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洪榮謙

共找到 88 筆結果(第 61-70 筆)

簡上
臺灣彰化地方法院

損害賠償(交通)

臺灣彰化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簡上字第182號 上 訴 人 陳君魁 訴訟代理人 施慧青 被 上訴人 杜國銓 訴訟代理人 李淵源律師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損害賠償(交通)事件,上訴人對於本院簡易庭 民國113年度員簡字第99號判決,提起上訴。查本件訴訟標的金 額為新臺幣(下同)858,185元,應徵第二審裁判費14,040元, 未據上訴人繳納,茲依民事訴訟法第442條第2項前段規定,限上 訴人於收受本裁定送達後7日內逕向本院如數繳納,逾期未繳, 駁回上訴,特為裁定。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24 日 民事第三庭 審判長法 官 洪榮謙 法 官 羅秀緞 法 官 鍾孟容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本裁定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24 日 書記官 張茂盛

2024-12-24

CHDV-113-簡上-182-20241224-1

簡上
臺灣彰化地方法院

損害賠償(交通)

臺灣彰化地方法院民事判決 113年度簡上字第76號 上 訴 人 劉永海 被上訴人 葉斐君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損害賠償(交通)事件,上訴人對於民國113年2 月29日本院北斗簡易庭113年度斗簡字第32號第一審判決提起上 訴,本院於113年11月27日言詞辯論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上訴駁回。 第二審訴訟費用由上訴人負擔。   事實及理由 一、被上訴人主張:  ㈠上訴人在彰化縣○○鎮○○巷00○0號家中養有家犬1隻(下稱系爭 犬隻),其於民國111年11月26日上午10時16分許,本應注 意犬隻管領人不得疏縱犬隻在道路上奔走,妨礙車輛通行致 生事故,而依當時情形,並無不能注意之情事,然竟疏未注 意,任系爭犬隻跑出門外,適被上訴人騎乘車牌號碼000-00 00號普通重型機車(下稱系爭機車),行經彰化縣○○鎮○○巷 00號前,猝遇系爭犬隻奔至車前,閃煞不及而碰撞之,致被 上訴人人、車倒地(下稱本件事故),受有腰部挫傷、右側 下肢多處擦傷挫傷等傷害。上訴人業經本院112年度簡字184 1號刑事案件(下稱刑事案件)判處過失傷害罪確定。  ㈡被上訴人因本件事故身體受傷,又系爭機車為被上訴人女兒 所有,系爭機車因本件事故受損,被上訴人女兒已將損害賠 償請求權讓與被上訴人。爰依侵權行為之法律關係,請求上 訴人賠償下列損害:  1.醫療費用新台幣(下同)7,660元。  2.不能工作損失15,529元:被上訴人受傷休養二週及請假回診 共14天又4小時,按月薪28,000元計算為13,529元,又被上 訴人因此少領取111年11月、12月全勤獎金各1,000元,共受 有15,529元之損害。  3.系爭機車維修費用4,700元。  4.雷射費用12萬元:被上訴人本件事故受傷,右下肢蟹足腫增 生瘢痕,須進行雷射除疤,以回復原狀,費用12萬元。    5.精神慰撫金5萬元:被上訴人因本件事故,大面積擦挫傷, 疼痛不已,未來有蟹足腫留疤,實痛苦不堪,為此請求上訴 人賠償非財產上損害5萬元。  ㈢否認被上訴人有過失。被上訴人騎車速度為30公里,並未超 速。被上訴人是將2隻鴨掛在系爭機車腳踏掛勾,不是掛在 機車把手,不會影響操控等語。 二、上訴人答辯:  ㈠對被上訴人請求之醫療費用7,660元、不能工作損失15,529元 、機車維修費用4,700元不爭執。對被上訴人請求之精神慰 撫金於12,111元內不爭執,被上訴人所受傷害尚屬輕微,復 衡諸兩造之身分、地位、學經歷及經濟能力等情,原審判決 賠償2萬元精神慰撫金過高。  ㈡被上訴人請求雷射費用12萬元不合理。被上訴人未能舉證證 明有以雷射改善疤痕外觀之必要性。被上訴人所提彰化基督 教醫療財團法人二林基督教醫院(下稱二林基督教醫院)、 二林四季皮膚科診所診斷證明書,並未載明被上訴人因本件 事故所致傷勢會引發蟹足腫、增生瘢痕及有以雷射改善疤痕 外觀之必要性。依社會一般經驗法則,被上訴人所受之腰部 挫傷、右側下肢多處擦傷挫傷等傷害,通常亦不生被上訴人 所稱會引發蟹足腫及增生瘢痕之結果。且蟹足腫及增生瘢痕 處理方式,非僅限於雷射手術一途,包括抗疤膏使用、防晒 、按摩或其他材料使用,或磨皮手術等方式,均有可能妥善 改善疤痕。故被上訴人主張有以雷射改善瘢痕外觀之必要, 而該雷射費12萬元云云,顯屬無據。  ㈢被上訴人超速騎乘系爭機車,又在機車手把懸掛重物,使其 不易操控機車,行進間未充分注意車前狀況,及妥採安全措 施其就本件事故之發生或擴大與有過失,應負大部分過失責 任等語。 三、原審為被上訴人一部勝訴、一部敗訴之判決,命上訴人給付 被上訴人131,517元,及自112年9月7日起至清償日止,按年 息5%計算之利息,並依職權宣告假執行,駁回被上訴人其餘 之訴及假執行之聲請。上訴人不服,提起上訴,並聲明:㈠ 原判決不利上訴人部分廢棄。㈡上開廢棄部分,被上訴人在 第一審之訴及假執行之聲請均駁回(原判決駁回被上訴人請 求之部分,未據被上訴人聲明不服,已告確定)。 四、得心證之理由:  ㈠被上訴人主張上訴人於前揭時、地,疏未注意,任其所養系 爭犬隻在道路上奔走,以致發生本件事故,造成被上訴人受 傷、系爭機車受損,上訴人已經刑事案件判處過失傷害罪確 定等事實,業據其提出二林基督教醫院診斷書、維修估價單 等為證(見附民卷第7頁、本院卷第141頁),且為上訴人所 不爭執,並經本院調取刑事案件查明屬實,應堪認為真實。  ㈡按因故意或過失,不法侵害他人之權利者,負損害賠償責任 。不法侵害他人之身體或健康者,對於被害人因此喪失或減 少勞動能力或增加生活上之需要時,應負損害賠償責任。不 法侵害他人之身體、健康、名譽、自由、信用、隱私、貞操 ,或不法侵害其他人格法益而情節重大者,被害人雖非財產 上之損害,亦得請求賠償相當之金額。不法毀損他人之物者 ,被害人得請求賠償其物因毀損所減少之價額。民法第184 條第1項前段、第193條第1項及第195條第1項前段、第196條 分別定有明文。又依民法第196條規定請求賠償物被毀損所 減少之價額,得以修復費用為估定之標準,但以必要者為限 (例如:修理材料以新品換舊品,應予折舊)。本件被上訴 人因上訴人之過失行為,受有傷害、系爭機車受損,其依上 開規定,請求上訴人賠償損害,應屬有據。  ㈢被上訴人主張受有下列損害,上訴人則以前揭情詞置辯。經 查:  1.被上訴人主張其因本件事故受傷支出醫療費用7,660元,及 受有不能工作損失15,529元等事實,業據其提出二林基督教 醫院門診收據、統一發票、薪資單及請假單等為證(見附民 卷第9-19、25、27頁),上訴人於原審表示同意給付(見原 審卷第34頁),故被上訴人主張受有上開損害,應堪認定。  2.被上訴人主張系爭機車為其女兒所有,因本件事故受損,支 出修理費4,700元,已將請求權讓與被上訴人等事實,業據 其提出行車執照、維修估價單、債權請求權讓與同意書等為 證(見本院卷第139-143頁),上訴人於原審表示同意給付上 開修理費用(見原審卷第34頁)。查上開維修估價單均為零 件費用,依行政院所頒固定資產耐用年數表及固定資產折舊 率之規定,機車耐用年數為3年,依定率遞減法每年折舊100 0分之536,另依營利事業所得稅查核準則第95條第6項規定 「 固定資產提列折舊採用定率遞減法者,以1年為計算單位 ,其使用期間未滿1年者,按實際使用之月數相當於全年之 比例計算之,不滿1月者,以1月計」,系爭機車自110年2月 出廠,迄本件事故發生時,已使用1年10月,扣除折舊後之 修復費用為1,207元。  3.被上訴人主張其所受之右側下肢多處擦傷挫傷,引發蟹足腫 及增生瘢痕,有以雷射改善疤痕外觀之必要,所需費用12萬 元乙情,為上訴人所否認。查被上訴人因本件事故,右側下 肢多處擦傷挫傷,有其所提二林基督教醫院診斷書、照片可 證(見附民卷第7、21頁,本院卷第45頁)。而依被上訴人 所提二林四季皮膚科診所112年3月13日診斷證明書記載,被 上訴人因右下肢蟹足腫及增生瘢痕,建議755蜂巢皮秒雷射 壹萬發療程,費用12萬元整,以改善疤痕外觀等語(見附民 卷第23頁)。又被上訴人所提該診所113年9月5日診斷證明 書亦記載,被上訴人因右下肢蟹足腫及增生瘢痕,於113年9 月5日門診接受診療,以本診所最新儀器設備,建議療程為7 55鉑金蜂巢皮秒,治療範圍2乘2公分為一區,半年三次療程 ,每區壹萬元,全部療程費用15萬元整,以改善疤痕外觀等 語(見本院卷第115頁)。嗣經本院查詢有無其他方法及費 用等情,經該診所函復「一、依目前科學實證評估以鉑金皮 秒透鏡雷射為治療疤痕色素的最佳治療設備,依民國113年9 月5日患者回診評估療程費用為15萬元整;如不採用此療程 ,亦可採用光繞透鏡雷射改善症狀,療程費用為4萬元;或 是考慮以淡疤藥膏或美容保養品外用,但這部分因屬消耗品 ,使用廠牌及數量因人而異,價格較難以確切評估。二、以 上治療效果因個人體質而異,且均無健保給付。」等語(見 本院卷第123頁),則被上訴人主張其右側下肢因本件事故 受傷,因此有蟹足腫及增生瘢痕,須進行雷射除疤,以回復 原狀,應為可採。又被上訴人主張雷射除疤,係醫師建議之 最佳治療方式,故原審依被上訴人所提診斷證明書,認被上 訴人有支出12萬元費用必要,即非無據。  4.按慰藉金之賠償須以人格權遭遇侵害,使精神上受有痛苦為 必要,其核給之標準固與財產上損害之計算不同,然非不可 斟酌雙方身分資力與加害程度,及其他各種情形核定相當之 數額(最高法院51年度台上字第223號民事判例意旨參照) 。查被上訴人因上訴人過失侵權行為受有傷害,引發蟹足腫 及增生瘢痕,自受有精神上痛苦,得請求上訴人給付精神慰 撫金。又被上訴人為高職畢業、擔任作業員;上訴人為國中 畢業、臨時工,業經兩造於刑事案件分別陳述在卷(見刑事 偵查卷第31頁、第一審卷第41頁),並有被上訴人所提前揭 薪資單及原審依職權查詢之兩造稅務電子閘門資料查詢表可 參。原審審酌兩造之身分地位、資力、本件事故發生情節、 被上訴人受傷情形及所受痛苦等一切情狀,酌定上訴人應給 付被上訴人精神慰撫金2萬元,並未過高。  ㈣末按損害之發生或擴大,被害人與有過失者,法院得減輕賠償金額,或免除之,民法第217條第1項定有明文。又依道路交通安全規則第93條第1項第1款規定,行車速度,依速限標誌或標線之規定,無速限標誌或標線者,未劃設車道線、行車分向線或分向限制線之道路,時速不得超過30公里。經查,本件事故發生之道路速限為30公里,有道路交通事故調查報告表附在刑事偵查卷可稽(見刑事偵查卷第50頁),且為被上訴人所不爭執(見原審卷第34頁)。被上訴人雖辯稱其未超速行駛云云,惟其於原審陳述伊是騎30、40(見原審卷第34頁),其於本件言詞辯論亦陳述車速維持30幾公里(見本院卷第136頁),堪認被上訴人有疏未注意超速行駛情形。至於上訴人雖辯稱被上訴人在機車把手懸掛重物,使其不易操控機車乙情,則為被上訴人所否認,上訴人復未舉證以實其說,其此部分所辯,為無可採。是上訴人就本件事故之發生固有過失,惟被上訴人超速行駛,致系爭犬隻奔至時閃避不及,而發生碰撞,亦有過失。本院斟酌後認為被上訴人、上訴人應各負擔20%、80%之過失責任。依上開比例減輕上訴人之賠償金額後,上訴人應賠償被上訴人131,517元【(7,660元+15,529元+1,207元+120,000元+20,000元=164,396元)。164,396元×80%=131,517元,元以下四捨五入】。  ㈤綜上所述,被上訴人依侵權行為之法律關係,請求上訴人給 付131,517元,及自起訴狀繕本送達翌日即112年9月7日起至 清償日止,按年息5%計算之法定遲延利息,為有理由,應予 准許。原審就此為被上訴人勝訴之判決,並無違誤。上訴意 旨指摘原判決不當,為無理由,應予駁回。 五、本件事證已臻明確,兩造其餘主張陳述及所提之證據,核與 判決結果無影響,無庸論列,併此敘明。   六、據上論結,本件上訴為無理由,依民事訴訟法第436條之1第 3項、第449條第1項、第78條,判決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18  日         民事第三庭   審判長法 官 洪榮謙                    法 官 洪堯讚                     法 官 羅秀緞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不得上訴。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18  日                    書記官 卓俊杰

