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蒲心智

共找到 250 筆結果(第 71-80 筆)

保險小上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

給付保險金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保險小上字第4號 上 訴 人 歐陽馤 被 上訴人 富邦產物保險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許金泉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給付保險金事件,上訴人對於民國113年9月23 日本院新店簡易庭113年度店保險小字第5號第一審小額民事判決 提起上訴,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上訴駁回。 第二審訴訟費用新臺幣壹仟伍佰元由上訴人負擔。   理 由 一、按對於小額程序之第一審裁判提起上訴,非以其違背法令為 理由,不得為之;並應於上訴狀內記載上訴理由,表明原判 決所違背之法令及其具體內容,暨依訴訟資料可認為原判決 有違背法令之具體事實,民事訴訟法第436條之24第2項、第 436條之25分別定有明文;前開所謂「違背法令」,依同法 第436條之32第2項準用第468條、第469條第1款至第5款規定   ,係指判決不適用法規或適用不當者之違背法令。又判決有 同法第469條規定所列第1款至第5款情形之一者,為當然違 背法令。對於小額程序之第一審裁判提起上訴時,如係以第 一審判決有不適用法規或適用法規不當為上訴理由時,其上 訴狀或理由書應有具體之指摘,並揭示該法規之條項或其內 容;若係成文法以外之法則,應揭示該法則之旨趣;其為經 驗法則、證據法則者,亦應具體指摘揭示該經驗法則或證據 法則,上訴狀或理由書如未依此項方法表明者,即難認為已 對小額程序之第一審判決之違背法令有具體之指摘,其上訴 自難認為合法(最高法院71年台上字第314號、70年台上字 第720號判決要旨參照);且由前揭民事訴訟法第436條之32 第2項所定,可知同法第469條第6款之判決不備理由或理由 矛盾之違背法令情形,於小額事件之上訴程序並不準用。從 而,於小額事件中所指之「違背法令」,並不包含認定事實 錯誤、取捨證據不當,或就當事人提出之事實或證據疏於調 查,或漏未斟酌之判決不備理由或理由矛盾情形,先予指明 。 二、上訴意旨略以:  ㈠被上訴人有以內部文件、官網公告、電視新聞稿等方式,承 諾配合政府及相關單位之政策,依照產險公會理賠實務指引 辦理理賠方式,並表示只要醫師有開處方用藥,皆能理賠   ,被上訴人自應受相關意思表示拘束。原審未考量被上訴人 嗣後另為補充解釋或變更原條文之意思表示,顯有悖於論理 法則與經驗法則。  ㈡金管會於民國111年4月19日發布之新聞稿及產險公會之問答 集,雖非強制保險公司須一律理賠住院日額保險金,亦不生 當然變更或取代保險契約效力之結果,惟該公告性質與行政 規則類似,經被上訴人公告上開內容後,即生拘束被上訴人 之效力,自得做為系爭保險契約內容變更之依據,被上訴人 核定理賠之相關單位,自應受該公告之拘束,就居家照護者   ,依保險契約條款給付相關保險金,且被上訴人於111年4月 19日即表示願意配合相關單位之政策,並公告於官方網站, 原審認定該公告之聲明不溯及既往,違反論理法則與經驗法 則。  ㈢主管機關有鑑於疫情嚴峻,因地方政府為進行輕重症分流照 護,保留醫療量能而調整為居家照護,並責由金管會協調產   、壽險公會就現行已售防疫保險商品承保範圍包含住院日額 保險金部分,對於無症狀或輕症確診者於居家照護期間,得 比照一般住院情形予以理賠。上開情事,確屬一般人無法預 料之事,且如不給付住院日額保險金,即有顯失公平之情況   。上訴人所謂之情事變更,與原審之認定顯有不同,原審率 爾認定本件無民法第227條之2情事變更原則之適用,其判斷 違背論理法則及經驗法則等語。  ㈣並聲明:⒈原判決廢棄。⒉被上訴人應給付上訴人新臺幣(下同 )24,000元暨自111年6月3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百分 之10計算之利息。 三、經查,上訴人固以原審判決違背論理及經驗法則,而有違背 法令之情,作為本件上訴理由。惟細繹其上訴意旨,實係對 於原審取捨證據與認定事實暨所得心證結論加以指摘,未有 具體指摘揭示原審判決所違背法則之旨趣。而認定事實、取 捨證據之職權行使,既屬事實審法院經斟酌全辯論意旨及調 查證據之結果所為之判斷,原審取捨證據、認定事實,已於 判決理由欄內加以說明。從而,上訴人所執上訴理由,並未 指明原判決有何不適用法規或適用法規不當之情形,或有合 於民事訴訟法第469條第1款至第5款法定判決當然違背法令 之情形,且觀卷附證據資料,亦不足認定原判決有違背法令 之具體事實,難認上訴人業已合法表明上理由。是依首揭規 定及說明,應認本件上訴未具合法程式,並非合法,爰依民 事訴訟法第436條之32第2項準用第444條第1項規定,裁定駁 回之。 四、本件第二審訴訟費用為1,500元,應由上訴人負擔,爰確定 如主文第2項所示。 五、據上論結,本件上訴為不合法,爰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4  日       民事第三庭 審判長法 官 方祥鴻                法 官 楊承翰                法 官 蒲心智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本裁定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4  日                書記官 戴 寧

