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徐沛然

共找到 150 筆結果(第 81-90 筆)

簡上
臺灣彰化地方法院

返還價金等

臺灣彰化地方法院民事判決 113年度簡上字第58號 上 訴 人 吳昀臻 訴訟代理人 蔡德倫律師 被 上訴人 美舍設計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吳志松 訴訟代理人 吳秋逸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返還價金等事件,上訴人對於民國113年1月31 日本院彰化簡易庭112年度彰簡字第661號第一審民事簡易判決提 起上訴,本院於113年11月25日言詞辯論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上訴駁回。 第二審訴訟費用由上訴人負擔。   事實及理由 一、上訴人主張略以:  ㈠上訴人於民國111年6月24日委由被上訴人就上訴人所有坐落 彰化縣○○市○○里00000號房屋(下稱系爭房屋)為室內裝潢 設計,以口頭方式成立契約(下稱系爭設計契約),並於同 日給付現金新臺幣(下同)75,000元予被上訴人,作為系爭 設計契約之報酬,及交付現金10,000元予訴外人即被上訴人 法定代理人吳志松之子吳軒至。嗣兩造於111年11月29日簽 訂工程委託契約,就系爭房屋施作工程,約定工程總價為1, 450,000元、監造費用72,500元,但得自設計費用75,000元 扣除,實際工程總價為1,447,500元(下稱系爭工程契約) ;上訴人並於111年11月30日給付149,430元、同年12月1日 給付49,415元,合計198,845元之部分第一期工程款予被上 訴人。兩造再於112年2月10日簽立更改工程委託契約書,約 定變更系爭工程契約之施作工程項目、工程款,約定工程總 價為1,065,400元,並協議作廢系爭工程契約。兩造就系爭 變更工程契約約定第一期工程款為319,620元(下稱系爭變 更工程契約);上訴人並於112年2月11日開立支票1張(票 據號碼:CA0000000號、票面金額120,775元)予被上訴人, 加計前揭已給付款項198,845元後,上訴人已給付系爭變更 工程契約之第一期工程款319,620元。  ㈡依系爭設計契約約定內容,被上訴人應交付平面圖、彩圖、3 D彩圖,然被上訴人僅遲延交付簡易平面圖34張,未依上訴 人之要求改圖,且就平面圖、彩圖、3D彩圖全無交付情形( 否認被上訴人傳送圖檔為彩圖),顯然被上訴人已陷於不完 全給付、給付遲延,上訴人分別於112年3月3日催告履行, 被上訴人應於112年3月10日交付上開圖面,詎被上訴人未於 期限內交付,上訴人再於同年月13日催告被上訴人履行,上 訴人未於當日交付,上訴人即得依民法第254條規定解除系 爭設計契約,並以起訴狀繕本送達作為解除系爭設計契約之 意思表示。復因被上訴人於112年4月28日以彰化光復路郵局 存證號碼第108號存證信函(下稱108號存證信函)拒絕給付 ,顯然無法於期限內完成工作,上訴人併依民法第503條規 定解除系爭設計契約,並請求返還設計費85,000元。  ㈢又上訴人因資金調度因素,而依系爭變更工程契約第6條約定 ,於112年3月20日通知被上訴人減作系爭房屋工程範圍為1 樓房屋、工程款為267,540元,經被上訴人拒絕變更,上訴 人遂於112年3月31日以大村郵局存證號碼第18號存證信函( 下稱18號存證信函)、於112年4月17日以彰化中央路郵局存 證號碼第82號存證信函(下稱82號存證信函)催告被上訴人 於5日內配合辦理工程變更事宜,被上訴人仍置若罔聞,被 上訴人已陷於不完全給付、給付遲延情形,上訴人得依民法 第254條規定,以員林中正路郵局第73號存證信函(下稱73 號存證信函)解除系爭變更工程契約。復因被上訴人已於11 2年4月28日以108號存證信函拒絕減作工程,顯然無法於期 限內完成工作,上訴人併依民法第503條規定,解除系爭變 更工程契約,並請求返還第一期工程款。  ㈣如認上訴人未能合法解除系爭設計契約、系爭變更工程契約 ,則被上訴人已有上開不完全給付情形,上訴人亦得請求損 害賠償,並分別就系爭設計契約、系爭變更工程契約請求被 上訴人賠償85,000元、319,620元。爰依民法259條、第227 條第1項準用第231條規定,提起本件訴訟等語。並於原審聲 明:被上訴人應給付上訴人404,620元,及自起訴狀繕本送 達翌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5%計算之利息;願供擔保 ,請准宣告假執行。  二、被上訴人答辯略以:  ㈠依系爭設計契約約定,被上訴人並無交付平面配置圖、3D透 視圖、施工圖給上訴人之義務,惟兩造就系爭房屋工程之設 計反覆討論、修改後,被上訴人已提供平面圖、立面圖、彩 圖予上訴人,被上訴人就系爭設計契約並無給付遲延、不完 全給付情形,上訴人無從解除契約或請求損害賠償。又兩造 就系爭設計契約約定所約定費用為75,000元,上訴人另贈與 訴外人吳軒至之10,000元,並非系爭設計契約之設計費用。  ㈡關於系爭變更工程契約,上訴人雖曾提出減作系爭房屋工程 項目僅限於1樓房屋、工程款為267,540元之要約,然依系爭 變更工程契約第6條約定,被上訴人並無允諾義務,被上訴 人拒絕承諾暨簽訂確認書亦無給付遲延、不完全給付問題。 