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黃家麟

共找到 250 筆結果(第 1-10 筆)

執事聲
臺灣宜蘭地方法院

聲明異議

臺灣宜蘭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執事聲字第28號 異 議 人 胡莎莉 相 對 人 李銘智 上列異議人對於民國113年11月28日本院民事執行處司法事務官 所為110年度司執字第12911號裁定聲明異議,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異議駁回。 異議程序費用由異議人負擔。   理 由 一、按司法事務官處理事件所為之處分,與法院所為者有同一之 效力;當事人對於司法事務官處理事件所為之終局處分,得 於處分送達後10日之不變期間內,以書狀向司法事務官提出 異議;司法事務官認前項異議有理由時,應另為適當之處分 ;認異議為無理由者,應送請法院裁定之;法院認第1項之 異議為有理由時,應為適當之裁定;認異議為無理由者,應 以裁定駁回之,強制執行法第30條之1準用民事訴訟法第240 條之3、第240條之4第1項前段、第2項、第3項分別定有明文 。查本院民事執行處司法事務官於民國113年11月28日作成1 10年度司執字第12911號裁定(下稱原裁定),並於同年12 月3日送達異議人,異議人於原裁定送達後10日內具狀聲明 異議,司法事務官認其異議無理由而送請本院裁定,經核與 上開規定相符,先予敘明。 二、異議意旨略以:異議人聲請相對人應將坐落宜蘭縣○○鎮○○段 000地號土地上,如本院110年度羅簡移調字第7號民事調解 筆錄(下稱系爭執行名義)附圖所示編號A1一層水泥牆壁、 A2二層水泥牆壁(下稱系爭地上物)、A三樓鐵皮屋簷拆除 ,並將占用土地返還異議人之強制執行事件,經本院司法事 務官指定由台灣省結構工程技師公會(下稱台灣結構技師公 會)為拆除系爭地上物結構安全之鑑定。異議人除已繳納初 勘費用新臺幣(下同)5,000元外,尚須繳納鑑定費用283,0 00元,如再加上後續實際拆除費用,恐須費百萬元以上,此 不但增加異議人負擔,且因上開費用屬執行費用,將來亦會 轉嫁給相對人,對異議人及相對人均屬不利。而本件前於本 院110年度羅調簡字第1號事件中曾囑託宜蘭縣建築師公會( 下稱宜蘭建築師公會)鑑定「如拆除附件所示A1、A2水泥牆 面(即系爭地上物)及A鐵皮屋簷,應以何工法為之,所需 費用大約為何?是否會影響系爭房屋之結構安全?」及「鑑 定結果,如果會影響到房屋結構安全,拆除時,所需補強及 支撐方式為何,所需費用為何」(下稱系爭鑑定),異議人 並已繳納鑑定費12萬元。系爭鑑定與此次囑託台灣結構技師 公會鑑定有部分內容相同,如以系爭鑑定報告書為依據,如 有需要再由宜蘭建築師公會進行補充鑑定,其費用較省。因 此異議人才具狀聲請改由宜蘭建築師公會為鑑定人,並非無 正當理由不願繳納鑑定費用,爰依法聲明異議等語。 三、按執行法院命債權人於相當期限內預納必要之執行費用而不 預納,致不能進行時,執行法院得以裁定駁回其強制執行之 聲請,並於裁定確定後,撤銷已為之執行處分,強制執行法 第28條之1第2款定有明文。又僅拆除房屋之一部分者,應俟 鑑定機關鑑定加撐支柱、牆垣所需建材混凝土之比例後,再 定期執行拆除,並應將鑑定結果送債權人,命其準備。拆除 部分房屋時,得委請建築師公會或結構技師公會等指派鑑定 人到場協助,並製作補強及拆除計畫,且得命債權人、債務 人對該計畫陳述意見,避免爭執異議(參法院辦理民事執行 實務參考手冊,下冊,第608頁,司法院108年12月編印)。 再按囑託機關、團體為鑑定,屬執行法院之職權,執行法院 本得依職權囑託適當之機關、團體為鑑定。當事人對於鑑定 機關及鑑定之方法固得陳述意見,惟除當事人已合意指定鑑 定人外,執行法院可不受其所陳述意見之拘束,仍可自行決 定鑑定機關及鑑定之方法,此觀強制執行法第30條之1準用 民事訴訟法第326條之規定自明。 四、經查: ㈠、異議人前持系爭執行名義聲請拆除系爭地上物,並將占用土 地返還異議人,經本院以110年度司執字第12911號排除侵害 事件受理在案。本院民事執行處先後於113年8月19日、113 年10月7日以宜院深110司執午字第12911號函命異議人應於 文到10日內偕同台灣結構技師公會至現場履勘並製作拆除計 畫書,經結構工程技師簽證後,與拆除工程之報價單一併陳 報到院,逾期則依強制執行法第28條之1第1款規定辦理。嗣 又於113年10月16日發函(下稱113年10月16日函)通知異議 人於文到5日內繳納鑑定費283,000元,逾期未補正者,則駁 回其強制執行之聲請。該函文已於113年10月21日送達異議 人。異議人則於113年10月15日具狀表示台灣結構技師公會 之鑑定費用偏高,建議以系爭鑑定報告書作為拆除及補強工 程之依據,如有需補充鑑定部分,再以宜蘭建築師公會為鑑 定人補充鑑定。然本院司法事務官於113年10月24日函覆異 議人,以本件強制執行程序所需拆除計畫書內容與系爭鑑定 內容細節不同,有再行囑託鑑定並提出拆除計畫之必要,且 執行拆除工程細節與鑑定內容環環相扣,不宜割裂鑑定,以 避免發生拆除事故時,有先後鑑定人相互推諉責任之虞,是 亦不宜以補充鑑定之方式進行等語為由,仍命異議人依113 年10月16日函繳納鑑定費。惟異議人遲至113年11月21日為 止仍未繳納鑑定費,原裁定乃以異議人逾期未預納必要之執 行費用為由,駁回異議人強制執行之聲請等情,業經本院調 取前開執行卷宗核閱無訛。 ㈡、查異議人於本院110年度羅簡移調字第7號事件中與相對人成 立調解後,相對人提起撤銷調解之訴,經本院以110年度羅 調簡字第1號審理在案,於該事件審理中,經本院囑託宜蘭 建築師公會鑑定,其鑑定事項包括:如拆除系爭地上物應以 何工法為之及所需費用,與拆除時所需補強及支撐方式為何 及所需費用,宜蘭建築師公會並已出具相關鑑定意見等節, 有本院判決書、系爭鑑定報告書可稽(見執行卷第81至83頁 、第154至158頁)。系爭鑑定結論認:系爭地上物分別為宜 蘭縣○○鎮○○○路000號房屋(下稱系爭房屋)第一、二層北側 之承重磚牆,如拆除將會破壞磚牆內隱藏的鋼筋混凝土和梁 ,使之喪失結構功能,剩餘牆面不足以支撐房屋荷重和抵抗 地震力衝擊,將使系爭房屋坍塌。如有必要拆除系爭地上物 ,應新設鋼筋混凝土牆作為系爭房屋的補強結構並與原有結 構銜接成一整體,且此係高度專業工作,必須委由專業建築 師或技師辦理,方能正確確保結構安全(見執行卷第110至1 11頁)。異議人雖具狀聲請改以系爭鑑定報告為基礎,再由 宜蘭建築師公會為鑑定人補充鑑定,可節省鑑定費用等語, 惟此係異議人推測之詞,未提出證據釋明。況宜蘭建築師公 會所為系爭鑑定,僅就如拆除系爭地上物所應使用之工法、 所需補強及支撐方式及所需費用等項目為鑑定,其鑑定報告 並言明「如有必要拆除系爭地上物,應新設鋼筋混凝土牆作 為系爭房屋的補強結構並與原有結構銜接成一整體」,則本 件強制執行程序中,為防免拆除事故之發生,就補強結構之 工作物之設計、與原有結構銜接等細節,均應有符合結構安 全之設計圖,始得執行,無從引用原鑑定報告之內容。又依 原鑑定意見所載,上開工作為高度專業工作,必須委由專業 建築師或技師辦理,方能正確確保結構安全,則本院司法事 務官因此選任具有專業技術能力之台灣結構技師公會為鑑定 人,製作經結構工程技師簽證之拆除計畫書,核屬其裁量權 限之正當行使,並無違法不當之處。又台灣結構技師公會所 定拆除計畫所需費用,在本件強制執行程序進行中雖以鑑定 費稱之,實則係進行結構工程設計,其所陳報費用較之市場 上結構工程設計費用是否顯有過高,異議人未能提出證據釋 明之。縱使委由宜蘭宜蘭建築師公會鑑定,亦應由其中具有 結構技師專業資格者進行設計,難認費用有何差異。異議人 徒以鑑定費用過高而聲請改選鑑定人,要無足採。從而,異 議人既經本院司法事務官命其於相當期限內預納必要之執行 費用即鑑定費而不預納,致本件執行事件之執行程序難以續 行,則原裁定以異議人未預納必要之執行費用,而駁回異議 人對相對人強制執行之聲請,並無違誤,異議意旨指摘原裁 定不當,求予廢棄,為無理由,應予駁回。 五、據上論結,本件異議為無理由,依強制執行法第30條之1、   民事訴訟法第240條之4第3項後段,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8  日          民事庭 法 官 謝佩玲 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本裁定抗告須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繳 納抗告費新臺幣1,5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31  日            書 記 官 黃家麟

