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郭麗萍

共找到 250 筆結果(第 91-100 筆)

北小
臺北簡易庭

返還押租金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小額民事判決                   113年度北小字第4957號 原 告 黃寶婷(比利時籍,英文名字CHANG WILLINE) 訴訟代理人 沈柔君 被 告 李明明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返還押租金事件,於中華民國114年2月26日言 詞辯論終結,本院判決如下:   主 文 被告應給付原告新臺幣參萬肆仟元,及自民國一百一十三年六月 一日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百分之五計算之利息。 訴訟費用新臺幣壹仟元由被告負擔。並於本判決確定之翌日起至 清償日止,加給按年息百分之五計算之利息。 本判決得假執行。   事實及理由 壹、程序事項 一、按民事案件涉及外國人或構成案件事實中牽涉外國地者,即為涉外民事事件,應依涉外民事法律適用法定法域之管轄及法律之適用(最高法院98年度台上字第1695號判決參照)。又一國法院對涉外民事法律事件,有無一般管轄權即審判權,悉依該法庭地法之規定為據。原告既向我國法院提起訴訟,則關於一般管轄權之有無,即應按法庭地法即我國法律定之。惟我國涉外民事法律適用法並未就國際管轄權加以明定,應類推適用我國民事訴訟法有關之規定(最高法院97年度台抗字第185號裁定意旨參照)。次按「法律行為發生債之關係者,其成立及效力,依當事人意思定其應適用之法律。當事人無明示之意思或其明示之意思依所定應適用之法律無效時,依關係最切之法律。法律行為所生之債務中有足為該法律行為之特徵者,負擔該債務之當事人行為時之住所地法,推定為關係最切之法律。但就不動產所為之法律行為,其所在地法推定為關係最切之法律」,涉外民事法律適用法第20條定有明文。又按其他因不動產涉訟者,得由不動產所在地之法院管轄,民事訴訟法第10條第2項亦有明文。查原告為比利時籍,具有涉外因素,屬涉外民事法律事件。且原告係依租賃契約之法律關係提起本訴,而租賃標的物係在我國境內之臺北市中正區,依前揭說明,堪認本國法為關係最切之法律,本件應適用之準據法為本國法,即中華民國法律,且本院有審判權及管轄權,合先敘明。   二、原告起訴時,請求被告給付原告新臺幣(下同)34,000元, 及自民國113年5月20日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5%計算之利息 。於本院審理中減縮利息之請求,改自113年6月1日起至清 償日止,按年息5%計算之利息。此係減縮應受判決事項之聲 明,核與民事訴訟法第255條第1項第3款規定相符,應予准 許。 三、本件被告經合法通知,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場,查無民事訴 訟法第386條所列各款情事,爰依原告聲請由其一造辯論而 為判決。   貳、實體方面 一、原告起訴主張:原告與友人欲承租房屋,經由被告仲介承租 門牌號碼臺北市○○區○○○路0段00號4樓房屋(下稱系爭房屋) ,並與被告簽訂合租公寓契約(下稱系爭租約),約定租期自 112年11月17日起至113年6月1日止,租金每月32,000元,押 金64,000元,系爭租約到期後退還押金。原告已給付被告仲 介費16,000元及押金64,000元,惟系爭租約到期後,迄至11 3年10月30日止,被告僅退還押金30,000元,其餘押金34,00 0元屢經催討,被告均藉口不還。爰依系爭租約提起本訴, 並聲明:被告應給付原告34,000元,及自113年6月1日起至 清償日止,按年息5%計算之利息。 二、被告於言詞辯論期日未到場,亦未提出書狀為任何聲明或陳 述。 三、查原告主張之事實,業據其提出合租公寓契約、現場照片、 兩造間通訊軟體LINE對話紀錄及被告於網路上仲介系爭房屋 截圖等件為證。又依兩造間LINE對話紀錄所示,原告於113 年5月間即已提前搬遷,被告於113年5月23日已表明當日會 完成轉帳返還押金,故原告請求自113年6月1日起算之法定 遲延利息,尚非無據。而被告經本院合法通知後,未於言詞 辯論期日到場爭執,復未提出書狀答辯以供本院斟酌,本院 審酌原告所提證據,堪認其主張為真實。 四、從而,原告依系爭租約之法律關係,請求被告給付34,000元 之範圍內,及自113年6月1日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5%計算 之利息,為有理由,應予准許。   五、本件係小額程序為被告敗訴之判決,依民事訴訟法第436條 之20規定,應依職權宣告假執行。   六、訴訟費用負擔之依據:民事訴訟法第78條、第91條第3項。 本件訴訟費用額,依後附計算書確定如主文所示金額。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0  日                臺北簡易庭                  法 官 郭麗萍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判決,須以違背法令為理由,於判決送達後20日內向本 庭(臺北市○○區○○○路0 段000 巷0 號)提出上訴狀。(須 按他造當事人之人數附繕本)。如委任律師提起上訴者,應一併 繳納上訴審裁判費。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0  日                  書記官 陳怡如 計  算  書 項  目          金 額(新臺幣)   備 註 第一審裁判費        1,000元 合    計        1,000元 附錄: 一、民事訴訟法第436條之24第2項:   對於小額程序之第一審裁判上訴或抗告,非以其違背法令為 理由,不得為之。 二、民事訴訟法第436條之25:   上訴狀內應記載上訴理由,表明下列各款事項:   (一)原判決所違背之法令及其具體內容。   (二)依訴訟資料可認為原判決有違背法令之具體事實。

