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蕭琮翰

共找到 105 筆結果(第 81-90 筆)

附民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

組織犯罪防制條例等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刑事附帶民事訴訟裁定 112年度附民字第1150號 原 告 王政義 被 告 張鋒宇 上列被告因違反組織犯罪防制條例等案件(本院112 年度金訴字 第755 號),經原告提起請求損害賠償之附帶民事訴訟,因事件 繁雜非經長久之時日不能終結其審判,應依刑事訴訟法第504 條 第1 項之規定將本件附帶民事訴訟移送本院民事庭,特此裁定。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24 日 刑事第七庭 審判長法 官 彭 全 曄 法 官 劉 思 吟 法 官 吳 昱 農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本裁定不得抗告 書記官 蕭 琮 翰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24 日

2025-01-24

PCDM-112-附民-1150-20250124-1

審交簡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

過失傷害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刑事簡易判決 113年度審交簡字第550號 公 訴 人 臺灣新北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被 告 蔡秉樺 上列被告因過失傷害案件,經檢察官提起公訴(113 年度偵字第 9038號),因被告自白犯罪,本院認宜以簡易判決處刑(原審理 案號:113 年度審交易字第1178號),判決如下:   主 文 蔡秉樺犯過失傷害罪,處拘役三十日,如易科罰金,以新臺幣一 千元折算一日。   事實及理由 壹、本案犯罪事實及證據,除下列事項應予刪除、補充或更正外 ,餘均引用附件即檢察官起訴書之記載: 一、附件犯罪事實欄一第8 行所載之「新北市」,應予刪除。 二、附件犯罪事實欄一第9 行所載之「行駛在前,行經上址」, 應補充、更正為「行駛在前,行經上址正欲左轉之際」。 三、附件犯罪事實欄一之末,應補充「蔡秉樺於本件交通事故發 生後,在未被有偵查權限之機關或公務員發覺犯罪前,即向 據報到場處理之警員表明係肇事者,並接受其後審判」。 四、補充「道路交通事故肇事人自首情形記錄表1 份(參113 年 度偵字第9038號卷第46頁)」、「被告蔡秉樺於113 年11月 4 日本院準備程序時之自白(參本院113 年度審交易字第11 78號卷附當日筆錄)」為證據。 貳、論罪科刑: 一、核被告蔡秉樺所為,係犯刑法第284 條前段之過失傷害罪。 又被告於肇事後,在犯罪未被有偵查權限之機關或公務員發 覺前,即向據報到場處理之警員表明係肇事者,而願接受裁 判等情,此觀卷附道路交通事故肇事人自首情形記錄表1 份 可明,其合於自首要件,得依刑法第62條前段規定減輕其刑 。 二、審酌被告為領有合格駕駛執照之人,在公用道路上騎乘普通 重型機車之期間,本應時時注意並遵守道路交通安全規則, 以維護自身及其他用路人之生命、身體或財產之安全,卻於 案發時地,駛入來車道連續超車而疏未注意前方騎乘機車之 告訴人劉瀚林正欲左轉,雙方因而發生碰撞,造成本件交通 事故,致告訴人受有附件犯罪事實欄一所示之諸多傷勢,自 有不該,兼衡被告之素行實況、教育程度、職業、家庭經濟 狀況,以及犯後始終坦承犯行,態度勉可,然迄今未能與告 訴人達成和解或成立調解,亦未取得告訴人之諒解等一切情 狀,量處如主文所示之刑,並諭知易科罰金之折算標準,以 資處罰。 