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王怡雯

共找到 250 筆結果(第 151-160 筆)

台上
最高法院

請求塗銷信託登記等

最高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台上字第2352號 上 訴 人 陳美娟 訴訟代理人 陳泰溢律師 被 上訴 人 潘建維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塗銷信託登記等事件,上訴人對於中華民國11 3年10月9日臺灣高等法院第二審判決(113年度上字第736號), 提起上訴,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上訴駁回。 第三審訴訟費用由上訴人負擔。 理 由 按上訴第三審法院,非以原判決違背法令為理由,不得為之;又 判決不適用法規或適用不當者,為違背法令;且提起上訴,上訴 狀內應記載上訴理由,表明原判決所違背之法令及其具體內容, 暨依訴訟資料合於該違背法令之具體事實,其依民事訴訟法第46 9條之1規定提起上訴者,並應具體敘述為從事法之續造、確保裁 判之一致性或其他所涉及之法律見解具有原則上重要性之理由; 另第三審法院應於上訴聲明之範圍內,依上訴理由調查之。同法 第467條、第468條、第470條第2項、第475條本文各有明定。是 當事人提起上訴,如依同法第469條規定,以原判決有所列各款 情形之當然違背法令為理由時,其上訴狀或理由書應表明該判決 有合於各該條款規定情形之具體內容,及係依何訴訟資料合於該 違背法令之具體事實;如依同法第469條之1規定,以原判決有前 條以外其他不適用法規或適用不當為理由時,其上訴狀或理由書 應表明該判決所違背之法令條項,或有關司法院解釋或憲法法庭 裁判字號,或成文法以外之習慣或法理、法則等及其具體內容, 暨係依何訴訟資料合於該違背法令之具體事實,並具體敘述為從 事法之續造、確保裁判之一致性或其他所涉及之法律見解具有原 則上重要性之理由。上訴狀或理由書如未依上述方法表明,或其 所表明者與上開法條規定不合時,即難認為已合法表明上訴理由 ,其上訴自非合法。第三審法院就未經表明於上訴狀或理由書之 事項,除有民事訴訟法第475條但書情形外,亦不調查審認。本 件上訴人對於原判決提起上訴,雖以該判決違背法令為由,惟核 其上訴理由狀所載內容,係就原審取捨證據、認定事實之職權行 使所論斷:被上訴人為坐落新北市○○區○○段000地號土地(權利 範圍萬分之25)及其上同段0000建號建物(下稱系爭房地)所有 權人,其兄屠建航(民國108年12月17日死亡)向其父屠勝國謊 稱有人欲購買系爭房地,而取得屠勝國保管之系爭房地所有權狀 、被上訴人舊身分證影本、印鑑章及印鑑證明,再交由地政士於 108年8月16日辦理系爭房地以信託為原因移轉所有權登記予上訴 人(下稱系爭信託登記)。惟兩造未曾聯絡,被上訴人亦未簽署 借款協議書或本票向上訴人借款,屠建航所為系爭信託登記未經 被上訴人同意或授權,屬無權代理,復未經被上訴人承認而無效 ;被上訴人並無以自己之行為表示以代理權授與屠建航或知屠建 航表示為其代理人而不為反對之表示,亦不負表見代理之授權人 責任。是被上訴人依民法第767條第1項中段規定,請求上訴人塗 銷系爭信託登記,應予准許等情,指摘為不當,並就原審已論斷 者,泛言未論斷或論斷違法,而非表明該判決所違背之法令及其 具體內容,暨依訴訟資料合於該違背法令之具體事實,並具體敘 述為從事法之續造、確保裁判之一致性或其他所涉及之法律見解 具有原則上重要性之理由,難認已合法表明上訴理由。依首揭說 明,應認其上訴為不合法。末查屠建航係無權代理被上訴人設定 系爭信託登記,要與隱名代理不同,原審認本件事證明確,就此 與判決結果不生影響者,已說明無逐一論駁之必要,並非判決不 備理由,上訴人所為指摘,不無誤會,附此敘明。 據上論結,本件上訴為不合法。依民事訴訟法第481條、第444條 第1項、第95條第1項、第78條,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12  日 最高法院民事第二庭 審判長法官 袁 靜 文 法官 王 本 源 法官 王 怡 雯 法官 周 群 翔 法官 張 競 文 本件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書 記 官 吳 依 磷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23  日

2024-12-12

TPSV-113-台上-2352-20241212-1

台簡上
最高法院

請求侵權行為損害賠償

最高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台簡上字第49號 上 訴 人 台灣大車隊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林村田 訴訟代理人 林聖鈞律師 複 代理 人 莊庭宇律師 林佳萱律師 被 上訴 人 張博清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侵權行為損害賠償事件,上訴人對於中華民國 113年8月27日臺灣臺北地方法院判決(108年度訴字第4635號) ,提起上訴,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上訴駁回。 上訴訴訟費用由上訴人負擔。 理 由 按對於簡易訴訟程序之第二審判決,其上訴利益逾民事訴訟法第 466條所定之額數者,當事人僅得以其適用法規顯有錯誤為理由 ,逕向最高法院提起上訴,並須經原裁判法院之許可,此項許可 ,以訴訟事件所涉及之法律見解具有原則上之重要性者為限,此 觀同法第436條之2第1項、第436條之3第1項及第2項之規定自明 。所謂適用法規顯有錯誤,係指原判決就其取捨證據所確定之事 實適用法規顯有錯誤,或與大法官解釋或憲法法庭裁判顯有違反 者而言,不包括認定事實、取捨證據不當、判決不備理由或理由 矛盾之情形在內。又原裁判法院認上訴應行許可,並添具意見書 ,將訴訟卷宗送交本院,本院審查後,如認上訴不應准許者,依 同法第436條之5第1項規定,仍應以裁定駁回之。本件上訴人對 原判決關於其敗訴部分逕向本院提起上訴,係以:原判決未審酌 臺北市立萬芳醫院(下稱萬芳醫院)民國113年3月26日函覆之鑑 定報告與同院病歷組製作之函覆意見不符,及該函僅稱被上訴人 之頸椎傷害至多與本件車禍可能有關,遽認兩造就萬芳醫院鑑定 報告達成證據契約之合意,而未採信長庚醫療財團法人林口長庚 紀念醫院鑑定報告所指被上訴人之腰椎椎間盤突出廣泛性膨大乃 其長期退化及姿勢不良所造成之損害,亦未考慮被上訴人有頸椎 舊疾,逕以萬芳醫院鑑定報告及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之函覆作 為本件車禍與被上訴人受傷因果關係之認定基礎,致影響勞動能 力減損比例及損害賠償之判斷,有不備理由、理由矛盾及認定事 實不憑證據之違法云云,為其論據。惟查上訴人所陳各節,係屬 原判決認定被上訴人因本件車禍致受傷而得請求損害賠償之取捨 證據、認定事實之職權行使當否問題,要與適用法規是否顯有錯 誤無涉,更無所涉及之法律見解具有原則上重要性之情事。上訴 人逕向本院提起上訴,不合民事訴訟法第436條之2第1項及第436 條之3第2項之規定而不應許可,其上訴難認合法。本院自不受原 法院添具意見許可其上訴之拘束,應認其上訴為不合法。 據上論結,本件上訴為不合法。依民事訴訟法第436條之5第1項 、第95條第1項、第78條,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12  日 最高法院民事第二庭 審判長法官 袁 靜 文 法官 王 本 源 法官 王 怡 雯 法官 周 群 翔 法官 張 競 文 本件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書 記 官 吳 依 磷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23  日