況兩造於系爭變更工程契約所約定之第一期款項,係作為被 上訴人提供3D效果圖及後續改圖服務之對價,於上訴人付清 第一期款項前,被上訴人已提出數十張彩圖予上訴人,並配 合上訴人多次修改,顯然被上訴人就系爭變更工程契約亦無 給付遲延、不完全給付情形,被上訴人請求給付319,620元 ,顯然無據等語。並於原審聲明:上訴人之訴駁回;願供擔 保,請准宣告免為假執行。 三、原審斟酌兩造之攻擊、防禦方法後,判決駁回上訴人之訴及 假執行之聲請。上訴人不服,提起上訴,並聲明:原判決廢 棄;被上訴人應給付上訴人404,620元及自起訴狀繕本送達 翌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5%計算之利息;被上訴人答辯 聲明:如主文第1項所示。 四、兩造不爭執事項:  ㈠上訴人於111年6月24日委由被上訴人就上訴人所有系爭房屋 為室內裝潢設計,並以口頭方式成立系爭設計契約,上訴人 於同日給付現金75,000元予被上訴人,作為系爭設計契約之 報酬;上訴人並曾交付現金10,000元予吳軒至。  ㈡兩造於111年11月29日簽訂系爭工程契約,上訴人並於111年1 1月30日給付149,430元、於111年12月1日給付49,415元,合 計198,845元之部分第一期工程款予被上訴人。上訴人後以 建商延宕交屋為由,遲延給付剩餘之第一期工程款235,405 元(計算式:434,250-198,845=235,405元)。  ㈢兩造於112年2月10日簽立系爭變更工程契約,並協議作廢系 爭工程契約;上訴人於112年2月11日開立支票1張(票據號 碼:CA0000000號、票面金額120,775元)予被上訴人,加計 前揭已給付款項198,845元後,上訴人迄至112年2月11日已 給付系爭變更工程契約之第一期工程款319,620元。  ㈣上訴人就系爭變更工程契約業已給付319,620元。  ㈤上訴人於112年3月20日以LINE通知被上訴人減作系爭房屋工   程範圍為1樓房屋、工程款為267,540元,經被上訴人拒絕變 更。  ㈥上訴人於112年3月31日以18號存證信函、於112年4月17日以8 2號存證信函催告被上訴人配合辦理系爭房屋工程變更事宜 ,被上訴人於112年4月18日收受18、82號存證信函;上訴人 再於同年4月27日以73號存證信函通知被上訴人解除兩造間 契約關係,並依民法第259條規定請求被上訴人返還預收之 款項,被上訴人於同年5月2日收受73號存證信函。  ㈦被上訴人於112年4月28日以108號存證信函通知上訴人,表明 :被上訴人尚未承諾變更系爭房屋工程範圍,不受變更工程 範圍之拘束,兩造間就系爭變更工程契約之第一期工程給付 義務皆已履行,若欲續行第二期工程,應給付第二期工程款 及儘速辦理交屋等語,上訴人有於同年5月3日收受108號存 證信函。  ㈧被上訴人迄今均無於系爭房屋進場施作工程情形。  ㈨一審卷第289至320頁所示之LINE訊息紀錄為上訴人(暱稱: 晨華、翔諺媽媽)、被上訴人、訴外人即上訴人之夫吳江偉 之對話內容;民事陳報狀卷之附件一編號1至316所示之LINE 訊息紀錄為上訴人(暱稱:晨華、翔諺媽媽)、被上訴人間 之對話內容,附件二編號1至246所示之LINE訊息紀錄為上訴 人(暱稱:晨華、翔諺媽媽)、吳江偉、被上訴人、吳軒至 間之對話內容(上開LINE訊息紀錄分稱附件一、附件二)。  ㈩系爭設計契約定性為承攬契約、系爭變更工程契約定性為承 攬契約。  被上訴人曾於112年1月28日依上訴人要求,將系爭房屋如原 審卷第67頁至第100頁之紙本CAD圖置於上訴人住處信箱,而 已交付予上訴人;嗣於112年1月29日,被上訴人再以LINE傳 送如原審卷第101頁、第102頁之設計圖予上訴人;並於112 年3月15日以LINE傳送如原審卷第103頁、第104頁之設計圖 予上訴人。  系爭房屋於112年11月27日經建商點交予上訴人。 五、兩造爭執事項:  ㈠上訴人主張其得依民法第503條、第254條規定,解除系爭設 計契約,並依民法第259條規定,請求被上訴人返還設計費7 5,000元、給付吳軒至之10,000元,有無理由?  ㈡上訴人主張其得依民法第503條、第254條規定,解除系爭變 更工程契約,並依民法第259條規定,請求被上訴人返還系 爭變更工程契約第一期工程款319,620元,有無理由?  ㈢上訴人主張就系爭設計契約,其得依民法第227條第1項、第2 31條規定,請求損害賠償即設計費用75,000元、給吳軒至之 10,000元有無理由?  ㈣上訴人主張就系爭變更工程契約,其得依民法第227條第1項 、第231條規定請求損害賠償即第一期工程款319,620元,有 無理由?  ㈤上訴人依前開規定為本件請求,有無違反民法第148條第2項   情形? 六、本院之判斷:  ㈠上開不爭執事項㈠至為兩造所不爭執(二審卷第61-63頁、第 130頁),並有系爭工程契約書、系爭變更工程契約書、18 號存證信函暨回執、82號存證信函暨回執、73號存證信函暨 回執、108號存證信函暨回執、原審外放之民事陳報狀卷可 參,首堪認為真實。  ㈡按當事人主張有利於己之事實者,就其事實有舉證之責任, 民事訴訟法第277條本文定有明文,是上訴人主張被上訴人 就系爭設計契約、系爭變更工程契約有陷於給付遲延、遲延 工作致顯不能於期限內完成、不完全給付情形,其可依民法 第254條、第503條合法解除上開2筆契約,並依同法第259條 、第227條、第231條規定請求給付等節,經被上訴人以前詞 否認,上訴人即應就其上開主張事實負舉證責任。