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前置協商不成立

共找到 250 筆結果(第 71-80 筆)

消債更
臺灣屏東地方法院

更生事件

臺灣屏東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消債更字第77號 聲 請 人 即 債務 人 許哲銘 代 理 人 戴煦律師 上列當事人因消費者債務清理事件聲請更生,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債務人許哲銘自民國114年2月17日中午12時起開始更生程序。 命司法事務官進行本件更生程序。   理 由 一、按債務人不能清償債務或有不能清償之虞;且無擔保或無優 先權之本金及利息債務總額未逾新臺幣(下同)1,200萬者 ,於法院裁定開始清算程序或宣告破產前,得向法院聲請更 生;又法院開始更生程序之裁定,應載明其年、月、日、時 ,並即時發生效力;法院裁定開始更生或清算程序後,得命 司法事務官進行更生或清算程序。消費者債務清理條例(下 稱消債條例)第3條、第42條第1項、第45條第1項及第16條 第1項前段分別定有明文。 二、聲請意旨略以:聲請人已知積欠約1,737,629元之債務,有 不能清償之情,且曾於民國113年5月間,與最大債權金融機 構渣打國際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進行消費者債務清理前置 協商,惟協商不成立。又聲請人之無擔保或無優先權之債務 總額未逾1,200萬元,復未經法院裁定開始清算程序或宣告 破產,爰聲請准予裁定更生等語。 三、經查:  ㈠聲請人之上開主張,業據其提出財團法人聯合徵信中心當事 人綜合信用報告書、全國財產稅總歸戶財產查詢清單、111 至112年度綜合所得稅各類所得資料清單、勞保職保被保險 人投保資料表等件為證,並有調解程序筆錄可參,是聲請人 既與債權人前置協商不成立,其提出本件聲請,於法有據。  ㈡關於聲請人現在收入部分,聲請人稱現受僱於表參道SALON, 每月所得約為27,000元,有薪資單可參,堪信屬實。至聲請 人現在支出部分,聲請人稱每月必要支出22,800元,惟未提 出全部單據供本院審酌,應依消債條例第64條之2第1項規定 ,以114年衛生福利部公告每人每月最低生活費之1.2倍之數 額18,618元為計算基準。  ㈢綜上,聲請人現在每月所得扣除所應支出之必要生活費後, 僅餘8,382元。聲請人名下固有富邦產物保險股份有限公司 、中國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之保單,有該等公司保單資料 可參,惟本院審酌上開保單未解約前尚無法用以清償,而聲 請人積欠之無擔保及無優先權債務至少已達1,066,181元, 有擔保債務則為606,813元,亦有前置調解債權明細表及債 權人裕融企業股份有限公司、和潤企業股份有限公司之陳報 狀可稽,堪認聲請人有不能清償債務之情事,而有更生之原 因。此外,本件查無消債條例第46條各款所定應駁回更生聲 請之事由存在,則聲請人所為聲請,應屬有據,爰命司法事 務官進行本件更生程序。 四、依首開規定,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7  日          民事庭 法 官 廖鈞霖 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本裁定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7  日              書記官 洪甄廷

2025-02-17

PTDV-113-消債更-77-20250217-1

消債更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

更生事件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消債更字第644號 聲 請 人 即 債 務人 吳宜真 上列聲請人依消費者債務清理條例聲請更生,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聲請人吳宜真自民國114年2月17日17時起開始更生程序,並命司 法事務官進行本件更生程序。   理 由 一、債務人不能清償債務或有不能清償之虞,且無擔保或無優先 權之債務總額未逾新臺幣(下同)12,000,000元者,於法院 裁定開始清算程序或宣告破產前,得向法院聲請更生;債務 人對於金融機構負債務者,在聲請更生或清算前,應向最大 債權金融機構請求協商債務清償方案,或向其住、居所地之 法院或鄉、鎮、市、區調解委員會聲請債務清理之調解;協 商或調解成立者,債務人不得聲請更生或清算。但因不可歸 責於己之事由,致履行有困難者,不在此限;法院開始更生 程序之裁定,應載明其年、月、日、時,並即時發生效力; 法院裁定開始更生或清算程序後,得命司法事務官進行更生 或清算程序;必要時,得選任律師、會計師或其他適當之自 然人或法人一人為監督人或管理人,消費者債務清理條例( 下稱消債條例)第3條、第42條第1項、第151條第1項、第7 項、第45條第1項、第16條第1項分別定有明文。 二、聲請意旨略以:聲請人積欠無擔保或無優先權之債務總額約 為2,811,254元,為清理債務,依消債條例第151條規定,於 民國112年7月間聲請與最大債權金融機構國泰世華商業銀行 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國泰世華銀行)進行前置調解,國泰世 華銀行提供分180期、利率1%、每月9,575元之還款方案,而 聲請人任職於鈺勝企業社,擔任清潔工,111年6月至113年5 月薪水共592,400元,扣除每月必要生活費用17,076元後, 已無力負擔上開還款方案,致調解不成立。又聲請人無擔保 或無優先權之債務未逾12,000,000元,復未經法院裁定開始 清算程序或宣告破產,亦無依消債條例或破產法之規定而受 刑之宣告之情。爰依消債條例規定聲請准依更生程序清理債 務等語。 三、經查:  ㈠聲請人為一般消費者,並未從事營業,現積欠無擔保或無優 先權之債務總額約為2,811,254元,未逾12,000,000元,聲 請人於112年7月間與最大債權金融機構國泰世華銀行間債務 清理之調解,惟調解並未成立等情,有聲請人提出之戶籍謄 本、財團法人金融聯合徵信中心之債權人清冊、當事人綜合 信用報告、前置協商不成立通知書、110、111年度綜合所得 稅各類所得資料清單、全國財產稅總歸戶財產查詢清單為證 (本院卷第43、47-65頁)。從而,聲請人主張其為一般消 費者,無擔保或無優先權之債務總額未逾12,000,000元,且 於提起本件更生聲請前,業已踐行前置協商程序而協商不成 立等情,應堪認定。  ㈡聲請人主張其於鈺勝企業社,擔任清潔工,111年6月至113年 5月薪水共592,400元等語,惟查聲請人111年6月至113年5月 薪水共617,400元,有聲請人提出之薪資袋在卷可稽,此外 ,查無其他證據資料證明聲請人尚有其主張收入以外之所得 ,是認聲請人每月收入應為25,725元【計算式:617,400÷24 =25,725】,並以此金額作為償債能力之計算基礎。  ㈢債務人必要生活費用,以最近1年衛生福利部或直轄市政府所 公告當地區每人每月最低生活費1.2倍定之,消債條例第64 條之2第1項定有明文。而以最近1年衛生福利部所公告之臺 南市每人每月最低生活費14,230元之1.2倍計算之,即為17, 076元,故聲請人自陳每月必要生活費用17,076元部分,自 為可採。  ㈣聲請人曾於112年7月間與最大債權金融機構國泰世華銀行進 行前置調解,國泰世華銀行提供分180期、利率1%、每月9,5 75元之還款方案等情,業經本院依職權調閱本院臺南簡易庭 調解不成立證明書,而以聲請人每月所得25,725元,扣除每 月必要生活支出17,076元,僅餘8,649元,已不足清償上開 還款方案,遑論聲請人另有資產管理公司債務。又聲請人自 陳名下有95年出產之汽車1輛等情,有聲請人提出之全國財 產稅總歸戶財產查詢清單附卷可考(本院卷第65頁),惟核 上開車輛剩餘價值亦不高。依此,聲請人陳稱其收入無法負 擔全部債務,應堪採信。 四、綜上所述,聲請人係一般消費者,積欠之無擔保或無優先權 債務在12,000,000元以下,亦曾踐行前置調解程序而調解不 成立,且綜合聲請人之收入財產及必要生活支出之情形,確 有不能清償債務之虞之情形。此外,聲請人未經法院裁定開 始清算程序或宣告破產,亦無依消債條例或破產法之規定而 受刑之宣告之情,有本院消債事件查詢結果、臺灣高等法院 被告前案紀錄表在卷可憑(本院卷第185-187頁),復查無 消債條例第6條第3項、第8條或第46條各款所定駁回更生聲 請之事由存在,自有藉助更生制度調整其與債權人間之權利 義務關係,重建其經濟生活之必要。從而,聲請人聲請更生 ,於法應屬有據。 五、法院裁定開始更生或清算程序後,得命司法事務官進行更生 或清算程序,必要時得選任律師、會計師或其他適當之自然 人或法人一人為監督人或管理人,消債條例第16條第1項定 有明文。查本件既經本院裁定開始更生程序,爰併依前開規 定,命司法事務官進行更生程序。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7  日          消債法庭 法 官  施介元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本裁定不得抗告。 本裁定已於民國114年2月17日下午5時公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7  日               書記官 曾怡嘉

