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王美惠

共找到 250 筆結果(第 121-130 筆)

暫家護
臺灣彰化地方法院

暫時保護令

臺灣○○地方法院民事暫時保護令 113年度暫家護字第565號 聲 請 人 ○○○ 即被害人 相 對 人 ○○○ 聲請人聲請對相對人核發暫時保護令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一、相對人不得對下列之人實施身體、精神或經濟上之騷擾、控 制、脅迫或其他不法侵害之行為:被害人甲○○。 二、相對人不得對於被害人甲○○為下列聯絡行為:騷擾。 三、相對人應最少遠離下列場所至少一百公尺:被害人甲○○住居 所(地址:○○市○○區○○里○○○000號);被害人甲○○工作場所 (地址:○○市○○區○○街000號)。   理  由 一、聲請意旨略以:相對人為聲請人之夫。聲請人前陣子因疑似 感情外遇被相對人發現,因此兩造時常會產生爭執,聲請人 在○○工作,平時係由○○與○○通勤。聲請人於民國113年12月1 9日上班時與相對人就透過LINE傳訊息吵架,相對人表示不 想看到聲請人,所以聲請人向相對人表示欲尋短而未返家, 於是相對人駕車在外尋找,最後相對人返回住處發現聲請人 已在家,因此心生不滿,於同日21時45分在○○縣○○鄉○○村○○ ○街00巷0號兩造住處,相對人就駕車撞擊聲請人二姊所有之 自小客車,當時相對人有用言語攻擊汙辱聲請人,及徒手向 聲請人的右臉頰摑掌。相對人對聲請人實施不法侵害行為, 已發生家庭暴力事件,可認聲請人有繼續遭受相對人實施不 法侵害行為之急迫危險,為此依家庭暴力防治法之規定,聲 請核發該法第14條第1項第1、2、4款內容之暫時保護令等語 。 二、按法院核發暫時保護令或緊急保護令,得不經審理程序;法 院為保護被害人,得於通常保護令審理終結前,依聲請核發 暫時保護令;法院核發暫時保護令或緊急保護令時,得依聲 請或依職權核發家庭暴力防治法第14條第1項第1款至第7款 第12款至第14款及第16款之命令,同法第16條第1項、第2項 、第3項分別定有明文。又保護令之核發,本質上屬民事事 件,仍應提出證據證明,惟因考量家庭暴力防治法之立法意 旨、為貫徹該法『讓被害人安居家庭中』之立法精神、及阻止 施暴者繼續對受虐者為不法侵害行為,乃依非訟事件之法理 ,以較寬鬆之『自由證明』法則,取代『嚴格證明』法則,即聲 請人仍須提出『優勢證據』證明家庭暴力發生及相對人有繼續 為家庭暴力之危險。再上開所謂『優勢證據』係指證據能證明 發生之可能大於不發生之可能,並未明確要求證據證明力達 到『明確可信』標準、或刑事案件之『無合理懷疑』之標準。綜 上,聲請人聲請核發保護令,僅須提出『優勢證據』,使法院 得生較強固心證信其主張之家庭暴力事實、且有繼續受害之 虞為真,合先敍明。 三、經查,相對人為聲請人之夫,聲請人遭受相對人對其實施身 體上及精神上之不法侵害行為,有再受家庭暴力之急迫危險 等情,業據其提出戶籍資料、家庭暴力通報表、警詢筆錄、 現場照片和傷勢照片為證,堪認聲請人之主張為真實。 四、本件聲請,足認聲請人已釋明有合理之理由堪信已發生家庭 暴力事件,聲請人有繼續遭受相對人實施不法侵害行為,且 係處於急迫危險之情況,本院認為核發如主文所示內容之暫 時保護令為適當,爰裁定如主文。 五、本院將繼續進行通常保護令事件之審理程序。聲請人或相對 人若對本院所核發之暫時保護令有不服,或有不同意見,得 於本院審理通常保護令之期間,隨時以書狀向本院提出陳述 ,且得於審理程序自行偕同證人到庭證述,或提出有利於己 之證據以供調查。又相對人如有違反本保護令內容之行為, 依家庭暴力防治法第61條規定,為違反保護令罪,可處3年 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科或併科新臺幣10萬元以下罰金,附 此敘明。 六、依家庭暴力防治法第16條第1項、第3項,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26  日          家事法庭 法   官 王美惠 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本裁定抗告,須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 本裁定自核發時起生效,於聲請人撤回通常保護令之聲請、法院 審理終結核發通常保護令或駁回聲請時,失其效力。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26  日               書 記 官 林子惠 附註: 一、依家庭暴力防治法第15條第1項規定本保護令自核發時起生 效。 二、家庭暴力防治法第61條:   違反法院依第十四條第一項、第十六條第三項或依第六十三 條之一第一項準用第十四條第一項第一款、第二款、第四款 、第十款、第十三款至第十五款及第十六條第三項所為之下 列裁定者,為違反保護令罪,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 科或併科新臺幣十萬元以下罰金:  1.禁止實施家庭暴力。  2.禁止騷擾、接觸、跟蹤、通話、通信或其他非必要之聯絡行 為。  3.遷出住居所。  4.遠離住居所、工作場所、學校或其他特定場所。  5.完成加害人處遇計畫。  6.禁止未經被害人同意,重製、散布、播送、交付、公然陳列 ,或以他法供人觀覽被害人之性影像。  7.交付或刪除所持有之被害人性影像。  8.刪除或向網際網路平臺提供者、網際網路應用服務提供者或 網際網路接取服務提供者申請移除已上傳之被害人性影像。

