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鄭玉佩

共找到 250 筆結果(第 61-70 筆)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

損害賠償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補字第581號 原 告 丙○○ 訴訟代理人 陳敬中律師 被 告 戊○○ 被 告 甲(丁○○之未成年子女) 兼 上一人 法定代理人 丁○○ 乙(甲之母親) 上列當事人間損害賠償事件,原告起訴未據繳納裁判費。按提起 民事訴訟,應依民事訴訟法第77條之13之規定繳納裁判費,此為 必備之程式。次按訴訟標的之價額,由法院核定;當事人書狀, 除別有規定外,應記載當事人姓名及住所或居所;書狀不合程式 或有其他欠缺者,審判長應定期間命其補正,同法第77條之1第1 項、第116條第1項第1款前段、第121條第1項分別定有明文。本 件訴訟標的價額應核定為新臺幣(下同)243萬4,000元,應徵第 一審裁判費3萬48元。又原告於起訴狀並未記載被告甲、乙真實 姓名及住所或居所,此部分起訴程式於法亦顯有未合。茲依民事 訴訟法第249條第1項但書之規定,限原告於收受本裁定正本送達 後10日內具狀補正被告甲、乙姓名及住所或居所(請原告向臺北 市政府消防局調取火災報案時間民國113年11月25日17時9分、火 災發生地點臺北市○○區○○○路0段00號12樓之火災現場調查資料( 包含訪談紀錄)確認玩火引發火災之未成年子女甲姓名年籍資料 ,並向戶政機關調取該未成年子女甲與其母親乙之戶籍資料)並 補繳裁判費,逾期未補正,即駁回其訴。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4 日 民事第一庭 法 官 范智達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本裁定抗告須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繳 納抗告費新臺幣1,5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4 日 書記官 鄭玉佩

2025-03-04

TPDV-114-補-581-20250304-1

執事聲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

聲明異議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執事聲字第81號 抗 告 人 廖王桂美 廖振輝 上列抗告人與相對人中華開發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間因本院11 4年度執事聲字第81號清償債務強制執行聲明異議事件,抗告人 對於民國114年2月10日本院裁定提起抗告。查本件應徵裁判費新 臺幣1,500元,未據抗告人繳納,茲限該抗告人於收受本裁定送 達後五日內向本院如數繳納,如逾期未繳即駁回抗告,特此裁定 。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4 日 民事第一庭 法 官 范智達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本裁定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4 日 書記官 鄭玉佩

2025-03-04

TPDV-114-執事聲-81-20250304-2

執事聲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

聲明異議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執事聲字第86號 抗 告 人 賴艾蓮 上列抗告人與相對人張美華間因本院114年度執事聲字第86號給 付租金等強制執行聲明異議事件,抗告人對於民國114年2月13日 本院裁定提起抗告。查本件應徵裁判費新臺幣1,500元,未據抗 告人繳納,茲限該抗告人於收受本裁定送達後五日內向本院如數 繳納,如逾期未繳即駁回抗告,特此裁定。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4 日 民事第一庭 法 官 范智達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本裁定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4 日 書記官 鄭玉佩

2025-03-04

TPDV-114-執事聲-86-20250304-2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

給付頻道租賃費用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補字第582號 原 告 凱擘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王鴻紳 訴訟代理人 徐胤真律師 被 告 運豐國際多媒體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林冠羽 原告因給付頻道租賃費用事件,曾聲請對被告發支付命令,惟被 告已於法定期間內對支付命令提出異議,應以支付命令之聲請視 為起訴。本件訴訟標的價額核定為新臺幣(下同)931萬202元, 應繳裁判費9萬3,268元,扣除前繳支付命令裁判費500元外,尚 應補繳9萬2,768元。茲限原告於收受本裁定送達後5日內補繳裁 判費9萬2,768元,如逾期未補繳,即駁回原告之訴。特此裁定。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4 日 民事第一庭 法 官 范智達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本裁定抗告須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繳 納抗告費新臺幣1,5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4 日 書記官 鄭玉佩

