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阮玟瑄

共找到 219 筆結果(第 121-130 筆)

朴簡
嘉義簡易庭(含朴子)

給付租金等

臺灣嘉義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朴簡字第307號 原 告 砡碊工程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賴鈺豈 上列原告與被告陳忠志、賴文心間請求給付租金事件,本院裁定 如下:   主 文 原告應於本裁定送達後5日內,補繳裁判費新臺幣12,385元,逾 期未補正,即駁回原告之訴。   理 由 一、按原告之訴,有起訴不合程式或不備其他要件情形者,審判 長應定期間先命補正,逾期不補正者,應以裁定駁回之,民 事訴訟法第249條第1項第6款定有明文。另提起民事訴訟, 應依民事訴訟法第3章第2節之相關規定繳納裁判費,此為必 須具備之程式。 二、經查,原告提起本件訴訟未具繳納裁判費,核與前開應備程 式不合,應予補正。本件訴訟標的金額為新臺幣(下同)1, 150,000元,應徵第一審裁判費12,385元,茲依民事訴訟法 第249條第1項但書之規定,命原告於本裁定送達後5日內補 正如主文所示之事項,逾期未補正者,即駁回原告之訴,爰 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17  日          臺灣嘉義地方法院朴子簡易庭                法 官 陳劭宇 以上為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本裁定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17  日                書記官 阮玟瑄

2024-12-17

CYEV-113-朴簡-307-20241217-1

朴國小調
嘉義簡易庭(含朴子)

國家賠償

臺灣嘉義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朴國小調字第1號 聲 請 人 即 原 告 馬宗福 上列聲請人即原告與相對人即被告嘉義縣政府間請求國家賠償事 件,原告起訴未繳納裁判費。查本件訴訟標的金額為新臺幣(下 同)10萬元,依民事訴訟法第77條之13規定,應徵第一審裁判費 1,000元。茲依民事訴訟法第436條之23準用第436條第2項、第24 9條第1項但書之規定,命原告於本裁定送達後5日內如數補繳, 逾期不繳,即駁回原告之訴,特此裁定。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17 日 臺灣嘉義地方法院朴子簡易庭 法 官 陳劭宇 以上為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本裁定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17 日 書記官 阮玟瑄

2024-12-17

CYEV-113-朴國小調-1-20241217-1

嘉小
嘉義簡易庭(含朴子)

給付電信費

臺灣嘉義地方法院民事判決 113年度嘉小字第822號 原 告 馨琳揚企管顧問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唐明良 訴訟代理人 林麗芬 被 告 黃麒嘉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給付電信費事件,本院於民國113年11月25日 言詞辯論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一、被告應給付原告新臺幣19,443元,及自民國113年10月23日 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百分之5計算之利息。 二、訴訟費用確定為新臺幣1,000元,及自本判決確定之翌日起 至清償日止,按年息百分之5計算之利息,由被告負擔。 三、本判決得假執行。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16  日          臺灣嘉義地方法院嘉義簡易庭                法 官 陳劭宇 以上為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本判決上訴,須於判決送達後20日內向本庭(嘉義市○○路 000○0號)提出上訴狀(均須按他造當事人之人數附繕本)。如 委任律師提起上訴者,應一併繳納上訴審裁判費。 民事訴訟法第436條之24第2項規定:對小額程序之第一審裁判之 上訴或抗告,非以其違背法令為理由,不得為之。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16  日                書記官 阮玟瑄

2024-12-16

CYEV-113-嘉小-822-20241216-1

嘉小
嘉義簡易庭(含朴子)

返還不當得利

臺灣嘉義地方法院民事判決 113年度嘉小字第639號 原 告 嘉義市政府 法定代理人 黃敏惠 訴訟代理人 林志豪 被 告 劉○宸 真實姓名年籍詳卷 劉○盈 真實姓名年籍詳卷 兼 上二人共同 法定代理人 劉○源 真實姓名年籍詳卷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返還不當得利事件,本院於民國113年11月25 日言詞辯論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一、被告應於繼承被繼承人黃○琁之遺產範圍內,連帶給付原告 新臺幣7,706元,及其中新臺幣7,053元自民國113年9月21日 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百分之5計算之利息。 二、被告應連帶給付原告新臺幣13,546元,及其中新臺幣13,122 元自民國113年9月21日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百分之5計算 之利息。 三、訴訟費用由被告連帶負擔。 四、本判決得假執行。   事實及理由 壹、程序部分:  ㈠按宣傳品、出版品、廣播、電視、網際網路或其他媒體對為 否認子女之訴、收養事件、親權行使、負擔事件或監護權之 選定、酌定、改定事件之當事人或關係人之兒童及少年,不 得報導或記載其姓名或其他足以識別身分之資訊;行政機關 及司法機關所製作必須公開之文書,除前項第三款或其他法 律特別規定之情形外,亦不得揭露足以識別前項兒童及少年 身分之資訊,兒童及少年福利與權益保障法第69條第1項第3 款、第2項分別定有明文。又所定其他足以識別身分之資訊 ,包括兒童及少年照片或影像、聲音、住所、親屬姓名或其 關係、就讀學校或其班級等個人基本資料,兒童及少年福利 與權益保障法施行細則第21條亦有明文。本件被告劉○宸、 劉○盈均係未滿18歲之兒童,不得揭露足以識別其等身分之 資訊,爰不於判決內揭露劉○宸、劉○盈,與其等法定代理人 即被告劉○源、親屬張○惠、黃○琁之真實姓名年籍。  ㈡被告經合法通知,均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場,查無民事訴訟 法第386條所列各款情事,應准原告之聲請,由其一造辯論 而為判決。 貳、實體部分: 一、原告主張:坐落嘉義市○○段○○段0000地號土地(下稱系爭土 地)為嘉義市所有,原告為管理機關,系爭土地上有一未辦 保存登記建物即門牌號碼嘉義市○○街000巷0弄0號房屋(下 稱系爭房屋)原為張○惠所有,其向原告承租系爭土地面積4 2平方公尺並簽立基地租賃契約,張○惠於民國107年3月30日 死亡後,系爭房屋由黃○琁繼承,惟未與原告簽訂基地租賃 契約,又黃○琁於111年5月25日死亡後,由被告繼承系爭房 屋,其等無權占用系爭土地,依嘉義市市有非公用不動產被 占用處理要點,向占有人追溯收取使用補償金,則自110年7 月1日起至111年5月24日止積欠土地使用補償金新臺幣(下 同)7,053元及利息653元,共計7,706元,另自111年5月25 日起至111年7月31日止、112年1月1日起至113年6月30日止 積欠土地使用補償金13,122元及利息424元,共計13,546元 ,致原告受有損害,爰依不當得利之法律關係請求被告給付 上開金額等語,並聲明:㈠被告應於繼承被繼承人黃○琁之遺 產範圍內,連帶給付原告7,706元,及其中7,053元自起訴狀 繕本送達被告之翌日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百分之5計算之 利息。㈡被告應連帶給付原告13,546元,及其中13,122元自 起訴狀繕本送達被告之翌日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百分之5 計算之利息。  二、被告均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場,亦未提出書狀為任何聲明或 主張。 三、得心證之理由:  ㈠原告主張系爭土地為嘉義市所有,原告為管理機關,系爭房 屋原為張○惠所有,後由黃○琁繼承取得系爭房屋,系爭房屋 占用系爭土地之面積為42平方公尺等情,業據原告提出土地 建物查詢資料、房屋稅籍證明書、嘉義市市有基地租賃契約 、公有基地佔用徵收底冊、嘉義市政府基地使用補償金繳款 書等件為證,而黃○琁已於111年5月25日死亡,系爭房屋在 黃○琁死亡後由被告繼承而公同共有等情,亦有原告提出之 繼承系統表、除戶資料、戶籍資料等件在卷可稽,此部分事 實,均堪認定。  ㈡按無法律上之原因而受利益,致他人受損害者,應返還其利 益,民法第179條定有明文。而無權占有他人土地,可能獲 得相當於租金之利益為社會通常之觀念(最高法院61年台上 字第1695號判例意旨參照)。本件黃○琁所有之系爭房屋占 用系爭土地,系爭房屋復於111年5月25日後為被告繼承,均 如前述,依前開說明,可認黃○琁、被告均無法律上原因而 受有利益,因而致原告受有損害,且所受利益係相當於租金 之利益。復按於城市地方租用房屋之租金,以不超過土地及 建物申報總價額年息百分之10為限,而前開規定於租用基地 建築房屋之情形準用之,土地法第97條第1項、第105條定有 明文。又上開規定以年息百分之10為限,乃指租金之最高限 額而言,非謂所有租金必須照申報價額年息百分之10計算之 ,即基地租金之數額,除以基地申報地價為基礎外,尚須斟 酌基地之位置,工商業繁榮之程度,承租人利用基地之經濟 價值及所受利益等項,並與鄰地租金相比較,以為決定。另 土地法第97條第1項規定所謂之土地價額,依土地法施行法 第25條規定,係指法定地價而言。但是,公有土地以各該宗 土地的公告地價為申報地價,免予申報,平均地權條例施行 細則第21條前段有明文規定,因此,原告以系爭土地的公告 地價為本件不當得利的計算標準,應屬可採。  ㈢經查,系爭土地位於嘉義市西區,附近多住宅、商家,交通 、生活機能均屬便利,故原告主張系爭房屋占用系爭土地之 不當得利數額,以公告地價百分之5計算,應屬適當。而系 爭土地於110年至113年之公告地價均為6,500元,故原告得 請求自110年7月1日起至111年5月25日止、自111年5月26日 起至111年7月31日止、112年1月1日起至113年6月30日止之 不當得利分別為12,304元、2,506元、20,456元【計算式詳 如附表】,因原告依嘉義市市有非公用房地出租租金率計收 基準第2點至第4點計算之金額,小於附表所示不當得利數額 ,故原告之請求均有理由。復因111年5月25日以前所生之不 當得利係黃○琁所遺之債務,依民法第1153條第1項規定,應 由繼承人以其繼承所得之遺產為限負連帶責任,至於111年5 月26日以後所生之不當得利,是被告繼承系爭房屋所生之共 同債務,其等基此所負同一債務,其給付仍屬不可分,依民 法第292條規定,準用關於連帶債務之規定,應負連帶清償 責任。 四、綜上所述,原告依民法不當得利之法律關係,請求被告1.於 繼承被繼承人黃○琁之遺產範圍內,連帶給付原告7,706元, 及其中7,053元自起訴狀繕本送達被告之翌日即113年9月21 日(見本院卷第45頁)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百分之5計算之 利息;2.連帶給付原告13,546元,及其中13,122元自起訴狀 繕本送達被告之翌日即113年9月21日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 百分之5計算之利息,為有理由,應予准許。 五、本件係就民事訴訟法第436條之8條第1項訴訟適用小額訴訟 程序為被告敗訴之判決,依民事訴訟法第436條之20規定, 應依職權宣告假執行。 六、訴訟費用負擔之依據:第78條、第85條第2項。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16  日          臺灣嘉義地方法院嘉義簡易庭                法 官 陳劭宇 以上為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本判決上訴,須於判決送達後20日內向本庭(嘉義市○○路 000○0號)提出上訴狀(均須按他造當事人之人數附繕本)。如 委任律師提起上訴者,應一併繳納上訴審裁判費。 民事訴訟法第436條之24第2項規定:對小額程序之第一審裁判之 上訴或抗告,非以其違背法令為理由,不得為之。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16  日                書記官 阮玟瑄 附表: 不當得利期間 占用面積(平方公尺) 公告地價 (元/平方公尺) 年息 得請求之不當得利數額(元以下四捨五入) 110年7月1日 至 111年5月25日 42 6,500 5% 6,500×42×5%×329/365=12,304 111年5月26日至 111年7月31日 42 6,500 5% 6,500×42×5%×67/365=2,506 112年1月1日至 113年6月30日   42 6,500 5% 6,500×42×5%×547/365=20,456

