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劉雅萍

共找到 179 筆結果(第 101-110 筆)

家繼簡
臺灣士林地方法院

分割遺產

臺灣士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家繼簡字第27號 原 告 甲○○ 被 告 乙○○ 丙○○ 丁○○ 戊○○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分割遺產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本件移送臺灣基隆地方法院。   理 由 一、因繼承回復、遺產分割、特留分、遺贈、確認遺囑真偽或繼 承人間因繼承關係所生請求事件,得由繼承開始時被繼承人 住所地之法院或主要遺產所在地之法院管轄;法院受理家事 事件之全部或一部不屬其管轄者,除當事人有管轄之合意外 ,應依聲請或依職權以裁定移送於其管轄法院;此為家事事 件法第70條及第6條第1項前段所明定。 二、本件原告甲○○起訴請求分割被繼承人許玉琴之遺產,依前述 規定得由被繼承人住所地或主要遺產所在地之法院管轄,惟 被繼承人死亡時之住所係「新北市○○區○○路000號」(本院卷 第15頁),所留遺產僅有「金山郵局存款」,均非本院轄區 ,且被告乙○○、丙○○、丁○○、戊○○之住所地分屬臺灣新北地 方法院、臺灣基隆地方法院及臺灣臺北地方法院轄區,亦未 見當事人間有管轄之合意,故原告向無管轄權之本院起訴, 於法不合,本院爰依職權將本件移送於被繼承人住所地之臺 灣基隆地方法院。 三、依家事事件法第6條第1項前段,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10  日          家事第一庭 法 官 陳怡安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本裁定抗告,應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 繳納抗告費新臺幣1,000 元。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10  日                書記官 劉雅萍

2024-12-10

SLDV-113-家繼簡-27-20241210-1

輔宣
臺灣士林地方法院

輔助宣告

臺灣士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輔宣字第69號 聲 請 人 乙○○ 相 對 人 甲○○ 上列當事人間聲請輔助宣告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宣告甲○○(女,民國00年0月0日生,身分證統一編號:Z0000000 00)為受輔助宣告之人。 選定乙○○(女,民國00年0月00日生,身分證統一編號:Z000000 000)為甲○○之輔助人。 程序費用由甲○○負擔。   理 由 一、聲請意旨略以:聲請人乙○○係相對人甲○○之母親,相對人因 輕度智能不足,致其為意思表示、受意思表示或辨識其意思 表示效果之能力顯有不足,為此依民法第15條之1第1項、第 1113條之1及家事事件法第177條規定,聲請宣告相對人為受 輔助宣告之人,並提出戶籍謄本、汐止國泰綜合醫院診斷證 明書、親屬系統表及同意書為證。 二、對於因精神障礙或其他心智缺陷,致其為意思表示或受意思 表示,或辨識其意思表示效果之能力,顯有不足者,法院得 因本人、配偶、四親等內之親屬、最近一年有同居事實之其 他親屬、檢察官、主管機關或社會福利機構之聲請,為輔助 之宣告,民法第15條之1第1項定有明文。經查:  ㈠本院依家事事件法第178條第2項準用第167條第1項規定,於 民國113年10月17日在鑑定人即臺北市立聯合醫院陽明院區 精神科醫師方勇駿前訊問相對人時,相對人能正確記憶身分 證字號及切題回答,並自述在父親公司上班、薪水交由母親 即聲請人保管(本院卷第29至31頁)。嗣鑑定人依相對人之病 史、個人生活史、身體理學檢查、精神狀態檢查、日常生活 能力及心理衡鑑結果,鑑定結論認為:相對人之精神狀態診 斷為「輕度智能障礙」,其因上述診斷致為意思表示、受意 思表示、辨識其意思表示效果及管理處分自己財產之能力, 相較於一般人,均顯有不足,且預後固定,進步空間有限等 語,有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函覆之精神鑑定報告書可以參考( 本院卷第41至47頁)。  ㈡本院審酌相對人之心理衡鑑結果顯示其雖具備基本適應生活 環境及自我照顧技巧,但認知功能表現落於輕度智能不足程 度,較缺乏金錢管理能力而易受他人操縱,生活中多仰賴父 母協助決策(本院卷第47頁),且相對人不清楚自身金融帳戶 有多少存款,未曾使用提款卡,亦不知如何填寫存款單(本 院卷第46頁),經濟活動能力確有缺損,足認相對人已因前 述智能障礙致其為意思表示、受意思表示及辨識意思表示效 果之能力顯有不足,應准宣告為受輔助宣告之人。 三、受輔助宣告之人,應置輔助人;法院為輔助之宣告時,應依 職權就配偶、四親等內之親屬、最近一年有同居事實之其他 親屬、主管機關、社會福利機構或其他適當之人選定一人或 數人為輔助人;此觀民法第1113條之1第1項、第2項及第111 1條第1項規定即明。本院審酌相對人未婚、無子女,其同住 家屬為父親丙○○、母親即聲請人、祖父丁○○、祖母戊○○○, 均同意由聲請人擔任相對人之輔助人(本院卷第9至11頁), 堪信符合相對人之最佳利益,爰依前述規定選定之。 四、依家事事件法第177條第2項、第164條第2項,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10  日          家事第一庭 法 官 陳怡安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本裁定抗告,應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 繳納抗告費新臺幣1,000 元。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10  日                書記官 劉雅萍

