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汪郁棨

共找到 139 筆結果(第 1-10 筆)

消債更
臺灣花蓮地方法院

更生事件

臺灣花蓮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消債更字第87號 聲請人即債務人 蔣筱琴 上列當事人因消費者債務清理事件聲請更生,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更生之聲請駁回。 聲請程序費用由聲請人負擔。   理 由 一、按消費者債務清理事件性質上為非訟事件,通說雖認非訟事 件原則上無一事不再理之問題,惟法院以無理由駁回更生、 清算或保全處分之聲請後,聲請人再以同一事由聲請更生、 清算或保全處分者,得認無權利保護之必要,而依消費者債 務清理條例(下稱消債條例)第8條,以不備其他要件為由予 以駁回。〈99年第5期民事業務研究會(消費者債務清理專題) 第9號司法院民事廳消債條例法律問題研審小組意見參照〉。 二、經查:聲請人前於民國112年間依消債條例聲請更生(下稱前 次更生),經本院以112年度消債更字第36號裁定駁回更生之 聲請,嗣聲請人提出抗告,經本院於113年3月4日以112年度 消債抗字第7號(下稱原確定裁定)駁回抗告確定,業據調閱 上開案卷核閱屬實,並有民事裁定可參。聲請人隨即於113 年9月5日再度提出本件更生之聲請,而經比對聲請人前次更 生聲請與本件更生聲請之任職單位並無變動(均為花蓮縣秀 林鄉公所約聘人員),甚至略微調高薪資,應認其收入狀況 並無重大變化,其前次更生與本次更生陳報受扶養人員均無 變動,僅係不服原確定裁定認定其不符合消債條例第151條 第7項但書規定「因不可歸責於己之事由,致履行有困難」 而毀諾之情形,仍陳稱其在協商成立後「因配偶被軍中汰除 ,婆婆罹癌須醫療費用,婆婆去世後須籌措款項處理後事, 配偶大部分退休金也償還配偶私人債務,在聲請人配偶未找 到新工作之前,聲請人以債養債無力負擔債務而毀諾」(卷1 3、479頁)而提出本件更生聲請,堪信聲請人乃以同一事由 再度聲請更生,依上開意旨應認並無權利保護必要,而應予 駁回。故聲請人重複聲請更生,欠缺權利保護必要,爰依消 債條例第8條規定,駁回其聲請。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31  日          消債法庭法 官 楊碧惠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本裁定抗告須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須附 繕本),並繳納抗告費新臺幣1,5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31  日              書記官 汪郁棨

2025-03-31

HLDV-113-消債更-87-20250331-3

小上
臺灣花蓮地方法院

侵權行為損害賠償(交通)

臺灣花蓮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小上字第4號 上 訴 人 宋青赫 被上訴人 華南產物保險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陳文智 上當事人間請求侵權行為損害賠償(交通)事件,上訴人對於民國 113年12月20日本院花蓮簡易庭113年度花小字第616號宣示判決 筆錄提起上訴,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上訴駁回。 第二審訴訟費用新臺幣2,250元由上訴人負擔。   理 由 一、按對於小額程序之第一審裁判,得上訴於管轄之地方法院; 對於前項第一審裁判之上訴或抗告,非以其違背法令為理由 ,不得為之;上訴狀內應記載上訴理由,表明下列各款事項 :一原判決所違背之法令及其具體內容,二依訴訟資料可認 為原判決有違背法令之具體事實;又民事訴訟法第468條及 第469條第1款至第5款之規定,於小額事件之上訴程序準用 之,民事訴訟法第436條之24、第436條之25及第436條之32 第2項分別定有明文。次按當事人依民事訴訟法第468條規定 以第二審判決有不適用法規或適用法規不當者為上訴理由時 ,其上訴狀或理由書應有具體之指摘,並揭示該法規之條項 或其內容,若係成文法以外之法則,應揭示該法則之旨趣, 倘為司法院之解釋或本院之判例,則應揭示該判解之字號或 其內容,如依民事訴訟法第469條所列各款事由提起第三審 上訴者,其上訴狀或理由書,應揭示合於該條款之事實,上 訴狀或理由書如未依此項方法表明,或其所表明者,顯與上 開法條規定之情形不相合時,即難認為已對第二審判決之違 背法令有具體之指摘,其上訴自難認為合法,最高法院71年 台上字第314號判例著有明文。依民事訴訟法第436條之32第 2項規定,第469條第6款之判決不備理由或理由矛盾之當然 違背法令於小額事件之上訴程序並不準用,是於小額事件中 所謂違背法令,並不包含認定事實錯誤、取捨證據不當或就 當事人提出之事實或證據疏於調查或漏未斟酌之判決不備理 由情形。而上訴不合法者,第二審法院應依同法第436條之3 2第2項準用第444條第1項規定,以裁定駁回之。 二、上訴理由略以:①我是被撞上的,對方未注意路口減速而導 致我的腳踝嚴重扭傷、頭暈、胸痛,還影響我的耳朵聽力, 卻要我賠錢太不公平。對方從未慰問過我,也沒有傷害賠償 。原審卻同意原告(被上訴人)所提出70%之車損賠償,我不 服,應該要做肇責鑑定。②原告提出浮報高價的估價單,沒 受損沒必要維修的也列單。③我還在就讀大學沒有收入,無 力賠償這種灌水的價格,也無法承擔利息百分之5。並聲明 :原判決廢棄,駁回原告之訴及其假執行之聲請。 三、綜觀上訴人所執之上訴理由,並未指出原判決依何訴訟資料 有何違背法令之具體事實,僅係就原審法院取捨證據、認定 事實之職權行使,指摘其為不當;並未具體說明原審判決有 何不適用法規或適用法規不當之情形,亦未揭示違背之該法 規之條項或其內容,及合於民事訴訟法第469條所列各款之 事實,難認對原審判決有如何違背法令情事已為具體之指摘 ,自不得謂已合法表明上訴理由。依據前揭規定及說明,應 認上訴人提起本件上訴,未具備上訴之合法程式,本院即毋 庸命其補正,爰逕以裁定駁回其上訴。 四、結論:本件上訴為不合法,依民事訴訟法第436條之32第1項   、第2項、第444條第1項前段、第95條、第78條、第436條之   19,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31  日           臺灣花蓮地方法院民事第一庭             審判長法官 陳雅敏             法   官 施孟弦             法   官 楊碧惠 以上正本證明係照原本作成。 本裁定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31  日             書 記 官 汪郁棨

