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臺南市政府社會局

共找到 250 筆結果(第 61-70 筆)

家親聲
臺灣雲林地方法院

免除扶養義務

臺灣雲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家親聲字第150號 聲 請 人 甲○○ 相 對 人 乙○○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免除扶養義務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聲請駁回。 聲請程序費用由聲請人負擔。   理 由 一、本件聲請意旨如下:相對人乙○○與第三人王○○結婚後育有第 三人楊○○(男、民國《下同》00年0月00日生)及聲請人甲○○ (女、00年0月00日生)。然相對人於聲請人就讀幼兒園階 段即因欠債開始跑船,期間均未給予相關生活費用,家庭生 計全賴王○○工作維持,而相對人工作返家向王○○索取金錢未 果,即會對王○○扔擲菜刀、盤子等危險器具。於聲請人就讀 國小時,王○○至工廠擔任女工,除將楊○○交由○○實驗學校外 ,亦將聲請人寄宿於王○○之兄長家,直至聲請人就讀國中一 年級,相對人曾有短暫返家,未料卻是欲將聲請人交由討債 集團處置。此外,因相對人長期不在家,曾遭通報失蹤人口 ,嗣為警尋獲,但相對人仍無意願返家,後由楊○○出面解除 失蹤通報,而聲請人後續均未收到相對人之音訊至今。綜上 ,聲請人雖為相對人之女,依法對於相對人負有扶養義務, 惟相對人對聲請人無正當理由未盡扶養義務,爰依民法第11 18條之1規定,請求准予免除聲請人對相對人之扶養義務等 語。 二、相對人則以:同意聲請人之請求。很早的時候有養過聲請人 ,但長期在外流浪,聲請人由其母帶大比較多,由其祖父母 即相對人之父母帶大比較少,後因相對人長期不在家,聲請 人之母聲請法院判決離婚。又相對人之父死亡時所留遺產, 相對人並未受分配,全都給相對人之子楊○○等語。 三、按直系血親相互間,互負扶養之義務;受扶養權利者,以不 能維持生活而無謀生能力者為限。前項無謀生能力之限制, 於直系血親尊親屬,不適用之,民法第1114條第1款、第111 7條分別定有明文。次按受扶養權利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由 負扶養義務者負擔扶養義務顯失公平,負扶養義務者得請求 法院減輕其扶養義務:㈠、對負扶養義務者、其配偶或直系 血親故意為虐待、重大侮辱或其他身體、精神上之不法侵害 行為;㈡、對負扶養義務者無正當理由未盡扶養義務。受扶 養權利者對負扶養義務者有前項各款行為之一,且情節重大 者,法院得免除其扶養義務,民法第1118條之1第1、2項定 有明文。民法第1118條之1之立法理由係民法扶養義務乃發 生於有扶養必要及有扶養能力之一定親屬之間,父母對子女 之扶養請求權與未成年子女對父母之扶養請求權各自獨立( 最高法院92年度第5次民事庭會議決議意旨參照),父母請 求子女扶養,非以其曾扶養子女為前提。然在以個人主義、 自己責任為原則之近代民法中,徵諸社會實例,受扶養權利 者對於負扶養義務者本人、配偶或直系血親曾故意為虐待、 重大侮辱或其他家庭暴力防治法第2條第1款所定身體、精神 上之不法侵害行為,或對於負扶養義務者無正當理由未盡扶 養義務之情形,例如實務上對於負扶養義務者施加毆打,或 無正當理由惡意不予扶養者,即以身體或精神上之痛苦加諸 於負扶養義務者而言均屬適例,此際仍由渠等負完全扶養義 務,有違事理之衡平,爰增列第1項,此種情形宜賦予法院 衡酌扶養本質,兼顧受扶養權利者及負扶養義務者之權益, 依個案彈性調整減輕扶養義務。至受扶養權利者對負扶養義 務者有第1項各款行為之一,且情節重大者,例如故意致扶 養義務者於死而未遂或重傷、強制性交或猥褻、妨害幼童發 育等,法律仍令其負扶養義務,顯強人所難,爰增列第2項 ,明定法院得完全免除其扶養義務。 四、經查:  ㈠相對人係聲請人之父,有戶籍謄本在卷可以證明。而相對人1 12年有薪資所得收入新臺幣(下同)194,000元,名下無財 產,聲請人於112年則無所得收入,名下有投資之財產1筆, 財產總額為32,430元,有兩造之稅務T-Road資訊連結作業查 詢結果附卷可以參考。惟考量相對人係00年00月00日生,已 逾法定強制退休年齡之65歲,又別無領取勞工保險給付、津 貼或社會福利補助,且其因有失智之情,業經第三人雲林縣 政府於113年9月23日安置於財團法人雲林縣私立○○○○之家( 下稱○○○○之家)至今等等情形,有臺南市政府社會局社會工 作及家庭福利科親屬會議紀錄、本院113年10月8日公務電話 記錄、勞動部勞工保險局113年10月14日保普生字第1131306 8340號函、雲林縣政府113年10月23日府社老二字第1132663 332號函、○○仁愛之家服務對象在院證明書附卷可以證明, 另有雲林縣政府113年11月18日府社救二字第1130580510號 函附於本院113年度家親聲字第151號選任特別代理人事件案 卷內可以佐證,顯見相對人應無繼續工作之能力。是相對人 在客觀上顯有不能以自己之財產及勞力所得維持生活之情形 ,則聲請人對相對人負有扶養義務,可以認定。  ㈡聲請人固然主張相對人對聲請人有顯然無正當理由未盡扶養 義務且情節重大之情狀等語,並提出戶籍謄本、除戶謄本及 前述親屬會議紀錄為憑。惟查:  ⒈證人即聲請人之阿姨王○○於114年2月8日到庭具結證稱:相對 人是我姊夫,與我姊姊是判決離婚,因相對人都不出面,相 對人與我姊姊結婚後本來是住虎尾相對人的老家,結婚時相 對人還在當兵,大概在楊○○3、4歲時搬至臺中太平我娘家那 邊,相對人一開始有跟我姊姊搬去臺中太平,沒多久就去跑 船,因賭博欠債才去跑船,跑船有好幾年,安家費直接寄去 虎尾給其父母,並沒有給我姊姊,相對人大概於78、79年間 回來,回來後是住我家,但晚上經常不回家,我跟我哥哥講 ,我哥哥就叫相對人回臺中太平住,相對人住在我家住沒多 久就去臺中太平住在我哥哥家,也就是我姊姊的娘家,但沒 有跟我姊姊同住,那時我姊姊在上班,聲請人就讀國小時住 在我哥哥家,長大就讀國中快升高中時,我姊姊有租房子才 接聲請人回去住,相對人住在我哥哥家住不到1年,那時我 哥哥做裝潢,有將相對人帶在身邊一起做,我哥哥有給相對 人薪水,相對人並沒有拿去扶養小孩,相對人做裝潢有拿1 、2萬元要給我姊姊,但我姊姊不收,那時候聲請人就讀臺 中○○國小,相對人去跑船時聲請人還在讀幼兒園,楊○○則就 讀國小,跑船回來時聲請人已經就讀國小了,聲請人就讀幼 兒園只有3年,那3年相對人沒有扶養聲請人,之後有一次相 對人要拿錢給我姊姊,但我姊姊不要,此後相對人就沒有再 給我姊姊錢,相對人沒有住在我哥哥家後,就不知去向,也 沒有聯絡,我姊姊訴請離婚時,相對人也沒有出面,聲請人 住我哥哥家,生活費是我姊姊去理容院上班所賺再拿給我哥 哥,聲請人好像在臺中出生,相對人一開始還有住在一起, 他們從虎尾搬至臺中太平時是住在我娘家另外一間房子,我 姊姊原本在賣麵,沒賣時有跟我去電風扇工廠工作,但要養 2個小孩,楊○○是腦性麻痺,就讀彰化○○實驗學校需要用錢 ,生活沒辦法過,所以我姊姊就去理容院工作,相對人與聲 請人同住的時間不長,聲請人對相對人沒有記憶,相對人去 跑船時聲請人還沒有出生,就讀幼兒園的人是楊○○等語。而 證人王○○對於相對人外出跑船時間之證詞內容,先稱「聲請 人還在讀幼兒園,楊○○則就讀國小」,後稱「聲請人還沒有 出生,就讀幼兒園的人是楊○○」等語,前後證述不一;另就 聲請人之出生時間、地點則證稱:「相對人去跑船時聲請人 還沒有出生」、「聲請人好像在臺中出生」等語,亦與彰化 ○○○○○○○○114年2月13日彰和戶字第1140000471號函檢附聲請 人之出生登記及戶籍資料,記載顯示聲請人之出生地點在雲 林縣○○鎮○○里○○路000號,聲請人出生後係由相對人持相關 證件前往戶政機關辦理出生登記等等情形,不相符合,惟考 量證人王○○囿於年紀或因其他事由而對於相對人跑船時間、 聲請人出生時間及地點等等時空順序難以精確描述,但是關 於相對人與聲請人遷居狀況、同住期間、相對人離婚事由、 相對人有無給付扶養費、王○○就業情形等等各節之證言,核 與卷附之聲請人歷次遷移戶籍資料、臺中○○○○○○○○○114年2 月21日中市太戶字第1140001120號函檢附相對人與王○○離婚 登記資料、本院86年度婚字第169號民事判決等件大致相符 ,且相對人對於證人王○○前述證詞內容亦當庭表示沒有意見 等語,有本院訊問筆錄在卷可以證明,可見證人王○○所為關 於相對人與聲請人同住期間、相對人有無給付扶養費部分之 證言應與事實相符,尚可採信。  ⒉依據證人王○○之證詞,並參閱前述聲請人歷次遷移戶籍資料 之記載,可知聲請人自出生時起至70年12月28日遷至臺中縣 ○○鄉○○村00鄰○○路000○0號住址前,係與相對人同住於雲林 縣○○鎮○○里00鄰○○00號住處,而聲請人遷至臺中太平後,亦 與相對人同住至相對人外出跑船止,而相對人跑船回來後, 也有與聲請人同住在聲請人之舅舅家中,且相對人曾經有拿 薪資所得10,000元至20,000元給予聲請人之母,惟為聲請人 之母所拒收等等情形,足認聲請人於未滿3歲前以及於78、7 9年間就讀國小時某段期間,相對人仍有與聲請人同住一起 生活,且相對人亦曾欲給付扶養費惟遭聲請人之母所拒等情 ,應屬真實。  ⒊復據聲請人於114年2月8日當庭坦承:我哥哥有分到相對人所 繼承的雲林房子,後來媽媽把該雲林房子賣掉,在我就讀高 一時,買臺中太平宜佳街的公寓,我就讀高一時就住在臺中 ○○街公寓等語在卷,核與相對人所稱相對人之父死亡時所留 遺產,相對人並未受分配,全都給相對人之子楊○○等語相符 ,可認聲請人之母確實有處分原應由相對人繼承取得之遺產 ,並在處分該遺產後另購置房屋供聲請人居住之事實屬實。  ⒋聲請人固稱相對人常不在家,聲請人及楊○○均由其等母親照 顧等語,然聲請人前述主張僅係聽聞其母轉述而來,且未能 舉證以實其說,況且相對人亦辯稱其很早有養過聲請人,只 是聲請人之母帶大聲請人比較多等語,則聲請人前述主張是 否真實,已非無疑,縱令聲請人前述主張屬實,亦無礙於相 對人與聲請人同住期間仍有其他照顧、保護聲請人之事實。 至於聲請人主張相對人想將其交由討債集團處置部分,並未 提出任何積極、確切之證據加以證明,不可採信。  ⒌由上可知,相對人於外出跑船前曾與聲請人共同生活期間, 對於聲請人應非全無扶養、照顧或保護之情,之後於78、79 年間與聲請人同住在臺中太平期間,亦非全無負擔家庭生活 費用之舉措,況且在聲請人就讀高一時,聲請人之母更有處 分原依法應由相對人繼承之財產後另購置房屋以供聲請人居 住等等情形,因此,相對人對於聲請人並非全然未盡保護教 養義務之事實,可以認定。是本院綜合前述事證,認年幼之 聲請人與相對人同住一起生活合計應有至3至4年期間,而相 對人在扶養聲請人部分或許未能周全,然相對人確實曾經照 顧、保護聲請人之事實亦不可抹滅,甚至任由聲請人之母處 分其財產並加以利用以供聲請人能夠安居,可見相對人對於 聲請人之生活及成長,亦有承擔部分之扶養責任而非毫無貢 獻。相對人既非全然未盡其對於之扶養義務,自然就不符合 上述民法第1118條之1第2項立法理由就情節重大之例示內容 。因此,本院尚難認定相對人對於聲請人所為已達「情節重 大」之程度,自無從依據上述民法第1118條之1第2項規定完 全免除聲請人對相對人之扶養義務。   ㈢聲請人主張相對人有對聲請人之母為身體上之不法侵害行為 部分,全未舉證以實其說,其此部分之主張,僅屬空言,不 可採信。  ㈣綜上所述,相對人之行為未符合上述民法第1118條之1第2項 立法理由就情節重大之例示內容,尚無法認定其行為之程度 已達情節重大,故難認本件聲請人得請求免除扶養義務。從 而,聲請人依據民法第1118條之1第1、2項規定,請求免除 聲請人對相對人之扶養義務,為無理由,應予駁回。 五、依家事事件法第97條,非訟事件法第21條第2項,民事訴訟 法第95條、第78條,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7  日           家事法庭  法 官 潘雅惠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繳納抗告 費用。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7  日                 書記官 鄭伊純

