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返還租賃物

共找到 250 筆結果(第 61-70 筆)

彰簡
彰化簡易庭

返還租賃物

臺灣彰化地方法院民事簡易判決 113年度彰簡字第604號 原 告 宏昌交通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洪宜生 訴訟代理人 黃鼎鈞律師 複 代理人 李柏松律師 被 告 李嘉仁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返還租賃物事件,本院於民國114年1月8日言 詞辯論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被告應返還車牌號碼000-000號營業小客車之車牌2面與原告。 訴訟費用新臺幣1,000元由被告負擔。 本判決得假執行。但被告如以新臺幣6萬元為原告預供擔保後, 得免為假執行。     事實及理由 一、原告主張:被告前於民國(下同)110年4月15日以新臺幣( 下同)6萬元向原告租用車牌號碼00-000號2面(已換牌為TB L-889號,下稱系爭車牌)營業小客車車牌5年,並由訴外人 即時任原告法定代理人曾火木代理與被告簽訂契約(下稱系 爭契約)。然被告未依期限參加定期檢驗,致系爭車牌遭交 通部公路總局臺中區監理所(下稱臺中區監理所)依道路交 罰條例第17條第1項規定裁決自112年11月28日註銷,原告依 規定有繳回系爭車牌及行照之義務。被告未依規定定期驗車 ,致系爭車牌遭註銷,失其效用,此結果顯可歸責於被告, 致契約目的不達,陷於給付不能。原告於113年4月2日發函 予被告終止系爭契約,並請求返還系爭車牌,再於113年8月 7日委由律師發函予被告,依民法第227條第1項、類推適用 民法第256條、民法第263條準用第258條等規定,系爭契約 既經終止,被告即應返還系爭車牌與原告,俾利原告繳回。 然被告至今仍未歸還系爭車牌,爰依民法第455條前段、第7 67條第1項規定,提起本件訴訟等語。並聲明:如主文第1項 所示。 二、被告則以:伊與曾火木係約定以6萬元購買系爭車牌,並簽 立系爭契約書,且被告於110年4月15日匯款6萬元至曾火木 帳戶,同時備註買原告車牌1面。依系爭契約之記載「過户 」二字,就是辦理產權移轉登記,如為承租,即會註記月租 金的金額。依伊與曾火木間之通話錄音譯文,曾火木在錄音 中明確提到:對對對我牌賣你是要再5年後,我們的契約是5 年等語,可知為系爭契約為買賣。因洪照勳未將新行照及領 牌登記書提供給伊去驗車,系爭車牌才會被註銷,並非被告 故意不驗車等語,資為抗辯。並聲明:原告之訴駁回。 三、本院之判斷:  ㈠原告主張兩造於上揭時間,簽訂系爭契約,系爭車牌遭臺中 區監理所,以其懸掛車輛未定期檢驗而註銷等情,業據其提 出系爭契約合約書、臺中區監理所違反道路交通管理事件裁 決書為證,且為被告所不爭執,是此部分事實,堪信為真。  ㈡按解釋意思表示,應探求當事人之真意,不得拘泥於所用之 辭句,民法第98條定有明文。原告另主張系爭契約之性質為 租賃等語,則為被告所否認,經查:  ⒈觀諸系爭契約(本院卷第17頁):「甲方:曾火木(即原告 前法定代理人);乙方:李嘉仁(即被告),雙方約定宏昌 交通有限公司(即原告),統一編號00000000之下列事項: 一、乙方於民國110年4月15日起,向甲方宏昌交通有限公司 之計程車牌00-000(即系爭車牌),總金額為新台幣60,000 元整,並於五年期滿後可將計程車牌過戶給乙方所有或其他 公司。二、甲方負擔所有會計師事務所之帳務處理費用。」 由系爭契約記載「乙方於民國110年4月15日起」、「總金額 為新台幣60,000元整」、「並於五年期滿後…」等文字,及 曾火木到庭證述:與被告簽立之系爭合約是被告要靠行,6 萬元為5年靠行費用等語(本院卷第159頁),暨被告所提其 與曾火木間對話譯文,曾火木:「不要說那時候牌掛在你車 那邊,到時你就理由很多」,李嘉仁:「沒關係沒關係,我 寫切結書給你也可以。那牌 我牌跟你說這樣就一定會還你 」,曾火木:「現在意思齁,假使我們自己的子孫要用 要 掛,那你就要給我。」,李嘉仁:「嘿!我就馬上還你」, 李嘉仁:「那就看你子孫有要接,就是」,曾火木:「之前 那一塊,跟你交代五年後 你再去過 就是那個」,曾火木: 「我牌賣你是要再5年後」等語(本院卷第225-229頁),系 爭契約之真意為約定被告110年4月15日起以6萬元,取得使 用系爭車牌之權利,至5年期滿(即115年4月15日)可將系 爭車牌登記予被告或其指定之第三人名下乙節,已可認定, 是原告主張系爭契約之性質屬租賃等語,較為可採。  ⒉至被告辯稱由系爭契約記載「過戶」,及其於轉帳6萬元與曾 火木交易時,註記「買宏昌車牌一塊」等語,由系爭契約之 前後文,及上述被告與曾火木間對話,已可認定系爭契約係 租賃契約,及約定5年租賃期滿原告可將系爭車牌登記予被 告或其指定之第三人名下,是被告前揭所辯,自不可採。  ㈢原告又主張被告未依規定定期驗車,致系爭車牌遭註銷,失 其效用等語,亦經被告否認。非對話而為意思表示者,其意 思表示,以通知達到相對人時,發生效力,民法第95條第1 項前段定有明文。查,訴外人即原告前法定代理人洪照勳於 111年9月19日曾以LINE通訊軟體通知被告換發新行照事宜, 然被告未讀,洪照勳即於111年9月20日換發新行照,並通知 被告領取等情,業據其提出洪照勳與被告間對話紀錄為憑( 本院卷第191-195頁),洪照勳所傳送予被告之上述訊息既 為文字訊息,依前揭規定,上述訊息已於被告支配範圍,置 於其隨時可知悉訊息內容之客觀狀態。被告明知原告有通知 其領取新行照卻未領取,致被告無法完成驗車程序,系爭車 牌因而遭臺中區監理所以未按時完成驗車為由註銷系爭車牌 ,無法繼續使用系爭車牌,自屬可歸責於被告而陷於給付不 能。是原告主張系爭車牌因被告未依規定定期驗車遭註銷而 失其效用等語,自為可採,被告前揭所辯,較不可採信。  ㈣末按因可歸責於債務人之事由,致給付不能者,債權人得解 除其契約;契約解除時,當事人雙方回復原狀之義務,民法 第226條第1項、第256條、第259條分別定有明文。次按契約 除當事人為合致之意思表示外,須經債務人繼續之履行始能 實現者,屬繼續性供給契約,而該契約倘於中途發生當事人 給付遲延或給付不能時,民法雖無明文得為終止契約之規定 ,但為使過去之給付保持效力,避免法律關係趨於複雜,應 類推適用民法第256條之規定,許其終止將來之契約關係。 經查,兩造簽立之系爭契約,係約定被告於110年4月15日起 至5年期滿(即115年4月15日)間得占有、使用系爭車牌, 是系爭契約須透過原告之持續履行始能實現,核其性質應屬 繼續性供給契約。又系爭契約因被告未按時完成驗車經註銷 系爭車牌,而陷於給付不能,業經認定如上,揆諸前開規定 及說明,原告自得類推適用民法第256條規定,終止兩造間 將來之契約關係,並請求被告返還系爭車牌。原告復於113 年8月7日委由訴訟代理人發函予被告終止系爭契約,並請求 返還系爭車牌,被告於113年8月9日收受前述函文乙情,有 原告提出之存證信函及回執在卷可稽(本院卷第23-29頁) ,是系爭契約既經原告於113年8月9日終止,其請求被告返 還系爭車牌自屬有據。 四、綜上所述,原告依第455條前段、第767條第1項規定,請求 被告返還系爭車牌,為有理由,應予准許。 五、本件事證已臻明確,兩造其餘攻擊與防禦方法,核與本件判 決結果不生影響,爰不一一論述,併此敘明。 六、本件係就民事訴訟法第427條訴訟適用簡易程序所為被告敗 訴之判決,依同法第389條第1項第3款規定,應依職權宣告 假執行,並依同法第392條第2項規定,依職權宣告被告如預 供擔保,得免為假執行。 七、訴訟費用負擔之依據:民事訴訟法第78條。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9  日          彰化簡易庭 法 官 黃佩穎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並表明上 訴理由,如於本判決宣示後送達前提起上訴者,應於判決送達後 20日內補提上訴理由書(須附繕本)。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9  日                書記官 林嘉賢

