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反覆實施

共找到 250 筆結果(第 81-90 筆)

金訴
臺灣新竹地方法院

洗錢防制法等

臺灣新竹地方法院刑事裁定 114年度金訴字第1號 公 訴 人 臺灣新竹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被 告 WONG ZHI HONG(中文名:黃志宏,馬來西亞籍) 上列被告因違反洗錢防制法等案件,經檢察官提起公訴(113年 度偵字第18256號),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WONG ZHI HONG自民國一一四年四月二日起延長羈押二月。   理 由 一、按被告經法官訊問後,認為犯罪嫌疑重大,而有下列情形之 一,非予羈押,顯難進行追訴、審判或執行者,得羈押之: 一、逃亡或有事實足認為有逃亡之虞者。二、有事實足認為 有湮滅、偽造、變造證據或勾串共犯或證人之虞者。三、所 犯為死刑、無期徒刑或最輕本刑為5年以上有期徒刑之罪, 有相當理由認為有逃亡、湮滅、偽造、變造證據或勾串共犯 或證人之虞者,刑事訴訟法第101條第1項定有明文。又羈押 被告,審判中不得逾3月。但有繼續羈押之必要者,得於期 間未滿前,經法院依第101條或第101條之1之規定訊問被告 後,以裁定延長之;審判中之延長羈押,每次不得逾2月, 刑事訴訟法第108條第1項前段、第5項分別明定。 二、經查:  ㈠被告WONG ZHI HONG因違反洗錢防制法等案件,經檢察官提起 公訴,本院於民國114年1月2日訊問被告後,認被告涉犯刑 法第339條之4第2項、第1項第2款之三人以上共同詐欺取財 未遂罪、洗錢防制法第19條第2項、第1項後段洗錢之財物或 財產上利益未達新臺幣1億元之一般洗錢未遂罪、刑法第216 條、第210條行使偽造私文書罪及同法第216條、第212條行 使偽造特種文書罪之犯罪嫌疑重大,又被告為馬來西亞國籍 ,在台無固定住居所,有逃亡之虞,另被告自承涉有多起加 重詐欺案件,亦有反覆實施同一犯罪之虞,符合刑事訴訟法 第101條第1項第1款、第101條之1第1項第7款之羈押原因而 有羈押必要,於114年1月2日起執行羈押在案。  ⑵茲因羈押期限即將屆滿,經訊問被告後,被告就起訴書所載 犯罪事實坦認不諱,並有卷內證據可佐,足認被告涉嫌前揭 罪名之犯罪嫌疑重大,又被告有逃亡之虞之羈押原因仍然存 在,為使將來被告可能上訴之審理程序或將來執行之程序能 順利進行,本件仍有羈押之必要,應自114年4月2日起延長 羈押2月。  三、依刑事訴訟法第108條第1項、第5項、第220條,裁定如主文 。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0  日          刑事第二庭 法 官 劉得為 以上正本証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0  日                書記官 陳紀語

2025-03-20

SCDM-114-金訴-1-20250320-2

侵訴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

妨害性自主等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刑事裁定 113年度侵訴字第135號 公 訴 人 臺灣新北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被 告 AD000-A113320A 選任辯護人 柯勝義律師(法扶律師) 上列被告因妨害性自主等案件,經檢察官提起公訴(113年度偵 字第29912號、第33025號),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AD000-A113320A自民國一百一十四年三月二十七日起延長羈押貳 月。   理 由 一、被告AD000-A113320A(真實姓名、年籍資料詳卷)因妨害性 自主等案件,前經檢察官提起公訴,並經本院訊問後,認被 告涉犯刑法第224條之1、第222條第1項第2款對未滿14歲之 女子強制猥褻罪、兒童及少年福利與權益保障法第112條第1 項後段、刑法第221條第1項之成年人故意對少年犯強制性交 罪、兒童及少年福利與權益保障法第112條第1項後段、刑法 第224條之成年人故意對少年強制猥褻罪、刑法第224條強制 猥褻罪、刑法第221條第1項強制性交罪、修正前兒童及少年 性剝削防制條例第36條第1項拍攝少年性影像罪等罪名,犯 罪嫌疑重大,有事實足認被告有勾串證人以及反覆實施強制 猥褻、強制性交等罪之虞,有羈押之原因,經本院於民國11 3年8月27日裁定羈押在案,並於113年11月27日、114年1月2 7日起各延長羈押2月。 二、茲因羈押期間將屆,本院於114年3月18日訊問被告後,被告 供稱:希望可以交保,我不會聯繫告訴人A女和A母,我會住 在我朋友住處,我可以提出新臺幣8萬元之保證金等語;辯 護人則為被告辯護稱:被告住址如有變動,會陳報法院,請 求讓被告交保等語。 三、經查,本案已於114年3月18日宣判,被告經本院認定犯違反 本人意願使少年被拍攝性影像罪、拍攝少年性影像罪、利用 權勢猥褻、利用權勢性交等罪,合計判處應執行有期徒刑12 年6月,被告經判處重刑,而案件尚未確定,被告有逃避刑 責之可能,且原羈押原因亦尚存在,又考量被告所犯侵害A 女之性自主法益情節嚴重,權衡國家刑事司法權之有效行使 、社會秩序及公共利益、被告人身自由之私益受限制程度, 本院認若僅以具保、限制住居等較輕微之手段,尚不足以擔 保被告無再犯之虞,對被告繼續羈押應合乎比例原則,仍有 繼續羈押之必要。爰命被告應自114年3月27日起延長羈押2 月。 四、依刑事訴訟法第108條第1項、第2項、第220條,裁定如主文 。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0  日          刑事第二十庭 審判長 法 官 林米慧                     法 官 林翊臻                     法 官 陳盈如 上列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裁定送達後十日內敘明抗告理由,向本院提 出抗告狀。                     書記官 李承叡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0  日