2025-02-14

TPDV-113-保險小上-4-20250214-1

消債聲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

聲請清算復權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消債聲字第13號 聲 請 人 即 債務人 高季緩 相 對 人 即 債權人 國泰世華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郭明鑑 相 對 人 即 債權人 遠東國際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周添財 相 對 人 即 債權人 星展(台灣)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伍維洪 訴訟代理人 陳正欽 相 對 人 即 債權人 台新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吳統雄 代 理 人 台新國際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尚瑞強 相 對 人 即 債權人 良京實業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金井貴志 相 對 人 即 債權人 滙誠第二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莊仲沼 相 對 人 即 債權人 台灣金聯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施俊吉 相 對 人 即 債權人 臺灣土地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何英明 代 理 人 林韋辰 賴森林 上列當事人間聲請清算復權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債務人高季緩准予復權。   理 由 一、按債務人受免責之裁定確定者,得向法院為復權之聲請,消 費者債務清理條例(下稱消債條例)第144條第2款定有明文 。 二、本件聲請意旨略以:聲請人即債務人高季緩經本院裁定開始 清算程序,清算程序業已終結,並經本院以113年度消債職 聲免字第84號裁定免責確定,爰依消債條例第144條第2款規 定,向本院為復權之聲請等語。 三、經查,聲請人所主張之上開事實,業經本院依職權調閱本院 112年度消債清字第93號、112年度司執消債清字第74號、11 3年度消債職聲免字第84號案卷查明屬實,堪信為真實。是 本件聲請人既已受免責之裁定確定,則其據以向本院聲請復 權,合於前揭法律規定,自屬有據,爰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4  日        民事第三庭   法 官 蒲心智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繳納抗告 費新臺幣1,5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4  日                書記官 戴 寧

2025-02-14

TPDV-114-消債聲-13-20250214-1

重訴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

給付款項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重訴字第814號 上 訴 人 即 原 告 壽山油品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張博欽 上列當事人間聲請給付款項事件,上訴人對於民國114年1月10日 本院第一審判決,提起第二審上訴。查本件上訴人上訴利益為新 臺幣(下同)21,904,749元,應徵第二審裁判費334,962元,茲 依民事訴訟法第442條第2項規定,限上訴人於收受本裁定後5日 內如數向本院繳納,逾期即駁回上訴。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0 日 民事第三庭 法 官 蒲心智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本裁定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0 日 書記官 戴 寧

