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否認婚生子女

共找到 63 筆結果(第 1-10 筆)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

否認婚生子女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民事判決 113年度親字第74號 原 告 乙○○ ○ ○○○ ○○○○○ (中文名:喬○○) 訴訟代理人 潘麗茹律師 被 告 乙○○ ○ ○○○ ○○○○○ 之女 特別代理人 丙○○○ 被 告 甲○○ ○○○○ 上列當事人間否認子女事件,本院於民國114年3月13日言詞辯論 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確認被告乙○○ ○ ○○○ ○○○○○ 之女(女,民國000年 0月0日生)非原告乙○○ ○ ○○○ ○○○○○ 自被告甲○○ ○○○○ 受胎所生之婚生子女。 訴訟費用由原告負擔。   事實及理由 壹、程序事項: 一、本件被告乙○○ ○ ○○○ ○○○○○ 之女(下稱喬○○ 之女)於原告乙○○ ○ ○○○ ○○○○○ (中文名: 喬○○)於民國113年6月5日在沙爾德聖保祿修女會醫療財團 法人聖保祿醫院(下稱聖保祿醫院)所產下,有原告提出出 生證明書1紙在卷可憑,被告喬○○之女自出生以來於中華民 國境內由原告所撫育,惟原告主張本件喬○○之女尚無法辦理 戶籍出生、認領登記,故本件原告將其女列被告以「乙○○ ○ ○○○ ○○○○○ 之女」稱之,以下則稱「喬○○之 女」。 二、按對於無訴訟能力人為訴訟行為,因其無法定代理人或其法 定代理人不能行代理權,恐致久延而受損害者,得聲請受訴 法院之審判長,選任特別代理人。民事訴訟法第51條第1項 定有明文。又家事訴訟事件,除本法別有規定外,準用民事 訴訟法之規定,家事事件法第51條亦有明定。本件被告喬○○ 之女現年未滿1歲,無訴訟能力,又無我國戶籍出生登記, 僅可得徵其生母應為原告,原告提起本件否認子女訴訟,而 被告甲○○ ○○○○ (下稱B○○○○○○)雖為喬○○之女之推定 生父,可為喬○○之女之法定代理人,惟B○○○○○○未在中華民 國境內,實際上無從為喬○○之女行代理權,故本院依原告之 聲請於114年3月13日裁定選任丙○○○為被告喬○○之女於本件 訴訟之特別代理人,合先敘明。    三、按婚姻事件夫妻之一方,於中華民國境內持續1年以上有經 常居所者,由中華民國法院審判管轄。被告在中華民國應訴 顯有不便者,不適用前項之規定;上開規定於親子關係事件 程序亦準用之,家事事件法第53條第1項第4款前段、第2項 、第69條第1項分別定有明文。又所謂被告之應訴顯有不便 者,核屬抗辯事項,非經被告提起抗辯,法院自毋庸審酌有 無家事事件法第53條第2項所定情形。查原告與B○○○○○○均為 菲律賓籍,於95年12月5日在菲律賓結婚,原告自105年1月2 4日即入境來臺工作,最近1次於112年6月11日受僱於同欣電 子工業股份有限公司,並於113年6月5日在聖保祿醫院產下 喬○○之女,喬○○之女出生後均隨原告在中華民國境內居住等 情,有原告所提其護照、居留證、出生證明書等件可參,而 B○○○○○○經合法通知,未到庭陳述,亦未提出書狀陳述意見 ,是兩造雖均為菲律賓籍,惟原告持續1年以上經常居住在 我國境內,依上開規定,本院自有審判管轄權,先予敘明。 四、按子女之身分,依出生時該子女、其母或其母之夫之本國法 為婚生子女者,為婚生子女。父母與子女間之法律關係,依 子女之本國法,涉外民事法律適用法第51條前段、第55條分 別定有明文。次按本法適用外國法時,如其適用之結果有背 於中華民國公共秩序或善良風俗者,不適用之,涉外民事法 律適用法第8條定有明文。而所謂「公共秩序」係指國家社 會之一般要求或利益,「善良風俗」乃社會一般道德觀念之 謂,諸如違反人倫、違背正義觀念、或剝奪或限制個人自由 過甚之行為均屬之。且公序良俗之具體內容,隨社會思想及 制度變遷而有更異。查兩造均為菲律賓國民,原告與B○○○○○ ○婚姻關係存續中,原告於113年6月5日在臺灣生育喬○○之女 等情,亦提出經我國及菲律賓外交部認證之結婚證書、喬○○ 之女出生證明書可參,依上開規定,喬○○之女之身分本應依 菲律賓國法為準據法。依菲律賓家事法第163條規定,喬○○ 之女為合法婚生子女,亦具菲律賓國籍,則依前述規定,本 件否認推定生父之訴事件自應依菲律賓法為準據法。惟菲律 賓家事法第170條規定:「對子女合法婚生地位提出駁詰, 倘夫或在特殊情況下其繼承者係居住於子女出生地或登記地 之縣市,應於知悉其出生或已於民政課辦妥登記日起一年內 行使之」,可知依菲律賓家事法之規定,僅父或其繼承人得 提起否認子女之訴,生母、子女不得提起否認婚生推定之訴 權之限制,顯已剝奪生母、子女否認為婚生子女之權利。惟 依聯合國1990年11月20日締約國簽訂之兒童權利公約(Conv entionon the Rights of the Child)第7條第1項規定:「 兒童於出生後應立即被登記,並自出生起即應有取得姓名及 國籍之權利,並於儘可能的範圍內有知其父母並受父母照顧 的權利。」