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期限利益喪失

共找到 19 筆結果(第 1-10 筆)

彰簡
彰化簡易庭

給付分期買賣價金

臺灣彰化地方法院彰化簡易庭民事判決 114年度彰簡字第78號 原 告 仲信資融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黎小彤 訴訟代理人 賴宜屏 被 告 蔡玉晶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給付分期買賣價金事件,本院於民國114年3月 13日言詞辯論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被告應給付原告新臺幣17萬8,823元,及自民國113年11月6日起 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16%計算之利息。 訴訟費用新臺幣3,450元,由被告負擔。被告應給付原告新臺幣3 ,450元及自本判決確定之翌日起至訴訟費用清償日止,按週年利 率百分之5計算之利息。 本判決得假執行。但被告如以新臺幣17萬8,823元為原告預供擔 保,得免為假執行。   事實及理由 壹、程序事項:   一、訴狀送達後,原告不得將原訴變更或追加他訴,但擴張或減 縮應受判決事項之聲明者,不在此限;又該規定於簡易訴訟 程序亦有適用,民事訴訟法第255條第1項但書第3款、第436 條第2項分別定有明文。本件原告原起訴聲明係請求被告應 給付原告新臺幣(下同)17萬8,823元,及自民國113年4月5日 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16%計算之利息。嗣於民國114年 3月13日言詞辯論時變更聲明為被告應給付原告17萬8,823元 及自113年11月6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16%計算之利 息,核其主張屬減縮應受判決事項之聲明,與上開規定相符 ,應予准許。   二、被告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場,核無民事訴訟法第386條所列 各款情形,爰依原告之聲請,由其一造辯論而為判決。 貳、實體事項:  一、原告主張:被告前依分期買賣方式,向訴外人教主醫美整形 外科診所(下稱教主醫美診所)訂購隆乳服務,分期總價為37 萬8,698元,並約定自111年9月5日至114年8月5日計36期, 每期應繳金額為1萬519元,因教主醫美診所與原告間為分期 付款買賣契約債權受讓關係,依分期付款買賣契約所得請求 給付之應付帳款,隨即讓售予原告。惟被告僅繳納19期後即 未再繳付,尚欠17萬8,823元未清償,顯已違反分期付款買 賣約定書第10條之約定,其餘未到期部分視為全部到期,另 依同條之約定,被告尚須給付自遲延繳款日起至清償日止, 按週年利率16%計算之遲延利息。爰依系爭分期付款契約及 債權讓與之法律關係提起本件訴訟等語。並聲明:如主文第 1項所示。 二、被告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場,亦未提出書狀作何聲明或陳述 。 三、本院之判斷:  ㈠原告主張被告向其申辦總額為37萬8,698元之分期付款契約, 而被告自113年4月5日起即未依約繳款,迄今尚積欠17萬8,8 23元之款項尚未清償等事實,提出zingala銀角零卡分期付 款申請暨合約書、分期付款繳款明細等為證,且被告已於相 當時期受合法之通知,而於言詞辯論期日不到場,亦未提出 準備書狀爭執,依民事訴訟法第436條第2項、第280條第3項 前段準用同條第1項前段之規定,視同自認,堪認原告主張 之事實為真實。  ㈡分期付價之買賣,如約定買受人有遲延時,出賣人得即請求 支付全部價金者,除買受人遲付之價額已達全部價金五分之 一外,出賣人仍不得請求支付全部價金,民法第389條定有 明文。本件分期付款約定書第10條前段固約定:「期限利益 喪失:如您有延遲付款、違反本契約約定、退票、信用貶落 、銀行拒往、受假執行、假扣押、破產聲請或宣告、死亡等 情事時,所有未分期價款視為全部到期,本公司得不經催告 。逕行要求您立即清償全部債務。…」等語(見本院卷第17 頁)。另分期付款約定書第1條約定:「申請人(即原告)同 意以分期付款買賣方式,向賣方(下稱特約商,即教主醫美 診所)購買於中租零卡分期APP(下稱本平台)之交易(或結帳) 確認頁面中所載之商品或服務(下稱本標的),於您在本平台 點選確認交易(或結帳)時,已充分知悉並同意本分期付款買 賣申請,一經仲信資融公司(下稱本公司,即原告)審核通過 ,特約商即已將請求支付分期價款之權利、標的物之所有權 及相關附隨權利、以及依買賣契約所生之一切權利及利益等 (含遲延利息及違約金),讓與本公司及其再讓人,同時授權 本公司為帳務管理及相關作業,不另為書面通知;本公司對 於本契約是否生效保有最終同意權;一經本公司審核同意, 將由本公司於扣除手續費及相關費用後,一次付款於特約商 ,以為收買該應收帳款債權,您知悉並同意分期款項應依約 繳付於本公司。」等語(見本院卷第15頁)。是依前述約定事 項內容,可知被告簽約時,教主醫美診所即將系爭分期付款 契約之債權讓予原告,此時原告既係居於出賣人地位向被告 請求分期付款價金,自有民法第389條規定之適用。又民法 第389條既有保障分期付價買賣之買受人權益之目的,則前 揭約定顯已牴觸民法第389條之強制規定,原告自仍需於被 告遲付之價額已達全部價金5分之1,始得請求被告支付全部 價金。查本件被告自逾期繳款第20期起即113年3月5日起至 第24期即113年11月5日止,遲付之金額共8萬4,152元(計算 式:1萬519元×8期=8萬4,152元),達總價款5分之1(計算式 :37萬8,698元×1/5=7萬5,740元,元以下四捨五入)。是原 告依分期付款買賣契約,請求被告給付給付自第20期至第36 期止積欠之本金17萬8,823元(計算式:1萬519元×12期=17萬 8,823元),即屬有據。  ㈢給付有確定期限者,債務人自期限屆滿時起,負遲延責任; 遲延之債務,以支付金錢為標的者,債權人得請求依法定利 率計算之遲延利息,但約定利率較高者,仍從其約定利率; 約定利率,超過16%者,超過部分之約定,無效,民法第229 條第1項、第233條第1項及第205條分別定有明文。另依本件 分期付款約定書第10條後段約定:「您並應另支付本公司, 自『遲延繳款日或違約日』起至清償日止,依年利率16%約定 利率計收遲延利息…」等語(見本院卷第17頁),本件被告就 分期買賣契約於所積欠之款項達總價款5分之1之翌日即113 年11月6日起即應就所積欠之全部金額負給付遲延之責,又 本件原告請求之利息未超過民法第205條法定利率上限,是 原告請求被告給付自113年11月16日起按週年利率16%計算之 利息,亦屬有據。 四、綜上所述,原告依系爭分期付款契約及債權讓與之法律關係 ,請求被告給付如主文第1項所示之金額,為有理由,應予 准許。 五、本件係就民事訴訟法第427條訴訟適用簡易程序所為被告敗 訴之判決,依同法第389條第1項第3款規定,應依職權宣告 假執行,並依同法第392條第2項規定,依職權宣告被告如預 供相當擔保,得免為假執行。 六、訴訟費用負擔之依據:民事訴訟法第78條、第91條第3項。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7  日          臺灣彰化地方法院彰化簡易庭            法 官 范嘉紋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判決送達後20日內向本庭提出上訴狀(須附 繕本)。如委任律師提起上訴者,應一併繳納上訴審裁判費。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8  日            書記官 趙世明

