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多次竊盜前案

共找到 128 筆結果(第 91-100 筆)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

竊盜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刑事簡易判決 113年度簡字第4020號 聲 請 人 臺灣新北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被 告 鍾新永 上列被告因竊盜案件,經檢察官聲請以簡易判決處刑(113 年度 偵字第37640 號),本院判決如下:   主   文 鍾新永犯竊盜罪,處有期徒刑參月,如易科罰金,以新臺幣壹仟 元折算壹日。未扣案如附表所示之物均沒收,於全部或一部不能 沒收或不宜執行沒收時,追徵其價額。   事實及理由 一、本案犯罪事實及證據,均引用附件檢察官聲請簡易判決處刑   書之記載。 二、核被告鍾新永所為,犯刑法第320 條第1 項之竊盜罪。 三、爰以行為人之責任為基礎,並審酌被告前有多次竊盜前案紀   錄之素行、生活狀況、智識程度、犯罪之動機、目的均僅為   一己之私利、犯罪之手段、所生危害,及犯罪後之態度等一   切情狀,量處如主文所示之刑,並諭知如易科罰金之折算標   準,以示懲儆。 四、未扣案如附表所示之物,為被告犯罪所得,應依刑法第38條   之1 第1 項前段規定宣告沒收之,並諭知於全部或一部不能   沒收或不宜執行沒收時,依同條第3 項規定,追徵其價額。 五、據上論斷,應依刑事訴訟法第449 條第1 項前段、第3 項、   第454 條第2 項、第450 條第1 項,逕以簡易判決處刑如主   文。 六、如不服本判決,應於收受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   ,並應敘述具體理由;其未敘述上訴理由者,應於上訴期間   屆滿後20日內,向本院補提理由書。告訴人或被害人如對於   本判決不服者,應具備理由請求檢察官上訴,其上訴期間之   計算係以檢察官收受判決正本之日期為準。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1  月  18  日          刑事第28庭 法 官 林 鈺 琅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書記官 張 婉 庭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1  月  18  日 ┌──────────────────────────┐ │ 附 表 :                    │ ├───┬──────────────────────┤ │編 號│  竊  盜  不  法  所  得    │ ├───┼──────────────────────┤ │ 一 │iphone 14 pro 手機一支。          │ ├───┼──────────────────────┤ │ 二 │黑色上衣一件。               │ ├───┼──────────────────────┤ │ 三 │白色短褲一件。               │ ├───┼──────────────────────┤ │ 四 │機車鑰匙一串。               │ └───┴──────────────────────┘ 附錄本案論罪科刑法條全文: 刑法第320 條:(普通竊盜罪、竊佔罪)  意圖為自己或第三人不法之所有,而竊取他人之動產者,為竊  盜罪,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五十萬元以下罰金。  意圖為自己或第三人不法之利益,而竊佔他人之不動產者,依  前項之規定處斷。  前二項之未遂犯罰之。 附件: 臺灣新北地方檢察署檢察官聲請簡易判決處刑書                   113年度偵字第37640號   被   告 鍾新永 男 33歲(民國00年0月00日生)             住○○市○鎮區○○路000號             國民身分證統一編號:Z000000000號 上列被告因竊盜案件,業經偵查終結,認宜聲請以簡易判決處刑 ,茲將犯罪事實及證據並所犯法條分敘如下:     犯罪事實 一、鍾新永意圖為自己不法之所有,基於竊盜之犯意,於民國11 3年5月6日19時40分許,騎乘車牌號碼000-0000號普通重型 機車,前往新北市○○區○○路00號「體育場」,趁無人看管之 際,徒手竊取吳俐如放置於體育場之背包1個(內含iPhone 1 4 pro手機1支、黑色上衣1件、白色短褲1件、機車鑰匙1串 ,總價值約新臺幣4萬2,000元),得手後旋即騎乘前揭機車 離開現場。嗣經吳俐如發現物品遭竊而報警處理,經警調閱 監視器畫面,始循線查悉上情。 二、案經吳俐如訴由新北市政府警察局新莊分局報告偵辦。     證據並所犯法條 一、上開犯罪事實,業據被告鍾新永於警詢及偵查中均坦承不諱 ,核與證人即告訴人吳俐如於警詢時指訴之情節相符,並有 車輛詳細資料報表1份,背包照片、現場照片及監視器影像 截圖共19張等在卷可稽,足認被告自白核與事實相符,其犯 嫌堪以認定。 二、核被告所為,係犯刑法第320條第1項之竊盜罪嫌。另如犯罪 事實欄所示之被告犯罪所得尚未合法發還被害人,請依刑法 第38條之1第1項、第3項之規定宣告沒收,於全部或一部不 能沒收時,追徵其價額。 三、依刑事訴訟法第451條第1項聲請逕以簡易判決處刑。   此 致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8   月  12  日              檢 察 官 黃孟珊 本件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8   月  21  日              書 記 官 張婷婷 附錄本案所犯法條全文 中華民國刑法第320條 意圖為自己或第三人不法之所有,而竊取他人之動產者,為竊盜 罪,處 5 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 50 萬元以下罰金。 意圖為自己或第三人不法之利益,而竊佔他人之不動產者,依前 項之規定處斷。 前二項之未遂犯罰之。 本件係依刑事訴訟法簡易程序辦理,法院簡易庭得不傳喚被告、 輔佐人、告訴人、告發人等出庭即以簡易判決處刑;被告、被害 人、告訴人等對告訴乃論案件如已達成民事和解而要撤回告訴或 對非告訴乃論案件認有受傳喚到庭陳述意見之必要時,請即另以 書狀向臺灣新北地方法院簡易法庭陳述或請求傳訊。