2025-03-28

ILDV-113-執事聲-28-20250328-1

羅簡
羅東簡易庭

侵權行為損害賠償(交通)

臺灣宜蘭地方法院民事簡易判決 113年度羅簡字第364號 原 告 旺旺友聯產物保險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劉自明 訴訟代理人 劉育辰 朱文瑞 被 告 陳啓綸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侵權行為損害賠償事件,本院於民國114年3月 13日言詞辯論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被告應給付原告新臺幣肆拾柒萬貳仟參佰零柒元,及自民國114 年3月4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百分之五計算之利息。 原告其餘之訴駁回。 訴訟費用新臺幣伍仟壹佰捌拾元,由被告負擔百分之九十九,並 應自本判決確定之翌日起至清償日止加給按週年利率百分之五計 算之利息,餘由原告負擔。 本判決第一項得假執行。   事實及理由 一、被告經合法通知,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場,核無民事訴訟法 第386條各款所列情形,爰依民事訴訟法第436條第2項、第3 85條第1項前段之規定,依原告之聲請,由其一造辯論而為 判決。 二、原告主張:被告於民國111年8月17日10時1分許,無照駕駛車牌號碼000-0000號自用小客車,行經宜蘭縣○○鎮○○路○段00號前時,不慎碰撞原告所承保、訴外人黃昱祺所有停放於道路旁之車牌號碼000-0000號自用小客車(下稱系爭車輛),系爭車輛復推撞停放於道路旁之車牌號碼00-0000號自用小貨車,致原告承保車體險之系爭車輛受損,並經判定無法修復,符合汽車乙式車體損失保險條款第12條約定之全損情形,原告並已依保險契約賠付理賠金新臺幣(下同)478,950元(計算式:保險金額515,000元×賠償率93%=478,950元)。爰依侵權行為及保險代位之法律關係請求被告賠償損害等語。並聲明:被告應給付原告478,950元及自起訴狀繕本送達翌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5%計算之利息。 三、被告經合法通知,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場,亦未提出書狀作 何聲明或陳述。 四、得心證之理由: ㈠、按因故意或過失,不法侵害他人之權利者,負損害賠償責任;汽車、機車或其他非依軌道行駛之動力車輛,在使用中加損害於他人者,駕駛人應賠償因此所生之損害,民法第184條第1項前段、第191條之2本文定有明文。又被保險人因保險人應負保險責任之損失發生,而對於第三人有損失賠償請求權者,保險人得於給付賠償金額後,代位行使被保險人對於第三人之請求權,保險法第53條第1項前段亦有明定。經查,原告主張之前揭事實,業據其提出與其所述相符之道路交通事故當事人登記聯單、道路交通事故現場圖、系爭車輛行照、汽車各項異動登記書、車體損失保險乙式條款節錄、汽車險理賠計算書等件為證(本院卷第19至31頁),並有宜蘭縣政府警察局羅東分局113年5月29日警羅交字第1130016774號函附系爭事故卷宗影本1份在卷可稽(本院卷第35至61頁),堪認原告主張屬實。揆諸前揭規定,被告自應負侵權行為之損害賠償責任。 ㈡、次按負損害賠償責任者,除法律另有規定或契約另有訂定外,應回復他方損害發生前之原狀;不能回復原狀或回復顯有重大困難者,應以金錢賠償其損害,民法第213條第1項、第215條分別定有明文。而所謂回復顯有重大困難,係指回復原狀需時過長、需費過鉅,或難得預期之結果之情形而言。於回復原狀之必要費用顯逾其物價值之情形,若仍准許被害人得請求賠償修復費用,與維持物之價值不合比例,非惟不符經濟效率,亦有違誠信公平原則。此時應由加害人以金錢賠償其物之價值利益,即足填補被害人之損害(最高法院107年度台上字第1145號判決意旨參照)。經查,系爭車輛遭被告駕車撞擊,並推撞停放於後方之車輛,致系爭車輛車頭左側嚴重受損,車尾亦受有損害,此有道路交通事故照片在卷可稽(見本院卷第53至54頁、第58至60頁),又系爭車輛經評估已無修復價值,於系爭事故發生後確已報廢,亦有汽車異動登記書在卷可憑(見本院卷第25頁)。足見系爭車輛修復後之性能已難認可達事故前之狀態,參照上開說明,堪認系爭車輛之損害已達回復原狀需費過鉅,而屬回復原狀顯有重大困難之程度,原告自得請求被告以金錢賠償其損害。 ㈢、再按當事人已證明受有損害而不能證明其數額或證明顯有重 大困難者,法院應審酌一切情況,依所得心證定其數額,民 事訴訟法第222條第2項定有明文。原告主張已依保險契約賠 付被保險人系爭車輛全損之理賠金478,950元,請求被告如 數賠償原告等語,惟理賠金額為原告與被保險人間依保險契 約所生之保險給付義務,被告既非保險契約之當事人,依債 之相對性法理,自不受其間保險契約條款之拘束。被告因系 爭事故致系爭車輛全損所應賠償之金額,仍應以系爭車輛於 系爭事故發生當時之價額計算。本院審酌系爭車輛於111年5 月28日投保車體險時經原告估算之保險金額為515,000元( 見本院卷第31頁),堪認為系爭車輛於投保當時之價額。又 依行政院所頒固定資產耐用年數表及固定資產折舊率表之規 定,非運輸業用客車、貨車之耐用年數為5年,依定率遞減 法每年折舊1000分之369。系爭車輛自111年5月28日投保車 體險時,迄111年8月17日系爭事故發生時,經過82日,以此 估計系爭事故發生時系爭車輛之價額即被告應賠償之金額應 為472,307元(計算式:515,000元×〔1-0.369×82÷365〕=472, 307元,元以下四捨五入),原告逾此範圍之請求,即屬無 據。 ㈣、末按給付無確定期限者,債務人於債權人得請求給付時,經 其催告而未為給付,自受催告時起,負遲延責任。其經債權 人起訴而送達訴狀,或依督促程序送達支付命令,或為其他 相類之行為者,與催告有同一之效力;遲延之債務,以支付 金錢為標的者,債權人得請求依法定利率計算之遲延利息; 應付利息之債務,其利率未經約定,亦無法律可據者,週年 利率為5%,民法第229條第2項、第233條第1項前段及第203 條分別定有明文。查原告所提民事起訴狀繕本於114年3月3 日送達於被告,有本院送達證書可稽(本院卷第129頁), 原告自得請求被告給付自該狀送達翌日即114年3月4日起至 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5%計算之利息。 五、綜上所述,原告依侵權行為及保險代位之法律關係,請求被 告給付472,307元,及自114年3月4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 利率5%計算之利息,為有理由,應予准許,逾此範圍之請求 ,則屬無據,應予駁回。 六、本件原告勝訴部分係依民事訴訟法第427條第1項訴訟適用簡 易程序所為被告敗訴之判決,依同法第389條第1項第3款規 定,應職權宣告假執行。 七、訴訟費用負擔之依據:民事訴訟法第79條、第91條第3項。 本件訴訟費用額依後附計算書確定為如主文所示金額。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8  日          羅東簡易庭 法 官 謝佩玲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本判決上訴,須於判決送達後二十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 同時表明上訴理由;如已於本判決宣示後送達前提起上訴者,應 於判決送達後十日內補具上訴理由(均須按他造當事人之人數附 繕本)。 如委任律師提起上訴者,應一併繳納上訴審裁判費。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8  日                書記官 黃家麟    計  算  書 項    目     金 額(新臺幣)   備  註 第一審裁判費        5,180元     原告預納 合    計        5,180元