2025-02-27

ULDV-113-家親聲-150-20250227-2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

性侵害犯罪防治法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刑事簡易判決 114年度簡字第708號 公 訴 人 臺灣臺南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被 告 顏守葳 上列被告因性侵害犯罪防治法案件,經檢察官提起公訴(113年 度偵緝字第1790號、113年度偵緝字第1791號),被告自白犯罪 ,本院認為宜以簡易判決處刑,改行簡易程序後,逕以簡易判決 如下:   主 文 甲○○犯性侵害犯罪防治法第五十條第三項之加害人屆期不履行身 心治療或輔導教育罪,處拘役拾伍日,如易科罰金,以新臺幣壹 仟元折算壹日;又犯性侵害犯罪防治法第五十條第三項之加害人 屆期不履行身心治療或輔導教育罪,處拘役拾伍日,如易科罰金 ,以新臺幣壹仟元折算壹日。應執行拘役貳拾日,如易科罰金, 以新臺幣壹仟元折算壹日。   犯罪事實及理由 一、本件被告之犯罪事實、證據,均與檢察官起訴書之記載相同 ,茲引用之(如附件),惟證據部分補充「被告於本院審理 時自白」。 二、核被告就附件犯罪事實一、二所為,均係犯性侵害犯罪防治 法第50條第3項之屆期不履行身心治療或輔導教育罪。被告 各於附件犯罪事實一、二部分,各多次無正當理由未遵期前 往執行機構接受身心治療或輔導教育,各係基於單一犯罪決 意,於密接時空實施,且侵害相同法益,各行為之獨立性極為 薄弱,在刑法評價上,以視為數個舉動之接續施行,合為包 括之一行為予以評價,較為合理,故各應論以接續犯之一罪 。被告所犯2次性侵害犯罪防治法第50條第3項之屆期不履行 身心治療或輔導教育罪,犯意各別,行為互殊,應予分論併 罰。 三、爰以行為人之責任為基礎,審酌被告明知應依通知所定時間 前往接受身心治療、輔導教育,竟未按時到場,漠視國家公 權力之行使,並有損性侵害犯罪防治法對於預防性侵害犯罪 加害人再犯之防治目的達成,且對社會秩序產生潛在危害, 所為誠屬不該;惟念及被告於本院審理時坦承犯行,並考量 被告於民國112年5月至113年7月間,確實有部分時間在住院 之紀錄,暨斟酌被告之智識、家庭、經濟狀況等一切情狀, 各量處如主文所示之刑,各諭知易科罰金之折算標準,及定 其應執行之刑,並諭知易科罰金折算標準。     四、依刑事訴訟法第449條第2項、第454條第2項,逕以簡易判決 處刑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7  日          刑事第六庭  法 官 郭瓊徽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收受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書狀(應附 繕本)。                 書記官 徐慧嵐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3   日 附錄 性侵害犯罪防治法第50條 第31條第1項、第4項之加害人、性侵害犯罪經緩起訴處分確定者 、依第7條第1項準用第31條第1項及第42條第1項、第2項規定者 ,有下列情形之一,由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處新臺幣1萬 元以上5萬元以下罰鍰,並令其限期履行: 一、經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通知,無正當理由不到場或拒 絕接受評估、身心治療、輔導或教育,或接受之時數不足。 二、未依第41條第1項、第2項、第4項或第42條第1項、第2項規 定,定期辦理登記、報到、資料異動或接受查訪。 依第41條第5項準用同條第4項規定受查訪者,有前項第2款規定 情形時,依前項規定處罰。 依前二項規定令其限期履行,屆期仍不履行者,處1年以下有期 徒刑、拘役或科或併科新臺幣10萬元以下罰金。 受前三項處分者於執行完畢後,仍應依第31條、第32條、第41條 及第42條規定辦理。 附件: 臺灣臺南地方檢察署檢察官起訴書                   113年度偵緝字第1790號 113年度偵緝字第1791號   被   告 甲○○ 男 21歲(民國00年0月00日生)             籍設臺南市○○區○○街0號(臺南○               ○○○○○○○柳營辦公處)             居臺南市○○區○○○路000巷0號             國民身分證統一編號:Z000000000號 上列被告因違反性侵害犯罪防治法案件,已經偵查終結,認應提 起公訴,茲將犯罪事實及證據並所犯法條分敘如下:     犯罪事實 一、甲○○係性侵害犯罪防治法第2條第2項所定之加害人,經臺南 市政府評估認有施以治療、輔導之必要,乃由臺南市政府衛 生局於民國112年2月7日通知其應於同年2月24日至臺南市○ 區○○路00號之心樂活診所接受晤談評估,再於同年2月20日 通知其應於同年3月6日、3月27日、4月7日、4月17日、5月1 日、5月22日至上開處所接受處遇,以上通知函文均送至甲○ ○戶籍地由甲○○之母親簽收,然甲○○於3月6日、3月27日缺席 處遇課程,嗣臺南市政府衛生局於同年3月31日、4月18日通 知甲○○應至臺南市○○區○○路000號衛生福利部嘉南療養院接 受處遇,期間臺南市政府衛生局社工亦多次以電話、簡訊聯 繫甲○○、甲○○母親及甲○○配偶,告知甲○○上開處遇課程之日 期、地點。詎甲○○仍無故缺席上開處遇課程,再經臺南市政 府依性侵害犯罪防治法第50條第1項第1款之規定,於同年5 月23日以南市社家字0000000000號裁處書裁處甲○○罰鍰新臺 幣(下同)1萬元,並應於同年6月6日、6月20日、7月4日、 7月18日、8月15日(均各日上午10時),至臺南市○○區○○街 0段000號之奇美醫療財團法人奇美醫院樹林院區接受處遇之 行政處分,但甲○○仍未請假而無故未到。 二、另臺南市政府衛生局分別於112年12月14日以南市衛心字第1 120222082號函,及於113年1月15日以南市衛心字第1130010 788號函,命甲○○於112年12月21日、113年1月11日、2月8日 及2月23日,在奇美醫療財團法人奇美醫院樹林院區1樓批價 處、衛生福利部新營醫院醫療大樓二樓第三會議室報到並接 受身心治療或輔導教育,然甲○○基於違反性侵害犯罪防治法 之犯意,無正當理由未於如上開時間到場,臺南市政府社會 局遂依性侵害犯罪防治法第50條第1項規定,於民國113年3 月14日以南市社家字第1130339015A號函裁處書,裁處甲○○1 萬元之罰鍰,並命應於113年3月18日、4月1日、4月15日、5 月6日、5月20日(均各日上午10時),至心樂活診所1樓批 價處接受處遇之行政處分,此份裁處書以寄存於中山路郵局 之方式而合法送達,惟甲○○屆期仍無故未履行接受身心治療 或輔導教育。 三、案經臺南市政府社會局函送偵辦。     證據並所犯法條 一、訊據被告甲○○固坦承未於上開時、地到場接受處遇,惟辯稱 :我車禍導致長期住院等語。經查,被告確實於112年5月31 日至7月6日、112年9月21日至10月2日、112年12月8日至12 月11日、113年5月20日至7月19日有住院之紀錄,此有健保W ebIR-個人就醫紀錄查詢資料1份在卷可佐,然112年7月18日 、8月15日、113年3月18日、4月1日、4月15日、5月6日、5 月20日均未有住院之紀錄,且臺南市衛生局亦有多次以電話 聯繫被告及其母親,通知被告有開立上開裁處書,並提醒出 席課程以及未出席將進行移送,被告亦回覆有收到裁處書等 情,此有聯繫紀錄1份在卷可佐。是應認被告確實知悉上開 裁處書之內容,又仍未提出正當理由而缺席上開課程,被告 確有違反性侵害犯罪防治法之行為,其犯嫌堪以認定。 二、核被告甲○○就犯罪事實欄一、二所為,均係犯性侵害犯罪防 治法第50條第3項之經主管機關通知後無正當理由不到場接 受身心治療輔導教育,經主管機關裁處罰鍰並限期命其履行 後仍不履行罪嫌。上開2罪行,犯意各別,行為互殊,請予 分論併罰。 三、依刑事訴訟法第251條第1項提起公訴。   此 致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18  日                檢 察 官 周 映 彤 本件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25  日                書 記 官 黃 怡 寧 所犯法條 性侵害犯罪防治法第50條第3項 第 31 條第 1 項、第 4 項之加害人、性侵害犯罪經緩起訴處分 確定者、依第 7 條第 1 項準用第 31 條第 1 項及第 42 條第 1 項、第 2 項規定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由直轄市、縣(市) 主管機關處新臺幣 1 萬元以上 5 萬元以下罰鍰,並令其限期履 行: 一、經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通知,無正當理由不到場或拒   絕接受評估、身心治療、輔導或教育,或接受之時數不足。 二、未依第 41 條第 1 項、第 2 項、第 4 項或第 42 條第 1   項、第 2 項規定,定期辦理登記、報到、資料異動或接受 查   訪。 依第 41 條第 5 項準用同條第 4 項規定受查訪者,有前項第 2 款規定情形時,依前項規定處罰。 依前二項規定令其限期履行,屆期仍不履行者,處 1 年以下有 期徒刑、拘役或科或併科新臺幣 10 萬元以下罰金。 受前三項處分者於執行完畢後,仍應依第 31 條、第 32 條、第 41 條及第 42 條規定辦理。