,基於子女有獲知其血統來源之權利,而其所揭 示者係確定父與子女真實身分關係,攸關子女之人格權,應 受我國憲法第22條所保障,為貫徹前述憲法意旨,應肯認確 定真實血統關係,乃子女固有之權利,此亦有司法院大法官 解釋第587號理由可供參照。而前述菲律賓家事法僅許父或 其繼承人得提起否認子女之訴,不僅悖於現行世界各國立法 將未成年子女最佳利益做為最高指導原則之趨勢,且使子女 訴訟權受不當之限制,不僅不足維護其人格權益,此與我國 民法規範父母子女間之法律關係,向以維護子女之最佳利益 為考量之立法意旨不符,亦悖於前述兒童權利公約以未成年 子女最佳利益做為最高指導原則,故認菲律賓家事法第170 條關於僅父或其繼承人得提起否認子女之訴規定,有違我國 公共秩序、善良風俗,依我國涉外民事法律適用法第8條規 定,本件否認子女之訴準據法自不得適用菲律賓國法,而應 以我國法規為據。 五、被告B○○○○○○經合法通知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場,核無民事 訴訟法第386條各款所列情形之一,依家事事件法第51條準 用民法第385條第1項前段規定,爰依原告之聲請,由其一造 辯論而為判決。   貳、實體事項:    一、原告起訴主張略以:原告與B○○○○○○於95年12月5日在菲律賓 結婚,目前婚姻關係存續中,嗣原告來臺工作,與訴外人丙 ○○○日久生情而受孕於000年0月0日產下喬○○之女,依我國法 推定為B○○○○○○之婚生子女,惟喬○○之女實為原告自訴外人 丙○○○受胎所生,爰依民法第1063條規定,請求確認喬○○之 女非原告自B○○○○○○受胎所生之婚生子女等語。並聲明:如 主文第1項所示。 二、被告答辯:  ㈠喬○○之女之特別代理人則陳以:對原告所述及主張均不爭執 等語(見本院卷第63頁背面)。   ㈡B○○○○○○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場,亦未提出書狀為任何聲明或 陳述。 三、按從子女出生日回溯第181日起至第302日止,為受胎期間; 妻之受胎,係在婚姻關係存續中者,推定其所生子女為婚生 子女。前項推定,夫妻之一方或子女能證明子女非為婚生子 女者,得提起否認之訴。前項否認之訴,夫妻之一方自知悉 該子女非為婚生子女,或子女自知悉其非為婚生子女之時起 2 年內為之。但子女於未成年時知悉者,仍得於成年後2年 內為之,民法第1062條第1項、第1063條分別定有明文。 四、本院之判斷:  ㈠經查,原告主張其與B○○○○○○於95年12月5日在菲律賓結婚, 目前婚姻關係存續中,嗣於000年0月0日產下喬○○之女,依 我國法推定為B○○○○○○之婚生子女等情,業據其提出經認證 之菲律賓結婚證書及其中譯本、聖保祿醫院出生證明書(出 生證字第55009號)可參(見本院卷第17、55至59頁),足認 受胎期間係在原告與B○○○○○○婚姻關係存續中,依前開規定 ,推定喬○○之女為B○○○○○○之婚生子女。  ㈡又喬○○之女與訴外人丙○○○於113年7月23日前往柯滄銘婦產科 為親子血緣鑑定,鑑定結論認:本系統所檢驗之STR點位皆 無法排除丙○○○(F)與喬○○之女(D)之親子關係,其綜合 親子關係指數為000000000000.0430,親子關係概率值99.99 9999%,有報告日期113年7月29日柯滄銘婦產科基因飛躍生 命科學實驗室親緣DNA鑑定報告書可參(見本院卷第18頁及 其背面),故不排除喬○○之女與訴外人丙○○○間之一親等直 系親緣關係,從而反證可排除喬○○之女與B○○○○○○間具一親 等直系親緣關係,因此喬○○之女雖經推定為B○○○○○○之婚生 子女,然實際上確非原告自B○○○○○○受胎所生。  ㈢原告於113年6月5日即知悉時起2年內提起本件訴訟,此有蓋 印戳章之起訴狀可稽。從而,原告依上開規定訴請確認喬○○ 之女非原告自B○○○○○○受胎所生婚生子,即無不合,應予准 許。 五、本件喬○○之女非其生母即原告自B○○○○○○受胎所生之婚生子 女,已如上述,則必藉由判決始克還原喬○○之女之身分,此 實不可歸責於被告,且被告本可與原告互換地位提起本件訴 訟,原告本件起訴雖於法有據,然被告之應訴乃法律規定所 不得不然,則被告所為自屬伸張或防衛權利所必要,本院因 認本件訴訟費用應由原告負擔,較為公允。 六、據上論結,原告之訴為有理由,爰依家事事件法第51條、民 事訴訟法第385條第1項、第81條第2款,判決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31  日           家事法庭   法 官 姚重珍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本判決上訴,須於判決送達後20日之不變期間內,向本院提 出上訴狀。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31  日                 書記官 王小萍

