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呂怡萱

共找到 187 筆結果(第 61-70 筆)

臺灣彰化地方法院

離婚

臺灣彰化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婚字第95號 113年度家親聲字第180號 聲 請 人 黃柏霖律師 相 對 人 乙○○ 代 理 人 陳青來律師(法扶律師) 上列當事人間因離婚等事件,聲請人聲請酌定特別代理人酬金, 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聲請人為甲○○擔任特別代理人之酬金酌定為新臺幣貳萬伍仟元。   理  由 一、按選任特別代理人所需費用,及特別代理人代為訴訟所需費 用,得命聲請人墊付;法院或審判長依法律規定,為當事人 選任律師為特別代理人或訴訟代理人者,其律師之酬金由法 院或審判長酌定之,民事訴訟法第51條第5項、第77條之25 第1項分別定有明文。次按法院裁定律師酬金,應斟酌案情 之繁簡、訴訟之結果及律師之勤惰,於下列範圍內為之。但 律師與當事人約定之酬金較低者,不得超過其約定:㈠民事 非財產權之訴訟,不得逾新臺幣(下同)150,000元;數訴 合併提起者,不得逾300,000元,法院選任律師及第三審律 師酬金核定支給標準第4 條第1 項亦有明定。 二、聲請意旨略以:聲請人前經法院選任為本院000年度婚字第0 0號離婚事件、000年度家親聲000號酌定未成年子女權利義 務行使負擔事件中被告甲○○之特別代理人,爰聲請本院酌定 特別代理人之酬金等語。 三、查相對人與甲○○間離婚等事件,相對人於第一審訴訟程序為 甲○○聲請選任特別代理人,經本院於民國113年10月30日裁 定選任聲請人為甲○○之特別代理人在案。該案已於113年12 月18日判決,本院審酌聲請人擔任特別代理人期間曾閱卷1 次、親自訪視甲○○1次、提出答辯狀1份、出庭1次,盡心盡 力為甲○○執行特別代理人職務,惟上開事件之案情尚非複雜 ,爰參考上開法院選任律師及第三審律師酬金核定支給標準 ,酌定本件特別代理人之報酬為2萬5,000元。 四、又相對人就上開事件,前雖經本院以000年度家救字第000號 裁定准予訴訟救助,惟現今本案已告終結,依民事訴訟法第 114 條之規定,前開律師酬金為本案訴訟費用之一部,應由 本院另依職權以裁定確定訴訟費用額,向應負擔訴訟費用之 當事人徵收之,併此敘明。 五、依首揭規定,裁定如主文 。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14  日           家事法庭   法 官 王姿婷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本裁定抗告須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14  日                 書記官 呂怡萱

2025-01-14

CHDV-113-婚-95-20250114-3

家親聲
臺灣彰化地方法院

改定未成年子女權利義務行使負擔等

臺灣彰化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家親聲字第118號 聲 請 人 丁○○ 代 理 人 鍾承哲律師 複代理人 何金陞律師 相 對 人 甲○○ 上列當事人間聲請改定未成年子女權利義務行使負擔事件,本院 裁定如下:   主  文 對於兩造所生未成年子女丙○○(○,民國000年0月0日生,身分證 字號:Z000000000號)、乙○○(○,民國000年0月00日生,身分 證字號:Z000000000號)權利義務之行使或負擔,均改由聲請人 單獨任之。 相對人應於前項裁定確定之翌日起一週內將未成年子女丙○○、乙 ○○交付聲請人。 程序費用由相對人負擔。   理  由 一、聲請意旨略以:兩造原為夫妻,婚後育有兩名未成年子女丙 ○○(民國000年0月0日生)、乙○○(000年0月00日生),兩 造於109年10月30日離婚協議中,雖約定丙○○、乙○○之權利 義務行使負擔由相對人單獨任之;然相對人於112年10月間 因種植大麻為本院刑事庭判處有期徒刑6年,並經臺灣高等 法院臺中分院以000年度○○字第000號判決駁回上訴,相對人 長期使用毒品,會在小孩旁邊抽菸,人生觀消極,曾有多次 表達輕生念頭,甚為不利未成年子女之成長,又丙○○現就讀 ○○○○國小,正值需父母陪伴、督促完成作業並培養良好生活 習慣之能力,相對人未陪伴2名幼子,將教養責任丟給相對 人之母親,顯然未盡保護教養義務,並非適合之親權執行, 爰依法聲請改定未成年子女權利義務行使負擔由聲請人單獨 任之,相對人應於裁定確定翌日交付未成年子女予聲請人等 語。 二、相對人則以:離婚時聲請人已放棄兩名未成年子女教養權利 ,當時是小孩最需要母親的時候,伊獨自帶2名子女,伊不 會在小孩身邊抽菸,功課伊也有在看,伊母親會幫忙接送、 準備餐點,伊姐姐也會幫忙看作業、簽聯絡簿,從離婚迄今 聲請人很少來看孩子,都是聲請人的母親接回去,至本件提 告後,聲請人才有親自照顧小孩,她憑什麼來搶孩子等語。 三、經查:  ㈠兩造於104年1月30日結婚,育有未成年子女丙○○、乙○○,兩 造於109年10月30日協議離婚,約定未成年子女之權利義務 由相對人行使負擔等情,有兩願離婚協議書、戶役政資訊網 站個人戶籍資料查詢在卷可參(見卷一第27至31頁、第137至 143頁),且為兩造所不爭執,堪信為真正。  ㈡未成年子女丙○○、乙○○之親權行使負擔部分:  1.按行使、負擔權利義務之一方未盡保護教養之義務或對未成 年子女有不利之情事者,他方、未成年子女、主管機關、社 會福利機構或其他利害關係人得為子女之利益,請求法院改 定之;法院為前條裁判時,應依子女之最佳利益,審酌一切 情狀,尤應注意下列事項:㈠子女之年齡、性別、人數及健 康情形。㈡子女之意願及人格發展之需要。㈢父母之年齡、職 業、品行、健康情形、經濟能力及生活狀況。㈣父母保護教 養子女之意願及態度。㈤父母子女間或未成年子女與其他共 同生活之人間之感情狀況。㈥父母之一方是否有妨礙他方對 未成年子女權利義務行使負擔之行為。㈦各族群之傳統習俗 、文化及價值觀。民法第1055條第3項、第1055條之1第1項 分別定有明文。又法院為審酌子女之最佳利益,得徵詢主管 機關或社會福利機構之意見、請其進行訪視或調查,並提出 報告或建議。家事事件法第106條第1項亦有規定。  2.本院就本件有無改定親權必要,函請社團法人台灣迎曦家庭 發展協會對兩造及丙○○、乙○○進行訪視,據覆略以:「㈠綜 合評估:⒈親職功能與親子互動:聲請人工作穩定並能負擔 未成年子女之生活開銷,對於子女之需求與興趣皆知悉且能 適當滿足其需求,教養方式妥適性為正向,未成年子女與聲 請人之依附關係為正向;相對人收入足夠支應未成年子女之 生活及就學開銷,但工作繁忙,生活起居案祖母與二姑負擔 居多,相對人較不瞭解子女之就學狀況,且相對人因製作毒 品判刑6年,未來能否妥適安排案主之生活事宜尚有疑慮, 相對人教育方式稍有不足,丙○○與相對人之依附關係中等、 乙○○與相對人之依附關係正向。2.社會支持系統與環境關係 :聲請人自述將返回彰化擔任主要照顧者,案外祖母將退休 亦可協助照顧案主生活起居,評估聲請人之支持系統為中上 ,環境關係中等;相對人方面,案祖母與二姑協助照顧案主 們,案祖母負責生活起居、二姑及表姊負責指導功課,評估 相對人之支持系統為正向,環境關係為中上;3.總體照顧計 畫可行性:聲請人對子女需求之認知、滿足能力與安排、教 養方式妥適性及依附關係為正向,支持系統與環境關係為中 上及中等,但聲請人目前居住在台中市,是否搬遷至彰化未 可知,且案母工作及收入勢必有異動,評估聲請人總體照顧 計畫可行性為中等;相對人對子女需求之認知與滿足能力為 中下,教養方式妥適性為中等,支持系統為正向評估、環境 關係則為中上,總體照顧計畫可能性亦為中等。㈡總結與建 議:案父母於109至110年協議離婚,並由案父單獨擔任監護 人及主要照顧者至今,案父母離婚後仍盡友善父母與案主們 穩定執行會面,或有共同監護之可行性,但據案父母及案主 們所述得知案主們生活起居大多為案祖母與案二姑負責,並 案主一明確表示希冀維持現生活模式,而案主二尚年幼故僅 回應欲與案母同住後便未再說明,因此無法知悉案主二真實 之想法,又案父母照顧照顧計畫可行性均為中等,若案父或 案母單獨擔任案主們之親權行使人與主要照顧者皆尚有疑慮 ,並案主們現生活及就學已穩定,故本會建議建議依繼續原 則減少案主們生活及就學之變動,並未來案父若入監服刑可 採委託案祖母監護較能維護案主們之權益,但無論監護權歸 屬如何皆應由案祖母擔任案主們主要照顧者為佳」等情,可 參照社團法人台灣迎曦家庭發展協會113年2月26日台迎家字 第113040028號函暨所附之監護權訪視調查報告書(見本院 卷一第187至199頁)。  3.再經本院命家事調查官調查有無改定親權必要,結果略以: 兩名未成年子女在相對人家時,多是由相對人的母親、二姐 及外甥女在照顧,且相對人並非工作關係才委由親人照顧, 而係轉嫁其親職到家人身上,其次,兩造皆提及未成年子女 1在學校衛生習慣不佳,聲請人表示已有反覆提醒未成年子 女1,但成效有限,相對人則表示未成年子女1是不想整理, 並非衛生習慣不好,惟與未成年子女蒐集之資訊及學校提供 之資料,可知未成年子女1衛生習慣確實不佳,但不是不願 意改善,而是不知道應如何改善,相對人仍認未成年子女1 已經改善,長期下來對未成年子女1的生活習慣養成沒有助 益;另未成年子女2牙齒問題,相對人表示曾帶去就醫,但 因未成年子女2哭泣其捨不得,而使聲請人帶去就醫,可見 相對人對於未成年子女之身體健康照護能力亦令人存疑,再 參照學校提供之輔導資料,相對人曾因自身問題離家,將未 成年子女留給母親與二姐照顧,顯見相對人擔任親權人存在 不穩定性。反之,聲請人雖未與兩名未成年子女同住,但可 掌握子女的基本生活狀況,對子女有一定的關心度,但評估 聲請人的工作情形,就現段之資訊難以確認聲請人是否會搬 回○○與未成年子女同住,雖以兩名未成年子女整體受照顧情 形評估與向未成年子女蒐集之資訊可知,相對人較未能發揮 教養義務,聲請人積極爭取子女之親權,倘日後聲請人擔任 未成年子女之親權人並搬回○○住處與未成年子女同住並照顧 子女,有助於未成年子女之身心發展,反之,如聲請人獨自 居住在台中市,將未成年子女交付外婆照顧,如此僅是讓未 成年子女生活環境變動,無助於未成年子女生活之穩定等語 ,有本院家事事件調查報告在卷為憑(見卷二第125至135頁 )。  ㈢本院參酌上開家事事件調查報告,並綜合本院卷內事證(含 未成年子女於社工、家事調查官訪視及法官訊問時陳述之意 見),認相對人並未實際擔負照顧子女之責任,而係委由相 對人之母親、姐姐、外甥女等家人擔任實際照顧者,相對人 在家大部分時間在睡覺,鮮少陪伴未成年子女,更未督促及 教導未成年子女生活自理之能力,亦因未成年子女畏懼就醫 而順從之,對於未成年子女過為溺愛,有礙未成年子女身心 之正常發展,參以相對人未來將入監服刑,刑期非短,更不 可能實際擔負照顧未成年子女之責任,足認相對人確實有未 盡保護教養義務之情形,並對未成年子女有不利之情事,自 已符合前揭改定親權人之要件。反觀聲請人工作穩定,並與 未成年子女關係良好,由聲請人與未成年子女同住並親自照 顧子女,乃對子女之最佳利益。而聲請人從事美容工作,已 於113年10月返回彰化就業,並與家人在彰化縣○○鄉合資設 立飲料店等節,有聲請人提出之○○師名片等在卷可憑。從而 ,本院綜核全案卷證以及未成年子女丙○○、乙○○之意見(見 保密卷宗),認本件確有改定親權之必要,未成年子女權利 義務之行使或負擔改由聲請人單獨任之,較符合未成年子女 之最佳利益,爰裁定如主文第一項所示。    ㈣按法院酌定、改定或變更父母對於未成年子女權利義務之行 使或負擔時,得命交付子女、容忍自行帶回子女、未行使或 負擔權利義務之一方與未成年子女會面交往之方式及期間、 給付扶養費、交付身分證明文件或其他財物,或命為相當之 處分,並得訂定必要事項,家事事件法第107條第1項定有明 文。本院對於丙○○、乙○○權利義務之行使或負擔已酌定由聲 請人單獨任之,而丙○○、乙○○現仍由相對人照顧並同住中, 爰依前開規定,酌留相對人準備及調適之期間,命相對人應 於本親權裁定確定之翌日起一週內將未成年子女丙○○、乙○○ 交付聲請人。 四、依家事事件法第104條第3項,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14  日           家事法庭  法 官 王姿婷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本裁定抗告應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14  日                 書記官 呂怡萱