2025-02-17

TNDV-113-消債更-644-20250217-2

消債更
臺灣屏東地方法院

更生事件

臺灣屏東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消債更字第103號 聲 請 人 即 債務 人 郭家柔 代 理 人 戴煦律師 上列當事人因消費者債務清理事件聲請更生,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債務人郭家柔自民國114年2月17日中午12時起開始更生程序。 命司法事務官進行本件更生程序。   理 由 一、按債務人不能清償債務或有不能清償之虞;且無擔保或無優 先權之本金及利息債務總額未逾新臺幣(下同)1,200萬者 ,於法院裁定開始清算程序或宣告破產前,得向法院聲請更 生;又法院開始更生程序之裁定,應載明其年、月、日、時 ,並即時發生效力;法院裁定開始更生或清算程序後,得命 司法事務官進行更生或清算程序。消費者債務清理條例(下 稱消債條例)第3條、第42條第1項、第45條第1項及第16條 第1項前段分別定有明文。 二、聲請意旨略以:聲請人已知積欠約1,515,062元之債務,有 不能清償之情,且曾於民國113年6月間,與最大債權金融機 構購陽信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進行消費者債務清理前置協 商,惟協商不成立。又聲請人之無擔保或無優先權之債務總 額未逾1,200萬元,復未經法院裁定開始清算程序或宣告破 產,爰聲請准予裁定更生等語。 三、經查:  ㈠聲請人之上開主張,業據其提出財團法人聯合徵信中心當事 人綜合信用報告書、全國財產稅總歸戶財產查詢清單、110 至112年度綜合所得稅各類所得資料清單、勞保投保單位網 路申報及查詢作業表等件為證,並有調解程序筆錄可佐,是 聲請人既與債權人前置協商不成立,其提出本件聲請,於法 有據。  ㈡關於聲請人現在收入部分,聲請人現受僱於旭宬有限公司, 每月所得為27,470元,有在職證明書可參,堪信屬實。至聲 請人之支出部分,聲請人陳稱每月必要支出為22,000元,惟 未提出全部單據供本院審酌,應依消債條例第64條之2第1項 規定,以114年衛生福利部公告每人每月最低生活費之1.2倍 計算之數額18,618元為計算基準。  ㈢綜上,聲請人每月所得扣除必要支出後,僅餘8,852元,而聲 請人積欠之無擔保及無優先權債務至少已達1,491,024元, 亦有債權人創鉅有限合夥、裕富數位資融股份有限公司之陳 報狀及前置調解債權明細表可參,堪認聲請人有不能清償債 務之情事,而有更生之原因。此外,本件查無消債條例第46 條各款所定應駁回更生聲請之事由存在,則聲請人所為聲請 ,應屬有據,爰命司法事務官進行本件更生程序。 四、依首開規定,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7  日          民事庭 法 官 廖鈞霖 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本裁定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7  日              書記官 洪甄廷