2024-12-18

CHDV-113-簡上-76-20241218-1

臺灣彰化地方法院

損害賠償

臺灣彰化地方法院民事判決 112年度訴字第138號 原 告 楊小慧(原名:楊蕙廷) 訴訟代理人 黃晨翔律師 被 告 張淑貞 訴訟代理人 劉鴻基律師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損害賠償事件,本院於民國113年11月27日言 詞辯論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原告之訴及假執行之聲請均駁回。 訴訟費用由原告負擔。   事實及理由 壹、程序方面   按訴狀送達後,原告不得將原訴變更或追加他訴。但請求之 基礎事實同一者、擴張或減縮應受判決事項之聲明者,不在 此限,民事訴訟法第255條第1項第2款、第3款定有明文。本 件原告主張被告於民國111年4月19日為進行彰化縣○○鄉○○段 000○0地號土地(下稱系爭土地)鑑界,毀損其所有之灶台 、煙囪、磁磚流理台(下合稱系爭設備)及架設於牆壁之電 線(下稱系爭電線)等物,本於侵權行為法律關係,起訴聲 明:「被告應給付原告新臺幣(下同)150萬元,及自起訴 狀繕本送達翌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5%計算之利息」 (見本院卷一第9頁);嗣追加先位聲明:「一、被告應將 坐落系爭土地、同段606地號土地上如彰化縣鹿港地政事務 所112年6月14日鹿土測字第724號土地複丈成果圖(見本院 卷一第279頁)編號C、D所示之系爭設備回復原狀,並將系 爭設備設置在同段600地號土地上;二、被告應給付原告15 萬元,及自起訴狀繕本送達翌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 5%計算之利息」,備位部分則變更原起訴聲明為:「被告應 給付原告60萬元,及自起訴狀繕本送達翌日起至清償日止, 按週年利率5%計算之利息」(見本院卷一第191、319、320 、329頁;本院卷二第101、102頁);復撤回先位聲明(見 本院卷二第117頁)。核原告追加先位聲明部分,屬請求之 基礎事實同一,撤回先位聲明及變更請求金額部分,為訴之 減縮,均核無不合,應予准許。 貳、實體方面 一、原告主張:被告於111年4月19日以鑑定系爭土地界址,原告 所有門牌號碼彰化縣○○鄉○○巷0000號未辦保存登記建物(下 稱系爭房屋,稅籍編號:0000000000號,起訴狀誤載為「18 號」,下詳)之廚房阻礙其通行為由,破壞系爭房屋廚房( 下稱系爭廚房),致原告所有系爭設備及電線毀損。系爭設 備為訴外人即原告父親楊樹榮所建造,楊樹榮之全體繼承人 固尚有訴外人楊如禕、楊輝國、楊慈欣、楊美意,惟系爭房 屋之事實上處分權人即楊如禕、楊輝國、楊慈欣、楊美意及 訴外人即受遺贈人楊政樺(下稱楊如禕等5人)於111年4月2 9日、111年7月26日已簽立房屋拆除同意書,其上記載「立 書人所有坐落於福興鄉三元段670-3地號之房屋(平房), 茲因該筆土地已出售,立書人同意上開房屋任由買受人自行 拆除返還土地。恐口說無憑,立書為據」,足認楊如禕等5 人有拋棄系爭房屋內一切物品所有權之意思,而由原告單獨 取得所有權。而原告因系爭設備毀損受有45萬元之損害,因 系爭電線毀損須重新施作水電工程受有15萬元之損害,爰依 民法第184條第1項前段規定,請求被告賠償60萬元(計算式 :45萬元+15萬元=60萬元)等語,並聲明:㈠被告應給付原 告60萬元,及自起訴狀繕本送達翌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 利率5%計算之利息。㈡願供擔保,請准宣告假執行。 二、被告則以:兩造原同為系爭土地共有人,被告與其他43名共 有人於111年2月24日與訴外人聚勝建設有限公司(下稱聚勝 公司)就系爭土地簽訂買賣契約(下稱系爭契約),依系爭 契約第6條第3項約定:「本標的物如需鑑界,乙方(註:出 賣人)應於簽約後申請鑑界,如發現標的物有被人占用或其 地上物,乙方應於點交日前負責排除」,被告為出賣人,負 有鑑界及點交義務,系爭土地因久無人住,斷垣殘壁,樹木 參天,被告為順利鑑界,遂僱工拆除清運系爭土地上之垃圾 及樹木。原告所稱系爭廚房僅剩牆壁、無屋頂,系爭灶台占 用到系爭土地部分為被告所拆除,然系爭灶台本無煙囪,系 爭電線因屋頂坍塌、樑柱傾倒,早已掉落地面,是系爭煙囪 、電線非被告所拆除、毀損。又原告於清除過程並未主張權 利或阻止清運,僅要求將電線架高,顯見原告已拋棄系爭設 備之所有權。縱認原告未拋棄所有權,原告主張系爭設備為 楊樹榮所建造,楊樹榮於107年10月29日死亡,原告未因遺 產分割而單獨取得所有權。另系爭設備及電線均定著於系爭 房屋,已附合而為系爭房屋成分,楊如禕等5人均已同意聚 勝公司拆除系爭房屋,被告係經楊如禕等5人同意而為之, 自無侵害原告之權利等語,資為抗辯,並聲明:㈠原告之訴 及假執行之聲請均駁回。㈡如受不利之判決,願供擔保,請 准免為假執行。 三、兩造不爭執事項(見本院卷二第164頁):  ㈠系爭土地於111年5月16日以買賣為原因移轉所有權登記予聚 勝公司。  ㈡系爭契約買賣標的物僅系爭土地,不含地上物。  ㈢系爭設備為楊樹榮所建造,楊樹榮於107年10月29日死亡。  ㈣楊如禕等5人均曾簽署房屋拆除同意書。  ㈤被告曾僱工拆除占用到系爭土地之系爭灶台、磁磚流理台。 四、得心證之理由:   原告主張被告毀損系爭設備及電線,致其受有60萬元之損害 等情,為被告所否認,並以前詞置辯。本院判斷如下:  ㈠楊樹榮於107年10月29日死亡,遺有系爭房屋,遺囑載明系爭 房屋由原告、楊如禕、楊輝國、楊慈欣、楊美意各繼承6分 之1,楊政樺遺贈取得6分之1,原告、楊如禕、楊輝國、楊 慈欣、楊美意均未聲請拋棄繼承,楊政樺未拋棄遺贈,其等 6人已登記為系爭房屋納稅義務人,稅籍持分比率各6分之1 等情,有個人除戶資料、戶役政資訊網站查詢-簿冊影像資 料、親等關聯查詢結果、家事事件公告查詢結果、楊樹榮之 遺囑、財政部中區國稅局遺產稅免稅證明書、彰化縣地方稅 務局房屋稅籍證明書等件在卷可參(本院卷一第225至230頁 ;本院卷二第51、53、55至57頁;本院111年度司家調字第2 59號卷第17至24、147頁),堪明系爭房屋已據遺囑分割, 而由原告及楊如禕等5人分別共有。雖兩造就系爭房屋不爭 執為原告及楊如禕等5人公同共有,惟既異於前述事實,本 院自難憑採。