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陳映如

共找到 250 筆結果(第 121-130 筆)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

返還履約保證金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民事判決 113年度訴字第2073號 原 告 詠灃工程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唐春玲 訴訟代理人 陳志偉律師 複代理人 高啓航律師 被 告 新北市政府水利局 法定代理人 宋德仁 訴訟代理人 劉陽明律師 陳璧秋律師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返還履約保證金事件,經本院於民國113年12 月26日言詞辯論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原告之訴及假執行之聲請均駁回。 訴訟費用由原告負擔。   事實及理由 一、原告主張:  1原吿前承攬被告「110、111年度新北市抽水站、水門第一區   (新店、永和及中和)」代操作維護工作」及「111年度新 北市抽水站、水門—第二區(中和、永和)代操作維護工作 」,兩造並簽立契約書在案(原證一)。原吿業依各該契約 書之約定繳交保證金,被告卻將上開保證金用以抵付其所稱 原吿應負擔之「108、109年度新北市抽水站、水門第三區( 中和、板橋)代操作維護工作」案之懲罰性違約金計新台幣 (下同)0000000元。經查,被告請求原吿支付上開懲罰性違 約金之主動債權不存在,不應與退還原吿之履約保證金全數 抵銷,被告應將履約保證金計0000000元返還原吿。退萬步 言,如依本院111年度訴字第1066號刑事判決認定被告之懲 罰性違約金債權為0000000元,被告亦應將履約保證金扣掉 違約金之餘額0000000元(0000000-0000000=0000000)返還 原吿。  2按「保證金(各區履約保證金詳投標須知):廠商同意繳履   約保證金共計500萬元,作履行本契約之保障,惟廠商將履   約保證金以票據替代。保證金之發還情形如下:履約保證金   者,除另有規定機關得沒收,不退還部分外,其餘依履約進   度分四期均分無息返還」,此觀諸110、111年度新北市抽水   站、水門第一區(新店、永和及中和)代操作維護工作契約   書(下稱系爭第一區契約書)第十一條第(一)、(二)款   定有明文。次按「保證金:廠商同意繳納履約保證金共計16   6萬元,作履行本契約之保證。保證金之發還情形如下:履   約保證金者,除另有規定機關得不予發還部分外,其餘依履   約進度分四期均分無息退還」,此觀諸111年度新北市抽水   站、水門—第二區(中和、永和)代操作維護工作契約書(   下稱系爭第二區契約書)第十一條第(一)、(二)款亦有   明文可稽。查被告前於112年4月11日寄發新北水抽字第1120   643171號函予原告,其主旨略謂:『有關貴公司未繳交懲罰   性違約金共計新臺幣(以下同)261萬2,600元整,本局將由   「110、111年度新北市抽水站、水門第一區(新店、永和及   中和)代操作維護工作」及「110、111年度新北市抽水站、   水門第二區(中和、永和)代操作維護工作案」案履約保證   金中扣抵,請查照。』等語。該函說明欄並稱:『…二、本   案前因貴公司承攬本局「108、109年度新北市抽水站、水門   第三區(中和、板橋)代操作維護工作」案,因有履約懲罰   性違約金未繳納,合計261萬2600元整,臚列如下:新海及 光復抽水站重大閘門逾期修復案,處懲罰性違約金共計261 萬2,600元整。三、查貴公司承攬本局「110、111年度新北 市抽水站、水門第一區(新店、永和及中和)代操作維護工 作」及「110、111年度新北市抽水站、水門第一區(新店、 永和及中和)代操作維護工作」案,尚有未退還履約保證金 如下:(一)「110、111年度新北市抽水站、水門第一區(新 店、永和及中和)代操作維護工作」,尚有第3、4期履約保 證金250萬元。(二)「110、111年度新北市抽水站、水門 第二區(中和、永和)代操作維護工作」,尚有第4期履約 保證金41萬5,000元。四、綜上,依民法第334條規定,貴公 司經本局多次通知仍持續未繳交上揭懲罰性違約金,請於發 文日期次日起7日內持繳款書至臺灣銀行繳納;如貴公司持 續未繳納,本局將逕由旨揭2案契約未退還履約保證金扣抵 。』等語(原證二)。惟查:  ⑴前揭來函所稱:「110、111年度新北市抽水站、水門第二區 (中和、永和)代操作維護工作」,應係「111年度新北市 抽水站、水門—第二區(中和、永和)代操作維護工作」之 誤。蓋查原吿並未承攬「110年度第二區」之代操作維護工 作,而係承攬「111年度第二區」之代操作維護工作,此觀 諸原證一之契約書即明。  ⑵被告業將110、111年度第一區第3、4期履約保證金250萬元   暨111年度第二區第4期履約保證金41萬5,000元其中之11萬   2,600元,用以抵銷108、109年度第三區代操作維護工作之   懲罰性違約金261萬2,600元,而僅返還剩餘之履約保證金30 2400元予原告(原證三)。惟查被告前揭所稱261萬2,600元   懲罰性違約金之主動債權並不存在或僅有部分存在,不應與 返還原吿之履約保證金其中261萬2,600元全數抵銷。原吿茲 說明如下:被告前曾於111年9月8日寄發新北水抽字第11117 01107號函予原告略謂:『主旨:檢送「108、109新北市抽水 站、水門第三區(中和、板橋)代操作維護工作」新海及光 復抽水站109年移交水封逾期修復罰款一案之違約金繳款書 ,請貴公司於期限內繳納,請查照。說明:一、依據法務部 廉政署111年7月29日通知及契約工作說明書第13條第6項規 定辦理。二、經查旨案本局109年11月26日辦理抽水站及水 門第3區代操作移交會勘,由貴公司移交予篁璞建設有限公 司,會議結論為(1)新海抽水站重力閘門1、2、3號上水封 破損、(2)光復抽水站重力水門1號上水封破損等其他缺失, 並於文中要求貴公司於109年12月4日前完成修復,隨後本局 於109年12月7日辦理缺失複驗會勘,經廉政署調查,該紀錄 內容不實登載為全部修復完成,實則尚未完成修復;迄至本 局於110年11月26日辦理新海及光復水門上水封確認會勘, 始確認旨案上水封完成修復且功能正常無破損,先予敘明。 依旨揭契約工作說明書第13條第6項規定,略以:「主要設 備發生損壞,7日內無法完成修復時,次日起按日處以乙方 其應領之該抽水站保養維修直接費用懲罰性違約金千分之3 (如屬詳細書內重力閘門保養維修項內之水門故障以該區重 力閘門保養維修直接費用懲罰性違約金千分之3),至該設 備修復完成為止…」,本案逾期天數應由109年12月4日起至1 10年11月26日,計358天,查第3區重力閘門保養維修直接費 用為121萬6,294元,且為新海及光復抽水站重力閘門各1座 計為2項缺失逾期改善,故處貴公司懲罰性違約金261萬2,60 0元(1,216,294*3/1,000*358*2)。請貴公司於文到10日內 繳款此懲罰性違約金』等語(原證四),合先敘明。  ⑶前揭來函所述容有誤會,茲分述如下:   109年11月26日移交會勘發現水封破損後,經被告新北市政   府水利局人員、新承攬廠商篁璞公司及原吿三方會商同意,   先以修補方式進行修繕,待日後水封不堪使用時,再以更新   方式處理。原吿並於109年12月4日前已先行完成水封修補, 嗣接獲水封不堪使用之通知後,原吿已於110年11月18日完   成水封更新作業。準此,上開修復方式既經被告同意,則原   吿何來遲延可言。職是,被告對原吿處以遲延修復之懲罰性   違約金實乏所據。又被告前揭來函主張移交缺失逾期修復,   其罰則應適用108、109年度新北市抽水站、水門第三區(中   和、板橋)代操作維護工作契約工作說明書第13條第6項之   規定,亦有誤會:按「移交缺失應於7日內(或甲方規定期限   內)修復完成,如未於規定期內完成,甲方得雇工代辦並沒   收履約保證金」,此觀諸前揭契約工作說明書第10條第4項   定有明文(原證五)。本件爭議既為109年11月26日「移交   會勘」時所發現之水封缺失,自係前揭條文所稱之「移交缺   失」。準此,前揭契約工作說明書就移交會勘期間所發現缺   失之修繕既有特別約定,則若未依期限完成移交缺失之修復 ,自應依前揭契約工作說明書第10條第4項之規定辦理,而 無前揭契約工作說明書第13條第6項規定之適用,彰彰甚明 。原吿業已自行完成水封之修復,非由被告僱工代辦,被告 自不得沒收該案履約保證金。職是,被告依前揭契約工作說 明書第13條第6項規定,請求原吿給付懲罰性違約金261萬2, 600元,顯屬無據。被告自應將履約保證金261萬2,600元返 還原吿。退萬步言,縱令有前揭契約工作說明書第13條第6 項規定之適用(按此僅為假設,原吿否認之),惟被告主張 本件違約金為261萬2,600元,亦有違誤,應僅為127萬7,109 元方是。本院111年度訴字第1066號刑事判決業已認定:『詠 灃公司未於109年11月26日發現水封損害後7日內完成修復復 ,應依工作說明書第13條第6項前段約定,以該區重力閘門 保護維修直接費用千分之3計算懲罰性違約金至設備修復完 成,即第3區重力(外)閘門保養維修費用121萬6,294元( 見108、109年度採購案契約書所附詳細書第22頁)之千分之 3乘以350日(即109年12月4日至110年11月18日),為127萬 7,109元(四捨五入計)』、『…然詠灃公司既使余進興於110 年10月(按應為「11」月之誤)18日將上開水封更換完畢, 且被告吳奇龍等人於110年11月26日會勘確認修復完成,則 應以110年10月18日(按應為「11」月之誤)為設備修復完 成日;又依工作說明書第13條第6款約定,係以「該區」重 力閘門保養維修直接費用千分之3按日計算懲罰性違約金至 該設備修復完成為止,而依108、109年度採購案契約書所附 詳細書所載重力(外)閘門保養維修費用已包括各水門之維 修費用,而上開工作說明書之約定復未載明應以抽水站數計 算懲罰性違約金,則本案懲罰性違約金之計算應毋庸因涉及 新海、光復抽水站2座而計罰2次』等語(原證六),合先敘 明。準此,縱令本件爭議應適用前揭契約工作說明書第13條 第6項之規定(按此僅為假設,原吿否認之),然而關於懲 罰性違約金之計算,依前揭刑事判決亦認定僅為127萬7,109 元,而非被告所主張之261萬2,600元。揆諸上陳即明,被告 要求原吿繳納違約金261萬2,600元尚乏所據。退萬步言,縱 令被告得請求原告繳納違約金,其金額亦僅為127萬7,109元 ,被告亦應將剩餘之1,335,491元(即2,612,600元-1,277,1 09元=1,335,491元)履約保證金返還原吿。  3請求權基礎:   按「保證金之發還情形如下:履約保證金者,除另有規定機 關得沒收,不退還部分外,其餘依履約進度分四期均分無息 退還」、「保證金之發還情形如下:履約保證金者,除另有 規定機關得不予發還部分外,其餘依履約進度分四期均分無 息退還」」,此觀諸系爭第一區契約書及系爭第二區契約書 第十一條第(二)款定有明文。次按「無法律上之原因而受利 益,致他人受損害者,應返還其利益。雖有法律上之原因, 而其後已不存在者,亦同。」民法第179條定有明文。原吿 依約繳付之履約保證金,被告應依履約進度分四期均分無息 退還原吿。而前揭契約皆已履約完畢,此為兩造所不爭執。 職是,原吿自得依系爭第一區契約書及系爭第二區契約書第 十一條第(二)款之約定,請求被告返還履約保證金。