2025-02-17

PTDV-113-消債更-103-20250217-1

消債更
臺灣橋頭地方法院

聲請更生程序

臺灣橋頭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消債更字第154號 聲 請 人 即 債務人 徐才倩 代 理 人 馬涵蕙律師(法扶律師) 上列當事人因消費者債務清理事件聲請更生,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聲請人徐才倩自民國一百一十四年二月十四日下午四時起開始更 生程序。 命司法事務官進行本件更生程序。 理 由 一、聲請意旨略以:聲請人即債務人徐才倩前向金融機構辦理消 費借貸、信用卡契約等,致積欠無擔保債務計新臺幣(下同 )1,399,010元,因無法清償債務,乃於民國113年5月間向 最大債權金融機構中國信託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下稱中 國信託銀行)申請前置協商,惟於113年5月20日前置協商不 成立,聲請人有不能清償債務或有不能清償之虞,復未經法 院裁定開始清算程序或宣告破產,爰依法聲請准予裁定更生 等語。 二、按「債務人不能清償債務或有不能清償之虞者,得依本條例 所定更生或清算程序,清理其債務。」消費者債務清理條例 (下稱消債條例)第3條定有明文。衡以消費者與金融機構 間債之關係之發生,係依契約自由原則及相互間之信賴為基 礎,此為社會經濟活動得以維繫及發展之重要支柱,債務人 經濟窘迫,固不應任其自生自滅,債權人一方之利益,仍不 能因之摒棄不顧。是債務人於協商程序中,自應本於個人實 際財產及收支狀況,依最大誠信原則,商討解決方案。如終 究不能成立協商,於聲請更生或清算時,法院審酌上開條文 所謂「不能清償或有不能清償之虞」,自宜綜衡債務人全部 收支、信用及財產狀況,評估是否因負擔債務,而不能維持 最基本之生活條件;所陳報之各項花費,是否確屬必要性之 支出;如曾有協商方案,其條件是否已無法兼顧個人生活之 基本需求等情,為其判斷之準據。 三、經查: ㈠聲請人前向各金融機構辦理消費借貸、信用卡契約等,致現 積欠無擔保債務至少1,399,010元,前即因無法清償債務, 而於113年5月間向最大債權金融機構中國信託銀行申請前置 協商,惟於113年5月20日前置協商不成立等情,有113年6月 19日更生聲請狀所附債權人清冊、財團法人金融聯合徵信中 心前置協商專用債權人清冊、信用報告、前置協商不成立通 知書等件在卷可稽,堪信為真實。 ㈡聲請人現任職於和運租車股份有限公司,依112年9月至113年 5月薪資所得明細表所示,此期間薪資總額為251,558元,另 領有年終獎金、其他獎金54,663元,核每月平均薪資20,963 元,每月平均獎金約4,555元,而其名下僅111年出廠機車, 另有凱基人壽保險解約金109,740元,111、112年度申報所 得分別為507,156元、277,962元,核112年度每月平均所得2 3,164元,現勞工保險投保薪資31,800元,每月領有身障補 助4,049元等情,有財產及收入狀況說明書、勞工保險被保 險人投保資料表、綜合所得稅各類所得資料清單暨國稅局財 產歸屬資料清單、身心障礙證明、薪資所得明細表、113年7 月18日補正狀所附薪資及補助轉帳存摺內頁、凱基人壽保險 股份有限公司113年11月8日凱壽客一字第1132017745號函附 卷可稽。則查無聲請人有其他收入來源,佐以聲請人提出薪 資所得明細表為證,則以聲請人主張之收入來源,應全非虛 罔,是以薪資所得明細表所示每月平均薪資、獎金25,518元 ,加計身障補助4,049元後,以29,567元作為核算其現在償 債能力之基礎,應能反映真實收入狀況。 ㈢至聲請人個人日常生活必要費用部分,審酌聲請人負債之現 況,基於社會經濟活動之互賴及誠信,該日常生活所需費用 ,自應節制開支,不得有超越一般人最低生活標準之享受, 否則反失衡平,本院依消債條例第64條之2第1項,參酌衛福 部社會司所公告歷年最低生活費標準,114年度高雄市最低 生活費標準16,040元之1.2倍為19,248元,則聲請人每月最 低生活費除有特殊情形並有證據證明者外,自宜以此為度, 始得認係必要支出,聲請人主張每月個人必要生活費依上開 標準計算,應認可採。 ㈣綜上所述,以聲請人現每月之收入29,567元為其償債能力基 準,扣除其每月個人必要生活費19,248元後僅餘10,319元, 而聲請人目前負債總額為1,399,010元,扣除保險解約金109 ,740元後,債務餘額為1,289,270元,以上開餘額按月攤還 結果,約10年餘期間始能清償完畢,堪認聲請人確有不能清 償債務或有不能清償之虞之情事。從而,聲請人主張已不能 清償債務,聲請本院准予更生,依所舉事證及本院調查結果 ,即無不合。 四、末按「法院開始更生程序之裁定,應載明其年、月、日、時 ,並即時發生效力。」、「法院裁定開始更生或清算程序後 ,得命司法事務官進行更生或清算程序,必要時得選任律師 、會計師或其他適當之自然人或法人一人為監督人或管理人 。」消費者債務清理條例第45條第1 項、第16條第1 項分別 定有明文。本件聲請人其目前收入及財產狀況,不能履行債 務,依聲請人其目前收入及財產狀況,未償之債務亦屬不能 清償,有如上述。此外,復查無聲請人有消費者債務清理條 例第46條各款所定駁回更生聲請等事由,從而,聲請人聲請 更生,洵屬有據,應予准許,爰命司法事務官進行本件更生 程序。 五、依消費者債務清理條例第11條第1 項、第45條第1 項、第16 條第1 項,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4  日    民事庭 法 官 郭育秀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本裁定已於114年2月14日下午4時公告。 本裁定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4  日   書記官 郭南宏