2024-11-18

PCDM-113-簡-4020-20241118-1

竹簡
臺灣新竹地方法院

竊盜

臺灣新竹地方法院刑事簡易判決 113年度竹簡字第970號 聲 請 人 臺灣新竹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被 告 鍾定憲 上列被告因竊盜案件,經檢察官提起公訴(113年度偵字第7252 號),因被告自白犯行,本院認為宜以簡易判決處刑,爰不經通 常審判程序,逕以簡易判決處刑如下:   主 文 鍾定憲犯竊盜罪,處有期徒刑貳月,如易科罰金,以新臺幣壹仟 元折算壹日。   事實及理由 一、本件犯罪事實及證據,除犯罪事實欄一、第14至15行「於民 國『112』年9月13日縮短刑期假釋出監」之記載,應更正為「 於民國『111』年9月13日縮短刑期假釋出監」;證據部分應補 充「新竹市警察局第一分局北門派出所警員李柏緯於113年4 月14日製作之偵查報告1份(偵卷第3頁)」、「車牌號碼00 0-000號普通重型機車之車輛詳細資料報表1份(偵卷第51頁 )」,餘均引用檢察官起訴書之記載(如附件)。 二、程序部分:   按刑事訴訟法第449條第1項規定之案件,檢察官依通常程序 起訴,經被告自白犯罪,法院認為宜以簡易判決處刑者,得 不經通常審判程序,逕以簡易判決處刑,同法第449條第2項 定有明文。本件被告鍾定憲雖經檢察官依通常程序起訴,惟 被告已自白犯罪,本院認合於刑事訴訟法第449條第2項之規 定,爰不經通常審判程序,逕以簡易判決處刑。 三、論罪科刑:  ㈠核被告鍾定憲所為,係犯刑法第320條第1項之竊盜罪。  ㈡查被告前因①傷害案件,經本院以107年度易字第662號判決判 處有期徒刑3月確定;又因②違反毒品危害防制條例案件,經 本院以107年度竹東簡字第123號判決判處有期徒刑5月確定 ;再因③違反毒品危害防制條例案件,經本院以107年度竹東 簡字第151號判決判處有期徒刑5月確定;復因④違反毒品危 害防制條例案件,經本院以107年度訴字第668號判決判處有 期徒刑7月(共3罪)、5月(共3罪)確定;又因⑤違反毒品 危害防制條例案件,經本院以107年度訴字第845號判決判處 有期徒刑7月(共2罪)、5月(共2罪)確定;再因⑥竊盜案 件,經本院以107年度易字第1006號判決判處有期徒刑10月 確定;復因⑦竊盜案件,經臺灣苗栗地方法院(下稱苗栗地 院)以108年度易字第669號判決判處有期徒刑3月確定,上 開①至⑦案件經苗栗地院以109年度聲字第30號裁定應執行有 期徒刑5年確定,於民國111年9月13日縮短刑期假釋出監, 於112年7月29日保護管束期滿未經撤銷,視為執行完畢等情 ,有臺灣高等法院被告前案紀錄表1份在卷可考,其受徒刑 執行完畢後,5年以內故意再犯本案有期徒刑以上之罪,為 累犯,本院審酌司法院釋字第775號解釋意旨、最高法院110 年度台上大字第5660號裁定、最高法院110年度台上字第566 0號判決意旨,依本案卷內所列證據資料及舉證,難認被告 有加重其刑予以延長矯正惡性此一特別預防之必要,爰不予 加重其刑。  ㈢爰以行為人之責任為基礎,審酌被告不思以己力獲取所需, 恣意竊取他人財物,漠視他人財產權益,所為實值非難,又 被告前有多次竊盜前案紀錄,有上開被告前案紀錄表1份在 卷可佐,素行難謂良好,就犯罪行為人之品行之量刑審酌事 項應予以不利之評價;兼衡被告犯後坦承犯行之態度,竊得 之機車已經告訴人陳尚政領回,有贓物認領保管單1份在卷 可參(偵卷第15頁),暨本件犯罪之手段,及被告自述高中 肄業之智識程度,職業為保全,家庭經濟狀況勉持(偵卷第 4頁)等一切情狀,量處如主文所示之刑,並諭知易科罰金 之折算標準。 四、沒收部分:   按犯罪所得已實際合法發還被害人者,不予宣告沒收或追徵 ,刑法第38條之1第5項定有明文。查被告所竊取之車牌號碼 000-000號普通重型機車1輛業已發還告訴人陳尚政,有上開 贓物認領保管單1份在卷可參,爰依刑法第38條之1第5項規 定,不予宣告沒收或追徵。 五、依刑事訴訟法第449條第2項、第3項、第454條第2項,逕以 簡易判決處刑如主文。 六、如不服本判決,應於判決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 (應附繕本),上訴於本院第二審合議庭。 本案經檢察官陳亭宇提起公訴,檢察官沈郁智到庭執行職務。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1  月  15  日          新竹簡易庭  法 官 王靜慧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1  月  18  日                 書記官 林曉郁 附錄本案論罪科刑法條: 中華民國刑法第320條 意圖為自己或第三人不法之所有,而竊取他人之動產者,為竊盜 罪,處5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50萬元以下罰金。 意圖為自己或第三人不法之利益,而竊佔他人之不動產者,依前 項之規定處斷。 前二項之未遂犯罰之。 附 件: 臺灣新竹地方檢察署檢察官起訴書                    113年度偵字第7252號   被   告 鍾定憲  上列被告因竊盜案件,業經偵查終結,認應提起公訴,茲將犯罪 事實及證據並所犯法條分敘如下:     犯罪事實 一、鍾定憲前因傷害案件,經臺灣新竹地方法院(下稱新竹地院 )以107年度易字第662號判決判處有期徒刑3月確定;因違 反毒品危害防制條例案件,經新竹地院以107年度竹東簡字 第123號判決判處有期徒刑5月確定;因違反毒品危害防制條 例案件,經新竹地院以107年度竹東簡字第151號判決判處有 期徒刑5月確定;因違反毒品危害防制條例案件,經新竹地 院以107年度訴字第668號判決判處有期徒刑7月(3罪)、5 月(3罪)確定;因違反毒品危害防制條例案件,經新竹地 院以107年度訴字第845號判決判處有期徒刑7月(2罪)、5 月(2罪)確定;因竊盜案件,經新竹地院以107年度易字第 1006號判決判處有期徒刑10月確定;因竊盜案件,經臺灣苗 栗地方法院(下稱苗栗地院)以108年度易字第669號判決判 處有期徒刑3月確定,上開案件經苗栗地院以109年度聲字第 30號裁定應執行有期徒刑5年確定,於民國112年9月13日縮 短刑期假釋出監,於112年7月29日保護管束期滿未經撤銷, 視為執行完畢。詎仍不知悔改,意圖為自己不法之所有,基 於竊盜之犯意,於113年4月9日3時14分許,在新竹市○區○○路 00號前,見陳尚政所管領使用之車牌號碼000-000號普通重型 機車(業已發還)停放在該處,趁無人注意之際,持自備之 鑰匙竊取該機車,得手後騎乘該機車離去。 二、案經陳尚政訴由新竹市警察局第一分局報告偵辦。     證據並所犯法條 一、證據清單及待證事實: 編號 證據名稱 待證事實 1 被告鍾定憲於警詢及偵查中之自白。 坦承於上開時、地,持自備鑰匙竊取上開機車之事實。 2 證人即告訴人陳尚政於警詢中之證述。 證明上開機車遭竊之事實。 3 監視錄影畫面翻拍照片、現場照片共64張。 證明被告於上開時、地,竊取上開機車之事實。 4 新竹市警察局第一分局扣押筆錄、扣押物品目錄表、贓物認領保管單各1份。 證明警方尋獲上開機車,並發還予告訴人之事實。 5 被告之刑案資料查註紀錄表1份。 證明被告構成累犯之事實。 二、核被告鍾定憲所為,係犯刑法第320條第1項之竊盜罪嫌。又 被告有如犯罪事實欄所載之論罪科刑及執行情形,有刑案資料查 註紀錄表在卷可參,其於受徒刑執行完畢後,5年以內故意再犯 本案有期徒刑以上之罪,為累犯,請參照司法院大法官會議釋 字第775號解釋意旨,審酌是否依刑法第47條第1項規定加重 其刑。 三、依刑事訴訟法第251條第1項提起公訴。   此 致 臺灣新竹地方法院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6   月  26  日              檢 察 官 陳亭宇 本件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7   月  7   日              書 記 官 鄭思柔