2025-02-27

TNDM-114-簡-708-20250227-1

消債清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

清算事件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消債清字第137號 聲 請 人 即 債務人 紀郁廷 上列聲請人依消費者債務清理條例聲請清算,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聲請人紀郁廷自民國一一四年二月二十七日下午五時起開始清算 程序,並命司法事務官進行本件清算程序。   理 由 一、按債務人不能清償債務或有不能清償之虞者,得依本條例所 定更生或清算程序,清理其債務;債務人對於金融機構負債 務者,在聲請更生或清算前,應向最大債權金融機構請求協 商債務清償方案,或向其住、居所地之法院或鄉、鎮、市、 區調解委員會聲請債務清理之調解;協商或調解成立者,債 務人不得聲請更生或清算。但因不可歸責於己之事由,致履 行有困難者,不在此限;債務人於法院裁定開始更生程序或 許可和解或宣告破產前,得向法院聲請清算;債權人縱為一 人,債務人亦得為聲請;法院開始清算程序之裁定,應載明 其年、月、日、時,並即時發生效力;法院裁定開始更生或 清算程序後,得命司法事務官進行更生或清算程序;必要時 ,得選任律師、會計師或其他適當之自然人或法人一人為監 督人或管理人,消費者債務清理條例(下稱消債條例)第3 條、第151條第1項、第7項、第80條、第83條第1項、第16條 第1項分別定有明文。 二、聲請意旨略以:聲請人積欠無擔保或無優先權之債務總額約 為新臺幣(下同)7,246,408元,為清理債務,依消債條例 規定,向最大債權金融機構台新國際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下稱台新銀行)申請前置協商,台新銀行提出分180期、 週年利率0%、每期(月)償還15,336元之還款方案,惟聲請 人任職○○企業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公司),每月薪資27,4 70元,扣除每月必要生活費用17,076元後,已無力負擔上開 還款方案,致協商不成立。又聲請人未經法院裁定開始更生 程序、許可和解或宣告破產,客觀上有不得已之事由不能清 償債務,為此,爰依法聲請清算等語。 三、經查:  ㈠聲請人主張其為一般消費者,並未從事營業,曾向最大債權 金融機構台新銀行進行前置協商,惟協商未成立等情,有聲 請人提出之前置協商不成立通知書為證(見本院卷第63頁) ,故聲請人已踐行前置協商程序,始向本院提出清算之聲請 ,於程序上即無不合之處。  ㈡聲請人雖主張其積欠無擔保或無優先權之債務總額約為7,246 ,408元,然經本院函詢各該債權人之債權額,經各該債權人 陳報如下:臺灣新光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791,972元、遠 東國際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2,971,554元、中正資產管理 股份有限公司995,918元、中華電信股份有限公司1,278元、 京城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210,244元、台新銀行2,674,698 元、國泰世華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2,060,885元、安泰商 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3,938,033元、星展(台灣)商業銀行 股份有限公司288,096元、第一金融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1 ,345,648元、中國信託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477,865元、 裕邦信用管理顧問股份有限公司15,020元,台灣中小企業銀 行股份有限公司則未陳報其債權額,爰依財團法人金融聯合 徵信中心之債權人清冊所載金額155,411元計算(見本院卷 第69頁),是聲請人之債務總額為15,926,622元【計算式: 791,972元+2,971,554元+995,918元+1,278元+210,244元+2, 674,698元+2,060,885元+3,938,033元+288,096元+1,345,64 8元+477,865元+15,020元+155,411元=15,926,622元】。  ㈢聲請人稱其任職○○公司,每月薪資27,470元乙節,業據提出 勞保職保被保險人投保資料表、在職證明書薪資證明為證( 見本院卷第43頁至第45頁、第49頁至第53頁),此外,聲請 人目前未領取政府之津貼或補助,有臺南市政府社會局113 年12月31日南市社身字第1132624334號函存卷可考(見本院 卷第235頁),復查無其他證據資料證明聲請人尚有其主張 收入以外之所得,是認聲請人每月收入應為27,470元,並以 此金額作為償債能力之計算基礎。  ㈣按債務人必要生活費用,以最近1年衛生福利部或直轄市政府 所公告當地區每人每月最低生活費1.2倍定之,消債條例第6 4條之2第1項定有明文。而以最近1年衛生福利部所公告之臺 南市每人每月最低生活費14,230元之1.2倍計算之,即為17, 076元,故聲請人自陳每月生活必要費用17,076元,應屬可 採。  ㈤再查台新銀行於協商時,雖提供分180期、週年利率0%、每期 (月)償還15,336元之還款方案,然以聲請人每月收入27,4 70元,扣除每月必要生活費用17,076元後,僅餘10,394元【 計算式:27,470元-17,076元=10,394元】,實已不足清償每 月15,336元之還款方案,堪認聲請人就其債務有不能清償之 情。參以聲請人名下無財產,有聲請人之全國財產稅總歸戶 財產查詢清單附卷可佐(見本院卷第47頁),堪認聲請人確 已達不能清償債務或有不能清償之虞之程度,而有藉助清算 制度調整其與債權人間之權利義務關係而重建其經濟生活之 必要。 四、綜上所述,聲請人係一般消費者,亦曾踐行前置協商程序而 協商不成立,且綜合聲請人之收入財產及必要生活支出之情 形,確已達不能清償債務之程度。此外,聲請人未經法院裁 定開始更生程序或宣告破產,有本院民事紀錄科查詢表在卷 可憑(見本院卷第99頁),復查無消債條例第6條第3項、第 8條或第82條第2項所定駁回清算聲請之事由存在,則聲請人 聲請清算,於法應屬有據,爰裁定如主文所示。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7  日              消債法庭法 官 王鍾湄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本裁定不得抗告。 本裁定已於民國114年2月27日下午5時公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7  日                 書記官 黃怡惠