2025-02-14

CTDV-113-消債更-154-20250214-2

消債更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

更生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消債更字第525號 聲 請 人 即債務人 嚴一善 上列當事人因消費者債務清理事件聲請更生,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債務人嚴一善自民國一百十四年二月十四日上午十時起開始更生 程序。 命司法事務官進行本件更生程序。   理 由 一、按債務人不能清償債務或有不能清償之虞者,得依本條例所 定更生或清算程序,清理其債務;債務人無擔保或無優先權 之本金及利息債務總額未逾新臺幣(下同)1,200萬元者, 於法院裁定開始清算程序或宣告破產前,得向法院聲請更生 ,消費者債務清理條例(下稱消債條例)第3條、第42條第1 項分別定有明文。次按法院開始更生程序之裁定,應載明其 年、月、日、時,並即時發生效力;法院裁定開始更生或清 算程序後,得命司法事務官進行更生或清算程序;必要時, 得選任律師、會計師或其他適當之自然人或法人一人為監督 人或管理人,消債條例第45條第1項、第16條第1項亦有明文 。 二、聲請意旨略以:聲請人即債務人嚴一善前積欠金融機構等債 務金額無法清償,於民國113年1月26日與債權人國泰世華商 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國泰世華銀行)聲請消債條例前 置協商而不成立,嗣於113年11月11日向本院聲請更生。聲 請人聲請更生前兩年之收入約為812,800元(每月約33,867 元),必要支出則為562,008元(每月約23,417元),名下 除一輛普通重型機車外無其他財產及人壽保單、儲蓄性、投 資性保單,且無擔保或無優先權之債務總額未逾1,200萬元 ,未經法院裁定開始清算程序或宣告破產,爰聲請裁定准予 更生等語。 三、經查:  ㈠依聲請人提出之勞工保險被保險人投保資料表、在職證明及 國稅局綜合所得稅各類所得資料清單、財團法人金融聯合徵 信中心查詢當事人綜合信用報告回覆書(本院卷第51至59、 71頁),可知聲請人於聲請更生前,均投保在民間公司或國 軍服役,且無從事小額營業活動,合於消債條例第2條之消 費者身分,自得依消債條例提出聲請。  ㈡聲請人前於113年1月26日向最大債權銀行國泰銀行聲請前置 協商,國泰世華銀行提供分180期,利率3%,每期還款3,247 元,然因債務人無法負擔還款條件而協商不成立,有前置協 商不成立通知書、財團法人金融聯合徵信中心查詢當事人綜 合信用報告回覆書在卷可憑(本院卷第65、69頁),是債務 人已依消債條例第151條第1項規定踐行前置調解程序。  ㈢本院向各債權人函詢聲請人目前積欠之債務金額,各債權人 所陳報無擔保或無優先權之本金及利息債務總額暫計如附表 所示,約2,974,608元,未逾1,200萬元(其中合迪股份有限 公司部分經本院依職權命其陳報債權,雖未陳報,然依聲請 人提出之法院執行命令,可列其對聲請人有如附表編號1、2 所示之債權),是聲請人向本院聲請更生,本院應綜合聲請 人目前全部收支及財產狀況,評估其有無不能清償債務或有 不能清償之虞之情形。  ㈣依聲請人所提出財產及收入狀況說明書、全國財產稅總歸戶 財產查詢清單、行照、中華民國人壽保險商業同業公會投保 查詢單、國泰世華銀行帳戶交易明細、郵局客戶歷史交易清 單(本院卷第25、55、61、63、103至113、195、196、283 、285、287至288頁),顯示聲請人並無以聲請人為要保人 之有效保單,名下有一輛2007年出廠之普通重型機車、2011 年出廠之自用小客貨車外,無其餘財產,國泰世華銀行之結 餘低於百元以下、郵局於113年8月14日查詢時結餘為19,042 元。另收入來源部分,聲請人自述聲請更生前二年即約111 年11月1日至113年10月31日,於111年11、12月於國軍之收 入為100,408元(計算式:111年綜合所得602,447元12月2 月=100,408元,元以下四捨五入),112年1至6月於國軍之 收入為296,227元,另依「喔!燒烤生力軍」之薪資袋可知 ,聲請人於112年7月至12月間之每月薪資均為23,000元,則 聲請人於112年之收入共為434,227元(計算式:296,227元+ 23,000元6月=434,227元),113年1月自「喔!燒烤生力軍 」之收入為23,000元,113年2月至10月之收入均來自於柏兆 科技有限公司,而依柏兆科技有限公司之薪資證明可知,此 段期間之薪資分別為28,400元、28,700元、28,200元、28,0 00元、28,300元、28,500元、28,400元、28,300元、28,300 元,則聲請人於113年1月至10月之收入共計為278,100元( 計算式:23,000元+28,400元+28,700元+28,200元+28,000元 +28,300元+28,500元+28,400元+28,300元+28,300元=278,10 0元),加上112年行政院普發現金6,000元是聲請人聲請更 生前二年之總收入估算為818,735元(計算式:100,408元+4 34,227元+278,100元+6,000元=818,735元)。聲請更生後迄 今,113年11月之薪資收入為28,500元。以上有聲請人提出1 11年度與112年度綜合所得稅各類所得資料清單、柏兆科技 有限公司113年2月至同年11月之薪資證明、喔!燒烤生力軍 112年7月至113年1月之薪資袋(本院卷第57、59、117、195 、293頁),且聲請人自述於111年至113年間均未領取任何 補助,是聲請人於聲請更生後之收入暫以28,500元計算。  ㈤又聲請人聲請更生或清算時所提財產及收入狀況說明書,其 表明每月必要支出之數額,與本條例第64條之2第1項、第2 項規定之認定標準相符者,毋庸記載原因、種類及提出證明 文件;債務人必要生活費用,以最近1年衛生福利部或直轄 市政府所公告當地區每人每月最低生活費1.2倍定之,消債 條例施行細則第21條之1第3項、消債條例第64條之2第1項分 別定有明文。聲請人主張其個人每月生活必要支出數額,依 衛生福利部公告桃園市113年度最低生活費15,977元之1.2倍 即19,172元計算,合於上開規定,可如數列計。至聲請人主 張其每月有裕富機車貸款4,245元等情,然此筆費用非其每 月生活必要支出,自不應予列計。  ㈥綜合評估聲請人全部收支、信用及財產狀況,聲請人無其他 有價值之財產,聲請更生後,以上開每月28,500元之收入扣 除每月必要生活費19,172元後,每月餘額約為9,328元(計 算式:28,500元-19,172元=9,328元)可供清償債務,而聲 請人現年27歲(86年出生),距勞工強制退休年齡(65歲) 尚約38年,則聲請人欲全數清償債務約需26.57年(計算式 :2,974,608元9,328元12月≒26.57年),倘考慮聲請人持 續增加之利息債務,且部分年息為16%,每月需負擔新增之 利息債務就已超過萬元,無餘裕逐步攤還本金,審酌聲請人 目前之收支狀況,至其退休時止,顯無法清償聲請人前揭所 負欠之債務總額,考量聲請人所積欠債務之利息及違約金仍 在增加中等情況,堪認聲請人之收入及財產狀況,有藉助更 生制度調整其與債權人間權利義務關係之必要,自應許聲請 人得藉由更生程序清理債務。 四、綜上所述,聲請人係消費者,已達不能清償債務之程度,經 消費者債務清理調解不成立,而查無消債條例第6條第3項、 第8條或第46條各款所定應駁回更生聲請之事由,則其聲請 ,應屬有據,爰裁定准許,並依同條例第16條第1項規定, 命司法事務官進行更生程序如主文。 五、本院裁定准許開始更生程序,俾使聲請人得以重建經濟生活 ,惟本裁定不生使債務消滅之效力,須聲請人於更生程序中 與債權人協定更生方案,並持續履行完畢後,始能依消債條 例第73條之規定使全部債務均視為消滅,附此敘明。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4  日          民事第一庭 法 官 許曉微 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本裁定不得抗告。       本裁定已於114年2月14日上午10時公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4  日                書記官 董士熙 附表:債權人與債權總額(貨幣單位:新臺幣/元) 編號 債權人 債權額 有無擔保 出處 備註 本金 利息 違約金 其他費用 總額 1 合迪股份有限公司 872,320 259,694   7,987 1,140,001 無 本院卷第91至92頁 債權人雖未陳報債權,惟據債務人提供之執行命令可知,起息日112.1.20,年息16%,利息暫計算至113.11.29為259,694元 2 777,000 240,148   7,224 1,024,372 無 本院卷第97至98頁 債權人雖未陳報債權,惟據債務人提供之執行命令可知,起息日111.12.25,年息16%,利息暫計算至113.11.29為240,148元 3 台新國際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24,607       24,607 無 本院卷第217頁 未分列本金、利息 4 國泰世華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359,982 87,956 4,554 3,384 455,876 無 本院卷第219至231頁 現金卡 利息自111.12.22暫算至113.11.25,87,956元,年利12.65% 5 20,083 6,758 713 27,554 無 信用卡 聲請支付命令時已到期利息為2656元,自112.7.18起暫算至113.11.25之利息為4,102元,年息15% 6 永豐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19,821 4,063 500 24,384 無 本院卷第237至241頁 自112.8.8暫計算至113年11月25日,本金依序為17,120元、2,346元、355元年息為7%、12.75%、13.5% 7 喬美國際網路股份有限公司 150,000 44,262 2,208 196,470 無 本院卷第251頁 利息部分債權人未陳報數額,惟據債權人提供之起息日112.1.26、年息16%暫計算至113.11.29為44,262元 8 第一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27,998 6,902 967   35,867 無 本院卷第259至261頁 利息自112.1.31暫計算至113.11.25,年息15%另有劣後債權之違約金233元未列入計算 9 裕富數位資融股份有限公司 72,165 849 73,014 無 本院卷第271頁 計算至113年11月26日,擔保品為機車,縱行使權利亦不足清償,列為無擔保債權 小計 2,323,976 650,632 5,521 22,016 3,002,145

