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陳家蓁

共找到 250 筆結果(第 131-140 筆)

上易
臺灣高等法院

分割共有物

臺灣高等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上易字第380號 上 訴 人 林美珠 王金寶 上列2人共同 訴訟代理人 沈曉玫律師 上 訴 人 吳木松 吳明珠 吳明月 吳國源 曾謀仁 黃金頭 陳聖凱 陳民哲 洪鳳蓁 戴美惠 鍾志娃 許淑嫻 陳濬豪 黃新發 顏鴻順 施錦泉 前列7人共同 訴訟代理人 陳錦麟 上 訴 人 林宏樹 陳家蓁 華泰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賴昭銑 訴訟代理人 施東宏 上 訴 人 黃淑華 羅宴琳 李靜智 陳瓊瑤 吳佳蓉 吳佳臻 受 告知 人 陳民哲 楊子輝 李承新 蔡鈺瑋 李技霖 被 上訴 人 葛基成 訴訟代理人 黃丁風律師 上列當事人間分割共有物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本件準備程序終結。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2  日          民事第一庭              法 官 林晏如 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3  日            書記官 簡維萍

2025-02-12

TPHV-113-上易-380-20250212-1

桃簡
桃園簡易庭

損害賠償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民事判決 113年度桃簡字第2380號 原 告 林俊卿 被 告 游璧庄 湯千慧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損害賠償事件,本院判決如下:   主  文 原告之訴關於被告游璧庄、湯千慧部分駁回。 訴訟費用由原告負擔。   理  由 一、本件原告主張:被告分別為原告與訴外人台灣美光晶圓科技 股份有限公司(下稱美光公司)間臺灣桃園地方法院111年 度勞訴字第19號、臺灣高等法院112年度重勞上字第13號請 求給付工資案件之承審法官與受命法官,於審理過程中理應 調查證據不調查,怠惰不作為,且濫用職權協助美光公司誣 指原告,使判決內容公布於司法院網站,被告濫用職權,侵 害原告之訴訟權、名譽權及工作權等,爰依民法之規定請求 被告游璧庄法官、湯千慧法官分別賠償原告新臺幣(下同) 2萬元、5萬元等語。 二、按原告之訴,依其所訴之事實,在法律上顯無理由者,法院 得不經言詞辯論,逕以判決駁回之。但其情形可以補正者, 審判長應定期間先命補正,民事訴訟法第249條第2項第2款 定有明文。次按公務員因故意違背對於第三人應執行之職務 ,致第三人受損害者,負賠償責任;其因過失者,以被害人 不能依他項方法受賠償時為限,負其責任;前項情形,如被 害人得依法律上之救濟方法,除去其損害,而因故意或過失 不為之者,公務員不負賠償責任,民法第186 條定有明文。 準此,民法第186 條既已就公務員執行職務之侵權責任,已 有特別規定,即無適用同法第184 條關於一般侵權行為規定 之餘地(最高法院98年度台上字第751 號判決意旨可資參照 )。是公務員因故意違背對於第三人應執行之職務,致第三 人之權利或利益受損害者,被害人得依民法第186 條第1 項 前段規定向公務員請求賠償;惟倘公務員違背職務係出於過 失者,則被害人僅得依國家賠償法之規定,向國家請求賠償 損害。亦即國家賠償法於公務員執行公權力職務有不法侵害 人民權利之情事時,相較民法上開規定,為特別法與普通法 之關係,應優先適用國家賠償法之規定甚明,是於國家賠償 法實施後,公務員因一般過失而違背職務,侵害人民權利者 ,被害人就其因此所受損害僅得依國家賠償法請求由賠償義 務機關負賠償之責,不得依民法第186 條第1 項規定,向該 有過失之公務員請求損害賠償。 三、又按對於有審判或追訴職務之公務員,因執行職務侵害人民 自由或權利,而欲請求該公務員所屬機關賠償損害時,國家 賠償法第13條既特別規定,須該公務員就參與審判或追訴案 件犯職務上之罪,經判決有罪確定者,始得為之,自不能僅 依國家賠償法第2條第2項規定,請求該有審判或追訴職務之 公務員所隸屬機關賠償其所受損害(最高法院75年度台再字 第115號判決意旨參照)。是國家賠償法第13條係對於職司 審判或追訴職務之公務員,就其因執行職務所生侵權行為之 損害賠償責任另為特別規定,旨在維護審判之獨立性及職司 審判或追訴職務之公務員不受外界干擾,俾保持超然立場, 使審判或追訴之結果,臻於客觀公正,以實現公平正義。從 而,民法第186條第1項前段雖規定公務員因故意違背對於第 三人之職務,致第三人受損害者,負賠償責任,惟關於職司 審判或追訴之公務員,仍應符合國家賠償法第13條之特別規 定,於該公務員就參與審判或追訴案件犯職務上之罪,經判 決有罪確定者,始得對其究責,俾符法律解釋之一致性。 四、經查,依原告主張之前揭內容可知,被告均為職司審判職務 之公務員,應符合國家賠償法第13條之特別規定,以因執行 職務侵害人民自由或權利,且就其參與審判案件犯職務上之 罪,經判決有罪確定,始應負損害賠償責任,而原告既未舉 證以明被告有就其參與該審判案件犯職務上之罪,曾經受刑 事判決有罪確定之情事,揆諸前揭說明,自不符應負賠償責 任之要件。本件原告訴主張之事實,在法律上顯然不能獲得 勝訴之判決,爰依民事訴訟法第249條第2項第2款之規定, 不經言詞辯論,逕以判決駁回之。 五、依民事訴訟法第249條第2項第2款、第78條,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2  日          桃園簡易庭 法 官 汪智陽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並表明上訴 理由。如委任律師提起上訴者,應一併繳納上訴審裁判費。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3  日                書記官 陳家蓁