2024-12-26

CHDV-113-暫家護-565-20241226-1

家護
臺灣彰化地方法院

通常保護令

臺灣彰化地方法院民事通常保護令 113年度家護字第1156號 聲 請 人 ○○○ 相 對 人 ○○○ 聲請人聲請對相對人核發通常保護令事件,前經本院於通常保護 令審理終結前依職權核發暫時保護令(113年度暫家護字第477號 ),裁定如下:   主  文 一、相對人不得對下列之人實施身體、精神或經濟上之騷擾、控 制、脅迫或其他不法侵害之行為:被害人甲○○;被害人子女 (○○○、○○○、○○○、○○○)。 二、相對人不得對於被害人甲○○及被害人子女(○○○、○○○、○○○、 ○○○)為下列聯絡行為:騷擾、跟蹤。 三、相對人應於民國115年10月31日前完成下列處遇計畫:1.戒 酒癮團體,每兩週一次,為期六個月,增加相對人戒酒動機 ,減少因酒精造成的危害,共計12次。2.認知輔導團體,每 兩週一次,為期六個月,學習與家人的相處技巧,共計12次 。(以上實際處遇執行時間之調配得由執行機關或機構視情 形彈性調整。) 四、本保護令之有效期間為二年。   理  由 一、聲請意旨略以:相對人為聲請人之夫。聲請人於民國113年   10月10日22時許在彰化縣○○鄉○○路○段000巷00弄0號兩造住 處內遭相對人毆打成傷,相對人當時酒醉後就在房間廁所捏 聲請人的胸部,聲請人有說很痛不要用,相對人便開始生氣 亂罵聲請人破麻、三字經等等,後來回到床上時,相對人就 大力踢聲請人腰部,大約踢到第三次時,聲請人便開始踢回 去,後來兩造都跌到床底下,相對人就徒手出拳打聲請人頭 部、臉部,聲請人因要自我防衛便咬相對人,相對人就動手 掐聲請人脖子,兩造開始拉扯,聲請人有把相對人抓傷,聲 請人當時已經快無法呼吸,有大喊女兒求救,相對人看見女 兒過來便停手了。相對人一個月平均有三次家暴,沒打聲請 人時,就是打罵小孩。相對人每天都會罵聲請人是「破麻」 ,動不動就會對聲請人及小孩說要讓我們死,或是拿椅子摔 小孩。兒子○○○曾被相對人用腳踩過,另一個兒子○○○也曾被 相對人很大力的打屁股,有很明顯手掌印。相對人對聲請人 實施不法侵害行為,已發生家庭暴力事件,可認聲請人有繼 續遭受相對人實施不法侵害行為之危險,為此依家庭暴力防 治法之規定,聲請核發該法第14條第1項第1、2、3、10款內 容之保護令等情。 二、相對人答辯略以:(法官問:對本件聲請及聲請人警詢、本 院所述,有何意見?)我們公司沒有宿舍,我們只有外籍宿 舍。其他沒有意見。 三、按法院於審理終結後,認有家庭暴力之事實且有必要者,應 依聲請或依職權核發包括下列一款或數款之通常保護令,家 庭暴力防治法第14條第1項定有明文。 四、經查,聲請人主張相對人為其夫,其遭受相對人實施身體及 精神上之不法侵害行為,有再受家庭暴力之危險等情,業據 聲請人於警詢及本院訊問時陳述明確,有警詢筆錄、本院訊 問筆錄在卷可按,並有全戶戶籍資料、家庭暴力通報表、秀 傳紀念醫院診斷證明書影本、兩造對話紀錄等件在卷可證; 相對人則對聲請人之聲請表示沒有意見;堪認聲請人之主張 為真實。 五、次查,本院依職權委託彰化縣政府對相對人為審前鑑定,結 果略以:「....八、綜合心理社會和精神評估其家庭暴力危 險度描述:....1.綜合描述:....綜合評估,經由各項家庭 暨社會功能評估,相對人目前獨居,與弟弟關係尚可,時 常見面聊天。與被害人目前分居,於會談中指責被害人的金 錢使用方式,認為是經濟 因素以及被害人激怒自己才會發 生衝突。目前工作穩定,有經濟壓力,平時少參與社交活動 ,面對壓力無明確因應方式。就精神狀態評估,相對人於會 談當下情緒穩定。相對人否認過去有幻覺、妄想、憂鬱、躁 症、失眠等相關症狀,相對人有酒精使用障 礙症。人格特 質部分,相對人無明顯反社會行為,但在會談中外歸因,淡 化且合理化 自身行為。目前無自傷危險性。綜合上述評估 及相對人在晤談中的表現及言談,考量 相對人持續有飲酒 行為,對於衝突外歸因,淡化並合理化自身攻擊行為,評估 相對人 屬於高度家庭暴力危險群。2.相對人可能屬於高家 庭暴力危險群。九、建議處遇計畫:相對人基於上述的評估 與檢查,建議目前應該完成1.戒酒癮團體,每兩週一次,為 期六個月,增加相對人戒酒動機,減少因酒精造成的危害, 共計12次。2. 認知輔導團體,每兩週一次,為期六個月, 學習與家人的相處技巧,共計12次。」等語,有彰化縣政府 回函暨審前鑑定報告書在卷可憑。另此部分內容之保護令, 係依家庭暴力防治法第14條第1項第10款規定核發,相對人 應依主管機關即彰化縣政府通知之執行時間、地點報到並接 受處遇,若有違反者,構成家庭暴力防治法第61條第5款之 違反保護令罪,特予敘明。 六、本件因被害人遭受相對人對其實施身體及精神上之不法侵害 行為,被害人有繼續遭受相對人實施不法侵害行為之危險, 本院參酌兩造之身心狀況、陳述之內容、家暴處遇審前鑑定 ,以及聲請人遭受家庭暴力之程度,認為核發如主文所示內 容之保護令為適當,爰裁定如主文。又聲請人聲請家庭暴力 防治法第14條第1項第3款遷出令部分,相對人於暫時保護令 核發後已遷出被害人住居所、且已將全部鑰匙交還被害人, 此有本院電話紀錄在卷可查,是此部分本院無再次於主文諭 知之必要,併予敘明。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26  日          家事法庭 法   官 王美惠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本裁定抗告,須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 本院前所核發之113年度暫家護字第477號暫時保護令,自本保護 令核發時起失其效力。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26  日               書 記 官 林子惠 附註: 一、依家庭暴力防治法第15條第1項規定本保護令自核發時起生 效。 二、家庭暴力防治法第61條:   違反法院依第十四條第一項、第十六條第三項或依第六十三 條之一第一項準用第十四條第一項第一款、第二款、第四款 、第十款、第十三款至第十五款及第十六條第三項所為之下 列裁定者,為違反保護令罪,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 科或併科新臺幣十萬元以下罰金:  1.禁止實施家庭暴力。  2.禁止騷擾、接觸、跟蹤、通話、通信或其他非必要之聯絡行 為。  3.遷出住居所。  4.遠離住居所、工作場所、學校或其他特定場所。  5.完成加害人處遇計畫。  6.禁止未經被害人同意,重製、散布、播送、交付、公然陳列 ,或以他法供人觀覽被害人之性影像。  7.交付或刪除所持有之被害人性影像。  8.刪除或向網際網路平臺提供者、網際網路應用服務提供者或 網際網路接取服務提供者申請移除已上傳之被害人性影像。

