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認諾

共找到 250 筆結果(第 161-170 筆)

臺灣南投地方法院

損害賠償

臺灣南投地方法院民事判決 113年度訴字第495號 原 告 張麗珍 訴訟代理人 林漢青律師 被 告 陳宏亘 上列被告因侵占案件,原告提起刑事附帶民事訴訟,經本院刑事 庭裁定(113年度附民字第213號)移送前來,本院於民國114年2 月13日言詞辯論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被告應給付原告新臺幣200萬元及自民國113年10月16日起至清償 日止,按週年利率5%計算之利息。 訴訟費用由被告負擔。 本判決第1項得假執行;但被告如以新臺幣200萬元為原告預供擔 保,得免為假執行。   事實及理由 一、原告主張:被告前於民國110年間,以訴外人黃靜宜之名義 ,向原告借款新臺幣(下同)200萬元,並將黃靜宜所有坐 落彰化縣○○鄉○○段0000地號土地設定抵押權與原告,以擔保 借款之清償。嗣於111年3月間,原告為收回200萬元款項, 委由被告另覓出資辦理前開債權及抵押權讓與事宜,遂依被 告指示簽署「專任委託授權書」與訴外人徐耀華,以轉讓前 揭200萬元債權及移轉前開土地之抵押權與訴外人紀倍宗, 再由徐耀華於111年3月30日前往向紀倍宗收取200萬元現金 後,轉交被告。詎被告收受該200萬元款項後,竟意圖為自 己不法之所有,基於侵占之犯意,擅自將前開款項貸與徐耀 華,由徐耀華對外放貸投資,欲藉此獲利,以此方式將所收 取之200萬元款項侵占入己,拒不交還原告,致原告受有200 萬元之損害,爰依民法侵權行為之法律關係,訴請被告清償 等語。並聲明:㈠如主文第1項所示。㈡願供擔保,請准宣告 假執行。 二、被告答辯:認諾原告之主張,同意原告之請求等語。 三、本院之判斷:  ㈠按當事人於言詞辯論時為訴訟標的之捨棄或認諾者,應本於 其捨棄或認諾為該當事人敗訴之判決,民事訴訟法第384條 定有明文。  ㈡經查:被告於言詞辯論時當庭對原告依民法侵權行為損害賠 償之法律關係,請求被告給付200萬元及自起訴狀繕本送達 翌日即113年10月16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5%計算之 利息,已表示認諾原告之請求(本院卷第30頁),本院依法 自應本於被告之認諾為其敗訴之判決。 四、綜上所述,原告依民法侵權行為之規定,請求被告如主文第 1項所示之金額及利息,為有理由,應予准許。 五、本件係本於被告認諾所為之判決,依民事訴訟法第389條第1 項第1款規定,應依職權宣告假執行,並依同法第392條第2 項規定,依職權酌定相當之擔保金額,准被告供擔保後免為 假執行。原告雖陳明願供擔保聲請宣告假執行,然其聲請僅 係促使法院為職權之發動,爰不另為假執行准駁之諭知。 六、訴訟費用負擔之依據:民事訴訟法第78條。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7  日          民事第二庭 法 官 曾瓊瑤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本判決上訴,須於判決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如 委任律師提起上訴者,應一併繳納上訴審裁判費。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7  日                書記官 陳彥汶