2025-02-12

TYEV-113-桃簡-2380-20250212-2

桃小
桃園簡易庭

損害賠償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桃小字第2407號 原 告 黃卉淳 被 告 陳君天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損害賠償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本件移送臺灣橋頭地方法院。   理  由 一、按訴訟由被告住所地之法院管轄;因侵權行為涉訟者,得由 行為地之法院管轄;同一訴訟,數法院有管轄權者,原告得 任向其中一法院起訴;訴訟之全部或一部,法院認無管轄權 者,依原告聲請或依職權以裁定移送於其管轄法院,民事訴 訟法第1條第1項前段、第15條第1項、第22條、第28條第1項 分別定有明文。又所謂行為地,凡為一部實行行為或其一部 行為結果發生之地皆屬之(最高法院56年度台抗字第369號 民事裁定參照)。 二、經查,本件原告起訴時,被告係設籍於高雄市左營區,有被 告之個人戶籍資料查詢結果附卷可稽。而詐欺集團成員對原 告施用詐術之實行行為地點不明,另依臺灣橋頭地方檢察署 112年度偵字第20852號不起訴處分書所載,被告係於高雄市 左營區之某統一超商將其申辦之中華郵政左營郵局之帳戶提 款卡寄送與不詳之詐騙集團成員,故被告侵權行為地為高雄 市左營區;至於原告雖主張在桃園市遭詐騙及匯出款項,惟 其被詐騙與匯款行為之事實僅是侵權行為因果鍊之一環,並 非實行行為或行為結果,無從以此認為侵權行為地在桃園市 。從而,本件訴訟應以臺灣橋頭地方法院為有管轄權之法院 ,原告向無管轄權之本院起訴,應屬違誤,爰依職權將本件 移送至該管轄法院。 三、依民事訴訟法第28條第1項,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2  日          桃園簡易庭 法 官 汪智陽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應繳納抗 告費新臺幣1,5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3  日                書記官 陳家蓁

