行駛路段與臺灣大道三段、惠 中路之交岔路口(下稱A路口) 處。當時有部救護車邊鳴響警 笛邊沿臺灣大道三段由西向東行駛至A路口;螢幕時間12:1 4:19處,救護車之車頭駛越臺灣大道三段側之行人穿越道 。二、螢幕時間12:14:20處,原告所駕駛車輛(下稱B車) 沿惠中路由北向南行駛,前方有二輛白色車輛陸續通過A路 口,B車隨後出現於螢幕畫面中。當時B車之車頭尚未駛越該 路段側之行人穿越道(圖1)。三、螢幕時間12:14:21處, 救護車與B車均甫駛入A路口(圖2),然B車並無減速、暫停或 避讓之情事,而仍持續向前行駛;螢幕時間12:14:23處, B車自救護車前方經過(圖3)。」(見本院卷第94頁) ㈢經查,本件系爭車輛與救護車並非同向,而屬交岔路口會車 之情形,應依道安規則第101條第3項第5款「執行緊急任務 車輛行經交岔路口時,已進入路口之車輛應駛離至不妨害執 行緊急任務車輛行進動線之地點;同向以外未進入路口車輛 應減速暫停,不得搶快進入路口,以避讓執行緊急任務車輛 先行。」之規定,決定其應採取之避讓措施。依上開勘驗結 果,救護車當時沿臺灣大道西向東方向甫進入系爭路口行人 穿越道時,系爭車輛自惠中路北向南駛至,甫越過停止線正 準備進入系爭路口行人穿越道,可知二車幾乎同時進入系爭 路口。此時系爭車輛既已越過停止線,即屬「已進入路口」 之車輛,依上開規範要求,其應採取之避讓措施為「應駛離 至不妨害執行緊急任務車輛行進動線之地點」。於此情形, 如以緊急避煞之方式讓救護車優先通過,固屬適當,惟如採 快速通過之方式騰出空間以避讓,亦無不可。詳言之,交岔 路口之道路型態不一而足,有十字型、Y字型或多車道交錯 者,亦有道路各自寬窄不同或車流擁擠程度不一等多重複雜 之交通狀況。如已進入路口之車輛遇有救護車駛入,其應採 取何種避讓措施為適當,自應依具體交通情況而定,且其避 讓方式,只要不至於妨礙救護車之緊急救護任務為已足。因 道路行車是一動態過程,車況瞬息萬變,以事後觀察之角度 責令駕駛人行車當時採取最適避讓措施,容非允洽。故如一 時反應不及,所採取之避讓措施不夠聰明,或並非最適切之 方式,如已有避讓,又不妨礙救護任務之需求,自難以苛責 駕駛人而令負「不立即避讓」救護車之罰則。 ㈣依上說明,本件系爭車輛與救護車幾乎同時進入系爭路口, 勘驗顯示當時時間為12:14:21,然原告察知其右側行向有 亦已進入路口之救護車時,係採取快速通過之方式以避讓, 其通過救護車行線後之時間顯示為12:14:23,此有影像截 圖附卷可按(見本院卷第97、98頁),可見當時雙方進入系 爭路口後原告可資採取適當駕駛行為之應變時間僅有1至2秒 之間。而從發現危險至開始操作煞車,煞車開始作動前為止 ,其車輛行駛的時間稱為「反應時間」,一般人在正常狀況 下,反應時間約為1~2秒,此為本院審理交通案件職務上已 知之事實。則原告見狀採取快速通過之方式以避讓,自屬符 合道安規則第101條第3項第5款所定「駛離至不妨害執行緊 急任務車輛行進動線之地點」之避讓措施,且依當時具體情 況,系爭車輛迅速通過後立即騰出路口空間,救護車可及時 通過,亦未見有何妨礙救護車執行救護任務之情,是本件應 認不構成「聞救護車之警號,不立即避讓」之違規。 六、結論:  ㈠綜上所述,原告於上揭時地駕駛系爭車輛,聞救護車之警號已有立即避讓,不構成處罰條例第45條第2項之違規,原處分尚有違誤,原告訴請撤銷,為有理由,應予准許。 ㈡兩造其餘攻防方法及卷內事證,經核於判決結果不生影響, 無庸逐一論述,附此敘明。 ㈢本件訴訟費用為第一審裁判費300元,應由被告負擔。因原告 起訴時已預為繳納,爰命被告給付原告3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4   日 法 官 李嘉益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判決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地方行政訴訟庭 提出上訴狀,上訴狀並應記載上訴理由,表明關於原判決所違背 之法令及其具體內容或依訴訟資料可認為原判決有違背法令之具 體事實,並繳納上訴費新臺幣750元;未表明上訴理由者,應於 提出上訴後20日內補提理由書(上訴狀及上訴理由書均按他造人 數附繕本)。如逾期未提出上訴理由書者,本院毋庸再命補正而 逕以裁定駁回上訴。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4  日 書記官 林俐婷