2025-02-27

TNDV-113-消債清-137-20250227-2

消債抗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

更生事件之抗告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消債抗字第38號 抗 告 人 林胤鋒 代 理 人 林文凱律師 相 對 人 創鉅有限合夥 法定代理人 迪和股份有限公司(代表人:陳鳳龍) 相 對 人 裕富數位資融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闕源龍 相 對 人 二十一世紀數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周以明 上列抗告人因消費者債務清理條例更生事件,對於民國113年10 月25日本院113年度消債更字第181號裁定提起抗告,本院裁定如 下:   主 文 原裁定廢棄。 抗告人甲○○自民國114年2月27日下午5時起開始更生程序,並命 司法事務官進行本件更生程序。   理 由 一、抗告意旨略以:原裁定認定抗告人之無擔保債權僅新臺幣( 下同)13萬4,715元,依抗告人之收入扣除支出後,僅需15 個月即可清償債務完畢,且由抗告人之年齡推估,於法定退 休年齡屆至前尚有15年之工作時間,而認定抗告人無不能清 償債務或不能清償債務之虞,然原裁定將抗告人積欠乙○○○○ ○股份有限公司(下稱裕富公司)之債務58萬2,396元全數認 定為有擔保債務,顯與事實有間,因上開債務之擔保品為車 齡9年之125cc機車,市價至多3萬5,800元,故抗告人積欠裕 富公司之債務中,大部分應屬無擔保債務,且依消費者債務 清理條例施行細則第16條之規定,抗告人之債務縱使包含有 擔保債務,債權人就行使擔保權後未能受償之債權,仍得依 消費者債務清理條例(下稱消債條例)之更生程序行使權利 ,故並非只要抗告人之債務屬有擔保債務即不能聲請債務清 理,況抗告人目前每月應清償金額合計高達1萬7,377元(計 算式:創鉅有限合夥2,805元+裕富公司11,635元+二十一世 紀數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937元=17,377元),依抗告人之 每月收入扣除必要支出後所餘9,601元顯然不足以清償,甚 至積欠資產公司債務所生之利息,週年利率通常高達15%, 依聲請人每月所餘9,601元,在扣除債務本金每月產生之利 息後,至少需390個月即32年6個月方能清償完畢,故抗告人 確有不能清償債務之虞,為此提起抗告,請求廢棄原裁定, 並准許更生等語。 二、債務人不能清償債務或有不能清償之虞者,得依本條例所定 更生或清算程序,清理其債務。債務人無擔保或無優先權之 本金及利息債務總額未逾1200萬元者,於法院裁定開始清算 程序或宣告破產前,得向法院聲請更生。消債條例第3條、 第42條第1項分別定有明文。又法院開始更生程序之裁定, 應載明其年、月、日、時,並即時發生效力。法院裁定開始 更生或清算程序後,得命司法事務官進行更生或清算程序, 同條例第45條第1項、第16條第1項前段亦分別定有明文。 三、經查:  ㈠抗告人為一般消費者,並未從事營業,現積欠無擔保或無優 先權之債務總額未逾1,200萬元(詳如後述),且抗告人之 債權人均非金融機構,毋庸依消債條例第151條第1項規定於 聲請更生前為協商或調解等情,有財團法人金融聯合徵信中 心查詢當事人綜合信用報告回覆書、債權人清冊等在卷可憑 (見原審卷第21至32、41頁)。故抗告人主張其為一般消費 者,無擔保或無優先權之債務總額未逾1,200萬元,應堪認 定。  ㈡抗告人現積欠創鉅有限合夥8萬3,234元、二十一世紀數位科 技股份有限公司7萬2,900元等情,業據創鉅有限合夥、二十 一世紀數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陳報在卷(見本院卷第109至1 15頁);裕富公司之債務部分,抗告人固主張其所提供擔保 品之殘值至多為3萬5,800元,並提出蝦皮購物網頁截圖為證 (見本院卷第21頁),然上開擔保品所擔保之債權金額為9 萬元,有全國動產擔保交易線上登記及公示查詢服務資料在 卷可憑(見本院卷第63頁),且裕富公司亦陳報抗告人現積 欠之債務總額為62萬9,457元,因難以預估抗告人所提供擔 保品之殘值,故至少應將設定動產擔保債權之金額9萬元列 為有擔保債權等語(見本院卷第53至63頁),是抗告人積欠 裕富公司之無擔保債務額應以53萬9,457元計之(計算式:6 29,457元-90,000元=539,457元),較為公平,故抗告人之 債務總額應有69萬5,591元(計算式:83,234+72,900+539,4 57=695,591)。又抗告人目前之每月收入部分,抗告人現任 職於文冠商行,每月收入為3萬5,000元一節,業據抗告人提 出在職薪資證明書為證(見原審卷第103頁),且抗告人並 無領取任何社會津貼、年金等其他政府或機構之補助,亦有 原審函查之勞動部勞工保險局113年5月17日函、臺南市政府 社會局113年6月27日函、本院函查之臺南市政府都市發展局 113年12月12日函在卷可佐(見原審卷第111至115頁、本院 卷第49頁),是抗告人之每月收入為3萬5,000元,應可認定 。  ㈢抗告人之必要支出部分,抗告人主張其個人每月必要支出為1 萬6,399元(計算式:伙食費9,000元+水費500元+電費1,000 元+電信費1,399元+交通費2,000元+雜支費2,500元=16,399 元,見原審卷第39頁),未逾消債條例第64條之2第1項所定 最近1年臺南市公告之每人每月最低生活費之1.2倍1萬8,618 元,故抗告人之每月個人支出即以1萬6,399元計之;又抗告 人之子為101年出生,尚未成年、抗告人之母親則為46年生 ,已逾法定退休年齡,111年度僅有1萬6,800元之所得申報 紀錄等情,有戶籍謄本、稅務T-Road資訊連結作業之所得查 詢結果等附卷可參(見原審卷第53頁、證物袋),足認抗告 人之母親有不能以自己財產維持生活之情形,故抗告人之子 及母親確均有受抗告人扶養之必要。又抗告人之子及母親, 依抗告人應負擔之扶養義務比例計算,並以上開最低生活費 為限之扶養費上限分別為8,286元、4,656元【計算式:(18 ,618元-臺南市經濟弱勢家庭兒童及少年生活扶助補助2,047 元)÷2=8,286元,元以下四捨五入;(18,618元-國民年金 保險老年年金給付4,649元)÷3=4,656元,元以下四捨五入 】,而抗告人主張其每月分別支出扶養未成年子女、母親之 費用6,000元、3,000元,未逾上開扶養費上限,應屬合理, 是抗告人每月必要支出為2萬5,399元(計算式:16,399元+6 ,000元+3,000元=25,399元),堪予認定。  ㈣綜上,抗告人每月收入3萬5,000元,扣除每月必要費用2萬5, 399元後,固尚餘9,601元可供清償債務,惟抗告人目前每月 須清償創鉅有限合夥2,805元、裕富公司1萬1,635元、二十 一世紀數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937元,合計1萬7,377元等 情,業據抗告人提出繳款單、超商繳款條碼、帳單明細及繳 款逾期截圖等為證(見原審卷第33至37頁),足認抗告人每 月所餘已無法清償債務,且抗告人現雖有存款10萬8,936元 、保單價值準備金19萬1,757元(見本院卷第69至91、101至 107頁),然裕富公司、創鉅有限合夥提供之優惠還款方案 均須一次清償,金額分別為50萬元、8萬元(見本院卷第55 、109頁),佐以依民法第318條第1項本文之規定,抗告人 並無一部清償之權利,則依抗告人現有財產顯無法負擔裕富 公司、創鉅有限合夥提出之清償方案,是抗告人主張其有不 能清償債務之虞之情事,應屬可採。 四、綜上所述,抗告人係一般消費者,積欠之無擔保或無優先權 債務在1,200萬元以下,綜合抗告人之收入財產及必要生活 支出之情形,確有不能清償債務之虞之情形。此外,抗告人 未經法院裁定開始清算程序或宣告破產,亦無依消債條例或 破產法之規定而受刑之宣告之情,有消債事件查詢結果、臺 灣高等法院被告前案紀錄表在卷可憑(見原審卷第55至64頁 ),復查無消債條例第6條第3項、第8條或第46條各款所定 駁回更生聲請之事由存在,自有藉助更生制度調整其與債權 人間之權利義務關係,重建其經濟生活之必要。從而,抗告 人聲請更生,於法有據。原裁定駁回抗告人更生之聲請,尚 有未合。抗告意旨指摘原裁定不當,求予廢棄,為有理由, 爰由本院廢棄原裁定,並裁定准予抗告人更生之聲請,及依 消債條例第16條第1項規定,命司法事務官進行本件更生程 序。 五、據上論結,本件抗告為有理由,依消債條例第11條第2項、 第15條、第16條第1項、第45條第1項,民事訴訟法第492條 前段,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7  日          消債法庭   審判長法 官 葉淑儀                    法 官 王偉為                    法 官 丁婉容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本裁定不得抗告。 本裁定已於民國114年2月27日下午5時公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7  日                    書記官 鄭梅君