至原告起訴狀固謂廚房所在為門牌號碼彰化縣 ○○鄉○○巷00號等語,惟由原告於本件及另案 (即本院111年 度彰簡字第655號)所陳:從入口進車庫到三合院之門牌號 碼均係彰化縣○○鄉○○巷0000號;三合院側門是伊置物間,一 直連到被拆除之廚房;伊三合院廚房遭拆除、物品及電線遭 毀損等語(見本院卷一第113至115頁;本院111年度彰簡字 第655號卷第133、135、179、258、260頁),復觀之原告另 案提出繪製手稿(見本院111年度彰簡字第655號卷第258、2 61頁),堪明原告所指系爭設備及電線係設置在系爭房屋之 廚房,起訴狀自屬18-1號之錯載,於此敘明。  ㈡原告主張系爭設備及電線遭毀損,請求被告賠償60萬元為無 理由:  ⒈系爭設備及電線為原告及楊如禕等5人分別共有:  ⑴按非主物之成分,常助主物之效用,而同屬於一人者,為從 物;主物之處分,及於從物,民法第68條第1項本文、第2項 定有明文。次按動產因附合而為不動產之重要成分者,不動 產所有人,取得動產所有權,民法第811條亦有明文。  ⑵系爭設備為楊樹榮所建造等情,為兩造不爭執(見兩造不爭 執事項第三項),又系爭設備係設置附合成系爭廚房之重要 成分,系爭廚房係供使用系爭房屋之人使用,客觀上具有繼 續性輔助系爭房屋之經濟效用,屬系爭房屋之從物,依上開 規定,系爭房屋遺囑分割之效力及於系爭廚房及系爭設備, 是系爭設備應為原告及楊如禕等5人分別共有。  ⑶系爭電線部分架設在系爭房屋磚造牆壁內、部分自系爭房屋 磚造牆壁拉出等情,有現場照片為證(見本院卷一第15、17 、195、271頁),堪認系爭電線係作為系爭房屋用電使用, 在使用上及構造上均不具獨立性,非經毀損無法分離,性質 上應已附合成為系爭房屋之一部分,由原告及楊如禕等5人 分別共有。  ⑷原告固主張:系爭設備及電線均為其單獨所有,楊如禕等5人 曾簽訂房屋拆除同意書,足認其等已拋棄系爭房屋物品之所 有權等語,並提出房屋拆除同意書、台灣電力繳費通知單為 憑(見本院卷一第139至143、150至152、154頁)。然該同 意書記載「立書人所有坐落於福興鄉三元段670-3地號之房 屋(平房),茲因該筆土地已出售,立書人同意上開房屋任 由買受人自行拆除返還土地」,核其文義應僅同意系爭土地 買受人得自行拆除系爭房屋,而證人楊輝國、楊美意亦具結 證稱:系爭房屋拆除同意書係同意建商拆除系爭房屋,若建 商未拆除,則要保留權利等語(見本院卷二第104、106頁) 。是原告主張楊如禕等5人已拋棄系爭設備及電線之所有權 而由其單獨所有,難以憑採。系爭設備及電線既為原告及楊 如禕等5人分別共有,則原告僅得按其應有部分請求損害賠 償。  ⒉按因故意或過失,不法侵害他人之權利者,負損害賠償責任 ,民法第184條第1項前段定有明文。而依民法第184條第1項 前段規定,侵權行為之成立,須行為人因故意過失不法侵害 他人權利,亦即行為人須具備歸責性、違法性,並不法行為 與損害間有因果關係,始能成立,且主張侵權行為損害賠償 請求權之人,對於侵權行為之成立要件應負舉證責任(最高 法院100年度台上字第328號民事判決參照)。原告主張其因 系爭設備及電線遭毀損,受有60萬元之損害等節,為被告否 認,自應由原告就前開事實負舉證責任。經查:  ⑴關於系爭設備部分:   原告主張系爭設備遭被告毀損,致其受有45萬元損害等節, 固提出現場照片、泥作估價單為據(見本院卷一第15、17、 339頁);然證人即系爭土地買賣仲介黃櫻瑛於另案警詢時 證稱:原告所稱廚房沒有屋頂,裡面僅有破爛磚頭蓋的小灶 、塑膠桶,現場看起來是無人使用狀態等語(見臺灣彰化地 方檢察署111年度偵字第11799號卷一【下稱偵卷】第45、46 頁),核與證人即整地工程人員陳玟村於另案警詢及偵訊時 證稱:系爭土地有兩棵巨大榕樹及雜草,清開後,看到像廢 墟的牆面,有一古早灶台,屋頂早被兩棵榕樹壓碎樑、屋樑 已腐鏽不堪,現場看起來就像30年無人居住;該地看起來不 可能住人或放置保存物品等語(見偵卷第51、52、265頁) 相符;且依現場照片所示(見本院卷一第15、17、111、195 、197、271、273頁),系爭設備已殘敗不堪,外觀狀似長 期無人使用,系爭灶台、磁磚流理台亦部分遭落葉及泥土長 期遮蔽覆蓋。另原告亦自陳系爭灶台已建造超過60年(見本 院卷一第217頁),準此,系爭設備年代久遠,且已毀損而 廢置多年,難認有何經濟價值可言。況被告否認有何毀損系 爭煙囪之行為,而原告所提現場照片僅得佐系爭煙囪於拍攝 時之現狀,無法證明系爭煙囪之原況及被告有無毀損系爭煙 囪之行為,復原告迄未提出其他證據以實其說,則原告此部 分主張,難認可採。  ⑵關於系爭電線部分:   原告主張系爭電線遭被告毀損,致其受有15萬元損害等節, 固提出現場照片、水電估價單為據(見本院卷一第15、17、 337頁),然該照片僅得證明系爭電線拍攝時之現狀,無法 證明系爭電線之原況及被告有無毀損系爭電線之行為,參以 證人黃櫻瑛於另案警詢亦證稱:施工現場並未弄斷系爭電線 ,原告僅稱其老家有電線牽過去,擔心會影響用電(還未影 響)等語(見偵卷第45、46頁),核與被告前開所辯相符, 復原告迄未提出其他證據證明系爭電線遭被告毀損,則原告 此部分主張,難認可採。 五、綜上所述,原告依民法第184條第1項前段規定,請求被告給 付60萬元,及自起訴狀繕本送達翌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 利率5%計算之利息,為無理由,應予駁回。又原告之訴既經 駁回,其假執行之聲請,亦失所依附,應併予駁回。 六、本件事證已臻明確,兩造其餘攻擊防禦方法及所提證據,核 與判決結果不生影響,爰不逐一論述,併此敘明。 七、訴訟費用負擔之依據:民事訴訟法第78條。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18  日          民事第三庭 審判長法 官 洪榮謙                                  法 官 鍾孟容                                  法 官 謝舒萍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判決上訴,應於判決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如委 任律師提起上訴者,應一併繳納上訴審裁判費。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18  日                   書記官 卓千鈴

