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黄筠雅

共找到 250 筆結果(第 71-80 筆)

審易
臺灣橋頭地方法院

恐嚇

臺灣橋頭地方法院刑事裁定  114年度審易字第51號 公 訴 人 臺灣橋頭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被 告 黃育玟 上列被告因恐嚇案件,經檢察官提起公訴(113年度偵字第18494 號),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本件逕以簡易判決處刑。   理 由 一、按第一審法院依被告在偵查中之自白或其他現存之證據,已 足認定其犯罪者,得因檢察官之聲請,不經通常審判程序, 逕以簡易判決處刑;前項案件檢察官依通常程序起訴,經被 告自白犯罪,法院認為宜以簡易判決處刑者,得不經通常審 判程序,逕以簡易判決處刑,刑事訴訟法第449條第1項前段 、第2項分別定有明文。 二、經查,被告黃育玟恐嚇案件,因被告於本院自白犯罪,是檢 察官雖依通常程序起訴,然本件依被告自白及現存證據,已 足認定其犯罪,本院爰認本件宜逕以簡易判決處刑。 三、依刑事訴訟法第220條、第449條第2項,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9  日          刑事第五庭  法 官 黄筠雅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9  日                 書記官 吳雅琪

2025-03-19

CTDM-114-審易-51-20250319-1

審易緝
臺灣橋頭地方法院

竊盜

臺灣橋頭地方法院刑事裁定  114年度審易緝字第10號 公 訴 人 臺灣橋頭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被 告 晏美玲 上列被告因竊盜案件,經檢察官提起公訴(110年度偵字第11731 號),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本件逕以簡易判決處刑。   理 由 一、按第一審法院依被告在偵查中之自白或其他現存之證據,已 足認定其犯罪者,得因檢察官之聲請,不經通常審判程序, 逕以簡易判決處刑;前項案件檢察官依通常程序起訴,經被 告自白犯罪,法院認為宜以簡易判決處刑者,得不經通常審 判程序,逕以簡易判決處刑,刑事訴訟法第449條第1項前段 、第2項分別定有明文。 二、經查,被告晏美玲竊盜案件,因被告於本院自白犯罪,是檢 察官雖依通常程序起訴,然本件依被告自白及現存證據,已 足認定其犯罪,本院爰認本件宜逕以簡易判決處刑。 三、依刑事訴訟法第220條、第449條第2項,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9  日          刑事第五庭  法 官 黄筠雅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9  日                 書記官 吳雅琪

2025-03-19

CTDM-114-審易緝-10-20250319-1

審訴
臺灣橋頭地方法院

公共危險

臺灣橋頭地方法院刑事裁定  114年度審訴字第38號 公 訴 人 臺灣橋頭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被 告 傅冠霖 上列被告因公共危險案件,經檢察官提起公訴(113年度偵字第2 2412號),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本件逕以簡易判決處刑。   理 由 一、按第一審法院依被告在偵查中之自白或其他現存之證據,已 足認定其犯罪者,得因檢察官之聲請,不經通常審判程序, 逕以簡易判決處刑;前項案件檢察官依通常程序起訴,經被 告自白犯罪,法院認為宜以簡易判決處刑者,得不經通常審 判程序,逕以簡易判決處刑,刑事訴訟法第449條第1項前段 、第2項分別定有明文。 二、經查,被告傅冠霖公共危險案件,因被告於本院自白犯罪, 是檢察官雖依通常程序起訴,然本件依被告自白及現存證據 ,已足認定其犯罪,本院爰認本件宜逕以簡易判決處刑。 三、依刑事訴訟法第220條、第449條第2項,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9  日          刑事第五庭 審判長 法 官 姚怡菁                    法 官 黃志皓                    法 官 黄筠雅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0  日                    書記官 吳雅琪

2025-03-19

CTDM-114-審訴-38-20250319-1

審附民
臺灣橋頭地方法院

損害賠償

臺灣橋頭地方法院刑事附帶民事訴訟裁定                 113年度審附民字第1054號                   114年度審附民字第84號                  114年度審附民字第116號 原 告 陳欣宜 蘇珮昀 徐慧美 被 告 林玟君 上列被告因違反洗錢防制法案件,經原告提起請求損害賠償之附 帶民事訴訟,因事件繁雜,非經長久之時日不能終結其審判,應 依刑事訴訟法第504條第1項前段,將本件附帶民事訴訟移送本院 民事庭,特此裁定。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9 日 刑事第五庭 審判長法 官 姚怡菁 法 官 黄筠雅 法 官 黃志皓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9 日 書記官 陳湘琦