2025-03-27

CHEV-114-彰簡-78-20250327-1

司拍
臺灣橋頭地方法院

拍賣抵押物

臺灣橋頭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司拍字第201號 聲 請 人 第一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邱月琴 代 理 人 林立晉 上列聲請人與相對人陳儷文即洪晨堯之繼承人、洪高德即洪晨堯 之繼承人、黃月霞即洪晨堯之繼承人間聲請拍賣抵押物事件,本 院裁定如下:   主   文 聲請駁回。 聲請程序費用由聲請人負擔。   理   由 一、按聲請書狀應載明供證明或釋明用之證據;次按非訟事件之 聲請,不合程式或不備其他要件者,法院應以裁定駁回之。 但其情形可以補正者,法院應定期間先命補正,非訟事件法 第30條第1項第4款、第30條之1分別定有明文。 二、查聲請人聲請對相對人陳儷文即洪晨堯之繼承人、洪高德即 洪晨堯之繼承人、黃月霞即洪晨堯之繼承人聲請拍賣抵押物 事件,所提出之催告通知及收件回執均列被繼承人洪晨堯, 惟被繼承人洪晨堯已於民國(下同)113年6月26日死亡,其 繼承人未拋棄繼承;而聲請人未提出對繼承人催告之釋明資 料,以致本院無從認定本件債權是否已依借據關於期限利益 喪失之約定,已得視為全部到期。經本院於民國114年1月13 日發函聲請人於文到10日內補正「對繼承人陳儷文、洪高德 、黃月霞合法催告之通知函及收件回執正反面影本」,聲請 人於114年1月16日收受送達,有送達證書在卷可稽。惟聲請 人逾期迄未補正,依前揭規定,本件聲請不合法,應予駁回 。 三、依非訟事件法第21條第2項、民事訴訟法第78條,裁定如主 文。 四、如不服本裁定,應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 並繳納抗告費新臺幣1,5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2  日              臺灣橋頭地方法院民事庭                  司法事務官 辛福壽

2025-03-12

CTDV-113-司拍-201-20250312-4

板小
板橋簡易庭

清償借款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板橋簡易庭小額民事判決 113年度板小字第3673號 原 告 良京實業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今井貴志 訴訟代理人 王維新 被 告 曾錫全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清償借款事件,本院於民國114年1月16日言詞 辯論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原告之訴駁回。 訴訟費用新臺幣1,000元由原告負擔。   理由要領   原告主張被告前向原債權人即訴外人大眾銀行申請個人信用貸款 ,屆期未清償,經原告輾轉受讓本件債權,爰依消費借貸法律關 係請求被告給付新臺幣(下同)57,549元,及自其中48,205元自 起訴狀到院之日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15%計算之利息等語,業 據提出大眾Much現金卡申請書、分攤表、債權收買請求暨債權讓 與證明書、債權讓與證明書、原告113年7月10日催繳函等件為憑 ,堪信為真。惟被告到場為消滅時效抗辯,經查原告主張上開債 權之期限利益喪失日為93年7月21日,卻遲至113年10月22日始提 出本件訴訟,顯然逾15年消滅時效期間,被告自得拒絕給付。從 而,原告請求被告為上開金錢給付,為無理由,應予駁回。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7  日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板橋簡易庭             法 官 時瑋辰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並表明 上訴理由(上訴理由應表明一、原判決所違背之法令及具體內容 。二、依訴訟資料可認為原判決有違背法令之具體事實。),如 於本判決宣示後送達前提起上訴者,應於判決送達後20日內補提 上訴理由書(須附繕本),如未於上訴後20日內補提合法上訴理 由書,法院得逕以裁定駁回上訴。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7  日             書記官 詹昕容

2025-02-27

PCEV-113-板小-3673-20250227-1

重訴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

清償借款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民事判決 113年度重訴字第532號 原 告 華南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黃俊智 訴訟代理人 林宏蒼 被 告 豐鵬商標膠帶股份有限公司 兼法定代理 人 吳田麗美(兼吳鶴鵬之繼承人) 被 告 張家豪 吳伊敏(即吳鶴鵬之繼承人) 吳仲傑(即吳鶴鵬之繼承人) 吳伊眞(即吳鶴鵬之繼承人)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清償借款事件,本院於民國114年1月16日言詞 辯論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一、被告吳伊敏、吳仲傑、吳伊真於繼承被繼承人吳鶴鵬之遺產 範圍內,與被告豐鵬商標膠帶股份有限公司、吳田麗美、張 家豪連帶給付原告新臺幣834萬1,648元,及如附表所示之利 息及違約金。 二、原告其餘之訴駁回。   三、訴訟費用由被告吳伊敏、吳仲傑、吳伊真於繼承被繼承人吳 鶴鵬之遺產範圍內,與被告豐鵬商標膠帶股份有限公司、吳 田麗美、張家豪連帶負擔。   事實及理由 壹、程序方面:   被告經合法通知,無正當理由,均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場, 核無民事訴訟法第386條各款所列情形,爰依原告之聲請, 由其一造辯論而為判決。 貳、實體方面: 一、原告主張:被告豐鵬商標膠帶股份有限公司(下稱豐鵬公司 )分別於民國111年5月16日及112年4月18日簽立授信契約書 ,邀同被告吳田麗美、張家豪及吳鶴鵬(吳鶴鵬於113年4月 9日死亡,其繼承人為吳田麗美、吳伊敏、吳仲傑、吳伊真《 下稱吳田麗美等4人》)為連帶保證人,與原告約定於授信總 額度新臺幣(下同)1,000萬元整範圍內為授信往來,且願共 同遵守授信契約書各條款之約定;被告即借款人豐鵬商標膠 帶股份有限公司於111年5月17日向原告借款二筆(1)5,600 ,000元、(2)1,400,000元及112年5月2日向原告借款二筆 (3)2,400,000元、(4)600,000元,借款期間自111年5月 17日至116年5月17日及112年5月2日至113年5月1日,同時並 約定借款期間、清償期、利息及違約金計算方式等,詎被告 豐鵬商標膠帶股份有限公司向原告之各筆借款均有本息攤還 延遲情形,嗣後經原告催討借保人等履約均置若罔聞,故依 據授信契約書第7條、第8條有關期限利益喪失之規定,全部 借款視為全部到期,目前共計積欠原告本金834萬1,648元及 利息、違約金未為清償。原告是依消費借貸法律關係及連帶 保證法律關係請求被告等應負連帶清償之責任等語。並聲明 :被告等應連帶給付原告834萬1,648元及附表所示之利息及 違約金。 二、被告均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場,亦未提出書狀作何聲明或陳 述。 三、原告主張之事實,業據提出授信契約書、授信動撥申請書兼 借款憑證及增埔契約暨申請書、放款戶帳號資料查詢單等件 為證,被告已於相當時期受合法之通知,而未於言詞辯論期 日到場,亦未提出書狀作何爭執,依民事訴訟法第280條第3 項前段準用同條第1項規定,視同自認,堪認實在。按稱消 費借貸者,謂當事人一方移轉金錢或其他代替物之所有權於 他方,而約定他方以種類、品質、數量相同之物返還之契約 ;借用人應於約定期限內,返還與借用物種類、品質、數量 相同之物,民法第474條第1項及第478條前段定有明文。又 保證債務之所謂連帶,係指保證人與主債務人負同一債務, 對於債權人各負全部給付之責任者而言,此就民法第272條 第1項規定連帶債務之文義參照觀之甚明(最高法院45年台 上字第1426號判決先例參照)。而連帶債務之債權人,依民 法第273條第1項規定,得對於債務人中之一人或數人或其全 體,同時或先後請求全部或一部之給付。豐鵬公司向原告借 貸上開金額後,未依約清償本金及利息,債務視為全部到期 ,尚積欠如主文第1項所示之本金、利息及違約金未清償, 而吳鶴鵬及被告吳田麗美、張家豪為系爭借款之連帶保證人 ,自應負連帶清償責任。原告依消費借貸及連帶保證之法律 關係,請求被告豐鵬商標膠帶股份有限公司、吳田麗美、吳 鶴鵬、張家豪連帶給付系爭債務,核屬有據。次按繼承人自 繼承開始時,除本法另有規定外,承受被繼承人財產上之一 切權利、義務。但權利、義務專屬於被繼承人本身者,不在 此限;繼承人對於被繼承人之債務,以因繼承所得遺產為限 ,負清償責任;繼承人對於被繼承人之債務,以因繼承所得 遺產為限,負連帶責任,民法第1148條、第1153條第1項定 有明文。查吳鶴鵬應就系爭借款對原告負連帶責任,已如前 述,又吳鶴鵬已於113年4月9日死亡,被告吳田麗美等4人為 吳鶴鵬之繼承人,且均未聲請拋棄繼承,是依上開規定,被 告吳田麗美等4人對於吳鶴鵬之系爭債務,應以其等因繼承 所得遺產為限,負連帶清償責任,除被告吳田麗美為系爭借 款之連帶保證人,本即應就系爭借款對原告負連帶責任外, 原告請求被告吳伊敏、吳仲傑、吳伊真於繼承吳鶴鵬之遺產 範圍內,連帶給付積欠之834萬1,648元及利息、違約金,核 屬有據。 四、綜上所述,原告依消費借貸及連帶保證之法律關係,請求被 告吳伊敏、吳仲傑、吳伊真於繼承被繼承人吳鶴鵬之遺產範 圍內,與被告豐鵬商標膠帶股份有限公司、吳田麗美、張家 豪連帶給付原告834萬1,648元及利息、違約金,為有理由, 應予准許。逾此範圍之請求,為無理由,應予駁回。 五、訴訟費用負擔之依據:民事訴訟法第79條、第85條第2項。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3  日          民事第二庭 法 官 顏銀秋 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本判決上訴,須於判決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如 委任律師提起上訴者,應一併繳納上訴審裁判費。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3  日                書記官 許馨云 附表: 編號 借款金額 (新臺幣) 積欠本金 (新臺幣) 到期日 (民國) 利息計算期間 (民國) 利率 違約金計算期間及利率 逾期六個月以內按原利率百分之十 逾期六個月以上按原利率百分之二十 1 5,600,000元 4,277,324元 116年5月17日 自112年11月17日起至清償日止 3.36% 自112年12月18日起 至113年6月17日止 自113年6月18日起至清償日止 2 1,400,000元 1,069,324元 116年5月17日 自112年11月17日起至清償日止 3.36% 自112年12月18日起 至113年6月17日止 自113年6月18日起至清償日止 3 2,400,000元 2,396,000元 113年5月1日 自112年11月2日起至清償日止 4.4115% 自112年12月3日起 至113年6月2日止 自113年6月3日起至清償日止 4 600,000元 599,000元 113年5月1日 自112年11月2日至清償日止 4.4115% 自112年12月3日起 至113年6月2日止 自113年6月3日起至清償日止 合計 10,000,000元 8,341,648元