又被 告所主張之懲罰性違約金債權2,612,600元若不存在或僅部 分存在,則被告以原吿本得請求退還之履約保證金2,612,60 0元扣抵,自係無法律上原因而受利益,致原吿受有損害, 自已構成不當得利。原吿本於履約保證金返還請求權暨不當 得利之法律關係請求被告返還履約保證金2,612,600元,如 認定原吿應繳納之違約金為127萬7,109元,則被告亦應將剩 餘之履約保證金1,335,491元返還原告。  4原吿並無被告所稱逾期修復水封之情:新北市政府水利局抽   水站水門代操作維護工作,預算來源係由經濟部水利署補助   及移撥。鑒於機關之預算須於當年度辦理結算,因此新北市 政府必須於每年12月底前將水利署所編列之預算執行完畢, 因此均會在12月底前辦理驗收付款結案。如無法準時於12月 31日前結案,會面臨年底關帳之問題,將被檢討預算執行率 ,以及須將尚未付款給廠商之工程款保留至次一年度,手續 繁雜。而本件系爭水封破損部分之更新,如訂製水封,交期 約一個月,已超過當年度12月31日,被告恐被水利署檢討預 算執行之相關問題。因此經被告指派之檢驗人員、新承攬廠 商篁璞公司及原吿三方會商同意,先以修補方式進行修繕結 案,待日後水封不堪使用時,再以更新方式處理。次查被告 於答辯狀亦稱:「吳奇龍明知原吿有上開移交缺失尚未完成 改善,卻因原吿承諾日後將修復水封而便宜行事,向擔任10 8、109年度採購案之協辦林淑宜、新海抽水站督導林俊賢、 光復抽水站督導郭軒誠等人,請渠等同意先行認定系爭移交 缺失已修復完成,日後再協調原吿完成該等缺失改善…」等 語。據此益明,被告指派之吳奇龍等會勘及驗收人員業已同 意原吿日後再行修復水封。而吳奇龍等人之所以同意依上開 方式驗收結案,乃係慮及原吿前揭所述之預算執行問題,方 為此權宜措施。按「移交缺失應於七日內(或甲方規定期限 內)修復完成,如未於規定期限內完成,甲方得雇工代辦並 沒收履約保證金。」,此觀諸工作說明書第10條第4款有明 文可稽。查被告指派之吳奇龍等會勘及驗收人員既已同意原 吿日後待被告通知後再行修復水封,而原吿接獲被告通知後 ,已於110年11月18日完成破損水封之修復作業。準此,原 吿顯已在工作說明書第10條第4款所約定「甲方規定期限內 」完成修復,何來遲延可言?  5被告援引工作說明書第13條第6款之規定,對原吿處以逾期   修復之懲罰性違約金,容有違誤。按「移交缺失應於7日內  (或甲方規定期限內)修復完成,如未於規定期限內完成 ,甲方得雇工代辦並沒收履約保證金。」、「於防汎期間, 若   台灣地區無海上颱風警報發布或非北部地區豪雨特報期間,   主要設備發生損壞,7日內無法完成修復時,次日起按日處   以乙方其應領之該抽水站保養維修直接費用懲罰性違約金千   分之三(如屬詳細書內重力閘門保養維修項內之水門故障以   該區重力閘門保養維修直接費用懲罰性違約金千分之三),   至該設備修復完成為止…」此觀諸工作說明書第10第4款及   第13條第6款定有明文。揆諸上開條文即明,工作說明書第1    0條第4款規定係就「移交缺失」之修復,如未於規定期限   內完成之罰則。至於工作說明書第13條第6款則係指移交階   段以外之履約期間,主要設備發生損壞如未能於7日內完成   修復,廠商所應負擔之懲罰性違約金。上開二條文適用之情   事顯不相同,彰彰甚明。本件爭議既為109年11月26日「移   交會勘」時所發現之水封缺失,自係工作說明書第10條第4   款所稱之「移交缺失」。準此,前揭工作說明書第10條第4   款,就移交會勘期間所發現缺失之修繕既有特別約定,則若   未於期間內完成移交缺失之修復,自應依前揭條文規定辦理   ,而無工作說明書第13條第6款規定之適用。被告於答辯狀  亦稱『按兩造所簽訂108、109年度第三區工作說明書第10 條第4款之規定:「移交缺失應於7日內(或甲方規定期限內 )修復完成,如未於規定期限內完成,甲方得雇工代辦並沒 收履約保證金。」基此,觀諸109年11月26日之「第三區工 作」設備、維修工具及備品移交會勘紀錄(見被證2),分 別就中和抽水站…等站,各項有多項移交缺失,依上開系爭 工作說明書第10條第4款之規定,原吿應於7日內(按自109 年11月26日會勘翌日起算7天)即至遲應於109年12月3日完 成修復…』等語,顯見被告亦肯認有關「移交缺失」之修復, 應適用工作說明書第10條第4款之規定。而上開條文後段既 已約定:「如未於規定期限內完成,甲方得雇工代辦並沒收 履約保證金。」,並無處以逾期懲罰性違約金之約定。職是 ,原吿如未能於規定期限內完成修復,則被告充其量得雇工 代辦並沒收履約保證金。被告自無依工作說明書第13條第6 款,對原吿處以逾期懲罰性違約金之理。  6退步言,縱令被告得對原吿請求逾期違約金(按此僅為假   設),惟被告就違約金之計算亦有違誤:  ⑴違約日數計算:縱令被告得依工作說明書第13條第6款計算違 約金(按此僅為假設),則依該條款規定亦係計至「該設備 修復完成為止」。經查原吿已於「110年11月18日」完成水 封修復作業,故違約金計算自僅得計至110年11月18日。依 被告所提出被證10之新北市政府水利局函,有關違約起迄日 計算雖謂:『本局109年11月26日移交會勘紀錄(新北水抽字 第1092355750號函)要求詠灃工程有限公司於109年12月4日 「前」完成修復,倘109年12月4日未完成修復,違約金應由 109年12月4日起算。於110年11月26日本局辦理「110年本市 新海水門及光復水門上水封確認」會勘(新北水抽字第1102 292909號函),並於該次會勘確認旨案上水封確認功能正常 無破損,爰確認完成修復日期為110年11月26日,是以,違 約起迄日為109年12月4日起至110年11月26日。』等語。惟查 :110年11月26日乃係被告辦理會勘確認系爭水封是否已修 復完工之日期,並非系爭水封實際修復完成日。又110年11 月26日既已確認系爭水封已修復無誤,則計罰違約金最後一 日依約為「至該設備修復完成」,亦即應以實際修復完成日 即「110年11月18日」為準,而非計至會勘確認之日。本院1 11年度訴字第1066號刑事判決亦已認定:「…詠灃公司既使 余進興於110年10月(按應為11月之誤)18日將上開水封更 換完畢,且被告吳奇龍等人於110年11月26日會勘確認修復 完成,則應以110年10月(按應為「11」月之誤)18日為設 備修復完成日」等語。據此益明,本件系爭水封修復完成日 應為「110年11月18日」,而非「110年11月26日」。  ⑵違約金應否依各站缺失項數計算:   依被告所提出被證10之新北市政府水利局函,有關缺失項數   計算部分雖謂:『依契約工作說明書第13條第6項規定,略   以:「主要設備發生損壞,7日內無法完成修復時,…設備   損壞係以處為單位,各站、不同處之損壞係各自獨立,爰分   別計算,旨案缺失逾期修復項目分別為新海抽水站重力閘門    1、2、3號上水封破損及光復抽水站重力閘門1耗上水封破   損,共計2項」』等語,且被告於原證四函文亦稱:「本案   逾期天數應由109年12月4日起至110年11月26日,暨358天,   查第3區重力閘門保養維修直接費用為121萬6,294元,且為   新海及光復抽水站重力閘門各1座計為2項缺失逾期改善,故   處貴公司懲罰性違約金261萬2,600元(=1,216,294×3/1,0   00×358×2)」云云,惟查:觀諸工作說明書第13條第6款, 並未約定應以須修復之抽水站站數計算懲罰性違約金。故本   件懲罰性違約金之計算自無庸因涉及新海、光復抽水站2座 而計罰2次,此亦為新北地方法院111年訴字第1066號刑事判 決所肯認。準此,被告依應修復之抽水站站數為2座而加倍 計罰,實乏所據。  7並聲明:   被告應給付原吿2612600元及自起訴狀繕本送達被告翌日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百分之五計算之利息。原告願供擔保請准宣告假執行。 二、被告則以:  1原告所承攬108、109年度「第三區工作」之履約期間,係自1 07年12月1日至109年11月30日止。因原告並未標得後續110 、111年度「第三區工作」採購案,故依約必須將相關文件 、設備、維修工具及備品移交予後續得標廠商即篁璞建設有 限公司。由於108、109年度「第三區工作」,係由新北市政 府水利局抽水站管理科南區管理股之技工吳奇龍負責該區履 約管理等業務,是於109年月11月26日即上開契約到期前, 吳奇龍召集前、後承攬廠商辦理108、109年度「第三區工作 」之設備、維修工具及備品移交會勘,並擔任該會勘主持人 及記錄,而原告公司黃志萍、篁璞公司曾威哲皆全程參與該 日會勘。依當日會勘紀錄結論所載:「二、經現場勘查及測 試移交缺失如下:…(五)新海抽水站:…8.重力閘門1號、2號 、3號上水封破損。…(七)光復抽水站:…8.重力水門1號上水 封破損。」、「三、上述移交缺失經現場會勘,請詠灃工程 有限公司於109年12月4日前修復完成…」【被證2】,由上開 會勘紀錄內容可證,原告於所承攬108、109年度「第三區工 作」,確具有「新海抽水站重力閘門1、2、3號上水封破損 」、「光復抽水站重力水閘門1號上水封破損」之移交缺失 。然吳奇龍明知原告有上開移交缺失尚未完成改善,卻因原 告承諾日後將修復水封而便宜行事,向擔任108、109年度採 購案之協辦林淑宜、新海抽水站督導林俊賢、光復抽水站督 導郭軒誠等人,請渠等同意先行認定系爭移交缺失已修復完 成,日後再協調原告完成該等缺失改善,故而先後於其所辦 理之109年12月1日竣工完成確認會勘紀錄【被證3】、109年 12月3日初驗紀錄【被證4】、109年12月7日移交缺失會勘複 驗紀錄【被證5】、110年1月6日驗收紀錄【被證6】登載系 爭移交缺失業已修復完成等不實內容,致生損害於被告對抽 水站設施維護之正確性,亦因吳奇龍等人以上開不實移交會 勘、驗收之方式,使原告得以完成移交,並取回「第三區工 作」第4期履約保證金170萬元及免受逾期改善處以懲罰性違 約金之利益,涉犯貪污治罪條例第6條第1項第4款之對主管 事務圖利罪、刑法第213條公文書不實登載罪。經檢察官提 起公訴(111年度偵字第33990號、第33883號),本院於111 年11月16日判決吳奇龍共同犯對主管事務圖利罪,處有期徒 刑壹年陸月,褫奪公權壹年。緩刑肆年,並應於本判決確定 之日起壹年內向國庫支付新臺幣拾萬元(見原證6)。按兩 造所簽訂108、109年度第三區工作說明書第10條第4款之規 定:「移交缺失應於7日內(或甲方規定期限內)修復完成 ,如未於規定期限內完成,甲方得雇工代辦並沒收履約保證 金。」基此,觀諸109年月11月26日之「第三區工作」設備 、維修工具及備品移交會勘紀錄(見被證2),分別就中和 抽水站、中原抽水站、中和二抽水站、華江抽水站、新海抽 水站、十二埒抽水站、江子翠抽水站、光復抽水站等站,各 列有多項移交缺失,依上開系爭工作說明書第10條第4款之 規定,原告應於7日內(按:自109年11月26日會勘翌日起算 7天),即至遲應於109年12月3日完成修復,故於該移交會 勘紀錄結論第三點記載:「三、上述移交缺失經現場會勘, 請詠灃工程有限公司於109年12月4日前修復完成…」,而原 告既未於所定期限內完成修復,自應於109年12月4日起計算 其逾期天數。查原告對於上開新海抽水站「重力閘門1、2、 3號水封破損」、光復抽水站「重力水閘門1號上水封破損」 之移交缺失,直至110年11月26日會勘確認才完成修復,此 可參見當日「110年本市新海水門及光復水門上水封確認」 會勘紀錄記載:「會勘結論:本科現場勘查新海水門及光復 水門上水封確認功能正常無破損。」及現場照片可稽【被證 7】。核上,計算原告分別逾期完成108、109年度「第三區 工作」之移交缺失修復天數如下:(1)新海抽水站「重力閘 門1、2、3號上水封破損」之逾期修復天數為358天(即自10 9年12月4日起至110年11月26日止);(2)光復抽水站「重力 水閘門1號上水封破損」之逾期修復天數為358天(即自109 年12月4日起至110年11月26日止)。