2025-01-14

CHDV-113-家親聲-118-20250114-1

家親聲
臺灣彰化地方法院

酌定未成年子女權利義務行使負擔

臺灣彰化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婚字第95號 113年度家親聲字第180號 0000000000000000 聲 請 人 黃柏霖律師 相 對 人 乙○○ 代 理 人 陳青來律師(法扶律師) 上列當事人間因離婚等事件,聲請人聲請酌定特別代理人酬金, 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聲請人為甲○○擔任特別代理人之酬金酌定為新臺幣貳萬伍仟元。   理  由 一、按選任特別代理人所需費用,及特別代理人代為訴訟所需費 用,得命聲請人墊付;法院或審判長依法律規定,為當事人 選任律師為特別代理人或訴訟代理人者,其律師之酬金由法 院或審判長酌定之,民事訴訟法第51條第5項、第77條之25 第1項分別定有明文。次按法院裁定律師酬金,應斟酌案情 之繁簡、訴訟之結果及律師之勤惰,於下列範圍內為之。但 律師與當事人約定之酬金較低者,不得超過其約定:㈠民事 非財產權之訴訟,不得逾新臺幣(下同)150,000元;數訴 合併提起者,不得逾300,000元,法院選任律師及第三審律 師酬金核定支給標準第4 條第1 項亦有明定。 二、聲請意旨略以:聲請人前經法院選任為本院000年度婚字第0 0號離婚事件、000年度家親聲000號酌定未成年子女權利義 務行使負擔事件中被告甲○○之特別代理人,爰聲請本院酌定 特別代理人之酬金等語。 三、查相對人與甲○○間離婚等事件,相對人於第一審訴訟程序為 甲○○聲請選任特別代理人,經本院於民國113年10月30日裁 定選任聲請人為甲○○之特別代理人在案。該案已於113年12 月18日判決,本院審酌聲請人擔任特別代理人期間曾閱卷1 次、親自訪視甲○○1次、提出答辯狀1份、出庭1次,盡心盡 力為甲○○執行特別代理人職務,惟上開事件之案情尚非複雜 ,爰參考上開法院選任律師及第三審律師酬金核定支給標準 ,酌定本件特別代理人之報酬為2萬5,000元。 四、又相對人就上開事件,前雖經本院以000年度家救字第000號 裁定准予訴訟救助,惟現今本案已告終結,依民事訴訟法第 114 條之規定,前開律師酬金為本案訴訟費用之一部,應由 本院另依職權以裁定確定訴訟費用額,向應負擔訴訟費用之 當事人徵收之,併此敘明。 五、依首揭規定,裁定如主文 。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14  日           家事法庭   法 官 王姿婷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本裁定抗告須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14  日                 書記官 呂怡萱

2025-01-14

CHDV-113-家親聲-180-20250114-3

臺灣彰化地方法院

延長安置

臺灣彰化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護字第2號 聲 請 人 彰化縣政府 法定代理人 甲○○ 受安 置 人 N-112001 真實姓名、住所及年籍資料詳附件 N-112002 真實姓名、住所及年籍資料詳附件 N-112003 真實姓名、住所及年籍資料詳附件 上三人共同 法定代理人 N-000000A 真實姓名、住所及年籍資料詳附件 關 係 人 N-112001之父 真實姓名、住所及年籍資料詳附件 上列當事人聲請延長安置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准將受安置人N-112001、N-112002、N-112003均自民國114年1月 10日起延長安置3個月。 聲請程序費用由聲請人負擔。   理 由 一、本件聲請意旨略以:  ㈠聲請人於民國112年1月7日接獲社政通報,受安置人之母N-00 0000A有獨留6歲以下孩童之情形。通報者闡述發現案家僅有 受安置人N-112002、N-112003獨自在家無人看顧,經聲請人 釐清,受安置人之母N-000000A平時將受安置人N-112001、N -112002、N-112003委由隔壁鄰居看顧(下稱案鄰居),案 鄰居表示受安置人之母N-000000A每天都會回家,僅時間較 晚,然受安置人N-112001表述受安置人之母N-000000A自112 年1月3日晚間離家後便未再返回,於通報調查前未再與其聯 繫告知行蹤。  ㈡訪視時了解受安置人N-112001課後需處理受安置人N-112003 餵奶、換尿布、洗澡等相關事宜。鄰居每約1-2小時會至案 家套房關心安全,然通報者表述發現案家僅有幼兒在家及社 工訪視時其鄰居並未在旁照顧,案鄰居表示其外出時有委託 配偶協助看顧,然其配偶睡著並未依約前往照顧,故評估其 已違反兒童及少年福利與權益保障法第51條規定。聲請人訪 視評估受安置之人N-112001、N-112002、N-112003,評估三 人有未受妥適照顧狀況,且均年幼,自我保護能力有限,且 無法聯繫受安置人之母N-000000A討論照顧安全計畫,故為 維護三名受安置人之人身安全,聲請人遂於112年1月7日下 午8時依兒童及少年福利與權益保障法第56條之規定,將受 安置人N-112001、N-112002、N-112003緊急安置於適當處所 ,並聲請繼續安置,嗣迭經鈞院裁定繼續安置、延長安置迄 今,最近一次係經鈞院於113年10月16日,以113年度護字第 292號裁定准將受安置人N-112001、N-112002、N-112003自1 13年10月10日起延長安置三個月。  ㈢聲請人後續將持續進行家庭重整服務及親職教育,另提供受 安置人N-112001、N-112002、N-112003生活照顧及定期提供 親子會面以維繫親情,亦提供早療等相關服務,以利受安置 人正常發展,受安置人之母N-000000A尚配合會面輔導,但 尚未具體規劃返家,且近期發現受安置人之母N-000000A甫 生產,對於受安置人N-112001、N-112002、N-112003後續照 顧仍不明確,現階段返家仍有風險,故為維護兒少安全,爰 依同法第57條聲請裁定准予延長安置3個月,以維兒童權益 等語。 二、按兒童及少年有下列各款情形之一,非立即給予保護、安置   或為其他處置,其生命、身體或自由有立即之危險或有危險 之虞者,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應予緊急保護、安置或 為其他必要之處置:㈠兒童及少年未受適當之養育或照顧。㈡ 兒童及少年有立即接受診治之必要,而未就醫者。㈢兒童及 少年遭遺棄、身心虐待、買賣、質押,被強迫或引誘從事不 正當之行為或工作者。㈣兒童及少年遭受其他迫害,非立即 安置難以有效保護者。又緊急安置不得超過72小時,非72小 時以上之安置不足以保護兒童及少年者,得聲請法院裁定繼 續安置。繼續安置以3個月為限;必要時,得聲請法院裁定 延長之。兒童及少年福利與權益保障法第56條第1項、第57 條第2項分別定有明文。   三、經查,聲請人主張之上開事實,已據其提出彰化縣政府兒少   保護個案延長安置法庭報告書、本院113年度護字第292號民 事裁定、兒童少年保護案件被保護人代號與真實姓名對照表 等件在卷可稽。又受安置人之母N-112001A雖表示希望三名 子女盡快返家等語,有本院公務電話紀錄可稽,然參照上開 報告書所為評估及建議略以:「㈠保護安置評估:案主三人 於寄養家庭安置期間,由本府委外辦理寄養業務之家扶中心 派請社工定期到寄養家庭訪視,目前寄養狀況穩定,尚可與 寄養家庭和平共處,在校內暫無問題行為。㈡照顧者親職功 能評估:案母過往未提供案主3人妥適照顧,導致案主2、3( 即受安置人N-112002、N-112003)有多處傷勢,且案主1(即 受安置人N-112001)有親職化現象,案母無法理解相關照顧 狀況之不妥,顯示其親職及保護功能仍須提升,案母無法持 續穩定會面;故本府後續將評估替代性照顧資源、家庭重整 等相關服務協助評估案主3人返家適切性。㈢親屬資源盤點: 1.案主1之父系資源於案母離異後未再有往來,現況不詳。2 .案主2、3生父為越南籍移工,知悉其於越南另有家庭且子 女將成年,其112年5月來台後會協助案母生活照顧,但尚無 法提供協助照顧。3.案母親友均在越南,有一同住在台灣之 同鄉友人,案母認為其為案家可替代照顧資源,但穩定性不 佳。㈣評估案主未來返家可能性:後續將持續透過親子會面 ,維繫案主三人與案母之親情關係,方能擬定返家計畫,但 案母目前生活模式,無法提供案主三人適切的養育照顧,亦 無其他支持系統,且案母缺乏獨立照顧能力,社工服務期間 ,案母選擇性配合處遇工作,113年8月8日會面期間發現案 母身形異常,會面社工詢問案母,其坦承懷孕,但不願透露 孕期,後續追蹤於113年11月下旬生產,因此故案主三人目 前尚不適合返家,未來恐有中長期安置需求。」、「建議: 本案由本府社工協助將案主三人安置於本縣寄養家庭,案主 三人在寄養家庭之生活適應良好,案母雖稱期待案主三人盡 快返家,但未有積極調整改善目前生活狀況,亦未考量案主 三人最佳利益;故為維護案主最佳權益及穩定生活照顧,故 擬向法院聲請延長安置三個月,以維護案主人身安全及最佳 權益。」等語,考量受安置人N-112001、N-112002、N-1120 03年紀尚幼,辨識危險情境及自我保護能力不佳,原生家庭 亦無其他成員可提供妥適之照顧,且受安置人之母N-000000 A甫生產完畢,獨立照顧2個月大之嬰兒,依目前生活模式, 無法提供案主三人適切的養育照顧,若讓受安置人N-112001 、N-112002、N-112003返家,受安置人N-112001恐需擔負照 顧弟妹之責,有再次面臨親職化現象之虞,為免受安置人N- 112001、N-112002、N-112003之人身安全與生活照護再次陷 入危險之情境,在未確保受安置人母N-000000A之親職功能 與兒少人身安全觀念已提升且有妥適之保護功能、能善盡監 護扶養之照顧責任及建立完整照顧支持系統前,現階段受安 置人N-112001、N-112002、N-112003尚不宜由其母N-000000 A接回照顧,是為維護受安置人N-112001、N-112002、N-112 003身心之健全發展,及提供必要之保護,受安置人N-11200 1、N-112002、N-112003現尚不宜返家,聲請人請求延長安 置,即有必要,於法有據,應予准許。 四、依家事事件法第97條,非訟事件法第21條第1項前段,裁定 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13  日          家事法庭 法 官 王姿婷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父母、監護人、受安置兒童及少年 如不服本件裁定,得於裁定書送達之翌日起10日內,以書狀敘述 理由,向本庭提起抗告,並應繳納抗告費新臺幣1,5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13  日               書記官 呂怡萱