2025-02-27

NTDV-113-訴-495-20250227-1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

侵權行為損害賠償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民事判決 113年度訴字第3343號 原 告 劉兆軒 被 告 許明傑 上列當事人間因被告洗錢防制法等案件,原告提起刑事附帶民事 訴訟請求侵權行為損害賠償,經本院刑事庭以112年度審附民字 第2982號裁定移送前來,本院於民國114年2月11日言詞辯論終結 ,判決如下:   主 文 被告應給付原告新臺幣貳佰萬元,及自民國一一四年二月十二日 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百分之五計算之利息。 訴訟費用由被告負擔。 本判決得假執行。   事實及理由 一、原告起訴主張:  ㈠由不知名人士自民國111年10月底某時起,以LINE傳送不實之 網路投資訊息予原告,向原告施行詐術,要求原告依序匯款 新臺幣(下同)200萬元至被告所有之中國信託商業銀行重 陽分行帳號000-000000000000號帳戶(下稱中信銀行)內, 原告匯款後,上開款項旋即遭轉帳至其他帳戶。被告以此方 式幫助該詐欺集團詐欺取財及遮斷資金流動軌跡以掩飾、隱 匿上開詐欺取財犯罪所得之去向及所在,造成原告受有損害 。  ㈡被告基於幫助詐欺取財及幫助洗錢之不確定故意,將其所申 辦中信銀行帳戶之存摺及提款卡(含密碼)等資料,提供交 與真實姓名不詳之詐騙集團成員使用,容任其向原告施行詐 術,使原告陷入錯誤,進而受有200萬元損害之行為,犯刑 法第339條第l項幫助詐欺取財罪及洗錢防制法第14條第l項 之洗錢等罪嫌,業經臺灣新北地方檢察署(起訴狀誤載為臺 灣彰化地方檢察署)起訴,認被告協助詐騙集團詐騙原告20 0萬元,依民法第184條第1項前段、第185條規定,被告之幫 助詐騙行為,顯然違反保護他人之法律,屬不法侵害原告權 利之行為,並致原告受有200萬元之財產上損害,自應就原 告所受損害金額200萬元,負賠償責任,則原告依民法侵權 行為之法律關係,請求被告賠償其所受損害200萬元,即屬 有據,應予准許等語。  ㈢並聲明:⒈如主文第1項所示。⒉願供擔保,請准宣告假執行。 二、被告稱對於原告主張之事實即本院刑事庭112年度審金訴字 第2928號判決認定之犯罪事實,無意見;對於原告依民法侵 權行為規定請求損害賠償,亦無意見;並稱同意原告之請求 等語。 三、按當事人於言詞辯論時為訴訟標的之認諾者,應本於其認諾 為該當事人敗訴之判決,民事訴訟法第384條定有明文。又 被告既於言詞辯論時為訴訟標的之認諾,法院即應不調查原 告所主張為訴訟標的之法律關係是否果屬存在,而以認諾為 該被告敗訴之判決基礎(最高法院45年台上字第31號判例可 資參照)。經查,原告主張依侵權行為損害賠償之法律關係 ,訴請被告給付如主文所示之金額及遲延利息,既為被告於 本院114年2月11日言詞辯論時表示承認原告主張之訴訟標的 及請求之金額,而為認諾在案,揆諸前揭說明,本院自應本 於被告之認諾為其敗訴之判決。 四、從而,原告依侵權行為之法律關係,請求被告給付200萬元 ,及自刑事附帶民事訴訟起訴狀繕本送達翌日即114年2月12 日(見本院訴字卷第79頁言詞辯論筆錄)起至清償日止,按 週年利率5%計算之利息,於法有據,應予准許。 五、末按本於被告認諾所為之判決,法院應依職權宣告假執行, 民事訴訟法第389條第1項第1款定有明文。本件既係本於被 告認諾所為之判決,參酌上開說明,爰依職權宣告假執行。 六、結論:本件原告之訴為有理由,依民事訴訟法第78條、第38 9條第1項第1款,判決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7  日          民事第四庭法 官 莊佩頴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本判決上訴,須於判決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如 委任律師提起上訴者,應一併繳納上訴審裁判費。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7  日               書記官 王顥儒