2025-03-04

TPDV-114-補-582-20250304-1

執事聲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

聲明異議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執事聲字第36號 異 議 人 劉月嫆 相 對 人 彰化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凌忠嫄 上列當事人間清償債務強制執行事件,異議人對於民國113年12 月5日本院民事執行處司法事務官所為112年度司執字第127109號 裁定聲明異議,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異議駁回。 異議程序費用由異議人負擔。   理 由 一、按強制執行事件,由法官或司法事務官命書記官督同執達員 辦理之。本法所規定由法官辦理之事項,除拘提、管收外, 均得由司法事務官辦理之,強制執行法第3條及法院組織法 第17條之2第1項第2款定有明文。又當事人或利害關係人, 對於執行法院強制執行之命令,或對於執行法官、書記官、 執達員實施強制執行之方法,強制執行時應遵守之程序,或 其他侵害利益之情事,得於強制執行程序終結前,為聲請或 聲明異議;前項聲請及聲明異議,由執行法院裁定之,亦為 強制執行法第12條第1項本文、第2項所明定。次按司法事務 官處理事件所為之處分,與法院所為者有同一之效力。當事 人對於司法事務官處理事件所為之終局處分,得於處分送達 後10日之不變期間內,以書狀向司法事務官提出異議。司法 事務官認前項異議有理由時,應另為適當之處分;認異議為 無理由者,應送請法院裁定之。法院認第1項之異議為有理 由時,應為適當之裁定;認異議為無理由者,應以裁定駁回 之,民事訴訟法第240條之3、第240條之4第1項本文、第2項 、第3項分別定有明文。上開規定,為強制執行程序所準用 ,強制執行法第30條之1復有明文。查本院民事執行處司法 事務官於民國113年10月17日作成112年度司執字第199051號 裁定(下稱原裁定),並於113年10月24日送達異議人戶籍 地高雄市○○區○○路0巷0號之同居人(司執卷第201頁),異 議人於原裁定送達後10日內具狀聲明異議,司法事務官認其 異議無理由而送請本院裁定,經核與上開規定相符,先予敘 明。 二、異議意旨略以:債權人收到保證契約書後,長年以一只合約 追殺討債,完全不顧債務人的要求(如確認債務金額及如何 計算),換約也不通知。請法院逕依卷證審酌重新調查終止 保約。同時目的是懇求釐清真相後,做後續的執行,而非只 憑債權人一只憑證。強制執行法第52條第122條規定應酌留 債務人共同生活之親屬生活所必要之金錢或債權。異議人對 於傾全力幫助異議人以致積勞成疾的弟弟給予異議人僅有棉 薄的償還,及盡心的照顧,而他亦付異議人生活費,以後將 要有很大之支出。異議人自己也自顧不暇,三餐事小,面對 年老體衰且是單身才是大事。至於102年2月起領的勞保老年 年金給付係新臺幣(下同)22,443元,之後的23,949元是隨 物價上漲指數的。異議人現在唯一收入每月勞保年金能隨時 變現的,只是盡棉薄之力。欠債還錢本是天經地義,但這不 是異議人的債,法律也需要考量人情,異議人的保單保險金 有一半受益人是劉昌泉。金管會113年10月24日提出的保單 強制執行修法草案中8類保單可免於強制執行,其中一項即 為單筆解約金不超過10萬元的壽險。懇請斟酌百姓為存活之 苦,在於理有據之下,高抬貴手,免除扣押保單解約金及集 保帳戶之股票。 三、按執行法院於必要時,得核發執行命令終止債務人為要保人 之人壽保險契約,命第三人保險公司償付解約金,此業經最 高法院民事大法庭以108年度台抗大字第897號裁定就是類案 件法律爭議,作出統一見解。次按強制執行應依公平合理之 原則,兼顧債權人、債務人及其他利害關係人權益,以適當 之方法為之,不得逾達成執行目的之必要限度,強制執行法 第1條第2項定有明文。蓋強制執行程序,攸關債權人、債務 人及其他利害關係人之權益,故執行行為應公平合理兼顧渠 等權益,符合比例原則。依上開規定立法意旨,執行法院執 行要保人於壽險契約之權利,應衡酌所採取之執行方法須有 助於執行目的之達成;如有多種同樣能達成執行目的之執行 方法時,應選擇對債務人損害最少之方法為之;採取之執行 方法所造成之損害,不得與欲達成之執行目的之利益顯失均 衡。而壽險契約,常見兼有保障要保人等及其家屬生活,安 定社會之功能,執行法院於裁量是否行使終止權執行解約金 債權時,仍應審慎為之,宜先賦與債權人、債務人或利害關 係人陳述意見之機會,於具體個案依強制執行法第1條第2項 及第122條等規定,兼顧債權人、債務人及其他利害關係人 之權益,為公平合理之衡量。又強制執行之目的,在使債權 人依據執行名義聲請執行機關對債務人施以強制力,強制其 履行債務,以滿足債權人私法上請求權之程序,雖強制執行 法第52條、第122條規定,應酌留債務人及其共同生活之親 屬生活所必需之金錢或債權,惟此係依一般社會觀念,維持 最低生活客觀上所需者而言,非欲藉此而予債務人寬裕之生 活,債務人仍應盡力籌措,以維債權人之權益。