2025-03-31

TYDV-113-親-74-20250331-1

家調裁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

否認婚生子女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家調裁字第32號 聲 請 人 丙○○ 兼法定代理人 乙○○ 相 對 人 甲○○ 上列當事人間否認子女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確認聲請人丙○○(身分證統一編號:Z000000000)非聲請人乙○○ (身分證統一編號:Z000000000號)自相對人甲○○(身分證統一 編號:Z000000000號)受胎所生之婚生子女。 程序費用由聲請人負擔。   理 由 一、聲請意旨略以:聲請人丙○○之生母即聲請人乙○○與相對人於 民國107年12月11日結婚,嗣於113年12月6日離婚。聲請人 乙○○於000年0月0日生下聲請人丙○○。雖聲請人丙○○受胎係 在生母乙○○與相對人婚姻關係存續中,依法固應推定聲請人 丙○○為相對人之婚生子女,然聲請人丙○○與相對人間實無真 正血緣關係,爰依民法第1063條第2項規定,提起否認子女 之訴。 二、相對人則以:對於聲請人之主張及上開原因事實不爭執。 三、按當事人就不得處分之事項,其解決事件之意思已甚接近或 對於原因事實之有無不爭執者,得合意聲請法院為裁定,家 事事件法第33條第1項定有明文。本件否認子女事件,屬當 事人不得處分之事項,兩造於本院調解程序中,就聲請人丙 ○○非其生母乙○○自相對人受胎所生之婚生子女均不爭執,且 表明同意聲請本院逕為裁定,爰適用上揭規定而為本件裁定 。 四、經查,聲請人主張之前揭事實,業據聲請人提出戶籍謄本為 證,並有DNA鑑定結果附卷可佐。上開鑑定分析報告之結論 略以:訴外人丁○○與聲請人丙○○根據DNA分析結果有父子關 係,是堪認聲請人前開主張屬實。 五、按從子女出生日回溯第181日起至第302日止,為受胎期間, 民法第1062條第1項定有明文。又妻之受胎,係在婚姻關係 存續中者,推定其所生子女為婚生子女;前項推定,夫妻之 一方或子女能證明子女非為婚生子女者,得提起否認之訴; 前項否認之訴,夫妻之一方自知悉該子女非為婚生子女,或 子女自知悉其非為婚生子女之時起2年內為之,但子女於未 成年時知悉者,仍得於成年後二年內為之,民法第1063條亦 規定甚明。本件聲請人丙○○係000年0月0日出生,其受胎期 間雖係在其生母即聲請人乙○○與相對人婚姻關係存續中,固 應推定為相對人之婚生子女,惟聲請人丙○○確非其生母乙○○ 自相對人受胎所生,已如前述,此項推定自足以推翻之,是 聲請人在113年12月9日向本院為本件聲請(此有其起訴狀上 本院收狀日期章印文可稽),未逾民法第1063條第3項規定 之除斥期間,揆諸前開規定,為有理由,應予准許。 六、末查,本件聲請人丙○○非乙○○自相對人受胎所生,已如上述 ,則必藉由裁判始能還原聲請人丙○○之身分,此實不可歸責 於相對人,且相對人本可與聲請人互換地位提起本件,相對 人之應訴乃法律規定所不得不然,自屬為伸張或防衛權利所 必要,本院因認本件程序費用應由聲請人負擔,較為公允, 附此敘明。 七、爰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31  日             家事第一庭法 官 林曉芳 上列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對本裁定抗告,須於裁定送達後10日之不變期間內,向本院提 出抗告狀,並繳納抗告費新臺幣1,500 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31  日                  書記官  甘治平

