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孟嘉仁

共找到 70 筆結果(第 1-10 筆)

司執消債更
臺灣高雄地方法院

執行更生事件

臺灣高雄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司執消債更字第22號 受 處分人 李志宏 住○○市○○區○○○路000巷0號 即 受益人 第 三 人 遠雄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孟嘉仁 上列當事人因債務人蘇亮華執行更生事件,認有保全處分之必要 ,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本裁定公告之日起,受處分人就遠雄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之保 單(號碼0000000000),不得為變更要保人與受益人、領取理賠 紅利或到期領款、辦理保單借款(包括禁止自動墊繳保費約定) 或辦理解約領取解約金之行為。 理 由 一、按法院就更生或清算之聲請為裁定前,得因利害關係人之聲 請或依職權,以裁定為下列保全處分:一、債務人財產之保 全處分;二、債務人履行債務及債權人對於債務人行使債權 之限制;三、對於債務人財產強制執行程序之停止;四、受 益人或轉得人財產之保全處分;五、其他必要之保全處分, 消費者債務清理條例第19條第1項定有明文。另按法院裁定 開始更生或清算程序後,至更生或清算程序終止或終結前, 如有為一定保全處分或變更保全處分之必要,仍得為之,辦 理消費者債務清理事件應行注意事項第十一點亦有明文。 二、本件債務人蘇亮華業經本院裁定於民國114年2月12日開始更 生程序,但經本院調查結果,債務人於聲請更生後就原以其 為要保人之遠雄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之保單(號碼000000 0000),要保人變更為配偶即受處分人此屬於本條例第20條 應撤銷行為,且債務人因此涉犯消費者債務清理條例第147 條刑事罪責,為確保將來行為經撤銷後對受益人請求回覆原 狀之執行,有實施保全處分之必要,爰依職權裁定如主文。 三、如不服本裁定,應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以書狀向本院司法 事務官提出異議,並繳納裁判費新台幣1,0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31  日   民事執行處  司法事務官 郭乃綾