2024-11-15

SCDM-113-竹簡-970-20241115-1

壢簡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

竊盜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刑事簡易判決 113年度壢簡字第959號 聲 請 人 臺灣桃園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被 告 黎燦彬 上列被告因竊盜案件,經檢察官聲請以簡易判決處刑(113年度 偵字第7406號),本院判決如下:   主 文 黎燦彬犯竊盜罪,處有期徒刑貳月,如易科罰金,以新臺幣壹仟 元折算壹日。   事實及理由 一、本案犯罪事實、證據,除證據部分補充:「被告於黎燦彬於 本院訊問時之自白」外,餘均引用檢察官聲請簡易判決處刑 書之記載(如附件)。 二、論罪科刑:  ㈠核被告所為,係犯刑法第320條第1項之竊盜罪。  ㈡刑之減輕事由:   ⒈按對於未發覺之罪自首而接受裁判者,減輕其刑,刑法第6 2條前段定有明文。此所謂「自首」,係指對於未被發覺 之犯罪,主動告知係其自己所犯而願意接受裁判,始克當 之;而「未發覺」,乃指犯罪事實未為有偵查犯罪職權之 公務員所發覺,或犯罪事實雖已發覺,而犯人為誰尚不知 者而言。本案查獲經過,係經由被害人報案後,警方調取 監視器畫面,得悉一穿著黑色上衣、黑色短褲、黑色拖鞋 之男子行竊,而在未得悉該名男子之明確身分前,即接獲 新店分局江陵派出所來電,稱被告攜帶輝葉COZY FIT垂直 律動機1台至該所,且被告表明為其在內壢家樂福所竊等 情,此有桃園市政府警察局中壢分局113年9月23日中警分 刑字第1130072875號函附員警職務報告為憑(參本院卷第 79-81頁),可見被告本案竊盜犯行符合刑法第62條前段 之對於未發覺之罪自首而接受裁判之要件,爰依該規定減 輕其刑。   ⒉本件並無刑法第19條第1項、第2項之適用:    ⑴按刑法第19條第1項、第2項固規定:行為時因精神障礙 或其他心智缺陷,致不能辨識其行為違法或欠缺依其辨 識而行為之能力者,不罰。行為時因前項之原因,致其 辨識行為違法或依其辨識而行為之能力,顯著減低者, 得減輕其刑。然前開規定係指行為人在「行為時」有前 揭情形者而言,縱行為人曾有精神上之病狀,亦應以其 行為時是否有前揭因精神障礙致不能辨識其行為違法或 欠缺依其辨識而行為之能力,或其辨識行為違法或依其 辨識而行為之能力,有顯著減低之情形為斷。    ⑵被告固辯稱:我也不知道自己為什麼要拿輝葉COZY FIT 垂直律動機,我看到賣場就想進去,進到賣場就想拿東 西,因為我有思覺失調症等語(見本院卷第70、72頁) ,並提出三總北投分院附設民眾診療服務處診斷證明書 4紙、中華民國身心障礙證明1份為證(參偵卷第137-14 5頁)。查被告固曾於102年、105間經三總北投分院診 斷患有「嚴重型憂鬱症」、「竊盜癖」,107年、109年 間經同院診斷患有「思覺失調症」、「單純型思覺失調 症」,惟前開診斷距本案行為時皆已逾3年以上,且觀 諸被告行竊、將竊得財物帶離賣場之經過可知,被告係 將輝葉COZY FIT垂直律動機1台放置在購物推車內,經 由自助結帳櫃台通道,乘同時有多人正在使用自助結帳 機台時,未結帳即逕離開賣場(參偵卷第55-57頁之監 視器翻拍照片),被告在人工結帳櫃台及自助結帳櫃台 中選擇了自助結帳櫃台,顯係刻意給人欲使用自助結帳 櫃台結帳之外觀,再乘多人在使用自助結帳機台較不易 引起賣場人員注意之際,將竊得之財物帶離賣場。再參 諸被告於本院訊問時供稱:因為112年7月15日我有案件 要到桃園地院開庭,所以先從新店住處坐公車至臺北火 車站,換乘火車至桃園火車站,再乘坐公車至法院開庭 ,開完庭後,先搭公車至內壢火車站,不知為何沒有馬 上坐火車回家,而是先到內壢家樂福。後來我在返回新 店的公車上發現我拿了1箱東西,我不敢直接拿回家樂 福歸還,就先拿到大坪林路的警察局等語(見本院卷第 70-71頁),可見被告在行竊前、後,除能依其目的地 ,正確地使用交通手段外,亦因有違法之認識,而驅使 其自首犯罪,是被告拿取輝葉COZY FIT垂直律動機1台 時,應係基於不法所有意思而為,其斯時之意識狀態要 無可能為其事後所辯之「不自覺」之情形,本院因認被 告於本件竊盜行為時,並無因精神障礙致辨識行為違法 及依其辨識而行為之能力有所欠缺或顯著降低之情形, 自無刑法第19條第1項、第2項之適用。  ㈢爰以行為人之責任為基礎,審酌被告不思循正當途徑獲取所 需,任意攫取他人財物,輕忽他人之財產法益,且被告前有 多次竊盜前案科刑、執行紀錄(參卷附臺灣高等法院被告前 案紀錄表),仍一再為竊盜犯行,顯有漠視法紀之情,自不 容再予輕縱,併酌以被告高中畢業之智識程度、自陳無業、 獨居之生活狀況、前有精神疾患、竊得財物業已返還被害人 ,暨犯後自首、坦承犯行之態度等一切情狀,量處如主文所 示之刑,並諭知易科罰金之折算標準。 三、依刑事訴訟法第449條第1項前段、第454條第2項,逕以簡易 判決處刑如主文。 四、如不服本判決,應於判決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 (應附繕本),上訴於本院合議庭。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1  月  15  日           刑事第八庭 法 官 許雅婷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書記官 陳淑芬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1  月  18  日 附錄本案論罪科刑法條全文: 中華民國刑法第320條 意圖為自己或第三人不法之所有,而竊取他人之動產者,為竊盜 罪,處5 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50萬元以下罰金。 意圖為自己或第三人不法之利益,而竊佔他人之不動產者,依前 項之規定處斷。 前二項之未遂犯罰之。 附件: 臺灣桃園地方檢察署檢察官聲請簡易判決處刑書                     113年度偵字第7406號   被   告 黎燦彬 男 63歲(民國00年0月00日生)             住○○市○○區○○路00巷00號3樓             國民身分證統一編號:Z000000000號   選任辯護人 賴鴻齊律師 上列被告因竊盜案件,業經偵查終結,認為宜以簡易判決處刑, 茲將犯罪事實及證據並所犯法條分敘如下:     犯罪事實 一、黎燦彬意圖為自己不法之所有,基於竊盜之犯意,於民國11 2年7月15日下午1時42分許,在桃園市○○區○○路0段000號家 樂福內壢店,趁店員未及注意之際,徒手竊取置放在貨價上 價值新臺幣1萬3,800元之輝葉COZY FIT垂直律動機1台,經 店員察覺有異,報警處理,始查悉上情。    二、案經家樂福股份有限公司內壢分公司訴由桃園市政府警察局 中壢分局報告偵辦。     證據並所犯法條 一、證據:(一)被告黎燦彬於警詢及偵查中之自白,(二)告 訴代理人劉文曜之指訴,(三)監視錄影翻拍照片,(四) 贓物認領保管單等在卷可佐,被告犯嫌已堪認定。 二、所犯法條:被告所為係犯刑法第320條第1項之竊盜罪嫌。至 所竊得之垂直律動機業已歸還告訴人,有贓物認領保管單1 份附卷足憑,請毋庸宣告沒收,附此敘明。 三、依刑事訴訟法第451條第1項聲請逕以簡易判決處刑。   此 致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4   月  30  日                檢 察 官 蔡沛珊 本件證明與原本無異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5   月  8   日                書 記 官 吳文惠

2024-11-15

TYDM-113-壢簡-959-20241115-1

竹簡
臺灣新竹地方法院

竊盜

臺灣新竹地方法院刑事簡易判決 113年度竹簡字第1189號 聲 請 人 臺灣新竹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被 告 邱繼賢 上列被告因竊盜案件,經檢察官聲請以簡易判決處刑(113年度 偵字第10611號、第11072號、第11084頁),本院判決如下:   主 文 邱繼賢犯竊盜罪,共肆罪,各處罰金新臺幣壹萬元,如易服勞役 ,均以新臺幣壹仟元折算壹日。應執行罰金新臺幣參萬元,如易 服勞役,以新臺幣壹仟元折算壹日。   事實及理由 一、本件犯罪事實:邱繼賢基於意圖為自己不法所有之竊盜犯意 ,分別起意為以下之犯行:  ㈠、於民國113年6月1日15時17分許,在新竹市○○區○○路0段00號 之楓康超市,趁無人注意之際,徒手竊取陳筱蘭所管領置於 貨架上之金牌啤酒500ML2瓶(價值新臺幣【下同】90元); 另於同年月13日20時3分許,在上開地點,趁無人注意之際 ,再度徒手竊取陳筱蘭所管領置於貨架上之金牌啤酒500ML2 瓶(價值90元),得手後旋即離開現場。 ㈡、於113年6月16日12時17分許,在新竹市○○區○○○路00號之全聯 超市,趁無人注意之際,徒手竊取劉育伶所管領置於貨架上 之金牌啤酒300ML3瓶(價值90元);另於同年月17日14時36 分許,在上開地點,趁無人注意之際,再度徒手竊取劉育伶 所管領置於貨架上之金牌啤酒300ML3瓶(價值90元),得手 後旋即離開現場。 ㈢、案經陳筱蘭、劉育伶訴由新竹縣政府警察局竹北分局報告臺 灣新竹地方檢察署檢察官偵查起訴。   二、證據: ㈠、被告邱繼賢於警詢、偵查之自白(10611號偵卷第4頁至第5頁 、11084號偵卷第4頁至第5頁、11072號偵卷第4頁至第5頁、 第28頁)。   ㈡、證人即告訴人陳筱蘭、劉育伶於警詢中之證述(10611號偵卷 第6頁至第7頁、11084號偵卷第6頁至第7頁、11072號偵卷第 6頁至8頁)。 ㈢、現場及監視器畫面翻拍照片、被告穿著、身型、遭竊商品價 格明細相片數張(10611號偵卷第14頁至第18頁、11084號偵 卷第16頁至第21頁、11072號偵卷第16頁至21頁)。 三、論罪及科刑:     ㈠、核被告邱繼賢所為,均係犯刑法第320條第1項之竊盜罪。又 被告所犯上開4罪間,犯意各別,行為互殊,應予分論併罰 。   ㈡、爰審酌被告前已有多次竊盜前案紀錄,竟仍不思守法自制, 循正當途徑獲取所需,竟貪圖一己之私而著手竊取他人財物 ,且所竊之物並非生活必需品,顯不尊重他人之財產法益, 對於社會治安及民眾財產安全產生危害,造成告訴人財產損 失及生活上之不便,應予非難,考量被告犯後坦承犯行,所 竊得之物價值非鉅,然迄未與告訴人達成和解,兼衡其專科 畢業之教育程度、勉持之經濟狀況等一切情狀,分別量處如 主文所示之刑,定應執行刑並諭知易服勞役之折算標準。  四、沒收:    按犯罪所得,屬於犯罪行為人者,沒收之。前二項之沒收, 於全部或一部不能沒收或不宜執行沒收時,追徵其價額。又 宣告沒收或追徵,有過苛之虞、欠缺刑法上之重要性、犯罪 所得價值低微,或為維持受宣告人生活條件之必要者,得不 宣告或酌減之,刑法第38條之1第1項、第3項、第38條之2第 2項分別定有明文。經查,,被告犯罪事實一、㈠部分竊得之 金牌啤酒500ML各2瓶,共4瓶,價值共180元;犯罪事實一、 ㈡部分竊得之金牌啤酒300ML各3瓶,共6瓶,價值共180元, 均為其犯罪所得,惟其價值合計尚屬低微,故為避免開啟助 益甚微之沒收或追徵程序,衡以比例原則及訴訟經濟之考量 ,爰依刑法第38條之2第2項規定,均不予宣告沒收,併此敘 明。 五、依刑事訴訟法第449條第1項前段、第450條、第454條第1 項 ,逕以簡易判決處刑如主文。 六、如不服本簡易判決,得自判決送達之日起20日內,向本院提   起上訴。 本案經檢察官賴佳琪聲請簡易判決處刑。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1  月  14  日          新竹簡易庭  法 官   楊數盈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判決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應附 繕本)。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1  月  14  日                 書記官   陳旎娜 附錄本案論罪科刑法條:   刑法第320條第1項 意圖為自己或第三人不法之所有,而竊取他人之動產者,為竊盜 罪,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五十萬元以下罰金。