2025-03-31

TYDV-114-家調裁-32-20250331-1

臺灣屏東地方法院

否認婚生子女

臺灣屏東地方法院民事判決 114年度親字第7號 原 告 甲○○ 被 告 丙○○ 兼法定代理人 乙○○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否認婚生子女事件,本院於民國114年3月28日 辯論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確認被告丙○○(男,000年0月00日生)非原告自被告乙○○受胎所 生之婚生子女。 訴訟費用由原告負擔。   事實及理由 一、被告經合法通知,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場,查無家事事件法 第51條準用民事訴訟法第386條各款所列情形,爰依原告之 聲請,由其一造辯論而為判決。   二、原告起訴主張:原告與被告乙○○於104年1月6日結婚,原告 於112年5月間離家後未與被告乙○○同居,並於112年10月20 日兩願離婚。原告於113年1月11日與大陸地區人民何道聰結 婚、114年1月2日申請登記,並於113年5月27日在大陸地區 廣東省深圳市產下被告丙○○,其受胎期間係在原告與被告乙 ○○婚姻關係存續中而受婚生之推定,惟被告丙○○並非自被告 乙○○受胎所生,二人並無親子血緣關係,而係大陸地區人民 何道聰所生之子,爰依民法第1063條第2項規定提起本件訴 訟,並聲明:㈠如主文第1 項所示。㈡訴訟費用由被告負擔。 三、被告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場,亦未提出任何書狀,作何聲明 或陳述。 四、得心證之理由:  ㈠按從子女出生日回溯第181日起至第302日止為受胎期間; 妻 之受胎,係在婚姻關係存續中者,推定其所生子女為婚生 子女,民法第1062條第1項、第1063條第1項分別定有明文 。本件原告與被告乙○○於104年1月6日結婚,原告於112年5 月間離家,並於112年10月20日兩願離婚。又原告於113年1 月11日與大陸地區人民何道聰結婚,並於113年5月27日在大 陸地區廣東省深圳市產下被告丙○○,此有戶籍謄本、出生醫 學證明在卷可參,則被告丙○○係在原告與被告乙○○婚姻關係 存續中受胎所生。依前揭說明,應推定被告丙○○為原告與被 告乙○○之婚生子女。  ㈡次按民法第1063條第1項關於婚生子女的推定,夫妻之一方 或子女能證明子女非為婚生子女者,得提起否認之訴;前項 否認之訴,夫妻之一方自知悉該子女非為婚生子女,或子 女 自知悉其非為婚生子女之時起二年內為之,民法第1063 條第 2項、第3項前段定有明文。被告丙○○係000年0月00日 出生,原告於114年1月20日提起本件訴訟顯未逾法定得提起 否認之訴之期間。又原告主張被告丙○○非原告與被告乙○○之 婚生子女,而係原告自第三人何道聰受胎所生之事實,業經 原告提出博微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DNA親緣關係諮詢報告 單為證,該親緣關係鑑定結論:「送檢註明為何道聰與丙○○ 之檢體,僅D5S818一組基因型別排除,故不排除一親等直系 親緣關係之機率為99.00000000%」等語,足認被告丙○○與第 三人何道聰間有親子血緣關係存在,即被告丙○○與被告乙○○ 間並無親子血緣關係,核與原告所陳情節相符,故原告上開 主張,自堪信為真實。綜上所述,被告丙○○既非被告乙○○之 子女,而係第三人何道聰之子女,原告復於法律規定期間內 提起本件訴訟,揆諸前開說明,自應准許。 五、本件被告丙○○非原告自被告乙○○受胎所生,實係原告自第三 人受胎所生,已如前述,則必藉由判決始能還原被告丙○○之 身分,此實不可歸責於被告乙○○,被告乙○○本可與原告互換 地位提起訴訟,原告訴請否認子女雖於法有據,然被告之應 訴乃法律規定所不得不然,則被告乙○○所為自為伸張或防衛 權利所必要,本院因認本件訴訟費用應由原告負擔較為公允 。 六、據上論結,本件原告之訴為有理由,依家事事件法第51條、 民事訴訟法第385條第1項前段、第81條第2 款,判決如主文 。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31  日            家事庭 法 官 王致傑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判決送達後20日之不變期間內,向本院提出 上訴狀。如委任律師提起上訴者,應一併繳納上訴審裁判費。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4   月   1  日                書記官 洪韻雯

2025-03-31

PTDV-114-親-7-20250331-1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

否認婚生子女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親字第13號 原 告 乙○○ 現由桃園市政府社會局安置中 兼法定代理人 丙○○ 上列原告與被告甲○○間請求否認婚生子女事件,原告起訴未據繳 納裁判費。查本件係非因財產權而起訴,依家事事件法第51條準 用民事訴訟法第77條之14第1 項之規定,應徵收裁判費新臺幣( 下同)3,000 元。茲依家事事件法第51條、民事訴訟法第249 條 第1 項但書之規定,限原告於收受本裁定正本送達翌日起10日內 如數補繳,逾期不繳,即駁回其訴,特此裁定。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8 日 家事第一庭 法 官 林曉芳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裁定關於核定訴訟標的價額部分,應於送達後10日內向 本院提出抗告狀,並繳納抗告費新臺幣1,500 元;其餘關於命補 繳裁判費部分,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8 日 書記官 甘治平