2025-02-27

PCDV-113-訴-3343-20250227-1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

確認抵押權不存在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民事判決 113年度訴字第2268號 原 告 鄭伯鑫 訴訟代理人 方勝新律師 被 告 吳新敏 被 告 林金祥 訴訟代理人 陳妍蓁律師 鄭硯萍律師 陳思紐律師 賴鴻鳴律師 上 一 人 複 代理人 何旭城律師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確認抵押權不存在事件,經本院於民國114年2 月7日言詞辯論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一、確認被告吳新敏、林金祥就如附表所示之不動產以安南土字 第9676號收件、於民國83年6月6日所設定擔保債權總金額新 臺幣800萬元之抵押權及所擔保之債權不存在。 二、被告林金祥應將前項普通抵押權設定登記予以塗銷。 三、訴訟費用由原告負擔二分之一,餘由被告吳新敏負擔。   事實及理由 一、被告吳新敏經合法通知,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場,核無民事 訴訟法第386條各款所列情事,爰依原告之聲請,由其一造 辯論而為判決。 二、原告起訴主張: ㈠、緣被告吳新敏積欠原告新臺幣(下同)115萬元,經原告提起 訴訟後,由鈞院以112年度訴字第1281號民事判決確定在案 (原證1),後原告持判決書及確定證明書聲請強制執行時 ,查知被告吳新敏名下有附表所示土地之各二分之一之所有 權(下稱系爭土地),即向鈞院聲請拍賣系爭土地,然經鑑 價後系爭土地之價格為291萬8千元,尚不足清償系爭土地上 之抵押權(下稱系爭抵押權)所擔保之債權金額800萬元( 下稱系爭債權)。然查,系爭債權存續期間為民國(下同) 83年6月4日至84年6月3日,清償日期為84年6月3日,迄今已 逾30年,不論有無清償,均已逾消滅時效15年及除斥期間5 年,且抵押權人即被告林金祥經鈞院通知後並未陳報抵押債 權金額且未聲明參與分配,故應可推知系爭抵押權及債權均 早已消滅。再者,原告請求確認系爭抵押權及擔保之債權皆 不存在,依最高法院42年度台上字第170號民事判決意旨, 因原告主張屬消極確認系爭抵押權不存在之訴,如被告認其 存在,應由被告負舉證證明其存在之責任,故如被告未能舉 證,應判決如訴之聲明。 ㈡、被告林金祥迄今皆未行使系爭抵押權,被告吳新敏則未請求 被告林金祥塗銷系爭抵押權,致原告無法實現債權,是依民 法第242條前段,因被告吳新敏怠於行使權利,故原告為保 全債權,得以自己之名義代位行使其權利。 ㈢、因被告林金祥到庭表示認諾,同意塗銷系爭抵押權,故原告 同意負擔被告林金祥部分之訴訟費用,承諾不會向被告林金 祥請求訴訟費用。至於被告吳新敏部分,因其並未到庭,故 原告仍請求保留被告吳新敏部分之訴訟費用請求權。本件待 判決確定後,辦理相關塗銷登記事宜之一切費用、規費、稅 捐或代書費用等,原告均會自行負擔、自行辦理,也不會向 被告林金祥請求等語。 ㈣、聲明(見補字卷第13頁): ①、確認被告二人就如附表所示之不動產以安南土字第9676號收 件,於83年6月6日所設定擔保債權總金額800萬元之抵押權 及所擔保之債權不存在。 ②、被告林金祥應將第一項所示之抵押權塗銷。 三、被告答辯略以: ㈠、被告林金祥部分:   被告林金祥認諾原告訴之聲明之請求,同意塗銷系爭抵押權 ,惟本件並無對被告林金祥訴訟之必要,故應由原告負擔被 告林金祥部分之訴訟費用,另外,因被告林金祥已經認諾, 故原告應於判決確定後自行持判決書辦理相關塗銷登記事宜 ,一切費用、規費、稅捐或代書費用等,均與被告林金祥無 關,應由原告自行負擔等語(見本院卷第38頁筆錄)。 ㈡、被告吳新敏並未到庭,亦未提出任何書狀為任何聲明或陳述 。 四、法院之判斷: ㈠、按確認法律關係之訴,非原告有即受確認判決之法律上利益 者,不得提起之;確認證書真偽或為法律關係基礎事實存否 之訴,亦同。民事訴訟法第247條第1項定有明文。所謂即受 確認判決之法律上利益,須因法律關係之存否不明確,致原 告在私法上之地位有受侵害之危險,而此項危險得以對於被 告之確認判決除去者,始足當之(最高法院112年度台上字 第115號判決意旨參照)。次按,若被告對原告否認之法律 關係,自始無爭執,即法律關係之存否並無不明確之情形, 固不能謂原告有即受確認判決之法律上利益。惟所謂之自始 無爭執,非僅止於訴訟程序中未為反對之陳述,倘於訴訟程 序外主張其法律關係存在或為以該法律關係存在為前提之行 為者,即難謂係自始無爭執(最高法院98年度台上字第2277 號判決足參)。原告請求確認他人間之法律關係存否之訴, 如有即受確認判決之法律上利益,即非不得提起(最高法院 110年度台上字第309號號判決參照)。查系爭抵押權及所擔 保之800萬元債權存否之不明確,已致原告在私法上之地位 有受侵害之危險,而此項危險得以對於被告之確認判決除去 之,故原告自有即受確認判決之法律上利益,其提起確認之 訴,核無不合,應予准許。 ㈡、又按確認法律關係不存在之訴,如被告主張其法律關係存在 時,應由被告負舉證責任(最高法院106年度台上字第821號 判決意旨參照)。經查,原告主張之上開事實,業據其提出 本院112年度訴字第1281號民事確定判決、本院113年7月29 日南院揚113司執正字第6715號執行命令、系爭土地之土地 登記第三類謄本附卷可稽(見補字卷第19至31頁),並經被 告林金祥認諾在卷(見本院卷第38頁),而被告吳新敏經合 法通知未到庭,亦未提出書狀作何爭執或聲明,綜合上開證 據調查之結果,堪認原告之主張為真實。從而,足認系爭抵 押權所擔保之800萬元債權,並不存在。原告訴請確認系爭 抵押權所擔保之800萬元債權不存在,係屬正當。次按,抵 押權為擔保物權,具有從屬性,倘無所擔保之債權存在,抵 押權即無由成立(最高法院111年度台上字第2589號判決意 旨參照)。系爭抵押權所擔保之債權既不存在,已如前述, 揆之前揭說明,系爭抵押權自無由成立。又系爭抵押權既無 由成立,自屬不存在。準此,原告訴請確認系爭抵押權不存 在,亦屬正當。 ㈢、再按,所有人對於無權占有或侵奪其所有物者,得請求返還 之。對於妨害其所有權者,得請求除去之。有妨害其所有權 之虞者,得請求防止之。民法第767條第1項定有明文。查系 爭抵押權雖不存在,惟於系爭抵押權之抵押權設定登記塗銷 以前,系爭抵押權之抵押權設定登記仍然足以妨害系爭土地 所有權之行使;而被告吳新敏為系爭土地之所有權人,自得 依民法第767條第1項規定之物權請求權,訴請被告林金祥將 系爭抵押權之抵押權設定登記予以塗銷。然被告吳新敏怠於 行使民法第767條第1項所定之權利,原告主張其為被告吳新 敏之債權人,被告吳新敏名下並無其他財產足供清償積欠原 告之債務,則原告因保全債權,自得依民法第242條之規定 ,以債權人之地位,代位被告吳新敏行使民法第767條所定 之權利。從而,原告依民法第242條規定,代位被告吳新敏 訴請被告林金祥將系爭抵押權之抵押權設定登記予以塗銷, 應屬有據。 五、結論: ㈠、原告訴請確認系爭抵押權及所擔保之800萬元債權不存在,及 依民法第242條代位被告吳新敏依民法第767條第1項規定之 物權請求權,訴請被告林金祥將系爭抵押權之抵押權設定登 記予以塗銷,為有理由,應予准許。 ㈡、訴訟費用負擔之依據:民事訴訟法第78條、第80條。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7  日          民事第一庭 法 官 吳金芳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並表明上 訴理由,如於本判決宣示後送達前提起上訴者,應於判決送達後 20日內補提上訴理由狀(須附繕本)。如委任律師提起上訴者, 應一併繳納上訴裁判費。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7  日                書記官 李崇文 附表: 編號 土地坐落 面積 權利範圍 縣市 鄉鎮市區 段 地號 平方公尺 1 臺南市 安南區 淵中段 605 718.38 2分之1 2 臺南市 安南區 淵中段 595 567.61 2分之1

