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遷出國外

共找到 250 筆結果(第 81-90 筆)

簡上
臺灣士林地方法院

違反妨害兵役治罪條例

臺灣士林地方法院刑事判決 113年度簡上字第306號 上 訴 人 即 被 告 張偉傑 籍設臺北市○○區○○街00巷00弄0號0樓(已遷出國外) 送達代收人 唐懿萱 選任辯護人 廖偉真律師 方興中律師 上列上訴人即被告因違反妨害兵役治罪條例案件,不服本院中華 民國113年1月19日113年度審簡字第57號第一審刑事簡易判決( 聲請簡易判決處刑案號:112年度偵字第9860號),提起上訴, 本院管轄之第二審合議庭判決如下:   主 文 上訴駁回。   理 由 一、本院審理之範圍:   按上訴得對於判決之一部為之。上訴得明示僅就判決之刑、 沒收或保安處分一部為之,刑事訴訟法第348條第1項、第3 項分別定有明文。又上開規定,依刑事訴訟法第455條之1第 3項規定,於簡易判決之上訴亦準用之。原審判決後,上訴 人即被告張偉傑(下稱被告)提起上訴,其辯護人並當庭明 示僅就量刑部分提起上訴【本院113年度簡上字第306號卷( 下稱本院卷)第133頁】,而檢察官並未上訴,依前開規定 ,本院僅就原判決關於被告之量刑部分審理,至於未表明上 訴之原判決關於犯罪事實、罪名等部分則不屬本院審判範圍 。 二、被告上訴意旨略以:被告所犯之罪,雖依刑法第41條第1項 規定易科罰金得以新臺幣(以下未註明幣別者,均同)1,00 0元、2,000元、3,000元折算1日,原審法官裁量被告如易科 罰金,以3,000元折算1日,雖未逾越法律規定之法定刑內, 然並未考量被告之收入、身分以評估其資力,且被告係於國 外就學後,因個人生涯規劃及受疫情影響回國行程,非如判 決所述在美從事外貿工作,且美國近幾年因COVID-19疫情嚴 重,及通貨膨脹,影響實際收入甚鉅,美國納稅金亦不低, 是被告經濟狀況並非優渥,有其在美國111年之報稅資料所 示其全年所得為美金1萬5,224元及在臺灣之財產所得可稽, 被告因美國工作致無法返臺服兵役,二者無法兼顧,實非被 告所願,倘其在工作尚未穩定之狀況下驟然返臺服兵役,將 影響其返美工作狀況,原審未實際考量被告困難及實際收入 狀況,逕以被告在國外工作之經濟生活狀況為由,即判處被 告如易科罰金,以3,000元折算1日,顯與比例原則、平等原 則有悖,難謂適法;再被告並未對社會安全造成危害,惡性 非重大,其所侵害之法益甚微,又被告無前科,素行尚佳, 於偵查中自白坦承不諱,並表示如工作、生活有穩定安排, 會盡快返臺履行兵役國民義務,可見其犯後態度良好,然原 判決依舊判處有期徒刑4月,易科罰金以3,000元折算1日, 明顯重於司法實務類似個案之處刑結果,大多均為有期徒刑 2至3月,得易科罰金以1,000元折算1日之刑度,且原審判決 理由未盡其說明以3,000元折算1日之理由,亦有判決不備理 由之情形,請鈞院撤銷原判決,減輕其刑或賜予緩刑宣告等 語。 三、駁回上訴之理由:  ㈠按刑事審判之量刑,在於實現刑罰權之分配的正義,故法院 對科刑判決之被告量刑,應符合罪刑相當原則,使罰當其罪 ,此所以刑法第57條明定科刑時應審酌一切情狀,尤應注意 該條所列各款情形,以為科刑輕重之標準。而量刑之輕重, 係實體法上賦予事實審法院得依職權自由裁量之事項,苟法 院於量刑時,已以行為人之責任為基礎,並斟酌刑法第57條 各款所列情狀,而未逾越法定範圍,又未濫用其職權,即不 得遽指為違法(最高法院72年度台上字第669號、75年度台 上字第7033號判決、96年度台上字第760號判決意旨參照) 。次按刑罰之量定,固屬法院自由裁量之職權行使,但仍應 審酌刑法第57條所列各款事由及一切情狀,為酌量輕重之標 準,並非漫無限制,除不得逾越法律所規定之範圍外,並應 具妥當性及合目的性,符合罪刑相當原則。在同一犯罪事實 與情節,如別無其他加重或減輕之原因,下級審法院量定之 刑,亦無過重或失輕之不當情形,則上級審法院對下級審法 院之職權行使,原則上應予尊重(最高法院85年度台上字第 2446號、95年度台上字第6617號判決意旨參照)。  ㈡原審審酌被告明知其為役齡男子,本即有依法服兵役之義務 ,因赴國外求學,於經核准出境後,竟屆期滯留不歸,屢經 主管機關催告仍未返國,而未能完成兵役徵集程序,對國家 徵兵順暢及兵役管理已生危害,實屬可議,惟念其自白坦承 犯行,雖迄今未返國接受徵兵處理,然有表示如工作、生活 有穩定安排後,會盡快返國履行兵役國民義務之犯後態度, 併考量其係因個人生涯規劃及受疫情影響回國行程之犯罪動 機與目的,及其在美從事外貿工作之家庭經濟與生活狀況等 一切情狀,量處有期徒刑4月,並諭知以3,000元折算1日之 易科罰金折算標準;本院認原審就刑之量定,已斟酌刑法第 57條各款所列情形及其他科刑事項,既未逾越法定刑度,又 未濫用裁量之權限,所量處之刑應屬適當,亦無過重或過輕 等顯然失當之情形,於法並無違誤,本院對原審之職權行使 ,自應予以尊重,以維科刑之安定性。  ㈢至被告雖以前詞主張原審量刑過重,所諭知之易科罰金折算 標準亦有不當。惟被告上訴意旨所稱其犯後態度、犯罪原因 、經濟狀況等節,業據原審執為量刑審酌事項,且被告本案 所犯妨害兵役治罪條例第3條第7款之罪,法定本刑為5年以 下有期徒刑,原審綜合上情,僅量處得易科罰金之有期徒刑 4月,難認有何量刑過重之情事;又刑法第41條明定易科罰 金折算標準得裁量以1,000元、2,000元、3,000元折算1日, 衡酌被告於民國108年間即知應返臺履行服兵役之義務,因C OVID-19疫情影響,已多次向臺北市大同區公所申請延期, 最後1次於111年7月20日已出具切結書,承諾於111年12月31 日返臺接受徵兵檢查,然並未遵期返臺,有臺北市大同區公 所108年9月10日北市同兵字第1086020840號函、臺北市大同 區公所送達證書、臺北市大同區公所108年9月12日北市同兵 字第1086021023號公告、臺北市大同區公所公示送達送達證 書、被告委由父親張宗智出具之切結書4紙在卷可稽(臺灣 士林地方檢察署112年度偵字第9860號卷第12至15、17至21 頁),衡以被告於本案偵審期間仍始終未到庭,辯護人並表 示被告目前無返臺計畫等語(本院卷第103頁),堪認被告 於經核准出境後,長期滯留國外不歸,現亦無返臺服役之意 願,其犯罪情節難謂輕微,並已嚴重破壞兵役制度之公平性 ,損及潛在之國防動員兵力,是原審依其犯罪情節、動機與 目的、所生危害、犯後態度、家庭經濟與生活狀況等節,認 本案易科罰金之標準應以3,000元折算1日,方足使被告警惕 ,難認有何違法或不當之處。又被告前固未曾因故意犯罪受 有期徒刑以上刑之宣告,有臺灣高等法院被告前案紀錄表可 參,然以前述其犯罪之動機與情節,本院既已審酌其坦承犯 行等情狀為量刑,若再予以緩刑之宣告,恐難達警惕之效果 ,應認仍有對被告執行刑罰之必要,而不宜為緩刑之宣告。  ㈣綜上所述,原審量刑既已考量刑法所定各項量刑審酌事由, 並無明顯瑕疵或違法情形,故本院對原審所為之刑罰裁量, 自應予尊重,非可任意指摘與撤銷,是被告上訴主張原審量 刑及易刑標準過重,請求撤銷改判並給予緩刑之宣告,均無 理由,應予駁回。 四、末按第二審被告經合法傳喚,無正當之理由不到庭者,得不 待其陳述,逕行判決,刑事訴訟法第371條定有明文。又對 於簡易判決處刑不服而上訴者,得準用上開規定,刑事訴訟 法第455條之1第3項亦有明文。本案被告業經本院合法傳喚 ,有本院送達證書附卷可憑(本院卷第113頁),其於審判 期日無正當理由不到庭,爰不待其陳述,逕為一造辯論判決 ,附此敘明。      據上論斷,應依刑事訴訟法第455條之1第1項、第3項、第368條 、第371條,判決如主文。 本案經檢察官錢義達聲請簡易判決處刑,檢察官馬凱蕙到庭執行 職務。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6  日          刑事第五庭 審判長法 官 黃怡瑜                   法 官 鐘乃皓                   法 官 陳秀慧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本判決不得上訴。                   書記官 許雯婷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6   日 附錄本案論罪科刑法條: 妨害兵役治罪條例第3條 役齡男子意圖避免徵兵處理,而有下列行為之一者,處5年以下 有期徒刑: 一、徵兵及齡男子隱匿不報,或為不實之申報者。 二、對於兵籍調查無故不依規定辦理者。 三、徵兵檢查無故不到者。 四、毀傷身體或以其他方法變更體位者。 五、居住處所遷移,無故不申報,致未能接受徵兵處理者。 六、未經核准而出境,致未能接受徵兵處理者。 七、核准出境後,屆期未歸,經催告仍未返國,致未能接受徵兵 處理者。