2025-03-10

TPEV-113-北小-4957-20250310-1

北補
臺北簡易庭

損害賠償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北補字第602號 原 告 泰安產物保險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李松季 上列原告與被告「盧男」間請求損害賠償事件,原告起訴未據繳 納裁判費,查本件訴訟標的金額為新臺幣(下同)274,506元, 應繳第一審裁判費3,840元,依民事訴訟法第249條第1項但書之 規定,原告應於收受本裁定送達5日內補繳上開裁判費,並具狀 補正本件被告姓名為「盧科武」,逾期不補正,即駁回其訴,特 此裁定。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0 日 臺北簡易庭 法 官 郭麗萍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本件裁定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0 日 書記官 陳怡如

2025-03-10

TPEV-114-北補-602-20250310-1

北簡
臺北簡易庭

損害賠償(交通)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簡易民事判決                  113年度北簡字第13059號 原 告 明台產物保險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松延洋介 訴訟代理人 陳振盛 莊友仁 被 告 曾明正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損害賠償(交通)事件,於中華民國114年2月 12日言詞辯論終結,本院判決如下:   主 文 被告應給付原告新臺幣壹拾伍萬壹仟柒佰陸拾參元,及自民國一 百一十三年十一月二十二日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百分之五計算 之利息。 原告其餘之訴駁回。 訴訟費用新臺幣壹仟柒佰柒拾元由被告負擔十分之九(並於本判 決確定之翌日起至清償日止,加給按年息百分之五計算之利息) ,餘由原告負擔。 本判決原告勝訴部分得假執行。   事實及理由 壹、程序事項 一、按因侵權行為涉訟者,得由行為地之法院管轄,民事訴訟法 第15條第1項定有明文。查本件侵權行為地為臺北市大安區 ,本院自有管轄權。 二、被告經合法通知,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場,查無民事訴訟法 第386條所列各款情事,應准原告之聲請,由其一造辯論而 為判決。 貳、實體方面 一、原告主張:被告於民國112年7月5日上午8時58分許駕駛車號 00-0000號自小客車,行經臺北市大安區基隆高架道敦化匝 道時,因未注意車前狀況之過失,致碰撞由訴外人賴奕兆所 駕駛之車號000-0000號租賃小客車(下稱系爭車輛),系爭 車輛因此受損致支出修復費用新臺幣(下同)166,800元( 含零件81,500元、鈑金64,800元及烤漆20,500元)。系爭車 輛為原告所承保,原告已依保險契約給付被保險人。爰依保 險法第53條第1項、民法第184條第1項前段及第191條之2規 定提起本訴。