2025-03-24

TCTA-112-交-1038-20250324-1

臺中高等行政法院 地方庭

交通裁決

臺中高等行政法院判決 地方行政訴訟庭 113年度交字第527號 原 告 呂宜靜 住○○市○○區○○路00○0號13樓之5 周思宏 被 告 臺中市交通事件裁決處 設臺中市○○區○○○路00號 代 表 人 黃士哲 住同上 訴訟代理人 魏光玄律師 上列當事人間交通裁決事件,原告不服被告民國113年5月2日中 市裁字第68-GGH150569號、113年5月6日中市裁字第68-GGH15056 8號裁決,提起行政訴訟,本院判決如下: 主 文 原處分1(中市裁字第68-GGH150568號)關於記違規點數3點之裁罰 部分撤銷。 原告其餘之訴駁回。 訴訟費用新臺幣300元由原告負擔。 事實及理由 一、行政訴訟法第237條之7規定,交通裁決事件之裁判,得不經 言詞辯論為之。經核兩造陳述及卷內資料,事證尚屬明確, 爰不經言詞辯論而為判決。 二、事實概要:周思宏於民國113年1月25日22時31分許,駕駛呂 宜靜所有牌照號碼BNG-5978號自用小客車(下稱系爭車輛) ,行經臺中市西屯區臺灣大道四段近臺中交流道口(下稱系 爭路段)時,因有「行車速度,超過規定之最高時速逾40公 里至60公里以內」之違規,為警採證後逕行舉發。被告認舉 發無誤,於113年5月6日依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下稱處 罰條例)第43條第1項第2款、第24條第1項、行為時第63條 第1項、行為時違反道路交通管理事件統一裁罰基準及處理 細則(下稱處理細則)第2條第5項第3款第1目、道路交通安全 講習辦法(下稱講習辦法)第4條第1項第9款前段規定,以中 市裁字第68-GGH150568號裁決,裁處周思宏罰鍰新臺幣(下 同)1萬2000元、記違規點數3點,並應參加道路交通安全講 習(下稱原處分1);於113年5月2日依處罰條例第43條第4項 規定,以中市裁字第68-GGH150569號裁決,裁處呂宜靜吊扣 系爭車輛之牌照6個月(下稱原處分2)。 三、訴訟要旨:  ㈠原告主張:經原告至系爭路段時地勘查後發現「警52」標誌 與測速儀器之距離為96.9公尺,似與法規所定100至300公尺 之規範不符,有至現場重新實地測量測照距離之必要。又系 爭路段之4線汽車道限速50公里、2線機車道限速40公里,而 對向相同路段、同樣為6線道之道路卻規定汽車之限速為70 公里,如此不同的標準,易致長期雙向行駛之駕駛人產生誤 判。並聲明:⒈原處分撤銷。⒉訴訟費用由被告負擔。  ㈡被告答辯:系爭路段前之警52標誌牌面清晰、未遭遮蔽,可 清楚辨識。周思宏於前揭時地駕駛系爭車輛,經檢定合格之 測速儀器測得車速已超過規定之最高時速逾45公里,違規事 實明確。呂宜靜未能善盡保管、監督系爭車輛駕駛人合規行 車之責任,亦未能舉證有何採取相關必要防免措施之具體作 為,自應負推定過失責任,原處分1、2並無違誤。並聲明: ⒈原告之訴駁回。⒉訴訟費用由原告負擔。 四、本件應適用法規:  ㈠道路交通安全規則第93條第1項本文:「行車速度,依速限標 誌或標線之規定。…」  ㈡道路交通標誌標線號誌設置規則(下稱設置規則)第55條之2:「(第1項)測速取締標誌『警52』,用以警告車輛駕駛人前方路段常有測速取締執法,促使行車速度不得超過道路規定之最高速限或低於規定之最低速限。(第2項)測速取締執法路段,在一般道路應於100公尺至300公尺前,在高速公路、快速公路應於300公尺至1000公尺前,設置本標誌。」  ㈢處罰條例:   ⒈第7條之2:「(第1項)汽車駕駛人之行為有下列情形之一, 當場不能或不宜攔截製單舉發者,得逕行舉發:…七、經 以科學儀器取得證據資料證明其行為違規。(第2項第9款 )前項第7款之科學儀器屬應經定期檢定合格之法定度量 衡器,其取得違規證據資料之地點或路段,應定期於網站 公布。但汽車駕駛人之行為屬下列情形之一者,不在此限 :…九、行車速度超過規定之最高速限或低於規定之最低 速限。(第3項)對於前項第9款之取締執法路段,在一般 道路應於100公尺至300公尺前,在高速公路、快速公路應 於300公尺至1000公尺前,設置測速取締標誌。」   ⒉第43條:「(第1項第2款)汽車駕駛人駕駛汽車有下列情形 之一者,處新臺幣6000元以上3萬6000元以下罰鍰,並當 場禁止其駕駛:…二、行車速度,超過規定之最高時速40 公里。