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張麗娟

共找到 250 筆結果(第 81-90 筆)

北補
臺北簡易庭

損害賠償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北補字第349號 原 告 張麗娟 上列原告與被告釋貫寬間請求損害賠償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原告應於本裁定送達後5日內,補繳裁判費新臺幣3,060元,並具 狀補正被告釋貫寬之最新戶籍謄本(記事欄勿省略),逾期不補 正或補正不完全,即駁回原告之訴。   理  由 一、按當事人書狀,應記載當事人姓名及住所或居所,此為法定 必備之程式。民事訴訟法第116條第1項第1款定有明文。再 按提起民事訴訟,應依民事訴訟法第77條之13條規定繳納裁 判費,此為必備之程式;又原告之訴,有民事訴訟法第249 條第1項所列各款情形之一,依其情形可以補正,經審判長 定期間命其補正而不補正者,法院應以裁定駁回之,亦為同 法第249條第1項第6款所明文,另依同法第436條第2項規定 ,於簡易訴訟程序仍適用之。 二、本件原告起訴未據繳納裁判費,查本件訴訟標的金額為新臺 幣(下同)214,650元,應繳第一審裁判費3,060元。又原告 起訴雖以「釋貫寬」為被告,然未提供被告「釋貫寬」之年 籍資料(如出生年月日、身分證字號)及戶籍謄本,以致本 院無從確認其當事人能力及真實住居所,亦無法具體特定當 事人等情。茲依民事訴訟法第249條第1項但書之規定,命原 告於收受本裁定送達後5日內補繳裁判費,並補正被告「釋 貫寬」之最新戶籍謄本(記事欄勿省略),逾期未補正(繳 ),即駁回原告之訴,特此裁定。 三、又原告於起訴時雖有依被告人數提出繕本,然就起訴狀及繕 本部分,均漏未檢附起訴狀所載證物名稱之證據資料,依前 揭規定及說明尚非不能補正,茲依民事訴訟法第249條第1項 但書之規定,命原告補正起訴狀後應附之證據資料到院,並 就該證據另檢附繕本1份到院。 四、依民事訴訟法第436條之23、第436條第2項、第249條第1項 但書,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7  日          臺北簡易庭 法 官 戴于茜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本裁定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7  日                 書記官 陳韻宇

2025-02-17

TPEV-114-北補-349-20250217-1

附民
臺灣屏東地方法院

請求損害賠償

臺灣屏東地方法院刑事附帶民事訴訟裁定 113年度附民字第1088號 原 告 張麗娟 被 告 潘清順 上列被告因違反洗錢防制法等案件(本院113年度金訴字第861號 ),經原告提起請求損害賠償之附帶民事訴訟,因事件繁雜,非 經長久時日,不能終結其審判。爰依刑事訴訟法第504條第1項前 段,將本件附帶民事訴訟移送本院民事庭,特此裁定。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4 日 刑事第三庭 審判長法 官 楊宗翰 法 官 黃郁涵 法 官 曾思薇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4 日 書記官 盧建琳

2025-02-14

PTDM-113-附民-1088-20250214-1

附民
臺灣屏東地方法院

請求損害賠償

臺灣屏東地方法院刑事附帶民事訴訟判決 113年度附民字第1088號 原 告 張麗娟 被 告 左庭維 上列被告經原告提起附帶民事訴訟,請求損害賠償,本院判決如 下:   主 文 原告之訴及假執行之聲請均駁回。   事實及理由 一、原告訴之聲明及陳述詳如附件刑事附帶民事訴訟起訴狀所載 。 二、被告未提出書狀,亦未作何陳述。 三、因犯罪而受損害之人,於刑事訴訟程序得附帶提起民事訴訟 ,對於被告及依民法負賠償責任之人,請求回復其損害;前 項請求之範圍,依民法之規定;法院認為原告之訴不合法或 無理由者,應以判決駁回之,刑事訴訟法第487條第1項、第 2項、第502條第1項前段分別定有明文。前述「依民法負賠 償責任之人」,係指該刑事案件中依民法規定應負賠償責任 之人而言。故附帶民事訴訟之原告所主張之共同加害人,必 以在刑事訴訟程序中經認定係共同侵權行為之人,始得謂為 依民法負賠償責任之人,否則對之提起是項附帶民事訴訟, 即難謂為合法(最高法院104年度台附字第10號判決意旨參 照)。又「數人共同不法侵害他人之權利者,連帶負損害賠 償責任。不能知其中孰為加害人者,亦同。造意人及幫助人 ,視為共同行為人」為民法第185條所明定。惟共同侵權行 為,於行為人相互之間固不以意思聯絡為必要,但行為人仍 須有侵權之行為,且其行為與損害之間須有相當因果關係, 始應同負侵權行為損害賠償責任。換言之,民事上之共同侵 權行為,必須各行為人之故意或過失行為,均為其所生損害 之共同原因,始足成立。亦即各行為人就其行為須有故意或 過失,以及該行為與損害間須有相當因果關係,俱為構成侵 權行為所不可或缺之要件,如其中一人祇要欠缺其一,不但 其侵權行為無由成立,尤無成立共同侵權行為之餘地。又損 害賠償之債,以損害之發生與有責任原因之事實間,有相當 因果關係為成立要件。 四、經查,本案被告潘清順因涉嫌幫助詐欺、幫助洗錢等案件, 經臺灣屏東地方檢察署檢察官提起公訴,由本院以113年度 金訴字第861號案件審理判決在案(下稱本案)。另被告左 庭維亦因涉嫌幫助詐欺案件,經臺灣桃園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為不起訴處分在案(下稱另案)。原告雖認本案被告潘清順 與另案被告左庭維應負連帶賠償之責,而對另案被告左庭維 起訴。惟觀諸本案起訴書所載之犯罪事實,檢察官並未認定 本案被告潘清順與另案被告左庭維為犯罪之共犯,本案被告 潘清順與另案被告左庭維之幫助(侵權)行為各自獨立、並 無關聯,尚難認成立共同侵權行為。是被告左庭維並非本案 刑事案件中共同侵權行為之加害人或依民法規定應負連帶損 害賠償責任之人,揆諸前開說明,原告對另案被告左庭維提 起刑事附帶民事訴訟,於法自有未合,應予駁回,而假執行 之聲請同失依據,應一併駁回。至於原告對本案被告潘清順 提起刑事附帶民事訴訟部分,另由本院裁定移送本院民事庭 審理,附此敘明。 五、依刑事訴訟法第502條第1項,判決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4  日          刑事第三庭  法 官 曾思薇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收受判決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書狀,並應 敘述具體理由;其未敘述上訴理由者,應於上訴期間屆滿後20日 內向本院補提理由書(均須按他造當事人之人數附繕本)「切勿 逕送上級法院」。 本判決非對於刑事訴訟之判決有上訴時不得上訴。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4  日                  書記官 盧建琳