2025-03-19

CHEV-113-彰簡-604-20250319-1

簡上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

返還押租金等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民事判決 113年度簡上字第419號 上 訴 人 許祖云即若荷蔬食時尚館 訴訟代理人 黃浩然 林明葳律師 蔡宗隆律師 複 代理人 傅羿綺律師 被 上訴人 杜月娥 訴訟代理人 吳存富律師 陳庭琪律師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返還押租金等事件,上訴人對於中華民國113 年4月19日本院臺北簡易庭112年度北簡字第5905號第一審判決提 起上訴,本院於民國114年2月19日言詞辯論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上訴駁回。 第二審訴訟費用由上訴人負擔。   事實及理由 一、上訴人主張:兩造於民國108年6月26日簽訂房屋租賃契約書 (下稱系爭契約),約定由上訴人向被上訴人承租門牌號碼 為臺北市○○區○○○路0段000巷00號房屋(下稱系爭房屋), 租賃期間自108年7月5日起至111年9月4日止,每月租金新臺 幣(下同)18萬元(除108年9月5日起至109年9月4日止為16 萬元、109年9月5日起至110年9月4日止為17萬元),上訴人 並已交付押金100萬元。兩造訂立系爭契約後,因適逢新冠 肺炎疫情期間,故被上訴人同意自109年9月5日起至111年9 月4日之月租金調降為16萬元,復同意將110年6月至111年2 月之月租金調整為10萬元。兩造於系爭契約租期屆滿前協議 續租條件,兩造原已談妥將來改由新成立之公司繼續承租系 爭房屋經營餐廳,詎被上訴人於111年9月4日向上訴人表示 欲變更續租條件,兩造為此持續協商續租條件,直至111年1 1月11日上訴人確定不續租後,被上訴人竟要求上訴人於短 時間內遷出,上訴人無法如期返還系爭房屋,實係可歸責於 被上訴人。又上訴人與訴外人即被上訴人之女陳茵琪、訴外 人即被上訴人之子陳宏森於111年11月16日合意雙方各自分 頭找尋新承租人,暫時先不拆遷,上訴人將部分廚房設備、 裝潢留置於現場,係經兩造同意而成,兩造間即成立無償使 用借貸契約,上訴人並無違約情事,且因上訴人早於111年1 1月28日將系爭房屋之鑰匙返還予被上訴人,至遲應認斯時 已返還系爭房屋予被上訴人,則上訴人自得依系爭租約第4 條約定,請求被上訴人返還押金100萬元。縱認上訴人有違 約情事,被上訴人既已依系爭租約第11條約定請求賠償性違 約金,其請求權目的已達,被上訴人之不當得利請求權即行 消滅,爰依系爭契約法律關係請求返還押租金等語。並於原 審聲明:被上訴人應給付上訴人100萬元,及自起訴狀繕本 送達翌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百分之5計算之利息。 二、被上訴人則以:被上訴人從未同意調降租金,依系爭租約第 3、4條約定,上訴人迄今仍積欠租金共94萬元未清償,被上 訴人自得以押租金抵扣。系爭租約租期已於111年9月4日屆 滿,被上訴人於111年10月22日、同年12月17日發函催告上 訴人交還房屋,上訴人遲至111年11月28日始返還鑰匙,112 年7月6日始拆除古董窗花、冷氣等設備,無權占用305天, 依民法第179條約定,上訴人應給付相當於租金之不當得利1 83萬元(計算式:18萬÷30×305=183萬),暨依系爭租約第1 1條約定,上訴人應另給付按房租日租金1倍計算之違約金18 3萬元,故上訴人所交付之押金100萬元,於抵充被上訴人應 給付之租金、違約金、相當於租金之不當得利後,已無剩餘 押金可退還等語,資為抗辯。 三、原審為上訴人敗訴之判決,上訴人不服,提起本件上訴,並 聲明:㈠原判決廢棄。㈡被上訴人應給付上訴人100萬元,及 自起訴狀繕本送達翌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百分之5 計算之利息。被上訴人則聲明:上訴駁回。 四、兩造不爭執事項(見本院卷第184、185頁):  ㈠兩造於108年6月26日簽立系爭租約,約定由上訴人向被上訴 人承租系爭房屋,租賃期間自108年7月5日起至111年9月4日 止,每月租金除108年9月5日起至109年9月4日止為16萬元、 109年9月5日起至110年9月4日止為17萬元外,其餘每月租金 為18萬元,上訴人並交付押租金100萬元(見原審卷一第37 至41頁)  ㈡系爭租約於111年9月4日終止(見本院卷第81頁)。  ㈢上訴人於附表三「上訴人給付租金日期」欄所示日期給付如 「上訴人給付金額」欄所示之款項。另被上訴人於收受110 年6月份租金16萬元後,陳茵琪有匯款6萬元予上訴人(見本 院卷第175、183、184頁)。  ㈣被上訴人所收受之押租金100萬元,尚未返還予上訴人。  ㈤上訴人於111年11月28日將系爭房屋之鑰匙返還予被上訴人, 此係由陳宏森代為收受(見原審卷一第161頁)。  ㈥上訴人於111年11月28日返還鑰匙時,尚未將系爭房屋內全部 裝潢、設備拆除,係於112年7月6日將附表一、二等遺留於 系爭房屋內之裝潢設備拆遷完畢(見原審卷一第527頁)。 五、本院得心證之理由:  ㈠被上訴人得否以上訴人積欠租金扣抵押租金:  ⒈按當事人互相表示意思一致者,無論其為明示或默示,契約 即為成立,民法第153條第1項定有明文。次按意思表示之效 果,原則上採表示主義,即以表示上之效果意思為標準,必 要時始設若干例外(如民法第86條、第88條及第89條等), 以保護交易安全及表意人之利益,使當事人實現或維持合理 之協同關係,並維持國家社會經濟生活秩序(最高法院112 年度台上字第1228號判決意旨參照)。  ⒉上訴人主張:兩造訂立系爭契約後,因適逢新冠肺炎疫情期 間,故兩造有協議降租之情事等語,業據提出兩造對話紀錄 截圖、帳戶交易明細等件為佐(見原審卷一第43至160、539 至544頁,原審卷二第35至54、113至116頁),觀上開對話 紀錄,被上訴人於109年9月12日對上訴人稱:我已經將2萬 元交給妳女兒了,等下個月房租進我戶頭,領到錢後,我再 拿2萬回給妳等語(見原審卷二第113頁),復於同年12月8 日對上訴人稱:經過一天考慮與思後,我表示我最高的誠意 ,房租如之前疫情時的補貼,你開16萬元支票給我銀行進帳 ,之後我再私下還給妳2萬,以1年為期,到明年9月再回復 每月16萬等語,上訴人則回覆:感謝您願意降租減壓等語( 見原審卷二第115頁),嗣被上訴人於110年6月9日對上訴人 稱:疫情困擾期間,我將託我女兒匯6萬元給妳,但每個月 還是幫我進帳16萬元,讓我銀行過關,希望我們一起共度難 關等語,上訴人則回:謝謝您等語(見原審卷一第539頁) ,上訴人又於同年月30日傳送訊息予被上訴人女兒陳茵琪稱 :我們要繳租稅,這個月可以用10萬元的租稅去繳嗎,還是 要用16萬元的金額去繳稅等語,陳茵琪則回:用10萬元等語 (見原審卷一第543頁),就兩造及上訴人與陳茵琪之對話 紀錄前後脈絡觀察,可見被上訴人於109年12月8日明確向上 訴人表示先由上訴人按月給付16萬元,再由被上訴人匯還2 萬之方式處理租金之給付,亦即已合意將109年12月起之月 租金調整為14萬元,為期1年,嗣因疫情加劇,被上訴人遂 於110年6月9日同意再次調整月租金,給付方式係先由上訴 人按月給付16萬元,再由陳茵琪匯還6萬元,故月租金為10 萬元,此情亦與上訴人與陳茵琪之對話紀錄互核相符,並有 銀行交易明細、匯款單、銀行轉帳傳票在卷可佐(見原審卷 二第35至46頁),堪信上訴人主張兩造將自109年12月起至1 10年4月止之月租金調整為14萬元、自110年6月起再度調降 為10萬元等節為真實,另就110年5月份之租金,雖堪認兩造 有降租至14萬元之合意,然上訴人主張此部分租金僅調降為 16萬元,則應認此部分租金為16萬元,以符辯論主義。  ⒊至於調降租金之期間於何時結束部分,依兩造於111年9月8日 之對話紀錄,被上訴人稱:跟你有了感情,也相信你們夫妻 ,在疫情期間也和你們一起渡過難關,三級警戒結束又再加 6個月,讓你們回復元氣等語(見原審卷一第281頁),陳茵 琪亦於110年6月26日對上訴人稱:三級結(應為「解」)封 後,從那個月開始起算6個月都給上訴人這種租金,謝謝上 訴人在我們困難的時候,一起努力度過等語(見原審卷一第 541頁),就上開對話紀錄互核可知,被上訴人同意降低租 金之期間,應係至疫情三級警戒結束後6個月為止,又中央 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係於110年7月27日起將全國疫情警戒調降 為二級,此有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新聞列印資料在卷可查 (見本院卷第197、199頁),應認被上訴人同意前開將月租 金調降為10萬元之期間至多僅至111年1月止,則自111年2月 起,上訴人仍應依系爭契約約定之租金數額繳納租金。  ⒋被上訴人雖辯稱:兩造並未合意降低租金,被上訴人或陳茵 琪對上訴人所為之匯款或現金交付,僅是好意施惠行為等語 ,惟查,依兩造前開對話紀錄,被上訴人談及租金匯還事宜 時係稱:「房租如之前疫情時的補貼」等語(見原審卷二第 115頁),則顯見被上訴人或陳茵琪對上訴人所為之匯款或 現金交付,係與租金數額有直接關聯,揆諸首揭判決意旨, 以客觀角度觀察被上訴人所為上開意思表示所欲生之法律效 果,應係合意降低租金,並非僅屬單純之贈與或好意施惠, 被上訴人所辯,自不足採。  ⒌從而,兩造確有合意將自109年12月起至110年4月止之租金調 降為14萬元、110年5月之租金為16萬元、自110年6月起至11 1年1月之租金調降為10萬元,被上訴人主張兩造無降租之合 意,不足為採。至於111年2月起至約定租賃期間屆滿之日止 ,月租金即回復為系爭契約所約定之18萬元(見兩造不爭執 事項㈠),另就109年9月起至同年11月止之租金,難認兩造 有降租之合意,應以系爭契約約定之17萬元作為給付標準, 上訴人主張此部分亦有降租之合意,不足為採。又上訴人就 各月已給付之租金如附表三所示,被上訴人亦不爭執收受此 部分租金(見兩造不爭執事項㈢),以此核算後,上訴人尚 欠如附表三所示之租金23萬元(詳如附表三「是否積欠租金 」欄所示),是被上訴人由上訴人給付之押租金100萬元中 先行抵充所欠之租金23萬元,應屬有據。  ㈡被上訴人得否以上訴人遲未返還系爭房屋所生之違約金扣抵 押租金:  ⒈按解釋契約,固須探求當事人立約時之真意,不能拘泥於契 約之文字,但契約文字業已表示當事人真意,無須別事探求 者,即不得反捨契約文字而更為曲解(最高法院113年度台 上字第170號判決意旨參照)。  ⒉系爭契約第8條第2項約定:「於交還租賃房屋時,乙方(即 上訴人,下同)應將房屋打掃乾淨、清空,不得有任何違法 增建物,乙方之生財器具、垃圾、雜物應清除,按裝潢現狀 房屋保持天、地、壁、空間完整以及基本照明設備交還甲方 (即被上訴人,下同),不得任意破壞。」、第11條約定: 「本契約租賃期滿後,非經雙方合意另訂新的書面租賃契約 ,視為不再續租。乙方應於租約期滿、或終止時,將租賃房 屋遷讓交還給甲方,不得藉詞任何理由,繼續使用本租賃房 屋,亦不得要求任何搬遷費或其他名目之費用,乙方未即時 遷出返還房屋時,甲方得向乙方請求自終止租約或租賃期滿 之翌日起至遷讓完竣日止,按房租日租金壹倍計算之違約金 。」(見原審卷一第40頁)。由上開約定可知,如系爭契約 約定租賃期間屆滿,而兩造仍未簽署新的「書面租賃契約」 ,視為不再續租,且不得以任何理由繼續使用系爭房屋,並 應將系爭房屋打掃乾淨、清空,及清除生財器具、垃圾、雜 物等,始符合系爭契約所約定「返還」租賃物之意旨,不得 反捨契約文字而更為曲解。  ⒊上訴人雖主張:兩造本已談妥續租條件,被上訴人卻片面稱 要變更條件,兩造持續協商未果,上訴人於111年11月11日 確定不續租後,被上訴人便要求上訴人應於同月15日前點交 房屋,因時間過於倉促,上訴人無法及時拆遷完畢,不可歸 責於上訴人,且兩造已就系爭房屋有使用借貸之合意等語, 並提出兩造對話紀錄截圖、上訴人與陳宏森、陳茵琪之對話 紀錄截圖為證(見原審卷一第43至160頁),惟上訴人既未 提出兩造於系爭契約所定租賃期間屆滿前、後有成立「書面 租賃契約」之證據,依系爭契約第11條之約定,視為不再續 租,且不得以任何理由繼續使用系爭房屋。又觀兩造間之對 話紀錄,被上訴人於111年8月30日向上訴人表示:妳若有要 繼續經營,必須在同年9月4日前簽續約等語(見原審卷一第 259頁),於同年8月31日表示:妳若有誠意,必須要回答簽 約的時間,但不能超過同年9月4日,若超過就以不續約為主 等語,上訴人則回:我知道等語(見原審卷一第259、261頁 ),嗣上訴人於同年9月15日稱:我們預計同年9月20日遷出 並交還系爭房屋,店內之裝潢及設備,提出不保留裝潢與設 備給新承租人之方案一,及保留裝潢與設備給新承租人之方 案二,給被上訴人參考選擇等語(見原審卷一第287頁), 被上訴人則於同年9月16日回:我選擇方案一,不保留裝潢 與設備,在同年9月20日清理完畢,拆除所有設備及點交還 屋等語(見原審卷一第289頁),顯見兩造並未於系爭契約 屆滿日即111年9月4日前後成立新「書面租賃契約」,自無 繼續占有系爭房屋之合法權源,況被上訴人已明確表示不同 意上訴人將系爭房屋內之裝潢、設備保留,並請求上訴人將 系爭房屋清空返還,要難認兩造間有成立使用借貸契約,上 訴人主張,自不足採。又上訴人雖另主張:陳宏森、陳茵琪 分別向上訴人表示,系爭房屋之裝潢設備須於111年12月31 日前拆除完畢,顯見上訴人將部分廚房設備、裝潢留置於現 場,係經兩造同意而成立使用借貸契約等語,並以上開對話 紀錄為證,惟觀上開對話紀錄,陳茵琪於111年12月28日向 上訴人稱:12月31日前快點搬東西喔,12月31日後當廢棄物 處理等語(見原審卷一第141頁),陳宏森亦於111年12月30 日向上訴人稱:明天是12月31日,廚房用品請一次搬完等語 (見原審卷一第157頁),此僅是陳宏森、陳茵琪分別催告 上訴人於一定時限內搬遷完畢,並非容忍上訴人繼續占用系 爭房屋之意,亦難認有成立使用借貸契約,上訴人主張,自 不足採。  ⒋就上訴人無權占有系爭房屋之期間部分,上訴人雖主張:依 系爭租約第12條約定,系爭房屋內部裝潢、設備縱未拆除, 亦僅生廢棄物清理、費用分擔問題,而非上訴人仍占用系爭 房屋,且上訴人既於111年11月28日將系爭房屋之鑰匙返還 予被上訴人,應認至遲於斯時起已遷出系爭房屋等語。惟觀 系爭契約第12條約定:「乙方遷出時,如有遺留物品者,視 同廢棄物任由甲方處理,其處理所需費用,由保證金先行扣 抵,如有不足由乙方補足。」(見原審卷一第41頁),可知 該條僅係約定遺留物如何處理,及對處理廢棄物所生費用應 如何分擔,並不影響系爭契約約定遷讓、返還租賃物之認定 標準。又系爭契約第8條第2項既已約定於交還租賃房屋時, 應將房屋打掃乾淨、清空,並將生財器具、垃圾、雜物清除 ,則只要系爭房屋內尚遺留裝潢、生財工具等,縱使已歸還 鑰匙,仍未達系爭契約所約定之遷讓、返還租賃物之標準。 是以,上訴人於111年11月28日返還鑰匙時,既尚未將系爭 房屋內全部裝潢、設備拆除,直至112年7月6日始將附表一 、二等遺留於系爭房屋內之裝潢設備拆遷完畢(見兩造不爭 執事項㈥),應認上訴人遲於112年7月6日始將系爭房屋返還 予被上訴人,則上訴人自111年9月4日起至112年7月6日止, 共無權占有系爭房屋305日。  ⒌末按違約金是否相當,應依一般客觀事實,社會經濟狀況及 債權人因債務人如能按期履行債務時,可能享受之利益,與 因債務人違約所受損害之情形,以為酌定之標準(最高法院 84年度台上自第2172號判決意旨參照)。本院審酌上訴人自 111年11月28日返還系爭房屋之鑰匙後,即無從在系爭房屋 內使用收益,兼衡附表二所示裝潢設備占有系爭房屋之情形 ,及當時受疫情影響之社會經濟狀況、兩造之利益損害等一 切情狀,認系爭契約第11條約定之違約金,應酌減至一半即 日租金之0.5倍,方屬適當。上訴人占有系爭房屋共305日, 業如前述,被上訴人自得依系爭契約第11條之約定向上訴人 請求按房租日租金0.5倍計算之違約金91萬5,000元【計算式 :(每月租金18萬元/30日)×305日×0.5=91萬5,000元】, 則被上訴人由上訴人給付之押租金100萬元中先行抵充之, 洵屬有據。  ⒍從而,被上訴人得向上訴人請求違約金91萬5,000元,被上訴 人由上訴人給付之押租金100萬元中先行抵充之,應屬有據 。  ㈢綜上,被上訴人以上訴人積欠租金23萬元、違約金91萬5,000 元為由,自上訴人所給付之押租金100萬元扣抵清償後,押 租金已無剩餘,則上訴人請求返還押租金,應屬無據。另就 被上訴人主張民法第179條不當得利亦應扣抵部分,因被上 訴人主張扣抵之順序為:先抵積欠租金,再抵違約金,末抵 不當得利(見原審卷二第165頁),既本件押租金於以積欠 租金、違約金扣抵後已無剩餘,則不當得利部分,本院即無 庸審酌,附此敘明。 六、綜上所述,上訴人依系爭契約法律關係,請求被上訴人給付 100萬元,及自起訴狀繕本送達翌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 利率百分之5計算之利息,為無理由,不予准許。原審為上 訴人敗訴之判決,核無不合。上訴意旨指摘原判決為不當, 求予廢棄改判,為無理由,自應予以駁回。 七、本件事證已臻明確,兩造其餘攻擊防禦方法,經核與判決結 果不生影響,爰不予一一論列,附此敘明。 八、據上論結,本件上訴為無理由。依民事訴訟法第436條之1第 3項、第449條第1項、第463條、第78條,判決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9  日          民事第四庭 審判長法 官 溫祖明                             法 官 劉娟呈                             法 官 廖哲緯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本判決不得上訴。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9  日                   書記官 何嘉倫 附表一: 編號 物品名稱 數量 1 大門骨董窗花 2件 2 櫃台窗花 1件 3 屋內骨董屏風 7件 4 壺座櫃子 2件 5 竹捲簾 1件 6 榻榻米 整間 7 天花板字畫 2件 8 牆壁字畫 1件 9 冷氣(分離式) 6台 10 冷氣(水冷式) 1台 11 吊式不鏽鋼層架 1件 12 不鏽鋼層架 2層 13 不鏽鋼淺櫃 1件 14 後防火巷伸縮棚架 1件 15 燈具 1批 附表二: 編號 物品名稱 數量 1 大門骨董窗花(老件) 1對 2 櫃台窗花 1件 3 屋內骨董屏風(老件) 5件 4 壺座櫃子 2座 5 竹捲簾 2件 6 新作榻榻米 全室 7 天花板字畫(梅) 2件 8 牆壁字畫(竹) 1件 9 冷氣(分離式) 6台 10 冷氣(水冷式) 1台 11 吊式不鏽鋼層架 1件 12 不鏽鋼層架 2件 13 不鏽鋼淺櫃 1件 14 後防火巷伸縮棚架 1件 15 後防火巷熱水器 1台 16 全室LED燈具 1批 17 合室新捲簾 1式 18 茶室對開布幔 1式 19 茶室天花木座格柵 3組 20 洗手間大理石檯面 1式              附表三(元:新臺幣/年:民國) 編號 上訴人給付租金日期 上訴人給付金額 上訴人主張租金金額 被上訴人主張租金金額 本院認定應給付金額 是否積欠租金 1 109年9月7日 16萬 16萬 17萬 17萬 尚欠1萬元 2 109年10月6日 16萬 16萬 17萬 17萬 尚欠1萬元 3 109年11月6日 10萬 16萬 17萬 17萬 尚欠1萬元 4 109年11月16日 6萬 5 109年12月7日 10萬 14萬 17萬 14萬 尚欠1萬元 6 109年12月16日 3萬 7 110年1月6日 10萬 14萬 17萬 14萬 尚欠4萬元 8 110年2月9日 19萬 14萬 17萬 14萬 溢付5萬元 9 110年3月8日 14萬 14萬 17萬 14萬 無積欠 10 110年4月6日 14萬 14萬 17萬 14萬 無積欠 11 110年5月6日 16萬 16萬 17萬 16萬 無積欠 12 110年6月7日 16萬 10萬 17萬 10萬 此部分陳茵琪已匯還6萬元,依本判決伍、㈠之說明,應係因降租而匯還,故此部分租經已清償,無積欠。 13 110年7月6日 10萬 10萬 17萬 10萬 無積欠 14 110年8月6日 10萬 10萬 17萬 10萬 無積欠 15 110年9月6日 10萬 10萬 18萬 10萬 無積欠 16 110年10月6日 10萬 10萬 18萬 10萬 無積欠 17 110年11月8日 10萬 10萬 18萬 10萬 無積欠 18 110年12月6日 10萬 10萬 18萬 10萬 無積欠 19 111年1月6日 10萬 10萬 18萬 10萬 無積欠 20 111年2月7日 10萬 10萬 18萬 18萬 尚欠8萬元 21 111年3月7日 16萬 16萬 18萬 18萬 尚欠2萬元 22 111年4月6日 10萬 16萬 18萬 18萬 尚欠2萬元 23 111年4月20日 6萬 24 111年5月6日 16萬 16萬 18萬 18萬 尚欠2萬元 25 111年6月17日 10萬 16萬 18萬 18萬 尚欠8萬元 26 111年7月12日 10萬 16萬 18萬 18萬 尚欠8萬元 27 111年8月16日 10萬 16萬 18萬 18萬 尚欠8萬元 28 111年9月6日 18萬 回補過去積欠之租金 填補積欠費用18萬元 共計 尚欠23萬元