2025-03-31

KSDV-114-司執消債更-22-20250331-3

中保險簡
臺中簡易庭

給付保險金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臺中簡易庭民事判決 113年度中保險簡字第1號 原 告 林泓錩 訴訟代理人 謝文哲律師 被 告 遠雄人壽保險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孟嘉仁 訴訟代理人 劉瑩玲律師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給付保險金事件,經本院於民國114年2月21日 言詞辯論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一、被告應給付原告新臺幣310,548元,及自民國112年3月2日起 至清償日止,按年息百分之10計算之利息。 二、訴訟費用由被告負擔。 三、本判決得假執行。但被告如以新臺幣310,548元為原告供擔 保後,得免為假執行。       事 實 及 理 由 一、原告主張:  ㈠原告分別於下列時間,經被告承保下列保單:   ⒈民國108年10月22日經被告承保「遠雄人壽美滿致富增額終 身壽險第0000000000號保單」(下稱保單1),並附加「遠 雄人壽康復醫療保險附約-保額4計畫」(下稱RJ1附約)、 於111年10月18日經被告承保「遠雄人壽住院醫療日額給 付保險附約-保額2,000元」(下稱RHN附約1)   ⒉109年10月27日經被告承保「遠雄人壽幸福好照C型失能終 身照護終身健康保險第0000000000號」(下稱保單2),於1 11年11月19日經被告承保「RHN附約新加保額1,500元」( 下稱RHN附約2)   ⒊109年10月28日經被告承保「遠雄人壽幸福好照C型失能終 身照護終身健康保險第0000000000號」(下稱保單3),於1 11年11月19日經被告承保「RHN附約新加保額1,500元」( 下稱RHN附約3)  ㈡嗣被告於112年1月30日至2月14日,因憂鬱症前往振興醫院住 院治療15日,依上開RJ1附約、RHN附約1、RHN附約2、RHN附 約3等保險契約,被告應給付下列保險金:   ⒈RJ1附約部分:    ⑴住院日額保險金新臺幣(下同)32,000元(計算式:2,000 元×16日=32,000元)。    ⑵住院醫療輔助保險金8,000元(計算式:500元×16日=8,00 0元)。    ⑶住院慰問保險金14,000元(計算式:2,000元×7倍=14,000 元)。    ⑷住院醫療費用保險金176,548元(計算式:住院部分負擔3 ,808元+藥品費170,112元+精神科治療費2,478元+診斷 書150元=176,548元)。   ⒉RHN附約1部分:住院日額保險金32,000元(計算式:2,000 元×16日=32,000元)。   ⒊RHN附約2部分:住院日額保險金24,000元(計算式:1,500 元×16日=24,000元)。   ⒋RHN附約3部分:住院日額保險金24,000元(計算式:1,500 元×16日=24,000元)。   ⒌以上共計310,548元。  ㈢嗣原告檢附相關醫療單據向被告申請保險金,被告竟拒絕理 賠,原告遂向財團法人金融消費評議中心申訴,經該中心評 議被告應給付原告310,548元,及自112年3月2日起至清償日 止,按年息百分之10計算之利息,然被告仍置之不理,爰依 保險契約之法律關係提起本件訴訟。並聲明:①被告應給付 原告310,548元,及自112年3月2日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百 分之10計算之利息。②願供擔保請准宣告假執行。  二、被告則以:  ㈠原告憂鬱症為保前疾病,並非承保範圍之疾病:  ⒈依RJ1附約第2條第1項、RHN附約1第2條第1項前段之規定,必 須是投保日後或投保30日後所發生之疾病,才是上開保險範 圍內的疾病,然觀諸原告住院期間之高額自費藥物Spravato ,並非憂鬱症初期的治療藥物,而是用於難治型憂鬱症,振 興醫院直接使用此藥物,顯示原告過去於國外有服藥治療憂 鬱症,但效果不佳之經驗。  ⒉次依振興醫院112年1月19日「門診病歷」及「出院病歷摘要 」之記載,原告自述其過去5年內憂鬱症發作過4次,故就11 2年1月19日往前算5年,為107年1月間,而原告係108年10月 22日開始投保,顯見原告憂鬱症應為保前疾病,並非投保後 或投保30日後才「發生」之疾病;又憂鬱症乃可自我感受之 病症,無需透過儀器檢查才能知悉狀況,原告既能於112年1 月19日向醫師陳述其「過去5年內,憂鬱症發作4次」,醫師 亦為「復發」之診斷,原告也自陳有服用身心科藥物之病史 ,難謂原告於投保前不知自己有憂鬱相關疾病,故評議中心 有利於原告之理由(即難以辨明原告憂鬱症確診時間),並非 可採。  ㈡又縱不論憂鬱症是否為原告之保前疾病,以原告之口服藥物 觀之,其憂鬱症應屬「中度」,並無急性住院之需要;且原 告住院期間共請假4次,白天皆不在醫院,可見原告病情平 穩,亦無住院之必要;又原告病歷雖記載其入院原因為「情 緒起伏大、失眠、食慾下降」,然病歷中並無關於食慾之紀 錄,另原告自陳失眠問題,亦無客觀之專業評估,再依原告 護理紀錄,其自1月31日起皆記載情緒平穩,生活可自理, 是綜上以觀,可知原告病情實無住院之必要,原告請求住院 保險金,顯屬無據。  ㈢並聲明:①原告之訴駁回。②如受不利判決,願供擔保請准宣 告免為假執行。 三、得心證之理由  ㈠原告主張之事實,業據提出遠雄人壽美滿致富增額終身壽險 之保險條款、財團法人金融消費評議中心112年10月19日函   及評議書、原告主治醫師蘇東平醫師介紹網頁等件為證(見 本院卷第17至29、33至41、242至255頁),被告對於原告主 張其有向被告承保上開保單,及被告有於112年1月30日至2 月14日因憂鬱症前往振興醫院住院治療15日等事實均未爭執 ,自堪信為真實。惟原告主張被告應給付保險金310,548元 及利息,則為被告所否認,並以前詞置辯。  ㈡被告辯稱原告係憂鬱症為保前疾病,並非承保範圍之疾病等 語。然查,被告雖以:依RJ1附約第2條第1項、RHN附約1第2 條第1項前段之規定,必須是投保日後或投保30日後所發生 之疾病,才是上開保險範圍內的疾病,然觀諸原告住院期間 之高額自費藥物Spravato,並非憂鬱症初期的治療藥物,而 是用於難治型憂鬱症,振興醫院直接使用此藥物,顯示原告 過去於國外有服藥治療憂鬱症,但效果不佳之經驗。次依振 興醫院112年1月19日「門診病歷」及「出院病歷摘要」之記 載,原告自述其過去5年內憂鬱症發作過4次,故就112年1月 19日往前算5年,為107年1月間,而原告係108年10月22日開 始投保,顯見原告憂鬱症應為保前疾病,並非投保後或投保 30日後才「發生」之疾病;又憂鬱症乃可自我感受之病症, 無需透過儀器檢查才能知悉狀況,原告既能於112年1月19日 向醫師陳述其「過去5年內,憂鬱症發作4次」,醫師亦為「 復發」之診斷,原告也自陳有服用身心科藥物之病史,難謂 原告於投保前不知自己有憂鬱相關疾病等語。然均為原告所 否認。而原告是否確實有帶病投保之情事,係有利於被告之 事實,自應由被告就此一節,負舉證之責任。然被告除上開 論述外,並未能提出其他積極證據證明原告確實有帶病投保 之事實存在。且本件於起訴前,業經財團法人金融消費評議 中心評議結果認為:依據卷内資料及前開專業醫療顧問之意 見,申請人於投保時是否已罹患系爭疾病,非無疑義,則此 未能證實申請人帶病投保事實之不利益,自應歸由相對人負 擔。再者,縱申請人投保時已系爭疾病,亦難認該病斯時具 外表可見之跡象,而申請人客觀上不得諉為不知。從而,相 對人以申請人之病症係於投保前即已發生作為拒賠理由,尚 難謂有據等語(見本院卷第39至40頁)。是被告就其主張原 告帶病投保部分,仍負有舉證之責任。而被告就原告有帶病 投保部分就原告自陳此次為其首度因憂鬱症就醫並住院,依 其病情有無使用Spravato® (esketamine) Nasal Spray噴劑 之適應症?等問題,聲請本院送請國立成功大學附設醫院( 下稱成大附醫)鑑定結果,認為:根據Spravato®鼻噴劑之 仿單,台灣食品藥物管理署核准之 Spravato®鼻喷劑適應症 為「與口服抗憂鬱劑併用,適用於治療患有重鬱症(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且出現急性自殺想法或行為之成人的 憂鬱症狀」。依據病歷記載,原告於住院前有符合重鬱症之 診斷,合併自殺意念,同時有服用口服抗憂鬱劑Sertraline ,因此有符合使用本藥物之適應症。此有成大附醫113年12 月13日函及所附病情鑑定書(見本院卷第364至369頁)可考, 亦無法證明原告確實有帶病投保之情形。是被告此部分之辯 解,尚乏依據。  ㈢被告另辯稱:縱不論憂鬱症是否為原告之保前疾病,以原告 之口服藥物觀之,其憂鬱症應屬「中度」,並無急性住院之 需要;且原告住院期間共請假4次,白天皆不在醫院,可見 原告病情平穩,亦無住院之必要;又原告病歷雖記載其入院 原因為「情緒起伏大、失眠、食慾下降」,然病歷中並無關 於食慾之紀錄,另原告自陳失眠問題,亦無客觀之專業評估 ,再依原告護理紀錄,其自1月31日起皆記載情緒平穩,生 活可自理,是綜上以觀,可知原告病情實無住院之必要,原 告請求住院保險金,顯屬無據等語。亦為原告所否認。就此 ,被告亦聲請成大附醫對於下列問題進行鑑定:⑴ 依醫學 常規,收治有自殺意念的憂鬱症病患入住急性病房,其病情 應緩解至何種程度才可請假外出4小時以上?⑵依病患林泓錩 病歷,除其主訴外,病歷中有無其他資料顯示其為有自殺意 念之急性病患?⑶病患林泓錩拒絕夜間查房,是否合乎精神 科急性病房的適切性?是否合乎醫療常規?⑷依病患林泓錩 病情,有無自112年1月30日起至112年2月14日止住院治療憂 鬱症之必要?可否以密集門診取代住院?設若其有住院必要 ,應住院幾天為適當?請具體說明認定之理由。⑸請依原告 病歷、護理記錄,判斷原告主治醫師診斷使原告住院之處置 ,有無違反醫理、醫療常規?承前,原告主治醫師診斷使原 告住院天數之處置,有無違反醫學理、醫療常規?原告主治 醫師診斷使原告使用Spravato® (esketamine) Nasal Spray 藥物等處置,有無違反醫理、醫療常規?經成大附醫鑑定結 果認為:⑴一般而言,若為有自殺意念之憂鬱症病患入住於 精神科急性病房,應於病患之自殺意念降低,醫師評估無立 即進行自殺行為之風險,且病患有自我照顧功能,醫師才會 同意病患請假外出。⑵依據病歷,原告於112年1月30日至112 年2月14日於振興醫院精神科急性病房住院之病歷中有提及 自殺意念之内容如下:出院病歷摘要之主訴:「Severedepr ession with suicidal ideation worse lately.」、出院 病歷摘要之病史:「…he had idea of life not worth liv ing andfelt suicidal.」;但於住院當日之 Attending Ph ysician Note中有提及「…Denies idea of suicide but ha s idea of life notworth living.」。⑶依據病歷記載,自 112年1月31日起,原告以護理師夜間查房會影響睡眠為由拒 絕夜間查房,經主治醫師同意後簽署切結書,遂原告之睡眠 狀態均由原告自主呈報。一般而言,精神科急性病房之夜間 查房為觀察病患夜間睡眠型態、確認病患安全性之處置。就 原告住院主訴為憂鬱症狀與自殺意念之狀況而言,拒絕夜間 查房不合乎醫療常規。⑷一般重鬱症發作時,臨床醫師會根 據多項因子(如家庭支持系統,身體疾病之共病,性格狀態 ,危險行為等),與患者討論,是否需全日住院治療、門診 追蹤治療等。依據臺灣生物精神醫學暨神經精神藥理學學會 於111年6月出版之《Esketamine鼻噴劑療法用於繁症(MDD)治 療之臺灣專家臨床共識》第十一頁:「由於本藥品具有特殊 之短期副作用(暫時性的解離、鎮靜及血壓升高),esketa mine鼻噴劑療法僅能在醫療院所進行,且每次療程需在醫護 人員的監督之下進行投藥,投藥後觀察至少二小時,直到醫 療人員評估患者可安全離開為止。」可見進行此療程並非住 院不可。依病歷記載原告病情,原告雖有憂鬱症狀合併自殺 意念,但其自我照顧功能正常,住院當日可自行到院,住院 第二天起即可參與病房團體活動、與病友聊天等。總結以上 ,依病歷紀錄,自112年1月30日起至112年2月14日止,然住 院治療為治療選項,而無住院之絕對必要性,可以密集門診 取代之。⑸如前所述,重鬱症發作時,臨床醫師會根據多項 因子,與患者討論治療方式,故原告自112年1月30日起至11 2年2月14日止於振興醫院住院治療雖無住院之絕對必要性, 但為治療選項之一,故無違反所謂醫理或醫療常規。承前, 一般重鬱症患者住院天數約為二至四週,原告住院天數於此 區間内,故無違反所謂醫學理、醫療常規。如鑑定事項三、 五 之答覆所述,原告主治醫師使用Spravato®鼻噴劑治療原 告之重鬱症合併自殺意念,同時進行口服藥物治療,符合台 灣食品藥物管理署核准之Spravato®鼻噴劑適應症,並且依 照臺灣專家臨床共識行給藥後二小時之觀察,故無違反所謂 醫理或醫療常規。此有成大附醫113年12月13日函及所附病 情鑑定書(見本院卷第364至369頁)可考。是被告辯稱原告病 情實無住院之必要,原告請求住院保險金,顯屬無據等語, 亦難認為有理。  ㈣基上,原告主張之事實已有其所提出之相關事證可資證明, 被告所為辯解部分則尚乏證據相佐。是原告依本件所為請求 ,自屬有據。 四、綜上所述,原告依保險契約之法律關係,請求被告給付310, 548元,及自112年3月2日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百分之10計 算之利息,為有理由,應予准許。 五、本件事證已臻明確,兩造其餘攻擊防禦方法及所舉證據,經 審酌結果,與本件判決結論均無影響,爰不一一論述,附此 敘明。 六、本件係就民事訴訟法第427條第1項訴訟適用簡易程序為被告 敗訴之判決,爰依民事訴訟法第389條第1項第3 款規定,依 職權宣告假執行。原告雖陳明請准宣告假執行,不過係促使 本院發動職權為假執行之宣告,本院就原告此部分聲請無庸 為准駁之諭知。又被告陳明願供擔保免為假執行,經核並無 不合,爰酌定相當擔保金額宣告之。 七、訴訟費用負擔之依據:民事訴訟法第78條。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8  日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臺中簡易庭                  法 官 張清洲 以上為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並表明上 訴理由,如於本判決宣示後送達前提起上訴者,應於判決送達後 20日內補提上訴理由書(須附繕本)。如委任律師提起上訴者, 應一併繳納上訴審裁判費。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8  日                  書記官 蕭榮峰