2024-12-10

SLDV-113-輔宣-69-20241210-1

監宣
臺灣士林地方法院

監護宣告

臺灣士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監宣字第381號 聲 請 人 甲○○ 相 對 人 乙○○ 利害關係人 丙○○ 上列當事人間聲請變更為監護宣告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一、受輔助宣告之人乙○○(女,民國00年0月00日生,身分證統 一編號:Z000000000)變更為受監護宣告之人。 二、選定甲○○(女,民國00年00月0日生,身分證統一編號:Z00 0000000)為乙○○之監護人。 三、指定丙○○(女,民國00年0月0日生,身分證統一編號:Z000 000000)為會同開具財產清冊之人。 四、程序費用由乙○○負擔。   理 由 一、聲請意旨略以:聲請人甲○○係相對人乙○○之次女,相對人前 經法院裁定宣告為受輔助宣告之人,惟相對人現因阿茲海默 氏症致不能為意思表示、受意思表示或辨識其意思表示之效 果,為此依民法第14條第1項、第1110條、第1111條及家事 事件法第175條規定,聲請裁定變更相對人為受監護宣告之 人,並提出國民身分證影本、戶籍謄本、身心障礙證明、親 屬系統表及同意書為證。 二、對於因精神障礙或其他心智缺陷,致不能為意思表示或受意 思表示,或不能辨識其意思表示之效果者,法院得因本人、 配偶、四親等內之親屬、最近一年有同居事實之其他親屬、 檢察官、主管機關、社會福利機構、輔助人、意定監護受任 人或其他利害關係人之聲請,為監護之宣告,民法第14條第 1項定有明文。又受輔助宣告之人,法院認有受監護宣告之 必要者,得依聲請以裁定變更為監護宣告,亦為家事事件法 第175條第1項所明定。經查:  ㈠相對人前經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醫師鑑定有「中度失 智症」及其受失智症影響致其為意思表示、受意思表示、辨 識其意思表示效果之能力顯有不足,而經臺灣臺北地方法院 於111年3月28日以110年度監宣字第776號裁定宣告為受輔助 宣告之人及選定聲請人為相對人之輔助人(本院卷第43至46 頁),嗣相對人於112年9月27日再次鑑定後,取得第1類中度 身心障礙證明(本院卷第29頁),且據聲請人陳明相對人目前 無法正常對話、也不認得人等語(本院卷第47頁),故本件無 於鑑定人前訊問相對人之必要。  ㈡鑑定人即淡水馬偕紀念醫院精神科醫師胡敬和於113年10月18 日實施鑑定後,依相對人之過去生活疾病史、認知功能評估 測驗、身體及精神狀態檢查,鑑定結果認為:相對人因失智 症,在記憶力、定向力、判斷及解決問題能力、社區活動能 力、家居嗜好、自我照顧均已達重度障礙程度,且其對於鑑 定過程中所詢問之問題,大多無法切題回答,從回應內容顯 示其多半無法理解別人問題傳達之意思,故認定相對人目前 因重度失智導致認知功能退化,致不能為意思表示及受意思 表示,亦不能辨識其意思表示之效果,因此對於複雜事務之 理解、決策與獨立管理處分財產之能力皆難以執行;又相對 人之失智症認知功能障礙已經持續數年,身體狀況亦隨時間 持續退化,判斷其心智狀態應難以復原,建議為監護宣告等 語,有淡水馬偕紀念醫院函覆之鑑定報告書可以參考(本院 卷第59至65頁)。  ㈢本院審酌相對人於113年4月間接受認知功能評估測驗時,簡 短式智能評估(MMSE)為0分、臨床失智症評分量表(CDR)為3 分(本院卷第62頁),且於本件鑑定時確實有答非所問及隨口 答應以身分證與醫師交換新臺幣3,000元、以新臺幣10萬元 出售房屋予醫師等情況(本院卷第62至63頁),足認相對人之 失智症已由中度轉變為重度,致其無法辨識意思表示之效果 ,應准變更為受監護宣告之人。 三、受監護宣告之人,應置監護人;法院為監護之宣告時,應依 職權就配偶、四親等內之親屬、最近一年有同居事實之其他 親屬、主管機關、社會福利機構或其他適當之人選定一人或 數人為監護人,並同時指定會同開具財產清冊之人;此觀民 法第1110條及第1111條第1項規定即明。本院審酌相對人無 配偶(本院卷第23頁),尚生存之最近親屬為長女丁○○、長子 戊○○、次女即聲請人、三女丙○○,均同意由聲請人擔任相對 人之監護人及由丙○○擔任本件會同開具財產清冊之人(本院 卷第15至19、23至25、31至35頁),且聲請人已擔任相對人 之輔助人逾2年,並無不適任之情事,堪信上開人選符合相 對人之最佳利益,爰依前述規定選定之。 四、聲請人應於本件變更為監護宣告之裁定確定後,依民法第10 99條規定,會同丙○○於2個月內開具相對人之財產清冊,並 陳報本院。 五、程序費用負擔之依據:家事事件法第164條第2項。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10  日          家事第一庭 法 官 陳怡安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本裁定抗告,應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 繳納抗告費新臺幣1,000 元。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10  日                書記官 劉雅萍