2025-01-13

CHDV-114-護-2-20250113-1

家親聲
臺灣彰化地方法院

減輕扶養義務

臺灣彰化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家親聲字第289號 聲 請 人 丙○○ 代 理 人 黃紫芝律師(法扶律師) 相 對 人 乙○○ 特別代理人 甲○○ 上列當事人間免除扶養義務事件,聲請人聲請選任特別代理人, 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選任甲○○於本院113年度家親聲字第289號減輕扶養義務事件,為 乙○○之特別代理人。   理 由 一、按家事非訟事件,除法律別有規定外,準用非訟事件法之規 定,家事事件法第97條定有明文。又民事訴訟法有關當事人 能力、訴訟能力及共同訴訟之規定,於非訟事件關係人準用 之,非訟事件法第11條亦有明文。次按對於無訴訟能力人為 訴訟行為,因其無法定代理人或其法定代理人不能行代理權 ,恐致久延而受損害者,得聲請受訴法院之審判長,選任特 別代理人,民事訴訟法第51條第1項設有明文。 二、本件聲請意旨:伊是為相對人乙○○之女,相對人未盡扶養之 責,伊已起訴聲請減輕對於相對人之扶養責任(本院113年 度家親聲字第289號),然相對人長期臥床,無法表達意思 ,並無訴訟能力,又無法定代理人,訴訟恐致久延而受損害 ,甲○○為伊伯父,即相對人之兄,對相對人目前生活極受照 顧情形知之甚詳,為此聲請選任甲○○為相對人之特別代理人 等語。   三、經查,聲請人上開主張,業據提出OO醫療社團法人OO醫院診 斷證明書,記載相對人罹患腦中風、中度失智症,造成認知 及右側肢體功能障礙,目前鼻餵管使用,生活無法自理,24 小時需專人照顧等語(見卷第41頁),堪信相對人之程序能 力有欠缺,聲請人聲請為相對人選任特別代理人,自屬有據 。另本院考量甲○○為相對人之兄,甲○○有意願擔任相對人之 特別代理人,有家事陳報狀可憑,因認由甲○○於上開事件為 相對人之特別代理人,核屬適當。 四、依家事事件法第97條、非訟事件法第11條、民事訴訟法第51 條第1項,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9   日           家事法庭   法 官 王姿婷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9   日                 書記官 呂怡萱

2025-01-09

CHDV-113-家親聲-289-20250109-1

監宣
臺灣彰化地方法院

監護宣告

臺灣彰化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監宣字第691號 聲 請 人 OOO 相 對 人 OOO 關 係 人 OOO OOO OOO 上列聲請人聲請監護宣告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宣告OOO(男、民國00年00月0日生、身分證統一編號:Z0000000 00號)為受輔助宣告之人。 選定OOO(男、民國00年0月0日生、身分證統一編號:Z00000000 0號)為受輔助宣告之人之輔助人。 聲請程序費用由為受輔助宣告之人負擔。      理  由 一、聲請意旨略以:聲請人OOO係相對人OOO之父,相對人因智能 障礙,對於數字觀念不佳易遭詐騙,未免相對人受害,爰聲 請准予裁定相對人為受監護宣告之人,並請求選定聲請人為 相對人之監護人,同時指定相對人之母OOO為會同開具財產 清冊之人。若相對人未達監護宣告之程度,則請准予裁定相 對人為受輔助宣告之人,並請求選定聲請人為相對人之輔助 人等語。 二、按對於因精神障礙或其他心智缺陷,致不能為意思表示或受 意思表示,或不能辨識其意思表示之效果者,法院得因本人 、配偶、4親等內之親屬、最近1年有同居事實之其他親屬、 檢察官、主管機關或社會福利機構之聲請,為監護之宣告; 法院對於監護之聲請,認為未達第1項之程度者,得依第15 條之1第1項規定,為輔助之宣告,民法第14條第1項、第3項 分別規範明確。家事事件法第174條第1項亦明定:「法院對 於監護宣告之聲請,認為未達應受監護宣告之程度,而有輔 助宣告之原因者,得依聲請或依職權以裁定為輔助之宣告。 」。另民法第1113條之1第1項明定:受輔助宣告之人,應置 輔助人。而依民法第1113條之1第2項準用第1111條至第1111 條之1規定,法院為輔助之宣告時,應依職權就配偶、4親等 內之親屬、最近1年有同居事實之其他親屬、主管機關、社 會福利機構或其他適當之人選定1人或數人為輔助人;法院 為前項選定及指定前,得命主管機關或社會福利機構進行訪 視,提出調查報告及建議;輔助之聲請人或利害關係人亦得 提出相關資料或證據,供法院斟酌;法院選定輔助人時,應 依受輔助宣告之人之最佳利益,優先考量受輔助宣告之人之 意見,審酌一切情狀,並注意下列事項:㈠受輔助宣告之人 之身心狀態與生活及財產狀況。㈡受輔助宣告之人與其配偶 、子女或其他共同生活之人間之情感狀況。㈢輔助人之職業 、經歷、意見及其與受輔助宣告之人之利害關係。㈣法人為 輔助人時,其事業之種類與內容,法人及其代表人與受輔助 宣告之人之利害關係。 三、經查,聲請人主張之上開事實,業據其提出戶籍謄本、親屬 系統表、身心障礙證明影本等件為據,且經本院在鑑定人即 衛生福利部彰化醫院醫師蕭銘鴻前審驗相對人之精神狀況, 相對人對於本院點呼可回應,並知悉其生日、身分證字號、 住家地址、同住親屬,有本院訊問筆錄在卷可按。又經本院 囑託衛生福利部彰化醫院鑑定結果,認為:「㈠醫學上的診 斷(生物學上之要素):中度智能障礙,障礙程度:中度。 ㈡生活狀況及現在身心狀態:⒈日常生活狀況:個案神智清醒 ,可自行走動,對問題可依題目簡單回答。目前在OO市的燒 烤店上班已3年,工作内容為帶位、洗碗等,月薪約3 萬, 工作評價為反應慢,但工作認真。下班時間玩手機、逛 街 、和人聊天等,可安排自己的休閒活動。會騎機車但因筆試 2次皆未通過而沒有駕照。會搭乘計程車、公車或火車;但 不會搭高鐵。個案可認得生活上常見物品及其用途。對於金 錢的使用上,個案認得金錢,知道可用來購物,可辦別面額 多寡,可判斷簡單的購買力,知道需找零但不會計算,需靠 店家計算金額;會使用信用卡、行動支付及用提款卡領錢。 ⒉身體狀態:無明顯異常。⒊精神狀態:⑴意識/溝通性:可言 語溝通,可認得多數常用字。⑵記憶力:尚可。⑶定向力:人 、地點、時間皆正常。⑷計算能力:能算1+1=2,但算不出2+ 3=,也不會算簡單的減法。⑸理解‧判斷力:聽不懂常用的俚 語。有基本的類比能力。對日常生活判斷較為表面及直覺式 的回應,但無法立即辦別出明顯的詐騙。⑹現在性格特徵: 易相信他人。⑺其他(氣氛‧感情狀態‧幻覺‧妄想‧異常行動等 ):無明顯精神病或情緒問題。⒋智能檢查•心理學檢查:中 度智能不足殘障手冊。㈢有關判斷能力判定之意見:不能管 理處分自己財產。判定的根據(檢查所見及說明):依OOO 男士目前心智狀況,可簡單言語溝通,可自行處理基本生理 需求。因中度智能障礙導致認知功能缺損、判斷力不足。因 認知功能缺損以致金錢、數字、是非對錯等概念缺損,是故 ,亦難以獨立管理與處置個人事務。㈣回復可能性說明:回 復可能性低。㈤鑑定判定及說明:1.基於受鑑定人有中度智 能障礙,其程度達中度,難以獨立管理處分自己的財產,回 復之可能性低。2.中度智能障礙之程度,能意思表示或受意 思表示、能辨識其意思表示之效果,但金錢、數字、是非對 錯等概念缺損,可為輔助宣告。」等語,有衛生福利部彰化 醫院成年監護鑑定書在卷可稽,堪認相對人因精神障礙或其 他心智缺陷,致其受意思表示,或辨識其意思表示效果之能 力,顯有不足。故聲請人聲請監護宣告,尚屬有間,但相對 人仍有受輔助之必要,爰依所請為輔助之宣告。 四、本件相對人既經輔助宣告,揆諸前揭規定,自應為其選定輔 助人。查聲請人、關係人OOO、OOO、OOO分別為相對人之父 、母及姊妹,均同意由聲請人擔任相對人之監護人,有戶籍 謄本及同意書附卷為證。又聲請人亦表明其有意願擔任相對 人之輔助人,有本院電話記錄在卷可稽,本院認聲請人為相 對人之父,與相對人共同生活,協助處理相對人日常生活事 宜,與相對人關係非常密切,由聲請人擔任輔助人,應符合 相對人之最佳利益,故認由聲請人擔任輔助人,應符合相對 人之最佳利益,爰裁定如主文第2項所示。 五、爰依家事事件法第177條第2項、第164條第2項,裁定如主文 。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8   日           家事法庭 法 官 王姿婷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本裁定抗告,須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 繳納抗告費新臺幣1,5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8   日                法 官 呂怡萱