2024-12-16

CYEV-113-嘉小-639-20241216-1

嘉簡
嘉義簡易庭(含朴子)

侵權行為損害賠償

臺灣嘉義地方法院民事判決 113年度嘉簡字第883號 原 告 楊皓鈞 訴訟代理人 莊雅玲 被 告 林志坪 上列當事人間因被告涉犯詐欺案件,原告提起侵權行為損害賠償 之刑事附帶民事訴訟,經本院刑事庭以112年度附民字第578號刑 事附帶民事訴訟裁定移送前來,本院於民國113年11月25日言詞 辯論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一、被告應給付原告新臺幣113,059元,及自民國112年12月19日 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百分之5計算之利息。 二、本判決得假執行。   事實及理由 一、被告經合法通知,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場,且核無民事訴訟 法第386條各款所列情形,爰依原告之聲請,由其一造辯論 而為判決。 二、原告主張:被告於民國112年5月間,透過友人「曾天賜」之 介紹,為抵債而加入真實姓名年籍不詳、綽號「可達鴨」、 「達爾」等人所組成之電信詐欺集團(下稱系爭詐欺集團)。 被告明知該組織為3人以上、具有持續性、牟利性及結構性 ,且目的係對民眾實施詐騙,以圖取不法利益,竟共同意圖 為自己不法之所有,與「曾天賜」、「可達鴨」、「達爾」 同時基於三人以上共同詐欺取財、參與犯罪組織、隱匿特定 犯罪所得去向而洗錢之犯意聯絡,加入系爭詐欺集團負責提 領受騙民眾交付之款項,由系爭詐欺集團之成員在不詳處所 成立詐騙電信機房,並以附表所示之詐騙方法,向原告進行 詐騙,致其陷於錯誤,依系爭詐欺集團成員指示,於附表所 示之時間,將款項匯入至附表所示之人頭帳戶內,而被告接 獲「可達鴨」、「達爾」等人指示後,於附表所示之時間、 地點,持「可達鴨」、「達爾」等人交付之人頭帳戶提款卡 提領款項,並依「可達鴨」、「達爾」等人指示將詐騙所得 轉交予其等指定之真實姓名年籍不詳之人攜離現場,以此方 式隱匿特定犯罪所得之去向。原告因遭詐騙受有新臺幣(下 同)113,059元之損害,依侵權行為之法律關係提起本件訴 訟等語,並聲明:⒈被告應給付原告113,059元,及自刑事附 帶民事起訴狀繕本送達翌日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百分之5 計算之利息。⒉前項判決請准供擔保宣告假執行。 三、被告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場,亦未提出書狀為任何聲明及陳 述。 四、本院之判斷:     ㈠按因故意或過失,不法侵害他人之權利者,負損害賠償責任 。數人共同不法侵害他人之權利者,連帶負損害賠償責任。 不能知其中孰為加害人者亦同。民法第184條第1項前段及第 185條第1項定有明文。經查,原告主張之事實,經本院刑事 庭以112年度金訴字第592號刑事判決,認定被告上開犯罪事 實部分犯三人以上共同詐欺取財罪並處有期徒刑1年4月等情 ,有上開刑事判決在卷可證(見本院卷第9至30頁),並經 本院調閱該刑事判決卷宗核對無訛。而被告對於原告主張之 事實,已於相當時期受合法之通知,而於言詞辯論期日不到 場,亦未提出準備書狀爭執,依民事訴訟法第436條第2項、 第280條第3項本文準用第1項本文規定,視同自認。據上, 本件原告主張被告應負侵權行為損害賠償之責,並給付原告 遭詐騙所受損失113,059元,為有理由。  ㈡另按給付無確定期限者,債務人於債權人得請求給付時,經 其催告而未為給付,自受催告時起,負遲延責任,其經債權 人起訴而送達訴狀者,與催告有同一之效力;遲延之債務, 以支付金錢為標的者,債權人得請求依法定利率計算之遲延 利息;應付利息之債務,其利率未經約定,亦無法律可據者 ,週年利率為百分之5,民法第229條第2項、第233條第1項 前段、第203條分別定有明文。查原告本件侵權行為損害賠 償之債,屬給付無確定期限,因此,原告請求被告給付自刑 事附帶民事起訴狀繕本送達翌日即112年12月19日起至清償 日止,按年息百分之5計算之利息,核無不合,應予准許。   五、綜上,原告依侵權行為之法律關係,請求被告給付原告113, 059元,及自112年12月19日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百分之5 計算之利息,為有理由,應予准許。   六、本件係就民事訴訟法第427條第1項適用簡易程序所為被告敗 訴之判決,依民事訴訟法第389條第1項第3款規定,應依職 權宣告假執行。原告雖陳明願供擔保聲請宣告假執行,然其 聲請僅係促使法院為職權之發動,爰不另為假執行准駁之諭 知。 七、原告係於刑事訴訟程序提起民事訴訟,經本院刑事庭裁定移 送前來,依刑事訴訟法第504條第1項規定,無庸繳納裁判費 ,且本件訴訟繫屬期間亦未增生訴訟費用事項,故無訴訟費 用負擔問題,併予敘明。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16  日          臺灣嘉義地方法院嘉義簡易庭                法 官 陳劭宇 以上為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本判決上訴,須於判決送達後20日內向本庭(嘉義市○○路 000○0號)提出上訴狀(均須按他造當事人之人數附繕本)。如 委任律師提起上訴者,應一併繳納上訴審裁判費。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16  日                書記官 阮玟瑄 附表:(新臺幣)                 匯款時間 匯款金額 人頭帳戶 詐騙方法 提領時間地點金額 112年5月21日14時57分許 49,985元 永豐銀行帳號00000000000000號 以電話向原告佯稱其網路賣場未經身分確認,需依指示匯款確認,致其陷於錯誤,於左列時間匯款左列金額。嗣被告於右列時間、地點持左列人頭帳戶金融卡及密碼提款後,依詐欺集團之不詳成員指示,於不詳時間至指定地點將提領款項交與詐欺集團之不詳成員。 112年5月21日15時14分至41分許,在嘉義市○○街000號統一超商旭豐門市ATM共提領11萬3,000元。 112年5月21日14時59分許 49,985元 112年5月21日15時35分許 13,089元