另債務人主 張其對於第三人之債權係「維持本人及其共同生活之親屬生 活所必需」者,依強制執行法第30條之1準用民事訴訟法第2 77條之規定,應由債務人就其主張有利於己之事實,負舉證 之責。  四、經查:  ㈠相對人持臺灣士林地方法院92年度執字第7713號債權憑證為 執行名義,向本院聲請強制執行異議人於臺銀人壽保險股份 有限公司(下稱臺銀人壽)之保險契約金錢債權,以及聲請 本院強制執行異議人於凱基證券股份有限公司台北分公司( 下稱凱基證券)集保帳戶內股票,經本院民事執行處以112 年度司執字第127109號執行事件(下稱系爭執行事件)受理 。本院民事執行處於112年8月25日對凱基證券核發扣押執行 命令就異議人所有集保帳戶內之上市、上櫃或興櫃股票於執 行債權金額範圍內為扣押;另於112年11月29日對臺銀人壽 核發扣押執行命令就異議人所有之保險契約債權於執行債權 金額範圍內為扣押。凱基證券於112年8月31日陳報異議人之 集保帳戶內有股票名稱:聯華1,191股、股票名稱:南亞181 股並均予以扣押(其中異議人之集保帳戶內股票名稱:東雲 9股因下市下櫃而未予以扣押)。臺銀人壽於112年12月6日 函復本院陳報有以異議人為要保人之附表所示保單存在而予 以扣押。異議人就上開扣押命令具狀聲明異議,本院民事執 行處司法事務官以原裁定駁回異議人聲明異議等情,業經本 院調取系爭執行事件卷宗核閱屬實,合先敘明。    ㈡又查,異議人名下財產有6筆不動產、並有多筆投資,更有多 筆營利所得等情,有異議人111年度與112年度稅務資訊連結 作業查詢結果財產、所得資料在卷可憑(執事聲卷第71-89 頁),可認異議人具有相當之資力。且查,依臺銀人壽114 年2月24日函覆內容可知,附表所示保單之主約為終身壽險 ,主約不具有醫療、健康、傷害、年金險性質,異議人未曾 申領任何保險給付,雖有生存保險金給付項目,異議人為2 位生存保險金受益人之一,而該生存保險金係每3年給付一 次15,000元,由2位生存金受益人均分(見執事聲卷第95頁 ),因此異議人就附表所示保單僅得平均每年獲取2,500元 生存保險金(15,000÷3÷2),故附表所示保單對異議人而言 實不具維持異議人基本生活及醫療開銷之性質,另更無從認 定前開經扣押之股票為異議人基本生活之必要財產。又異議 人自102年2月起得按月領取勞工保險老年年金給付23,949元 ,持續領取中之情,有勞動部勞工保險局113年5月28日函覆 內容可憑(見系爭執行事件卷二第47頁),該給付已高於異 議人住所地彰化縣之114年每人每月最低生活費1.2倍所計算 之異議人生活所必需金額18,618元(強制執行法第122條第3 項),異議人亦未能證明其目前有積極仰賴附表所示保單與 前開經扣押之股票供異議人或其共同生活之親屬目前維持最 低生活客觀上所必需相關給付之情狀,難認異議人已盡舉證 責任。且審酌我國全民健康保險制度已能提供國人相當程度 之基本醫療保障,本件難認有何終止附表所示保單與執行前 開股票將影響異議人權益甚鉅之情形,足認本院民事執行處 已衡酌達成執行目的,選擇對異議人損害最少方法,並無違 反強制執行法第1條第2項、第122條第2項等情事。況附表所 示保單之保單價值準備金於異議人終止附表所示保單前、前 開經扣押之股票於變價前,本無從使用,故附表所示保單預 估解約金與前開經扣押之股票亦難認係屬異議人或其共同生 活家屬維持生活所必需。從而,相對人聲請就異議人所有之 附表所示保單、前開股票為執行,難認執行手段有何過苛、 違反比例原則之情。最後,異議人雖又主張金管會113年10 月24日提出的保單強制執行修法草案中8類保單可免於強制 執行,其中一項即為單筆解約金不超過10萬元的壽險云云, 惟相關法律案之修正,依中央法規標準法第4條之規定,應 有待立法院完成三讀程序並經總統公布後方有其效力;參以 相關法律案修正之具體內容尚有待各立法委員協商討論後方 得確定,自難據以為有利異議人之認定,併此敘明。   ㈢綜上所述,異議人及其共同生活之親屬現非有賴附表所示保 單與前開經扣押之股票維持生活,本院民事執行處將之扣押 ,所為執行手段尚無過苛,且符合比例原則,於法核無違誤 ,從而,原裁定駁回異議人就附表所示保單與前開股票強制 執行程序之聲明異議,並無違誤。異議意旨指摘原裁定此部 分不當,為無理由,應予駁回。 五、據上論結,本件異議為無理由,依強制執行法第30條之1、 民事訴訟法第240條之4第3項後段、第95條第1項、第78條, 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4  日          民事第一庭  法 官 范智達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本裁定抗告須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繳 納抗告費新臺幣1,5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4  日                 書記官 鄭玉佩 附表 保單名稱 保單號碼 要保人 被保險人 截至112年11月30日之預估解約金金額 (新臺幣) 鴻福還本終身壽險 0000000000 劉月嫆 劉月嫆 99,569元