2025-03-20

PCDM-113-侵訴-135-20250320-4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

竊盜等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刑事裁定 114年度訴字第1號 公 訴 人 臺灣新北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被 告 黃嘉偉 上列被告因竊盜等案件,經檢察官提起公訴(113年度偵緝字第6 635號、113年度偵字第15049號、113年度偵字第33042號、113年 度偵字第40629號、113年度偵字第51321號、113年度偵字第5200 5號、113年度偵字第52006號、113年度偵字第58125號、113年度 偵字第58127號、113年度偵字第60054號、113年度偵緝字第6636 號、113年度偵緝字第6637號、113年度偵緝字第6638號、113年 度偵緝字第6639號),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黃嘉偉自民國一百一十四年四月二日起延長羈押貳月。   理 由 一、被告黃嘉偉因竊盜等案件,經檢察官提起公訴,經本院於民 國114年1月2日訊問後,認被告涉犯刑法第320條第1項之竊 盜罪、第305條之恐嚇罪、第277條第1項之傷害罪、第321條 第1項之加重竊盜罪、以及刑法第306條第1項無故侵入住宅 罪、第175條第1項放火燒燬他人之物罪等,犯罪嫌疑重大, 考量被告涉於112至113年間於新北市新莊區各處行竊,次數 眾多,有反覆實施竊盜犯行之虞,且被告因涉嫌放火案件為 警攔查,仍執意逃逸,嗣為警拘提到案,另被告有多次通緝 紀錄,又無固定之住居所,有事實足認有逃亡之虞,有羈押 之原因,衡酌被告所犯對地區治安影響重大,認命具保、責 付或限制住居等侵害較小之手段,尚不足確保本案後續審判 或執行程序之順利進行,有羈押之必要,裁定自114年1月2 日起羈押3月。 二、茲因羈押期間將屆,本院於114年3月18日訊問被告後,審酌 本案尚未行審理程序,訴訟階段仍屬前期,而被告羈押之原 因依然存在,若命其具保、責付或限制住居等侵害較小之手 段,均不足以確保本案後續程序之順利進行,並妥為權衡國 家刑事司法權之有效行使、社會秩序及公共利益、其人身自 由之私益及防禦權受限制之程度,認對其維持羈押處分尚屬 適當、必要,合乎比例原則,無違司法院大法官釋字第665 號解釋之意旨。故為維本案後續刑事程序之進行起見,應有 繼續羈押之必要,爰命被告應自114年4月2日起延長羈押2月 。 三、依刑事訴訟法第108條第1項、第5項,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0  日          刑事第二十庭 審判長法 官 林米慧                              法 官 林翊臻                                        法 官 陳盈如 上列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裁定送達後十日內敘明抗告理由,向本院提 出抗告狀。                    書記官 李承叡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0  日