2024-12-18

CHDV-112-訴-138-20241218-2

重訴
臺灣彰化地方法院

給付違約金

臺灣彰化地方法院民事判決 113年度重訴字第156號 原 告 陳文珍 訴訟代理人 陳盈光律師 複代理人 施正峻律師 被 告 祭祀公業張鎮江 法定代理人 張良欽 訴訟代理人 鞠金蕾律師 上列當事人間給付違約金事件,本院於民國113年12月3日言詞辯 論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被告應給付原告新臺幣000000000元,及自民國113年10月11日起 至清償日止,按年息百分之五計算之利息。 原告其餘之訴駁回。 訴訟費用由被告負擔百分之80,餘由原告負擔。 本判決原告勝訴部分,提出新臺幣4594萬元為被告供擔保後,得 假執行。但被告若提出新臺幣000000000元為原告供擔保,免假 執行。 原告其餘假執行之聲請駁回。   事實及理由 一、原告聲明:被告應給付原告新臺幣(下同)000000000元及  自起訴狀繕本送達翌日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百分之五計  算之利息。並願供擔保,請准宣告假執行。係主張略以:  兩造於民國111年12月2日簽訂不動產買賣契約書(下稱系 爭買賣契約),約定原告向被告購買如附件之土地8筆,價 金共1億9千5百萬元。履約過程中,為處理排除第三人占有 買賣土地及調整履約相關費用分擔等情事,於112年7月4日 由本院員林簡易庭調解成立,兩造同意買賣價金調為2億6千 萬元等(下稱系爭調解筆錄)。並於113年3月14日再簽署不 動產買賣履行-協議書(下稱系爭履行協議),約定原告依 進度繳交款項,被告願於系爭履行書簽訂日起90日內辦理土 地過戶與原告。詎原告依約繳款,被告逾90日(計算於113 年6月11日滿期)並未履行土地過戶與原告。原告委請律師 於113年6月17日函催履行,於113年6月21日經被告收受,仍 未履行。原告即於113年9月2日寄發存證信函為終止系爭買 賣契約之意思表示,被告亦已收受。爰依系爭買賣契約書第 六條(三)請求被告應加倍返還原告已給付之價金8千4百50 萬元及支付予第三人之費用(購買系爭買賣契約土地對外通 行所需土地)100萬元與代書費用34205元等語。 二、被告聲明請求駁回原告之訴,並不爭執兩造簽有系爭買賣契 約、調解成立作成系爭調解筆錄、簽署系爭履行協議,且原 告確有支付如上之部分買賣價金與費用及被告確有逾約定之 90日未完成土地過戶與原告等情事。惟抗辯略以:被告認為 只是時間上有點延宕,沒有違約。又原告已為終止系爭買賣 契約之意思表示,雖系爭買賣契約書第六條(三)規定有違 約金,因屬損害賠償總額預定之違約金,且未見原告有何損 害,依最高法院83年度台上字第2879號民事判決要旨「此種 違約金於債權人無損害時,不能請求」,原告對被告自無請 求權。況被告收取之金錢均用於祭祀公業,亦盡力排除第三 人占用系爭買賣契約之土地履約,非原告所述是因土地市價 飛漲被告不願辦理過戶,故亦希望違約金應予酌減等語。 三、得心證理由: 1、原告主張如上經被告表示不爭執者,亦有系爭買賣契約書、 系爭調解筆錄、系爭履行協議書與原告支付部分價金之支票 、匯款單據、相關收費明細及催告履行函、終止契約之存證 信函等影本附卷可稽,自可採信屬實。被告固稱,未依系爭 履行協議書於簽訂日起90日內履行土地過戶與原告,只係時 間延宕,並無違約云云,既經原告否認,被告復未提證有何 不可歸責於被告之事由而未能履行,本院自難採取。從而, 原告據系爭買賣契約書第六條、終止事由(三)因可歸責乙 方(賣方)之事由,致前開標示不動產之交易無法繼續時, 甲方(買方)得終止契約,乙方並應加倍返還甲方因買賣所 支付之相關費用及已付價金。」向被告表示終止契約,被告 亦無意見,即合法堪採。 2、原告於終止契約後依上請求被告應加倍返還已支付之部分價 金及相關費用部分,被告抗辯如上,或指原告無損害無請求 權,或稱應酌減違約金。經本院審酌此給付併含有違約金之 性質為兩造所不爭執,惟原告主張屬懲罰性違約金,被告抗 辯屬損害賠償總額預定之違約金有所爭議,自未能以當事人 之解釋認定。則衡諸系爭買賣契約內容與前揭系爭買賣契約 書第六條、終止事由(三)之用語,難認屬當事人間係有懲 罰性違約金之特別約定,而允依民法第250條第2項視為因不 履行而生損害賠償總額之預定。且原告既已繳交部分價款及 支付相關費用,對於該部分金額支出之失其運用與預期收益 ,於契約不能圓滿履行時,自堪認已有受損,故被告抗辯原 告無損害不得求請求違約金云云,自為本院不採。爰綜據兩 造履約過程如上,被告亦於113年2月23日函催告原告略以, 被告已處理相關糾紛(如本院113年度重訴字第41號;113年 度司執字第40456號等事件),且同意辦理買賣土地之移轉 登記,故原告應盡速依系爭調解筆錄繳交較系爭買賣契約價 金多出之6500萬元等語。進而兩造再於113年3月14日簽訂系 爭履行協議,明表被告願於簽訂日起90日內(計算於113年6 月11日滿期)辦理土地過戶與原告,且兩造對於違約事項均 同意依系爭買賣契約書第六條之規定及內容處置等語,足認 被告並非輕率簽訂違約之條款。益以土地之估算市價逾系爭 買賣契約價金約2億餘元,有附件原告提出之估算表可供參 考,原告所述疑因土地市價飛漲,被告不願辦理過戶亦非妄 指。雖被告否認,陳稱收取之金錢均用於祭祀公業,亦盡力 排除第三人占用系爭買賣契約之土地,被告非原告所述是因 土地市價飛漲不願辦理過戶,被告對於土地市價沒有討論, 希望違約金應予酌減等語。本院尚難核認應適用民法第252 條「約定之違約金額過高者,法院得減至相當之數額。」之 規定予以酌減違約金。 3、綜上,原告請求於113年6月11日(被告依約應過戶土地之屆 滿日)前所支付部分買賣價金與相關費用共00000000元,被 告應加倍返還與原告,即被告應給付原告000000000元;加 上原告嗣於113年6月14日匯付1675萬元,7月1日匯付1150萬 元,8月8日匯付500萬元共3325萬元部分應給付返還與原告 ;總計000000000元,並加給自起訴狀繕本送達翌日即113年 10月11日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百分之五計算之法定遲延利 息範圍內,係有理應准。至上述3325萬元屬被告未依約履行 後原告續予匯付之款項,雖因系爭買賣契約之終止,原告可 請求被告返還如上。但原告據之請求加倍返還部分,參諸此 屬系爭買賣增價部分,被告於前揭113年2月23日函催告原告 應盡速繳交,惟兩造嗣於簽訂系爭履行協議時並未提及,足 認此部分應於何時支付乏據可證,原告於主張被告遲延後續 予匯繳,再請求加倍返還,恐有違反誠信或取巧之疪,本院 難加准許。 四、原告陳明願供擔保,請准宣告假執行,就原告勝訴部分,合 於民事訴訟法第390條第2項,本院據之酌定相當擔保金額, 宣告如主文所示。且併依同法第392條第2項,酌定被告提出 相當金額供擔保,免假執行亦如主文所示。至原告敗訴部分 ,假執行之聲請無所依附,應予駁回。 五、本件為判決之事項已臻明確,兩造其餘攻擊、防禦方法核不 影響判決結果,自不贅論。 六、訴訟費用之負擔依民事訴訟法第79條判決如主文所示。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17  日          民事第三庭  法 官 洪榮謙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判決上訴,應於判決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如委 任律師提起上訴者,應一併繳納上訴審裁判費。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17  日                 書記官 潘佳欣