2024-12-12

TPSV-113-台簡上-49-20241212-1

台抗
最高法院

請求侵權行為損害賠償聲請再審

最高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台抗字第919號 抗 告 人 謝隆昌 上列抗告人因與相對人陳壕杰間請求侵權行為損害賠償聲請再審 事件,對於中華民國113年9月16日臺灣高等法院裁定(113年度 聲再字第83號),提起抗告,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抗告駁回。 抗告訴訟費用由抗告人負擔。 理 由 按聲請再審,應依民事訴訟法第507條準用第501條第1項第4款規 定表明再審理由,此為必須具備之程式。所謂表明再審理由,必 須指明確定裁定有如何合於法定再審事由之具體情事,始為相當 ;若僅泛言有何條款之再審事由,而無具體情事者,尚難謂已合 法表明再審理由。如未表明再審理由,法院無庸命其補正。上開 規定,依家事事件法第51條規定,於家事訴訟事件之確定本案裁 定聲請再審準用之。本件抗告人以原法院113年度聲再字第39號 確定裁定(下稱原確定裁定),有民事訴訟法第496條第1項第13 款所定事由,對之聲請再審。經核其聲請狀內表明之再審理由, 並未敘明原確定裁定有如何合於前揭條款規定之具體情事,原法 院因認其再審之聲請為不合法,裁定予以駁回,經核於法並無違 誤。抗告意旨,指摘原裁定不當,聲明廢棄,非有理由。 據上論結,本件抗告為無理由。依家事事件法第51條,民事訴訟 法第495條之1第1項、第449條第1項、第95條第1項、第78條,裁 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12  日 最高法院民事第二庭 審判長法官 袁 靜 文 法官 張 競 文 法官 王 怡 雯 法官 周 群 翔 法官 王 本 源 本件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書 記 官 王 宜 玲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25  日

2024-12-12

TPSV-113-台抗-919-20241212-1

台聲
最高法院

請求損害賠償聲請核定第三審律師酬金

最高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台聲字第1240號 聲 請 人 郭君正 許玉鴦 上列聲請人因與相對人鍾宜珍間請求損害賠償事件(本院109年 度台上字第3334號、111年度台上字第528號、113年度台上字第9 14號),聲請核定第三審律師酬金,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聲請人之第三審律師酬金核定共為新臺幣十萬元。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12  日 最高法院民事第二庭 審判長法官 袁 靜 文 法官 張 競 文 法官 王 怡 雯 法官 周 群 翔 法官 王 本 源 本件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書 記 官 王 宜 玲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25  日

2024-12-12

TPSV-113-台聲-1240-20241212-1

台上
最高法院

請求塗銷地上權等再審之訴

最高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台上字第2351號 上 訴 人 李 志 強 李 志 文 李 莉 莉 共 同 訴訟代理人 龍 毓 梅律師 被 上訴 人 陳 丕 哲 楊李碧蓮 楊 志 遠 共 同 訴訟代理人 阮 祺 祥律師 被 上訴 人 楊 武 雄 楊 今 玲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塗銷地上權等再審之訴事件,上訴人對於中華 民國113年8月27日臺灣高等法院再審判決(113年度重再字第30 號),提起上訴,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上訴駁回。 第三審訴訟費用由上訴人負擔。 理 由 按上訴第三審法院,非以原判決違背法令為理由,不得為之;又 判決不適用法規或適用不當者,為違背法令;且提起上訴,上訴 狀內應記載上訴理由,表明原判決所違背之法令及其具體內容, 暨依訴訟資料合於該違背法令之具體事實,其依民事訴訟法第46 9條之1規定提起上訴者,並應具體敘述為從事法之續造、確保裁 判之一致性或其他所涉及之法律見解具有原則上重要性之理由; 另第三審法院應於上訴聲明之範圍內,依上訴理由調查之。同法 第467條、第468條、第470條第2項、第475條本文各有明定。是 當事人提起上訴,如依同法第469條規定,以原判決有所列各款 情形之當然違背法令為理由時,其上訴狀或理由書應表明該判決 有合於各該條款規定情形之具體內容,及係依何訴訟資料合於該 違背法令之具體事實;如依同法第469條之1規定,以原判決有前 條以外其他不適用法規或適用不當為理由時,其上訴狀或理由書 應表明該判決所違背之法令條項,或有關司法院解釋或憲法法庭 裁判字號,或成文法以外之習慣或法理、法則等及其具體內容, 暨係依何訴訟資料合於該違背法令之具體事實,並具體敘述為從 事法之續造、確保裁判之一致性或其他所涉及之法律見解具有原 則上重要性之理由。上訴狀或理由書如未依上述方法表明,或其 所表明者與上開法條規定不合時,即難認為已合法表明上訴理由 ,其上訴自非合法。第三審法院就未經表明於上訴狀或理由書之 事項,除有民事訴訟法第475條但書情形外,亦不調查審認。本 件上訴人對於原判決提起上訴,雖以該判決違背法令為由,惟核 其上訴理由狀所載內容,係就原審所論斷:上訴人主張原法院11 2年度重再字第28號確定判決(下稱原確定判決)有民事訴訟法 第496條第1項第1款所定適用法規顯有錯誤之再審事由,惟原確 定判決認上訴人因分割繼承登記取得訴外人李三才於民國39年間 就現為被上訴人共有坐落新北市○○區○○段000地號土地(下稱系 爭土地)設定登記未定期限之地上權(下稱系爭地上權),上訴 人所有坐落系爭土地之門牌號碼新北市○○區○○○路000號建物(下 稱系爭建物)係於30年間興建,系爭地上權存續迄今近80年,上 訴人已充分利用系爭土地,系爭建物無繼續存在之經濟利益,且 依系爭地上權登記內容,無從認有容任系爭建物得重為第2次建 置之目的,被上訴人得依民法第833條之1規定請求終止系爭地上 權;又上訴人於前次再審程序未以永久借用系爭土地、不當適用 民法第767條規定為再審理由,原確定判決無從加以審酌,均無 適用法規顯有錯誤等情,指摘為不當,並就原審已論斷者或與判 決結果不生影響者,泛言論斷違法,而非表明該判決所違背之法 令及其具體內容,暨依訴訟資料合於該違背法令之具體事實,並 具體敘述為從事法之續造、確保裁判之一致性或其他所涉及之法 律見解具有原則上重要性之理由,難認已合法表明上訴理由。依 首揭說明,應認其上訴為不合法。 據上論結,本件上訴為不合法。依民事訴訟法第481條、第444條 第1項、第95條第1項、第78條,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12  日 最高法院民事第二庭 審判長法官 袁 靜 文 法官 王 本 源 法官 王 怡 雯 法官 周 群 翔 法官 張 競 文 本件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書 記 官 吳 依 磷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23  日

