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陳香伶

共找到 88 筆結果(第 71-80 筆)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

清償借款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民事判決 113年度訴字第4083號 原 告 國泰世華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郭明鑑 訴訟代理人 吳俊鴻 被 告 張竣壹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清償借款事件,本院於民國113年10月23日言 詞辯論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一、被告應給付原告新臺幣壹拾玖萬零玖佰捌拾伍元,及自民國   一一三年三月十八日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百分之十一點九   計算之利息,暨自民國一一三年三月二十五日起至清償日   止,逾期在六個月以內部分,按上開利率百分之十,逾期超   過六個月至九個月以內部分,按上開利率百分之二十計算之   違約金。 二、被告應給付原告新臺幣參拾貳萬貳仟零壹拾柒元,及自民國   一一三年三月二十三日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百分之十六計   算之利息,暨自民國一一三年四月十七日起至清償日止,逾   期在六個月以內部分,按上開利率百分之十,逾期超過六個   月至九個月以內部分,按上開利率百分之二十計算之違約   金。 三、訴訟費用新臺幣伍仟捌佰肆拾元由被告負擔,並自本判決確   定之翌日起,加給按年息百分之五計算之利息。 四、本判決第一項於原告以新臺幣柒萬元為被告供擔保後,得假   執行;但被告如以新臺幣壹拾玖萬零玖佰捌拾伍元為原告預   供擔保後,得免為假執行。 五、本判決第二項於原告以新臺幣壹拾壹萬元為被告供擔保後, 得假執行;但被告如以新臺幣參拾貳萬貳仟零壹拾柒元為原 告預供擔保後,得免為假執行。     事實及理由 壹、程序方面: 一、按當事人得以合意定第一審管轄法院。但以關於由一定法律   關係而生之訴訟為限。前項合意,應以文書證之,民事訴訟   法第24條定有明文。查本件兩造簽訂之貸款契約書第10條約   定,於本借據涉訟時,合意以本院為第一審管轄法院(見本   院卷第12頁、第26頁),揆諸前開規定,本院自有管轄權,   合先敘明。   二、被告經合法通知,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場,核無民事訴訟法   第386條所列各款情形,爰依原告之聲請,由其一造辯論而   為判決。 貳、實體方面:  一、原告主張:  ㈠被告經由電子授權驗證於民國110年12月24日向伊申請貸   款,借款新臺幣(下同)30萬元,伊於當日撥款至被告指定   帳戶(000-00-000000-0,下稱系爭帳戶),借款期間為5   年,利率自第1期起按伊公告之定儲利率指數月變動加碼年   利率10.29%計算,現借款利率為年利率11.9%,並按年金   法計算平均攤還本息。如未依約按期還本付息,即喪失期限   利益,其債務視為到期,除按上開利率計付遲延利息外,逾   期在6個月以內部分,按上開約定利率10%,逾期超過6個月   部分按上開約定利率20%,計收違約金,每次違約狀態最高   連續收取期數為9期。詎被告僅繳付本息至113年3月17日止   即未依約還本付息,迄今尚欠190,985元及利息、違約金未   清償。  ㈡被告經由電子授權驗證復於112年8月16日向伊申請貸款,借   款35萬元,伊於當日撥款至被告指定系爭帳戶,借款期間為   5年,利率自第1期起按伊公告之定儲利率指數月變動加碼年   利率14.39%計算,現借款利率為年利率16%,並按年金法   計算平均攤還本息。如未依約按期還本付息,即喪失期限利   益,其債務視為到期,除按上開利率計付遲延利息外,逾期   在6個月以內部分,按上開約定利率10%,逾期超過6個月部   分按上開約定利率20%,計收違約金,每次違約狀態最高連   續收取期數為9期。詎被告僅繳付本息至113年3月22日止即   未依約還本付息,迄今尚欠322,017元及利息、違約金未清   償。  ㈢爰依消費借貸之法律關係,提起本件訴訟等語,並聲明:如   主文第一、二項所示;請准原告供擔保後得為假執行。   二、被告經合法通知,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場,亦未提出書狀作   何聲明或陳述。  三、經查,原告主張之事實,業據其提出貸款契約書2份、個人   借貸綜合約定書2份、撥貸通知書2份、對帳單2份、帳戶資   料2份、查詢還款明細2份、查詢本金異動明細2份、放款利   率查詢表等件影本為證(見本院卷第11頁至第53頁),互核   相符,堪信原告之主張為真實。從而,原告依據消費借貸之   法律關係,請求被告給付如主文第一、二項所示之本金、利   息、違約金,為有理由,應予准許。 四、本件第一審訴訟費用5,840元應由被告負擔,並依民事訴訟   法第91條第3項規定,自本判決確定之翌日起,加給按年息   5%計算之利息,爰確定如主文第三項所載。 五、原告陳明願供擔保,請求宣告假執行,經核與民事訴訟法第   390條第2項之規定並無不合,爰酌定相當擔保金額准許之;   另並依同法第392條第2項規定職權酌定相當擔保金額宣告被   告得預供擔保而免為假執行。 六、訴訟費用負擔之依據:民事訴訟法第78條。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0  月  30  日          民事第二庭 審判長 法 官 蔡政哲                               法 官 蘇嘉豐                                        法 官 林志洋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本判決上訴,須於判決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1  月  4   日                    書記官 陳香伶