2024-12-16

CYEV-113-嘉簡-883-20241216-1

嘉原小
嘉義簡易庭(含朴子)

侵權行為損害賠償

臺灣嘉義地方法院民事判決 113年度嘉原小字第14號 原 告 甲生 真實姓名年籍詳卷 兼 法定代理人 甲父 真實姓名年籍詳卷 甲母 真實姓名年籍詳卷 被 告 乙生 真實姓名年籍詳卷 兼 法定代理人 乙父 真實姓名年籍詳卷 乙母 真實姓名年籍詳卷 被 告 丙生 真實姓名年籍詳卷 兼 法定代理人 丙母 真實姓名年籍詳卷 被 告 丁生 真實姓名年籍詳卷 兼 法定代理人 丁父 真實姓名年籍詳卷 丁母 真實姓名年籍詳卷 被 告 戊生 真實姓名年籍詳卷 兼 法定代理人 戊父 真實姓名年籍詳卷 戊母 真實姓名年籍詳卷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侵權行為損害賠償事件,本院於民國113年11 月25日言詞辯論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一、被告乙生、丙生、丁生應連帶給付原告甲生新臺幣1萬2,000 元,及自民國113年10月23日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百分之5 計算之利息。 二、被告乙生、乙父、乙母應連帶給付原告甲生新臺幣1萬2,000 元,及自民國113年10月23日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百分之5 計算之利息。 三、被告丙生、丙母應連帶給付原告甲生新臺幣1萬2,000元,及 自民國113年10月23日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百分之5計算之 利息。 四、被告丁生、丁父、丁母應連帶給付原告甲生新臺幣1萬2,000 元,及自民國113年10月23日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百分之5 計算之利息。 五、前四項所命給付,如有任一被告為給付,其餘被告於該給付 範圍內即免給付義務。 六、原告其餘之訴駁回。 七、訴訟費用新臺幣1,000元,由被告乙生、乙父、乙母、丙生 、丙母、丁生、丁父、丁母連帶負擔百分之30,餘由原告負 擔;並確定被告乙生、乙父、乙母、丙生、丙母、丁生、丁 父、丁母應連帶負擔之訴訟費用額為新臺幣300元,及自本 判決確定之翌日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百分之5計算之利息 。 八、本判決原告勝訴部分得假執行。 九、原告其餘假執行之聲請駁回。   事實及理由 壹、程序部分:  ㈠按宣傳品、出版品、廣播、電視、網際網路或其他媒體對為 否認子女之訴、收養事件、親權行使、負擔事件或監護權之 選定、酌定、改定事件之當事人或關係人之兒童及少年,不 得報導或記載其姓名或其他足以識別身分之資訊;行政機關 及司法機關所製作必須公開之文書,除前項第三款或其他法 律特別規定之情形外,亦不得揭露足以識別前項兒童及少年 身分之資訊,兒童及少年福利與權益保障法第69條第1項第3 款、第2項分別定有明文。又所定其他足以識別身分之資訊 ,包括兒童及少年照片或影像、聲音、住所、親屬姓名或其 關係、就讀學校或其班級等個人基本資料,兒童及少年福利 與權益保障法施行細則第21條亦有明文。本件原告甲生、被 告乙生、丙生、丁生、戊生(下合稱被告4名學童)均係未 滿18歲之兒童,不得揭露足以識別渠等身分之資訊,爰不於 判決內揭露]原告、被告4名學童,與渠等法定代理人、教師 之真實姓名年籍,以及就讀學校、班級等資料。  ㈡部分被告經合法通知,無正當理由,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場 ,核無民事訴訟法第386條各款所列情形,爰依民事訴訟法 第433條之3規定,依職權一造辯論而為判決。 貳、實體部分: 一、原告主張:  ㈠甲生與被告4名學童係嘉義縣立○○國小二年級同學,甲生於民 國000年0月0日下午玩躲避球時,遭被告4名學童圍起來,並 衝過來打甲生的頭、手、腳、側腰部位,丁生用球直接打甲 生頭部,斯時甲生還在球場裡,乙生、丁生把甲生   抓住,外面的人開始用球丟甲生,其他人也衝過來用球跟手 打甲生(下稱系爭事件),致甲生受有頭部其他部位鈍傷、 左側手部挫傷、右側大腿挫傷、左側大腿挫傷等傷害,經前 往衛生福利部朴子醫院、長庚紀念醫院就醫檢查,共支出新 臺幣(下同)4,358元之醫藥費,又因系爭事件致甲生心理 受創,請求精神慰撫金15,642元,另造成甲生之法定代理人 即甲父、甲母親權受到侵害,各請求精神慰撫金10,000元。  ㈡被告4名學童共同毆打甲生之情事,屬共同不法侵害甲生之身 體健康,應負共同侵權行為責任,乙生之法定代理人乙父、 乙母;丙生之法定代理人丙母;丁生之法定代理人丁父、丁 母;戊生之法定代理人戊父、戊母亦有管教不周之過失,亦 應負共同侵權行為責任,爰依侵權行為之法律關係提起本件 訴訟等語,並聲明:1.被告應連帶給付甲生20,000元;被告 應連帶給付甲父10,000元;被告應連帶給付甲母10,000元。 2.前項判決請准供擔保宣告假執行。 二、被告方面:  ㈠乙生、乙父、乙母:當時是在進行躲避球運動,此項運動本 來就是用球丟來丟去,並非有任何針對性的行為,且甲生之 頭部其他部位鈍傷、左側手部挫傷、右側大腿挫傷、左側大 腿挫傷等傷害亦有可能是躲避球後參與其他活動所造成,原 告亦未提出乙生有圍住甲生之直接證據等語抗辯。  ㈡丙生、丙母:丙生並未對甲生動手動腳,當下玩躲避球時是 有用球丟到甲生,但都是合理的,丙生也只有用球而已,並 沒有把甲生圍住等語抗辯。  ㈢丁父:丁生是看到甲生跌倒去把他抱起來,並沒有打甲生也 沒有圍住甲生,甲生於何時去看醫生,系爭事件後有無其他 活動也令人存疑等語抗辯。  ㈣戊父:戊生並沒有跟甲生有任何接觸,亦無傷害或圍住甲生 之行為,原告未提出直接證據,且躲避球之遊戲規則原本就 可以用球打甲生,原告主張不合理等語抗辯。  ㈤其餘被告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場,亦未提出書狀作何聲明或 陳述。 三、本院之判斷:  ㈠原告主張甲生因系爭事件遭乙生、丙生、丁生、戊生毆打、 球丟,因此受有頭部其他部位鈍傷、左側手部挫傷、右側大 腿挫傷、左側大腿挫傷等傷害乙節,為到庭之被告所否認, 經查:  1.乙生、丙生有圍堵並徒手毆打甲生之行為:   依嘉義縣立○○國民小學防制校園霸凌因應小組校安通報編號 0000000號案調查報告(見本院卷第29-57頁),甲生於訪談時 陳稱:我在3月8日下午玩躲避球,玩到一半時,乙生、丙生 、丁生、戊生、訴外人D生、訴外人E生衝過來打我,他們打 我的頭、手、腳和側面的腰部,丁生用球直接打我的頭,那 時候我在球場裡面,乙生和丁生把我抓住,外面的人開始用 球丟我,然後其他人衝過來,用球和用手打我,他們只有這 一次用球丟我,他們平常對我很好,沒有發生任何事件(見 本院卷第35頁)。