2025-02-14

TYDV-113-消債更-525-20250214-2

消債更
臺灣橋頭地方法院

聲請更生程序

臺灣橋頭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消債更字第144號 聲 請 人 即 債務人 張秋蘭 上列當事人因消費者債務清理事件聲請更生,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聲請人張秋蘭自民國一百一十四年二月十四日下午四時起開始更 生程序。 命司法事務官進行本件更生程序。 理 由 一、聲請意旨略以:聲請人即債務人張秋蘭前向金融機構辦理消 費借貸、信用卡契約,另向非金融機構借貸等,致積欠無擔 保債務計新臺幣(下同)5,325,220元,因無法清償債務, 乃於民國113年5月間向最大債權金融機構台新國際商業銀行 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台新銀行)申請前置協商,惟於113年5 月22日前置協商不成立,因聲請人有不能清償債務或有不能 清償之虞,復未經法院裁定開始清算程序或宣告破產,爰依 法聲請准予裁定更生等語。 二、按「債務人不能清償債務或有不能清償之虞者,得依本條例 所定更生或清算程序,清理其債務。」消費者債務清理條例 (下稱消債條例)第3條定有明文。衡以消費者與金融機構 間債之關係之發生,係依契約自由原則及相互間之信賴為基 礎,此為社會經濟活動得以維繫及發展之重要支柱,債務人 經濟窘迫,固不應任其自生自滅,債權人一方之利益,仍不 能因之摒棄不顧。是債務人於協商程序中,自應本於個人實 際財產及收支狀況,依最大誠信原則,商討解決方案。如終 究不能成立協商,於聲請更生或清算時,法院審酌上開條文 所謂「不能清償或有不能清償之虞」,自宜綜衡債務人全部 收支、信用及財產狀況,評估是否因負擔債務,而不能維持 最基本之生活條件;所陳報之各項花費,是否確屬必要性之 支出;如曾有協商方案,其條件是否已無法兼顧個人生活之 基本需求等情,為其判斷之準據。 三、經查: ㈠聲請人前向各金融機構辦理消費借貸、信用卡契約,另向非 金融機構借貸等,致現積欠無擔保債務至少5,325,220元, 前即因無法清償債務,而於113年5月間向最大債權金融機構 銀行申請前置協商,惟於113年5月22日前置協商不成立等情 ,有113年6月5日更生聲請狀所附債權人清冊、財團法人金 融聯合徵信中心前置協商專用債權人清冊、信用報告、前置 協商不成立通知書、各債權人債權陳報狀等件在卷可稽,堪 信為真實。 ㈡聲請人現任職於臺灣專業螺栓螺絲有限公司,依112年7月至1 13年6月薪資明細單所示,此期間薪資、獎金總額為546,980 元,核每月平均薪資、獎金約45,582元,而其名下有1輛105 年出廠車輛,另有國泰人壽保單價值準備金32,848元、全球 人壽保單價值準備金8,500元,111、112年度申報所得分別 為588,256元、608,614元,核112年度每月平均所得50,718 元,現勞工保險投保薪資45,800元等情,有財產及收入狀況 說明書、勞工保險被保險人投保資料表、綜合所得稅各類所 得資料清單暨國稅局財產歸屬資料清單、113年7月12日補正 狀所附薪資明細單、國泰人壽保單帳戶價值一覽表、全球人 壽保單投保證明附卷可稽。則查無聲請人有其他收入來源, 佐以聲請人提出薪資明細單為證,則以聲請人主張之收入來 源,應全非虛罔,是以薪資明細單所示每月平均薪資、獎金 共45,582元作為核算其現在償債能力之基礎,應能反映真實 收入狀況。 ㈢至支出部分,聲請人主張需扶養父母,每月支出扶養費10,00 0元。按直系血親相互間,互負扶養之義務,民法第1114條 第1款定有明文。查聲請人父親張○○,其111、112年度未有 申報所得,名下僅80年出廠車輛,其每月領有老人補助7,75 9元、國保老年年金119元,另母親張李○○於111、112年度亦 未有申報所得,名下有供其等居住之房地各1筆,每月領有 老人補助8,329元及國保老年年金119元等情,有戶籍謄本、 身心障礙證明、綜合所得稅各類所得資料清單暨國稅局財產 歸屬資料清單、領取各項補助、年金之存摺內頁等附卷可證 。扶養費用部分,依消債條例第64條之2第1、2項,並參照 民法第1118、1119條規定,其負扶養義務之程度,亦應考量 其目前身負債務之窘境,所負擔之扶養義務能力,自非比一 般,在無其他更為詳實之資料可供佐證之情形下,故本院認 定以114年度高雄市最低生活費標準之1.2倍19,248元為標準 ,則扣除年金、補助與4名手足分擔父母扶養費後,聲請人 每月應支出父母扶養費應以4,434元為度【計算式:(19,24 8×2-16,326)÷5=4,434】,聲請人就此主張支出10,000元, 尚屬過高。至聲請人個人日常生活必要費用部分,審酌聲請 人負債之現況,基於社會經濟活動之互賴及誠信,該日常生 活所需費用,自應節制開支,不得有超越一般人最低生活標 準之享受,否則反失衡平,本院依消債條例第64條之2第1項 ,參酌衛福部社會司所公告歷年最低生活費標準,114年度 高雄市最低生活費標準16,040元之1.2倍為19,248元,則聲 請人每月最低生活費除有特殊情形並有證據證明者外,自宜 以此為度,始得認係必要支出。然聲請人主張每月個人必要 生活費為19,395元,高於上開標準19,248元,未釋明有較高 支出之必要性,故本院認應以上開標準19,248元列計為聲請 人全部必要生活費,較為可採。 ㈣綜上所述,以聲請人現每月之收入45,582元為其償債能力基 準,扣除其每月個人必要生活費19,248元及扶養費4,434元 後僅餘21,900元,而聲請人目前負債總額為5,325,220元, 扣除保單價值準備金41,348元後,債務餘額為5,283,872元 ,以上開餘額按月攤還結果,約20年期間始能清償完畢,堪 認聲請人確有不能清償債務或有不能清償之虞之情事。從而 ,聲請人主張已不能清償債務,聲請本院准予更生,依所舉 事證及本院調查結果,即無不合。 四、末按「法院開始更生程序之裁定,應載明其年、月、日、時 ,並即時發生效力。」、「法院裁定開始更生或清算程序後 ,得命司法事務官進行更生或清算程序,必要時得選任律師 、會計師或其他適當之自然人或法人一人為監督人或管理人 。」消費者債務清理條例第45條第1 項、第16條第1 項分別 定有明文。本件聲請人其目前收入及財產狀況,不能履行債 務,依聲請人其目前收入及財產狀況,未償之債務亦屬不能 清償,有如上述。此外,復查無聲請人有消費者債務清理條 例第46條各款所定駁回更生聲請等事由,從而,聲請人聲請 更生,洵屬有據,應予准許,爰命司法事務官進行本件更生 程序。 五、依消費者債務清理條例第11條第1 項、第45條第1 項、第16 條第1 項,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4  日    民事庭 法 官 郭育秀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本裁定已於114年2月14日下午4時公告。 本裁定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4  日   書記官 郭南宏