2024-12-10

SLDV-113-監宣-381-20241210-1

輔宣
臺灣士林地方法院

輔助人辭任

臺灣士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輔宣字第118號 聲 請 人 甲○○ 相 對 人 乙○○ 利害關係人 丙○○ 上列當事人間聲請輔助人辭任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本件移送臺灣雲林地方法院。   理 由 一、關於輔助人辭任事件,專屬受輔助宣告之人住所地或居所地 法院管轄;法院受理家事事件之全部或一部不屬其管轄者, 除當事人有管轄之合意外,應依聲請或依職權以裁定移送於 其管轄法院;此為家事事件法第177條第1項第3款及第6條第 1項前段所明定。 二、本件聲請人甲○○聲請辭任相對人乙○○之輔助人,應專屬相對 人之住所地或居所地法院管轄;又相對人已於111年間遷離 本院轄區之北新醫院附設精神護理之家,改與共同輔助人丙 ○○同住在雲林縣,故聲請人向本院提出本件聲請,於法不合 ,本院爰徵詢聲請人意見後,依職權將本件移送於有管轄權 之臺灣雲林地方法院。 三、依家事事件法第6條第1項前段,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6   日          家事第一庭 法 官 陳怡安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本裁定抗告,應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 繳納抗告費新臺幣1,000 元。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6   日                書記官 劉雅萍