2025-01-08

CHDV-113-監宣-691-20250108-1

臺灣彰化地方法院

延長安置

臺灣彰化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護字第3號 聲 請 人 彰化縣政府 法定代理人 甲○○ 受安 置 人 N-112007 真實姓名、住所及年籍資料詳附件 N-112008 真實姓名、住所及年籍資料詳附件 法定代理人 N-000000B 真實姓名、住所及年籍資料詳附件 上列當事人聲請延長安置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准將受安置人N-112007、N-112008自民國114年1月5日起,延長 安置3個月。 程序費用新臺幣1,500元由聲請人負擔。   理 由 一、本件聲請意旨略以:  ㈠聲請人於民國112年4月2日接獲通報,受安置人N-112007(女 ,000年生,真實姓名、年籍詳附件)、N-12008(女,000 年生,真實姓名、年籍詳附件)表示受安置人之舅N-000000A (真實姓名詳附件)於112年4月1日因受安置人之失智的外祖 母N-000000C(真實姓名詳附件)有吞食於外頭撿拾回家的垃 圾之行為,毆打其頭部,當下受安置人N-112007為阻止受安 置人之舅N-000000A,雙方發生爭吵,受安置人之舅N-00000 0A作勢欲毆打受安置人N-112007,故受安置人N-112007、N- 112008跑離案家於附近超商遊蕩。員警於巡邏時發現受安置 人N-112007、N-112008,將二人帶回派出所並詢問其離家之 原因,亦協助嘗試與受安置人之舅N-000000A溝通,受安置 人之舅N-000000A疑似因重聽加上精神議題無法有效對談; 另社工與受安置之人N-112007、N-112008會談,得知受安置 人之母N-000000B(真實姓名詳附件)過往經常無故以水管毆 打頭部及摑掌方式管教,造成受安置人N-112007、N-112008 身心害怕;另社工接獲通報於4月2日凌晨起多次電話聯繫受 安置人之母N-000000B皆無接聽電話,於4月2日下午1時許始 聯繫上受安置人之母N-000000B,受安置人之母N-000000B表 示其工作繁忙無法立即將受安置人N-112007、N-112008接回 ,亦無法與社工商談保護受安置人N-112007、N-112008之安 全計畫,即使接回亦僅能暫時看顧,仍會將受安置人N-1120 07、N-112008交由受安置人之舅N-000000A照顧,顯無法妥 適保護受安置人N-112007、N-112008身心健康及生命安全, 並造成其二人身心負面影響,為維護二名受安置人之人身安 全,聲請人遂於112年4月2日6時依兒童及少年福利與權益保 障法第56條之規定,將受安置人N-112007、N-112008緊急安 置於適當處所,並聲請繼續安置,嗣迭經鈞院裁定繼續安置 、延長安置迄今,最近一次係經鈞院於113年11月11日,以1 13年度護字第287號裁定准將受安置人N-112007、N-112008 自113年10月5日起延長安置三個月。  ㈡現安置期限將至,至今受安置人之母N-000000B強制性親職教 育課程雖已執行完畢,惟受安置人之母N-000000B親職功能 仍待提升,加上其仍拒絕家庭處遇服務,多次延遲或取消親 子會面,或於親子會面中對受安置人N-112007、N-112008有 不當指導及言語等違反親子會面規定,又受安置人N-112007 因受安置人之母N-000000B過往不當管教導致創傷而發生自 傷行為及出現創傷壓力症候群(PTSD)症狀,故評估受安置人 N-112007、N-112008現不適宜返家,爰依同法第57條聲請本 院裁定准予延長安置3個月,以維兒童權益等語。 二、按兒童及少年有下列各款情形之一,非立即給予保護、安置   或為其他處置,其生命、身體或自由有立即之危險或有危險 之虞者,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應予緊急保護、安置或 為其他必要之處置:㈠兒童及少年未受適當之養育或照顧。㈡ 兒童及少年有立即接受診治之必要,而未就醫者。㈢兒童及 少年遭遺棄、身心虐待、買賣、質押,被強迫或引誘從事不 正當之行為或工作者。㈣兒童及少年遭受其他迫害,非立即 安置難以有效保護者。又緊急安置不得超過72小時,非72小 時以上之安置不足以保護兒童及少年者,得聲請法院裁定繼 續安置。繼續安置以3個月為限;必要時,得聲請法院裁定 延長之。兒童及少年福利與權益保障法第56條第1項、第57 條第2項分別定有明文。   三、經查,聲請人主張之上開事實,已據其提出彰化縣政府兒少   保護個案延長安置法庭報告書、本院113年度護字第287號民 事裁定、兒童少年保護案件被保護人代號與真實姓名對照表 等件在卷可稽。又依據彰化縣政府於延長安置期間所為評估 及建議略以:「㈠保護安置評估:為持續關心案主1、2在寄 養家庭之生活狀況,由本府社工定期訪視追蹤,以瞭解案主 1、2身心發展,並關心案主1、2適應情形。案主1、2於安置 期間受照顧情形穩定,尚有心理創傷議題,故媒合心理諮商 及學校輔導資源,案主1、2參與動機高,將持續關注案主1 、2身心狀況。㈡親職照顧功能評估:案主1、2由案母單獨監 護,過往案母時而會忽略案主1、2基本生活照顧及相關需求 ,如案主1、2有多次缺曠課、衛生習慣不佳、衣著骯髒等情 形,案母常採責打、辱罵方式管教,造成案主1、2有身心壓 力,案母雖已完成強制性親職教育14小時,然其親職及照顧 功能仍需再提升。」、「建議:㈠延長安置:綜上,案母親 職教育雖已執行完成,然案母及案主1、2尚有身心議題處遇 中、親子互動狀態仍須進一步評估,且須持續與案母討論未 來案主1、2照顧計畫等因素,為使案主1、2得於穩定安全之 生活環境成長,依據兒童及少年福利與權益保障法第57條規 定向法院聲請延長安置3個月。㈡處遇計畫:1.穩定案主1、2 於家外安置之生活適應。2.持續執行親子會面,以維繫案主 1、2與案母間之母女情感。3.持續提升案母接受家庭處遇的 意願,以改善親職功能並穩定情緒狀態。4.擬向法院聲請延 長安置三個月,以維護案主1、2之最佳利益。」等語,考量 受安置人N-112007、N-112008年紀尚幼,辨識危險情境及自 我保護能力不佳,該二人經安置後,在生活方面在寄養家庭 受到妥適照顧,行為、衛生習慣經寄養家庭細心教導亦有明 顯改善,在學校的表現及功課均持續進步,受安置人二人固 然仍會思念並期待與其母N-000000B同住相處,然因對於返 家後是否會再遭受母親N-000000B之暴力行為一事,仍心存 擔憂,且依受安置人之母N-000000B目前之身心情狀、工作 性質,親職功能是否提升仍有待多方評估,目前尚難謂可提 供受安置人完全穩定之生活照顧,家中亦無其他親屬資源可 協助照顧受安置人N-112007、N-112008,若使受安置人N-11 2007、N-112008貿然返回原家庭,恐有造成受安置人N-1120 07、N-112008身心壓力及處於不安全之疑慮,再受安置人N- 112007、N-112008及其母N-000000B尚有身心議題未處理完 畢,尤其受安置人N-112007經診斷有不安全依附關係、憂鬱 症、疑似創傷後壓力症候群等,心理創傷需轉介心理諮商進 行處遇,連結學校資源進行輔導,併參酌N-000000B與受安 置人N-112007、N-112008會面之際,曾出現情緒激動之脫序 行為,後續於親子會面時間,有不當認知及言語,遲延或取 消親子會面之狀況,仍需進一步評估受安置人N-112007、N- 112008與其母N-000000B親子互動狀態及N-000000B親職知能 之必要等情,認為免受安置人N-112007、N-112008之人身安 全與生活照護再次陷入危險之情境,在未確保受安置人母N- 000000B之親職功能與兒少人身安全觀念已提升且有妥適之 保護功能、能善盡監護扶養之照顧責任及建立完整照顧支持 系統前,受安置人N-112007、N-112008尚不宜由其母N-0000 00B接回照顧,而受安置人母N-000000B表示對於本件延長安 置無意見等語,有本院公務電話紀錄在卷可稽,是為維護受 安置人N-112007、N-112008身心之健全發展,及提供必要之 保護,受安置人N-112007、N-112008現尚不宜返家,聲請人 請求延長安置,即有必要,於法有據,應予准許。 四、依家事事件法第97條,非訟事件法第21條第1項前段,裁定 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8   日          家事法庭 法 官 王姿婷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父母、監護人、受安置兒童及少年 如不服本件裁定,得於裁定書送達之翌日起10日內,以書狀敘述 理由,向本庭提起抗告,並應繳納抗告費新臺幣1,5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8   日               書記官 呂怡萱