2025-02-14

PTDM-113-附民-1088-20250214-2

中簡
臺中簡易庭

確認本票債權不存在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中簡字第1427號 原 告 林喬羿 被 告 張麗娟 訴訟代理人 雷皓明律師 複 代理 人 李昭萱律師 黃子菱律師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確認本票債權不存在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本件原告轉讓合會會籍與被告時,被告是否已代原告清償結算金 額,尚應向訴外人神說國際網路有限公司函查,以明兩造借貸金 額總數,應再開言詞辯論,並指定於民國114年3月19日上午11時 20分,在本院第二辦公大樓第31法庭行言詞辯論。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4  日          臺中簡易庭 法 官 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本裁定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4  日                書記官 莊金屏

2025-02-14

TCEV-113-中簡-1427-20250214-2

附民
臺灣基隆地方法院

損害賠償

臺灣基隆地方法院刑事附帶民事訴訟裁定 113年度附民字第789號 原 告 張麗娟 被 告 鄧致誠 上列被告因違反洗錢防制法等案件,經原告提起附帶民事訴訟。 查其內容繁雜,非經長久之時日,不能終結其審判,爰依刑事訴 訟法第504條第1項前段,將本件附帶民事訴訟移送本院民事庭, 特此裁定。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4 日 刑事第二庭審判長法 官 簡志龍 法 官 施添寶 法 官 藍君宜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本件裁定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4 日 書記官 張晏甄