2025-02-12

TYEV-113-桃小-2407-20250212-1

桃簡
桃園簡易庭

損害賠償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桃簡字第2380號 原 告 林俊卿 被 告 呂丹琪 李宛珍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損害賠償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原告應於本裁定送達後七日內,補正本件請求之一貫性陳述,逾 期即駁回起訴。   理  由 一、按原告之訴,有欠缺權利保護必要,或依其所訴之事實,在 法律上顯無理由者,法院得不經言詞辯論,逕以判決駁回之 。但其情形可以補正者,審判長應定期間先命補正,民事訴 訟法第249條第2項定有明文。又法院在特定原告起訴所表明 之應受判決事項之聲明(即訴之聲明),及訴訟標的法律關 係後,應以其依民事訴訟法第266條第1項第1款規定所主張 之「請求所依據之事實及理由」為據,審查其訴訟上之請求 是否具備一貫性。即法院於行證據調查前,先暫認原告主張 之事實係真實,輔以其主張之訴訟標的法律關係,依實體法 予以法律要件評價,倘其所主張之事實足以導出其權利主張 ,始具備事實主張之一貫性;繼而再依實體法予以法律效果 評價,倘足以導出其訴之聲明,始具備權利主張之一貫性。 而原告所提起之訴訟不具備一貫性,經法院闡明後仍未能補 正,其主張即欠缺實體法之正當性,法院可不再進行實質審 理,逕依民事訴訟法第249條第2項規定,以其請求為無理由 而予以判決駁回(最高法院108年度台上字第2246號民事判 決意旨參照)。 二、經查,原告對被告提起本件損害賠償之訴,係主張被告呂丹 琪為桃園市政府就業歧視評議委員會委員,疑似遭訴外人收 買作成就業歧視不成立審定書、被告李宛珍於前案訴訟受任 為訴外人之律師虛捏故事誣害原告等語,進而聲明:「被告 呂丹琪、李宛珍應各給付原告新臺幣3萬元、5萬元。」等語 ,然未見原告主張之事實加以具體說明,且上開應受判決事 項之法律依據、法律上之請求權基礎為何亦均不明確,原告 亦均未提出證明或釋明用之證據,致本院難為一貫性審查, 揆諸前揭規定,前開要件顯有欠缺,原告應具狀補正。 三、依民事訴訟法第249條第1項但書、第2項但書,裁定如主文 。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2  日          桃園簡易庭 法 官 汪智陽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本裁定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3  日                書記官 陳家蓁

2025-02-12

TYEV-113-桃簡-2380-20250212-1

桃簡
桃園簡易庭

遷讓房屋等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2年度桃簡字第1916號 反訴原 告 吳雪卿 張維漢 陳詠儒 張立石 張伊園 共 同 訴訟代理人 陳彥彰律師 上列反訴原告與反訴被告林儉間請求確認地上權存在事件,本院 裁定如下:   主  文 反訴原告應於本裁定送達後二十日內,補正林儉之年籍資料(含 身份證字號、住所或居所),如林儉已死亡,亦請提出其除戶戶 籍謄本、繼承系統表及繼承人最新戶籍謄本,並具狀補正反訴被 告,逾期不補正,即駁回其反訴。   理  由 一、按當事人書狀,應記載當事人姓名及住所或居所,民事訴訟 法第116條第1項第1款定有明文,此為起訴必須具備之程式 。又固有必要共同訴訟,應由共有人全體一同起、被訴,當 事人始屬適格。復按,原告之訴,有起訴不合程式或不備其 他要件之情形者,法院應以裁定駁回之,但其情形可以補正 者,審判長應定期間先命補正;原告之訴,有當事人不適格 或欠缺權利保護必要情形者,法院得不經言詞辯論,逕以判 決駁回之,但其情形可以補正者,審判長應定期間先命補正 ,民事訴訟法第249條第1項第6款、第2項第1款分別定有明 文。 二、經查,本件反訴原告起訴請求確認地上權事件,並以系爭土 地共有人林儉等人為反訴被告,然參諸系爭土地之土地登記 第一類謄本,其上所載林儉之人經本院依職權函詢桃園市龜 山地政事務所,該所表示查無「林儉」之相關戶籍資料,另 回函檢附有關「林儉」日據時期戶口調查簿冊及相關親屬資 料,本院已極盡調查能事,無從查知林儉之年籍資料,亦無 從得知林儉是否仍生存,以及其有無繼承人等相關事項。 三、反訴原告迄今仍未陳報林儉或其繼承人之年籍資料,致無法 特定訴訟當事人,茲命反訴原告於本裁定送達後20日內,補 正林儉之年籍資料(含身份證字號、住所或居所等可資識別 人別之資料),如林儉已死亡,亦請提出其除戶戶籍謄本、 繼承系統表及繼承人最新戶籍謄本,並具狀補正反訴被告, 逾期不補正,即駁回其反訴。 四、爰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0  日          桃園簡易庭 法 官 汪智陽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本裁定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0  日                書記官 陳家蓁