2024-12-26

CHDV-113-家護-1156-20241226-1

家護
臺灣彰化地方法院

通常保護令

臺灣彰化地方法院民事通常保護令 113年度家護字第1250號 聲 請 人 ○○○ 即被害人 相 對 人 ○○○ 上列聲請人聲請對相對人核發暫時保護令事件,經本院准予核發 (113年度暫家護字第471號),視為有通常保護令之聲請,本院 裁定如下:  主  文 一、相對人不得對下列之人實施身體、精神或經濟上之騷擾、控 制、脅迫或其他不法侵害之行為:被害人乙○○;被害人子女 (兒子○○○)。 二、相對人不得對於被害人乙○○及被害人子女(兒子○○○)為下列 聯絡行為:騷擾、接觸、跟蹤、通話、通信。 三、相對人應於民國115年6月30日前完成下列處遇計畫:門診戒 癮治療(酒精)18次,每2週1次。(以上實際處遇執行時間之 調配得由執行機關或機構視情形彈性調整。) 四、本保護令之有效期間為二年。     理  由 一、聲請意旨略以:相對人為聲請人之夫。聲請人於民國113年   11月5日17時許下班回到彰化縣○○鄉○○村○○路○段00號之1住 處,相對人酒後就對聲請人大小聲和罵三字經「沒路用、幹 你娘、我活不過今年」等語,相對人還拿酒潑聲請人,並徒 手打聲請人之手腳,及要趕聲請人出門,兒子○○○聽到兩造 爭執聲就下樓制止相對人,相對人就作勢要打兒子,父子倆 就發生言語及動作上之衝突。相對人對聲請人實施不法侵害 行為,已發生家庭暴力事件,可認聲請人有繼續遭受相對人 實施不法侵害行為之危險,為此依家庭暴力防治法之規定, 聲請核發該法第14條第1項第1、2、10款內容之保護令等語 。 二、按法院於審理終結後,認有家庭暴力之事實且有必要者,應 依聲請或依職權核發包括下列一款或數款之通常保護令,家 庭暴力防治法第14條第1項定有明文。 三、經查,聲請人主張相對人為其夫,聲請人遭受相對人對其實 施身體及精神上之不法侵害行為,有再受家庭暴力之危險等 情,業據聲請人於警詢及本院訊問時陳述甚明,並提出戶籍 資料、家庭暴力通報表、現場照片、兒子受傷照片、警察密 錄器錄影光碟為證,相對人經本院合法通知未到庭亦未以書 狀陳述意見,堪認聲請人之主張為真實。 四、次查,本院依職權委託彰化縣政府對相對人為審前鑑定,結 果略以:「....相對人未到場接受家庭暴力相對人裁定前鑑 定,依據『法院核發家庭暴力加害人處遇計畫保護令參考作 業要點』及『家庭暴力加害人處遇計畫規範』第五條、第七條 與第八條規定可逕依檢送相對人之相關資料,進行書面鑑定 並完成處遇計畫建議書。依法院檢送之相關資料,彰院毓家 雅113家護字第1250號,相對人係聲請人(即被害人)之先生 ,過往天天飲酒,飲酒後常對被害人大小聲。此次家庭暴力 事件發生於000年00月0日21時,發生地點:住居所,相對人 甲○○因酗酒心情不佳,於是喝完酒後對被害人大小聲、罵三 字經、拿酒潑被害人並攻擊傷害,被害人兒子○○○制止後, 相對人轉對被害人兒子攻擊並言語辱罵。依綜合資料評估, 此次家庭暴力發生可能與相對人飲酒問題有關,相對人對被 害人有精神及肢體暴力之情形。就書面資料綜合評估後,相 對人應屬於中高程度之家庭暴力危險性,為助其家庭暴力認 知及行為改善,建議李姓相對人應接受下列處遇:門診戒癮 治療(酒精)18次,每2週1次。」等語,有彰化縣政府函文暨 審前鑑定報告書在卷可憑。另此部分內容之保護令,係依家 庭暴力防治法第14條第1項第10款規定核發,相對人應依主 管機關即彰化縣政府通知之執行時間、地點報到並接受處遇 ,若有違反者,構成家庭暴力防治法第61條第5款之違反保 護令罪,特予敘明。 五、本件因被害人遭受相對人對其實施精神上之不法侵害行為, 被害人有繼續遭受相對人實施不法侵害行為之危險,本院參 酌兩造之身心狀況、陳述之內容、家暴處遇審前鑑定,以及 被害人遭受家庭暴力之程度,認為核發如主文所示內容之保 護令為適當,爰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26  日          家事法庭 法   官 王美惠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本裁定抗告,須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 本院前所核發之113年度暫家護字第471號暫時保護令,自本保護 令核發時起失其效力。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26  日               書 記 官 林子惠 附註: 一、依家庭暴力防治法第15條第1項規定本保護令自核發時起生 效。 二、家庭暴力防治法第61條:   違反法院依第十四條第一項、第十六條第三項或依第六十三 條之一第一項準用第十四條第一項第一款、第二款、第四款 、第十款、第十三款至第十五款及第十六條第三項所為之下 列裁定者,為違反保護令罪,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 科或併科新臺幣十萬元以下罰金:  1.禁止實施家庭暴力。  2.禁止騷擾、接觸、跟蹤、通話、通信或其他非必要之聯絡行 為。  3.遷出住居所。  4.遠離住居所、工作場所、學校或其他特定場所。  5.完成加害人處遇計畫。  6.禁止未經被害人同意,重製、散布、播送、交付、公然陳列 ,或以他法供人觀覽被害人之性影像。  7.交付或刪除所持有之被害人性影像。  8.刪除或向網際網路平臺提供者、網際網路應用服務提供者或 網際網路接取服務提供者申請移除已上傳之被害人性影像。