2025-02-27

TNDV-113-訴-2268-20250227-1

板簡
板橋簡易庭

給付信用卡帳款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板橋簡易庭民事簡易判決 113年度板簡字第3369號 原 告 臺灣土地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張志堅 訴訟代理人 朱志昇 周上勤 被 告 張揚竣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給付信用卡帳款事件,經本院於民國114年2月 20日言詞辯論終結,茲被告於114年2月20日言詞辯論期日當庭為 訴訟標的之認諾,依民事訴訟法第434條之1第1款之規定,判決 如下:   主  文 被告應給付原告新臺幣壹拾貳萬肆仟壹佰參拾捌元,及其中新臺 幣壹拾壹萬玖仟陸佰肆拾元自民國一百一十三年十二月十七日起 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百分之十三點四計算之利息。 訴訟費用新臺幣壹仟參佰參拾元由被告負擔,並應自本判決確定 之翌日起至清償日止,加給按週年利率百分之五計算之利息。 本判決得假執行。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7  日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板橋簡易庭              法 官 白承育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並表明上 訴理由,如於本判決宣示後送達前提起上訴者,應於判決送達後 20日內補提上訴理由書(須附繕本)。 如委任律師提起上訴者,應一併繳納上訴審裁判費。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7  日              書記官 羅尹茜