2024-12-17

CHDV-113-重訴-156-20241217-1

重訴
臺灣彰化地方法院

分割共有物

臺灣彰化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0年度重訴字第75號 原 告 楊林日品 訴訟代理人 林福興律師 被 告 劉育均(即劉文正之承受訴訟人) 劉文亮(即劉文正之承受訴訟人) 呂劉麗英(即劉文正之承受訴訟人) 劉讌貞(即劉文正之承受訴訟人) 楊佳霈(即劉文正之承受訴訟人) 劉文忠(即劉文正之承受訴訟人)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分割共有物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本件應由被告劉育均、劉文亮、呂劉麗英、劉讌貞、楊佳霈、劉 文忠為被告劉文正之承受訴訟人,續行訴訟。   理 由 一、按當事人死亡者,訴訟程序在有繼承人、遺產管理人或其他 依法令應續行訴訟之人承受其訴訟以前當然停止,民事訴訟 法第168條定有明文。又上開條文所定之承受訴訟人,於得 為承受時,應即為承受之聲明;他造當事人,亦得聲明承受 訴訟;又當事人不聲明承受訴訟,法院亦得依職權,以裁定 命其續行訴訟,同法第175條、第178條亦有明文。又按訴訟 程序於裁判送達後當然停止者,其承受訴訟之聲明,由為裁 判之原法院裁定之,同法第177條第3項亦有明文。依此規定 ,當事人聲明承受訴訟之聲明,尚且應由為裁判之原法院裁 定之,則訴訟程序於裁判送達前,甚至言詞辯論終結前,發 生當然停止之原因,其承受訴訟之聲明,更應由為裁判之原 法院裁定之,是為當然之解釋(最高法院76年度第10次民事 庭會議決議意旨參照)。 二、經查,本件業於民國113年7月17日判決,而被告劉文正於11 3年7月26日死亡,其繼承人為劉育均、劉文亮、呂劉麗英、 劉讌貞、楊佳霈、劉文忠,有繼承系統表、戶籍謄本在卷可 稽,其等均未拋棄繼承,亦均未聲明承受訴訟,茲因原告聲 明承受訴訟,爰依前揭規定,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16  日          民事第三庭 審判長法 官 洪榮謙                                      法 官 鍾孟容                             法 官 謝舒萍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繳納抗告 費新臺幣1,000元。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16  日                   書記官 游峻弦

2024-12-16

CHDV-110-重訴-75-20241216-2

簡上
臺灣彰化地方法院

返還旅遊團費

臺灣彰化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簡上字第117號 聲 請 人 即 上訴人 松愛國際旅行社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李詠潔 相 對 人 即被上訴人 久鼎金屬實業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林碧玉 訴訟代理人 賴協成律師 張晁綱律師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返還旅遊團費事件,聲請人聲請移轉管轄,本 院裁定如下:   主 文 聲請駁回。   理 由 一、本件聲請意旨略以:相對人雖以消費者保護法第47條規定主 張本院就本件有管轄權,惟本件係相對人為參加民國109年9 月間於德國舉辦之2020年歐洲國際自行車展,而委請聲請人 代為洽訂機票及住宿事務,是相對人係因商務、工作原因前 往德國,並非無關生產之旅遊行程,兩造顯非以消費為目的 而為交易,故無消費者保護法適用,應以聲請人所在地之臺 灣臺北地方法院為管轄法院,是聲請將本件訴訟移轉至臺灣 臺北地方法院審理等語。 二、按訴訟之全部或一部,法院認為無管轄權者,依原告聲請或 依職權以裁定移送於其管轄法院;移送訴訟之聲請被駁回者 ,不得聲明不服,民事訴訟法第28條第1項、第3項定有明文 。次按第二審法院不得以第一審法院無管轄權而廢棄原判決 ,但違背專屬管轄之規定者,不在此限,同法第452條第1項 亦定有明文,而此項規定,依同法第436條之1第3項規定, 為簡易訴訟程序準用之。是第一審法院管轄之欠缺,因第一 審判決之宣示而補正,當事人在第二審自不得主張第一審法 院無管轄權,第二審法院即無庸就第一審法院之有無管轄權 予以調查(最高法院28年上字第1209號民事判決意旨參照) 。 三、經查,聲請人為原審被告,依民事訴訟法第28條第1項規定 ,聲請人並無聲請移送訴訟於管轄法院之權,聲請人聲請移 轉管轄,僅生促動法院依職權移送訴訟之效果,先予敘明。 再者,聲請人於原審固曾爭執本院就本件無管轄權,惟原審 業以契約履行地之彰化縣屬消費者保護法第47條所規定之消 費關係發生地為由,認本院有管轄權,且經兩造言詞辯論後 宣示判決,又本件並非專屬管轄事件,則揆諸前揭規定及說 明,第二審法院就本件有審理之權限,且無庸就原審法院之 有無管轄權予以調查,故聲請人上開聲請,為無理由,應予 駁回。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11  日          民事第三庭 審判長法 官 洪榮謙                   法 官 鍾孟容                   法 官 謝舒萍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本裁定不得聲明不服。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11  日                   書記官 康綠株