2025-02-10

TPDV-113-重訴-814-20250210-2

勞執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

勞資爭議執行裁定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勞執字第3號 聲 請 人 賴盈臻 相 對 人 梵融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錢向鵬 上列當事人間聲請勞資爭議執行裁定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民國113年7月8日臺北市政府勞動局勞資爭議調解紀錄調解方案 第4點所載「勞方賴盈臻與資方同意就本案爭議事項(工資、預告 工資、資遣費等)以新臺幣9萬6351元整達成和解;資方應於民國 113年8月8日當日將前述和解金額匯入勞方原薪資帳戶。」之內 容,准予強制執行。 聲請程序費用由相對人負擔。   理 由 一、本件聲請意旨略以:兩造關於工資等之勞資爭議事件,於民 國113年7月8日行勞資爭議調解,雙方調解成立在案,惟相 對人未履行調解成立紀錄所載相對人應於113年8月8日前給 付和解金額新臺幣(下同)96,351元之義務,為此按勞資爭 議處理法第59條第1項規定,聲請就前揭調解內容裁定強制 執行等語,並提出臺北市政府勞動局勞資爭議調解紀錄、存 摺封面及存摺內頁交易明細等資料影本為證。 二、按勞資爭議經調解成立或仲裁者,依其內容當事人一方負私 法上給付之義務,而不履行其義務時,他方當事人得向該管 法院聲請裁定強制執行並暫免繳裁判費;於聲請強制執行時 ,並暫免繳執行費。勞資爭議處理法第59條第1項定有明文 。經查,兩造關於請求積欠工資、資遣費及預告工資之勞資 爭議,前經中華民國勞資關係協進會指派之調解人於113年7 月8日調解成立如主文第1項所示之內容,業據聲請人提出臺 北市政府勞動局勞資爭議調解紀錄影本為證,聲請人以相對 人未依上開調解內容履行給付,亦有聲請人提出之存摺封面 及內頁交易明細等影本附卷可稽,是聲請人以相對人未依上 開調解內容給付,據以聲請裁定強制執行,經核與首揭規定 並無不合,應予准許。 三、依勞資爭議處理法第59條、非訟事件法第21條、民事訴訟法   第78條、第95條,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0  日        勞動法庭    法 官 蒲心智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繳納抗告 費新臺幣1,5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0  日                 書記官 戴 寧

2025-02-10

TPDV-114-勞執-3-20250210-1

消債更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

更生事件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消債更字第3號 抗 告 人 即 債務人 唐佩嘉 上列當事人間聲請更生事件,抗告人對於民國114年1月6日本院1 14年度消債更字第3號裁定,提起抗告;查本件應徵裁判費新臺 幣1,500元,未據抗告人繳納,茲限抗告人於收受本裁定送達後5 日內補繳上開抗告費,逾期不繳,即駁回抗告人之抗告,特此裁 定。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0 日 民事第三庭 法 官 蒲心智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本裁定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0 日 書記官 戴 寧

2025-02-10

TPDV-114-消債更-3-20250210-2

勞訴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

給付退休金差額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勞訴字第360號 上 訴 人 即 原 告 沈振錄 上列當事人間聲請給付退休金差額事件,業經本院於民國113年1 2月27日判決上訴人全部敗訴,上訴人於114年1月21日提起上訴 ,惟未繳納上訴費用。經查,本件上訴利益為新臺幣(下同)1, 620,755元(計算式如附表所示),應徵第二審裁判費30,856元 ,惟上訴人係請求給付工資、資遣費,依勞動事件法第12條第1 項前段之規定,得暫免徵收裁判費三分之二,應暫先繳納之裁判 費為10,285元,茲依民事訴訟法第442條第2項規定,限上訴人於 收受本裁定送達後5日內向本院繳納,逾期即駁回其上訴,特此 裁定。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0 日 勞動法庭 法 官 蒲心智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本裁定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0 日 書記官 戴 寧 附表(新臺幣/元,元以下四捨五入) 編號 類別 計算本金 起算日 終止日 計算基數 年息 給付總額 1 利息 130萬5,450元 108年9月30日 113年7月29日 (4+304/366) 5% 31萬5,305.41元 小計 31萬5,305元 本金加計利息 1,620,755元

2025-02-10

TPDV-113-勞訴-360-20250210-4

勞訴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

給付退休金差額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勞訴字第360號 上 訴 人 即 原 告 章其鈞 上列當事人間聲請給付退休金差額事件,業經本院於民國113年1 2月27日判決上訴人全部敗訴,上訴人於114年1月21日提起上訴 ,惟未繳納上訴費用。經查,本件上訴利益為新臺幣(下同)2, 674,569元,應徵第二審裁判費49,284元,惟上訴人係請求給付 工資、資遣費,依勞動事件法第12條第1項前段之規定,得暫免 徵收裁判費三分之二,應暫先繳納之裁判費為16,428元,茲依民 事訴訟法第442條第2項規定,限上訴人於收受本裁定送達後5日 內向本院繳納,逾期即駁回其上訴,特此裁定。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0 日 勞動法庭 法 官 蒲心智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本裁定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0 日 書記官 戴 寧