2025-02-26

SLDM-113-簡上-306-20250226-1

桃簡
桃園簡易庭

確認土地通行權存在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2年度桃簡字第1511號 原 告 歐長樹 追加 原告 歐長朋 共 同 訴訟代理人 謝志揚律師 複 代理人 謝尚修律師 相 對 人 即追加原告 歐長昇 歐長欣 余歐嬋娟 歐陽長宜 臺北市○○區○○路000巷00弄00號 歐長庚 歐雅珠 (遷出國外,現應受送達處所不明) 歐芷妍 周歐雅惠 鄭歐雅真 歐雅彬 (遷出國外,現應受送達處所不明) 歐雅娟 (遷出國外,現應受送達處所不明) 被 告 陳禹君 駱俊綱 駱俊維 黃仲德 黃仲安 劉興揚 簡子皓 賴禹竹 林國仁 任懋瑄 張雅琪 雷務斌 徐瑞逸 黃筑鈺 賴雿基 賴淂黌 郭姿伶 洪鈺欣 黃震杰 麥美玲 楊雅筑 李權紘 邱繼鎧 林美月 蕭嘉凌 李雅瓊 共 同 訴訟代理人 朱政勳律師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確認土地通行權存在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相對人歐長昇、歐長欣、余歐嬋娟、歐陽長宜、歐長庚、歐雅珠 、歐芷妍、周歐雅惠、鄭歐雅真、歐雅彬、歐雅娟應於本裁定送 達後5日內,就本院112年度桃簡字第1511號確認通行權存在事件 ,追加為原告,逾期未追加,視為已一同起訴。   理 由 一、按訴訟標的對於數人必須合一確定而應共同起訴,如其中一 人或數人拒絕同為原告而無正當理由者,法院得依原告聲請 ,以裁定命該未起訴之人於一定期間內追加為原告。逾期未 追加者,視為已一同起訴,民事訴訟法第56條之1第1項定有 明文。次按民事訴訟法第255條第1項第5款所稱「合一確定 」,與民事訴訟法第56條第1項所謂「合一確定」同義,均 指依法律之規定必須數人一同起訴或一同被訴,否則當事人 適格即有欠缺,原告即因此不能得本案之勝訴判決者而言。 又訴訟標的對於共同訴訟之各人必須合一確定者,係原告對 於多數被告提起共同訴訟,因多數被告間就不同訴訟標的在 實體法上有應為一致判斷之共通事項,為確保裁判解決紛爭 之實際效用,共同訴訟各人之訴訟標的當不宜割裂處理,於 此情形,自可與在法律上有合一確定之必要同視,以求裁判 結果之一致性及達到統一解決紛爭之目的。縱訴訟標的對於 共同訴訟之各人,法律上未規定其中一人所受本案判決之效 力可及於他人,亦非不得類推適用上開條款之規定。再者, 民法第787條規定之袋地通行權,規範目的在使袋地發揮經 濟效用,以達物盡其用之社會整體利益,擴張通行權人之土 地所有權,令周圍地所有人負容忍之義務,二者間須符合比 例原則,是通行權人須在通行之必要範圍,擇其周圍地損害 最少之處所及方法為之。自實質觀之,包含頗強之形成要素 ,法院應依職權認定。法院就各被告以其供通行之共通事項 情形下,法律雖未規定通行權存在之共同訴訟,對於各被告 中一人之裁判效力及於他人,惟依上說明,自得類推適用民 事訴訟法第56條規定,認在通行之必要範圍內,得追加周圍 地之所有人為被告,以達訴訟目的(最高法院109年度台抗 字第1556號裁定意旨可資參照)。準此,為使袋地發揮經濟 效用,以達物盡其用之利益,而擴張通行權人之土地所有權 ,得以損害最少之處所、方法通行周圍地,周圍地所有權人 則負有容忍義務,實質以觀具有形成要素,則袋地倘為數人 所共有,就袋地共有人通行之共通事項,在必要範圍內,參 諸前揭說明,應就袋地共有人間有合一確定之必要,以達訴 訟目的。 