2024-12-26

CHDV-113-家護-1250-20241226-1

家護
臺灣彰化地方法院

通常保護令

臺灣彰化地方法院民事通常保護令 113年度家護字第1064號 聲 請 人 彰化縣警察局和美分局 法定代理人 洪再德 代 理 人 曾淵宏 被 害 人 ○○○ 相 對 人 ○○○ 上列聲請人聲請對相對人核發緊急保護令事件,經本院准予核發 (113年度司緊家護字第20號),視為有通常保護令之聲請,本 院裁定如下:   主 文 一、相對人不得對下列之人實施身體、精神或經濟上之騷擾、控 制、脅迫或其他不法侵害之行為:被害人乙○○及被害人子女 ○○○、○○○。 二、相對人不得對於被害人乙○○及被害人子女○○○、○○○為下列聯 絡行為:騷擾;接觸;跟蹤;通話;通信。 三、相對人應最少遠離下列場所至少一百公尺:被害人乙○○之住 居所(地址:彰化縣○○鎮○○街00號4樓、彰化縣○○鎮○○路000 號);被害人乙○○之工作場所(○○○、地址:彰化縣○○鎮○○ 路○段000號)。 四、相對人應於民國115年11月30日前完成下列處遇計畫:1.戒 酒癮團體,每兩週一次,為期十二個月,增加相對人戒酒動 機,減少因酒精造成的危害,共計24次。2.認知輔導團體, 每兩週一次,為期六個月,學習與家人的相處技巧,共計12 次。(以上實際處遇執行時間之調配得由執行機關或機構視 情形彈性調整。) 五、本保護令之有效期間為二年。     理 由 一、聲請意旨略以:被害人乙○○與相對人甲○○為母子關係,相對 人於民國113年8月18日上午7時許返家,因家人未接電話無 法進門,故從樓下早餐店後門進入至被害人套房門口敲門, 待被害人開門後,復與其發生爭執及推擠拉扯,致被害人手 肘瘀青、家具摔壞。嗣被害人子女○○○、○○○起床查看,○○○ 並上前阻止相對人,遭相對人掐脖子,經掙脫後,相對人復 稱要拿菜刀,被害人及其子女聽聞後衝回房間將門反鎖並報 警,相對人持續在門外叫囂並手持物品敲打房門,直至警方 到場。因相對人對於被害人確施以不法侵害,已發生家庭暴 力事件,可認被害人有繼續遭受相對人實施不法侵害行為之 急迫危險,聲請人為被害人之轄區警局,為此依家庭暴力防 治法之規定,聲請核發緊急保護令等情。 二、相對人答辯略以:對緊急保護令沒有意見。我沒有拿菜刀, 我有推倒的是我弟弟○○○。 三、按法院於審理終結後,認有家庭暴力之事實且有必要者,應 依聲請或依職權核發包括下列一款或數款之通常保護令,家 庭暴力防治法第14條第1項定有明文。 四、經查,聲請人主張上開事實業據聲請人提出警詢筆錄、家庭 暴力通報表、兒童少年保護通報表、診斷證明書、照片數幀 、戶籍資料查詢表等件影本為證。相對人則表示對緊急保護 令沒有意見,餘則以前詞置辯。本院審酌上開事證,堪認聲 請人之主張為真實。 五、次查,本院依職權委託彰化縣政府對相對人為審前鑑定,結 果略以:「....八、綜合心理社會和精神評估其家庭暴力危 險度描述:....1.綜合描述:....綜合評估,經由各項家庭 暨社會功能評估,相對人目前與父親及爺爺同住,自述與 被害人及弟弟妹妹關係疏離,認為自己長期受不合理對待而 累積負面情緒,與父親關係較佳。相對人會找朋友聊天、喝 酒,面對壓力無明確因應方式。就精神狀態評估,相對人於 會談當下情緒穩定。相對人否認過去有幻覺、妄想、憂鬱、 躁症、失眠等相關症狀,懷疑相對人有酒精使用障礙症。人 格特質部分,相對人無明顯反社會行為,但在會談中外歸因 ,淡化且合理化自身行為。目前無自傷危險性。綜合上述評 估及相對人在晤談中的表現及言談,考量相對人持續外歸因 ,淡化並合理化自身行為,評估相對人屬於高度家庭暴力危 險群。2.相對人可能屬於低高家庭暴力危險群。九、建議處 遇計畫:相對人基於上述的評估與檢查,建議目前應該完成 1.戒酒癮團體,每兩週一次,為期十二個月,增加相對人戒 酒動機,減少因酒精造成的危害,共計24次。2.認知輔導團 體,每兩週一次,為期六個月,學習與家人的相處技巧,共 計12次。」等語,有彰化縣政府回函暨審前鑑定報告書在卷 可憑。另此部分內容之保護令,係依家庭暴力防治法第14條 第1項第10款規定核發,相對人應依主管機關即彰化縣政府 通知之執行時間、地點報到並接受處遇,若有違反者,構成 家庭暴力防治法第61條第5款之違反保護令罪,特予敘明。 六、本件因被害人遭受相對人對其實施家庭暴力不法侵害行為, 被害人有繼續遭受相對人實施不法侵害行為之虞,本院參酌 被害人之身心狀況、陳述之內容,以及被害人遭受家庭暴力 之程度,認為核發如主文所示內容之保護令為適當,爰裁定 如主文。又聲請人聲請家庭暴力防治法第14條第1項第3款遷 出令部分,依被害人於本院訊問時陳述,相對人已遷出被害 人住居所,是此部分本院無再次於主文諭知之必要,併予敘 明。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26  日          家事法庭 法   官 王美惠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本裁定抗告,須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 本院前所核發之113年度司緊家護字第20號緊急保護令,自本保 護令核發時起失其效力。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26  日               書 記 官 林子惠 附註: 一、依家庭暴力防治法第15條第1項規定本保護令自核發時起生 效。 二、家庭暴力防治法第61條:   違反法院依第十四條第一項、第十六條第三項或依第六十三 條之一第一項準用第十四條第一項第一款、第二款、第四款 、第十款、第十三款至第十五款及第十六條第三項所為之下 列裁定者,為違反保護令罪,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 科或併科新臺幣十萬元以下罰金:  1.禁止實施家庭暴力。  2.禁止騷擾、接觸、跟蹤、通話、通信或其他非必要之聯絡行 為。  3.遷出住居所。  4.遠離住居所、工作場所、學校或其他特定場所。  5.完成加害人處遇計畫。  6.禁止未經被害人同意,重製、散布、播送、交付、公然陳列 ,或以他法供人觀覽被害人之性影像。  7.交付或刪除所持有之被害人性影像。  8.刪除或向網際網路平臺提供者、網際網路應用服務提供者或 網際網路接取服務提供者申請移除已上傳之被害人性影像。

2024-12-26

CHDV-113-家護-1064-20241226-1

家護
臺灣彰化地方法院

通常保護令

臺灣彰化地方法院民事通常保護令 113年度家護字第1209號 聲 請 人 ○○○ 相 對 人 ○○○ 上列聲請人聲請對相對人核發暫時保護令事件,經本院准予核發 (113年度暫家護字第448號),視為有通常保護令之聲請,本院 裁定如下:   主  文 一、相對人不得對下列之人實施身體、精神或經濟上之騷擾、控 制、脅迫或其他不法侵害之行為:被害人甲○○;被害人子女 (女兒○○○、兒子○○○)。 二、相對人不得對於被害人甲○○及被害人子女(女兒○○○、兒子○○ ○)為下列聯絡行為:騷擾、跟蹤。 三、相對人應最少遠離下列場所至少一百公尺:被害人甲○○住居 所(地址:彰化縣○○市○○里○○○000號)、被害人甲○○工作場 所(○○○地址:彰化縣○○市○○街000號);(○○○地址:彰化縣○ ○市○○路○段00號)。 四、相對人應於民國115年3月31日前完成下列處遇計畫:認知教 育輔導(內容:壓力管理、同理心訓練與非暴力溝通、家庭 暴力防治相關法規課程。)12次,每2週1次。(以上實際處 遇執行時間之調配得由執行機關或機構視情形彈性調整。) 五、本保護令之有效期間為一年六月。     理  由 一、聲請意旨略以:相對人為聲請人前夫。於民國113年10月18 日上午11時許在彰化縣○○市○○路○段000巷00弄00號住處內, 兩造在討論離婚事宜時,相對人在客廳內摔家具。相對人對 聲請人實施不法侵害行為,已發生家庭暴力事件,可認聲請 人有繼續遭受相對人實施不法侵害行為之危險,為此依家庭 暴力防治法之規定,聲請核發該法第14條第1項第1、2、4、 10款內容之保護令等語。 二、按法院於審理終結後,認有家庭暴力之事實且有必要者,應 依聲請或依職權核發包括下列一款或數款之通常保護令,家 庭暴力防治法第14條第1項定有明文。 三、經查,聲請人主張相對人為其前夫,聲請人遭受相對人對其 實施精神上之不法侵害行為,有再受家庭暴力之急迫危險等 情,業據其提出戶籍資料、家庭暴力通報表、現場照片為證 ,相對人經本院合法通知未到庭亦未以書狀陳述意見,堪認 聲請人之主張為真實。 四、次查,本院依職權委託彰化縣政府對相對人為審前鑑定,結 果略以:「....相對人未到場接受家庭暴力相對人裁定前鑑 定,據家庭暴力加害人處遇計畫規範第5條及第7條規定可逕 依檢送相對人相關資料,進行書面鑑定即完成處遇計畫建議 書。依檢送資料,相對人與被害人兩造關係為:婚姻中-共 同生活相對人與被害人均稱近期在討論離婚之事宜,10月18 日又因離婚的事情無共識,相對人於住家中摔電風扇、椅子 等物品,雖未造成被害人受傷,但被害人擔心有安全疑慮, 故請警方到場協助。相對人對聲請人所出現之暴力行為為精 神暴力。綜合評估:相對人應屬於中度家庭暴力危險性。依 家庭暴力防治法,建議相對人應接受下列處遇:認知教育輔 導(內容:壓力管理、同理心訓練與非暴力溝通、家庭暴力 防治相關法規課程。)12次,每2週1次。」等語,有彰化縣 政府函文暨審前鑑定報告書在卷可憑。另此部分內容之保護 令,係依家庭暴力防治法第14條第1項第10款規定核發,相 對人應依主管機關即彰化縣政府通知之執行時間、地點報到 並接受處遇,若有違反者,構成家庭暴力防治法第61條第5 款之違反保護令罪,特予敘明。 五、本件因被害人遭受相對人對其實施精神上之不法侵害行為, 被害人有繼續遭受相對人實施不法侵害行為之危險,本院參 酌兩造之身心狀況、陳述之內容、家暴處遇審前鑑定,以及 被害人遭受家庭暴力之程度,認為核發如主文所示內容之保 護令為適當,爰裁定如主文。又聲請人聲請相對人遠離未成 年子女學校和補習班100公尺部分,因聲請人於本院訊問時 陳述相對人沒有打罵小孩、也沒有去小孩學校或補習班打擾 過小孩,故本院認為此部分沒有核發的必要,避免過度限制 相對人自由,且如主文所示之保護令應已足以保護聲請人, 附此敘明。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26  日          家事法庭 法   官 王美惠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本裁定抗告,須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 本院前所核發之113年度暫家護字第448號暫時保護令,自本保護 令核發時起失其效力。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26  日               書 記 官 林子惠 附註: 一、依家庭暴力防治法第15條第1項規定本保護令自核發時起生 效。 二、家庭暴力防治法第61條:   違反法院依第十四條第一項、第十六條第三項或依第六十三 條之一第一項準用第十四條第一項第一款、第二款、第四款 、第十款、第十三款至第十五款及第十六條第三項所為之下 列裁定者,為違反保護令罪,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 科或併科新臺幣十萬元以下罰金:  1.禁止實施家庭暴力。  2.禁止騷擾、接觸、跟蹤、通話、通信或其他非必要之聯絡行 為。  3.遷出住居所。  4.遠離住居所、工作場所、學校或其他特定場所。  5.完成加害人處遇計畫。  6.禁止未經被害人同意,重製、散布、播送、交付、公然陳列 ,或以他法供人觀覽被害人之性影像。  7.交付或刪除所持有之被害人性影像。  8.刪除或向網際網路平臺提供者、網際網路應用服務提供者或 網際網路接取服務提供者申請移除已上傳之被害人性影像。