2025-03-19

CTDM-114-審附民-116-20250319-1

審訴
臺灣橋頭地方法院

違反藥事法

臺灣橋頭地方法院刑事裁定  113年度審訴字第267號 公 訴 人 臺灣橋頭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被 告 陳慶宗 上列被告因違反藥事法案件,經檢察官提起公訴(113年度偵字 第18989號、113年度偵字第19704號),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本件逕以簡易判決處刑。   理 由 一、按第一審法院依被告在偵查中之自白或其他現存之證據,已 足認定其犯罪者,得因檢察官之聲請,不經通常審判程序, 逕以簡易判決處刑;前項案件檢察官依通常程序起訴,經被 告自白犯罪,法院認為宜以簡易判決處刑者,得不經通常審 判程序,逕以簡易判決處刑,刑事訴訟法第449條第1項前段 、第2項分別定有明文。 二、經查,被告陳慶宗違反藥事法案件,因被告於本院自白犯罪 ,是檢察官雖依通常程序起訴,然本件依被告自白及現存證 據,已足認定其犯罪,本院爰認本件宜逕以簡易判決處刑。 三、依刑事訴訟法第220條、第449條第2項,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9  日          刑事第五庭 審判長 法 官 姚怡菁                    法 官 黃志皓                    法 官 黄筠雅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0  日                    書記官 吳雅琪

2025-03-19

CTDM-113-審訴-267-20250319-1

審交訴
臺灣橋頭地方法院

公共危險等

臺灣橋頭地方法院刑事判決  114年度審交訴字第30號 公 訴 人 臺灣橋頭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被 告 NGUYEN MINH HAO(中文名:阮明好,越南籍) 上列被告因公共危險等案件,經檢察官提起公訴(114年度偵字 第2537號),本院判決如下:   主 文 本件NGUYEN MINH HAO被訴過失傷害部分公訴不受理。   理 由 一、公訴意旨略以:被告NGUYEN MINH HAO於民國113年10月28日 13時17分許,騎乘車牌號碼000-0000號普通重型機車,沿高 雄市橋頭區成功北路由南往北方向行駛,行經該路段500號 前時,本應注意同一車道行駛時,後車與前車之間應保持隨 時可以煞停之距離,而依當時天候晴、無照明、柏油路面乾 燥、無缺陷、無障礙物及視距良好等情,更無其他不能注意 之情事,竟疏未注意及此貿然前行,並擦撞同向左前方由告 訴人林嘉玲所騎乘之車牌號碼000-0000號普通重型機車,致 告訴人人車倒地,因而受有頭部鈍傷、右手肘擦傷、左膝挫 傷等傷害(被告所涉肇事逃逸部分另由本院審結)。因認被告 涉犯刑法第284條前段之過失傷害罪嫌。 二、按告訴乃論之罪,告訴人於第一審辯論終結前,得撤回其告 訴;告訴經撤回者,法院應諭知不受理之判決;又不受理判 決,得不經言詞辯論為之,刑事訴訟法第238條第1項、第30 3條第3款及第307條分別定有明文。 三、本件被告因過失傷害案件,經檢察官提起公訴,認其涉犯上 開罪嫌,依刑法第287條規定,須告訴乃論。茲告訴人具狀 聲請撤回告訴,有撤回告訴狀1份在卷可稽,揆諸前揭說明 ,爰不經言詞辯論,就被告被訴過失傷害部分逕為諭知不受 理之判決。 據上論斷,應依刑事訴訟法第303條第3款、第307條,判決如主 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9  日          刑事第五庭 審判長 法 官 姚怡菁                    法 官 黃志皓                    法 官 黄筠雅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收受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書狀,並應 敘述具體理由;如未敘述上訴理由者,應於上訴期間屆滿後20日 內向本院補提理由書(均須按他造當事人之人數附繕本)「切勿 逕送上級法院」。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0  日                     書記官 吳雅琪