經查:  ⒈就系爭設計契約部分:  ⑴上訴人雖以被上訴人未於約定期限交付平面圖、彩圖、3D彩 圖,主張其得合法解除系爭設計契約等語。然依兩造、訴外 人即上訴人配偶吳江偉於112年3月3日、同年月13日、14日 訊息觀之,於112年3月3日係由吳江偉以LINE訊息訊問被上 訴人「請為何時可以看彩圖?」,經被上訴人回以「下星期 給您」、「請問現場何時可以進去?」、「想再丈量一次比 較準確」、「麻煩幫忙跟建商確認一下,謝謝!」等語;上 訴人則於同年月13日方傳送「請問圖何時給看?」、「已過 一星期」、「請確定給圖時間」等語予被上訴人,再經被上 訴人於同日回稱以「不好意思,最近安排媽媽住院開刀的事 情,所以時程有點延宕,這個星期一定會趕給您」,經上訴 人回以「那再麻煩了」等語(附件二第111-113頁)。顯見 兩造關於彩圖交付期限,未曾約定被上訴人應於112年3月10 日交付,上訴人主張被上訴人未於112年3月10日交付即陷於 給付遲延乙節,即非可採。  ⑵再被上訴人曾於112年3月15日以LINE傳送如一審卷第103頁、 第104頁之圖檔予上訴人乙節,已經本院認定如上。上訴人 固否認被上訴人已履行其就系爭設計契約之給付義務,但依 上訴人、吳江偉與被上訴人間前開訊息內容,及上訴人曾於 112年3月14日以LINE訊息連續傳送內容為「彩圖」等語之訊 息予被上訴人(附件一第151-153頁),足認上訴人僅認被 上訴人未交付「彩圖」方為催告。又依兩造先前聊天內容觀 之,上訴人曾於112年1月間以LINE訊息傳送內容為「大哥, 不是要出彩圖給我?」,經上訴人回以「第一版是5張給您 ,看是要簽約時拿還是我幫您拿到自強路?」,上訴人再回 稱「傳圖檔pdf」,被上訴人遂傳送5張彩圖之圖檔予上訴人 ,上訴人於收取圖檔後,再傳送感謝之貼圖予被上訴人(附 件二第88-89頁)。堪認兩造間所約定之彩圖即為被上訴人 以電腦軟體模擬裝潢完成後,如同照片般之渲染圖,而非其 他圖檔。則審酌被上訴人於112年3月15日、18日傳送彩圖( 即渲染圖)之圖檔予上訴人後,上訴人即無表明被上訴人未 給付、給付不完全、遲延給付等情形,僅以訊息表明欲刪減 工程項目等情(附件二第120-123頁)。堪認被上訴人於112 年3月15日、18日以LINE傳送彩圖之圖檔予上訴人後,已完 成兩造於系爭設計契約約定之給付。是上訴人主張被上訴人 尚應依系爭設計契約交付平面圖、彩圖、3D彩圖,及被上訴 人未於約定期限內完成給付而陷於給付遲延、不完全給付等 語,均無可採。  ⑶被上訴人就系爭設計契約並無陷於給付遲延、不完全給付, 且被上訴人已依系爭設計契約完成給付乙節,已經本院認定 如上。於此情形,上訴人即無從依民法第254條、第503條規 定解除系爭設計契約,及依民法第259條、第227條第1項、 第231條規定,請求被上訴人返還系爭設計契約報酬或負不 完全給付之損害賠償責任。又本院已認被上訴人無上開給付 義務,就系爭設計契約報酬應為若干,即無贅述必要。    ⒉就系爭變更工程契約部分:   兩造於系爭變更契約第6條約定「本約簽訂後,若甲方(即 上訴人)要求變更工程項目,其追加減部分應由雙方另行參 酌本約單價或另行議價,並簽定確認書後乙方(即被上訴人 )始依甲方追加減部分得負施工之責不得異議」等語(一審 卷第19頁)。依上開契約文義,僅能認定兩造係約定工程變 更需經兩造另行協議,並簽訂確認書後始發生契約變更之效 力,顯然被上訴人並不因上開約定內容負有允諾變更之給付 義務。則上訴人固以82號、18號存證信函催告被上訴人於5 日內配合減作系爭變更契約工程項目、工程款,經被上訴人 以108號存證信函拒絕,僅生上訴人是否另依民法第511條規 定終止契約或兩造合意終止契約問題,被上訴人並無因此而 陷於給付遲延、不完全給付情形。因此,上訴人亦無從依民 法第254條、第503條規定解除系爭變更工程契約,及依民法 第259條、第227條第1項、第231條規定,請求被上訴人返還 系爭變更工程契約所約定之第一期報酬或請求損害賠償。  ㈢本院已認上訴人依民法第254條、第503條規定解除系爭設計 契約、系爭變更工程契約,及依民法第259條、第227條第1 項、第231條規定,請求被上訴人給付404,620元,核屬無據 ;就被上訴人抗辯上訴人行使上開解除權是否違反民法第14 8條第2項規定乙節,即無贅述必要。 七、綜上所述,上訴人依民法第259條、第227條第1項、第231條 規定,請求被上訴人給付404,620元及遲延利息,均為無理 由,不應准許。原審為上訴人敗訴之判決,核無違誤;上訴 意旨指摘原判決不當,求為廢棄改判,為無理由,應予駁回 。 八、本件事證已臻明確,兩造其餘攻擊防禦及證據調查,均與本 案之判斷不生影響,爰毋庸一一審酌論列;另上訴人雖未合 法解除契約,惟兩造均於113年11月25日言詞辯論期日同意 終止系爭變更工程契約,故系爭變更工程契約業已合意終止 ,併此敘明。 九、據上論結,本件上訴為無理由,依民事訴訟法第436條之1第 3項、第449條第1項、第78條,判決如主文。 中華民國113年12月16日         民事第一庭   審判長法 官 陳弘仁                    法 官 徐沛然                    法 官 劉玉媛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本件判決不得上訴。 中華民國113年12月16日                    書記官 康綠株

