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付款提示

共找到 250 筆結果(第 81-90 筆)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

本票裁定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抗字第98號 抗 告 人 遠景多媒體有限公司 兼法定代理人 邱文蘭 相 對 人 群輝商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黃文宏 上列當事人間聲請本票裁定事件,抗告人對本院於民國113年12 月23日所為113年度司票字第36184號民事裁定提起抗告,本院裁 定如下:   主 文 抗告駁回。 抗告程序費用新臺幣壹仟元由抗告人負擔。   理 由 一、按執票人向本票發票人行使追索權時,得聲請法院裁定後強 制執行,票據法第123條定有明文。又本票執票人依上開法 條之規定,聲請法院裁定許可對發票人強制執行,係屬非訟 事件程序,法院僅就形式上審查得否准許強制執行,此項裁 定並無確定實體上法律關係存否之效力,如發票人就票據債 務之存否有爭執時,應由發票人提起確認之訴,以資解決。 且發票人如主張執票人未為提示,依票據法第124條準用同 法第95條但書之規定,應由其負舉證之責(最高法院56年台 抗字第714號、57年台抗字第76號、84年度台抗字第22號裁 定意旨參照)。 二、相對人聲請意旨略以:伊執有抗告人於民國113年5月9日共 同簽發之付款地在臺北市○○區○○○路0段00號、金額新臺幣( 下同)671萬1075元、利息按年利率5%計算、免除作成拒絕 證書、到期日113年9月6日之本票1紙(下稱系爭本票)。詎 於到期日經提示未獲付款,為此提出系爭本票,聲請裁定就 上開金額及依約定年息計算之利息准許強制執行等語。經原 審裁定准許就上開671萬1075元,及自113年9月6日起至清償 日止,按年息5%計算之利息為強制執行。 三、抗告意旨略以:票據雖有免除作成拒絕證書之記載,票據執 票人仍須提示票據,不獲發票人付款後,始可行使追索權, 相對人並未向抗告人為付款提示,即逕向原審法院聲請本票 裁定於法無據,原裁定准許相對人所請,顯有不當。又抗告 人與相對人間不存在交付系爭本票之原因關係,抗告人未積 欠相對人任何債務,自得提出原因關係抗辯,爰依法提起抗 告,求為廢棄原裁定云云。相對人則具狀答辯稱:就抗告人 主張系爭本票未為提示部分,應負舉證責任;另抗告人明知 本票具無因性,卻以票據原因關係不存在為由提起抗告,顯 相矛盾,抗告人上開主張並無理由等語。 四、經查,相對人上開主張,業據其提出系爭本票影本為證,經 原審就系爭本票為形式上審查,認其已具備本票之法定記載 事項,而依票據法第123條裁定准許強制執行如上所述,核 無違誤。抗告人主張其與相對人為系爭本票之直接前後手, 抗告人得以基礎原因關係對抗相對人乙節,縱令屬實,核屬 實體法上權利義務關係存否之爭執,尚非本件非訟程序所得 審究,應由抗告人另行提起訴訟,以資解決。另抗告人雖稱 相對人未依票據法為付款提示云云,惟依票據法第124條準 用同法第95條但書之規定,系爭本票既有免除作成拒絕證書 之記載(原審卷第9頁),自應由抗告人就未提示之事實負 舉證責任,抗告人徒以前詞為辯,而未提出具體事證以實其 說,自無足採。抗告意旨指摘原裁定不當,求予廢棄,為無 理由,應予駁回。 五、據上論結,本件抗告為無理由,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9  日          民事第六庭 審判長 法 官 林瑋桓                              法 官 曾育祺                                     法 官 陳智暉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繳納抗告 費新臺幣1,5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9  日                    書記官 陳芮渟