2025-03-19

CTDM-114-審交訴-30-20250319-2

審易
臺灣橋頭地方法院

傷害

臺灣橋頭地方法院刑事判決  114年度審易字第139號 公 訴 人 臺灣橋頭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被 告 鍾詠全 丁建彰 上列被告等因傷害案件,經檢察官提起公訴(113年度偵字第186 07號),本院判決如下:   主 文 本件公訴不受理。   理 由 一、公訴意旨略以:被告兼告訴人鍾詠全(下稱鍾詠全)、被告 兼告訴人丁建彰(下稱丁建彰)因故心生嫌隙;丁建彰、林 建輝、黃炎楓、高靖奇於民國113 年8 月5 日0 時16分許, 在高雄市○○區○○路00○0 號前,見鍾詠全騎乘機車行經該處 ,丁建彰遂要求鍾詠全下車理論,雙方一言不合,鍾詠全、 丁建彰分別基於傷害之犯意,鍾詠全持安全帽攻擊丁建彰, 丁建彰則徒手毆打鍾詠全,丁建彰受有右手挫傷之傷勢、鍾 詠全則受有雙眼周邊瘀血、右角膜擦傷之傷害。嗣經警據報 到場處理,始悉上情。因認鍾詠全、丁建彰均涉犯刑法第27 7條第1項之傷害罪嫌。 二、按告訴乃論之罪,告訴人於第一審辯論終結前,得撤回其告 訴;告訴經撤回者,法院應諭知不受理之判決;又不受理判 決,得不經言詞辯論為之,刑事訴訟法第238條第1項、第30 3條第3款及第307條分別定有明文。 三、本件鍾詠全、丁建彰因傷害案件,經檢察官提起公訴,認其 等均涉犯上開罪嫌,依刑法第287條規定,須告訴乃論。茲 鍾詠全、丁建彰具狀聲請撤回對彼此之告訴,有撤回告訴聲 請狀2份在卷可稽,揆諸前揭說明,爰不經言詞辯論,逕為 諭知不受理之判決。 據上論斷,應依刑事訴訟法第303條第3款、第307條,判決如主 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9   日          刑事第五庭  法 官 黄筠雅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收受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書狀,並應 敘述具體理由;如未敘述上訴理由者,應於上訴期間屆滿後20日 內向本院補提理由書(均須按他造當事人之人數附繕本)「切勿 逕送上級法院」。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0  日                  書記官  吳雅琪