2025-03-28

LTEV-113-羅簡-364-20250328-2

臺灣宜蘭地方法院

分配表異議之訴

臺灣宜蘭地方法院民事判決 113年度訴字第514號 原 告 江建成 被 告 和潤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劉源森 訴訟代理人 張靖淳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分配表異議之訴事件,本院於民國114年3月6 日言詞辯論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原告之訴駁回。 訴訟費用由原告負擔。   事實及理由 壹、程序方面:   原告經合法通知,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場,核無民事訴訟法 第386條所列各款事由,爰依被告之聲請,由其一造辯論而 為判決。 貳、實體方面:   一、原告主張:被告以本院112年度司執字第4806號債權憑證為 執行名義,向本院民事執行處聲請對原告之財產強制執行, 經本院民事執行處112年度司執字第7102號強制執行事件執 行中,並製作分配表(下稱系爭分配表,見本院112年度司 執字第7102號卷二第36至37頁),定於民國113年10月8日將 債權額新臺幣(下同)678,860元分配予被告。惟原告之薪 資前業經原告聲請強制執行,自112年5月起至113年2月止期 間均按月遭扣薪3分之1,合計被告已受償188,611元,此部 分應從被告之債權金額中扣除。系爭分配表誤未扣除上開金 額,且其所清償之金額應先抵充本金,爰提起本件訴訟,並 聲明:系爭分配表債權次序9「原本」、「共計」、「分配 金額」項目所列678,860元應更正為511,489元。 二、被告則以:原告至112年2月11日止尚有本金704,505元未清 償,被告固於112年2月至113年3月間於強制執行原告薪資時 受償188,611元,惟該金額已先抵充利息,剩餘部分則抵充 本金(計算方式如附表所示),分配表之計算並無錯誤等語 置辯。並聲明:原告之訴駁回。 三、按清償人所提出之給付,應先抵充費用,次充利息,次充原 本;其依前二條之規定抵充債務者亦同,民法第323條定有 明文。經查,被告以本院112年度司執字第4806號債權憑證 為執行名義,向本院民事執行處聲請對原告之財產強制執行 ,執行名義之內容為:原告於108年12月8日所簽發之本票, 內載憑票交付被告110萬元,其中之905,850元,及自111年4 月12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16%計算之利息,得為強制 執行,有債權憑證可稽(見本院112年度司執字第7102號卷 一第3頁)。又被告以上開債權中,尚有704,505元及自112 年2月12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16%計算之利息未獲清償 ,而聲請強制執行,有聲請狀可參(見同上卷第1頁)。另 原告主張於強制執行中遭每月扣薪3分之1,已將188,611元 清償被告等情,為兩造所是認(見本院卷第35至36頁),原 告之上開主張固堪信為真實。惟查,依被告所陳報之債權, 自112年2月12日起至113年3月21日止,按積欠本金之年息百 分之16計算之利息應如附表「應計利息/本期」欄所示,是 原告遭扣薪之金額,依上開規定,應先抵充上開欄位所列利 息後,再抵充本金,則算至113年5月30日為止,原告尚有67 8,860元未清償。原告主張系爭分配表所載有誤,或認其所 清償之金額應先抵充本金等語,尚屬無據。 四、綜上所述,原告之訴為無理由,應予駁回。 五、本件事證已臻明確,兩造其餘攻擊、防禦方法及所提證據, 經核均與判決結果不生影響,爰不一一論列,併此敘明。 六、訴訟費用負擔之依據:民事訴訟法第78條。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8  日        民事庭 法 官 謝佩玲 附表            計息起日 (民國) 計息迄日 遲延日數 受償金額(新臺幣:元) 本金 應計利息 沖銷款項 尚欠金額 本期 前期未償還 本金 利息 112/2/12 112/7/20 159 2,243 704,505 49,103 0 0 2,243 751,365 112/7/21 112/8/21 32 11,846 704,505 9,882 46,860 0 11,846 702,541 112/8/22 112/9/20 30 31,751 704,505 9,265 44,896 0 31,751 682,019 112/9/21 112/10/20 30 11,475 704,505 9,265 22,410 0 11,475 702,295 112/10/21 112/11/20 31 11,139 704,505 9,574 20,200 0 11,139 702,940 112/11/21 112/12/20 30 10,860 704,505 9,265 18,635 0 10,860 702,910 112/12/21 113/1/22 33 40,479 704,505 10,191 17,040 13,248 27,231 674,217 113/1/23 113/2/20 29 10,426 691,256 8,787 0 1,639 8,787 689,617 113/2/21 113/3/20 29 40,015 689,618 8,767 0 31,248 8,767 658,370 113/3/21 113/5/30 71 0 658,369 20,491 0 0 0 678,860             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本判決上訴,須於判決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 如委任律師提起上訴者,應一併繳納上訴審裁判費。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31  日            書記官 黃家麟

2025-03-28

ILDV-113-訴-514-20250328-2

羅簡
羅東簡易庭

侵權行為損害賠償(交通)

