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連彩婷

共找到 173 筆結果(第 101-110 筆)

朴交簡
臺灣嘉義地方法院

公共危險

臺灣嘉義地方法院刑事簡易判決 113年度朴交簡字第428號 聲 請 人 臺灣嘉義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被 告 高勝雄 上列被告因公共危險案件,經檢察官聲請以簡易判決處刑(113 年度速偵字第1146號),本院判決如下:   主 文 高勝雄犯不能安全駕駛動力交通工具罪,處有期徒刑參月,如易 科罰金,以新臺幣壹仟元折算壹日。   犯罪事實及理由 一、高勝雄於民國113年11月11日20時30分許,在嘉義市東石鄉 縣道157線公路某處,飲用高粱酒150毫升後,仍騎乘車號00 0-000號普通重型機車欲返家。嗣因機車駕駛人未依規定戴 安全帽,於同日21時5分許,在嘉義市○○鄉○○村○○○000號前 ,為警攔截,當場承認犯不能安全駕駛動力交通工具罪,後 於同日21時29分,在嘉義市○○鄉○○村○○00號「嘉義縣警察局 朴子分局港墘派出所」,警察對其測試吐氣所含酒精濃度為 每公升0.25毫克。 二、證據名稱:(一)被告高勝雄於偵查之自白;(二)酒精測 定紀錄表、嘉義縣警察局舉發違反道路交通管理事件通知單 、查車籍、查駕駛。 三、核被告所為,係犯刑法第185條之3第1項第1款不能安全駕駛 動力交通工具罪。被告於有偵查權限之機關或公務員發覺其 不能安全駕駛動力交通工具犯行前,當場承認犯罪,自首並 接受裁判一情,此有調查筆錄存卷可考,爰依刑法第62條前 段減輕其刑。 四、爰以行為人之責任為基礎,並審酌一切情狀,尤注意刑法第 57條各款事項(詳卷),量處如主文所示之刑,及諭知易科 罰金之折算標準。 五、依刑事訴訟法第449條第1項前段、第3項、第454條第1項, 刑法第185條之3第1項第1款、第62條前段、第41條第1項前 段,刑法施行法第1條之1第1項,逕以簡易判決處刑如主文 。 六、如不服本判決,得自簡易判決送達之日起20日內,以書狀敘 述理由,向本庭提起上訴(須附繕本)。 七、本案經檢察官徐鈺婷聲請以簡易判決處刑。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1  月  29  日          朴子簡易庭  法 官 粘柏富 上列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判決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應附 繕本)。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1  月  29  日                 書記官 連彩婷 附記論罪之法條全文: 中華民國刑法第185條之3第1項第1款 駕駛動力交通工具而有下列情形之一者,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 得併科30萬元以下罰金: 一、吐氣所含酒精濃度達每公升零點二五毫克或血液中酒精濃度 達百分之零點零五以上。

2024-11-29

CYDM-113-朴交簡-428-20241129-1

交易
臺灣嘉義地方法院

過失傷害

臺灣嘉義地方法院刑事判決 113年度交易字第509號 公 訴 人 臺灣嘉義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被 告 范洪吉 上列被告因過失傷害案件,經檢察官提起公訴(112年度偵字第1 5183號),本院判決如下:   主 文 本件公訴不受理。   理 由 一、公訴意旨略以:被告范洪吉於民國112年5月15日20時許,在 嘉義縣水上鄉良都街某處,飲用不詳數量之高粱酒後,仍於 同日23時27分許,其駕駛執照吊扣期間,駕駛車號000-0000 號自用小客貨車,沿國道1號高速公路由南往北方向行駛, 駛至國道1號高速公路264.7公里處,本應注意汽車在行駛途 中,變換車道或超越前車時,應依標誌、標線、號誌指示, 並保持安全距離及間隔,而依當時情形,無不能注意之情事 ,竟疏未注意及此,自中線車道偏行,撞擊在外側車道由郭 ○嶸駕駛之車號0000-00號自用小客貨車,告訴人陳○元則駕 駛車號0000-00號自用小貨車撞擊范洪吉駕駛之自用小客貨 車(其餘撞擊上揭交通事故飛散物或護欄之駕駛人或車輛略 ),致陳○元受有左膝膕部挫傷韌帶半月板傷害。再於翌(1 6)日0時11分,在上揭交通事故地點,警察對范洪吉測試吐 氣所含酒精濃度為每公升0.66毫克(范洪吉犯不能安全駕駛 動力交通工具罪部分,業經本院判處罪刑確定)。案經陳○ 元訴由國道公路警察局第四公路警察大隊報告臺灣嘉義地方 檢察署檢察官偵查起訴,因認范洪吉涉犯道路交通管理處罰 條例第86條第1項第2款、刑法第284條前段之過失傷害罪嫌 。 二、按告訴乃論之罪,告訴人於第一審辯論終結前,得撤回其告 訴。案件有下列情形之一者,應諭知不受理之判決:三、告 訴或請求乃論之罪,未經告訴、請求或其告訴、請求經撤回 或已逾告訴期間。刑事訴訟法第161條第4項、第302條至第3 04條之判決,得不經言詞辯論為之,刑事訴訟法第238條第1 項、第303條第3款、第307條分別定有明文。 三、經查,本件告訴人陳○元指訴被告范洪吉犯過失傷害案件, 公訴意旨認范洪吉涉犯刑法第284條前段過失傷害罪嫌,依 刑法第287條前段規定,須告訴乃論。嗣陳○元於第一審辯論 終結前撤回告訴,有刑事撤回告訴狀附卷可稽,揆諸上揭規 定,爰不經言詞辯論,諭知不受理之判決。 四、據上論斷,應依刑事訴訟法第303條第3款、第307條,判決 如主文。 五、本案經檢察官蕭仕庸提起公訴,檢察官吳咨泓、蕭仕庸到庭 執行職務。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1  月  28  日          刑事第四庭  法 官 粘柏富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收受判決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書狀,並應 敘述具體理由;其未敘述上訴理由者,應於上訴期間屆滿後20日 內向本院補提理由書(均須按他造當事人之人數附繕本)「切勿 逕送上級法院」。告訴人或被害人如對於本判決不服者,應具備 理由請求檢察官上訴,其上訴期間之計算係以檢察官收受判決正 本之日期為準。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1  月  28  日                 書記官 連彩婷