2025-03-31

HLDV-114-小上-4-20250331-1

再易
臺灣花蓮地方法院

再審之訴

臺灣花蓮地方法院民事判決 114年度再易字第1號 再審原告 葉基源 李嬋娟 共同訴訟代理人 李文平律師 張照堂律師 再審被告 吳國棟 吳國正 吳國本 吳金聲 共同訴訟代理人 曾炳憲律師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排除侵害等事件,再審原告對於民國113年11 月28日本院113年度再易字第2號確定判決提起再審之訴,本院判 決如下:   主 文 再審之訴駁回。                     再審訴訟費用由再審原告負擔。   理 由 一、按再審之訴,應於三十日之不變期間內提起。前項期間,自 判決確定時起算,判決於送達前確定者,自送達時起算。民 事訴訟法第500條第1項、第2項前段定有明文。本院113年度 再易字第2號民事判決(下稱原確定判決)屬不得上訴之判決 ,於送達前即已確定,再審原告於113年12月4日收受該判決 (該卷277頁),於114年1月2日提起本件再審之訴,並未逾越 法定期間。 二、再審原告訴之聲明:原確定判決廢棄;再審被告應將如附圖 所示A、B部分之墳墓等地上物拆除及移除,並將前開占用部 分之土地(花蓮縣○○鄉○○段000○000地號土地)返還再審原告 。再審被告答辯聲明:再審之訴駁回。兩造陳述如附件所示 。 三、本院之判斷:按再審之訴顯無再審理由者,得不經言詞辯論 ,以判決駁回之,民事訴訟法第502條第2項定有明文。所謂 顯無再審理由,係指針對再審原告所主張之再審原因,無須 另經調查辯論,即可判定其不足以動搖原確定判決所為判斷 結果而言。再審原告雖指摘原確定判決有附件所載之再審事 由,然查:  ㈠按民事訴訟法第496條第1項第1款所謂適用法規顯有錯誤者, 係指確定判決所適用之法規顯然不合於法律規定,或與憲法 法庭裁判意旨、司法院大法官會議之解釋顯然違反者,或消 極不適用法規,顯然影響裁判者而言,不包含漏未斟酌證據 、判決理由不備、判決理由矛盾、取捨證據失當及認定事實 錯誤之情形在內。又事實審法院認定事實之職權,或法律審 法院就該法律規定事項所表示之法律上之意見,並無適用法 規顯有錯誤可言(司法院大法官釋字第177號解釋、最高法院 63年台再字第67號、63年度台上字第880號、87年台上字第1 936號、111年度台再字第11號裁判意旨參照)。按民事訴訟 法第436條之7所謂「如就足影響於判決之重要證物,漏未斟 酌者」,係指足以影響判決基礎之重要證物,雖當事人已在 前訴訟程序提出,然未經加以斟酌者而言,或忽視當事人聲 明之證據而不予調查,或就依聲請或依職權調查之證據未為 判斷,均不失為漏未斟酌,且以該證物足以動搖原確定判決 基礎為限,若於判決理由項下說明無調查之必要,或縱經斟 酌亦不足以影響判決基礎之意見,即與漏未斟酌有間,不得 據為本條所定之再審事由。  ㈡原確定判決認定略為『112年度簡上字第49號民事判決漏未斟 酌「花蓮縣花蓮地政事務所地籍圖重測權利書狀換發通知書 」(下稱換發通知書;第一審即本院111年度花簡字第238號 卷15至17頁)之記載,李嬋娟所有土地共計21筆,重測前面 積計算合計為32,993平方公尺,與系爭合約書(第一審卷170 頁)記載「私有地3.2993公頃」相吻合,則系爭墳墓所占用 之白雲段885地號土地(重測前吉安段3088-2地號土地)亦已 包含在系爭合約書,應屬葉鳴岡、謝睦美授權周振忠開發墓 地之範圍』、『原確定判決(本院112年度簡上字第49號)理由 記載「系爭墳墓所占用之白雲段885地號土地(重測前3088-2 地號土地),並不包含在系爭合約書授權周振忠出賣之範圍 ,故顯非系爭墓地契約中由周振忠出賣予吳家河之標的」等 語,漏未斟酌此於前訴訟程序一審中早已提出之系爭換發通 知書,而與事實不符。』、『而此係原確定判決認定吳家河未 取得合法授權使用系爭土地之重要理由之一,足以影響原確 定判決之結果,是再審原告(吳國棟、吳國正、吳國本、吳 金聲)主張原確定判決(112年度簡上字第49號)就足以影響於 裁判之重要證物即系爭換發通知書漏未斟酌,即屬有據,其 提起再審之訴應認適法』,原確定判決依上理由認有民事訴 訟法第436條之7規定情形,及互核換發通知書及系爭合約書 內容為前述認定,核屬原審法院本於職權認定事實,俱就關 連證據之評估、取捨於職權行使範圍內做成必要判斷,與適 用法規是否錯誤無關。原確定判決適用民事訴訟法第436條 之7並無「顯然不合於法律規定,或與憲法法庭裁判意旨、 司法院大法官會議之解釋顯然違反」情事,與適用法規顯有 錯誤有間,非得據為提起再審之事由。又二審判決(112年度 簡上字第49號)第10頁八雖記載「兩造所提其餘攻擊防禦方 法,經審酌核與判決結果不生影響,爰不一一論述」之內容 ,然該判決確實有前開所載漏未斟酌換發通知書內容而為與 原確定判決認定事實不同之情形,自不因有此段記載即可認 換發通知書已經斟酌。  ㈢原確定判決已於第6頁㈡2.記載關於吳家河於73年4月30日以37 5,000元之代價向周振忠購買「合約土地」中之125坪墓地使 用權,及墓地契約所載買賣標的為「吉安段三○八五號風水 地」證據之意見,顯見就再審原告所指「73年4月30日茲收 到吳家河先生購買吉安段三○八五號風水地地上物補償費計 一二五坪叁拾柒萬伍仟元正無誤」合約已經斟酌全辯論意旨 及調查證據之結果逐一分析並予以論駁後作成判斷,並無「 忽視當事人聲明之證據而不予調查,或就依聲請或依職權調 查之證據未為判斷」之漏未斟酌情形。又再審原告所指花蓮 縣政府函係再審被告重建墳墓過程涉及違反山坡地保育利用 條例、水土保持法等行政法規情事,無法憑此為兩造間私權 法律關係之佐證,顯然該函文並不足以動搖原確定判決基礎 。據此可知,再審意旨前開所質,無非係對原確定判決取捨 證據、認定事實之職權行使而為指摘,自與民事訴訟法第43 6條之7所謂就足影響於裁判之重要證物漏未斟酌之要件不合 。再審原告執前詞認原確定判決漏未斟酌重要證物云云,並 非可取。  ㈣按民事訴訟法第496條第1項第2款所謂判決理由與主文顯有矛 盾,係指判決依據當事人主張之事實,認定其請求或對造抗 辯為有理由或無理由,而於主文為相反之諭示,且其矛盾為 顯然者而言。茲確定判決於理由項下,認定再審原告對於再 審被告部分之上訴,為無理由,而於主文諭示駁回再審原告 此部分之上訴。