2025-02-13

TCDV-113-重訴-532-20250213-2

重訴
臺灣屏東地方法院

請求返還借款

臺灣屏東地方法院民事判決 113年度重訴字第99號 原 告 華南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黃俊智 訴訟代理人 方仕賢 被 告 新尚道企業有限公司 兼 法定代理人 林月秋 被 告 吳錦鐘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返還借款事件,本院於民國114年1月13日言詞 辯論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被告應連帶給付原告新臺幣15,929,405元及如附表所示之各該利 息、違約金。 訴訟費用由被告負擔。   事實及理由 一、被告新尚道企業有限公司、林月秋、吳錦鐘經合法通知(有 送達證書在卷可查,見本院卷第107、109頁),無正當理由 ,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場,核無民事訴訟法第386條所列各 款情形,爰依原告之聲請,由其一造辯論而為判決。 二、原告主張:  ㈠、緣被告新尚道企業有限公司於民國108年9月12日為資金週 轉之需,邀同被告林月秋、吳錦鐘為連帶保證人,向原告 借款新臺幣(下同)20,000,000元,迄今共計積欠原告本 金15,929,405元,上述借款遲延給付本金或利息時,除仍 分別按約定利率計息外;其逾期在6個月以內部分,另按 約定利率百分之10,逾期超過6個月部分,另按約定利率 百分之20計付違約金,並約定如有授信契約書期限利益喪 失條款之情事,應視為全部到期,此有被告等簽立之授信 動撥申請書兼借款憑證及授信契約書為憑。  ㈡、詎上述借款本金業於113年9月20日已屆期,此有放款交易 明細查詢申請單可證,依授信契約書第七、八條規定,借 款債務應視同全部到期,截至目前為止,共計積欠原告本 金,15,929,405元加計先行計算至起訴日前一日(113年1 1月7日)之利息違約金76,768元合計16,006,173元,及後 續113年11月8日起至清償日止利息違約金,依法被告應負 連帶清償責任。為此,原告依據消費借貸契約請求權請求 被告等負連帶清償責任。  ㈢、並聲明:被告等應連帶給付原告新臺幣15,929,405元,及 如附表所示之利息、違約金。 三、被告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場,亦未提出書狀作何聲明或陳述 。 四、得心證之理由:  ㈠、按稱消費借貸者,謂當事人一方移轉金錢或其他代替物之 所有權於他方,而約定他方以種類品質、數量相同之物返 還之契約。借用人應於約定期限內,返還與借用物種類、 品質、數量相同之物。遲延之債務,以支付金錢為標的者 ,債權人得請求依法定利率計算之遲延利息,但約定利率 較高者,仍從其約定利率。當事人得約定債務人於債務不 履行時,應支付違約金,民法第474 條第1 項、第478 條 前段、第233 條第1 項、第250 條第1 項分別定有明文。  ㈡、經查:原告主張被告向原告為上開借款,並有該等本金及 利息未清償之事實,業據原告提出貸款契約、約定書、分 期攤還表、放款帳戶資料等(見本院卷第23至101頁)附 卷可證;而被告經本院合法通知,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場 ,亦未提出書狀作何陳述或答辯,依民事訴訟法第280 條 第3 項前段準用同條第1 項前段之規定,被告視同自認, 自堪認原告之主張均為真正。 五、綜上所述,原告依據兩造間借貸契約之法律關係,請求被告 給付如主文第一項所示之金額暨利息,為有理由,應予准許 。 六、本件事證已臻明確,兩造其餘攻擊、防禦方法及所提證據, 經審酌與本院前揭判斷不生影響,爰不一一論述審究,併此 敘明。 據上論結,本件原告之訴為有理由,依民事訴訟法第385 條第1 項前段、第78條,判決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4   日          民事第三庭  法 官 薛侑倫 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判決上訴,須於判決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其未 表明上訴理由者,應於提出上訴後20日內向本院補提理由書狀( 均須按他造當事人之人數附繕本)。 如委任律師提起上訴者,應一併繳納上訴審裁判費。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4   日                 書記官 李佩玲 附表: 編 號 債權本金 (元) 利息計算利率及期間 違約金計算方式及期間 1 1,824,000 自113年9月11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3.64778%計算之利息。 113年10月12日起至清償日止,逾期在6個月以內部分,按左列利率10%,逾期超過6個月部分,按左列利率20%計算之違約金。 2 2,816,000 自113年9月14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3.64812%計算之利息。 113年10月15日起至清償日止,逾期在6個月以內部分,按左列利率10%,逾期超過6個月部分,按左列利率20%計算之違約金。 3 456,000 自113年9月11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3.64778%計算之利息。 113年10月12日起至清償日止,逾期在6個月以內部分,按左列利率10%,逾期超過6個月部分,按左列利率20%計算之違約金。 4 704,000 自113年9月14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3.64812%計算之利息。 113年10月15日起至清償日止,逾期在6個月以內部分,按左列利率10%,逾期超過6個月部分,按左列利率20%計算之違約金。 5 852,690 自113年9月23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3.64812%計算之利息。 113年10月24日起至清償日止,逾期在6個月以內部分,按左列利率10%,逾期超過6個月部分,按左列利率20%計算之違約金。 6 744,423 自113年9月11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3.64778%計算之利息。 113年10月12日起至清償日止,逾期在6個月以內部分,按左列利率10%,逾期超過6個月部分,按左列利率20%計算之違約金。 7 284,230 自113年9月13日止,按週年利率3.64812%計算之利息。 113年10月14日起至清償日止,逾期在6個月以內部分,按左列利率10%,逾期超過6個月部分,按左列利率20%計算之違約金。 8 248,142 自113年9月11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3.64778%計算之利息。 113年10月12日起至清償日止,逾期在6個月以內部分,按左列利率10%,逾期超過6個月部分,按左列利率20%計算之違約金。 9 2,883,973 自113年8月30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2.22%計算之利息。 113年9月30日起至清償日止,逾期在6個月以內部分,按左列利率10%,逾期超過6個月部分,按左列利率20%計算之違約金。 10 547,701 自113年9月7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2.22%計算之利息。 113年10月8日起至清償日止,逾期在6個月以內部分,按左列利率10%,逾期超過6個月部分,按左列利率20%計算之違約金。 11 518,688 自113年9月8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2.22%計算之利息。 113年10月9日起至清償日止,逾期在6個月以內部分,按左列利率10%,逾期超過6個月部分,按左列利率20%計算之違約金。 12 1,519,311 自113年9月15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2.22%計算之利息。 113年10月16日起至清償日止,逾期在6個月以內部分,按左列利率10%,逾期超過6個月部分,按左列利率20%計算之違約金。 13 281,036 自113年9月18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2.22%計算之利息。 113年10月19日起至清償日止,逾期在6個月以內部分,按左列利率10%,逾期超過6個月部分,按左列利率20%計算之違約金。 14 649,248 自113年9月20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2.22%計算之利息。 113年10月21日起至清償日止,逾期在6個月以內部分,按左列利率10%,逾期超過6個月部分,按左列利率20%計算之違約金。 15 720,991 自113年8月30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2.22%計算之利息。 113年9月30日起至清償日止,逾期在6個月以內部分,按左列利率10%,逾期超過6個月部分,按左列利率20%計算之違約金。 16 136,923 自113年9月7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2.22%計算之利息。 113年10月8日起至清償日止,逾期在6個月以內部分,按左列利率10%,逾期超過6個月部分,按左列利率20%計算之違約金。 17 129,667 自113年9月8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2.22%計算之利息。 113年10月9日起至清償日止,逾期在6個月以內部分,按左列利率10%,逾期超過6個月部分,按左列利率20%計算之違約金。 18 379,819 自113年9月15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2.22%計算之利息。 113年10月16日起至清償日止,逾期在6個月以內部分,按左列利率10%,逾期超過6個月部分,按左列利率20%計算之違約金。 19 70,257 自113年9月20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2.22%計算之利息。 113年10月21日起至清償日止,逾期在6個月以內部分,按左列利率10%,逾期超過6個月部分,按左列利率20%計算之違約金。 20 162,306 自113年9月20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2.22%計算之利息。 113年10月21日起至清償日止,逾期在6個月以內部分,按左列利率10%,逾期超過6個月部分,按左列利率20%計算之違約金。 合計 15,929,405