2025-02-14

KLDM-113-附民-789-20250214-1

基金簡
臺灣基隆地方法院

洗錢防制法等

臺灣基隆地方法院刑事簡易判決 113年度基金簡字第186號 公 訴 人 臺灣基隆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被 告 鄧致誠 上列被告因違反洗錢防制法等案件,經檢察官提起公訴(113年 度偵緝字第607號、第608號、第609號、第610號、第611號、第6 12號、第774號)及移送併辦(113年度偵緝字第918號、第968號 、第969號、臺灣臺中地方檢察署113年度偵緝字第2145號、第21 46號、臺灣高雄地方檢察署113年度偵緝字第1124號、第1125號 、臺灣橋頭地方檢察署113年度偵緝字第669號),而被告已自白 犯罪,本院認宜適用簡易程序,乃依刑事訴訟法第449條第2項之 規定,裁定逕以簡易判決處刑,茲判決如下:   主   文 鄧致誠幫助犯修正前洗錢防制法第十四條第一項之一般洗錢罪, 處有期徒刑5月,併科罰金新臺幣5萬元,罰金如易服勞役,以新 臺幣1千元折算1日。   事實及理由 一、犯罪事實   鄧致誠可預見金融機構帳戶係個人理財之重要工具,為個人 財產、信用之重要表徵,如交予他人使用,該他人有可能以 該帳戶作為收受、提領詐欺犯罪所得使用,他人提領後會產 生遮斷資金流動軌跡以逃避國家追訴、處罰之效果,竟仍不 違背其本意,基於幫助詐欺取財及幫助洗錢之不確定故意, 於民國111年6月13日前某日,在不詳地點,以不詳之方式, 將其所申設之永豐商業銀行帳號000-00000000000000號帳戶 (下稱本案永豐帳戶)及中國信託商業銀行帳號000-000000 000000號帳戶(下稱本案中國信託帳戶)之存摺、提款卡、 密碼、網路銀行帳戶代號及密碼交予詐欺集團使用。嗣該詐 欺集團成員取得本案永豐帳戶及本案中國信託帳戶後,即共 同意圖為自己不法之所有,基於詐欺取財及洗錢之犯意聯絡 ,於附表所示之詐騙時間,分別以附表所示之詐騙方式,向 附表所示之人施用詐術,致附表所示之人均陷於錯誤,而分 別依指示於附表所示之匯款時間,將如附表所示之金額匯入 附表所示之帳戶內,旋遭真實姓名年籍不詳之詐欺集團成員 轉出或提領一空,致生金流斷點,以此方式掩飾、隱匿詐欺 犯罪所得之本質及去向。 二、證據 (一)被告於113年6月27日偵查中之供述、113年8月6日偵查中 (見臺灣桃園地方檢察署113年度偵緝字第2284號卷第131 頁)及本院審理時之自白。 (二)證人即告訴人張惠姿、李晉邑、張麗娟、侯幸君、葉日維 、余文傑、陳怡涓、張家宜、馮秋香、詹玉慈、蔡彥傑、 王裕雄、鄭耿維、陳正宏、黃慶華、黃鐘由、齊青蘭及被 害人楊怡軒、許彩瑤、王秉源、陳怡楦、陳高明、邱財興 於警詢時之證述內容。 (三)告訴人張惠姿、李晉邑、張麗娟、侯幸君、葉日維、余文 傑、陳怡涓、張家宜、馮秋香、詹玉慈、蔡彥傑、王裕雄 、鄭耿維、陳正宏、黃慶華、黃鐘由、齊青蘭及被害人楊 怡軒、許彩瑤、王秉源、陳怡楦、陳高明、邱財興提供之 匯款單、轉帳明細及對話紀錄等資料。 (四)本案永豐帳戶及本案中國信託帳戶之開戶資料及歷史交易 清單。 (五)永豐商業銀行作業處113年7月8日作心詢字第1130702112 號函暨附件、113年9月2日作心詢字第1130828103號函。 (六)中國信託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113年7月16日中信銀字第 113224839344924號函暨附件、113年9月4日中信銀字第11 3224839412272號函暨附件。 三、論罪科刑 (一)新舊法比較    被告行為後,洗錢防制法業各於112年6月14日修正公布, 並於同年月00日生效施行(下稱中間法之洗錢防制法), 另於113年7月31日修正公布,並自同年0月0日生效施行( 下稱修正後洗錢防制法),而比較新舊法時就關於刑之減 輕或科刑限制等事項在內的新舊法律相關規定,應綜合比 較後整體適用法律,而不得任意割裂(最高法院113年度 台上字第2303號判決意旨參照)經查:   1.修正前洗錢防制法第14條規定:「有第2條各款所列洗錢 行為者,處7年以下有期徒刑,併科新臺幣5百萬元以下罰 金。前項之未遂犯罰之。前二項情形,不得科以超過其特 定犯罪所定最重本刑之刑。」修正後洗錢防制法第19條則 規定:「有第2條各款所列洗錢行為者,處3年以上10年以 下有期徒刑,併科新臺幣1億元以下罰金。其洗錢之財物 或財產上利益未達新臺幣1億元者,處6月以上5年以下有 期徒刑,併科新臺幣5千萬元以下罰金。前項之未遂犯罰 之。」本案被告幫助洗錢之財物或財產上利益未達新臺幣 (下同)1億元,經考量本案之特定犯罪即刑法第339條第 1項詐欺取財罪之法定刑為「5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科 或併科50萬元以下罰金。」則修正前洗錢防制法第14條第 1項之處斷刑即為「5年以下(2月以上)有期徒刑,併科5 百萬元以下罰金」顯較修正後洗錢防制法第19條第1項規 定有利於被告。   2.修正前洗錢防制法第16條第2項原規定「犯前2條之罪,在 偵查或審判中自白者,減輕其刑。」中間法之洗錢防制法 第16條第2項規定「犯前4條之罪,在偵查及歷次審判中均 自白者,減輕其刑。」修正後洗錢防制法第23條第3項規 定「犯前4條之罪,在偵查及歷次審判中均自白者,如有 所得並自動繳交全部所得財物者,減輕其刑;並因而使司 法警察機關或檢察官得以扣押全部洗錢之財物或財產上利 益,或查獲其他正犯或共犯者,減輕或免除其刑。」則修 正前之洗錢防制法僅須於偵查或審判中自白,即得減輕其 刑,而中間法之洗錢防制法、修正後洗錢防制法除仍須在 偵查及歷次審判中均自白外,修正後洗錢防制法尚增加如 有所得並自動繳交全部所得財物者,始得減輕其刑之要件 ,經比較新舊法後,中間法之洗錢防制法、修正後洗錢防 制法並未對被告有利,自應適用被告行為時之修正前洗錢 防制法第16條第2項減刑之規定。 (二)查被告將本案永豐帳戶及本案中國信託帳戶資料提供予他 人使用,容任他人以之作為詐欺取財及洗錢之犯罪工具, 係基於幫助他人詐欺取財及幫助洗錢之不確定故意,且所 為提供帳戶之行為,係屬詐欺取財罪及洗錢罪構成要件以 外之行為。是核被告所為,係犯刑法第30條第1項前段、 第339條第1項之幫助詐欺取財罪,及刑法第30條第1項前 段、修正前洗錢防制法第14條第1項之幫助洗錢罪。 (三)被告係以提供本案永豐帳戶及本案中國信託帳戶之一個幫 助行為,幫助詐騙集團詐欺告訴人及被害人等之財物及洗 錢,係以一行為而觸犯數罪名,為想像競合犯,應依刑法 第55條前段規定,從一重之幫助洗錢罪處斷,另就被告所 犯幫助詐欺之輕罪得減刑部分,由本院於後述依刑法第57 條量刑時一併衡酌該部分減輕其刑事由。 (四)起訴書既未記載被告構成累犯之事實,亦未請求對被告本 案犯行依累犯規定加重其刑,依最高法院110年度台上大 字第5660號裁定意旨,爰不依職權調查、認定被告於本案 是否構成累犯,而依刑法第57條第5款之規定,將被告之 前科、素行資料列為量刑審酌事項。 (五)被告係幫助犯,其惡性輕於正犯,爰依刑法第30條第2項 之規定,按正犯之刑減輕之。又被告於偵查及審判中均自 白幫助洗錢罪,應依112年6月14日修正前洗錢防制法第16 條第2項之規定減輕其刑,並依法遞減輕之。 (六)臺灣基隆地方檢察署113年度偵緝字第918號、第968號、 第969號、臺灣臺中地方檢察署113年度偵緝字第2145號、 第2146號、臺灣高雄地方檢察署113年度偵緝字第1124號 、第1125號、臺灣橋頭地方檢察署113年度偵緝字第669號 併辦意旨書移送本院併案審理部分,與檢察官起訴書所載 幫助詐欺及幫助洗錢部分,有想像競合之裁判上一罪關係 ,已如前述,為起訴效力所及,本院自得併予審理。 (七)爰審酌被告提供金融帳戶予他人作為詐欺取財及洗錢之工 具,造成犯罪偵查困難,亦使被害人求償無門,幕後犯罪 人得以逍遙法外,嚴重危害交易秩序、社會治安,所為應 予非難,且於本案行為前之最近5年內,曾因施用毒品、 竊盜、搶奪等案件經法院論罪科刑及執行完畢,有臺灣高 等法院被告前案紀錄表1份可參;然考量被告於偵查及審 判中均坦承犯行之犯後態度,且所犯幫助詐欺取財罪輕罪 部分,有依刑法第30條第2項規定減輕其刑之事由;兼衡 酌被告係依詐欺集團不詳成員之指示而為相關構成要件之 實施,主觀上僅具有詐欺、洗錢之不確定故意,尚非詐欺 犯行之主要謀劃者,依卷內事證無從認定被告因本件犯行 而獲有利益,及被告之犯罪動機、目的、手段、所提供帳 戶之數目、告訴人及被害人等遭詐騙金額及其等量刑意見 ,暨酌被告於警詢時自述國中肄業之智識程度、業工而家 境貧寒之生活狀況等一切情狀,量處如主文所示之刑,並 就罰金刑部分諭知易服勞役之折算標準。 四、不予宣告沒收 (一)被告供稱其並未因本案獲有報酬(本院金訴卷第113頁) ,依卷內事證亦無法證明其確實因本案犯罪而有所得,是 無從認被告獲有犯罪所得,自無從諭知沒收。 (二)按沒收適用裁判時之法律,刑法第2條第2項定有明文。被 告行為後,洗錢防制法第18條第1項有關沒收之規定,業 經修正為同法第25條第1項,並經公布施行。因此本案有 關洗錢之財物或財產上利益之沒收,應適用裁判時即現行 洗錢防制法第25條第1項之規定。依洗錢防制法第25條第1 項規定「犯第19條、第20條之罪,洗錢之財物或財產上利 益,不問屬於犯罪行為人與否,沒收之。」然審酌被告係 提供帳戶資料而為幫助犯,其並未經手本案洗錢標的之財 產,或對該等財產曾取得支配占有或具有管理、處分權限 ,自毋庸依洗錢防制法第25條第1項前段規定宣告沒收。 五、依刑事訴訟法第449條第2項、第454條第1項,逕以簡易判決 處刑如主文。 六、如不服本判決,得自收受送達之日起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 訴書狀,上訴於本院合議庭。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4  日          基隆簡易庭 法 官 藍君宜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判決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書狀, 敘述上訴理由,上訴於本院合議庭,並按他造當事人之人數附具 繕本。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4  日                書記官 張晏甄 附錄論罪法條: 刑法第30條 幫助他人實行犯罪行為者,為幫助犯。雖他人不知幫助之情者, 亦同。 幫助犯之處罰,得按正犯之刑減輕之。 刑法第339條第1項 意圖為自己或第三人不法之所有,以詐術使人將本人或第三人之 物交付者,處5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科或併科50萬元以下罰 金。 修正前洗錢防制法第14條第1項 有第二條各款所列洗錢行為者,處7年以下有期徒刑,併科新臺 幣5百萬元以下罰金。 附表(新臺幣): 編號 被害人 (是否提告) 詐騙時間 詐騙方式 匯款時間 匯款金額 帳戶 1 張惠姿(是) 111年5月19日 投資詐騙 111年6月14日上午9時1分許 5萬元 本案永豐帳戶 111年6月14日上午9時2分許 5萬元 本案永豐帳戶 2 李晉邑(是) 111年6月14日前某時許 投資詐騙 111年6月14日上午8時59分許 5萬元 本案永豐帳戶 111年6月17日上午10時58分許 5萬元 本案永豐帳戶 3 張麗娟(是) 111年6月10日 投資詐騙 111年6月15日下午(起訴書誤載為上午)3時34分許 5萬元 本案永豐帳戶 4 楊怡軒(否) 111年6月16日 投資詐騙 111年6月16日上午8時45分許 5萬元 本案永豐帳戶 5 侯幸君(是) 111年4月初 投資詐騙 111年6月16日下午8時32分許 5萬元 本案永豐帳戶 6 葉日維(是) 111年6月中旬 投資詐騙 111年6月16日下午1時8分許 5萬元 本案永豐帳戶 111年6月17日上午11時許 5萬元 本案永豐帳戶 7 許彩瑤(否) 111年5月28日 投資詐騙 111年6月14日上午11時57分(起訴書誤載為下午3時)許 23萬元 本案永豐帳戶 111年6月16日上午10時56分許 47萬元 本案永豐帳戶 8 余文傑(是) 111年5月初 投資網站詐騙 111年6月14日下午4時35分許 2萬元 本案永豐帳戶 111年6月15日上午5時52分許 2萬元 本案永豐帳戶 111年6月15日上午5時53分許 1萬元 本案永豐帳戶 111年6月16日下午3時35分許 2萬元 本案永豐帳戶 111年6月16日下午3時38分許 1萬元 本案永豐帳戶 111年6月17日上午6時5分許 2萬元 本案永豐帳戶 9 王秉源(否) 111年6月初 投資詐騙 111年6月20日上午9時30分許 5萬元 本案永豐帳戶 10 陳怡涓(是) 111年3月30日 投資詐騙 111年6月13日上午9時52分許 5萬元 本案中國信託帳戶 11 張家宜(是) 111年5月底 投資詐騙 111年6月13日下午12時31分許 8萬元 本案中國信託帳戶 12 馮秋香(是) 111年3月間 投資詐騙 111年6月13日上午8時54分許 2萬5千元 本案中國信託帳戶 111年6月13日上午11時許 30萬元 本案中國信託帳戶 13 詹玉慈(是) 111年6月9日 投資詐騙 111年6月16日上午8時49分許 5萬元 本案永豐帳戶 14 蔡彥傑(是) 111年4月間 投資詐騙 111年6月14日上午11時5分許 5萬元 本案永豐帳戶 111年6月16日下午2時18分許 40萬6千元 本案永豐帳戶 15 陳怡楦(否) 111年6月14日11時1分許 投資詐騙 111年6月16日上午11時3分許 40萬元 本案永豐帳戶 16 王裕雄(是) 111年4月初 投資詐騙 111年6月17日上午9時51分許 10萬元 本案中國信託帳戶 17 鄭耿維(是) 111年5月31日 投資網站詐騙 111年6月14日上午11時57分許 5萬元 本案永豐帳戶 18 陳正宏(是) 111年5月20日 投資詐騙 111年6月14日上午11時13分許 3萬元 本案永豐帳戶 111年6月20日上午10時10分許 1百萬元 本案永豐帳戶 19 黃慶華(是) 111年4月間 投資詐騙 111年6月13日上午10時40分許 39萬4千元 本案中國信託帳戶 41萬6千元 本案中國信託帳戶 111年6月17日下午12時26分許 24萬元 本案中國信託帳戶 20 黃鐘由(是) 111年5月間 投資詐騙 111年6月14日(併辦意旨書誤載為9日)上午9時42分許 5萬元 本案永豐帳戶 5萬元 本案永豐帳戶 21 陳高明(否) 111年4月間 投資詐騙 111年6月17日上午11時57分許 30萬元 本案中國信託帳戶 22 齊青蘭(是) 111年5月間某日 投資詐騙 111年6月13日上午10時35分許 20萬元 本案中國信託帳戶 111年6月15日上午9時35分許 3萬4千元 本案中國信託帳戶 23 邱財興(否) 111年5月間某日 投資詐騙 111年6月14日下午12時3分許 5萬元 本案中國信託帳戶 111年6月16日上午9時20分許 5萬元 本案中國信託帳戶