參、依刑事訴訟法第449 條第2 項、第3 項、第454 條第2 項( 依刑事判決精簡原則,僅記載程序法條文),逕以簡易判決 處刑如主文。 肆、如不服本判決,得於收受判決書送達之翌日起10日內向本院 提出上訴狀,上訴於本院第二審合議庭(須附繕本)。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23  日         刑事第二十四庭 法 官 李俊彥 上列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書記官 蕭琮翰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23  日 附錄本案論罪科刑法條全文: 中華民國刑法第284 條 因過失傷害人者,處1 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10萬元以下罰金 ;致重傷者,處3 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30萬元以下罰金。 -------------------------------------------------------- 附件: 臺灣新北地方檢察署檢察官起訴書                    113年度偵字第9038號   被   告 蔡秉樺 男 21歲(民國00年00月00日生)             住○○市○○區○○○路000號2樓             國民身分證統一編號:Z000000000號 上列被告因過失傷害案件,業經偵查終結,認應提起公訴,茲將 犯罪事實及證據並所犯法條分敘如下:     犯罪事實 一、蔡秉樺於民國112年7月4日15時17分許,騎乘車牌號碼000-0 000號普通重型機車,沿新北市三重區仁美街往自強路方向 行駛,行經新北市三重區仁美街與溪尾街108巷46弄口時, 本應注意車前狀況,且在前行車連貫2輛以上者,不得超車 ,而依當時情形,天候佳、日間自然光線、市區道路柏油路面 乾燥、無缺陷、無障礙物、視距良好,並無不能注意之情事, 竟疏未注意及此,貿然駛入來車道連續超車,適劉瀚林騎乘 車牌號碼000-0000號普通重型機車,沿新北市同方向行駛在 前,行經上址,因閃避不及而與蔡秉樺所騎乘之上開普通重 型機車發生碰撞,致劉瀚林人車倒地,因而受有右側膝部挫 傷併滑膜囊腫、右側腕部擦傷、右側手肘擦傷、右側腕部扭 傷等傷害。 二、案經劉瀚林訴由新北市政府警察局三重分局報告偵辦。     證據並所犯法條 一、上揭犯罪事實,業據被告蔡秉樺於警詢及偵查中坦承不諱, 核與證人即告訴人劉瀚林於警詢及偵查中之證述相符,復有 新北市聯合醫院乙種診斷書、監視器畫面、道路交通事故現 場圖、道路交通事故調查報告表㈠㈡新北市政府警察局三重交 通分隊道路交通事故談話紀錄表、現場照片新北市政府車輛 行車事故鑑定會鑑定意見書(新北車鑑字第0000000號)各1 份附卷可考,足認被告自白與事實相符,被告犯嫌應堪認定 。 二、核被告所為,係犯刑法第284條前段之過失傷害罪嫌。 三、依刑事訴訟法第251條第1項提起公訴。   此 致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5   月  7   日                檢 察 官 徐 千 雅