2024-10-30

TPDV-113-訴-4083-20241030-1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

清償借款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民事判決 113年度訴字第4843號 原 告 玉山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黃男州 訴訟代理人 葉懿慧 葉雲仁 被 告 高士禮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清償借款事件,本院於民國113年10月23日言 詞辯論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一、被告應給付原告新臺幣伍拾玖萬零肆佰參拾陸元,及其中新 臺幣伍拾伍萬壹仟貳佰柒拾陸元自民國一一三年八月十三日 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百分之八點二八計算之利息。 二、訴訟費用新臺幣陸仟伍佰元由被告負擔,並自本判決確定之 翌日起,加給按年息百分之五計算之利息。   事實及理由 壹、程序方面: 一、按當事人得以合意定第一審管轄法院。但以關於由一定法律 關係而生之訴訟為限。前項合意,應以文書證之,民事訴訟 法第24條定有明文。查本件兩造簽訂之借款契約書其他契約 條款第8條約定,於本契約涉訟時,合意以本院為第一審管 轄法院(見本院卷第16頁),揆諸前開規定,本院自有管轄 權,合先敘明。   二、次按訴狀送達後,原告不得將原訴變更或追加他訴,但擴張   或減縮應受判決事項之聲明者,不在此限,民事訴訟法第25   5條第1項第3款定有明文。經查,原告起訴時,原聲明請求   被告應給付原告新臺幣(下同)59萬6,493元,及其中55萬   1,276元自民國113年8月12日起至清償日止,按年利率8.2   8%計算之利息,暨逾期在6個月以內,按上開利率10%,超   過6個月以上者,按上開利率20%計算之違約金,最高得連   續收取9期為限;嗣於113年9月24日具狀捨棄請求違約金,   另更正利息請求之起算日,變更聲明為:被告應給付原告59   萬0,436元,及其中55萬1,276元自113年8月13日起至清償日   止,按年利率8.28%計算之利息(見本院卷第7頁、第45   頁),核屬減縮應受判決事項之聲明,與前揭規定相符,應   予准許。 三、被告經合法通知,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場,核無民事訴訟法   第386條各款所列情形,爰依原告之聲請,由其一造辯論而   為判決。 貳、實體方面:   一、原告起訴主張:被告於112年1月4日向伊借款60萬元,借款   期間7年,利息自撥款日起,按原告3個月定儲利率指數,加   碼6.93%計算,嗣後依原告3個月定儲利率指數變動而調整   (即年息8.28%),並按月攤還本息,倘若有任何一宗債務   不依約清償本金,即喪失期限利益,債務視為全部到期。詎   被告截至113年8月12日尚欠59萬0,436元(含本金55萬1,276   元、利息39,160元)未清償。爰依消費借貸之法律關係提起   本件訴訟,並聲明:如主文第一項所示。 二、被告經合法通知,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場,亦未提出書狀為   任何聲明或陳述。 三、經查,原告主張之事實,業據其提出借款契約書、還款試   算、交易明細查詢、歷史放款利率查詢為證(見本院卷第13   至21頁、第49至51頁),且被告已於相當時期受合法通知,   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場,亦未提出書狀作何爭執,依民事訴   訟法第280條第3項前段準用同條第1項規定,視同自認,堪   信原告之主張為真實。從而,原告依消費借貸之法律關係,   請求被告給付如主文第一項所示之本金及利息,為有理由,   應予准許。 四、本件第一審訴訟費用6,500元應由被告負擔,並依民事訴訟   法第91條第3項規定,自本判決確定之翌日起,加給按年息   5%計算之利息,爰確定如主文第二項所載。 五、訴訟費用負擔之依據:民事訴訟法第78條。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0   月  30  日          民事第二庭 審判長 法 官 蔡政哲                               法 官 蘇嘉豐                               法 官 林志洋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本判決上訴,須於判決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1  月  4   日                    書記官 陳香伶

2024-10-30

TPDV-113-訴-4843-20241030-1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

給付簽帳卡消費款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民事判決 113年度訴字第5452號 原 告 聯邦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林鴻聯 訴訟代理人 吳昶毅 被 告 張永昇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給付簽帳卡消費款事件,本院於民國113年10 月23日言詞辯論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一、被告應給付原告新臺幣參萬肆仟柒佰貳拾陸元,及其中新臺 幣參萬肆仟參佰貳拾貳元自民國一一三年八月十八日起至清 償日止,按年息百分之十五計算之利息。 二、被告應給付原告新臺幣伍拾肆萬壹仟柒佰伍拾肆元,及自民國一一三年六月二十三日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百分之三點九九計算之利息,暨自一一三年七月二十四日起至清償止,逾期在六個月以內部分,按上開利率百分之十,逾期超過六個月部分,按上開利率百分之二十計算之違約金,每次違約狀態最高連續收取期數為九期。 三、被告應給付原告新臺幣陸萬參仟零壹拾壹元,及自民國一一 三年六月二十日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百分之五點三九計算 之利息,暨自一一三年七月二十一日起至清償止,逾期在六 個月以內部分,按上開利率百分之十,逾期超過六個月部分 ,按上開利率百分之二十計算之違約金,每次違約狀態最高 連續收取期數為九期。 四、訴訟費用新臺幣柒仟零伍拾元由被告負擔,並自本判決確定 之翌日起,加給按年息百分之五計算之利息。   事實及理由 壹、程序方面:  一、按當事人得以合意定第一審管轄法院。但以關於由一定法律   關係而生之訴訟為限。前項合意,應以文書證之,民事訴訟   法第24條定有明文。查本件兩造簽訂之信用卡約定條款第30 條、個人信貸契約書第24條約定,於契約涉訟時,合意以本 院為第一審管轄法院(見本院卷第18頁、第30頁、第38頁) ,揆諸前開規定,本院自有管轄權,合先敘明。 二、按訴狀送達後,原告不得將原訴變更或追加他訴。但擴張或 減縮應受判決事項之聲明者,不在此限,民事訴訟法第255 條第1項但書第3款定有明文。本件原告起訴時,訴之聲明原 為如附表「原告原聲明請求」欄所示。嗣於民國113年10月4 日具狀變更部分聲明為如附表「原告變更後聲明請求」欄( 本院卷第73頁),即縮減利息及違約金之起訖日期,核屬減 縮應受判決事項之聲明,揆諸上開規定,無何不合,應予准 許。 三、被告經合法通知,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場,核無民事訴訟法 第386條各款所列情形,爰依原告之聲請,由其一造辯論而 為判決。 貳、實體方面: 一、原告主張:    ㈠被告向伊申辦信用卡,依約被告得於特約商店記帳消費,但 應付帳款應於繳款截止日前清償或以循環信用方式繳付最低 應繳金額,循環信用利息之計算方式,係將每筆得計入循環 信用本金之帳款,自各筆帳款入帳日起,就該帳款之金額以 帳款入帳日時適用之約定利率(約定利率最高為年息15%) 計算至該筆帳款結清之日止,又如持卡人連續二期所繳付款 項未達約定最低應繳金額者,債務視為全部到期。詎被告未 依約清償,截至113年8月17日止尚欠新臺幣(下同)34,726 元(含本金34,322元、期前利息404元),及自113年8月18 日起算之利息未清償。    ㈡被告於111年6月22日向伊申請貸款73萬元,約定借款期間自1 11年6月22日起至118年6月22日止,約定利息按年利率3.99% 固定計算,自實際撥款日起,依年金法按月攤還本息。如有 任何一宗債務不依約清償本金,債務視為全部到期,如遲延 還本或付息時,除按原借款利率計付遲延期間之遲延利息外 ,就本金自到期日起,利息自應繳息日起,逾期6個月以內 者,按上開約定利率10%,逾期超過6個月部分,按上開約定 利率20%,按期計付違約金,每次違約狀態最高連續計付期 數為9期。詎被告自113年6月22日起即未依約還款,迄今尚 欠本金541,754元及利息、違約金未清償。  ㈢被告於112年4月19日向伊申請貸款10萬元,約定借款期間自1 12年4月19日起至115年4月19日止,約定利息按年利率5.39% 固定計算,自實際撥款日起,依年金法按月攤還本息。如有 任何一宗債務不依約清償本金,債務視為全部到期,如遲延 還本或付息時,除按原借款利率計付遲延期間之遲延利息外 ,就本金自到期日起,利息自應繳息日起,逾期6個月以內 者,按上開約定利率10%,逾期超過6個月部分,按上開約定 利率20%,按期計付違約金,每次違約狀態最高連續計付期 數為9期。詎被告自113年6月19日起即未依約還款,迄今尚 欠本金63,011元及利息、違約金未清償。  ㈣為此,爰依消費借貸及信用卡契約之法律關係提起本件訴訟 ,並聲明:如主文第一至三項所示。 二、被告經合法通知,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場,亦未提出書狀作 何聲明或陳述。 三、經查,原告主張之事實,業據其提出信用卡申請書暨約定條款、卡戶本金利息及相關費用查詢及分期未入帳查詢、歷史帳單查詢匯出、個人信貸申請書、個人信貸契約書2份、授信明細查詢單2份、單筆授信攤還及收息紀錄查詢單、歷史帳單查詢匯出頁面等件為證(見本院卷第15至39頁、第55至72頁、第75至79頁),且被告已於相當時期受合法通知,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場,亦未提出書狀作何爭執,依民事訴訟法第280條第3項前段準用同條第1項規定,視同自認,堪信原告之主張為真實。從而,原告依據消費借貸及信用卡契約之法律關係,請求被告給付如主文第一至三項所示之本金、利息、違約金,為有理由,應予准許。   四、本件第一審訴訟費用7,050元應由被告負擔,並依民事訴訟 法第91條第3項規定,自本判決確定之翌日起,加給按年息5 %計算之利息,爰確定如主文第四項所載。 五、訴訟費用負擔之依據:民事訴訟法第78條。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0   月  30  日          民事第二庭 審判長 法 官 蔡政哲                              法 官 蘇嘉豐                    法 官 林志洋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本判決上訴,須於判決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1  月  4   日                    書記官 陳香伶                     附表:(幣別:新臺幣;年份:民國) 項目 原告原聲明請求 原告變更後聲明請求 1 被告應給付原告34,726元,及其中34, 322元自民國113年8月18日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15%計算之利息, 同左 2 被告應給付原告54萬1,754元,及自11 3年6月22日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3.9 9%計算之利息,暨自113年7月23日起至清償日止,逾期在6個月以內部分,按上開利率10%,逾期超過6個月部 分,按上開利率20%計算之違約金, 每次違約狀態最高連續收取期數為9期 。 被告應給付原告54萬1,754元,及自11 3年6月23日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3.9 9%計算之利息,暨自113年7月24日起至清償日止,逾期在6個月以內部分,按上開利率10%,逾期超過6個月部分,按上開利率20%計算之違約金, 每次違約狀態最高連續收取期數為9期 。 3 被告應給付原告63,011元,及自113年 6月19日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5.39%計算之利息,暨自113年7月20日起至 清償日止,逾期在6個月以內部分,按上開利率10%,逾期超過6個月部分,按上開利率20%計算之違約金,每次 違約狀態最高連續收取期數為9期。 被告應給付原告63,011元,及自113年 6月20日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5.39%計算之利息,暨自113年7月21日起至 清償日止,逾期在6個月以內部分,按上開利率10%,逾期超過6個月部分,按上開利率20%計算之違約金,每次 違約狀態最高連續收取期數為9期。