2024-11-14

SCDM-113-竹簡-1189-20241114-1

中簡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

竊盜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刑事簡易判決 113年度中簡字第2419號 聲 請 人 臺灣臺中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被 告 蔡宛珊 上列被告因竊盜案件,經檢察官聲請以簡易判決處刑(113年度 偵字第42825號),本院判決如下:   主 文 蔡宛珊犯竊盜罪,處拘役貳拾伍日,如易科罰金,以新臺幣壹仟 元折算壹日。 未扣案如附件之附表所示之物沒收,於全部或一部不能沒收或不 宜執行沒收時,追徵其價額。   犯罪事實及理由 一、本案犯罪事實、證據,除犯罪事實第6行之「新臺幣【下同 】1964元」應更正為「新臺幣【下同】1,733元」外,均引 用檢察官聲請簡易判決處刑書之記載(如附件)。 二、論罪科刑:  ㈠核被告蔡宛珊所為,係犯刑法第320條第1項之竊盜罪。  ㈡爰以行為人之責任為基礎,審酌被告不思以己力換取財物, 圖謀不勞而獲,竟任意竊取他人之物品,顯欠缺尊重他人財 產權之觀念,所為實屬不當;又被告迄本案判決前,尚未以 與告訴人陳柔君成立和解、調解或其他方式填補本案犯行所 生損害;惟慮及被告坦承犯行之犯後態度,本件被告之犯罪 手段尚屬平和,所竊得如附件之附表所示之商品價值共1,73 3元,價值非鉅;兼衡其於警詢時自述之智識程度、職業、 家庭經濟狀況(見偵卷第23頁),暨有多次竊盜前案紀錄之 素行等一切情狀,量處如主文所示之刑,並諭知易科罰金之 折算標準,以示懲儆。 三、沒收部分   按犯罪所得,屬於犯罪行為人者,沒收之;於全部或一部不 能沒收或不宜執行沒收時,追徵其價額,刑法第38條之1第1 項前段、第3項分別定有明文。經查,被告就本件犯罪所竊 得如附件之附表所示之商品,既尚未合法發還告訴人,復查 無刑法第38條之2第2項所定情形,爰依上開規定宣告沒收, 於全部或一部不能沒收或不宜執行沒收時,追徵其價額。 四、依刑事訴訟法第449條第1項前段、第3項、第450條第1項、 第454條第2項,逕以簡易判決處如主文所示之刑。 五、如不服本件判決,得自判決送達之翌日起20日內,向本院提 出上訴狀(應附繕本),上訴於本院第二審合議庭。 本案經檢察官張國強聲請以簡易判決處刑。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1  月  12  日          臺中簡易庭  法 官 黃奕翔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收受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書狀(應 附繕本)。 告訴人或被害人如不服判決,應備理由具狀向檢察官請求上訴, 上訴期間之計算,以檢察官收受判決正本之日起算。                 書記官 曾右喬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1  月  12  日 附錄本案所犯法條: 刑法第320條第1項 意圖為自己或第三人不法之所有,而竊取他人之動產者,為竊盜 罪,處5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50萬元以下罰金。 附件: 臺灣臺中地方檢察署檢察官聲請簡易判決處刑書                   113年度偵字第42825號   被   告 蔡宛珊 女 48歲(民國00年0月0日生)             住○○市○○區○○路0段00巷00弄0              號             居臺中市○○區○○○道0段000號12              樓之21             國民身分證統一編號:Z000000000號 上列被告因竊盜案件,業經偵查終結,認為宜聲請以簡易判決處 刑,茲將犯罪事實及證據並所犯法條分敘如下: 犯罪事實 蔡宛珊於民國113年6月2日15時40分許,騎乘其所有之車牌號碼000-0000號普通重型機車,前往臺中市○○區○○路0段000號之全聯福利中心臺中文華店(由全聯股份有限公司文華分公司經營),意圖為自己不法之所有,基於竊盜犯意,徒手竊取該店所有並由該店員工陳柔君管領如附表所載商品各1個(價值共新臺幣【下同】1964元)。蔡宛珊竊取上開商品得手後,拿到店內角落並以不詳方式將該等商品上之防盜磁扣卸除後,將該等商品置入其攜帶之提包內,並前往櫃台結帳豆腐1盒(價值18元)後,即騎乘上開機車離去。 案件來源 陳柔君訴由臺中市政府警察局第六分局報告偵辦。 證據 一、被告蔡宛珊於警詢中之自白。 二、告訴人陳柔君於警詢中之證述。 三、員警職務報告、受理各類案件紀錄表、受理案件證明單、被告竊取之商品明細及價格表、案發監視器錄影及截圖、車牌號碼000-0000號普通重型機車車籍表。 論罪法條 一、被告所為涉犯刑法第320條第1項之竊盜罪嫌。 二、被告犯罪所得為附表所載商品,請依刑法第38條之1第1項前段、第3項之規定宣告沒收,並於全部或一部不能沒收或不宜執行沒收時,諭知追徵其價額。 程序法條 依刑事訴訟法第451條第1項聲請逕以簡易判決處刑。   此 致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9   月  4   日                檢 察 官 張國強 本件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9   月  10  日                書 記 官 林美慧 附錄所犯法條: 中華民國刑法第320條 意圖為自己或第三人不法之所有,而竊取他人之動產者,為竊盜 罪,處 5 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 50 萬元以下罰金。 意圖為自己或第三人不法之利益,而竊佔他人之不動產者,依前 項之規定處斷。 前二項之未遂犯罰之。 附表