2025-03-19

TPDV-113-簡上-419-20250319-1

司聲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

確定訴訟費用額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司聲字第226號 聲 請 人 喝彩社區公寓大廈管理委員會 法定代理人 蘇慶俊 代 理 人 趙立偉律師 相 對 人 台灣歐力士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酒井裕之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返還租賃物等事件,聲請人聲請確定訴訟費用 額,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相對人應負擔之訴訟費用額確定為新臺幣壹拾柒萬伍仟伍佰伍拾 陸元整,及自本裁定確定之翌日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百分之五 計算之利息。   理 由 一、聲請人與相對人間請求返還租賃物等事件,前經本院108年 度訴字第4032號、臺灣高等法院110年度上字第201號、最高 法院112年度台上字第423號、臺灣高等法院112年度上更一 字第93號、最高法院113年度台上字第1210號裁判確定,其 中第一、二審及發回前第三審及追加之訴訴訟費用,均由相   對人負擔,合先敘明。 二、查相對人應賠償聲請人所支出之第二、三審裁判費新臺幣(   下同)8萬7,778元、8萬7,778元,合計17萬5,556元,並依 民事訴訟法第91條第3項規定,加給自裁定確定翌日起至清   償日止按法定利率即年息百分之五計算之利息。 三、如不服本裁定,應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以書狀向本院司法 事務官提出異議,並繳納異議費1,0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9  日          民事第四庭  司法事務官 林政宏