2025-03-28

TCEV-113-中保險簡-1-20250328-1

執事聲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

聲明異議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執事聲字第3號 異 議 人 徐元城 相 對 人 遠雄人壽保險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孟嘉仁 上列當事人間清償債務強制執行事件,對本院司法事務官於民國 113年11月22日所為113年度司執字第231697號裁定(即處分)聲 明異議,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異議駁回。 異議程序費用由異議人負擔。   理 由 一、按強制執行程序,除本法有規定外,準用民事訴訟法之規定 ,強制執行法第30條之1定有明文。次按當事人對於司法事 務官處理事件所為之終局處分,得於處分送達後10日之不變 期間內,以書狀向司法事務官提出異議。司法事務官認前項 異議有理由時,應另為適當之處分;認異議為無理由者,應 送請法院裁定之。法院認第1項之異議為有理由時,應為適 當之裁定;認異議為無理由者,應以裁定駁回之,民事訴訟 法第240條之4第1項前段、第2項、第3項分別定有明文。查 ,本院民事執行處(下稱執行法院)司法事務官於民國113 年11月22日所為113年度司執字第231697號民事裁定(下稱 原處分),本件異議人收受後於同年月29日提出異議,司法 事務官認其異議為無理由,送請本院為裁定,經核與上開條 文規定及意旨相符,先予敘明。 二、異議意旨略以:相對人法定代理人涉有詐欺、背信及偽造文 書等犯罪事實,其應向伊和解、道歉、支付相當數額賠償, 法院亦應發給支付命令,使債權得以保障,執行法院卻以原 處分駁回聲請,顯有違誤,爰依法聲明異議,請求七日內發 給民事確定證明書、支付命令,否則有違司法為民服務精神 等語。 三、按強制執行,依左列執行名義為之:一、確定之終局判決。 二、假扣押、假處分、假執行之裁判及其他依民事訴訟法得 為強制執行之裁判。三、依民事訴訟法成立之和解或調解。 四、依公證法規定得為強制執行之公證書。五、抵押權人或 質權人,為拍賣抵押物或質物之聲請,經法院為許可強制執 行之裁定者。六、其他依法律之規定,得為強制執行名義者 。又債權人聲請強制執行,應提出證明文件。強制執行法第 4條第1項、第6條第1項分別定有明文。再按聲請人強制執行 之聲請,有不合程式或不備其他法定要件者,執行法院應以 裁定駁回之,強制執行法第30條之1準用民事訴訟法第249條 第1項第6款亦有明定。 四、經查,異議人向本院聲請強制執行,經本院以113年度司執 字第231697號清償債務強制執行事件受理在案,而其固提出 本院113年度北事聲字第1號、113年度司促字第7972號、112 年度審聲再字第11號、臺北高等行政法院112年度再字第59 號裁定、臺灣高等檢察署111年度上聲議字第2382號處分書 等件(見執行卷第13-14、23-33頁),然細繹前開各裁定及 處分書內容,均係駁回異議人請求,足見並非強制執行法第 4條所定之法定執行名義,執行法院限期命其補正後仍未為 之,遂以原處分予以駁回。揆諸前開說明,本件強制執行程 序法定要件顯有不備,經命補正未果,其聲請自不合法,原 處分予以駁回,核無違誤,異議意旨指摘原處分不當,求予 廢棄,並聲請發給民事確定證明書、支付命令,為無理由, 應予駁回。 五、據上論結,本件異議為無理由,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7  日          民事第一庭  法 官 劉育琳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繳納抗告 費新臺幣1,5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7  日                 書記官 林霈恩