2024-11-12

TCDM-113-中簡-2419-20241112-1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

竊盜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刑事簡易判決 113年度簡字第4799號 聲 請 人 臺灣新北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被 告 蕭明輝 上列被告因竊盜案件,經檢察官聲請以簡易判決處刑(113年度 偵字第34729號),本院判決如下:   主 文 蕭明輝犯竊盜罪,處拘役拾日,如易科罰金,以新臺幣壹仟元折 算壹日。 未扣案之犯罪所得單車壹輛沒收之,於全部或一部不能沒收或不 宜執行沒收時,追徵其價額。   事實及理由 一、本件犯罪事實、證據及應適用之法條,除犯罪事實一、第3 行「單車1輛(黑色,前有置物籃,後有座椅)」應補充「 單車1輛(價值新臺幣1000元、黑色,前有置物籃,後有座 椅)外,餘均引用如附件檢察官聲請簡易判決處刑書之記載 。 二、爰審酌被告正值壯年,不思以正途獲取所需,任意竊取他人 財物,顯見其對他人財產權益之不尊重,且法治觀念薄弱, 所應予非難。且其有多次竊盜前科,又因竊盜等案件,經法 院判處有期徒刑,並於民國109年5月8日縮刑期滿執行完畢 ,此有臺灣高等法院被告前案紀錄表可查,素行不佳,竟再 為本案犯行,實應嚴懲,兼衡其犯罪之動機、目的、徒手竊 取之手段、所竊財物價值、對告訴人所生危害程度,另考量 被告為國中畢業之智識程度、自陳無業及勉持之家庭經濟狀 況,暨其犯後仍不肯面對犯行之態度等一切情狀,量處如主 文所示之刑,並諭知易科罰金之折算標準,以資懲儆。 三、按犯罪所得,屬於犯罪行為人者,沒收之。前2項之沒收, 於全部或一部不能沒收或不宜執行沒收時,追徵其價額。刑 法第38條之1第1項前段、第3項定有明文。經查,未扣案之 單車1輛為被告之犯罪所得,復經核本案情節,亦無刑法第3 8條之2第2項裁量不宣告或酌減沒收之情形,爰依刑法第38 條之1第1項前段、第3項之規定宣告沒收,於全部或一部不 能沒收或不宜執行沒收時,追徵其價額。   四、依刑事訴訟法第449條第1項前段、第3項、第454條第2項、 第450條第1項,逕以簡易判決處刑如主文。 五、如不服本判決,得自收受送達之日起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 狀,上訴於本院第二審合議庭(須附繕本)。 本案經檢察官李冠輝聲請以簡易判決處刑。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1  月  12  日          刑事第二十七庭 法 官 王綽光 上列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書記官 張婉庭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1  月  12  日 附錄本案論罪科刑法條全文: 中華民國刑法第320條 意圖為自己或第三人不法之所有,而竊取他人之動產者,為竊盜 罪,處5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50萬元以下罰金。 意圖為自己或第三人不法之利益,而竊佔他人之不動產者,依前 項之規定處斷。 前二項之未遂犯罰之。   ◎附件:    臺灣新北地方檢察署檢察官聲請簡易判決處刑書                    113年度偵字第34729號   被   告 蕭明輝 男 51歲(民國00年0月0日生)             住○○市○○區○○路000巷0○0號             國民身分證統一編號:Z000000000號 上列被告因竊盜案件,業經偵查終結,認為宜聲請以簡易判決處 刑,茲將犯罪事實及證據並所犯法條分敘如下:      犯罪事實 一、蕭明輝意圖為自己不法之所有,基於竊盜之犯意,於113年6 月6日4時51分許,在新北市永和區福和橋下羽毛球場旁道路 ,見許珽森所有之單車1輛(黑色,前有置物籃,後有座椅 )停放於前揭處無人看管之際,以徒手竊取該車輛得手後旋 即離開現場。 二、案經蕭明輝訴由新北市政府警察局永和分局報告偵辦。     證據並所犯法條 一、被告蕭明輝固坦承有騎乘上開單車等情,惟矢口否認有竊盜 之犯行,辯稱:我當天在福和橋下喝酒,喝完隨手騎一輛單 車回家,一早我發現騎錯了就把單騎回去了等語。然經員警 調閱監視器畫面可見,被告並未將該單車騎回現場,且該單 車現已下落不明,被告雖辯稱被害人之車輛顏色造型與被告 所有之單車相仿,然觀諸被害人所提供之車輛照片,被害人 之車輛為平把,被告自有之單車為彎把,已明顯有異,是被 告上開所辯,顯屬事後飾卸之詞,不足採信,其犯嫌應堪認 定。 二、核被告所為,均係犯刑法第320條第1項之竊盜罪嫌。請審酌 被告有多次竊盜前案,且犯後一再否認犯罪,其辯詞亦與客 觀證據不符之情,量處適當之刑。 三、依刑事訴訟法第451條第1項聲請逕以簡易判決處刑。   此 致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9   月  1   日                檢 察 官 李冠輝

2024-11-12

PCDM-113-簡-4799-20241112-1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

竊盜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刑事簡易判決 113年度簡字第4137號 聲 請 人 臺灣新北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被 告 陳再發 上列被告因竊盜案件,經檢察官聲請以簡易判決處刑(113 年度 偵字第31784 號、第36600 號),本院判決如下:   主   文 陳再發犯竊盜罪,處有期徒刑參月,如易科罰金,以新臺幣壹仟 元折算壹日。未扣案之微型電動二輪車壹台沒收,於全部或一部 不能沒收或不宜執行沒收時,追徵其價額。   事實及理由 一、本案犯罪事實及證據,均引用附件檢察官聲請簡易判決處刑   書之記載。 二、核被告陳再發所為,犯刑法第320 條第1 項之竊盜罪。 三、爰以行為人之責任為基礎,並審酌被告前有多次竊盜前案紀   錄之素行、生活狀況、智識程度、犯罪之動機、目的均僅為   一己之私利、犯罪之手段、所生危害,及犯罪後之態度等一   切情狀,量處如主文所示之刑,並諭知如易科罰金之折算標   準,以示懲儆。 四、未扣案之微型電動二輪車1 台,為被告犯罪所得,應依刑法   第38條之1 第1 項前段規定宣告沒收之,並諭知於全部或一   部不能沒收或不宜執行沒收時,依同條第3 項規定,追徵其   價額。 五、據上論斷,應依刑事訴訟法第449 條第1 項前段、第3 項、   、第450 條第1 項、第454 條第2 項,逕以簡易判決處刑如   主文。 六、如不服本判決,應於收受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   ,並應敘述具體理由;其未敘述上訴理由者,應於上訴期間   屆滿後20日內,向本院補提理由書。告訴人或被害人如對於   本判決不服者,應具備理由請求檢察官上訴,其上訴期間之   計算係以檢察官收受判決正本之日期為準。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1  月  8  日          刑事第28庭 法 官 林 鈺 琅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書記官 張 婉 庭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1  月  8  日 附錄本案論罪科刑法條全文: 刑法第320 條:(普通竊盜罪、竊佔罪)  意圖為自己或第三人不法之所有,而竊取他人之動產者,為竊  盜罪,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五十萬元以下罰金。  意圖為自己或第三人不法之利益,而竊佔他人之不動產者,依  前項之規定處斷。  前二項之未遂犯罰之。 附件: 臺灣新北地方檢察署檢察官聲請簡易判決處刑書                   113年度偵字第31784號                         第36600號   被   告 陳再發 男 47歲(民國00年0月00日生)             住○○市○○區○○街000巷00號             國民身分證統一編號:Z000000000號 上被告因竊盜案件,已經偵查終結,認宜聲請以簡易判決處刑, 茲敘述犯罪事實及證據並所犯法條如下:     犯罪事實 一、陳再發於民國113年4月28日13時11分許,途經新北市○○區○○ 路000號前,見潘氏恒所有、停放在路旁之微型電動二輪車 (價值約新臺幣【下同】1萬7,000元)鑰匙未取下,竟意圖 為自己不法之所有,基於竊盜之犯意,徒手轉動鑰匙發動該 車離去而竊取得手。嗣經潘氏恒發覺遭竊報警處理,經警方 調閱監視器後,循線查悉上情。 二、案經新北市政府警察局三峽分局報告偵辦。     證據並所犯法條 一、上開犯罪事實,業據被告陳再發於警詢時供承不諱,核與被 害人潘氏恒於警詢時指述之情節相符,並有現場監視器錄影 翻拍畫面及路口監視器錄影翻拍畫面各1份在卷可稽,堪認 被告之任意性自白,核與事實相符,被告犯嫌堪以認定。 二、核被告所為,係犯刑法第320條第1項之竊盜罪嫌。而被告所 竊取之微型電動二輪車1台,雖未扣案,然係被告直接因實 現本案竊盜所獲得之財產,核屬被告之犯罪所得,請依刑法 第38條之1第1項前段、第3項之規定,予以宣告沒收,如全 部或一部不能沒收時,追徵其價額。 三、依刑事訴訟法第451條第1項聲請逕以簡易判決處刑。   此 致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7   月  8   日                檢 察 官 張詠涵 本件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8   月  19  日                書 記 官 吳依柔 附錄本案所犯法條全文 中華民國刑法第320條 意圖為自己或第三人不法之所有,而竊取他人之動產者,為竊盜 罪,處 5 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 50 萬元以下罰金。 意圖為自己或第三人不法之利益,而竊佔他人之不動產者,依前 項之規定處斷。 前二項之未遂犯罰之。 本件係依刑事訴訟法簡易程序辦理,法院簡易庭得不傳喚被告、 輔佐人、告訴人、告發人等出庭即以簡易判決處刑; 被告、被害 人、告訴人等對告訴乃論案件如已達成民事和解而要撤回告訴或 對非告訴乃論案件認有受傳喚到庭陳述意見之必要時,請即另以 書狀向簡易法庭陳述或請求傳訊。