2025-03-19

TPDV-114-司聲-226-20250319-1

雄簡
高雄簡易庭

遷讓房屋

臺灣高雄地方法院民事判決 113年度雄簡字第1901號 原 告 陳蔡照洋 訴訟代理人 陳常麗 被 告 陳孟碩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遷讓房屋事件,本院於民國114年2月20日言詞 辯論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被告應將門牌號碼高雄市○○區○○○路○○○號一樓房屋騰空遷讓返還 予原告。 被告應給付原告新臺幣壹拾伍萬捌仟零貳拾壹元,及自民國一一 三年十月一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百分之五計算之利息。 被告應自民國一一三年十月一日起至返還第一項房屋之日止,按 月給付原告新臺幣貳萬伍仟元,及每月已到期部分自次月份一日 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百分之五計算之利息。 訴訟費用新臺幣玖仟玖佰壹拾元由被告負擔十分之九,並應於裁 判確定之翌日起至清償日止加給按週年利率百分之五計算之利息 。餘由原告負擔。 本判決第一、二項得假執行。但被告如分別以新臺幣陸拾玖萬貳 仟柒佰玖拾參元、新臺幣壹拾伍萬捌仟零貳拾壹元為原告預供擔 保,得免為假執行。 本判決第三項到期部分得假執行。但到期部分被告如按月以新臺 幣貳萬伍仟元為原告預供擔保,得免為假執行。   事實及理由 一、本件被告經合法通知,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場,核無民事訴 訟法第386條各款所列情形,爰依原告之聲請,由其一造辯 論而為判決。 二、原告主張:被告於民國112年6月1日向伊承租門牌號碼高雄 市○○區○○○路000號1樓房屋(下稱系爭房屋),約定租期自1 12年6月1日起至114年6月1日止,每月租金新臺幣(下同)2 5,000元,應於每月1日前繳交當月租金(下稱系爭租約), 被告並給付押租金50,000元予伊。詎被告自113年3月起即未 給付租金,經伊多次催繳均置之不理,爰以本件起訴狀繕本 為向被告為終止租約之意思表示。被告仍繼續占有使用系爭 房屋,另尚積欠112年3月至9月之租金175,000元、電費33,0 21元、自113年9月起每月相當於租金之不當得利25,000元未 為清償,爰依系爭租約、民法第179條、第455條之規定起訴 。聲明:如主文第1至3項所示。 三、被告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場,亦未提出書狀作何聲明或陳述 。 四、得心證之理由  ㈠原告請求被告返還系爭房屋並給付積欠租金175,000元、電費 33,021元部分:  ⒈按承租人租金支付有遲延者,出租人得定相當期限,催告承 租人支付租金,如承租人於其期限內不為支付,出租人得終 止契約;租賃物為房屋者,遲付租金之總額,非達2個月之 租額,不得依前項之規定,終止契約。其租金約定於每期開 始時支付者,並應於遲延給付逾2個月時,始得終止契約, 民法第440條第1、2項定有明文。又按出租人非因承租人積 欠租金額,除擔保金抵償外,達2個月以上時,不得收回房 屋,土地法第100條第3款亦有明定,該擔保金抵償租金之規 定,雖僅就未定有期限之租賃而設,然在定有期限之租賃實 具有同一之法律理由,自應類推適用(最高法院44年度台上 字第516號判決意旨參照)。再按承租人於租賃關係終止後 ,應返還租賃物;租賃物有生產力者,並應保持其生產狀態 ,返還出租人,民法第455條復規定甚明。次按押租金之主 要目的在擔保承租人租金之給付及租賃債務之履行,故租賃 關係消滅後,承租人如有欠租或其他債務不履行時,其所交 付之押租金,發生當然抵充之效力。而於抵充後,猶有餘額 ,始生返還押租金之問題(最高法院83年度台上字第2108號 、87年度台上字第1631號判決意旨參照)。  ⒉經查,原告主張被告向伊承租系爭房屋,租期自112年6月1日 起至114年6月1日止,每月租金25,000元,應於每月1日前繳 交當月租金,被告並給付押租金50,000元予伊,被告積欠自 113年3月至9月之租金共175,000元(計算式:25,000×7=175 ,000)及電費33,021元,伊以本件起訴狀繕本送達作為向被 告為終止租約之意思表示,被告現仍占有系爭房屋等情,業 據提出系爭租約、電費繳費憑證、現場照片等件可佐(見本 院卷第17-31、153-155頁),經核與其所述相符,且被告於 相當時期受合法通知,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場,復未提出準 備書狀爭執,本院綜合卷內事證及全辯論意旨,認原告之主 張為真實。被告積欠之租金扣除原告自承已收受之2個月押 金後,已逾2個月,本件起訴狀繕本係於113年9月30日送達 被告,亦有送達證書在卷可佐(見本院卷第53頁),應認系 爭租約於113年9月30日終止。原告依民法第455條規定,請 求被告騰空遷讓返還系爭房屋,自屬有據。然就被告積欠之 租金175,000元及電費33,021元部分,應扣除原告自承已收 取之50,000元押金,是被告應給付積欠之租金及電費為158, 021元(計算式:175,000+33,021-50,000=158,021),為有 理由,應予准許。逾此範圍之請求,為無理由,應予駁回。  ㈡原告請求被告按月給付相當租金不當得利部分:   按無法律上之原因而受利益,致他人受損害者,應返還其利 益;不當得利之受領人,除返還其所受之利益外,如本於該 利益更有所取得者,並應返還。但依其利益之性質或其他情 形不能返還者,應償還其價額,民法第179條前段、第181條 分別定有明文。而無權占有他人之房屋及土地,可獲得相當 於租金之利益,為社會通常之觀念。查,本件系爭租約已於 113年9月30日終止,而被告於系爭租約終止後仍繼續占有系 爭房屋,係無法律上原因而受有相當租金之利益,併觀兩造 原約定系爭房屋之租金每月25,000元,自應以該數額作為計 算不當利益之基準。從而,原告依民法不當得利之規定,請 求被告給付自113年10月1日起至系爭房屋騰空遷讓返還予原 告為止,按月給付以25,000元相當於租金之不當得利,及每 月到期部分自次月1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5%計算之 利息,核屬有據,應予准許,逾此範圍則屬無據,應予駁回 。 五、綜上所述,原告依系爭租約、民法第455條、第179條之規定 ,請求被告將系爭房屋騰空遷讓返還予原告,並給付原告15 8,021元,及自113年10月1日起至清償日止(見本院卷第53 頁),按週年利率5%計算之利息,及自113年10月1日起至遷 讓返還系爭房屋之日止,按月給付原告25,000元,及每月到 期部分自次月1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5%計算之利息 ,為有理由,應予准許。逾此範圍之請求,為無理由,應予 駁回。 六、本件原告勝訴部分,係就民事訴訟法第427條第1項訴訟適用 簡易程序所為被告敗訴之判決,爰依同法第389條第1項第3 款規定,依職權宣告假執行。併依同法第392條第2項規定諭 知被告得供相當擔保金額後免為假執行。  七、訴訟費用負擔之依據:民事訴訟法第79條、第91條第3項。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9  日          高雄簡易庭 法   官 林 容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本判決上訴,須於判決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同 時表明上訴理由;如已於本判決宣示後送達前提起上訴者,應於 判決送達後20日內補具上訴理由(均須按他造當事人之人數附繕 本)。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9  日                書 記 官 冒佩妤