2024-12-11

CHDV-113-簡上-117-20241211-1

臺灣彰化地方法院

分割共有物

臺灣彰化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0年度訴字第484號 上 訴 人 即 被 告 林碧玉 上列上訴人與被上訴人即原告黃添寶間請求分割共有物事件,上 訴人對於中華民國113年11月6日本院第一審判決,提起第二審上 訴。查本件訴訟標的價額核定為新臺幣(下同)1,853,163元, 應徵第二審裁判費29,121元,未據上訴人繳納,茲依民事訴訟法 第442條第2項前段規定,命上訴人於收受本裁定送達後5日內補 繳,逾期未補繳,即駁回上訴。另上訴人所提出之民事上訴狀, 未表明上訴理由,亦應補正提出。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9 日 民事第三庭 審判長法 官 洪榮謙 法 官 鍾孟容 法 官 謝舒萍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裁定關於核定訴訟標的價額部分,應於送達後10日內向 本院提出抗告狀,並繳納抗告費新臺幣1,000元;其餘關於命補 繳裁判費部分,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9 日 書記官 康綠株

2024-12-09

CHDV-110-訴-484-20241209-2

臺灣彰化地方法院

提存異議

臺灣彰化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聲字第126號 異 議 人 黃金玉 法定代理人 黃聰勤 黃素賞 兼訴訟代理 人 黃啓長 相 對 人 張嘉容 上列當事人間提存異議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異議駁回。   理 由 一、相對人以依臺灣高等法院臺中分院110年度再易字第35號確 定判決,寄送郵局存證信函,通知異議人領取相對人依該判 決應補償給付與異議人之金額新臺幣51807元,因異議人受 領遲延,爰辦理提存。經本院提存所以113年度存字第810號 事件(下稱系爭提存事件)受理核認合於提存法第9條及施 行細則第3條規定之審查範圍,准予提存,並通知異議人。 異議人於法定時間內提出異議,意旨略以:其與相對人間關 於前開確定判決(分割共有土地)事件,為判決之法官已在 台中律師公會異議中(法官評鑑委員會程序中)及在地方檢 察署偵查中;相對人亦涉案使公務員登載不實罪與相關涉案 人在偵查中。且前開確定判決已再審多次並在臺灣高等法院 臺中分院113年再易字17號審理中,因此系爭提存事件之金 額異議人拒收,法院應以寄存無效等語。 二、按提存乃債務人將其應為之給付提存於國家設置之提存所, 以代清償或達到法律上某一目的之行為,性質屬於非訟程序 ,故提存所僅就提存之程式,為形式上之審查。只要提存人 提出合式之提存書等文件(參照提存法第9條),經提存所 依提存法施行細則第3條就管轄權、書狀格式、書狀內容是 否記載完備予以審查合式,即應准予提存。至其文件內容記 載之法律實體關係,尚非提存所應予審定者,此參諸提存法 第22條「非依債務本旨或向無受領權人所為之清償提存,其 債之關係不消滅。」應足說明。從而,本院核諸系爭提存事 件案卷並無違於提存法及施行細則之審查規範,且異議意旨 如上,亦均無涉於此審查規範,徒屬其他實體法律關係之爭 議,應認異議無理由,依提存法第25條第1項後段予以駁回 。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4  日          民事第三庭  法 官 洪榮謙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本裁定抗告,須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4 日                 書記官 潘佳欣