臺灣宜蘭地方法院民事簡易判決 113年度羅簡字第521號 原 告 左鶴羣 被 告 簡偉恩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侵權行為損害賠償事件,本院於民國114年3月 13日言詞辯論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被告應給付原告新臺幣陸萬元。 原告其餘之訴駁回。 訴訟費用新臺幣壹仟伍佰伍拾元,由被告負擔百分之四十一,並 應自本判決確定之翌日起至清償日止加給按週年利率百分之五計 算之利息,餘由原告負擔。 本判決第一項得假執行。   事實及理由 一、原告主張:被告於民國113年7月7日21時27分許,駕駛車牌 號碼0000-00號自用小客車,行經宜蘭縣五結鄉第7迴轉道前 時,因疏未注意車前狀況並隨時採取必要之安全措施,不慎 碰撞行駛於其前方由原告所有及駕駛之車牌號碼0000-00號 自用小客車(下稱系爭車輛)(下稱系爭事故),致系爭車 輛車體受損。原告嗣於113年11月13日將系爭車輛售予訴外 人蘇煜華,惟系爭車輛因系爭事故僅售得新臺幣(下同)75 ,000元,受有價格減損之損害60,000元。原告又因請假處理 系爭事故所生紛爭,受有薪資及獎金損失共計14,200元,復 因往返基隆、宜蘭參與調解及提起本訴,支出交通費用3,00 0元,並受有車損維修期間租車費用之損害16,100元。爰依 侵權行為之法律關係請求被告賠償其損害等語。並聲明:被 告應給付原告145,300元。 二、被告則以:原告未舉證證明系爭車輛確受有跌價損失。原告 請假所生薪資及獎金損失與系爭事故無關。系爭事故僅致系 爭車輛車尾受損,並未影響行駛功能,且原告未將系爭車輛 送修,亦未證明有使用車輛之必要,自不得請求租車費用等 語,資為抗辯。並聲明:原告之訴駁回。 三、得心證之理由: ㈠、按因故意或過失,不法侵害他人之權利者,負損害賠償責任 ;汽車、機車或其他非依軌道行駛之動力車輛,在使用中加 損害於他人者,駕駛人應賠償因此所生之損害。但於防止損 害之發生,已盡相當之注意者,不在此限,民法第184條第1 項前段、第191條之2分別定有明文。原告主張被告於前揭時 地駕駛車輛不慎碰撞原告所有之系爭車輛,致系爭車輛受損 之事實,業據其提出與其所述相符之道路交通事故當事人登 記聯單、道路交通事故初步分析研判表、汽車新領牌照登記 書等件為證(本院卷第11至13頁、第81頁),並有宜蘭縣政 府警察局羅東分局114年2月24日警羅交字第1140005785號函 附系爭事故卷宗影本1份在卷可稽(本院卷第109至125頁) ,堪認原告主張屬實。揆諸前揭規定,被告自應負侵權行為 之損害賠償責任。 ㈡、茲就原告請求各項細目分述如下:  ⒈系爭車輛價格減損之損害:按不法毀損他人之物者,應向被 害人賠償其物因毀損所減少之價額,民法第196條定有明文 。次按損害賠償之目的在於填補所生之損害,其應回復者, 係損害事故發生前之應有狀態,自應將事故發生後之變動狀 況悉數考量在內。故於物被毀損時,被害人除得請求修補或 賠償修復費用,以填補技術性貶值之損失而回復物之物理性 原狀外,就其物因毀損所減少之交易價值,亦得請求賠償, 以填補交易性貶值之損失而回復物之價值性原狀(最高法院 104年度台上字第2391號判決意旨參照)。又按當事人已證 明受有損害而不能證明其數額或證明顯有重大困難者,法院 應審酌一切情況,依所得心證定其數額,民事訴訟法第222 條第2項亦有明定。經查,原告主張系爭車輛於本件事故發 生前之車價為約為13至21萬,系爭事故發生後將系爭車輛售 予蘇煜華僅售得75,000元等情,業據提出二手車交易網站網 頁擷圖、中古汽車買賣定型化契約為證(見本院卷第99至10 3頁、第83至97頁)。本院審酌系爭車輛為NISSAN日產廠牌 、TEANA J32T型式、西元2010年3月出廠,有汽車新領牌照 登記書可查(見本院卷第81頁)。依原告所提出之二手車交 易網站網頁擷圖所示,與系爭車輛同型式及年份之二手車平 均車價17.8萬元(見本院卷第99至103頁);與其餘二手車 交易網站所列相同廠牌、型式、年份之平均二手車價17.94 萬元大致相當(見本院卷第141至143頁)。堪以認定系爭車 輛於系爭事故發生前之價值約為17.9萬元,扣除原告出售系 爭車輛所得價金75,000元後,原告僅請求被告賠償系爭車輛 價格減損之損害60,000元,為有理由,應予准許。  ⒉薪資及獎金損失、交通費用:   按損害賠償之債,以有損害之發生及有責任原因之事實,並 二者之間,有相當因果關係為成立要件,故原告所主張損害 賠償之債,如不合於此項成立要件者,即難謂有損害賠償請 求權存在(最高法院48年台上字第481號判例意旨參照)。 原告主張因處理系爭事故所生紛爭,支出往返基隆至宜蘭之 交通費用,並因請假受有薪資及獎金損失。然原告因出席調 解及開庭所支付之費用及請假所生損失,乃其為循訴訟途徑 保障其權利所支出之訴訟成本,屬紛爭處理所需自行負擔之 時間勞費,非損害回復所生必要費用,與損害賠償係在填補 被害人之損害之意旨不符,核與前揭侵權行為間無相當因果 關係,此部分之請求均屬無據。  ⒊車損維修期間租車費用:   按侵權行為賠償損害之請求權,以實際受有損害為成立要件 ,倘無損害,即無賠償之可言(最高法院108年度台上字第1 536號判決意旨參照)。原告請求被告賠償因系爭車輛毀損 無法使用所生之租車費用16,100元,雖據其提出日租車車型 價目列表為憑(見本院卷第45頁)。惟查,原告自承並未租 車亦未修車(見本院卷第130頁),依前揭說明,原告既未 實際受有租車費用之損害,自不得請求此部分之損害賠償。 四、綜上所述,原告依侵權行為之法律關係,請求被告給付60,0 00元,為有理由,應予准許,逾此範圍之請求,則屬無據, 應予駁回。 五、本件原告勝訴部分係依民事訴訟法第427條第1項訴訟適用簡 易程序所為被告敗訴之判決,依同法第389條第1項第3款規 定,應職權宣告假執行。 六、本件事證已臻明確,兩造其餘攻擊、防禦方法及所提證據, 經核均與判決結果不生影響,爰不一一論列,併此敘明。 七、訴訟費用負擔之依據:民事訴訟法第79條、第91條第3項。 本件訴訟費用額依後附計算書確定為如主文所示金額。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8  日          羅東簡易庭 法 官 謝佩玲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本判決上訴,須於判決送達後二十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 同時表明上訴理由;如已於本判決宣示後送達前提起上訴者,應 於判決送達後十日內補具上訴理由(均須按他造當事人之人數附 繕本)。 如委任律師提起上訴者,應一併繳納上訴審裁判費。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8  日                書記官 黃家麟    計  算  書 項    目     金 額(新臺幣)   備  註 第一審裁判費        1,550元     原告預納 合    計        1,550元