2025-01-23

PCDM-113-審交簡-550-20250123-1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

聲請撤銷處分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刑事裁定 114年度聲字第350號 聲 請 人 即 被 告 洪晟凱 上列聲請人即被告因詐欺案件(本院114 年度訴字第52號),不 服本院受命法官於民國114 年1 月17日所為之羈押處分,聲請撤 銷,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聲請駁回。   理 由 一、聲請意旨略以:聲請人即被告洪晟凱因涉犯詐欺案件,經檢 察官起訴移審鈞院訊問後,由鈞院承審之受命法官以本案被 告如能提出新臺幣(下同)8 萬元具保及限制住居在戶籍地   ,則無羈押之必要,但因被告家人經濟能力不足,又因前積 欠高利貸無法還款,致被告無法以上開金額具保而經羈押。 惟被告會與家人一起與被害人溝通還款方式、時間,確定會 與被害人達成和解,並配合日後審理、執行程序之進行,並 限制住居在戶籍地新北市○○區○○街00號5 樓,請鈞院審酌降 低具保金額為適當之處理等語。 二、按對於審判長、受命法官、受託法官或檢察官所為關於羈押 之處分有不服者,受處分人得聲請所屬法院撤銷或變更之;   依本編規定得為撤銷或變更之聲請而誤為抗告者,視為已有   聲請,刑事訴訟法第416 條第1 項第1 款、第418 條第2 項 後段定有明文。查本件聲請人即被告係於本院114 年度訴字 第52號詐欺案件於民國114 年1 月17日移審訊問時,經該案 受命法官訊問後諭知如能以8 萬元具保,並限制住居於上址 戶籍地,應可擔保日後審理、執行程序之進行,則無羈押之 必要,惟其後因被告覓保無著,予以羈押處分,其不服該處 分而具狀抗告,核諸被告該羈押處分,係屬受命法官所為關 於羈押之處分,依上揭規定,如有不服應係得聲請所屬法院 撤銷或變更之,被告雖誤為抗告,惟依上揭規定,仍視為已 有撤銷本件羈押處分之聲請,合先敘明。又按法院對被告執 行羈押,其本質在於確保刑事偵查、審判程序之完成及刑事 執行之保全,或預防反覆實施特定犯罪,以維護社會秩序, 保障社會安全,而對被告所實施剝奪人身自由之強制處分; 法院經訊問被告後,斟酌訴訟進行程度、犯罪性質、犯罪實 際情狀及其他一切情事,認有法定羈押原因,且非予羈押, 顯難進行追訴、審判或執行,或有一定之事實可認為其在受 確定判決前有一再實施重大類似犯罪、具高再犯率慣犯特性 犯罪或繼續實施之虞,有處以拘禁以防止其危害之預防性羈 押者,即具備羈押之必要,當依職權為合於目的性之裁量。 三、經查:   ㈠本件被告因本院114 年度訴字第52號詐欺案件於114 年1    月17日起訴移審時,經該案受命法官訊問後,被告坦承犯 行,復經受命法官審酌依被告供述坦承及卷附事證,足認 其涉犯該案被訴刑法第339 條之4 第1 項第3 款之以網際 網路對公眾散布而犯詐欺取財、同法第339 條第1 項之詐 欺取財等罪嫌重大,又被告前曾於112 年10月間以相同手 法犯罪,亦有本院113 年度審訴字第599 號判決可佐,再 被告於訊問時自陳本案犯罪動機係因積欠高利貸,審酌被 告本案與前案犯罪時間係於112 年10月至113 年8 月間, 在其經濟能力未能大幅改善前,有事實足認其有反覆實施 詐欺、加重詐欺等犯罪之虞,然考量被告本案羈押已近2    個月,經此偵查程序,應當知所警惕,且有意願與告訴人 進行和解,而被告前案亦有與部分告訴人達成和解,堪認 被告有試圖彌補自身犯行之意,經依比例原則衡酌,對於 被告人身自由之限制、公共利益及社會秩序之維護、國家 司法權有效之行使,認被告如能提出8 萬元具保,並限制 住居於上址戶籍地,應可擔保日後審理、執行程序之進行    ,則無羈押之必要。