2025-03-20

PCDM-114-訴-1-20250320-1

侵重訴
臺灣高雄地方法院

強盜強制性交等

臺灣高雄地方法院刑事裁定  113年度侵重訴字第1號 公 訴 人 臺灣高雄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被 告 朱全雄 籍設臺南市○區○○路000巷0號(臺南 ○○○○○○○○北區辦公處) 選任辯護人 黃瀕寬律師(法扶律師) 上列被告因強盜強制性交等案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甲○○自民國114年年3月25日起延長羈押貳月。   理 由 一、被告甲○○涉嫌強盜強制性交等案件,經檢察官提起公訴,本 院訊問後,被告被告坦承1次加重強盜(否認此次同時有加 重強制性交罪嫌)、1次強盜強制性交罪嫌,然審酌本案2位 被害人互不相識,對被告犯行卻為相類之證述,卷內並有相 關之書物證可資佐證,足認被告罪嫌重大,所犯均為最輕本 刑5年以上有期徒刑之重罪。參以被告自承為不讓被害人知 悉其身分,已將與被害人之通訊軟體對話紀錄全數刪除,並 該改帳號暱稱及照片,基於趨吉避凶之人性,有相當理由足 認被告有逃亡、滅證之虞。另被告前有強盜前科,復自承因 欠債、經濟狀況不佳,於同一晚相近之時間,對2位被害人 為本案犯行,有事實足認被告有反覆實施強盜、強盜強制性 交罪之虞,且有羈押之必要,而依刑事訴訟法第101條1項第 3款、第101條之1第1項第2、6款之規定,自113年12月25日 起執行羈押在案。 二、因本件羈押期間即將屆滿,經本院再次訊問被告後,被告坦 承犯行,核與被害人之證述相符,並有卷內之書物證可資佐 證,足認被告罪嫌重大。且被告所犯均為最輕本刑5年以上 有期徒刑之重罪,有相當理由足認被告有逃亡、滅證之虞, 及有事實足認被告有反覆實施強盜、強盜強制性交罪之虞, 業已詳述如上;又審酌被告本案犯行對社會治安及民眾人身 安全均屬危害重大,符合刑事訴訟法第101條1項第3款、第1 01條之1第1項第2、6款之規定,因認羈押被告之原因及必要 性仍存在,應自114年3月25日起,延長羈押2月。 三、被告雖以希望能以按時至警局報到代替羈押,辯護人則以被 告無通緝紀錄,經過本案之追訴應無再犯之虞,認無延長羈 押之必要。惟查,本案原羈押原因及必要性均仍存在,業已 詳述如前,且無法以具保、至警局報到、施以電子腳鐐等方 式代替羈押;此外,復查無刑事訴訟法第114條各款之情形 ,從而,被告及辯護人認無延長羈押之必要云云,為無理由 。 四、爰依刑事訴訟法第220條、第108條第1項前段、第2項、第5 項,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0  日        刑事第十六庭  審判長法 官 詹尚晃                   法 官 施君蓉                   法 官 吳致勳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0  日                   書記官 王美玲