…(第4項前段)汽車駕駛人有第1項或前項行為者, 並吊扣該汽車牌照6個月…。」   ⒊行為時第63條第1項:「汽車駕駛人違反本條例規定者,除 依規定處罰外,並得依對行車秩序及交通安全危害程度記 違規點數1點至3點。」(現行法第63條第1項:「汽車駕 駛人違反本條例規定,除依規定處罰外,經當場舉發者, 並得依對行車秩序及交通安全危害程度記違規點數1點至3 點。」)   ⒋第24條第1項:「汽車駕駛人或汽車所有人違反本條例規定 者,除依規定處罰外,並得令其或其他相關之人接受道路 交通安全講習。」  ㈣行為時處理細則第2條第5項第3款第1目:「汽車駕駛人有下 列各款情形之一者,除依本條例處罰外,並予記點:…三、 有本條例下列情形之一者,各記違規點數3點:(一)第43 條第1項。」(現行處理細則第2條第5項本文:汽車駕駛人 有下列各款情形之一經當場舉發者,除依本條例處罰外,並 予記點:…)  ㈤講習辦法第4條第1項第9款前段:「汽車駕駛人有下列情形之 一者,除依本條例處罰外,並應施以講習:…九、違反本條 例第43條第1項或第3項規定…。」 五、本院判斷: ㈠前揭事實概要欄所載各情,除後述爭點外,未據兩造爭執, 並有原處分暨送達證書、舉發違反道路交通管理事件通知單 、系爭車輛之車籍資料、臺中市政府警察局交通警察大隊11 3年3月28日中市警交執字第1130009448號函、採證照片等附 卷可證,堪信為真實。 ㈡依卷附測速採證照片所示(見本院卷第65頁),系爭車輛於 上揭時間行經每小時限速50公里之系爭路段,經員警使用檢 定合格單號碼M0GA0000000之雷達測速儀器測得以時速95公 里之速度行駛。該雷達測速儀器業經財團法人台灣商品檢測 驗證中心於112年6月15日檢定合格,其有效期限至113年6月 30日止,有該雷達測速儀檢定合格證書在卷可憑(見本院卷 第68頁),是本件違規事實發生時點仍在該雷達測速儀有效 期限之內。 ㈢原告雖質疑警52標誌與測速儀器之距離與法規不符,主張至 現場重新測量。然處罰條例第7條之2第3項、設置規則第55 條之2第2項規定之測速距離規範,係指員警在一般道路執行 超速取締勤務時,於車輛實際「違規地點」前方之100公尺 至300公尺處,應有警52之測速取締標誌而言,並非規範警5 2標誌與「測速儀器」之距離。經本院審視採證照片,及依 職權查閱之GOOGLE街景圖(見本院卷第65至67、93、95頁), 本件警52標誌與系爭車輛超速違規地點相距約148.49公尺, 足認本件警52標誌之設置位置及測照距離為合法,原告之主 張並無可採。 ㈣原告雖另質疑相同路段之對向車道同樣為6線車道,但汽車之 最高速限為時速70公里,其限速標準不同,易致駕駛人產生 誤判等語。惟按道路交通標誌設置目的,在於提供交通參與 者有關道路路況之警告、禁制、指示等資訊,以便利行旅並 促進交通安全(設置規則第2條規定參照)。而關於交通標誌 設置之必要及其方式,係授權主管機關斟酌具體不同路況依 其權責加以規劃設計,既經設置,全體用路人即應一體適用 ,如認有變更必要,亦應循陳情、建議、遊說等方式辦理, 在依法變更之前,尚不得自行認定其設置或規劃不當,而不 予遵守。本件系爭路段之最高限速即便因行車方向之不同而 有差異,然此係主管機關綜合考量系爭路段不同行向前後路 況等情狀後,依其權責所為之規劃設計,在依法變更之前, 尚不得以一己主觀認知,認有速限規劃設計之不當,而主張 免責。 ㈤周思宏超速行車,固應受罰。惟按,行政罰法第5條規定:「 行為後法律或自治條例有變更者,適用裁處時之法律或自治 條例。但裁處前之法律或自治條例有利於受處罰者,適用最 有利於受處罰者之規定。」對於行政裁罰事件,係採「從新 從輕」之法律適用原則。是交通裁決之行政訴訟事件,就裁 決機關之裁決處分是否適法,原則上應依裁判時之法律以為 斷,僅行為時之法律有利於受處罰者時,始適用行為時法。 經查,處罰條例第63條第1項規定於113年5月29日修正,於 同年6月30日施行(行政院113年6月26日院臺交字第11310165 45號令參照),明定裁罰機關得對違規駕駛人記違規點數之 情形,以經「當場舉發」者為限,始得為之。比較舊法對於 記點處分並無舉發態樣之限制,新法規定於行為人自屬較為 有利,故此項裁罰,自應適用新法以為斷。本件違規係經員 警採證後製單逕行舉發,並非當場舉發,依修正後處罰條例 第63條第1項規定,不得為記點處分。被告未及審酌上開法 律修正,仍依舊法規定以原處分1對周思宏為記點處分,尚 非適法,故此部分裁罰應予撤銷。 ㈥系爭車輛為呂宜靜所有,其交由周思宏使用,本應善盡管控 、監督之責,依處罰條例第85條第3項規定,周思宏上開違 規駕駛行為,應推定呂宜靜有過失。而本件系爭車輛何以得 為周思宏所用?呂宜靜係以如何之方式對其踐行監督之責? 又對於系爭車輛之合法使用及遵守相關交通法令為如何之管 控措施?凡此涉及呂宜靜是否得以排除過失責任判斷之相關 證據,未見其提供必要之事證供本院調查,則本院自不能遽 認呂宜靜就系爭車輛之使用已盡篩選、監督及管控之責。從 而呂宜靜就周思宏之上述違規行為,應推定有過失,無從免 責。 六、結論:  ㈠綜上所述,周思宏於前揭時地有「行車速度,超過規定之最 高時速逾40公里至60公里以內」之違規,事屬明確,被告以 原處分1對其裁處罰鍰1萬2000元,並應參加道路交通安全講 習;以原處分2對呂宜靜裁處吊扣系爭車輛之牌照6個月,核 無違誤,原告訴請撤銷,為無理由,應予駁回。惟原處分1 對周思宏記違規點數3點部分,違反修正後處罰條例第63條 第1項規定,此部分裁罰依法應予撤銷。 ㈡兩造其餘攻防方法及卷內事證,經核於判決結果不生影響, 無庸逐一論述,附此敘明。 ㈢本件訴訟費用為第一審裁判費300元。審酌記點處分之撤銷係 因法律修正所致,原告違規之基礎事實不變,依行政訴訟法 第98條第1項、第104條準用民事訴訟法第79條規定,應由原 告負擔為適當。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4   日 法 官 李嘉益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判決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地方行政訴訟庭 提出上訴狀,上訴狀並應記載上訴理由,表明關於原判決所違背 之法令及其具體內容或依訴訟資料可認為原判決有違背法令之具 體事實,並繳納上訴費新臺幣750元;未表明上訴理由者,應於 提出上訴後20日內補提理由書(上訴狀及上訴理由書均按他造人 數附繕本)。如逾期未提出上訴理由書者,本院毋庸再命補正而 逕以裁定駁回上訴。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4  日 書記官 林俐婷

2025-03-24

TCTA-113-交-527-20250324-1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

清償借款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訴字第60號 上 訴 人 即 被 告 張友廸 被 上訴人 即 原 告 玉山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黃男州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清償借款事件,上訴人於民國114年3月17日提 起上訴到院,未據繳納上訴費,是應依同年1月1日施行之新制( 民事訴訟法第77條之27之規定、臺灣高等法院民事訴訟與非訟事 件及強制執行費用提高徵收額數標準)計算第二審裁判費。查, 本件訴訟標的價額即上訴利益核定為新臺幣(下同)1,385,713 元,應徵第二審裁判費26,644元。茲依民事訴訟法第442條第2項 規定,限上訴人於收受本裁定送達後5日內如數向本院繳納,毋 得延誤,逾期即駁回其上訴,特此裁定。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4 日 民事第四庭 法 官 蕭涵勻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裁定關於核定訴訟標的價額部分,應於送達後10日內向 本院提出抗告狀,並繳納抗告費新臺幣1,5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4 日 書記官 林立原

2025-03-24

TPDV-114-訴-60-20250324-2

本網站部分內容為 AI 生成,僅供參考。請勿將其視為法律建議。

聯絡我們:[email protected]

© 2025 Know9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