2025-02-27

PCEV-113-板簡-3369-20250227-1

中小
臺中簡易庭

損害賠償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民事判決 114年度中小字第12號 原 告 賴沛晴 被 告 周毅賢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損害賠償事件,本院於民國114年2月21日言詞 辯論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被告應給付原告新臺幣64,000元,及自民國114年1月23日起至清 償日止,按週年利率百分之5計算之利息。 訴訟費用新臺幣1,000元由被告負擔,及自本判決確定之翌日起 至清償日止,加給按週年利率百分之5計算之利息。 本判決得假執行。但被告如以新臺幣64,000元為原告預供擔保後 ,得免為假執行。   事實及理由 一、原告訴之聲明:如主文第1項所示。 二、按當事人於言詞辯論時為訴訟標的之捨棄或認諾者,應本於 其捨棄或認諾為該當事人敗訴之判決;有下列各款情形之一 者,判決書得僅記載主文:一、本於當事人對於訴訟標的之 捨棄或認諾者,民事訴訟法第384條、第434條之1第1款分別 定有明文。 三、本件被告於本院民國114年2月21日言詞辯論時,已就原告主 張之訴訟標的為認諾,有該言詞辯論筆錄在卷可憑,依上開 規定,自應為被告敗訴之判決,並得於判決書內僅記載主文 。 四、本件係依小額訴訟程序所為被告敗訴之判決,依民事訴訟法 第436條之20規定,應依職權宣告假執行。併依職權為被告 供擔保免為假執行之宣告。 五、據上論結,本件原告之訴為有理由,判決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7  日          臺中簡易庭 法 官 李立傑  以上為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送達後二十日內,以判決違背法令為理由, 向本院提出上訴狀並表明上訴理由(上訴理由應表明一、原判決 所違背之法令及其具體內容;二、依訴訟資料可認為原判決有違 背法令之具體事實),如於本判決宣示後送達前提起上訴者,應 於判決送達後廿日內補提上訴理由書(須附繕本)。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7  日                書記官 莊金屏

2025-02-27

TCEV-114-中小-12-20250227-1

臺灣士林地方法院

清償債務

臺灣士林地方法院民事判決 113年度訴字第2084號 原 告 王豫勇 訴訟代理人 詹素芬律師 被 告 陳豈銘即陳清祥 兼 訴 訟 代 理 人 陳麗玉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清償債務事件,本院於民國114年2月18日言詞 辯論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被告陳豈銘即陳清祥、陳麗玉應給付原告新臺幣玖拾萬陸仟元, 及自民國一一三年十二月十日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百分之五計 算之利息。 訴訟費用由被告陳豈銘即陳清祥、陳麗玉負擔。 本判決得假執行。   事實及理由 一、原告主張:被告陳麗玉、陳豈銘即陳清祥為夫妻,於民國95 年年初,以做生意需資金周轉為由,向伊借款新臺幣(下同 )69萬元,約定於同年農曆過年前清償完畢,然被告並未依 約清償完畢。嗣被告又以同年6月間以需資金周轉為由,再 向伊借款30萬元,並開立發票人:陳清祥,票面金額30萬元 ,票號:CH247703,發票日:95年6月16日之本票一紙予伊 。然因被告逃避債務多年,經伊與被告協議後,同意被告每 月還款3,000元至5,000元不等。詎被告卻於113年7月起即未 再償還,尚欠90萬6,000元,爰依消費借貸之法律關係,請 求被告清償前開欠款等語。並聲明:㈠被告陳豈銘即陳清祥 、陳麗玉應給付原告90萬6,000元及自起訴狀繕本送達翌日 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5%計算之利息;㈡願供擔保,請准宣 告假執行。 二、被告則辯以:伊確實有欠原告錢,伊同意原告的請求,只是 伊沒辦法一次還款等語。 三、按當事人於言詞辯論時為訴訟標的之捨棄或認諾者,應本於 其捨棄或認諾為該當事人敗訴之判決,民事訴訟法第384條 定有明文。查被告於114年2月18日言詞辯論時當庭就原告請 求之本件訴訟標的為認諾(見本院卷第79頁),依上開規定 ,本院應本於被告之認諾而為其敗訴之判決。從而,原告依 消費借貸之法律關係,請求被告給付如主文第1項所示,為 有理由,應予准許。 四、原告固陳明願供擔保聲請宣告假執行,惟本件係本於被告認 諾所為之判決,依民事訴訟法第389第1項第1款規定,應由 本院依職權宣告假執行,附此敘明。 五、本件事證已臻明確,兩造其餘之攻擊或防禦方法,及未經援 用之證據,經本院斟酌後,認為均不足以影響本判決之結果 ,自無一一詳予論駁之必要,併此敘明。 六、據上論結,本件原告之訴為有理由,爰判決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7  日          民事第三庭 法 官 林哲安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本判決上訴,應於判決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若 委任律師提起上訴者,應一併繳納上訴審裁判費,否則本院得不 命補正逕行駁回上訴。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7  日                書記官 洪忠改