2024-12-12

TPSV-113-台上-2351-20241212-1

台上
最高法院

請求撤銷股東會決議等

最高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台上字第2354號 上 訴 人 顏武龍 顏佑任 共 同 訴訟代理人 蕭聖澄律師 被 上訴 人 生元製藥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陳秉逸 訴訟代理人 李保祿律師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撤銷股東會決議等事件,上訴人對於中華民國 113年10月8日臺灣高等法院第二審判決(113年度上字第729號) ,提起上訴,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上訴駁回。 第三審訴訟費用由上訴人負擔。 理 由 按上訴第三審法院,非以原判決違背法令為理由,不得為之;又 判決不適用法規或適用不當者,為違背法令;且提起上訴,上訴 狀內應記載上訴理由,表明原判決所違背之法令及其具體內容, 暨依訴訟資料合於該違背法令之具體事實,其依民事訴訟法第46 9條之1規定提起上訴者,並應具體敘述為從事法之續造、確保裁 判之一致性或其他所涉及之法律見解具有原則上重要性之理由; 另第三審法院應於上訴聲明之範圍內,依上訴理由調查之。同法 第467條、第468條、第470條第2項、第475條本文各有明定。是 當事人提起上訴,如依同法第469條規定,以原判決有所列各款 情形之當然違背法令為理由時,其上訴狀或理由書應表明該判決 有合於各該條款規定情形之具體內容,及係依何訴訟資料合於該 違背法令之具體事實;如依同法第469條之1規定,以原判決有前 條以外其他不適用法規或適用不當為理由時,其上訴狀或理由書 應表明該判決所違背之法令條項,或有關司法院解釋或憲法法庭 裁判字號,或成文法以外之習慣或法理、法則等及其具體內容, 暨係依何訴訟資料合於該違背法令之具體事實,並具體敘述為從 事法之續造、確保裁判之一致性或其他所涉及之法律見解具有原 則上重要性之理由。上訴狀或理由書如未依上述方法表明,或其 所表明者與上開法條規定不合時,即難認為已合法表明上訴理由 ,其上訴自非合法。第三審法院就未經表明於上訴狀或理由書之 事項,除有民事訴訟法第475條但書情形外,亦不調查審認。本 件上訴人對於原判決提起上訴,雖以該判決違背法令為由,惟核 其上訴理由狀所載內容,係就原審取捨證據、認定事實之職權行 使所論斷:上訴人為被上訴人之股東兼董事,被上訴人於民國11 0年6月21日召開110年股東常會(下稱系爭股東會),作成如原 判決附表(下稱附表)所示決議。而被上訴人於110年5月21日前 已將董事會所造具之各項表冊與監察人之報告書備置於公司供股 東查閱,上訴人未主張曾向被上訴人請求查閱上開文件而遭拒絕 ,則附表編號1「本公司109年度營業報告書及決算表冊承認案」 、編號2「本公司109年度盈餘不分配承認案」之決議均未有違反 公司法第229條規定而無效之事由。又系爭股東會之開會通知書 已表明係由被上訴人董事會召集,並將附表編號3「本公司增加 營業項目,增加之項目如開會通知附件1所載」、編號5「本公司 修改章程,修改章程對照表如開會通知附件3所載」之討論事項 列為召集事由,併寄送附件1、3說明其主要內容及章程變動之理 由,合於公司法第171條、第172條第4項前段、第5項之規定,並 無召集程序有瑕疵而得撤銷之事由等情,指摘為不當,並就原審 已論斷者,泛言論斷違法,而非表明該判決所違背之法令及其具 體內容,暨依訴訟資料合於該違背法令之具體事實,並具體敘述 為從事法之續造、確保裁判之一致性或其他所涉及之法律見解具 有原則上重要性之理由,難認已合法表明上訴理由。依首揭說明 ,應認其上訴為不合法。末查上訴人於第一審起訴請求確認系爭 股東會如附表編號6所示決議無效部分,獲勝訴判決後,雖於原 審表明撤回該部分起訴,惟被上訴人已為本案之言詞辯論,且不 同意撤回(見原審卷19-20、39-40、43-44、120頁),原審依民 事訴訟法第262條第1項但書規定,認不生撤回該部分起訴之效力 ,並無不合。上訴人所為指摘,不無誤會,附此敘明。 據上論結,本件上訴為不合法。依民事訴訟法第481條、第444條 第1項、第95條第1項、第78條,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12  日 最高法院民事第二庭 審判長法官 袁 靜 文 法官 王 本 源 法官 王 怡 雯 法官 周 群 翔 法官 張 競 文 本件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書 記 官 吳 依 磷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23  日