依上說明,並無判決理由與主文顯有矛盾之 情形(最高法院80年台再字第130號、106年度台再字第11號 判決意旨參照)。原確定判決第7頁六記載:「綜上所述,再 審被告(葉基源、李嬋娟)依民法第767條第1項前段之規定, 請求再審原告(吳國棟、吳國正、吳國本、吳金聲)拆除系爭 墳墓及返還占用土地等,為無理由,應予駁回,前訴訟程序 第一審判決駁回再審被告請求,應予維持,而原確定判決(1 12年度簡上字第49號)准許再審被告在前訴訟程序之上訴, 尚有未合,再審原告求予廢棄改判,為有理由,爰由本院予 以廢棄改判如主文第2項所示。」,而於主文諭知「本院112 年度簡上字第49號確定判決廢棄。再審被告於前訴訟程序之 上訴駁回。」可知原確定判決並無民事訴訟法第496條第1項 第2款所定判決理由與主文顯有矛盾之再審事由。 四、從而,再審原告本於民事訴訟法第496條第1項第1、2款、第 436條之7規定提起再審之訴請求如其聲明所示,顯無再審理 由,爰不經言詞辯論,逕以判決駁回之。 五、據上論結,本件再審之訴為顯無理由,依民事訴訟法第502 條第2項、第78條,判決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31  日          民事第一庭審判長法官 楊碧惠               法   官 施孟弦               法   官 林佳玟 以上正本證明係照原本作成。 本判決不得上訴。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31  日               書 記 官 汪郁棨 【附件】 爭點:再審原告主張原確定判決有民事訴訟法第496條第1項第1、2款、第436條之7之再審事由,是否有理? 再審原告主張 再審被告答辯 1.原確定判決未依規定適用民事訴訟法第436條之7再審要件,違背法令開啟再審之訴,適用法規顯有錯誤,有同法第496條第1款規定之再審事由。①原確定判決認鈞院112年度簡上字第49號判決漏未斟酌再審原告前訴訟程序一審時提出之原證1換發通知書而開啟再審程序,然白雲段885地號土地(重測前為吉安段3088-2地號)係於75年自吉安段3088地號分割而出,為土地分割及重測之沿革歷史事實,並非證物,且兩造並無爭執,換發通知書本身並非用以支持再審被告抗辯有權占有之證物,自非民事訴訟法第436條之7足以影響判決之「重要證物」。②鈞院112年度簡上字第49號民事判決事實欄第八項已載明:「本件事證已臻明確,兩造所提其餘攻擊防禦方法及證據,經本院審酌後,核與本件判決結果不生影響,爰不一一論述」,顯見該判決已審酌兩造所主張各項證據等攻擊防禦方法而為認定,並無「漏未斟酌」換發通知書之情。③原確定判決似乎認為葉鳴岡、謝睦美授權周振忠出售範圍包含3088-2地號土地為勝負關鍵,然112年度簡上字第49號民事判決勝負關鍵是認為周振忠出售給吳家河之土地為白雲段869地號土地(重測前吉安段3085地號)並無誤載,此與有無授權並無影響,即換發通知書充其量只能證明吉安段3088-2地號土地是在葉鳴岡、謝睦美授權周振忠出售之範圍內,但無法證明周振忠出售給吳家河的土地是3088-2地號,故換發通知書不符合「足以影響裁判」之要件。原確定判決適用法令顯有錯誤。 2.原確定判決有民事訴訟法第496條第2款規定之再審事由。原確定判決之理由內容只針對白雲段885地號土地係經授權出售及為買賣標的等敘明理由,通篇未談及白雲段886地號土地,且原確定判決以換發通知書作為漏未斟酌之證物,但該證物與白雲段886地號土地毫無關聯,判決主文卻將再審原告請求排除無權占用白雲段885、886地號土地均廢棄並駁回,判決主文與理由容有矛盾,有民事訴訟法第496條第1項第2款之再審事由。 3.原確定判決就足以影響裁判之重要證物漏未斟酌,有民事訴訟法第436條之7之再審事由。①原確定判決採信證人錢彥楠之證述,但合約書手寫方式記載「73年4月30日茲收到吳家河先生購買吉安段三○八五號風水地地上物補償費計一二五坪叁拾柒萬伍仟元正無誤」,上開契約內容是否有誤載,為何不看契約書本身這項證據,而要去採信完全沒有參與契約簽立過程之人的說法?難道符合經驗法則與論理法則?顯然漏未斟酌契約書此項重要證物是以手寫為之,完全沒有記載錯誤之可能。②原確定判決漏未斟酌花蓮縣政府111年4月11日府農保字第1110072945號函之重要證物顯示,花蓮縣政府認定再審被告因欲重建墳墓,有未擬具水土保持計畫即開挖並鋪設水泥地坪之行為,另參勘驗測量筆錄記載「經履勘現場墳墓尚未完成,墓碑尚未設立,故無法判斷墳墓原始興建之日期」,則舊有墳墓之位置是否與現欲重建之墳墓相同?現在重建之墳墓是否仍依照買賣契約所載土地位置興建?甚至再審被告能否再依73年4月30日契約要求現在重建墳墓?況系爭契約雖記載買賣,但土地無法分割過戶,按契約真意應為土地使用權之對價,再審被告既已依約興建墳墓並使用土地長達3、40年,並自行將舊有墳墓拆除,使用土地之權利已經結束,豈可重建繼續使用。目前再審被告占用土地之行為已逾系爭契約之權利範圍,抑或已逾請求權時效。原確定判決漏未斟酌花蓮縣政府函足以影響判決之重要證物。 1.換發通知書足以推論再審原告先父母葉鳴岡、謝睦美當時授權周振忠開發之土地,包括吉安段3088-2地號在內,而周振忠有無被授權開發吉安段3088-2地號土地,關乎再審被告家族所興建之墳墓是否蓋在未被授權開發之土地上,更關涉所有權人葉鳴岡、謝睦美就此地號土地之所有權能有無受到限制,自屬足以影響案件之要點,前訴訟程序第二審判決漏未斟酌及此,確已構成民事訴訟法第436條之7規定之再審事由。原確定判決因而予以糾正,並無適用法規顯有錯誤。 2.原確定判決已足推導出「再審原告請求再審被告拆除系爭墳墓及返還占用土地為無理由」結論,原確定判決本此認定於主文欄諭知「本院112年度簡上字第49號確定判決廢棄」、「再審被告於前訴訟程序之上訴駁回」,原確定判決理由與主文並無矛盾。 3.原確定判決於判決理由項下,已逐一就「周振忠能否發現墓地有誤用情形」、「我國社會對於殮葬習俗之通念」、「證人錢彥楠之證述」、「墳地之實際使用範圍」等情審酌,進而認定系爭墓地契約有誤載地號之情事,足認原確定判決已斟酌過系爭墓地契約手寫國字之記載,並無漏未斟酌足以影響判決之重要證物。