惟其後被告覓保無著,復經受命法官    諭知以上揭有事實足認其有反覆實施詐欺、加重詐欺等犯 罪之虞為由,因認有羈押之必要,而依刑事訴訟法第101    條之1 第1 項第7 款規定予以羈押處分在案。   ㈡被告雖主張上開聲請意旨云云,然核諸:    ⒈被告本案被訴於113 年4 月17日起至同年7 月22日間於 網路發布佯以販售電動麻將桌訊息,詐騙如起訴書附表 一所示被害人吳秉宸等3 人匯款至指定帳戶;於113 年 5 月12日起至同年8 月11日間,佯向起訴書附表二所示 於網路徵求販售電動麻將桌之被害人黎芳芳等6 人詐騙 匯款至指定帳戶,涉犯上開被訴之以網際網路對公眾散 布而犯詐欺取財、普通詐欺取財等罪嫌,已據被告於本 院該案受命法官移審訊問時坦承不諱,復有卷附相關事 證可資審酌,是被告涉犯該案被訴之上開以網際網路對 公眾散布而犯詐欺取財、普通詐欺取財等罪嫌堪認重大 。    ⒉次查,本件被告雖就被訴涉犯上開等罪嫌於移審訊問時 供認不諱,然綜衡其被訴所涉犯罪情節,可見其所犯詐 欺被害人眾多,牟取不法利益已數月之久,且其涉犯本 院113 年度審訴字第599 號詐欺前案,亦經本院判決認 其於112 年10月至11月間詐欺犯罪手法與本案相同,被 害人亦多達13人,可見其涉有長期對眾多被害人反覆為 詐欺犯行以謀不法利益,此外其自陳犯罪動機係因經濟 不佳且積欠高利貸債務,顯見其在經濟困窘及暴利誘引 之下仍有持續犯罪之可能,是衡諸上情等事實,亦足認 被告有反覆實施上開加重詐欺取財、普通詐欺取財等同 一犯罪之虞。    ⒊被告上開聲請意旨雖主張其有與被害人和解意願,並配 合日後審理、執行程序之進行,期能降低具保金額免予 羈押云云,然稽之本案受命法官上開對被告為羈押處分 之理由,係綜合審酌上開諸情因認被告如能提出8 萬元 具保,並限制住居於上址戶籍地,應可擔保日後審理、 執行程序之進行,如未能以上開金額具保,則合於上揭 羈押規定要件,而予以羈押處分,是被告上開片面空泛 要求降保,要難採為撤銷羈押處分理由之所據。   ㈢綜上,本件該案受命法官因被告起訴移審訊問後,以被告 承認犯罪,且審酌卷附事證可認其涉犯該案被訴之上開以 網際網路對公眾散布而犯詐欺取財、普通詐欺取財等罪嫌 重大,如未能以上開金額具保擔保日後審理程序進行,則 以所涉犯上開加重、普通詐欺取財等罪嫌有事實足認有反 覆實行同一犯罪之虞,因認有羈押之必要,而依刑事訴訟 法第101 條之1 第1 項第7 款規定予以羈押處分,核係為 預防反覆實施特定犯罪,以維護社會秩序,保障社會安全 ,而對被告所實施剝奪人身自由之預防性羈押之強制處分 。又衡酌被告犯案情節對社會法益之侵害,以及該羈押處 分對被告人身自由之限制,本院認其羈押之原因及必要性 均存在,亦查無刑事訴訟法第114 條各款所定之不得駁回 停止羈押聲請之情形存在,核屬本於職權合於目的性裁量 之適法行使,本院審酌上開各情,原處分並無任何違法    、不當或逾越比例原則之處。被告所執前詞,指摘原處分 不當,聲請撤銷或變更原羈押處分,揆諸上揭說明,為無 理由,自應予駁回。 四、爰依刑事訴訟法第416 條第4 項、第412 條,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23  日         刑事第七庭 審判長法 官 彭 全 曄                  法 官 劉 思 吟                  法 官 吳 昱 農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不得抗告                  書記官 蕭 琮 翰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23  日