2025-03-04

TPDV-114-執事聲-36-20250304-1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

遷讓房屋等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補字第577號 原 告 李書賢 被 告 李宗鴻 上列當事人間遷讓房屋等事件,原告起訴未據繳納裁判費。查本 件訴訟標的價額核定為新臺幣(下同)244萬元【原告所執租賃 契約係記載租金每月2萬元,爰參酌土地法第97條第1項規定「城 市地方房屋之租金,以不超過土地及其建築物申報總價年息百分 之十為限」,以此逆推核算系爭房屋交易價額應為240萬元(計 算式:20,000元×12月÷10%=240萬元),再加上原告起訴請求被 告給付欠繳之租金4萬元】,應徵第一審裁判費30,048元。茲依 民事訴訟法第249條第1項但書之規定,限原告於收受本裁定送達 後5日內補繳,逾期不繳,即駁回其訴,特此裁定。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4 日 民事第一庭 法 官 范智達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本裁定抗告須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繳 納抗告費新臺幣1,5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4 日 書記官 鄭玉佩

2025-03-04

TPDV-114-補-577-20250304-1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

不動產所有權移轉登記等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補字第570號 原 告 華學珍 訴訟代理人 劉耀鴻律師 劉大慶律師 被 告 華學俊 華學淵 上列當事人間不動產所有權移轉登記等事件,原告起訴未繳納裁判費。經查,本件原告起訴請求:㈠先位聲明:⒈被告華學俊應將坐落臺北市○○區○○段0○段00地號土地(權利範圍40,000分之1,086 )及其上同區段1442建號建物即門牌號碼為臺北市○○區○○街0○0號3樓之房屋(權利範圍2分之1)移轉登記予原告;⒉被告華學淵應將坐落臺北市○○區○○段0○段00地號土地(權利範圍40,000分之543)及其上同區段1442建號建物即門牌號碼為臺北市○○區○○街0○0號3樓之房屋(權利範圍4分之1)返還予原告。㈡備位聲明:⒈被告華學俊應給付原告新臺幣(下同)3,332,275元及自起訴狀繕本送達之翌日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百分之五計算之利息;⒉被告華學淵應給付原告2,425,815元及自起訴狀繕本送達之翌日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百分之五計算之利息。原告先、備位聲明之訴訟目的一致,屬應為選擇之情形,依民事訴訟法第77條之2第1項規定,應依其中價額較高者定之。就原告先位聲明部分,應以原告起訴時之臺北市○○區○○街0○0號3樓房屋權利範圍4分之3之交易價額為訴訟標的之價額。而卷附樂屋網實價登錄資料顯示,查詢條件「臺北市○○區○○街0○0號」房屋最近之成交平均單價為每坪65.28萬元。本件門牌號碼臺北市○○區○○街0○0號3樓房屋面積為94.52平方公尺(包括陽台面積19.11平方公尺),換算為28.6坪,則臺北市○○區○○街0○0號3樓房屋權利範圍4分之3之交易價額為1,400萬2,560元(65萬2,800元×28.6坪×3/4=1,400萬2,560元),原告先位聲明訴訟標的價額即為1,400萬2,560元。就原告備位聲明部分,訴訟標的價額應為575萬8,090元(333萬2,275元+242萬5,815元=575萬8,090元)。故本件訴訟標的價額,應為原告先位聲明與備位聲明其中價額最高者之1,400萬2,560元,應徵第一審裁判費15萬3,788元。茲依民事訴訟法第249條第1項但書之規定,限原告於本裁定送達5日內補繳,逾期不繳,即駁回其訴,特此裁定。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4 日 民事第一庭 法 官 范智達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本裁定抗告須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繳 納抗告費新臺幣1,5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4 日 書記官 鄭玉佩

2025-03-04

TPDV-114-補-570-20250304-1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

返還價金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補字第417號 原 告 內政部移民署 法定代理人 鐘景琨 訴訟代理人 朱進豐(專員兼分隊長) 被 告 先鋒保全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王至誠 上列當事人間返還價金事件,原告起訴未據繳納裁判費,查本件 訴訟標的價額核定為新臺幣(下同)56萬6,406元(本金53萬4,0 00元+自民國112年11月22日起至起訴之日即114年2月7日按年利 率5%計算之利息3萬2,406元),應徵第一審裁判費7,610元。茲 依民事訴訟法第249條第1項但書之規定,限原告於收受本裁定送 達後5日內補繳,逾期不繳,即駁回其訴,特此裁定。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3 日 民事第一庭 法 官 范智達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繳納抗 告費新臺幣1,5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3 日 書記官 鄭玉佩