2024-11-28

CYDM-113-交易-509-20241128-1

嘉簡
臺灣嘉義地方法院

竊盜

臺灣嘉義地方法院刑事簡易判決 113年度嘉簡字第1454號 聲 請 人 臺灣嘉義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被 告 陳金蓮 上列被告因竊盜案件,經檢察官聲請以簡易判決處刑(113年度 偵字第13169號),本院判決如下:   主 文 陳金蓮犯竊盜罪,處罰金新臺幣伍仟元,如易服勞役,以新臺幣 壹仟元折算壹日。   犯罪事實及理由 一、陳金蓮意圖為自己不法之所有,基於竊盜之犯意,於民國11 3年10月9日上午8時許,在嘉義縣○○鄉○○路00號前攤販,徒 手竊取劉○吟所有之灰色A字裙1件(市價新臺幣〈下同〉1,500 元,已實際合法發還)後離去。 二、證據名稱:(一)被告陳金蓮於偵查之供述;(二)證人即 告訴人劉○吟於偵查之指訴;(三)扣押筆錄、扣押物品目 錄表、收據、贓物認領保管單、照片。 三、核被告所為,係犯刑法第320條第1項竊盜罪。 四、爰以行為人之責任為基礎,並審酌一切情狀,尤注意刑法第 57條各款事項(詳卷),量處如主文所示之刑,及諭知易服 勞役之折算標準。犯罪所得已實際合法發還被害人(詳贓物 認領保管單),不予宣告沒收或追徵,附此敘明。 五、依刑事訴訟法第449條第1項前段、第3項、第454條第1項, 刑法第320條第1項、第42條第3項前段、第38條之1第1項但 書、第5項,刑法施行法第1條之1第1項,逕以簡易判決處刑 如主文。 六、不服本判決,得自簡易判決送達之日起20日內,以書狀敘述 理由,向本庭提起上訴(須附繕本)。 七、本案經檢察官簡靜玉聲請以簡易判決處刑。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1  月  28  日          嘉義簡易庭  法 官 粘柏富 上列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判決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應附 繕本)。告訴人或被害人如對於本判決不服者,應具備理由請求 檢察官上訴,其上訴期間之計算係以檢察官收受判決正本之日期 為準。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1  月  28  日                 書記官 連彩婷 附記論罪之法條全文: 中華民國刑法第320條 意圖為自己或第三人不法之所有,而竊取他人之動產者,為竊盜 罪,處5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50萬元以下罰金。 意圖為自己或第三人不法之利益,而竊佔他人之不動產者,依前 項之規定處斷。 前二項之未遂犯罰之。