2025-03-20

KSDM-113-侵重訴-1-20250320-2

臺灣高雄地方法院

聲請撤銷或變更處分

臺灣高雄地方法院刑事裁定 114年度聲字第521號 聲 請 人 即 被 告 王崇明 上列聲請人即被告因違反組織犯罪防制條例等案件(本院113年度 金訴字第193號),不服受命法官於民國114年3月6日所為之羈押 處分,聲請撤銷或變更處分,本院合議庭裁定如下:   主 文 聲請駁回。   理 由 一、聲請意旨略以:聲請人即被告王崇明(下稱被告)犯後坦承 全部犯罪事實,且主動提出自白書,詳細交代犯案過程及細 節,並指認同案被告郭至耘為主謀;被告僅認識郭至耘跟楊 喆宇,其他工程師、台籍共犯及境外機房成員被告都不認識 ,也不會再更改證詞,或與本案證人、共犯接觸或交談,不 會有湮滅、偽造、變造證據或勾串共犯或證人之虞;被告於 民國113年8月另案遭羈押交保後,迄今即未再從事詐欺犯行 (本案之犯罪時間係之前遭羈押案件之犯罪時間內),本案 起訴書中也有說到被告被扣押的物品與本案無關,由此可證 明被告並無反覆實施同一犯罪之虞。被告目前的工作是在家 幫忙家中事業,月薪新臺幣3萬元,有正當工作,不會再犯 法,希望可以具保讓被告可以出去賺錢存錢,以後用來賠償 被害人之損失。爰聲請撤銷原裁定等語。 二、按對於審判長、受命法官、受託法官或檢察官所為關於羈押 之處分有不服者,受處分人得於為處分之日起或處分送達後 10日內,聲請所屬法院撤銷或變更之,刑事訴訟法第416條 第1項第1款、第3項分別定有明文。又抗告法院認為抗告無 理由者,應以裁定駁回之,於依第416條聲請撤銷審判長、 受命法官、受託法官或檢察官所為各項處分時,亦有所準用 ,刑事訴訟法第412條、第416條第4項亦有明文。 三、次按被告經法官訊問後,認為犯罪嫌疑重大,並有法定羈押 事由存在,且非予羈押,顯難進行追訴、審判或執行者,得 羈押之;又羈押被告之審酌,並非對於被告係有罪、無罪之 認定,而係以被告所犯罪嫌是否重大,審酌有無羈押原因及 必要性,資為是否羈押之依據。因之羈押所稱犯罪嫌疑重大 ,有無羈押原因及必要性乃以「自由證明」為已足,自與有 罪判決須達毫無合理懷疑「嚴格證明」之有罪確信心證有所 不同。故被告經訊問後,於必要時得羈押之,所謂必要與否 ,應按照訴訟進行程度,及其他一切情事,由法院斟酌認定 ,且羈押之目的,主要在於使追訴、審判得以順利進行,或 維持社會秩序,被告有無羈押之必要,法院自得就具體個案 情節斟酌決定。       四、經查:  ㈠被告因違反組織犯罪防制條例等案件,經臺灣高雄地方檢察 署(下稱高雄地檢署)檢察官提起公訴,由本院以114年度金 訴字第193號案件審理中(下稱本案),經受命法官於114年 3月6日訊問後,審酌被告坦承犯行,並有起訴書所載事證可 佐,足認其涉犯刑法第339條之4第1項第2款之三人以上共同 詐欺取財、修正後洗錢防制法第19條第1項後段之一般洗錢 、組織犯罪防制條例第4條第1項之招募他人參與犯罪組織、 同條例第3條第1項後段之參與犯罪組織等罪嫌,犯罪嫌疑重 大;經檢視卷內事證,被告對於犯罪週邊配合情事、參與分 工之情節,與共犯所述多有待調查釐清之處,衡以本案起訴 書認定之犯罪情節,尚有多名台籍共犯偵辦中,並有不詳境 外機房成員,性質上屬多人共同犯罪之詐欺集團,確有事實 足認被告等人為求完整掩飾、脫免刑責而互為勾串,另參諸 本案犯罪情節、模式及110名被害人等情狀,足認被告有反 覆實施同類財產犯罪之虞,復考量被告所為,不僅侵害各被 害人之財產法益,對社會治安亦有非輕的危害,堪認非以限 制被告人身自由之羈押手段,實不足以確保後續審理程序之 順利進行,及有效降低被告反覆實施侵害他人財產法益之可 能,而有羈押之必要,依刑事訴訟法第101條第1項第1、2款 、同法第101條之1第1項第7款之規定,諭知被告自114年3月 6日起羈押3月,並禁止接見通信及受授物件等情,業經本院 依職權調閱上開卷宗查核屬實,核其所為之認定及說明,與 卷存之證據資料相符,其認事用法,並無違誤。  ㈡被告雖以前揭情詞聲請撤銷或變更原處分,惟查,被告前於1 12年間,加入詐欺集團擔任收取贓款之角色,集團成員於11 2年5月18日向被害人收取款項後交給被告,由被告上繳給集 團上游,而涉犯三人以上共同詐欺取財罪嫌,經臺灣士林地 方檢察署(下稱士林地檢署)檢察官於112年6月15日分案偵 查,於同年8月15日提起公訴,嗣經臺灣士林地方法院以112 年度金訴字第787號判決判處有期徒刑1年2月(緩刑4年)確 定,有士林地檢署檢察官112年度偵字第14226號起訴書、臺 灣高等法院被告前案紀錄表等在卷可佐,被告復於同年8月 間加入由郭至耘為首之詐騙集團,可見被告儘管已因涉犯三 人以上共同詐欺取財罪嫌,經檢察官偵查中,然未生警惕之 作用,猶加入本案詐欺集團,與本案詐欺集團成員共犯本案 犯行,顯有事實足認被告有反覆實行同一犯罪之虞;又被告 雖已坦承犯行,於論罪後科處被告刑度時,固係重要考量因 素,但與應否羈押尚無直接關係,且被告於警詢之初否認犯 行,並非初始即供出實情,其雖於偵查中檢察官聲請羈押, 經本院訊問時坦承犯行,然所為之陳述有迴護同案被告楊喆 宇之情,本院考量本案涉案人數眾多,除本案經起訴及另案 偵辦中之人共計14人外,尚有不詳之境外機房成員,顯見本 案詐欺集團規模非微,確有事實足認被告等人為求完整掩飾 、脫免刑責而互為勾串之可能,是以,被告仍有串證翻供之 可能,尚無從以准予具保、限制住居或其他侵害較小之手段 替代之。 五、綜上所述,本案受命法官依據全案卷證資料,權衡公共利益 之維護及被告人身自由侵害之程度後,對被告予以羈押之處 分並禁止接見通信、授受物件,應屬妥適,經核於法並無違 誤,亦無違反比例原則之處,是本件聲請為無理由,應予駁 回。   據上論斷,依刑事訴訟法第416條第4項、第412條,裁定如主文 。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0  日          刑事第十庭 審判長 法 官 蔣文萱                             法 官 林怡姿                                      法 官 吳俞玲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0  日                   書記官 許孟葳