2025-03-28

TYDV-114-親-13-20250328-1

家調裁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

否認子女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家調裁字第29號 聲 請 人 丙○○ 相 對 人 甲○○ 兼 法 定 代 理 人 乙○○ 上列當事人間否認婚生子女事件,合意聲請由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確認相對人甲○○(男、民國000年00月00日生、身分證統一編號 :Z000000000號)非相對人乙○○自聲請人丙○○受胎所生之婚生子 女。 程序費用由相對人負擔。   理 由 一、聲請意旨略以:聲請人與相對人乙○○(下合稱雙方)原為夫 妻,於民國113年1月26日結婚,並於同年6月17日協議離婚 。嗣相對人乙○○於同年00月00日生下相對人甲○○,因相對人 甲○○係在婚姻存續中受胎,依民法第1063條第1項規定,即 推定為聲請人之婚生子女。聲請人知悉相對人甲○○非聲請人 之親生子女,且已至鑑定機構做親子鑑定,請求確認相對人 甲○○非相對人乙○○自聲請人受胎所生之婚生子女等語。並聲 明:如主文第1項所示。 二、按當事人就不得處分之事項,其解決事件之意思已甚接近或 對於原因事實之有無不爭執者,得合意聲請法院為裁定;法 院為前項裁定前,應參酌調解委員之意見及家事調查官之報 告,依職權調查事實及必要之證據,並就調查結果使當事人 或知悉之利害關係人有陳述意見之機會;當事人聲請辯論者 ,應予准許;前2 項程序,準用民事訴訟法第1 編第2 章第 3 節關於訴訟參加之規定,家事事件法第33條定有明文。查 本件係否認子女事件,雖屬不得處分之事項,惟兩造於114 年3月20日經本院調解後,就本件原因事實即相對人甲○○非 相對人乙○○自聲請人受胎所生之婚生子女,均不爭執,並經 聲請人提出柯滄銘婦產科基因飛躍生命科學實驗室親緣DNA 鑑定報告書(下稱親子血緣鑑定報告)為證,而合意聲請法 院為裁定,有本院調解程序訊問筆錄在卷可憑,爰適用上揭 規定而為本件裁定。 三、經查,聲請人主張之前揭事實,業據提出與其所述相符之兩 造戶籍謄本、甲○○之出生證明書DNA鑑定送檢單、DNA親子鑑 定同意書及親子血緣鑑定報告1份附卷可稽,依前開親子血 緣鑑定報告結論略以:「可以排除親子關係之體染色體STR 點位為:D8S1179 D7S820 D3S1358 D13S317 D16S539 D2S13 38 D19S433 D5D818 FGA D3S1744 PentaE。結論:根據以上 分析結果,可以排除丙○○(F)與乙○○之子(即甲○○)(S) 之親子關係」等語,故可排除聲請人與相對人甲○○間之親子 血緣關係,相對人對此亦不爭執,是聲請人主張相對人甲○○ 非相對人乙○○自聲請人受胎所生之婚生子女應與真實相符, 堪予採信。 四、按妻之受胎,係在婚姻關係存續中者,推定其所生子女為婚 生子女。前項推定,夫妻之一方或子女能證明子女非為婚生 子女者,得提起否認之訴。前項否認之訴,夫妻之一方自知 悉該子女非為婚生子女,或子女自知悉其非為婚生子女之時 起2 年內為之,民法第1063條定有明文。查相對人乙○○於00 0年00月00日產下相對人甲○○,其受胎期間係在與聲請人之 婚姻關係存續中,依法雖應推定為聲請人與相對人乙○○所生 之婚生子女,然依上開親子血緣鑑定報告所示,相對人甲○○ 應非相對人乙○○自聲請人受胎所生。從而,聲請人自知悉時 起2年內提起本件請求,合於上揭規定,且有理由,應予准 許。 五、依家事事件法第33條1項、第97條,非訟事件法第21條第2項 、民事訴訟法第78條,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8  日           家事法庭   法 官 姚重珍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本裁定抗告須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繳 納抗告費新臺幣1,5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8  日                 書記官 王小萍