2025-03-19

KSEV-113-雄簡-1901-20250319-2

北簡
臺北簡易庭

遷讓房屋等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民事簡易判決 113年度北簡字第11864號 原 告 高耀宗 訴訟代理人 劉昌崙律師 林聖彬律師 被 告 劉芳彣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遷讓房屋等事件,本院於中華民國114年3月5 日言詞辯論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被告應將門牌號碼臺北市○○路○段○○○巷○○號三樓房屋遷讓返還原 告。 被告應給付原告新臺幣參拾參萬貳仟肆佰元,及自民國一百一十 四年一月二十一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百分之五計算之利 息。 被告應自民國一百一十三年九月二十六日起至返還第一項房屋之 日止,按月給付原告新臺幣壹萬陸仟元。 訴訟費用由被告負擔。 本判決第一項得假執行。但被告如以新臺幣貳佰貳拾參萬陸仟捌 佰陸拾元為原告預供擔保,得免為假執行。 本判決第二項得假執行。但被告如以新臺幣參拾參萬貳仟肆佰元 為原告預供擔保,得免為假執行。 本判決第三項於每月屆期後得假執行。但被告如按月以新臺幣壹 萬陸仟元為原告預供擔保,得免為假執行。   事實及理由 一、按訴狀送達後,原告不得將原訴變更或追加為他訴,但請求 之基礎事實同一者、擴張或減縮應受判決事項之聲明者,不 在此限。民事訴訟法第255條第1項第2款、第3款定有明文。 查本件原告原起訴聲明為:㈠被告應將門牌號碼臺北市○○路0 段00巷00號3樓房屋(下稱系爭房屋)遷讓返還原告;㈡被告 應給付原告新臺幣(下同)284,000元,及自起訴狀繕本送 達翌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5%計算之利息;㈢被告應 自起訴狀繕本送達翌日起至返還系爭房屋之日止,按月給付 原告16,000元;㈣願供擔保請准宣告假執行,有民事起訴狀 可稽(見本院卷第11頁)。嗣原告於民國114年1月7日言詞 辯論時變更聲明為:㈠被告應將系爭房屋遷讓返還原告;㈡被 告應給付原告334,000元,及自114年1月7日言詞辯論筆錄繕 本送達翌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5%計算之利息;㈢被 告應自113年9月26日起至返還系爭房屋之日止,按月給付原 告16,000元;㈣願供擔保請准宣告假執行,亦有114年1月7日 言詞辯論筆錄可按(見本院卷第95頁)。再於114年3月5日 言詞辯論時減縮聲明第二項為:被告應給付原告332,400元 ,及自114年1月7日言詞辯論筆錄繕本送達翌日起至清償日 止,按週年利率5%計算之利息,有114年3月5日言詞辯論可 參(見本院卷第105頁),核原告所為,係基於兩造間同一 租賃契約關係之基礎事實而為請求及減縮應受判決事項之聲 明,依前揭規定,應予准許。次按,本件被告經受合法通知 ,無正當理由,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場,核無民事訴訟法第 386條各款所列情事,爰依原告之聲請,由其一造辯論而為 判決,均合先敘明。   二、原告主張略以:被告於111年9月26日與原告簽訂房屋租賃契 約(下稱系爭租約A),向原告承租系爭房屋,約定租賃期 間自111年9月29日至112年9月28日止(按起訴狀誤繕為自11 1年9月26日至112年9月25日止,應予更正),共計1年,每 月租金16,000元,租金應於每月30日前交付,被告並已交付 押租保證金50,000元予原告;迨至系爭租約A屆滿前,被告 為續租系爭房屋,又於112年9月25日與原告簽訂房屋租賃契 約(下稱系爭租約B),約定租賃期間自112年9月26日至113 年9月25日止,共計1年,每月租金16,000元,租金應於每月 30日前交付,兩造並將系爭租約A之押租保證金50,000元挪 為系爭租約B之押租保證金使用。詎被告僅曾於簽訂系爭租 約A時交付上開押租保證金50,000元予原告,之後卻未交付 租金,原告前以存證信函向被告催繳所欠租金,被告置之不 理,是被告自111年9月29日至113年9月25日期間積欠之租金 共382,400元(計算式:24個月×每月租金16,000元-3天之租 金1,600元=382,400元),經以押租保證金50,000元扣抵後 ,被告尚積欠租金332,400元(計算式:382,400元-50,000 元=332,400元);又系爭租約B於113年9月25日到期,原告 自得請求被告應將系爭房屋遷讓返還原告,且被告自113年9 月26日起對系爭房屋即屬無權占有,受有相當於租金之利益 ,致原告受有相當於租金之損害,應自113年9月26日起至返 還系爭房屋之日止,按月給付原告相當於租金之不當得利16 ,000元,爰依民法第767條、第455條、第179條、系爭租約A 及B之第4條之給付租金約定等法律關係起訴請求。並聲明: ㈠被告應將系爭房屋遷讓返還原告;㈡被告應給付原告332,40 0元,及自114年1月7日言詞辯論筆錄繕本送達翌日起至清償 日止,按週年利率5%計算之利息;㈢被告應自113年9月26日 起至返還系爭房屋之日止,按月給付原告16,000元;㈣願供 擔保請准宣告假執行 三、被告經合法通知,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場,亦未提出書狀作 何聲明陳述。 四、按所有人對於無權占有或侵奪其所有物者,得請求返還之, 民法第767條第1項前段定有明文。次按租賃定有期限者,其 租賃關係,於期限屆滿時消滅;承租人於租賃關係終止後, 應返還租賃物;承租人應依約定日期,支付租金,民法第45 0條第1項、第455條前段、第439條前段分別定有明文。又無 法律上之原因而受利益,致他人受損害者,應返還其利益, 民法第179條定有明文。而無權占有他人之土地,可能獲得 相當於租金之利益,為社會通常之觀念,故如無權占有他人 之房屋,加害人應返還之不當得利之範圍,為相當於租金之 利益(最高法院97年度台上字第294號判決可資參照)。經 查,本件原告主張之事實,業據其提出系爭租約A、系爭租 約B系爭契約書、臺北三張犁郵局113年1月25日第000057號 及回執、臺北三張犁郵局113年3月12日第000225號存證信函 等件可稽(見本院卷第21-59頁),又被告經合法通知,既 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場爭執,復未提出書狀答辯以供本院斟 酌,依民事訴訟法第436條第2項、第280條第3項、第1項之 規定,即視同自認原告之主張,原告前開主張自堪信為真實 。故原告請求被告返還系爭房屋,給付積欠之租金332,400 元及自114年1月7日言詞辯論筆錄繕本送達翌日即114年1月2 1日(見本院卷第97頁)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5%計算 之利息,並自113年9月26日起至返還系爭房屋之日止,按月 給付原告16,000元,均洵屬有據。 五、綜上所述,原告據以提起本件訴訟,請求被告將系爭房屋遷 讓返還原告,並給付332,400元及自114年1月21日起至清償 日止,按週年利率5%計算之利息,暨自113年9月26日起至返 還系爭房屋之日止,按月給付原告16,000元,均為有理由, 應予准許。 六、本件係就民事訴訟法第427條訴訟適用簡易程序所為被告敗 訴之判決,依同法第389條第1項第3款規定,應依職權宣告 假執行,並依同法第392條第2項規定,依職權宣告被告預供 擔保,得免為假執行。 七、民事訴訟費用負擔之依據:民事訴訟法第78條。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9  日          臺北簡易庭 法 官 陳仁傑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判決送達後20日內向本庭(臺北市○○區○ ○○路0段000巷0號)提出上訴狀。(須按他造當事人之人數附 繕本)。如委任律師提起上訴者,應一併繳納上訴審裁判費。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9  日                書記官 黃進傑

2025-03-19

TPEV-113-北簡-11864-20250319-1

北簡
臺北簡易庭

返還租賃物等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北簡字第1820號 原 告 震旦開發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廖慶章 原 告 震旦行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袁蕙華 共 同 訴訟代理人 周芠薈 複 代理人 陳欣儀 上列原告與被告新竹市私立安地卡幼兒園、被告陳鈺婷間返還租 賃物等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原告應於本裁定送達後十五日內,具狀補正被告丙○○○○○○○○○○工 商登記資料或最新公司變更登記事項表及其法定代理人之姓名與 住所或居所及其最新有記事戶籍謄本到院,並補正被告甲○○最新 有記事戶籍謄本到院,逾期即駁回其訴。   理 由 一、按訴狀應表明當事人、法定代理人及訴訟標的,並應記載當 事人、法定代理人或訴訟代理人姓名、住所或居所或營業所 及與當事人之關係,民事訴訟法第116條第1項及第2項、第2 44條第1項第1、2款定有明文。如起訴不合此等程式,法院 應定期命其補正,逾期未補正,應以裁定駁回之;前開規定 於簡易訴訟程序準用之,同法第249條第1項第6款、第436條 第2項復有明文。 二、本件原告起訴狀載被告為丙○○○○○○○○○○(統一編號00000000 )、乙○○,地址新竹市○區○○路0段00巷00號1樓,本院以統 一編號00000000查無被告資料,以新竹市○區○○路0段00巷00 號1樓地址亦查無被告資料,原告未提出被告工商登記資料 或最新公司變更登記事項表及其法定代理人之姓名與住所或 居所,亦無年籍資料(如出生年月日)及身分證字號,難以 確定被告為何人及其當事人能力及住居所,無法特定具體當 事人,其起訴之程式顯有欠缺,原告應補正主文所示資料到 院,逾期未補正,即駁回原告之訴。 三、原告起訴對象之姓名及住居所為何,乃原告起訴時應具備之 絕對訴訟成立(合法)要件,係屬原告起訴時應於起訴狀內記 載明確者,受訴法院固可職權調查,惟此僅限於原告起訴之 被告之姓名或住居所已可得特定而言(例如:某車號車主、 某房屋所有權人等)。並不包括證據之職權調查在內,當事 人仍應負舉證責任(最高法院91年度台上字第873號民事裁定 意旨參照),是該書狀程式要件欠缺應由原告自行補正,受 訴法院並無依職權調查證據以協助當事人補正之義務。 四、依民事訴訟法第249 條第1 項但書,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8  日            臺北簡易庭 法 官 趙子榮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8  日                  書記官 陳怡安