2024-12-12

TPSV-113-台上-2354-20241212-1

台上
最高法院

請求所有權移轉登記等

最高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台上字第2353號 上 訴 人 林正基 訴訟代理人 孫裕傑律師 被 上訴 人 林妍均 訴訟代理人 籃健銘律師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所有權移轉登記等事件,上訴人對於中華民國 113年8月13日臺灣高等法院花蓮分院第二審判決(113年度上字 第16號),提起上訴,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上訴駁回。 第三審訴訟費用由上訴人負擔。 理 由 按上訴第三審法院,非以原判決違背法令為理由,不得為之;又 判決不適用法規或適用不當者,為違背法令;且提起上訴,上訴 狀內應記載上訴理由,表明原判決所違背之法令及其具體內容, 暨依訴訟資料合於該違背法令之具體事實,其依民事訴訟法第46 9條之1規定提起上訴者,並應具體敘述為從事法之續造、確保裁 判之一致性或其他所涉及之法律見解具有原則上重要性之理由; 另第三審法院應於上訴聲明之範圍內,依上訴理由調查之。同法 第467條、第468條、第470條第2項、第475條本文各有明定。是 當事人提起上訴,如依同法第469條規定,以原判決有所列各款 情形之當然違背法令為理由時,其上訴狀或理由書應表明該判決 有合於各該條款規定情形之具體內容,及係依何訴訟資料合於該 違背法令之具體事實;如依同法第469條之1規定,以原判決有前 條以外其他不適用法規或適用不當為理由時,其上訴狀或理由書 應表明該判決所違背之法令條項,或有關司法院解釋或憲法法庭 裁判字號,或成文法以外之習慣或法理、法則等及其具體內容, 暨係依何訴訟資料合於該違背法令之具體事實,並具體敘述為從 事法之續造、確保裁判之一致性或其他所涉及之法律見解具有原 則上重要性之理由。上訴狀或理由書如未依上述方法表明,或其 所表明者與上開法條規定不合時,即難認為已合法表明上訴理由 ,其上訴自非合法。第三審法院就未經表明於上訴狀或理由書之 事項,除有民事訴訟法第475條但書情形外,亦不調查審認。本 件上訴人對於原判決提起上訴,雖以該判決違背法令為由,惟核 其上訴理由狀所載內容,係就原審取捨證據、認定事實之職權行 使所論斷:被上訴人之被繼承人林天文出資新臺幣(下同)270 萬元,委託其弟即上訴人以買方名義於民國98年11月6日與訴外 人謝素絲簽訂不動產買賣契約書,購買坐落花蓮縣○○鄉○○段0000 -00地號土地及其上同段0000建號建物(下稱系爭房地),並以 買賣為原因登記為林天文所有。林天文於99年10月18日死亡,被 上訴人先後以繼承、買賣為原因登記為系爭房地所有權人。上訴 人無法證明林天文向銀行貸款而由其匯款予謝素絲之價金尾款15 0萬元,係林天文所贈與,亦不能證明與林天文約定其分得系爭 房地所有權應有部分2分之1,並借名登記予林天文,自無從終止 所謂借名登記關係。是上訴人依民法第1148條、第179條及類推 適用民法第541條第2項規定,請求被上訴人移轉登記系爭房地所 有權應有部分2分之1,不能准許等情,指摘為不當,並就原審已 論斷者或與判決結果不生影響者,泛言未論斷或論斷違法,而非 表明該判決所違背之法令及其具體內容,暨依訴訟資料合於該違 背法令之具體事實,並具體敘述為從事法之續造、確保裁判之一 致性或其他所涉及之法律見解具有原則上重要性之理由,難認已 合法表明上訴理由。依首揭說明,應認其上訴為不合法。 據上論結,本件上訴為不合法。依民事訴訟法第481條、第444條 第1項、第95條第1項、第78條,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12  日 最高法院民事第二庭 審判長法官 袁 靜 文 法官 王 本 源 法官 王 怡 雯 法官 周 群 翔 法官 張 競 文 本件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書 記 官 吳 依 磷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23  日