2025-03-03

TPDV-114-補-417-20250303-1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

破產宣告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破字第18號 聲 請 人 璞學智慧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趙嘉浩 上列聲請人聲請破產宣告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聲請駁回。 聲請程序費用由聲請人負擔。   理 由 一、聲請意旨略以:聲請人目前負債金額高達新臺幣(下同)5, 800萬4,024元,而資產餘模具、專利權、商標權、應收款等 ,價值371萬7,391元,資產明顯不足清償負債,惟仍足敷清 償破產財團費用及財團債務,而仍有宣告破產之實益,有必 要依破產法之相關規定宣告破產,以利將剩餘財產公平分配 給債權人,故聲請人之董事會依照公司法第211條第2項「公 司資產顯有不足抵償其所負債務時,除得依第282條辦理者 外,董事會應即聲請宣告破產」規定,同意向法院聲請破產 以求能順利清理債務,善後終結公司。聲請人客觀上負債確 已大於資產甚多,已陷破產法所稱不能清償債務之境,已符 破產宣告之要件,為此狀請准予宣告聲請人破產,祈能透過 破產程序公平分配所餘財產予全體債權人,俾利聲請人早日 清理債務善後終結公司,並維債務人及債權人雙方之權益等 語。 二、按破產,對債務人不能清償債務者宣告之;對於破產財團之 財產有優先權之債權,先於他債權而受清償,破產法第57條 、第112條分有明文。破產程序乃於債務人不能清償其債務 時,為使多數債權人獲得平等滿足,並兼顧債務人之利益, 而就債務人之總財產,由法院參與之一般強制執行程序之謂 ,則法院依職權調查結果,債務人雖尚有部分財產,但已不 足清償稅捐等優先債權,他債權人更無受償之可能,倘予宣 告破產,反而須優先支付破產財團之管理、分配所生之費用 及破產管理人之報酬等財團費用,將使破產財團之財產更形 減少,優先債權人之債權減少分配或無從分配,其他債權人 更無在破產程序受分配之可能,顯與破產制度之本旨不合, 即得認無宣告破產之實益,不予宣告破產(最高法院98年度 第 4次民事庭會議㈠、最高法院103年度台抗字第336號裁定 意旨參照)。又雇主有歇業、清算或宣告破產之情事時,就 本於勞動契約所積欠之工資未滿6個月部分之債權及就雇主 未依本法或勞工退休金條例給付之資遣費債權,受償順序與 第一順位抵押權、質權或留置權所擔保之債權相同,按其債 權比例受清償;未獲清償部分,有最優先受清償之權。勞動 基準法第28條第1項定有明文。 三、經查:  ㈠聲請人主張資產明顯不足清償負債5,800萬4,024元,有不能 清償債務情事乙節,業據其提出債權人清冊、債務人清冊與 相關資料等件為憑(見本院卷聲證10-聲證37資料),堪知 聲請人主張其資產已無法清償其債務,可以信實。聲請人陳 稱其現有資產有銀行存款3萬6,762元、由負責人保管現金4, 357元,對凡朵有限公司具有應收款項59萬4,000元(見本院 卷二第773頁),有其提出之企業網路銀行帳戶資料、活期 存款餘額查詢資料、存款存摺封面與內頁影本、聲請人零售 結帳單、統一發票在卷可憑(見本院卷三第123-141頁)。 另聲請人所有之模具設備、商標權、專利權、特許權、電腦 軟體之價值,聲請人則於其財產狀況說明書(見本院卷二第 773頁)記載模具設備價值826,528元、商標權價值104,467 元、專利權價值519,185元、特許權價值54,650元、電腦軟 體價值1,577,442元,證明文件係根據聲請人提出之112年營 利事業所得稅申報書所附112年財產目錄(見本院卷二第803 -804頁)。