2025-02-14

CTDV-113-消債更-144-20250214-2

消債更
臺灣嘉義地方法院

聲請更生程序

臺灣嘉義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消債更字第298號 聲 請 人 陳韋名 債 權 人 華南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黃俊智 債 權 人 上海商業儲蓄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郭進一 代 理 人 曹𦓻峸 債 權 人 台北富邦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郭倍廷 債 權 人 永豐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曹為實 債 權 人 合迪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陳鳳龍 債 權 人 和潤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劉源森 上列當事人聲請消費者債務清理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債務人陳韋名自中華民國114年2月12日上午10時起開始更生程序 。 命司法事務官進行更生程序。   理 由 一、按法院開始更生程序之裁定,應載明其年、月、日、時,並 即時發生效力,消費者債務清理條例第45條第1項定有明文 。 二、本件債務人主張:其有不能清償債務情事,前已提出債權人 清冊,以書面向最大債權金融機構請求共同協商債務清償方 案,惟協商不成立,且其無擔保或無優先權之本金及利息債 務總額未逾新臺幣1,200萬元,復未經法院裁定開始清算程 序或宣告破產,爰向本院聲請更生等語。經查:債務人所主 張之上開事實,業據提出前置協商不成立證明書、111、112 年度綜合所得稅各類所得資料清單、全國財產稅總歸戶財產 查詢清單、台北富邦銀行存款存摺、永靖鄉農會存款存摺、 工作證(皆為影本)等為證,此外,本件又查無債務人有消 費者債務清理條例第6條第3項、第8條或第46條各款所定駁 回更生聲請之事由存在,則債務人聲請更生,應屬有據,爰 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2  日        民事第一庭  法   官 陳婉玉 上為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本件不得抗告 本裁定已於114年2月12日上午10時整時公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2  日               書 記 官 吳明蓉