2025-03-20

KSDM-114-聲-521-20250320-1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

聲請具保停止羈押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刑事裁定 114年度聲字第466號 聲 請 人 即 被 告 曾峰俞 送達代收人 葉姿吟 上列聲請人即被告因詐欺等案件(114年度金訴字第862號),聲 請具保停止羈押,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聲請人提出新臺幣伍萬元之保證金後准予停止羈押,並限制住居 於「臺南市○○區○○○00號」。   理 由 一、聲請意旨略以:聲請人即被告聲請准予具保新臺幣(下同) 5萬元並限制住居以停止羈押等語。 二、按被告及得為其輔佐人之人或辯護人,得隨時具保,向法院 聲請停止羈押。許可停止羈押之聲請者,應命提出保證書, 並指定相當之保證金額;指定之保證金額,如聲請人願繳納 或許由第三人繳納者,免提出保證書;許可停止羈押之聲請 者,得限制被告之住居,刑事訴訟法第110條第1項及第111 條第1項、第3項、第5項分別定有明文。 三、經查: ㈠、本件聲請人即被告經本院訊問後為認罪表示,本院前考量被 告所犯除其自白外,尚有起訴書所列各該證據存卷可佐,其 涉犯組織犯罪防制條例第3 條第1 項後段之參與犯罪組織、 刑法第339 條之4 第1 項第2款3 人以上共同詐欺取財、洗 錢防制法第19條第1 項後段一般洗錢、第21條第1項第5款之 無正當理由而以不正方法收集他人金融帳戶等罪,犯罪嫌疑 重大;且被告前於民國113 年10月間即因擔任詐欺集團車手 而經臺灣臺南地方檢察署檢察官另案提起公訴,現該案經本 院以113 年金訴字第2991號審理中,且曾因詐欺案件於113 年11月6 日經臺灣嘉義地方法院裁定羈押並於113 年12月30 日釋放,現亦涉有多起詐欺案件而經臺灣雲林地方檢察署及 臺灣嘉義地方檢察署偵查中,有法院前案紀錄表可查,顯見 被告在相同條件、環境下,仍有可能再度犯下同一加重詐欺 罪,有事實足認被告有反覆實施同一加重詐欺犯罪之行為及 動機,具有刑事訴訟法第101 條之1 第1 項第7 款之羈押原 因。雖考量被告如以5 萬元具保及限制住居,即可避免再犯 並確保日後審判程序之進行而認無羈押之必要,然被告覓保 無著,故仍認被告有羈押之必要,而裁定被告自114 年3月1 1日起羈押3 月。 ㈡、茲考量被告已於本院訊問時坦承全部犯行,雖被告仍有前述 之羈押原因,但聲請人若能提出相當金額之保證金,並輔以 限制住居之方式,應對其有相當程度之心理約束力,可避免 被告再從事犯罪,而暫無繼續羈押之必要。爰審酌被告本案 之犯罪情狀、法益侵害程度、家庭狀況、經濟能力等,裁定 准許被告提出5萬元之保證金後停止羈押,並限制住居於主 文所示地址。 ㈢、至被告如於停止羈押期間,有刑事訴訟法第117條第1項所定 各款情事之一者,得命再執行羈押,附此敘明。 四、依刑事訴訟法第121條第1項,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0  日          刑事第十二庭 審判長法 官 張婉寧                    法 官 鄭銘仁                    法 官 陳嘉臨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收受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應 附繕本)                    書記官 楊意萱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0  日

2025-03-20

TNDM-114-聲-466-20250320-1

臺灣花蓮地方法院

竊盜

臺灣花蓮地方法院刑事裁定 113年度易字第509號 公 訴 人 臺灣花蓮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被 告 林育翔 上列被告因竊盜案件,經檢察官提起公訴(113年度偵字第3550 號、第5649號、第6005號、第6118號、第6119號、第6169號、第 6315號、第6477號、第6498號),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林育翔自民國一百一十四年三月三十日起延長羈押貳月。   理 由 一、按羈押被告,審判中不得逾3月,但有繼續羈押之必要者, 得於期間未滿前,經法院依第101或第101條之1之規定,訊 問被告後,以裁定延長之。又延長羈押期間,審判中每次不 得逾2月,如所犯最重本刑為10年以下有期徒刑以下之刑者 ,第一審以3次為限。刑事訴訟法第108條第1項、第5項後段 分別定有明文。 二、被告林育翔因竊盜案件,經本院訊問後,認其涉犯竊盜及加 重竊盜罪,犯罪嫌疑重大,且被告前案紀錄及本案行竊次數 眾多,其一再違犯罪質相近之犯罪,有事實足認被告有反覆 實施同一犯罪之虞,有刑事訴訟法第101條之1第1項第5款之 羈押原因,亦有羈押之必要,爰於民國113年10月30日起依 法執行羈押3個月,並於114年1月20日裁定延長羈押在案。 三、茲因被告之羈押期間將於114年3月29日屆滿,本案雖已於11 4年2月14日宣判,然因被告提起上訴而尚未確定,經本院於 114年3月19日訊問被告後,被告坦承本案犯罪事實,且有起 訴書及卷內所載各項證據資料可資佐證,足認犯罪嫌疑重大 ;又被告因竊盜、施用第二級毒品等犯行分別經本院以109 年度聲字第659號、第776號裁定定應執行刑1年3月、拘役90 日均確定,並與另案接續執行,於111年12月19日執行完畢 出監後,仍於113年間犯本件竊盜及加重竊盜案件多達8件, 考量被告前案記錄中多為竊盜、施用毒品等罪,顯見被告為 取得供己施用之毒品而存有金錢需求,並一再違犯罪質相近 之犯罪,在被告具有經濟壓力之生活環境及外在條件並無明 顯改善之情形下,依被告之素行及其為竊盜罪之次數,認其 仍有反覆實施竊盜罪之虞,本案羈押之原因依然存在,若非 予羈押,尚難以具保、責付、限制住居、命被告定期報到等 侵害較小之手段避免被告反覆實施竊盜行為,確保審判或執 行程序之順利進行。衡酌公眾財產安全可能受到之危害、國 家刑事司法權之有效行使,與被告人身自由之私益及防禦權 受限制之程度,認對被告維持羈押處分尚屬適當、必要,合 乎比例原則,有繼續羈押之必要,應自114年3月30日起,延 長羈押2月。 四、被告雖自陳身體已復原恢復工作能力,亦已獲家人原諒,可 回去家中開設之工程行與家人一同工作,會有固定收入及工 作,請求能離開看守所回家與母親相處等語(見本院卷第114 年3月19日之訊問筆錄)。然被告羈押之原因及必要仍存在, 均如前述,被告亦無刑事訴訟法第114條各款所列不得駁回 具保停止羈押聲請之事由,自無從據為准予被告具保停止羈 押之正當理由。 五、依刑事訴訟法第108條第1項、第5項、第220條,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0  日          刑事第二庭 審判長法 官 黃柏憲                   法 官 王龍寬                   法 官 陳映如 上列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對本裁定不服,應於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應抄 附繕本)。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0  日                   書記官 周育陞