2024-12-12

TPSV-113-台上-2353-20241212-1

建上
臺灣高等法院高雄分院

給付工程款

臺灣高等法院高雄分院民事判決 113年度建上字第18號 上 訴 人 高雄市政府工務局新建工程處 法定代理人 許永穆 訴訟代理人 王怡雯律師 被 上訴 人 永大正營造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蘇育璋 訴訟代理人 劉子文 陳琮裕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給付工程款事件,上訴人對於中華民國113年6 月24日臺灣高雄地方法院110年度建字第28號第一審判決提起上 訴,本院於民國113年11月27日言詞辯論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原判決關於命上訴人給付部分及該部分假執行之宣告,暨訴訟費 用之裁判(除確定部分外)均廢棄。 上開廢棄部分,被上訴人在第一審之訴及假執行聲請均駁回。 第一(除確定部分外)、二審訴訟費用由被上訴人負擔。   事實及理由 一、被上訴人主張:兩造於民國105年12月5日簽立「高雄市○○區 行政中心新建工程(建築部分)」工程契約(下稱系爭工程 、系爭契約),由被上訴人承攬系爭工程,工程總價新臺幣 (下同)150,019,000元。系爭工程開工後,期間辦理3次工 程變更設計,最終於108年3月29日驗收合格並結算完成。然 因被上訴人依系爭工程圖號A2-01圖說施作建物結構體工程 時,需視高度設置適當施工架(下稱系爭施工架),最終被 上訴人搭設之施工架數量達16,805平方公尺,上訴人雖於第 3次變更設計時同意追加3,364平方公尺,但數量仍不足5,24 4平方公尺,加計依系爭契約金額比例加計利管稅等之間接 費用,金額合計1,582,090元。又因於施作場鑄結構混凝土 用模板時,因各層結構樓板支撐高度大於4.1公尺,上訴人 需採用「支撐鷹架(重型鋼管支撐架)」施工(下稱系爭支 撐架),因此被上訴人於上訴人同意備查被上訴人所檢送之 「模板支撐圖」後依圖說施作,合計使用14,999平方公尺, 以每平方公尺305元,再依契約金額比例加計利管稅等之間 接費用,上訴人尚有此部分工程款(含間接費用)金額合計5 ,130,720元未支付。再者,因系爭契約約定「銲接鋼線網, Fy≧5000Kgf/cm²」(下系爭鋼線網)施作數量為242公斤, 單價每公斤23元,然系爭工程辦理3次變更設計後,系爭鋼 線網施作數量增加至215,065.1公斤,且因此部分契約所載 單價與實際採購平均單價,價差達每公斤4.63元,上訴人自 應合理調整價格;而以系爭工程結算數量215,065.1公斤為 計量基準,加計依系爭契約金額比例加計利管稅等之間接費 用,金額共1,116,779元,請求上訴人給付系爭鋼線網價差 之工程款。綜上,上訴人尚有前揭所述系爭施工架、系爭支 撐架、系爭鋼線網之工程款未給付,爰依不當得利、系爭契 約之法律關係、民法第497條及類推適用民法第101條之規定 ,請求擇一為有利於被上訴人之判決,提起本件訴訟,並聲 明:㈠上訴人應給付被上訴人7,829,589元,及自起訴狀繕本 送達翌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5%計算之利息;㈡願供 擔保,請准宣告假執行。 二、上訴人則以:兩造於簽約並開工後,系爭工程曾為3次變更 設計,最終於108年3月29日驗收合格並結算完成。然被上訴 人所請求系爭施工架款項部分,因該施工架性質屬「施工安 全衛生及管理衛生」範疇,不論依系爭契約第28條之約定, 或營造安全衛生設施標準之規定,均應由被上訴人自行設置 ;況系爭施工架費用業已編列於「勞工安全衛生管理費」中 ,兩造簽立系爭契約時,就系爭施工架已約定不另給價;縱 認系爭施工架非屬前揭「勞工安全衛生管理費」之範疇,系 爭施工架依施工規範亦屬假設工程範圍,兩造既約定此部分 採「一式」計價,被上訴人自不得額外請求上訴人給付系爭 施工架工程款甚明。至系爭支撐架部分,已概含於單價分析 表中工作項目「普通模板」中之「產品、混凝土模板及附屬 品、模板用支撐材料」、「耗損、零星工料及依圖說完成本 項之其他項目(含收邊)」之費用內;且被上訴人施作系爭 工程時,依勞工安全衛生相關法令,亦應設置系爭支撐架, 而此項費用同已包含於「勞工安全衛生管理費」一式計價項 目中,是以系爭契約未單獨臚列此部分費用,自非屬一般總 價承攬契約中所稱「漏項」,被上訴人自不得再予請求。又 兩造於107年12月6日辦理第3次變更設計時,已議定系爭鋼 線網變更數量為215,065.1公斤,並以原契約總單價每公斤1 9元計價,並辦理變更設計,被上訴人不得再爭執。被上訴 人卻引用公共工程委員會工程採購契約範本之內容,主張應 以其向下包採購系爭鋼線網之平均單價作為本件計價基礎, 請求此部分價差之工程款,自無理由等語置辯。 三、原審判令上訴人應給付被上訴人7,579,500元本息,而駁回 被上訴人其餘之訴,並就被上訴人勝訴部分為供擔保得為假 執行及免為假執行之諭知。上訴人不服提起上訴,聲明:㈠   原判決不利於上訴人部分廢棄;㈡上開廢棄部分,被上訴人 在第一審之訴及假執行聲請均駁回;㈢如受不利判決,願供 擔保請准予宣告免為假執行。被上訴人則聲明:上訴駁回( 被上訴人原審敗訴部分,未據上訴而告確定,爰不再贅)。 四、不爭執事項:  ㈠被上訴人承攬上訴人主辦之系爭工程,工程總價150,019,000 元,雙方遂於105年12月5日簽立系爭契約。  ㈡系爭工程於105年12月9日申報開工,其後於施工期間,系爭 工程經3次變更設計,先於106年12月19日辦理第1次變更設 計議價程序,其後分別107年6月22日、107年12月14日辦理 第2、3次變更設計,最後工程總價議定為171,484,233元。  ㈢系爭工程於105年12月9日開工,實際竣工日為107年12月17日 ,108年2月27日開始結算驗收,108年5月8日驗收完畢及驗 收合格,結算總價171,475,619元,有系爭工程結算驗收證 明書在卷可憑。  ㈣兩造前經高雄市政府採購申訴審議委員會調解(108調20)並 作成調解建議,惟調解不成立。  ㈤兩造均同意系爭鑑定報告所認,被上訴人施作系爭工程結構 體工程施工架(景觀工程、內側、外側)之數量分別為1,94 5平方公尺、8,045平公方尺、6,815平方公尺,合計16,805 平方公尺。  ㈥兩造均同意系爭契約詳細價目表壹.一(二).22項次所載單 價為269元。  ㈦兩造均同意系爭鑑定報告所認被上訴人施作系爭支撐架之數 量為14,999平方公尺。  ㈧兩造均同意被上訴人施作系爭鋼線網之數量為215,065.1公斤 。    ㈨系爭契約詳細價目表壹、一、(二)、8「銲接鋼線網,Fy≧5 000kgf/㎝²」之母項單價為23元/KG,其下子項「產品,銲接 鋼線網」之單價為19元/KG。  ㈩兩造均同意「銲接鋼線網FY≧5000Kgf/㎝²」(即材料)自106 年8月8日起至106年10月3日止,被上訴人所提出久泰精業股 份有限公司、煜恭企業有限公司客戶報價單上報價之金額平 均單價為每公斤23.63元,上開報價單上業經被上訴人公司 用印。  上訴人已給付壹、一、㈡、8「銲接鋼線網FY≧5000Kgf/C m2」 子項『產品,銲接綱線網』(即系爭鋼線網)之工程款,金額 共4,086,237元(計算式:19×215,065.1公斤=4,086,236.9= 0000000;小數點以下四捨五入;下同)予被上訴人。 五、兩造爭點:    ㈠被上訴人主張其已施作系爭施工架完畢,請求上訴人給付不 足數量之工程款(含間接費用),金額合計1,582,090元, 是否有理由?  ㈡被上訴人主張系爭支撐架為工程漏項,且被上訴人業已施作 完畢,請求上訴人給付該部分工程款(含間接費用),金額 合計5,034,840元,是否可採?  ㈢被上訴人請求上訴人給付施作系爭鋼線網之工程款(含間接 費用),金額合計962,570元,是否可採? 六、本院之判斷  ㈠被上訴人主張其已施作系爭施工架完畢,請求上訴人給付該 部分工程款(含間接費用),金額合計1,582,090元,是否 有理由?  ⒈按系爭契約第二條(一)「契約文件」已約明,契約得包括 下列文件:⒈招標文件及其變更或補充。⒉投標文件及其變更 或補充。⒊決標文件及其變更或補充。⒋契約本文、附件及其 變更或補充。⒌依契約所提出之履約文件或資料。另於第三 條「契約文件及效力」(二)部分,亦定有上開契約文件之 內容如有不一致,其效力之先後順序,有系爭契約可憑(見 原審審建卷第21頁)。參以兩造亦不爭執系爭契約文件包含 工程規範、圖說、詳細價目表,且均具有拘束兩造之效力( 見原審卷二第346頁);再佐以被上訴人陳稱:單價分析表 是系爭契約之一部分,投標時廠商不需要提出單價分析表, 而是在簽約之後,業主會提出其設計之單價分析表,並列為 工程契約之內容等語(見原審卷二第346-347頁),是以系 爭契約中,除契約本文外,包括投標須知、招標、投標及決 標之文件、附件、各類圖說(包括但不限於設計圖、施工圖 、構造圖、工廠施工製造圖、大樣圖等)、施工規範、施工 安全、衛生、環保、交通維持手冊、技術規範及工程施工期 間依契約規定提出之任何規範與書面規定,甚至包括單價分 析表,均屬系爭契約之內容,而具有拘束兩造之效力,合先 敘明。  ⒉被上訴人雖主張系爭施工架,係依照系爭契約詳細價目表中 項次22(即原審審建卷第99頁項次22),即用於結構體工程 【即原審審建卷第98頁(二)】,施作時必要之施工架等情 ,惟此經上訴人予以否認。而依被上訴人起訴狀所載,其本 件請求之系爭施工架,原係主張施作總數量為22,923平方公 尺,其中包括「景觀工程2,939平方公尺」、「施作結構體 內側11,848平方公尺」及「施作結構體外側部分8,136平方 公尺」,合計22,923平方公尺(原審審建卷第11頁),參照 被上訴人所提總施作量數統計表,其中所主張施作結構體內 側11,848平方公尺部分,即係為地下1樓至3樓室內,以及1 樓及地下1樓水箱施作時搭建之施工架,有被上訴人所製作 之統計表可稽(見原審審建卷第82-84頁),因被上訴人自 承上揭1樓及地下1樓之水箱,施工時算是內側施工架,但完 工後變成室內的設施等語(見本院卷第82頁),是此部分之 施工架,均應屬「室內」之施工架無訛。  ⒊而依屬系爭契約內容之施工規範第01526章「施工架」,4.「 計量與計價」乙節,計量4.1.2明定:除契約圖說另有規定 外,建築物「室內」使用之施工架不予單獨計量;另4.2.2 亦明文:除契約圖說另有規定外,建築物「室內」使用之施 工架包含於相關工作項目中,不予單獨計價(見原審審建卷 第78-79頁)。由上開規範,可認兩造已約定就室內施工架 部分,已包含於室內各工項之施作費用中,且無庸於室內各 工項中另行列計施工架之項目並計量、計價。因被上訴人於 投標時,應於投標單中填入各工項之單價(見本院卷第82頁 ),故被上訴人於投標時,自應將此部分之費用分別計入室 內各工項之施作費用之中,以決定投標時室內各工項單價之 投標金額。依上揭施工規範,在系爭契約及圖說未有其他特 別約定之情形下,前揭被上訴人原起訴狀所主張施作結構體 內側11,848平方公尺部分,自不應另行列入計價,需予扣除 。而此部分被上訴人實際施作之數量,經高雄市結構工程工 業技師公會鑑定之結果,數量為8,045平方公尺,另被上訴 人主張施作之系爭施工架,實際施作數量合計為16,805平方 公尺,有系爭鑑定報告可參(見系爭鑑定報告第23頁),復 為兩造所不爭執(見不爭執事項㈤),是扣除上開不應另行 計量、計量之室內施工架後,被上訴人實際施作之施工架數 量應為8,760平方公尺(計算式:16,805㎡-8,045㎡=8,760㎡) 。上訴人既已同意結算之數量為11,561平方公尺,客觀上已 滿足被上訴人實際施作且可請求之數量,被上訴人依約自不 得再為請求,是被上訴人依系爭契約法律關係及民法第491 條之規定(見本院卷第79頁),請求上訴人再為給付,即無 理由。另此部分既屬被上訴人依約應施作之範圍,僅無庸計 量、計價,上訴人受領被上訴人此部分之給付,自有法律上 原因,被上訴人依不當得利之規定,請求給付,同無理由。    ㈡被上訴人主張系爭支撐架為工程漏項,且被上訴人業已施作 完畢,請求上訴人給付該部分工程款(含間接費用),金額 合計5,034,840元,是否可採?  ⒈按於總價承攬契約,因「遺漏(漏項)」而應核實支付之工 程項目,應以其「遺漏」係一般廠商就所有招標資料,按通 常情況所為解讀,均不認為係屬工程施作範圍者,始足當之 (最高法院106年度台上字第964號民事判決要旨參照)。   ⒉被上訴人施作系爭支撐架之數量為14,999平方公尺,固為兩 造所不爭執(見不爭執事項㈦),復有系爭鑑定報告可佐。   惟系爭支撐架,本為室內施工架之一種,此觀被上訴人所提 出之系爭支撐架數量表及系爭支撐架分佈位置圖即足證之( 見原審審建卷第185-235頁),依上開施工規範第01526章「 施工架」部分之論述,在未有其他特別約定之情形下,此部 分本即無庸計量、計價。況依被上訴人所不爭執,於公開招 標已公告而應為系爭契約內容之細部設計圖說,其中設計規 範7.已載明:「高度大於5米之版梁施工應採用重型鋼管支 撐(直徑大於2.5吋)或型鋼支撐,承商應將施工用架設及 施工詳圖先經(其所聘主任)技師詳細核算簽署,確認其安 全無虞,送監造人審核後始得施工,但監造人之同意並不能 減免承商應付之責任,承商對本工程模版及撐架之核算及施 工安全,應負完全責任,開挖施工時任何之加強安全措施均 包含於本工程範圍內,承商不得另外要求計價。」(見本院 卷第80頁、原審審建卷第317頁)。因被上訴人亦不爭執此 部分系爭支撐架施作前需檢送模板支撐圖予上訴人審查,即 係依據上開設計規範第7點等語(見本院卷第81頁)。是上 訴人招標時既已公告包括上揭細部設計圖之所有圖說及契約 內容,被上訴人作為專業營造廠商,即可由所公告之圖說知 悉所需用之各類支撐架,並於投標時已知悉上揭約定,並可 籍由已公告之圖說知悉需於部分工程使用系爭支撐架及其數 量,此由被上訴人原起訴時,亦係以設計圖計算出高度超過 4.1公尺部分須搭設之系爭支撐架數量即足證之(見原審審 建卷第13頁);顯見非不能於投標前先予計算得出相關數字 ,而將之計入室內各工項之中,以決定投標之單價。是在系 爭契約就系爭支撐架未單獨計量及計價,應併入室內各工項 之中,且系爭契約內容之細部設計圖說中,設計規範7.已載 明此部分不得另外要求計價,參以總價承攬契約之精神,本 於合理及公平誠信考量,應認上訴人所稱系爭支撐架部分, 應已為系爭契約之原範圍內工項,並非漏項。   ⒊至被上訴人所提出之施工規範03110章場鑄結構混凝土用模板 4.1.2第2項固載明:「支撐鷹架高度超過4.1m,另以『平方 公尺』或其他單位計量。」;另4.1.5亦規定:「高度在2m以 上之處所進行作業時,應架設施工架,施工架依第01574章『 勞工安全衛生』規定辦理,依第01526章『施工架』計量計價。 」(見原審審建卷第173頁)。而查:  ⑴由上開4.1.5之文義,高度於2m以上所需架設之施工架,應編 列於「勞工安全衛生」乙項,並依前揭第01526章「施工架 」計量計價,在該章已明定室內施工架不予計價,已如前述 之情形下,可認此部分所需之費用,即應係列入「勞工安全 衛生」項下,不單獨列計。  ⑵況前揭4.1.2第2項之部分,既僅規定「計量」,參照同章4.2 .1「計價」規定:「本章工作依契約詳細價目表所列項目單 價計價,該項單價已包括所需一切人工、材料、機具、設備 、動力、運輸及其他為完成本項工作所必需之費用在內」。 而本章即第03110章,係規範「場鑄結構混凝土用模板」, 而系爭契約詳細價目表,於(二)結構工程中已編列有普通 模板、清水模板,合板模等(見原審審建卷第99頁),是系 爭支撐架所需價格如未依前所述,編列於「勞工安全衛生」 項下,亦應計入上開各模板項下之中,而無庸另行列項計價 。況在上開設計規範7.已約明不得另外要求計價之情形下, 縱可計價,應已包括於所需之各工項之中,依上述4.2.1之 計價規定,已不得再請求「計價」。   ⒋綜上,系爭支撐架既非工程漏項,費用或價格應列入系爭契 約中「勞工安全衛生」乙項之內或模板工項之內,而屬被上 訴人應施作之範圍,被上訴人不得依系爭契約請求再為給付 ,且上訴人受領此部分之給付,自無不當得利。  ㈢被上訴人請求上訴人給付施作系爭鋼線網之工程款(含間接 費用),金額合計962,570元,是否可採?  ⒈查系爭契約之單價分析表中,就壹、一、(二)、8,工作項 目為:銲接鋼線網FY≧5000Kgf/㎝²,其下包含工料名稱:「 產品,銲接鋼線網」、「鍍鋅鐵線」、「技術工不細分」、 「鋼筋彎紮工」、「耗損、零星工料及依圖說完成本項之其 它項目(含收邊),計每公斤複價為23元(見原審審建卷第 326頁)。而第三次變更契約,被上訴人自承:第三次變更 設計時,已變更壹、一、(二)、8施作數量為215,065.1公 斤,並以契約原定總單價每公斤23元計算,亦即,子項產品 ,「銲接鋼線網」以單價每公斤19元計算,第三次變更契約 亦未附有如原契約之詳細價目表,即僅有列出母項,沒有詳 細單價分析分項(見原審卷一第87頁、本院卷第79頁),故 第三次變更契約後「銲接鋼線網」單價每公斤23元,實係與 原契約此工項下尚包括技術工、紮工及其他如收邊等細項加 總後之金額相同,即係指母項單價為23元/KG,並未調整單 項金額,亦即未將原契約之詳細價目表中之其下子項「產品 ,銲接鋼線網」之單價調升至23元/KG,仍維持19元/公斤, 先予敘明。  ⒉上訴人雖稱因銲接鋼線網材料實際採購平均單價高漲,且實 際施作數量因上訴人設計錯誤而暴增逾原約定數量5%,應依 系爭契約約定調整單價云云。惟上訴人所稱報價資料,係於 106年10月至同年12月間(見原審審建卷第245頁),惟第三 次變更契約之時間,係於107年12月13日(見原審審建卷第1 09頁)。被上訴人既於物價已經上漲後,仍於第三次變更契 約時,同意增加施工數量,並以原系爭契約之價格計價,自 應受契約之拘束,自不得以第三次變更契約前物價上漲,且 所增加之施作數量逾系爭契約所定5%之情,主張應以調整銲 接鋼線網之單價。   ⒊且被上訴人就此部分之請求,就上訴人計算給付之數量既不 爭執,僅係請求應將子項價格即「產品,銲接鋼線網」部分 調整為每公斤23.6元計算(見本院卷第80頁),然依前所述 ,被上訴人此部分可請求之子項金額既應受第三次變更契約 之拘束,故被上訴人依不當得利及民法第491條之規定請求 給付(見本院卷第79頁),自無理由而不應准許。  七、綜上所述,被上訴人依系爭契約、民法第491條、不當得利 等法律關係,請求上訴人應給付7,579,500元本息,為無理 由而不應准許。原審判命上訴人應如數給付,並附條件為假 執行及免為假執行之宣告,自有未洽。上訴意旨指摘原判決 不當,求予廢棄改判,為有理由,爰由本院廢棄改判如主文 第2項所示。又本件事證已明,兩造其餘攻防及證據,經斟 酌後認均不足以影響本判決之結果,爰不逐一論列,併此敘 明。 八、據上論結,本件上訴為有理由,爰判決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11  日              工程法庭                 審判長法 官 郭宜芳                    法 官 徐彩芳                    法 官 李怡諄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對本判決上訴,須於判決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其 未表明上訴理由者,應於上訴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理由書( 均須按他造當事人之人數附繕本)。上訴時應提出委任律師或具 有律師資格之人之委任狀,並依附註條文規定辦理。如委任律師 提起上訴者,應一併繳納上訴審裁判費。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11  日                    書記官 陳憲修 附註: 民事訴訟法第466條之1: 對於第二審判決上訴,上訴人應委任律師為訴訟代理人,但上訴 人或其法定代理人具有律師資格者,不在此限。 上訴人之配偶、三親等內之血親、二親等內之姻親,或上訴人為 法人、中央或地方機關時,其所屬專任人員具有律師資格並經法 院認適當者,亦得為第三審訴訟代理人。 第1項但書及第2項情形,應於提起上訴或委任時釋明之。