2024-10-30

TPDV-113-訴-5452-20241030-1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

除權判決(股票)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民事判決 113年度除字第1431號 聲 請 人 蘇淑眞(即陳義徹之繼承人) 上列聲請人聲請除權判決(股票)事件,本院判決如下:   主 文 如附表所示之證券無效。 訴訟費用由聲請人負擔。   理 由 一、如附表所示之證券,業經本院以113年度司催字第761號公示 催告,因所定申報權利期間已於民國113年9月2日屆滿(原 末日113年8月31日為星期六,延長至113年9月2日星期一) ,迄今無人申報權利,聲請人聲請除權判決,與法相符,應 予准許。 二、依民事訴訟法第564條第1項,判決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0   月  28  日          民事第二庭  法 官 林志洋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本判決不得上訴。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0  月  28  日                 書記官 陳香伶                  附表:  編號 發行公司 股票號碼 張數 股數 001 嘉新水泥股份有限公司 082GX0562470-6 1 644

2024-10-28

TPDV-113-除-1431-20241028-1

全聲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

撤銷假處分裁定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全聲字第26號 聲 請 人 國際維和公寓大廈管理維護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周信福 相 對 人 台北紐約社區管理委員會 法定代理人 鄭雯菁 上開當事人間聲請撤銷假處分裁定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本院於中華民國111年3月29日所為之111年度全字第123號假處分 裁定撤銷之。 聲請費用新臺幣壹仟元由聲請人負擔。   理 由 一、假扣押之裁定,債權人得聲請撤銷之;前項聲請,向命假扣 押之法院為之;關於假扣押之規定,於假處分準用之,民事 訴訟法第530條第3項、第4項及第533條前段定有明文。 二、聲請意旨略以:本院111年度全字第123號假處分裁定後,兩 造成立調解,已無假處分之必要,爰依民事訴訟法第533條 、第530條第3項及第4項規定,聲請撤銷假處分裁定等語。 三、經查:  ㈠聲請人前於民國111年3月25日聲明願供擔保,請求本院為相 對人就附表所示支票,於本案判決確定前不得向付款人請求 付款或轉讓與第三人,並應將附表所示支票交由執行人員記 載前開事項之假處分,經本院於111年3月29日以111年度全 字第123號假處分裁定准許(下稱系爭假處分裁定),後經 臺灣高等法院以111年度抗字第963號裁定駁回抗告而確定。 嗣兩造就系爭假處分裁定之本案訴訟(案列:本院111年度 訴字第3694號、臺灣高等法院113年度上易字第20號)達成 調解,經本院調取上開案卷核閱屬實。是聲請人聲請撤銷系 爭假處分裁定,核無不合,應予准許。 四、依民事訴訟法第530條第3項、第4項、第533條、第95條第1 項、第81第1款,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0  月  28  日          民事第二庭 法 官  林志洋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繳納抗告 費新臺幣1,000元。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0  月  28  日                書記官  陳香伶 附表:(時間:民國/幣別:新臺幣) 發票人 付款人 發 票 日 票面金額 支票號碼 國際維和保全股份有限公司 合作金庫商業銀行南桃園分行 111年4月1日 24萬9,900元 FM0000000

2024-10-28

TPDV-113-全聲-26-20241028-1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

除權判決(股票)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民事判決 113年度除字第1310號 聲 請 人 林政憲 上列聲請人聲請除權判決(股票)事件,本院判決如下:   主 文 如附表所示之證券無效。 訴訟費用由聲請人負擔。   理 由 一、如附表所示之證券,業經本院以113年度司催字第623號公示 催告,因所定申報權利期間已於民國113年8月7日屆滿,迄 今無人申報權利,聲請人聲請除權判決,與法相符,應予准 許。 二、依民事訴訟法第564條第1項,判決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0  月  28  日          民事第二庭  法 官 林志洋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本判決不得上訴。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0  月  28  日                 書記官 陳香伶                  附表:                   編號 發行公司 股票號碼 張數 股數 001 台新金融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91ND0068922-3 1 1000 002 台新金融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91ND0068923-5 1 1000 003 台新金融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91NE0003662-7 1 10000 004 台新金融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91NX0004227-2 1 235