2025-02-14

KLDM-113-基金簡-186-20250214-1

板補
板橋簡易庭

侵權行為損害賠償(交通)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板橋簡易庭民事裁定 114年度板補字第379號 原 告 張麗娟 上列原告與被告陳柏源等間請求給付侵權行為損害賠償事件,原 告起訴未據繳納裁判費,查本件訴訟標的金額核定為新臺幣(下 同)200,000元,應徵第一審裁判費2,100元。茲依民事訴訟法第 249條第1項但書之規定,命原告於收受本裁定送達後5日內向本 庭補繳,逾期不繳,即駁回原告之訴,特此裁定。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4 日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板橋簡易庭 法 官 呂安樂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本件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4 日 書記官 魏賜琪

2025-02-14

PCEV-114-板補-379-20250214-1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

損害賠償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補字第434號 原 告 張志昇 上列原告與被告張麗娟、張采葳間請求損害賠償事件,原告起訴 未據繳納裁判費。查: (一)本件訴訟標的金額,依起訴狀所載為新臺幣(下同)769, 711元,應徵第一審裁判費10,210元。茲依民事訴訟法第2 49條第1項但書之規定,限原告於收受本裁定送達五日內 補繳,逾期不繳,即駁回其訴,特此裁定。 (二)另就本件起訴請求「遲延利息5%」部分,請於一週內提出 書狀,向本院確認是否為「自起訴狀繕本送達之翌日起至 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百分之5計算之利息」。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3 日 民事第六庭 法 官 巫淑芳 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3 日 書記官 吳克雯