2024-12-26

CHDV-113-家護-1209-20241226-1

家救
臺灣彰化地方法院

訴訟救助

臺灣彰化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家救字第64號 聲 請 人 ○○○ 相 對 人 ○○○ ○○○ ○○○ 上列當事人間因請求給付扶養費事件(113年度家親聲字第277號 ),聲請人聲請訴訟救助,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本件准予訴訟救助。   理  由 一、按當事人無資力支出訴訟費用者,法院應依聲請,以裁定准 予訴訟救助。但顯無勝訴之望者,不在此限;法院認定前項 資力時,應斟酌當事人及其共同生活親屬基本生活之需要, 民事訴訟法第107條定有明文。又按家事事件法就費用之徵 收及負擔等項並無規定,其中家事訴訟事件準用民事訴訟法 之規定(該法第51條規定),固得準用民事訴訟法關於訴訟 救助之規定,惟家事非訟事件,僅於該法第97條規定準用非 訟事件法,而非訟事件法對訴訟救助則漏未規範,自應類推 適用民事訴訟法第107條以下有關訴訟救助之規定,此有最 高法院101年度第7次民事庭會議決議可資參照。再按經財團 法人法律扶助基金會分會准予法律扶助之無資力者,其於訴 訟或非訟程序中,向法院聲請訴訟救助時,除顯無理由者外 ,應准予訴訟救助,不受民事訴訟法第108條規定之限制, 法律扶助法第63條亦有明文。 二、聲請意旨略以:聲請人請求給付扶養費事件,本應於聲請時 繳交裁判費用,惟因聲請人無資力可繳交裁判費用,業經財 團法人法律扶助基金會彰化分會審查通過,並准予法律扶助 ,且聲請人非顯無勝訴之望,爰聲請訴訟救助等語。 三、經查,聲請人主張之上開事實,業據其提出財團法人法律扶 助基金會彰化分會准予扶助證明書以為釋明。復經本院審閱 113年度家親聲字第277號請求給付扶養費卷宗,可見聲請人 對相對人提起給付扶養費事件尚非不合法,亦無不經調查即 知其應受敗訴裁判之情事,聲請人之聲請非顯無勝訴之望。 從而,揆諸前揭說明,聲請人聲請本件訴訟救助,洵無不合 ,應予准許。 四、依家事事件法第97條,民事訴訟法第107條第1項前段,裁定 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25  日         家事法庭 法   官 王美惠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本裁定抗告,須於裁定送達後10日之不變期間內,向本院提 出抗告狀,並繳納抗告費新臺幣1,000元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25  日              書 記 官 林子惠