2025-01-23

PCDM-114-聲-350-20250123-1

審易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

毀損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刑事判決 113年度審易字第4390號 公 訴 人 臺灣新北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被 告 古輝明 上列被告因毀損案件,經檢察官提起公訴(113 年度調偵字第16 48號),本院判決如下:   主 文 本件公訴不受理。   理 由 一、公訴意旨略以:被告古輝明因對告訴人詹雅淇之胞弟詹毅鴻 有所不滿,於民國113 年4 月25日1 時33分許,在新北市○○ 區○○路000 巷00號前,竟基於毀損他人物品之犯意,持不明 器物將告訴人所有,由詹毅鴻使用而停放該處之車牌號碼00 0-0000號普通重型機車之油線與前煞車線剪斷,致令不堪用 ,足以生損害於告訴人。因認被告涉犯刑法第354 條之毀損 罪嫌等語。 二、按告訴乃論之罪,告訴人於第一審辯論終結前得撤回其告訴 ;告訴經撤回者,應諭知不受理之判決;諭知不受理之判決 ,得不經言詞辯論為之,刑事訴訟法第238 條第1 項、第30 3 條第3 款、第307 條分別定有明文。 三、查本件告訴人告訴被告毀損案件,起訴書認被告係犯刑法第 354 條之毀損罪嫌,依同法第357 條之規定,須告訴乃論。 被告與告訴人已在本院成立調解(由告訴人委任詹毅鴻到場 進行調解),告訴人復於114 年1 月8 日即第一審辯論終結 前具狀撤回對被告之告訴,有前述調解筆錄影本、刑事撤回 告訴狀各1 份在卷可參,揆諸首開說明,本件不經言詞辯論 ,逕為諭知不受理之判決。 四、據上論斷,應依刑事訴訟法第303 條第3 款、第307 條,判 決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23  日          刑事第二十四庭 法 官 李俊彥 上列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判決送達後20日內敘明上訴理由,向本院提 出上訴狀 (應附繕本) ,上訴於臺灣高等法院。其未敘述上訴理 由者,應於上訴期間屆滿後20日內向本院補提理由書「切勿逕送 上級法院」。                  書記官 蕭琮翰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23  日