2024-11-28

CYDM-113-嘉簡-1454-20241128-1

簡上
臺灣嘉義地方法院

廢棄物清理法

臺灣嘉義地方法院刑事判決 113年度簡上字第99號 上 訴 人 即 被 告 和榮興通運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許文燕 選任辯護人 王仁聰律師 阮紹銨律師 上列上訴人即被告因違反廢棄物清理法案件,不服本院嘉義簡易 庭中華民國113年7月10日113年度嘉簡字第868號刑事簡易判決( 提起公訴案號:臺灣嘉義地方檢察署檢察官109年度偵字第8123 號),提起上訴,管轄之第二審本院合議庭判決如下:   主 文 原判決關於和榮興通運有限公司犯罪所得沒收部分撤銷。   理 由 一、按被告經合法傳喚,無正當之理由不到庭者,得不待其陳述 ,逕行判決,刑事訴訟法第371條定有明文。本案上訴人即 被告和榮興通運有限公司(下稱被告)經合法傳喚,無正當 理由不到庭,有本院送達證書附卷可稽,爰不待其陳述,逕 行判決,先予敘明。 二、上訴意旨略以:共同被告林昆瑋固於警詢供述渠向被告繳交 利潤新臺幣(下同)10萬元,然被告並非林昆瑋之僱用人, 林昆瑋實係被告之靠行司機等節,業經最高法院112年度台 上字第242號民事裁定、臺灣高等法院高雄分院110年度勞上 字第18號民事判決認定在案,是林昆瑋因違反廢棄物清理法 案件,收取之運費,實與被告無關,被告未因本件違反廢棄 物清理法案件而有犯罪所得,爰提起上訴,請求撤銷原審判 決關於沒收部分。 三、按上訴得對於判決之一部為之。對於判決之一部上訴者,其 有關係之部分,視為亦已上訴。但有關係之部分為無罪、免 訴或不受理者,不在此限。上訴得明示僅就判決之刑、沒收 或保安處分一部為之,刑事訴訟法第348條定有明文。經查 ,被告不服原審判決提起上訴,於本院審判期日,明示僅就 原審判決之沒收上訴,對於原審判決認定之犯罪事實、所犯 之罪均不上訴等語(本院第二審卷第134頁、第163頁),是 本院審判範圍僅限於原審判決之沒收部分,其他相關犯罪事 實、證據及理由均引用第一審刑事簡易判決之記載。 四、按犯罪所得,屬於犯罪行為人者,沒收之,刑法第38條之1 第1項前段定有明文。經查,依公路法、汽車運輸業管理規 則、汽車運輸業審核細則等規定,經營汽車運輸業之資本額 、營業車輛及站、場設備,應合於汽車運輸業審核細則及公 路主管機關之規定,自然人難以自己之名義營運汽車運輸業 ,因此產生「靠行」制度。所謂「靠行」,乃指出資人以汽 車運輸業之名義購買車輛,並以該汽車運輸業名義營運,靠 行司機與靠行公司約定以靠行方式,將車輛所有權人登記為 靠行公司,但無使靠行公司取得實質所有權之意思,車輛仍 由靠行司機占有、使用,藉此營運獲利,並需負擔車輛相關 稅費及支出,自負盈虧,再按月交付約定之靠行費予靠行公 司,是靠行司機純係為自己之營業目的而提供勞務。觀諸被 告提出之108年和榮興交通應收帳款、華南商業銀行存摺內 頁、「車號:000-0000」,被告確將運費全額扣除曳引車貸 款、保險費、靠行費、停車費、ETC、油資、保養費等費用 後,將餘額全部給付林昆瑋,應堪認林昆瑋係被告之「靠行 司機」,被告非林昆瑋之僱用人無訛,最高法院112年度台 上字第242號民事裁定、臺灣高等法院高雄分院110年度勞上 字第18號民事判決同此認定確定在案。 五、綜上所述,林昆瑋因違反廢棄物清理法案件,收取之運費, 扣除依「靠行」契約須繳交之費用後,餘額既由林昆瑋收受 ,被告純因「靠行」契約而收受費用,堪認確未因本件違反 廢棄物清理法案件而有犯罪所得無訛。故上訴意旨指摘原審 判決關於沒收事項違法或不當,為有理由,本院自應撤銷原 審判決關於沒收之部分,復揆諸首揭規定,原審判決認定之 犯罪所得既然不屬於被告,自不得宣告沒收或追徵,附此說 明。 據上論斷,應依刑事訴訟法第455條之1第1項、第3項、第371條 、第369條第1項前段、第364條、第373條,判決如主文。   本案經檢察官陳睿明提起公訴,檢察官林仲斌、蕭仕庸到庭執行 職務。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1  月  27  日          刑事第四庭  審判長法 官 吳育汝                    法 官 孫偲綺                    法 官 粘柏富 上列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本件不得上訴。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1  月  27  日                    書記官 連彩婷

2024-11-27

CYDM-113-簡上-99-20241127-1

臺灣嘉義地方法院

賭博

臺灣嘉義地方法院刑事判決 113年度易字第580號 公 訴 人 臺灣嘉義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被 告 羅朝聰 上列被告因賭博案件,經檢察官提起公訴(112年度選偵字第52 號、113年度偵字第480號),本院裁定進行簡式審判程序,判決 如下:   主 文 羅朝聰犯圖利聚眾賭博罪,處有期徒刑參月,如易科罰金,以新 臺幣壹仟元折算壹日。緩刑貳年,並於判決確定之日起壹年內, 向公庫支付新臺幣參萬元。扣押之行動電話壹支、新臺幣壹萬元 均沒收。未扣押之犯罪所得新臺幣肆拾捌萬肆仟柒佰元沒收之, 於全部或一部不能沒收或不宜執行沒收時,追徵其價額。   事 實 一、羅朝聰意圖營利,基於以網際網路賭博、供給賭場、聚眾賭 博之犯意,自民國112年10月某日起至同年12月11日止,在 嘉義縣○○鄉○○村○○00○00號居所,持行動電話1支,經營地下 「今彩539」之賭博,接受賭客投注,若中彩,依約定之賠 率給付彩金,若未中彩,賭金則歸羅朝聰所有。期間江逸恩 先後向羅朝聰投注簽賭,扣除彩金後,羅朝聰獲得賭金共新 臺幣(下同)484,700元。 二、案經嘉義縣警察局移送臺灣嘉義地方檢察署檢察官偵查起訴 。   理 由 一、證據名稱:(一)被告羅朝聰於偵查、本院準備程序、審判 期日之自白;(二)證人賴奕佑、江逸恩於偵查之證述;( 三)本院搜索票、嘉義縣警察局刑事警察大隊搜索扣押筆錄 、扣押物品目錄表、收據、照片。 二、核被告所為,係犯刑法第266條第2項、第1項以網際網路賭 博罪、同法第268條圖利供給賭場、聚眾賭博罪。被告主觀 上基於單一之犯意,以數個舉動接續進行,而侵害同一法益 ,在時間、空間上有密切關係,依一般社會健全觀念,難以 強行分開,在刑法評價上,以視為數個舉動之接續實行,合 為包括之一行為予以評價,較為合理,依接續犯論以包括之 一罪。被告以一行為觸犯上揭三罪,為想像競合犯,依刑法 第55條規定,從一重之圖利聚眾賭博處斷。 三、爰以行為人之責任為基礎,並審酌一切情狀,尤注意刑法第 57條各款事項(詳卷),量處如主文所示之刑,及諭知易科 罰金之折算標準。 四、被告未曾因故意犯罪受有期徒刑以上刑之宣告,此有臺灣高 等法院被告前案紀錄表存卷可稽,經此教訓應知所警惕,信 無再犯之虞,本院認上開有期徒刑之宣告,以暫不執行為適 當,併宣告緩刑2年,以啟自新。又為促其記取教訓、避免 再犯,爰依刑法第74條第2項第4款規定,酌命被告於判決確 定之日起1年內,向公庫支付30,000元。 五、按供犯罪所用、犯罪預備之物或犯罪所生之物,屬於犯罪行 為人者,得沒收之。但有特別規定者,依其規定。犯罪所得 ,屬於犯罪行為人者,沒收之。但有特別規定者,依其規定 。前二項之沒收,於全部或一部不能沒收或不宜執行沒收時 ,追徵其價額,刑法第38條第2項、第38條之1第1項、第3項 定有明文。經查,扣押之行動電話1支、10,000元,分別係 供犯罪所用、犯罪預備之物,業經被告於偵查、本院準備程 序、審判期日供承綦詳,並有本院搜索票、嘉義縣警察局刑 事警察大隊搜索扣押筆錄、扣押物品目錄表、收據、照片存 卷可考,爰依刑法第38條第2項前段規定,宣告沒收之。至 於,被告犯罪所得之金額為484,700元,亦經被告偵查、本 院準備程序、審判期日供承綦詳,核與證人江逸恩於偵查之 證述大致相符,爰依刑法第38條之1第1項前段、第3項規定 ,宣告沒收及追徵。 據上論斷,應依刑事訴訟法第273條之1第1項、第299條第1項前 段、第310條之2、第454條第1項,刑法第266條第2項、第1項、 第268條、第41條第1項前段、第74條第1項第1款、第2項第4款、 第38條第2項前段、第38條之1第1項前段、第3項,刑法施行法第 1條之1第1項,判決如主文。 本案經檢察官張建強提起公訴,檢察官蕭仕庸到庭執行職務。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1  月  27  日          刑事第四庭  法 官 粘柏富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收受判決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書狀,並應 敘述具體理由;其未敘述上訴理由者,應於上訴期間屆滿後20日 內向本院補提理由書(均須按他造當事人之人數附繕本)「切勿 逕送上級法院」。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1  月  27  日                 書記官 連彩婷 附記論罪之法條全文: 中華民國刑法第266條 在公共場所或公眾得出入之場所賭博財物者,處5萬元以下罰金 。 以電信設備、電子通訊、網際網路或其他相類之方法賭博財物者 ,亦同。 前二項以供人暫時娛樂之物為賭者,不在此限。 犯第1項之罪,當場賭博之器具、彩券與在賭檯或兌換籌碼處之 財物,不問屬於犯罪行為人與否,沒收之。 中華民國刑法第268條 意圖營利,供給賭博場所或聚眾賭博者,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 得併科9萬元以下罰金。