2025-03-31

HLDV-114-再易-1-20250331-1

花小
花蓮簡易庭(含玉里)

給付電信費

臺灣花蓮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花小字第75號 原 告 馨琳揚企管顧問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唐明良 訴訟代理人 林馨妮 被 告 謝俊偉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給付電信費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本件應再開言詞辯論,並指定民國114年5月14日下午2時5分行言 詞辯論。被告以遠距視訊方式行言詞辯論。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8  日           花蓮簡易庭法 官 楊碧惠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本裁定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8  日                書記官 汪郁棨

2025-03-28

HLEV-114-花小-75-20250328-1

花簡
花蓮簡易庭(含玉里)

清償借款

臺灣花蓮地方法院民事簡易判決 114年度花簡字第11號 原 告 吳貴秋 訴訟代理人 吳順龍律師 被 告 張智鈞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清償借款事件,本院於民國114年3月12日言詞 辯論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一、被告應給付原告新臺幣(下同)50萬元,及自民國109年5月2 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百分之5計算之利息。 二、原告其餘之訴駁回。 三、訴訟費用5,400元由被告負擔。 四、本判決原告勝訴部分得假執行。   事 實 及 理 由 一、被告經合法通知未到場,依原告聲請為一造辯論判決。 二、原告訴之聲明:被告應給付原告50萬元,及自107年8月10日 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百分之5計算之利息。主張:被 告與訴外人陳玉梅(均為美樂家建設公司前董事)於105年11 月2日向原告各借款50萬元,105年11月3日被告再向原告借 款70萬元,原告已經交付借款。到107年8月10日兩人均未還 款,被告就簽立原證1協議書給原告,約定被告欠原告120 萬元,且同意在花蓮縣○○鄉○○○○街000巷0號售出後加計年利 率百分之5清償,後來被告簽發面額70萬元之本票給原告並 未兌現,原告向鈞院聲請本票裁定核准後現在強制執行程序 中(鈞院113年度司執字第17723號),為避免重複請求,本件 請求被告積欠原告120萬元扣除70萬元本票金額(尚未清償在 強制執行中)後不足的50萬元。被告並未到場亦未為何聲明 或陳述。 三、本院之判斷:原告主張之事實,已據其提出協議書、存摺內 頁、代收票據存入憑條、本院109年度花簡字第232號民事判 決為證,而被告對原告主張之上開事實,已於相當時期受合 法通知(非公示送達),而於言詞辯論期日不到庭,亦未提出 準備書狀爭執,應視同自認原告主張之上開事實(參民事訴 訟法第280條第3項、第1項規定),復依上開證物,應認原告 之主張為真實。從而,原告依消費借貸法律關係請求如主文 第1項所示(原告稱原證1協議書記載慶豐十二街000巷0號售 出日為109年5月1日,「售出後」即自109年5月2日起加計遲 延利息),為有理由,應予准許,並依民事訴訟法第389條第 1項第3款規定宣告假執行,逾此部分之請求為無理由,應予 駁回,暨核定訴訟費用為第一審裁判費5,4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8  日             花蓮簡易庭法 官 楊碧惠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上訴狀 須表明上訴理由)並繳納上訴審裁判費;如於本判決宣示後送達 前提起上訴者,應於判決送達後20日內補提上訴理由書(均須按 他造當事人之人數附繕本)。 如委任律師提起上訴者,應一併繳納上訴審裁判費。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8  日                  書記官 汪郁棨

2025-03-28

HLEV-114-花簡-11-20250328-1

花簡
花蓮簡易庭(含玉里)

清償債務