2025-03-19

CTDM-114-審易-139-20250319-1

重訴
臺灣士林地方法院

履行契約

臺灣士林地方法院民事判決 113年度重訴字第495號 原 告 徐明雪 訴訟代理人 白丞哲律師 被 告 謝福明 訴訟代理人 羅婉秦律師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履行契約事件,本院於民國114年2月18日言詞 辯論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原告之訴及假執行之聲請均駁回。 訴訟費用由原告負擔。   事實及理由 一、原告主張:伊與被告為夫妻關係,兩造於民國106年4月30日 簽定協議書(下稱系爭協議書),約定被告在處分繼承自其 父即訴外人謝和亨之遺產即臺北市○○區○○段0○段000○000○00 0地號土地(下合稱系爭土地)後,給付伊新臺幣(下同)3 ,000萬元。嗣被告已於109年6月22日出售系爭土地予訴外人 萬賜興建設股份有限公司(下稱萬賜興公司)、長陞建設股 份有限公司(下稱長陞公司)、蔡裕隆(下與萬賜興公司、 長陞公司合稱萬賜興公司等3人),並收受買賣價金完畢, 自應履行系爭協議書之約定。爰依系爭協議書之約定,請求 被告給付3,000萬元等語。並聲明:㈠、被告應給付原告3,00 0萬元,及自起訴狀送達翌日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百分之5 計算之利息。㈡、願供擔保請准宣告假執行。 二、被告則以:因原告長期代伊及其他兄弟姊妹照料伊之母即訴 外人謝陳不,伊乃允諾待系爭土地出售後,願給付原告3,00 0萬元,並於106年4月30日簽署系爭協議書,再於109年6月5 日以系爭土地設定擔保債權總金額3,000萬元之最高限額抵 押權(下稱系爭抵押權)予原告以為擔保。系爭協議書所稱 「處分(原誤載為份)」,係涵蓋出售、簽立買賣契約、信 託、簽立信託相關契約、移轉所有權等行為,伊雖已出售系 爭土地,並收受買賣價金,然尚未移轉所有權登記予萬賜興 公司等3人。另依照萬賜興公司等3人與伊之協議書第3條約 定,應由萬賜興公司等3人自行處理系爭抵押權,亦即應由 萬賜興公司等3人給付系爭抵押權所擔保之3,000萬元等語。 並聲明:㈠、原告之訴及假執行之聲請均駁回;㈡、如受不利 判決,願供擔保請准宣告免為假執行。 三、本院得心證之理由: ㈠、按解釋意思表示,應探求當事人之真意,不得拘泥於所用之 辭句,民法第98條定有明文。而所謂探求當事人之真意,如 兩造就其真意有爭執時,應從該意思表示所根基之原因事實 、經濟目的、一般社會之理性客觀認知、經驗法則及當事人 所欲使該意思表示發生之法律效果而為探求,並將誠信原則 涵攝在內,藉以檢視其解釋結果對兩造之權利義務是否符合 公平正義(最高法院104年度台上字第1150號判決要旨參照 )。又按附停止條件之法律行為,於條件成就時,發生效力 ,民法第99條第1項亦有明定。該項所謂停止條件,係限制 法律行為效力之發生者,即使其繫於將來客觀的不確定事實 之成否,於條件成就時發生效力,為法律行為之附款。 ㈡、經查:  ⒈原告主張兩造於106年4月30日簽署系爭協議書乙節,業據原 告提出系爭協議書為憑(見湖司補卷第13頁),且為被告所 不爭執(見本院卷第100頁),觀諸系爭協議記載:「因乙 方(即原告,下同)長期照顧甲方(即被告,下同)之母親 至仙逝,甲方感念乙方之辛(原誤載為幸)苦,同意繼承之 不動產處分(原誤載為份)後,給予乙方新臺幣3,000萬元 」等語,而其中「繼承之不動產」係指系爭土地乙節,為兩 造所不爭執(見本院卷第94、104頁),又參以兩造簽署系 爭協議書之目的乃被告為感謝原告照顧其母付出之辛勞,願 在所繼承之系爭土地處分後,將所得價金中之3,000萬元給 付予原告等情,為兩造所不爭執(見湖司補卷第7、8頁、本 院卷第100頁),及被告陳稱系爭協議書所載「處分」,係 涵蓋出售、簽立買賣契約、信託、簽立信託相關契約、移轉 所有權等行為(見本院卷第102頁),堪認兩造在系爭協議 書中訂定關於「繼承之不動產處分後」之真意,應係以被告 完成系爭土地之相關債權行為及物權行為後,始贈與所得價 款中之3,000萬元予原告,以確保贈與原告款項之來源無虞 ,足徵系爭協議書中關於「繼承之不動產處分後」(即被告 完成系爭土地之相關債權行為及物權行為後)之約定,即為 被告贈與3,000萬元款項予原告之停止條件。  ⒉又被告於109年6月22日與萬賜興公司等3人簽訂土地買賣契約 書,約定被告以總價1,135萬4,000元,將系爭土地出售予萬 賜興公司等3人,並已收受買賣價金等情,固有土地買賣契 約書、協議書、收據、支票可稽(見本院卷第110至131頁) ,惟因兩造經系爭土地其他共有人提起確認優先承買權存在 等訴訟,系爭土地迄今尚未移轉登記予萬賜興公司等3人等 情,有系爭土地之登記謄本、異動索引、本院112年度重訴 字第65號民事判決足考(見本院卷第20至54、70至82頁), 且為兩造所不爭執(見本院卷第66、87頁),可見被告尚未 完成移轉系爭土地所有權予買受人之物權行為,系爭協議書 所附「繼承之不動產處分後」之停止條件,尚未完全成就, 依前開規定及說明,兩造間關於被告贈與原告3,000萬元款 項之法律行為,尚未發生效力,是原告依系爭協議書之約定 ,請求被告給付3,000萬元,應屬無據。 四、綜上所述,原告依系爭協議書之約定,請求被告給付3,000 萬元,及自起訴狀繕本送達翌日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百分 之5計算之利息,為無理由,應予駁回。又原告之訴既經駁 回,其所為假執行之聲請亦失所依附,應併予駁回。 五、本件事證已臻明確,兩造其餘攻擊、防禦方法及所提證據, 經核均與判決結果不生影響,爰不一一論列,併此敘明。 六、訴訟費用負擔之依據:民事訴訟法第78條。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9  日          民事第二庭 法 官 黃筠雅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本判決上訴,應於判決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若委任律師提起上訴者,應一併繳納上訴審裁判費,否則本院得不命補正逕行駁回上訴。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5  日                書記官 黃品瑄