2025-03-28

LTEV-113-羅簡-521-20250328-1

消債抗
臺灣宜蘭地方法院

聲請更生程序

臺灣宜蘭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消債抗字第1號 抗 告 人 即 債務人 陳淑娟 代 理 人 林恒毅律師 相 對 人 台北富邦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蔡明興 相 對 人 滙豐(台灣)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紀睿明David Allen Grimme 相 對 人 遠東國際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侯金英 相 對 人 元大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張財育 相 對 人 凱基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楊文鈞 相 對 人 台新國際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吳東亮 相 對 人 中國信託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陳佳文 相 對 人 良京實業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今井貴志 上列抗告人因消費者債務清理更生事件,對於民國113年10月4日 本院113年度消債更字第22號裁定提起抗告,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抗告駁回。 抗告程序費用新臺幣壹仟元由抗告人負擔。   理 由 一、抗告意旨略以:原裁定駁回抗告人之更生聲請,係以抗告人 陳報於代捷企業管理顧問有限公司(下稱代捷公司)任職之 薪資表所載應領金額,與抗告人所提未成年子女張OO臺灣銀 行存摺明細中代捷公司匯款金額不符,縱抗告人陳報該帳戶 匯款金額包括代發領現人員薪資,惟未提出證據證明。又倘 如抗告人所陳每月僅餘新臺幣(下同)七千餘元,每月保險 費卻達8,655元,所述收入已非無疑。又抗告人雖稱未成年 子女張OO之帳戶係供抗告人之父親使用,惟仍屬抗告人支配 範疇,抗告人未如實說明資金往來情形,足認對於財產及收 入有所隱瞞,未據實陳報,難認已盡協力調查義務,有故意 隱匿收入之情形,有違消費者債務清理條例(下稱消債條例 )第46條第3款之規定等語。惟查,抗告人之未成年子女張O O於臺灣銀行三重分行帳戶存摺雖顯示代捷公司於民國112年 6月5日匯款108,563元、7月5日匯款100,841元、8月4日匯款 36,348元、9月5日匯款32,971元、10月5日匯款94,382元、1 1月6日匯款63,131元、12月5日匯款99,776元、113年1月5日 匯款65,942元、2月5日匯款241,937元、3月5日匯款31,379 元。然而,上開各筆匯入款項均非抗告人之薪資,而係代捷 公司匯入前開帳戶,再由抗告人代為轉發現金給領現人員, 抗告人業於原審調查時於113年9月24日具狀陳明,亦有抗告 人另請雇主代捷公司開立之證明書可佐。又抗告人每月可供 清償之餘額約7,722元,係以抗告人每月各項收入,扣除自 己生活費用17,076元,再扣除扶養未成年子女張OO之費用。 而該扶養未成年子女張OO之費用,則係以每月必要支出17,0 76元,扣除未成年子女張OO之父每月給付扶養費1萬元,再 扣除每月兒少扶助2,047元,而得出抗告人每月所需負擔之 子女扶養費金額5,029元,上情亦據抗告人於113年7月2日具 狀陳明。未成年子女張OO之父每月給付扶養費1萬元,自足 以繳納每月8,655元之保險費。再者,抗告人提出之華南銀 行、臺灣銀行等帳戶相關金流及使用原因關係,亦於113年9 月24日具狀陳明並提供相關證據,上開帳戶實非抗告人支配 範疇,抗告人並無原裁定所指述收入有所不實而違反據實陳 述義務之情形。爰提起抗告,求為廢棄原裁定,准予更生等 語。 二、按債務人不能清償債務或有不能清償之虞者,得依本條例所 定更生或清算程序,清理其債務,消債條例第3條定有明文 。所謂「不能清償」,指債務人因欠缺清償能力,對已屆期 之債務,全盤繼續處於不能清償之客觀經濟狀態者而言。又 所謂「不能清償之虞」,係指依債務人之清償能力,就現在 或即將到期之債務,有不能清償之蓋然性或可能性而言;易 言之,債務人之狀態如置之不理,客觀上得預見將成為不能 清償之情形而言。至於債務人之清償能力,則包括財產、信 用及勞力(技術),不以財產為限,以三者總合加以判斷仍 不足以清償債務,即謂欠缺清償能力而成為不能清償。 三、抗告人主張有不能清償債務情事,向本院聲請消費者債務清 理前置調解,經本院以113年度司消債調字第29號聲請調解 (下稱消債調解)事件受理在案,因抗告人主張無法負擔任 何協商方案,於113年5月8日調解不成立等情,經本院依職 權調取本院113年度司消債調字第29號全卷(下稱司消債調 卷)核閱無誤,堪信為真實。故抗告人已踐行向最大債權金 融機構請求協商債務清償方案之程序,始向本院提出更生之 聲請,於程序上尚無不合之處。 四、抗告人主張並未故意隱匿收入之情形,業據提出代捷公司出 具之證明書為證(見本院卷第23至33頁),且於原審即已對 財產狀況予以說明(見原審卷第233至239頁)。原審以抗告 人違反據實陳述義務而駁回抗告人聲請,固有未洽。惟查: ㈠、抗告人債務概況:計至消債調解期間,抗告人之債務總額如 附表所示。 ㈡、抗告人資力概況:  1.抗告人陳報收入為財團法人台灣兒童暨家庭扶助基金會寄養 安置費實際給付27,114元(見原審卷第29頁),扣除寄養兒 童養護成本8,538元(見司消債調卷第10、13頁),每月尚 有收入餘額18,576元(27,114元-8,538元=18,576元)。又 任職於代捷公司,平均每月薪資16,989元(見原審卷第37頁 ,112年6月起至113年5月止合計薪資為203,863元,203,863 元÷12=16,989元,元以下四捨五入),是應以35,565元(18 ,576元+16,989元=35,565元)做為核算抗告人目前每月償債 能力之依據。  2.