2025-03-18

TPEV-114-北簡-1820-20250318-1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

遷讓房屋等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民事判決 114年度訴字第358號 原 告 京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楊文彬 訴訟代理人 吳家維律師 被 告 李英瑜即德鑫工業社 上列當事人間遷讓房屋等事件,本院於民國114年2月19日言詞辯 論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一、被告應將門牌號碼臺北市○○區○○○路0段000號8樓包廂112室 房屋騰空遷讓返還予原告。 二、被告應給付原告新臺幣166,000元,及自民國114年2月3日起 至清償日止,按年息5%計算之利息。 三、被告應自民國114年2月3日起至騰空遷讓返還第一項房屋之 日止,按月給付原告新臺幣18,000元。 四、被告應自民國114年2月3日起至騰空遷讓返還第一項房屋之 日止,按日給付原告新臺幣600元。 五、訴訟費用由被告負擔。 六、本判決第一項於原告以新臺幣720,000元為被告供擔保後, 得假執行。 七、本判決第二項於原告以新臺幣55,000元為被告供擔保後,得 假執行。 八、本判決第三項於原告就各到期部分以新臺幣6,000元為被告 供擔保後,得假執行。 九、本判決第四項於原告就各到期部分以新臺幣6,000元為被告 供擔保後,得假執行。   事實及理由 壹、程序方面: 一、按訴狀送達後,原告不得將原訴變更或追加他訴,但擴張或 減縮應受判決事項之聲明者,不在此限,民事訴訟法第255 條第1項第3款定有明文。本件原告起訴聲明:㈣被告應自起 訴狀繕本送達翌日起至騰空遷讓返還房屋之日止,按日給付 原告新臺幣(下同)1,800元之違約金。嗣變更為:㈣被告應 自起訴狀繕本送達翌日起至騰空遷讓返還房屋之日止,按日 給付原告600元之違約金(見卷第89頁),核屬減縮應受判 決事項之聲明,依據前揭規定,並無不合,應予准許。  二、本件被告經合法通知,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場,核無民事訴 訟法第386條各款所列情形,爰依原告之聲請,由其一造辯 論而為判決。 貳、實體方面: 一、原告主張:兩造於民國112年3月間簽訂房屋租賃契約書(下 稱系爭租約),由被告向伊承租門牌號碼臺北市○○區○○○路0 段000號8樓包廂112室房屋(下稱系爭房屋),約定租期自 民國112年4月10日起至113年4月9日止,每月租金18,000元 ,系爭租約雖約定擔保金36,000元,但被告自承租以來並未 繳納。系爭租約於113年4月9日屆滿後,未另訂租約,被告 繼續使用系爭房屋,伊並無反對,視為以不定期期限繼續系 爭租約。詎被告自113年5月10日起即未給付租金,符合土地 法第100條第3款已逾2個月以上租金未付之規定,伊已於113 年12月10日發函催告被告於7日內給付積欠租金,屆期如未 給付,系爭屋租約即告終止,被告於113年10月12日仍未清 償租金,系爭租約乃於113年12月18日因停止條件成就而終 止,爰依民法第455條規定、系爭租約第7條第2項前段請求 遷讓返還系爭房屋;依系爭租約第3條第1項請求給付終止前 積欠租金126,000元,依系爭租約第7條第3項請求被告違約 造成伊支出之律師費4萬元;依民法第179條規定請求被告返 還租約終止後至返還房屋之日所受相當於租金之不當得利; 依系爭租約第7條第2項後段請求被告按日給付違約金等語。 並聲明:㈠被告應將系爭房屋騰空遷讓返還予原告。㈡被告應 給付原告166,000元,及自起訴狀繕本送達翌日起至清償日 止,按年息5%計算之利息。㈢被告應自起訴狀繕本送達翌日 起至騰空遷讓返還系爭房屋之日止,按月給付18,000元。㈣ 被告應自起訴狀繕本送達翌日起至騰空返還系爭房屋之日止 ,按日給付違約金600元。㈤願供擔保請准宣告假執行。 二、被告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場,亦未提出書狀作何聲明或陳述 。 三、本院之判斷:  ㈠被告應將系爭房屋騰空遷讓返還予原告:   按承租人於租賃關係終止後,應返還租賃物,民法第455條 前段定有明文。系爭租約第7條第2項前段約定:「乙方(按 即被告)於本租賃契約終止或期限屆滿之翌日起,應即將租 賃標的物誠心按照原狀遷讓交還甲方(按即原告),...」 (見卷第29頁)。原告主張被告向其承租系爭房屋,約定每 月租金為18,000元,系爭租約於113年4月9日屆滿後,未另 訂租約,被告繼續使用系爭房屋,原告並無反對,惟被告自 113年5月10日起即未給付租金等情,業據提出系爭租約、系 爭房屋位置平面圖、兩造間LINE對話紀錄、營業人統一編號 查詢結果、113年12月10日中和郵局722、724、725號存證信 函等件為證(見卷第29-30、21、37-65頁),堪信為真。系 爭租約於113年4月9日租賃期限屆滿,被告仍繼續使用系爭 房屋,原告不即表示反對意思,兩造間租賃關係視為以不定 期限繼續契約至明。再按出租人非因左列情形之一,不得收 回房屋:三.承租人積欠租金額,除擔保金抵償外,達二個 月以上時,土地法第100條第3款定有明文。查被告自113年5 月10日起即未給付租金,且亦未依約給付擔保金,迄至原告 113年12月10日寄送存證信函時已積欠2個月以上租金,則原 告以存證信函定期催告被告履行,同時表明於7日期限內不 履行,契約即為終止,係附有停止條件之終止租約意思表示 ,被告逾期仍不履行,則條件成就,即發生終止租約之效力 (最高法院87年度台簡上第7號裁定意旨參照),系爭租約 於113年12月18日已生合法終止效力,則原告依民法第455條 前段規定、系爭租約第7條第2項前段約定請求被告將系爭房 屋騰空遷讓返還予原告,應屬有據。  ㈡被告應給付原告166,000元,及自114年2月3日起至清償日止 ,按年息5%計算之利息:    按系爭租約第3條第1項約定:租金每月18,000元整(含稅) ,並應於每月10日前匯款;第7條第3項約定:違約處罰:㈢ 甲、乙任一方入有違約情事,至損害他方權益時,願賠償他 方之損害及支付因涉及之訴訟費、律師費(稅捐機關核定之 最低收費標準)或其他相關費用(見卷第29頁)。原告主張 被告迄至終止租約為止,共積欠7個月租金(即113年5月10 日起至113年12月9日),合計為126,000元(=18,000元×7) 。另依稅捐機關核算112年度執行業務者收入標準規定,律 師於民事訴訟案件於直轄市收入額標準為4萬元(見卷第67 頁),被告既有未依約繳納租金之違約情事,原告確實委任 律師提起本件民事訴訟,有民事委任狀可憑(見卷第19頁) ,則原告依系爭租約第7條第3項約定請求被告給付律師費40 ,000元,亦屬有據。原告另依民法第229條第2項規定請求上 開給付(即積欠租金126,000元、律師費40,000元)加計法 定遲延利息即自起訴狀繕本送達翌日即114年2月3日(見卷 第83頁)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5%計算之利息,洵屬有據。  ㈢被告應自114年2月3日起至騰空遷讓返還系爭房屋之日止,按 月給付原告18,000元:   按無法律上之原因而受利益,致他人受損害者,應返還其利 益,民法第179條前段定有明文。而無權占有他人不動產, 可獲得相當於租金之利益,此為社會通常之觀念。系爭租約 於113年12月18日終止後,被告即無繼續占有使用系爭房屋 之法律上原因,其繼續使用系爭房屋,致原告受有無法繼續 使用收益系爭房屋之損害,自應給付原告相當於系爭房屋租 金之不當得利。又依系爭租約第3條第1項約定系爭房屋月租 為18,000元,則原告請求被告自起訴狀繕本送達翌日即114 年2月3日起,至被告騰空遷讓返還系爭房屋之日止,按月給 付相當於租金之不當得利18,000元,應屬有據。  ㈣被告應自114年2月3日起至騰空返還系爭房屋之日止,按日給 付原告違約金600元:   依系爭租約第7條第2項後段約定:「...,如不即時遷讓交 還租賃標的物時,甲方(按即原告)得向乙方(按即被告) 請求按實際逾期日數以每日(採每月租金十分之一)元計算 之逾期懲罰性違約金,逾期不滿1日者,以1日計算,乙方決 無異議」(見卷第29頁)。原告主張於系爭租約終止後,被 告仍繼續占有使用系爭房屋,則原告依系爭租約第7條第2項 後段約定,請求被告自起訴狀繕本送達翌日即114年2月3日 起,至被告騰空遷讓返還系爭房屋之日止,按日給付違約金 600元,亦屬有據。 四、綜上所述,原告依民法第455條、第179條規定、系爭租約第 7條第2項、第3條第1項、第7條第3項約定請求被告騰空遷讓 返還系爭房屋;請求被告給付166,000元,及自114年2月3日 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5%計算之利息;請求被告自114年2月 3日起至騰空遷讓返還系爭房屋之日止,按月給付18,000元 ;請求被告自114年2月3日起至騰空返還系爭房屋之日止, 按日給付違約金600元,均有理由,應予准許。 五、原告陳明願供擔保請准宣告假執行,核無不合,爰酌定相當 擔保金額准許之。 六、訴訟費用負擔之依據:民事訴訟法第78條。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8  日          民事第八庭 法 官 張瓊華 上列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判決對本判決上訴,應於判決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 上訴狀(須附繕本)。如委任律師提起上訴者,應一併繳納上訴 審裁判費。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8  日                書記官 邱美嫆

2025-03-18

TPDV-114-訴-358-20250318-1

湖簡
內湖簡易庭

返還租賃物等

宣 示 判 決 筆 錄                    114年度湖簡字第29號 原 告 中租迪和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陳鳳龍 訴訟代理人 歐陽方奕 被 告 蔡燦瑜即蔡燦瑜地政士事務所 上列當事人間114年度湖簡字第29號返還租賃物等事件,本院於 中華民國114年 3月17日言詞辯論終結,並於114年 3月17日在本 院公開宣示判決。 出席職員如下: 法 官 許凱翔 書 記 官 許慈翎 通 譯 黃郁文 朗讀案由。 到場當事人: 如報到單所載。 法官依民事訴訟法第434條第2項、第1項宣示判決主文如下,不 另作判決書:   主 文 一、被告應給付原告新臺幣90,000元,及自民國113 年2 月10日   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16%算之利息。 二、被告應將數位影印機Fuji Xerox DocuCentre-IV C4470(機   號:198169號)1台返還予原告。 三、訴訟費用新臺幣4,080 元,及自本判決確定之翌日起至清償   日止,按週年利率5%計算之利息,由被告負擔。 四、本判決得假執行。   事實及理由要領 一、本件事實要領引用原告歷次書狀及言詞辯論筆錄。 二、原告主張:如起訴狀與歷次書狀所述。並聲明:如主文第1   、2 項所示。 三、法院判斷:原告主張之事實及請求權基礎,業據提出如起訴   狀所附之文件資料為證,被告經合法通知未到場辯論,堪認   原告主張為真實。因此,原告請求被告給付如主文第1項所   示,為有理由,應予准許。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7  日           臺灣士林地方法院內湖簡易庭             書記官 許慈翎             法 官 許凱翔 上列筆錄正本業經核對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判決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並應 記載上訴理由,如於本判決宣示後送達前提起上訴者,應於判決 送達後20日內補提上訴理由書(須附繕本)。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7  日             書記官 許慈翎

2025-03-17

NHEV-114-湖簡-29-20250317-2

臺灣士林地方法院

返還租賃房屋

臺灣士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補字第17號 原 告 姚峯文 被 告 姜曾繁祥(原名曾繁祥)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返還租賃房屋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原告應於本裁定送達後柒日內,補繳裁判費新臺幣伍萬肆仟肆佰 陸拾元,逾期未補正,即駁回其訴。   理 由 一、按訴訟標的之價額,由法院核定;核定訴訟標的之價額以起 訴時之交易價額為準,無交易價額者以原告就訴訟標的所有 之利益為準,民事訴訟法第77條之1第1項、第2項分別定有 明文。次按以一訴主張數項標的者,其價額合併計算之,同 法第77條之2第1項前段亦有明定。又請求返還租賃物及給付 租約終止前已發生之欠租,二者訴訟標的不同,亦非同時存 在,且無主從關係,該租金請求並非返還房屋之附帶請求, 應與返還房屋之訴訟標的合併計算其價額(最高法院107年 度台抗字第897號裁定意旨參照)。 二、經查,原告起訴請求被告應將門牌號碼新北市○○區○○路0段0 00號10樓房屋(下稱系爭房屋)騰空返還予原告,並給付原 告新臺幣(下同)72,000元。而系爭房屋經新北市政府地政 局估定於民國113年8月22日原告起訴時之價額為5,320,464 元,此有新北市地政局113年12月2日新北地價字第11323920 73號函附建物現值調查估價表在卷可稽(見本院113年度士 司簡調字第1219號卷第63至65頁);又原告請求給付72,000 元部分,係請求被告給付已到期之租金及起訴前之違約金, 依前揭規定及裁定意旨,此部分訴訟標的金額應合併計算。 因此,本件訴訟標的價額合計為5,392,464元(計算式:5,3 20,464元+72,000元=5,392,464元),應徵第一審裁判費54, 460元。茲依民事訴訟法第249條第1項但書之規定,限原告 於收受本裁定送達後7日內補繳,逾期未繳,即駁回原告之 訴。 三、爰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7  日          民事第一庭 法 官 蘇錦秀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核定訴訟標的價額部分,如不服裁定得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向本 院提出抗告狀,並繳納抗告裁判費新臺幣1,500元(若經合法抗 告,命補繳裁判費之裁定,並受抗告法院之裁判)。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7  日                書記官 詹欣樺