並聲明:被告應給付原告166,800元,及自起 訴狀繕本送達翌日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5%計算之利息。 二、被告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場,亦未提出書狀作何聲明陳述。 三、按因故意或過失,不法侵害他人之權利者,負損害賠償責任 ;汽車、機車或其他非依軌道行駛之動力車輛,在使用中加 損害於他人者,駕駛人應賠償因此所生之損害,但於防止損 害之發生,已盡相當之注意者,不在此限;被保險人因保險 人應負保險責任之損失發生,而對於第三人有損失賠償請求 權者,保險人得於給付賠償金額後,代位行使被保險人對於 第三人之請求權,民法第184條第1項前段、第191條之2及保 險法第53條第1項前段分別定有明文。 四、查原告主張上開侵權行為事實,業據提出與其所述相符之證 據資料為證。而被告已於相當時期受合法之通知,未於言詞 辯論期日到場,亦未提出書狀爭執,依民事訴訟法第280條 第3項準用同法第1項規定,視同自認,是應認原告之主張為 真實。又查: (一)按不法毀損他人之物者,被害人得請求賠償其物因毀損所 減少之價額,民法第196條定有明文,據此規定請求得以 修復費用為估定之標準,但以必要者為限,修理材料以新 品換舊品,應予折舊。依行政院所頒固定資產耐用年數表 及固定資產折舊率之規定,系爭車輛之耐用年數為5年, 依定率遞減法每年折舊1000分之369,另依營利事業所得 稅查核準則第95條第6項規定「固定資產提列折舊採用定 率遞減法者,以1年為計算單位,其使用期間未滿1年者, 按實際使用之月數相當於全年之比例計算之,不滿1月者 ,以1月計」,系爭車輛自出廠日即112年2月,迄本件車 禍發生即112年7月5日,已使用6月,則零件扣除折舊後之 修復費用估定為66,463元(詳如附表之計算式),加上鈑 金64,800元及烤漆20,500元,共計151,763元,故系爭車 輛所支出之修復費用應以151,763元為必要。 (二)從而,原告請求被告給付151,763元,及自起訴狀繕本送 達翌日(即113年11月22日,本院卷第59頁)起至清償日 止,按年息5%計算之利息,為有理由,應予准許。逾此數 額之請求,則無理由,應予駁回。 五、本件原告勝訴部分,係就民事訴訟法第427條訴訟適用簡易 程序所為被告敗訴之判決,依同法第389條第1項第3款規定 ,應依職權宣告假執行。 六、訴訟費用負擔之依據:民事訴訟法第79條、第91條第3項。 本件訴訟費用額,依後附計算書確定如主文所示金額。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0  日                臺北簡易庭                  法 官 郭麗萍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判決送達後20日內向本庭(臺北市○○區○ ○○路0 段000 巷0 號)提出上訴狀。(須按他造當事人之人數 附繕本)。如委任律師提起上訴者,應一併繳納上訴審裁判費。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0  日                  書記官 陳怡如 計  算  書 項  目          金 額(新臺幣)   備 註 第一審裁判費        1,770元 合    計        1,770元 附表 ----- 折舊時間      金額 第1年折舊值    81,500×0.369×(6/12)=15,037 第1年折舊後價值  81,500-15,037=66,463