戊生則於訪談時陳稱:因為甲生有用手打 訴外人B生,也有在B生耳朵旁邊大叫,我們是為了幫B生報 仇,我、乙生、丙生、丁生、訴外人C生有去圍住甲生,他 們有一些人是用球丟他,有一些人是用手打,乙生用手打甲 生,C生用腳踢甲生,我和丙生要幫B生報仇,我用在甲生耳 朵旁邊大叫的方式幫B生報仇,丙生用直接打甲生的方式幫B 生報仇,我只有看到乙生用球丟甲生等語(見本院卷第41頁) ,核與甲生前開所述情節大致相符,且乙生也於訪談時陳稱 :一群人像一個圓圈把甲生包圍,我們是為了擋住甲生去路 (見本院卷第37頁),足認被告4名學童及其他同學有圍堵甲 生的行為。審酌甲生、戊生與乙生、丙生之間並無仇隙,應 無因怨懟而蓄意誣陷之動機,是甲生、戊生所述關於眾人圍 堵及乙生、丙生毆打甲生的行為,應非虛妄。另審酌本件衝 突起因是被告4名學童為了幫B生報仇,衡情確實有足夠的動 機引發進一步的肢體衝突,足認乙生、丙生均係因甲生與B 生之間的事,而藉由圍堵並徒手毆打甲生之行為為B生報仇 。惟查,眾人於圍堵甲生時,丁生、戊生是否有對甲生為肢 體攻擊乙節,除甲生的片面陳述外,並無其他證據可佐,難 認原告就此部分事實已盡舉證責任。至於丙母雖抗辯戊生前 開所述關於丙生用直接打甲生的方式幫B生報仇等語,實際 上是「用球打」,惟觀諸戊生訪談摘要全文,該段落如果提 及丟擲躲避球,多會記載為「用球丟」,從而訪談摘要中的 「直接打」應是「徒手毆打」的意思,故丙母前開抗辯尚不 可採。  2.丁生有用球故意砸甲生的頭之行為:   依嘉義縣立○○國民小學防制校園霸凌因應小組校安通報編號 0000000號案調查報告,丁生於訪談時陳稱:因為甲生打到B 生的頭,B生說要報仇,我就幫他報仇,我用球直接砸甲生 的頭等語(見本院卷第39頁),核與甲生所述情節相符,足認 丁生有用球故意砸甲生的頭之行為。而依躲避球規則,禁止 頭臉攻擊,攻隊擊中守隊內場球員頭臉部(顏面、頭顱)時 ,擊中無效,故丁生用球故意砸甲生頭之行為,顯然不是躲 避球規則中使對手觸球出局的合理舉措,而是蓄意傷害他人 的行為。  3.因乙生、丙生、丁生前開行為,導致甲生受傷:   甲生於系爭事件後當天晚上7時46分許,至衛生福利部朴子 醫院急診,經診斷受有頭部其他部位鈍傷、左側手部挫傷、 右側大腿挫傷、左側大腿挫傷等傷害乙節,有診斷證明書為 證(見本院卷第71頁),審酌甲生就醫驗傷的時點與系爭事件 甚近,且上開傷勢與甲生指述遭毆打、丟擲部位相符,而甲 生經醫師診斷受有鈍挫傷,此種傷害的成因是受到鈍力撞擊 所致,常見於肢體衝突或鈍物撞擊,與甲生被乙生、丙生、 丁生攻擊的態樣相符,足認是因乙生、丙生、丁生前開行為 所受傷勢。惟本院審酌當時兩造在玩躲避球,不能排除甲生 部分傷勢是因他人遵守躲避球規則下,持球丟甲身體而產生 的傷勢,是本院認為頭部其他部位鈍傷、左側手部挫傷、右 側大腿挫傷、左側大腿挫傷等傷害之中僅有一部分是乙生、 丙生、丁生前開行為所致(下稱乙生、丙生、丁生前開行為 所致傷勢為系爭傷害)。  4.至於原告雖主張乙生、丁生有抓住甲生,讓別人用球丟甲生 等語,惟查,戊生於訪談時陳稱:乙生沒有抱住甲生,是丁 生把甲生抓住,讓別人用球丟他,甲生被球打到時,丁生已 經把甲生放下了等語(見本院卷第41頁),此與乙生所述甲生 被丁生抱住,甲生被放下來後才被球打到乙節相符(見本院 卷第37頁),足認甲生受傷並非因被乙生、丁生抓住後遭他 人丟球所致。此外,原告其餘關於系爭事件之主張,除甲生 於訪談時的陳述外,無其他證據可佐,故該部分主張及請求 並無理由。  ㈡按因故意或過失,不法侵害他人之權利者,負損害賠償責任 ;數人共同不法侵害他人之權利者,連帶負損害賠償責任; 不法侵害他人之身體、健康、名譽、自由、信用、隱私、貞 操,或不法侵害其他人格法益而情節重大者,被害人雖非財 產上之損害,亦得請求賠償相當之金額,民法第184條第1項 前段、第185條第1項前段、第195條第1項前段分別定有明文 。經查,乙生、丙生、丁生故意為上開非行行為,致甲生受 有系爭傷害,且渠等行為均為甲生所受系爭傷害的共同原因 ,又乙生、丙生、丁生均就讀國小低年級,依該年齡兒童的 智識經驗,應可清楚認識徒手毆打或用球砸頭,會導致他人 受傷,且是不對的行為,可見乙生、丙生、丁生已具有識別 能力,卻未能尊重他人,所為已侵害甲生之身體權並導致其 受傷,情節自屬重大,故甲生依民法第184條第1項前段、第 185條第1項前段、第195條第1項前段之規定,請求乙生、丙 生、丁生連帶賠償其財產上及非財產上之損害,自屬有據。  ㈢按無行為能力人或限制行為能力人不法侵害他人之權利者, 以行為時有識別能力為限,與其法定代理人連帶負損害賠償 責任;前開情形,法定代理人如其監督並未疏懈,或縱加以 相當之監督,而仍不免發生損害者,不負賠償責任,民法第 187條第1項前段、第2項規定甚明。經查,乙生、丙生、丁 生於行為時為有識別能力之人,又乙父、乙母為乙生之法定 代理人,丙母為丙生之法定代理人、丁父、丁母為丁生之法 定代理人,亦有渠等戶籍資料附卷可憑,依民法第1084條第 2項之規定,對渠等未成年之子女負有保護及教養之權利及 義務,就不得侵害他人之身體權應予以適切之指導及規範, 然渠等未能舉證證明其監督未成年子女並未疏懈,或縱加以 相當之監督而仍不免發生損害,則乙父及乙母、丙母、丁父 及丁母自應依民法第187條第1項前段之規定,各與乙生、丙 生、丁生負連帶損害賠償責任。  ㈣甲生依侵權行為損害賠償之法律關係所得請求賠償之數額, 分敘如下:       1.醫療費用:     甲生因乙生、丙生、丁生之侵權行為,致受有系爭傷害,已 如上述,甲生主張其因此至醫院就診,支出醫療費用4,358 元乙節,有診斷證明書、病歷資料、醫療收據等件可佐(見 本院卷第71-95頁),然醫療收據中除了與系爭事件有關的急 診及複診費用4,208元外(計算式:670+1,800+670+718+350= 4,208),尚包含與系爭事件無關的精神科就診費用480元、 兒童內科就診費用340元,應予排除。此外,急診及複診費 用4,208元的支出,除了包含乙生、丙生、丁生之侵權行為 所致系爭傷害,也可能兼及遵守躲避球規則下甲生被球丟所 致其他傷勢,甲生雖無法明確區分並舉證因系爭傷害支出的 醫療費用具體數額,然本院依民事訴訟法第222條第2項之規 定,審酌一切情況,認為甲生請求醫療費用其中2,000元與 乙生、丙生、丁生之侵權行為有相當因果關係,故甲生醫療 費用請求於2,000元的範圍內為有理由,應予准許,逾此範 圍之請求,應予駁回。  2.精神慰撫金:    按慰藉金之賠償須以人格權遭遇侵害,使精神上受有痛苦為 必要,其核給之標準固與財產上損害之計算不同,然非不可 斟酌雙方之身分、地位、資力與加害之程度及其他各種情形 核定相當之數額。