按債務人必要生活費用,以最近一年衛生福利部或直轄市政 府所公告當地區每人每月最低生活費1.2倍定之;前2項情形 ,債務人釋明更生期間無須負擔必要生活費用一部或全部者 ,於該範圍內,不受最低數額限制;債務人證明確有必要支 出者,不受最高數額及應負擔比例之限制,消債條例第64條 之2第1項、第3項分別定有明文。又債務人聲請更生或清算 時所提財產及收入狀況說明書,其表明每月必要支出之數額 ,與本條例第64條之2第1項、第2項規定之認定標準相符者 ,毋庸記載原因、種類及提出證明文件,消債條例施行細則 第21條之1第3項定有明文。查抗告人主張其每月自身必要支 出之生活費用為17,076元,雖未陳報其自身每月必要生活支 出明細及憑據,惟此金額尚未逾行政院衛生福利部公告之11 2年度臺灣省平均每人每月生活之最低生活費14,230元之1.2 倍即17,076元,是本院認以17,076元做為抗告人每月自身必 要支出之生活費用,應屬適當。惟抗告人領有租屋補助每月 5,700元,自應自上開金額中予以扣除。  3.抗告人主張每月需負擔未成年子女張OO扣除兒少扶助之扶養 費5,029元,雖未陳報其自身每月必要生活支出明細及憑據 ,惟依行政院衛生福利部公告之112年度臺灣省平均每人每 月生活之最低生活費14,230元之1.2倍即17,076元計算,抗 告人與未成年子女張OO之父原應負擔2分之1即8,538元,抗 告人主張未成年子女張OO之父負擔10,000元,抗告人負擔7, 076元之扶養費,未逾上開金額,堪認抗告人此部分之主張 為適當。惟抗告人領有兒少扶助2,047元,亦應自上開金額 中予以扣除。  4.依抗告人平均每月35,565元之收入,扣除每月自身必要費用 17,076元及扶養費支出7,076元,加計租屋補助每月5,700元 、兒少扶助2,047元,則抗告人每月尚有19,160元之餘款( 即35,565元-17,076元-7,076元+5,700元+2,047元=19,160元 )可供清償債務。 ㈢、抗告人是否有不能清償債務之虞:   本院查,依抗告人現積欠之債務本金為1,041,772元,加計 利息,扣除劣後債權,其債權總額為3,698,907元(詳如附 表)。如以債權總額除以每月可供清償債務之金額,固需約 16.08年始得清償完畢(3,698,907元÷19,160元÷12月=16.08 年),惟如以所欠本金除以每月可供清償債務之金額,則約 5年即可清償完畢(1,041,772元÷19,160元÷12月=5年)。又 目前最大債權銀行多依債權人財務狀況與還款年限,提供債 務人減免利息之清償方案,甚至於還款期限長達15年時,亦 有提供零利率之還款方案。而本件非金融機構債權人良京實 業股份有限公司亦於本院調解程序陳報可比照最大債權銀行 之條件(見司消債調卷第75頁),則如以15年零利率為期, 抗告人每月僅需負擔5,788元[1,041,772元÷(15年×12月)=5, 788元,元以下四捨五入],以抗告人每月所餘19,160元清償 ,顯綽綽有餘。抗告人前於消債調解期間,因向最大債權銀 行表明僅能按月清償3,000元,以致最大債權銀行認抗告人 無法負擔任何協商方案,而調解不成立,然此與抗告人實際 清償能力不合。又抗告人於00年0月00日出生,現48歲,非 無工作能力。至抗告人雖主張其罹肺腺癌,惟抗告人之肺腺 癌為IA期,且已於111年10月3日接受切除手術,有診斷證明 書可查(見司消債調卷第39頁),而查,肺腺癌為IA期為相 當早期的肺腺癌,手術切除的治療效果佳(見本院卷第53頁 ),抗告人復未舉證證明現仍因上開疾病影響其工作能力。 綜上,依抗告人之資力,非不能與債權人以債務協商之方式 以清償債務,難認抗告人有不能清償債務之虞情形。 五、綜上所述,抗告人無不能清償債務之虞,原審駁回抗告人之 聲請,所持理由雖有不同,然結論並無二致,仍應予維持。 是抗告意旨指摘原審裁定不當,請求廢棄改判,核屬無理由 ,應駁回其抗告。 六、爰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6  日        民事庭 審判長法 官 謝佩玲               法 官 許婉芳               法 官 黃千瑀 附表               編號 債權人 債權本金 (新臺幣:元) 利息 合計 備註 1 台北富邦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171,098 450,415 621,513 見113年度司消債調字第29號卷第73頁 2 甲○(台灣)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42,362 106,082 148,444 同上 3 遠東國際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100,827 190,759 291,586 同上 4 元大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171,197 438,453 609,650 同上 5 凱基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365,360 967,967 1,333,327 同上 6 台新國際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95,443 255,504 350,947 同上 7 中國信託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47,640 125,897 173,537 同上 8 良京實業股份有限公司 47,845 122,058 169,903 見同上卷第75頁 合計   1,041,772 2,657,135 3,698,907   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本裁定除適用法規顯有錯誤外,不得再抗告;如提再抗告,應於 收受送達後10日內委任律師為代理人向本院提出再抗告狀(須附 繕本),並繳納再抗告費新臺幣1,5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6  日               書記官 黃家麟