2024-12-16

CHDV-113-簡上-58-20241216-1

消債抗
臺灣彰化地方法院

抗告事件

臺灣彰化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消債抗字第22號 抗 告 人 曹沛瑄 上列當事人因消費者債務清理條例聲請清算事件,對於民國113 年9月4日本院113年度消債清字第37號裁定提起抗告,本院裁定 如下:   主 文 抗告駁回。 抗告程序費用新臺幣壹仟元由抗告人負擔。   理 由 一、抗告意旨略以:抗告人因需開刀治療,而有醫療費用支出必 要,需辦理新光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保險契約(號碼AEUB 213030號,下稱系爭新光保單)解約,再將剩餘保單價值準 備金進行清算;關於生活限制部分原則均能配合,就工作必 要之搭乘高鐵、出國,將提出公司派用證明等語。 二、按法院開始清算程序之裁定不得抗告,消費者債務清理條例 (下稱消債條例)第83條第1﹑2項定有明文。次按對於不得 抗告之裁定而抗告者,原裁定法院應以裁定駁回之;抗告不 合法者,第二審法院應以裁定駁回之,民事訴訟法第495條 之1第1項、第442條第1項、第444條第1項前段亦分別定有明 文可參,且依消債條例第15條規定,上開規定關於更生或清 算之程序,準用之。經查:抗告人前向本院聲請清算事件, 經原審於民國113年9月4日以113年度消債清第37號裁定准抗 告人自113年9月4日下午4時整開始清算程序,並命由本院辦 理清算執行事務之司法事務官為之(下稱原裁定),依前開 說明,原裁定即屬不能抗告之裁定,抗告人就此部分提起抗 告,並非合法。又關於原裁定命抗告人應遵循之生活限制部 分,已據抗告人於書狀表明均可配合,且願檢具相關證明文 件用以證明係因工作而搭乘高鐵或出國等語(見抗告人113 年11月14日書狀),堪認抗告人並無就原裁定此部分提起抗 告,故本院就原裁定命生活限制部分,即無贅述必要。 三、至於抗告人請求准就系爭新光保單先行解約部分,參以債務 人因法院裁定開始清算程序,對於應屬清算財團之財產,喪 失其管理及處分權,消債條例第94條第1項定有明文,查系 爭新光保單現有保單價值準備金為新臺幣151,290元(一審 卷第157頁),上開保單價值準備金即屬清算財團,須依消 債條例第122條以下之規定辦理,自非抗告程序所得審究, 併予說明。 四、據上論結,本件抗告為不合法,依消債條例第15條,民事訴 訟法第495條之1第1項、第444條第1項前段、第95條、第78 條,裁定如主文。 中華民國113年12月13日        民事第一庭  審判長法 官 陳弘仁                  法 官 徐沛然                  法 官 劉玉媛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抗告法院之裁定,以抗告不合法而駁回者,不得再為抗告。但得 向原法院提出異議。 中華民國113年12月13日               書 記 官 康綠株