二、本件聲請意旨略以:原告歐長樹為坐落於桃園市○○區○○段00 0地號土地(下稱系爭351地號土地)之共有人,而系爭351 地號土地為袋地,與公路並無適宜之關聯,不能為通常使用 ,而有通行被告所有坐落同地段409地號土地(下稱系爭409 地號土地)之必要;又系爭351地號土地如欲通行系爭409地 號土地,必須經過同地段411地號土地(下稱系爭411地號土 地),而追加原告歐長朋為系爭411地號土地之共有人,亦 有通行系爭409地號土地之必要,已於民國113年7月17日具 狀追加為本件原告。現系爭351地號土地為相對人歐長昇、 歐長欣、余歐嬋娟所共有;系爭411地號土地為相對人歐陽 長宜、歐長庚、歐雅珠、歐芷妍、周歐雅惠、鄭歐雅真、歐 雅彬、歐雅娟不願與原告一同起訴,是歐長樹及歐長朋爰依 民事訴訟法第56條之1之規定,聲請裁定追加相對人為本件 原告等語。 三、經查:  ㈠系爭351地號土地共有人為歐長樹及歐長昇、歐長欣、余歐嬋 娟所共有;系爭411地號土地為歐長朋及歐陽長宜、歐長庚 、歐雅珠、歐芷妍、周歐雅惠、鄭歐雅真、歐雅彬、歐雅娟 共有,此有系爭351、411地號土地第一類謄本在卷可稽(本 院卷一第162頁至第163頁、本院卷二第159頁至第161頁)。  ㈡依民法第818條之規定,歐長樹、歐長朋及相對人均得按應有 部分,各就系爭351、411地號土地之全部使用收益,而歐長 樹、歐長朋依民法第787條之規定請求確認通行權存在,規 範目的在於使袋地發揮經濟效用,而擴張通行權人之土地所 有權,令周圍所有人負容忍義務,二者間須符合比例原則, 通行權人在通行之必要範圍內,則其周圍地損害最少之處所 及方法為之,實質上具形成要素,倘僅歐長樹、歐長朋訴請 確認通行權,則系爭351、411地號土地其餘共有人得否依同 一處所、方法通行,恐有疑義。是系爭351、411地號土地之 共有人就袋地通行周圍地之處所、方法或有不同意見,自應 為一致之判斷,以求裁判結果一致,並達到統一解決紛爭之 目的,亦即此訴訟標的對系爭351、411地號土地之全體共有 人具合一確定之必要,揆諸前揭說明,自應認本件訴訟仍屬 固有必要共同訴訟,亦即系爭351、411地號土地之共有人應 有一同起訴之必要。  ㈢本院於113年10月22日依民事訴訟法第56條之1第2項規定於本 裁定前發函予相對人就是否追加為本件原告乙節表示意見之 機會,然迄今相對人均未具狀同意為本件原告,亦未說明不 願為本件原告之正當理由,揆諸前揭說明,原告聲請相對人 追加為本件原告,當屬有據。爰命相對人應於本裁定送達後 5日內,就本院112年度桃簡字第1511號確認通行權存在事件 ,追加為原告,逾期未追加,視為已一同起訴。  四、據上論結,本件聲請為有理由,依民事訴訟法第56條之1規 定,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6  日          桃園簡易庭 法 官 王子鳴 以上為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表明抗告 理由(須附繕本,並應繳納抗告費新台幣1,500 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6  日                書記官 郭宴慈