2025-02-13

TCDV-114-補-434-20250213-1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

給付買賣價金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民事判決 113年度訴字第522號 原 告 尚濠五金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林詠真 訴訟代理人 黃紹文律師 被 告 長翀企業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杜娟娟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給付買賣價金事件,本院於民國114年1月9日 言詞辯論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原告之訴及假執行之聲請均駁回。 訴訟費用由原告負擔。   事實及理由 一、原告起訴主張: (一)原告尚濠五金有限公司(下稱尚濠公司),所營事業為五 金批發業、水器材料批發業、建材批發業、機械批發業、 其他機械器具批發業、汽機車零件配備批發業、耐火材料 批發業、五金零售業、水器材料零售業、建材零售業、機 械器具零售業、其他機械器具零售業、汽機車零件配備零 售業、耐火材料零售業、國際貿易業、租賃業等,此有有 限公司設立登記表可稽,被告長翀企業有限公司(下稱長 翀公司)則係從事金屬手工具批發業務,營業地址為臺南 市○○區○○街00號1樓,原告所經營者主要為營造板模五金 ,被告因進貨需要,乃有向原告購買相關工具料件。 (二)兩造之交易模式為由被告向原告下單後,由原告貨車司機    將所購買料件送交至被告之營業場所交付,並由被告之負 責人杜娟娟、或協助杜娟娟經經營之訴外人林錦同於出貨 單簽收,或由被告自行派車至原告處收取載運,相關貨品 交付之明細有出貨單影本108紙可佐,付款方式為每月以 當月25日前(含當日)交易為計價請款,於通知被告後, 被告應於下月之10日前付清貨款。惟被告自民國111年2月 28日起至111年5月3日止,陸續向原告購買螺桿、鐵釘、 鐵線等料件,卻尚有附表所示之訂單未依期給付貨款,有 客戶對帳單12紙可證(原證3),合計積欠原告貨款新臺 幣(下同)1,264,595元,經原告多次催促,被告均未給 付。 (三)又系爭出貨係由協同被告負責人杜娟娟經營之訴外人林錦    同向原告叫貨。原告出貨單記載之客戶記載為「阿三」, 係因被告營業所亦掛有「阿三」之招牌,故乃以此為代稱 ,另於本件爭議後查詢經濟部商工登記公示資料查詢服務 系統,查得「阿三商行」之商業登記基本資料,阿三商行 負責人為林錦同,但地址為臺南市○○區○○里○○街00號1樓 ,且於109年12月29日南市經工商字第1091596052號函廢 止,故本件之交易對象為被告長翀公司,併此敘明。     (四)爰依買賣契約關係提起本件訴訟,並聲明:   ⒈被告應給付原告新台幣1,264,595元,及自111年6月11日起 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百分之五計算之利息。   ⒉訴訟費用由被告負擔。   二、被告抗辯: (一)原告所列如附表所示物品,沒有一樣貨物送到被告營業所 ,原告是將貨物送至訴外人林錦同之營業所即「新化區護 安街14號」,此有該處所照片可按(原證2,見本第115-1 19頁)。 (二)原告與林錦同自110年11月1日至111年5月3日止,雙方有 合夥關係,所以原告請求附表貨物之買賣價金支付,是原 告與林錦同之間的支付問題,與被告沒有任何關係。原告 與被告及林錦同相識超過10年有餘,若真是被告要向原告 購買貨物,出貨單據上必然會填寫被告公司或個人之名稱 ,何須填寫訴外人阿三的名稱呢?原告出貨清單上為何有 被告法定代理人杜娟娟簽收名字,那是因為杜娟娟與林錦 同為同居人關係,若林錦同外出不在,杜娟娟代為看顧門 市生意與代收貨物,所以出貨清單上才有杜娟娟的名字。 (三)原告雖提出其公司司機陳柏宇、曾英彥在本院113年度第5 6號案件中做證稱阿三即長翀云云,惟林錦同經營的阿三 商行與被告營業所相距不到50公尺,司機作息均在此區域 間,乃至2位司機會認為林錦同之營運場所與被告營運場 所同屬一家公司,再者,此2位司機當下隸屬尚濠公司之 員工,對林錦同與被告之公司營運完全不清楚,更沒有參 與任何内部營運之行為,單憑2位司機的自我主觀意識, 無法認定為同一家公司。 (四)聲明:請求判決駁回原告之訴。 三、兩造不爭執事項: (一)原告自111年2月28日起至111年5月3日止,將附表所示螺 桿、鐵釘、鐵線等料件(下稱系爭貨物),運送至「臺南 市○○區○○街○○○路○○○○○0○○號碼:護安街14號)」,該店面 照片如本院卷第119頁,其上有「阿三五金肥料商行」之 招牌。 (二)系爭貨物之出貨單如原證二(見本院卷第23-59頁),客    戶記載為「阿三」,其中客戶簽收欄中或空白處之「娟」    為被告法定代理人杜娟娟所簽,客戶簽收欄中或空白處之    「同」為被告法定代理人杜娟娟之同居人林錦同所簽。 (三)訴外人林錦同於93年間獨資設立「阿三商行」,經營五金    、肥料、機械器具零售業,地址設於臺南市○○區○○街    00號1 樓,該商行於109年間廢止。 四、得心證之理由: (一)原告主張:兩造間就系爭貨物有買賣契約存在,出貨單上 的「阿三」就是被告公司之別稱,是否屬實?經查:   ⒈按請求履行債務之訴,除被告自認原告所主張債權發生原 因之事實外,應先由原告就其主張此項事實,負舉證之責 任,必須證明其為真實後,被告於其抗辯事實,始應負證 明之責任,此為舉證責任分擔之原則。若原告先不能舉證 ,以證實自己主張之事實為真實,則被告就其抗辯事實即 令不能舉證,或其所舉證據尚有疵累,亦應駁回原告之請 求。本件原告主張其與被告間就系爭貨物存有買賣契約關 係之事實,既為被告所否認,按照舉證責任分配之原則, 應由主張買賣契約存在之原告,就訂立買賣契約之權利發 生要件事實負舉證之責。   ⒉原告主張被告在附表所示之日期向原告購買系爭貨物,價 金1,264,595元,業據提出原證二出貨單、原證三客戶對 帳單(見本院卷第23-81頁)為證。查原證二出貨單上之 客戶記載為「阿三」,原證三之客戶對帳單亦記載客戶名 稱為「阿三」,與被告公司名稱並無關聯。又系爭貨物之 送貨地點為「臺南市○○區○○街○○○路○○○○○0○○號碼:護安街 14號)」,該店面照片如本院卷第119頁,其上有「阿三五 金肥料商行」之招牌,此為兩造所不爭執。而被告公司之 住址為「臺南市○○區○○街00號1樓」,有被告公司登記資 料查詢單可按(見本院卷第95頁),與原告送貨地點亦不 相符。故上開出貨單、對帳單尚不足以證明被告向原告購 買系爭貨物。   ⒊雖原告主張「阿三」就是被告公司之別稱云云,然查,原 告送達系爭貨物之地點固然有「阿三五金肥料商行」之招 牌,被告之法定代理人杜娟娟亦曾經在原證二出貨單之客 戶簽收欄中或空白處簽「娟」表示收受貨物,惟簽收貨物 之人除杜娟娟外,尚包括林錦同等人,此有原告提出之出 貨明細單可證(見本院卷第132-137頁),另證人林錦同 到庭證稱:「(問:跟被告公司之法定代理人之關係?) 同居人。(問:現在是否還同住?)是。(問:住○○○○○○ ○區○○街00號。(問:你於93年間曾經獨資設立阿三商行 ,經營五金等零售業,該商行目前還有在營業嗎?)有, 但是因為本人經濟狀況出問題,故在確切幾年的時間已經 廢止,但還有繼續營業。(問:阿三商行營業處所在哪裡 ?)新化區護安街14號、中興路800號。(提示原證2 , 見本院卷第23-59頁),出貨單上的客戶為『阿三』,實際 買受人為何?)我,就是阿三商行。且所有的貨都是送到 阿三中興路800號跟護安街14號,因為是剛好是轉角,是 連結的。(問:原證2出貨單上客戶簽名欄『同』是否是你 本人簽收?)是。(問:上面『娟』的是誰?)應該是杜娟 娟。(問:他為何會在客戶欄上簽收?)我常不在,我有 事外出,我會請他代收、代簽。應該簽名的還有很多人, 有些字不是我的,有些不是我簽的    ,這裡面一定有問題。(問:杜娟娟是長翀公司法定代理 人,長翀公司跟阿三商行有無任何關係?)沒有。(問:    兩家企業是各自營業?)阿三是我繼承我爸爸而來,都有 資料可查。長翀企業是他個人獨立運作的。(問:杜娟娟 是否也有一個獨資商號『三新商行』?)以前。(問:目前 該三新商行有無在營業?)印象中沒有了。(問:何時註 銷?)我不知道。(提示臺南市○○區○○街00號店面照片, 本院卷第229頁,問:『阿三五金肥料商行』實際是誰經營 ?)阿三五金肥料商行的招牌下的帆布是護安街14號,轉 過去車輛停放的地方就是中興路800號。(問:這兩個店 面都是阿三商行在使用?)都是我使用。(問: 剛才你 說原證2客戶記載『阿三』的是阿三商行所訂之貨物,則銷 售給第三人是否有開發票?商行若已經註銷營業登記如何 開發票?)印象如果沒有記錯,阿三商行是不用開發票的 ,開收據就好。(問:阿三商行向原告尚濠五金有限公司 訂的貨物(原證2),後來有無支付價金?)這些貨都是 我跟尚濠公司所交易,可以請司機來證明這些貨    是否都送到阿三,價金的問題是我跟尚濠公司有一些屬於 合夥上關係問題的存在尚未解決,現在還在審理中,所以 才會衍生原告尚濠認為他要提出要價金轉移給長翀,這是 不合理的。以買賣業者來說,不可能兩三年都沒有來催討 。(問:陳柏宇、曾英彥是何公司的員工?)阿三的員工 。(問:後來這兩人到尚濠公司任職嗎?)就是我剛才說 的有合夥關係的問題。所以才由我這邊轉到尚濠任職。… 原告說陳柏宇跟曾英彥在另案陳述阿三就是長翀公司,這 還在審理中,且我要再次陳述他們完全沒有參與阿三跟長 翀內部營運的事情,他們只是司機而已,原告的陳述我覺 得有所質疑。原告聲稱三新商行招牌在這個位置是我的地 方,沒錯,但我有權利可以為他廣告,且他不在那邊交易 ,再者,原告剛才又說匯款由杜娟娟去匯款,我如果沒空 他幫忙我也是應該,因為我們同居人也算是合理,原告以 這些莫須有論述我不能接受。」等語(見本院卷第243-24 8頁)。依證人林錦同之證詞,附表所示之系爭貨物為其 獨資之商號「阿三商行」向原告所訂,系爭貨物經其指示 送林錦同目前使用之「臺南市○○區○○街○○○路○○○○○0○○號 碼:護安街14號)」,被告公司之法定代理人杜娟娟因係林 錦同之同居人,故林錦同在其店面外懸掛杜娟娟舊時商號 之招牌「三新商行」作為廣告,杜娟娟因同居人之情誼代 林錦同收貨及匯款。上開證據均不足以認定「阿三」是被 告公司別稱,及杜娟娟係代表被告公司向原告購買系爭貨 物,難據此認定兩造間有買賣契約存在。   ⒋原告又主張,證人陳柏宇、曾英彥二人原本是「阿三」的 司機,後來轉到原告公司任職,於本院113年度訴字第56 號給付款項事件中到庭做證,陳柏宇曾證稱:「(問:另 外有個長翀公司,跟阿三是一樣的嗎?)對。(問:阿三 跟長翀公司的負責人是誰?)我只對林錦同。(問:登記 上的負責人是誰?)杜娟娟。」、曾英彥證稱:「(問: 你說阿三有沒有公司登記?)我不清楚。(問:長翀公司 就是阿三?)對。(問:長翀即阿三,負責人是誰?)杜 娟娟。」等語,有該筆錄影本在卷可參(見本院卷第141- 146頁)。惟查,陳柏宇、曾英彥僅係「阿三」、原告公 司之司機,並無證據足資證明其二人曾參與該二事業體的 內部營運事務,證人曾英彥對「阿三」是否有公司登記尚 且不清楚,如何知悉「阿三」與被告之人格同一?況上開 本院113年度訴字第56號訴訟為訴外人林錦同主張其與原 告法定代理人林詠真有合夥契約存在,基於合夥契約請求 林詠真為給付而提起,該訴訟中並無就被告公司與「阿三 商行」是否有同一性、被告對外是否以「阿三」為名義與 第三人為法律行為做調查,證人陳柏宇、曾英彥之上開證 詞語意不詳,尚不足以證明被告公司以「阿三」名義向原 告購買附表之系爭貨物。   ⒌綜此,依原告所提出之證據方法,難認其對於兩造間有買 賣契約一節已盡舉證之責。此外,原告復未舉出其他證據 以資證明,則原告主張將附表之系爭貨物以1,264,595元 出售予被告之事實,難以採信。 (二)原告依據兩造間之買賣契約請求被告給付系爭貨單之價金 1,264,595元,是否有理由?經查:   ⒈按「稱買賣者,謂當事人約定一方移轉財產權於他方,他 方支付價金之契約。」、「買受人對於出賣人,有交付約 定價金及受領標的物之義務。」民法第345條第1項、第36 7條分別定有明文。   ⒉原告主張其出售附表之系爭貨物予被告之事實,未盡舉證 之責而不足採,是原告依買賣契約法律關係請求被告給付 價金1,264,595元,為無理由,不應准許。 五、綜上所述,原告依買賣契約訴請被告給付1,264,595元及自1 11年6月11日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5%計算之利息,為無理 由,應予駁回。原告之訴既經駁回,其假執行之聲請即失所 依附,應併予駁回。 六、訴訟費用負擔之依據:民事訴訟法第78條。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3  日          民事第一庭  法  官 張麗娟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本判決上訴,須於判決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 如委任律師提起上訴者,應一併繳納上訴審裁判費。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4  日                 書 記 官 高培馨 附表 訂貨日期 金額 111年2月26日到 111年3月25日 422,920元 111年4月11日到 111年4月20日 168,044元 111年4月21日到 111年4月25日 213,988元 111年4月26日到 111年4月28日 231,638元 111年5月2日到 111年5月3日 228,005元 共計 1,264,595