其金額是否相當,自應依實際加害情形與 被害人所受之痛苦及雙方之身分、地位、經濟狀況等關係決 定之(最高法院51年度台上字第223號、85年度台上字第460 號民事判決意旨參照)。經查,甲生因乙生、丙生、丁生前 開侵權行為受有系爭傷害,足認精神上受有痛苦,渠等請求 非財產上之損害賠償,自屬有據。本院審酌兩造工作、經濟 狀況、身分地位,系爭事件發生原因、加害手段及甲生受傷 程度等一切情狀,認甲生所得請求之慰撫金以1萬元為適當 ,逾此範圍之請求,應予駁回。  3.從而,甲生得請求之賠償金額為1萬2,000元(計算式:醫療 費用2,000元+精神慰撫金1萬元=1萬2,000元)。  ㈤按不真正連帶債務,係指數債務人以同一目的,本於各別之 發生原因,對債權人各負全部給付之義務,因債務人其中一 人為給付,他債務人即應同免其責任之債務而言。故不真正 連帶債務人中之一人所為之清償,如已滿足債權之全部,即 應發生絕對清償效力,債權人不得再向他債務人請求清償( 最高法院100年度台上字第848號判決意旨參照)。本件乙生 、丙生、丁生應本於共同侵權行為之法律關係,負連帶賠償 責任,而乙父及乙母、丙母、丁父及丁母,則各應本於渠等 法定代理人之地位,分別就乙生、丙生、丁生之上開侵權行 為負連帶賠償責任,故上開債務是本於各別之發生原因,然 具同一給付目的之債務,依據前開說明,應為不真正連帶債 務關係,因被告其中一人為給付,其他被告即應同免其責任 。  ㈥又按遲延之債務,以支付金錢為標的者,債權人得請求依法 定利率計算之遲延利息。給付無確定期限者,債務人於債權 人得請求時,經其催告而未為給付,自受催告時起,負遲延 責任。其經債權人起訴而送達訴狀,或依督促程序送達支付 命令,或為其他相類之行為者,與催告有同一之效力,民法 第233條第1項、第229條第2項分別定有明文。本件甲生請求 部分被告給付之損害賠償,係以支付金錢為標的,且無確定 期限,故甲生請求自起訴狀繕本送達翌日即113年10月23日( 見本院卷第153-163頁)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百分之5計算 之利息,為有理由。  ㈦甲父、甲母請求被告連帶賠償非財產上損害,為無理由:  1.按不法侵害他人基於父、母、子、女或配偶關係之身分法益 而情節重大者,被害人雖非財產上之損害,亦得準用民法第 195條第1項前段規定,請求賠償相當之金額,同條第3項定 有明文,此乃保護基於父母或配偶與本人之親密關係所生之 身分法益所為之規定。又按民法第195條第3項係於88年4月2 1日修正公布,其立法理由為:「一、第一項係為配合第十 八條而設,原條文採列舉主義,惟人格權為抽象法律概念, 不宜限制過嚴,否則受害者將無法獲得非財產上之損害賠償 ,爰擴張其範圍,及於信用、隱私、貞操等之侵害,並增訂 『不法侵害其他人格法益而情節重大』等文字,俾免掛漏並杜 浮濫。二、對於身分法益被侵害,付之闕如,有欠周延,宜 予增訂。鑑於父母或配偶與本人之關係最為親密,基於此種 親密關係所生之身分法益被侵害時,其所受精神上之痛苦最 深,爰增訂第三項準用規定。」。由上述見解及立法意旨可 知,民法第195條第3項之增定係為保障基於父、母、子、女 或配偶關係之身分法益,條文並未限定侵害身分法益之類型 ,此身分法益即身分權除歷來見解承認未成年子女被擄掠而 受剝奪之親權、監護權及配偶一方被強姦,他方身分法益被 侵害所致精神上痛苦之外,尚應及於父母子女及配偶間親情 倫理及生活相互扶持之利益,始合乎本條項修正之意旨。惟 為免此項身分權所蘊含之權利過於廣泛,立法者尚加諸需此 項身分權受侵害而情節重大之要件,始有本項適用。至何謂 身分權受侵害而屬情節重大,依前開實務見解係以請求權人 與被侵害人間父母子女關係之親情、倫理及生活相互扶持與 幫助之身分法益已完全剝奪,諸如呈現植物人狀態、受監護 宣告等無法照顧自己生活需仰賴父母子女之長期照料,已難 期待其回應父母子女間之親情互動、相互扶持之情感需求, 至若被侵害人僅係身體受傷,父母子女及配偶固雖感受精神 上之痛苦,惟請求權人與受侵害人間之親情倫理互動、相互 扶持之權利尚非因此即遭剝奪,難認係本條項規定之身分權 侵害而屬情節重大。  2.本件甲父、甲母主張其依法對甲生有保護、扶養、教養及監 護之權利義務,因甲生受傷,而受有非財產上之損害,乃請 求被告賠償精神慰撫金等語。惟查,甲生雖因系爭事件受有 系爭傷害,然並未因傷造成其未來生活、工作等之嚴重不便 。而甲父、甲母基於父母之照顧義務,於系爭事件後付出心 力照顧甲生,衡情雖必因此引來精神上痛苦,惟此項痛苦, 乃源自於身分關係之感同深受,難謂已造成其與甲生之間在 身分關係上發生疏離、剝奪,或其他須加以重建等情節重大 之質量變化,堪可認乙生、丙生、丁生對甲生所為傷害結果 ,尚未剝奪甲父、甲母與甲生間關於家庭圓滿之親情、倫理 互動。是以,乙生、丙生、丁生雖有傷害甲生之身體,然尚 非侵害甲父、甲母之身分法益且情節重大,則甲父、甲母依 民法第195條第3項,請求被告賠償其等非財產上之損害,不 應准許。 四、綜上所述,甲生依侵權行為之法律關係,請求如主文第1-5 項所示,為有理由,應予准許。至於原告逾此範圍之請求, 則無理由,應予駁回。 五、本件原告勝訴部分,係就民事訴訟法第436條之8條第1項訴 訟適用小額訴訟程序為部分被告敗訴之判決,依民事訴訟法 第436條之20規定,應依職權宣告假執行。至於原告陳明願 供擔保請求准許假執行部分,僅係促使本院為前開職權行使 ,不另為准駁的諭知。另就原告敗訴部分,其假執行之聲請 即失所依據,應予駁回。 六、本件事證已臻明確,兩造其餘攻擊防禦方法及所舉證據,經 審酌結果,與本件判決結論均無影響,爰不一一論述,附此 敘明。 七、本件訴訟費用,依民事訴訟法第79條、第85條第1項、第2項 規定,由兩造按各自勝敗比例分擔,乙生、乙父、乙母、丙 生、丙母、丁生、丁父、丁母應連帶負擔百分之30,餘由原 告負擔。又本件訴訟費用是原告繳納的第一審裁判費1,000 元,並確定乙生、乙父、乙母、丙生、丙母、丁生、丁父、 丁母應連帶負擔的費用額為300元,另依民事訴訟法第91條 第3項規定,加計自本判決確定之翌日起按年息百分之5計算 之利息。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16  日          臺灣嘉義地方法院嘉義簡易庭                法 官 陳劭宇 以上為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本判決上訴,須於判決送達後20日內向本庭(嘉義市○○路 000○0號)提出上訴狀(均須按他造當事人之人數附繕本)。如 委任律師提起上訴者,應一併繳納上訴審裁判費。 民事訴訟法第436條之24第2項規定:對小額程序之第一審裁判之 上訴或抗告,非以其違背法令為理由,不得為之。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16  日                書記官 阮玟瑄