2025-03-20

HLDM-113-易-509-20250320-3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

組織犯罪防制條例等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刑事裁定 113年度訴字第734號 公 訴 人 臺灣新北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聲請人 即 被 告 鄭兆宏 選任辯護人 馮韋凱律師 聲請人 即 被 告 施均諺 上列被告違反組織犯罪防制條例等案件(本院113年度訴字第734 號),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一、鄭兆宏、施均諺均自民國114年3月26日起延長羈押2月。 二、具保停止羈押之聲請均駁回。   理 由 一、按被告經法官訊問後,認為犯下列各款之罪,其嫌疑重大, 有事實足認為有反覆實行同一犯罪之虞,而有羈押之必要者 ,得羈押之:七、刑法第339條、第339條之3之詐欺罪、第3 39條之4之加重詐欺罪,刑事訴訟法第101條之1第1項第7款 定有明文。又羈押被告,審判中不得逾3月。但有繼續羈押 之必要者,得於期間未滿前,經法院依第101條或第101條之 1之規定訊問被告後,以裁定延長之;延長羈押期間,審判 中每次不得逾2月,如所犯最重本刑為10年以下有期徒刑以 下之刑者,第一審、第二審以3次為限,同法第108條第1項 、第5項分別定有明文。 二、被告鄭兆宏、施均諺因違反組織犯罪防制條例等案件,前經 本院訊問後,認被告鄭兆宏、施均諺涉犯刑法第339條之4第 1項第2款之三人以上共同詐欺取財罪嫌重大,且本案詐欺集 團組織分工具有相當規模、被害人數眾多,此等詐欺集團犯 罪型態本具有分工性、職業性、集團性,詐欺對象為不特定 之人,具廣泛性,本質上具有反覆、延續實行之特徵,並參 酌被告鄭兆宏、施均諺在其中擔任之角色,有事實足認其等 有反覆實施加重詐欺取財罪之可能,均有羈押之原因,且有 羈押之必要,均自民國113年8月26日起執行羈押,並於113 年11月26日、114年1月26日起各延長羈押2月在案。 三、茲因被告鄭兆宏、施均諺之羈押期限均將屆滿,經本院於11 4年3月17日訊問被告鄭兆宏、施均諺及聽取檢察官、辯護人 之意見,並審酌卷內相關事證後,認被告鄭兆宏、施均諺涉 犯加重詐欺取財等罪嫌重大,且其等前述羈押之原因均仍存 在,經審酌被告鄭兆宏、施均諺本案犯罪情節、受害人數眾 多、對社會治安之影響及比例原則、目前訴訟進度等情,尚 無從以具保、限制住居等替代羈押手段而停止羈押,自仍有 繼續羈押之必要,爰裁定被告鄭兆宏、施均諺均應自114年3 月26日起延長羈押2月。 四、聲請具保停止羈押部分: ㈠、被告施均諺聲請意旨略以:我已經認罪,知道要為自己犯下 的錯誤負責,母親年紀大,身體也不好,且家中還有弟弟、 妹妹需要照顧,我不希望讓母親一直北上到監所看我,我也 想要履行調解筆錄的條件,請求讓我具保,讓我回去陪家人 及賺錢賠償被害人等語。 ㈡、被告鄭兆宏及辯護人聲請意旨略以:被告鄭兆宏業已坦承全 部犯行,羈押期間深深反省,被告鄭兆宏沒有能力重新架構 機房,也不敢反覆實施詐欺犯行,如果能夠具保,會有穩定 工作,羈押迄今已9個月餘,審理程序也告一個段落,希望 以限制出境、出海、具保、至派出所報到等方式代替羈押, 讓被告鄭兆宏能夠出去照顧領有中度身心障礙證明之父親、 年邁之母親,及盡早履行對被害人之賠償等語。 ㈢、經查,被告鄭兆宏、施均諺涉犯加重詐欺取財等罪,嫌疑重 大,且有羈押之原因及必要,應予以延長羈押等情,業經認 定如前。至其等所陳據以聲請具保停止羈押之事由,核與判 斷被告鄭兆宏、施均諺有無上開羈押原因存在及必要性無涉 ,亦非屬刑事訴訟法第114條各款所列不得駁回具保停止羈 押聲請之事由。綜上,其等聲請停止羈押,均難准許,應予 駁回。 五、依刑事訴訟法第108條第1項、第5項、第220條,裁定如主文 。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9  日          刑事第十五庭 審判長法 官 王榆富                             法 官 柯以樂                                        法 官 鄭琬薇 上列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裁定送達後十日內敘明抗告理由,向本院提 出抗告狀。                    書記官 陳鴻慈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9  日