臺灣花蓮地方法院民事簡易判決 113年度花簡字第464號 原 告 梁美娟 被 告 黃耀洲 訴訟代理人 萬鴻均律師(法扶律師)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清償債務事件,本院於民國114年3月5日言詞 辯論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原告之訴駁回。 訴訟費用由原告負擔。   事 實 及 理 由 一、原告訴之聲明:被告應給付原告新臺幣(下同)17萬元,及自 起訴狀繕本送達翌日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百分之5計算之 利息。主張:我於113年6月5日受讓賴美鈴對被告之消費借 貸債權15萬元,依消費借貸及債權讓與法律關係請求。被告 答辯聲明請求駁回原告之訴,辯稱賴美鈴對被告之債權請求 權已全數拋棄而不得對被告行使,經鈞院113年度花簡字第5 6號判決認定在案,原告既是受讓賴美鈴對被告之同一債權 ,依民法第299條第1項規定,被告得以此抗辯事由對抗原告 。 二、本院之判斷:  ㈠按債權讓與,債務人於受通知時所得對抗讓與人之事由,皆 得以之對抗受讓人,民法第299條第1項定有明文。此乃因債 權讓與僅變更債之主體,不影響債之同一性,因此附隨於原 債權之抗辯權,不因債權之讓與而喪失(最高法院107年度台 上字第1049號民事判決意旨可參)。所謂得對抗之事由,不 以狹義之抗辯權為限,而應廣泛包括,凡足以阻止或排斥債 權之成立、存續或行使之事由在內(最高法院52年台上字第1 085號民事前例參照)。  ㈡原告主張其受讓賴美鈴對被告之債權等情,提出證明書、本 院113年度花簡字第56號民事判決為據(卷17至22、45頁), 被告則以前詞為辯。查:  ⒈按除別有規定外,確定之終局判決就經裁判之訴訟標的,有 既判力,民事訴訟法第400條第1項定有明文。學說上所謂之 「爭點效」,係指法院於確定判決理由中,對訴訟標的以外 當事人所主張或抗辯之重要爭點,本於兩造辯論之結果所為 之判斷結果,除有顯然違背法令,或當事人提出新訴訟資料 足以推翻原判斷之情形外,於同一當事人間,就與該重要爭 點有關之他訴訟,不得再為相反之主張,法院亦不得作相異 之判斷而言,其乃源於訴訟上之誠信原則及當事人公平之訴 訟法理而來。  ⒉原告主張其受讓賴美鈴對被告之債權為本院113年度花簡字第 56號民事事件中賴美鈴主張之債權(卷95頁),經調閱前開民 事事件卷宗核閱可知,該事件是黃耀洲(原告)對賴美鈴(113 年度花簡字第56號民事判決誤載為賴美玲)起訴,依強制執 行法第14條第2項、民法第343條規定請求撤銷本院113年度 司執字第321號清償債務強制執行事件之強制執行程序,判 決理由認定「賴美鈴簽立字據內容為:『彼此兩清,借的錢 還不還隨你』,可認系爭借款債權(即:賴美鈴所執本院112 年度司促字第4872號確定支付命令,黃耀洲應向賴美鈴給付 17萬元,及自支付命令送達之翌日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百 分之5計算之利息)已因賴美鈴對黃耀洲拋棄『債權請求權』而 不得行使」,並有民事簡易判決可憑(卷19至22頁),是賴美 鈴對黃耀洲之系爭借款債權(17萬元)因賴美鈴拋棄債權請求 權而不得行使,此一足以影響前開判決結果之主要爭點,已 經兩造(賴美鈴、黃耀洲)各為充分之舉證、辯論,由法院為 實質上之審理判斷,基於民事訴訟之誠信原則,賴美鈴自應 受拘束,不得向黃耀洲為請求。則賴美鈴將此筆借款債權再 轉讓給原告,被告得依民法第299條第1項規定,以同一抗辯 事由對抗原告,拒絕給付。  ⒊原告一再請求傳喚證人賴美鈴到庭作證,證明賴美鈴與被告 間之債權債務關係(卷96頁)。按請求返還借款之訴,原告就 其主張消費借貸關係存在,即貸與人與借用人間有消費借貸 意思表示合致、貸與人有交付借款之事實應舉證證明。原告 固主張其受讓賴美鈴對被告之消費借貸債權,所述受讓債權 金額前後主張不一(原告訴之聲明請求金額為17萬元;提出 之證明書載「黃耀洲仍欠賴美鈴14萬餘元」;原告復稱受讓 15萬元債權;卷15、45、96頁),且就上述應證事實所舉證 據方法僅有證人賴美鈴一人,因被告自始否認除賴美鈴在前 案(本院113年度花簡字第56號)主張之系爭借款債權外還有 其他債權(卷97頁),縱使賴美鈴到庭作證債權為真,本院亦 無法僅憑賴美鈴之證詞據為原告主張之有利佐證,是自無傳 喚賴美鈴到庭作證之必要,並基上說明,原告本件請求難認 有理。從而,原告依消費借貸及債權讓與之法律關係請求如 其訴之聲明,為無理由,應予駁回。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8  日             花蓮簡易庭法 官 楊碧惠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上訴狀 須表明上訴理由)並繳納上訴審裁判費;如於本判決宣示後送達 前提起上訴者,應於判決送達後20日內補提上訴理由書(均須按 他造當事人之人數附繕本)。 如委任律師提起上訴者,應一併繳納上訴審裁判費。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8  日                  書記官 汪郁棨