2024-12-06

SLDV-113-輔宣-118-20241206-1

家救
臺灣士林地方法院

訴訟救助

臺灣士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家救字第110號 聲 請 人 甲○○ 乙○○ 共 同 非訟代理人 周嘉鈴律師 相 對 人 丙○○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減輕或免除扶養義務事件,聲請人聲請訴訟救 助,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准予訴訟救助。   理 由 一、當事人無資力支出訴訟費用者,法院應依聲請,以裁定准予 訴訟救助,但顯無勝訴之望者,不在此限,民事訴訟法第10 7條定有明文。又無資力或因其他原因無法受到法律適當保 護者,得申請法律扶助;經法律扶助基金會分會准許法律扶 助之無資力者,其於訴訟或非訟程序中,向法院聲請訴訟救 助時,除顯無理由者外,應准予訴訟救助;此亦為法律扶助 法第13條第1項及第63條所明定。 二、本件當事人間請求減輕或免除扶養義務事件(本院113年度 家補字第766號),聲請人甲○○、乙○○主張無資力支出程序 費用,且經法律扶助基金會台北分會審查准予全部扶助,已 據提出財團法人法律扶助基金會台北分會准予扶助證明書以 為釋明,且本件請求形式審查尚非顯無理由,自應准予訴訟 救助。 三、依民事訴訟法第107條、法律扶助法第63條,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4   日          家事第一庭 法 官 陳怡安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本裁定抗告,應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 繳納抗告費新臺幣1,000 元。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4   日                書記官 劉雅萍

2024-12-04

SLDV-113-家救-110-20241204-1

家繼簡
臺灣士林地方法院

確認繼承權存在

臺灣士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家繼簡字第20號 原 告 甲○○ 乙○○ 丙○○ 丁○○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確認繼承權存在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本件移送臺灣基隆地方法院。   理 由 一、因繼承回復或繼承人間因繼承關係所生請求事件,得由繼承 開始時被繼承人住所地之法院或主要遺產所在地之法院管轄 ;法院受理家事事件之全部或一部不屬其管轄者,除當事人 有管轄之合意外,應依聲請或依職權以裁定移送於其管轄法 院;此為家事事件法第70條及第6條第1項前段所明定。 二、本件原告甲○○、乙○○、丙○○、丁○○起訴請求回復對於被繼承 人戊○○之繼承權,依前述規定,得由被繼承人住所地或主要 遺產所在地之法院管轄,且依原告提出之戶籍登記資料及土 地登記謄本,被繼承人生前設籍「臺北州基隆郡雙溪平林字 外平林三百四十二番地」(本院卷第41至43頁),所留遺產均 係新北市雙溪區土地(本院卷第59至109頁),核屬臺灣基隆 地方法院管轄區域;又本院於民國113年10月22日裁定命原 告補正被告之姓名、住居所及戶籍謄本,原告均未遵期補正 ,致無從認定本院為被告住所地之法院而有管轄權;從而, 原告向本院提起本件訴訟於法不合,本院爰依職權將本件移 送於有管轄權之臺灣基隆地方法院。 三、依家事事件法第6條第1項前段,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3   日          家事第一庭 法 官 陳怡安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本裁定抗告,應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 繳納抗告費新臺幣1,000 元。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3   日                書記官 劉雅萍