2025-02-10

TYEV-112-桃簡-1916-20250210-4

桃小
桃園簡易庭

給付分期買賣價金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桃小字第81號 原 告 仲信資融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黎小彤 被 告 李景龍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給付分期買賣價金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本件移送臺灣橋頭地方法院。   理  由 一、訴訟,由被告住所地之法院管轄;被告在中華民國現無住所 或住所不明者,以其在中華民國之居所,視為其住所;無居 所或居所不明者,以其在中華民國最後之住所,視為其住所 ;訴訟之全部或一部,法院認為無管轄權者,依原告聲請或 依職權以裁定移送於其管轄法院,民事訴訟法第1條第1項前 段、第2項、第28條第1項分別定有明文。 二、本件起訴時被告之戶籍位在高雄市仁武戶政事務所,有被告 之個人戶籍資料查詢結果附卷可稽,其在中華民國之住所及 居所均屬不明,應以其在中華民國最後之住所,視為其住所 ,兩造間復未定有契約債務履行地,則依前揭規定,自應由 其最後住所地之法院即臺灣橋頭地方法院管轄。茲原告向無 管轄權之本院起訴,顯係違誤,爰依職權將本件移送於該管 轄法院。 三、依民事訴訟法第28條第1項,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0  日          桃園簡易庭 法 官 汪智陽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應繳納抗 告費新臺幣1,5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0  日                書記官 陳家蓁

2025-02-10

TYEV-114-桃小-81-20250210-1

桃保險小
桃園簡易庭

損害賠償(交通)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桃保險小字第33號 原 告 南山產物保險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蔡漢凌 訴訟代理人 張哲瑀 蔡瑋珉 上列原告與被告吳政鴻即承峰環保工程行間請求損害賠償事件, 原告起訴未據繳納裁判費,經查,本件訴訟標的金額核定為新臺 幣(下同)8,125元,應徵第一審裁判費1,000元,茲依民事訴訟 法第249 條第1 項但書之規定,限原告於收受本裁定送達5 日內 補繳,逾期不繳,即駁回其訴,特此裁定。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0 日 桃園簡易庭 法 官 汪智陽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本裁定關於核定訴訟標的價額部分,得於本裁定送達後10日內抗 告;命補繳裁判費部分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0 日 書記官 陳家蓁

2025-02-10

TYEV-114-桃保險小-33-20250210-1

桃小
桃園簡易庭

損害賠償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桃小字第2239號 原 告 陳沛琦 被 告 林樞叡 羅楷傑 上列當事人間損害賠償在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本件移送臺灣新北地方法院。   理  由 一、按訴訟,由被告住所地之法院管轄;又訴訟之全部或一部, 法院認為無管轄權者,依原告聲請或依職權以裁定移送於其 管轄法院,民事訴訟法第1條第1項前段、第28條第1項分別 定有明文。次按民事訴訟法第15條第1項規定,因侵權行為 涉訟者,得由行為地之法院管轄。而查其立法理由以:「查 民訴律第27條理由謂不法行為,乃因故意或過失侵害他人權 利之行為也。不法行為地,係指實行不法行為之地而言,抑 係指發生不法行為結果之地而言,學說不一,然在實行不法 行為之地,證明其有不法行為,較在發生不法行為結果地為 易,故本條以行為地定審判衙門之管轄。」足見立法當時針 對因侵權行為涉訟者,究竟由行為地法院或結果地法院行使 管轄權,立法者顯然採取侵權行為地之法院為管轄法院,而 非結果地法院。 二、本件原告起訴請求損害賠償事件,查被告之實際居住地均位 於新北市新莊區,有個人戶籍資料查詢結果、花蓮地方檢察 署112年度偵字第2798號詢問筆錄在卷可稽(見花蓮地方檢 察署卷第53頁)。另依原告主張被告羅楷傑將以被告林樞叡 名義所申辦行動電話門號提供予某詐欺集團,供該集團作為 犯罪工具使用,以致原告遭該詐欺集團成員所騙而匯款致詐 欺集團指定之金融帳戶,受有新臺幣67,143元之損害,然被 告將行動電話門號之SIM卡交付時間與地點均不明,並無從 認定本院為被告侵權行為地之管轄法院。揆諸前揭規定,原 告向無管轄權之本院起訴,顯係違誤,爰依職權將本件移送 於臺灣新北地方法院。 三、依首開法條,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0  日          桃園簡易庭 法 官 汪智陽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應繳納抗 告費新臺幣1,5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0  日                書記官 陳家蓁