2025-03-19

TPDV-114-抗-98-20250319-1

中簡
臺中簡易庭

給付票款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臺中簡易庭民事判決 114年度中簡字第228號 原 告 多盛通訊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楊懷智 址同上 訴訟代理人 王惟誠 被 告 巨成科技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黃士源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給付票款事件,本院於民國114年2月26日言詞 辯論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被告應給付原告新臺幣900,000元,及自民國113年10月17日起至 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百分之6計算之利息。 訴訟費用由被告負擔。 本判決得假執行。   事實及理由 一、程序事項:  ㈠按訴狀送達後,原告不得將原訴變更或追加他訴,但擴張或 減縮應受判決事項之聲明者,不在此限,民事訴訟法第255 條第1項但書第3款定有明文。原告起訴聲明原請求:「被告 應給付原告新臺幣(下同)900,000元,及自民國113年10月 17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百分之5計算之利息。」等 語。嗣於民國114年2月26日變更聲明為:「被告應給付原告 900,000元,及自民國113年10月17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 利率百分之6計算之利息。」等語,依票據債權法定利率為 變更,核屬擴張應受判決事項之聲明,依首揭法條規定,即 無不合,應予准許。    ㈡被告經合法通知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場,核無民事訴訟法第3 86條所列各款情形,應依職權由原告一造辯論而為判決。 二、原告主張:原告執有被告所簽發如附表所示之支票,經屆期 提示,因存款不足而遭退票,迭經催討,被告均置之不理, 爰依票據之法律關係,請求票款,並聲明:被告應給付原告 900,000元,及自民國113年10月17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 利率百分之6計算之利息。   三、本院之判斷:  ㈠原告主張之前揭事實,業據其提出系爭支票及退票理由單為 證,被告對於原告主張之上開事實,已於相當時期受合法之 通知,而於言詞辯論期日不到場,亦未提出準備書狀爭執, 依民事訴訟法第436條第2項準用同法第280條第3項前段、第 1項前段之規定,視同自認,堪認原告前揭主張屬實。  ㈡按在票據上簽名者,依票上所載文義負責;另支票發票人應 照支票文義擔保支票之支付;又執票人向支票債務人行使追 索權時,得請求自為付款提示日起之利息,如無約定利率者 ,依年利6釐計算,票據法第5條第1項、第126條及第133條 分別定有明文。被告為系爭支票之發票人,自應就支票文義 負發票人之清償責任,原告本於票據法律關係,訴請被告被 告給付900,000元,及自113年10月17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週 年利率百分之6計算之利息,於法有據,應予准許。 四、本件係就民事訴訟法第427條第2項第6款訴訟適用簡易程序 所為之判決,就原告勝訴部分,爰按同法第389條第1項第3 款之規定,依職權宣告假執行。 五、訴訟費用負擔之依據:民事訴訟法第436條第2項、第78條。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9  日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臺中簡易庭                  法 官 陳嘉宏 以上為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並表明上 訴理由,如於本判決宣示後送達前提起上訴者,應於判決送達後 20日內補提上訴理由書(須附繕本)。如委任律師提起上訴者, 應一併繳納上訴審裁判費。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9  日                  書記官 林佩萱                   附表: 發票人 支票號碼  發票日 票面金額 (新臺幣)   提示日 付款銀行 巨成科技有限公司 ZX0000000 113年6月28日  300,000元 113年10月17日 合作金庫商業銀行南屯分行 ZX0000000 113年6月28日  600,000元 113年10月17日     

2025-03-19

TCEV-114-中簡-228-20250319-1

司票
臺灣嘉義地方法院

本票裁定

臺灣嘉義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司票字第230號 聲 請 人 陳泱錤 上列聲請人因聲請對相對人劉宇祥裁定就本票准許強制執行事件 ,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聲請駁回。 聲請費用新臺幣1,500元由聲請人負擔。   理 由 一、按本票執票人應於『到期日或其後二日內』,為付款之提示   。本票上雖有免除作成拒絕證書之記載,執票人仍應於所定 期限內為承兌或付款之提示。票據法第124條準用第69條第1 項、第95條前段定有明文。是以,記載到期日之本票,執票 人應於到期日屆至後,始得向發票人為付款之提示,以行使 其票據上之權利。倘未到期而為付款之提示,即不生提示之 效力,票據債務人得拒絕支付,執票人尚不得對發票人行使 追索權。 二、經查,聲請人所提出之票號TH216189本票票載到期日為民國 113年10月30日,聲請人依法應於到期日或其後二日內為付 款之提示,惟其於聲請狀主張提示日為110年11月30日,到 期日尚未屆至,提示日顯早於到期日,付款提示難認合法, 不生提示之效力,自無從行使追索權。經本院於114年2月14 日通知聲請人於文到七日內補正正確之提示日,該通知業已 於114年2月24日寄存送達於聲請人,此有通知函及送達證書 在卷可稽。惟聲請人逾期迄未補正,依上開說明,本件聲請 於法尚有未合,自難准許,應予駁回。 三、依非訟事件法第21條第2項、第24條第1項、民事訴訟法第78 條、第95條,裁定如主文。 四、如不服本裁定,應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 並繳納抗告費用新臺幣1,5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9  日          臺灣嘉義地方法院嘉義簡易庭             司法事務官 朱旆瑩

2025-03-19

CYDV-114-司票-230-20250319-1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

本票裁定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抗字第56號 抗 告 人 張琴芳 相 對 人 楊國昌 上列當事人間聲請本票裁定事件,抗告人對於中華民國114年2月 12日本院114年度司票字第25號裁定提起抗告,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抗告駁回。 抗告程序費用新臺幣1,000元由抗告人負擔。   理 由 一、按本票執票人,依票據法第123條規定,聲請法院裁定許可對發票人強制執行,係屬非訟事件,此項聲請之裁定,及抗告法院之裁定,僅依非訟事件程序,以審查強制執行許可與否,並無確定實體上法律關係存否之效力,如發票人就票據債務之存否有爭執時,應由發票人提起確認之訴,以資解決(最高法院94年度台抗字第1046號裁定意旨參照)。次按本票如已載明免除作成拒絕證書,執票人聲請裁定准予強制執行,即毋庸提出已為付款提示之證據。苟發票人抗辯執票人未為提示,依票據法第124條準用同法第95條但書之規定,即應由其負舉證之責(最高法院94年度台抗字第1057號裁定意旨可參)。 二、抗告意旨略以:伊與相對人並不認識,相對人無從向抗告人 提示系爭本票要求付款,是相對人行使追索權之形式要件未 備,原裁定准相對人之聲請,顯有違誤,,爰依法提起抗告 ,請求廢棄原裁定等語。 三、查,相對人主張其執有抗告人(另一發票人為飛翎科技有限 公司,惟相對人未對飛翎科技有限公司為系爭本票准予強制 執行之聲請)簽發未記載到期日之系爭本票,其上並記載免 除作成拒絕證書,詎其於113年12月13日經提示後未獲付款 之事實,業據提出系爭本票為憑。抗告意旨雖稱:相對人未 提示系爭本票云云,惟系爭本票既有「免除作成拒絕證書」 之記載,依前開說明,執票人即無須提出已為付款提示之證 據,而應由發票人就執票人未為提示負舉證之責。抗告人僅 空言泛為上開辯解,未舉證以實其說,自難採信。 四、從而,原審裁定准予系爭本票強制執行,並無不當,抗告意 旨指摘原裁定不當,求予廢棄,為無理由,應予駁回。 五、據上論結,本件抗告為無理由,依非訟事件法第21條第2 項 、第24條第1 項、第46條,民事訴訟法第495 條之1 第1 項 、第449 條第1 項、第95條、第85條第2 項,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9  日          民事第四庭  法 官 古秋菊 本裁定除以適用法規顯有錯誤為理由,不得再抗告。如提起再抗 告,應於本裁定送達後10日內委任律師為代理人向本院提出再抗 告狀,並繳納再抗告裁判費新臺幣15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9  日                 書記官 劉馥瑄