2024-10-28

TPDV-113-除-1310-20241028-1

臺灣雲林地方法院

竊盜

臺灣雲林地方法院刑事判決 113年度易字第613號 公 訴 人 臺灣雲林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被 告 陳香伶 (另案於法務部○○○○○○○○○執行中) 陳采荷 上列被告因竊盜案件,經檢察官提起公訴(113年度偵字第4536 號),本院判決如下:   主  文 陳香伶犯竊盜罪,處拘役50日,如易科罰金,以新臺幣1千元折 算1日。 陳采荷無罪。   事  實 一、陳香伶意圖為自己不法所有,基於竊盜之犯意,於民國113 年3月14日12時10分許,在雲林縣○○鄉○○路000號「省錢超市 」,先自不知情之陳采荷(所涉竊盜罪嫌,詳如後述無罪部 分)處拿取日清三明治餅乾1包【價值新臺幣(下同)39元 】,再自己徒手竊取特級威化起士捲1包(價值125元)、白 帥帥超效能洗衣精補充包1包(價值49元),而以此方式竊 盜上開財物得逞,旋經店員陳顏麗自監視錄影畫面發現陳香 伶並未結帳即步出店外,遂趨前攔阻,取回上開竊得物品並 放置在結帳櫃檯,陳香伶則趁隙離開。嗣警據報到場處理, 調閱監視器錄影畫面,始悉上情。 二、案經雲林縣警察局斗南分局報告臺灣雲林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偵查起訴。   理  由 壹、有罪部分(被告陳香伶部分): 一、認定犯罪事實所憑證據及理由:   訊據被告陳香伶矢口否認有何上開犯行,辯稱:我妹妹陳采 荷當時有拿日清三明治餅乾給我,我後來也有拿特級威化起 士捲及白帥帥超效能洗衣精補充包,這些東西我沒有結帳, 不過我有跟陳顏麗說我要袋子,他請我排隊,我就跟陳顏麗 說我不想買了,我身上還有5、6百元;當時我們在排隊,我 要結帳,陳顏麗就很凶,我就說我要一個袋子,我也不知道 為何陳顏麗不給我結帳云云。經查:  ㈠被告陳香伶於上開時、地,先自陳采荷處拿取日清三明治餅 乾,自己再徒手拿取特級威化起士捲、白帥帥超效能洗衣精 補充包,旋經店員陳顏麗自監視錄影畫面發現陳香伶並未結 帳即步出店外,遂趨前攔阻,取回上開竊得物品並放置在結 帳櫃檯,陳香伶則趁隙離開等事實,業據被告陳香伶於警詢 、偵查及本院準備程序、審理時供述明確,核與證人陳顏麗 、陳采荷於警詢、偵查或本院審理時證述之情節大抵相符, 並有監視器錄影畫面截圖暨現場照片在卷可稽(偵卷第61至 83頁),是此等事實,首堪認定。  ㈡證人即店員陳顏麗之歷次證述:  ⒈於警詢時證稱:陳香伶被我發覺後於門外將其攔阻,隨後其 將三樣物品交還給我,之後並無其他動作等語(偵卷第16頁 )。  ⒉於偵查中證稱:被告2人一起進入超商,穿紅色外套的陳采荷 在架上拿日清三明治餅乾,並交給穿淺灰色外套的陳香伶, 穿淺灰色外套的陳香伶在架上又拿特級威化起士捲及白帥帥 超效能洗衣精補充包,未結帳就步出店外,我看到就去攔住 穿淺灰色外套的被告陳香伶,並稱要結帳才可出去,但該被 告說店是她開的為何要付錢,我就把東西拿回來,被告2人 之後就離開了。穿淺灰色外套的陳香伶跟我說,錢給你們店 裡面的人,又講不出是誰,再說她的錢不見了,我才說好, 我幫你報警,讓警察來幫妳找,後來被告生氣的說,她要去 報警,就走了等語(偵卷第166頁)。  ⒊於本院審理時證稱:我們管控方式是先有一個電動門,出去 之後還有一個最外面的鐵門,電動監控門到鐵門之間有放置 一些販售的商品,我們有一個監視器畫面比較大,櫃檯看得 到,如果客人要直接走出去,我們就知道那個是沒有要結帳 ,如果都已經走出大鐵門的,因為大鐵門外面就沒有東西了 ,所以我們就覺得是要偷東西,當天會制止陳香伶,就是有 看到她已經走出大鐵門,她是走出鐵門外我才攔下來,我看 到陳香伶拿著東西沒有結帳就出去了。我制止陳香伶之後, 我說還沒有結帳,東西不能帶走,然後她進去櫃檯那邊有說 她錢拿給裡面的人,但是具體她沒有講誰,她後來說錢不見 ,我說沒關係,我幫你報警,讓警察來找,所以我才報警, 報警之後警察有來,但是他們已經離開,後來警察就去調監 視器,我沒有說可以離開,被告他們沒有問我能否離開,我 有再查證我們裡面員工有沒有人收到她的錢,沒有人收到她 的錢,陳香伶取走的東西就是我放回櫃檯的那三樣,那三樣 就是起訴書所載三明治餅乾1包、威化起士捲1包、洗衣精補 充包1包,後來他們沒結帳。我沒印象陳香伶有跟我說要一 個袋子要結帳這件事情,被告案發當時沒有買任何東西等語 (本院卷第204至214頁)。  ⒋依陳顏麗上開證述情節,前後互核一致,而本院審酌其與被 告並無任何仇恨怨隙,倘非確有起訴書所載竊盜之事,殊難 想像其願意耗費時間、精力報警處理,且於本院審理時亦到 庭作證並具結擔保所述屬實,擔負虛偽證述時受刑法偽證罪 追訴之風險,衡情應無設詞攀誣被告之動機或必要,足徵陳 顏麗前開證述情節應屬實在。  ㈢又經本院勘驗現場監視錄影檔案,勘驗結果如附表所示(本 院卷第200至204頁)。而本院審酌陳顏麗前開證述情節,核 與如附表所示之勘驗內容大抵相符,應足以補強陳顏麗前開 證述情節,可證被告陳香伶確有竊取該等財物無訛。     ㈣被告陳香伶雖於警詢時供稱:我拿完洗衣精就要去結帳等語 (偵卷第8頁);於偵查中供稱:我之後有走進來放在櫃台 ,店員對我很兇,我就不高興不買了等語(偵卷第187頁) ;於本院審理時供稱:當日因為太多人擠在那邊,我有約朋 友要去林內,人家在等我,就是不爽證人陳顏麗當時不讓我 第一個付錢,所以沒有付錢就走出去等語(本院卷第220至2 21頁)。然此已與本院勘驗監視錄影檔案內容及監視錄影畫 面翻拍照片所示被告斯時拿取洗衣精即走出省錢超市,係經 證人陳顏麗發現攔阻,復取回上開財物並放置結帳櫃檯等客 觀情形不符(偵卷第65頁)。況證人陳采荷於偵查中亦證稱 :陳香伶說錢不夠等語(偵卷第189頁),顯見被告陳香伶 當時並無足夠錢財得以支付該等財物之價款,足見被告前開 所辯,核屬卸責之詞,不足憑採。  ㈤綜上所述,本案事證明確,被告陳香伶前開犯行已堪認定, 應依法論科。  ㈥至被告雖請求調查該超市外面監視錄影畫面的影片,並認該 超市外有一個坐輪椅賣彩券的人,約60幾年次,我不知道他 名字他跟我不是很熟,他知道我有無拿東西出去超市等語( 本院卷第220頁)。惟本院審酌依上開證據,本件事證已明 ,被告犯行洵堪認定,且被告亦稱不知該坐輪椅賣彩券的人 名字,是本院認上開聲請調查之事項或屬不能調查,或已臻 明瞭無再調查之必要,爰依刑事訴訟法第163條之2第2項第1 、3款規定,駁回上開調查證據之聲請,附此敘明。 二、論罪科刑:  ㈠按刑法上竊盜罪既遂未遂區分之標準,係採權力支配說,即 行為人將竊盜之客體,移入一己實力支配之下者為既遂,若 著手於竊盜,而尚未脫離他人之持有,或未移入一己實力支 配之下者,則為未遂(最高法院84年度台上字第2256號判決 意旨參照)。