2025-03-10

TPEV-113-北簡-13059-20250310-1

北簡
臺北簡易庭

返還價金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簡易民事判決                  113年度北簡字第4650號 原 告 彭瑞容 訴訟代理人 梁淑華律師(法扶律師) 被 告 宋易穎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返還價金事件,於中華民國114年2月19日言詞 辯論終結,本院判決如下:   主 文 被告應給付原告新臺幣參拾萬元,及自民國一百一十三年四月二 十五日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百分之五計算之利息。 訴訟費用新臺幣參仟貳佰元由被告負擔。並於本判決確定之翌日 起至清償日止,加給按年息百分之五計算之利息。 本判決得假執行。但被告如以新臺幣參拾萬元為原告預供擔保, 得免為假執行。   事實及理由 壹、程序事項 一、本件兩造合意以本院為管轄法院,有原告所提出之行銷專案 合約書(下稱系爭契約)第10條附卷可證,依民事訴訟法第 24條規定,本院自有管轄權。 二、按訴狀送達後,原告不得將原訴變更或追加他訴,但擴張或 減縮應受判決事項之聲明者,不在此限,民事訴訟法第255 條第1項第3款定有明文。查原告起訴時係請求:被告應給付 原告新臺幣(下同)30萬元,及自不詳日期(起訴書未表明 起算日)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10%計算之利息。嗣於本院 審理時,變更聲明為:被告應給付原告30萬元,及自起訴狀 繕本送達被告翌日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5%計算之利息(本 院卷第73頁),核與前揭規定相符,應予准許。   貳、實體方面 一、原告主張:兩造於民國112年9月26日簽訂系爭契約,約定由 被告執行:1.建置網站、2.海外行銷廣告投放、3.邀約網紅 藝人搭乘分享等內容,合約期間自l12年9月26日起至l13年9 月26日止,原告已預付訂金共30萬元予被告。詎被告遲未依 約履行,其於l12年10月17日僅轉貼1張他人之廣告詞文案, 內容亦不符合原告需求;於同年l0月26日僅更動前揭文案之 用詞;於同年11月6日、7日僅傳送名稱為「就愛觀光 專車 接送」網站(下稱系爭網站),其上內容只有預約搭乘表單 及前揭文案,並未邀約網紅藝人為搭乘分享,沒沒無聞,亦 未有任何交易,顯未達成設置網站之約定使用目的。且被告 並未在小紅書、香港旅遊網站刊登行銷廣告,亦未在海外做 行銷廣告,經原告催促履行,被告亦無法提出刊登海外廣告 之證明、或請負責系爭契約行銷廣告之人員與原告聯絡。又 系爭契約係為l12年12月聖誕節至l13年1月跨年之旅遊旺季 行銷,因節日已過,已屬給付不能;且被告工作遲延嚴重, 並於113年1月間將原告退出工程師LINE群組,致原告無法進 入系爭網站,嗣於l13年4月3日原告寄發台北古亭郵局第290 號存證信函(下稱系爭存證信函),請求被告提出已完成工 作說明及證據,被告始於113年4月12日以LINE提出系爭網站 之連結。斯時,系爭契約期間僅剩5個多月,已逾二分之一 契約期間,旅遊旺季已過,顯可預見其不能達成約定目的, 其遲延後之給付於原告顯無利益。本件係因可歸責於被告之 事由,遲延工作,依民法第226條第1項、第256條及第503條 準用第502條第2項規定,原告自得解除系爭契約,爰以系爭 存證信函解除契約,若鈞院認系爭存證信函不生解除效力, 原告主張以民事準備㈠狀為解除契約之意思表示,並以該書 狀繕本送達被告時生解除效力,並依民法第179條、第203條 及第259條第l、2款規定,請求被告返還訂金30萬元及加計 法定遲延利息。並聲明:被告應給付原告30萬元,及自起訴 狀繕本送達翌日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5%計算之利息。 二、被告則以:被告已履行系爭契約,完成宣傳網站製作及相關 行銷資源確認等工作,無須再給付原告費用。且系爭契約第 4條約定「甲方(即原告)應於簽約時確認本標的物之規格 內容,專案訂金於專案啟動後不予退款。如非可歸責於任一 方提前終止,甲方需依照乙方(即被告)實際執行之狀況按 比例付款」,本件已專案啟動,故訂金不予退款。且被告僅 收到48,000元,並未收到252,000元,原告應提出證明。又 原告並未依約支付費用,故被告未有後續動作,但念在朋友 情誼,還是幫忙協助製作。