2025-02-12

CYDV-113-消債更-298-20250212-1

消債更
臺灣橋頭地方法院

聲請更生程序

臺灣橋頭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消債更字第125號 聲 請 人 即 債務人 林巧曼即楊林秀菁 上列當事人因消費者債務清理事件聲請更生,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聲請人林巧曼即楊林秀菁自民國一百一十四年二月十日下午四時 起開始更生程序。 命司法事務官進行本件更生程序。 理 由 一、聲請意旨略以:聲請人即債務人林巧曼即楊林秀菁前向金融 機構辦理消費借貸、信用卡契約等,致積欠無擔保債務計新 臺幣(下同)2,028,529元,因無法清償債務,曾於113年4 月間向最大債權金融機構台新國際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下稱台新銀行)申請前置協商,惟於113年4月17日前置協商 不成立,因聲請人有不能清償債務或有不能清償之虞,復未 經法院裁定開始清算程序或宣告破產,爰依法聲請准予裁定 更生等語。 二、按「債務人不能清償債務或有不能清償之虞者,得依本條例 所定更生或清算程序,清理其債務。」消費者債務清理條例 (下稱消債條例)第3條定有明文。衡以消費者與金融機構 間債之關係之發生,係依契約自由原則及相互間之信賴為基 礎,此為社會經濟活動得以維繫及發展之重要支柱,債務人 經濟窘迫,固不應任其自生自滅,債權人一方之利益,仍不 能因之摒棄不顧。是債務人於協商程序中,自應本於個人實 際財產及收支狀況,依最大誠信原則,商討解決方案。如終 究不能成立協商,於聲請更生或清算時,法院審酌上開條文 所謂「不能清償或有不能清償之虞」,自宜綜衡債務人全部 收支、信用及財產狀況,評估是否因負擔債務,而不能維持 最基本之生活條件;所陳報之各項花費,是否確屬必要性之 支出;如曾有協商方案,其條件是否已無法兼顧個人生活之 基本需求等情,為其判斷之準據。 三、經查: ㈠聲請人前向各金融機構辦理消費借貸、信用卡契約等,致現 積欠無擔保債務至少2,028,529元,前即因無法清償債務, 向最大債權金融機構台新銀行申請前置協商,惟於113年4月 17日前置協商不成立等情,有113年5月20日更生聲請狀所附 債權人清冊、財團法人金融聯合徵信中心前置協商專用債權 人清冊、信用報告、前置協商不成立通知書等件在卷可稽, 堪信為真實。 ㈡聲請人自陳現以打零工賺取收入,每月收入約12,000元,而 依薪資清單所示113年5月薪資為12,800元,其名下有富邦人 壽保險解約金56,101元、凱基人壽保險解約金2,440元,112 年度未有申報所得,現勞工保險投保於職業工會,每月領有 中低收入補助500元等情,有財產及收入狀況說明書、勞工 保險個人網路查詢表、綜合所得稅各類所得資料清單暨國稅 局財產歸屬資料清單、高雄市左營區中低收入戶證明書、11 3年6月13日補正狀所附薪資清單、領取補助之存摺內頁、11 3年9月16日富邦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陳報狀、凱基人壽保 險股份有限公司113年10月9日凱壽客一字第1132015561號函 、本院稅務電子閘門財產所得調件明細表附卷可稽。則查無 聲請人有其他收入來源,佐以聲請人提出薪資清單為證,則 以聲請人主張之收入來源,應全非虛罔,是以薪資清單所示 薪資12,800元加計中低收入補助500元後,以13,300元作為 核算其現在償債能力之基礎,應能反映真實收入狀況。 ㈢至支出部分,聲請人主張需扶養2名子女,每月支出扶養費6, 000元。按直系血親相互間,互負扶養之義務,民法第1114 條第1款定有明文。查聲請人育有2名子女分別為95年、100 年生,於112年度未有申報所得,名下無財產,惟每月領有 中低收入戶補助1,000元等情,有戶籍謄本、綜合所得稅各 類所得資料清單暨國稅局財產歸屬資料清單、領取補助之存 摺內頁、本院稅務電子閘門財產所得調件明細表等附卷可證 。扶養費用部分,依消債條例第64條之2第1、2項,並參照 民法第1118、1119條規定,其負扶養義務之程度,亦應考量 其目前身負債務之窘境,所負擔之扶養義務能力,自非比一 般,在無其他更為詳實之資料可供佐證之情形下,故本院認 定以114年度高雄市最低生活費標準之1.2倍19,248元為標準 ,則扣除中低收入補助並與前配偶分擔2名子女扶養費後, 聲請人每月應支出之子女扶養費應以18,748元為度【計算式 :(19,248×2-1,000)÷2=18,748】,聲請人就此主張支出 子女扶養費6,000元,應屬可採。至聲請人個人日常生活必 要費用部分,審酌聲請人負債之現況,基於社會經濟活動之 互賴及誠信,該日常生活所需費用,自應節制開支,不得有 超越一般人最低生活標準之享受,否則反失衡平,本院依消 債條例第64條之2第1項,參酌衛福部社會司所公告歷年最低 生活費標準,114年度高雄市最低生活費標準16,040元之1.2 倍為19,248元,則聲請人每月最低生活費除有特殊情形並有 證據證明者外,自宜以此為度,始得認係必要支出。聲請人 主張每月個人必要生活費為16,069元,尚低於上開標準19,2 48元,自屬可採。 ㈣綜上所述,以聲請人現每月之收入13,300元為其償債能力基 準,扣除其每月個人必要生活費16,069元、扶養費6,000元 後已無所餘,顯無法清償聲請人目前扣除保險解約金58,541 元後之負債總額1,969,988元,堪認聲請人確有不能清償債 務或有不能清償之虞之情事。從而,聲請人主張已不能清償 債務,聲請本院准予更生,依所舉事證及本院調查結果,即 無不合。 四、末按「法院開始更生程序之裁定,應載明其年、月、日、時 ,並即時發生效力。」、「法院裁定開始更生或清算程序後 ,得命司法事務官進行更生或清算程序,必要時得選任律師 、會計師或其他適當之自然人或法人一人為監督人或管理人 。」消費者債務清理條例第45條第1 項、第16條第1 項分別 定有明文。本件聲請人其目前收入及財產狀況,不能履行債 務,依聲請人其目前收入及財產狀況,未償之債務亦屬不能 清償,有如上述。此外,復查無聲請人有消費者債務清理條 例第46條各款所定駁回更生聲請等事由,從而,聲請人聲請 更生,洵屬有據,應予准許,爰命司法事務官進行本件更生 程序。 五、依消費者債務清理條例第11條第1 項、第45條第1 項、第16 條第1 項,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0  日    民事庭 法 官 郭育秀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本裁定已於114年2月10日下午4時公告。 本裁定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0  日   書記官 郭南宏