2024-11-27

CYDM-113-易-580-20241127-1

交易
臺灣嘉義地方法院

公共危險

臺灣嘉義地方法院刑事判決 113年度交易字第352號 公 訴 人 臺灣嘉義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被 告 許德輝 上列被告因公共危險案件,經檢察官提起公訴(113年度偵字第7 364號),本院裁定進行簡式審判程序,判決如下:   主 文 許德輝犯不能安全駕駛動力交通工具罪,累犯,處有期徒刑玖月 。   事 實 一、許德輝於民國113年7月4日22時許,在嘉義縣○○鄉○○村○○○0 號之1住所,飲用高粱酒2杯後,騎乘牌照號碼MUG-8070號重 型機車上路。嗣因行車不穩,於113年7月5日7時許,在嘉義 縣○○鄉○○村○○○00○00號前,為警攔截發現其身上散發酒氣, 並於113年7月5日7時16分,對其測試吐氣所含酒精濃度為每 公升0.34毫克。 二、案經嘉義縣警察局中埔分局報告臺灣嘉義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偵查起訴。   理 由 一、證據名稱:(一)被告許德輝於偵查、本院準備程序、審判 期日之自白;(二)酒精測定紀錄表、嘉義縣警察局舉發違 反道路交通管理事件通知單、查駕駛、車輛詳細資料報表。 二、核被告所為,係犯刑法第185條之3第1項第1款不能安全駕駛 動力交通工具罪。被告前因公共危險案件,經本院以111年 度交易字第262號判處有期徒刑8月確定,甫於112年11月13 日執行完畢出監,有臺灣高等法院被告前案紀錄表在卷可稽 ,其受有期徒刑執行完畢後,五年以內故意再犯本案有期徒 刑以上之罪,為累犯,參酌司法院釋字第775號解釋意旨, 依刑法第47條第1項規定,裁量加重最低本刑。 三、爰以行為人之責任為基礎,並審酌一切情狀,尤注意刑法第 57條各款事項(詳卷),量處如主文所示之刑。 據上論斷,應依刑事訴訟法第273條之1第1項、第299條第1項前 段、第310條之2、第454條第1項,刑法第185條之3第1項第1款、 第47條第1項,刑法施行法第1條之1第1項,判決如主文。 本案經檢察官林仲斌提起公訴,檢察官蕭仕庸到庭執行職務。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1  月  27  日          刑事第四庭  法 官 粘柏富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收受判決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書狀,並應 敘述具體理由;其未敘述上訴理由者,應於上訴期間屆滿後20日 內向本院補提理由書(均須按他造當事人之人數附繕本)「切勿 逕送上級法院」。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1  月  27  日                 書記官 連彩婷 附記論罪之法條全文: 中華民國刑法第185條之3第1項第1款 駕駛動力交通工具而有下列情形之一者,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 得併科30萬元以下罰金: 一、吐氣所含酒精濃度達每公升零點二五毫克或血液中酒精濃度 達百分之零點零五以上。