2025-01-23

PCDM-113-審易-4390-20250123-1

審交附民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

過失傷害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刑事附帶民事訴訟裁定 113年度審交附民字第912號 原 告 劉瀚林 被 告 蔡秉樺 上列被告因過失傷害案件(113 年度審交簡字第550 號),經原 告提起請求損害賠償之附帶民事訴訟,因事件繁雜非經長久之時 日不能終結其審判,應依刑事訴訟法第487 條第1 項、第504 條 第1 項之規定,將本件附帶民事訴訟移送本院民事庭,特此裁定 。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23 日 刑事第二十四庭 審判長法 官 李俊彥 法 官 黎錦福 法 官 朱學瑛 不得抗告。 書記官 蕭琮翰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23 日

2025-01-23

PCDM-113-審交附民-912-20250123-1

審簡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

毀損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刑事簡易判決 113年度審簡字第1458號 公 訴 人 臺灣新北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被 告 邱宏芳 上列被告因毀損案件,經檢察官提起公訴(113 年度偵字第3880 7 號),因被告自白犯罪,本院認宜以簡易判決處刑(原審理案 號:113 年度審易字第3711號),判決如下:   主 文 邱宏芳犯毀損他人物品罪,處罰金新臺幣二千元,如易服勞役 ,以新臺幣一千元折算一日。   事實及理由 壹、本件犯罪事實、證據及應適用之法條,除下列事項應予補充 外,餘均引用附件即檢察官起訴書之記載: 一、附件證據並所犯法條欄一編號2 所載之「證人即告訴人李君 輝之指證」,應補充為「證人即告訴人李君輝於警詢之指證 」。 二、補充「車輛詳細資料報表1 份(參113 年度偵字第38807 號 卷第8 頁)」、「被告邱宏芳於113 年11月4 日本院準備程 序時之自白(參本院113 年度審易字第3711號卷附當日筆錄 )」為證據。 貳、審酌被告邱宏芳與告訴人李君輝素不相識又無仇怨,因偶然 目睹告訴人所有之機車擅自停放在人行道上,對往來之路人 造成通行上之不便,未能尋求合法之途徑妥適處理,逕持其 先前爬山時拾得之頁岩,劃破該機車之坐墊,致令該坐墊破 損而不堪用,仍有不該,兼衡被告之素行實況、教育程度、 職業、家庭經濟與生活狀況、犯後始終坦承犯行,態度勉可 ,然迄今未能與告訴人達成和解或成立調解,亦未獲得告訴 人之諒解等一切情狀,量處如主文所示之刑,並諭知如易服 勞役之折算標準,以資處罰。 參、未扣案之前述頁岩1 個,固為被告實行本件犯行之犯罪工具 ,然僅係其爬山時撿拾之石塊,且核非違禁物或須義務沒收 之物,公訴意旨亦無聲請諭知沒收,足見對之沒收欠缺刑法 上重要性,故不予宣告沒收、追徵。 肆、依刑事訴訟法第449 條第2 項、第3 項、第454 條第2 項( 本件依刑事判決精簡原則,僅記載程序法條文),逕以簡易 判決處刑如主文。 伍、如不服本判決,得自收受送達之翌日起20日內,向本院提出 上訴狀,上訴於本院第二審合議庭(須附繕本)。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23  日         刑事第二十四庭 法 官 李俊彥 上列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書記官 蕭琮翰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23  日 附錄本案論罪科刑法條全文: 中華民國刑法第354 條 毀棄、損壞前二條以外之他人之物或致令不堪用,足以生損害於 公眾或他人者,處2 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1 萬5 千元以下罰 金。 -------------------------------------------------------- 附件: 臺灣新北地方檢察署檢察官起訴書                   113年度偵字第38807號   被   告 邱宏芳 男 67歲(民國00年0月00日生)             住○○市○○區○○街000巷00號4樓             國民身分證統一編號:Z000000000號 上列被告因毀棄損壞案件,已經偵查終結,認應提起公訴,茲將 犯罪事實及證據並所犯法條分敘如下:     犯罪事實 一、邱宏芳與李君輝互不相識,竟基於毀棄損壞之犯意,於民國 113年6月10日19時19分許,在新北市○○區○○路000號前,手 持頁岩將李君輝所有、停放在該處之車牌號碼000-0000號普 通重型機車坐墊割破,致上開機車坐墊破損不堪使用,足以 生損害於李君輝。 二、案經李君輝訴請新北市政府警察局中和分局報告偵辦。     證據並所犯法條 一、證據清單及待證事實: 編號 證據名稱 待證事實 1 被告邱宏芳於警詢及偵查中之供述 坦認有於上開時、地,手持頁岩劃、割告訴人所有上開機車座墊之事實。 2 證人即告訴人李君輝之指證 佐證有於上開時、地,其所有上開機車坐墊遭人毀損之事實。 3 監視器錄影檔案光碟1片、監視器錄影翻拍照片暨告訴人所有上開機車坐墊遭毀損之照片3張 佐證全部犯罪事實。 二、核被告邱宏芳所為,係犯刑法第354條之毀棄損壞罪嫌。 三、依刑事訴訟法第251條第1項提起公訴。   此 致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8   月  19  日                檢 察 官 廖姵涵