2024-12-25

CHDV-113-家救-64-20241225-1

監宣
臺灣彰化地方法院

監護宣告

臺灣彰化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監宣字第397號 聲 請 人 ○○○ 相 對 人 ○○○ 關 係 人 ○○○ ○○○ 上列聲請人聲請監護宣告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宣告○○○(民國00年0月00日生、國民身分證號碼:Z000000000號 )為受監護宣告之人。 選定○○○(民國00年00月00日生、國民身分證號碼:Z000000000 號)為受監護宣告之人之監護人。 指定○○○(民國00年00月00日生、國民身分證號碼:Z000000000 號)為會同開具財產清冊之人。 聲請程序費用由受監護宣告之人負擔。   理  由 一、聲請意旨略以:聲請人為相對人之子,相對人因身心障礙、 致不能為意思表示或受意思表示,或不能辨識其意思表示之 效果。為處理財產事宜,爰依民法第14條、第1110條、第11 11條及家事事件法第164條之規定,請求對相對人為監護宣 告,為此請求選定聲請人為相對人之監護人,並指定關係人 即相對人之子○○○為會同開具財產清冊之人等語。 二、按對於因精神障礙或其他心智缺陷,致不能為意思表示或受 意思表示,或不能辨識其意思表示之效果者,法院得因本人 、配偶、四親等內之親屬、最近一年有同居事實之其他親屬 、檢察官、主管機關、社會福利機構、輔助人、意定監護受 任人或其他利害關係人之聲請,為監護之宣告,民法第14條 第1項定有明文。次按受監護宣告之人應置監護人。法院為 監護之宣告時,應依職權就配偶、四親等內之親屬、最近一 年有同居事實之其他親屬、主管機關、社會福利機構或其他 適當之人選定一人或數人為監護人,並同時指定會同開具財 產清冊之人。法院為前項選定及指定前,得命主管機關或社 會福利機構進行訪視,提出調查報告及建議。監護之聲請人 或利害關係人亦得提出相關資料或證據,供法院斟酌。法院 選定監護人時,應依受監護宣告之人之最佳利益,優先考量 受監護宣告之人之意見,審酌一切情狀,並注意下列事項: (一)受監護宣告之人之身心狀態與生活及財產狀況。(二)受 監護宣告之人與其配偶、子女或其他共同生活之人間之情感 狀況。(三)監護人之職業、經歷、意見及其與受監護宣告之 人之利害關係。(四)法人為監護人時,其事業之種類與內容 ,法人及其代表人與受監護宣告之人之利害關係。民法第11 10條、第1111條、第1111條之1分別定有明文。再按監護宣 告之裁定,於裁定送達或當庭告知法院選定之監護人時發生 效力;監護宣告裁定經廢棄確定前,監護人所為之行為,不 失其效力,家事事件法第169條第1項、第170條第1項分別定 有明文。 三、經查,聲請人所主張之事實,有同意書、親屬系統表、戶籍 謄本、身心障礙證明等件為據,又本院囑託臺灣臺中地方法 院就相對人之精神狀態有無達到得為監護宣告或輔助宣告之 程度為鑑定,並經該院囑託澄清綜合醫院鑑定,結果略以: 「精神狀態:(1)意識/溝通性:可以言語回答。(2)記憶力 :明顯障礙。記得自己姓名,認得兒子叫出他的名字。(3) 定向力:明顯障礙。今天的年月日,星期幾?忘記了。在哪 一家醫院?說不出來。(4)計算能力:整數加減法,可以答 對。10-5=5,100-80=20,500+500=1000。(5)理解•判斷力 :受失智症之影響,認知功能(理解力、判斷力)有中度障礙 。(6)現在性格特徵:溫和。(7)其他:無。(8)智能檢查•理 學檢查:CDR=3。」、「有關判斷能力判定之意見:不能管 理處分自己財產。(意見)理解力及判斷利害得失能力有障礙 :自9年前之陳舊性腦中風併有血管性失智症狀持續退化而造 成。判定的根據(檢査所見及說明)診斷:1.腦中風後遺症 併有認知功能損傷及左側肢體偏癱;2.高血壓。現場精神狀 態檢查:認知功能處於中重度障礙之狀態。」、「回復可能 性說明:此症為慢性長期腦部之障礙,有多年的血管性失智 症病史(陳舊性腦中風),屬於腦神經退化之病變。目前其 認知功能達到中重度障礙。」、「鑑定結果說明:綜合上述 資料,○○○為一位有中重度障礙,腦中風後遺症併有認知功 能損傷之患者,認知功能障礙情形已達到中重度障礙程度。 目前生活上、經濟上由其家人協助管理照顧。○○○之社會職 業功能亦有極重度障礙(無法自理生活,安置於烏日林新醫 院護理之家)。○○○因受陳舊性腦中風(血管性失智)致使其 認知功能有中重度障礙,其一般日常生活功能,如進食、穿 衣、行動、如廁及沐浴等皆需要他人協助,其他身邊複雜事 務處理已經無法獨力執行,理解及行為判斷力、記憶力已達 中重度障礙,需要他人之協助處理,方能避免其權益之損失 。鑑定判定:基於受鑑定人有精神上之障礙(腦中風後遺症 併有認知功能損傷)1.基於精神狀態有「中重度障礙」之原 因,不能管理處分自己的財產,有達「不能為意思表示或受 意思表示」之情形。2.基於病程為長期間題(自9年多前開始 )之原因,未來無法回復或改善至正常智能狀態。目前○○○之 精神狀態屬於中重度障礙,目前已達到監護宣告之程度。此 精神狀態係因腦中風後遺症併有認知功能損傷之認知功能障 礙所導致,未來無法改善及回復至正常心智狀態。」等情, 有臺灣臺中地方法院函暨澄清綜合醫院113年12月12日澄高 字第1130663號函暨成年監護鑑定書一份在卷可稽。故聲請 人聲請對相對人為監護之宣告,為有理由,應予准許,爰宣 告相對人為受監護宣告之人。 四、本件相對人既經監護宣告,業如前述,揆諸前揭規定,自應 為其選定監護人及指定會同開具財產清冊之人。查聲請人及 關係人○○○均為相對人之兒子,堪認該2人均能盡力維護相對 人之權益,且相對人之姊妹○○○、女兒○○○、兒子○○○、○○○、 媳○○○、孫○○○、○○○均同意由聲請人擔任相對人之監護人, 由關係人○○○擔任會同開具財產清冊之人等情,有提出同意 書、戶籍謄本等件為證。本院審酌聲請人及關係人○○○分別 為相對人之長子、次子,與相對人關係非常密切,由渠等分 別擔任相對人之監護人、會同開具財產清冊之人,應符合相 對人之最佳利益,爰裁定如主文第2、3項所示。 五、末依民法第1113條準用同法第1099條、第1099條之1之規定 ,於監護開始時,監護人○○○對於受監護宣告之人○○○之財產 ,應會同關係人○○○於2個月內開具財產清冊,並陳報法院, 於開具完成並陳報法院前,監護人對於受監護宣告之人之財 產,僅得為管理上必要之行為,併此指明。 六、依家事事件法第164條第2項,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25  日         家事法庭 法   官  王美惠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本裁定抗告,須於裁定送達後十日之不變期間內,向本院提 出抗告狀,並繳納抗告費新臺幣1千元。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25  日              書 記 官  林子惠

2024-12-25

CHDV-113-監宣-397-20241225-1

家護
臺灣彰化地方法院

通常保護令

臺灣彰化地方法院民事通常保護令 113年度家護字第1324號 聲 請 人 ○○○ 即被害人 相 對 人 ○○○ 聲請人聲請對相對人核發通常保護令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一、相對人不得對下列之人實施身體、精神上或經濟上之騷擾、 控制、脅迫或其他不法侵害之行為:被害人甲○○。 二、本保護令之有效期間為一年。   理  由 一、聲請意旨略以:相對人為聲請人之前男友。相對人有來過聲 請人的店裡騷擾過兩次。相對人於民國113年11月22日有搶 走聲請人的手機,因為他要看聲請人的手機。相對人於同年 月25日1時許打電話到聲請人的工作地點騷擾,後續便駕車 至聲請人工作的全家超商繼續騷擾聲請人,不斷詢問聲請人 是不是在分手前就出軌,還以徒手方式緊抓聲請人手臂不其 離開,當時聲請人在全家櫃檯收銀,相對人還強拉聲請人出 去櫃台。相對人還有用LINE恐嚇聲請人,說「要彰化的人知 道我是誰,說我的過去怎樣,說我的工作要不要換,電話要 不要換,最好不要讓他找到我」。相對人已對聲請人實施不 法侵害行為,已發生家庭暴力事件,可認聲請人有繼續遭受 相對人實施不法侵害行為之危險,為此依家庭暴力防治法之 規定,聲請核發該法第14條第1項第1款內容之保護令等情。 二、相對人答辯略以:  ㈠對聲請人前開所述,沒有意見。我那時候想要問她跟那個朋 友什麼關係,那個朋友也是我的朋友。我有跟聲請人道歉過 了,也有照她的要求道歉。我道歉完之後我沒有去找聲請人 也沒有騷擾聲請人。  ㈡LINE的對話部分,我有這樣跟她講過。我只是想要跟她道歉 而已,我不會再去找她。  三、按法院於審理終結後,認有家庭暴力之事實且有必要者,應 依聲請或依職權核發包括下列一款或數款之通常保護令,家 庭暴力防治法第14條第1項定有明文。 四、經查,聲請人主張上開事實,業據聲請人於警詢時陳述明確 ,並提出家庭暴力通報表、個人戶籍資料、LINE對話截圖等 件為證。而相對人則對聲請人所述沒有意見,且坦承有說過 那些對話等情。本院審酌上開證據、兩造陳述,認聲請人主 張其遭受相對人實施家庭暴力行為,且有再受家庭暴力之危 險等情,確有所據,堪信為真實。 五、本件因聲請人遭受相對人對其實施家庭暴力不法侵害行為, 聲請人有繼續遭受相對人實施不法侵害行為之危險,本院參 酌兩造之身心狀況、相對人實施家庭暴力之手段,以及聲請 人遭受家庭暴力之程度,認為核發如主文所示內容之保護令 為適當,爰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25  日          家事法庭 法   官 王美惠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本裁定抗告,須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25  日               書 記 官 林子惠 附註: 一、依家庭暴力防治法第15條第1項規定本保護令自核發時起生 效。 二、家庭暴力防治法第61條:   違反法院依第十四條第一項、第十六條第三項或依第六十三 條之一第一項準用第十四條第一項第一款、第二款、第四款 、第十款、第十三款至第十五款及第十六條第三項所為之下 列裁定者,為違反保護令罪,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 科或併科新臺幣十萬元以下罰金:  1.禁止實施家庭暴力。  2.禁止騷擾、接觸、跟蹤、通話、通信或其他非必要之聯絡行 為。  3.遷出住居所。  4.遠離住居所、工作場所、學校或其他特定場所。  5.完成加害人處遇計畫。  6.禁止未經被害人同意,重製、散布、播送、交付、公然陳列 ,或以他法供人觀覽被害人之性影像。  7.交付或刪除所持有之被害人性影像。  8.刪除或向網際網路平臺提供者、網際網路應用服務提供者或 網際網路接取服務提供者申請移除已上傳之被害人性影像。