2025-03-19

PCDV-114-抗-56-20250319-1

臺灣彰化地方法院

本票裁定

臺灣彰化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抗字第20號 抗 告 人 王柏翔 相 對 人 何坤鎭 上列當事人間聲請本票裁定事件,抗告人對於本院司法事務官於 民國114年2月3日所為114年度司票字第90號裁定提起抗告,本院 裁定如下:   主 文 抗告駁回。 抗告程序費用由抗告人負擔。   理 由 一、按執票人向本票發票人行使追索權時,得聲請法院裁定後強 制執行,票據法第123條定有明文。而本票執票人依前開規 定聲請法院裁定許可對發票人強制執行,乃屬非訟事件程序 ,法院僅自形式上為准否執票人強制執行聲請之審查,該裁 定並無確定實體上法律關係存否之效力,如發票人就票據債 務之存否有爭執時,應由發票人提起確認之訴,以資解決( 最高法院56台抗字第714號、57台抗字第76號判決意旨參照 )。是法院辦理本票執票人聲請裁定准許向本票發票人強制 執行事件,僅就本票形式上審查其要件是否具備,無從探究 本票原因關係債權是否存在等實體事項甚明。次按發票人或 背書人,得為免除作成拒絕證書之記載;匯票上雖有免除作 成拒絕證書之記載,執票人仍應於所定期限內,為承兌或付 款之提示,但對於執票人主張未為提示者,應負舉證之責, 票據法第94條第1項、第95條亦分別定有明文,前開規定依 票據法第124條,於本票亦有準用之。從而,本票經記載免 除作成拒絕證書者,票據債務人若抗辯執票人未經提示付款 ,即應另負舉證責任(最高法院72年度台上字第598號、84 年台抗字第22號裁判意旨參照)。  二、本件相對人主張,伊執有抗告人如附表所示之本票金額及利 息之本票3紙(下稱系爭本票),經屆期提示而未獲付款, 為此聲請准予裁定就前開金額及依週年利率6%計算利息之本 票債權強制執行等語。 三、抗告意旨略以:相對人未曾持系爭本票向伊為付款提示,抗 告人不認識也未曾見過相對人,請求廢棄原裁定等語。 四、經查,相對人就其主張之上開事項,業已提出與其所述相符 之系爭本票為據,並經原裁定就系爭本票為形式上之審查, 而認已具備本票各項應記載事項,合於票據法第120條規定 ,係有效本票,乃依同法第123條規定,裁定准予強制執行 ,於法核無不合。抗告人固辯稱,相對人未為付款提示云云 ,然系爭本票既已載明免除作成拒絕證書,且相對人持系爭 本票聲請裁定強制執行時,已具體表明到期提示系爭本票請 求付款等語,有卷附聲請狀可稽,其即毋庸提出已為付款提 示之證據,而抗告人主張相對人未為提示,應由抗告人負舉 證之責。抗告人雖主張不認識也未曾見過相對人云云,然未 提出任何證據佐證,尚無從執以推認抗告人主張屬實,除此 之外,復查抗告人未有其他舉證以證明相對人未曾為付款之 提示,所為前述辯解即難採憑。至抗告人其餘所述,則屬實 體法上權利義務關係存否之爭執,尚非本件非訟程序所得審 究,應由抗告人另行提起訴訟,以資解決。抗告意旨指摘原 裁定不當,求予廢棄,為無理由,應予駁回。 五、依非訟事件法第21條第2項、第24條第1項、第46條,民事訴 訟法第495條之1第1項、第449條第1項、第95條、第78條, 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9  日          民事第二庭   法 官 黃倩玲 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裁定,僅得於收受本裁定正本送達後10日內,以適用法 規顯有錯誤為理由,向本院提出再抗告狀,(須附繕本一份及繳 納再抗告裁判費新台幣1,500元),經本院許可後紿可再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0  日                 書記官 謝志鑫                  本票附表:至清償日止利息按週年利率6%計算 114年度司票字第000090號 編 發票日 票面金額 到期日 利息起算日 票據號碼 備考 號 (新臺幣) 001 113年10月1日 1,000,000元 113年11月30日 113年11月30日 CH736415 002 113年10月18日 900,000元 未記載 113年12月19日 CH736412 003 113年10月18日 200,000元 未記載 113年12月19日 CH736413