2024-12-13

CHDV-113-消債抗-22-20241213-1

消債抗
臺灣彰化地方法院

抗告事件

臺灣彰化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消債抗字第14號 抗 告 人 曹沛瑄 上列抗告人因聲請保全處分,對於民國113年8月15日本院113年 度消債全字第13號裁定提起抗告,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抗告駁回。 抗告費用新臺幣壹仟元由抗告人負擔。   理 由 一、按法院就更生或清算之聲請為裁定前,得因利害關係人之聲 請或依職權,以裁定為下列保全處分:㈠債務人財產之保全 處分;㈡債務人履行債務及債權人對於債務人行使債權之限 制;㈢對於債務人財產強制執行程序之停止;㈣受益人或轉得 人財產之保全處分;㈤其他必要之保全處分,消費者債務清 理條例(下稱消債條例)第19條第1項定有明文。復按對於 債務人之債權,於法院裁定開始更生或清算程序前成立者, 為更生或清算債權;前項債權,除本條例別有規定外,不論 有無執行名義,非依更生或清算程序,不得行使其權利,消 債條例第28條亦定有明文。再債務人經法院依消費者債務清 理條例裁定開始清算程序者,其屬於清算財團之財產,除債 權人行使別除權者外,應停止強制執行程序,並通知債權人 ,辦理強制執行事件應行注意事項第9條第7款亦有明文。準 是,倘法院已裁定開始清算程序者,即無以保全處分停止執 行之必要。 二、抗告意旨略以:抗告人於民國113年6月26日向本院聲請清算 程序,經本院以113年度消債清字第37號清算程序事件受理 在案,債權人遠東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下稱遠東銀行) 前向臺灣臺北地方法院聲請執行抗告人名下之南山人壽保單 ,並於113年4月22日執行完畢,未將保單價值準備金公平原 則分配給所有債權人;抗告人雖可以解約保單方式清償債務 ,但經債權人台新國際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臺灣新光商 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及兆豐國際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下 合稱新光銀行等)聲請強制執行中,致其無法進行解約,為 此請求依強制執行法第122條規定停止執行,使債務人能將 部分保單解約,以清債債務及因應醫療、生活費用等語。 三、經查:  ㈠抗告人前開清算事件,經本院於113年9月4日裁定准抗告人自 同日下午4時整開始清算程序,有本院113年度消債清字第37 號裁定在卷可參;又其保險契約前經債權人新光銀行等聲請 強制執行,經臺北地院以112年度司執字第77320號執行事件 受理乙節,亦經抗告人陳明在卷(見本院卷第31-35頁、第1 1頁)。  ㈡抗告人雖執原裁定未准停止前開執行事件執行程序,造成債 權人未能公平受償,且致其就名下保單未能解約,以清償債 務、因應生活及醫療開銷等語。惟抗告人上開清算事件既經 本院裁定准許,依前開說明,普通債權人聲請之強制執行程 序不得對抗清算程序,執行債務人如經法院裁定開始清算程 序,則尚未執行終結而屬於債務人之財產,即為清算財團, 該強制執行程序即應予停止,該財產應由清算法院或管理人 進行變價分配。即債權人之執行債權未受清償部分,應依清 算程序申報債權以行使其權利(辦理強制執行事件應行注意 事項第9點第7款、消債條例施行細則第18條參照)。是於清 算事件經裁定准許後,即無依消債條例第19條第1項規定停 止前開執行程序之必要;抗告人前開聲請,核無必要。至於 強制執行法第122條係就執行程序、執行標的所為規定,倘 抗告人認強制執行結果違反上開規定而影響其基本生活需要 ,應循同法第12條第1項規定向執行法院聲明異議,亦無從 依上開規定於清算程序聲請停止執行,併此敘明。 四、從而,原裁定駁回抗告人之聲請,理由雖有不同,結論並無 二致;抗告意旨指摘原裁定不當,求予廢棄,為無理由,應 予駁回。 五、據上論結,本件抗告為無理由,依消費者債務清理條例第11 條第2項、第15條準用民事訴訟法第495條之1第1項、第449 條第1項、第95條第1項、第78條,裁定如主文。 中華民國113年12月13日       民事第一庭   審判長法 官 陳弘仁                  法 官 徐沛然                  法 官 劉玉媛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本裁定不得抗告。 中華民國113年12月13日               書 記 官 康綠株

2024-12-13

CHDV-113-消債抗-14-20241213-1

重訴
臺灣彰化地方法院

分割共有物

臺灣彰化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2年度重訴字第83號 原 告 楊光榮 訴訟代理人 鍾傑名律師 被 告 楊勝富 楊文雄 楊文榮 楊粧媚 楊菘棋 楊景驛 上 5 人 訴訟代理人 劉鈞豪律師 上列當事人間分割共有物事件,本院於民國113年5月31日所為之 判決,其原本、正本均應更正如下:   主 文 一、原判決當事人欄「楊景譯」之記載,應更正為「楊景驛」。 二、原判決主文欄附表一、附表二「楊景譯」之記載,應更正為 「楊景驛」。 三、原判決關於事實及理由欄「楊景譯」之記載,應更正為「楊 景驛」。   理 由 一、按判決如有誤寫、誤算或其他類此之顯然錯誤者,法院得隨 時或依聲請以裁定更正之,其正本與原本不符者亦同,民事 訴訟法第232條第1項定有明文。 二、查本院前開判決之原本及正本,有如主文所示之顯然錯誤, 應予更正。 三、依首開規定裁定如主文。 中華民國113年12月10日          民事第一庭  法 官 徐沛然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繳納抗告 費新臺幣1,000元。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10  日                 書記官 游峻弦