2024-12-04

CHDV-113-聲-126-20241204-1

臺灣彰化地方法院

遷讓房屋等

臺灣彰化地方法院民事判決 113年度訴字第647號 原 告 潘竫一 訴訟代理人 張伶榕律師 被 告 周春季 陳美姿 上 一 人 訴訟代理人 周惠君 被 告 賴啓菁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遷讓房屋等事件,本院於民國113年11月6日言 詞辯論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被告周春季應將坐落彰化縣○○鎮○○段○○○段0000000○0000000○000 0000地號土地上之同段100建號建物及如附圖所示增建部分(第 一層:面積14.19平方公尺、第二層:面積14.22平方公尺、第三 層:面積2.61平方公尺、屋頂突出物:面積5.99平方公尺)騰空 遷讓返還原告。 被告陳美姿應將前項建物及增建部分騰空交付原告。 原告其餘之訴駁回。 訴訟費用由被告周春季負擔3分之1,被告陳美姿負擔3分之1,餘 由原告負擔。 本判決原告勝訴部分,於原告以新臺幣44萬元為被告周春季、陳 美姿供擔保,得假執行。 原告其餘假執行之聲請駁回。   事實及理由 壹、程序部分 一、按言詞辯論期日,當事人之一造不到場者,得依到場當事人 之聲請,由其一造辯論而為判決,民事訴訟法第385條第1項 前段定有明文。本件被告周春季因案在監執行,已具狀陳明 不願提解到庭,另被告陳美姿、賴啓菁受合法通知,未於言 詞辯論期日到場,均核無民事訴訟法第386條各款所列情形 ,爰依原告之聲請,由其一造辯論而為判決。 二、又按訴狀送達後,原告不得將原訴變更或追加他訴;但請求 之基礎事實同一者,不在此限;原告於判決確定前,得撤回 訴之全部或一部。但被告已為本案之言詞辯論者,應得其同 意,民事訴訟法第255條第1項第2款、第262條第1項各有明 文。從而,原告起訴時以周春季為被告,依民法第767條所 有權之作用與不當得利法律關係聲明:㈠周春季應將坐落彰 化縣○○鎮○○段○○○段0000000○0000000○0000000地號土地(下 合稱系爭土地)上之門牌號碼彰化縣○○鎮○○巷00○00號房屋 (即同段100建號建物及如附圖所示增建部分【第一層:面 積14.19平方公尺、第二層:面積14.22平方公尺、第三層: 面積2.61平方公尺、屋頂突出物:面積5.99平方公尺;本院 111年度司執助字第1575號強制執行事件地政機關暫編為同 段563建號】,下合稱系爭建物)騰空遷讓交付原告;㈡周春 季應自民國112年8月1日起至返還系爭建物之日止,按月給 付原告新臺幣(下同)1萬2,000元(見113年度斗簡調字第5 4號卷【下稱簡字卷】第11頁)。嗣於本件行準備程序時追 加陳美姿、賴啓菁為被告(見本院卷第13、17頁),並聲明 被告應將系爭建物遷讓返還原告(見本院卷第13、17頁)、 應給付原告相當於租金之不當得利(見本院卷第13、43、47 頁)。再於本件言詞辯論前,撤回依不當得利法律關係所為 之請求(見本院卷第91、206頁),但對陳美姿追加以民法 第348條第1項為請求權基礎(見本院卷第146頁),核與下 述原告主張之事實係屬請求之基礎事實同一,且無違撤回一 部訴訟之規定,自應准許。 貳、實體部分 一、原告主張:  ㈠系爭建物原為陳美姿所有,經其債權人台灣中小企業銀行股 份有限公司聲請由本院111年度司執助字第1575號受理強制 執行,由原告於112年6月6日得標拍定(下稱系爭執行程序 ),於112年7月19日取得本院核發之彰院毓111司執助己157 5字第1120018211號不動產權利移轉證書(下稱系爭不動產 權利移轉證書),並於112年7月27日登記為所有權人。  ㈡周春季、陳美姿為夫妻,周春季先前住在系爭建物,嗣因案 入監服刑,然其所有物仍置於系爭建物,原告要求陳美姿將 系爭建物騰空交付原告,遭陳美姿拒絕、並表示對系爭建物 有管領支配權;又陳美姿曾出示109年8月25日房屋無償借用 契約書,表示系爭建物已無償借與賴啓菁,借用期間為109 年9月1日至139年8月31日,是被告均無法律上正當權源占有 系爭建物;另原告係經系爭執行程序取得系爭建物所有權, 陳美姿既為系爭建物出賣人,自負有將系爭建物騰空交付原 告之義務,爰依民法第767條第1項前段、第348條第1項規定 ,提起本件訴訟等語,並聲明:⒈被告應將系爭建物騰空遷 讓交付原告;⒉願供擔保請准宣告假執行。 二、被告方面:  ㈠陳美姿抗辯略以:伊於30、40年前已搬遷至新北市三重區, 與周春季長期分居,伊未住在系爭建物,非現占有人等語。 並聲明:原告之訴駁回。  ㈡賴啓菁抗辯略以:伊先前借用系爭建物,然現未住在系爭建 物、亦未放置物品等語。  ㈢周春季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場,亦未提出書狀作任何聲明或 陳述。 三、得心證之理由:  ㈠原告主張系爭建物原為陳美姿所有,經系爭執行程序由原告 得標買受,取得本院於112年7月19日核發之系爭不動產權利 移轉證書,並於112年7月27日登記為所有權人。惟系爭建物 查封時,有自稱係屋主親戚之人占用,故拍賣公告載明拍定 後不點交等情,業據原告提出土地登記謄本、系爭建物所有 權狀(見簡字卷第19、21頁;本院卷第27、37、39頁),且 為被告所不爭執,並有不動產拍賣筆錄、本院強制執行投標 書、系爭不動產權利移轉證書影本、系爭建物及土地之土地 建物查詢資料在卷可稽(見簡字卷第27至32頁;本院卷第71 、75、79、85頁),另經本院調閱系爭執行事件案卷核實相 符,自屬真實可信。  ㈡原告主張被告現占有系爭建物,且陳美姿尚有騰空交付系爭 建物之義務部分,為陳美姿、賴啓菁以前詞置辯。是本件應 審究者即為:⒈原告依民法第767條第1項前段規定,請求賴 啓菁、周春季將系爭建物騰空遷讓返還原告,有無理由?⒉ 原告依民法第767條第1項前段或第348條第1項規定,請求陳 美姿將系爭建物騰空遷讓返還或騰空交付原告,有無理由?  ⒈原告得依民法第767條第1項前段規定,請求周春季將系爭建 物騰空遷讓返還原告:  ⑴賴啓菁部分:   按所有人對於無權占有或侵奪其所有物者,得請求返還之, 民法第767條第1項前段定有明文。次按當事人主張有利於己 之事實者,就其事實有舉證之責任,民事訴訟法第277條本 文亦有明文。故以無權占有為原因,請求返還所有物之訴, 如被告抗辯並未占有,自應由原告就被告占有之事實,負舉 證責任。從而,本件賴啓菁既否認現占有系爭建物,自應由 原告就賴啓菁現占有系爭建物之事實舉證。查原告主張:陳 美姿將系爭建物無償借與賴啓菁,借用期間為109年9月1日 至139年8月31日,系爭建物現由賴啓菁占用等語,固據提出 該2人於109年8月25日簽訂之房屋無償借用契約(見本院卷 第21頁),然賴啓菁到庭否認其現仍占有系爭建物。又縱然 賴啓菁與陳美姿有為上開約定,亦不得憑此推斷賴啓菁現有 占有系爭建物之事實,此外,原告復未提出證據證明賴啓菁 現仍占有系爭建物,則其主張賴啓菁為系爭建物之現占有人 ,依民法第767條第1項前段規定,請求賴啓菁將系爭建物騰 空遷讓返還原告,為無理由。  ⑵周春季部分:   原告主張周春季無權占有系爭建物之事實,業據其提出系爭 建物內部照片為證(見本院卷第141、142頁),核與陳美姿 於另案警詢時陳稱:伊先前固為系爭建物所有權人,惟系爭 建物均係周春季使用、放置物品,周春季因案入監、無法及 時搬離等語(見臺灣彰化地方檢察署112年度偵字第21029號 卷第10、11頁)相合。雖陳美姿、周春季為夫妻關係,惟參 諸陳美姿陳稱:伊30、40年前已搬至新北市三重區,與周春 季長期處於分居狀態等語(見本院卷第143頁),允認周春 季係依自己之使用目的占有系爭建物,為直接占有人,並非 依附於陳美姿而占有系爭建物。況周春季已於相當時期受合 法之通知,而於言詞辯論期日不到場,復未提出任何書狀爭 執,依民事訴訟法第280條第1項、第3項前段規定,視同自 認,故原告依民法第767條第1項前段規定,請求周春季將系 爭建物騰空遷讓返還原告,為有理由。  ⒉原告得依民法第348條第1項規定,請求陳美姿將系爭建物騰 空交付原告:  ⑴按強制執行法上之拍賣,係屬買賣之一種,以債務人為出賣 人,拍定人或得標人為買受人。依民法第348條第1項規定, 物之出賣人固負有交付其物於買受人之義務,惟在未交付以 前,出賣人繼續占有買賣標的物,究難指為無權占有,亦不 因已取得所有權而有異(最高法院113年度台上字第251號、 111年度台上字第2211號民事判決意旨參照)。次按物之出 賣人,負交付其物於買受人並使其取得該物所有權之義務。 權利之出賣人,負使買受人取得其權利之義務,如因其權利 而得占有一定之物者,並負交付其物之義務,民法第348條 定有明文。依此規定,出賣人之義務,除負有使買受人取得 該物所有權或其權利之義務外,尚負有交付其物或因其權利 所占有一定之物之義務甚明(最高法院106年度台上字第275 9號民事判決意旨參照)。準此,法院依強制執行法所為拍 賣,係以債務人為出賣人、拍定人為買受人,並以拍賣機關 代替債務人立於出賣人之地位,應買人因拍定而取得不動產 之所有權,與私法上之買賣契約性質相符,債務人之財產經 執行法院以拍賣程序拍定後,債務人(即出賣人)自負有交 付該拍定物與拍定人(即買受人)之義務甚明。此亦不因拍 賣公告載明不點交而得解免此義務。    ⑵經查,系爭建物固已由原告取得所有權,然並未點交,又陳 美姿已陳稱係其供周春季使用,自堪認周春季為系爭建物之 直接占有人,陳美姿為間接占有人。依前段說明,陳美姿在 交付系爭建物前繼續占有(間接占有)系爭建物非屬無權占 有,故原告依民法第767條第1項前段規定,請求陳美姿將系 爭建物騰空遷讓返還原告,為無理由。惟原告與陳美姿就系 爭建物既屬成立買賣契約,陳美姿自負有交付占有之義務, 然系爭建物現仍由陳美姿占有(間接占有),則原告依民法 第348條第1項規定,請求陳美姿將系爭建物騰空交付原告, 為有理由。 四、綜上,原告依民法第767條第1項前段規定,請求周春季將系 爭建物騰空遷讓返還原告,依民法第348條第1項規定,請求 陳美姿將系爭建物騰空交付原告,為有理由,應予准許;逾 此範圍之請求為無理由,應予駁回。 五、原告陳明願供擔保,聲請宣告假執行,經核其勝訴部分,合 於法律規定,爰酌定相當之擔保金額宣告如主文所示;至原 告敗訴部分,其假執行之聲請已失所附麗,應併予駁回。 六、本件事證已臻明確,兩造其餘攻擊防禦方法及所提證據,經 本院斟酌後,核與判決結果不生影響,爰不逐一論駁,併此 敘明。 七、訴訟費用負擔之依據:民事訴訟法第79條。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4  日          民事第三庭 審判長法 官 洪榮謙                    法 官 鍾孟容                   法 官 謝舒萍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判決上訴,應於判決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如委 任律師提起上訴者,應一併繳納上訴審裁判費。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4  日                   書記官 葉春涼