2024-12-16

CYEV-113-嘉原小-14-20241216-1

嘉簡
嘉義簡易庭(含朴子)

侵權行為損害賠償(交通)

臺灣嘉義地方法院民事判決 112年度嘉簡字第453號 原 告 王羽旋 訴訟代理人 陳奕璇律師 被 告 蕭依玲 訴訟代理人 張博閔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侵權行為損害賠償(交通)事件,本院於民國11 3年11月25日言詞辯論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一、被告應給付原告新臺幣38,460元,及自民國112年5月20日起 至清償日止,按年息百分之5計算之利息。 二、原告其餘之訴駁回。 三、訴訟費用由被告負擔百分之4,餘由原告負擔。 四、本判決原告勝訴部分得假執行。但被告如以新臺幣38,460元 為原告預供擔保,得免為假執行。 五、原告其餘假執行之聲請駁回。   事實及理由 一、被告經合法通知,未於最後言詞辯論期日到場,核無民事訴 訟法第386條各款所列情形,爰依原告聲請,由其一造辯論 而為判決。 二、原告主張:  ㈠被告於民國111年2月3日17時46分許,駕駛車牌號碼0000-00 號自用小客車沿嘉義巿東區文化路由南往北方向行駛,途經 文化路846號前,理應注意行經管制號交岔路口,應注意車 前狀況,與前車之間應保持隨時可以煞停之距離,而依當時 情形,並無不能注意之情事,竟疏於注意,由後追撞同向同 車道前行,由訴外人林育廷所駕駛之車牌號碼000-0000號自 用小客車,致林育廷所駕車輛推撞同向同車道,前方靜停等 紅燈由原告所駕駛之車牌號碼000-0000號自用小客車(下稱 系爭事故),致原告受有胸椎及腰椎挫傷(下稱系爭傷害)、 第五腰椎至第一薦椎椎間盤破裂(右側)之傷害,經鈞院11 2年度嘉交簡字第112號刑事判決判處被告有期徒刑3月在案 ,被告雖爭執第五腰椎至第一薦椎椎間盤破裂(右側)之傷 害與系爭事故無因果關係,鑑定報告亦顯示原告椎間盤退化 預先存在,然即便被害人本身有舊疾,在沒有任何外力下不 會引發損害,依蛋殼頭蓋骨理論,仍應認定與系爭事故有因 果關係,且原告在聲請保險理賠時,當時已有專業醫師確認 原告所受第五腰椎至第一薦椎椎間盤破裂(右側)之傷害與 系爭事故有關,故被告仍須負全部賠償責任。  ㈡茲將原告請求之項目及金額臚列如下:  1.看護費:依診斷證明書所載,原告因傷進行脊椎減壓及椎體 間融合手術,術後需專人照護1個月,以一般全日看護費用1 日2,200元計,共計新臺幣(下同)66,000元(計算式:220 0元×30日=66,000)。  2.醫療費:  ⑴已支出部分:原告因系爭事故受傷,於111年2月11日至111年 9月28日至聯弘診所治療共支出7,660元,於111年7月12日至 112年2月8日至陽明醫院治療,共支出218,365元,以上共計 226,025元。  ⑵將來支出部分:原告因傷需進行復健、後續診療,請求將來 支出之醫藥、復健費50,000元。  3.交通費:原告因傷需往返醫院住院及回診治療,有搭乘車輛 往返之必要,明細如下所示,共計4,570元。  ⑴從原告住家至聯弘診所來回共8次,每次車資100元,共計800 元。  ⑵從原告住家至陽明醫院來回共26次,每次車資145元,共計3, 770元。  4.增加生活上之支出:原告因傷須使用軟背架3,000元、腰帶5 40元、拐杖椅700元、洗澡椅1,300元、醫療器材750元、敷 料770元及購買愛樂康、骨力、萬金油1,439元等,共計8,49 9元。  5.工作損失:原告原與友人經營火鍋店,因系爭事故致原告術 後須穿著束腰半年且不宜粗重工作極激烈運動,須休養6個 月,因無收入證明,以每月最低基本薪資25,250元計,請求 自111年7月出院後之工作損失151,500元(計算式:25,250元 ×6=151,500)。  6.精神慰撫金:原告因系爭事故受傷,須手術開刀專人照顧, 且需穿著束腰6個月不能工作運動,受有相當之精神上痛苦 ,請求200,000元之精神慰撫金。  7.勞動力減損:原告至今仍疼痛不堪,請求勞動能力減損比例 為百分之3,原告於00年0月00日出生,月薪以目前基本工資 26,400元計,則自111年2月3日起以霍夫曼式計算法計算至 法定退休年齡即135年8月11日,受有勞動能力減損152,328 元。  8.以上共計858,922元。  ㈢爰依民法侵權行為之法律關係,請求被告給付858,922元及法 定利息等語,並聲明:1.被告應給付原告858,922元,及自 起訴狀繕本送達翌日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百分之5計算之 利息。2.如受不利判決,願供擔保請准宣告假執行。 三、被告方面:對於系爭事故須負全責並無意見,惟系爭事故係 111年2月3日發生,原告至同年2月11日才就醫,且診斷證明 書載明胸椎、腰椎挫傷,後來在同年7月12日至陽明醫院就 診,傷勢居然變成第五腰椎至第一薦椎椎間盤破裂,並不合 理,茲就原告請求之項目及金額答辯如下:  ㈠看護費66,000元:原告於111年7月12日在陽明醫院就診之診 斷證明書才有須專人照顧1個月之記載,此與系爭事故並無 因果關係,且該診斷證明書亦未載明須全日看護,況目前看 護費1個月約36,000元賠付,原告請求金額實屬過高。  ㈡醫療費:  1.已支出部分226,025元:對於原告至聯弘診所治療共支出7,6 60元之部分不爭執,然爭執至陽明醫院治療共支出218,365 元之部分。  2.將來支出部分50,000元:爭執。  ㈢交通費4,570元:  1.從原告住家至聯弘診所共計800元:不爭執。  2.從原告住家至陽明醫院共計3,770元:爭執。  ㈣增加生活上之支出8,499元:爭執。  ㈤工作損失151,500元:原告自陳與朋友經營火鍋店,但經查詢 負責人並非原告名字,且原告亦未提出合夥契約書佐證,又 聽聞原告從事八大行業,然因系爭事故發生時係疫情期間, 八大行業本不能營業,故原告並無工作損失。  ㈥精神慰撫金200,000元:依聯弘診所診斷證明書所示傷勢,原 告請求之金額過高。  ㈦勞動力減損152,328元:原告所受傷勢並非不能復原或有後遺 症或達到殘廢等級,故不認同。  ㈧以上等語抗辯。 四、得心證之理由:  ㈠按因故意或過失,不法侵害他人之權利者,負損害賠償責任 ;汽車、機車或其他非依軌道行駛之動力車輛,在使用中加 損害於他人者,駕駛人應賠償因此所生之損害;不法侵害他 人之身體或健康者,對於被害人因此喪失或減少勞動能力或 增加生活上之需要時,應負損害賠償責任;不法侵害他人之 身體,被害人雖非財產上之損害,亦得請求賠償相當之金額 ;民法第184條第1項前段、第191條之2本文、第193條第1項 、第195條第1項前段分別定有明文。原告主張被告於上揭時 、地駕車,因前開過失導致系爭事故,原告因而受有系爭傷 害等情,有本院112年度嘉交簡字第112號刑事判決可證,並 經本院調得上開刑事案件全卷核閱屬實,且為被告所不爭執 ,堪信為真,從而原告請求被告負侵權行為損害賠償責任, 應屬有據。  ㈡原告主張其因系爭事故除了受有系爭傷害,尚因此造成第五 腰椎至第一薦椎椎間盤破裂(右側)乙情,為被告所否認。 經查:  1.經本院送請國立成功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就原告所受傷勢與 系爭事故間的因果關係進行鑑定,鑑定結果略以:  ⑴病史與醫療經過:依法院所提供之聯弘診所與陽明醫院就診 病歷與診斷書,以及原告自行提供之迦南中醫診所之診斷證 明書與醫療費用明細收據記載,原告於111年2月3日發生車 禍事故,當日未送急診亦未就醫,於111年2月7日、111年2 月8日、111年2月9日、111年2月10日至迦南中醫診所就醫, 診斷為「下背和骨盤挫傷、疑似腰薦椎壓迫性骨折」。於11 1年2月11日至聯弘診所就診。主訴因車禍上背與下背疼痛, 病歷並未記載有任何腰椎造成的神經學症狀,診斷書記載「 胸椎挫傷、腰椎挫傷」。