2025-01-23

PCDM-113-審簡-1458-20250123-1

審交簡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

過失傷害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刑事簡易判決 113年度審交簡字第551號 公 訴 人 臺灣新北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被 告 黃世忠 上列被告因過失傷害案件,經檢察官提起公訴(113 年度偵字第 37556 號),因被告於偵查中自白犯罪,本院認宜改以簡易判決 處刑程序(原審理案號:113 年度審交易字第1451號),判決如 下:   主 文 黃世忠犯過失傷害罪,處拘役四十日,如易科罰金,以新臺幣一 千元折算一日。   事實及理由 壹、本案犯罪事實及證據,除補充「道路交通事故肇事人自首情 形記錄表1 份(參113 年度他字第4138號卷第34頁)」為證 據外,餘均引用附件即檢察官起訴書之記載。 貳、論罪科刑: 一、核被告黃世忠所為,係犯刑法第284 條前段之過失傷害罪。 又被告於肇事後,在犯罪未被有偵查權限之機關或公務員發 覺前,即向據報到場處理之警員表明係肇事者,而願接受裁 判等情,此觀卷附道路交通事故肇事人自首情形記錄表1 份 可明,其合於自首要件,得依刑法第62條前段規定減輕其刑 。 二、審酌被告為領有合格職業駕駛執照之人,在公用道路上駕駛 營業大客車之期間,本應時時注意並遵守道路交通安全規則 ,以維護自身、車內乘客及其他用路人之生命、身體或財產 之安全,卻於案發時地,駕車未注意車前狀況致追撞告訴人 黃宏鈞駕駛之自用小貨車,並造成告訴人受有附件犯罪事實 欄一所示之傷害,甚為不該,兼衡被告之素行實況、教育程 度、職業、家庭經濟狀況,以及犯後坦承犯行,態度勉可, 然迄今未能與告訴人達成和解或成立調解,亦未取得告訴人 之諒解等一切情狀,量處如主文所示之刑,並諭知易科罰金 之折算標準,以資處罰。 參、依刑事訴訟法第449 條第2 項、第3 項、第454 條第2 項( 依刑事判決精簡原則,僅記載程序法條文),逕以簡易判決 處刑如主文。 肆、如不服本判決,得於收受判決書送達之翌日起10日內向本院 提出上訴狀,上訴於本院第二審合議庭(須附繕本)。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23  日         刑事第二十四庭 法 官 李俊彥 上列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書記官 蕭琮翰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23  日 附錄本案論罪科刑法條全文: 中華民國刑法第284 條 因過失傷害人者,處1 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10萬元以下罰金 ;致重傷者,處3 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30萬元以下罰金。 -------------------------------------------------------- 附件: 臺灣新北地方檢察署檢察官起訴書                   113年度偵字第37556號   被   告 黃世忠 男 51歲(民國00年0月00日生)             住○○市○○區○○街00巷0弄0號5             樓             國民身分證統一編號:Z000000000號 上列被告因過失傷害案件,已經偵查終結,認應提起公訴,茲將 犯罪事實及證據並所犯法條分敘如下:     犯罪事實 一、黃世忠於民國112年10月23日13時54分許,駕駛車牌號碼000-0 0號民營公車,沿新北市三重區中山橋行駛,行經中山橋下中興 北街匝道,本應注意行車時應注意車前狀況,並隨時採取必要之 措施,而依當時情形,又無不能注意情事,竟疏未注意及此 ,貿然前行,適有黃宏鈞駕駛車牌號碼000-0000號自用小貨 車於同向前方,黃世忠煞避不及,撞擊黃宏鈞,致黃宏鈞受 有胸部鈍傷、左上肢擦挫傷等傷害。嗣黃世忠於肇事後,犯 罪偵查機關未發覺前,乃主動向到醫院處理事務之警員自首 ,即陳明其為肇事者並願接受裁判。 二、案經黃宏鈞告訴偵辦。     證據並所犯法條 一、上揭犯罪事實,業據被告黃世忠於偵查中坦承不諱,核與告 訴人黃宏鈞於偵查中指訴之情節相符,並有道路交通事故現 場圖、道路交通事故調查報告表㈠㈡、交通事故談話記錄表、 輔仁大學附設醫院診斷證明書、新北市政府警察局道路交通 事故初步分析研判表、車損及現場照片在卷可稽,足認被告 之自白與事實相符,其犯嫌應堪認定。 二、核被告所為,係犯刑法第284條前段之過失傷害罪嫌。被告 於本案車禍後,於有偵查犯罪權限之機關或公務員查知其為 肇事者前,主動向到醫院處理事務之警員自首,,有道路交 通事故肇事人自首情形記錄表附卷可稽,請依刑法第62條前 段規定,減輕其刑。 三、依刑事訴訟法第251條第1項提起公訴。   此 致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7   月  23  日                檢 察 官 林承翰