惟據聲請人所提出之其財產狀況說明書(見本院 卷二第773頁)記載,聲請人所有模具設備部分係置放在中 國大陸地區廣東省(見本院卷二第9頁,聲請人亦於民事陳 報(二)狀中記載部分模具設備保管人位於廣東省東莞市奕東 電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廣東省東莞市東莞佳洋電子有限公 司);另聲請人所有商標權、專利權部分係在中國大陸取得 權利(見本院卷三第45、49、51、57、59、109、113頁), 均有在臺灣地區變價不易之情事。況且聲請人所有之模具設 備、商標權、專利權、特許權、電腦軟體可預計出售之價值 即殘值均為0(見本院卷二第803-804頁112年財產目錄記載 ),亦即未來若聲請人宣告破產,其所有之模具設備、商標 權、專利權、特許權、電腦軟體是否得以變價如聲請人於其 財產狀況說明書記載模具設備價值826,528元、商標權價值1 04,467元、專利權價值519,185元、特許權價值54,650元、 電腦軟體價值1,577,442元等金額分配給債權人,尚難明確 認定。經本院以114年2月3日通知請聲請人帳列資產之模具 設備、商標權、專利權、特許權、電腦軟體委請專業估價師 出具公允價值估價報告提供本院(見本院卷三第153頁), 聲請人則陳報「鈞院來命聲請人提出模具設備、商標權、專 利權、特許權、電腦軟體之估價報告,經聲請人法定代理人 向多間鑑價公司詢問,以上資產鑑價費用至少18萬元,或有 可能更高,聲請人現已聲請破產宣告,以聲請人現況,實無 力再支出鑑價費用。惟聲請人就上開資產,前以已分別向鈞 院提出以下證明(主要即本院卷二第803-804頁112年財產目 錄記載、本院卷三第27頁會計師查核報表記載價值金額), 應足供鈞院審酌聲請人模具設備、商標權、專利權、特許權 、電腦軟體之財產價值」等語(見本院卷三第157、158頁) ,則聲請人實未能提出其所有之模具設備、商標權、專利權 、特許權、電腦軟體確定得以變價如聲請人於其財產狀況說 明書記載模具設備價值826,528元、商標權價值104,467元、 專利權價值519,185元、特許權價值54,650元、電腦軟體價 值1,577,442元等金額之證明資料,聲請人所有之模具設備 、商標權、專利權、特許權、電腦軟體便不應可直接計入破 產財團之範疇。況依據113年10月17日所調閱之聲請人全國 財產稅總歸戶財產查詢清單所示(見本院卷一第63頁),聲 請人名下更無任何財產,則據聲請人所陳上開各項資產,目 前實際上確定可構成破產財團之財產價值應僅為63萬5,119 元(3萬6,762元+4,357元+59萬4,000元),洵堪認定。   ㈡復依聲請人所陳報之債權人清冊,本件構成聲請人破產債權 之債務當中,屬於聲請人所積欠具優先權之債務,為積欠員 工工資未滿6個月部分及資遣費等債權,共計204萬1,834元 (見本院卷二第15頁積欠員工款項明細表)。是以,本件破 產財團之確定財產價值僅為63萬5,119元,而聲請人積欠之 債務高達5,800萬4,024元,且有204萬1,834元屬優先債權, 則本院審酌聲請人現確定可供形成破產財團之資產,不足以 清償前揭優先受償債權,若再宣告破產,尚須優先支付前述 破產財團之相關費用,勢將使破產財團財產更形減少,造成 優先債權減少分配,其他債權人更無在破產程序受分配之可 能,顯與破產制度之本旨不符,難認有宣告破產之實益。  ㈢從而,聲請人聲請宣告其破產,於法無據,應予駁回。 四、據上論結,本件聲請為無理由,爰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3   日          民事第一庭  法 官 范智達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本裁定抗告須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繳 納抗告費新臺幣1,5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3   日                 書記官 鄭玉佩