2025-02-10

TYEV-113-桃小-2239-20250210-2

桃小
桃園簡易庭

損害賠償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桃小字第2205號 原 告 吳紹褀 上列當事人間因被告所涉詐欺案件,原告提起刑事附帶民事訴訟 請求損害賠償,經本院刑事庭於民國113年7月12日以113年度審 簡附民字第194號裁定移送前來,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原告應於本裁定送達翌日起三十日內,具狀補正將被告簡李維變 更為簡李維之遺產管理人,且應表明簡李維之遺產管理人姓名、 住所或居所,如為法人、其他團體或機關者,其名稱、公務所、 事務所或營業所及其法定代理人之姓名、住所或居所、法定代理 人與當事人之關係,並提出親屬會議已向法院報明選定遺產管理 人之證明文件或法院選任遺產管理人之裁定,如逾期未補正,即 駁回原告之訴。   理  由 一、按起訴,應以訴狀表明當事人;當事人書狀,應記載當事人 姓名及住所或居所,民事訴訟法第244條第1項第1款、第116 條第1項第1款前段分別定有明文。又當事人不適格,其情形 可以補正者,審判長應定期間先命補正,逾期仍未補正,法 院得不經言詞辯論,逕以判決駁回之,此為民事訴訟法第24 9條第2項前段第1款及同項但書所明定。又遺產管理人之職 務如左:二、為保存遺產必要之處置。四、清償債權,為民 法第1179條第1項第2款、第4款所明定,依民法第1176條第6 項之規定為先順序繼承人均拋棄其繼承權而次順序繼承人有 無不明或第四順序之繼承人均拋棄其繼承權時所準用,故於 此情形關於遺產之訴訟,被繼承人之債權人應以遺產管理人 為被告,當事人始為適格。 二、經查,本件原告於民國113年6月26日以簡李維為被告,惟被 告簡李維已於113年11月4日死亡,而被告簡李維之繼承人均 已拋棄繼承,並經法院准予備查在案等情,有本院113年度 司繼字第3937號、第3675號法院網站公告資訊在卷可參。故 簡李維之遺產現屬無人繼承之財產,揆諸上揭規定及說明, 自應選任遺產管理人,並應以遺產管理人為被告。原告應於 本裁定送達後30日內,補正將被告簡李維變更為簡李維之遺 產管理人,並表明簡李維之遺產管理人之姓名、住所或居所 ,如為法人、其他團體或機關者,其名稱、公務所、事務所 或營業所及其法定代理人之姓名、住所或居所、法定代理人 與當事人之關係,並提出親屬會議已向法院報明選定遺產管 理人之證明文件或法院選任遺產管理人之裁定,並提出更正 後之起訴狀,並應依相對人人數提出起訴狀繕本到院,逾期 未補正,即駁回原告之訴。 三、依民事訴訟法第436條之23、第436條第2項、第249條第2項 但書,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0  日          桃園簡易庭 法 官 汪智陽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本裁定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0  日                書記官 陳家蓁

2025-02-10

TYEV-113-桃小-2205-20250210-1

桃救
桃園簡易庭

訴訟救助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桃救字第3號 聲 請 人 李怡婷 上列聲請人因與相對人王姿婷間請求損害賠償事件,聲請訴訟救 助,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准予訴訟救助。   理  由 一、按當事人無資力支出訴訟費用者,法院應依聲請,以裁定准 予訴訟救助。但顯無勝訴之望者,不在此限,民事訴訟法第 107條第1項定有明文,而此條文但書所謂顯無勝訴之望者, 係指當事人主張之事實,無須調查辯論,即知其應受敗訴之 裁判而言。次按經分會准許法律扶助之無資力者,其於訴訟 或非訟程序中,向法院聲請訴訟救助時,除顯無理由者外, 應准予訴訟救助,不受民事訴訟法第108條規定之限制,法 律扶助法第63條亦規定甚明。 二、聲請意旨略以:聲請人對相對人訴請損害賠償事件,因聲請 人無資力支出訴訟費用,業已向財團法人法律扶助基金會申 請法律扶助獲准,爰聲請准予訴訟救助等語。 三、經查,兩造間請求損害賠償事件,業經本院以114年度桃簡 字第159號案件受理,而聲請人已向財團法人法律扶助基金 會申請法律扶助獲准等情,業據其提出財團法人法律扶助基 金(桃園分會)准予扶助證明書等件為憑。依上說明,法院 即無庸就其資力再為審查。且觀聲請人所訴內容,亦無不經 調查辯論即得為判斷之顯無理由情事。準此,聲請人聲請訴 訟救助,於法尚無不合,應予准許。 四、爰依民事訴訟法第107條第1項前段,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0  日          桃園簡易庭 法 官 汪智陽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表明抗告 理由(須附繕本,並應繳納抗告費新台幣1,500 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0  日                書記官 陳家蓁

2025-02-10

TYEV-114-桃救-3-20250210-1

本網站部分內容為 AI 生成,僅供參考。請勿將其視為法律建議。

聯絡我們:[email protected]

© 2025 Know9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