2024-12-10

CHDV-112-重訴-83-20241210-2

臺灣彰化地方法院

返還投資款等

臺灣彰化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訴字第848號 上 訴 人 即 被 告 林柔文 被上訴人 即 原 告 陳柏凱 上列當事人間返還投資款等事件,上訴人對於民國113年11月15 日本院第一審判決,提起第二審上訴。查本件上訴人對本院第一 審判決不服部分,經核訴訟標的金額為新臺幣(下同)148萬元 ,應徵裁判費23,478元,未據上訴人繳納。茲依民事訴訟法第44 2條第2項前段規定,限上訴人於收受本裁定送達後10日內逕向本 院如數補繳,逾期不繳,即駁回上訴,特此裁定。 中華民國113年12月10日 民事第一庭 法 官 徐沛然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裁定關於核定訴訟標的價額之核定,應於送達後10日內 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繳納抗告費新臺幣1,000元;若經合法抗 告,命補繳裁判費之裁定,並受抗告法院之裁判。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10 日 書記官 游峻弦

2024-12-10

CHDV-113-訴-848-20241210-2

重訴
臺灣彰化地方法院

返還代墊款

臺灣彰化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2年度重訴字第179號 上 訴 人 即 原 告 林建上 被上訴人 即 被 告 林木森 上列當事人間返還代墊款事件,上訴人對於民國113年11月5日本 院第一審判決,提起第二審上訴。查本件訴訟標的金額為新臺幣 (下同)14,493,716元,應徵第二審裁判費209,400元,未據上 訴人繳納。茲依民事訴訟法第442條第2項前段規定,限上訴人於 收受本裁定送達後10日內逕向本院如數補繳,逾期不繳,即駁回 上訴,特此裁定。 中華民國113年12月10日 民事第一庭 法 官 徐沛然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裁定關於核定訴訟標的價額之核定,應於送達後10日內 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繳納抗告費新臺幣1,000元;若經合法抗 告,命補繳裁判費之裁定,並受抗告法院之裁判。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10 日 書記官 游峻弦

2024-12-10

CHDV-112-重訴-179-20241210-3

重訴
臺灣彰化地方法院

返還代墊款

臺灣彰化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2年度重訴字第179號 上 訴 人 即反訴原告 林木森 被上訴人 即反訴被告 林建上 上列當事人間返還代墊款事件,上訴人對於民國113年11月5日本 院第一審反訴判決,提起第二審上訴。查本件訴訟標的金額為新 臺幣(下同)20,660,700元,應徵第二審裁判費290,844元,未 據上訴人繳納。茲依民事訴訟法第442條第2項前段規定,限上訴 人於收受本裁定送達後10日內逕向本院如數補繳,逾期不繳,即 駁回上訴,特此裁定。 中華民國113年12月10日 民事第一庭 法 官 徐沛然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裁定關於核定訴訟標的價額之核定,應於送達後10日內 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繳納抗告費新臺幣1,000元;若經合法抗 告,命補繳裁判費之裁定,並受抗告法院之裁判。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10 日 書記官 游峻弦