2025-01-08

CHDV-114-護-3-20250108-1

臺灣彰化地方法院

延長安置

臺灣彰化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護字第355號 聲 請 人 彰化縣政府 法定代理人 甲○○ 受安置人 N113044 (真實姓名年籍詳卷) N113045 (真實姓名年籍詳卷) 法定代理人 N113045A (真實姓名年籍詳卷) N113045B (真實姓名年籍詳卷) 上列當事人聲請延長安置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准將受安置人N113044(姓名年籍住所詳卷)、N113045(姓名年 籍住所詳卷)自民國113年12月5日起,延長安置3個月。 聲請程序費用由聲請人負擔。   理 由 一、按行政機關及司法機關所製作必須公開之文書,除第69條第 1項第3款或其他法律特別規定之情形外,不得揭露足以識別 前項兒童及少年身分之資訊,兒童及少年福利與權益保障法 第69條第2項定有明文。查本件受安置人N113044、N113045 均為12歲以下之兒童,其法定代理人即父母為N113045A、N1 13045B,是依上開規定,本裁定自不得揭露其等身分識別資 訊,爰不記載其等姓名、年籍、住所,合先敘明。 二、按兒童及少年有下列各款情形之一,非立即給予保護、安置 或為其他處置,其生命、身體或自由有立即之危險或有危險 之虞者,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應予緊急保護、安置或 為其他必要之處置:㈠兒童及少年未受適當之養育或照顧。㈡ 兒童及少年有立即接受診治之必要,而未就醫者。㈢兒童及 少年遭遺棄、身心虐待、買賣、質押,被強迫或引誘從事不 正當之行為或工作者。㈣兒童及少年遭受其他迫害,非立即 安置難以有效保護者。疑有前項各款情事之一,直轄市、縣 (市)主管機關應基於兒童及少年最佳利益,經多元評估後 加強必要之緊急保護、安置或為其他必要之處置。又按直轄 市、縣(市)主管機關,依前條規定緊急安置時,應即通報 當地地方法院及警察機關;緊急安置不得超過72小時,非72 小時以上之安置不足以保護兒童及少年者,得聲請法院裁定 繼續安置;繼續安置以3個月為限,必要時,得聲請法院裁 定延長之,兒童及少年福利與權益保障法第56條第1項、第5 7條第1項前段、第2項定有明文。 三、聲請意旨略以:受安置人N113044、N113045之母親N113045B 於民國113年7月15日揚言攜子自殺,經社工訪視,評估受安 置人之父母近期多次因家庭經濟及子女照顧問題發生衝突, 受安置人之父N113045A於113年8月26日、同年月30日、31日 向社工表示受不了,要將小孩帶走,要離開等語,受安置人 於渠等父母爭吵時均在場目睹,同年8月27日凌晨3時許,受 安置人N113044突然離家跑至對面社區,評估受安置人之父 母於113年7、8月間頻繁發生家庭暴力事件,已致受安置人 於高度風險情境中,聲請人前已於113年9月2日中午12時起 緊急安置受安置人N113044、N113045於適當處所,並聲請繼 續安置,嗣經本院於112年9月24日,以113年度護字第257號 裁定准自113年9月5日中午12時起繼續安置3個月。經評估N1 13045A、N113045B尚須完成強制親職教育課程,且二人之生 活、就業及就醫狀況尚待穩定,待追蹤二人課程狀況,且生 活、就業及就醫穩定情形後,再行評估受安置人N113044、N 113045返家之可行性,爰依同法第57條聲請本院裁定准予延 長安置3個月,以維兒童權益等語。   四、經查,聲請人主張之上開事實,已據其提出兒童少年保護案 件被保護人代號與真實姓名對照表1份、本院113年度護字第 257號民事裁定、彰化縣政府兒童保護個案延長安置法庭報 告書、113年度彰化縣兒童及少年保護個案團隊決策會議紀 錄等件為證,又依據彰化縣政府於安置期間所為評估及建議 略以:「延長安置之評估:㈠保護安置評估:為持續關心二 案主安置期間之生活狀況,現由社工定期訪視追蹤,以瞭解 案主身心發展,並關心二案主適應情形,目前二案主於安置 期間受照顧情形穩定。㈡照顧者親職功能評估:本案目前依 規定裁罰案母接受親職教育課程14小時,案父表示將陪同案 母一起上課,後續將由桃園市政府社會局執行課程單位與案 父母討論、確認課程進行時間。㈢親友支持系統評估:調查 期間訪視案父親友多已年邁或居住外轄,無法提供照顧協助 ;案母則因過往與親友相處經驗不佳,不願將二案主委託母 系親友照顧,初步評估案家親友資源較為薄弱。」、「建議 :㈠延長安置:綜上所述,案父母雖表達高度意願將二案主 接回照顧,然案父母目前尚未完成圑隊決策會議決議事項, 也未完成強制親職教育課程,另案父母搬遷至桃園市觀音區 居住及就業,生活及工作狀況尚未穩定,為使二案主得於穩 定安全之生活環境成長,依據兒童及少年福利與權益保障法 第五十七條規定向法院聲請延長安置三個月。」等語,亦有 彰化縣政府兒童保護個案延長安置法庭報告書在卷供參。再 經本院發函命受安置人之法定代理人於文到10日內就本案表 示意見,迄今仍未具狀為任何表示,有本院送達證書及收狀 資料查詢清單在卷可稽。本院審酌上開事證,考量受安置人 父母關係不睦,夫妻經常發生衝突並致受安置人之母成傷送 醫,受安置人均經常目睹雙方之爭執,受安置人N113044甚 且於凌晨獨自離家,淪為夫妻衝突關係下之代罪羔羊,併衡 以受安置人為8歲、4歲之幼童,N113045疑似發展遲緩,自 我保護能力均有不足,是為維護受安置人N113044、N113045 身心之健全發展,及提供必要之保護,受安置人N113044、N 113045現尚不宜返家,聲請人請求延長安置,即有必要,於 法有據,應予准許。 五、依家事事件法第97條,非訟事件法第21條第1項前段,裁定 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8   日          家事法庭  法 官 王姿婷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父母、監護人、受安置兒童及少年 如不服本件裁定,得於裁定書送達之翌日起10日內,以書狀敘述 理由,向本庭提起抗告,並應繳納抗告費新臺幣1,5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8   日                書記官 呂怡萱