2024-11-27

CYDM-113-交易-352-20241127-1

金訴
臺灣嘉義地方法院

違反洗錢防制法等

臺灣嘉義地方法院刑事判決 113年度金訴字第434號 公 訴 人 臺灣嘉義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被 告 黃昭明 上列被告因違反洗錢防制法等案件,經檢察官提起公訴(113年 度偵字第1468號),本院裁定進行簡式審判程序,判決如下:   主 文 黃昭明幫助犯洗錢防制法第十九條第一項之洗錢罪,處有期徒刑 伍月,併科罰金新臺幣參萬元,有期徒刑如易科罰金、罰金如易 服勞役,均以新臺幣壹仟元折算壹日。中華郵政股份有限公司義 竹郵局帳號「000-00000000000000」帳戶沒收之。   事 實 一、黃昭明預見將金融行庫存款帳戶提供與他人使用,可能幫助 他人從事詐欺取財、洗錢等犯罪,仍基於幫助他人實行詐欺 取財、洗錢犯行之間接故意,於民國112年9月上旬某日,將 其申設之中華郵政股份有限公司義竹郵局帳號「000-000000 00000000」號帳戶(下稱郵局帳戶)之網路銀行使用者代號 (含密碼),以通訊軟體「LINE」告知名籍不詳、名稱「玥 」之成年人,並依指示設定「約定轉入帳號」,以利大額匯 款。嗣「玥」所屬之犯罪組織成年成員意圖為自己或第三人 不法之所有,共同基於詐欺取財、洗錢之犯意聯絡,於附表 所示之時間,以附表所示之詐術,致附表所示之被害人陷於 錯誤,而於附表所示之時間,匯款如附表所示之金額,至黃 昭明郵局帳戶,款項旋遭轉匯提領一空,而隱匿特定犯罪所 得。   二、案經陳○渝、汪○華訴由嘉義縣警察局布袋分局報告臺灣嘉義 地方檢察署檢察官偵查起訴。   理 由 一、上揭犯罪事實,業經被告黃昭明於偵查、本院準備程序、審 判期日坦承不諱,核與證人即告訴人陳○渝、汪○華於偵查之 證述大致相符,並有中華郵政股份有限公司函暨附件「客戶 歷史交易清單」、「以局號帳號查詢客戶基本資料」、數位 採證同意書、勘驗報告、照片(即對話紀錄等)存卷可佐, 足認被告自白與事實相符,其幫助犯詐欺取財、洗錢犯行堪 以認定,應依法論科。至於,被告於辯論終結之日後,始提 出之臺灣南投地方檢察署檢察官112年度偵字第10204號起訴 書、臺灣南投地方法院113年度投金簡字第114號刑事簡易判 決,固堪認被告於112年8月18日受詐術而交付金錢,惟實難 認與本件被告於112年9月上旬某日提供帳戶予他人使用有何 關係,自無再開辯論之必要,或應諭知無罪之判決,附此敘 明。 二、按行為後法律有變更者,適用行為時之法律;但行為後之法 律有利於行為人者,適用最有利於行為人之法律,刑法第2 條第1項定有明文。經查,被告行為後,洗錢防制法第19條 第1項業於113年7月31日修正公布施行,經比較修正前洗錢 防制法第14條、第16條、(修正後)洗錢防制法第19條、第 23條結果,修正後之規定較有利於被告,依刑法第2條第1項 後段規定,應適用修正後洗錢防制法第19條第1項規定。核 被告所為,係犯刑法第30條第1項前段、(修正後)洗錢防 制法第19條第1項之幫助犯洗錢罪、刑法第30條第1項前段、 第339條第1項之幫助犯詐欺取財罪。公訴意旨認被告幫助犯 修正前洗錢防制法第14條第1項之洗錢罪嫌,容有誤會,惟 基本社會事實同一,爰依刑事訴訟法第300條規定,變更檢 察官所引應適用之法條如上述。被告以提供金融行庫存款帳 戶之幫助行為,同時幫助犯罪組織成年成員向附表所示之被 害人施用詐術並洗錢,為想像競合犯,應依刑法第55條規定 ,從一重幫助犯洗錢罪處斷。被告係幫助他人實行詐欺取財 、洗錢行為,為幫助犯,依刑法第30條第2項規定,按正犯 之刑減輕之。被告在偵查及本院審判中已自白犯洗錢行為, 依(修正後)洗錢防制法第23條第3項規定,減輕其刑,並 與前揭刑之減輕遞減之。  三、爰以行為人之責任為基礎,並審酌一切情狀,尤注意刑法第 57條各款事項,考量被告黃昭明始終坦承犯行,犯罪後之態 度尚佳,兼衡未與告訴人調解,犯罪所生之損害非低,末斟 酌犯罪行為人之品行(詳臺灣高等法院被告前案紀錄表)、 生活狀況(服務業)、智識程度(高職畢業),量處如主文 所示之刑,並諭知徒刑易科罰金、罰金易服勞役之折算標準 。 四、按供犯罪所用、犯罪預備之物或犯罪所生之物,屬於犯罪行 為人者,得沒收之。但有特別規定者,依其規定,刑法第38 條第2項定有明文。經查,被告將其申設之郵局帳戶提供予 名籍不詳之犯罪組織成年成員使用,嗣經該犯罪組織成年成 員持之犯本案詐欺取財、洗錢罪,堪認確係供犯罪所用之物 無誤,應依刑法第38條第2項規定宣告沒收,以免嗣後再供 其他犯罪使用。又檢察官執行沒收時,通知義竹郵局註銷該 帳戶即達沒收目的,因此認無再宣告追徵之必要。末無證據 足認被告與正犯朋分本案詐欺取財犯行之犯罪所得,或因提 供帳戶獲有對價,自無須宣告犯罪所得之沒收或追徵,特此 說明。   據上論斷,應依刑事訴訟法第273條之1第1項、第299條第1項前 段、第300條,洗錢防制法第19條第1項、第23條第3項前段,刑 法第2條第1項後段、第11條、第30條第1項前段、第2項、第339 條第1項、第55條、第41條第1項、第42條第3項、第38條第2項前 段,刑法施行法第1條之1第1項,判決如主文。    本案經檢察官謝雯璣提起公訴,檢察官蕭仕庸到庭執行職務。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1  月  27  日          刑事第四庭  法 官 粘柏富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收受判決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書狀,並應 敘述具體理由;其未敘述上訴理由者,應於上訴期間屆滿後20日 內向本院補提理由書(均須按他造當事人之人數附繕本)「切勿 逕送上級法院」。告訴人或被害人如對於本判決不服者,應具備 理由請求檢察官上訴,其上訴期間之計算係以檢察官收受判決正 本之日期為準。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1  月  27  日                 書記官 連彩婷 附記論罪之法條全文: 中華民國刑法第30條 幫助他人實行犯罪行為者,為幫助犯。雖他人不知幫助之情者, 亦同。 幫助犯之處罰,得按正犯之刑減輕之。 中華民國刑法第339條 意圖為自己或第三人不法之所有,以詐術使人將本人或第三人之 物交付者,處5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科或併科50萬元以下罰 金。 以前項方法得財產上不法之利益或使第三人得之者,亦同。 前二項之未遂犯罰之。 洗錢防制法第19條 有第二條各款所列洗錢行為者,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併科新臺幣一億元以下罰金。其洗錢之財物或財產上利益未達新 臺幣一億元者,處六月以上五年以下有期徒刑,併科新臺幣五千 萬元以下罰金。 前項之未遂犯罰之。 附表   編號 被害人 詐術 時間 金額(新臺幣) 1 陳○渝 於112年7月17日起至同年9月22日止,名籍不詳之犯罪組織成年成員先在網路上刊登投資廣告,陳○渝瀏覽後,以「LINE」加入名稱「AI選股-謝老師」之群組,嗣名籍不詳之犯罪組織成年成員再向陳○渝佯稱:下載「德盛證券」APP投資獲利云云,致其陷於錯誤。 112年9月22日11時57分許 185,560元 2 汪○華 於112年7月上旬某日起至同年9月26日止,名籍不詳之犯罪組織成年成員先在網際網路刊登廣告,汪○華瀏覽後,以「LINE」加入名稱「楊世光」、「金錢爆」之群組,嗣名籍不詳之犯罪組織成年成員再向汪○華佯稱:下載「恆富證券」APP投資獲利云云,致其陷於錯誤。 112年9月22日12時13分許 747,987元