2025-03-19

CHDV-114-抗-20-20250319-1

臺灣士林地方法院

本票裁定

臺灣士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抗字第19號 抗 告 人 謝明吉 相 對 人 張文榮 上列當事人間聲請本票裁定事件,抗告人對於民國113年10月1日 本院113年度司票字第21527號裁定提起抗告,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抗告駁回。 抗告程序費用新臺幣壹仟元由抗告人負擔。   理 由 一、抗告意旨略以:抗告人誤將如附表編號4所示本票之金額記 載為新臺幣(下同)17,790元,當下發現錯誤即更改為17,7 49元,相對人雖未於更改處簽名,惟有蓋手印並簽署切結書 。又相對人所簽發如附表所示之本票4紙(下合稱系爭本票 )均已跳票。另聲請狀所載提示日為112年1月7日係筆誤, 抗告人並未提前於到期日前向相對人追討,而係於票載日期 向相對人請求清償票款,然相對人均置之不理。為此,爰提 出抗告,請求廢棄原裁定等語。 二、經查,抗告人主張其執有相對人所簽發之系爭本票,詎經提 示而未獲付款,乃依票據法第123條及非訟事件法第194條之 規定,向本院聲請就系爭本票為准予強制執行之裁定等情, 固據提出系爭本票為證。惟查: (一)按欠缺票據法所規定票據上應記載事項之一者,其票據無 效。票據上之記載,除金額外,得由原記載人於交付前改 寫之,但應於改寫處簽名。又本票上應記載一定之金額。 票據法第11條第1項前段、第3項、第120條第1項第2款分 別定有明文。是本票上之金額為絕對應記載事項,且不得 改寫,否則其本票即屬無效。查,如附表編號4所示本票 之金額業經抗告人改寫,此為抗告人所自陳,該紙本票復 未經發票人於改寫處簽名,此有該紙本票在卷可稽(見原 審卷第13頁),揆諸前揭規定及說明,該紙本票即應屬無 效票據,抗告人自不得執該紙本票對相對人主張票據權利 。 (二)次按執票人向本票發票人行使追索權時,得聲請法院裁定 後強制執行,票據法第123條定有明文。另按本票之執票 人應於到期日或其後2日內,為付款之提示;本票到期不 獲付款時,執票人於行使或保全本票上權利之行為後,對 於背書人、發票人及本票上其他債務人得行使追索權;本 票上雖有免除作成拒絕證書之記載,執票人仍應於所定期 限內為承兌或付款之提示。但對於執票人主張未為提示者 ,應負舉證之責,票據法第124條準用第69條第1項、第85 條第1項、第95條規定甚明。申言之,票據為提示證券、 繳回證券,執票人行使票據權利,須現實出示票據原本, 若執票人無法現實提出票據原本,即難據以主張其票據權 利。故本票上雖有免除作成拒絕證書之記載,執票人仍應 於所定期限內為付款之提示,如未踐行付款之提示,依票 據法第124條準用第85條第1項規定,應認其行使追索權之 形式要件未備,法院自不能依同法第123條規定裁定准許 本票強制執行。查,抗告人乃於112年1月7日在水碓派出 所就系爭本票為付款之提示等情,業經抗告人及其代理人 邱淑芬陳明在卷,此有本院公務電話紀錄表在卷為憑(見 本院卷第22頁),是抗告人顯未依前揭規定於系爭本票到 期日或其後2日內為付款之提示,自不生提示之效力,從 而欠缺票據法第124條準用同法第85條第1項所定行使追索 權必須具備之付款提示形式要件。 三、綜上所述,系爭本票中如附表所示編號4部分既屬無效票據,且系爭本票復均未經合法提示,是抗告人聲請就系爭本票裁定准許強制執行,於法即有未合,不應准許。原裁定駁回抗告人之聲請,核無違誤,抗告意旨指摘原裁定不當,求予廢棄,為無理由,應予駁回。 四、爰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9  日          民事第五庭 法 官 趙彥強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本裁定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9  日                書記官 陳玥彤 本票附表: 編號 發票日 票面金額 (新臺幣) 到期日 票據號碼 1 112年1月7日 40,000元 112年1月18日 TH224102 2 112年1月7日 10,000元 112年2月18日 TH224103 3 112年1月7日 10,000元 112年3月18日 TH224104 4 112年1月7日 17,749元 (原記載為17,790元) 112年4月18日 TH224105