2025-03-27

TPDV-114-執事聲-3-20250327-1

士保險簡
士林簡易庭

給付保險金

臺灣士林地方法院民事簡易判決 113年度士保險簡字第4號 原 告 蔡伃妍 訴訟代理人 劉品直 被 告 遠雄人壽保險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孟嘉仁 訴訟代理人 劉煌基律師 複 代理人 林心瀅律師 鄭雅芳律師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給付保險金事件,經臺灣臺北地方法院移送前 來,本院於民國114年3月6日言詞辯論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原告之訴駁回。 訴訟費用新臺幣壹萬陸仟肆佰參拾元由原告負擔。   事實及理由 一、原告起訴主張:原告因子宮腔室嚴重沾黏合併無經期,於民 國113年2月26日至傑生婦產科住院接受子宮鏡子宮腔室沾黏 雷射切除手術(下稱系爭手術),共計支付醫療費用新臺幣 (下同)222,200元;因原告有向被告投保遠雄人壽康富醫 療健康保險,有遠雄人壽康富醫療健康保險附約(下稱系爭 契約)可憑,原告遂持診斷證明書、病理組織檢查報告、費 用收據等文件向被告申請保險金給付,但被告卻以系爭手術 非屬全民健康保險醫療費用支付標準第二部第七節所列舉之 手術項目,且擅自認為原告無住院之必要性,而拒絕給付, 爰依系爭契約法律關係提起本件訴訟,並聲明:被告應給付 原告222,200元,及自113年5月1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 率百分之10計算之利息等語。 二、被告則以:系爭手術非屬全民健康保險醫療費用支付標準第 二部第七節所列舉之手術項目,且依照傑生婦產科113年2月 26日護理紀錄單所載,原告於當日手術結束後3小時即請假 外出,顯見原告手術後身體完全沒有任何不適之情形,且其 返回診所後,亦未見醫護人員有針對原告就系爭手術進行任 何術後照護或診療行為,況原告於翌日上午8時即已出院, 顯見原告並無住院之必要,則原告所進行之醫療行為,不符 合系爭契約所約定給付保險金之要件,原告依系爭契約請求 被告支付保險金並無理由等語,資為抗辯,並聲明:1.請求 駁回原告之訴;2.如受不利判決,被告願供擔保請准免為假 執行。 三、本院得心證之理由: (一)按當事人主張有利於己之事實者,就其事實有舉證之責任 ,民事訴訟法第277條本文定有明文。次按被保險人於本 附約有效期間內因第2條約定之疾病或傷害住院診療或接 受手術治療時,本公司按事故發生時之投保計劃別,依照 本附約約定給付保險金;「住院」係指被保險人經醫師診 斷其疾病或傷害必須入住醫院.且正式辦理住院手續並確 實在醫院接受診療者。但不包含全民健康保險法第51條所 稱之日間住院及精神衛生法第35條所稱之日間留院;「手 術」之範圍僅限於全民健康保險醫療費用支付標準第二部 第二章第七節所列舉之手術項目,系爭契約第4條、第2條 第7款分別定有明文。查原告主張依照系爭契約,就系爭 手術之醫療及住院行為,請求被告為保險金給付,被告則 以前詞置辯,則原告應就其所為之系爭手術確屬系爭契約 第2條第7款所稱之手術,及確有住院必要等情,負擔舉證 之責,洵屬明確。 (二)經本院囑託台灣基督長老教會馬偕醫療財團法人馬偕紀念 醫院(下稱馬偕醫院)為鑑定,認原告於傑生婦產科就醫 所行手術行為係子宮鏡合併多波光雷射沾黏剝離手術,類 似全民健康保險醫療費用支付標準第二部第二章第七節中 子宮體手術部分,編號80415C子宮鏡切除子宮腔隔膜或子 宮肌瘤,備註:西醫基層院所申報限設置有門診手術室及 觀察病床者,故手術部分可申請健保。但因所採用切割儀 器為多波光雷射與一般電燒切割不同,而此部分健保不給 付,通常需自費。子宮鏡沾黏剝離手術,若申請健保,限 設置有門診手術室及觀察病床,故可見其較一般診斷性子 宮鏡或簡單治療性子宮鏡手術為複雜而需在院觀察,但也 無規定必須住院,是否住院多視臨床病況及醫師與患者討 論結果來決定等情,此有馬偕醫院鑑定報告書在卷可參( 見本院113年度士保險簡字第4號卷【下稱本院卷】第207 頁)。由上可知,系爭手術並非屬全民健康保險醫療費用 支付標準第二部第二章第七節所列舉之手術,僅係「類似 」該節中之子宮體手術,自難認系爭手術符合系爭契約約 款所定之手術項目。至原告雖提出傑生婦產科特約醫事服 務機構門診醫療服務點數及醫令清單(見本院卷第97頁) ,主張系爭手術符合編號80423C子宮鏡剝離子宮腔沾黏或 子宮內膜電燒,自屬全民健康保險醫療費用支付標準第二 部第二章第七節所列舉之手術等情,然觀諸上開鑑定報告 所載,本件原告進行之系爭手術,係透過多波光雷射切除 ,而非一般電燒,故此部分並不可申請健保,可見系爭手 術所施用之技術與編號80423C所示手術應以電燒方式切除 不同,自難僅憑特約醫事服務機構門診醫療服務點數及醫 令清單所載之內容,即逕認系爭手術即屬全民健康保險醫 療費用支付標準第二部第二章第七節所列舉之手術;復原 告並未舉證證明系爭手術確屬上開列舉之手術項目,故原 告此部分之主張,難認有理由。 (三)再者,系爭手術是否有住院必要性,鑑定結果認並無規定 必須住院等情,業如前述,而參酌護理紀錄單所載(見本 院卷第165頁),原告於113年2月26日下午1時許辦理入院 手續,於同日下午3時15分許進行系爭手術,於同日4時許 完成手術,移除靜脈留置針及導尿管後,觀察原告自解情 形,於同日晚上7時20分許,原告欲請假外出,詢問主治 醫師許可後外出,於同日晚上8時10分許,原告返院,於 同日晚上8時20分許及晚上9時30分許,原告意識清楚,可 自行小便,並無不適之主訴,復於113年2月27日上午8時2 4分許,原告即步行離開醫院;則觀之原告進行系爭手術 後之狀態,其於手術後3小時即請假外出,隨後亦無不適 之症狀,且未有術後之治療行為,且於手術後隔日上午8 時24分許即離開院所,期間亦無任何問題。故原告術後當 日既能請假外出近1小時,且隔日一早即可出院,足認其 術後並無大礙,並無持續留院接受觀察及治療之必要,是 依卷內現有事證,原告並未舉證證明其進行系爭手術後, 有何住院之必要性,則其請求住院之醫療費用,亦屬無據 。 (四)從而,原告未能舉證系爭手術確屬系爭契約所定義之手術 項目,亦未能釋明有何住院之必要性,則其依系爭契約請 求被告給付222,200元及自113年5月1日起至清償日止,按 週年利率百分之10計算之利息,均無理由,應予駁回。 四、本件事證已臻明確,兩造其餘攻防方法及所提證據,經本院 斟酌後,核與判決結果不生影響,爰不逐一論駁,併此敘明 。 五、本件係就民事訴訟法第427條第1項適用簡易程序所為原告敗 訴之判決。 六、訴訟費用負擔之依據:民事訴訟法第78條、第436條第2項。 依職權確定訴訟費用額為16,430元(第一審裁判費2,430元 、鑑定費14,000元),應由原告負擔。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7  日          士林簡易庭 法 官 葛名翔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判決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並應 記載上訴理由,如於本判決宣示後送達前提起上訴者,應於判決 送達後20日內補提上訴理由書(須附繕本)。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7  日                書記官 詹禾翊