再原告無法進入系爭網站,係因 系爭契約到期,依112年12月8日兩造間LINE對話記錄內容, 原告知悉系爭契約已到期等語,資為抗辯。並聲明:原告之 訴駁回。 三、原告主張兩造於112年9月26日簽訂系爭契約,約定由被告為 原告執行「1.建置網站、2.海外行銷廣告投放、3.邀約網紅 藝人搭乘分享」之專案內容,合約期間自l12年9月26日起至 l13年9月26日止;且原告於l13年4月3日寄發系爭存證信函 要求被告提出已完成工作說明及證據,逾期則解除系爭契約 之事實,此有行銷專案合約書、台北古亭郵局第290號存證 信函各1件在卷可稽,並為被告所不爭執,堪信為真實。 四、本院得心證之理由 (一)系爭契約之性質屬「以工作於特定期限完成或交付為契約 之要素」:   1.按「因可歸責於承攬人之事由,致工作逾約定期限始完成 ,或未定期限而逾相當時期始完成者,定作人得請求減少 報酬或請求賠償因遲延而生之損害。前項情形,如以工作 於特定期限完成或交付為契約之要素者,定作人得解除契 約,並得請求賠償因不履行而生之損害」、「因可歸責於 承攬人之事由,遲延工作,顯可預見其不能於限期內完成 而其遲延可為工作完成後解除契約之原因者,定作人得依 前條第二項之規定解除契約,並請求損害賠償」,民法第 502條、第503條定有明文。   2.查原告主張系爭契約係以「l12年12月聖誕節至l13年1月 跨年之旅遊旺季」行銷工作為契約之要素,並陳述因被告 表示可幫原告建置網站行銷,在海外市場、旅行社網站、 小紅書等處投放置入性廣告,及邀約網紅藝人搭乘原告計 程車後做分享等方式,使欲來台觀光客能透過被告之行銷 廣告或網紅藝人分享而進入被告建置網站預約原告計程車 服務,以拓展原告業務增加收入之事實,業據其提出兩造 間LINE對話紀錄為證,觀諸下列對話紀錄所示,112年10 月19日原告發話「交給你的行銷企劃團隊了,希望能趕得 及11月初上架及對外宣傳」,被告回覆「好」;112年12 月9日被告發話「韓國團對妳有幫助嗎」,原告回覆「沒 有」、「因為我不會英文」、「不會韓文」、「簽約時」 、「有跟你聊過」、「我主攻東南亞」、「先攻香港」、 「不是有跟你說過」、「如果」、「之前跟你聊過」、「 你原本跟我說的置入行銷」、「還有香港旅行社等等」; 113年1月5日原告發話「…當初你有跟我說趕的上聖誕節年 底這一波,結果只有完成一個網頁,沒有任何的行銷活動 ,聖誕節和跨年都過了…」,被告回覆「嗯嗯」(本院卷 第85、109、132、133頁),及原告傳送予被告關於要刊 登系爭網站之文案載有「…PS(全程指定粵語包車另加台 幣$500元)」等詞(本院卷第97頁),可知原告在與被告 簽訂系爭契約時,已有討論系爭承攬工作係為拓展原告計 程車之海外觀光市場,強調在聖誕節、跨年檔期前行銷, 並以香港市場為主。據此,堪認系爭契約之行銷工作係著 重拓展海外觀光客來台搭乘原告計程車之業務量,並強調 海外觀光客(以香港市場為主)來台旺季之聖誕節、跨年 檔期之行銷。是以原告主張系爭契約係以「l12年12月聖 誕節至l13年1月跨年之旅遊旺季」之行銷工作為契約之要 素,尚非無據,應堪採信。 (二)原告得依民法第503條規定解除契約:   1.查原告於l13年4月3日寄發系爭存證信函,限期要求被告 提出已完成工作說明及證據,否則即逕依民法第226條、 第254條規定解除系爭契約,有系爭存證信函在卷可參( 本院卷第23頁),惟按承攬契約,並無民法第254條規定 之適用,此觀同法第502條規定自明(最高法院74年度台 再字第114號裁判意旨參照),故原告依民法第254條規定 解除系爭契約,並不生解除效力。   2.另查原告主張以民事準備㈠狀為解除契約之意思表示,並 以該書狀繕本送達被告時生解除效力之事實,有該民事準 備㈠狀在卷可參,觀諸該書狀內容,堪認原告已表明其依 民法第503條(有第502條第2項情形)規定向被告解除系 爭契約(本院卷第77至78頁)。又查,被告就系爭契約已 完成之工作內容,依其所提出之系爭網站網頁截圖、兩造 間LINE對話紀錄、系爭網站之前後台(含登錄帳號密碼) 資料及前後台管理系統資料等件(本院卷第63至71頁、第 181至189頁、第201至209頁、第249頁),可知兩造於112 年9月26日簽訂系爭契約後,並未見被告有任何刊登海外 廣告或邀約網紅藝人搭乘分享之工作內容,且原告於112 年12月8日向被告發話「我們的合約是九月開始」、「只 到明年九月」、「現在12月了」、「合約期限只剩九個月 」、「是否行銷活動有困難度?」,被告回覆「沒問題的 ,正在安排中」(本院卷第249頁),然被告於112年12月 21日才發話詢問香港媒體單位Stanley-天然良品「…我這 邊有客戶是在台灣專門接到香港朋友來台灣的計程車隊, 請問有合適可以曝光的香港媒體嗎?」