2024-12-03

SLDV-113-家繼簡-20-20241203-2

監宣
臺灣士林地方法院

監護宣告

臺灣士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監宣字第492號 聲 請 人 丁○○ 相 對 人 甲○○ 上列當事人間聲請監護宣告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一、宣告甲○○(男,民國00年0月00日生,身分證統一編號:Z00 0000000)為受監護宣告之人。 二、選定乙○○(女,民國00年0月00日生,身分證統一編號:Z00 0000000)為甲○○之監護人。 三、指定丙○○(男,民國00年0月00日生,身分證統一編號:Z00 0000000)為會同開具財產清冊之人。 四、程序費用由甲○○負擔。   理 由 一、聲請意旨:聲請人丁○○係相對人甲○○之胞妹,相對人因重度 智能障礙致不能為意思表示、受意思表示或辨識其意思表示 之效果,為此依民法第14條第1項、第1110條、第1111條及 家事事件法第164條規定,聲請宣告相對人為受監護宣告之 人,並提出身心障礙證明、戶籍謄本、親屬系統表及親屬同 意書為證。 二、對於因精神障礙或其他心智缺陷,致不能為意思表示或受意 思表示,或不能辨識其意思表示之效果者,法院得因本人、 配偶、四親等內之親屬、最近一年有同居事實之其他親屬、 檢察官、主管機關、社會福利機構、輔助人、意定監護受任 人或其他利害關係人之聲請,為監護之宣告,民法第14條第 1項定有明文。經查:  ㈠相對人於民國109年10月12日即經鑑定取得第1類極重度身心 障礙證明(本院卷第15頁),故本件無於鑑定人前訊問相對人 之必要。又鑑定人即臺北市立聯合醫院陽明院區精神科醫師 楊逸鴻於113年10月30日實施鑑定後,依相對人之生活史、 病史、身體檢查、神經學檢查及精神狀態檢查,鑑定結論認 為:相對人5歲前之發展正常,於5歲時因疑似罹患腦炎,整 體功能明顯退化,目前不具生活功能、社會功能、財經理解 能力、個人健康照顧能力、交通能力、獨立生活能力及社會 性,其大腦皮質之高等功能有嚴重障礙,臨床診斷為「失智 症;重度至極重度」,病因可能為某種「腦炎」,其因嚴重 之心智缺陷致不能為意思表示、受意思表示及辨識意思表示 之效果,亦不具管理財產之能力,且精神狀態無大幅進步之 可能,推斷符合監護宣告之資格等語,此有臺北市立聯合醫 院113年11月7日函覆之精神鑑定報告書可以參考(本院卷第 39至45頁)。  ㈡本院審酌相對人於臺北特殊學校國中部畢業後,因認知障礙 免服兵役,亦未曾工作,長年被安置在臺北市立陽明教養院 華岡院區,至113年10月30日本件鑑定時,大多時候仍無法 配合他人口語指令而動作,已不具有口語及肢體語言之表達 能力(本院卷第41至42頁),足認相對人確實已因前述心智缺 陷,致其不能為意思表示、受意思表示或辨識其意思表示之 效果,應准宣告為受監護宣告之人。 三、受監護宣告之人,應置監護人;法院為監護之宣告時,應依 職權就配偶、四親等內之親屬、最近一年有同居事實之其他 親屬、主管機關、社會福利機構或其他適當之人選定一人或 數人為監護人,並同時指定會同開具財產清冊之人;此觀民 法第1110條及第1111條第1項規定即明。本院審酌相對人未 婚、無子女,最近親屬為父親丙○○、母親乙○○、胞妹即聲請 人、胞弟戊○○,均同意由乙○○擔任相對人之監護人及丙○○擔 任本件會同開具財產清冊之人(本院卷第17、23、31至33、3 7頁),足認上開人選符合相對人之最佳利益,爰依前述規定 選定之。 四、乙○○應於本件裁定送達後,依民法第1099條規定,會同丙○○ 於2個月內開具相對人之財產清冊,並陳報本院。 五、依家事事件法第164條第2項,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2   日          家事第一庭 法 官 陳怡安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本裁定抗告,應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 繳納抗告費新臺幣1,000 元。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2   日           書記官 劉雅萍