觀諸109年月11月26日 之「第三區工作」設備、維修工具及備品移交會勘紀錄(見 被證2),分別就各抽水站移交缺失事項加以記載,其中中 和抽水站列有6項、中原抽水站列有13項、中和二抽水站列 有5項、華江抽水站列有2項、新海抽水站列有8項、十二埒 抽水站列有3項、江子翠抽水站列有8項、光復抽水站列有8 項,合計共有53項移交缺失。而各項缺失既係逐一列記,原 告應就各項缺失,依該會勘紀錄結論第三點所載,於109年1 2月4日前完成修復。若屆期未完成修復者,將視各缺失項目 為「主要設備」或「非主要設備」,分別依工作說明書第13 條第6款、第13條第7款之規定,處以逾期修復之懲罰性違約 金。經查,原告除新海抽水站「重力閘門1、2、3號上水封 破損」、光復抽水站「重力水閘門1號上水封破損」,未於 上開期限內完成修復外,其他各項移交缺失,皆已如期完成 修復。而新海抽水站「重力閘門1、2、3號上水封破損」、 光復抽水站「重力水閘門1號上水封破損」,分屬不同抽水 站之移交缺失項目,對於移交會勘所列各項缺失之修復情形 ,自是按各缺失項目加以列管,對於有逾期修復情形,亦係 各按其逾期天數加以計罰。因重力閘門屬擋水之防洪措施, 而水封則係令重力閘門具水密性之設備,倘若水封發生破損 ,將致重力閘門無法完全擋水而失去防洪功能,故而水封係 屬抽水站之「主要設備」。故按108、109年度第三區工作說 明書第13條第6款之規定:「於防汛期間,若台灣地區無海 上颱風警報發布或非北部地區豪雨特報期間,主要設備發生 損壞,7日內無法完成修復時,次日起按日處以乙方其應領 之該抽水站保養維修直接費用懲罰性違約金千分之三(如屬 詳細書內重力閘門保養維修項內之水門故障以該區重力閘門 保養維修直接費用懲罰性違約金千分之三),至該設備修復 完成為止;於台灣地區海上颱風警報發布或北部地區豪雨等 級以上特報(含)期間,主要設備發生損壞時,除處以金額 計算外,乙方並另負相關損害之賠償責任,最高不超過乙方 可領之契約總價之10倍。」基此,就新海抽水站「重力閘門 1、2、3號上水封破損」、光復抽水站「重力水閘門1號上水 封破損」之逾期修復違約金,將分別依其逾期天數,按日以 「重力閘門保養維修直接費用」之千分之三,處以懲罰性違 約金,至各該設備完成修復為止。觀諸108、109年度「第三 區工作」契約詳細書明細表(第22頁)所示:項次(十)「重力 (外)」閘門保養維修費用」金額為1,216,294元【被證8】。 依此計算原告移交缺失逾期修復之懲罰性違約金如下所列:  ⑴新海抽水站「重力閘門1、2、3號上水封破損」:原告逾期   修復天數為358天,按日以「重力閘門保養維修直接費用」   1,216,294元之千分之三計算逾期違約金為130萬6,300元 (計算式:1,216,294*3/1,000*358=1,306,300)。  ⑵光復抽水站「重力水閘門1號上水封破損」:原告逾期修復  天數為358天,按日以「重力閘門保養維修直接費用」1,21    6,294元之千分之三計算逾期違約金為130萬6,300元(計算   式:1,216,294*3/1,000*358=1,306,300)。兩項懲罰性違   約金,合計金額為 261萬2,600元。  2依民法第334條第1項之規定:「二人互負債務,而其給付種類相同,並均屆清償期者,各得以其債務,與他方之債務,互為抵銷。但依債之性質不能抵銷或依當事人之特約不得抵銷者,不在此限。」,及依系爭「第三區工作」契約第5條第9款之約定:「廠商履約有逾期違約金、損害賠償、採購標的損壞或短缺、不實行為、未完成履約、不符契約規定、溢領價金或減少履約事項等情形時,機關得自應付價金中扣抵;其有不足者,得通知廠商給付或自保證金扣抵。」、契約第13條第3款:「逾期違約金之支付,機關得自應付價金中扣抵;其有不足者,得通知廠商繳納或自保證金扣抵」。系爭「第一區工作」、「第二區工作」經完成驗收後,原告固得分別向被告請求退還履約保證金250萬元、41萬5,000元。但因原告履行108、109年度「第三區工作」具移交缺失,且逾期358天才完成修復,被告依108、109年度第三區工作說明書第13條第6款之約定,處以原告懲罰性違約金261萬2,600元,然經被告於111年10月25日新北水抽字第1111701107號函【被證9】、111年12月22日新北水抽字第1112451308號函【被證10】、112年1月12日新北水抽字第1120035362號函【被證11】多次催告仍未繳付,被告乃以原告於系爭契約所得受領之履約保證金債權,與原告對被告所負懲罰性違約金之債務,於261萬2,600元之範圍內互為抵銷,而此抵銷經被告向原告為此意思表示即生消滅債務之效果,自毋須待原告為同意之表示。被告於112年4月11日以新北水抽字第1120643171號函通知原告,將逕自原告所得請領「第一區工作」履約保證金250萬元、「第二區工作」41萬5,000元中扣抵原告未繳付「第三區工作」新海及光復抽水站重力閘門逾期修復案之懲罰性違約金261萬2,600元【被證12】,此乃權利之正當行使,自屬有據。  3原告雖提出行政院主計總處109年6月編訂「經費結報常見疑義問答集」(原證8),並援引臺北市各機關單位預算執行要點第49條第1項之規定,以各機關就採購案件於當年度12月31日前已發生債務或契約責任,應於下一年度1月15日截止支付,並可於當年度經費項下付款。若無法於上開期限前付款結案完畢,則須填具歳出保留數額表陳送主管機關審核,並層轉市場核定,始得轉入下年度辦理,據而主張機關就採購案件通常會在12月底前辦理結案付款,否則須將尚未給付廠商之工程款保留至下一年度,而衍生繁瑣之行政作業審核程序等語,惟查,原告之主張顯悖離工程實務,其所引用係「臺北市」而非「新北市」各機關單位預算執行要點,且於行政院主計總處「經費結報常見疑義問答集」之Q37問答內容,亦與本件情形不同,自無適用餘地:兩造所簽訂108、109年度第三區工作契約書第5條第1款第3目之規定:「驗收後付款:於驗收合格後,機關於收到廠商提出請款單據後15工作天內,一次無息給付結付尾款。但涉及向補助機關申請核撥補助款者,付款期限為30工作天。」、同條第4目之規定:「機關辦理付款及審核程序,如發現廠商有文件不符、不足或有疑義而需補正或澄清者,機關應一次通知通知澄清或補正,不得分次辦理。其審核及付款期限,自澄清或補正資料送達機關之次日重新起算;機關並應先就無爭議且可單獨計價之部分辦理付款。」及同條款第5目之規定:「廠商履約有下列情形之一者,機關得暫停給付契約價金至情形消滅為止:…(2)履約有瑕疵經書面通知限期改善而逾期未改善者。(3)未履行契約應辦事項,經通知限期履行,屆期仍不履行者。…(5)其他違反法令或契約情形。」,及上開契約工作說明書第玖條規定:「本工作付款辦法依下列規定辦理:一、本工作自甲方通知之進駐日起,每月依實作數量計價1次,以實際執行數量結算。二、估驗以已履約完成者為限,如另有進場材料得以估驗計價者,從其規定。該項估驗款每期均應扣除5% 作為保留款,並於維護完成,甲方驗收合格後,無息結付尾款。三、乙方應於每月10日前提出前月份【工作報告書】,內容至少包括:人員、車輛出入登記簿、工作日誌、每週試運轉紀錄表、試抽水照片、主油槽值日交接簿【抽水站委託操作維護部分】、人員簽到表、職業安全衛生檢查表、維修保養紀錄(施工前、中、後,以白板標示站名、工作項目及施作日期)、特殊狀況之處理報告、抽水站機電設備定期檢查項目表、閘門檢查表、水門各項檢查之結果報告表及應行改善之建議事項,逕送甲方核定後據以請款。(上述文件資料必須將文件內容全部掃描成圖檔或PDF檔,並附上光碟1份,並於結算時提送整年度光碟3份。)四、保養費用含月、季、年度保養,乙方於完成年度保養後按月比例支領該項費用。」由上開規定可知,系爭第三區工作之尾款,應於原告全數完成契約應辧事項,如有履約瑕疵亦已改善完成,經驗收完成,依契約規定提送請款憑證經被告審核通過後,原告方得據以請款,至此被告始負有給付尾款之義務。觀諸行政院主計總處「經費結報常見疑義問答集」之Q37問答內容:「依總決算編製要點規定,各機關凡於12月31日已發生債務或契約責任,應於次年1月15日截止支付。爰機關辦理採購案件,如於108年度已發生債務或契約責任,並於109年1月15日前取得發票且無待辦理事項者,應可於108年度經費項下付款,無須要求廠商改開立109年度發票。」可知,此回復意見係就已於預算年度12月31日已發生給付義務者而言,若係該債務或契約責任之發生時點,已逾該預算年度末日,自無適用之餘地。以本件情形觀之,系爭108、109年度「第三區工作」於110年1月6日方完成驗收,此已逾108預算年度末日(12月31日),況原告尚須依約提送請款憑證經被告審核通過後,方能據以結算並辧理請款,與上開疑義問答之情形顯不相同。復按行政院主計總處公務預算處所訂定「各機關單位預算執行要點」第39條規定:「會計年度終了,各機關受託代辦經費未支用數須於下年度繼續辦理者,免移回委託機關,並應由受託機關將有關資料檢送委託機關辦理預算保留事宜。」。由於政府採購案件隨著廠商履約情形之不同、辦理驗收、請領憑證檢送及審查,至開立發票請款、付款結案,未能於會計年度終了時完成辦理所在多有,實屬平常。依上開規定縱屬受託辦理之採購案件,受託代辦經費未支用數須於下年度繼續辦理者,亦僅需受託機關將有關資料檢送委託機關辦理預算保留事宜即足,且此屬機關間之內部事務,與採購案之承攬廠商無關。吳奇龍等會勘及驗收人員又何須如原告所稱係鑒於預算執行考量,與原告、後承攬廠商篁璞公司會商以修補水封之權宜措施修繕結案,待日後水封不堪使用時,再以更新方式處理?殊難想像。原告上開主張,實悖於經驗法則,要難認其有據。吳奇龍等會勘及驗收人員,本依遵循契約既有規定辦理履約事項之管理,自不得逾越或創設契約未有之規定,遑論私下與廠商達成合意,況未經被告授權,對外更無代表被告為任何意思表示之權利,吳奇龍等人就其主管事務圖利廠商之違法行為,其效力自不及於被告。  4原告主張其於109年12月4日前已先行完成水封修補,並通過 被告竣工完成確認會勘、初驗、移交缺失複驗、驗收程序, 嗣經被告通知水封不堪使用後,原告亦已於110年11月18日 更新水封,故兩造並未就水封破損移交之修復期為任何契約 變更,無庸依系爭契約第15條第5款規定作成書面紀錄並經 兩造用印等語,惟查:誠如被告於民事答辯(二)狀所述, 水封乃鎖在閘門邊上之橡膠墊片,其裝設目的係為於重力閘 門關閉時,使閘門與混凝土結構物間能夠緊密閉合,以達到 阻水之效果,故當水封發生龜裂時,如同汽車傳動皮帶一樣 ,只能更換而無法以修補方式處理。原告雖聲稱其於109年1 2月4日前已先行完成水封修補云云,然依工程實務而言,若 非將水封更新,實無可能以其他方式完成修補。而原告對此 有利於己之事實,僅以「於109年12月4日前已先行完成水封 修補」一語帶過,除此之外,對於究竟係於何日何時、委由 何人、以何種工法,就該破損水封完成修復,無任何說明, 遑論為任何舉證。若果真如原告所稱其於109年12月4日前已 先行完成水封修補,則吳奇龍及其他涉犯違反貪污治罪條例 之會勘及驗收人員,於偵查及審判中何不以原告「於109年1 2月4日前完成水封修補」來證明自己的清白,反而坦承:「 明知光復抽水站重力水門1號上水封及新海抽水站重力水門1 號、2號、3號上水封於109年11月26日移交會勘時已破損, 且於109年12月1日竣工完成確認會勘、109年12月3日初驗、 109年12月7日移交缺失會勘複驗、110年1月6日驗收時均未 修復,依108、109年度採購案契約書約定,詠灃公司將受有 懲罰性違約金且無法領回第4期履約保證金,仍於前揭前揭 會勘紀錄、初驗紀錄、會勘紀錄、驗收紀錄上登載上開缺失 業已修復完成等不實內容,使詠灃公司得以完成移交,並取 回第4期履約保證金及免受懲罰性違約金之利益」之犯行( 見原證6,新北地方法院111年度訴字第1066號刑事判決)? 