2025-03-19

PCDM-113-訴-734-20250319-8

臺灣雲林地方法院

聲請具保停止羈押

臺灣雲林地方法院刑事裁定 114年度聲字第225號 聲 請 人 即 被 告 李應福 上列被告因竊盜案件,經檢察官提起公訴(114年度易字第268號 ),聲請具保停止羈押,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聲請駁回。   理 由 一、聲請意旨略以:被告自羈押以來均坦承犯罪,已知犯錯痛改 前非,保證絕不再犯,被告尚有年邁父親,懇請准予交保, 被告願意配戴電子腳鐐、與被害人和解,也願意每日至派出 所報到等語。 二、按被告及得為其輔佐之人或辯護人,得隨時具保向法院聲請 停止羈押,刑事訴訟法第110條第1項定有明文。然法院准許 具保停止羈押之聲請,應以被告雖有刑事訴訟法第101條第1 項各款或第101條之1第1項所示之羈押原因,但已無羈押之 必要或另有同法第114條各款所示之情形,始得為之。倘被 告猶具刑事訴訟法第101條第1項各款或第101條之1第1項所 示之羈押原因,且有羈押之必要,復查無同法第114條各款 所示不得駁回具保聲請停止羈押之情形者,法院即不應准許 具保停止羈押。 三、本案被告因竊盜案件,前經本院法官訊問後,以被告涉犯加 重竊盜嫌疑重大,有事實足認被告有反覆實施同一犯罪之虞 ,且有羈押之必要,裁定自民國114年3月10日起予以羈押在 案。 四、經查,被告對於起訴事實均坦認不諱,且有卷內被害人筆錄 、照片、搜索扣押結果等可以佐證,足認被告涉犯刑法第32 1條第1項第3款攜帶兇器竊盜犯罪嫌疑重大。被告早在96年 間就曾因竊盜案件,經法院判處有期徒刑7月確定而入監執 行,近來則因施用毒品案件入監執行,甫於112年1月出獄, 但被告在出獄之後,卻在113年4月至10月之間密集涉犯本案 攜帶兇器竊取多部機車及車牌,並將竊得之機車予以拆解、 拼裝,再分批出售或者將零件送交回收來換取現金,被告顯 然極可能會因經濟需求而一再涉犯竊盜案件,有事實足認被 告有反覆實施同一竊盜案件之虞,有羈押原因。考量被告在 短時間內竊取的機車數量很多,其又將竊得之機車拆解、拼 裝,甚至磨去引擎編號來逃避查緝,以至於即便在被告住處 查獲諸多機車車體或零件部位,也依然難以確認各機車車體 或零件之原所有權人來歸還給被害人,被告所為已經嚴重危 害社會秩序、妨害民眾的財產權益,單純只為滿足自己的私 慾,為了避免被告再度行竊,經比例原則衡量後,猶難以其 他較小侵害手段如交保、責付、限制住居或限制出境、定期 報到等方式來代替羈押,確有繼續羈押之必要。是應認原羈 押之原因與必要性均仍存在,此外,被告並無刑事訴訟法第 114條各款所示之情形。至於被告之父親生活如何、被告將 來是否要賠償被害人等節,並不影響本院判斷是否繼續羈押 被告之要件。故被告聲請具保停止羈押,為無理由,應予駁 回。 五、依刑事訴訟法第220條,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9  日          刑事第六庭 法 官  梁智賢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                書記官  蔡嘉萍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9  日