2025-02-26

TYEV-112-桃簡-1511-20250226-1

司繼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

選任遺產管理人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司繼字第5089號 聲 請 人 中租迪和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陳鳳龍 代 理 人 陳柏棟 上列聲請人聲請選任被繼承人林黃光廷遺產管理人事件,本院裁 定如下:   主 文 聲請駁回。 聲請程序費用由聲請人負擔。   理 由 一、聲請意旨略以:聲請人為被繼承人林黃光廷之債權人,被繼 承人林黃光廷於民國113年7月17日死亡,其子女有羅東生及 林黃大偉,羅東生已向本院聲明拋棄繼承,經本院113年度 司繼字第3846號准予備查在案,林黃大偉已遷出國外,聲請 人對被繼承人之遺產無法行使權利,爰請求選任被繼承人之 遺產管理人。 二、按繼承開始時,繼承人之有無不明,而無親屬會議或親屬會 議未於1個月內選定遺產管理人者,利害關係人或檢察官得 聲請法院選任遺產管理人,並由法院依公示催告程序,定6 個月以上之期限,公告繼承人,命其於期限內承認繼承,民 法第1177條、第1178條定有明文。所謂繼承開始時,繼承人 之有無不明,係指有無配偶及民法第1138條各款血親不明, 如確有繼承人生存,即不得謂繼承人有無不明(最高法院82 年度台上字第1330號判決參照)。   三、經查,聲請人之主張,固據其提出除戶謄本、本票影本、本 院113年度司票字第6710號民事裁定影本、他項權利證明書 影本、抵押權設定契約書影本、繼承系統表、本院拋棄繼承 公告、戶籍謄本及除戶戶籍謄本等為證。惟查,被繼承人林 黃光廷有子林黃大偉尚生存且未拋棄繼承,有卷附繼承系統 表、戶籍謄本及本院索引卡查詢在卷可參。被繼承人林黃光 廷於繼承開始時,尚有子林黃大偉存在,其雖已出境,然無 死亡之紀錄,且未拋棄繼承權,聲請人亦未提出林黃大偉已 死亡之證明資料,難認其客觀上已死亡而無繼承權。從而, 被繼承人林黃光廷既尚有繼承人,即不符合繼承人有無不明 之情形。聲請人聲請選任本件遺產管理人,於法自有未合, 應予駁回。 四、依家事事件法第97條,非訟事件法第21條第1項前段,裁定 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6  日          家事法庭  司法事務官 林怡秋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本裁定抗告須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繳 納抗告費新臺幣1,5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6  日                書 記 官 劉筱薇

2025-02-26

TCDV-113-司繼-5089-20250226-2

臺灣新竹地方法院

宣告死亡

臺灣新竹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亡字第1號 聲 請 人 彭洪美鳳 相 對 人 彭冠龍 上列聲請人聲請死亡宣告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一、聲請駁回。 二、聲請程序費用由聲請人負擔。   理 由 一、聲請意旨略以:聲請人為相對人之母親,相對人於民國73年 2月28日遷出美國,除約80年左右返臺數日後旋即出境,自 此失去聯絡、音訊全無,失蹤後迄今已逾三、四十年,期間 聲請人亦曾多次請託在美親友協尋皆無所獲,聲請人自覺相 對人生機渺茫,否則斷無不和父母親聯絡之理,且相對人在 台並無任何違反法律之紀錄或遭通緝、判刑確定等情事致不 敢返臺,故聲請對相對人為死亡宣告等語。 二、按失蹤人失蹤滿7年後,法院得因利害關係人或檢察官之聲 請,為死亡之宣告,民法第8條第1項定有明文。惟死亡宣告 係為解決自然人失蹤後其住所地之法律關係所設之擬制死亡 法律效果規定,以解消失蹤人於住所地之法律關係,影響失 蹤人權利甚鉅,應審慎認定,倘僅以單純出境,或未與特定 人保持聯繫,在無其他佐證之情況下,是否陷於生死不明之 狀態仍屬可疑時,則尚難認係失蹤。 三、經查,聲請人主張之事實,固據提出戶籍謄本等件為憑,而 相對人係於84年7月15日出境,至今未有再入境之紀錄,亦 有本院依職權調取之入出境資訊連結作業可參(見本院卷第 31頁),堪認相對人確於84年7月15日出境後,未再有入境 紀錄,其生活居住重心非在我國境內之事實。查聲請人雖主 張相對人行方不明、應屬生機渺茫云云,然相對人為00年0 月00日出生之男性,現年僅51歲為青壯之齡,參照內政部公 布之112年臺灣地區新竹縣簡易生命表查詢結果,該年齡男 性之平均餘命約為29.15年,顯然尚有生存在世之高度可能 姓。復查相對人之戶籍資料、入出境資訊連結作業資料,堪 以認定相對人戶籍註記於73年2月28日遷出美國,於82、83 、84年間尚有3次入出境紀錄,足證相對人於此期間仍有在 台活動軌跡,且相對人於84年出境係搭乘EG204號班機前往 日本東京地區(可能再轉機赴美),堪認相對人係有目的性 離去,而非去向不明,自難僅因相對人未與親友聯繫,遽認 其有生死不明之失蹤情形。綜上,本件聲請人僅因相對人遷 出國外未再入境且未與親屬聯絡,即認其已失蹤生死不明, 聲請對相對人為死亡宣告,難認聲請人已盡釋明之責,揆諸 前開說明,聲請人本件聲請於法不合,應予駁回。 四、依家事事件法第154條第3項,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6  日         家事法庭 法   官 林建鼎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本裁定抗告,須於裁定送達後10日之不變期間內,向本院提 出抗告狀(需附繕本),並繳納抗告費新臺幣1,500元(依113年 12月30日發布、114年1月1日施行之臺灣高等法院民事訴訟與非 訟事件及強制執行費用提高徵收額數標準第4條第2項規定,抗告 裁判費提高為新臺幣1,5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6  日              書 記 官 鄭筑尹