2024-12-02

SLDV-113-監宣-492-20241202-1

監宣
臺灣士林地方法院

監護宣告

臺灣士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監宣字第467號 聲 請 人 乙○○ 相 對 人 丙○○ 利害關係人 甲○○ 上列聲請人聲請監護宣告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一、宣告丙○○(男,民國000年0月00日生,身分證統一編號:Z0 00000000)為受監護宣告之人。 二、選定乙○○(男,民國00年0月00日生,身分證統一編號:Z00 0000000)為丙○○之監護人。 三、指定甲○○(女,民國00年0月00日生,身分證統一編號:Z00 0000000)為會同開具財產清冊之人。 四、程序費用由聲請人負擔。   理  由 一、聲請意旨略以:聲請人乙○○係相對人丙○○之父親,相對人因 缺氧性腦病變,致其不能為意思表示、受意思表示或辨識其 意思表示之效果,為此依民法第14條第1項、第1110條、第1 111條及家事事件法第120條規定,聲請宣告相對人為受監護 宣告之人,並提出馬偕兒童醫院乙種診斷證明書、身心障礙 證明、戶口名簿、親屬系統表及親屬同意書為證。 二、對於因精神障礙或其他心智缺陷,致不能為意思表示或受意 思表示,或不能辨識其意思表示之效果者,法院得因本人、 配偶、四親等內之親屬、最近一年有同居事實之其他親屬、 檢察官、主管機關、社會福利機構、輔助人、意定監護受任 人或其他利害關係人之聲請,為監護之宣告,民法第14條第 1項定有明文。經查:  ㈠相對人於民國113年3月26日鑑定後取得第1類極重度身心障礙 (本院卷第25頁),且經醫師於113年7月19日開立診斷證明書 ,記載相對人無法言語(本院卷第23頁),故本件無於鑑定人 前訊問相對人之必要。又鑑定人即馬偕紀念醫院精神科醫師 邱于峻於民國113年10月18日實施鑑定後,依相對人之過去 生活疾病史、身體及精神狀態檢查,鑑定結果認為:相對人 之主要精神障礙為因缺氧性腦病變所引發之認知功能與心智 狀態缺損,目前有嚴重意識狀態改變,致其為意思表示、受 意思表示及辨識意思表示效果之能力缺乏,亦無管理處分自 己財產之能力,依一般醫學經驗判斷,此狀態應難以回復, 此有馬偕紀念醫院113年10月25日函覆之鑑定報告書可以參 考(本院卷第43至48頁)。  ㈡本院審酌相對人患有遺傳性溶血性貧血,因多年輸血引起脾 臟腫大,嗣於進行脾臟移除手術時大量出血致腦部缺氧,經 6個月治療出院後,對於鑑定人之問句已無任何言語表達, 對於家人或鑑定人之簡單指示亦無任何反應,僅對疼痛有少 許縮退肌肉反應(本院卷第47至48頁),足認相對人確實已無 意思表示及辨識意思表示效果之能力,應准宣告為受監護宣 告之人。 三、未成年人依民法第14條受監護之宣告者,適用成年人監護之 規定;受監護宣告之人,應置監護人;法院為監護之宣告時 ,應依職權就配偶、四親等內之親屬、最近一年有同居事實 之其他親屬、主管機關、社會福利機構或其他適當之人選定 一人或數人為監護人,並同時指定會同開具財產清冊之人; 此觀民法第1109條之2、第1110條及第1111條第1項規定即明 。本院考量相對人尚未成年,同住之最近親屬為父親即聲請 人、母親甲○○及年幼之胞弟丁○○(本院卷第36頁),且聲請人 、甲○○同意分別擔任相對人之監護人及會同開具財產清冊之 人(本院卷第17至21頁),堪認符合相對人之最佳利益,爰依 前述規定選定之。 四、聲請人應於本件裁定送達後,依民法第1099條規定,會同甲 ○○於2個月內開具相對人之財產清冊,並陳報本院。 五、程序費用負擔之依據:家事事件法第120條第2項、第104條 第3項。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2   日          家事第一庭 法 官 陳怡安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本裁定抗告,應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 繳納抗告費新臺幣1,000 元。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2   日                書記官 劉雅萍

2024-12-02

SLDV-113-監宣-467-20241202-1

監宣
臺灣士林地方法院

監護宣告

臺灣士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監宣字第608號 聲 請 人 甲○○ 相 對 人 乙○○ 住○○市○○區○○路0段00號0樓 上列當事人間聲請監護宣告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本件移送臺灣臺北地方法院。   理 由 一、關於聲請監護宣告事件,專屬應受監護宣告之人住所地或居 所地法院管轄;法院受理家事事件之全部或一部不屬其管轄 者,除當事人有管轄之合意外,應依聲請或依職權以裁定移 送於其管轄法院;此為家事事件法第164條第1項第1款、第6 條第1項前段所明定。 二、本件聲請人甲○○聲請裁定相對人乙○○為受監護宣告之人,依 前述規定,專屬相對人之人住所地或居所地法院管轄;又相 對人雖設籍在「臺北市○○區○○○路0段000巷00弄00號2樓」( 本院卷第17頁),然其受安置在「臺北市○○區○○路0段00號4 樓」,僅三節與家人團聚,此據聲請人陳明在卷(本院卷第2 1頁),足認相對人實際住居所非在本院轄區,且聲請人聲請 由鄰近相對人安置處所之臺北市立萬芳醫院進行精神鑑定, 本院爰徵詢聲請人之意見後,依職權將本件移送於有管轄權 之臺灣臺北地方法院。 三、依家事事件法第6條第1項前段,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2   日          家事第一庭 法 官 陳怡安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本裁定抗告,應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 繳納抗告費新臺幣1,000 元。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2   日                書記官 劉雅萍