由此可徵,原告所稱「其於109年12月4日前已先行完成水封 修補,並通過被告竣工完成確認會勘、初驗、移交缺失複驗 、驗收程序」等語,概非事實,純係原告卸責之詞,無足採 信。依工作說明書第10條第4款規定「移交缺失應於7日內修 復完成」,觀諸109年月11月26日「第三區工作」設備、維 修工具及備品移交會勘紀錄結論第三點記載:「三、上述移 交缺失經現場會勘,請詠灃工程有限公司於109年12月4日前 修復完成…」,確係按上開工作說明書第10條第4款「移交缺 失應於7日內修復完成」之規定辦理,顯見並無原告所稱被 告指派吳奇龍等會勘及驗收人員已同意原告日後待被告通知 再行修復水封,即變更契約原有規定,改以「待被告日後通 知」之情形,且原告亦已自認「兩造並未就水封破損移交之 修復期為任何契約變更」(見民事準備書(二)狀第6頁) ,故原告就系爭水封破損之移交缺失,自應依工作說明書第 10條第4款之規定,於7日內即109年12月4日前完成修復,然 其直至110年11月26日方完成水封修復已逾期358天,被告依 工作說明書第13條第6款罰則規定,分別就新海抽水站「重 力閘門1、2、3號上水封破損」、光復抽水站「重力水閘門1 號上水封破損」移交缺失,各處以懲罰性違約金130萬6,300 元,合計金額為 261萬2,600元,自屬有據。  5系爭水封修復完工日應以110年11月26日會勘確認為據,被告 就原告逾期違約天數自109年12月4日計至110年11月26日並 無違誤:按政府採購法施行細則第92條規定:「廠商應於工 程預定竣工日前或竣工當日,將竣工日期書面通知監造單位 及機關。除契約另有規定者外,機關應於收到該書面通知之 日起七日內會同監造單位及廠商,依據契約、圖說或貨樣核 對竣工之項目及數量,確定是否竣工;廠商未依機關通知派 代表參加者,仍得予確定。工程竣工後,除契約另有規定者 外,監造單位應於竣工後七日內,將竣工圖表、工程結算明 細表及契約規定之其他資料,送請機關審核。有初驗程序者 ,機關應於收受全部資料之日起三十日內辦理初驗,並作成 初驗紀錄。財物或勞務採購有初驗程序者,準用前二項規定 」定有明文。復依系爭契約工作說明書第捌條第四項之規定 :「月、季、年度維護保養項目及缺失改善,應拍攝照片( 施工前、中、後,以白板標示站名、工作項目及施作日期, 照片內容需清晰可辨識)並依照抽水站維護保養紀錄表(表 2)及新北市政府抽水站維護保養紀錄表年度機油及濾芯更 新表(表3)表格排列方式逐一排列)送甲方備查,以作為 計價請款之依據,表格若有更改以甲方通知為憑。」依上開 政府採購法施行細則及契約工作說明書之規定,對於系爭第 三區工作之新海抽水站「重力閘門1、2、3號上水封破損」 、光復抽水站「重力水閘門1號上水封破損」移交缺失,原 告應拍攝施工前、中、後(以白板標示站名、工作項目及施 作日期)之照片,並於其預定修復日前或完成修復當日,將 完成修復日期的書面通知監造單位及被告,然系爭水封缺失 改善,原告並未依上開規定以函文檢附110年11月18日已完 成水封修復照片提送被告備查,亦未以書面將其完成修復日 期通知監造單位及被告,而係於110年11月25日以電話通知 於翌日即110年11月26日辦理現場會勘。縱原告就水封更新 修復之日期,係在辦理會勘確認前,但僅有施工行為,尚不 足以確認已完成水封修復,須至現場進行實測,以確認更新 後之水封已達阻水之效能,方能謂已完成水封之修復。是以 ,在原告未依規定以書面通知被告完成水封修復日,自應以 110年11月26日被告辦理會勘並確認更新後之水封已達應有 阻水效能,作為該移交缺失之修復完工日期。基此,被告就 原告逾期違約天數計至110年11月26日,並無任何違誤可言 。  6原告以系爭水封破損缺失,係於109年11月26日移交會勘時   發現,應依系爭工作說明書第10條第4款之規定,即若未於   期限內完成移交缺失之修復,被告得雇工代辦並沒收履約保   證金,而無工作說明書第13條第6款處以懲罰性違約金規定   之適用等語。惟查:系爭工作說明書第10條係就「本契約設 施回復原狀及移交」所為規定;系爭工程說明書第13條則係 就違約「罰則」所為約定,此兩者間並不具有競合的關係,   且綜觀系爭契約及工作說明書各條規定,均未見有將「移交 缺失未於期限內完成修復」之違約事由,排除於工作說明書   第13條罰則規定之適用。因此,若有符合前述工作說明書第   10條、工作說明書第13條規定之情形時,當皆得適用,並非   如原告所稱只能擇一適用。原告所承攬108、109年度「第三   區工作」於109年ll月26日辦理移交會勘時,發現新海抽水   站「重力閘門l、2丶3號上水封破損」,光復抽水站「重力 水閘門1號上水封破損」,為兩造所不爭執。而原告於系爭   水封破損具移交缺失之情形下,本應按工作說明書第10條第 4 款之規定:「移交缺失應於7日內(或甲方規定期限內)   修復完成,如未於規定期限內完成,甲方得雇工代辦並沒收 履約保證金。」,於7日內完成系爭水封移交缺失之修復(   自109 年11月26日會勘翌日起算7天),即至遲應於109年12 月3日完成修復,此觀諸該移交會勘紀錄結論第三黠記載:   「三、上述移交缺失經現場會勘,請詠灃工程有限公司於1   O9年12月4日前修復完成…」可稽,而原告既未於所定期限   內完成修復,依工作說明書第10條第4款之規定,被告得雇 工代辦並沒收履約保證金,此乃被告可行使之權利,縱未行 使,亦不改變原告未於期限內完成移交缺失修復之違約事實   。因上水封係屬主要設備,且於汛期內 (109年11月26日)   發現該缺失,自有工作說明書第13條第6 款罰則規定:「於 防汛期間,若台灣地區無海上颳風警報發布或非北部地區豪 雨特報期間,主要設備發生損壞,7日內無法完成修復時, 次日起按日處以乙方其應領之該抽水站保養維修直接費用懲 罰性違約金千分之三(如屬詳細書內重力閘門保養維修項內 之水門故障以該區重力閘門保養維修直接費用懲罰性違約金 千分之三),至該設備修復完成為止;於台灣地區海上颱風 警報發布或北部地區豪雨等級以上特報(含)期間,主要設 備發生損壞時,除處以金額計算外,乙方並另負相關損害之 賠償責任,最高不超過乙方可領之契約總價之10倍」之適用 ,並無原告所稱割裂適用之情。  7並聲明:原告之訴及假執行之聲請均駁回。如受不利判決, 願供擔保請准免為假執行。 三、兩造不爭執事項  1被告就「108、109年度新北市抽水站、水門第三區(中和、板 橋)代操作維護工作」,委由原告辦理各抽水站所有設施之 例檢、保養、維修、故障搶修、清淤及進駐和平時環境維護 與清潔等工作,雙方於107年12月1日簽訂「第三區工作」契 約書,約定履約期限自107年12月1日至109年11月30日止。  2兩造於109年12月1日就「110、111年度新北市抽水站、水門 第一區(新店、永和及中和)代操作維護工作」簽訂契約書, 約定履約期限自109年12月1日至111年11月30日止,契約總 價計4,706萬元。原告依約繳納履約保證金500萬元,被告於 履約期間已退還原告第一、二期履約保證金250萬元。  3兩造於110年12月1日就「111年度新北市抽水站、水門第二區 (中和、永和)代操作維護工作」簽訂契約書,約定履約期限 自110年12月1日至111年11月30日止,契約總價計2,902萬6, 000元,原告依約繳納履約保證金166萬元,被告於履約期間 已退還原告履約保證金124萬5,000元。  4被告以原告所承攬「108、109年度新北市抽水站、水門第三 區(中和、板橋)代操作維護工作」於109年11月26日辦理移 交會勘,其中所列缺失「新海抽水站重力閘門1、2、3號上 水封破損」、「光復抽水站重力水閘門1號上水封破損」等 項,被告以原告未於109年12月4日前完成修復,且直至110 年11月26日會勘方確認完成修復,共計逾期358天(自102年 12月4日起至110年11月26日止),依第三區工作說明書第13 條第6款規定,處以原告懲罰性違約金261萬2,600元。原告 經被告多次催告,仍未依約繳付108、109年度「第三區工作 」移交缺失逾期修復之懲罰性違約金261萬2,600元,被告是 以「第一區工作」第三、四期履約保證金250萬元、「第二 區工作」第四期履約保證金41萬5,000元中之11萬2,600元, 合計261萬2,600元,扣抵原告上開應繳付之懲罰性違約金, 並將「第二區工作」第四期剩餘之履約保證金30萬2,400元 退還原告。 四、兩造之爭點    1原告於所承攬「108、109年度新北市抽水站、水門第三區(中 和、板橋)代操作維護工作」(即「第三區工作」)是否已於1 10年11月18日就「新海抽水站重力閘門1、2、3號上水封破 損」、「光復抽水站重力水閘門1號上水封破損」已完成水 封更新,而無逾期可言?如有逾期,則逾期天數為何?  2被告依第三區工作說明書第13條第6款規定,就原告系爭移交 缺失逾期修復,處以懲罰性違約金,是否有據?還是應依原 告所主張,被告僅得依工作說明書第10條第4款之規定「得 雇工代辦並沒收保證金」,無第13條第6款之適用?  3被告依應修復之抽水站站數加倍計罰違約金,有無理由?  4被告以「第一區工作」履約保證金250萬元、「第二區工作」 履約保證金11萬2,600元,扣抵原告「第三區工作」應繳付 之懲罰性違約金261萬2,600元,有無理由? 五、經查,原告所承攬108、109年度「第三區工作」之履約期間   ,係自107年12月1日至109年11月30日止。因原告並未標得後續110、111年度「第三區工作」採購案,故依約必須將相關文件、設備、維修工具及備品移交予後續得標廠商即篁璞建設有限公司。由於108、109年度「第三區工作」,係由新北市政府水利局抽水站管理科南區管理股之技工吳奇龍負責該區履約管理等業務,是於109年月11月26日即上開契約到期前,吳奇龍召集前、後承攬廠商辦理108、109年度「第三區工作」之設備、維修工具及備品移交會勘,並擔任該會勘主持人及記錄,而原告公司黃志萍、篁璞公司曾威哲皆全程參與該日會勘。依當日會勘紀錄結論所載:「二、經現場勘查及測試移交缺失如下:…(五)新海抽水站:…8.重力閘門1號、2號、3號上水封破損。…(七)光復抽水站:…8.重力水門1號上水封破損。」、「三、上述移交缺失經現場會勘,請詠灃工程有限公司於109年12月4日前修復完成…」【被證2】,由上開會勘紀錄內容可證,原告於所承攬108、109年度「第三區工作」,確具有「新海抽水站重力閘門1、2、3號上水封破損」、「光復抽水站重力水閘門1號上水封破損」之移交缺失。然吳奇龍明知原告有上開移交缺失尚未完成改善,卻因原告承諾日後將修復水封而便宜行事,向擔任108、109年度採購案之協辦林淑宜、新海抽水站督導林俊賢、光復抽水站督導郭軒誠等人,請渠等同意先行認定系爭移交缺失已修復完成,日後再協調原告完成該等缺失改善,故而先後於其所辦理之109年12月1日竣工完成確認會勘紀錄【被證3】、109年12月3日初驗紀錄【被證4】、109年12月7日移交缺失會勘複驗紀錄【被證5】、110年1月6日驗收紀錄【被證6】登載系爭移交缺失業已修復完成等不實內容,致生損害於被告對抽水站設施維護之正確性,亦因吳奇龍等人以上開不實移交會勘、驗收之方式,使原告得以完成移交,並取回「第三區工作」第4期履約保證金170萬元及免受逾期改善處以懲罰性違約金之利益,涉犯貪污治罪條例第6條第1項第4款之對主管事務圖利罪、刑法第213條公文書不實登載罪。經檢察官提起公訴(111年度偵字第33990號、第33883號),本院刑事庭於111年11月16日判決吳奇龍共同犯對主管事務圖利罪,處有期徒刑壹年陸月,褫奪公權壹年。緩刑肆年,並應於本判決確定之日起壹年內向國庫支付新臺幣拾萬元。此觀本院111年度訴字第1066號刑事判決即明。 