2025-02-26

SCDV-114-亡-1-20250226-1

桃司簡聲
桃園簡易庭

公示送達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桃司簡聲字第9號 聲 請 人 賈魯強 相 對 人 LIM CHEE KIONG CHING CHEE PING ELVIN 上列聲請人聲請對相對人為公示送達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准將聲請人對相對人如附件所示意思表示之通知為公示送達。 聲請程序費用新臺幣壹仟元由相對人負擔。並於本裁定確定之翌 日起至清償日止,加給按年息百分之五計算之利息。   理  由 一、按表意人非因自己之過失不知相對人居所者,得依民事訴訟 法公示送達之規定,以公示送達為意思表示之通知,民法第 97條定有明文。 二、聲請意旨略以:聲請人與相對人聲請公司清算事件,因相對 人等遷出國外,致如附件所示之薈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資產 負債表、財產目錄、綜合損益表及稅額計算表、清算後資產 負債表、清算分配報告表、未分配盈餘申報書、財產目錄、 清算期間損益表、清算收支表等件文件意思表示無法送達, 爰聲請裁定准為公示送達,並提出上開文件等為證。經查, 相對人等分別於民國108年10月10日、109年01月18日出境, 有相對人本院桃園簡易庭網路資料查詢表附卷可稽,由此可 知,相對人之住居所已處於不明之狀態,從而,聲請人之聲 請核與首揭法條規定相符,應予准許。 三、依非訟事件法第21條第2 項、第24條第1 項、民事訴訟法第 95條及第78條,裁定如主文。 四、如對本裁定抗告須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 並繳納抗告費新臺幣1,000 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4  日          桃園簡易庭 司法事務官

2025-02-24

TYEV-114-桃司簡聲-9-20250224-1

司聲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

公示送達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司聲字第175號 聲 請 人 良京實業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今井貴志 上列聲請人聲請對相對人為公示送達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聲請駁回。 聲請程序費用新臺幣壹仟伍佰元由聲請人負擔。   理   由 一、按表意人非因自己之過失不知相對人之姓名、居所者,得依 民事訴訟法公示送達之規定,以公示送達為意思表示之通知 ,民法第97條固定有明文,惟由該規定觀之,倘若相對人並 無住居所不明之情形,則無依民事訴訟法公示送達規定,以 公示送達為意思表示之通知之適用。 二、聲請意旨略以:聲請人為將債權讓與之事通知相對人,惟相 對人楊强生已遷出國外,致債權讓與通知函無法送達,為此 聲請裁定准為公示送達等語。並提出債權讓與通知函、債權 讓與證明書等影本及相對人戶籍謄本等正本為證。 三、經本院函詢內政部移民署相對人之入出境資料,確認相對人 楊强生於民國000年0月00日出境後,即未再入境,其於外交 部領事事務局護照申請書所填寫之國外(美國)地址為「59 ASHLEY ROAD EDISON, NEW JERSEY 00000 USA」,此有內 政部移民署民國114年2月10日移署資字第1140018788號函暨 入出國日期紀錄一紙及外交部領事事務局民國114年2月18日 領一字第1145304361號函檢送相對人護照申請書所填寫之國 外地址資料附卷可憑。聲請人未提出向相對人前揭境外地址 無法送達之釋明,尚難逕認其應受送達處所係處於不明之狀 態,本件聲請,核與前揭聲請公示送達之要件不符,應予駁 回。 四、依非訟事件法第21條第2項、第24條第1項、民事訴訟法第78 條,裁定如主文。 五、如不服本裁定,應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 並繳納抗告費新臺幣1,5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4  日          簡易庭司法事務官 黃伃婕