2024-12-04

CHDV-113-訴-647-20241204-1

簡上
臺灣彰化地方法院

給付報酬

臺灣彰化地方法院民事判決                   113年度簡上字第111號 上 訴 人 耀栢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陳耀栢 被上訴人 施眞眞即呂錦清工商管理顧問社 上當事人間請求給付報酬事件,上訴人對於民國113年5月9日本 院彰化簡易庭113年度彰簡字第131號第一審簡易判決提起上訴, 本院合議庭於113年11月6日言詞辯論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上訴駁回。 第二審訴訟費用由上訴人負擔。   事實及理由 壹、被上訴人主張略以:上訴人於民國109年2月24日委由被上訴 人辦理特定工廠登記申請,經被上訴人提出如附件所示報價 單(下稱系爭報價單)供上訴人審閱後簽名確認,總計金額 為新臺幣(下同)26萬元(不含稅及規費),其後約定工作 內容(下稱系爭事務)均經被上訴人完成,並經彰化縣政府 於111年9月25日核准登記為特定工廠在案。不料,被上訴人 就系爭報價單辦理項目中之內容編號二(金額4萬5,000元) 、四(金額4萬元)、六(金額6萬元),合計14萬5,000元 部分(以下各辦理項目逕以內容編號稱之),已提出請款明 細及開立發票向上訴人請款卻遭拒絕;又被上訴人既開立發 票向上訴人請款,上訴人自應負擔因此所生之營業稅款7,25 0元,另就工廠登記規費計5,000元亦經被上訴人墊付,合計 上訴人尚應給付被上訴人15萬7,250元(下稱系爭款項), 經被上訴人函催後仍置之不理,爰依系爭報價單之約定及委 任之法律關係,請求上訴人給付系爭款項等語。並聲明:㈠ 、上訴人應給付被上訴人15萬7,250元,及自起訴狀繕本送 達翌日即113年1月25日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百分之5計算 之利息。㈡、願供擔保請准宣告假執行。 貳、上訴人則以:上訴人雖有簽認系爭報價單委任被上訴人辦理 系爭事務,及對被上訴人得請求系爭款項不爭執。但上訴人 業已支付系爭報價單中包括內容一至三之款項,惟被上訴人 就其中內容三(即申請納管及提出改善計畫,金額8萬元) 遲至111年10月間仍未完成,已嚴重延誤申請進度,上訴人 只得另行委託第三人宇創環保科技有限公司(下稱宇創公司 )、莊富雄、黃敬智、鄭隆信(一安興業有限公司技師)等 人處理,故被上訴人既未完成該項目,自應返還該8萬元報 酬。且因被上訴人遲未完成系爭事務,導致上訴人遭彰化縣 政府以違反水污染防治法第20條第1項規定為由處以行政裁 罰3萬元,此罰款自應由被上訴人負損害賠償責任。故被上 訴人得請求之系爭款項應扣除或抵銷上開8萬元、3萬元,餘 額僅為4萬7,250元(計算式:15萬7,250元-8萬元-3萬元=4 萬7,250元)等語資為抗辯(上訴人未再主張之抗辯不予贅 述)。 參、本件原審對於被上訴人之請求,判決被上訴人全部勝訴,並 依職權宣告准免假執行。上訴人提起一部上訴,並上訴聲明 :㈠、原判決命上訴人給付逾4萬7,250元部分,及該部分假 執行之宣告暨訴訟費用之裁判廢棄。㈡、上開廢棄部分,被 上訴人在第一審之訴及假執行之聲請駁回。被上訴人則答辯 聲明:駁回上訴。 肆、兩造經本院整理並簡化爭點如下(本院依判決格式調整文字 ,本院卷第89、363頁): 一、兩造不爭執事項(此部分並有相關證據資料在卷可稽,堪信 屬實): ㈠、上訴人於109年2月24日委由被上訴人辦理系爭事務,經被上 訴人提出系爭報價單供上訴人審閱後簽名確認。 ㈡、被上訴人於110年7月間提出上證1請款明細予上訴人,上訴   人於110年7月31日給付該請款明細之金額12萬4,260元予上 訴人(上證2)。 ㈢、兩造所提證物形式上均為真正。 二、兩造爭執事項: ㈠、上訴人以其已支付系爭報價單內容三「申請納管及提出改善 計畫」之8萬元報酬,被上訴人卻未完成為由,認應就被上 訴人請求之系爭款項扣款8萬元,是否有理由? ㈡、上訴人以被上訴人遲未完成系爭事務,致其遭裁罰3萬元,被 上訴人應負損害賠償責任為由,認應就上訴人請求之系爭款 項扣款3萬元,是否有理由? 伍、本院之判斷: 一、上訴人以其已支付系爭報價單內容三「申請納管及提出改善 計畫」之8萬元報酬,被上訴人卻未完成為由,認應就被上 訴人請求之系爭款項扣款8萬元,並無理由:   上訴人雖主張其業已支付系爭報價單中內容三(即申請納管 及提出改善計畫)之金額8萬元,然被上訴人就該項目遲至1 11年10月間仍未完成,已嚴重延誤申請進度,上訴人只得另 行委託第三人宇創公司(「環保及廢汙水處理部分」)、莊 富雄(「水利部分」)、黃敬智(「消防之製圖部分」)、 鄭隆信(一安興業有限公司技師,「消防部分」)等人處理 ,故被上訴人既未完成該項目,自應返還該8萬元報酬,並 自被上訴人請求之系爭款項扣除等語,並提出上開委託書共 4份及辦理文件等件為證(上證8-10,本院卷第117-143頁; 上證11-13,本院卷第369-374頁)。惟查,被上訴人主張上 訴人所稱另行委託第三人處理部分,觀之其中「環保及廢汙 水處理部分」,依系爭報價單說明欄第2點「依製程屬環保 管制事業、種類及規模者(如土污檢測、水污、空污、廢棄 物清理等計畫文件之許可)應委託環保公司配合處理」;且 被上訴人主張上訴人所指其中「水利部分」應指生活污水排 放,參考系爭報價單內容五之記載,並未記載委託金額;其 中「消防部分」,依消防法規規定①須先向消防機關辦理建 築物消防安全設備圖說審查俟核定文件後,再辦理②竣工查 驗核定合格文件,其中①被上訴人已完成,上訴人所稱應屬② 部分,此觀系爭報價單內容二及說明欄第3點記載「依消防 法相關規定應檢附之竣工查驗核准公文,應委託專業消防設 備師(士)處理」,本均非系爭事務之委任範圍等語,核與 系爭報價單上開記載相符。參之上訴人自陳其委託宇創公司 之金額約9萬6,600元、委託莊富雄之金額約90萬元、委託一 安公司之金額約150萬元,三者總金額約達249萬6,600元, 相較上訴人就內容三之委託金額僅為8萬元,明顯不成比例 。足認被上訴人之主張應屬可信。又上訴人亦未證明其所稱 上開委託第三人處理事項確屬內容三之委任範圍,則上訴人 以前開情詞為由,認被上訴人應返還8萬元報酬,並應自系 爭款項加以扣除,自無理由。 二、上訴人以被上訴人遲未完成系爭事務,致其遭裁罰3萬元, 被上訴人應負損害賠償責任為由,認應就被上訴人請求之系 爭款項扣款3萬元,亦無理由:   上訴人主張因被上訴人遲未完成系爭事務,導致上訴人事後 遭彰化縣政府以違反水污染防治法第20條第1項規定為由而 處以行政裁罰3萬元,此罰款自應由被上訴人負損害賠償責 任等語,固據其提出彰化縣政府接受環境講習證明書(原審 卷第131頁)、彰化縣政府執行違反水污染防治法案件裁處 書(上證6,本院卷第25頁)為證。惟上訴人上開遭受裁罰 之事實為「未領有廢(污)水貯留許可文件,即逕行將皮革 軟化製程所產機台清洗廢水及廠區空氣污染防治備(洗滌塔 )所產洗滌廢水貯留於廠區槽體中」,即違反水污染防治法 第20條第1項關於申請貯留廢水許可之規定,而系爭報價單 關於內容五「工廠排放廢污水同意文件」之內容欄位記載: 「僅估生活污水排放代辦費」、「貯留許可除外」,金額欄 位則載稱「由鈺傑環保處理」等語,足見被上訴人主張其依 約所應處理之事務並不包含上揭關於貯留廢水許可之申請在 內,上訴人所受行政裁罰,與其受託之系爭事務無關,應可 採信。則上訴人以前開情詞為由,認應就被上訴人請求之系 爭款項扣款3萬元,亦無理由。 三、綜上所述,上訴人對於被上訴人得請求系爭款項並不爭執, 而其主張應就系爭款項扣款8萬元、3萬元,並無可採。從而 ,被上訴人依系爭報價單之約定及委任之法律關係,請求上 訴人給付系爭款項及其法定遲延利息,為有理由,應予准許 。原審所為判決,其理由雖有不同,惟結論並無二致,仍應 維持。上訴意旨指摘原判決不當,求予廢棄改判,為無理由 ,應駁回其上訴。 陸、本件事證已臻明確,兩造其餘之攻擊或防禦方法及所用之證 據,經本院審酌後,認為均不足以影響本判決之結果,爰不   逐一論列,併此敘明。 柒、據上論結,本件上訴為無理由,爰判決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4  日          民事第三庭 審判長法 官 洪榮謙                   法 官 謝舒萍                   法 官 洪堯讚 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本件不得上訴。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4  日                   書記官 李盈萩  附件:系爭報價單

2024-12-04

CHDV-113-簡上-111-20241204-1

本網站部分內容為 AI 生成,僅供參考。請勿將其視為法律建議。

聯絡我們:[email protected]

© 2025 Know9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