六、原告雖稱:原告已於109年12月4日前已完成水封修補,於11 0年11月18日完成更新水封等語,惟查:水封乃鎖在閘門邊 上之橡膠墊片,其裝設目的係為於重力閘門關閉時,使閘門 與混凝土結構物間能夠緊密閉合,以達到阻水之效果,故當 水封發生龜裂時,如同汽車傳動皮帶一樣,只能更換而無法 以修補方式處理。原告雖聲稱其於109年12月4日前已先行完 成水封修補云云,然依工程實務而言,若非將水封更新,實 無可能以其他方式完成修補。而原告對此有利於己之事實, 僅以「於109年12月4日前已先行完成水封修補」一語帶過, 除此之外,對於究竟係於何日何時、委由何人、以何種工法 ,就該破損水封完成修復,則無任何說明,遑論為任何舉證 。若果真如原告所稱其於109年12月4日前已先行完成水封修 補,則吳奇龍及其他涉犯違反貪污治罪條例之會勘及驗收人 員,於偵查及審判中何不以原告「於109年12月4日前完成水 封修補」來證明自己的清白,反而坦承:「明知光復抽水站 重力水門1號上水封及新海抽水站重力水門1號、2號、3號上 水封於109年11月26日移交會勘時已破損,且於109年12月1 日竣工完成確認會勘、109年12月3日初驗、109年12月7日移 交缺失會勘複驗、110年1月6日驗收時均未修復,依108、10 9年度採購案契約書約定,詠灃公司將受有懲罰性違約金且 無法領回第4期履約保證金,仍於前揭前揭會勘紀錄、初驗 紀錄、會勘紀錄、驗收紀錄上登載上開缺失業已修復完成等 不實內容,使詠灃公司得以完成移交,並取回第4期履約保 證金及免受懲罰性違約金之利益」等語(見原證6,新北地 方法院111年度訴字第1066號刑事判決),由此可徵,原告所 稱「其於109年12月4日前已先行完成水封修補,於110年11 月18日完成水封更新」等語,並非事實,無足採信。況依   政府採購法施行細則第92條規定:「廠商應於工程預定竣工 日前或竣工當日,將竣工日期書面通知監造單位及機關。除 契約另有規定者外,機關應於收到該書面通知之日起七日內 會同監造單位及廠商,依據契約、圖說或貨樣核對竣工之項 目及數量,確定是否竣工;廠商未依機關通知派代表參加者 ,仍得予確定。工程竣工後,除契約另有規定者外,監造單 位應於竣工後七日內,將竣工圖表、工程結算明細表及契約 規定之其他資料,送請機關審核。有初驗程序者,機關應於 收受全部資料之日起三十日內辦理初驗,並作成初驗紀錄。 財物或勞務採購有初驗程序者,準用前二項規定」定有明文 。復依系爭契約工作說明書第捌條第四項之規定:「月、季 、年度維護保養項目及缺失改善,應拍攝照片(施工前、中 、後,以白板標示站名、工作項目及施作日期,照片內容需 清晰可辨識)並依照抽水站維護保養紀錄表(表2)及新北 市政府抽水站維護保養紀錄表年度機油及濾芯更新表(表3 )表格排列方式逐一排列)送甲方備查,以作為計價請款之 依據,表格若有更改以甲方通知為憑。」,對於系爭第三區 工作之新海抽水站「重力閘門1、2、3號上水封破損」、光 復抽水站「重力水閘門1號上水封   破損」移交缺失,原告應拍攝施工前、中、後(以白板標示 站名、工作項目及施作日期)之照片,並於其預定修復日前 或完成修復當日,將完成修復日期的書面通知監造單位及被 告,然原告並未依上開規定以函文檢附110年11月18日已完 成水封修復照片提送被告備查,亦未以書面將其完成修復日 期通知監造單位及被告,而係於110年11月25日以電話通知 於翌日即110年11月26日辦理現場會勘。縱原告就水封更新 修復之日期,係在辦理會勘確認前,但僅有施工行為,尚不 足以確認已完成水封修復,須至現場進行實測,經被告確認 更新後之水封已達阻水之效能,方能謂已完成水封之修復。 是以,在原告未依規定以書面通知被告完成水封修復日,自 應以110年11月26日被告辦理會勘並確認更新後之水封已達 應有阻水效能,作為該移交缺失之修復完工日期。 七、依工作說明書第10條第4款規定「移交缺失應於7日內修復完 成」,觀諸109年月11月26日「第三區工作」設備、維修工 具及備品移交會勘紀錄結論第三點記載:「三、上述移交缺 失經現場會勘,請詠灃工程有限公司於109年12月4日前修復 完成…」,確係按上開工作說明書第10條第4款「移交缺失應 於7日內修復完成」之規定辦理,顯見並無原告所稱被告指 派吳奇龍等會勘及驗收人員已同意原告日後待被告通知再行 修復水封,即變更契約原有規定,改以「待被告日後通知」 之情形,且原告亦已自認「兩造並未就水封破損移交之修復 期為任何契約變更」(見民事準備書(二)狀第6頁),故 原告就系爭水封破損之移交缺失,自應依工作說明書第10條 第4款之規定,於7日內即109年12月4日前完成修復,然直至 110年11月26日,原告方完成水封修復,已逾期358天。 八、被告依第三區工作說明書第13條第6款規定,就原告系爭移   交缺失逾期修復,處以懲罰性違約金,是否有據?還是應依   原告所主張,被告僅得依工作說明書第10條第4款之規定「   雇工代辦並沒收保證金」,無第13條第6款之適用?經查:系 爭工作說明書第10條係就「本契約設施回復原狀及移交」所 為規定;系爭工程說明書第13條則係就違約「罰則」所為約 定,此兩者間並不具有競合的關係,且綜觀系爭契約及工作 說明書各條規定,均未見有將「移交缺失未於期限內完成修 復」之違約事由,排除於工作說明書第13條罰則規定之適用 。因此,若有符合前述工作說明書第10條、工作說明書第13 條規定之情形時,當皆得適用,並非如原告所稱只能擇一適 用。原告所承攬108、109年度「第三區工作」於109年ll月2 6日辦理移交會勘時,發現新海抽水站「重力閘門l、2丶3號 上水封破損」,光復抽水站「重力水閘門1號上水封破損」 ,為兩造所不爭執。而原告於系爭水封破損具移交缺失之情 形下,本應按工作說明書第10條第4 款之規定:「移交缺失 應於7日內(或甲方規定期限內)修復完成,如未於規定期 限內完成,甲方得雇工代辦並沒收履約保證金。」,於7日 內完成系爭水封移交缺失之修復(自109 年11月26日會勘翌 日起算7天),即至遲應於109年12 月3日完成修復,此觀諸 該移交會勘紀錄結論第三黠記載:「三、上述移交缺失經現 場會勘,請詠灃工程有限公司於1O9年12月4日前修復完成… 」可稽,而原告既未於所定期限內完成修復,依工作說明書 第10條第4款之規定,被告得雇工代辦並沒收履約保證金, 此乃被告可行使之權利,縱未行使,亦不改變原告未於期限 內完成移交缺失修復之違約事實。因上水封係屬主要設備, 且於汛期內 (109年11月26日)發現該缺失,自有工作說明 書第13條第6 款罰則規定:「於防汛期間,若台灣地區無海 上颳風警報發布或非北部地區豪雨特報期間,主要設備發生 損壞,7日內無法完成修復時,次日起按日處以乙方其應領 之該抽水站保養維修直接費用懲罰性違約金千分之三(如屬 詳細書內重力閘門保養維修項內之水門故障以該區重力閘門 保養維修直接費用懲罰性違約金千分之三),至該設備修復 完成為止;於台灣地區海上颱風警報發布或北部地區豪雨等 級以上特報(含)期間,主要設備發生損壞時,除處以金額 計算外,乙方並另負相關損害之賠償責任,最高不超過乙方 可領之契約總價之10倍」之適用,並無原告所稱割裂   適用之情。 九、被告依應修復之抽水站站數加倍計罰違約金,有無理由?經   查,新海抽水站「重力閘門1、2、3號上水封破損」、光復 抽水站「重力水閘門1號上水封破損」,分屬不同抽水站之 移交缺失項目,對於移交會勘所列各項缺失之修復情形,自 是按各缺失項目加以列管,對於有逾期修復情形,亦係按各 站計算其逾期天數加以計罰。是被告分別新海、光復抽水站   之逾期天數計罰違約金並無不當。依此計算原告移交缺失逾 期修復之懲罰性違約金如下所列:  ⑴新海抽水站「重力閘門1、2、3號上水封破損」:原告逾期   修復天數為358天,按日以「重力閘門保養維修直接費用」   1,216,294元之千分之三計算逾期違約金為130萬6,300元 (計算式:1,216,294*3/1,000*358=1,306,300)。  ⑵光復抽水站「重力水閘門1號上水封破損」:原告逾期修復  天數為358天,按日以「重力閘門保養維修直接費用」1,21    6,294元之千分之三計算逾期違約金為130萬6,300元(計算   式:1,216,294*3/1,000*358=1,306,300)。兩項懲罰性違   約金,合計金額為 261萬2,600元。 十、被告以「第一區工作」履約保證金250萬元、「第二區工作 」履約保證金11萬2,600元,扣抵原告「第三區工作」應繳 付之懲罰性違約金261萬2,600元,有無理由?   依民法第334條第1項之規定:「二人互負債務,而其給付種 類相同,並均屆清償期者,各得以其債務,與他方之債務, 互為抵銷。但依債之性質不能抵銷或依當事人之特約不得抵 銷者,不在此限。」,及依系爭「第三區工作」契約第5條 第9款之約定:「廠商履約有逾期違約金、損害賠償、採購 標的損壞或短缺、不實行為、未完成履約、不符契約規定、 溢領價金或減少履約事項等情形時,機關得自應付價金中扣 抵;其有不足者,得通知廠商給付或自保證金扣抵。」、契 約第13條第3款:「逾期違約金之支付,機關得自應付價金 中扣抵;其有不足者,得通知廠商繳納或自保證金扣抵」。 系爭「第一區工作」、「第二區工作」經完成驗收後,原告 固得分別向被告請求退還履約保證金250萬元、41萬5,000元 。但因原告履行108、109年度「第三區工作」具移交缺失, 且逾期358天才完成修復,被告依108、109年度第三區工作 說明書第13條第6款之約定,處以原告懲罰性違約金261萬2, 600元,然經被告於111年10月25日新北水抽字第1111701107 號函【被證9】、111年12月22日新北水抽字第1112451308號 函【被證10】、112年1月12日新北水抽字第1120035362號函 【被證11】多次催告仍未繳付,被告乃以原告於系爭契約所 得受領之履約保證金債權,與原告對被告所負懲罰性違約金 之債務,於261萬2,600元之範圍內互為抵銷,而此抵銷經被 告向原告為此意思表示即生消滅債務之效果,自毋須待原告 為同意之表示。被告於112年4月11日以新北水抽字第112064 3171號函通知原告,將逕自原告所得請領「第一區工作」履 約保證金250萬元、「第二區工作」41萬5,000元中扣抵原告 未繳付「第三區工作」新海及光復抽水站重力閘門逾期修復 案之懲罰性違約金261萬2,600元【被證12】,此乃權利之正 當行使,自屬有據。被告是以「第一區工作」第三、四期履 約保證金250萬元、「第二區工作」第四期履約保證金41萬5 ,000元中之11萬2,600元,合計261萬2,600元,扣抵原告上 開應繳付之懲罰性違約金,並將「第二區工作」第四期剩餘 之履約保證金30萬2,400元退還原告,於法並無不合。 十一、綜上,原告主張被告對原告之懲罰性違約金債權2,612,60   0元不存在,被告扣抵原告之履約保證金為不合法,依不當   得利之規定,請求被告返還履約保證金2,612,600元,及自   起訴狀繕本送達翌日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百分之五計算之利   息,為無理由,應予駁回。原告受敗訴判決,其假執行之聲 請即失所依據,應併予駁回。 十二、結論:原告之訴為無理由,依民事訴訟法第78條,判決如 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0  日          民事第七庭  法 官 陳映如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本判決上訴,須於判決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如 委任律師提起上訴者,應一併繳納上訴審裁判費。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0  日                 書記官 黃頌棻