2025-02-04

PTDV-113-重訴-99-20250204-1

投小
南投簡易庭(含埔里)

給付分期買賣價金

臺灣南投地方法院民事小額判決 113年度投小字第536號 原 告 仲信資融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黎小彤 訴訟代理人 黃毓芳 被 告 蔡素卿 訴訟代理人 戴正修 受告知人 三貝德數位文創有限公司 訴訟代理人 劉順聰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給付分期買賣價金事件,本院於民國114年1月 2日言詞辯論終結,茲判決如下:   主   文 一、被告應給付原告新臺幣36,900元,及自民國113年2月26日起 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百分之16計算之利息。 二、原告其餘之訴駁回。 三、訴訟費用被告負擔百分之50,餘由原告負擔。 四、本判決原告勝訴部分得假執行。但被告如以新臺幣36,900元 為原告預供擔保後,得免為假執行。   事實及理由 一、原告主張:被告前向訴外人即受告知人三貝德數位文創股份 有限公司依分期付款買賣方式購買升學王產品,分期總價為 129,150元,約定自民國111年12月25日起至114年10月25日 止,分35期清償,每期繳款金額為3,690元,上開產品業經 被告收受,茲因三貝德公司與原告間為分期付款買賣契約債 權受讓關係,此一受讓關係並載於分期付款買賣約定書第1 條,故上揭被告與三貝德公司間之分期付款買賣所得請求給 付之應收帳款隨即讓與原告。詎被告僅繳付14期後,即未再 繳付分期買賣價金,顯已違反上開約定書第9條約定,故被 告除喪失期限利益所有未到期分期價款視為提前全部到期外 ,另應給付自遲延繳款日或違約日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百 分之16計算之遲延利息。為此,爰依分期付款買賣契約及債 權讓與之法律關係提起本件訴訟,並聲明:被告應給付原告 77,490元,及自113年2月25日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百分之 16計算之利息。 二、被告則以:被告於111年10月間經訴外人即持久由有限公司 教育顧問蘇稚翔,前來推銷線上教學課程,並項被告稱:「 可分期繳費,若效果不如預期,亦可終止契約」,被告遂與 其簽訂訂購契約書(下稱系爭契約),約定以總價132,480 元向受告知人購買「升學王旗艦國中四代行動雲全科寶盒版 (授權3年),含課綱課程更新及免費贈送書籍,附線上10 堂家教課程(需於3個月內使用完畢)」商品(下稱系爭商 品)。嗣因學童母親發生重大疾病、無力負擔費用,故想停 止線上教學,被告已分別於113年2月初致電持久由有限公司 、蘇稚翔,並於同月16日致電,向客服人員告知因家庭因素 而無力繳納,欲終止契約。且經被告上網搜尋,108年11月1 5日公布網際網路線上教學應記載及不得記載事項,其中第1 8條規定,應記載終止契約及退費之相關條文,然系爭契約 並未記載,有違法之情事。且中華民國數位發展部於113年 就網際網路線上教學有重新規定,內容為「若契約終止原因 歸責於消費者,業者可以扣除違約金,但不能超過二成」等 語,資為抗辯。並聲明:㈠原告之訴駁回;㈡願供擔保,請准 宣告免為假執行。 三、本院之判斷:  ㈠原告主張被告前於111年10月23日向受告知人購買系爭商品, 約定總價為132,480元,扣除被告已繳付之3,690元,其餘價 款129,150元約定自111年12月25日起至114年10月25日止, 分35期清償,嗣三貝德公司將上開對被告之債權讓與原告, 而被告僅繳付14期後,即未再繳付分期買賣價金等節,業據 原告提出與主張相符之系爭契約、零卡分期申請表各乙份為 證,且為被告所不爭執,堪信原告上開主張為真正。  ㈡被告於113年11月21日始合法解除系爭契約:  ⒈按遞延性商品(服務)之預付型不定期繼續性契約,消費者 已將費用一次繳清,嗣後始分次、分期或持續取得商品或服 務,遞次或持續發生對價給付之效果,當事人間須具有相當 之信賴,而因其具有長期性、繼續性之拘束力,應使消費者 有任意終止之機制,以求衡平,且消費者無從為同時履行之 抗辯,尤應賦予任意終止之權利,以資調和,準此,消費者 自得類推適用民法繼續性有名契約如租賃之任意終止規定, 予以終止(最高法院100年度台上字第1619號判決意旨參照 )。  ⒉觀諸系爭訂購契約書第1條、第2條、第11條分別約定:「訂 購產品項目包括完整實體產品且一次交付,訂購標的內容詳 如實體商品訂購欄所載」、「本實體商品之學習系統軟體不 需經由網際網路連線即可使用」、「訂購人自收到本公司實 體產品後,如欲辦理退(換)貨,請於貨品送達後七日鑑賞期 內以書面或逕寄回商品以為退(換)貨,退(換)貨之運費由本 公司負擔。訂購人有義務保持所有商品服務及贈品各項包裝 之完整性及產品全新無瑕疵,若有毀損遺失者,須依損壞程 度及使用程度照價賠償。加購或贈送之3C商品(桌電、筆電 或平板電腦等)暨書籍一經開封使用,即應按簽訂契約時市 價承買」,惟第3條另約定:「購買本學習系統所附贈之加 值服務功能,並非本次訂購之主要產品。例如:第一次安裝 售服、其他附屬周邊商品及不定期系統更新、課程更新、線 上題庫、線上發問、雲端管家、排課表、遊戲地圖、個人行 動雲、APP、平板電腦等…以上須具備網際網路功能方能使用 ,訂購人須自行向ISP業者申請網際網路服務...」,又契約 實體商品欄約定商品內容為:「升學王旗艦國中四代行動雲 全科寶盒版(授權3年)」,並備註:「含課綱課程更新及 免費贈送書籍,附線上10堂家教課程(需於3個月內使用完 畢)」,有卷附系爭契約在卷可佐(本院卷第119至121頁) ,足認受告知人與被告簽立系爭契約後,受告知人除需交付 被告國中版教材商品(含學習系統之軟硬體)外,尤須於學 習期限內維持相關課程資訊之更新,前開服務均有賴受告知 人持續為網站之建置及維護,始能完整提供完整課程之學習 ,是受告知人需繼續性的履行其服務,以實現契約之目的, 從而受告知人所交付之商品,不能完全與網際網路服務脫離 而單獨履行契約預定之效能,是受告知人所販賣之產品實非 產品訂購契約所稱之一次交付完畢之實體商品,益徵系爭契 約並非一次性交付之買賣契約,故本院認系爭契約具有繼續 性網路服務契約及教材買賣之混合契約性質。另參以本件業 約定被告繳付全部價款,向受告知人購得為期36個月使用期 間,並於36個月期間使用原告提供教材及於原告網站所更新 之教材,持續發生對價給付之效果,核屬遞延性服務之預付 型繼續契約,雖定有期限,但為期3年,具有長期性、繼續 性之效力,誠與預付型不定期繼續性契約之特性雷同,揆諸 前揭說明,仍應使消費者即被告有任意終止之權利,以求衡 平。  ⒊另依網際網路教學服務定型化契約應記載及不得記載事項第1 8條規定:「本契約如係採定期制或計次制、計時制者,消 費者於使用期間屆滿或所購使用次數、時間使用完畢時,契 約即告終止,除前項所約定之情形者外,消費者得隨時通知 企業經營者終止契約,企業經營者不得拒絕」,系爭契約既 非單純之買賣契約,而係有長期性、繼續性網路服務契約及 教材買賣之混合契約,依前揭之旨及網際網路教學服務定型 化契約應記載及不得記載事項第18條所揭示之精神,被告自 得類推適用民法第549條第1項規定,任意終止系爭契約,且 原告不得拒絕。  ⒋被告雖辯稱其已分別於113年2月初致電持久由有限公司、蘇 稚翔,並於同月16日17時50分許致電,向客服人員告知因家 庭因素而無力繳納,欲終止契約等語,然此部分被告亦自承 僅有通聯記錄,並無通話內容,故應認被告並未舉證證明此 部分事實,故系爭契約於113年2月間尚未合法終止。  ⒌被告另主張已於113年11月21日向受告知人為終止系爭契約之 意思表示,業據其提出竹山郵局存證號碼198、199號存證信 函附卷為憑(本院卷第205至208頁)。是依被告所提出之前 開存證信函可悉,被告至遲已於113年11月21日向受告知人 表示要終止系爭契約,又因受告知人並無拒絕被告終止系爭 契約之權利已如前述,是認系爭契約應於113年11月21日即 告終止。  ㈢系爭契約既為繼續性網路服務契約及教材買賣之混合型契約 ,被告亦已於113年11月21日類推適用民法第549條第1項規 定向受告知人為終止系爭契約之意思表示,系爭契約即合法 終止,已如前述。是被告已支付系爭商品自111年12月25日 起至113年1月25日止,共14期之價款,被告僅需再為給付系 爭商品113年2月25日起至113年11月25日止,共計10個月之 價款36,900元(計算式:3,690×10=36,900),原告逾此部 分之請求,即屬無據。  ㈣另本件分期付款買賣約定書第9條約定:「期限利益喪失:申 請人如有遲延附款、違反本約定書之約定、退票......等情 事時,所有未到期分期價款視為全部到期,受讓人得不經催 告,逕行要求申請人及其保證人立即清償全部債務。並另支 付自遲延繳款日或違約日起至清償日止,依年利率百分之二 十約定利率(按依民法第205條修正,110年7月20日起之請 求利息不超過百分之16)計收遲延利息,即每日按日息萬分 之五約定利率計收之違約金。......」。查被告於113年1月 15日繳納第14期所應給付之款項後即未再付款,已屬遲延付 款,其未到期之債務視為全部到期,故原告請求被告一次清 償未到期之分期價款(然價款部分並非全部,理由如上)及 利息,自屬有據,惟113年2月25日為被告之應繳款日,被告 於當日繳款均非遲延,自翌日(26日)起方為遲延繳款日, 故本件遲延利息起算日應自113年2月26日起算,原告請求自 113年2月25日起算,則屬無據。 四、綜上所述,原告依分期付款買賣契約及債權讓與之法律關係 請求被告給付36,900元及自113年2月26日起至清償日止,按 週年利率16%計算之利息,為有理由,應予准許;逾此部分 之請求,則無理由,應予駁回。 五、本件係就民事訴訟法第427條第1項訴訟適用簡易程序所為被 告敗訴之判決,依同法第389條第1項第3款規定,應依職權 宣告假執行。並依同法第392條第2項規定,依職權宣告被告 預供擔保後,得免為假執行。 六、本件事證已臻明確,兩造其餘攻擊防禦方法及所提證據,經 本院審酌後,核與判決結果不生影響,爰不予逐一論列,併 此敘明。 七、訴訟費用負擔之依據:民事訴訟法第79條。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22  日          南投簡易庭 法 官 陳衡以 以上為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並表明上 訴理由,如於本判決宣示後送達前提起上訴者,應於判決送達後 20日內補提上訴理由書(須附繕本)。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22  日                書記官 陳芊卉