2025-03-28

HLEV-113-花簡-464-20250328-1

花簡
花蓮簡易庭(含玉里)

侵權行為損害賠償

臺灣花蓮地方法院民事簡易判決 114年度花簡字第15號 原 告 劉育成 被 告 游宇承 上列當事人間因被告詐欺案件,原告提起刑事附帶民事訴訟請求 損害賠償,由本院刑事庭裁定移送前來(112年度附民字第219號) ,本院於民國114年3月19日言詞辯論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一、被告應給付原告新臺幣40萬元,及自民國112年8月18日起至 清償日止,按年息百分之5計算之利息。 二、本判決得假執行。   事 實 及 理 由 一、原告訴之聲明:如主文第1項(遲延利息自起訴狀繕本送達翌 日即112年8月18日起算;附民卷7頁)。主張:被告有鈞院11 2年易字第115號刑事判決所載詐欺犯行,致原告受騙匯款40 萬元受有損害,依侵權行為法律關係請求。被告答辯聲明請 求駁回原告之訴,辯稱:我也是被騙帳戶的受害者,我無法 全數賠償,我可能明年就會出監,希望原告等我出去,我也 想和解。 二、本院之判斷:原告主張被告涉犯詐欺罪致其受騙匯款40萬元 受損害之事實,經調閱本院112年度易字第115號刑事卷宗, 有兩造筆錄、轉匯紀錄、對話紀錄、帳戶交易明細等為憑, 被告亦因犯詐欺罪經判處有罪,有刑事判決可參,是前開事 實堪信為真實。則原告依侵權行為法律關係請求被告給付如 主文第1項所示,為有理由,應予准許,並依民事訴訟法第3 89條第1項第3款規定宣告假執行,暨依刑事訴訟法第504條 第2項規定不另為訴訟費用分擔之諭知。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8  日             花蓮簡易庭法 官 楊碧惠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上訴狀 須表明上訴理由)並繳納上訴審裁判費;如於本判決宣示後送達 前提起上訴者,應於判決送達後20日內補提上訴理由書(均須按 他造當事人之人數附繕本)。 如委任律師提起上訴者,應一併繳納上訴審裁判費。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8  日                  書記官 汪郁棨

2025-03-28

HLEV-114-花簡-15-20250328-1

花小
花蓮簡易庭(含玉里)

侵權行為損害賠償

臺灣花蓮地方法院小額民事判決    114年度花小字第11號 原 告 林振成 被 告 游宇承 上列當事人間因被告詐欺案件,原告提起刑事附帶民事訴訟請求 損害賠償,由本院刑事庭裁定移送前來(113年度附民字第129號) ,本院於民國114年3月19日言詞辯論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一、被告應給付原告新臺幣5萬元。 二、本判決得假執行。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8  日           花蓮簡易庭法 官 楊碧惠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上訴狀 應表明上訴理由)並繳納上訴審裁判費;如於本判決宣示後送達 前提起上訴者,應於判決送達後20日內補提上訴理由書(須按對 造人數附繕本)。 如委任律師提起上訴者,亦應一併繳納上訴審裁判費。 對於小額程序之第一審判決之上訴,非以其違背法令之理由,不 得為之。且上訴狀內應記載表明(一)原判決所違背之法令及其 具體內容。(二)依訴訟資料可認為原判決有違背法令之具體事 實者。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8  日                書記官 汪郁棨

2025-03-28

HLEV-114-花小-11-20250328-1

花小
花蓮簡易庭(含玉里)

侵權行為損害賠償

臺灣花蓮地方法院小額民事判決    113年度花小字第683號 原 告 陳怡穎 被 告 李慧媛 上列當事人間因被告違反洗錢防制法等案件,原告提起刑事附帶 民事訴訟請求損害賠償,由本院刑事庭裁定移送前來(113年度附 民字第35號),本院於民國114年3月26日言詞辯論終結,判決如 下:   主 文 一、被告應給付原告新臺幣8萬元,及自民國113年2月8日起至清 償日止,按年息百分之5計算之利息。 二、本判決得假執行。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8  日           花蓮簡易庭法 官 楊碧惠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上訴狀 應表明上訴理由)並繳納上訴審裁判費;如於本判決宣示後送達 前提起上訴者,應於判決送達後20日內補提上訴理由書(須按對 造人數附繕本)。 如委任律師提起上訴者,亦應一併繳納上訴審裁判費。 對於小額程序之第一審判決之上訴,非以其違背法令之理由,不 得為之。且上訴狀內應記載表明(一)原判決所違背之法令及其 具體內容。(二)依訴訟資料可認為原判決有違背法令之具體事 實者。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8  日                書記官 汪郁棨