2025-02-20

PCDV-113-訴-2073-20250220-1

簡抗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

給付租金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簡抗字第38號 抗 告 人 峰富餐飲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陳宏斌 相 對 人 唯宇通訊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林聰敏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給付租金事件,對於中華民國113年6月25日本 院板橋簡易庭112年度板簡字第2408號裁定提起抗告,本院裁定 如下:   主 文 原裁定廢棄。   理 由 一、抗告意旨略以:抗告人在民國113年5月19日遞狀提起上訴, 上訴金額為新臺幣(下同)9萬4,399元,抗告人誤以為需要 等待法院核定此部分裁判費再進行繳納,請求准予抗告人補 繳裁判費等語。並聲明:原裁定廢棄。 二、按向第二審法院上訴,應繳納上訴之裁判費;上訴不合程式 或有其他不合法之情形而可以補正者,原第一審法院應定期 間命其補正,如不於期間內補正,應以裁定駁回之;民事訴 訟法第77條之16、第442條第2項分別定有明文。上開規定於 簡易程序之第一審裁判之上訴程序準用之,同法第436條之1 第3項規定參照。 三、經查,相對人於原審提起給付租金訴訟,經原審於113年3月 29日以112年度板簡字第2408號判決(下稱原判決)命抗告 人應給付相對人28萬0,236元本息(見原審卷第161頁),並 駁回相對人其餘之訴,該判決於113年4月9日送達抗告人, 抗告人不服,於113年4月19日提起上訴,惟未於民事聲明上 訴狀表明對於原判決不服之程度及應如何廢棄或變更之聲明 (見原審卷第176至177頁),原審乃裁定限期命抗告人補正 上訴聲明,並敘明如就敗訴部分全部不服,應補繳第二審裁 判費4,635元,此有該裁定在卷可稽(見原審卷第181頁)。 又抗告人於113年5月13日收受上開補正裁定後(送達證書見 原審卷第187頁),業於113年5月19日提出民事上訴狀補正 上訴聲明為:㈠原判決廢棄。㈡上訴人應給付租金及滯納金為 9萬4,399元(見原審卷第189頁),抗告人雖未於限期內補 繳第二審裁判費;然審酌抗告人並未委任訴訟代理人,就訴 訟標的價額及其應繳納裁判費之計算方式與數額究為若干, 未必知悉;原審命其補正第二審裁判費之裁定復僅泛言抗告 人應按不服之程度計算訴訟標的價額後依法繳納第二審裁判 費,並未詳細載明抗告人應如何依民事訴訟法第77條之13及 第77條之16規定計算裁判費用之方法,難認已生合法命補正 之效力。則原審未就裁判費計算方法向抗告人再為適當之曉 諭及闡明,亦未另行裁定命抗告人補正應繳第二審裁判費數 額,即逕以抗告人逾期未補正第二審裁判費,謂其上訴不合 法,並予以裁定駁回,尚有未洽。抗告意旨指摘原裁定不當 ,為有理由。爰廢棄原裁定,發回原法院另為妥適之處理。 四、據上論結,本件抗告為有理由,爰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9  日          民事第七庭  審判長法 官 陳映如                    法 官 趙悅伶                    法 官 劉明潔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本裁定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9  日                 書記官 楊鵬逸

2025-02-19

PCDV-113-簡抗-38-20250219-1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

返還投資款項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訴字第414號 原 告 張龍權 被 告 行銀目項股份有限公司(原貽信開發建設股份有限 公司) 兼 法定代理人 吳樵(原名吳彥諄) 被 告 張庭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返還投資款項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原告之訴駁回。 訴訟費用由原告負擔。   理 由 一、按提起民事訴訟應依民事訴訟法第1編第3章第1節、第2節之 規定繳納裁判費,此為必須具備之程式。又原告之訴,起訴 不合程式或不備其他要件,依其情形可以補正,經審判長定 期間命其補正而不補正者,法院應以裁定駁回之,同法第24 9條第1項第6款定有明文。 二、本件原告因請求返還投資款項事件,曾聲請對被告發支付命 令(本院113年度司促字第30783號),經被告於法定期間內 對支付命令提出異議,應以原告該支付命令之聲請視為起訴 。原告於視為起訴後,未據繳足裁判費,經本院於民國113 年12月24日裁定命原告於收受裁定後5日內補正。該項裁定 已於113年12月27日送達原告,有送達證書附卷可憑(見本 院卷第55頁)。原告逾期迄未補正,有本院民事科查詢簡答 表、答詢表在卷可稽(見本院卷第57至61、65至69頁),其 訴顯難認為合法,應予以駁回。 三、依民事訴訟法第249條第1項第6款、第95條第1項、第78條, 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9  日          民事第七庭  審判長法 官 陳映如                                 法 官 謝宜雯                                       法 官 劉婉甄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製作。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繳納抗告 費新臺幣1,5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9  日                    書記官 楊佩宣

2025-02-19

PCDV-114-訴-414-20250219-1

臺灣花蓮地方法院

違反毒品危害防制條例

臺灣花蓮地方法院刑事判決 113年度訴字第100號 公 訴 人 臺灣花蓮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被 告 許証勇 選任辯護人 陳昭文律師(法扶律師) 上列被告因違反毒品危害防制條例案件,經檢察官提起公訴(11 3年度偵字第1478號),本院判決如下:   主 文 許証勇幫助意圖販賣而持有第三級毒品,處有期徒刑壹年拾月。   事 實 許証勇前曾向陳偉杰(陳偉杰涉犯本案部分,業經本院以112年 度原訴字第144號判決有罪確定)購買毒品咖啡包,而知悉陳偉 杰如購入、持有毒品咖啡包,應係基於販賣毒品之意圖,卻仍基 於幫助意圖販賣而持有第三級毒品之犯意,於民國112年4月間某 日,明知某身分不詳之男子,到花蓮來係為交付陳偉杰所購買之 摻有第三級毒品4-甲基甲基卡西酮之咖啡包900包(下稱本案毒咖 啡包)予陳偉杰,亦明知陳偉杰係意圖販賣而購買本案毒咖啡包 ,卻仍帶同上開男子前往花蓮縣○里鎮○○路00○0號陳偉杰當時之 居所,使陳偉杰得以順利持有本案毒咖啡包。嗣陳偉杰再於許証 勇不知情之情況下,自行將本案毒咖啡包之部分出售予邱德祐、 黃真瑋。嗣因上開男子向陳偉杰追討毒品價金未果,而要求許証 勇負責,許証勇因而先於112年7、8月間在花蓮縣玉里鎮支付現 金新臺幣(下同)5萬元予上開男子,再於112年8月10日19時52 分許,自其郵局帳戶(帳號:000-000000*****882號,全帳號詳 卷)轉帳5千元至上開男子指定之中國信託商業銀行帳戶(帳號 :000-0000*****122號,全帳號詳卷,下稱中信帳戶)。嗣警方 於112年7月24日查獲向陳偉杰購買上開咖啡包之黃真瑋,並扣得 黃真瑋向陳偉杰購買之上開咖啡包2包,因而循線查悉上情。   理 由 壹、程序部分:   本院以下所引被告以外之人於審判外所為之陳述,經當事人 同意作為證據(本院卷第47至48頁),本院審酌該等供述證據 作成時之情況,尚無違法取得證據及證明力明顯過低等瑕疵 ,且與本案待證事實間具有相當關聯,作為證據充足全案事 實之認定,應屬適當,依刑事訴訟法第159條之5第1項規定 ,得為證據。 貳、實體部分: 一、認定犯罪事實所憑之證據及理由:   被告雖於偵訊時承認犯幫助意圖販賣而持有第三級毒品罪( 偵字卷第122頁),且於本院坦承之前有跟陳偉杰買過毒品咖 啡包,案發當天桃園尊堂之男子有給其看他們帶來的本案毒 咖啡包,其有帶他們去找陳偉杰等事實,惟復矢口否認有何 幫助意圖販賣而持有第三級毒品犯行,辯稱:他們半夜來我 住的岳父母家,帶了棍棒跟刀械把我押上車,叫我帶他們去 找陳偉杰,我也是被迫的等語;辯護人則為被告辯護稱:若 桃園尊堂的人已和陳偉杰約好交付毒品,應不需再透過被告 帶路,故桃園尊堂的人可能只是要去推銷毒品,而被告於帶 路時正犯即陳偉杰既尚無要買毒品來販賣之決意,被告自不 成立幫助犯;且被告當天既係被押上車,亦難認其有幫助之 犯意等語。經查:  (一)被告前曾向陳偉杰購買毒品咖啡包,復於112年4月間某日 ,明知上開男子攜帶摻有第三級毒品4-甲基甲基卡西酮之 本案毒咖啡包要交付給陳偉杰,亦明知陳偉杰係要販賣而 購買本案毒咖啡包,仍帶其等去找陳偉杰,被告嗣後並再 支付5萬元及5千元予上開男子等事實,為被告所不爭(本 院卷第49至50頁);而陳偉杰於警詢及偵訊時陳、證稱: 我都透過被告跟桃園尊堂的人聯絡,被告曾帶桃園尊堂的 人來我家找我,本案毒咖啡包是被告自己接洽的,但因為 被告欠我錢,我就拿他的本案毒咖啡包抵債,我後來缺錢 繳房租就有賣給黃真瑋等人等語(警卷第16至17頁,他字 卷第13頁),兩人雖就陳偉杰如何取得本案毒咖啡包之背 後原因及過程有些許歧異,但並不妨礙陳偉杰係受被告之 助力,始取得本案毒咖啡包並再加以販賣之事實,另有慈 濟大學濫用藥物檢驗中心112年8月3日鑑定書及中信帳戶 之交易明細等在卷可稽(他字卷第60、143頁),足認上開 被告不爭執之事實,首堪認定。  (二)按刑法上所謂幫助他人犯罪,係指對他人決意實行之犯罪 有認識,而基於幫助之意思,於他人犯罪實行之前或進行 中施以助力,給予實行上之便利,使犯罪易於實行,而助 成其結果發生者而言。是行為人對其幫助之行為與被幫助 犯罪侵害法益之結果間有因果關係之認知,仍屬意為之, 即得認有幫助犯罪之故意,要不因其所為非以助益犯罪之 實行為唯一或主要目的而異其結果;且其所為之幫助行為 ,基於行為與侵害法益結果間之連帶關聯乃刑事客觀歸責 之基本要件,固須與犯罪結果間有因果關聯,但不以具備 直接因果關係為必要,舉凡予正犯以物質或精神上之助力 ,對侵害法益結果發生有直接重要關係,縱其於犯罪之進 行並非不可或缺,或所提供之助益未具關鍵性影響,亦屬 幫助犯罪之行為(最高法院110年度台上字第1469號判決意 旨參照)。查被告係於毒品上游欲交付本案毒咖啡包予陳 偉杰卻不得其門而入時,帶其等至陳偉杰之住處以協助陳 偉杰持有本案毒咖啡包,已提供實行上之便利,屬幫助行 為無疑。且被告既坦承前即曾向陳偉杰購買毒品咖啡包, 知悉陳偉杰有在賣毒咖啡包,並於偵訊時供稱:我上車後 沒有問他們就自己講要找陳偉杰幹嘛,他們打開車上一大 包東西給我看說裡面有900包咖啡包,我知道本案毒咖啡 包是陳偉杰要拿來販賣用的等語(他字卷第119、121頁); 再衡酌本案毒咖啡包之數量高達900包,依常情顯非陳偉 杰所能自己施用,由此均足徵被告對於其帶路之行為將協 助陳偉杰取得本案毒咖啡包,並可做為日後販賣之用等, 應知之甚詳,亦具有幫助之故意。  (三)被告及辯護人雖辯稱被告係被強迫押上車帶路,實無幫助 之犯意等語,然查,被告於偵訊時已供稱:桃園尊堂的人 來找過我2次,第1次是112年4、5月的事,我家當時沒有 鎖,他們進到我房間,解釋說有事要請我幫忙,說是找朋 友找不到要請我幫忙,所以我就跟著上車,對方是我看過 的人,我想說我先去看看就上車,車上有1大包東西,他 們打開給我看說裡面有900包咖啡包,我有帶他們去找陳 偉杰,我覺得只是找人應該還好(遭問及是否被逼去找陳 偉杰時);第2次對方直接到我家把我押走,我一上車他們 就亮刀亮槍,說要跟陳偉杰收錢但找不到人,因為我也有 喝到那批咖啡包,他們就叫我負責付錢,我一開始拒絕還 被他們拳打腳踢等語(他字卷第118至120頁),顯見桃園尊 堂男子第1次送貨來花蓮時係單純請被告幫忙帶路,並未 脅迫被告,而係第2次來討錢無著時始開始對被告動粗, 是被告於本院審理時始翻易表示第1次就被押上車,對方 有帶棍棒刀械等語(本院卷第140頁),已與前述顯然矛盾 而難盡信。又被告聲請傳喚其妻乙○○、其岳母邱羿潔(嗣 經捨棄,本院卷第69頁)以證明其遭押走帶路之情形,惟 乙○○到庭後拒絕作證(本院卷第99頁),卷內亦無其他證據 足證被告所翻易之內容屬實,於檢察官已盡其基礎之舉證 責任情況下,自無從逕認被告係受他人脅迫始為本案之幫 助行為。  (四)又辯護人雖為被告辯護稱,既然桃園尊堂的人找不到陳偉 杰,顯然尚未聯繫好如何處置這批毒品,可能只是來推銷 ,陳偉杰當時還不知要不要買,被告自無從幫助陳偉杰持 有等語,然被告已於偵訊時供稱:第1次我帶他們去陳偉 杰家時,有開門讓他們進去,陳偉杰當時在睡覺等語(他 字卷第119頁),可知當時桃園尊堂的人極可能係因陳偉杰 在睡覺一時聯繫不上,始請被告帶路,否則以現今通訊方 式之發達,桃園尊堂的人豈可能在完全未聯繫之情況下, 即逕自攜帶高達900包之毒品咖啡包來花蓮找陳偉杰兜售 推銷?此顯然悖於常情;況被告亦於本院供稱:他們有給 我看帶來的毒品咖啡包,並跟我說既然帶來就不會帶回去 了,要求我帶他們去找陳偉杰等語(本院卷第49頁),益證 桃園尊堂之人並非單純來向陳偉杰推銷,而係直接來交付 陳偉杰所購買之本案毒咖啡包,故不希望無功而返,被告 於為本案幫助行為時陳偉杰自已具持有之犯意,辯護人上 開所辯尚有誤會。  (五)綜上所述,被告及辯護人上開所辯均不足採,本案事證明 確,被告犯行均堪認定,應依法論科。 二、論罪科刑:  (一)4-甲基甲基卡西酮為毒品危害防制條例第2條第2項第3款 所稱之第三級毒品;又行為人意圖營利而購入毒品,在尚 未尋找買主前,即為警查獲,應論以意圖販賣而持有毒品 罪(最高法院109年度台上字第4861號判決意旨參照),查 陳偉杰既係事後因缺錢始販賣部分之本案毒咖啡包予黃真 瑋等人(他字卷第13頁),被告於為本案幫助行為時,自僅 止於幫助陳偉杰意圖販賣而持有而尚未至幫助販賣之程度 ,是被告本案係犯刑法第30條第1項前段、毒品危害防制 條例第5條第3項之幫助意圖販賣而持有第三級毒品罪。  (二)被告本案幫助陳偉杰意圖販賣而持有第三級毒品罪,衡諸 其犯罪情節,依刑法第30條第2項規定,按正犯之刑減輕 之。  (三)又卷內並無被告供出毒品來源並因而查獲正犯或共犯之證 據(被告及辯護人亦未主張本案構成此減刑事由),且被告 雖曾於偵訊時認罪,惟復於本院否認犯行,本案自無毒品 危害防制條例第17條第1項及第2項減刑規定之適用,併此 敘明。  (四)爰以行為人之責任為基礎,審酌被告正值青壯,明知毒品 對於身心健康、社會秩序之危害至深且鉅,施用毒品者容 易上癮而戒除不易,竟無視於國家杜絕毒品之禁令,幫助 陳偉杰之意圖販賣而持有犯行,且本案毒咖啡包之數量高 達900包,犯罪所生危害程度非輕,實值非難而不宜輕縱 ;另審酌被告犯後於偵訊時坦承犯行但於本院又否認犯行 之犯後態度,以及其前曾犯妨害秩序罪獲緩刑宣告但尚未 期滿之素行,有臺灣高等法院被告前案紀錄表在卷可稽( 本院卷第13至14頁),暨其於本院自陳為高中畢業之智識 程度、前從事水電土木、農場、太陽能板、目前作工程、 月收入約3萬元、須扶養2個未成年子女、家庭經濟狀況還 可以(本院卷第144頁)等一切情狀,量處如主文所示之 刑,以示懲儆。 三、沒收部分:   關於本案毒咖啡包,被查獲、扣押部分業於上開陳偉杰之本 院另案判決中宣告沒收(偵字卷第135至146頁),爰不再於本 案中重複論究是否沒收,附此敘明。 據上論斷,應依刑事訴訟法第299條第1項前段,判決如主文。 本案經檢察官彭師佑提起公訴,檢察官吳聲彥到庭執行職務。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9  日          刑事第二庭  審判長法 官 黃柏憲                              法 官 陳映如                    法 官 王龍寬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收受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書狀,並應 敘述具體理由。其未敘述上訴理由者,應於上訴期間屆滿後20日 內向本院補提理由書(均須按他造當事人之人數附繕本)「切勿逕 送上級法院」。 辯護人依據刑事訴訟法第346條、公設辯護人條例第17條及律師法第43條2項、第46條等規定之意旨,尚負有提供法律知識、協助被告之義務(含得為被告之利益提起上訴,但不得與被告明示之意思相反)。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9  日                    書記官 陳柏儒 附錄:本案論罪科刑法條全文 毒品危害防制條例第5條 意圖販賣而持有第一級毒品者,處無期徒刑或10年以上有期徒刑 ,得併科新臺幣7百萬元以下罰金。 意圖販賣而持有第二級毒品者,處5年以上有期徒刑,得併科新 臺幣5百萬元以下罰金。 意圖販賣而持有第三級毒品者,處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 得併科新臺幣3百萬元以下罰金。 意圖販賣而持有第四級毒品或專供製造、施用毒品之器具者,處 1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得併科新臺幣1百萬元以下罰金。