2024-12-02

SLDV-113-監宣-608-20241202-1

臺灣士林地方法院

延長安置

臺灣士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護字第168號 聲 請 人 臺北市政府社會局 法定代理人 丙○○ 非訟代理人 丁○○ 受 安 置人 甲男 (個人資料詳卷) 法定代理人 乙男 (個人資料詳卷) 上列當事人間聲請延長安置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受安置人甲男自民國113年11月9日起繼續安置3個月。 程序費用由聲請人負擔。   理 由 一、聲請意旨:受安置人甲男之父親乙男過往多次以責打方式管 教甲男,民國113年5月再次因甲男偷竊金錢及不當回應而責 打甲男致全身多處瘀傷,聲請人乃於113年5月6日緊急保護 安置甲男,並經本院裁定繼續安置至113年11月8日。考量乙 男單獨養育甲男,家庭無其他親屬可提供甲男照顧與保護, 且甲男經評估具衝動特質,行為欠缺思慮及妥善因應問題方 式,持續以身心科就診及心理諮商予以協助,另安排乙男接 受親職教育課程提升相關知能,評估於甲男身心狀況、行為 議題改善及乙男之情緒控制能力、親職教養技巧提升前,甲 男返家仍有高度遭受不當管較之風險,為維護甲男之人身安 全,依兒童及少年福利與權益保障法第57條第2項規定聲請 繼續安置3個月,俾利後續處遇計畫進行及保障甲男之最佳 利益。 二、兒童及少年未受適當之養育或照顧,直轄市、縣(市)主管 機關應予保護、安置或為其他處置,必要時得進行緊急安置 ;緊急安置不得超過72小時,非72小時以上之安置不足以保 護兒童及少年者,得聲請法院裁定繼續安置,繼續安置以3 個月為限,必要時,得聲請法院裁定延長之,每次得聲請延 長3個月;此分別為兒童及少年福利與權益保障法第56條第1 項第1款、第57條第2項所明定。 三、聲請人主張前揭事實,業據提出戶籍資料、兒童少年保護個 案延長繼續安置法庭報告書、本院113年度護字第117號裁定 及心禾診所心理衡鑑報告單為憑。本院考量甲男之心理衡鑑 結果顯示,甲男在不論在何種區間或刺激速度之情況下,衝 動性反應皆較多,不排除有衝動的特徵(本院卷第28頁),推 估在情緒波動下,可能影響其衝動性表現,且根據社工觀察 及甲男陳述,甲男面對乙男時情緒感到緊繃,不排除有壓力 反應,建議穩定回診討論醫療需求或進行心理治療(本院卷 第28頁),現亦由聲請人安排個別心理諮商;又甲男、乙男 於本次安置期間之113年8月9日會面時,雙方幾乎未主動與 彼此互動、對話,嗣乙男聽聞甲男在機構內毀壞平板之事, 情緒憤怒責罵甲男,經社工協助後,乙男雖能恢復理性向甲 男道歉及說明憤怒原由,但仍無法以正向方式與甲男溝通, 致甲男情緒緊繃、難以妥善表達自身想法,為提升乙男之親 職知能,聲請人已安排乙男接受20小時親職教育,目前已完 成7小時(本院卷第20頁);佐以甲男以受安置人意願書表明 「願意繼續安置」、「有時候很害怕一些話題(發生什麼嚴 重的是要跟爸爸說)」(本院卷第37頁),足認甲男與乙男間 之親子互動關係仍有待改善,目前尚不宜結束安置,且乙男 經本院通知後,亦未對於本件聲請表示反對意見(本院卷第4 5至47頁),足認繼續安置符合甲男之利益,本件聲請應予准 許。  四、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2   日          家事第一庭 法 官 陳怡安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本裁定抗告,應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 繳納抗告費新臺幣1,000 元。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2   日                書記官 劉雅萍

2024-12-02

SLDV-113-護-168-20241202-1

本網站部分內容為 AI 生成,僅供參考。請勿將其視為法律建議。

聯絡我們:[email protected]

© 2025 Know9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