2025-03-27

SLEV-113-士保險簡-4-20250327-1

保險簡上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

給付保險金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民事判決 113年度保險簡上字第6號 上 訴 人 林惠如 訴訟代理人 鄭博晉律師 被 上訴人 遠雄人壽保險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孟嘉仁 訴訟代理人 王俊翔律師 複代理人 邱云莉律師 葉庭嘉律師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給付保險金事件,上訴人對於中華民國113年5 月30日臺灣新北地方法院三重簡易庭112年度重保險簡字第5號第 一審判決提起上訴,經本院於114年2月26日言詞辯論終結,判決 如下:   主   文 上訴駁回。 第二審訴訟費用由上訴人負擔。    事實及理由 壹、程序方面:   按上訴人於判決確定前,得撤回訴之全部或一部。但被上訴 人已為本案之言詞辯論者,應得其同意。訴之撤回應以書狀 為之。但於期日,得以言詞向法院或受命法官為之。以言詞 所為訴之撤回,應記載於筆錄,如他造不在場,應將筆錄送 達。訴之撤回,被上訴人於期日到場,未為同意與否之表示 者,自該期日起;其未於期日到場或係以書狀撤回者,自前 項筆錄或撤回書狀送達之日起,10日內未提出異議者,視為 同意撤回,民事訴訟法第262條定有明文,此規定亦為第二 審所準用,觀同法第463條規定自明。查,本件上訴人上訴 聲明原為:「㈠原判決廢棄。㈡前開廢棄部分,被上訴人應給 付上訴人新臺幣(下同)348,500元,及其中204,000元自民 國112年5月8日起、其中144,500元自112年5月25日起均至清 償日止,按年息百分之10計算之利息。㈢上訴人願供擔保請 准宣告假執行等語,有上訴人之民事聲明上訴狀可佐(見本 院卷第19頁)」等語,嗣於本院準備程序時,撤回前開供擔 保宣告假執行之聲明,有本院113年10月1日準備程序筆錄足 參(見本院卷第101頁),而被上訴人未於10日內提出異議 ,揆諸前述,視為同意撤回,是上訴人撤回供擔保之聲明, 於法尚無不合,應予准許。 貳、實體方面:  一、上訴人於原審起訴及上訴主張:上訴人於102年4月2日以自 己為被保險人,向被上訴人投保「遠雄人壽新終身壽險(98 )-20年期(FH6)」(保單號碼:000000000-0號),保額為 10萬元,並附加「遠雄人壽新溫馨終身醫療健康保險附約-2 0年期HJ2」(下稱系爭9號新溫馨附約)、「遠雄人健康久 久手術醫療終身保險附約-20年期」、「遠雄人壽綜合住院 醫療日額給付保險附約」(下稱系爭綜合住院附約)。嗣於 同年7月1日以自己為被保險人,再向被上訴人投保「遠雄人 壽新終身壽險(98)-20年期(FH6)」(保單號碼:0000000 00-0號),保額亦為10萬元,並附加「遠雄人壽新溫馨終身 醫療健康保險附約-20年期HJ2」(下稱系爭2號新溫馨附約 )、「遠雄人壽超級新人生傷害保險附約(XHG)」、「遠 雄人壽雄安康醫療日額給付傷害保險附約」、「遠雄人壽實 支實付傷害醫療保險金附加條款」。而後上訴人於保險期間 內,因罹患憂鬱症復發、重度伴有精神病特徵,而於111年1 1月4日至112年3月31日間住院治療共101日,惟上訴人向被 上訴人申請理賠保險金時,被上訴人僅理賠給付77日(即11 1年11月4日至112年2月24日)之保險金共382,500元,就其 餘24日住院(即112年3月1日至同年月31日)之保險金共204 ,000元則拒絕理賠。嗣上訴人復因罹患憂鬱症復發、重度伴 有精神病特徵,而於112年4月6日至同年月28日間住院治療 共17日,而上訴人向被上訴人申請理賠保險金共144,500元 時,亦遭被上訴人所拒。然上訴人住院之病症係鬱症,重度 伴有精神病特徵,其治療方式包括藥物、行為、心理、家族 、復健、職各項長期治療性質,與一般單純疾病之短期治療 情形不同,且依系爭9號新溫馨附約及系爭2號新溫馨附約共 同之第8條第1項關於住院次數計算之約定,該項之文義所及 不包含因同一疾病而於出院逾14日後,復於同一醫院再次住 院。最後,上訴人主、客觀上均無規避「最高理賠365日上 限」、亦無「控制入出院時間,阻止『出院後14日內再次住 院視為同一次住院』條件成就」,就110年3月5日出院後於同 年月22日再住院,係因與醫護人員討論身心狀況後,為了嘗 試離開醫院獨立生活、參與職業訓練,後卻陷於身心狀況失 敗,至上訴人於111年10月18日出院後,於111年11月4日再 住院,係為出院至秀傳醫院進行手術並嘗試離開醫院獨立生 活等語,爰依系爭9號新溫馨附約及系爭2號新溫馨附約共同 之第9條第1項第1款、第2款、第11條第1項、第22條第2項, 以及系爭綜合住院附約第11條、第13條、第10條第2項約定 提起本件訴訟,於原審聲明:㈠被上訴人應給付上訴人348,5 00元,及其中204,000元自112年5月8日起、其中144,500元 自112年5月25日起均至清償日止,按年息百分之10計算之利 息。㈡願供擔保,請准予宣告假執行等語(原審判決駁回上 訴人之訴及假執行之聲請,上訴人不服提起上訴)。上訴聲 明:㈠原判決廢棄。㈡前開廢棄部分,被上訴人應給付上訴人 348,500元,及其中204,000元自112年5月8日起、其中144,5 00元自112年5月25日起均至清償日止,按年息百分之10計算 之利息。 二、被上訴人則以:依系爭9號新溫馨附約及系爭2號新溫馨附約 共同之第8條第1項、第9條第2項、第11條第2項約定,及系 爭綜合住院附約第11條、第13條、第16條之約定,因同一疾 病出院後14日內再次住院視為一次住院,且同一次住院、每 一次事故最高給付日數為365日。上訴人係自108年9月6日起 在樂生療養院辦理日間住院,惟其住院未經醫師診斷評估為 必須住院,難認有住院之必要。細繹上訴人歷次出院原因, 非院方判定上訴人病情已達出院之程度而核予出院,而係上 訴人因其個人因素主動要求出院,且出院期間各為16日、17 日,實為上訴人人為控制,將同一次留院原因割裂為數次留 院,即數次保險事故,以規避上開保約之附約條款約定,難 認符合最大善意原則,而與誠信原則有違,且係以不正當行 為阻其條件(即同一次住院之每一次事故最高給付日數為36 5日)成就,依民法第101條第1項之規定,視為條件已成就 。而被上訴人業已理賠上訴人自108年9月6日起至110年3月5 日期間住院給付365日、自110年3月22日起至111年10月18日 期間住院給付369.5日,金額共計6,792,515元,本次上訴人 自111年11月4日起住院,與其先前自110年3月22日起至111 年10月18住院,係屬同一次事故之同一次住院,已達約定之 最高理賠365日上限,被上訴人無再行給付保險金之義務。 上訴人於110年3月5日、111年10月18日自樂生療養院出院, 係分別以需出外整天上課、欲至醫院接受手術為,向院方要 求出院,本與其病症治療與否毫無關連,且與上訴人主張之 事實不符,足徵原審認定上訴人藉詞於上課或其他醫療需求 ,致使樂生療養院醫師同意其出院,再由其於超過14日後, 再行至樂生療養院表示仍有精神症狀而欲住院之方法,以規 避上開保單條款之同一疾病出院後14日内再次住院視為一次 住院,及同一次住院、每一次事故最高給付日數為365日約 定,核屬有據,應依民法第101條之規定,視為上開條款之 條件已成就等語資為抗辯。聲明:駁回上訴。 三、兩造不爭執事項(見本院卷第119至122、135、136頁):  ㈠上訴人於102年4月30日以自己為被保險人,向被上訴人投保 保單號碼為000000000-0之遠雄人壽人身保險,並附加系爭9 號新溫馨附約、系爭綜合住院附約;嗣於102年7月1日,上 訴人又以自己為被保險人,再行投保保單號碼為000000000- 0之遠雄人壽新終身壽險,並附加系爭2號新溫馨附約。  ㈡上訴人於106年5月10日至聯合醫院經診斷為重鬱症,而於106 年5月10日至同年6月5日間於聯合醫院進行日間留院。又於1 08年9月6日開始至112年4月28日止,上訴人即開始於樂生療 養院辦理日間留院,期間曾於110年3月5日至同年月22日以 及111年10月18日至同年11月14日辦理短暫出院。被上訴人 自108年9月6日至112年4月28日,共有3段住院期間,被上訴 人長達近4年之日間留院,其入出院時間及住院期間分別為 :⑴108年9月6日入院,110年3月5日出院,住院期間365天。 ⑵110年3月22日入院,111年10月18日出院,住院期間共369. 5天。⑶111年11月4日入院,112年4月28日為上訴人請領本件 保險金之末日。至於出院期間則分別為:⑴110年3月5日至同 年月21日,共16日。⑵111年10月18日至同年11月3日,共17 日。  ㈢上訴人於「108年9月6日至110年3月5日」、「110年3月22日 至111年10月18日」、「111年11月4日至112年4月28日」等3 段日間留院期間,被上訴人業已依約理賠「108年9月6日至1 10年3月5日」(365日)、「110年3月22日至111年10月18日 」(369.5日)之住院醫療保險金,目前總計6,792,515元在 案。嗣後,上訴人又於111年11月4日至112年4月28日於樂生 療養院日間留院,並以112年3月1日至同年月31日、112年4 月6日至同年月28日之留院期間,向被上訴人請領保險金。 四、本院之認定:  ㈠按解釋當事人簽立契約之真意,應以當時所根基之事實、經 濟目的及其他一切證據資料為其判斷之標準;亦即應探求當 事人立約之真意,而於文義及論理上詳為探求當時之真意如 何,並斟酌訂立契約當時及過去之事實,其經濟目的及交易 上之習慣,而本於經驗法則,基於誠實信用原則而為判斷。 衡諸保險法規範之保險制度,係屬商業保險之性質,其係藉 由眾多要保人繳納一定保險費之團體力量,分散及消化其成 員因某種特定危險發生可能遭受之損失,而在對價衡平原則 下,經保險主管機關核定其費率、保險條款作為保險契約內 容銷售與被保險人。是於保險契約之解釋,應本諸保險之本 質及機能為探求,並注意誠信、公平原則之適用,倘有疑義 ,始為有利於被保險人之解釋(最高法院102年度台上字第2 211號判決意旨參照)。申言之,保險契約約款之解釋,應 依保險制度之本質及目的,考量對價衡平原則及一般要保人 或被保險人之合理期待,作全盤之觀察,始能確保保險制度 共醵資金,公平負擔,分散風險,保障經濟生活安定,防止 道德危險之功能(臺灣高等法院113年度保險上字第4號判決 意旨參照)。  ㈡查,系爭9號新溫馨附約及系爭2號新溫馨附約共同之第8條第 1項約定「被保險人於本附約有效期間,因同一疾病或傷害 ,或因此引起之併發症,於出院後14日內於同一醫院再次住 院時,其各種保險金給付合計額,視為一次住院辦理」、第 9條第2項約定「被保險人同一次住院之『住院醫療保險金』給 付日數最高以365日為限」、第11條約定「被保險人同一次 住院之『住院醫療補助保險金』給付日數最高以365日為限」 ,有系爭9號新溫馨附約及系爭2號新溫馨附約佐卷可考(見 原審卷第27至31、47至51、137侄142頁)。另系爭綜合住院 附約第11條關於住院醫療日額保險金的給付部分,約定「…… 但同一保單年度同一次住院最高日數以180日為限。」、系 爭綜合住院附約第13條關於出院後療養保險金的給付部分, 約定「……但同一保單年度同一次住院最高日數以60日為限。 」、系爭綜合住院附約第16條地1項約定「被保險人於本附 約有效期間,因同一疾病或傷害,或因此引起之併發症,於 出院後14日內再次住院時,其各種保險金給付合計額,視為 一次住院辦理。」,有系爭綜合住院附約佐卷可考(見原審 卷第33至39、143至147頁),可知上述約定就同一次住院設 定了理賠計算天數之上限,且定義何為一次住院,考其目的 如前揭說明,係為了確實估算風險,並依對價衡平原則,進 而核定保險費率,如此方能發揮保險聚集眾多要保人之保險 費,以應對不確定危險之功能。是就上述約定進行解釋,除 了被保險人之外,尚應納入保險人及其他要保人之利益狀態 ,並注意誠信、公平原則之適用,以消弭道德危險,並維繫 保險分散風險、保障其他被保險人經濟生活安定之功能。基 此,上述約定關於「同一次住院」之解釋,倘允許被保險人 以個人原因出院,後復以相同疾病再辦理住院,並主張前後 住院之狀況非屬同一次住院,則無異於承認被保險人可憑自 身意思決定住院次數,而不受理賠計算天數上限之規制,如 此一來保險人將無法估算承保風險之大小,更甚者將引發道 德風險、危及保險之存續,實不利於眾多被保險人。  ㈢次查,上訴人於110年3月5日係以「因報名上課,課整天無法 出席,故辦理出院」,復於110年3月22日開始住院後,於11 1年10月18日係以「最近家裡有一些事情及本身婦科有問題 需就醫住院開刀」為由而辦理出院之情,有原審護理紀錄單 可佐(見原審卷第191、229頁),顯見上訴人上開2次辦理 出院係基於個人原因所為,並非係因已痊癒或顯著改善而由 醫師評估建議恢復良好而辦理出院。再查,上訴人復於111 年11月4日再度住院,此時距離111年10月18日出院僅經過17 日,始難認定上訴人係非因同一疾病再次住院,自應認上訴 人於111年11月4日之住院應與110年3月22日開始之住院,視 為同一次住院。故被上訴人既已理賠上訴人110年3月22日起 至111年10月18日止之住院醫療保險金,且理賠住院日數達3 69.5日,此為兩造所不爭執,則就上訴人111年11月4日以後 之住院日數,依系爭9號新溫馨附約及系爭2號新溫馨附約共 同之第9條第2項約定,以及系爭綜合住院附約第11條、第13 條約定,被上訴人自無庸再行給付上訴人保險金。  ㈣上訴人固主張:依系爭9號新溫馨附約及系爭2號新溫馨附約 共同之第8條第1項關於住院次數計算之約定,該項之文義所 及不包含因同一疾病而於出院逾14日後,復於同一醫院再次 住院等語。然若肯認上訴人之上開主張,將導致如下結論, 即自出院後只要超過14日再辦理住院,則不論前後住院是否 因同一疾病所致,亦不論先前係基於何原因而出院,在前與 在後之住院皆應視為非同一次住院,則保險契約約定之理賠 計算天數上限應重新起算。而上開結論將誘發被保險人任憑 個人原因辦理出院,等待14日後再辦理住院以長期領取保險 金之動機,則保險契約中關於理賠計算天數上限之約定將形 同不存在,如此一來勢必引發道德危機,對保險之存續造成 龐大影響,最終對於其他被保險人產生不利益,嚴重牴觸保 險制度之本質。故本院認為系爭9號新溫馨附約及系爭2號新 溫馨附約共同之第8條第1項關於住院次數計算之約定,雖將 出院後14日內於同一醫院再次住院視為同一次住院,然不可 反面解釋為出院後逾14日於同一醫院再次住院即視為非同一 次住院,究竟是否屬同一次住院,除該約定所指之情形外, 尚應視個案情形加以認定,是上訴人之上開主張並不可採。 五、綜上所述,上訴人基於個人原因於111年10月18日辦理出院 ,其於111年11月4日以後之住院,與自110年3月22日開始之 住院應視為同一次住院,被上訴人既已理賠上訴人自110年3 月22日起至111年10月18日止之住院醫療保險金,且理賠住 院日數達369.5日,則依據系爭9號新溫馨附約及系爭2號新 溫馨附約共同之第9條第2項約定,以及系爭綜合住院附約第 11條、第13條約定,被上訴人自無庸再行給付上訴人保險金 。從而,上訴人依系爭9號新溫馨附約、系爭2號新溫馨附約 共同之第9條第1項第1款、第2款、第11條第1項、第22條第2 項,及系爭綜合住院附約第11條、第13條、第10條第2項約 定,請求被上訴人給付上訴人348,500元,及其中204,000元 自112年5月8日起、其中144,500元自112年5月25日起,均至 清償日止,按年息百分之10計算之利息,為無理由,應予駁 回。原審為上訴人敗訴之判決,並無不合。上訴人上訴意旨 指摘原判決不當,求予廢棄改判,為無理由,應駁回其上訴 。 六、本件事證已臻明確,兩造其餘攻擊防禦方法及未經本院援用 之證據,核與判決之結果不生影響,爰不一一論駁,併此敘 明。 七、據上論結,本件上訴為無理由,依民事訴訟法第436條之1 第3項、第449條第1項、第78條,判決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6  日          民事第五庭 審判長法 官 黃信樺                   法 官 陳怡親                   法 官 鄧雅心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本判決不得上訴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6  日                   書記官 賴峻權