2024-11-27

CYDM-113-金訴-434-20241127-1

臺灣嘉義地方法院

竊盜

臺灣嘉義地方法院刑事判決 113年度易字第896號 公 訴 人 臺灣嘉義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被 告 陳俊言 (現在法務部○○○○○○○○○○○執 行中) 上列被告因竊盜案件,經檢察官提起公訴(113年度偵字第7936 號),本院裁定進行簡式審判程序,判決如下:   主 文 陳俊言犯逾越門窗侵入住宅竊盜罪,累犯,處有期徒刑拾月。未 扣押之犯罪所得新臺幣貳佰元沒收之,於全部或一部不能沒收或 不宜執行沒收時,追徵其價額。   事 實 一、陳俊言意圖為自己不法之所有,基於逾越門窗侵入住宅竊盜 之犯意,於民國113年5月6日上午10時11分許,徒手攀爬遮 雨棚,開啟窗戶,侵入嘉義市○區○○街000巷0號蔡○容住所, 竊取蔡○容所有之金色飾品1批(品名、數量詳附表,已實際 合法發還)及新臺幣(下同)200元。 二、案經蔡○容訴由嘉義市政府警察局第一分局報告臺灣嘉義地 方檢察署檢察官偵查起訴。   理 由 一、證據名稱:(一)被告陳俊言於偵查、本院準備程序、審判 期日之自白;(二)證人即告訴人蔡○容於偵查之指訴;( 三)自願受搜索同意書、搜索扣押筆錄、扣押物品目錄表、 收據、被害報告單、贓物認領保管單;(四)照片。 二、核被告所為,係犯刑法第321條第1項第1款、第2款之逾越門 窗侵入住宅竊盜罪。被告前因竊盜案件,經臺灣臺南地方法 院以111年度易字第91號應執行判處有期徒刑8月確定,甫於 112年1月20日執行完畢出監,此有臺灣高等法院被告前案紀 錄表在卷可稽,其受有期徒刑執行完畢後,五年以內故意再 犯本案有期徒刑以上之罪,為累犯,參酌司法院釋字第775 號解釋意旨,依刑法第47條第1項規定,裁量加重最低本刑 。 三、爰以行為人之責任為基礎,並審酌一切情狀,尤注意刑法第 57條各款事項(詳卷),兼衡告訴人於本院準備程序、審判 期日之意見,量處如主文所示之刑。 四、按犯罪所得,屬於犯罪行為人者,沒收之。但有特別規定者 ,依其規定。前二項之沒收,於全部或一部不能沒收或不宜 執行沒收時,追徵其價額。犯罪所得已實際合法發還被害人 者,不予宣告沒收或追徵,刑法第38條之1第1項、第3項、 第5項定有明文。經查,被告徒手竊取蔡○容所有之金色飾品 1批、200元,業經前述認定綦詳,屬於被告之犯罪所得無訛 。除金色飾品1批已實際合法發還被害人(詳贓物認領保管 單),不予宣告沒收及追徵外,200元仍須依刑法第38條之1 第1項前段、第3項規定,宣告沒收及追徵。 據上論斷,應依刑事訴訟法第273條之1第1項、第299條第1項前 段、第310條之2、第454條第1項,刑法第321條第1項第1款、第2 款、第47條第1項、第38條之1第1項、第3項、第5項,刑法施行 法第1條之1第1項,判決如主文。 本案經檢察官呂雅純提起公訴,檢察官蕭仕庸到庭執行職務。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1  月  27  日          刑事第四庭  法 官 粘柏富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收受判決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書狀,並應 敘述具體理由;其未敘述上訴理由者,應於上訴期間屆滿後20日 內向本院補提理由書(均須按他造當事人之人數附繕本)「切勿 逕送上級法院」。告訴人或被害人如對於本判決不服者,應具備 理由請求檢察官上訴,其上訴期間之計算係以檢察官收受判決正 本之日期為準。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1  月  27  日                 書記官 連彩婷 附記論罪之法條全文: 中華民國刑法第321條第1項第1款、第2款 犯前條第1項、第2項之罪而有下列情形之一者,處6月以上5年以 下有期徒刑,得併科50萬元以下罰金: 一、侵入住宅或有人居住之建築物、船艦或隱匿其內而犯之。 二、毀越門窗、牆垣或其他安全設備而犯之。 附表 編號 品名 數量 1 戒指 1只 2 帶扣 1個 3 箔片 1片 4 項鍊錘 3個 5 項鍊珠 3個