2025-03-28

TYDV-114-家調裁-29-20250328-1

臺灣屏東地方法院

否認婚生子女

臺灣屏東地方法院民事判決 114年度親字第5號 原 告 甲○○ 兼 法定代理人 丙○○ 被 告 乙○○ 上列當事人間否認婚生子女事件,本院於民國114年3月7日言詞 辯論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確認原告甲○○(女,民國000年0月00日生,身分證統一編號:Z0 00000000號)非原告丙○○自被告乙○○受胎所生之婚生子女。 訴訟費用由被告負擔。   理 由 一、按數家事訴訟事件,或家事訴訟事件及家事非訟事件請求之 基礎事實相牽連者,得向就其中一家事訴訟事件有管轄權之 少年及家事法院合併請求,不受民事訴訟法第53條及第248 條規定之限制。前項情形,得於第一審或第二審言詞辯論終 結前為請求之變更、追加或為反請求,家事事件法第41條定 有明文。經查,本件原告丙○○提起否認婚生子女之訴,於民 國113年3月7日言詞辯論期日追加原告甲○○,並變更聲明如 主文第1項所示,經核與上開規定相符,應予准許。 二、原告起訴主張略以:兩造於110年5月21日結婚,並於113年8 月27日離婚。原告甲○○於000年0月00日出生,因係於兩造婚 姻存續期間受胎,依法受婚生推定,惟事實上原告甲○○非原 告丙○○自被告乙○○受胎所生之婚生子女等語。並聲明如主文 所示。 三、被告則以:原告甲○○確實不是我生的,對於原告之請求無意 見等語。 四、經查,原告主張上情,業據提出出生證明書、戶籍謄本等文 件為證,復有本院依職權調閱之法院在監在押簡列表、法院 前案記錄表在卷可稽,並為被告所不爭。且參酌上開在監在 押紀錄,被告於受胎期間均在監執行中,足認原告甲○○顯非 原告丙○○自被告乙○○受胎所生之婚生子女,原告之主張堪信 為真正。 五、次按妻之受胎,係在婚姻關係存續中者,推定其所生子女為 婚生子女。前項推定,夫妻之一方或子女能證明子女非為婚 生子女者,得提起否認之訴。前項否認之訴,夫妻之一方自 知悉該子女非為婚生子女,或子女自知悉其非為婚生子女之 時起2年內為之。但子女於未成年時知悉者,仍得於成年後2 年內為之。民法第1063條定有明文。從而,原告依上開規定 請求確認原告甲○○非原告丙○○自被告乙○○受胎所生之婚生子 女,為有理由,應予准許。 六、訴訟費用負擔之依據:家事事件法第51條、民事訴訟法第78 條。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1  日            家事法庭 法 官 張以岳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並表明上 訴理由,如於本判決宣示後送達前提起上訴者,應於判決送達後 10日內補提上訴理由書(須附繕本)。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1  日                 書記官 蕭秀蓉

2025-03-21

PTDV-114-親-5-20250321-1

家補
臺灣屏東地方法院

否認婚生子女

臺灣屏東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家補字第123號 原 告 林○吟 被 告 林○熙 被 告 徐○文 上列原告與被告間請求否認婚生子女事件,原告起訴未據繳納裁 判費。查本件係非因財產權而起訴之事件,依臺灣高等法院民事 訴訟與非訟事件及強制執行費用提高徵收額數標準第2條第2項、 家事事件法第51條準用依民事訴訟法第77條之14規定,應徵第一 審裁判費新臺幣4,500 元。茲依家事事件法第51條、民事訴訟法 法第249 條第1項但書之規定,限原告於收受本裁定送達後7 日 內,逕向本院補繳,逾期不繳,即駁回其訴,特此裁定。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3 日 家事法庭法 官 黃惠玲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本裁定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3 日 書記官 黃晴維