2025-03-26

PCDV-113-保險簡上-6-20250326-1

保險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

確認保險契約關係存在等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2年度保險字第19號 上 訴 人 遠雄人壽保險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孟嘉仁 被 上訴人 黃裔媜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確認保險契約關係存在等事件,上訴人提起上 訴到院,未據繳納上訴費。按訴訟標的之價額,由法院核定;核 定訴訟標的之價額,以起訴時之交易價額為準;無交易價額者, 以原告就訴訟標的所有之利益為準;以一訴主張數項標的者,其 價額合併計算之。民事訴訟法第77條之1第1項、第2項、第77條 之2第1項本文分別定有明文。次按確認之訴無論積極確認之訴或 消極確認之訴,訴訟標的價額均應以原告起訴所主張之法律關係 之價額為準,計徵裁判費。是以,如請求確認保險契約關係存在 之事件,應以原告就該保險契約所可取得之最大利益作為訴訟標 的價額(最高法院101年度台抗字第1053號裁定意旨參照)。查 本件上訴人提起第二審,其上訴聲明為:㈠原判決不利於上訴人 部分廢棄。㈡上開廢棄部分,被上訴人第一審之訴駁回。而原判 決主文為:確認被上訴人與上訴人於民國110年6月15日所簽立保 險單號碼0000000000號附加之遠雄人壽金貼心豁免保險費附約( 下稱系爭附約)存在(第1項)。上訴人應給付被上訴人新臺幣 (下同)29萬2,354元及自113年4月19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 利率百分之10計算之利息(第3項)。揆諸前揭說明,就原判決 主文第1項部分,係請求確認被上訴人向上訴人投保之系爭附約 存在,原告就此項之客觀上得受利益,應以倘系爭附約效力存續 而保險事故發生時,被上訴人可獲之最高保險豁免金額為準,而 系爭附約保險費為每期按年繳付,每期保險費2萬5,471元,上訴 人於112年1月18日以臺北逸仙郵局第61號存證信函解除契約,則 系爭附約可豁免之最大保險費(即112年6月起至繳費終期130年6 月)為45萬8,478元(計算式:2萬5,471元×18年=45萬8,478元) ,是本項訴訟標的價額核定為45萬8,478元,加計原判決主文第3 項之訴訟標的金額29萬2,354元,本件上訴利益即訴訟標的價額 核定為75萬832元(計算式:45萬8,478元+29萬2,354元=75萬832 元),應徵第二審裁判費1萬5,120元,茲依民事訴訟法第442條 第2項規定,限上訴人於收受本裁定送達後5日內如數向本院繳納 ,毋得延誤,逾期即駁回其上訴,特此裁定。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1  日          民事第一庭  法 官 李麗珍 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本裁定關於訴訟標的價額核定之部分如有不服,得於裁定送達後 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應繳納抗告費新台幣1500元;命補 裁判費之部分,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5  日                 書記官 張凱銘