查被告於本案中,竊取上開財物後,已將之移 入一己實力支配之下,並走出省錢超市,足認被告已將竊得 物品移入一己實力支配之下,其所為竊盜犯行即已既遂,不 因嗣經陳顏麗取回財物而有不同。  ㈡核被告陳香伶所為,係犯刑法第320條第1項之竊盜罪。  ㈢被告係於密接之時間,在相同地點,先後竊取上開財物,顯 係出於同一犯意為之,且侵害同一法益,應視為數個舉動接 續施行,僅論以接續犯之包括一罪。  ㈣爰以行為人之責任為基礎,審酌被告不思以正途取財,恣意 竊取他人財物,侵害他人財產法益,所為甚不足取;衡酌被 告前有施用毒品、竊盜等案件,經法院論罪科刑及執行完畢 紀錄,有臺灣高等法院被告前案紀錄表可參,素行非佳;酌 以被告否認犯行之犯後態度;考量被告所竊得財物之價值, 及被告犯罪之動機、目的、手段、情節;兼衡被告自陳之教 育程度、職業、家庭經濟狀況(本院卷第222頁)與當事人 、被害人之意見(本院卷第223頁)等一切情狀,量處如附 表所示之刑,並諭知易科罰金之折算標準,以示懲儆。 貳、無罪部分(被告陳采荷部分): 一、按法院認為應科拘役、罰金或應諭知免刑或無罪之案件,被 告經合法傳喚無正當理由不到庭者,得不待其陳述逕行判決 ,刑事訴訟法第306條定有明文。查被告陳采荷經合法傳喚 ,於本院113年9月30日審理程序無正當理由不到庭(於113 年8月9日準備程序,業經面告以下次應到之日、時、處所及 如不到場得命拘提,並記明筆錄;嗣亦寄發傳票合法傳喚) ,亦未在監在押,有本院準備程序筆錄、送達證書、刑事報 到單、臺灣高等法院在監在押全國紀錄表在卷可查,而本院 斟酌本案情節,認此部分係應諭知無罪之案件,揆諸前揭規 定,爰不待被告到庭陳述,逕行一造辯論判決,先予敘明。 二、公訴意旨另略以:被告陳采荷意圖為自己不法所有,基於竊 盜之犯意聯絡,於上開時、地,先徒手竊取店員陳顏麗所管 領、置放在架上之日清三明治餅乾1包(價值39元),並交 付與陳香伶,再由陳香伶徒手竊取陳顏麗所管領、置放在架 上之特級威化起士捲1包(價值125元)及白帥帥超效能洗衣 精補充包1包(價值49元),得手後,並趁店員未注意之際 ,即未經結帳步出店外。因認被告陳采荷涉犯刑法第320條 第1項之竊盜罪嫌等語。 三、按犯罪事實應依證據認定之,無證據不得認定犯罪事實;不 能證明被告犯罪者,應諭知無罪之判決;刑事訴訟法第154 條第2項、第301條第1項分別定有明文。再檢察官對於起訴 之犯罪事實,應負提出證據及說服之實質舉證責任。倘其所 提出之證據,不足為被告有罪之積極證明,或其指出證明之 方法,無從說服法院以形成被告有罪之心證者,基於無罪推 定之原則,自應為被告無罪判決之諭知(刑事訴訟法第161 條第1項、刑事妥速審判法第6條、最高法院92年台上字第12 8號判例意旨參照)。 四、公訴意旨認被告陳采荷涉犯此部分罪嫌,無非以:㈠被告陳 采荷之供述;㈡證人陳香伶、陳顏麗之證述;㈢監視器錄影畫 面截圖暨現場照片24張及檢察官勘驗筆錄1份,為其主要論 據。 五、訊據被告陳采荷堅決否認涉有上開罪嫌,辯稱:我承認我有 拿東西給我姐姐,我是要拿日清三明治餅乾1包給姐姐繳錢 ,我沒有要竊盜等語。 六、經查:  ㈠被告陳采荷於上開時、地,有拿取置放在架上之日清三明治 餅乾1包(價值39元),並交付與陳香伶之事實,業據被告 陳采荷於警詢、偵查及本院準備程序時供述明確,核與證人 陳香伶、陳顏麗於警詢、偵查或本院審理時證述之情節大抵 相符,並有監視器錄影畫面截圖暨現場照片在卷可稽(偵卷 第61至83頁),是此等事實,首堪認定。  ㈡證人陳香伶於警詢及偵查中證稱:陳采荷雖有拿日清三明治 餅乾給我,但我們沒有竊盜等語(偵卷第7至10頁、偵卷第1 85至189頁)。證人陳顏麗於本院審理時具結證稱:我不知 道被告陳采荷當天怎麼會先將日清三明治餅乾交給被告陳香 伶,那個是警察調監視器,警察看到的;我在跟被告陳香伶 拿這三樣物品的過程中,沒有跟妹妹陳采荷講到話,因為妹 妹好像也都沒有到櫃檯過,我主要的接觸人都是被告陳香伶 ,我都沒有跟被告陳采荷接觸或談話等語(本院卷第204至2 14頁)。依上開證述,陳香伶並未證稱被告陳采荷有何竊盜 行為,而陳顏麗係自陳香伶處取回遭竊財物,過程中均未與 被告陳采荷接觸或談話,則被告陳采荷是否涉有竊盜犯行, 並非無疑。  ㈢又觀諸檢察官提出之監視器錄影畫面截圖暨現場照片(偵卷 第61至83頁)、檢察官勘驗筆錄(偵卷第197至209頁),輔以 如附表所示本院勘驗監視錄影畫面檔案之內容,僅知被告陳 采荷有先拿取日清三明治餅乾交予陳香伶,然嗣後係陳香伶 獨自走出省錢超市電動門,拿取洗衣精補充包後,再走出省 錢超市鐵門,旋經陳顏麗走出攔阻,於此期間被告陳采荷並 未在旁或參與竊盜,則尚難遽認被告陳采荷有何共同竊盜犯 行。  ㈣衡諸常情,縱被告陳采荷有先交付日清三明治餅乾給陳香伶 ,惟前往超市交付物品之原因多端,或係交由陳香伶前往結 帳付款,或係請其先代為拿取欲購買之物品,並非全係互相 掩護以共同竊盜,則基於罪證有疑、利歸被告之法理,要難 認被告陳采荷有何公訴意旨所指之犯行。  ㈤綜上所述,被告陳采荷是否涉犯公訴意旨所指之犯行,既有 合理之懷疑,且公訴人認為其涉犯此犯行所憑之證據,尚未 達於通常一般之人均不致有所懷疑,而得確信其為真實之程 度,依前揭說明,既不能證明其犯罪,基於無罪推定原則, 應為無罪之諭知。  據上論斷,應依刑事訴訟法第299條第1項前段、第301條第1項前 段,判決如主文。 本案經檢察官黃晉展提起公訴,經檢察官魏偕峯、林柏宇到庭執 行職務。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0  月  28  日          刑事第一庭 法 官 黃震岳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收受判決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書狀,並應 敘述具體理由;其未敘述上訴理由者,應於上訴期間屆滿後20日 內向本院補提理由書(均須按他造當事人之人數附繕本)「切勿 逕送上級法院」。 告訴人或被害人如不服判決,應備理由具狀向檢察官請求上訴, 上訴期間之計算,以檢察官收受判決正本之日起算。                書記官 沈詩婷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0  月  28  日 附表: ■勘驗檔案:  「省錢超市」內監視器影像(置於偵卷卷末證物袋內):  ⒈檔名「大門監視器嫌疑人進出、陳香伶拿取洗衣精畫面1(   準時)」(MP4檔)  ⒉檔名「大門監視器嫌疑人進出、陳香伶拿取洗衣精畫面2(   準時)」(MP4檔)  ⒊檔名「收銀台監視器(準時)」(MP4檔)  ⒋檔名「第五排餅乾之走道監視器(慢4分鐘)」(MP4檔)  ■勘驗內容: ⒈檔名「大門監視器嫌疑人進出、陳香伶拿取洗衣精畫面1(準時)」(MP4檔)  ˇ監視器畫面時間0000-00-00星期四,12:10:00起至12:19  :56止。   (檔案時間00:00:00起至00:09:59止)  ⑴監視器畫面時間12:12:55起,分別有1名穿淺灰色外套、紅色短褲之女子(為被告陳香伶,下稱陳香伶),及1名亮紅色外套、黑色短褲之女子(為被告陳采荷,下稱陳采荷)自畫面右下方出現,陳香伶與陳采荷一前一後走進超市自動門,手上未拿任何物品【附件1】,於監視器畫面時間12:13:09消失於畫面。  ⑵監視器畫面時間12:15:56起,陳香伶走出超市自動門,左手抱有1包淺黃色物品【附件2】,並一邊走一邊看往其右手方向的貨架,於監視器畫面時間12:16:02,伸出右手拿起一袋外包裝為紫白色之物品【附件3】,之後直接走出超市,於監視器畫面時間12:16:05消失於畫面右下角。  ⑶監視器畫面時間12:16:06起,1名身著橘色上衣、牛仔褲女子(為證人陳顏麗,下稱陳顏麗),走出超市自動門並站在門附近【附件4】,往陳香伶消失的方向看去,於監視器畫面時間12:16:13起,陳香伶從畫面右下方出現,拿著外包裝為紫白色之物品揮舞,陳顏麗往陳香伶方向走去並比劃【附件5】,之後陳顏麗從陳香伶身上取走1包淺黃色物品、1小盒綠色物品及1包紫白色物品【附件6】,轉身走回超市內。陳香伶雙手插進短褲口袋,於監視器畫面時間12:16:31,走進超市自動門【附件7】。  ⑷監視器畫面時間12:18:59起,陳采荷與陳香伶2人一左一右,一同走出超商自動門,陳采荷手上拿1個小型物品,陳香伶雙手插進短褲口袋【附件8】,2人於監視器畫面時間12:19:17消失於畫面右下方。  ⑸影片全程僅有影像,無聲音、對話。 ■勘驗內容: ⒉檔名「大門監視器嫌疑人進出、陳香伶拿取洗衣精畫面2(準時)」(MP4檔)  ˇ監視器畫面時間0000-00-00星期四,12:10:00起至12:19  :56止。   (檔案時間00:00:00起至00:09:59止)  ⑴監視器畫面時間12:12:55起,陳香伶及陳采荷自畫面右下方出現,陳香伶行走在前、陳采荷在後,2人手上未拿取物品【附件9、10】,2人於監視器畫面時間12:13:03走進超商自動門,消失於畫面。  ⑵監視器畫面時間12:15:57起,陳香伶走出超市自動門,左手抱有1包淺黃色物品,並一邊走一邊看往其右手方向的貨架【附件11】,於監視器畫面時間12:16:03,伸出右手拿起一袋外包裝為紫白色之物品【附件12】,之後直接走出超市。  ⑶監視器畫面時間12:16:06起,陳顏麗走出超市自動門並站在門附近,於監視器畫面時間12:16:09起,陳香伶轉身走回超市,拿著外包裝為紫白色之物品揮舞【附件13】,陳顏麗往陳香伶方向走去並比劃,之後陳顏麗從陳香伶身上取走物品【附件14】,轉身走回超市內。陳香伶雙手插進短褲口袋,於監視器畫面時間12:16:31,走進超市自動門。  ⑷監視器畫面時間12:18:59起,陳采荷與陳香伶走出超商自動門,陳香伶雙手插進短褲口袋【附件15】,2人於監視器畫面時間12:19:17消失於畫面右下方。  ⑸影片全程僅有影像,無聲音、對話。  【影片結束】   ■勘驗內容: ⒊檔名「收銀台監視器(準時)」(MP4檔)  ˇ監視器畫面時間0000-00-00星期四,12:10:01起至12:20  :00止    (檔案時間00:00:00起至00:09:59止)  ⑴監視器畫面時間12:13:02起,陳香伶自畫面左方出現經過收銀檯走向貨物走道。陳采荷隨後出現並走向收銀台,拿起收銀台桌上的白色物品【附件16】,陳香伶轉身到陳采荷身旁,陳采荷將白色物品放下,兩人轉身離開收銀台,走向貨物走道,於監視器畫面時間12:13:30,消失於走道。  ⑵監視器畫面時間12:15:10起,陳顏麗離開收銀台走向貨架【附件17】,陳顏麗於12:15:32出現於畫面上方後又消失,1名紅色外套、黑色短褲、拖鞋之人(為陳采荷)隨後出現在畫面上方【附件18】。  ⑶監視器畫面時間12:15:48起,陳顏麗出現於畫面並在整理貨架物品,陳香伶從貨架後方出現於畫面向左方走去,雙手抱著1包黃色物品【附件19】,於監視器畫面時間12:15:55,陳香伶消失於畫面,全程未經過收銀台。  ⑷監視器畫面時間12:16:01起,陳顏麗轉身走向畫面左邊,消失於畫面【附件20】。  ⑸監視器畫面時間12:16:23起,陳顏麗出現於畫面並走向收銀台,將手上的紫白色物品、淡黃色物品、綠色物品放置於收銀台上【附件21】。  ⑹監視器畫面時間12:16:36起,陳香伶從畫面左方出現,隨後走向收銀台,並雙手插口袋在收銀檯附近徘徊,陳顏麗正在收銀台協助其他客人結帳【附件22】。  ⑺監視器畫面時間12:18:50起,陳采荷從貨架後方出現,右手拿有一物品【附件23】,走往畫面左方,未前往收銀台。至監視器畫面時間12:18:57,陳采荷先走往畫面左方,消失於畫面,陳香伶在後【附件24】,於監視器畫面時間12:18:59,消失於畫面,未再出現於畫面中。  ⑻影片全程僅有影像,無聲音、對話。 【影片結束】 ■勘驗內容:   ⒋檔名「第五排餅乾之走道監視器(慢4分鐘)」(MP4檔)    ˇ監視器畫面時間00-00-0000星期四12:09:00起至12:14:  58止    (檔案時間00:00:00起至00:05:59止)    ⑴監視器畫面時間12:09:19起,陳采荷、陳香伶一前一後出現於畫面上方中間走道【附件25】,陳采荷與陳香伶雙手均未拿取任何明顯物品【附件26】,2人一邊查看貨架一邊走至畫面下方。  ⑵監視器畫面時間12:10:33起,陳采荷伸出右手從貨架上拿取1個小型綠色物品【附件27】【附件28】,陳香伶回頭與陳采荷在走道中間碰面。監視器畫面時間12:10:40,陳香伶有伸出右手,向陳采荷拿取物品的動作【附件29】後,陳香伶經過陳采荷,陳香伶伸出右手從貨架上拿取1包黃色物品放至懷中【附件30】【附件31】,隨後兩人走向畫面上方。  ⑶陳采荷於監視器畫面時間12:11:24走向左方消失於畫面,陳香伶在畫面上方停留一下走往超市電動門,於12:11:51走出超市電動門【附件32】,隨後1名穿橘色上衣、牛仔褲之人(應為陳顏麗)亦走出超市自動門【附件33】。隨後於監視器畫面時間12:12:12起,陳顏麗回頭走進店內。監視器畫面時間12:12:20,陳香伶亦走回店內,消失於畫面上方。  ⑷監視器畫面時間12:13:19,陳采荷從畫面左下方出現【附件34】,於監視器畫面時間12:13:26,消失於畫面右下方。監視器畫面時間12:14:34,陳采荷從畫面上方出現【附件35】,於監視器畫面時間12:14:48陳采荷走出超市自動門。              附錄論罪科刑法條: 中華民國刑法第320條 意圖為自己或第三人不法之所有,而竊取他人之動產者,為竊盜 罪,處5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50萬元以下罰金。 意圖為自己或第三人不法之利益,而竊佔他人之不動產者,依前 項之規定處斷。 前二項之未遂犯罰之。