2025-03-19

SLDV-114-抗-19-20250319-1

司拍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

拍賣抵押物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司拍字第396號 聲 請 人 合作金庫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林衍茂 代 理 人 徐月華 上列聲請人聲請對相對人吳進家請求拍賣抵押物事件,本院裁定 如下:     主  文 聲請駁回。 程序費用新臺幣貳仟元由聲請人負擔。     理  由 一、按抵押權人於債權已屆清償期而未受清償者,得聲請法院拍   賣抵押物,就其賣得價金而受清償,民法第873條定有明文   。此規定,依同法第881條之17規定,於最高限額抵押權準   用之。是抵押權人聲請法院拍賣抵押物,應以債權已屆清償   期而未受清償者為限。前述清償期已登記有確定日期者,即   應以登記內容為準;如未登記有確定日期時,抵押權人即應   提出可供法院形式審查之書面契約或其他文件,以證明債務   確已屆期未受清償,如就抵押權人提出之文件為形式審查,   尚不能確認債權清償期業已屆至者,法院自無從准許拍賣抵   押物。 二、本件聲請意旨略以:相對人吳進家為擔保債務人吳秀霞向聲 請人所負債務,於民國(下同)83年7間以其所有坐落臺南 市○○區○○段000地號等22筆土地,分別設定新臺幣(下同)① 23,000,000元、②6,000,000元之最高限額抵押權,擔保債權 確定期日均為民國142年11月22日,債務清償期依照各個債 務契約所定清償日期,經登記在案。現因債務人對聲請人負 債5,400,000元,已屆清償期而未清償,為此提出本件聲請 云云。 三、聲請人主張之上開事實,固據其提出抵押權設定契約書、抵 押權移轉變更契約書、他項權利證明書、本票、不動產登記 謄本等影本為證。惟查,聲請人固提出相對人吳進家、債務 人吳秀霞等人於112年11月23日共同簽發、未載到期日、面 額為5,900,000元之本票影本乙紙,欲為本件抵押債權證明 。然查,上開本票既未記載到期日,則自該債權證明文件外 觀,無從確認兩造已有約定債務清償日期且已屆至。又未載 到期日之本票雖依票據法第120條第2項規定,以提示日為到 期日,然前經本院於114年2月13日通知聲請人補正上開本票 提示日期或提出本件抵押債權已屆清償期之其他相關釋明文 件,該通知亦於同年月17日合法送達聲請人,然聲請人迄未 補正,此亦有本院上開期日通知暨其送達證書、收文收狀資 料查詢清單等在卷。從而,聲請人既未能釋明已對相對人等 完成合於票據法之付款提示,即不得向其行使追索權,系爭 本票債權即未屆期。 四、綜上,依聲請人已提出之債權證明文件,尚難認抵押權所擔   保之債權清償期業已屆至,而符合聲請拍賣抵押物之法定要 件。聲請人聲請拍賣抵押物,於法即有未合,應予駁回。 五、依非訟事件法第21條第1項前段、第24條第1項,裁定如主文 。 六、如不服本裁定,應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本院提出抗告狀,並 應繳納抗告費新臺幣1,5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9  日               司法事務官 孫慈英