2025-03-21

TYDV-112-保險-19-20250321-3

雄補
高雄簡易庭

給付保險金

臺灣高雄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雄補字第568號 原 告 劉咸揮 訴訟代理人 蔡詠晴律師(法扶律師) 被 告 遠雄人壽保險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孟嘉仁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給付保險金事件,原告起訴未據繳納裁判費。 按以一訴附帶請求其起訴後之孳息、損害賠償、違約金或費用者 ,不併算其價額,民事訴訟法第77條之2第2項定有明文。查本件 訴訟標的價額核定為新臺幣(下同)22萬3,918元(按:利息計 算至起訴前1日。計算式詳如附表。元以下四捨五入),應徵第 一審裁判費3,190元,茲依民事訴訟法第249條第1項但書規定, 限原告於收受本裁定送達5日內如數補繳,逾期不繳即駁回其訴 ,特此裁定。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1 日 高雄簡易庭 法 官 張浩銘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本裁定關於核定訴訟標的價額部分,如有不服,得於收受裁定送 達後10日內以書狀向本院提出抗告,並應繳納抗告裁判費新臺幣 1,500 元。命補繳裁判費部分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1 日 書 記 官 林家瑜 附表: 請求項目 編號 類別 計算本金 起算日 終止日 計算基數 年息 給付總額 22萬元 1 利息 22萬元 113年12月28日 114年3月2日 (65/365) 10% 3,917.81元 小計 3,917.81元 合計 22萬3,918元

2025-03-21

KSEV-114-雄補-568-20250321-1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

給付保險金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補字第564號 原 告 趙品柔 法定代理人 曾榆淨 訴訟代理人 蘇靜雅律師 被 告 遠雄人壽保險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孟嘉仁 被 告 富邦產物保險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許金泉 上列原告與被告間請求給付保險金事件,原告起訴未據繳納裁判 費。按提起民事訴訟應依民事訴訟法第77條之13、第77條之14規 定繳納裁判費,此為法定必備之程式。次按以一訴主張數項標的 者,其價額合併計算之;以一訴附帶請求其起訴後之孳息、損害 賠償、違約金或費用者,不併算其價額,民事訴訟法第77條之2 第1、2項別定有明文。查本件原告於民國114年2月26日提起本件 訴訟,是本件訴訟標的價額應包含原告請求之起訴前所生利息, 其價額如附表所示,共計新臺幣(下同)346萬8,493元(元以下 四捨五入),應徵第一審裁判費4萬2,099元。茲依民事訴訟法第 249條第1項但書之規定,命原告於本裁定送達後5日以內補繳, 如逾期未繳,即駁回其訴,特此裁定。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0 日 民事第二庭 法 官 黃崧嵐 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須附繕 本),並繳納抗告裁判費新臺幣1,5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0 日 書記官 王峻彬 附表: 請求項目 編號 類別 計算本金 起算日 終止日 計算基數 年息 給付總額 300萬元 1 利息 100萬元 112年8月5日 114年2月25日 (1+205/365) 10% 15萬6,164.38元 2 利息 200萬元 112年8月5日 114年2月25日 (1+205/365) 10% 31萬2,328.77元 小計 46萬8,493.15元 合計 346萬8,493元

2025-03-20

TCDV-114-補-564-20250320-1

湖救
內湖簡易庭

訴訟救助

臺灣士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湖救字第6號 聲 請 人 莊昇融 相 對 人 遠雄人壽保險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孟嘉仁 上列當事人間聲請訴訟救助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准予訴訟救助。   理 由 一、按當事人無資力支出訴訟費用者,法院應依聲請,以裁定准 予訴訟救助,民事訴訟法第107條第1項前段定有明文。又法 律扶助法第63條規定:經分會准許法律扶助之無資力者,其 於訴訟或非訟程序中,向法院聲請訴訟救助時,除顯無理由 者外,應准予訴訟救助。 二、本件聲請人與相對人間給付保險金事件(本院114年度湖保 險簡更一字第1號),以其並無資力,無法負擔訴訟費用, 且有勝訴之望,聲請訴訟救助。經查:聲請人向財團法人法 律扶助基金會新北分會申請法律扶助,經該分會審查結果認 聲請人為無資力,而准予扶助,有准予扶助證明書、法律扶 助基金會專用委任狀在卷可稽(見本院卷第9頁,本院113年 度湖保險簡字第5號卷第11頁)。又聲請人所提訴訟,形式 上非顯無理由,揆諸前揭說明,其為本件訴訟救助之聲請, 尚無不合,應予准許。 三、爰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7  日          內湖簡易庭 法 官 許凱翔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表明抗 告理由,如於本裁定宣示後送達前提起抗告者,應於裁定送達後 10日內補提抗告理由書(須附繕本)。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7  日                書記官 許慈翎