2025-02-19

HLDM-113-訴-100-20250219-1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

本票裁定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抗字第22號 抗 告 人 黃子夏 相 對 人 林晉逸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本票裁定事件,抗告人對於民國113年12月26 日本院113年度司票字第13403號裁定提起抗告,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抗告駁回。 抗告程序費用新臺幣壹仟伍佰元由抗告人負擔。   理 由 一、按執票人向本票發票人行使追索權時,得聲請法院裁定後強 制執行,票據法第123條定有明文。又本票執票人依上開法 條之規定,聲請法院裁定及抗告法院之裁定,僅依非訟案件 程序,以審查強制執行許可與否,並無確定實體上法律關係 存否之效力,如發票人就票據債務之存否有爭執時,應由發 票人提起確認之訴,以資解決;本票執票人依票據法第123 條規定向本票發票人行使追索權,聲請法院裁定准予強制執 行,係屬非訟事件,對於此項聲請所為裁定,僅依非訟事件 程序,就本票形式上之要件是否具備予以審查為已足(最高 法院83年度台抗字第227號、84年度台抗字第22號裁定意旨 參照)。 二、抗告意旨略以:相對人所持抗告人簽發發票日民國112年7月 18日、票面金額新臺幣(下同)990萬元、未載到期日、票據 號碼TH0000000,並免除作成拒絕證書之本票(下稱系爭本票 ),非由伊所簽署,伊從未與相對人有以系爭本票票據借款 ,前因113年6月23日相對人以本票向伊借款,伊於空白本票 示範如何簽署,竟遭相對人留存而冒用伊名義發票,為此依 法提起抗告,請求廢棄原裁定等語。 三、經查,本件相對人主張其執有抗告人所簽發之系爭本票,經 提示未獲清償,依票據法第123條聲請裁定就系爭本票所載 本金990萬元,及自113年11月19日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6% 計算之利息,准許強制執行等情,已據提出系爭本票為證( 見本院113年度司票字第13048號卷內第5頁),堪認系爭本 票之票據債務確已屆期,而系爭本票已載明本票、無條件擔 任兌付等文義,並經發票人簽名,及記載發票日、票面金額 等本票必要記載事項。相對人自得對發票人即抗告人行使追 索權,則原裁定予以准許強制執行,形式上審查即無不合。 雖抗告人辯稱未簽發系爭本票、兩造間並無借款關係及系爭 本票遭冒用云云,惟因本票執票人依票據法第123條規定, 向本票發票人行使追索權,聲請法院裁定強制執行,其性質 與非訟事件無殊,對於此項聲請所為裁定,僅依非訟事件程 序,就本票形式上之要件是否具備予以審查為已足。是抗告 人上開所述之事項縱認屬實,亦屬實體上之爭執,揆諸首揭 說明,應由抗告人另行提起訴訟以資解決,本院尚無從依非 訟程序予以審究。從而,抗告人據以指摘原裁定不當,求予 廢棄,自有未洽,應予駁回。 四、據上論結,本件抗告為無理由,爰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8  日          民事第七庭  審判長法 官 陳映如                            法 官 謝宜雯                                      法 官 劉婉甄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本裁定除以適用法規顯有錯誤為理由,不得再抗告。如提起再抗 告,應於本裁定送達後10日內委任律師為代理人向本院提出再抗 告,並繳納再抗告裁判費新臺幣1,5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8  日                    書記官 楊佩宣

2025-02-18

PCDV-114-抗-22-20250218-1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

遷讓房屋等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補字第286號 原 告 鐘盈宗 被 告 鍾秉錀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遷讓房屋等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原告應於收受本裁定送達五日內繳納裁判費新臺幣捌仟壹佰參拾 元,逾期未繳,即駁回其訴。   理 由 一、按訴訟標的價額,由法院核定。核定訴訟標的之價額,以起 訴時之交易價額為準;無交易價額者,以原告就訴訟標的所 有之利益為準,民事訴訟法第77條之1第1項、第2項分別定 有明文。又房屋及土地為各別之不動產,各得單獨為交易之 標的,故房屋所有人對無權占有人請求遷讓交還房屋之訴, 應以房屋起訴時之市場交易價額,核定其訴訟標的之價額, 不得併將房屋坐落土地之價額計算在內(最高法院102年度 台抗字第429號裁定意旨參照)。 二、經查,原告起訴未據繳納裁判費,原告訴之聲明:被告應將 坐落新北市○○區○○路000巷0號5樓房屋(下稱系爭房屋)全部 遷讓返還原告。依上開說明,本件訴訟標的價額應以系爭房 屋於起訴時之交易價額為斷,而不包括坐落土地價值在內。 本院依職權查詢系爭房屋鄰近相近條件之公寓建物於113年8 月間之房地交易價格約每平方公尺新臺幣(下同)10萬1,892 元,有內政部不動產交易實價查詢服務網查詢結果1份附卷 可稽(見本院卷第27頁),而系爭房屋之面積為86.62㎡(含 總面積71.40㎡及附屬建物面積15.22㎡),坐落之基地為新北 市○○區○○段000地號土地(下稱系爭土地,與系爭房屋合稱 系爭房地),系爭土地起訴時之公告現值為171萬4,712元【 計算式:土地公告現值7萬6,000元/㎡×面積112.81㎡×原告權 利範圍1/5=171萬4,712元】,有系爭房地之所有權狀、新北 市不動產愛連網公告地價與現值查詢結果存卷可佐(見本院 卷第19至21、29至31頁)。參酌系爭房屋之課稅現值為12萬 5,300元,有新北市政府稅捐稽徵處補發113年房屋稅繳款書 在卷可稽(見本院卷第23頁),則系爭房屋交易價額約佔系 爭房地交易總價之6.81%【計算式:12萬5,300元÷(12萬5,3 00元+171萬4,712元)=6.81%,四捨五入至小數點第2位】, 依此比例計算,本件訴訟標的價額應核定為60萬1,043元【 計算式:房地交易單價10萬1,892元/㎡×系爭房屋持有面積86 .62㎡×6.81%=60萬1,043元,元以下四捨五入】,應徵收第一 審裁判費8,130元。茲依民事訴訟法第249條第1項但書之規 定,限原告於收受本裁定後5日內補繳,逾期不繳,即駁回 其訴,特此裁定。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8  日          民事第七庭 審判長法 官 陳映如                   法 官 謝宜雯                   法 官 劉婉甄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裁定關於訴訟標的價額之核定,得於收受裁定正本後10 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繳納抗告裁判費新臺幣1,5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8  日                   書記官 楊佩宣

2025-02-18

PCDV-114-補-286-20250218-1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

返還所有物等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補字第2557號 原 告 林耿弘 被 告 吳達瑄即明安牙醫診所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返還所有物等事件,原告起訴未據繳納裁判費 。按訴訟標的之價額,由法院核定。核定訴訟標的之價額,以起 訴時之交易價額為準;無交易價額者,以原告就訴訟標的所有之 利益為準。以一訴主張數項標的者,其價額合併計算之。以一訴 附帶請求其起訴後之孳息、損害賠償、違約金或費用者,不併算 其價額,民事訴訟法第77條之1第1項、第2項、第77條之2第1項 本文、第2項分別定有明文。本件原告起訴聲明:㈠被告應返還原 告所有如附件1所列物品。㈡被告應自起訴狀送達翌日起按月給付 原告新臺幣(下同)7萬2,500元,至被告返還附件1編號1至3予原 告之日止。㈢被告應給付原告80萬3,940元,及自起訴狀送達翌日 起按年息5%計算之利息。查聲明第㈠項請求之附件1所示物品價值 共計479萬9,000元,有原告所提附件1在卷可稽,則該部分之訴 訟標的價額為479萬9,000元;至聲明第㈡項係請求被告給付附件1 編號1至3所示物品相當於租金之不當得利,核其性質屬附帶請求 ,依首揭意旨,不併算其起訴後之價額;另聲明第㈢項係請求盈 餘,則該部分之訴訟標的價額為80萬3,940元。準此,原告起訴 之利益,應將訴之聲明第㈠、㈢項之訴訟標的價額合併計算,是本 件訴訟標的價額應為560萬2,940元(計算式:479萬9,000元+80 萬3,940元=560萬2,940元),應徵收第一審裁判費新臺幣6萬7,1 37元,茲依民事訴訟法第249條第1項但書之規定,限原告於收受 本裁定送達5日內補繳,逾期不繳,即駁回其訴,特此裁定。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8 日 民事第七庭 審判長法 官 陳映如 法 官 謝宜雯 法 官 劉婉甄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裁定關於訴訟標的價額之核定,得於收受裁定正本後10 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繳納抗告裁判費新臺幣1,5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8 日 書記官 楊佩宣