2025-01-08

CHDV-113-護-355-20250108-1

家親聲
臺灣彰化地方法院

返還代墊扶養費

臺灣彰化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家親聲字第127號                          第156號 聲 請 人 己○○ 兼 上一 人 代 理 人 庚○○ 相 對 人 乙○○ 丙○○ 丁○○ 戊○○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返還代墊扶養費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相對人乙○○、丙○○、丁○○、戊○○應各給付聲請人己○○新臺幣18,6 44元,及自民國113年1月6日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5%計算之利息 。 相對人乙○○、丙○○、丁○○、戊○○應各給付聲請人庚○○新臺幣12,0 19元,及相對人乙○○、丙○○、丁○○自民國113年4月2日起、相對 人戊○○自民國113年4月13日起,均至清償日止,按年息5%計算之 利息。 聲請人己○○、庚○○其餘聲請駁回。 聲請人己○○之程序費用由相對人負擔1/5;餘由聲請人己○○負擔 。 聲請人庚○○之程序費用由相對人負擔1/5;餘由聲請人庚○○負擔 。   理  由 一、聲請意旨略以:聲請人庚○○、己○○為受扶養人○○○之子○○○( 民國000年00月00日歿)之子,即○○○之孫;相對人乙○○、丙 ○○、丁○○、戊○○為○○○之子女,○○○無財產足以維持生活,為 受扶養權利人,依民法第1115條第2項應由相對人4人共同負 擔○○○之扶養義務。然聲請人代相對人墊付下列扶養費用:  ㈠自97年6月19日起至108年8月9日止,○○○居住在渠等繼承自○○ ○所有之彰化縣○○鎮○○巷00號建物(下稱系爭建物),由渠 等代相對人負擔扶養義務,使相對人受有不當得利,系爭建 物之每月租金行情為新臺幣(下同)6,000元,○○○居住共13 3個月,相對人等受有相當於租金之不當得利共798,000元, 由相對人平均分擔各為199,500元,聲請人就系爭建物各有1 /2之權利,相對人各應分別給付聲請人99,750元。  ㈡○○○因無力維持自己生活,自98年1月1日至108年12月31日止 ,每年收取聲請人繼承自○○○坐落在彰化縣○○鎮○○段00地號 土地(下稱系爭土地)租金9,200元,共收取101,200元,相 對人等因此免於負擔扶養義務而受有不當得利,應相對人應 分別給付聲請人12,650元。  ㈢聲請人己○○自108年4月至同年8月,每月負擔○○○之扶養費5,0 00元,致相對人受有減免負擔扶養義務之不當得利,相對人 應分別給付己○○6,250元。  ㈣聲請人己○○自109年1月至同年12月間,花費15,400元購買補 體素予○○○,以及聲請人2人花費5,985元購買身體乳與○○○, 相對人因此受有免以支付上開費用之不當得利,應各分別返 還己○○4,598元。  ㈤聲請人庚○○於108年8月27日給付5萬元予相對人丙○○作為○○○ 之住院費用;聲請人己○○於108年8月24日給付7,000元予相 對人丙○○作為護理之家之費用,此部分丙○○亦受有不當得利 ,應返還予庚○○、己○○。  ㈥聲請人依民法第179條為本件聲請,並聲明:  1.庚○○部分:⑴相對人丙○○應給付庚○○162,400元;丁○○、乙○○ 、戊○○應各庚○○給付112,400元,及自起訴狀繕本送達翌日 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5%計算之利息。⑵願供擔保請准宣告 假執行。  2.己○○部分:⑴相對人丙○○應給付己○○130,248元;丁○○、乙○○ 、戊○○應各給付己○○123,248元,及自起訴狀繕本送達翌日 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5%計算之利息。⑵願供擔保請准宣告 假執行。  二、相對人則以:○○○去世後,○○○並無居住在系爭建物,而係居 住在相對人乙○○、丁○○、丙○○之住處由相對人照顧,聲請人 主張不當得利應無理由;又○○○名下尚有3棟房屋與多筆農地 ,可維持生活,並無受扶養必要。108年○○○住院後,有關手 術費用、看護費用與照顧費用,兩造協商由4房即相對人丙○ ○、乙○○、丁○○及聲請人平均分擔,相對人此部分並無不當 得利,至於營養品及身體乳之費用,為聲請人基於孝心之贈 與,相對人亦無不當得利,聲請人請求應無理由等語。 三、本院判斷:  ㈠按直系血親相互間,互負扶養之義務;負扶養義務者有數人 時,直系血親卑親屬為第一順序應履行扶養義務之人,同係 直系卑親屬者,以親等近者為先,負扶養義務者有數人而其 親等同一時,應各依其經濟能力,分擔義務,民法第1114條 第1款、第1115條分別定有明文。再受扶養權利者,以不能 維持生活而無謀生能力者為限;前項無謀生能力之限制,於 直系血親尊親屬不適用之,民法第1117條亦有明文。亦即直 系血親尊親屬受扶養之權利,仍應受不能維持生活之限制。 而所謂不能維持生活,係指不能以自己之財產維持生活者而 言,倘能以自己之財產維持生活者,自無受扶養之權利(最 高法院81年度台上字第1504號判決意旨參照)。末扶養義務 順序在後之人為受扶養權利人支出扶養費用後,亦得依民法 第179條規定,請求扶養義務順序在先之義務人返還代墊扶 養費用(臺灣高等法院暨所屬法院103年法律座談會意旨參 照)。  ㈡聲請人庚○○、己○○為受扶養人○○○之子○○○(民國000年00月00 日歿)之子,即○○○之孫;相對人乙○○、丙○○、丁○○、戊○○ 為○○○之子女等節,為兩造所不爭,並有兩造之戶籍資料在 卷可憑(見156號卷第137至145頁),是○○○之扶養義務人, 依民法第1115條第2項規定,於○○○死亡後應為相對人等4人 ,應堪認定。  ㈢聲請人主張自97年6月19日起迄今,○○○均無足夠財產維持生 活為受扶養義務人等節。查○○○為27年生,於97年起年齡已 達70歲以上,108至111年間名下僅有坐落彰化縣○○鎮○○段00 0○0地號土地且為公同共有,價值約26萬餘元,此有稅務資 訊查詢結果在卷可憑(見156號卷不公開證物袋),其於97 年起,每月收入為老農津貼6、7000元一節,有○○○設於彰化 縣○○鎮○○○○○○○○○○○○000號卷二第305至319頁),堪信○○○確 自97年6月19日起,已不能以自己之財產維持生活,而為受 扶養義務人。  ㈣聲請人主張○○○自97年6月19日起至108年8月9日止居住在系爭 建物,相對人受有不當得利有無理由?  1.查相對人丙○○於109年1月12日向聲請人己○○、庚○○稱:「你 們一間房子放著空,只有阿媽(按指○○○)在住,是不是這 樣?」、「不然還有誰住,那間只有阿媽在給你們住」、「 那間房子就你們的」;己○○回稱:「不然我們兩個回來家裡 住,我們兩個人」、「那個時候是要叫阿媽搬出去」;丙○○ 回稱:「你如果敢這樣跟她說,你跟她說啊」、「因為你爸 當初就答應,你爸自己答應的」;庚○○回稱:「我爸歸我爸 ,他那時候已經回去了」、己○○回稱:「我爸也沒交代我們 這種事情」;丙○○稱:「那時候你爸要出殯時,特別交代你 要把阿媽顧好,要孝順阿媽」;庚○○稱:「你們只有跟我說 那間房子留給阿媽住,你有意見嗎?」;丙○○稱:「有跟你 說要孝順阿媽」等語,業經本院當庭勘驗聲請人提出之錄音 光碟為據(見127號卷一第191頁)。堪信○○○於○○○去世後, 確實繼續居住在系爭建物,聲請人表示欲搬回使用系爭建物 ,相對人丙○○仍向聲請人稱○○○曾同意○○○長久居住在系爭建 物,聲請人亦應孝順○○○讓○○○繼續居住云云,是相對人辯稱 ○○○死亡後,○○○多與相對人丙○○、丁○○、乙○○同住云云,難 認可採。  2.相對人等明知○○○於○○○死亡後繼續居住在系爭建物,仍未提 供足供○○○生活之空間以盡扶養義務,而相對人丙○○甚已表 明係基於使聲請人代○○○負擔扶養○○○之責任,要求聲請人提 供系爭建物與○○○居住,堪認聲請人將渠等所有之建物供○○○ 居住,係為相對人等負擔扶養義務,使相對人無庸提供○○○ 之居住空間,致聲請人受有未能使用系爭建物之損害,是請 求相對人返還所受利益,應屬有據。  3.按城市地方房屋之租金,以不超過土地及其建築物申報總價 年息百分之十為限,土地法第97條第1項定有明文。查系爭 建物位於○○鎮○○巷,附近均為農田,地處偏僻,少有住家與 商店,生活並非便利,認相對人獲取免支出扶養費用之相當 於租金之不當得利,以系爭土地及建物申報總價年息4%計算 ,應屬適當。又系爭建物為聲請人共有,應有部分各1/2; 系爭建物坐落之土地為○○○段51、57地號土地,則為聲請人 與相對人○○○、乙○○、丁○○共有,聲請人之應有部分各為1/8 等節,為兩造所不爭。又系爭建物於97年間之核定之價值為 139,500元,有財政部中區國稅局遺產稅免稅證明書在卷可 參(見127號卷一第113頁),是聲請人各就系爭建物所有之 價值69,750元(計算式:139,5002=69,750)。○○鎮○○○段51 、57地號土地自97年至105年間,每平方公尺公告地價為300 元,申報地價為240元、105年1月至109年1月間,每平方公 尺公告地價為390元、申報地價為312元,此有公告現值及公 告地價查詢在卷可參,而聲請人就51、57地號土地之應有部 分為1/8,換算面積各為110.135平方公尺[計算式:(712.4 8+168.6)1/8=110.135],又相對人已就聲請人請求逾15年 部分行使時效抗辯(見127號卷一第119頁),則聲請人己○○ 得請求相對人給付之不當得利之期間應為97年10月28日至10 8年8月9日(己○○於112年10月27日提起本件請求)、聲請人 庚○○得請求之期間應為98年3月22日至108年8月9日(庚○○於 113年3月21日提起本件請求),則聲請人己○○得請求之金額 為42,577元、庚○○得請求之金額為41,077元(計算式如附表 所示)。  4.相對人為○○○之直系血親一親等卑親屬,渠等之經濟能力相 當,應平均負擔扶養義務,此為相對人所不爭,是己○○得請 求相對人各給付10,644元(計算式:425774≒10644)、庚○○ 得請求各給付10,269元(計算式:410774≒10269)。  ㈤聲請人主張○○○自98年1月1日至108年12月31日收取○○鎮○○○段 42地號土地租金,相對人受有不當得利有無理由?  1.證人甲○○到庭證述:伊自約100年起向○○○承租3分多的地, 他們有四間房子連在一起旁邊的土地都是伊承租的,租來種 樹,租金是年繳的,差不多6月底,伊就拿現金給地主。伊 們沒有書面契約,出租人是地主的媽媽,是地主的媽媽跟伊 說可以出租,伊錢都交給她。後來○○○去安養院伊才知道有3 、4個地主,伊開始承租土地是○○○講的,錢也都給○○○,伊 不知道有這麼多地主等語(見127號卷二第419、420頁)。  2.是本件係○○○自行出租聲請人所有之土地並收取租金,尚無 證據證明相對人為免除其扶養義務而要求證人甲○○交付租金 與○○○,則利益之歸屬主體應為○○○而非相對人。聲請人雖主 張臺灣高等法院臺中分院000年度○字第000號判決已認定○○○ 僅以老農津貼及每年○○鎮○○○段00地號土地租金9,200元維生 等語,然上開判決該部分內容係闡述○○○之資產所得並無餘 裕供給聲請人之父親○○○生活所需,故相對人丙○○應有出資 照顧○○○等節,前開判決理由六、㈡論述明確(見127號卷二 第169至177頁),尚不足以上開判決理由證明相對人等在前 揭期間內從未提供○○○生活費用,使○○○僅得以土地租金維生 。從而,聲請人主張因○○○收取土地租金,致相對人受有不 當得利云云,難認可採。    ㈥聲請人主張支付○○○扶養費、住院費用、護理之家費用,致相 對人受有不當得利有無理由?  1.聲請人己○○自108年4月至同年8月,每月負擔○○○之扶養費5, 000元;聲請人庚○○於108年8月27日給付5萬元予相對人丙○○ 作為○○○之住院費用;聲請人己○○於108年8月24日給付7,000 元予相對人丙○○作為護理之家之費用等節,為兩造所不爭, 堪以採信。  2.然聲請人2人尚無扶養○○○之義務,已如前述,聲請人支付上 開費用,致相對人減免負擔扶養義務而受有利益,聲請人依 不當得利請求返還,應有理由。相對人雖辯稱此為聲請人基 於兩造之協議或親情之自願付出,並非無法律上原因云云, 然聲請人否認有何與相對人協議支付扶養費之約定,相對人 並未舉證說明,難認可採。再參以聲請人己○○於108年4月間 尚就讀○○大學碩士班,有學生歷年成績表附卷可參(見127 號卷一第231頁),難認有足夠資力得負擔○○○之扶養費。況 兩造自109年起多有刑、民事及保護令案件在本院審理,有0 00年度訴字第000號、000年度簡字第000號等民事判決在卷 可參,以及109年1月間相對人丙○○曾對聲請人稱:「那時候 你爸爸出殯的時候,特別交代阿媽要顧好,要孝順阿媽」, 有勘驗筆錄在卷為憑(見127號卷一第191頁),堪信相對人 應係要求聲請人需孝順○○○,難認聲請人為自願基於親情之 付出,相對人上開抗辯,難認可採。  3.是聲請人己○○為相對人代墊32,000元(計算式:5,0005+7, 000=32,000)之扶養費、看護費,聲請人庚○○為相對人代墊 7,000元之護理之家費用,應屬有據。聲請人己○○依不當得 利請求相對人應各返還8,000元(計算式:320004=8,000) ,聲請人庚○○請求相對人各返還1,750元(計算式:7,0004= 1,750)應屬可採。   ㈦聲請人主張購買補體素、身體乳予○○○,致相對人受有不當得 利有無理由?   聲請人己○○主張自109年1月至同年12月間,花費15,400元購 買補體素予○○○,以及聲請人2人花費5,985元購買身體乳與○ ○○等節,固有護康護理之家之收據在卷為憑(見156號卷第3 9至45頁)。然審酌聲請人自109年起即向相對人表明拒絕負 擔○○○之扶養費,仍出於己意為○○○購買補體素、身體乳等用 品送至護理之家,可見聲請人因身為○○○之孫,為表達其對○ ○○之親情及人倫孝道所為付出,應評價為履行道德上義務所 為之單純贈與,相對人不因此受有任何不當得利,聲請人請 求返還應無理由。 四、綜上所述,聲請人並無扶養○○○之義務,○○○自97年6月19日 起至108年8月9日止居住在聲請人所有之建物,以及聲請人 於108年間給付○○○之扶養費、住院費用、護理之家費用等, 使相對人受有減免負擔扶養費之利益,依民法第179條規定 ,聲請人己○○請求相對人各給付18,644元(計算式:10,644 元+8,000=18,644),及自113年1月6日起至清償日止(見00 0年度斗簡字第000號卷第211至217頁)按年息5%計算之利息 ;聲請人庚○○請求相對人各給付12,019元(計算式:10,269 +1,750=12,019),及相對人乙○○、丙○○、丁○○自113年4月2 日起(見156號卷第179至183頁)、相對人戊○○自113年4月1 3日起(見156號卷第185頁),均至清償日止,按年息5%計算 之利息,應屬有據,應予准許,逾此部分之請求,為無理由 ,應予駁回。 五、至聲請人請求預供擔保准宣告假執行部分,因聲請人請求返 還代墊扶養費事件,核屬家事非訟事件,而家事事件法對家 事非訟事件並未設有假執行之相關規定;且依家事事件法第 97條規定之旨,亦僅有準用非訟事件法之相關規定,而未準 用民事訴訟法中關於假執行之規定。此外,非訟事件法亦無 準用民事訴訟法中關於假執行之規定。故聲請人請求本院宣 告假執行,於法本屬無據,自難准許。惟本件既屬家事非訟 事件,當事人之聲明僅係促使法院職權之發動,並不生拘束 法院之效力,則法院既不受其聲明之拘束,縱使聲請人宣告 假執行之請求於法無據,亦無須為駁回之諭知,附此敘明。 六、本件事證已臻明確,兩造其餘主張及舉證,經核與裁定結果 不生影響,爰不另一一論述,附此敘明。 七、依家事事件法第97條、第104條第3項,非訟事件法第21條第 2項,民事訴訟法第95條、第79條,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7  日           家事法庭   法 官 王姿婷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本裁定抗告須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7   日 書記官 呂怡萱          附表 期間 金額 己○○ ①97.10.28-104.12.31 ②105.1.1-108.8.9 ①[110.135㎡240+69,750元]4%7.17年=27,585 ②[110.135㎡312+69,750元]4%3.6年=14,992 庚○○ ①98.3.22-104.12.31 ②105.1.1-108.8.9 ①[110.135㎡240+69,750元]4%6.78年=26,085 ②[110.135㎡312+69,750元]4%3.6年=14,992