2024-11-08

PCDM-113-簡-4137-20241108-1

審易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

竊盜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刑事判決 113年度審易字第2807號 公 訴 人 臺灣新北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被 告 林洺玄 上列被告因竊盜案件,經檢察官提起公訴(113年度偵字第16758 號),因被告於本院準備程序中為有罪之陳述,本院告知被告簡 式審判程序之旨,並聽取當事人之意見後,經本院裁定進行簡式 審判程序,判決如下:   主 文 林洺玄犯侵入住宅竊盜罪,累犯,處有期徒刑柒月。未扣案之犯 罪所得鞋子貳雙均沒收,於全部或一部不能沒收或不宜執行沒收 時,追徵其價額。   事實及理由 一、本件犯罪事實、證據及應適用之法條,除犯罪事實欄一第3 行「執行完畢」以下補充「(於本案構成累犯)」、第5行 至第6行「侵入柯芷瑩位在新北市○○區○○路000號8樓住處之 大樓」補充、更正為「行經新北市○○區○○路000號,見該大 樓1樓大門未關,有機可趁,遂侵入該大樓樓梯間,沿樓梯 步行,再搭乘電梯至8樓」、第7行「8雙」更正為「2雙」; 證據並所犯法條欄一第2行至第3行「案發現場及路口監視器 錄影畫面翻拍照片」補充為「現場及遭竊物品照片、監視錄 影畫面翻拍照片」;證據部分補充「被告林洺玄於本院準備 程序及審理中之自白」外,均引用如附件檢察官起訴書之記 載。  二、論罪科刑:    ㈠被告林洺玄前有如起訴書所載刑事科刑及執行情形,有臺灣 高等法院被告前案紀錄表1份在卷可按,其於受前開有期徒 刑執行完畢後,5年以內故意再犯本件有期徒刑以上之罪, 為累犯,檢察官於起訴書中已記載被告有上開構成累犯之前 科紀錄及應加重其刑之主張,依司法院釋字第775號解釋意 旨,為避免發生罪刑不相當之情形,法院應就個案裁量是否 加重最低本刑,茲考量被告構成累犯之犯罪與本案罪名、犯 罪類型相同,足徵其就此類犯行之刑罰反應力甚為薄弱,極 具矯正之必要性,並參酌竊盜罪乃憲法保障財產權基本權利 之具體落實,自不容他人恣意侵犯,因認適用刑法第47條累 犯加重之規定,並無罪刑不相當之情事,爰依刑法第47條第 1 項規定,加重其刑。  ㈡爰審酌被告前有多次竊盜前案,素行不佳,一再以竊盜手段 不勞而獲,所為損害他人財產法益,更危及住宅安寧與社會 治安,兼衡其患有焦慮的適應障礙症,病態偷竊症等情,有 悠活精神科診所民國113年4月11日開立之診斷證明書在卷可 按(見偵查卷第45頁),復參酌其犯罪之動機、目的、手段 、竊得財物之價值、被告固始終坦承犯行,然迄未賠償或取 得告訴人原諒之犯後態度、於本院審理中自陳高職畢業之智 識程度、從事廣告招牌工作、家中無人需其扶養照顧之家庭 經濟與生活狀況等一切情狀,及公訴人就被告量刑之意見, 量處如主文所示之刑,以資懲儆。 三、被告竊得之鞋子2雙,為其本件犯行之犯罪所得,未據扣案 ,亦未實際合法發還被害人,為避免被告無端坐享犯罪所得 ,且經核本案情節,宣告沒收並無過苛之虞,爰依刑法第38 條之1第1項前段、第3項之規定宣告沒收,於全部或一部不 能沒收或不宜執行沒收時,追徵其價額。     據上論斷,應依刑事訴訟法第273條之1第1項、第299條第1項前 段、第310條之2、第454條第2項,判決如主文。 本案經檢察官劉新耀提起公訴,檢察官黃明絹到庭執行職務。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1   月  8  日          刑事第二十六庭 法 官 劉安榕 上列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收受判決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書狀,並應 敘述具體理由。其未敘述上訴理由者,應於上訴期間屆滿後20日 內向本院補提理由書(均須按他造當事人之人數附繕本)「切勿 逕送上級法院」。                  書記官 石秉弘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1   月  8  日 附錄本案論罪科刑法條全文: 中華民國刑法第321條 犯前條第1項、第2項之罪而有下列情形之一者,處6月以上5年以 下有期徒刑,得併科50萬元以下罰金: 一、侵入住宅或有人居住之建築物、船艦或隱匿其內而犯之。 二、毀越門窗、牆垣或其他安全設備而犯之。 三、攜帶兇器而犯之。 四、結夥三人以上而犯之。 五、乘火災、水災或其他災害之際而犯之。 六、在車站、港埠、航空站或其他供水、陸、空公眾運輸之舟、 車、航空機內而犯之。 前項之未遂犯罰之。 附件: 臺灣新北地方檢察署檢察官起訴書                    113年度偵字第16758號   被   告 林洺玄 男 43歲(民國00年0月00日生)             住○○市○○區○○街00號5樓             國民身分證統一編號:Z000000000號 上列被告因竊盜案件,已經偵查終結,認應提起公訴,茲敘述犯 罪事實及證據並所犯法條如下:     犯罪事實 一、林洺玄前因竊盜案件,經臺灣新北地方法院以111年度審簡 字第491號判處有期徒刑4月確定,並於民國111年12月15日 易科罰金執行完畢。詎仍不知悔改,竟意圖為自己不法之所 有,基於侵入住宅而犯竊盜罪之加重竊盜犯意,於民國113 年3月4日3時16分許,侵入柯芷瑩位在新北市○○區○○路000號 8樓住處之大樓,並在上開住處前,以徒手竊取柯芷瑩所有 之鞋子8雙(價值新臺幣8000元)得手後,隨即攜之離去。 二、案經柯芷瑩訴由新北市政府警察局土城分局報告偵辦。     證據並所犯法條 一、上揭犯罪事實,訊據被告林洺玄供承不諱,核與證人即告訴 人柯芷瑩於警詢時之指訴情節相符,並有案發現場及路口監 視器錄影畫面翻拍照片各1份可資佐證,足認被告之自白與 事實相符,其犯嫌堪予認定。 二、核被告所為,係犯刑法第321條第1項第1款之侵入住宅而犯 竊盜罪之加重竊盜罪嫌。被告前受有如犯罪事實欄所載之徒 刑執行情形,有本署刑案資料查註紀錄表1紙在卷可參,其 於5年以內故意再犯本件有期徒刑以上之罪,為累犯,請參 照大法官會議釋字第775號解釋意旨,審酌是否依刑法累犯 規定加重其刑。被告所竊得之上開財物,如未能實際合法發 還被害人,請依刑法第38條之1第1項前段規定,宣告沒收, 如於全部或一部不能沒收或不宜執行沒收時,請依同條第3項規 定追徵其價額。 三、依刑事訴訟法第251條第1項提起公訴。   此 致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4   月  25  日                檢 察 官 劉新耀