2025-03-26

ILDV-114-消債抗-1-20250326-1

羅補
羅東簡易庭

侵權行為損害賠償(交通)

臺灣宜蘭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羅補字第67號 原 告 陳弘仁 陳宥瑋 吳美月 原告共同 訴訟代理人 黃郁舜律師 上列原告與被告羅惠子、吳百胤、吳百峻間請求侵權行為損害賠 償事件,原告起訴未據繳納裁判費,查本件訴訟標的金額為新臺 幣(下同)11,871,046元,應徵第一審裁判費116,544元。茲依 民事訴訟法第249條第1項但書之規定,限原告於收受本裁定送達 後7日內補繳,逾期不補繳裁判費,即駁回其訴,特此裁定。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4 日 羅東簡易庭 法 官 謝佩玲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本裁定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5 日 書記官 黃家麟

2025-03-24

LTEV-114-羅補-67-20250324-1

羅補
羅東簡易庭

清償債務

臺灣宜蘭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羅補字第53號 原 告 台北富邦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郭倍廷 送達代收人 黃冠雄 郭芷伶 上列原告因清償債務事件,曾聲請對被告陳怡伶發支付命令,惟 被告已於法定期間內對支付命令提出異議,應以支付命令之聲請 視為起訴。查本件訴訟標的金額為新臺幣(下同)21,174元(含 計算至起訴前一日之利息),應徵第一審裁判費1,000元,扣除 前繳聲請發支付命令裁判費500元,尚應補繳500元。茲依民事訴 訟法第249條第1項但書之規定,限原告於收受本裁定送達後5日 內補繳,逾期不補繳裁判費,即駁回其訴,特此裁定。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4 日 羅東簡易庭 法 官 謝佩玲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本裁定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5 日 書記官 黃家麟

2025-03-24

LTEV-114-羅補-53-20250324-1

羅補
羅東簡易庭

給付分期買賣價金

臺灣宜蘭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羅補字第41號 原 告 創鉅有限合夥 法定代理人 迪和股份有限公司 上 一 人 法定代理人 陳鳳龍 訴訟代理人 林京緯 上列原告因給付分期買賣價金事件,曾聲請對被告黃婉如發支付 命令,惟被告已於法定期間內對支付命令提出異議,應以支付命 令之聲請視為起訴。查本件訴訟標的金額為新臺幣(下同)68,7 48元(含計算至起訴前一日之利息),應徵第一審裁判費1,000 元,扣除前繳聲請發支付命令裁判費500元,尚應補繳500元。茲 依民事訴訟法第249條第1項但書之規定,限原告於收受本裁定送 達後5日內補繳,逾期不補繳裁判費,即駁回其訴,特此裁定。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4 日 羅東簡易庭 法 官 謝佩玲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本裁定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4 日 書記官 黃家麟