2025-03-19

TNDV-113-司拍-396-20250319-2

基小
臺灣基隆地方法院

返還借款

臺灣基隆地方法院基隆簡易庭小額民事判決 114年度基小字第320號 原 告 莊馥菱 被 告 陳曉𡩋 訴訟代理人 呂秋𧽚律師 複 代理人 簡宇晨律師 上列當事人間返還借款事件,本院於民國114年3月19日辯論終結 ,判決如下:   主   文 被告應給付原告新臺幣參萬參仟參佰元,及自民國一百零七年一 月三十一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百分之五計算之利息。 被告應給付原告新臺幣參萬參仟參佰元,及自民國一百零九年二 月十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百分之五計算之利息。 訴訟費用新臺幣壹仟伍佰元由被告負擔,並應自本判決確定之翌 日起至清償日止,加給按週年利率百分之五計算之利息。 本判決第一、二項得假執行;但被告如各以本判決第一、二項所 命給付之金額為原告預供擔得,得各就本判決第一、二項免為假 執行。   事實及理由 一、原告主張:  ㈠被告於民國106年9月4日向原告借款新臺幣(下同)33,300元 (下稱系爭9月借款);雙方約定,借款期間自106年9月4日 起至107年1月30日止,利息按週年利率5%計算。然而被告屆 期未償,故原告乃本於消費借貸之法律關係,請求被告給付 如主文第一項所示。  ㈡原告執有被告於106年11月2日簽發(發票日係106年11月2日 ,到期日卻誤載為106年9月4日),票面金額為33,300元之 本票1紙;因原告提示不獲付款(下稱系爭11月票款),故 依票據之法律關係,請求被告給付如主文第二項所示。 二、被告答辯:   被告於106年9月4日向原告借款33,300元(即系爭9月借款) ,為此簽發交付「發票日106年11月2日、到期日106年9月4 日、票面金額33,300元」之本票1紙(即系爭11月票款所涉 本票;下稱系爭11月本票),惟被告誤將身分證字號載於系 爭11月本票之「地址欄位」,且其票載「發票日」亦晚於「 到期日」而不正確,故被告乃重新簽發交付「發票日106年9 月5日、到期日106年9月30日、票面金額33,300元」之本票1 紙(下稱系爭9月本票),因被告基於兩造之朋友信賴,並 未要求撕毀系爭11月本票,然而兩造間只有1筆消費借貸即 系爭9月借款,且原告持有之系爭11月本票亦屬「無效票據 」。再者,兩造曾於106年合夥經營烘焙事業,後於107年結 束合夥並行清算,因系爭9月借款已於清算當時進行抵銷, 故原告本件請求並無理由。 三、本院判斷:    ㈠原告主張系爭9月借款迄未清償乙情,業據原告提出「被告於 106年11月2日補簽之借據1紙」(本院卷第12頁)為證,經 核無訛;而被告雖執前詞,抗辯兩造曾於106年合夥經營烘 焙事業,後於107年結束合夥並行清算,故系爭9月借款已於 合夥清算當時全數抵銷云云,然被告不僅未曾就其所稱「清 算抵銷」舉證其實,細繹原告提出之兩造LINE對話譯文(本 院卷第34頁至第74頁),亦明確可見「兩造直至112年猶因 合夥財產爭執不休」,換言之,兩造間之合夥清算顯然「尚 未終結」,遑論結算合夥財產並與系爭9月借款互為抵銷! 按請求履行債務之訴,有關清償之事實,應由債務人負舉證 之責任,本件被告既「自認」系爭9月借款(本院卷第116頁 ),所辯「抵銷」云云,亦反於兩造合夥清算「尚未終結」 之事實,是其一味東拉西扯,推稱現今已無欠款云云,本院 當亦無從憑採。按當事人互相表示意思一致者,無論其為明 示或默示,契約即為成立。民法第153條定有明文。次按消 費借貸之借用人應於約定期限內,返還與借用物種類、品質 、數量相同之物,未定返還期限者,借用人得隨時返還,貸 與人亦得定一個月以上之相當期限,催告返還;清償期,除 法律另有規定或契約另有訂定,或得依債之性質或其他情形 決定者外,債權人得隨時請求清償,債務人亦得隨時為清償 。民法第478條、第315條亦有明定。本件原告既已提出「被 告於106年11月2日補簽之借據1紙」,證明其所主張之利己 事實,被告亦不能舉證「已清償」之事實,則原告現今本於 消費借貸之法律關係,求為判命被告給付如主文第一項所示 ,即有理由,應予准許。  ㈡原告主張系爭11月本票提示未獲兌現乙情,業據提出與其主 張相符之系爭11月本票為證,經核屬實(本院卷第117頁) 。至被告雖執前詞,抗辯:兩造僅有1筆消費借貸即系爭9月 借款,系爭11月本票實乃「無效票據」云云。然系爭9月借 款發生在「106年9月4日」,就令被告斯時發票有所誤植, 亦不至開立交付「發票日期載為106年11月2日」之系爭11月 本票,遑論交付系爭9月本票以後,不思討要或銷毀,允許 原告同時持有「系爭9月、11月本票」!是其抗辯系爭11月 本票之票據原因乃「系爭9月借款」云云,無非推諉搪塞之 詞而不可採。至於系爭11月本票之到期日(106年9月4日) ,固在票載發票日(106年11月2日)以前,惟票據法第120 條所規定之本票到期日,僅係相對必要記載事項,未載到期 日者,視為見票即付,而本票「到期日」先於「發票年、月 、日(發票日)」之文義,則有客觀上之疑慮,是此一有疑 慮之文義應視同「無記載」,即視其為「未載到期日之『見 票即付』本票」(司法院【70】廳民一字第649號解釋意旨、 臺灣高等法院85年度抗字第2570號裁定意旨參照);故被告 抗辯系爭11月本票「無效」云云,亦非可取。按在票據上簽 名者,依票上所載文義負責;本票發票人應照本票文義擔保 承兌及付款;執票人向本票債務人行使追索權時,得要求自 到期日起或自為付款提示日起之利息,票據法第5條第1項、 第29條第1項前段、第97條第1項第1款、第121條、第124條 定有明文。本件原告既已提出系爭11月本票,主張其於發票 日(106年11月2日)後之109年2月10日提示不獲付款,則其 本於票據之法律關係,求為判命被告給付如主文第二項所示 ,亦有理由,應予准許。 四、本件事證已臻明確,兩造其餘主張、陳述及所提之證據暨攻 擊防禦方法,經本院審酌後,認均與本件判決結果無影響, 毋庸再予一一論述。至被告雖稱其尚可於庭後查找「記明清 算金額」之紙本,證明系爭9月借款已經抵銷云云(本院卷 第117頁至第118頁);然按當事人聲明之證據,法院應為調 查,但就其聲明之證據中認為不必要者,不在此限,民事訴 訟法第286條定有明文。而所謂不必要者,係指聲明之證據 中,依當事人聲明之意旨與待證之事實,毫無關聯,或法院 就某事項已得心證而當事人仍聲明關於該事項之證據方法等 情形而言(最高法院92年度台上字第2577號判決意旨參照) ,且依民事訴訟法第436條之23準用同法第433條之1規定, 小額訴訟程序事件,法院應以一次期日辯論終結為原則。承 前所述,本院依憑卷存客觀跡證,已可判斷兩造間之合夥清 算「尚未終結」,客觀上不生「結算合夥財產並與系爭9月 借款互為抵銷」之結果,則被告猶一再藉詞要求展期舉證, 於本案原屬贅餘且無參考價值,為期符合小額訴訟程序從速 終結、減輕人民訟累之旨,本件自無改期調查被告所稱「紙 本」之必要,爰特此指明。 五、本件第一審裁判費為1,500元,此外核無其他訴訟費用之支 出,是本件訴訟費用額確定為1,500元,爰依職權確定前開 訴訟費用由敗訴之被告負擔;併依民事訴訟法第91條第3項 規定,諭知被告應自本判決確定之翌日起至清償日止,加給 按法定利率即週年利率5%計算之利息。 六、本判決第一項係適用小額訴訟程序所為被告敗訴之判決,依 民事訴訟法第436條之20之規定,應依職權宣告假執行,爰 依職權宣告之,併酌情宣告被告預供相當之擔保金額後,得 免為假執行。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9  日          基隆簡易庭法 官 王慧惠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對於本件判決如有不服,應於收受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 書狀,上訴於本院合議庭,並按他造當事人之人數附具繕本。 當事人之上訴,非以判決違背法令為理由不得為之,上訴狀應記 載上訴理由,表明下列各款事項: ㈠原判決所違背之法令及其具體內容。 ㈡依訴訟資料可認為原判決有違背法令之具體事實。 如委任律師提起上訴者,應一併繳納上訴審裁判費。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9  日               書記官  沈秉勳