(本院卷第65頁) ,於113年1月10日第三人向被告發話「早安,計程車車隊 ,小紅書會建議品牌先建立專業號(官方帳號),可以下 信息流廣告點擊導私訊功能,再來搭配小紅書博主(KOL )寫心得筆記」(本院卷第67頁),於113年2月1日被告 詢問「…請問單純,需要廣告曝光的方式,目前小紅書還 沒有嗎?」、同年2月26日被告詢問「…請問申請開通小紅 書需要的申請資料方便給我一下嗎?」(本院卷第69、71 頁),則被告簽約後,迄至112年12月21日才詢問香港媒 體單位,113年1月間才詢問關於小紅書相關問題,且迄未 見任何網紅藝人搭乘分享之工作內容。而系爭契約係以「 l12年12月聖誕節至l13年1月跨年之旅遊旺季」之行銷工 作為契約之要素,業如前述,被告迄未依約完成「2.海外 行銷廣告投放、3.邀約網紅藝人搭乘分享」內容部分,被 告嚴重遲延工作,是原告依民法第503條規定,於113年6 月21日以民事準備㈠狀解除契約,即屬有據。又該書狀已 於113年6月24日送達被告,有送達回執在卷可參(本院卷 第155頁),堪認系爭契約已經解除。 (三)又按「契約解除時,當事人雙方回復原狀之義務,除法律 另有規定或契約另有訂定外,依左列之規定:一、由他方 所受領之給付物,應返還之。二、受領之給付為金錢者, 應附加自受領時起之利息償還之」,民法第259條第1、2 款定有明文。查系爭契約已經合法解除,業如前述,原告 請求返還被告已受領之款項,即屬有據。原告主張被告已 受領30萬元之事實,為被告所否認,應由原告舉證證明。 原告就此事實係援引系爭契約書、系爭存證信函及兩造間 LINE對話紀錄為證。經查,系爭契約之第3條記載「執行 付款辦法:甲方(即原告)行銷預算為新台幣50萬元整( 未稅),於簽訂本合約時,需預付乙方(即被告)專案訂 金60%乙方指定帳戶啟動專案。…」,而系爭專案已經啟動 ,此觀諸卷附兩造間LINE對話紀錄自明,是原告主張已給 付專案訂金60%即30萬元予被告,尚非無據。又被告雖否 認其有收到30萬元,僅承認收到4萬8,000元,然遍觀兩造 間LINE對話紀錄內容,均未見被告催促原告履行付款義務 ;且如上述原告於112年12月8日向被告發話「合約期限只 剩九個月」、「是否行銷活動有困難度?」,被告回覆「 沒問題的,正在安排中」,並未表示尚未收到30萬元款項 ;另查系爭存證信函亦已載明「…本人並已交付新台幣30 萬元整,經台端親自點收無誤。…以台端經定期催告仍未 履行為由,解除雙方契約,台端應立即返還已付價金30萬 元,並賠償本人所受損害」(本院卷第19、23頁),而被 告收到系爭存證信函後並未提出爭執,且於本院113年5月 23日調解期日亦未否認收到款項,僅表示「已依行銷專案 合約書履行應盡之責任,從而不必返還30萬元」(本院卷 第37頁)。綜上,堪認被告已受領30萬元款項,故原告請 求被告返還已受領之款項30萬元,並加計自起訴狀繕本送 達翌日起算之法定遲延利息(此未逾解除契約所得請求之 自受領時起算之範圍),即屬有據,應予准許。 五、從而,原告依上述規定,請求被告給付30萬元,及自起訴狀 繕本送達翌日(即113年4月25日,見本院卷第29頁)起至清 償日止,按年息5%計算之利息,為有理由,應予准許。 六、本件事證已臻明確,兩造其餘攻擊防禦方法,於本判決結果 不生影響,爰不一一論述,併此敘明。 七、本件係就民事訴訟法第427條訴訟適用簡易程序所為被告敗 訴之判決,依同法第389條第1項第3款規定,應依職權宣告 假執行。並依同法第392條第2項規定,宣告被告如預供擔保 ,得免為假執行。 八、訴訟費用負擔之依據:民事訴訟法第78條、第91條第3項。 本件訴訟費用額,依後附計算書確定如主文所示金額。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7   日                臺北簡易庭                  法 官 郭麗萍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判決送達後20日內向本庭(臺北市○○區○ ○○路0 段000 巷0 號)提出上訴狀。(須按他造當事人之人數 附繕本)。如委任律師提起上訴者,應一併繳納上訴審裁判費。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7   日                  書記官 陳怡如 計  算  書 項  目          金 額(新臺幣)   備 註 第一審裁判費        3,200元 合    計        3,200元