2025-02-13

TNDV-113-訴-522-20250213-1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

侵權行為損害賠償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民事判決 113年度訴字第710號 原 告 AC000-A111347 (真實姓名年籍詳卷) 法定代理人 AC000-A111347B(真實姓名年籍詳卷) 訴訟代理人 曾靖雯律師(法律扶助) 被 告 AC000-A111347A(真實姓名年籍詳卷) 上列當事人間侵權行為損害賠償事件,原告就本院000年度○○字 第00號妨害性自主罪等刑事案件提起附帶民事訴訟(000年度○○ 字第00號),經刑事庭裁定移送前來,本院於民國114年1月23日 言詞辯論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被告應給付原告新臺幣105萬元,及自民國113年11月19日起至清 償日止,按年息百分之5計算之利息。 原告其餘之訴駁回。 訴訟費用由被告負擔百分之70,餘由原告負擔。 本判決於原告以新臺幣35萬元為被告供擔保後,得假執行。但被 告如以新臺幣105萬元為原告預供擔保,得免為假執行。 原告其餘假執行之聲請駁回。   事實及理由 壹、程序方面: 一、按刑法第221條至第227條、第228條、第229條、第332條第2 項第2款、第334條第2項第2款、第348條第2項第1款及其特 別法之罪,為性侵害犯罪防治法所稱之性侵害犯罪。而行政 機關及司法機關所公示之文書,不得揭露被害人之姓名、出 生年月日、住居所及其他足資識別被害人身分之資訊,性侵 害犯罪防治法第2條第1款、第15條第3項分別定有明文。又 裁判及其他必須公示之文書,不得揭露足以識別被害人身分 之資訊;如確有記載之必要,得僅記載其姓氏、性別或以使 用代號之方式行之,法院辦理性侵害犯罪案件應行注意事項 第3點第1項亦規定甚明。查本件原告主張被告侵權行為之事 實,涉及前述法條所規定之性侵害犯罪,依前揭規定,本院 不得揭露被害人即原告及其親屬之真實姓名及住所等足以識 別其身分資訊,爰以當事人欄所載代號稱之。   二、按訴狀送達後,原告不得將原訴變更或追加他訴,但擴張或 減縮應受判決事項之聲明者,不在此限,民事訴訟法第255 條第1項第3款定有明文。原告起訴時原聲明:㈠被告應給付 原告新臺幣(下同)70萬,及自起訴狀繕本送達翌日起至清 償日止,按年息5%計算之利息。嗣於民國113年9月3日提出 書狀變更聲明為:㈠被告應給付原告150萬元,及自本狀繕本 送達翌日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5%計算之利息(見本院卷第 31頁)。核屬擴張應受判決事項之聲明,依前揭規定,並無 不合,應予准許。  三、本件被告經合法通知,放棄出庭,核無民事訴訟法第386條 所列各款情形,爰依原告之聲請,由其一造辯論而為判決。 貳、實體方面: 一、原告主張: (一)查被告為原告(00年00月生)之○○,竟利用同住之機會, 基於強制性交及猥褻之犯意,於107年5月初起至108年2月 間(原告○○至○○),明知原告為未滿14歲之女子,於○○住 處,違反原告之意願,以撫摸原告胸部、下體等身體各處 等方式,對原告為強制猥褻行為至少20次得逞;被告於10 8年3月初(原告○○)起至111年11月初原告未滿14歲止, 約以每星期一次、平均每月4次之頻率,在前揭住處房間 、浴室、工作間等處,違反原告之意願,以其生殖器或手 指插入原告生殖器方式,對原告為強制性交行為共158次 得逞;被告於111年11月初原告滿14歲至同年12月5日止, 明知原告為14歲以上、未滿18歲之女子,於前揭住處,約 以每星期一次之頻率,違反原告之意願,以其生殖器插入 原告生殖器,對原告為強制性交行為共5次得逞。被告對 原告為上開強制性交及猥褻等犯行,業經本院000年度○○ 字第00號刑事判決及臺灣高等法院臺南分院000年度○○字 第00號刑事判決定讞,認定被告對未滿十四歲之女子犯強 制猥褻罪,共20罪,各處有期徒刑3年5月;對未滿十四歲 之女子犯強制性交罪,共158罪,各處有期徒刑7年5月; 成年人故意對少年犯強制性交罪,共5罪,各處有期徒刑3 年5月,應執行有期徒刑11年6月。 (二)由上可知,被告對於原告強制猥褻及強制性交行為次數極 為頻繁、密集,合計逾183次,被告身為原告之○○,理應 係撫育、照顧原告之人,然竟為逞一己之私慾,罔顧倫常 及原告心理人格之健全發展,長期對原告為前揭性侵害之 侵權行為,顯見被告之行為惡劣、侵害情節重大,原告長 年遭受被告之性侵害,不論是生理或心理均遭受嚴重影響 ,而原告目前為○○,仍因此案受政府機關安置,與家人分 離,且需長期接受心理諮商,無法回復原有安定之生活, 足認被告前述行為已造成原告身心難以言諭之極大痛苦, 實非常人所能想像與承受。為此,原告爰依民法第184條 及第195條之規定,請求被告賠償原告165萬元之精神慰撫 金,合理有據。因被告於上開臺灣高等法院臺南分院000 年度○○字第00號刑事案件審理時,已先給付原告15萬元之 賠償金,是以,原告請求被告再賠償150萬元(計算式:1 65萬元-15萬元=150萬元)。    (三)聲明:      ⒈被告應給付原告150萬元,及自原告113年9月3日民事準備 暨聲請訴訟救助狀繕本送達翌日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百 分之5計算之利息。   ⒉訴訟費用由被告負擔。   ⒊願供擔保,請准宣告假執行。  二、被告經合法通知,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場,亦未提出書狀作 何聲明或陳述。   三、本院之判斷: (一)按刑事訴訟判決所認定之事實,固非當然有拘束民事訴訟 判決之效力,但民事法院調查刑事訴訟原有之證據,而斟 酌其結果以判斷事實之真偽,並於判決內記明其得心證之 理由,即非法所不許(最高法院49年台上字第929號判決 意旨參照),是本院審理本件民事訴訟事件時,自得調查 刑事訴訟卷內原有之證據,斟酌其結果以判斷事實之真偽 。查原告主張之上開事實,業據引用與本件民事事件係屬 同一事實之刑事案件即本院000年度○○字第00號、臺灣高 等法院臺南分院000年○○字第00號家暴妨害性自主案件之 理由與證據,而被告所為之上開行為,業經臺灣高等法院 臺南分院以00年度○○字第00號刑事判決,判處被告:「所 犯對未滿十四歲之女子犯強制猥褻罪,共貳拾罪,各處有 期徒刑參年伍月;又所犯對未滿十四歲之女子犯強制性交 罪,共壹佰伍拾捌罪,各處有期徒刑柒年伍月;又所犯成 年人故意對少年犯強制性交罪,共伍罪,各處有期徒刑參 年伍月。應執行有期徒刑拾壹年陸月。」確定在案等情, 業經本院調閱上開刑事卷宗查核屬實。且被告經合法通知 未到庭,復未以書狀為任何主張或陳述,原告之上開主張 ,自堪信為真實。 (二)按因故意或過失,不法侵害他人之權利者,負損害賠償責 任;故意以背於善良風俗之方法,加損害於他人者亦同。 不法侵害他人之身體、健康、名譽、自由、信用、隱私、 貞操,或不法侵害其他人格法益而情節重大者,被害人雖 非財產上之損害,亦得請求賠償相當之金額,民法第184 條第1項、第195條第1項分別定有明文。本件被告對於原 告為強制猥褻、強制性交行為,係故意不法侵害原告之身 體、健康、性自主決定權,且依其所為手段、結果,堪認 情節重大,則原告請求被告賠償其非財產上之損害,即屬 有據。按慰撫金之賠償須以人格權遭遇侵害,使精神上受 有痛苦為必要,其核給之標準固與財產上損害之計算不同 ,然非不可斟酌雙方身分資力與加害程度,及其他各種情 形核定相當之數額。且以人格權遭遇侵害,受有精神上之 痛苦,而請求慰藉金之賠償,其核給之標準,須斟酌雙方 之身分、資力與加害程度及其他各種情形核定相當之數額 。且所謂「相當」,應以實際加害情形與其影響是否重大 及被害人之身分、地位與加害人之經濟情況等關係定之( 最高法院51年台上字第223號、86年度台上字第3537號裁 判意旨參照)。查本件原告為○○,目前○○,無收入、名下 無財產,被告原○○,收入不固定,目前○○,無收入、無名 下財產,此經原告陳明在卷,並有兩造財產所得資料可稽 (見限閱卷)。本院審酌被告為原告之○○,對○○之原告強 制猥褻及性交,長達四年多之久,甚至導致原告接受流產 手術,其行為之可責程度甚高,且造成原告身心受創,精 神上受有相當之痛苦,及兩造之身分、地位、經濟能力等 一切情狀,認原告請求被告賠償非財產上之損害以120萬 元為適當,而被告於灣高等法院臺南分院000年度○○字第0 0號刑事案件審理時,已先給付原告15萬元之賠償金,此 經原告陳明在卷,是以,被告應再給付原告105萬元(計 算式:120萬元-15萬元=105萬元),逾此部分之請求,難 謂有據。 四、綜上所述,原告依民法第184條第1項前段、第195條第1項規 定,請求被告應給付105萬元,及自113年9月3日民事準備暨 聲請訴訟救助狀繕本送達翌日即113年11月19日起至清償日 止,按年息百分之5計算之利息,為有理由,應予准許;逾 此範圍之請求,則無理由,應予駁回。 五、原告陳明願供擔保,請求宣告假執行,原告勝訴部分核無不 合,爰酌定相當擔保金額宣告之;併依職權宣告被告得預供 擔保免為假執行。至原告敗訴部分,其假執行之聲請因訴之 駁回而失所依據,併予駁回。 六、訴訟費用負擔之依據︰民事訴訟法第79條。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3  日          民事第一庭  法  官 張麗娟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本判決上訴,須於判決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 如委任律師提起上訴者,應一併繳納上訴審裁判費。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4  日                 書 記 官 高培馨

2025-02-13

TNDV-113-訴-710-20250213-1

本網站部分內容為 AI 生成,僅供參考。請勿將其視為法律建議。

聯絡我們:[email protected]

© 2025 Know9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