2025-03-19

ULDM-114-聲-225-20250319-1

金訴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

詐欺等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刑事裁定 114年度金訴字第34號 公 訴 人 臺灣臺南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被 告 陳彥絜 上列被告因詐欺等案件,經檢察官提起公訴(113年度營偵字第3 542號),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陳彥絜羈押期間,自民國一百一十四年四月三日起延長羈押貳月 。   理 由 一、按羈押被告,偵查中不得逾2月,審判中不得逾3月,但有繼 續羈押之必要者,得於期間未滿前,經法院依刑事訴訟法第 101條或第101條之1之規定訊問被告後,以裁定延長之;延 長羈押期間,偵查中不得逾2月,以延長1次為限。審判中每 次不得逾2月,如所犯最重本刑為10年以下有期徒刑以下之 刑者,第一審、第二審以3次為限,第三審以1次為限。刑事 訴訟法第108條第1項、第5項定有明文。 二、次按刑事訴訟法第101條之1所定之預防性羈押,係因考慮該 條所列各款犯罪,一般而言,對於他人生命、身體、財產有 重大之侵害,對社會治安破壞甚鉅,而其犯罪性質,從實證 之經驗而言,犯罪行為人大多有一而再、再而三反覆為之的 傾向,故為避免此種犯罪型態之犯罪行為人,在同一社會環 境條件下,再次興起犯罪之意念而再為同一之犯罪,因此透 過拘束其身體自由之方式,避免其再犯,是法院依該條規定 決定是否應予羈押時,並不須有積極證據,足認其確實準備 或預備再為同一之犯罪,亦不以被告有同一犯罪之前科紀錄 為必要,而僅須由其犯罪之歷程觀察,其於某種條件下已經 多次犯下該條所列之罪行,而該某種條件,現在正存在於被 告本身或其前犯罪之外在條件並未有明顯之改善,而可使人 相信在此等環境下,被告有可能再為同一犯罪之危險,即可 認定有反覆實施該條犯罪之虞(最高法院110年度台抗字第6 42號裁定意旨參照)。 三、經查:  ㈠本院前經訊問被告陳彥絜後,以被告涉犯三人以上共同詐欺 取財等罪嫌,有刑事訴訟法第101條之1第1項第7款之情形, 認有羈押之必要,於民國114年1月3日裁定執行羈押至今, 上開羈押期間至114年4月2日即將屆滿,合先敘明。  ㈡嗣於本院審理期間,被告已坦承全部犯行,復經本院前於114 年2月17日判決被告涉犯參與犯罪組織罪、三人以上共同詐 欺取財未遂罪、一般洗錢未遂罪、行使偽造私文書罪、行使 偽造特種文書罪,處有期徒刑10月,足認被告涉犯該等罪名 之犯罪嫌疑重大,自不待言。  ㈢經本院於同年3月19日再次訊問被告,就本案是否延長羈押, 被告稱沒有意見等語。而被告前於112年間,因犯幫助一般 洗錢共3罪,各處有期徒刑2月,併科罰金新臺幣(下同)1 萬元、有期徒刑6月,併科罰金5萬元、有期徒刑4月,併科 罰金1萬元;嗣上開3罪經與他罪定應執行刑為1年,被告入 監執行後,甫於113年6月25日縮短刑期執行完畢出監,竟未 逾5月又再為本案加重詐欺取財行為,被告亦於本院訊問時 自承伊除本案外,尚有其他取款犯行,現仍為檢警偵查中等 語,且被告現確有其他詐欺案件經分案偵查乙情,有被告之 法院前案紀錄表1份在卷可參;又被告係基於經濟動機始違 犯此等案件,卷內復無證據可證其經濟狀況已有顯著改善, 依被告前揭個人情狀以觀,堪認仍有囿於經濟因素而再為財 產犯罪之高度動機,當有事實足認被告有反覆實行加重詐欺 取財罪之虞;復審酌被告明知所為涉及不法,猶積極配合詐 欺集團取款,亦非偶然單次參與詐欺集團分工,併考量詐欺 集團犯罪,本具反覆延續實行以圖不法暴利之特徵,倘被告 未予羈押而在外再犯同一犯罪,恐將嚴重侵害他人財產法益 、影響社會秩序,此等情狀不因本案業已宣判而有所更易, 是本件被告前揭羈押之原因仍然存在;再斟酌被告本案犯行 暨再犯同一犯罪對社會之危害程度及其人身自由之私益,依 比例原則及必要性原則權衡後,認命被告具保、責付或限制 住居等侵害較小之手段,仍不足以避免被告反覆實施詐欺取 財之犯行,對被告採此拘束人身自由措施,仍屬相當而必要 之手段。此外,復查被告無刑事訴訟法第114條不得羈押之 事由。從而,被告經本院訊問後,認其仍有刑事訴訟法第10 1條之1第1項第7款之羈押原因及必要,應自114年4月3日起 延長羈押2月。 四、依刑事訴訟法第108條第1項、第5項,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9  日          刑事第十四庭 審判長法 官 黃琴媛                    法 官 陳鈺雯                    法 官 謝 昱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收受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應 附繕本)                    書記官 周怡青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0  日

2025-03-19

TNDM-114-金訴-34-20250319-3

本網站部分內容為 AI 生成,僅供參考。請勿將其視為法律建議。

聯絡我們:[email protected]

© 2025 Know9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