2025-03-07

TPEV-113-北簡-4650-20250307-1

北簡
臺北簡易庭

確認本票債權不存在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簡易民事判決                  113年度北簡字第11990號 原 告 李宜臻 訴訟代理人 徐瑞崇 被 告 李春琴 訴訟代理人 彭上華律師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確認本票債權不存在事件,於中華民國114年2 月19日言詞辯論終結,本院判決如下:   主 文 確認被告持有如附表編號一至三所示之本票,分別於超過新臺幣 86,667元,及自各本票所示利息起算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 率百分之六計算之利息部分,對原告之本票債權不存在。 被告不得執臺灣臺北地方法院113年度司票字第19498號民事裁定 及其確定證明書,於如附表編號一至三所示之本票分別於超過新 臺幣86,667元,及自各本票所示利息起算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週 年利率百分之六計算之利息部分,對原告聲請強制執行。 訴訟費用新臺幣壹仟肆佰肆拾元由被告負擔。並於本判決確定之 翌日起至清償日止,加給按年息百分之五計算之利息。   事實及理由 壹、程序事項   按確認法律關係之訴,非原告有即受確認判決之法律上利益 者,不得提起之,民事訴訟法第247條第1項定有明文。所謂 即受確認判決之法律上利益,係指法律關係存否不明確,原 告主觀上認其在法律上之地位有不安之狀態存在,此種不安 之狀態,能以確認判決將之除去者而言。查原告主張被告持 以原告名義於民國113年4月1日所簽發票面金額均為新臺幣 (下同)130,000元之本票共3紙(如附表所示,下稱系爭本 票),向本院聲請裁定准許強制執行,業經本院以113年度 司票字第19498號裁定准許(下稱系爭本票裁定)之事實, 經本院依職權調取系爭本票裁定民事卷宗查核無訛。則被告 雖對於下述原告主張最高約定利率為週年16%並無爭執,然 系爭本票既由被告持有且已行使票據權利,原告否認系爭本 票上債權,顯然兩造就系爭本票債權存在與否已發生爭執, 如不訴請確認,原告在私法上之地位將有受侵害之危險,是 原告提起本件訴訟,即有確認之法律上利益。 貳、實體方面     一、原告主張:原告於113年4月1日與被告簽立借貸契約(下稱 系爭契約),向被告借款6,500,000元,依系爭契約第3條之 約定,利息為每萬元月息2分,並由原告開立如附表所示之 系爭本票3紙作為每月利息之擔保。惟因系爭本票票面金額 各為130,000元均為依月息2分即週年利率24%計得之每月利 息(計算式:6,500,000×24%/12=130,000),該利息債權已 超過民法第205條規定法定週年利率16%,應屬無效。是被告 所得請求每月利息數額至多應僅為86,667元(計算式:6,50 0,000×16%/12=86,667,元以下四捨五入),逾此部分對於 原告之請求權不存在,被告自不得持系爭本票裁定於超過上 開債權之部分對原告為強制執行。為此提起本訴,並聲明: 如主文所示。 二、被告則陳述:對於原告主張之利息規定沒有意見,利息應該 以年息l6%計算等語。 三、按「約定利率,超過週年百分之十六者,超過部分之約定, 無效」,民法第205條定有明文。查本件原告主張其依系爭 契約第3條約定利息為每萬元月息2分,開立如附表編號1至3 所示之系爭本票擔保每月利息債權之事實,業據其提出系爭 本票裁定及借貸契約書各1件為證(本院卷第17至25頁), 並經本院依職權調取本院113年度司票字第19498號卷宗核閱 無訛,被告對此部分事實亦不爭執,堪信為真實。又查系爭 本票3紙票面金額各為130,000元,均係依系爭契約第3條約 定利息依每萬元月息2分即周年利率24%計得之每月利息,然 依首揭規定,約定利率超過週年利率16%者,超過部分之約 定無效,是系爭借款之利息每月應不得超過86,667元(計算 式:6,500,000×16%/12=86,667,元以下四捨五入)。 四、從而,原告請求確認被告持有如附表編號1至3所示之本票, 分別於超過86,667元,及自各利息起算日起至清償日止,按 週年利率6%計算之利息部分,對原告之本票債權不存在;被 告不得持系爭本票裁定,於超過上述所得主張債權部分之範 圍外,對原告為強制執行,為有理由,應予准許。  五、本件事證已臻明確,兩造其餘攻擊防禦方法,於本判決結果 不生影響,爰不一一論述,併此敘明。 六、訴訟費用負擔之依據:民事訴訟法第78條、第91條第3項。 本件訴訟費用額,依後附計算書確定如主文所示金額。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7   日                臺北簡易庭                  法 官 郭麗萍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判決送達後20日內向本庭(臺北市○○區○ ○○路0 段000 巷0 號)提出上訴狀。(須按他造當事人之人數 附繕本)。如委任律師提起上訴者,應一併繳納上訴審裁判費。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7   日                  書記官 陳怡如 計  算  書 項  目          金 額(新臺幣)   備 註 第一審裁判費        1,440元 合    計        1,440元 附表: 編號 發票人 發票日 到期日及 利息起算日 票面金額 (新臺幣) 票據號碼 1 李宜臻 113年4月1日 113年4月30日 130,000元 CH0000000 2 李宜臻 113年4月1日 113年5月31日 130,000元 CH0000000 3 李宜臻 113年4月1日 113年6月30日 130,000元 CH0000000 備註:即臺灣臺北地方法院113年度票字第19498號民事裁定之本票