2025-03-24

LTEV-114-羅補-41-20250324-1

羅補
羅東簡易庭

撤銷遺產分割登記

臺灣宜蘭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羅補字第19號 原 告 遠東國際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侯金英 訴訟代理人 王誌鋒 被 告 張哲源(原名張春來) 張春庭 張美惠 張春豐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撤銷遺產分割登記等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原告應於本裁定送達後五日內,補正訴之聲明所列應撤銷法律行 為之標的,並補繳裁判費新臺幣參仟伍佰參拾元,逾期未補正, 即駁回原告之訴。   理 由 一、按提起民事訴訟,應依民事訴訟法第77條之13規定繳納裁判 費,此為必備之程式;又訴訟標的之價額由法院核定;核定 訴訟標的之價額,以起訴時之交易價額為準;無交易價額者 以原告就訟標的所有之利益為準;以一訴主張數項標的者, 其價額合併計算之。但所主張之數項標的互相競合或應為選 擇者,其訴訟標的價額,應依其中價額最高者定之,民事訴 訟法第77條之1第1、2項、第77條之2第1項分別定有明文。 又債權人依民法第244條第1項、第4項規定行使撤銷權及回 復原狀請求權,其目的皆在使其債權獲得清償,所欲達成之 經濟目的亦為單一,均應以其如獲勝訴判決所受之利益為準 ,兩者之訴訟標的並無不同,且互相競合,原則上即以其主 張之債權額為準;但被撤銷法律行為標的即回復原狀之標的 價額低於債權人主張之債權額時,則以該被撤銷法律行為標 的即回復原狀之標的價額計算。而在債權人提起撤銷債務人 與其餘繼承人之遺產分割協議及不動產之分割繼承物權行為 ,並請求登記名義人塗銷分割繼承登記之訴時,因其目的均 在回復債務人對遺產所得享有之權利,即應按遺產之價額, 依債務人應繼分之比例計算,而非依遺產之價額計算,如債 務人遺產應繼分比例之價額低於債權人主張之債權額時,則 以該遺產應繼分比例之價額計算訴訟標的之價額(臺灣高等 法院暨所屬法院109年法律座談會民事類提案第16號)。又 債權人所提撤銷之訴,其所得之利益為債權人對債務人之債 權,而此債權包括消費款本金、利息及違約金在內,依民事 訴訟法第77條之1第2項規定,債權人就訴訟標的所有之利益 自應全部計入訴訟標的價額,並應併計至起訴時止之利息及 違約金(臺灣高等法院暨所屬法院109年法律座談會民事類 提案第17號研討結果參照)。又民法第1164條所定之遺產分 割,係以遺產為一體,整個的為分割,非以遺產中個個財產 之分割為對象,亦即遺產分割之目的在遺產公同共有關係全 部之廢止,非個個財產公同共有關係之消滅(最高法院88年 度台上字第2837號判決要旨參照)。準此,分割遺產之協議 係繼承人就遺產為之,繼承人之債權人主張分割遺產協議有 害債權,訴請法院撤銷者,須須就遺產整體為之。其僅主張 遺產中個個財產之分配有害債權、並訴請撤銷分割遺產協議 關於該個別遺產部分者,即於法不合。末按原告之訴,有起 訴不合程式或不備其他要件者,法院應以裁定駁回之。但其 情形可以補正者,審判長應定期間先命補正。原告之訴,依 其所訴之事實,在法律上顯無理由者,法院得不經言詞辯論 ,逕以判決駁回之。但其情形可以補正者,審判長應定期間 先命補正,民事訴訟法第249條第1項但書、第2項但書亦有 明文。 二、經查,原告係依民法第244條第1項規定請求撤銷被告間就附 表二編號1至2所示不動產所為遺產分割協議及分割繼承登記 行為。惟查,被告之被繼承人張李寶桂尚遺有附表二編號3 所示遺產,揆諸前揭說明,原告僅就部分遺產訴請撤銷分割 遺產協議,顯於法不合。茲依民事訴訟法第249條第2項但書 之規定,限原告於收受本裁定送達5日內補正訴之聲明所列 應撤銷法律行為之標的為被繼承人張李寶桂之整體遺產,並 按補正後之被告人數提出繕本,逾期不補,即駁回其訴。 三、次查,原告依民法第244條規定提起本件訴訟,主張被告張 哲源積欠原告如臺灣士林地方法院101年度司執字第11770號 債權憑證所載之債權。經核,計至起訴前一日原告主張之債 權總額為新臺幣(下同)660,045元(計算詳如附表一), 高於撤銷法律行為之標的價額即系爭遺產按債務人即被告張 哲源之應繼分比例計算之價額323,680元(計算詳如附表二 )。揆諸前揭說明,本件訴訟標的價額應以按張哲源應繼分 比例計算之系爭遺產價額定之,是本件訴訟標的價額核定為 323,680元,應徵第一審裁判費3,530元,未據原告繳納。茲 依民事訴訟法第249條第1項但書之規定,限原告於收受本裁 定後5日內如數向本院繳納,逾期不補,即駁回原告之訴。 四、原告並應提出附表二編號1、2所示土地及建物之最新土地登 記第一類謄本(權利人均勿遮蔽)。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4  日          羅東簡易庭 法 官 謝佩玲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裁定關於核定訴訟標的價額部分,應於送達後10日內向 本院提出抗告狀,並繳納抗告費新臺幣1,500元;其餘關於命補 繳裁判費部分,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4  日                書記官 黃家麟 附表一:債權總額(計算至起訴前一日即民國113年9月24日) 編號 請求項目 金額 (新臺幣) 1 請求金額 188,962元 2 起訴前利息(計息本金188,962元,元以下四捨五入) 468,563元 計算起迄期間 年數 週年利率 小計 100年9月13日起至110年7月19日止 9+310/365 20% 372,229元 110年7月20日起至113年9月24日止 3+68/365 16% 96,334元 3 程序費用 1,000元 4 執行費用 1,520元 總計: 660,045元 備註:民國110年1月20日修正公布、110年7月20日施行之民法第205條規定:「約定利率,超過週年百分之16者,超過部分之約定,無效」。又民法債編施行法第10條之1規定:「修正之民法第205條之規定,於民法債編修正施行前約定,而於修正施行後發生之利息債務,亦適用之」。故自民法第205條修正施行後之利息利率以週年利率百分之16計算。 附表二:撤銷法律行為之標的價額 編號 被繼承人張李寶桂之遺產 面積 (㎡) 公告現值(元/㎡) 價額 (元以下四捨五入) 1 宜蘭縣○○鄉○○段000地號土地(權利範圍:全部) 101 11,700 101㎡×11,700元/㎡ =1,181,700元 2 宜蘭縣○○鄉○○段000○號建物(建物門牌:龍祥三路6巷45號,權利範圍:全部) 72,400元(按財政部北區國稅局遺產核定價額計算) 3 存款(按財政部北區國稅局遺產核定金額計算) 40,618元 合計: 1,294,718元 債務人張哲源【應繼分1/4】繼承被繼承人張李寶桂遺產可獲得利益(計算式:被繼承人張李寶桂遺產總價額×張哲源之應繼分比例): 323,680元(計算式:1,294,718元×1/4=323,679.5元)

2025-03-24

LTEV-114-羅補-19-20250324-1

羅補
羅東簡易庭

侵權行為損害賠償(交通)

臺灣宜蘭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羅補字第34號 原 告 富邦產物保險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賴榮崇 訴訟代理人 鄒承軒 上列原告與被告柯陳凱倫(原名柯凱倫)間請求侵權行為損害賠 償事件,原告起訴未據繳納裁判費,查本件訴訟標的金額為新臺 幣(下同)26,891元,應徵第一審裁判費1,000元。茲依民事訴 訟法第249條第1項但書之規定,限原告於收受本裁定送達後5日 內補繳,逾期不補繳裁判費,即駁回其訴,特此裁定。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4 日 羅東簡易庭 法 官 謝佩玲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本裁定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4 日 書記官 黃家麟

2025-03-24

LTEV-114-羅補-34-20250324-1

本網站部分內容為 AI 生成,僅供參考。請勿將其視為法律建議。

聯絡我們:[email protected]

© 2025 Know9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