2025-02-24

TCDV-114-司聲-175-20250224-1

壢簡
中壢簡易庭

分割共有物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壢簡字第1342號 原 告 丁○○ 訴訟代理人 黃柏榮律師 上列原告與被告乙○○等間請求分割共有物事件,原告應於收受本 裁定之日起90日內,補正下列事項,逾期即駁回其訴,特此裁定 。應補正之事項: 一、被繼承人黃李蓮妹(身分證統一編號:Z000000000)之除戶 謄本、繼承系統表、及其「全部繼承人」之最新戶籍謄本( 不可省略死亡、遷出國外、現役、監護或輔助宣告、未成年 被告之法定代理人為何人之記事),並補正全體繼承人為被 告;或應提出黃李蓮妹之其他死亡證明文件,或依法聲請財 產管理人或死亡宣告,並於聲請死亡宣告後,於本裁定所示 期間內補正其繼承人或遺產管理人。 二、又繼承人被告丙○○(身分證統一編號:Z000000000)為受監 護宣告之人,應一併陳報其監護人之相關資料。 三、再原告於起訴時將甲○○列為被告,嗣陳報其除戶戶謄本確認 其已死亡,則應具狀撤回對甲○○之請求。另,原告應按附件 被告編號順序,更正訴之本件聲明請求。 四、原告應依前開查得資料補正所有被告姓名、住所,及更新應 受判決事項之聲明,暨依對造人數提出補正所有當事人完整 姓名及地址之起訴狀繕本到院。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4 日 中壢簡易庭 法 官 黃麟捷 以上為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本裁定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4 日 書記官 吳宏明

2025-02-24

CLEV-113-壢簡-1342-20250224-2

家補
臺灣高雄少年及家事法院

代位分割遺產

臺灣高雄少年及家事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家補字第3號 原 告 陽信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己○○ 訴訟代理人 丁○○ 戊○○ 丙○○ 被 告 庚○○ 辛○○○ 子○○ 癸○○ 乙○○ (遷出國外,現應受送達處所不明) 甲○○ 壬○○ 上列原告與被告庚○○等人間請求代位分割遺產事件,原告起訴未 據繳納裁判費,查原告本於債權人之地位,代位債務人庚○○請求 分割其所繼承如附表所示不動產,其訴訟標的價額應以被代位人 庚○○因分割所受利益之客觀價額為準。而原告請求分割被繼承人 楊明和如附表所示之遺產,其價額各如附表價額欄所載,共計新 臺幣(下同)137萬8,308元,又原告主張其應繼分為6分之1,依 上開說明,原告因分割所受利益之客觀價額為如附表說明欄⒋所 示,則本件訴訟標的價額為22萬9,718元。因代位分割遺產為家 事事件法第3條第3項第6款所稱丙類事件,依據同法第23條第1項 規定於請求法院裁判前,應經法院調解;另同條第2項亦規定前 項事件當事人逕向法院請求裁判者,視為調解之聲請,本件原告 具狀請求代位分割遺產,該起訴狀視為調解之聲請,而因財產權 事件聲請調解者,訴訟標的價額10萬元以上,未滿100萬元者, 徵收1,000元,亦為民事訴訟法第77條之20第1項規定。茲依家事 事件法第51條準用民事訴訟法第77條之20第1項規定,應徵調解 聲請費用1,000元,茲依民事訴訟法第249條第1項但書之規定, 限原告於收受本裁定後5日內補繳,逾期未繳,即駁回其起訴, 特此裁定。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4 日 家事第二庭 法 官 黃英彥 上為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本裁定關於核定訴訟標的價額部分得抗告,如不服該部分裁定, 應於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表明抗告理由,並應繳 納裁判費新臺幣1500元,其餘命補繳裁判費部分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4 日 書記官 吳思蒲 附表︰ 編號 遺產項目 價額(新臺幣,元以下四捨五入) 1 高雄市○○區○○段○○段0000地號土地(面積:1,339.22平方公尺,權利範圍:10000分之54) ⑴60萬1,222元 ⑵計算式:8萬3,136元(每平方公尺公告現值)乘以1,339.22(面積)乘以54/10000(權利範圍) 2 高雄市○○區○○段○○段000地號土地(面積:89平方公尺,權利範圍:7分之1) ⑴45萬86元 ⑵計算式:3萬5,400元(每平方公尺公告現值)乘以89(面積)乘以1/7(權利範圍) 3 高雄市○○區○○段○○段0000○號建物(門牌號碼:高雄市○○區○○街000號14樓之1,權利範圍:全部) 32萬7,000元 ⒈上述編號1、2之價額依土地登記謄本所載之113年1月土地公告現值及面積計算(本件本院於113年12月27日收案)。 ⒉上述編號3之價額依最新年度高雄市稅捐稽徵處房屋稅籍證明書所載。 ⒊上述各編號遺產合計為137萬8,308元。 ⒋原告主張其應繼分比例為6分之1,則原告因分割所受之客觀價額為22萬9,718元(計算式:137萬8,308元×1/6=22萬9,718元,小數點後四捨五入)。