2025-03-19

KLDV-114-基小-320-20250319-1

臺灣高雄地方法院

本票裁定

臺灣高雄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抗字第215號 抗 告 人 李宜芳 相 對 人 裕富數位資融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闕源龍 上列當事人間聲請本票裁定事件,抗告人對於民國113年10月18 日本院113年度司票字第12992號裁定提起抗告,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抗告駁回。 抗告程序費用新臺幣壹仟元由抗告人負擔。   理  由 一、抗告意旨略以:㈠本件抗告人設籍於彰化縣,相對人址設於 新北市,僅相對人之送達代收人住於高雄市,本件發票地或 付款地顯無可能於高雄市,本院就本件是否具有管轄權,不 無疑問。㈡相對人執有抗告人於民國111年5月26日簽發、票 面金額新臺幣(下同)321,678元、到期日113年8月26日之 本票(下稱系爭本票),從未對抗告人有請求付款提示,相對 人聲請本票裁定之程序要件尚未完備,自不應准許,原裁定 未察而為准予強制執行之聲請,顯有違誤,爰依法提起抗告 ,請求廢棄原裁定等語。 二、按票據法第123條所定執票人就本票聲請法院裁定強制執行 事件,由票據付款地之法院管轄,非訟事件法第194條第1項 定有明文。次按執票人向本票發票人行使追索權時,得聲請 法院裁定後強制執行,票據法第123條定有明文。執票人依 票據法第123條規定,向本票發票人行使追索權時,聲請法 院裁定對發票人之財產強制執行者,其性質與非訟事件無殊 ,法院就本票形式上之要件是否具備予審查為已足(最高法 院56年台抗字第714號裁定意旨參照)。又按本票載明免除 作成拒絕證書者,則執票人聲請裁定准予強制執行時,毋庸 提出已為付款提示之證據,發票人如主張執票人未為提示, 依票據法第124 條準用同法第95條但書之規定,應由其負舉 證之責,且有關本票是否未經執票人提示,乃關係執票人得 否行使追索權,為實體問題,亦應由發票人另行提起訴訟以 資解決(最高法院84年度台抗字第22號、93年度台抗字第83 號裁定意旨參照)。 三、經查,相對人依票據法第123條聲請法院裁定強制執行事件 ,非訟事件法已明定應以「票據付款地」為管轄法院,系爭 本票既記載付款地為「高雄市○○區○○○路00號6樓」(原審卷 第7頁),故屬票據付款地之本院自有管轄權,抗告人主張 本院無管轄權云云,洵無足採。又系爭本票業已載明「此本 票免除作成拒絕證書」文字(原審卷第7頁),則相對人持 系爭本票聲請裁定准予強制執行時,自毋庸提出已為付款提 示之證據,抗告人抗辯系爭本票未經提示,依前揭說明,自 應由其負舉證之責,惟抗告人未提出任何證據茲為證明,自 有未合,且抗告人所爭執者屬實體上法律關係之事項,應由 抗告人另行起訴以資解決,尚非本件非訟事件程序所得審究 。抗告人執上開理由意旨指摘原裁定不當,非有理由,應予 駁回。 四、本件抗告為無理由,抗告費用依職權確定為1,000元,由抗 告人負擔。 五、據上論結,本件抗告為無理由,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9  日      民事第一庭   審判長法 官 楊儭華                 法 官 陳筱雯                 法 官 郭任昇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本裁定不得再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9  日                 書記官 林宜璋