2025-01-22

NTEV-113-投小-536-20250122-1

士簡
士林簡易庭

清償借款

臺灣士林地方法院民事簡易判決                   113年度士簡字第1594號 原 告 彰化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胡光華 訴訟代理人 林芊岑 被 告 林長治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清償借款事件,本院於民國113年12月30日言 詞辯論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被告應給付原告新臺幣190,160元及如附表所示利息、違約金。 訴訟費用新臺幣2,100元由被告負擔,並應加給自本判決確定之 翌日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百分之5計算之利息。 本判決得假執行。但被告如以新臺幣190,160元預供擔保,得免 為假執行。   事實及理由 一、被告經合法通知,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場,核無民事訴訟法 第386條所列各款事由,爰依原告之聲請,由其一造辯論而 為判決。 二、原告主張:被告於民國111年3月22日,向原告借款新臺幣( 下同)400,000元,清償日、利率、違約金、期限利益喪失 均依個人貸款專用借據約定。被告自113年5月23日起即未依 約攤還本息,未到期債務依約視為全部到期,迄今尚欠本金 190,160元、利息及違約金。爰依消費借貸法律關係,提起 本件訴訟。並聲明:如主文所示。 三、被告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場,亦未提出書狀作何聲明或陳述 。   四、原告主張上開事實,業據其提出個人貸款專用借據、台幣存 放款利率查詢、放款戶資料一覽表查詢、往來明細查詢為證 ,被告於相當時期受合法通知,於言詞辯論期日不到場,亦 未提出書狀爭執,依民事訴訟法第280條第3項準用第1項規 定,視同自認,自堪信為真實。從而,原告依消費借貸法律 關係,請求被告給付如主文所示金額、利息及違約金,為有 理由,應予准許。 五、本件係就民事訴訟法第427條第1項適用簡易訴訟程序所為被 告敗訴之判決,依同法第389條第1項第3款規定,應依職權 宣告假執行,並依同法第392條第2項規定,依職權宣告被告 得預供擔保免為假執行。另依職權確定訴訟費用額為2,100 元(第一審裁判費),應由被告負擔,並應加給自本判決確 定之翌日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百分之5計算之利息。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13  日          士林簡易庭  法 官 歐家佑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判決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並應 記載上訴理由,如於本判決宣示後送達前提起上訴者,應於判決 送達後20日內補提上訴理由書(須附繕本)。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13  日                 書記官 王若羽 附表 編號 本金 (新臺幣) 利息 違約金 1 190,160元 自113年5月23日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百分之3.72計算之利息。 自113年6月23日起至113年12月22日止,按上開利率百分之10計算,自113年12月23日起至清償日止,按上開利率百分之20計算之違約金,最高連續收取期數為9期。