2025-03-07

TPEV-113-北簡-11990-20250307-1

北補
臺北簡易庭

給付保險金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北補字第538號 原 告 陳金麟 上列原告與被告宏泰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等間請求給付保險金 事件,原告起訴未據繳納裁判費,查本件訴訟標的金額為新臺幣 (下同)285,000元,應繳第一審裁判費3,970元,依民事訴訟法 第249條第1項但書之規定,原告應於收受本裁定送達5日內補繳 上開裁判費,逾期不補正,即駁回其訴,特此裁定。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6 日 臺北簡易庭 法 官 郭麗萍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本件裁定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6 日 書記官 陳怡如

2025-03-06

TPEV-114-北補-538-20250306-1

北補
臺北簡易庭

侵權行為損害賠償(交通)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北補字第592號 原 告 國泰世紀產物保險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陳萬祥 訴訟代理人 張家綸 上列原告與被告陳新傑間請求侵權行為損害賠償(交通)事件, 原告起訴未繳納裁判費,查本件訴訟標的金額為新臺幣(下同) 64,713元,應繳第一審裁判費1,000元,依民事訴訟法第249條第 1項但書規定,原告應於收受本裁定送達5日內補繳上開裁判費, 逾期不補正,即駁回其訴,特此裁定。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6 日 臺北簡易庭 法 官 郭麗萍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本件裁定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6 日 書記官 陳怡如

2025-03-06

TPEV-114-北補-592-20250306-1

北補
臺北簡易庭

損害賠償(交通)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北補字第522號 原 告 南山產物保險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蔡漢凌 訴訟代理人 張哲瑀 上列原告與被告世淑姻間損害賠償(交通)事件,原告起訴未據 繳納裁判費,查本件訴訟標的金額為新臺幣(下同)62,358元, 應繳第一審裁判費1,000元,依民事訴訟法第249條第1項但書之 規定,原告應於收受本裁定送達5日內補繳上開裁判費,逾期不 補正,即駁回其訴,特此裁定。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6 日 臺北簡易庭 法 官 郭麗萍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本件裁定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6 日 書記官 陳怡如

2025-03-06

TPEV-114-北補-522-20250306-1

北簡
臺北簡易庭

返還借款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北簡字第9385號 上 訴 人 即 被 告 辛庚翰 上列上訴人與被上訴人玉山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間請求返還借 款事件,上訴人對於中華民國113年12月16日本院第一審判決提 起上訴,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上訴駁回。 第二審訴訟費用由上訴人負擔。   理  由 一、按提起民事第二審上訴,應依民事訴訟法第77條之16之規定 繳納裁判費,此為必須具備之程式。 二、本件上訴人提起上訴,未繳納上訴費用,經本院於民國114 年1月24日通知限期命其於送達後5日內補正,此項裁定已於 同年2月7日寄存送達上訴人(同年0月00日生送達效力), 此有卷附送達證書可稽。上訴人逾期迄未補正,有本院收費 答詢表及收狀、收文資料查詢清單附卷可參,其上訴自非合 法,應予駁回。 三、依民事訴訟法第442條第2項、第95條第1項、第78條,裁定 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6   日                臺北簡易庭                  法 官 郭麗萍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向本庭提出抗告狀(須按 他造當事人人數附繕本),並繳納裁判費新臺幣1,5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6   日                 書記官 陳怡如

2025-03-06

TPEV-113-北簡-9385-20250306-4

北簡
臺北簡易庭

損害賠償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北簡字第12424號 抗 告 人 即 原 告 廖若辰 上列抗告人與被抗告人鄧宇婷間請求損害賠償事件,上訴人對於 中華民國114年1月3日本院裁定提起抗告,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抗告駁回。 抗告費用由抗告人負擔。   理 由 一、按提起抗告,應依民事訴訟法第77條之18之規定繳納裁判費   ,此為必須具備之程式。 二、本件抗告人提起抗告未據繳納抗告費,經本院於民國114年1 月24日裁定命其於收受送達後5日內補正,此項裁定業於同 年2月5日送達抗告人,有送達證書附卷可稽。抗告人逾期迄 未補正抗告費,有本院收文收狀資料查詢清單、多元化案件 繳費狀況查詢清單及收費答詢表查詢附卷可參,其抗告顯難 認為合法,自應予駁回。 三、依民事訴訟法第436條第2項、第495條之1第1項、第442條第 2項、第95條第1項、第78條,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6   日                臺北簡易庭                  法 官 郭麗萍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向本庭提出抗告狀(須按 他造當事人人數附繕本),並繳納裁判費新臺幣1,5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6   日                 書記官 陳怡如

2025-03-06

TPEV-113-北簡-12424-20250306-4

本網站部分內容為 AI 生成,僅供參考。請勿將其視為法律建議。

聯絡我們:[email protected]

© 2025 Know9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