2025-03-03

TPDV-113-破-18-20250303-1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

遷讓房屋等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補字第567號 原 告 周震寰 周震宇 周微晞 周心一 周心玉 周心如 上六人共同 訴訟代理人 劉耀文律師 被 告 杜津杭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遷讓房屋等事件,原告起訴未據繳納裁判費。 原告起訴聲明:㈠被告應將門牌號碼臺北市○○區○○○路000巷00號1 樓之建物騰空並遷讓返還予原告。㈠被告應給付原告新臺幣(下 同)21,440元,其中之3,740元自民國112年1月6日起至清償日止 ,按年息百分之5計算之利息;其中之3,000元自112年2月6日起 至清償日止,按年息百分之5計算之利息;其中之14,700元自112 年5月6日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百分之5計算之利息。㈢被告應自 113年12月5日起至遷讓返還第一項建物之日止,按月給付原告35 ,000元。就原告訴之聲明第㈠項部分,查原告所執租賃契約書則 係記載租金每月3萬5,000元,爰參酌土地法第97條第1項規定: 「城市地方房屋之租金,以不超過土地及其建築物申報總價週年 利率10%為限」,以此逆推核算系爭房屋交易價額應為420萬元( 計算式:35,000元×12月÷10%=420萬元),是原告訴之聲明第㈠項 訴訟標的價額核定為420萬元。原告訴之聲明第㈡項部分訴訟標的 價額核定為2萬3,294元(2萬1,440元加上計算至起訴之日即113 年12月24日止之利息1,854元)。原告訴之聲明第㈢項部分訴訟標 的價額核定為2萬3,333元【(3萬5,000×20日(113年12月5日至起 訴之日即113年12月24日止共20日)/30=2萬3,333元)】。則本件 訴訟標的價額應核定為424萬6,627元(420萬元+2萬3,294元+2萬 3,333元),應徵第一審裁判費4萬3,075元。茲依民事訴訟法第2 49條第1項但書之規定,限原告於收受本裁定送達後5日內補繳, 逾期不繳,即駁回其訴,特此裁定。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3 日 民事第一庭 法 官 范智達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本裁定抗告須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繳 納抗告費新臺幣1,5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3 日 書記官 鄭玉佩

2025-03-03

TPDV-114-補-567-20250303-1

本網站部分內容為 AI 生成,僅供參考。請勿將其視為法律建議。

聯絡我們:[email protected]

© 2025 Know9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