2025-01-07

CHDV-113-家親聲-127-20250107-1

家親聲
臺灣彰化地方法院

返還代墊扶養費

臺灣彰化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家親聲字第127號                          第156號 聲 請 人 己○○ 0000000000000000 兼 上一 人 代 理 人 庚○○ 0000000000000000 相 對 人 乙○○ 0000000000000000 丙○○ 0000000000000000 丁○○ 0000000000000000 戊○○ 0000000000000000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返還代墊扶養費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相對人乙○○、丙○○、丁○○、戊○○應各給付聲請人己○○新臺幣18,6 44元,及自民國113年1月6日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5%計算之利息 。 相對人乙○○、丙○○、丁○○、戊○○應各給付聲請人庚○○新臺幣12,0 19元,及相對人乙○○、丙○○、丁○○自民國113年4月2日起、相對 人戊○○自民國113年4月13日起,均至清償日止,按年息5%計算之 利息。 聲請人己○○、庚○○其餘聲請駁回。 聲請人己○○之程序費用由相對人負擔1/5;餘由聲請人己○○負擔 。 聲請人庚○○之程序費用由相對人負擔1/5;餘由聲請人庚○○負擔 。   理  由 一、聲請意旨略以:聲請人庚○○、己○○為受扶養人○○○之子○○○( 民國000年00月00日歿)之子,即○○○之孫;相對人乙○○、丙 ○○、丁○○、戊○○為○○○之子女,○○○無財產足以維持生活,為 受扶養權利人,依民法第1115條第2項應由相對人4人共同負 擔○○○之扶養義務。然聲請人代相對人墊付下列扶養費用:  ㈠自97年6月19日起至108年8月9日止,○○○居住在渠等繼承自○○ ○所有之彰化縣○○鎮○○巷00號建物(下稱系爭建物),由渠 等代相對人負擔扶養義務,使相對人受有不當得利,系爭建 物之每月租金行情為新臺幣(下同)6,000元,○○○居住共13 3個月,相對人等受有相當於租金之不當得利共798,000元, 由相對人平均分擔各為199,500元,聲請人就系爭建物各有1 /2之權利,相對人各應分別給付聲請人99,750元。  ㈡○○○因無力維持自己生活,自98年1月1日至108年12月31日止 ,每年收取聲請人繼承自○○○坐落在彰化縣○○鎮○○段00地號 土地(下稱系爭土地)租金9,200元,共收取101,200元,相 對人等因此免於負擔扶養義務而受有不當得利,應相對人應 分別給付聲請人12,650元。  ㈢聲請人己○○自108年4月至同年8月,每月負擔○○○之扶養費5,0 00元,致相對人受有減免負擔扶養義務之不當得利,相對人 應分別給付己○○6,250元。  ㈣聲請人己○○自109年1月至同年12月間,花費15,400元購買補 體素予○○○,以及聲請人2人花費5,985元購買身體乳與○○○, 相對人因此受有免以支付上開費用之不當得利,應各分別返 還己○○4,598元。  ㈤聲請人庚○○於108年8月27日給付5萬元予相對人丙○○作為○○○ 之住院費用;聲請人己○○於108年8月24日給付7,000元予相 對人丙○○作為護理之家之費用,此部分丙○○亦受有不當得利 ,應返還予庚○○、己○○。  ㈥聲請人依民法第179條為本件聲請,並聲明:  1.庚○○部分:⑴相對人丙○○應給付庚○○162,400元;丁○○、乙○○ 、戊○○應各庚○○給付112,400元,及自起訴狀繕本送達翌日 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5%計算之利息。⑵願供擔保請准宣告 假執行。  2.己○○部分:⑴相對人丙○○應給付己○○130,248元;丁○○、乙○○ 、戊○○應各給付己○○123,248元,及自起訴狀繕本送達翌日 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5%計算之利息。⑵願供擔保請准宣告 假執行。  二、相對人則以:○○○去世後,○○○並無居住在系爭建物,而係居 住在相對人乙○○、丁○○、丙○○之住處由相對人照顧,聲請人 主張不當得利應無理由;又○○○名下尚有3棟房屋與多筆農地 ,可維持生活,並無受扶養必要。108年○○○住院後,有關手 術費用、看護費用與照顧費用,兩造協商由4房即相對人丙○ ○、乙○○、丁○○及聲請人平均分擔,相對人此部分並無不當 得利,至於營養品及身體乳之費用,為聲請人基於孝心之贈 與,相對人亦無不當得利,聲請人請求應無理由等語。 三、本院判斷:  ㈠按直系血親相互間,互負扶養之義務;負扶養義務者有數人 時,直系血親卑親屬為第一順序應履行扶養義務之人,同係 直系卑親屬者,以親等近者為先,負扶養義務者有數人而其 親等同一時,應各依其經濟能力,分擔義務,民法第1114條 第1款、第1115條分別定有明文。再受扶養權利者,以不能 維持生活而無謀生能力者為限;前項無謀生能力之限制,於 直系血親尊親屬不適用之,民法第1117條亦有明文。亦即直 系血親尊親屬受扶養之權利,仍應受不能維持生活之限制。 而所謂不能維持生活,係指不能以自己之財產維持生活者而 言,倘能以自己之財產維持生活者,自無受扶養之權利(最 高法院81年度台上字第1504號判決意旨參照)。末扶養義務 順序在後之人為受扶養權利人支出扶養費用後,亦得依民法 第179條規定,請求扶養義務順序在先之義務人返還代墊扶 養費用(臺灣高等法院暨所屬法院103年法律座談會意旨參 照)。  ㈡聲請人庚○○、己○○為受扶養人○○○之子○○○(民國000年00月00 日歿)之子,即○○○之孫;相對人乙○○、丙○○、丁○○、戊○○ 為○○○之子女等節,為兩造所不爭,並有兩造之戶籍資料在 卷可憑(見156號卷第137至145頁),是○○○之扶養義務人, 依民法第1115條第2項規定,於○○○死亡後應為相對人等4人 ,應堪認定。  ㈢聲請人主張自97年6月19日起迄今,○○○均無足夠財產維持生 活為受扶養義務人等節。查○○○為27年生,於97年起年齡已 達70歲以上,108至111年間名下僅有坐落彰化縣○○鎮○○段00 0○0地號土地且為公同共有,價值約26萬餘元,此有稅務資 訊查詢結果在卷可憑(見156號卷不公開證物袋),其於97 年起,每月收入為老農津貼6、7000元一節,有○○○設於彰化 縣○○鎮○○○○○○○○○○○○000號卷二第305至319頁),堪信○○○確 自97年6月19日起,已不能以自己之財產維持生活,而為受 扶養義務人。  ㈣聲請人主張○○○自97年6月19日起至108年8月9日止居住在系爭 建物,相對人受有不當得利有無理由?  1.查相對人丙○○於109年1月12日向聲請人己○○、庚○○稱:「你 們一間房子放著空,只有阿媽(按指○○○)在住,是不是這 樣?」、「不然還有誰住,那間只有阿媽在給你們住」、「 那間房子就你們的」;己○○回稱:「不然我們兩個回來家裡 住,我們兩個人」、「那個時候是要叫阿媽搬出去」;丙○○ 回稱:「你如果敢這樣跟她說,你跟她說啊」、「因為你爸 當初就答應,你爸自己答應的」;庚○○回稱:「我爸歸我爸 ,他那時候已經回去了」、己○○回稱:「我爸也沒交代我們 這種事情」;丙○○稱:「那時候你爸要出殯時,特別交代你 要把阿媽顧好,要孝順阿媽」;庚○○稱:「你們只有跟我說 那間房子留給阿媽住,你有意見嗎?」;丙○○稱:「有跟你 說要孝順阿媽」等語,業經本院當庭勘驗聲請人提出之錄音 光碟為據(見127號卷一第191頁)。堪信○○○於○○○去世後, 確實繼續居住在系爭建物,聲請人表示欲搬回使用系爭建物 ,相對人丙○○仍向聲請人稱○○○曾同意○○○長久居住在系爭建 物,聲請人亦應孝順○○○讓○○○繼續居住云云,是相對人辯稱 ○○○死亡後,○○○多與相對人丙○○、丁○○、乙○○同住云云,難 認可採。  2.相對人等明知○○○於○○○死亡後繼續居住在系爭建物,仍未提 供足供○○○生活之空間以盡扶養義務,而相對人丙○○甚已表 明係基於使聲請人代○○○負擔扶養○○○之責任,要求聲請人提 供系爭建物與○○○居住,堪認聲請人將渠等所有之建物供○○○ 居住,係為相對人等負擔扶養義務,使相對人無庸提供○○○ 之居住空間,致聲請人受有未能使用系爭建物之損害,是請 求相對人返還所受利益,應屬有據。  3.按城市地方房屋之租金,以不超過土地及其建築物申報總價 年息百分之十為限,土地法第97條第1項定有明文。查系爭 建物位於○○鎮○○巷,附近均為農田,地處偏僻,少有住家與 商店,生活並非便利,認相對人獲取免支出扶養費用之相當 於租金之不當得利,以系爭土地及建物申報總價年息4%計算 ,應屬適當。