2025-01-23

PCDM-113-審交簡-551-20250123-1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

假釋中交付保護管束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刑事裁定 114年度聲字第281號 聲 請 人 臺灣新北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受 刑 人 林欣怡 上列受刑人因毒品危害防制條例等案件,經聲請人聲請假釋中付 保護管束(114 年度執聲付字第53號),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林欣怡假釋中付保護管束。   理 由 一、聲請意旨略以:受刑人林欣怡因毒品危害防制條例等案件, 經鈞院等判處應執行有期徒刑8 年7 月確定,於民國106 年 9 月12日送監執行,嗣經法務部於114 年1 月16日核准假釋 在案,爰依刑法第93條第2 項、刑事訴訟法第481 條第1 項 等規定,聲請裁定受刑人在假釋中付保護管束等情。 二、本院審核有關文件,認聲請為正當,爰依刑事訴訟法第481   條第1 項、刑法第93條第2 項、第96條但書,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20  日            刑事第七庭 法 官 彭 全 曄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誤。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                  書記官 蕭 琮 翰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20  日

2025-01-20

PCDM-114-聲-281-20250120-1

審簡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

毀損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刑事簡易判決 114年度審簡字第30號 公 訴 人 臺灣新北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被 告 卓坤德 上列被告因毀損案件,經檢察官提起公訴(113 年度調偵字第64 9 號),因被告於準備程序中自白犯罪,本院認宜改依簡易判決 處刑程序審理(原審理案號:113 年度審易字第2024號),並判 決如下:   主 文 卓坤德犯毀損他人物品罪,處拘役十五日,如易科罰金,以新臺 幣一千元折算一日。   事實及理由 一、本案犯罪事實及證據,除補充「被告卓坤德於113 年12月16 日本院準備程序中之自白」為證據外,餘均引用附件即檢察 官起訴書之記載。 二、核被告卓坤德所為,係犯刑法第354 條之毀損他人物品罪。 審酌被告僅因停車代幣遺失,不思依循正當、合法途徑妥適 處理,動輒徒手上掀本件停車場出入口之柵欄,因而造成該 柵欄損壞,欠缺尊重他人財產安全之法治觀念,實屬不該, 兼衡其素行、犯罪之動機、目的、手段、教育程度、職業、 家庭經濟狀況、被告犯後終能坦承犯行,態度勉可,惟迄今 未與告訴人邱受鑾達成和解或成立調解,亦未獲取告訴人之 諒解等一切情狀,量處如主文所示之刑,並諭知如易科罰金 之折算標準,以資處罰。 三、依刑事訴訟法第449 條第2 項、第3 項、第454 條第2 項( 本件依刑事判決精簡原則,僅記載程序法條文),逕以簡易 判決處刑如主文。 四、如不服本判決,得自收受送達之日起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 狀,上訴於本院第二審合議庭(須附繕本)。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17  日         刑事第二十四庭 法 官 李俊彥 上列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書記官 蕭琮翰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17  日 附錄本案論罪科刑法條全文: 中華民國刑法第354 條 毀棄、損壞前二條以外之他人之物或致令不堪用,足以生損害於 公眾或他人者,處2 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1 萬5 千元以下罰 金。 -------------------------------------------------------- 附件: 臺灣新北地方檢察署檢察官起訴書                   113年度調偵字第649號   被   告 卓坤德 男 40歲(民國00年0月00日生)             住○○市○○區○○路00號2樓             國民身分證統一編號:Z000000000號 上列被告因毀棄損壞案件,已經偵查終結,認應提起公訴,茲將 犯罪事實及證據並所犯法條分敘如下:     犯罪事實 一、卓坤德於民國111年3月20日20時7分許,在邱受鑾經營錢都 日式涮涮鍋板橋雙十店所附設之機車停車場(新北市○○區○○ 街0巷0號),因遺失停車場代幣而為逕行與友人林天寶(所涉 毀損罪嫌部分,業經不起訴處分)騎車離去,竟基於毀損他 人器物亦不違反其本意之未必故意,以徒手方式搬動上開停 車場柵欄,致前開柵欄損壞不堪使用,足生損害於邱受鑾, 並旋即搭乘林天寶騎乘之車牌號碼000-0000號普通重型機車 離開現場。 二、案經邱受鑾訴由新北市政府警察局海山分局報告偵辦。     證據並所犯法條 一、證據清單及待證事實: 編號 證據名稱 待證事實 1 被告卓坤德於偵查中之供述 坦承於上開時、地,有為上開舉止之事實。 2 證人即同案被告林天寶於警詢及偵查中之證詞 證明全部犯罪事實。 3 證人即告訴代理人羅秋花之指述 證明全部犯罪事實 4 現場監視器畫面截圖及道路監視器畫面共12張、車輛詳細資料報表1紙 佐證本案犯罪事實。 5 報價單1份 證明停車場柵欄遭受毀損之事實。 二、核被告所為,係犯刑法第354條毀損器物罪嫌。。 三、依刑事訴訟法第251條第1項提起公訴。   此 致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3   月  7   日                檢 察 官 陳璿伊

2025-01-17

PCDM-114-審簡-30-20250117-1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

假釋中交付保護管束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刑事裁定 114年度聲字第258號 聲 請 人 臺灣新北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受 刑 人 黃玫綺 上列受刑人因毒品危害防制條例等案件,經聲請人聲請假釋中付 保護管束(114 年度執聲付字第50號),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黃玫綺假釋中付保護管束。   理 由 一、聲請意旨略以:受刑人黃玫綺因毒品危害防制條例等案件, 經鈞院等判處應執行有期徒刑16年6 月確定,於民國103 年 4 月23日送監執行,嗣經法務部於114 年1 月16日核准假釋 在案,爰依刑法第93條第2 項、刑事訴訟法第481 條第1 項 等規定,聲請裁定受刑人在假釋中付保護管束等情。 二、本院審核有關文件,認聲請為正當,爰依刑事訴訟法第481   條第1 項、刑法第93條第2 項、第96條但書,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17  日            刑事第七庭 法 官 彭 全 曄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誤。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                  書記官 蕭 琮 翰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17  日

2025-01-17

PCDM-114-聲-258-20250117-1

本網站部分內容為 AI 生成,僅供參考。請勿將其視為法律建議。

聯絡我們:[email protected]

© 2025 Know9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