2025-02-27

TNDV-113-消債抗-38-20250227-2

家親聲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

改定未成年子女會面交往方式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家親聲字第32號 聲 請 人 甲○○ 代 理 人 柯佾婷律師 相 對 人 乙○○ 代 理 人 李嘉苓律師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改定未成年子女會面交往方式事件,本院裁定 如下:   主  文 聲請駁回。 程序費用新臺幣壹仟元由聲請人負擔。   理  由 一、本件聲請意旨略以:  (一)兩造於民國107年2月21日結婚,婚後育有兩名未成年子 女丙○○(女,000年0月00日生,下稱長女丙○○)及丁○○ (女,000年0月00日生,下稱次女丁○○),嗣後兩造於 000年0月00日調解離婚,並經鈞院111年度家親聲抗字 第00號裁定,將長女丙○○之權利義務之行使或負擔,酌 定由相對人單獨任之;將次女丁○○之權利義務之行使或 負擔,酌定由聲請人單獨任之,並酌定聲請人得於每月 第一、第三週之週六上午9時30分至○○火車站將長女丙○ ○接回同住,再至翌日下午5時30分,將長女丙○○送至○○ 區公所交由相對人帶回;相對人得於每月第二、第四週 之週六上午9時30分至○○區公所將次女丁○○接回同住, 再至翌日下午5時30分,將次女丁○○送至○○火車站交由 聲請人帶回,合先敘明。  (二)惟聲請人於113年5月18日將長女丙○○接回同住時,發現 長女丙○○會不時無故掀開上衣裸露上體,也會無故脫掉 外褲及内褲露出整個屁股,經聲請人多次教導不要為之 ,但長女丙○○仍會不時為之,翌日113年5月19日下午聲 請人在與長女丙○○及次女丁○○畫畫時,聽到長女丙○○向 其表示:「…爸爸經常不開心…爸爸要讓我見不到妳…從 我們出生我們就被妳拋棄…我說爸爸讓妳拋棄我們…可是 爸爸讓妳飛起來讓妳看不到我們…然後妹妹就在旁邊一 直叫,叫一次就想媽媽…爸爸一直叫我不要跟妳住,因 為爸爸不喜歡我跟妳們一起住,因為爸爸就用騙的說妳 打我,妳根本就沒打我,爸爸是在騙人…妹妹就一直叫 媽媽,然後越叫越大聲。」等語,嗣後當天下午聲請人 在與長女丙○○及次女丁○○洗澡時,長女丙○○又向聲請人 表示:爸爸平常會脫她的衣服摸她的ㄋㄟㄋㄟ,也會在她睡 到一半的時候突然把她叫起來問話,如果回答不滿意會 罵她,也會叫她去浴室脫掉衣服拍照,摸她的ㄋㄟㄋㄟ及摸 她的下面尿尿的地方,也會用手指弄她,她會痛,有時 摸的時候還會給她看男生女生沒有穿衣服的影片,會在 她的臉上尿尿,因當下長女丙○○均是以開玩笑的方式向 聲請人陳述,雖然聲請人感到相當奇怪,但因沒有任何 具體事證,加上先前訴訟時,聲請人曾多次遭相對人誣 指為非善意父母,致聲請人不知所措,亦不敢貿然報警 ,只能按先前判決内容,讓相對人將長女丙○○接回。  (三)然而當晚聲請人不斷回想長女丙○○於去年12月初曾向聲 請人表示其下體會疼痛,亦曾向聲請人及聲請人父母( 即長女丙○○之外祖父母)表示爸爸會尿尿在她臉上,也 會拿男生尿尿在女生臉上的影片給她看,又回想起長女 丙○○這兩日異常舉動,愈發擔憂長女丙○○所述可能為真 ,因而翌日經朋友介紹,向柯佾婷律師進行電話諮詢, 隨後立即接受其建議撥打113詢問未同住一方,若遇此 情況該如何處理,經113接線人員告知,此情況緊急, 必須立即通報○○縣社工,之後聲請人係經○○縣社工告知 已將長女丙○○進行緊急安置,對此聲請人一直不停禱告 ,祈禱長女丙○○所言只是玩笑話,或至多僅受到相對人 性騷擾,而無遭受性侵害,直至113年5月底收到○○地方 法院113年度護字第000號民事裁定内容始知,長女丙○○ 陰道處竟有傷勢,此訊息對於聲請人而言無疑是晴天霹 靂,為此聲請人感到相當心疼與憤怒,實在無法想像長 女丙○○於聲請人看不到的地方究竟是遭到什麼樣的傷害 ,及承受多大的痛苦,因此雖然聲請人對於長女丙○○不 實指稱其有傷害伊、有要求伊說謊等不實陳述感到相當 詫異,但聲請人仍無權指責長女丙○○,畢竟聲請人身為 人母,不僅未盡到保護女兒的責任,也未在第一時間選 擇相信長女丙○○,任由相對人將其接回,現聲請人每每 想起均感到懊悔,内心不斷責怪自己為何沒有早一點發 現長女異樣,致未能及時保護長女,因此聲請人為避免 悲劇再度發生,考量次女丁○○現僅2歲多,除完全欠缺 保護自身安全之能力外,於發生危險時亦無能力對外求 援,若繼續維持先前判決所酌定之會面交往方案,恐將 遭受與長女丙○○相同之傷害,是為保護次女丁○○之人身 安全,請求鈞院能審酌上情,准將相對人對次女丁○○之 會面交往方案改以聲請狀附表一方式為之,以保護次女 丁○○之權利。  (四)並聲明:相對人與未成年子女丁○○(女,000年0月00日 生)會面交往時間及方式,變更如聲請狀附表一所示。 二、查本件兩造原為夫妻關係,於000年0月00日經本院111年度 司家調字第000號調解離婚成立。又丁○○(000年0月00日生 )為兩造所生之次女,業經本院111年度家親聲字第000號裁 定其權利義務之行使或負擔由聲請人任之,並酌定其與相對 人會面交往之方式,相對人不服而提起抗告,經本院111年 度家親聲抗字第00號裁定駁回關於酌定丁○○權利義務之行使 或負擔部分之抗告,並改定相對人與丁○○會面交往之方式, 全案於112年11月22日確定在案之事實,有戶籍謄本1件、戶 籍資料查詢表3件附卷可稽,並經本院依職權調取上開相關 事件卷宗核閱綦詳,堪予認定。 三、按「夫妻離婚者,法院得依請求或依職權,為未行使或負擔 權利義務之一方酌定其與未成年子女會面交往之方式及期間 。但其會面交往有妨害子女之利益者,法院得依請求或依職 權變更之」,民法第1055條第5項固定有明文。惟查兩造所 生未成年次女丁○○現經臺南市政府社會局安置中,業經本院 依職權調取本院113年度護字第000號延長安置事件卷宗核閱 綦詳,而按「安置期間,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或受其 交付安置之機構或寄養家庭在保護安置兒童及少年之範圍內 ,行使、負擔父母對於未成年子女之權利義務。」、「安置 期間,兒童及少年之父母、原監護人、親友、師長經直轄市 、縣(市)主管機關同意,得依其約定時間、地點及方式, 探視兒童及少年。不遵守約定或有不利於兒童及少年之情事 者,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得禁止探視」,為兒童及少 年福利與權益保障法第60條第1項、第3項所明定,故於丁○○ 經安置期間,聲請人對於丁○○權利義務之行使或負擔處於停 止狀態,相對人對於丁○○之會面交往時間及方式亦受拘束, 其探視丁○○應徵得主管機關即臺南市政府社會局同意後,依 約定時間、地點及方式辦理,相對人與丁○○已無按本院111 年度家親聲抗字第00號裁定附表所示之方式、期間會面交往 之情形,於現階段並無改定相對人與丁○○會面交往時間及方 式之必要,是聲請人本於丁○○之親權人之地位,聲請改定相 對人與丁○○之會面交往時間及方式如聲請人提出之附表所示 ,自屬無據,應予駁回。 四、依家事事件法第97條,非訟事件法第21條第2項、第24條第1 項,民事訴訟法第78條,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7  日            家事法庭 法 官 葉惠玲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繳納抗告 費新臺幣1,5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4   日                 書記官 陳姝妤