2024-11-08

PCDM-113-審易-2807-20241108-1

臺灣彰化地方法院

加重竊盜

臺灣彰化地方法院刑事判決 113年度易字第1189號 公 訴 人 臺灣彰化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被 告 劉銘嘉 葉典育 上列被告因加重竊盜案件,經檢察官提起公訴(113年度偵字第1 1969號),本院判決如下:   主 文 劉銘嘉共同犯竊盜罪,處有期徒刑參月,如易科罰金,以新臺幣 壹仟元折算壹日。 葉典育共同犯竊盜罪,處有期徒刑貳月,如易科罰金,以新臺幣 壹仟元折算壹日。   事 實 一、劉銘嘉、葉典育共同意圖為自己不法之所有,基於竊盜之犯 意聯絡,於民國113年6月24日15時許,葉典育駕駛林世祁所 有車牌號碼0000-00號自用小貨車,劉銘嘉則騎乘車牌號碼0 00-000號普通重型機車跟隨其後,前往址設彰化縣○○鎮○○路 0巷00○0號、楊舜發任總經理之銘譯有限公司(下稱銘譯公 司)擺放物品之倉庫外,徒手推開未上鎖之外鐵門,至足讓 車輛進出之寬度後,由劉銘嘉搭乘葉典育駕駛之前開自用小 貨車一同進入倉庫內,2人徒手將銘譯公司所有推車支架( 為鋁品及白鐵之組合物件)共331片裝載至上開自用小貨車 上,再由葉典育駕駛該自用小貨車、劉銘嘉騎乘停放在倉庫 外上開普通重型機車跟隨在後離開倉庫而既遂。嗣劉銘嘉騎 乘機車跟隨駕駛上開自用小貨車之葉典育一同前往址設彰化 縣○○鄉○○路000號之金杰昌廢鐵回收廠欲變賣前開竊得支架 ,然因劉銘嘉另案通緝遭警方至回收廠現場查獲,並扣得上 開支架共331片(已發還,價值共新臺幣【下同】84萬5,490 元,計算式:127萬7,175(元)÷500(片)×331(片)=84 萬5,490元,四捨五入至個位數】)。 二、案經楊舜發訴由彰化縣警察局溪湖分局報告臺灣彰化地方檢 察署檢察官偵查起訴。   理 由 壹、程序事項   按被告以外之人於審判外之陳述,雖不符刑事訴訟法第159 條之1至第159條之4規定,但經當事人於審判程序同意作為 證據,法院審酌該言詞陳述或書面陳述作成時之情況,認為 適當者,亦得為證據,刑事訴訟法第159條之5第1項亦有明 文。本判決下列所引用被告劉銘嘉、被告葉典育以外之人於 審判外之陳述,被告2人於本院準備程序及審理時均表示同 意做為證據,本院審酌前開證據資料製作時之情況,尚無違 法不當及證明力明顯過低之瑕疵,亦認為以之作為證據應屬 適當,揆諸上開規定,堪認有證據能力。其餘認定本案犯罪 事實之非供述證據,尚查無違反法定程序取得之情,依刑事 訴訟法第158條之4規定反面解釋,亦具證據能力。 貳、實體事項 一、上揭犯罪事實,業據被告劉銘嘉、被告葉典育於本院準備程 序及審理時坦承不諱(本院卷第95頁、第103頁),核與證 人即告訴人楊舜發警詢證述及偵查中具結證述情節(偵卷第1 07至110頁、第197至199頁)大致相符,並有查獲現場照片( 偵卷第129至132頁)、失竊地點現場照片(偵卷第135至137頁 )、彰化縣警察局鹿港分局搜索扣押筆錄及扣押物品目錄表( 偵卷第119至123頁)、贓物認領保管單(偵卷第127頁)、車輛 詳細資料報表(偵卷第167頁、第169頁)、告訴人偵訊中提出 計算失竊物品價值表格(偵卷第203至204頁)及明細表、銷貨 單、估價單、應收帳款明細表(偵卷第205至255頁)可參,足 認被告2人任意性自白與事實相符,堪予採信。本案事證明 確,被告犯行應堪認定,應依法論科。 二、論罪科刑 (一)核被告2人所為,均係犯刑法第320條第1項竊盜罪。 (二)按刑法第321條第1項第2款所謂毀越門扇,係指毀損或超越及踰越門扇而言,如係從門走入或開鎖啟門入室,均不得謂為逾越門扇(最高法院22年上字第454號、77年度台上字第1130號判決參照)。告訴人楊舜發於警詢及偵查中證稱;113年6月14日早上11點發現倉庫的鋁品、白鐵組合物件包裝有被拆封過,但因為之前剛好有同仁需要,以為是同仁帶走而未仔細查看,之後警方在24日告訴我上開物品遭竊,因此報警做筆錄,置放上開物品之倉庫沒有鐵捲門,無法上鎖,大門兩個人合力就可以推開,倉庫只有這個門等語(偵卷第107至110頁、第198頁),被告2人於警詢中亦供稱該處大門並未上鎖,其等推開後即進去徒手搬運等語(偵卷第96頁、第105頁),並觀諸現場照片,可見該處確有一橫亙之鐵門(偵卷第135頁),揆諸前揭意旨,被告2人既係啟門入室,即與刑法第321條第1項第2款之踰越門扇要件未合,公訴意旨此部分容有誤會,惟因基本社會事實同一,並經本院告知被告2人前開法條,自無礙其防禦權之行使,爰依法變更起訴法條。    (三)被告2人就本案犯行具有犯意聯絡、行為分擔,應論以共 同正犯。 (四)刑之加重減輕   1.累犯   (1)被告劉銘嘉前因竊盜案件,經本院以106年度易字第1352 號判處有期徒刑7月、3月確定(下稱甲案),又因毒品 案經本院以106年度簡字第2837號判處有期徒4月(2次) 確定(下稱乙案),再因竊盜案件經本院以106年度易字 第1520號、107年度易字第56號分別判處有期徒刑7月、5 月、4月(3次)、3月(3次)、2月(2次)確定(下稱 丙案),上開甲、乙、丙案嗣經本院以107年度聲字第10 11號裁定應執行有期徒刑2年8月確定,於111年1月21日 縮短刑期假釋出監,假釋期間付保護管束,迄至111年7 月12日假釋期滿,所餘刑期未經撤銷假釋,其未執行之 刑以已執行論;被告葉典育前因毒品案件,經本院以109 年度訴字第321號判處有期徒刑2年確定(下稱丁案), 又再因毒品案件經本院以109年度簡字第964號判處有期 徒刑4月確定(下稱戊案),再因傷害案件經臺灣高等法 院臺中分院以110年度上訴字第2098號判處有期徒刑4月 確定(下稱己案),上開丁、戊、己案嗣經臺灣高等法 院臺中分院111年度聲字第1347號裁定應執行有期徒刑2 年3月確定,於111年9月1日縮短刑期執行完畢出監等情 ,經檢察官於起訴書載明及提出刑案資料查註紀錄表為 佐證,並有臺灣高等法院被告前案紀錄表在卷可佐,顯 見被告2人確有構成累犯事實之前案   (2)檢察官於起訴書亦敘明被告2人均為累犯,被告劉銘嘉前 案執行完畢後卻未能謹慎行事,仍再犯本件竊盜犯行, 與前案俱屬同一罪質,均屬侵害他人財產法益之犯罪類 型,顯見對刑罰反應力薄弱,而被告葉典育所犯前案之 犯罪類型、罪質、手段與法益侵害結果雖與本件不同, 然二者均屬故意犯罪,彰顯其法遵循意識不足,本件對 被告2人加重其刑,並無司法院大法官釋字第775號解釋 意旨所指可能使被告2人所受刑罰超過其應負擔罪責之疑 慮,故請均依刑法第47條第1項規定加重被告2人之刑等 語,本院審酌被告劉銘嘉已有多次竊盜前案紀錄,理應 警醒而再犯相同罪質犯行,顯見其不知悔改,爰依刑法 第47條第1項規定對被告劉銘嘉加重其刑;至被告葉典育 構成累犯之前案與本案所犯竊盜案件,犯罪手段、目的 、保護法益均不同,尚難以被告葉典育前案所犯即認被 告葉典育就本案有主觀特別惡性,爰不對被告葉典育依 刑法第47條第1項規定加重其刑。   2.自首    觀諸告訴人及被告2人警詢中所供承,可見本案係因被告 劉銘嘉為通緝犯,經警於回收場查獲被告劉銘嘉後,因員 警見被告2人載有數量不少之鐵製品而詢問其等東西何來 ,其等即當場坦承係竊取而來,復經警通知告訴人領回上 開物品,並經本院函詢警局,回函亦略以:本局查緝通緝 犯劉銘嘉時,發現被告2人前往案發地點進入該地,再出 來時車輛裝有物品,之後於回收場詢問被告2人,被告2人 即坦承所載運物品係竊取而來等情,有彰化縣警察局鹿港 分局113年10月7日鹿警分偵字第1130033104號函(本院卷 第85頁)可查,而被告劉銘嘉雖為通緝犯,且與被告葉典 育斯時載運大量鐵製品欲行變賣,然員警尚無依此即可合 理懷疑被告2人有竊盜犯行,可見本案應係員警於查知被 告2人本案竊盜犯行前,即主動供承,被告2人上開犯行應 符合自首要件,爰均依刑法第62條前段規定對被告2人均 減輕其刑,且被告劉銘嘉同有累犯加重、自首減輕等要件 ,應依法先加後減之。 (五)爰審酌被告2人不思己力獲取財物而隨意竊取告訴人管領 之物品,侵害他人財產權,所為均有不該;被告2人犯後 均坦承犯行,態度尚可,所竊取物品已返還告訴人,告訴 人損害有所減輕;兼衡被告劉銘嘉自述國中畢業之智識程 度,入監前從事板模工作,月收入約三、四萬元,家裡剩 下母親一人之生活狀況(本院卷第109頁),被告葉典育 自述國中畢業之智識程度,入監前從事土木工程,月收入 約三、四萬元,家裡剩下父母親之生活狀況(本院卷第10 9頁)等一切情狀,分別量處如主文所示之刑,並諭知易 科罰金折算標準,以資懲儆。 三、沒收   被告2人所竊得之物品,業已返還告訴人,有前揭贓物認領 保管單(偵卷第127頁)可查,依刑法第38條之1第5項規定, 爰不予宣告沒收。 據上論斷,依刑事訴訟法第299條第1項前段、第300條,判決如 主文。 本案經檢察官徐雪萍提起公訴,檢察官廖梅君到庭執行職務。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1   月  7  日          刑事第九庭 法 官 高郁茹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收受判決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書狀,並應 敘述具體理由。其未敘述上訴理由者,應於上訴期間屆滿後20日 內向本院補提理由書(均須按他造當事人之人數附繕本)「切勿逕 送上級法院」。 告訴人或被害人對於判決如有不服具備理由請求檢察官上訴者, 其上訴期間之計算係以檢察官收受判決正本之日期為準。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1  月  7   日                書記官 林佩萱 附錄本案論罪科刑法條 中華民國刑法第320條 意圖為自己或第三人不法之所有,而竊取他人之動產者,為竊盜 罪,處5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50萬元以下罰金。 意圖為自己或第三人不法之利益,而竊佔他人之不動產者,依前 項之規定處斷。 前二項之未遂犯罰之。