後續於111年4月22日與111年6月9 日再至聯弘診所就醫,亦至迦南中醫診所就醫(111年2月7日 至111年5月4日共11次)。111年7月12日至陽明醫院就診,主 訴111年2月3日發生車禍後,下背疼痛越來越嚴重,近來下 背酸痛加劇、左腿酸痛,下床走路時更疼痛,神經學檢查左 側無力,踝反射左側減弱,於當日住院,X光檢查發現「腰 椎關節退化疾病、脊椎側彎、第五腰椎第一薦椎椎間盤退化 性病變」,磁振造影檢查發現「腰椎關節退化疾病、椎間盤 退化性病變、第五腰椎第一薦椎椎間盤突出」,故接受脊椎 減壓手術與椎體間融合手術,術後病理診斷為退化性病變。 術後在該院規則追蹤,依法院所提供之病歷最後一次門診日 為112年3月29日。  ⑵因果關係判定:依法院所提供之車禍行車記錄器之影片,當 次車禍應屬低速車輛撞擊(Low-Speed Vehicle Collisions) ,直接受撞擊之車輛(B車)外觀並沒有很明顯的毀損,原告 的車受到的是間接撞擊,撞擊力量應該更輕。依美國醫學會 永久障礙評估指南通訊2018年發表探討「低速車輛撞擊是否 會導致腰椎椎間盤退化或突出」之文章,雖然車禍後的腰痛 是常見的抱怨,但是在後端碰撞的汽車車禍中,腰椎的伸展 被座椅靠背限制,而反彈的彎曲則受到安全帶的限制,因此 腰椎並不會受到很大的撞擊力或加速度。人體於日常很多活 動中都會讓腰椎承受很大的力量,如彎腰撿起地板上的物品 或繫鞋帶,生物力學研究發現這些動作腰椎受力常常超過10 0磅,而在時速低於15英里(約24公里)的後端碰撞對腰椎產 生的軸向受力則不到100磅。而一個人從地上搬起23公斤重 的物品,腰椎受力約764磅。因此其結論:「椎間盤退化和 椎間盤病變是常見的發現,可能有或沒有症狀。低速汽車碰 撞亦很常見,可能導致肌肉拉傷和相應的症狀,但應該是自 限性的會自行好轉。然而,在低速碰撞中產生的運動、力量 和加速度比日常生活中的活動要小,依傷害原因分析的科學 論證過程得出結論,椎間盤退化和椎間盤突出是預先存在的 ,並不是由於低速汽車碰撞引起的。雖然低速碰撞引起的肌 肉拉傷可能會促使進行X射線、磁振造影或其他影像學研究 ,並顯示椎間盤病變,但這兩者是巧合而非因果關係。」此 外,人體的腰椎是可以承受很大的力量以應付日常生活的動 作。原告車禍當下未就醫送急診,若真的是車禍對其第五腰 椎至第一薦椎椎間盤破裂有貢獻,則車禍撞擊力道應該要非 常大,當下應該就要有明顯症狀並送醫。原告車禍後3天始 就醫,初期(111年2月7日與111年2月11日)之診斷書與就醫 病歷亦未記載有第五腰至第一薦椎椎間盤破裂相關之神經學 症狀。故綜上所述,目前證據不支持原告「第五腰椎至第一 薦椎椎間盤破裂,右側」為111年2月3日車禍所造成等語, 有國立成功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病情鑑定報告書可參(見本 院卷第219-222頁)。  2.由上開病情鑑定報告書可知,原告所受第五腰椎至第一薦椎 椎間盤破裂(右側),與系爭事故無相當因果關係,故原告 主張其因系爭事故受有第五腰椎至第一薦椎椎間盤破裂(右 側)之傷害,以及請求該傷害所衍生的損害項目,均無理由 。  ㈢茲就原告請求之項目及金額臚列如下:  1.看護費66,000元:   依陽明醫院診斷證明書,原告因第五腰椎至第一薦椎椎間盤 破裂(右側)傷勢,於111年7月12日住院及出院期間需有人 照顧1個月(見本院卷第23頁),然該部分傷勢與系爭事故無 因果關係,業經審認如前,從而原告前開請求無理由。  2.醫療費:   被告對於原告至聯弘診所治療共支出7,660元不爭執,故原 告此部分請求應予准許。然至陽明醫院治療支出218,365元 、將來支出部分50,000元,是因治療第五腰椎至第一薦椎椎 間盤破裂(右側)傷勢所為支出,與系爭事故欠缺因果關係 ,故此部分原告請求無理由。  3.交通費4,570元:   被告對於原告住家至聯弘診所的交通費共計800元不爭執, 故原告此部分請求應予准許。其餘至陽明醫院的交通費3,77 0元,是因治療第五腰椎至第一薦椎椎間盤破裂(右側)傷 勢所為支出,與系爭事故欠缺因果關係,故此部分原告請求 無理由。  4.增加生活上之支出8,499元:   原告未舉證其因系爭傷害有使用軟背架、腰帶、拐杖椅、洗 澡椅、醫療器材、敷料、愛樂康、骨力、萬金油等項目之必 要,故其請求增加生活上之支出8,499元均無理由。  5.工作損失151,500元:   原告雖主張其自111年7月出院後6個月因傷不能工作,受有 不能工作之損失151,500元等語,然第五腰椎至第一薦椎椎 間盤破裂(右側)傷勢與系爭事故欠缺因果關係,故原告請 求工作損失151,500元無理由。  6.精神慰撫金200,000元:   按不法侵害他人之人格權,被害人受有非財產上損害,請求 加害人賠償相當金額之慰撫金時,法院對於慰撫金之量定, 應斟酌實際加害情形、所造成之影響、被害人痛苦之程度、 兩造之身分地位、經濟情形及其他各種狀況,以核定相當之 數額(最高法院47年度台上字第1221號、51年度台上字第22 3號判決先例意旨參照)。查,原告因被告前揭侵權行為而 受有系爭傷害,堪認其精神上自受有一定程度之痛苦,原告 依民法第195條第1項本文規定,請求非財產上損害賠償,堪 認允妥。爰審酌兩造稅務電子閘門財產所得調件明細表所示 資力狀況,並綜合考量兩造之關係、身分地位、經濟狀況、 原告受傷程度、被告之侵權行為態樣暨情節等一切情狀,認 原告請求被告賠償精神慰撫金數額,於30,000元之範圍內為 適當,逾此範圍之請求即無理由。  7.勞動力減損152,328元:   依上開病情鑑定報告書,低速汽車碰撞所導致的傷害應該是 自限性(self-limiting),會逐漸好轉,不會導致永久失能 與勞動能力減損,從而原告請求勞動力減損152,328元並無 依據。   8.綜上,原告得請求被告賠償之金額共計38,460元(計算式: 7,660+800+30,000=38,460)。  ㈣末按遲延之債務,以支付金錢為標的者,債權人得請求依法 定利率計算之遲延利息。給付無確定期限者,債務人於債權 人得請求時,經其催告而未為給付,自受催告時起,負遲延 責任。其經債權人起訴而送達訴狀,或依督促程序送達支付 命令,或為其他相類之行為者,與催告有同一之效力,民法 第233條第1項、第229條第2項分別定有明文。本件原告請求 被告給付之損害賠償,係以支付金錢為標的,且無確定期限 ,故原告請求自起訴狀繕本送達翌日即112年5月20日(見本 院卷第75頁)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百分之5計算之利息,為 有理由。 五、綜上所述,原告依侵權行為之法律關係,請求如主文第1項 所示,為有理由,應予准許。逾此範圍之請求,則無理由, 應予駁回。 六、本件原告勝訴部分係依民事訴訟法第427條規定適用簡易訴 訟程序所為被告敗訴之判決,爰依同法第389條第1項第3款 規定,依職權宣告假執行,並依職權宣告被告供擔保後得免 為假執行。至於原告敗訴部分,其假執行之聲請即失所依據 ,應併予駁回。 七、本件事證已臻明確,兩造其餘攻擊防禦方法及證據,核與判 決之結果不生影響,爰不一一論列,併此敘明。 八、訴訟費用負擔之依據:民事訴訟法第79條。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16  日          臺灣嘉義地方法院嘉義簡易庭                法 官 陳劭宇 以上為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本判決上訴,須於判決送達後20日內向本庭(嘉義市○○路 000○0號)提出上訴狀(均須按他造當事人之人數附繕本)。如 委任律師提起上訴者,應一併繳納上訴審裁判費。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16  日                書記官 阮玟瑄