2025-02-10

CTDV-113-消債更-125-20250210-2

消債更
臺灣士林地方法院

更生事件

臺灣士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消債更字第262號 債 務 人 林穗芸 上列債務人聲請更生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債務人林穗芸自民國一一四年二月十日下午五時起開始更生程序 。 命司法事務官進行本件更生程序。   理 由 一、按債務人不能清償債務或有不能清償之虞,且無擔保或無優 先權之本金及利息債務總額未逾新臺幣(下同)12,000,000 元者,於法院裁定開始清算程序或宣告破產前,得向法院聲 請更生;債務人對於金融機構負債務者,在聲請更生或清算 前,應向最大債權金融機構請求協商債務清償方案,或向其 住、居所地之法院或鄉、鎮、市、區調解委員會聲請債務清 理之調解,消費者債務清理條例(下稱消債條例)第3條、 第42條第1項、第151條第1項分別定有明文。次按法院開始 更生程序之裁定,應載明其年、月、日、時,並即時發生效 力;法院裁定開始更生或清算程序後,得命司法事務官進行 更生或清算程序,消債條例第45條第1項、第16條第1項前段 亦規定甚明。 二、本件聲請意旨略以:債務人有不能清償債務情事,前已向本 院聲請債務清理之調解,惟調解不成立。又債務人無擔保或 無優先權之本金及利息債務總額未逾12,000,000元,且未經 法院裁定開始清算程序或宣告破產,依法聲請更生等語。 三、經查: (一)債務人主張之前揭事實,業據其提出中華民國國民身分證及 全民健康保險卡(見本院卷第24頁)、全戶戶籍謄本(見本 院卷第26頁)、勞保/職保被保險人投保資料表含明細(見 本院卷第28-29頁)、財團法人金融聯合徵信中心當事人綜 合信用報告暨債務清理條例前置協商專用債權人清冊(見本 院卷第30-53頁)、前置協商不成立通知書(見本院卷第54 頁)、111-112年度綜合所得稅各類所得資料清單(見本院 卷第56-58頁)、全國財產稅總歸戶財產查詢清單(見本院 卷第60頁)、車牌號碼000-0000汽車行車執照(見本院卷第 66頁)、銀行存摺影本及交易明細(見本院卷第115-119頁 反面)、薪資收入明細(見本院卷第120頁)、車牌號碼000 -0000機車行車執照(見本院卷第121頁)、中華民國人壽保 險商業同業公會保險業通報作業資訊系統資料查詢結果表( 見本院卷第127頁)為證,並有本院調解不成立證明書(見 本院卷第54頁)、富邦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民國113年11 月26日陳報狀暨所附協商相關資料(見本院卷第131-132頁 )可稽。 (二)參酌債務人現年59歲,居住在新北市汐止區,自陳每月薪資 收入約24,964元(見本院卷第13頁),與前述事證大致相符 ,並依114年度新北市每人每月最低生活費16,900元之1.2倍 即20,280元,計算其必要生活費用,每月僅餘4,684元可供 還款,且其名下財產為公告現值1,554元之土地應有部分1筆 、陳稱殘值約6,000元之機車1輛及已遭債權人取回之車牌號 碼000-0000汽車1輛(見本院卷第112、124頁),及保單價 值準備金37,901元(見本院卷第131頁反面),相較所陳報 債務總額已達1,562,755元(見本院卷第8頁),經綜合評估 其財產、信用及勞力等狀況,堪認債務人確有不能清償債務 情事。本件復查無消債條例第6條第3項、第8條或第82條第2 項所定駁回清算聲請之事由,債務人聲請清算,即屬有據。 依前開說明,應予開始清算程序,並命司法事務官進行本件 清算程序,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0  日          民事第三庭 法 官 林哲安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本件裁定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0  日                書記官 洪忠改

2025-02-10

SLDV-113-消債更-262-20250210-2

消債清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

清算事件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消債清字第120號 聲 請 人 即 債務人 王淑慧 上列當事人依消費者債務清理條例聲請清算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   主 文 聲請人王淑慧自民國114年2月8日下午4時起開始清算程序,並命 司法事務官進行本件清算程序。   理 由 一、按債務人不能清償債務或有不能清償之虞者,得依本條例所 定更生或清算程序,清理其債務;債務人對於金融機構負債 務者,在聲請更生或清算前,應向最大債權金融機構請求協 商債務清償方案,或向其住、居所地之法院或鄉、鎮、市、 區調解委員會聲請債務清理之調解,消費者債務清理條例( 下稱消債條例)第3條、第151條第1項分別定有明文。又所 謂債務人不能清償債務或有不能清償之虞者,依消債條例之 制定目的在於謀求消費者經濟生活之更生觀之,應係指消費 者之負債大於現有資產,於合理之相當期間內,在維持其個 人及受扶養權利人基本生活支出前提下,依原定之清償條件 ,不能清償債務完畢或有不能清償債務完畢之可能。 二、本件債務人依消債條例聲請清算,本院審查下列事項,認應 准許:    ㈠查債務人為一般消費者,5年內未從事營業活動,積欠無擔保 及無優先權債務額,依債權人陳報之債權額合計已達新臺幣 (下同)7,793,956元(含本金、利息及違約金等),其為 清理債務,前曾向與最大債權人永豐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聲請調解,而不成立等情,業據提出財團法人金融聯合徵信 中心當事人綜合信用報告、前置協商不成立通知書在卷可參 (見本院卷第23至27、41頁),可資認定。  ㈡又審核債務人聲請前2年之財產及收入狀況說明書、財政部南 區國稅局民國111及112年度綜合所得稅各類所得資料、全國 財產稅總歸戶財產查詢清單、勞保被保險人投保資料表、戶 籍謄本、臺灣企銀存摺簿等影本,及臺南市政府社會局回函 ,債務人陳報其退休、無業、每月靠親友接濟5,000元,均 未領取任何補助,保險醫療保單解約金約44,990元等情,亦 堪認定。因此,應以債務人現有之資力,在維持其個人基本 生活支出之前提下,認定其依原定之清償條件,有無不能清 償債務或不能清償之虞。  ㈢再按債務人必要生活費用,以最近1年衛生福利部或直轄市政 府所公告當地區每人每月最低生活費1.2倍定之。受扶養者 之必要生活費用,準用第1項規定計算基準數額,並依債務 人依法應負擔扶養義務之比例認定之;債務人聲請更生或清 算時所提財產及收入狀況說明書,其表明每月必要支出之數 額,與消債條例第64條之2第1項、第2項規定之認定標準相 符者,毋庸記載原因、種類及提出證明文件,復分據消債條 例第64條之2第1項、第2項及消債條例施行細則第21條之1第 3項所明定。是依臺南市政府公告112及113年度臺南市每人 每月最低生活費14,230元之1.2倍計算,債務人每月必要生 活費用額,應以17,076元(14,230元×1.2倍=17,076元)為 認定基準。是以債務人每月所得尚不足支出其必要生活費用 ,遑論清償債務,確有不能清償債務之情,是其聲請清算, 應予准許。 三、綜上所述,本件債務人係一般消費者,5年內未從事營業活 動,為清理債務,前曾向本院聲請前置調解不成立。審酌債 務人之財產、收支、債務總額及清償能力等一切情狀,確認 其已達不能清償債務之情況。又債務人未曾經法院裁定開始 更生程序或宣告破產,復查無消債條例第6條第3項、第8條 或第82條第2項所定駁回清算聲請之事由,是其聲請清算, 應屬有據。爰依消債條例第16條第1項規定命司法事務官進 行清算程序,並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8   日          消債法庭 法 官 王偉為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本裁定不得抗告。 本裁定於114年2月8日下午4時公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8   日               書記官 林耿慧

2025-02-08

TNDV-113-消債清-120-20250208-2

本網站部分內容為 AI 生成,僅供參考。請勿將其視為法律建議。

聯絡我們:[email protected]

© 2025 Know9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