2025-03-13

PTDV-114-家補-123-20250313-1

司家他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

依職權裁定確定訴訟費用額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司家他字第13號 受裁定人即 原 告 甲OO 代 理 人 馬翠吟律師(法扶律師) 上列受裁定人即原告甲OO與相對人乙OO、丙OO間否認婚生子女事 件,因裁判確定而終結,應依職權裁定確定訴訟費用額,本院裁 定如下:   主   文 受裁定人即原告甲OO應向本院繳納之訴訟費用額確定為新臺幣3, 000元,及自本裁定確定之翌日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百分之5計 算之利息。   理   由 一、按家事訴訟事件,除本法別有規定者外,準用民事訴訟法之 規定;經准予訴訟救助者,於終局判決確定或訴訟不經裁判 而終結後,第一審受訴法院應依職權以裁定確定訴訟費用額 ,向應負擔訴訟費用之當事人徵收之,家事事件法第51條、 民事訴訟法第114條第1項前段規定甚明。次按依第一項及其 他裁判確定之訴訟費用額,應於裁判確定之翌日起,加給按 法定利率計算之利息,民事訴訟法第91條第3項定有明文。 二、復按家事訴訟事件應準用民事訴訟法之規定繳納裁判費;非 因財產權而起訴者,徵收裁判費新臺幣3,000元,家事事件 法審理細則第41條第1項、民事訴訟法第77條之14第1項亦分 別定有明文。 三、經查:   ㈠本件原告甲OO與被告乙OO、丙OO間之否認婚生子女事件, 前由原告聲請訴訟救助,經本院以113年度家救字第73號 裁定准予訴訟救助在案,而暫免繳納訴訟費用;嗣本案經 本院113年度親字第45號於民國113年12月31日裁判,並諭 知「訴訟費用由原告負擔」,全案於114年2月7日確定等 情,業經本院依職權調閱上開卷宗核閱屬實,堪予認定, 是本院自應依職權裁定確定訴訟費用額。   ㈡又本件否認婚生子女事件,屬因非財產權而為聲請之家事 訴訟事件,依民事訴訟法第77條之14第1項規定,應徵收 聲請費用3,000元。從而,本件原告因訴訟救助暫免之訴 訟費用即確定為3,000元,並經本院113年度親字第45號判 決諭知應由原告負擔,爰依職權確定受裁定人即原告甲OO 應向本院繳納之訴訟費用為3,000元,並應加給自本裁定 確定翌日起至清償日止按法定利率即年息百分之5計算之 利息,爰裁定如主文。 四、如不服本裁定,應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以書狀向本院司法 事務官提出異議,並繳納裁判費1,0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2  日           家事法庭 司法事務官 曾美慈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2025-03-12

TYDV-114-司家他-13-20250312-1

臺灣屏東地方法院

否認婚生子女

臺灣屏東地方法院民事判決  113年度親字第39號 原 告 丙○○ 被 告 甲○ 兼法定代理 人 乙○○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否認婚生子女事件,本院於114年2月26日言詞 辯論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原告之訴駁回。 訴訟費用由原告負擔。   事實及理由 程序方面:被告2人經合法通知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場,核無民 事訴訟法第386條各款所列情形,按照同法第385條第1項前段 規定,依原告之聲請,由其一造辯論而為判決。 原告起訴主張略以:原告丙○○於民國000年00月00日與被告乙○○ 結婚,嗣於000年0月0日原告與被告乙○○協議離婚,000年0月0 0日被告甲○出生,因係在原告與被告乙○○婚姻存續中所受胎, 依法受婚生推定為原告之婚生子女,惟原告認非乙○○自原告受 胎所生,非原告之婚生子女,爰依民法第1063條第1項,提起 本件否認婚生子女之訴,聲明求為判決:確認被告甲○(女,0 00年0月00日出生,Z000000000號)非其生母即被告乙○○自原 告受胎所生之婚生子女。 被告2人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場,亦未提出書狀作何聲明或陳述 。 按確認法律關係之訴,非原告有即受確認判決之法律上利益者 ,不得提起之。民事訴訟法第247 條第1 項前段定有明文。所 謂即受確認判決之法律上利益,係指法律關係之存否不明確, 原告主觀上認其在法律上之地位有不安之狀態存在,且此種不 安之狀態,能以確認判決將之除去者而言,若縱經法院判決確 認,亦不能除去其不安之狀態者,即難認有受確認判決之法律 上利益(最高法院52年臺上字第1240號判例要旨參照)。本件 原告主張原告丙○○於000年00月00日與被告乙○○結婚,000年0 月00日被告甲○出生,因係在原告與被告乙○○婚姻存續中所受 胎,依法受婚生推定為原告之婚生子女;嗣於000年0月0日原 告與被告乙○○協議離婚,惟原告認甲○非乙○○自原告受胎所生 ,非原告之婚生子女,惟被告甲○戶籍上載明原告為其生父, 已發生法律上之親子關係,則被告甲○私法上之身分關係存否 即有主觀之不明確,足致其法律上地位有受侵害之危險,而此 危險於本院認原告之主張為有理由時,並得以確認判決加以除 去,揆諸首揭說明,原告自有即受確認判決之法律上利益,其 提起本件確認之訴,應屬合法。 得心證之理由 ㈠當事人主張有利於己之事實者,就其事實有舉證之責任,民事 訴訟法第277條前段定有明文。民事訴訟如係由原告主張權利 者,應先由原告負舉證之責,若原告先不能舉證,以證實自己 主張之事實為真實,則被告就其抗辯事實即令不能舉證,或其 所舉證據尚有疵累,亦應駁回原告之請求(最高法院17年上字 第917號判例意旨參照),故主張提起確認親子關係存在、確認 收養關係存在之訴,自應由主張起訴之原告就此有利於己之事 實,負舉證責任。又確認親子關係存在或確認收養關係存在之 訴,涉及婚姻之安定、家庭之和諧、血統之確定、人倫之關係 、子女及親生父之最佳利益,又子女獲知其血統來源,確定其 真實父子身分關係,攸關子女之人格權,應受憲法保障,是此 等訴訟固未有時效或起訴期間之限制,惟法律除保護子女獲知 血統來源外,亦應保護身分秩序之安定,且上開獲知血統來源 之權利亦非絕對,於權利衡平之另一端尚有他人之權利應予保 護,是法院於裁判時仍應顧及整體既有法秩序之維護,不應有 所偏廢。 ㈡原告主張被告甲○於000年0月00日生,與原告有法律上父母子女 關係存在,固據其提出戶籍謄本為據。經查:  ⒈原告僅單純否認親子親子關係存在,未有任何舉證。  ⒉本院通知被告到庭,被告未到庭,亦未配合鑑定;本件原  告未有任何事證為佐,自難認原告有舉證證明。 ⒊立法者就親子關係制度設計之旨,在謀子女地位安定與真實血 緣關係間之平衡,法律上之親子關係因而不必然與血緣、生 物學上之親子關係完全一致;司法院釋字第587號解釋亦謂: 為他人家庭和諧、婚姻安定、子女教養考量,法律上不許親 生之父對受推定為他人子女者提起否認之訴,並不違憲等詞 。益徵不能以生物學上、實際上血緣關係為追求個案裁判妥 當性之唯一標準或以之翻覆立法者於實體法秩序上所建立之 規範。又依家事事件法第68條之立法理由,於親子關係事件 ,就血緣關係存否有爭執,於必要時,固許法院得依聲請或 依職權命當事人或關係人接受血型、去氧核醣核酸或其他醫 學上之檢驗,惟為防止證據摸索,避免當事人濫用或過度限 制隱私等人權,為聲請之當事人應釋明有事實足以懷疑血緣 關係存在或不存在者,始得進行之,以兼顧關係人權益。民 法關於親子關係既仍側重於法秩序之穩定,原告舉證之困難 ,自仍應由原告當事人自行承擔,以維身分秩序之安定。綜 上,原告上開釋明顯有未足,原告徒以其母稱惟原告認甲○非 乙○○自原告受胎所生為由,於別無其它積極證據下即請求命 被告為親子血緣之鑑定,核屬證據摸索,基於親子關係穩定 及被告之人格權及隱私權之保護,不得強制被告配合鑑定。 原告雖請求命被告配合鑑定云云,然參酌家事事件法第64條 之立法意旨,本院已二次通知被告,被告不配合鑑定,難認 原告已舉證證明。 ⒋此外,原告未能提出任何證據以實其說,從而,原告提起   本訴,請求確認原告與被告甲○間之婚生子女關係不存在,為 無理由,應予駁回。  據上論結,本件原告之訴為無理由,依家事事件法第51條、  民事訴訟法第385 條第1 項前段、第78條,判決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2  日            家事庭法 官 李芳南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本判決上訴,須於判決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並表 明上訴理由,如於宣示後送達前提出上訴者須於送達後10日內補 提上訴理由書(須附繕本)。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2  日               書記官 姚啟涵