2025-02-24

KSYV-114-家補-3-20250224-2

雄司聲
高雄簡易庭

聲請公示送達

臺灣高雄地方法院高雄簡易庭民事裁定 114年度雄司聲字第12號 聲 請 人 良京實業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今井貴志 相 對 人 馬新成 上列聲請人與相對人間聲請公示送達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准將聲請人對相對人如附件所示意思表示之通知為公示送達。 聲請程序費用新臺幣壹仟元由相對人負擔。   理  由 一、按表意人非因自己之過失不知相對人居所者,得依民事訴訟   法公示送達之規定,以公示送達為意思表示之通知,民法第   97條定有明文。 二、本件聲請人主張因相對人已出境,致無法合法送達通知,為   此聲請裁定准為公示送達等情,業據其提出債權讓與通知信 函及戶籍謄本等件為證。經查,相對人於民國92年4 月22日 為遷出國外登記,且無國外地址,此有外交部領事事務局11 4年2月18日領一字第1145304363號函附卷可稽,準此堪認相 對人應為送達處所不明。是聲請人既非因自己過失不知上開 相對人之住居所,致無法為意思表示之通知,其聲請公示送 達,核無不合,應予准許。 三、依非訟事件法第21條第2 項,民事訴訟法第95條、第78條,   裁定如主文。 四、如不服本裁定,應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   並繳納抗告費新臺幣1,5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4  日          高雄簡易庭司法事務官         附記:1.請於收受後7日內將公告及裁定全文含附件登載於新聞   紙(全國版)1天,並將登報證明送院備查。    2.本件毋庸核發確定證明。

2025-02-24

KSEV-114-雄司聲-12-20250224-1

司促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

支付命令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司促字第4722號 債 權 人 星展(台灣)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伍維洪 代 理 人 陳正欽 上債權人聲請對債務人嚴義順發支付命令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聲請駁回。 聲請程序費用新臺幣伍佰元由債權人負擔。   理  由 一、按支付命令之聲請,不合於民事訴訟法第508條至第511條之 規定者,法院應以裁定駁回之,同法第513條第1項定有明文 。次按支付命令之送達,如應於外國為之者,不得行之,同 法第509條第1項後段,亦有明定。 二、經查,本件債權人聲請對債務人發支付命令,惟債務人嚴義 順業已出境並於民國113年6月25日為遷出國外登記,有個人 戶籍資料查詢結果可憑,須向國外送達之。是依上開規定, 該支付命令之聲請應予駁回。 三、依民事訴訟法第513條、第95條、第78條,裁定如主文。 四、如不服本裁定,應於裁定送達10日內,以書狀向本院司法事 務官提出異議,並繳納裁判費新臺幣1,0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1  日          民事庭司法事務官 黃伃婕

2025-02-21

TCDV-114-司促-4722-20250221-1

本網站部分內容為 AI 生成,僅供參考。請勿將其視為法律建議。

聯絡我們:[email protected]

© 2025 Know9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