2025-03-28

HLEV-113-花小-683-20250328-1

花簡
花蓮簡易庭(含玉里)

侵權行為損害賠償(交通)

臺灣花蓮地方法院民事簡易判決 113年度花簡字第230號 原 告 林筱薇 訴訟代理人 朱筆煌 被 告 王○庭(民國000年0月間出生) 兼法定代理人 王新忠 陳麗珍 共同訴訟代理人 林其鴻律師(法扶律師)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侵權行為損害賠償(交通)事件,本院於民國11 4年2月26日言詞辯論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一、被告連帶應給付原告新臺幣(下同)304,655元,及自民國113 年5月24日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百分之5計算之利息。 二、原告其餘之訴駁回。 三、訴訟費用由被告連帶負擔10分之7,餘由原告負擔。 四、本判決原告勝訴部分得假執行。但被告如以304,655元為原 告預供擔保得免為假執行。 五、原告其餘假執行之聲請駁回。   事 實 及 理 由 一、原告訴之聲明:被告應連帶給付原告697,891元,及自起訴 狀繕本送達翌日即113年5月24日(卷75、77頁)起至清償日止 ,按年息百分之5計算之利息;願供擔保請准宣告假執行。 主張:原告於112年1月10日下午4時44分許騎乘車號000-000 0號普通重型機車(下稱系爭機車;106年9月出廠),沿花蓮 縣吉安鄉南海一街西往東向行駛,因同向右側被告王○庭騎 乘電動輔助自行車突然欲左轉往南海一街156巷,原告因而 閃避不及人車倒地,受有左側顏面挫傷併上頜骨及顴骨及顴 骨弓多處粉碎性骨折及眶下神經壓迫、創傷性顱內出血、左 側膝部及小腿及足踝多處深層擦傷、左側胸部挫傷及左手挫 傷扭傷等傷害,經鑑定結果王○庭為肇事主因,應負7成責任 。依民法第184條第1項、第187條第1項前段侵權行為法律關 係請求被告連帶賠償如附表。被告答辯聲明請求駁回原告之 訴;願供擔保請准宣告免為假執行。辯稱:王○庭就事故發 生並無過失;退步言之縱有過失,對原告各項賠償之請求意 見如附表「被告意見」欄。 二、本院之判斷:  ㈠原告騎乘機車與王○庭於112年1月10日下午4時44分許在花蓮 縣吉安鄉南海一街與南海一街156巷口發生車禍事故,致原 告受傷等情,有原告提出事故資料、診斷證明書(卷19至23 頁)、花蓮縣警察局吉安分局函檢附系爭道路交通事故卷宗 、事故彩色照片(卷51至69、225至238頁)為憑,並為被告所 不爭,堪信屬實。系爭事故之肇事原因,係因王○庭騎乘電 動輔助自行車,行經無號誌交岔路口,左轉時未注意與左側 來車之並行間隔(道路交通安全規則第124條第5項)貿然左轉 ,致原告騎乘機車閃避不及受傷,王○庭顯有過失,且與原 告所受傷害間,有相當因果關係,王○庭為肇事主因,應負 主要肇事責任;而原告騎乘機車行經無號誌交岔路口,未減 速慢行,作隨時停車之準備(道路交通安全規則第93條第1項 第2款),為肇事次因,亦與有過失。經審酌全部卷證資料, 認王○庭、原告應各負百分之70、百分之30之肇事責任。被 告辯稱王○庭無過失云云為無可採。  ㈡王○庭為000年0月間出生,事故發生時為限制行為能力人,應 有識別能力,王新忠、陳麗珍為其法定代理人,就王○庭因 過失侵權行為所致原告之損害,原告得依民法第184條第1項 前段、第187條第1項前段、第195條第1項前段及債權讓與( 機車維修費部分)之法律關係請求被告連帶賠償如下。 原告得請求之金額 本院得心證之理由 1.醫藥費用35,733元 原告主張其因傷支出醫藥費用共計67,353元,提出醫療費用收據、診斷證明書為證(卷23至33頁);惟其中112年1月10日至112年1月14日、112年1月25日至112年2月7日住院支出之病房費差額6,000元、23,400元合計29,400元(卷25、31頁),係原告入住雙床病房所增加之差額費用,然原告就依其受傷情形醫療所需而有入住雙床病房之必要,既未舉證證明,即難認此病房費差額為醫療上必要之支出。又原告在前開住院期間尚支出膳食費各為540元、1,680元(合計2,220元),此屬原告每日三餐膳食費用之支出,難認與系爭事故有相當因果關係,不得為請求,被告辯稱應扣除病房費差額29,400元、膳食費2,220元應屬有據。經扣除後,原告得請求醫療上必要費用為35,733元(00000-00000-0000=35733)。 2.看護費 135,000元 1.原告因系爭事故受有如其主張之傷勢,於112年1月10日至花蓮慈濟醫院急診住院入住神經外科病房治療,於112年1月13日出院,於112年1月16日在整形外科門診就醫複診,112年1月25日入院,於112年1月27日接受左側顏面上頜骨及顴骨骨折處開放性復位及內固定手術及顴骨弓手術復位,於112年2月7日出院,住院期間須專人照顧,出院仍宜須休養3個月及專人看護,有診斷證明書記載可憑(卷23頁)。依原告傷勢部位及手術情況,其在需要專人看護3個月期間,應有全日看護照顧其生活起居之必要。 2.原告雖未能證明有看護費之支出,惟其親屬代為照顧其起居,固係基於親情,但親屬看護所付出之勞力,不能加惠於加害人,故由親屬看護時雖無現實看護費之支付,仍應認原告受有相當於看護費之損害,得向被告請求賠償。