2024-10-28

ULDM-113-易-613-20241028-1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

分配合夥利益等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2年度訴字第5587號 原 告 魏蘭欣 訴訟代理人 黃傑琳律師 被 告 尤麗嘉 訴訟代理人 郭佳瑋律師 傅煒程律師 簡剛彥律師 劉孟哲律師 上開當事人間請求分配合夥利益等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被告應於本裁定送達後七日內,提出寵物愛達人用品企業社、愛 立寵物用品店、薇達寵物沙龍、毛孩愛達人用品企業社等商店, 於民國一一O年一月至九月間之會計帳簿及證明前開期間營業利 益之會計憑證等資料。   理 由 一、按聲明書證,係使用他造所執之文書者,應聲請法院命他造 提出。法院認應證之事實重要,且舉證人之聲請正當者,應 以裁定命他造提出文書。他造依法律規定,得請求交付或閱 覽之文書及商業帳簿,當事人有提出之義務。民事訴訟法第 342條第1項、第343條、第344條第1項第2款、第4款分別定 有明文。又當事人無正當理由不從提出文書之命,或當事人 因妨礙他造使用,故意將證據滅失、隱匿或致礙難使用者, 法院得審酌情形認他造關於該文書之主張或依該文書應證之 事實為真實,民事訴訟法第345條第1項、第282條之1第1項 亦有明定。 二、聲請意旨略以:兩造合夥經營「寵物愛達人用品企業社」、 「愛立寵物用品店」、「薇達寵物沙龍」、「毛孩愛達人用 品企業社」等商店(下稱系爭合夥事業),於民國110年11 月21日達成拆夥協議,約定自110年12月1日拆夥,系爭合夥 事業於110年1月至9月間之利益未經分配,爰提起本件訴訟 請求利益分配。被告為系爭合夥事業負責製作帳簿之人,應 持有110年1月至9月之商業帳簿以及營業收入及支出相關憑 證,卻拒絕提出供原告核算。原告依民法第675條規定,本 得請求檢查合夥之事務及其財產狀況,並得查閱帳簿,且上 開文書包含商業帳簿。爰依民事訴訟法第342條、第344條第 1項第2款及第4款規定,聲請命被告提出系爭合夥事業110年 1月至9月間之商業帳簿以及營業收入及支出相關憑證等語。 三、查原告起訴請求分配系爭合夥事業於110年1月至9月間之利 益,並主張應依原始帳簿及相關會計憑證計算盈虧等語,被 告則稱其所提出之手寫結算表所載數額即屬正確之盈虧數額 等語,是為確認系爭合夥事業於110年1月至9月間之盈虧為 何,系爭合夥事業於上開期間之會計帳簿及證明上開期間營 業利益(即包含營業收入、成本、營業費用等資訊)之會計 憑證等資料,核屬重要。又被告負責結算系爭合夥事業之每 月帳務等情,為被告所不爭,堪認被告確實執有上揭文書。 再查,原告為系爭合夥事業之合夥人,依民法第675條規定 ,原告本得請求檢查合夥之事務及其財產狀況,且原告本件 請求命被告提出者包含商業帳簿,是原告本件聲請核與民事 訴訟法第344條第1項第2款「他造依法律規定,得請求交付 或閱覽者」、第4款「商業帳簿」等規定相符。從而,原告 聲請命被告提出上揭文書,核屬正當,應予准許。 四、被告如逾期無正當理由不提出者,本院將依民事訴訟法第34 5條第1項規定,審酌情形認原告關於該文書之主張及該文書 應證事實為真正。 五、爰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0  月  25  日          民事第二庭 審判長 法 官 蔡政哲                              法 官 蘇嘉豐                              法 官 林志洋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本裁定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0  月  30  日                    書記官 陳香伶