2024-12-25

CHDV-113-家護-1324-20241225-1

東簡
臺灣臺東地方法院

違反跟蹤騷擾防治法

臺灣臺東地方法院刑事簡易判決 113年度東簡字第289號 聲 請 人 臺灣臺東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被 告 高承民 上列被告因違反跟蹤騷擾防治法案件,經檢察官聲請以簡易判決 處刑(113年度偵字第3079號),本院判決如下:   主   文 甲○○犯跟蹤騷擾罪,處拘役肆拾日,如易科罰金,以新臺幣壹仟 元折算壹日。   事實及理由 一、本件犯罪事實及證據,均引用如附件檢察官聲請簡易判決處 刑書之記載。 二、論罪科刑 (一)核被告甲○○所為,係犯跟蹤騷擾防制法第18條第1項之跟蹤 騷擾罪。 (二)被告先後多次為如聲請簡易判決處刑書所載之跟蹤騷擾犯行 ,係於密接之時間內、基於同一犯意為之,侵害法益同一, 各行為之獨立性極為薄弱,依一般社會健全觀念,難以強行 分開,是於刑法評價上,以視為數個舉動之接續施行,合為 包括之一行為予以評價較為合理,從而應成立接續犯,僅論 以一罪。 (三)爰審酌被告為挽回與告訴人A女之感情,惟未顧及尊重告訴 人之意願,為達目的竟反覆跟蹤、騷擾,致告訴人心生畏懼 影響日常生活,所為實屬不該;復考量被告犯罪之動機、目 的、手段、犯罪所生危害、犯罪之期間與次數;暨被告犯後 坦承犯行之態度,另其前有違反洗錢防制法及違反家庭暴力 防治法等前科紀錄,難認素行良好,此有臺灣高等法院被告 前案紀錄表1份附卷為憑;兼衡被告於警詢中自陳教育程度 為高職畢業、職業為司機、家庭經濟狀況勉持等語(見偵卷 第9頁)等一切情狀,量處如主文所示之刑,並諭知易科罰金 之折算標準,以資懲儆。 三、依刑事訴訟法第449條第1項本文、第3項、第454條第2項, 逕以簡易判決處刑如主文。 四、如不服本判決,得自收受送達之翌日起20日內,向本院提出 上訴狀,上訴於本院第二審合議庭(須附繕本)。 本案經檢察官柯博齡、林威霆聲請以簡易判決處刑。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24  日           臺東簡易庭 法 官 施伊玶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收受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書狀,並應 敘述具體理由;其未敘述上訴理由者,應於上訴期間屆滿後20日 內向本院補提理由書(均須按他造當事人之人數附繕本)。「切 勿逕送上級法院」。告訴人或被害人對於本判決如有不服,請書 具不服之理由狀,請求檢察官上訴者,其上訴期間之計算係以檢 察官收受判決正本之日期為準。                 書記官 林思妤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24  日 附錄論罪科刑法條 跟蹤騷擾防制法第18條 實行跟蹤騷擾行為者,處1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科或併科新 臺幣10萬元以下罰金。 攜帶凶器或其他危險物品犯前項之罪者,處5年以下有期徒刑、 拘役或科或併科新臺幣50萬元以下罰金。 第1項之罪,須告訴乃論。 檢察官偵查第1項之罪及司法警察官因調查犯罪情形、蒐集證據 ,認有調取通信紀錄及通訊使用者資料之必要時,不受通訊保障 及監察法第11條之1第1項所定最重本刑3年以上有期徒刑之罪之 限制。 附件: 臺灣臺東地方檢察署檢察官聲請簡易判決處刑書                    113年度偵字第3079號   被   告 甲○○ 男 00歲(民國00年0月0日生)             住臺東縣○○市○○街000巷00弄00              ○0號             國民身分證統一編號:Z000000000號 上列被告因違反跟蹤騷擾防制法案件,業經偵查終結,認為宜以 簡易判決處刑,茲將犯罪事實及證據並所犯法條分敘如下:     犯罪事實 一、甲○○為BR000-K113013(姓名年籍詳卷,下稱A女)之前任男 友,為挽回感情,竟基於跟蹤騷擾之犯意,於民國113年2月 中旬起至同年3月17日止,在臺東縣臺東市A女之工作場所( 地址詳卷),以一週2次之頻率,對A女為監視、觀察、跟蹤 、盯梢、守候等行為(共9次);及在上開A女工作場所,以 所購買之涼麵、紅茶丟擲A女,對A女為警告、威脅1次;及 在臺東縣某處,分別使用「王美惠」、「洛克娃」、「張達 迪」、「潘小六」等臉書帳戶,以通訊軟體Messenger傳送 「打給我一下好嗎」、「我真的很想挽回這段感情 我知道 我錯了 讓我重新追你好嗎……」、「我真的聯絡不到你了 我 真的很珍惜你」、「我真的放不下,求求你不要這樣好嗎? 我會改變自己」等內容之訊息予A女(共36則),及以未顯 示電話號碼方式撥打電話予A女(共71通),對A女進行干擾 ,而以此等方式反覆及持續跟蹤、騷擾A女,使A女心生畏怖 ,足以影響其日常生活或社會活動。 二、案經A女訴由臺東縣警察局臺東分局報告偵辦。     證據並所犯法條 一、上開犯罪事實,業據被告甲○○於警詢時及偵查中坦承不諱, 核與證人即告訴人A女於警詢時及偵查中之證述情節相符, 並有A女工作場所監視器影像檔案光碟暨擷圖照片、A女通訊 軟體Messenger對話紀錄擷圖照片、A女手機未接來電擷圖照 片等附卷可稽,被告犯嫌洵堪認定。 二、核被告所為,係犯跟蹤騷擾防制法第18條第1項之實行跟蹤 騷擾行為罪嫌。又跟蹤騷擾防制法第3條第1項對於跟蹤騷擾 行為之定義,係以對特定人「反覆或持續」實行跟蹤騷擾行 為為要件,是立法者已預定跟蹤騷擾行為具有反覆實行之特 性,而具有集合犯之性質,則被告自113年2月中旬起至同年 3月17日止所為跟蹤騷擾A女之行為,均係基於單一目的,應 認係集合犯,請論以一罪。 三、依刑事訴訟法第451條第1項聲請逕以簡易判決處刑。   此 致 臺灣臺東地方法院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1  月  10  日                檢 察 官 柯博齡                檢 察 官 林威霆 本件證明與原本無異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1  月  22  日                書 記 官 洪佳伶 附錄本案所犯法條全文 跟蹤騷擾防制法第18條 實行跟蹤騷擾行為者,處 1 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科或併科 新臺幣 10 萬元以下罰金。 攜帶凶器或其他危險物品犯前項之罪者,處 5 年以下有期徒刑 、拘役或科或併科新臺幣 50 萬元以下罰金。 第 1 項之罪,須告訴乃論。 檢察官偵查第 1 項之罪及司法警察官因調查犯罪情形、蒐集證 據,認有調取通信紀錄及通訊使用者資料之必要時,不受通訊保 障及監察法第 11 條之 1 第 1 項所定最重本刑 3 年以上有期 徒刑之罪之限制。 附記事項: 本件係依刑事訴訟法簡易程序辦理,法院簡易庭得不傳喚被告、 輔佐人、告訴人、告發人等出庭即以簡易判決處刑;被告、被害 人、告訴人等對告訴乃論案件如已達成民事和解而要撤回告訴或 對非告訴乃論案件認有受傳喚到庭陳述意見之必要時,請即另以 書狀向簡易法庭陳述或請求傳訊。