2024-11-27

CYDM-113-易-896-20241127-1

聲自
臺灣嘉義地方法院

准許提起自訴

臺灣嘉義地方法院刑事裁定 113年度聲自字第16號 聲 請 人 林瑞英 代 理 人 林維信律師 被 告 楊平彬 上列聲請人因被告犯妨害名譽案件,不服臺灣高等檢察署臺南檢 察分署檢察長之駁回處分(113年度上聲議字第1321號;原不起 訴處分書案號:臺灣嘉義地方檢察署檢察官113年度偵字第5648 號),聲請准許提起自訴,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聲請駁回。   理 由 一、按告訴人不服上級法院檢察署檢察長或檢察總長認再議為無 理由而駁回之處分者,得於接受處分書後10日內委任律師提 出理由狀,向該管第一審法院聲請准許提起自訴,刑事訴訟 法第258條之1第1項定有明文。經查,本件聲請人即告訴人 林瑞英告訴被告楊平彬犯妨害名譽案件,前經臺灣嘉義地方 檢察署檢察官以113年度偵字第5648號為不起訴處分,聲請 人不服,聲請再議,後經臺灣高等檢察署臺南檢察分署檢察 長以113年度上聲議字第1321號認再議為無理由而駁回。再 於民國113年7月9日,臺灣高等檢察署臺南檢察分署處分書 送達於聲請人之同居人(113年度偵字第5648號偵查卷宗第2 1頁)等節,業據本院依職權調取上開案號卷宗核閱屬實。 聲請人於接受處分書後10日內之113年7月18日委任律師提出 理由狀,向本院聲請准許提起自訴,有本院收文章、刑事委 任狀在卷可考(本院卷第3頁、第29頁),揆諸前揭規定, 本件聲請合於法律上之程式,先予敘明。 二、聲請准許提起自訴意旨略以:詳如「刑事聲請准予提起自訴 狀」、「刑事准許提起自訴補充理由狀」所載。 三、聲請准許提起自訴意旨認被告楊平彬涉犯公然侮辱罪嫌,無 非以:(一)被告於112年4月27日本院111年度家繼訴字第5 5號言詞辯論期日結證,固以不公開法庭行之,惟法庭內尚 有法官、書記官、律師或第三人在場,足使多數人得以共見 共聞,應符「公然」意義;(二)被告之證述僅針對遺囑繼 承人之一(即聲請人),已逾爭執事項之範圍,非一時過激 失言,實係基於公然侮辱之犯意;(三)林坤生長期與父母 林川源、林何美經營家族事業,可證明聲請人是否「不孝」 ,非不必要調查之證據;(四)另被告之供述矛盾而不可採 ,應再調查其他證據(例如,被告之配偶),以明被告供述 之可信性,是偵查未完備,應准許提起自訴等語,資為論據 。經查: (一)按「刑法分則中公然二字之意義,祇以不特定人或多數人 得以共見共聞之狀況為已足」,則自不以實際上果已共見 共聞為必要,但必在事實上有與不特定人或多數人得以共 見或共聞之狀況方足認為達於公然之程度。所謂多數人係 包括特定之多數人在內(司法院釋字第145號解釋理由書 參照)。被告於112年4月27日本院111年度家繼訴字第55 號言詞辯論期日結證,此有言詞辯論筆錄存卷可考,而法 庭內有法官、書記官、通譯、律師或第三人在場,確係特 定之多數人,應符「公然」意義。 (二)惟觀諸上揭言詞辯論筆錄,「(被告林坤宏等4人訴代: 當天為何你會在這份代筆遺囑上簽名?過程?)證人楊平 彬:林何美拜託我,一開始我也是推辭,要她去找別人或 親戚,她說這是家務事,很丟臉,不想讓親戚知道,她要 辦遺囑。她說還沒有死,要先分一分,要去律師那裡辦遺 囑。還跟我說孝順的要分比較多,不孝的要分比較少,還 提到林坤宏跟太太很孝順,所以要分給他們比較多,我還 跟林何美說分財產就大家都分公平就好,為何要這樣,林 何美就說孝順的要分比較多,不孝的都只想拿財產而已, 像是林瑞英這樣。林何美說,她的錢被騙走很多,連醬油 拿去臺北賣,賣得的錢也都沒有拿給林何美。」,應認被 告確係依照林坤宏等四人之訴訟代理人之詢問,證述伊在 代筆遺囑見證之過程無訛,而「不孝的都只想拿財產而已 ,像是林瑞英這樣」係轉述「林何美之評論」,並非被告 之言論。被告僅係證述伊見證代筆遺囑之過程,顯難認被 告有何基於公然侮辱之犯意,陳述上揭侮辱言語。 (三)至於,聲請人欲聲請傳喚林坤生證言聲請人「孝順」云云 ,恐容有誤會,因聲請人是否「孝順」,與林何美曾否言 說「不孝的都只想拿財產而已,像是林瑞英這樣」等語, 顯係二事,蓋林坤生於上揭代筆遺囑時不在場,縱林坤生 認聲請人「孝順」,亦不足證明林何美未曾言說上揭言論 ,是林坤生顯係不必要調查之證據無訛,聲請准許提起自 訴意旨指摘原不起訴處分理由違背經驗法則、論理法則及 證據法則,容有誤解。 (四)按聲請准許提起自訴制度係對檢察官起訴裁量權之制衡, 仍須以偵查卷宗所存證據是否已符刑事訴訟法第251條第1 項規定「足認被告有犯罪嫌疑」應提起公訴之情形,並審 酌聲請人所指摘不利被告之事證是否未經檢察機關調查或 斟酌,或不起訴處分書所載理由有無違背經驗法則、論理 法則及證據法則,決定應否裁定准許提起自訴。刑事訴訟 法第258條之3第4項雖規定法院為裁定前,「得為必要之 調查」,揆諸前揭說明,裁定准許提起自訴仍屬對於檢察 官不起訴或緩起訴處分之「外部監督機制」,調查證據之 範圍,應以偵查中曾顯現之證據為限,不可就告訴人所新 提出之證據再為調查,亦不可蒐集偵查卷宗以外之證據, 否則將使法院身兼偵查機關,而有回復糾問制度之疑慮, 而違背刑事訴訟之控訴原則。末聲請准許提起自訴意旨固 聲請調查其他證據,惟參諸上揭說明,本院礙難採擇。 四、綜上所述,本院認原不起訴處分及駁回再議之處分,其採證 與認事,均無違背經驗及論理法則,且聲請人所指亦不足以 動搖原偵查檢察官關於事實之認定及處分之決定。從而,聲 請人聲請准許提起自訴為無理由,應予駁回。 五、依刑事訴訟法第258條之3第2項前段,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1  月  26  日          刑事第四庭  審判長法 官 吳育汝                    法 官 孫偲綺                    法 官 粘柏富 上列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本件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1  月  26  日                    書記官 連彩婷 附件:「刑事聲請准予提起自訴狀」、「刑事准許提起自訴補充 理由狀」