2025-02-27

TNDV-114-家親聲-32-20250227-1

消債更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

更生事件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消債更字第663號 聲 請 人 即 債務人 紀家宏(原名紀東宏) 代 理 人 陳寶華律師(法扶律師) 上列聲請人依消費者債務清理條例聲請更生,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聲請人紀家宏自民國一一四年二月二十六日下午五時起開始更生 程序,並命司法事務官進行本件更生程序。   理 由 一、按債務人不能清償債務或有不能清償之虞者,得依本條例所 定更生或清算程序,清理其債務;債務人無擔保或無優先權 之本金及利息債務總額未逾新臺幣(下同)12,000,000元者 ,於法院裁定開始清算程序或宣告破產前,得向法院聲請更 生;債務人對於金融機構負債務者,在聲請更生或清算前, 應向最大債權金融機構請求協商債務清償方案,或向其住、 居所地之法院或鄉、鎮、市、區調解委員會聲請債務清理之 調解;法院開始更生程序之裁定,應載明其年、月、日、時 ,並即時發生效力;法院裁定開始更生或清算程序後,得命 司法事務官進行更生或清算程序,消費者債務清理條例(下 稱消債條例)第3條、第42條第1項、第151條第1項、第45條 第1項、第16條第1項前段分別定有明文。 二、聲請意旨略以:聲請人積欠無擔保或無優先權之債務總額約 為2,075,346元,為清理債務,依消債條例第151條規定,於 民國113年10月間聲請與最大債權金融機構台北富邦商業銀 行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台北富邦銀行)進行前置調解,台北 富邦銀行提供分180期、週年利率5%、每期(月)償還60,03 2元之還款方案,惟聲請人現以割草等勞務工作營生,每月 薪資20,000元,扣除每月生活必要費用16,000元後,已無力 負擔上開還款方案,致調解不成立。又聲請人無擔保或無優 先權之債務未逾12,000,000元,復未經法院裁定開始清算程 序或宣告破產,亦無依消債條例或破產法之規定而受刑之宣 告之情。為此,爰依消債條例規定聲請准依更生程序清理債 務等語。 三、經查:  ㈠聲請人為一般消費者,並未從事營業,現積欠無擔保或無優 先權之債務總額約為2,075,346元,未逾12,000,000元,且 已於113年10月間向本院臺南簡易庭聲請債務清理之調解, 惟調解並未成立等情,有聲請人提出之財團法人金融聯合徵 信中心之債權人清冊、當事人綜合信用報告、全國財產稅總 歸戶財產查詢清單、111、112年度綜合所得稅各類所得資料 清單、勞保職保被保險人投保資料表、本院臺南簡易庭調解 不成立證明書為證(見南司消債調卷,本院卷第19頁)。從 而,聲請人主張其為一般消費者,無擔保或無優先權之債務 總額未逾12,000,000元,且於提起本件更生聲請前,業已踐 行前置調解程序而調解不成立等情,應堪認定。  ㈡聲請人主張其以割草等勞務工作營生,每月薪資20,000元等 語,有聲請人提出之切結書附卷可稽(見本院卷第57頁); 此外,聲請人目前未領取政府之津貼或補助,有本院依職權 函詢之臺南市政府社會局114年1月23日南市社身字第114018 3713號函存卷可考(見本院卷第65頁),復查無其他證據資 料證明聲請人尚有其主張收入以外之所得,是認聲請人每月 收入應為20,000元,並以此金額作為償債能力之計算基礎。  ㈢按債務人必要生活費用,以最近1年衛生福利部或直轄市政府 所公告當地區每人每月最低生活費1.2倍定之,消債條例第6 4條之2第1項定有明文。而以最近1年衛生福利部所公告之臺 南市每人每月最低生活費14,230元之1.2倍計算之,即為17, 076元,故聲請人自陳每月生活必要費用16,000元,未逾前 述標準,應屬可採。  ㈣聲請人曾於113年10月間向本院臺南簡易庭聲請與最大債權金 融機構台北富邦銀行進行前置調解,台北富邦銀行提供分18 0期、週年利率5%、每期(月)償還60,032元之還款方案等 情,業經本院依職權調閱本院臺南簡易庭113年度南司消債 調字第801號卷宗核閱屬實,惟以聲請人每月所得20,000元 ,扣除每月必要生活支出16,000元,僅餘4,000元【計算式 :20,000元-16,000元=4,000元】,實已不足清償上開還款 方案。又聲請人名下雖有土地3筆、91年出廠之車輛1輛,財 產總額為5,760元等情,有聲請人提出之全國財產稅總歸戶 財產查詢清單,及本院依職權調閱之聲請人111、112年度稅 務電子閘門財產所得調件明細表附卷可考(見南司消債調卷 ,本院卷第43頁至第45頁),惟前揭土地之現值及車輛剩餘 價值不高,尚不足清償聲請人積欠之全部債務。依此,聲請 人陳稱其收入無法負擔全部債務,應堪採信。 四、綜上所述,聲請人係一般消費者,積欠之無擔保或無優先權 債務在12,000,000元以下,亦曾踐行前置調解程序而調解不 成立,且綜合聲請人之收入財產及必要生活支出之情形,確 有不能清償債務之虞之情形。此外,聲請人未經法院裁定開 始清算程序或宣告破產,亦無依消債條例或破產法之規定而 受刑之宣告之情,有本院消債事件查詢結果、臺灣高等法院 被告前案紀錄表在卷可憑(見本院卷第23頁至第25頁),復 查無消債條例第6條第3項、第8條或第46條各款所定駁回更 生聲請之事由存在,自有藉助更生制度調整其與債權人間之 權利義務關係,重建其經濟生活之必要。從而,聲請人聲請 更生,於法應屬有據,爰裁定如主文所示。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6  日              消債法庭法 官 王鍾湄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本裁定不得抗告。 本裁定已於民國114年2月26日下午5時公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6  日                 書記官 黃怡惠

2025-02-26

TNDV-113-消債更-663-20250226-2

消債更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

更生事件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消債更字第526號 聲 請 人 即 債務人 陳柏亨 上列聲請人依消費者債務清理條例聲請更生,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聲請人陳柏亨自民國一一四年二月二十六日下午五時起開始更生 程序,並命司法事務官進行本件更生程序。   理 由 一、按債務人不能清償債務或有不能清償之虞者,得依本條例所 定更生或清算程序,清理其債務;債務人無擔保或無優先權 之本金及利息債務總額未逾新臺幣(下同)12,000,000元者 ,於法院裁定開始清算程序或宣告破產前,得向法院聲請更 生;債務人對於金融機構負債務者,在聲請更生或清算前, 應向最大債權金融機構請求協商債務清償方案,或向其住、 居所地之法院或鄉、鎮、市、區調解委員會聲請債務清理之 調解;法院開始更生程序之裁定,應載明其年、月、日、時 ,並即時發生效力;法院裁定開始更生或清算程序後,得命 司法事務官進行更生或清算程序,消費者債務清理條例(下 稱消債條例)第3條、第42條第1項、第151條第1項、第45條 第1項、第16條第1項前段分別定有明文。 二、聲請意旨略以:聲請人積欠無擔保或無優先權之債務總額約 為1,094,198元,為清理債務,依消債條例第151條規定,於 民國113年2月間聲請與最大債權金融機構中國信託商業銀行 股份有限公司(下稱中信銀行)進行前置協商,惟聲請人現 在○○實業有限公司(下稱○○公司)擔任外務人員,每月薪資 約26,385元,扣除每月生活必要費用10,799元、聲請人之父 即訴外人陳連國、聲請人之母即訴外人陳李鳳凰、聲請人之 子即訴外人陳○○之扶養費用各3,600元、3,600元、8,538元 後,已無力負擔任何還款方案,致協商不成立。又聲請人無 擔保或無優先權之債務未逾12,000,000元,復未經法院裁定 開始清算程序或宣告破產,亦無依消債條例或破產法之規定 而受刑之宣告之情。為此,爰依消債條例規定聲請准依更生 程序清理債務等語。 三、經查:  ㈠聲請人為一般消費者,並未從事營業,現積欠無擔保或無優 先權之債務總額約為1,094,198元,未逾12,000,000元,且 已於113年2月間與最大債權金融機構中信銀行進行協商,惟 協商不成立等情,有聲請人提出之全國財產稅總歸戶財產查 詢清單、110、111、112年度綜合所得稅各類所得資料清單 、勞保職保被保險人投保資料表、財團法人金融聯合徵信中 心之債權人清冊、當事人綜合信用報告、前置協商不成立通 知書為證(見本院卷第25頁至第55頁、第159頁至第160頁) 。從而,聲請人主張其為一般消費者,無擔保或無優先權之 債務總額未逾12,000,000元,且於提起本件更生聲請前,業 已踐行前置協商程序而協商不成立等情,應堪認定。  ㈡聲請人主張其在○○公司擔任外務人員,每月薪資約26,385元 等語,有聲請人提出之薪資明細表、在職證明書附卷可稽( 見本院卷第151頁至第155頁);此外,聲請人目前未領取政 府之津貼或補助,有本院依職權函詢之臺南市政府社會局11 3年12月31日南市社身字第1132624426號函存卷可考(見本 院卷第189頁),復查無其他證據資料證明聲請人尚有其主 張收入以外之所得,是認聲請人每月收入應為26,385元,並 以此金額作為償債能力之計算基礎。  ㈢按債務人必要生活費用,以最近1年衛生福利部或直轄市政府 所公告當地區每人每月最低生活費1.2倍定之;受扶養者之 必要生活費用,準用第1項規定計算基準數額,並依債務人 依法應負擔扶養義務之比例認定之,消債條例第64條之2第1 項、第2項分別定有明文。而以最近1年衛生福利部所公告之 臺南市每人每月最低生活費14,230元之1.2倍計算之,即為1 7,076元,故聲請人自陳每月生活必要費用10,799元,未逾 上開標準,應屬可採。次按受扶養權利者,以不能維持生活 而無謀生能力者為限。前項無謀生能力之限制,於直系血親 尊親屬,不適用之,民法第1117條定有明文。經查,聲請人 之父陳連國、母陳李鳳凰、子陳○○分別為41、43、103年生 ,陳連國名下有83年出廠之車輛1輛、每月領有老年年金4,4 45元,陳李鳳凰名下無財產、每月領有老年年金5,467元, 陳○○名下無財產,亦未領取補助等節,有聲請人提出之戶籍 謄本、存摺封面及內頁影本、本院依職權查調之陳連國、陳 李鳳凰、陳○○111、112年度稅務電子閘門財產所得調件明細 表、勞動部勞工保險局113年11月14日保國三字第113130929 00號函在卷可憑(見本院卷第23頁至第24頁、第87頁至第10 9頁、第117頁至第121頁、第157頁至第158頁),應認陳連 國、陳李鳳凰已屆退休年齡,有受扶養之必要,而陳○○未成 年,亦有受扶養之必要,且其等生活費標準,亦應以上開最 低生活費標準為限,故依前述每人每月17,076元之生活費標 準,由聲請人與手足共同支出陳連國、陳李鳳凰之生活費, 聲請人每月扶養陳連國、陳李鳳凰之費用,應各以4,210元 、3,870元為上限【計算式:(17,076元-4,445元)÷3人=4, 210元,元以下四捨五入,下同、(17,076元-5,467元)÷3 人=3,870元】,聲請人自陳每月支出陳連國、陳李鳳凰扶養 費用各3,600元,當可採信;由聲請人與配偶共同支出陳○○ 之生活費,聲請人每月扶養陳○○之費用,應以8,538元為上 限【計算式:17,076元÷2人=8,538元】,聲請人自陳每月支 出陳○○扶養費用8,538元,自可採信;是認聲請人每月必要 生活支出為26,537元【計算式:10,799元+3,600元+3,600元 +8,538元=26,537元】。  ㈣聲請人曾於113年2月間向最大債權金融機構中信銀行進行前 置協商,嗣協商不成立等語,有聲請人提出之前置協商不成 立通知書附卷可查(見本院卷第55頁),而債權人遠傳電信 股份有限公司具狀陳報欠款金額為5,756元;中信銀行具狀 陳報債權總額為1,186,459元;元大國際資產管理股份有限 公司具狀陳報債權總額為600,830元;國泰世華商業銀行股 份有限公司具狀陳報債權總額為264,980元;星展(台灣) 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具狀陳報債權本金為279,278元;良 京實業股份有限公司具狀陳報債權總額為1,371,027元,有 上開債權人之書狀為證,惟以聲請人每月所得26,385元,扣 除每月必要生活支出26,537元,已無餘額【計算式:26,385 元-26,537元=-152元】,實已不足清償任何還款方案。又聲 請人名下無財產等情,有聲請人提出之全國財產稅總歸戶財 產查詢清單在卷可考(見本院卷第159頁)。依此,聲請人 陳稱其收入無法負擔全部債務,應堪採信。 四、綜上所述,聲請人係一般消費者,積欠之無擔保或無優先權 債務在12,000,000元以下,亦曾踐行前置調解程序而調解不 成立,且綜合聲請人之收入財產及必要生活支出之情形,確 有不能清償債務之虞之情形。此外,聲請人未經法院裁定開 始清算程序或宣告破產,亦無依消債條例或破產法之規定而 受刑之宣告之情,有本院消債事件查詢結果、臺灣高等法院 被告前案紀錄表在卷可憑(見本院卷第59頁至第61頁),復 查無消債條例第6條第3項、第8條或第46條各款所定駁回更 生聲請之事由存在,自有藉助更生制度調整其與債權人間之 權利義務關係,重建其經濟生活之必要。從而,聲請人聲請 更生,於法應屬有據,爰裁定如主文所示。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6  日              消債法庭法 官 王鍾湄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本裁定不得抗告。 本裁定已於民國114年2月26日下午5時公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6  日                 書記官 黃怡惠