2025-03-17

SLDV-114-補-17-20250317-1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

返還土地等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民事判決 111年度訴字第2716號 原 告 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南投分署(原名行政院農 業委員會林務局南投林區管理處) 法定代理人 李政賢 訴訟代理人 潘思澐律師 被 告 余文忠 訴訟代理人 蕭立俊律師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返還土地等事件,本院於民國114年1月23日言 詞辯論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被告應給付原告新臺幣12萬1,179元,及其中新臺幣8萬4,409元 自民國111年10月5日起,其餘新臺幣3萬6,770元自民國114年1月 23日起,均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百分之5計算之利息。 原告其餘之訴駁回。 訴訟費用由原告負擔。 本判決第一項得假執行;但被告如以新臺幣12萬1,179元為原告 預供擔保,得免為假執行。 原告其餘假執行之聲請駁回。   事實及理由 壹、程序方面   按訴狀送達後,原告不得將原訴變更或追加他訴。但擴張或 減縮應受判決事項之聲明者,不在此限。不變更訴訟標的, 而補充或更正事實上或法律上之陳述,非為訴之變更或追加 ,民事訴訟法第255條第1項第3款、第256條分別定有明文。 本件原告起訴時原聲明:「被告應將坐落臺中市○○區○○○○ 段000地號土地(下稱系爭土地)如附圖一所示之工寮拆除 、檳榔樹刈除(依實際測量為準),並將占用之土地如附圖 一所示黃色實線圍繞範圍面積共為7,503平方公尺(僅為估 算,實際面積以測量為準)返還予原告。被告應給付原告 新臺幣(下同)8萬4,409元,及自起訴狀繕本送達之翌日起 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5%計算之利息。被告應自起訴狀 繕本送達之日起至返還系爭土地之日止,按月給付被告1,40 7元」(見本院卷第13頁);嗣本院囑託臺中市太平地政事 務所就系爭土地上之占用情形及面積測量並繪製民國113年1 2月3日土地複丈成果圖(收件日期文號為113年11月4日平土 測字第105300號,即本判決書之附圖,下稱附圖),又因被 告已於113年12月9日將系爭土地移轉占有予原告,原告於11 4年1月23日本院言詞辯論期日撤回關於返還系爭土地之請求 ,並變更訴之聲明為:被告應將系爭土地如附圖所示面積6 6.87平方公尺之建物拆除;及附圖所示面積7,503平方公尺 之租賃位置內之檳榔樹除去騰空。被告應給付原告8萬4,40 9元,及自111年10月5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5%計算 之利息。被告應給付原告3萬6,770元,及自民事變更聲明 狀送達之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5%計算之利息(見本 院卷第349至350頁)。經核原告變更訴之聲明第2項之遲延 利息起算日、第3項請求之金額及追加請求此部分之遲延利 息,核屬擴張或減縮應受判決事項之聲明,與前開規定相符 ,應予准許。至原告依測量結果就被告應拆除地上物之具體 位置及面積之特定,則僅係補充其聲明使之完足、明確,屬 補充或更正事實上之陳述,非屬訴之變更或追加,合先敘明 。 貳、實體方面 一、原告主張:系爭土地為原告管理之國有土地。兩造於60年11 月15日就系爭土地內之臺中縣○○鎮○○○○○區○○○○○○○○○里○○區 ○○○○○○號65、實際承租面積7,503平方公尺之土地(下稱系 爭林地)簽立國有森林用地出租造林契約書(下稱系爭租約 ),租約期間為60年11月15日起至69年11月14日止,惟租約 期滿後,被告經原告催告迄未向原告申請換約,原租賃關係 已消滅,被告並無占有系爭林地之權源,被告負有將系爭林 地返還原告之契約義務,詎被告迄未將系爭林地交還原告, 並在系爭土地上搭建1座工寮(面積為66.87平方公尺,下稱 系爭工寮)及種植檳榔樹(面積為7,503平方公尺,下稱系 爭檳榔樹),占用面積共7,503平方公尺,嗣於113年12月9 日方將系爭林地移轉占有予原告,被告應拆除系爭工寮、檳 榔樹。又被告於系爭租約終止後,未將系爭林地交還原告前 ,系爭林地仍為被告所占有,被告實際上有無利用系爭林地 ,不影響其占有事實之認定,被告自69年11月15日起無權占 用系爭林地,屬無法律上原因受有利益,致原告受有損害。 因系爭土地之申報地價為每平方公尺45元,被告無權占用之 土地面積為7,503平方公尺,其占用土地所受利益應按土地 申報總價額年息5%計算為相當(國有林地慣例係按土地及其 建築物申報總價額年息5%計算),被告應給付自起訴狀繕本 送達之日回溯5年相當於租金之不當得利8萬4,409元(計算 式:45×7503×5%×5=84409);另被告交還系爭林地之占有予 原告前,其受有不當得利之狀態持續存在,每月受有相當於 租金之利益1,407元(計算式:45×7503×5%×1/12=1407,元 以下四捨五入),被告自111年10月5日起至113年12月9日返 還系爭土地予原告止,應給付原告合計3萬6,770元【計算式 :26×1407+(4/30)×1407=36770,元以下四捨五入】。爰依 民法第767條第1項中段、第455條、第179條規定,提起件本 件訴訟等語,並聲明:  ㈠被告應將系爭土地如附圖所示面積66.87平方公尺之建物拆除 ;及附圖所示面積7,503平方公尺之租賃位置內之檳榔樹除 去騰空。  ㈡被告應給付原告8萬4,409元,及自111年10月5日起至清償日 止,按週年利率5%計算之利息。  ㈢被告應給付原告3萬6,770元,及自民事變更聲明狀送達之日 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5%計算之利息。  ㈣原告願供擔保,請准宣告假執行。 二、被告則以:被告長年定居於苗栗縣,向原告承租系爭林地期 間,係在系爭林地種植樹薯,未曾在系爭土地搭設任何地上 物或種植檳榔樹,嗣系爭租約於69年11月14日期滿後,被告 並未續租,斯時系爭土地上亦無任何工寮或檳榔樹,被告就 系爭工寮及系爭檳榔樹並無事實上處分權,原告請求被告拆 除系爭工寮及除去系爭檳榔樹,為無理由。原告身為政府機 關,應密切觀察系爭土地使用情形,卻於租約終止36年後始 主張被告違法搭設系爭工寮及種植系爭檳榔樹,顯然悖於常 情。倘認被告就系爭工寮及系爭檳榔樹具有事實上處分權, 原告之租賃物返還請求權亦已罹於時效。再者,系爭土地地 處偏僻,道路難行,周圍環境荒蕪,無任何商業活動,應以 不超過地價3%作為計算相當於租金之不當得利之基準等語, 資為抗辯,並聲明:㈠駁回原告之訴及假執行之聲請。㈡如受 不利判決,請准供擔保免為假執行。 三、兩造不爭執事項(見本院卷第350至352頁):  ㈠臺中市○○區○○○○段000地號土地(即系爭土地)為中華民國所 有,管理機關為原告(見本院卷第29頁土地查詢資料)。  ㈡兩造(原告原為臺灣省政府農林廳林務局埔里林區管理處, 嗣於88年改制為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林務局南投林區管理處, 於112年再改制為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南投分署)於60 年11月15日就臺中縣○○鎮○○○○○區○○○○○○○○○里○○區○○○○○○號 65、實際承租面積7,503平方公尺之土地(下稱系爭林地) 簽立租賃契約(下稱系爭租約),約定由被告承租該土地種 植相思樹、竹類造林,租賃期間自60年11月15日起至69年11 月14日止,承租人如需繼續租用應依臺灣省森林用地出租造 林辦法第13條規定於租約屆滿前3個月聲請林務局續租,逾 期視為放棄,期滿由林務局收回林地(見本院卷第33至39頁 出租造林契約書)。系爭林地係位於系爭土地內,地點如臺 中市太平地政事務所收件日期文號113年11月4日平土測字第 105300號土地複丈成果圖(即附圖)「租賃位置」所示(見 本院卷第331頁土地複丈成果圖)。  ㈢被告於系爭租約期滿後,並未聲請續租,亦未將系爭林地交 付及移轉占有予原告,被告對系爭林地已無占有之正當權源 。  ㈣系爭土地上有遭人搭建系爭工寮及種植檳榔樹,系爭工寮面 積為66.87平方公尺,地點如附圖「建物位置」所示;系爭 林地內種植之檳榔樹面積為7,503平方公尺,地點如附圖「 租賃位置」所示(見本院卷第23至28、131頁位置圖及照片 、第331頁土地複丈成果圖)。  ㈤原告於111年2月23日以郵局存證信函請求被告將系爭林地上 之工寮及檳榔拆(移)除,交還系爭林地,該信函於同年2 月25日送達於被告(見本院第45至49頁存證信函及回執)。  ㈥被告以113年9月20日民事答辯(四)狀主張以該書狀對原告 為返還系爭林地之意思表示(見本院卷第301頁)。被告於1 13年12月9日有協同原告至系爭林地將系爭林地移轉占有予 原告。 四、法院之判斷:  ㈠被告就系爭土地上之系爭工寮、系爭檳榔樹並無處分權,原 告不得請求被告拆除系爭工寮及除去系爭檳榔樹:  ⒈按所有人對於無權占有或侵奪其所有物者,得請求返還之。 對於妨害其所有權者,得請求除去之。有妨害其所有權之虞 者,得請求防止之;承租人於租賃關係終止後,應返還租賃 物;租賃物有生產力者,並應保持其生產狀態,返還出租人 ,民法第767條第1項、第455條分別定有明文。又物之拆除 ,為事實上之處分行為,僅所有人或有事實上處分權之人, 方有拆除之權限(最高法院102年度台上字第2053號判決意 旨參照)。  ⒉查系爭土地為原告管理之國有土地,兩造就系爭林地訂有系 爭租約,約定由被告承租系爭林地種植相思樹、竹類造林, 租賃期間自60年11月15日起至69年11月14日止,被告於系爭 租約期滿後,並未聲請續租,被告對系爭林地已無占有之正 當權源,被告於113年12月9日將系爭林地移轉占有予原告。 又系爭土地上有遭人搭建系爭工寮及種植檳榔樹,系爭工寮 面積為66.87平方公尺,地點如附圖「建物位置」所示;系 爭林地內種植之系爭檳榔樹面積為7,503平方公尺,地點如 附圖「租賃位置」所示等情,為兩造所不爭執,並有土地查 詢資料、國有森林用地出租造林契約書(見本院卷第29、33 至29頁)、林地收回位置圖、現況照片、臺中市太平地政事 務所113年12月3日土地複丈成果圖為憑(見本院卷23至28、 131、331頁),固堪認定。惟被告否認系爭工寮及系爭檳榔 樹為其所搭設、種植,原告請求被告除去系爭工寮及系爭檳 榔樹,自應由原告就被告為系爭工寮及系爭檳榔樹之所有人 或事實上處分權人負舉證責任。  ⒊依系爭租約所載,被告承租系爭林地係約定種植相思樹、竹 類造林,被告則自陳伊於承租系爭林地期間僅用以種植樹薯 ,否認有在系爭林地種植檳榔樹之情形。而本院於113年5月 21日會同兩造至系爭土地現場履勘,系爭工寮為一棟磚造及 部分鐵皮搭建之工寮,內為一空置之神壇,旁邊較小之鐵皮 工寮內有廢棄床板及部分雜物,工寮外圍雜林有種植檳榔樹 ,此有本院勘驗筆錄及現場照片可稽(見本院卷第269至283 頁)。依系爭工寮及系爭檳榔樹之現況,該工寮現已荒廢無 人使用,工寮內外及附近均無留存足供辨識其所有人或使用 者之跡證,自無從認定系爭工寮及系爭檳榔樹為被告所搭建 、種植。此外,原告並未提出其他證據證明被告為系爭工寮 及系爭檳榔樹之所有人或事實上處分權人,是被告並無拆除 系爭工寮及除去系爭檳榔樹之權限。從而,原告依民法第76 7條第1項中段或民法第455條規定,請求原告拆除系爭工寮 及除去系爭檳榔樹,即屬無據,無從准許。  ㈡原告得依民法第179條規定,請求被告返還自起訴狀繕本送達 之日回溯5年之相當於租金之不當得利8萬4,409元,及自111 年10月5日至113年12月9日止,相當於租金之不當得利3萬6, 770元:   ⒈按租賃定有期限者,其租賃關係,於期限屆滿時消滅;承租 人於租賃關係終止後,應返還租賃物;有交付不動產義務之 債務人,於債權人遲延後,得拋棄其占有;前項拋棄,應預 先通知債權人,但不能通知者,不在此限。民法第450條第1 項、第455條前段、第241條分別定有明文。次按所謂返還租 賃之土地,當係指依債務本旨,向出租人移轉租賃土地之占 有而言。依民法第946條第1項規定,占有之移轉因占有物之 交付而生效力。如果僅由債務人一方拋棄其占有,則惟有民 法第241條所定之情形,始得免其給付之義務。又有交付不 動產義務之債務人,於債權人遲延後,須拋棄其占有,始得 免除交付義務,在拋棄占有前,尚難謂其交付義務已消滅( 最高法院73年度台上字第4363號、76年度台上字第2121號判 決意旨參照)。故承租人於租賃期滿或終止後須有交付及移 轉租賃物之占有予出租人之行為,始得謂已履行承租人返還 租賃物之義務,若無民法第241條第1項所定之情形,不得僅 以消極拋棄對於租賃物之占有,即免除其交付之義務。  ⒉查系爭租約所定之租賃期限至69年11月14日止,被告於系爭 租約租期屆滿後未續租,租賃關係業已消滅,然被告迄113 年12月9日之前,並未將系爭林地交付及移轉占有予原告之 情,為兩造所不爭執。而所謂返還租賃之土地,係指承租人 依債務本旨向出租人移轉所租賃土地之占有,依民法第946 條第1項規定,占有之移轉因占有物之「交付」而生效力, 被告既負有交還系爭林地予原告之義務,即需與原告辦理點 交以為交付,在兩造會同於系爭林地現場確認並點交之前, 無從認系爭林地之占有已由被告移轉給原告,被告亦不得主 張拋棄系爭林地之占有以免其返還義務。從而,系爭林地自 系爭租約租期屆滿後,迄113年12月9日兩造會同至系爭林地 ,將系爭林地移轉占有予原告之前,其實質上占有之狀態均 未改變,仍在被告之繼續占有中。  ⒊按無法律上之原因而受利益,致他人受損害者,應返還其利 益。雖有法律上之原因,而其後已不存在者,亦同,民法第 179條定有明文。又依不當得利之法則請求返還不當得利, 以無法律上之原因而受利益,致他人受有損害為其要件,故 其得請求返還之範圍,應以對方所受之利益為度,非以請求 人所受損害若干為準,無權占有他人土地,可能獲得相當於 租金之利益為社會通常之觀念(最高法院61年度台上字第16 95號判決意旨參照)。本件被告於系爭租約租期屆滿後仍占 有系爭林地至113年12月9日止,業經認定如前,則被告於租 期屆滿後無合法權源占有系爭林地,其所受利益即為「占有 系爭林地」,並致原告無法就系爭林地為使用收益而受有損 害,被告所受之利益依其性質屬不能返還,故應返還以相當 於租金計算之利益。是原告依民法第179條規定,請求被告 給付自起訴狀繕本送達之日回溯5年,及自111年10月5日起 至113年12月9日返還系爭土地予原告止,相當於租金之不當 得利,自屬有據。  ⒋按耕地租用之地租,不得超過法定地價百分之8,為土地法第 110條第1項所明定。至法定地價者,依土地法第148條規定 ,係指土地所有權人依土地法所申報之地價。又基地租金之 數額,除以基地申報地價為基礎外,尚須斟酌基地之位置, 工商業繁榮之程度,承租人利用基地之經濟價值及所受利益 等項,並與鄰地租金相比較,以為決定(最高法院68年度台 上字第3071號判決意旨參照)。上開耕地租金之限制,雖非 當然適用於林地,仍可作為計算賠償標準之參考。查系爭林 地位於臺中市太平區山區,土地使用分區為森林區,四周均 為雜木林,出入係經由產業道路連接林間小徑,尚適於林業 使用等情,有現場照片、航照圖可參(見本院卷第23至28、 283、331頁),是系爭林地位於山區,地處偏僻,但仍適為 林業種植使用,且其申報地價僅每平方公尺45元,業已反應 其土地利用之經濟價值,本院認為原告主張以申報地價年息 5%計算相當於租金之不當得利金額,尚屬允當。被告抗辯應 以申報地價3%計算不當得利金額,尚非可採。從而,以申報 地價年息5%計算,被告占用系爭林地面積7,503平方公尺, 自本件起訴時回溯5年,可獲得相當於租金之不當得利總額 應為8萬4,409元(計算式:45×7503×5%×5=84409,元以下四 捨五入);又被告占用系爭林地每月可得相當於租金之不當 得利數額為1407元(計算式:45×7503×5%÷12=1407,元以下 四捨五入),則自111年10月5日起算至113年12月9日止相當 於租金之不當得利金額應為3萬6,770元【計算式:1407×(26 +4/30)=36770,元以下四捨五入】。是原告依民法第179條 規定,請求被告返還自起訴狀繕本送達之日回溯5年之相當 於租金之不當得利8萬4,409元,及自111年10月5日至113年1 2月9日止,相當於租金之不當得利3萬6,770元,核屬有據, 應予准許。    ㈢按給付有確定期限者,債務人自期限屆滿時起,負遲延責任 。給付無確定期限者,債務人於債權人得請求給付時,經其 催告而未為給付,自受催告時起,負遲延責任。其經債權人 起訴,或依督促程式送達支付命令,與催告有同一之效力; 又遲延之債務,以支付金錢為標的者,債權人得請求依法定 利率計算之遲延利息。但約定利率較高者,仍從其約定利率 ;而應付利息之債務,其利率未經約定,亦無法律可據者, 週年利率為百分之5,民法第229條第1項、第2項、第233條 第1項、第203條分別定有明文。本件原告起訴之聲明第2、3 項係請求被告給付原告自起訴狀繕本送達之日回溯5年之不 當得利8萬4,409元,及自起訴狀繕本送達之日起按月給付原 告不當得利1,407元,嗣於114年1月23日變更聲明第3項為請 求被告給付3萬6,770元,及自民事變更聲明狀送達之日起至 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5%計算之利息。而本件起訴狀係於11 1年9月14日送達於被告(見本院卷第71頁送達證書),至原 告上開變更聲明狀繕本係由原告直接寄送予被告,而原告並 未提出證據說明該變更聲明狀送達被告之時間,本院參酌原 告於本院114年1月23日言詞辯論期日,業已當庭陳明該變更 後之訴之聲明,被告至遲於斯時即已知悉原告上開變更聲明 之請求,爰以該日作為原告民事變更聲明狀繕本送達被告之 日期。被告經原告催告後迄未給付,應負遲延責任。是以, 原告就請求被告返還自起訴狀繕本送達之日回溯5年之不當 得利部分,併請求自111年10月5日起,另就請求被告返還自 111年10月5日起至113年12月9日止之不當得利部分,併請求 自114年1月23日起,均至清償日止,按法定利率即週年利率 5%計算之利息,自應准許。  五、綜上所述,原告依民法第179條規定,請求被告應給付原告1 2萬1,179元,及其中8萬4,409元自111年10月5日起,其餘3 萬6,770元自114年1月23日起,均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5 %計算之利息,為有理由,應予准許。逾此範圍之請求,為 無理由,應予駁回。 六、兩造均陳明願供擔保聲請宣告假執行或免為假執行,經核原 告勝訴部分,所命給付金額未逾50萬元,應依民事訴訟法第 389條第1項第5款職權宣告假執行;並依被告聲請酌定相當 擔保金額,准被告預供擔保得免為假執行。至原告敗訴部分 ,其假執行聲請失所依據,應予駁回。 七、本件事證已臻明確,兩造其餘攻防方法及所提證據,經本院 勘酌後,認與判決結果不生影響,爰不予逐一論駁,附此敘 明。 八、按以一訴附帶請求其孳息、損害賠償、違約金或費用者,不 併算其價額,修正前民事訴訟法第77之2條第2項定有明文。 本件係於修正之民事訴訟法施行前即111年11月2日繫屬本院 ,依民事訴訟法施行法第19條,仍適用修正前之民事訴訟法 第77條之2第2項規定,即訴訟標的價額不併算附帶請求之孳 息。本件原告勝訴部分僅涉及相當於租金之不當得利之請求 ,依前開規定不併算為本件訴訟標的價額而為徵收裁判費, 原告其餘之訴均為敗訴,是以本件訴訟費用仍應由原告負擔 ,附此說明。 九、訴訟費用負擔之依據:民事訴訟法第79條。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3  日          民事第二庭  法 官 李宜娟 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本判決上訴,須於判決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如 委任律師提起上訴者,應一併繳納上訴審裁判費。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3  日                 書記官 李噯靜

2025-03-13

TCDV-111-訴-2716-20250313-1

本網站部分內容為 AI 生成,僅供參考。請勿將其視為法律建議。

聯絡我們:[email protected]

© 2025 Know9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