2025-02-18

PCDV-113-補-2557-20250218-1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

呈報清算人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法字第4號 聲 請 人 王朝欽 相 對 人 社團法人新北市新莊區殘障博愛協會 上列聲請人聲請呈報清算人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本件准予備查。   理 由 一、本件聲請意旨略以:相對人因財務困難,無法正常運作,經 會員大會於民國113年12月15日決議解散,經報主管機關以1 13年12月24日新北府社團字第1132522223號函許可,准予解 散登記在案,並選任聲請人為清算人,聲請准予備查等語。 二、按清算之程序,除民法通則有規定外,準用股份有限公司清 算之規定,民法第41條定有明文。次按公司之清算,以董事 為清算人。但本法或章程另有規定或股東會另選清算人時, 不在此限,公司法第322條第1項亦有明定。又公司法所定清 算人就任之聲報,應以書面為之。前項書面,應記載清算人 之姓名、住居所及就任日期,並附具下列文件:一、公司解 散、撤銷或廢止登記之證明。二、清算人資格之證明;依公 司法之規定為清算人之聲報時,應附具向主管機關申請解散 登記之證明文件、股東名冊、選舉清算人之股東會紀錄及資 產負債表,此觀非訟事件法第178條、非訟事件法施行細則 第24條規定即明。又清算人就任後,應即檢查公司財產情形 ,造具財務報表及財產目錄,送經監察人審查,提請股東會 承認後,並即報法院;前項表冊送交監察人審查,應於股東 會集會十日前為之;清算人於就任後,應即以三次以上之公 告,催告債權人於三個月內申報其債權,並應聲明逾期不申 報者,不列入清算之內。但為清算人所明知者,不在此限; 其債權人為清算人所明知者,並應分別通知之;公司之公告 應登載於新聞紙或新聞電子報,亦為公司法第326條第1項、 第2項、第327條、第28條第1項規定甚明。   三、經查,聲請人具狀向本院呈報為清算人,業已記載清算人之 姓名、住所及就任日期,並檢附新北市政府113年12月24日 新北府社團字第1132522223號函、113年度會員名冊、113年 12月15日第10屆第3次會員大會紀錄暨其簽到單、清算人就 任同意書、113年1月1日至同年12月22日收支決算表、財產 清冊、理事會及監事會工作報告、113年12月31日、114年1 月1日、2日刊登報紙公告等件為憑,核與前揭規定並無不合 ,是本件清算人就任之聲報,應屬適法,准予備查。 四、爰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8  日          民事第七庭  審判長法 官 陳映如                    法 官 謝宜雯                    法 官 劉婉甄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本裁定抗告,應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 繳納抗告費新臺幣1,5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8  日                   書記官 楊佩宣

2025-02-18

PCDV-114-法-4-20250218-1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

確認借名登記關係存在等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訴字第3907號 原 告 陳思羽 被 告 林秉文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確認借名登記關係存在等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   主 文 原告應於收受本裁定送達拾日內繳納裁判費新臺幣壹佰玖拾貳萬 玖仟伍佰柒拾陸元,逾期未繳,即駁回其訴。   理 由 一、按核定訴訟標的之價額,以起訴時之交易價額為準;無交易 價額者,以原告就訴訟標的所有之利益為準。以一訴主張數 項標的者,其價額合併計算之。但所主張之數項標的互相競 合或應為選擇者,其訴訟標的價額,應依其中價額最高者定 之。以一訴附帶請求其起訴後之孳息、損害賠償、違約金或 費用者,不併算其價額。民事訴訟法第77條之1第2項、第77 條之2第1項、第2項分別定有明文。 二、經查,原告起訴雖據繳納裁判費新臺幣(下同)8,700元。 然原告起訴聲明第一、二項聲明為:㈠請求確認原告與被告 間對於門牌號碼坐落於○○市○○區○○路000號15樓、892號15樓 、896號15樓、898號15樓、900號15樓、906號15樓、908號1 5樓共7間房地(下稱系爭房地)之借名登記關係存在。㈡被 告應賠償原告80萬元整(見本院卷第9頁),嗣變更訴之聲 明第二項為:被告應賠償原告87萬4,147元,並自起訴狀繕 本送達翌日起至清償日止,年息5%計算之利息(見本院卷第 83頁)。本件原告起訴聲明第㈠項之系爭房地交易價額為2億 3,500萬元等情,有原告與訴外人李秋明於民國113年3月12 日簽立之成屋買賣契約書附卷可參(見本院卷第45至53頁) ;聲明第㈡項係請求給付系爭房地因租金收入而為被告墊付 之稅捐費用,與聲明第㈠項無主從關係,揆諸上開規定,原 告起訴聲明第㈠項之訴訟標的價額應核定為2億3,500萬元、 聲明第㈡項之訴訟標的金額為87萬4,147元,應與聲明第㈠項 合併計算。是本件訴訟標的價額核定為2億3,587萬4,147元 ,應徵第一審裁判費193萬8,276元,扣除原告已繳納8,700 元,尚應補繳192萬9,576元。茲依民事訴訟法第249條第1項 但書之規定,限原告於收受本裁定送達10日內補繳,逾期不 繳,即駁回其訴,特此裁定。 三、爰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8  日         民事第七庭 審判長法 官 陳映如                  法 官 謝宜雯                  法 官 劉婉甄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裁定關於訴訟標的價額之核定,得於收受裁定正本後10 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繳納抗告裁判費新臺幣1,500元整。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8  日                  書記官 楊佩宣

2025-02-18

PCDV-113-訴-3907-20250218-1

簡上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

清償借款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民事判決 112年度簡上字第374號 上 訴 人 傅筠筑 被上訴人 昇利財務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黃偉宸 訴訟代理人 陳尚紘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清償借款事件,上訴人對於本院三重簡易庭11 2年度重簡字第288號第一審判決提起上訴,本院於民國114年1月 14日言詞辯論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上訴駁回。 第二審訴訟費用由上訴人負擔。   事實及理由 壹、程序方面:   按當事人喪失訴訟能力或法定代理人死亡或其代理權消滅者 ,訴訟程序在有法定代理人或取得訴訟能力之本人承受其訴 訟以前當然停止;前揭法條所定之承受訴訟人,於得為承受 時,應即為承受之聲明;民事訴訟法第170條、第175條第1 項分別定有明文。查本件被上訴人之法定代理人原為丁一權 ,嗣於本院審理中變更為黃偉宸,有公司變更登記表在卷可 稽(見本院卷第70至75頁),被上訴人具狀聲明由黃偉宸承 受訴訟(見本院卷第68頁),與法並無不合,應予准許。 貳、實體方面: 一、被上訴人原審起訴及二審主張:上訴人前於民國111年7月31 日,向訴外人杜玉峰借款新臺幣(下同)30萬元(下稱系爭 借款),並簽立借貸契約書及本票作為擔保。嗣杜玉峰於11 1年12月11日將前開借款債權讓與被上訴人,並簽立債權讓 與契約書。上訴人雖否認收受現金30萬元,並辯稱其已清償 超過本金之金額云云,惟觀諸借貸契約書第3條約定,上訴 人既於其上親自簽名並蓋指印,足證上訴人有收受現金30萬 元。為此,爰依消費借貸及債權讓與之法律關係,提起本件 訴訟,並於原審聲明:上訴人應給付被上訴人30萬元,及自 起訴狀繕本送達翌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5%計算之利 息。 二、上訴人原審抗辯及二審主張:上訴人於111年7月31日向地下 錢莊人員借款10萬元,扣除1個月利息及手續費4萬元後,僅 拿到6萬元現金。嗣上訴人已於同年8月19日、同年月23日分 別轉帳2萬元、1萬9,000元,並於同年9月16日轉帳5萬元、4 萬元及無摺存款1萬元至對方帳戶,故本件債務應已清償完 畢。當初因為對方要求簽立本票及借據,否則無法拿到借款 ,上訴人才簽立本票及借據,但實際上並未拿到30萬元,應 該由被上訴人提出當初有交付30萬元予上訴人之證據等語, 資為抗辯。 三、原審為被上訴人一部勝訴、一部敗訴之判決,即命上訴人應 給付16萬1,000元,及自112年1月17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週 年利率5%計算之利息,並駁回被上訴人其餘之訴(被上訴人 逾上開請求部分,經原審判決敗訴,未據聲明不服,不在本 院審理範圍,下不贅述)。嗣上訴人就其敗訴部分提起上訴 ,並聲明:㈠原判決不利於上訴人部分廢棄;㈡上開廢棄部分 ,被上訴人於第一審之訴駁回。被上訴人則答辯聲明:上訴 駁回。 四、被上訴人主張上訴人於111年7月31日向杜玉峰借款30萬元, 杜玉峰並已交付30萬元借款予上訴人之事實,已據被上訴人 於原審提出系爭借據1紙及系爭本票1紙(見原審卷第21、23 頁)為憑,上訴人雖不否認系爭借貸契約書及系爭本票1紙 均為其所簽立,惟辯稱:被上訴人並未提出交付現金30萬元 之證據,無法證明上訴人確實有收受30萬元,且伊亦已清償 超過本金之金額云云。經查:  ㈠按稱消費借貸者,謂當事人一方移轉金錢或其他代替物之所 有權於他方,而約定他方以種類、品質、數量相同之物返還 之契約,民法第474條第1項定有明文。當事人主張與他方有 消費借貸關係存在者,固應就借貸意思表示互相合致及借款 業已交付之事實負舉證責任,惟若貸與人提出由借用人出具 之文書已載明積欠借款之事實,或載明借款金額及親收足訖 無訛,或依所載明之事項足以推知貸與人已交付借用物者, 應解為貸與人就要物性之具備,已盡舉證責任(最高法院69 年台上字第3546號、86年度台上字第3880號判決要旨參照) 。查依上訴人所不爭執之系爭借貸契約書記載:「…二、⑴甲 方(即杜玉峰)願將金錢新台幣參拾萬元貸與乙方(即傅筠 筑)…三、甲方於本契約成立同時,並將第一條之金錢如數 交付乙方親收點訖。本人傅筠筑於三重區三和路四段233號 (萊爾富)親收點訖無誤。…」等文字,且上開「傅筠筑」3 字並係由上訴人所親簽。是以,自應推定系爭借貸契約書所 載之內容為真正,足認被上訴人業就其主張杜玉峰已將借款 30萬元交付上訴人等情,盡舉證之責。上訴人徒以被上訴人 未提出交付現金30萬元之證據為由,抗辯被上訴人未舉證證 明有交付借款云云,洵無足採。  ㈡又上訴人已於111年8月19日、同年月23日、同年9月16日共計 轉帳或無摺存款共計13萬9,000元(計算式:2萬元+1萬9,00 0元+5萬元+4萬元+1萬元=13萬9,000元)予杜玉峰等情,此 為兩造所不爭執(見本院卷第105頁),被上訴人既係自杜 玉峰受讓上開債權,則被上訴人請求之金額自應扣除上開還 款金額,是被上訴人僅得請求上訴人給付16萬1,000元(計 算式:30萬元-13萬9,000元=16萬1,000元)。 五、綜上所述,被上訴人依據消費借貸及債權讓與之法律關係, 請求上訴人給付被上訴人16萬1,000元及自112年1月17日起 至清償日止,按年息百分之5計算之利息,為有理由,應予 准許。原審就此部分為上訴人敗訴之判決,並無不合。上訴 論旨指摘原判決此部分不當,求予廢棄改判,為無理由,應 駁回上訴。 六、本件事證已臻明確,兩造其餘之主張、攻擊或防禦方法及所 用之證據,經本院斟酌後,認為均不足以影響本判決之結果 ,爰不逐一論列,附此敘明。 七、據上論結,本件上訴為無理由,依民事訴訟法第436條之1第 3項、第449條第1項、第78條,判決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8  日          民事第七庭  審判長法 官 陳映如                    法 官 謝宜雯                    法 官 劉明潔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本判決不得上訴。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8  日                 書記官 楊鵬逸

2025-02-18

PCDV-112-簡上-374-20250218-1

本網站部分內容為 AI 生成,僅供參考。請勿將其視為法律建議。

聯絡我們:[email protected]

© 2025 Know9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