2025-02-26

TNDV-113-消債更-526-20250226-2

消債更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

更生事件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消債更字第569號 聲 請 人 即 債務人 黄南進 上列聲請人依消費者債務清理條例聲請更生,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聲請人黄南進自民國一一四年二月二十六日下午五時起開始更生 程序,並命司法事務官進行本件更生程序。   理 由 一、按債務人不能清償債務或有不能清償之虞者,得依本條例所 定更生或清算程序,清理其債務;債務人無擔保或無優先權 之本金及利息債務總額未逾新臺幣(下同)12,000,000元者 ,於法院裁定開始清算程序或宣告破產前,得向法院聲請更 生;債務人對於金融機構負債務者,在聲請更生或清算前, 應向最大債權金融機構請求協商債務清償方案,或向其住、 居所地之法院或鄉、鎮、市、區調解委員會聲請債務清理之 調解;法院開始更生程序之裁定,應載明其年、月、日、時 ,並即時發生效力;法院裁定開始更生或清算程序後,得命 司法事務官進行更生或清算程序,消費者債務清理條例(下 稱消債條例)第3條、第42條第1項、第151條第1項、第45條 第1項、第16條第1項前段分別定有明文。 二、聲請意旨略以:聲請人積欠無擔保或無優先權之債務總額約 為4,808,803元,為清理債務,依消債條例第151條規定,於 民國113年9月間聲請與最大債權金融機構國泰世華商業銀行 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國泰銀行)進行前置調解,惟聲請人現 擔任作業員,每月薪資28,800元,扣除每月生活必要費用25 ,968元、聲請人之子即訴外人黄宗緒之扶養費用5,000元後 ,已無力負擔任何還款方案,致調解不成立。又聲請人無擔 保或無優先權之債務未逾12,000,000元,復未經法院裁定開 始清算程序或宣告破產,亦無依消債條例或破產法之規定而 受刑之宣告之情。為此,爰依消債條例規定聲請准依更生程 序清理債務等語。 三、經查:  ㈠聲請人為一般消費者,並未從事營業,現積欠無擔保或無優 先權之債務總額約為4,808,803元,未逾12,000,000元,且 已於113年9月間向本院臺南簡易庭聲請債務清理之調解,惟 調解並未成立等情,有聲請人提出之全國財產稅總歸戶財產 查詢清單、108至112年度綜合所得稅各類所得資料清單、財 團法人金融聯合徵信中心之債權人清冊、當事人綜合信用報 告、本院臺南簡易庭調解不成立證明書為證(見南司消債調 卷第33頁至第43頁、第51頁至第63頁、第143頁)。從而, 聲請人主張其為一般消費者,無擔保或無優先權之債務總額 未逾12,000,000元,且於提起本件更生聲請前,業已踐行前 置調解程序而調解不成立等情,應堪認定。  ㈡聲請人主張其擔任作業員,每月薪資28,800元等語,有聲請 人提出之在職證明書附卷可稽(見本院卷第45頁);此外, 聲請人目前未領取政府之津貼或補助,有本院依職權函詢之 臺南市政府社會局113年12月31日南市社身字第1132624570 號函存卷可考(見本院卷第67頁),復查無其他證據資料證 明聲請人尚有其主張收入以外之所得,是認聲請人每月收入 應為28,800元,並以此金額作為償債能力之計算基礎。  ㈢按債務人必要生活費用,以最近1年衛生福利部或直轄市政府 所公告當地區每人每月最低生活費1.2倍定之;受扶養者之 必要生活費用,準用第1項規定計算基準數額,並依債務人 依法應負擔扶養義務之比例認定之,消債條例第64條之2第1 項、第2項分別定有明文。而以最近1年衛生福利部所公告之 臺南市每人每月最低生活費14,230元之1.2倍計算之,即為1 7,076元,故聲請人自陳每月生活必要費用逾17,076元部分 ,並無可採。次按受扶養權利者,以不能維持生活而無謀生 能力者為限。前項無謀生能力之限制,於直系血親尊親屬, 不適用之,民法第1117條定有明文。經查,聲請人之子黄宗 緒為95年生,現就讀國立○○高級中學三年級,名下無財產、 所得,有聲請人提出之戶籍謄本、學生證,及本院依職權查 調之黄宗緒111、112年度稅務電子閘門財產所得調件明細表 附卷可佐(見南司消債調卷第47頁,本院卷第31頁至第37頁 、第47頁),且依上揭臺南市政府社會局函所示,黄宗緒亦 未領取社會補助,堪認黄宗緒雖已成年,尚無謀生能力,有 受扶養之必要,且其生活費標準,亦應以上開最低生活費標 準為限。故依前述每人每月17,076元之生活費標準,由聲請 人與配偶共同支出黄宗緒之生活費,聲請人每月扶養黄宗緒 之費用,應以8,538元為上限【計算式:17,076元÷2人=8,53 8元】,聲請人自陳每月支出黄宗緒扶養費用5,000元,尚屬 適當,是認聲請人每月必要生活支出為22,076元【計算式: 17,076元+5,000元=22,076元】。  ㈣聲請人曾於113年9月間向本院臺南簡易庭聲請與最大債權金 融機構國泰銀行進行前置調解,國泰銀行未提供還款方案等 情,業經本院依職權調閱本院臺南簡易庭113年度南司消債 調字第712號卷宗核閱屬實,而債權人臺灣新光商業銀行股 份有限公司具狀陳報債權金額為1,076,139元;凱基商業銀 行股份有限公司具狀陳報債權金額為1,015,588元;國泰世 銀行具狀陳報債權金額為2,529,324元;兆豐國際商業銀行 股份有限公司具狀陳報債權金額為394,251元;安泰商業銀 行股份有限公司具狀陳報債權金額為848,837元,惟以聲請 人每月所得28,800元,扣除每月必要生活支出22,076元,僅 餘6,724元【計算式:28,800元-22,076元=6,724元】,實已 不足清償任何還款方案。又聲請人名下並無財產等情,有聲 請人提出之全國財產稅總歸戶財產查詢清單存卷可佐(見南 司消債調卷第43頁)。依此,聲請人陳稱其收入無法負擔全 部債務,應堪採信。 四、綜上所述,聲請人係一般消費者,積欠之無擔保或無優先權 債務在12,000,000元以下,亦曾踐行前置調解程序而調解不 成立,且綜合聲請人之收入財產及必要生活支出之情形,確 有不能清償債務之虞之情形。此外,聲請人未經法院裁定開 始清算程序或宣告破產,亦無依消債條例或破產法之規定而 受刑之宣告之情,有本院消債事件查詢結果、臺灣高等法院 被告前案紀錄表在卷可憑(見本院卷第11頁至第13頁),復 查無消債條例第6條第3項、第8條或第46條各款所定駁回更 生聲請之事由存在,自有藉助更生制度調整其與債權人間之 權利義務關係,重建其經濟生活之必要。從而,聲請人聲請 更生,於法應屬有據,爰裁定如主文所示。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6  日              消債法庭法 官 王鍾湄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本裁定不得抗告。 本裁定已於民國114年2月26日下午5時公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6  日                 書記官 黃怡惠