2025-03-19

SLDV-113-重訴-495-20250319-1

重訴
臺灣士林地方法院

損害賠償

臺灣士林地方法院民事判決 114年度重訴字第42號 原 告 陳淑貞 被 告 李宗澤 訴訟代理人 陳立怡律師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損害賠償事件,本院於民國114年2月25日言詞 辯論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原告之訴及假執行之聲請均駁回。 訴訟費用由原告負擔。   事實及理由 一、原告主張:被告基於幫助詐欺及洗錢之不確定故意,於民國 113年6月27日某時許,在新北市○○區○○○街000號1樓空軍一 號客運三重站,將其所申辦之台新國際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 司帳號00000000000000號帳戶(下稱系爭帳戶)之提款卡寄 送予真實姓名年籍不詳、通訊軟體LINE(下稱LINE)暱稱「 企總」之詐欺集團成員所指定之人,並透過LINE將提款卡密 碼及網路銀行帳號密碼(下與系爭帳戶提款卡、密碼合稱系 爭帳戶資料)告知「企總」。嗣該詐欺集團所屬成員取得系 爭帳戶資料後,以陌生電話聯繫伊,並佯裝為高雄市政府社 會局之公務員,向伊誆稱:有人持雙證件辦理低收入戶補助 ,因涉及洗錢,需將名下帳戶進行管控云云,致伊陷於錯誤 ,而依指示匯款分別於113年7月9日、同年月10日、同年月1 1日、同年月12日、同年月13日、同年月22日匯款新臺幣( 下同)150萬元、140萬元、150萬元、145萬元、150萬元、1 50萬元至系爭帳戶,致伊共計受有885萬元損害,爰依民法 第184條第1項後段規定,請求被告負損害賠償責任。並聲明 :㈠、被告應給付原告885萬元,及自113年7月9日起至清償 日止,按年息百分之5計算之利息;㈡、願供擔保請准宣告假 執行。 二、被告則以:伊在Instagram社群軟體上偶見廣告徵求夏日音 樂祭之工作人員,因而聯繫該網頁廣告中所載LINE帳號後, 與暱稱「夏日微醺」之人開啟對話,並依指示加入LINE「徵 才派工網-3群」群組,該群組每日皆有職缺及派工消息,且 對方指派暱稱「助理蕭涵」之人協助伊填寫問卷等派工事項 ,後伊見群組內時有人因特派計畫獲利,伊因此詢問「助理 蕭涵」特派計畫相關內容,「助理蕭涵」告知伊除現有之職 缺及派工外,另有特派企劃可參加,特派企劃內容即與「企 總」進行一對一操作並獲利,「助理蕭涵」復介紹「企總」 予伊認識,伊始投入10萬元,並依「企總」指示進行操作, 嗣伊不知何故操作失誤,致損失10萬元,「企總」佯稱會協 助伊,並要求伊提供銀行帳戶等資訊,致伊陷於錯誤,乃依 指示將系爭帳戶及台北富邦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帳號0000 0000000000號帳戶(下稱富邦銀行帳戶)之提款卡、密碼及 網路銀行帳號密碼交付予對方,伊亦係遭詐騙集團詐騙之受 害者等語,資為抗辯。並聲明:㈠、原告之訴及假執行之聲 請均駁回;㈡、如受不利判決,願供擔保請准宣告免為假執 行。 三、本院得心證之理由: ㈠、按因故意或過失,不法侵害他人之權利者,負損害賠償責任 。故意以背於善良風俗之方法,加損害於他人者亦同,固為 民法第184條第1項所明定。惟按當事人主張有利於己之事實 者,就其事實有舉證之責任,民事訴訟法第277條前段定有 明文。 ㈡、經查:  ⒈原告主張受真實姓名年籍不詳之詐欺集團成員詐騙,分別於1 13年7月9日、同年月10日、同年月11日、同年月12日、同年 月13日、同年月22日匯款150萬元、140萬元、150萬元、145 萬元、150萬元、150萬元至系爭帳戶等情,業據原告於偵查 中提出存款往來明細查詢為憑【見臺灣士林地方檢察署(下 稱士林地檢)113年度立字第6258號卷(下稱立字卷)第245 頁】,並有系爭帳戶之交易明細可稽(見立字卷第156頁) ,復經本院職權調取士林地檢113年度偵字第21502號卷確認 無訛,且為被告所不爭執(見本院卷第197頁),此部分事 實首堪認定。  ⒉又原告主張被告將系爭帳戶資料交付予詐欺集團成員乙節, 固為被告所不爭執(見本院卷第197頁),惟被告以前詞置 辯,並提出其與「夏日微醺」、「助理蕭涵」、「企總」之 對話紀錄、「徵才派工網-3群」、「特派計畫6/13」群組之 對話紀錄為證(見本院卷第64至122頁),細繹上開對話紀 錄,可見被告確有與「助理蕭涵」談論工作內容、報酬之情 事,及在「徵才派工網-3群」群組進行填寫問卷等派工事項 ,並在「助理蕭涵」介紹下與「企總」進行一對一操作,嗣 被告為取回損失之10萬元,而依「企總」之指示提供系爭帳 戶及富邦銀行帳戶之相關資料,核與被告前開所辯大致相符 ,堪認被告抗辯其亦係遭詐騙集團詐騙而交付系爭帳戶資料 等語,應非子虛。再檢視系爭帳戶之交易明細,有頻繁之日 常消費及受領薪資轉帳之紀錄(見立字卷第151至157頁), 足徵系爭帳戶乃被告在日常生活中正常使用之帳戶,與一般 提供帳戶幫助詐欺者,多會提供未在使用之帳戶之常情有別 。另訴外人吳育姍、林俞秀、林麗敏、原告前以被告交付系 爭帳戶資料及富邦銀行帳戶資料,涉犯刑法第30條第1項、 第339條第1項之幫助詐欺取財罪、修正前洗錢防制法第14條 第1項幫助洗錢等罪嫌為由,對其提起刑事告訴,經士林地 檢檢察官以113年度偵字第21502號為不起訴處分,原告不服 ,聲請再議,復經臺灣高等檢察署以113年度上聲議字第110 37號駁回再議而確定等情,有士林地檢113年度偵字第21502 號不起訴處分書、臺灣高等檢察署113年度上聲議字第11037 號處分書可稽(見本院卷第14至19、190至192頁),並經本 院職權調取士林地檢113年度偵字第21502號卷宗查核屬實, 自難僅憑原告遭詐欺集團成員詐騙之款項匯入系爭帳戶之客 觀事實,遽認被告有何幫助該詐欺集團成員遂行詐欺及洗錢 之不確定故意。  ⒊此外,原告所舉證據尚不足以認定被告有何故意以背於善良 風俗之方法,加損害於原告之行為,是原告依民法第184條 第1項後段規定,請求被告負損害賠償責任,洵屬無據。 四、綜上所述,原告依民法第184條第1項後段規定,請求被告給 付885萬元,及自113年7月9日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百分之 5計算之利息,為無理由,應予駁回。又原告之訴既經駁回 ,其假執行之聲請即失所依附,應併予駁回。 五、本件事證已臻明確,原告其餘之攻擊及防禦方法及證據,經 本院斟酌後,認為均不足以影響本判決之結果,爰不逐一論 列,附此敘明。 六、訴訟費用負擔之依據:民事訴訟法第78條。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9  日          民事第二庭 法 官 黃筠雅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本判決上訴,應於判決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若 委任律師提起上訴者,應一併繳納上訴審裁判費,否則本院得不 命補正逕行駁回上訴。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6  日                書記官 黃品瑄