2024-12-24

TTDM-113-東簡-289-20241224-1

臺灣彰化地方法院

延長安置

臺灣彰化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護字第371號 聲 請 人 彰化縣政府 法定代理人 甲○○ 受安置人 N-113010 (真實姓名年籍住所詳卷) 法定代理人 N-000000A (真實姓名年籍住所詳卷) 關係人(生父) N-000000C (真實姓名年籍住所詳卷) 上列聲請人聲請延長安置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准將受安置人N-113010自民國113年12月29日起,延長安置3個月 。 聲請程序費用新臺幣壹仟元由聲請人負擔。   理 由 一、聲請意旨略以:㈠聲請人於113年3月26日接獲通報,N-11301 0因前往衛生所進行疫苗接種時由醫護人員發現N-113010身 上有多處瘀傷及燙傷痕跡,經社工訪視及與兒少醫療評估小 組線上諮詢對N-113010之傷勢進行評估,認為N-113010之傷 勢恐有遭受不當對待之疑慮,且N-000000A及N-000000B(案 母之同居人)對N-113010部分傷勢解釋不明;另N-000000A 為逾期居留之外籍人士,目前亦無相關親屬及網絡人員可提 供照顧協助,評估N-113010恐有再遭受不當對待之風險。為 維護N-113010之人身安全,聲請人依兒童及少年福利與權益 保障法第56條第1項規定,業於113年3月26日啟動緊急安置 ,並獲鈞院113年度護字第266號民事裁定,自113年9月29日 起延長安置三個月在案。㈡N-113010已4足歲,然在整體發展 上仍較同齡幼童落後,亦未接受正規學前教育,本府於安置 後協助N-113010進行發展評估,經醫療評估確認N-113010為 全面性發展遲緩,顯見過往N-000000A照顧之時雖可提供N-1 13010基本生活所需,然面對N-113010之教導仍缺乏適當親 職技巧及互動,致N-113010缺乏正向學習刺激。另N-000000 A照顧期間未穩定讓N-113010接種預防針,影響N-113010之 身心健康。㈢聲請人於N-113010安置期間邀請專家學者及相 關網絡單位人員召開團隊決策會議,會議中針對N-113010進 行後續照顧討論,N-000000A及N-000000B(案母之同居人) 無法提出具體照顧計畫且亦無相關親屬資源可立即提供協助 。㈣聲請人針對N-000000A及N-000000B提起獨立告訴,尚待 司法審理,為維護N-113010之相關權益,聲請人爰依兒童及 少年福利與權益保障法第57條規定聲請裁定延長安置三個月 ,以維護兒童最佳利益。 二、「兒童及少年有下列各款情形之一,非立即給予保護、安置 或為其他處置,其生命、身體或自由有立即之危險或有危險 之虞者,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應予緊急保護、安置或 為其他必要之處置:一、兒童及少年未受適當之養育或照顧 。二、兒童及少年有立即接受診治之必要,而未就醫。三、 兒童及少年遭遺棄、身心虐待、買賣、質押,被強迫或引誘 從事不正當之行為或工作。四、兒童及少年遭受其他迫害, 非立即安置難以有效保護。疑有前項各款情事之一,直轄市 、縣(市)主管機關應基於兒童及少年最佳利益,經多元評 估後加強必要之緊急保護、安置或為其他必要之處置」;「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依前條規定緊急安置時,應即通 報當地地方法院及警察機關,並通知兒童及少年之父母、監 護人。但其無父母、監護人或通知顯有困難時,得不通知之 。緊急安置不得超過72小時,非72小時以上之安置不足以保 護兒童及少年者,得聲請法院裁定繼續安置。繼續安置以3 個月為限;必要時,得聲請法院裁定延長之,每次得聲請延 長3個月」,兒童及少年福利與權益保障法第56條第1、2項 、第57條第1、2項分別定有明文。  三、查聲請人所述內容,業據其提出彰化縣政府兒童保護個案延 長安置法庭報告書、兒童少年保護案件被保護人真實姓名對 照表、本院113年度護字第266號號裁定等資料為證。本院審 酌卷內事證,考量受安置人年僅4歲,缺乏自我保護能力, 其身上有多處不明傷痕,而案母及其同居人均無法合理解釋 傷勢緣由,疑有遭受不當對待之情事,聲請人已對案母及其 同居人提起傷害、妨礙幼童發育之告訴,又過往受安置人未 受妥善之照顧,案主安置前皆無語言發展,面對案主受傷之 事多歸咎於案主自身好動行為所致,而案生父(N-000000C )亦表示另組家庭無法照顧案主,案母係外籍移工,在臺灣 並無親屬可協助照顧受安置人,且案母為逾期居留外籍人士 ,後續面臨遣返之程序,雖案母與其同居人表示後續有結婚 安排,但案母及其同居人現仍無法提供受安置人N-113010適 切照顧,為免受安置人陷入危險之情境,在未確保受安置人 法定代理人(母)有妥適之保護、照顧功能前,現階段受安置 人N-113010尚不宜任由其母接回照顧,本件應有繼續延長安 置的必要,本件聲請,為有理由,應予准許。 四、依家事事件法第97條,非訟事件法第21條第1項前段規定, 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23  日         家事法庭 法   官 王美惠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父母、監護人、受安置兒童及少年 如不服本件裁定,得於裁定送達之翌日起10內,以書狀敘述理由 ,向本庭提起抗告,並應繳納抗告費新臺幣1千元。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23  日              書 記 官 林子惠

2024-12-23

CHDV-113-護-371-20241223-1

本網站部分內容為 AI 生成,僅供參考。請勿將其視為法律建議。

聯絡我們:[email protected]

© 2025 Know9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