2025-02-10

TPDV-113-勞訴-360-20250210-3

勞執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

勞資爭議執行裁定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勞執字第12號 聲 請 人 黃一郎 相 對 人 辰鎧國際餐飲顧問不月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沈宗賢 上列當事人間聲請勞資爭議執行裁定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民國113年11月11日臺北市政府勞動局勞資爭議調解紀錄調解方 案欄(二)所載「資方同意給付勞方(黃一郎)延遲發薪補償費3,80 0元及資遣費140,000元,共計143,800元,前述金額,資方應於1 13年12月31日以前給付,逕匯入勞方原領薪資帳戶。」之內容, 准予強制執行。 聲請程序費用由相對人負擔。   理 由 一、本件聲請意旨略以:兩造關於工資等之勞資爭議事件,於   民國113年11月11日行勞資爭議調解,雙方調解成立在案, 惟相對人未履行調解成立紀錄所載相對人應於113年12月31 日前給付延遲發薪補償費3,800元及資遣費140,000元之義務 ,為此按勞資爭議處理法第59條第1項規定,聲請就前揭調 解內容裁定強制執行等語,並提出臺北市政府勞動局勞資爭 議調解紀錄、存摺封面及存摺內頁交易明細等資料影本為證 。 二、按勞資爭議經調解成立或仲裁者,依其內容當事人一方負私 法上給付之義務,而不履行其義務時,他方當事人得向該管 法院聲請裁定強制執行並暫免繳裁判費;於聲請強制執行時 ,並暫免繳執行費。勞資爭議處理法第59條第1項定有明文 。經查,兩造關於請求積欠工資、資遣費、勞健保代墊款及 提繳勞工退休金之勞資爭議,前經中華民國勞資關係協進會 指派之調解人於113年11月11日調解成立如主文第1項所示之 內容,業據聲請人提出臺北市政府勞動局勞資爭議調解紀錄 影本為證,聲請人以相對人未依上開調解內容履行給付,亦 有聲請人提出之存摺封面及內頁交易明細等影本附卷可稽, 是聲請人以相對人未依上開調解內容給付,據以聲請裁定強 制執行,經核與首揭規定並無不合,應予准許。 三、依勞資爭議處理法第59條、非訟事件法第21條、民事訴訟法   第78條、第95條,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0  日        勞動法庭    法 官 蒲心智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繳納抗告 費新臺幣1,5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0  日                書記官 戴 寧

2025-02-10

TPDV-114-勞執-12-20250210-1

消債聲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

聲請清算復權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消債聲字第7號 聲 請 人 即 債務人 游閎棋 相 對 人 即 債權人 華南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黃俊智 代 理 人 賴怡真 相 對 人 即 債權人 台北富邦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郭倍廷 代 理 人 謝依珊 相 對 人 即 債權人 台新國際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尚瑞強 相 對 人 即 債權人 中國信託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利明献 相 對 人 即 債權人 國泰世華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郭明鑑 代 理 人 黃行正 相 對 人 即 債權人 玉山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黃男洲 代 理 人 喬湘泰 相 對 人 即 債權人 安泰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丁予康 相 對 人 即 債權人 台新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吳統雄 相 對 人 即 債權人 萬榮行銷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許勝發 上列當事人間聲請清算復權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債務人游閎棋准予復權。   理 由 一、按債務人受免責之裁定確定者,得向法院為復權之聲請,消 費者債務清理條例(下稱消債條例)第144條第2款定有明文 。 二、聲請意旨略以:聲請人前經鈞院以113年度消債聲免字第15 號裁定免責確定在案,爰依消債條例第144條第2款規定,向 本院為復權之聲請等語。 三、查聲請人因消費者債務清理事件聲請清算,而本院以109年 度消債清字第115號裁定自民國109年6月12日下午4時開始清 算程序。嗣本院民事執行處司法事務官於110年9月8日以109 年度司執消債清字第88號裁定本件清算程序終結確定,復經 本院以110年度消債職聲免字第104號裁定認聲請人有消債條 例第133條之事由而不予免責。聲請人於受上開不免責裁定 確定後,因繼續清償達消債條例第133條所定數額,且各普 通債權人受償額均達其應受分配額,已符合消債條例第141 條所定免責要件,而本院以113年度消債聲免字第15號裁定 應予免責,並已於113年12月2日確定等情,業據本院依職權 調取上開卷宗核閱屬實。依上開規定,聲請人向本院聲請復 權,即屬有據,爰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0  日        民事第三庭   法 官 蒲心智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繳納抗告 費新臺幣1,5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0  日                書記官 戴 寧