2024-11-07

CHDM-113-易-1189-20241107-1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

竊盜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刑事簡易判決 113年度簡字第3938號 聲 請 人 臺灣新北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被 告 洪慶霖 上列被告因竊盜案件,經檢察官聲請以簡易判決處刑(113 年度 速偵字第1028號),本院判決如下:   主   文 洪慶霖犯竊盜罪,處罰金新臺幣壹仟元,如易服勞役,以新臺幣 壹仟元折算壹日。未扣案之養樂多貳瓶沒收,於全部或一部不能 沒收或不宜執行沒收時,追徵其價額。   事實及理由 一、本案犯罪事實及證據,均引用附件檢察官聲請簡易判決處刑   書之記載。 二、核被告洪慶霖所為,犯刑法第320 條第1 項之竊盜罪。被告   於犯罪後,主動向超商店長告訴人游奇豐坦承犯行,由告訴   人報警,警員前往現場處理時,被告在場,並當場承認,經   告訴人於警詢時證述明確,並有解送人犯報告書在卷可稽,   符合自首要件,爰依刑法第62條前段規定減輕其刑。 三、爰以行為人之責任為基礎,並審酌被告有多次竊盜前案紀錄   之素行、身心狀況、智識程度、犯罪之動機、目的、手段、   所生危害,及犯罪後之態度等一切情狀,量處如主文所示之   刑,並諭知如易服勞役之折算標準,以示懲儆。 四、未扣案之養樂多2 瓶(價值共計新臺幣16元),為被告犯罪   所得,應依刑法第38條之1 第1 項前段規定宣告沒收之,並   諭知於全部或一部不能沒收或不宜執行沒收時,依同條第3   項規定,追徵其價額。 五、據上論斷,應依刑事訴訟法第449 條第1 項前段、第3 項、   第450 條第1 項、第454 條第2 項,逕以簡易判決處刑如主   文。 六、如不服本判決,應於收受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   ,並應敘述具體理由;其未敘述上訴理由者,應於上訴期間   屆滿後20日內,向本院補提理由書。告訴人或被害人如對於   本判決不服者,應具備理由請求檢察官上訴,其上訴期間之   計算係以檢察官收受判決正本之日期為準。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1  月  7  日          刑事第28庭 法 官 林 鈺 琅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書記官 張 婉 庭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1  月  7  日 附錄本案論罪科刑法條全文: 刑法第320 條:(普通竊盜罪、竊佔罪)  意圖為自己或第三人不法之所有,而竊取他人之動產者,為竊  盜罪,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五十萬元以下罰金。  意圖為自己或第三人不法之利益,而竊佔他人之不動產者,依  前項之規定處斷。  前二項之未遂犯罰之。 附件: 臺灣新北地方檢察署檢察官聲請簡易判決處刑書                    113年度速偵字第1028號   被   告 洪慶霖 男 34歲(民國00年0月00日生)             住○○市○○區○○里0鄰○○街000              巷0弄00號4樓             國民身分證統一編號:Z000000000號 上列被告因竊盜案件,業經偵查終結,認宜聲請以簡易判決處刑, 茲將犯罪事實及證據並所犯法條分敘如下:     犯罪事實 一、洪慶霖前因詐欺案件,經臺灣臺中地方法院以111年度中簡 字第1034號判決判處有期徒刑2月確定,於民國113年5月29 日執行完畢。詎仍不知悔改,意圖為自己不法之所有,基於 竊盜之犯意,於113年7月23日1時2分許,在新北市○○區○○街 0段0號統一超商樹林門市內,趁無人注意之際,徒手竊取游 奇豐所管領、放置於店內開放架上之養樂多2瓶(價值新臺 幣16元)得手,未經結帳即逕自於現場飲用完畢。經游奇豐 報警處理,始查悉上情。 二、案經游奇豐訴由新北市政府警察局樹林分局報告偵辦。     證據並所犯法條 一、上揭犯罪事實,業據被告洪慶霖於警詢及偵查中均坦承不諱 ,核與證人即告訴人游奇豐於警詢時之證述情節相符,復有 現場與監視器畫面翻拍照片6張等附卷可佐,足認被告之任 意性自白與事實相符,被告犯嫌,應堪認定。 二、核被告所為,係犯刑法第320條第1項竊盜罪嫌。被告前有如 事實欄所載之犯罪科刑及執行情形,有刑案資料查註紀錄表 在卷可參,其於有期徒刑執行完畢後,5年以內故意再犯本 件有期徒刑以上之罪,為累犯,請依大法官解釋釋字第775 號解釋之意旨,審酌是否加重其刑。 三、依刑事訴訟法第451條第1項聲請逕以簡易判決處刑。   此 致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7  月  31  日                檢 察 官 陳 香 君 本件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8  月   1  日                書 記 官 蔡 宜 伶 附錄本案所犯法條全文 中華民國刑法第320條 意圖為自己或第三人不法之所有,而竊取他人之動產者,為竊盜 罪,處 5 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 50 萬元以下罰金。 意圖為自己或第三人不法之利益,而竊佔他人之不動產者,依前 項之規定處斷。 前二項之未遂犯罰之。 本件係依刑事訴訟法簡易程序辦理,法院簡易庭得不傳喚被告、 輔佐人、告訴人、告發人等出庭即以簡易判決處刑; 被告、被害 人、告訴人等對告訴乃論案件如已達成民事和解而要撤回告訴或 對非告訴乃論案件認有受傳喚到庭陳述意見之必要時,請即另以 書狀向簡易法庭陳述或請求傳訊。

2024-11-07

PCDM-113-簡-3938-20241107-1

本網站部分內容為 AI 生成,僅供參考。請勿將其視為法律建議。

聯絡我們:contact@know99.com

© 2025 Know9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