審酌原告所受傷勢及後續治療情形,及親屬看護費用雖可參考專業看護費用但金額不能等同計之,認其以每日看護費用1,500元計算為適當,得請求看護費135,000元(90日×1500元=135000元)。 3.不能工作損失 79,200元 原告主張在事故發生前經營早餐店,以投保薪資26,400元計休養3個月,受有不能工作損失79,200元,提出勞保投保資料、國稅局營業稅核定稅額繳款書、早餐吧食品登錄、FB早餐店粉絲團截圖等為憑(卷35至39、167至173頁),堪信屬實。原告因系爭事故受傷須休養3個月既需專人照護,其請求該段期間無法工作之損失79,200元(原告投保薪資26,400元×3個月=79200元),自屬有據 4.機車維修費35,288元 系爭機車維修費用如原告前述主張之金額,其中零件費用40,056元,依最高法院77年度第9次民事庭會議決議㈠,以新零件更換舊零件之零件折舊部分非屬必要費用,應予扣除。系爭機車自106年9月出廠(卷69、175頁)至車禍發生日已逾機車耐用年數3年,依定率遞減法計算零件扣除折舊後為4,006元(40056×0.1=4006;計算式均元以下四捨五入),加上修復該車之工資費用,該車因毀損所減少之價額為35,288元(4006+31282=35288)。 5.精神慰撫金15萬元 按慰藉金之賠償須以人格權遭遇侵害,使精神上受有痛苦為必要,其核給之標準固與財產上損害之計算不同,然應可斟酌雙方身分資力與加害程度,及其他各種情形核定相當之數額(最高法院51年台上字第223號判例意旨參照)。原告因王○庭上開過失傷害行為受傷並手術治療,精神上自受有相當之痛苦。爰審酌兩造學歷、工作等如前述,暨雙方之身分、地位、收入、王○庭過失程度、原告所受傷害、精神上痛苦的程度等一切情狀,認原告請求精神慰撫金15萬元為適當。 結論 綜上合計原告所受損害為435,221元(35733+135000+79200+35288+150000=435221),再依民法第217條第1項與有過失之規定,按過失比例減輕被告之賠償金額後,被告應賠償304,655元(435221×70%=304655)。 三、從而,原告依侵權行為之法律關係,請求被告連帶給付如主 文第1項所示,為有理由,應予准許,並依民事訴訟法第389 條第1項第3款及被告聲請宣告假執行及免為假執行,逾此部 分之請求為無理由,應併原告假執行之聲請予以駁回。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8  日             花蓮簡易庭法 官 楊碧惠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上訴狀 須表明上訴理由)並繳納上訴審裁判費;如於本判決宣示後送達 前提起上訴者,應於判決送達後20日內補提上訴理由書(均須按 他造當事人之人數附繕本)。 如委任律師提起上訴者,應一併繳納上訴審裁判費。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8  日                  書記官 汪郁棨 【附表】 原告請求項目 原告主張之理由 被告意見 1.醫藥費用67,353元 花蓮慈濟醫院就醫醫療費(原證4)。 病房費差額29,400元非醫療之必要費用,膳食費2,220元難認屬醫療費用。其餘35,733元不爭執。 2.看護費18萬元 原告住院及返家後皆由家人看護期間3個月,以每日2,000元計算共18萬元(原證3)。 對原告須專人看護期間3個月不爭執。原告請求看護費應以外籍家庭看護工每月薪資27,470元之半數計為41,205元(此金額被告不爭執)。 3.不能工作損失79,200元 原告在事故發生前經營早餐店,以投保薪資26,400元計休養3個月請求79,200元(原證5)。 對原告宜休養3個月不爭執。原告應提出證據證明經營早餐店之收入,僅提出勞保投保資料無法證明原告確實有經營早餐店工作之損失。 4.機車維修費71,338元 零件費40,056元、工資31,282元,共計71,338元(原證6),機車車主朱筆煌(原告配偶)已將請求權讓與原告。 對朱筆煌將機車損害賠償請求權讓與原告,沒有意見。估價單縱可證明系爭機車之修繕費用,就更新零件部分應按機車車用年限計算折舊。 5.精神慰撫金30萬元 原告因事故頭部受創甚深,遺留頭痛後遺症,被告事發至今毫不關心原告傷勢,甚至將責任推諉於原告,原告因此受到極大的身心痛苦。原告為大專畢業。請求精神慰撫金30萬元。 王○庭為學生無收入無財產;王新忠高中畢業,從事油漆工,月收入約3至4萬元,名下無財產;陳麗珍高中肄業,受雇擔任檳榔店店員,月收入約25,000元,名下僅有2部出廠逾10年之汽車。審酌王○庭之過失程度及兩造身分、經濟能力,原告請求慰撫金30萬元實屬過高,請酌減至適當之數額。 以上合計697,891元。 退步言,原告就本件事故亦與有過失,請依民法第217條第1項規定減免被告之賠償金額。

2025-03-28

HLEV-113-花簡-230-20250328-2

本網站部分內容為 AI 生成,僅供參考。請勿將其視為法律建議。

聯絡我們:[email protected]

© 2025 Know9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