2025-01-13

SLEV-113-士簡-1594-20250113-1

臺灣屏東地方法院

請求返還借款

臺灣屏東地方法院民事判決 113年度訴字第315號 原 告 華南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黃俊智 訴訟代理人 洪勝海 被 告 林婉葶 訴訟代理人 陳美朱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返還借款事件,本院於民國113年12月10日言 詞辯論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一、被告應給付原告新臺幣592,019元,及自民國112年6月25日 起至清償之日止,按週年利率百分之2點17計算之利息,暨 自民國112年7月26日起至清償之日止,逾期在6個月以內者 ,另按上開利率百分之10計算,逾期超過6個月部分,另按 上開利率百分之20計算之違約金。 二、被告應給付原告新臺幣28,429元,及自民國112年10月25日 起至清償之日止,按週年利率百分2點17計算之利息,暨自 民國112年11月26日起至清償之日止,逾期在6個月以內者, 另按上開利率百分之10計算,逾期超過6個月部分,另按上 開利率百分之20計算之違約金。 三、訴訟費用由被告負擔。   事實及理由 一、按不變更訴訟標的,而補充或更正事實上或法律上之陳述者 ,非為訴之變更或追加,民事訴訟法第256條定有明文。原 告起訴係聲明:被告應給付原告新臺幣(下同)620,448元 ,及自民國112年6月25日及112年10月25日起至清償日止, 按年利率2.17%計算之利息。並自112年7月26日、112年11月 26日起,其逾期在6個月以內者,依上開利率10%,逾期超過 6個月部分,依上開利率20%計算之違約金。嗣於本院審理中 變更聲明為:(第1項)被告應給付原告592,019元,及自11 2年6月25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2.17%計算之利息, 暨自112年7月26日起至清償日止,逾期在6個月以內者,另 按上開利率10%計算,逾期超過6個月部分,另按上開利率20 %計算之違約金。(第2項)被告應給付原告28,429元,及自 112年10月25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2.17%計算之利息 ,暨自112年11月26日起至清償日止,逾期在6個月以內者, 按週年利率10%計算,逾期超過6個月部分,另按上開利率20 %計算之違約金(見本院卷第73至第74頁)。查原告上開所 為,僅係更正法律上及事實上之陳述,核與前揭規定相符, 應予准許。 二、原告主張:被告前於110年2月25日分別向原告借款合計100 萬元(貸款契約核准號碼0000000000該筆95萬元、貸款契約 核准號碼0000000000該筆5萬元,共2筆,下合稱系爭借款) ,約定借款期間均自110年2月25日起至116年2月25日止,借 款利率按中華郵政股份有限公司定儲二年期機動利率加碼年 率0.575%(逾期時為年率2.17%)計息,嗣如遇郵政儲金2年 期機動利率調整時,則均自調整日起改按新訂之郵政儲金2 年期機動利率。如未按期攤還本息,均即喪失期限利益,並 債務視為全部到期,且除仍按上開利率計息外,逾期在6個 月以內者,均依上開利率10%,逾期超過6個月部分,均依上 開利率20%計算之違約金。詎被告嗣未依約還款繳息,屢次 催討未果,依約系爭借款債務視為全部到期,被告迄今尚積 欠本金592,019元、28,429元(合計620,448元)及應付之利息 、違約金等未清償,為此,爰依消費借貸法律關係,提起本 件訴訟等語。並聲明:如主文。 三、被告則以:系爭借款為伊之父親林光雄所借,印章亦由林光 雄所保管,伊對於系爭借款並不知情,錢也都是由伊父親拿 走,況系爭借款契約書上部分簽名用印非伊親自所為,本件 伊並非借款人,不應由伊擔負清償責任等語,資為抗辯。並 聲明:原告之訴駁回。 四、本件爭點:原告依消費借貸法律關係請求被告清償借款金額 及利息、違約金,是否有據?金額若干? 五、本院之判斷:  ㈠經查,原告主張之事實,業據其提出與主張相符之系爭借款 契約2紙(華南商業銀行貸款契約/核准號碼0000000000【下 稱甲契約】、華南商業銀行貸款契約/核准號碼0000000000 【下稱乙契約】,本院卷第25至44頁參照)、「放款戶帳號 資料查詢申請單」(本院卷第45頁)及「放款交易明細帳」( 本院卷第95至99頁)等件為證,並被告就上開契約書中部分 簽名為真正,於本院審理時亦無爭執(詳後述),又經本院依 被告聲請送請法務部調查局鑑定系爭借款契約書上印鑑印文 及筆跡之真偽後,亦經該局以113年11月15日鑑定報告書確 認:甲、乙契約書上之印文,均與被告於原告銀行開戶立帳 時所留於印鑑卡上之印文吻合等語(本院卷第135至136頁參 照,下稱系爭鑑定報告),從而系爭借款契約確為被告案發 時所親簽,兩造間確實成立消費借貸法律關係之情,堪以認 定。又被告確有違約未清償而致喪失期限利益情事,此觀原 告提出之前揭「放款戶帳號資料查詢申請單」及「放款交易 明細帳」等件均足證之,則原告依系爭借款契約第十一條第 一款約定(期限利益喪失),請求被告如數清償本金及約定之 利息、違約金,自有所據,即應准許。  ㈡被告固辯稱,系爭借款契約書上簽名,大部分均非其親簽, 且被告設立於原告銀行帳戶之印鑑章,亦交由伊父親保管使 用,況系爭鑑定報告亦未認定系爭借款契約書上簽名為真正 ,伊自非系爭借款契約當事人,即不負清償之責云云。惟查 :   ⒈詢據被告於本院審理時自承(本院卷第87頁審理筆錄第19至23行參照),系爭甲契約書中第9頁上方第一條本文內欄位(本院卷第113頁參照)、系爭乙契約書中第6頁上方立約人欄位(本院卷第120頁參照)及第10頁上方對保人欄位(本院卷第124頁參照)等3處簽名,確實為其親簽無訛,參以前開系爭甲契約書中簽名係表彰借款人同意主借貸契約之增補條款約定內容,另前開系爭乙契約書中2處簽名則分別表彰同意與原告成立主借貸契約、同意主借貸契約之增補條款約定內容,佐參銀行放款實務一般均會要求借款人於同一時間簽立主借貸契約及周邊相關約定如增補條款約定等,本件實難想像,原告銀行案發時竟僅提出系爭2借款契約之增補條款約定書與原告簽立,而未一併提出系爭甲(主借貸)契約書交原告簽名。況就系爭乙契約書之主借貸契約立約人欄位被告亦自承為其所親簽,足見案發時原告銀行係將系爭乙契約之主借款契約書連同增補條款約定書一併交由被告簽名用印,則有何可能原告銀行竟僅獨漏系爭甲契約之主借款契約書未提請被告用印,而僅提出其增補條款約定書與被告簽立?被告辯解如上,與常情顯有未符,難以採認為真。   ⒉又本院依原告主張通知案發時承辦系爭借款對保業務之該 行襄理陳冬信到庭為證,亦據其當庭證述以:我當時是華 南銀行內埔分行襄理,簽約時我必須跟當事人完成對保, 我被要求當場看到當事人親簽兩份契約,才算完成職務; 被告父親林光雄也有用小孩的名義跟我們借款,例如本件 被告這兩筆貸款就是,這兩筆貸款是青年創業貸款,我的 印象是本件兩筆借款是我帶到被告家中由被告本人親簽; 本件不可能是被告父親代被告簽名,我們銀行規定要當著 借款人的面請他親簽才能完成借款程序;110年2月24日簽 約時被告都是由父親林光雄在場陪同她才會簽,加上對保 程序也是我們的標準作業流程,所以我有印象等語(本院 卷第85至86頁審理筆錄參照);證述意旨核與卷附資料並 無扞格處,亦與銀行通常對保實務流程吻合,自無不能採 其為真之理,益可證明,系爭2借款契約書案發時確由被 告本人親簽無誤。   ⒊雖系爭鑑定報告未能確認系爭借款契約書上之全部簽名均 為被告本人親簽,惟鑑定機關無從鑑別之原因,純係取自 被告之對照組筆跡數量未足,致無法進行有效比對,非就 爭議簽名真偽予以實質認定;本件既有上情足證其實,此 節尚無從為被告有利之認定。至被告另辯稱系爭借款事件 都是伊父親林光雄主導,另林光雄的妹妹林俞彤也有在幫 林光雄脫產,希望本院能通知林光雄及林宜芝(即被告之 妹)到庭證明上情等節(本院卷第159頁審理筆錄上方參照) ,除與本院認定系爭消費借貸法律關係已成立於兩造間而 被告應依約履行之結論無涉外,被告亦自陳,林光雄及林 宜芝已經跑路,現在找不到人等語,本件即無再依被告主 張調查此部分證據之必要,一併敘明。 六、綜上所述,原告依兩造間之消費借貸契約關係(系爭借款契 約),請求被告給付如主文所示金額之本金及利息、違約金 ,尚有所據,應予准許。 七、訴訟費用負擔依據:民事訴訟法第78條。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10  日          民事第三庭 法 官 曾士哲 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判決上訴,須於判決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其未 表明上訴理由者,應於提出上訴後20日內向本院補提理由書狀( 均須按他造當事人之人數附繕本)。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10  日                書記官 陳恩慈

2025-01-10

PTDV-113-訴-315-20250110-1

員小
員林簡易庭

給付分期買賣價金

臺灣彰化地方法院員林簡易庭小額民事判決                   113年度員小字第401號 原 告 仲信資融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黎小彤 訴訟代理人 賴宜屏 被 告 黃聰明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給付分期買賣價金事件,本院於民國113年12 月24日言詞辯論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一、被告應給付原告新臺幣1萬7991元,及如附表所示之利息。 二、原告其餘之訴駁回。 三、訴訟費用新臺幣1000元由被告負擔,並應於裁判確定之翌日 起至清償日止,加給按週年利率百分之5計算之利息。 四、本判決第一項得假執行。   理由要領 一、本判決依民事訴訟法第436條之18第1項,僅記載主文及理由 要領。 二、經查:  ㈠原告就其主張之事實,業據提出與其所述相符之分期付款申 請暨合約書、繳款記錄等件為證(見本院卷第13至17頁),而 被告經合法通知,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庭爭執,亦未提出任 何書狀答辯以供本院斟酌,本院綜合調查證據之結果及全辯 論意旨,認原告之主張堪信為真實。  ㈡查本件分期付款申請暨合約書分期付款約定書第10點固約定 :期限利益喪失:如有延遲付款...等情事時,所有未到期 分期價款視為提前全部到期,本公司得不經催告,逕行要求 立即清償全部債務。並應另支付本公司,自遲延繳款日或違 約日起至清償日止,依年利率16%約定利率計收遲延利息等 語。惟按分期付價之買賣,如約定買受人有遲延時,出賣人 得即請求支付全部價金者,除買受人遲付之價額已達全部價 金5分之1外,出賣人仍不得請求支付全部價金,民法第389 條定有明文。是民法第389條既有保障分期付價買賣之買受 人權益之目的,則前揭約定顯已牴觸民法第389條之強制規 定,自仍需於被告遲付之價額已達全部價金5分之1,始得請 求被告支付全部價金。而被告自民國111年11月25日起至112 年3月25日止,遲付之金額始達新臺幣(下同)9995元(計算 式:1999元×5期=9995元),而達總價款5分之1(計算式:4萬 7976元×1/5=9595元,元以下四捨五入),故原告依分期付款 買賣契約及債權讓與之法律關係,請求被告給付積欠之全部 買賣價款1萬7991元,固屬有據。惟被告於112年3月25日前 所積欠之款項並未達總價款5分之1,則原告自111年11月25 日起至112年3月24日止,原僅得依各期到期日請求被告支付 各該期之應繳分期價款,於遲延時,自僅能請求於支付期限 屆滿時起,依各期應付未付分期款項計算之遲延利息。故原 告依上開約定書第10點後段約定,請求被告給付各如附表之 利息,洵屬有據;逾此部分請求,則無憑據。 三、綜上所述,原告依分期付款買賣契約及債權讓與之法律關係 ,請求被告給付如主文第1項所示金額及利息,為有理由, 應予准許。逾此範圍之請求,為無理由,應予駁回。 四、本件原告勝訴部分係就民事訴訟法第436條之8適用小額訴訟 程序所為被告敗訴之判決,依同法第436條之20規定,應依 職權宣告假執行。 五、訴訟費用負擔之依據:民事訴訟法第79條、第91條第3項。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31  日          員林簡易庭 法 官 吳怡嫺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本判決不服,得於送達後20日內以判決違背法令為理由,向 本院提出上訴狀(須附繕本)。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31  日                書記官 陳昌哲   附表:利息計算表 期數 應付款項 計息期間(民國) 週年利率 16 1999元 自111年11月25日起至清償日止 16% 17 1999元 自111年12月25日起至清償日止 16% 18 1999元 自112年1月25日起至清償日止 16% 19 1999元 自112年2月25日起至清償日止 16% 20至24 9995元 自112年3月25日起至清償日止 16% 合計 1萬7991元