2025-03-12

PTDV-113-親-39-20250312-1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

否認婚生子女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親字第7號 原 告 乙○○ 籍設桃園市○○區○○街000號(桃園○ ○○○○○○○○) 兼 法定代理人 丙○○ 被 告 甲○○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否認婚生子女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原告之訴駁回。 訴訟費用由原告負擔。   理 由 一、按非因財產權而起訴者,徵收裁判費新臺幣(下同)3,000 元,民事訴訟法第77條之14第1項定有明文。次按起訴不合 程式或不備其他要件者,法院應以裁定駁回之,但其情形可 以補正者,審判長應定期間先命補正,民事訴訟法第249條 第1項第6款定有明文。前開規定於家事訴訟事件,依家事事 件法第51條規定準用之。 二、經查,原告乙○○、丙○○提起訴訟,然未繳納第一審裁判費, 屬起訴不合程式而可以補正者,本院依法命其等應於裁定送 達後5日內補繳第一審裁判費3,000元,而該裁定於114年2月 21日寄存送達原告起訴狀陳報之居所,有送達證書附卷可佐 ,惟原告逾期未補正前開事項,有查詢本院答詢表及多元化 案件繳費狀況查詢清單各1紙附卷可證,依上揭說明,本件 原告之訴不合法,應予駁回。 三、依家事事件法第51條,民事訴訟法第249條第1項第6條、第9 5條第1項、第78條,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1  日          家事第一庭 法 官 王兆琳 上列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本裁定抗告須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應附 繕本),並繳納抗告費新臺幣1,5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1  日                書記官 施盈宇

2025-03-11

TYDV-114-親-7-20250311-2

本網站部分內容為 AI 生成,僅供參考。請勿將其視為法律建議。

聯絡我們:[email protected]

© 2025 Know9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