2024-12-11

KSHV-113-建上-18-20241211-1

高雄高等行政法院

有關土地事務

高雄高等行政法院裁定 高等行政訴訟庭第二庭 110年度訴字第309號 原 告 柯錫佳 訴訟代理人 林亮宇律師 王雲玉律師 李承哲律師 被 告 內政部 代 表 人 劉世芳 訴訟代理人 許嘉紋 林靜宜 輔助參加人 交通部鐵道局 代 表 人 楊正君 訴訟代理人 王怡雯律師 輔助參加人 高雄市政府 代 表 人 陳其邁 訴訟代理人 郭淑卿 蔡芬蓮 劉恩秀 上列當事人間有關土地事務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本院中華民國111年7月7日所為之停止訴訟程序裁定撤銷。   理 由 一、本院前因本件之裁判須以高雄市政府民國107年5月3日高市 府地發字第00000000000號函之行政爭訟結果為前提,裁定 命在該訴訟(本院111年度訴字第377號土地重劃事件)終結 前停止訴訟程序。 二、經查,本院111年度訴字第377號土地重劃事件業已終結,並 經最高行政法院於113年11月21日以113年度抗字第130號裁 定將本件原告之抗告駁回確定,業由交通部鐵道局陳報在卷   ,是本件停止訴訟程序之原因業已消滅,爰依職權撤銷前開 停止訴訟程序之裁定。 三、依行政訴訟法第186條、民事訴訟法第186條,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10  日 審判長法官 孫 國 禎 法官 曾 宏 揚 法官 林 韋 岑 一、上為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二、如不服本裁定,應於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高等行政訴訟庭 提出抗告狀並敘明理由(須按他造人數附繕本)。 三、抗告時應委任律師為訴訟代理人,並提出委任書(行政訴訟 法第49條之1第1項第3款)。但符合下列情形者,得例外不 委任律師為訴訟代理人(同條第3項、第4項)。 得不委任律師為訴訟代理人之情形 所需要件 (一)符合右列情形之一者,得不委任律師為訴訟代理人 1.抗告人或其代表人、管理人、法定代理人具備法官、檢察官、律師資格或為教育部審定合格之大學或獨立學院公法學教授、副教授者。 2.稅務行政事件,抗告人或其代表人、管理人、法定代理人具備會計師資格者。 3.專利行政事件,抗告人或其代表人、管理人、法定代理人具備專利師資格或依法得為專利代理人者。 (二)非律師具有右列情形之一,經最高行政法院認為適當者,亦得為上訴審訴訟代理人 1.抗告人之配偶、三親等內之血親、二親等內之姻親具備律師資格者。 2.稅務行政事件,具備會計師資格者。 3.專利行政事件,具備專利師資格或依法得為專利代理人者。 4.抗告人為公法人、中央或地方機關、公法上之非法人團體時,其所屬專任人員辦理法制、法務、訴願業務或與訴訟事件相關業務者。 是否符合(一)、(二)之情形,而得為強制律師代理之例外,抗告人應於提起抗告或委任時釋明之,並提出(二)所示關係之釋明文書影本及委任書。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10  日 書記官 周 良 駿