又系爭建物為聲請人共有,應有部分各1/2; 系爭建物坐落之土地為○○○段51、57地號土地,則為聲請人 與相對人○○○、乙○○、丁○○共有,聲請人之應有部分各為1/8 等節,為兩造所不爭。又系爭建物於97年間之核定之價值為 139,500元,有財政部中區國稅局遺產稅免稅證明書在卷可 參(見127號卷一第113頁),是聲請人各就系爭建物所有之 價值69,750元(計算式:139,5002=69,750)。○○鎮○○○段51 、57地號土地自97年至105年間,每平方公尺公告地價為300 元,申報地價為240元、105年1月至109年1月間,每平方公 尺公告地價為390元、申報地價為312元,此有公告現值及公 告地價查詢在卷可參,而聲請人就51、57地號土地之應有部 分為1/8,換算面積各為110.135平方公尺[計算式:(712.4 8+168.6)1/8=110.135],又相對人已就聲請人請求逾15年 部分行使時效抗辯(見127號卷一第119頁),則聲請人己○○ 得請求相對人給付之不當得利之期間應為97年10月28日至10 8年8月9日(己○○於112年10月27日提起本件請求)、聲請人 庚○○得請求之期間應為98年3月22日至108年8月9日(庚○○於 113年3月21日提起本件請求),則聲請人己○○得請求之金額 為42,577元、庚○○得請求之金額為41,077元(計算式如附表 所示)。  4.相對人為○○○之直系血親一親等卑親屬,渠等之經濟能力相 當,應平均負擔扶養義務,此為相對人所不爭,是己○○得請 求相對人各給付10,644元(計算式:425774≒10644)、庚○○ 得請求各給付10,269元(計算式:410774≒10269)。  ㈤聲請人主張○○○自98年1月1日至108年12月31日收取○○鎮○○○段 42地號土地租金,相對人受有不當得利有無理由?  1.證人甲○○到庭證述:伊自約100年起向○○○承租3分多的地, 他們有四間房子連在一起旁邊的土地都是伊承租的,租來種 樹,租金是年繳的,差不多6月底,伊就拿現金給地主。伊 們沒有書面契約,出租人是地主的媽媽,是地主的媽媽跟伊 說可以出租,伊錢都交給她。後來○○○去安養院伊才知道有3 、4個地主,伊開始承租土地是○○○講的,錢也都給○○○,伊 不知道有這麼多地主等語(見127號卷二第419、420頁)。  2.是本件係○○○自行出租聲請人所有之土地並收取租金,尚無 證據證明相對人為免除其扶養義務而要求證人甲○○交付租金 與○○○,則利益之歸屬主體應為○○○而非相對人。聲請人雖主 張臺灣高等法院臺中分院000年度○字第000號判決已認定○○○ 僅以老農津貼及每年○○鎮○○○段00地號土地租金9,200元維生 等語,然上開判決該部分內容係闡述○○○之資產所得並無餘 裕供給聲請人之父親○○○生活所需,故相對人丙○○應有出資 照顧○○○等節,前開判決理由六、㈡論述明確(見127號卷二 第169至177頁),尚不足以上開判決理由證明相對人等在前 揭期間內從未提供○○○生活費用,使○○○僅得以土地租金維生 。從而,聲請人主張因○○○收取土地租金,致相對人受有不 當得利云云,難認可採。    ㈥聲請人主張支付○○○扶養費、住院費用、護理之家費用,致相 對人受有不當得利有無理由?  1.聲請人己○○自108年4月至同年8月,每月負擔○○○之扶養費5, 000元;聲請人庚○○於108年8月27日給付5萬元予相對人丙○○ 作為○○○之住院費用;聲請人己○○於108年8月24日給付7,000 元予相對人丙○○作為護理之家之費用等節,為兩造所不爭, 堪以採信。  2.然聲請人2人尚無扶養○○○之義務,已如前述,聲請人支付上 開費用,致相對人減免負擔扶養義務而受有利益,聲請人依 不當得利請求返還,應有理由。相對人雖辯稱此為聲請人基 於兩造之協議或親情之自願付出,並非無法律上原因云云, 然聲請人否認有何與相對人協議支付扶養費之約定,相對人 並未舉證說明,難認可採。再參以聲請人己○○於108年4月間 尚就讀○○大學碩士班,有學生歷年成績表附卷可參(見127 號卷一第231頁),難認有足夠資力得負擔○○○之扶養費。況 兩造自109年起多有刑、民事及保護令案件在本院審理,有0 00年度訴字第000號、000年度簡字第000號等民事判決在卷 可參,以及109年1月間相對人丙○○曾對聲請人稱:「那時候 你爸爸出殯的時候,特別交代阿媽要顧好,要孝順阿媽」, 有勘驗筆錄在卷為憑(見127號卷一第191頁),堪信相對人 應係要求聲請人需孝順○○○,難認聲請人為自願基於親情之 付出,相對人上開抗辯,難認可採。  3.是聲請人己○○為相對人代墊32,000元(計算式:5,0005+7, 000=32,000)之扶養費、看護費,聲請人庚○○為相對人代墊 7,000元之護理之家費用,應屬有據。聲請人己○○依不當得 利請求相對人應各返還8,000元(計算式:320004=8,000) ,聲請人庚○○請求相對人各返還1,750元(計算式:7,0004= 1,750)應屬可採。   ㈦聲請人主張購買補體素、身體乳予○○○,致相對人受有不當得 利有無理由?   聲請人己○○主張自109年1月至同年12月間,花費15,400元購 買補體素予○○○,以及聲請人2人花費5,985元購買身體乳與○ ○○等節,固有護康護理之家之收據在卷為憑(見156號卷第3 9至45頁)。然審酌聲請人自109年起即向相對人表明拒絕負 擔○○○之扶養費,仍出於己意為○○○購買補體素、身體乳等用 品送至護理之家,可見聲請人因身為○○○之孫,為表達其對○ ○○之親情及人倫孝道所為付出,應評價為履行道德上義務所 為之單純贈與,相對人不因此受有任何不當得利,聲請人請 求返還應無理由。 四、綜上所述,聲請人並無扶養○○○之義務,○○○自97年6月19日 起至108年8月9日止居住在聲請人所有之建物,以及聲請人 於108年間給付○○○之扶養費、住院費用、護理之家費用等, 使相對人受有減免負擔扶養費之利益,依民法第179條規定 ,聲請人己○○請求相對人各給付18,644元(計算式:10,644 元+8,000=18,644),及自113年1月6日起至清償日止(見00 0年度斗簡字第000號卷第211至217頁)按年息5%計算之利息 ;聲請人庚○○請求相對人各給付12,019元(計算式:10,269 +1,750=12,019),及相對人乙○○、丙○○、丁○○自113年4月2 日起(見156號卷第179至183頁)、相對人戊○○自113年4月1 3日起(見156號卷第185頁),均至清償日止,按年息5%計算 之利息,應屬有據,應予准許,逾此部分之請求,為無理由 ,應予駁回。 五、至聲請人請求預供擔保准宣告假執行部分,因聲請人請求返 還代墊扶養費事件,核屬家事非訟事件,而家事事件法對家 事非訟事件並未設有假執行之相關規定;且依家事事件法第 97條規定之旨,亦僅有準用非訟事件法之相關規定,而未準 用民事訴訟法中關於假執行之規定。此外,非訟事件法亦無 準用民事訴訟法中關於假執行之規定。故聲請人請求本院宣 告假執行,於法本屬無據,自難准許。惟本件既屬家事非訟 事件,當事人之聲明僅係促使法院職權之發動,並不生拘束 法院之效力,則法院既不受其聲明之拘束,縱使聲請人宣告 假執行之請求於法無據,亦無須為駁回之諭知,附此敘明。 六、本件事證已臻明確,兩造其餘主張及舉證,經核與裁定結果 不生影響,爰不另一一論述,附此敘明。 七、依家事事件法第97條、第104條第3項,非訟事件法第21條第 2項,民事訴訟法第95條、第79條,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7  日           家事法庭   法 官 王姿婷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本裁定抗告須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7   日 書記官 呂怡萱          附表 期間 金額 己○○ ①97.10.28-104.12.31 ②105.1.1-108.8.9 ①[110.135㎡240+69,750元]4%7.17年=27,585 ②[110.135㎡312+69,750元]4%3.6年=14,992 庚○○ ①98.3.22-104.12.31 ②105.1.1-108.8.9 ①[110.135㎡240+69,750元]4%6.78年=26,085 ②[110.135㎡312+69,750元]4%3.6年=14,992

2025-01-07

CHDV-113-家親聲-156-20250107-1

本網站部分內容為 AI 生成,僅供參考。請勿將其視為法律建議。

聯絡我們:[email protected]

© 2025 Know9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