2024-12-10

CHDV-112-重訴-179-20241210-4

勞補
臺灣彰化地方法院

確認僱傭關係存在等

臺灣彰化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勞補字第91號 原 告 黃慧娟 訴訟代理人 張禮安律師 被 告 健和興端子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鄭克彬 上列當事人間確認僱傭關係存在等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一、本件訴訟標的價額經核定為新臺幣2,761,103元。 二、原告應於本裁定送達後10日內,繳納裁判費新臺幣9,474元 元,逾期即駁回原告之訴。   理 由 一、按以一訴主張數項標的者,其價額合併計算之;但所主張之 數項標的互相競合或應為選擇者,其訴訟標的價額,應依其 中價額最高者定之。以一訴附帶請求其起訴後之孳息、損害 賠償、違約金或費用者,不併算其價額。次按因確認僱傭關 係或給付工資、退休金或資遣費涉訟,勞工或工會起訴或上 訴,暫免徵收裁判費3分之2。有關勞動事件之處理,依本法 之規定;本法未規定者,適用民事訴訟法及強制執行法之規 定。民事訴訟法第77條之2、勞動事件法第12條第1項、第15 條分別定有明文。復按因定期給付涉訟,其訴訟標的之價額 ,以權利存續期間之收入總數為準;期間未確定時,應推定 其存續期間。但超過5年者,以5年計算,勞動事件法第11條 亦有明文。又按確認僱傭關係存在,應以受僱人於受僱期間 之工資總額,為其所得受之利益。而請求確認僱傭關係存在 、給付薪資及按月提撥勞工退休金,雖為不同訴訟標的,惟 自經濟上觀之,其訴訟目的一致,不超出終局標的範圍,訴 訟標的之價額,應擇其中價額較高者定之(最高法院110年 度台抗字第1247號裁定參照)。 二、查原告聲明:㈠請求確認兩造間僱傭關係存在;㈡請求被告自 民國113年7月31日起至原告復職之日止,按月於每月10日給 付原告新臺幣(下同)46,000元。經核前揭原告聲明雖為不 同訴訟標的,自經濟上觀之,其訴訟目的一致,不超出終局 標的範圍,訴訟標的之價額,應擇其中價額較高者定之:  ㈠就聲明㈠部分:參諸勞工年滿65歲者,雇主得強制其退休,為 勞動基準法第54條第1項第1款所明定,是關於確認僱傭關係 存在之訴訟標的價額,若權利存續期間不確定者,應推定其 存續期間至勞工滿65歲退休時為止。查本件原告為70年次, 起訴時為43歲餘,距強制退休之65歲顯逾5年,依勞動事件 法第11條規定,應以5年計算僱傭關係存在之利益。是以原 告主張每月平均薪資計算,本項訴訟標的價額核定為276萬 元(計算式:46,000元×12個月×5年=276萬元)。  ㈡比較聲明㈡部分:聲明㈡係因定期給付涉訟,依勞動事件法第1 1條規定,原告復職之日尚未確定,應推定其存續期間。參 考確認僱傭關係存在等事件,勞工通常於案件確定後即復職 ;又本件訴訟標的價額逾150萬元,屬於得上訴第三審之事 件,酌以各級法院辦案期限實施要點之規定,民事通常程序 第一、二、三審審判案件之期限分別為2年、2年6個月及1年 6個月,則本件辦案期限為6年,可推知如原告之主張為有理 由,則原告於本件訴訟繫屬之日即113年11月7日起6年內可 復職,故原告聲明㈡之存續期間可推定為6年,惟依勞動事件 法第11條規定,應以5年計算。復加計聲明㈡請求之起訴前孳 息1,103元(詳如附表,元以下四捨五入,下同),則聲明㈡ 之訴訟標的價額應為2,761,103元【計算式:46,000元×12個 月×5年+1,103元=2,761,103元】。從而訴訟標的價額,應擇 其中價額較高者即以聲明㈡之價額2,761,103元定之。 三、本件訴訟標的價額為2,761,103元,原應徵第一審裁判費28, 423元,惟原告係提起確認僱傭關係之訴,依勞動事件法第1 2條第1項規定,應暫免徵收依民事訴訟法所定裁判費之3分 之2,故原告暫應繳納第一審裁判費9,474元,未據原告繳納 。茲依民事訴訟法第249條第1項但書規定,限原告於收受本 裁定送達10日內補繳裁判費,逾期不繳,即駁回其訴,爰裁 定如主文。   中華民國113年12月10日          勞動法庭  法 官 徐沛然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裁定關於核定訴訟標的價額之核定,應於送達後10日內 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繳納抗告費新臺幣1,000元;若經合法抗 告,命補繳裁判費之裁定,並受抗告法院之裁判。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10  日                書記官 游峻弦   附表:聲明㈡起訴前孳息 編號 計算本金 起算日 終止日 計算基數 年息 給付總額 1 46,000元 113年8月10日 113年11月6日 (89/365) 5% 560.82元 2 46,000元 113年9月10日 113年11月6日 (58/365) 5% 365.48元 3 46,000元 113年10月10日 113年11月6日 (28/365) 5% 176.44元 小計 1,102.74元