2024-12-16

CYEV-112-嘉簡-453-20241216-1

嘉簡
嘉義簡易庭(含朴子)

拆屋還地等

臺灣嘉義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嘉簡字第872號 原 告 郭淑娟 郭淑惠 共 同 訴訟代理人 張峻瑋律師 林珊玉律師 被 告 郭福全 訴訟代理人 何永福律師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拆屋還地等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本件訴訟標的價額核定為新臺幣124,531元。 原告應於收受本裁定後5日內補繳第一審裁判費新臺幣330元,逾 期不補,即駁回其訴。   理 由 原告訴之聲明請求被告將坐落於嘉義縣○○鄉○○段000000地號土地 (下稱系爭土地)之鐵皮屋及農作物拆除、剷除,並將占用系爭 土地面積62.36、50.85平方公尺返還予原告。又系爭土地之公告 現值每平方公尺為新臺幣(下同)1,100元。以此計算占用土地 之價額為124,531元【計算式:1,100元/平方公尺×(62.36+50.85 )平方公尺=124,531元】。是本件訴訟標的價額核定為新臺幣( 下同)124,531元,應徵第一審裁判費1,330元,扣除原告已繳納 之1,000元,尚應補繳330元,茲依民事訴訟法第249條第1項但書 之規定,命原告於收受本裁定後5日內如數補繳,逾期不繳,即 駁回原告之訴。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13  日          臺灣嘉義地方法院嘉義簡易庭                法 官 陳劭宇 以上為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本裁定主文第1項抗告,須於收受裁定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 抗告狀,並且繳納抗告費新臺幣1,000元;本裁定其餘部分,不 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13  日                書記官 阮玟瑄

2024-12-13

CYEV-113-嘉簡-872-20241213-1

朴簡調
嘉義簡易庭(含朴子)

聲請調解

臺灣嘉義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朴簡調字第282號 聲 請 人 盧川博 上列聲請人請求分割共有物之調解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聲請人應於本裁定送達後10日內具狀補正相對人之正確姓名、住 居所地址、身分證統一編號等年籍資料,暨補繳調解聲請費新臺 幣2,000元,逾期未補正,即駁回調解之聲請。   理 由 一、按當事人書狀,應記載當事人姓名及住所或居所;書狀內宜 記載當事人之性別、出生年月日、職業、國民身分證號碼、 營利事業統一編號、電話號碼及其他足資辨別之特徵;書狀 不合程式或有其他欠缺者,審判長應定期間命其補正,民事 訴訟法第116條第1項第1款、第2項、第121條第1項分別定有 明文。次按因財產權事件聲請調解,其標的之金額或價額未 滿新臺幣(下同)10萬元者,免徵聲請費;10萬元以上,未 滿100萬元者,徵收1,000元;100萬元以上,未滿500萬元者 ,徵收2,000元;500萬元以上,未滿1,000萬元者,徵收3,0 00元;1,000萬元以上者,徵收5,000元。訴訟標的之價額, 由法院核定;核定訴訟標的之價額,以起訴時之交易價額為 準;無交易價額者,以原告就訴訟標的所有之利益為準;分 割共有物涉訟,以原告因分割所受利益之價額為準,民事訴 訟法第77條之20第1項、第77條之1第1項、第2項、第77條之 11分別定有明文。末按依法律關係之性質、當事人之狀況或 其他情事可認為不能調解或調解顯無成立之望者,得逕以裁 定駁回,民事訴訟法第406條第1項第1款亦定有明文。 二、聲請人於民國113年12月4日具狀對相對人黃**等人提起分割 共有物之調解聲請,惟其書狀未載明相對人之姓名及住址, 聲請調解程式即有欠缺,而本院已調閱土地謄本及戶籍資料 ,聲請人應速前來本院閱卷,自行參酌卷內資料,遵期提出 記載被告實際住居所之聲請調解狀,並按對造人數提出繕本 。又聲請人聲請調解未據繳納調解聲請費,查聲請人請求分 割嘉義縣○○鎮○○段00地號土地,其總面積為1507.55平方公 尺、公告現值為每平方公尺4,500元,聲請人應有部分比例 為100分之18,有聲請人所附土地登記第一類謄本可查,是 本件聲請標的價額核定為1,221,116元(計算式:1507.55×4 ,500元×0.18=1,221,116,元以下四捨五入),應徵聲請調 解費2,000元,茲限聲請人於收受本裁定後10日內補正,如 逾期未補正,即駁回調解之聲請。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12  日          臺灣嘉義地方法院朴子簡易庭                法 官 陳劭宇 以上為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裁定關於核定訴訟標的價額部分,應於送達後10日內向 本院提出抗告狀,並繳納抗告費新臺幣1,000元;其餘部分不得 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12  日                書記官 阮玟瑄

2024-12-12

CYEV-113-朴簡調-282-20241212-1

嘉小調
嘉義簡易庭(含朴子)

聲請調解

臺灣嘉義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嘉小調字第1656號 聲 請 人 馨琳揚企管顧問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唐明良 上列聲請人與相對人林桂標間聲請調解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聲請駁回。   理 由 一、按法院認調解之聲請,有送達於他造之通知書,應為公示送 達或於外國為送達者,得逕以裁定駁回之,民事訴訟法第40 6條第1項第5款規定。 二、經查,聲請人就其與相對人林桂標間之債權債務關係聲請調 解,經本院對相對人之戶籍址(即調解聲請狀所載地址)投 遞調解通知書後,遭郵務機關以「遷移不明」為由退回,且 相對人亦無在監在押等情,有聲請人所提民事聲請調解狀所 附相對人戶籍謄本、本院公文封、郵務機關出具之訴訟(行 政)文書不能送達事由報告書,及本院依職權查詢相對人之 戶役政資訊網站查詢個人戶籍資料、臺灣高等法院在監在押 全國紀錄表在卷可稽,故本件有相對人住居所不明,致送達 相對人之通知書,應為公示送達之情形,爰依上開規定,駁 回本件調解之聲請。 三、依民事訴訟法第406條第1項第5款,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12  日          臺灣嘉義地方法院嘉義簡易庭                法 官 陳劭宇 以上為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本裁定不得聲明不服。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12  日                書記官 阮玟瑄

2024-12-12

CYEV-113-嘉小調-1656-20241212-1

本網站部分內容為 AI 生成,僅供參考。請勿將其視為法律建議。

聯絡我們:[email protected]

© 2025 Know9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