2025-03-19

KSDV-113-抗-215-20250319-1

南簡
臺南簡易庭

給付票款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臺南簡易庭民事判決 113年度南簡字第318號 原 告 蕭奇佑 訴訟代理人 洪晨博律師 複 代理人 陳瀅仁實習律師 送達代收人 謝年春 被 告 資晟興業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洪國清 被 告 王大進 王龍榮 上列當事人間給付票款事件,本院於民國114年3月5日言詞辯論 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被告資晟興業有限公司應給付原告新臺幣參佰萬元,及其中新臺 幣壹佰萬元自民國113年1月15日起、其中新臺幣壹佰萬元自民國 113年1月19日起、其中新臺幣壹佰萬元自民國113年1月22日起, 均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百分之6計算之利息。 被告王大進應給付原告新臺幣參佰萬元,及其中新臺幣壹佰萬元 自民國113年1月15日起、其中新臺幣壹佰萬元自民國113年1月19 日起、其中新臺幣壹佰萬元自民國113年1月22日起,均至清償日 止,按週年利率百分之6計算之利息。 被告王龍榮應給付原告新臺幣參佰萬元,及其中新臺幣壹佰萬元 自民國113年1月15日起、其中新臺幣壹佰萬元自民國113年1月19 日起、其中新臺幣壹佰萬元自民國113年1月22日起,均至清償日 止,按週年利率百分之6計算之利息。 前三項給付,如其中一被告已履行一部或全部之給付,他項被告 於該被告履行給付範圍內免除責任。 訴訟費用新臺幣參萬零柒佰玖拾玖元由被告負擔,並應於本判決 確定之翌日起至清償日止,加給按週年利率百分之5計算之利息 。 本判決得假執行。   事實及理由 一、被告經合法通知,均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場,核無民事訴訟 法第386條所列各款情事,爰依原告之聲請,由其一造辯論 而為判決。 二、原告起訴主張:被告王大進於民國112年12月間,持被告資 晟興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資晟公司)簽發如附表所示之支 票3紙(以下簡稱系爭支票)作為擔保向被告王龍榮借款, 並同時將系爭支票背書轉讓予被告王龍榮,王龍榮因資金不 足,故而轉向原告借款新臺幣(下同)300萬元,原告已於1 12年12月間陸續交付借款現金300萬元予被告王龍榮,王龍 榮並將系爭支票背書轉讓於原告以作為擔保。詎料,原告持 系爭支票屆期提示均遭退票,而被告王大進、王龍榮為系爭 支票之背書人,依票據法規定,應對原告連帶負責。又系爭 支票雖有禁止背書轉讓之登記,惟支票上並未記載受款人之 姓名,乃為無記名支票,故不生票據法上禁止背書轉讓之效 力。爰依票據之法律關係請求被告給付票款,並聲明求為判 決如主文第1項所示。 三、被告資晟公司、王大進、王龍榮均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場, 亦未提出書狀作何聲明或陳述。 四、得心證之理由: (一)原告主張之上開事實,業據提出系爭支票、台灣票據交換 所退票理由單為憑;而被告均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場爭執 ,亦未提出任何書狀或證據資料供本院審酌。本院依上開 調查證據結果,堪信原告之主張為真實。 (二)按支票為無因證券,在票據上簽名者,依票上所載文義負 責;發票人應照支票文義擔保支票之支付;執票人於票據 法第130條所定提示期限內,為付款之提示而被拒絕時, 對於前手得行使追索權;發票人、承兌人、背書人及其他 票據債務人,對於執票人連帶負責;執票人向支票債務人 行使追索權時,得請求自為付款提示日起之利息,如無約 定利率者,依年利6釐計算,票據法第5條第1項、第126條 、第131條第1項前段、第144條準用第96條第1項,以及第 133條分別定有明文。被告資晟公司既簽發系爭支票,而 被告王大進、王龍榮則於系爭支票背書,經原告屆期為付 款提示而未獲兌現,按之前揭規定,被告應依系爭支票所 載文義連帶負責。從而,原告本於票據之法律關係,請求 被告給付如主文第l項所示之金額及利息,為有理由,應 予准許。 五、按訴訟費用,由敗訴之當事人負擔;而法院為終局判決時, 應依職權為訴訟費用之裁判;民事訴訟法第78條及第87條第 1項分別定有明文。經核本件訴訟費用為30,799元(即第一 審裁判費),依上開規定,自應由敗訴之被告負擔,並依民 事訴訟法第91條第3項規定,併諭知應由被告負擔之訴訟費 用自本判決確定之翌日起至清償日止,依法定利率計算之遲 延利息。 六、本件係依民事訴訟法第427條第2項第6款規定,適用簡易程 序之簡易事件,所為被告敗訴之判決,依同法第389條第1項 第3款之規定,應依職權宣告假執行。 七、據上論結,原告之訴為有理由,依民事訴訟法第436條第2項 、第385條第1項前段、第78條、第87條第1項、第91條第3項 、第389條第1項第3款,判決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9  日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臺南簡易庭               法 官 王 獻 楠 上為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並表明上 訴理由,如於本判決宣示後送達前提起上訴者,應於判決送達後 20日內補提上訴理由書(須附繕本),如委任律師提起上訴者, 應一併繳納上訴審裁判費。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9  日               書記官 李 雅 涵  附表:金額為新臺幣,日期為民國 編號 票面金額 支票號碼 發  票  日 提  示  日 1 100萬元 AH0000000 113年1月15日 113年1月15日 2 100萬元 AH0000000 113年1月19日 113年1月19日 3 100萬元 AH0000000 113年1月21日 113年1月22日

2025-03-19

TNEV-113-南簡-318-20250319-2

本網站部分內容為 AI 生成,僅供參考。請勿將其視為法律建議。

聯絡我們:[email protected]

© 2025 Know9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