2024-10-25

TPDV-112-訴-5587-20241025-1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

所有權移轉登記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補字第2407號 原 告 房台英 訴訟代理人 黃泓勝律師 被 告 房德樺 訴訟代理人 林育杉律師 郭凱心律師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所有權移轉登記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原告應於本裁定送達翌日起十日內,補正附表所列之事項,並自 行依民事訴訟法第七十七條之十三所定費率繳納第一審裁判費, 逾期即駁回其訴。   理 由 一、提起民事訴訟,應繳納第一審裁判費;第一審裁判費,應按訴訟標的之金額或價額,依民事訴訟法第77條之13以下規定計算及徵收。訴訟標的之價額,由法院核定;核定訴訟標的之價額,以起訴時之交易價額為準;以一訴主張數項標的者,其價額合併計算之。但所主張之數項標的互相競合或應為選擇者,其訴訟標的價額,應依其中價額最高者定之,民事訴訟法第77條之1第1項、第2項前段、第77條之2第1項分別定有明文。次按預備之訴,係以先位之訴無理由時,請求法院就備位之訴為判決之訴訟,自係以一訴主張數項標的而應為選擇情形,其訴訟標的應依其中價額最高者定之(最高法院103年度台抗字第223號裁定意旨參照)。又原告之訴,有起訴不合程式之情形而可以補正者,審判長應定期間先命補正,如不於期間內補正,法院應以裁定駁回之,民事訴訟法第249條第1項第6款定有明文。 二、本件原告提起本件訴訟,未據繳納裁判費。經查,原告起訴 先位聲明請求:被告應將坐落臺北市○○區○○段0○段000地號 土地(權利範圍:14分之1),以及其上建號1428之建物( 門牌號碼:臺北市○○區○○○路0段000巷0弄00號3樓,權利範 圍:2分之1)之所有權移轉登記予原告;備位聲明請求:被 告應將臺北市○○區○○段0○段000地號土地(權利範圍:7分之 1),以及其上建號1428之建物(門牌號碼:臺北市○○區○○○ 路0段000巷0弄00號3樓,權利範圍:全部)之所有權移轉登 記為兩造公同共有。是本件先備位聲明訴訟標的價額,應以 上開不動產於起訴時之交易價額為準,惟原告並未於起訴狀 陳明上開不動產於本件起訴時之客觀交易價額為何,使本院 無法核定訴訟標的價額,茲命原告於本裁定送達翌日起10日 內補正如附表所示之事項,並以附表編號2所查報之上開不 動產於起訴時之客觀交易價額,依民事訴訟法第77條之13規 定自行計算補繳裁判費,如逾期未補正或未繳裁判費,即駁 回其訴。 三、依民事訴訟法第249條第1項但書,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0  月  24  日          民事第二庭 審判長 法 官 蔡政哲                              法 官 蘇嘉豐                                       法 官 林志洋 附表: 編號 應補正事項 1 提出最新之臺北市○○區○○段0○段000地號土地及其上建號1428之建物(門牌號碼:臺北市○○區○○○路0段000巷0弄00號3樓)之土地、建物第一類登記謄本。 2 查報臺北市○○區○○段0○段000地號土地及其上建號1428之建物(門牌號碼:臺北市○○區○○○路0段000巷0弄00號3樓)之市場買賣客觀交易價值,及所憑之相關證據資料(包括但不限於:該房地鑑價報告、最新市場買賣交易行情資料或房地鄰近交易成交價證明等,至於稅捐機關之課稅現值難認係房屋之交易價額,不得以房屋課稅現值為依據,附此敘明)。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本裁定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0  月  24  日                   書記官 陳香伶

2024-10-24

TPDV-113-補-2407-20241024-1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

清償借款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民事判決 113年度訴字第5041號 原 告 聯邦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林鴻聯 訴訟代理人 侯向遠 被 告 劉智熙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清償借款事件,本院於民國113年10月9日言詞 辯論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一、被告應給付原告新臺幣壹佰陸拾伍萬伍仟參佰零參元,及自   民國一一○年五月五日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百分之二點八   五計算之利息,暨自一一○年六月六日起至清償止,逾期在   六個月以內部分,按上開利率百分之十,逾期超過六個月部   分,按上開利率百分之二十計算之違約金,每次違約狀態最   高連續收取期數為九期。 二、訴訟費用新臺幣壹萬玖仟零壹拾捌元由被告負擔,並自本判   決確定之翌日起,加給按年息百分之五計算之利息。   事實及理由 壹、程序方面:   一、按當事人得以合意定第一審管轄法院,但以關於由一定法律   關係而生之訴訟者為限;前項合意,應以文書證之,民事訴   訟法第24條定有明文。經查,本件依兩造簽訂之「滿心期   貸/夢想金」借款契約書(下稱系爭契約書)第24條約定,   同意以本院為第一審管轄法院(見本院卷第20頁),是本院   就本件訴訟有管轄權。 二、被告經合法通知,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場,核無民事訴訟法   第386條各款所列情形,爰依原告之聲請,由其一造辯論而   為判決。 貳、實體方面:   一、原告主張:被告於民國109年11月23日向伊申請貸款新臺幣   (下同)175萬元,約定利息按年利率2.85%固定計算,自   實際撥款日起,依年金法按月攤還本息。如有任何一宗債務   不依約清償本金,債務視為全部到期,如遲延還本或付息   時,除按原借款利率計付遲延期間之遲延利息外,就本金自   到期日起,利息自應繳息日起,逾期6個月以內者,按上開   約定利率10%,逾期超過6個月部分,按上開約定利率2   0%,按期計付違約金,每次違約狀態最高連續計付期數為9   期。詎被告自110年5月5日起即未依約還款,迄今尚欠本金1   65萬5,303元及如聲明所示利息、違約金未清償等語。爰依   消費借貸之法律關係提起本件訴訟,並聲明:如主文第一項   所示。 二、被告經合法通知,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場,亦未提出書狀作   何聲明或陳述。 三、經查,原告主張之事實,業據其提出滿心期貸申請書、系爭   契約書、授信明細查詢單、匯出資料日報表、單筆授信攤還   及收息紀錄查詢單等件為證(見本院卷第15至21頁、第39至   45頁),核屬相符。被告已於相當時期受合法通知,未於言   詞辯論期日到場,亦未提出書狀作何爭執,堪認原告之主張   為真實。從而,原告依據消費借貸契約之法律關係,請求被   告給付如主文第一項所示之本金及其利息、違約金,為有理   由,應予准許。 四、訴訟費用之負擔:本件第一審裁判費為1萬9,018元應由被告   負擔,並依民事訴訟法第91條第3項規定,自本判決確定之   翌日起,加給按年息5%計算之利息,爰確定如主文第2項所   載。   五、訴訟費用負擔之依據:民事訴訟法第78條。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0   月  23  日          民事第二庭 審判長 法 官 蔡政哲                               法 官 蘇嘉豐                                        法 官 林志洋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本判決上訴,須於判決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如 委任律師提起上訴者,應一併繳納上訴審裁判費。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0  月  23  日                    書記官 陳香伶

2024-10-23

TPDV-113-訴-5041-20241023-1

本網站部分內容為 AI 生成,僅供參考。請勿將其視為法律建議。

聯絡我們:[email protected]

© 2025 Know9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