2025-03-19

SLDV-114-重訴-42-20250319-1

臺灣士林地方法院

損害賠償

臺灣士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智字第7號 原 告 川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張文俊 訴訟代理人 蔣昕佑律師 訴訟代理人 楊雯欣律師 被 告 日熙防災股份有限公司 台灣細水霧學會 兼 上二人 法定代理人 黃鴻勛 上 三 人 訴訟代理人 李仁豪律師 複 代理人 張瑋廷律師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損害賠償事件,本院於民國114年1月24日所為 之判決,其原本及正本應更正如下:   主 文 原判決原本及正本應更正如附表所示。   理 由 一、按判決如有誤寫、誤算或其他類此之顯然錯誤者,法院得依 聲請或依職權以裁定更正;其正本與原本不符者,亦同,民 事訴訟法第232條第1項定有明文。 二、查本院前開判決之原本及正本有如主文所示誤寫之顯然錯誤 ,應予更正。 三、爰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9  日          民事第二庭 法 官 黃筠雅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本裁定抗告,應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 繳納抗告費新臺幣1,500 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0  日                書記官 黃品瑄 附表: 編號 應更正處 應更正之記載 1 原判決被告當事人欄之「上三人訴訟代理人李仁豪律師」下方 原記載 未記載 更正後記載 複 代理人 張瑋廷律師

2025-03-19

SLDV-113-智-7-20250319-2

本網站部分內容為 AI 生成,僅供參考。請勿將其視為法律建議。

聯絡我們:[email protected]

© 2025 Know9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