2024-12-10

CHDV-113-勞補-91-20241210-1

勞補
臺灣彰化地方法院

確認僱傭關係存在等

臺灣彰化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勞補字第94號 原 告 李佳芳 訴訟代理人 黃德聖律師(法扶律師) 被 告 彰化縣二水鄉公所 法定代理人 蘇界欽 上列當事人間確認僱傭關係存在等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一、本件訴訟標的價額經核定為新臺幣1,740,898元。 二、原告應於本裁定送達後10日內,補繳裁判費新臺幣6,108元 ,逾期即駁回原告之訴。   理 由 一、按以一訴主張數項標的者,其價額合併計算之;但所主張之 數項標的互相競合或應為選擇者,其訴訟標的價額,應依其 中價額最高者定之。以一訴附帶請求其起訴後之孳息、損害 賠償、違約金或費用者,不併算其價額。次按因確認僱傭關 係或給付工資、退休金或資遣費涉訟,勞工或工會起訴或上 訴,暫免徵收裁判費3分之2。有關勞動事件之處理,依本法 之規定;本法未規定者,適用民事訴訟法及強制執行法之規 定。民事訴訟法第77條之2、勞動事件法第12條第1項、第15 條分別定有明文。復按因定期給付涉訟,其訴訟標的之價額 ,以權利存續期間之收入總數為準;期間未確定時,應推定 其存續期間。但超過5年者,以5年計算,勞動事件法第11條 亦有明文。又按確認僱傭關係存在,應以受僱人於受僱期間 之工資總額,為其所得受之利益。而請求確認僱傭關係存在 、給付薪資及按月提撥勞工退休金,雖為不同訴訟標的,惟 自經濟上觀之,其訴訟目的一致,不超出終局標的範圍,訴 訟標的之價額,應擇其中價額較高者定之(最高法院110年 度台抗字第1247號裁定參照)。 二、查原告聲明:㈠請求確認兩造間僱傭關係存在;㈡被告自民國 113年7月10日起至原告復職之日止,按月於每月1日給付原 告新臺幣(下同)29,000元,及自各期應給付之日翌日起至 清償日止,按年息百分之5計算之利息;㈢被告應自113年7月 10日起至原告復職之日止,按月提撥勞工退休金1,818元至 原告勞工退休金帳戶。經核前揭原告聲明雖為不同訴訟標的 ,自經濟上觀之,其訴訟目的一致,不超出終局標的範圍, 訴訟標的之價額,應擇其中價額較高者定之:  ㈠聲明㈠部分:參諸勞工年滿65歲者,雇主得強制其退休,為勞 動基準法第54條第1項第1款所明定,是關於確認僱傭關係存 在之訴訟標的價額,若權利存續期間不確定者,應推定其存 續期間至勞工滿65歲退休時為止。查本件原告為75年次,起 訴時為38歲餘,距強制退休之65歲顯逾5年,依勞動事件法 第11條規定,應以5年計算僱傭關係存在之利益。是以原告 主張每月平均薪資計算,本項訴訟標的價額核定為174萬元( 計算式:29,000元×12個月×5年=174萬元)。  ㈡聲明㈡部分:聲明㈡係因定期給付涉訟,依勞動事件法第11條 規定,原告復職之日尚未確定,應推定其存續期間。參考確 認僱傭關係存在等事件,勞工通常於案件確定後即復職;又 本件訴訟標的價額逾150萬元,屬於得上訴第三審之事件, 酌以各級法院辦案期限實施要點之規定,民事通常程序第一 、二、三審審判案件之期限分別為2年、2年6個月及1年6個 月,則本件辦案期限為6年,可推知如原告之主張為有理由 ,則原告於本件訴訟繫屬之日即113年11月15日起6年內可復 職,故原告聲明㈡之存續期間可推定為6年,惟依勞動事件法 第11條規定,應以5年計算。復加計聲明㈡請求之起訴前孳息 898元(詳如附表,元以下四捨五入,下同),則聲明㈡之訴 訟標的價額應為1,740,898元【計算式:29,000元×12個月×5 年+898元=1,740,898元】。  ㈢聲明㈢部分:聲明㈢亦因定期給付涉訟,揆諸上開說明,原告 權利存續期間應推定為5年,則聲明㈢之訴訟標的價額應為10 9,080元【計算式:1,818元×12個月×5年=109,080元】。從 而訴訟標的價額,應擇其中價額較高者即以聲明㈡之價額1,7 40,898元定之。 三、本件訴訟標的價額為1,740,898元,原應徵第一審裁判費18, 325元,惟原告係提起確認僱傭關係之訴,依勞動事件法第1 2條第1項規定,應暫免徵收依民事訴訟法所定裁判費之3分 之2,故原告暫應繳納第一審裁判費6,108元,未據原告繳納 。茲依民事訴訟法第249條第1項但書規定,限原告於收受本 裁定送達10日內補繳裁判費,逾期不繳,即駁回其訴,爰裁 定如主文。 中華民國113年12月10日          勞動法庭  法 官 徐沛然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裁定關於核定訴訟標的價額之核定,應於送達後10日內 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繳納抗告費新臺幣1,000元;若經合法抗 告,命補繳裁判費之裁定,並受抗告法院之裁判。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10  日                書記官  游峻弦   附表:聲明㈡起訴前孳息 編號 計算本金 起算日 終止日 計算基數 年息 給付總額 1 29,000元 113年8月1日 113年11月14日 (106/365) 5% 421.1元 2 29,000元 113年9月1日 113年11月14日 (75/365) 5% 297.95元 3 29,000元 113年10月1日 113年11月14日 (45/365) 5% 178.77元 小計 897.82元

2024-12-10

CHDV-113-勞補-94-20241210-1

簡上
臺灣彰化地方法院

給付車輛修繕費

臺灣彰化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簡上字第131號 附帶上訴人 即被上訴人 陳珮瑄 附帶被上訴人 即上訴人 侯穎承 住彰化縣○○鎮○○路0段000巷00弄0 號 按提起附帶上訴,應依民事訴訟法第77條之16規定繳納裁判費, 此為必須具備之程式。又附帶上訴有應繳而未繳裁判費者,審判 長應定期間先命其補正,如不於期間內補正者,即為附帶上訴不 合法,第二審法院應以裁定駁回之,此觀民事訴訟法第444條第1 項規定即明。且依據同法第436條之1第3項,上開規定於簡易程 序之第一審裁判之上訴程序亦有準用。查上列當事人間給付車輛 修繕費事件,經上訴人提起上訴後,附帶上訴人於113年11月26 日具狀提起附帶上訴,附帶上訴部分之之訴訟標的金額為新臺幣 (下同)52,520元,應徵第二審裁判費1,500元,未據附帶上訴 人繳納。茲依前揭規定,限附帶上訴人於收受本裁定送達後10日 內逕向本院如數補繳,逾期不繳,即駁回上訴,特此裁定。 中華民國113年12月9日 民事第一庭 審判長法 官 陳弘仁 法 官 詹秀錦 法 官 徐沛然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本件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9 日 書記官 游峻弦

2024-12-09

CHDV-113-簡上-131-20241209-1

本網站部分內容為 AI 生成,僅供參考。請勿將其視為法律建議。

聯絡我們:[email protected]

© 2025 Know9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