2024-11-26

CYDM-113-聲自-16-20241126-1

臺灣嘉義地方法院

毀棄損壞

臺灣嘉義地方法院刑事判決 113年度易字第757號 公 訴 人 臺灣嘉義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被 告 李長濱 上列被告因家庭暴力之毀棄損壞案件,經檢察官提起公訴(113 年度偵字第126號),本院判決如下:   主 文 本件公訴不受理。   理 由 一、公訴意旨略以:緣被告李長濱之配偶黃○珠係告訴人黃○碧之 姊(即二親等旁系血親、姻親),渠等共有嘉義縣○○鄉○○村 ○○號121之7房屋(未申請建物所有權第一次登記)及坐落之 嘉義縣○○鄉○○○段000地號(重測前)土地。嗣因分割共有物 發生紛争,李長濱竟基於毀損他人物品之犯意,接續於民國 112年12月16日12時許、同年月18日14時許,在前揭房屋前 之土地,以紅色噴漆「拆屋」、「分割」之文字及箭頭符號 ,汙損水泥地面,致令不堪用,足以生損害於共有人。案經 黃○碧訴由臺灣嘉義地方檢察署檢察官偵查起訴,因認李長 濱涉犯刑法第354條毀損他人物品罪嫌。 二、按告訴乃論之罪,告訴人於第一審辯論終結前,得撤回其告 訴。案件有下列情形之一者,應諭知不受理之判決:三、告 訴或請求乃論之罪,未經告訴、請求或其告訴、請求經撤回 或已逾告訴期間。刑事訴訟法第161條第4項、第302條至第3 04條之判決,得不經言詞辯論為之,刑事訴訟法第238條第1 項、第303條第3款、第307條分別定有明文。 三、經查,本件告訴人黃○碧指訴被告李長濱犯家庭暴力之毀棄 損壞案件,公訴意旨認李長濱涉犯刑法第354條毀損他人物 品罪嫌,依刑法第357條前段規定,須告訴乃論。嗣黃○碧於 第一審辯論終結前撤回告訴,有刑事撤回告訴狀附卷可稽, 揆諸上揭規定,爰不經言詞辯論,諭知不受理之判決。 四、據上論斷,應依刑事訴訟法第303條第3款、第307條,判決 如主文。 五、本案經檢察官張建強提起公訴,檢察官吳心嵐到庭執行職務 。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1  月  22  日          刑事第四庭  法 官 粘柏富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收受判決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書狀,並應 敘述具體理由;其未敘述上訴理由者,應於上訴期間屆滿後20日 內向本院補提理由書(均須按他造當事人之人數附繕本)「切勿 逕送上級法院」。告訴人或被害人如對於本判決不服者,應具備 理由請求檢察官上訴,其上訴期間之計算係以檢察官收受判決正 本之日期為準。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1  月  22  日                 書記官 連彩婷 附記論罪之法條全文: 中華民國刑法第354條 毀棄、損壞前二條以外之他人之物或致令不堪用,足以生損害於 公眾或他人者,處2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1萬5千元以下罰金 。

2024-11-22

CYDM-113-易-757-20241122-1

本網站部分內容為 AI 生成,僅供參考。請勿將其視為法律建議。

聯絡我們:[email protected]

© 2025 Know9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