2024-12-31

OLEV-113-員小-401-20241231-1

六簡
斗六簡易庭

給付分期買賣價金

臺灣雲林地方法院民事簡易判決 113年度六簡字第304號 原 告 仲信資融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黎小彤 訴訟代理人 陳雅雯 被 告 楊朝琳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給付分期買賣價金事件,本院於民國113年12 月16日言詞辯論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一、被告應給付原告新臺幣102,212元,及自民國112年8月5日起 至清償日止,按年息百分之16計算之利息。 二、原告其餘之訴駁回。 三、訴訟費用由被告負擔。 四、本判決第1項得假執行。   事實及理由 壹、程序方面   被告經合法通知,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場,核無民事訴訟法 第386條所列各款情形,爰依原告之聲請,由其一造辯論而 為判決。 貳、實體方面       一、原告起訴主張:被告前依分期付款買賣方式,於民國111年1 1月21日向訴外人萊可服飾訂購精品皮夾圍巾服飾(下稱系 爭商品)並辦理分期,分期買賣價款100,000元之債權,由 萊可服飾讓與原告,此一分期付款買賣債權讓與關係並載於 被告簽立之zingala銀角零卡分期付款申請暨合約書。故被 告應給付原告上開100,000元分期帳款,以及帳務管理手續 費11,500元,共計111,500元,被告應自112年1月5日起至11 3年12月5日止,每月為1期共24期,每期繳款金額為4,646元 (第一期應繳款金額為4,642元)。而被告於取得系爭商品 後,僅繳付2期款項(共繳付9,288元),顯已違反分期付款 買賣約定書第10條約定,故其餘未到期部分視為全部到期, 另依同條約定,被告尚須給付自遲延繳款日起至清償日止, 按年息16%計算之遲延利息,爰依分期付款買賣、債權讓與 之法律關係,提起本件訴訟等語。並聲明:被告應給付原告 102,212元,及自112年3月6日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16%計 算之利息。 二、被告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場,亦未提出任何書狀作何聲明或 陳述。 三、本院之判斷:  ㈠原告主張之事實,已據其提出與所述相符之zingala銀角零卡 分期付款申請暨合約書(含分期付款約定書)、電商進件作 業、分期付款繳款明細等為憑(見基簡調卷第13至19頁)。 又被告已於相當時期受合法之通知,而於言詞辯論期日不到 場,亦未提出書狀爭執,爰依民事訴訟法第436條第2項、第 280條第3項準用第1項規定,視同自認。是原告主張之上開 事實,堪信為真實。  ㈡按債權人得將債權讓與於第三人(民法第294條第1項但書所 列債權除外);債權之讓與,非經讓與人或受讓人通知債務 人,對於債務人不生效力;受讓人將讓與人所立之讓與字據 提示於債務人者,與通知有同一之效力,民法第294條第1項 本文、第297條第1項本文、第2項分別定有明文。本件被告 與萊可服飾簽立zingala銀角零卡分期付款申請書暨約定書 (下稱系爭約定書),並已取得系爭商品,依被告所簽立之 系爭約定書「申請人資料」欄前記載「分期債權經審核通過 後,即已轉讓與仲信資融股份有限公司」、「分期付款約定 書」欄第1點載明「應收帳款轉讓:申請人(下稱「您」) 同意以分期付款買賣方式,向賣方(下稱「特約商」)購買 於中租零卡分期App(下稱「本平台」)之交易(或結帳) 確認頁面中所載之商品或服務,於您在本平台點選確認交易 (或結帳)時,已充分知悉並同意本分期付款買賣申請,一 經仲信資融(股)公司(即原告)審核通過後,特約商(即 賣方)即已將請求支付分期價款之權利、標的物之所有權及 相關附隨權利、以及依買賣契約所生之一切權利及利益等( 含遲延利息及違約金),讓與本公司……;一經本公司審核同 意,將由本公司於扣除手續費及相關費用後,一次付款予特 約商,以為收買該應收帳款債權,您知悉並同意分期款項應 依約繳付予本公司。」(見基簡調卷第13頁),是萊可服飾 已將本件分期付款買賣債權轉讓予原告,且有關債權讓與之 事實,亦經本件民事起訴狀繕本送達於被告,故本件債權讓 與業已對被告發生效力,原告得本於上開債權,向被告請求 給付本件分期付款買賣價金。  ㈢系爭約定書第10條固約定「期限利益喪失:如您有延遲付款… …情事時,所有未到期分期價款視為提前全部到期,本公司 得不經催告,逕行要求您立即清償全部債務」(見基簡調卷 第15頁),惟依民法第389條規定「分期付價之買賣,如約 定買受人有遲延時,出賣人得即請求支付全部價金者,除買 受人遲付之價額已達全部價金五分之一外,出賣人仍不得請 求支付全部價金」,可知原告必須於被告遲延給付之價款已 達全部價金111,500元之1/5即22,300元(計算式:111,500÷ 5=22,300)時,始得主張價款債權全部到期,並請求被告支 付全部價款,在此之前,被告之期限利益仍未喪失。又被告 僅支付第1、2期共計2期分期款(共繳付9,288元),有原告 提出之繳款紀錄在卷可憑,則被告自第8期期初即112年8月5 日起遲延給付之價款已達23,230元(計算式:4,646×5=23,2 30),原告得自斯時起主張分期付款之債權全部到期,並請 求被告支付剩餘全部價款102,212元。 四、綜上所述,原告依分期付款買賣、債權讓與之法律關係,請 求被告給付102,212元,及自112年8月5日起至清償日止,按 年息16%計算之利息,為有理由,應予准許;逾此範圍之請 求,則無理由,應予駁回。 五、原告勝訴部分係適用簡易訴訟程序所為被告敗訴之判決,爰 依民事訴訟法第389條第1項第3款規定,依職權宣告假執行 。 六、因原告敗訴部分甚微,故依民事訴訟法第79條,酌定由被告 負擔全部訴訟費用。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30  日          斗六簡易庭    法 官 楊謹瑜 以上正本係依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並表明上訴 理由;如於本判決宣示後送達前提起上訴者,應於判決送達後20 日內補提上訴理由書(須按他造人數附繕本)。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30  日                   書記官 蕭亦倫

2024-12-30

TLEV-113-六簡-304-20241230-1

本網站部分內容為 AI 生成,僅供參考。請勿將其視為法律建議。

聯絡我們:[email protected]

© 2025 Know9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