2025-03-17

NHEV-114-湖救-6-20250317-1

北保險小
臺北簡易庭

給付保險金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小額民事判決 113年度北保險小字第52號 原 告 陳正旻 訴訟代理人 曾玉金 被 告 遠雄人壽保險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孟嘉仁 訴訟代理人 王俊翔律師 複 代理人 曾俊倫律師 葉庭嘉律師 邱云莉律師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給付保險金事件,本院於民國114年2月17日言 詞辯論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原告之訴駁回。 訴訟費用新臺幣壹仟元由原告負擔。   理由要領 一、原告主張略以:  ㈠原告即要保人於民國109年7月22日向被告投保遠雄人壽永安 手術醫療終身保險(下稱系爭保單),附加遠雄人壽康樂綜 合醫療手術定額健康保險附約(下稱系爭保單附約)。原告 於110年6月起因「腰椎間盤突出、頸椎間盤突出」(下稱系 爭症狀)至天主教耕莘醫療財團法人耕莘醫院(下稱耕莘醫 院)接受門診治療,並接受醫生建議為「高頻熱凝療法手術 」(下稱系爭手術),並依系爭保單附約向被告請求給付門 診手術保險金,至112年7月10日止,被告均依約給付原告門 診手術保險金,原告依醫生建議持續進行系爭手術治療頻率 平均為3個月。然原告於112年10月16日再因系爭症狀至耕莘 醫院接受系爭手術,此次治療被告拒絕給付原告門診手術保 險金。  ㈡依系爭保單附約約定第12條規定「被保險人因第4條約定,並 經醫師診斷必須接收門診手術治療且已接受手術者,本公司 按『住院日額』之3倍給付『門診手術保險金』」。經合格專業 醫生評估診斷有手術治療必要性,並實際接受手術者,被告 即應支付門診手術保險金,系爭保單附約內容並未就此類手 術治療之理賠設有其他關於前置醫學檢查、頸椎左右部位不 同與否、手術間隔期間、次數等限制,亦未規定須再由其他 醫生鑑定醫療必要性。而原告於112年10月前至耕莘醫院門 診進行系爭手術之治療頻率均為3個月,並拿診斷診明書向 被告請求給付門診手術保險金,被告均未表示有何異議或不 妥之處,顯見被告認為該治療頻率3個月為合理治療,卻於1 12年10月主張原告此次治療實施系爭手術僅3個月未達6個月 不符醫學常規而拒絕給付門診手術保險金。且原告係接受醫 生專業建議為系爭手術,無從判定間隔時間長短。原告爰依 系爭保單附約之法律關係提起本件訴訟等語。並聲明:被告 應給付原告84,000元,及自起訴狀繕本送達翌日起至清償日 止,按年息5%計算之利息。 二、被告答辯略以:  ㈠按保險制度最大功能在於將個人於生活中遭遇各種人身危險 、財產危險,及對他人之責任危險等所產生之損失,分攤消 化於共同團體,是任何一個保險皆以一共同團體之存在為先 決條件,此團體乃由各個因某種危險事故發生而將遭受損失 之人所組成,故基於保險是一共同團體之概念,面對保險契 約所生權利糾葛時,應立於整個危險共同團體之利益觀點, 不能僅從契約當事人之角度思考,若過於寬認保險事故之發 生,將使保險金之給付過於浮濫,最終將致侵害整個危險共 同團體成員之利益,有違保險制度之本旨(臺灣高等法院10 4年度保險上易字第15號判決意旨參照)。則系爭保單附約 第12條約定關於「專業醫生評估診斷有手術治療必要性」, 解釋上自不應僅以實際治療之醫生認定有接受手術治療之必 要性即屬已足,而應認以具有相同專業醫師於相同情形下通 常會診斷具有接受系爭手術之必要性始屬之。  ㈡衛生福利部中央健康保險署(下稱健保署)對於系爭手術訂 定支付標準,其中治療次數與限制提到,同區域重複治療以 間隔6個月以上為原則,且個案病情如需於3至6個月內同區 域為重複實施者,應另檢附精神科醫師或心理治療師或疼痛 科醫生之治療評估紀錄。該規範係因考量系爭手術,於嘗試 止痛消炎藥物或尋求其他治療方法無效後,始為舒緩疼痛所 行之醫療行為,如需根除病灶,仍須以傳統手術治療。故系 爭手術僅能舒緩疼痛,並非有效根除之治療方法,為確保接 受系爭手術治療之病患,確實具有「治療必要性」,健保署 始提出前揭標準做為參考。原告此次進行系爭手術時間為11 2年10月16日與前次112年7月10日治療之間僅間隔3個月,且 尚未見原告提出其他「治療評估紀錄」等文件,以證實其具 有短時間接受系爭手術之必要性,原告並未盡舉證責任,尚 不得向被告請求給付系爭手術門診手術保險金。  ㈢另原告前向財團法人金融消費評議中心(下稱評議中心)提 出評議申請,依評議中心113年評字第698號評議書(下稱系 爭評議書)主文認定,就原告之請求尚難為有利原告之認定 ,並表明以下原因:   1.原告因系爭症狀於112年10月16日接受系爭手術,不具醫 療必要性,不符合一般醫療常規。   2.依據檢附耕莘醫院112年10月16日原告門診病歷,原告頸 部與腰部症狀僅一週,並未經正常藥物及復健療程,即逕 自施予頑固性疼痛介入療法即系爭手術,故不具醫療必要 性,亦不符合一般醫療常規。  ㈣本件雖為商業保險,惟就門診手術保險金之請領,仍需客觀 上有治療之必要,倘無「治療必要性」作為請領條件,將使 保險理賠淪於恣意,而肇生道德危險。此外,評議中心於系 爭評議書曾檢附相關病歷諮詢第三方客觀醫師意見,並做出 本件不具「治療必要性」之認定,與系爭保單附約第12條門 診手術保險金之要件未合。是以,被告並無支付原告於112 年10月16日進行系爭手術門診手術保險金之義務等云云,顯 於法無據等語。  ㈤並聲明:原告之訴駁回。 三、得心證之理由:  ㈠原告即要保人於109年7月22日向被告投保系爭保單及附加系 爭保單附約,有系爭保單、系爭保單附約等在卷可稽(見本 院卷第17頁至第25頁、第79頁至第113頁),兩造對此均不 爭執(見本院卷第126頁),可信為真正。  ㈡按解釋契約,應於文義上及論理上詳為推求,以探求當事人 立約時之真意,並通觀契約全文,斟酌訂立契約當時及過去 之事實、交易上之習慣等其他一切證據資料,本於經驗法則 及誠信原則,從契約之主要目的及經濟價值作全盤之觀察, 以為其判斷基礎,不能任意推解致失其真意(最高法院113 年度台上字第1852號判決意旨參照)。解釋契約應通觀全文 ,依當時之情形及其他一切證據資料,並斟酌交易習慣依誠 信原則為斷定之標準,於文義上及論理上詳為推求,以探求 當事人之真意,不得拘泥字面或截取書據中一二語,致失立 約之真意(最高法院113年度台上字第1655號判決意旨參照 )。又當事人主張有利於己之事實者,就其事實有舉證之責 任;但法律別有規定,或依其情形顯失公平者,不在此限。 民事訴訟法第277條定有明文。是負舉證責任之一方,應先 就主張法律關係之要件事實提出證據證明,使法院就該要件 事實得有真實之確信,此時,另一方就其利己之抗辯即不得 不提出反證,以動搖法院所形成之確信,此為舉證責任分配 之原則(最高法院111年度台上字第49號判決意旨參照)。 負舉證責任之當事人,須證明至使法院就該待證事實獲得確 實之心證,始盡其證明責任。倘不負舉證責任之他造當事人 ,就同一待證事實已證明間接事實,而該間接事實依經驗法 則為判斷,與待證事實之不存在可認有因果關係,足以動搖 法院原已形成之心證者,將因該他造當事人所提出之反證, 使待證事實回復至真偽不明之狀態。此際,自仍應由主張該 事實存在之一造當事人舉證證明之,始得謂已盡其證明責任 (最高法院113年度台上字第982號判決意旨參照)。  ㈢經查,依兩造均不爭執之系爭保單附約第12條第1項:「被保 險人因第4條之約定,並經醫師診斷必須接受門診手術治療 且已接受手術者,本公司按『住院日額』之三倍給付『門診手 術保險金』」(見本院卷第107頁、第126頁),暨健保署就 系爭手術訂定之支付標準:「1.申請人檢附資料應符合之要 件:⑴病歷應記載清楚、詳實及病史完整。須有理學檢查、 術前術後Image-guided、OP note、疼痛量表等相關資料, 以佐證實施之必要性。…3.治療次數與限制:⑴同區域重複治 療以間隔六個月以上為原則,並應附施予高頻熱凝療法後之 衛教紀錄與疼痛量表,個案病情如需於三至六個月內同區域 重複施行者,應另檢附精神科醫師或心理治療師或疼痛科醫 師之治療評估紀錄…」(見本院卷第115頁、第126頁)等規 定觀之,足見本件系爭手術之門診手術保險金之給付,須具 有治療必要性之要件。又參諸兩造亦不爭執之系爭評議書就 判斷理由所載:「…經諮詢本中心專業醫療顧問,其意見略 以:1.申請人(即本件原告;下同)系爭體況於112年10月1 6日所接受系爭治療(即系爭手術)不具醫療必要性,不符 合一般醫療常規。2.依據檢附耕莘醫院112年10月16日門診 病歷,申請人頸部與腰部症狀僅一周,並未經正常藥物及復 健療程,即逕施予頑固性疼痛介入療法,故不具醫療必要性 ,亦不符合一般醫療常規」(見本院卷第120頁、第126頁) 之意見,堪認系爭手術並不具有治療必要性甚明。此外,原 告復未就系爭手術具有治療必要性等情,舉證證明之,以實 其說,則依舉證責任分配原則,原告起訴請求被告給付保險 金云云,於法尚有未合,不應准許。 四、綜上所述,原告請求被告應給付84,000元,及自起訴狀繕本 送達翌日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5%計算之利息,為無理由, 應予駁回。 五、訴訟費用負擔之依據:民事訴訟法第78條、第91條第3項。 本件訴訟費用額,依後附計算書確定如主文所示金額。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4  日          臺北簡易庭  法 官 詹慶堂 計算書: 項    目       金 額(新臺幣)  備  註 第一審裁判費        1,000元 合    計       1,000元 上列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判決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須按 他造當事人之人數附繕本)。如委任律師提起上訴者,應一併繳 納上訴審裁判費。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4  日                 書記官 潘美靜 附錄: 一、民事訴訟法第436條之24第2項:   對於小額程序之第一審裁判上訴或抗告,非以其違背法令為 理由,不得為之。 二、民事訴訟法第436條之25:   上訴狀內應記載上訴理由,表明下列各款事項:   ㈠原判決所違背之法令及其具體內容。   ㈡依訴訟資料可認為原判決有違背法令之具體事實。 三、民事訴訟法第436條之32條第2項:   第438條至第445條、第448條至第450條、第454條、第455條 、第459條、第462條、第463條、第468條、第469條第1款至 第5款、第471條至第473條及第475條第1項之規定,於小額 事件之上訴程序準用之。

2025-03-14

TPEV-113-北保險小-52-20250314-1

本網站部分內容為 AI 生成,僅供參考。請勿將其視為法律建議。

聯絡我們:[email protected]

© 2025 Know9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