2025-02-10

TPDV-114-消債聲-7-20250210-1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

清償借款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民事判決 113年度訴字第6926號 原 告 良京實業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今井貴志 訴訟代理人 林家宇 被 告 林星勲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清償借款事件,本院於民國114年1月10日言詞 辯論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被告應給付原告新臺幣111,652元,及自民國108年8月31日起至 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6.92%計算之利息。 被告應給付原告新臺幣276,892元,及自民國108年8月31日起至 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6.92%計算之利息。 訴訟費用由被告負擔。   事實及理由 甲、程序方面: 一、按當事人得以合意定第一審管轄法院,但以關於由一定法律 關係而生之訴訟者為限;前項合意,應以文書證之,民事訴 訟法第24條定有明文。本件依兩造簽訂之個人信用貸款約定 書第19條,合意以本院為第一審管轄法院,故本院自有管轄 權,合先敘明。 二、被告經合法通知,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場,核無民事訴訟法 第386條所列各款事由,爰依原告之聲請,由其一造辯論而 為判決。   乙、實體方面: 一、原告起訴主張略以: (一)被告前於民國97年6月30日,向訴外人渣打國際商業銀行股 份有限公司(下稱渣打銀行)申請個人信用貸款(證一),借款 額度為新臺幣(下同)14萬元,自同日起每一個月為一期,共 分84期,利率第1期至第2期年息固定百分之1.88,第3期至 第84期按定儲利率指數加年息百分之5.77(1.15%+5.77%=6.9 2%)計付利息,如定儲利率指數調整時,自調整日起改按新 利率機動調整之,未依約定還本繳息時,逾期180天(含)以 内者,按上開利率百分之10,超過180天以上者,按上開利 率百分之20計算之違約金。依借款一般約定事項第二條規定 ,視為債務全部到期,被告自應償還前開請求之借款本金、 利息及違约金,如有任何一期未如期清償時,視為全部到期 (證一)。拒被告未依約履行繳款義務,尚有本金、利息及違 約金拒不清償,經渣打銀行讓與債權予原告,並通知被告後 (證二),幾經催討,均未付款。 (二)被告前於97年10月20日,向訴外人渣打銀行申請個人信用貸 款(證一),借款額度為33萬元,以每一個月為一期,利率第 1期至第3期年息為0,第4期起按定儲利率指數加年息百分之 5.77(1.15%+5.77%=6.92%)計付利息,如定儲利率數調整時 ,自調整日起改按新利率機動調整之,未依約定送息時,逾 期180天(含)以内者,按上開利率百分之10,超過180天以者 ,按上開利率百分之20計算之違約金。依借款一般約定事規 定,視為債務全部到期,被告自應償還前開請求之借款本及 違約金,如有任何一期未如期清償時,自視為全部到期(證 一)。嗣被告未依約履行繳款義務,尚有本金、利息及違約 金拒不清償,經渣打銀行讓與債權予原告,並通知被告後( 證二),幾經催討,均未付款。爰依消費借貸及債權讓與之 法律關係提起本訴,請求被告負清償責任,並聲明:如主文 第1、2項所示。 二、被告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場,亦未提出書狀為何聲明或陳述 。 三、經查,原告主張之上開事實,業據提出渣打銀行個人信用貸 款約定書、分攤表、定儲利率指數表、債權讓與證明書、報 紙債權讓與公告等件影本為證,核屬相符。而被告已於相當 時期受合法之通知,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場,復未提出任何 書狀爭執供本院斟酌,本院審酌上開證物,堪信原告主張之 事實為真正。從而,原告依據消費借貸及債權讓與法律關係 ,請求被告給付如主文第1、2項所示之金額及利息,為有理 由,應予准許。 四、訴訟費用負擔之依據:民事訴訟法第78條。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7   日          民事第三庭 法 官 蒲心智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本判決上訴,須於判決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如 委任律師提起上訴者,應一併繳納上訴審裁判費。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7   日                書記官 戴 寧

2025-02-07

TPDV-113-訴-6926-20250207-1

本網站部分內容為 AI 生成,僅供參考。請勿將其視為法律建議。

聯絡我們:[email protected]

© 2025 Know9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