2025-02-26

TNDV-113-消債更-569-20250226-2

家親聲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

另行選定未成年人監護人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家親聲字第41號 聲 請 人 A01 關 係 人 A02 A03 上列聲請人聲請另行選定未成年人監護人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一、選定A02(女,民國00年00月00日生,身分證統一編號:Z00 0000000號)為未成年人A01(女,民國00年0月00日生,身 分證統一編號:Z000000000號)之監護人。 二、指定A03(男,民國00年00月00日生,身分證統一編號:Z00 0000000號)為會同開具財產清冊之人。 三、聲請程序費用由聲請人負擔。   理 由 一、聲請人聲請意旨略以:聲請人尚未成年,因父A04、母甲○相 繼死亡,且無民法第1094條第1項所定法定監護人,故有為 聲請人另行選定監護人之必要。茲因聲請人現與二伯父即關 係人A03、二伯母即關係人A02同住,由關係人2人共同照顧 ,彼此互動良好,爰依法提起本件聲請,並聲明:如主文第 1、2項所示。 二、本院之判斷: (一)按「父母均不能行使、負擔對於未成年子女之權利義務或 父母死亡而無遺囑指定監護人,或遺囑指定之監護人拒絕 就職時,依下列順序定其監護人:一、與未成年人同居之 祖父母。二、與未成年人同居之兄姊。三、不與未成年人 同居之祖父母;未能依第1項之順序定其監護人時,法院 得依未成年子女、四親等內之親屬、檢察官、主管機關或 其他利害關係人之聲請,為未成年子女之最佳利益,就其 三親等旁系血親尊親屬、主管機關、社會福利機構或其他 適當之人選定為監護人,並得指定監護之方法」,民法第 1094條第1項、第3項分別定有明文。 (二)聲請人主張上情,此有戶籍謄本、臺灣臺南地方檢察署相 驗屍體證明書、戶役政資訊網站查詢-親等關聯(二親等 )及個人戶籍資料、個人除戶資料等件在卷可憑(見本院 司家非調字卷一第11、13、43至45頁,卷二第3至15頁) ,且有本院依職權囑託臺南市童心園社會福利關懷協會派 員訪視聲請人及關係人2人所做成之訪視報告1份可佐(見 本院司家非調字卷一第77至82頁),及臺南市政府社會局 以113年9月27日南市社工字第1132106135號函所檢附之個 案摘要表、113年12月24日南市社工字第1132550132號函 各1份可稽(見本院司家非調字卷一第65至69、109頁), 堪信聲請人之主張為真實。本院參考上開報告及訪視資料 ,認聲請人之父母死亡時未以遺囑指定監護人,聲請人又 無民法第1094條第1項所定法定監護人,本院自有依民法 第1094條第3項為聲請人另行選定監護人之必要。查聲請 人目前與二伯父即關係人A03、二伯母即關係人A02同住, 關係人2人之健康狀況、經濟能力均屬穩定,聲請人受關 係人2人照顧之情形良好,與聲請人已建立正向緊密之互 動,關係人A02亦有監護聲請人之意願,則由關係人A02擔 任聲請人之監護人,應能符合聲請人之最佳利益,爰依聲 請選定由關係人A02擔任聲請人之監護人,並裁定如主文 第1項所示。 (三)又按法院依民法第1094條第3項選定監護人或依第1106條 及第1106條之1另行選定或改定監護人時,應同時指定會 同開具財產清冊之人,此觀民法第1094條第4項之規定即 明。準此,本院既依民法第1094條第3項規定,選定由關 係人A02擔任聲請人之監護人,自應同時指定會同開具財 產清冊之人,爰指定關係人A03為會同開具財產清冊之人 ,並裁定如主文第2項所示。 三、聲請程序費用負擔之依據:家事事件法第97條,非訟事件法 第21條第1項前段。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5  日          家事法庭 法 官 游育倫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本裁定不服,須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 應繳納抗告費新臺幣1,5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5  日               書記官 顏惠華

2025-02-25

TNDV-114-家親聲-41-20250225-1

消債清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

清算事件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消債清字第4號 聲 請 人 即 債務人 陳素琴 代 理 人 黃立緯律師(法律扶助律師) 上列聲請人依消費者債務清理條例聲請清算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   主 文 聲請人即債務人陳素琴自民國114年2月25日下午5時起開始清算 程序,並命司法事務官進行本件清算程序。   理 由 一、債務人不能清償債務或有不能清償之虞,於法院裁定開始更 生程序或許可和解或宣告破產前,得向法院聲請清算;債務 人對於金融機構負債務者,在聲請清算前,應向最大債權金 融機構請求協商債務清償方案,或向其住、居所地之法院或 鄉、鎮、市、區調解委員會聲請債務清理之調解;債務人為 前項請求或聲請,應以書面為之,並提出財產及收入狀況說 明書、債權人及債務人清冊,及按債權人之人數提出繕本或 影本。消費者債務清理條例(下稱消債條例)第3條、第80 條、第151條第1項、第2項分別定有明文。 二、本件聲請意旨略以:聲請人積欠債務總額為新臺幣(下同) 357萬6,019元,為清理債務,依消債條例第151條規定,與 最大債權金融機構國泰世華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國 泰世華銀行)為債務調解,惟調解不成立,而聲請人為一般 消費者,且未經法院裁定開始更生程序或宣告破產。為此, 爰依消債條例規定聲請准依清算程序清理債務等語。 三、經查:  ㈠聲請人主張其為一般消費者,自民國103年起擔任公益彩券( 刮刮樂)之經銷商,為小規模營業,而108年至112年之營業 額分別為18萬2,400元、21萬6,000元、20萬5,600元、18萬1 ,600元、18萬9,400元,平均每月為1萬6,250元【計算式: (182,400元+216,000元+205,600元+181,600元+189,400元 )5年12個月=16,250元】,且聲請人並已與國泰世華銀行 為債務清理之調解,調解未成立等情,業據聲請人提出財團 法人金融聯合徵信中心查詢當事人綜合信用報告回覆書—債 務清理條例前置協商專用債權人清冊、調解不成立證明書、 財團法人金融聯合徵信中心查詢當事人綜合信用報告回覆書 —當事人綜合信用報告、綜合所得稅各類所得資料清單等件 為憑(調卷第21至24、85頁、消債清卷第137至144、149至1 57頁),是聲請人主張已踐行調解程序而調解不成立等事實 ,應堪認定。  ㈡聲請人現積欠滙誠第一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121萬5,306元 、台新國際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143萬2,652元、遠東國際 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26萬5,679元、滙豐(台灣)商業銀行 股份有限公司276萬3,440元、國泰世華銀行111萬3,279元、 永豐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32萬2,220元、台北富邦商業銀 行股份有限公司21萬6,783元、萬榮行銷股份有限公司126萬 771元、元大國際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68萬8,749元(調卷 第65至73頁、消債清卷第51至127頁),是聲請人之債務總 額應有927萬8,879元。  ㈢聲請人因罹患下肢小兒麻痺症而不良於行,並於10年前因滑 倒摔斷腿骨,故自103年起僅得透過擔任公益彩券刮刮樂經 銷商賺取微薄收入(消債清卷第133至134頁),而聲請人於 112年之公益彩券經銷商執行業務所得為18萬9,400元、利息 收入為3,242元,有聲請人所提112年度綜合所得稅各類所得 資料清單、中華民國身心障礙證明在卷可憑(消債清卷第15 7、163頁),且聲請人陳報其目前無領取政府或其他機構之 補助(消債清卷第133頁),與本院函查之勞動部勞工保險 局114年1月13日函、臺南市政府都市發展局114年1月14日函 、臺南市政府社會局114年1月24日函內容相符(消債清卷第 47、49、129頁),復查無其他證據資料證明聲請人目前有 其他任何所得,是聲請人每月收入約為1萬6,054元【計算式 :(189,400元+3,242元)12個月≒16,054元,元以下四捨 五入】,應堪認定。  ㈣債務人必要生活費用,以最近1年衛生福利部或直轄市政府所 公告當地區每人每月最低生活費1.2倍定之。消債條例第64 條之2第1項定有明文。最近1年臺南市公告之每人每月最低 生活費為1萬5,515元,以1.2倍計算應為1萬8,618元,而聲 請人所主張之每月最低生活費即以此標準計算,未逾前揭最 低生活標準,應屬可採,且並無依法應受聲請人扶養之人( 消債清卷第20頁),是聲請人每月必要費用即為1萬8,618元 。  ㈤綜上,聲請人每月收入為1萬6,054元,扣除其每月必要費用 為1萬8,618元,財務狀況顯已入不敷出,而聲請人之債務總 額應有927萬8,879元,本院審酌聲請人之總負債金額、財產 、信用、勞力、生活費用之支出、身體狀況等一切情狀,認 聲請人確已達不能清償債務之程度,而有藉助清算制度調整 其與債權人間之權利義務關係而重建其經濟生活之必要。 四、綜上所述,依聲請人之收入、財產及必要生活支出之情形, 已達不能清償債務之程度,而聲請人曾從事之小規模營業活 動,每月營業額平均20萬元以下,僅為一般消費者,且曾與 國泰世華銀行為債務清償方案之調解,惟調解不成立,亦無 消債條例第6條第3項、第8條或第82條第2項所定駁回清算聲 請之事由存在,則聲請人聲請清算,應屬有據。 五、法院開始清算程序之裁定,應載明其年、月、日、時,並即 時發生效力;法院裁定開始清算程序後,得命司法事務官進 行清算程序,必要時得選任律師、會計師或其他適當之自然 人或法人一人為監督人或管理人,消債條例第83條第1項、 第16條第1項分別定有明文。本件既准予清算,爰依前開規 定,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5  日          民事第二庭   法 官 丁婉容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本裁定不得抗告。 本裁定已於民國114年2月25日下午5時公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5  日                  書記官 鄭梅君

2025-02-25

TNDV-114-消債清-4-20250225-1

本網站部分內容為 AI 生成,僅供參考。請勿將其視為法律建議。

聯絡我們:[email protected]

© 2025 Know9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