2024-12-10

KSBA-110-訴-309-20241210-3

台上
最高法院

請求損害賠償等

最高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台上字第397號 上 訴 人 吳嘉訓 訴訟代理人 劉 喜律師 被 上訴 人 林志昌 臺中市南區德義社區發展協會 兼 上一 人 法定代理人 邱家永 共 同 訴訟代理人 張績寶律師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損害賠償等事件,上訴人對於中華民國112年1 0月25日臺灣高等法院臺中分院第二審判決(111年度上字第600 號),提起上訴,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上訴駁回。 第三審訴訟費用由上訴人負擔。 理 由 一、按上訴第三審法院,非以原判決違背法令為理由,不得為之 ;又判決不適用法規或適用不當者,為違背法令;且提起上 訴,上訴狀內應記載上訴理由,表明原判決所違背之法令及 其具體內容,暨依訴訟資料合於該違背法令之具體事實,其 依民事訴訟法第469條之1規定提起上訴者,並應具體敘述為 從事法之續造、確保裁判之一致性或其他所涉及之法律見解 具有原則上重要性之理由;另第三審法院應於上訴聲明之範 圍內,依上訴理由調查之。同法第467條、第468條、第470 條第2項、第475條本文各有明定。是當事人提起上訴,如依 同法第469條規定,以原判決有所列各款情形之當然違背法 令為理由時,其上訴狀或理由書應表明該判決有合於各該條 款規定情形之具體內容,及係依何訴訟資料合於該違背法令 之具體事實;如依同法第469條之1規定,以原判決有前條以 外其他不適用法規或適用不當為理由時,其上訴狀或理由書 應表明該判決所違背之法令條項,或有關司法院解釋或憲法 法庭裁判字號,或成文法以外之習慣或法理、法則等及其具 體內容,暨係依何訴訟資料合於該違背法令之具體事實,並 具體敘述為從事法之續造、確保裁判之一致性或其他所涉及 之法律見解具有原則上重要性之理由。上訴狀或理由書如未 依上述方法表明,或其所表明者與上開法條規定不合時,即 難認為已合法表明上訴理由,其上訴自非合法。第三審法院 就未經表明於上訴狀或理由書之事項,除有民事訴訟法第47 5條但書情形外,亦不調查審認。 二、本件上訴人對於原判決提起上訴,雖以該判決違背法令為由 ,惟核其上訴理由狀所載內容,係就原審取捨證據、認定事 實及解釋契約之職權行使所論斷:被上訴人○○市○區德義社 區(下稱德義社區)發展協會(下稱德義社區發展協會)民 國108年3月23日第9屆會員大會(下稱系爭會議)係由第8屆 理事長林金忠合法召集,應出席人數76人(會議紀錄記載之 人數為清查會員資格前之82人),實際出席及委託出席共計 72人,已逾會員過半數,該次會員並有○○市○區區公所、臺 中市政府社會局人員列席。系爭會議決議通過修正該協會組 織章程(下稱章程)第6條第1款關於個人會員之定義為「設 籍於」德義社區居民,僅係將章程關於德義社區居民之定義 予以明確化,未設籍於該社區之會員本非個人會員,而為章 程第6條第3款之贊助會員,與修正後之章程是否經主管機關 核備無涉。系爭會議進行至理監事選舉時,林金忠逕自宣布 散會,因未符合散會標準,經出席會員合法推選被上訴人林 志昌擔任主席,並清查確認現場會員人數為39人,已過會員 半數,乃繼續進行理監事選舉,符合章程第24條規定。系爭 會議業經出席會議人數3分之1以上同意採行無記名限制連記 法選舉理監事,猶依無記名全額連記法選舉,其決議方法固 未符合人民團體選舉罷免辦法第4條規定,惟上訴人未於會 議後3個月內訴請撤銷,該決議自非無效。上訴人未能證明 林志昌主持系爭會議、進行理監事選舉侵害其何權益,自未 能依民法第184條第1項規定請求其賠償損害。從而,上訴人 請求確認系爭會議決議無效、林志昌給付新臺幣3,000元, 均無理由,應予駁回等情,指摘為不當,並就原審已論斷者 或與判決結果不生影響者,泛言未論斷或論斷矛盾、違法, 而非表明該判決所違背之法令及其具體內容,暨依訴訟資料 合於該違背法令之具體事實,並具體敘述為從事法之續造、 確保裁判之一致性或其他所涉及之法律見解具有原則上重要 性之理由,難認已合法表明上訴理由。依首揭說明,應認其 上訴為不合法。末查兩造於原審均未主張及舉證證明德義社 區發展協會為民法第53條所指受設立許可之社團,原審因而 未認定該協會有民法第53條之適用,尚無不合。又上訴人聲 明並無對被上訴人邱家永有何請求,判決結果對其自無任何 影響,均附此敘明。 三、據上論結,本件上訴為不合法。依民事訴訟法第481條、第4 44條第1項、第95條第1項、第78條,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5   日 最高法院民事第二庭      審判長法官 袁 靜 文 法官 張 競 文 法官 王 本 源 法官 周 群 翔 法官 王 怡 雯 本件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書 記 官 王 宜 玲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19  日

2024-12-05

TPSV-113-台上-397-20241205-1

本網站部分內容為 AI 生成,僅供參考。請勿將其視為法律建議。

聯絡我們:[email protected]

© 2025 Know9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