2025-02-27

SLDV-113-訴-2084-20250227-1

司監宣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

選任特別代理人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司監宣字第3號 聲 請 人 莊○○ 相 對 人 郭○○ 關 係 人 蔡○○ 上列聲請人聲請選任特別代理人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選任蔡○○(男、民國00年0月00日生、身分證統一編號:Z000000 000號)為受監護宣告人甲○○(女、民國00年0月00日生、身分證 統一編號:Z000000000號)於被繼承人莊○○之遺產分割訴訟(含 調解程序及訴訟程序)之特別代理人。 聲請程序費用由受監護宣告人甲○○負擔。   理 由 一、本件聲請意旨略以:相對人前經鈞院以113年度監宣字第552 號裁定為受監護宣告人,並裁定聲請人為其監護人,因聲請 人父親莊永寧於民國112年10月16日死亡,繼承人間為成達 成遺產分割協議,有提起分割遺產及夫妻剩餘財產分配訴訟 之必要。而聲請人同為繼承人,依法不得代理,爰依民法第 106條及1113條之1準用第1098條之規定,聲請選任受監護宣 告人之表弟蔡誠誌為特別代理人,以利後續提起遺產分割訴 訟等語。 二、按受監護宣告之人應置監護人;成年人之監護,除本節有規 定者外,準用關於未成年人監護之規定,民法第1110條、第 1113條分別定有明文。次按監護人於監護權限內,為受監護 人之法定代理人;監護人之行為與受監護人之利益相反或依 法不得代理時,法院得因監護人、受監護人、主管機關、社 會福利機構或其他利害關係人之聲請或依職權,為受監護人 選任特別代理人,民法第1098條亦有明定。又民法第1098條 第2項所定「依法不得代理」係採廣義解釋,包括民法第106 條禁止自己代理或雙方代理之情形,以及其他一切因利益衝 突,法律上禁止代理之情形而言。 三、經查:  ㈠聲請人之主張,經本院依職權調取本院113年度監宣字第552 號卷宗,核閱無誤,揆諸前揭說明,相對人與聲請人同為被 繼承人莊永寧之法定繼承人,就關於被繼承人之遺產分割訴 訟事件,具利害關係,故聲請人聲請為相對人選任特別代理 人,自屬有據。  ㈡本院審酌關係人蔡誠誌為受監護宣告人甲○○之表弟,與被繼 承人之分割遺產訴訟無利害關係,依其年齡、智識程度,應 能照顧受監護宣告人之利益,且其表明同意擔任甲○○於分割 遺產訴訟及夫妻剩餘財產分配訴訟之特別代理人,是由蔡誠 誌擔任受監護宣告人甲○○於上開訴訟事件之特別代理人尚屬 合適,爰裁定如主文所示。  ㈢至於特別代理人雖有代理相對人為民事訴訟行為之權,然依 民事訴訟法第51條第4項之規定,不得為捨棄、認諾、撤回 或和解,且應以善良管理人之注意執行其職務,不得侵害相 對人之法定應繼分,俾維護受監護宣告人之最佳利益,附此 敘明。 四、依家事事件法第164條第2項,裁定如主文。 五、如對本裁定不服須於送達後10日之不變期間內向本院提出抗 告狀,並繳納抗告費新臺幣1,5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7  日        家事法庭   司法事務官  林育秀

2025-02-27

TNDV-114-司監宣-3-20250227-1

重訴
臺灣高等法院

侵權行為損害賠償

臺灣高等法院民事判決 113年度重訴字第27號 原 告 馬夏雪 訴訟代理人 許宏迪律師 被 告 劉信孝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侵權行為損害賠償事件,原告提起刑事附帶民 事訴訟,經本院刑事庭裁定移送前來(113年度重附民字第43號 ),本院於114年2月12日言詞辯論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被告應給付原告新臺幣叁佰肆拾萬元,及自民國一一三年五月二 十二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百分之五計算之利息。 訴訟費用由被告負擔。 本判決第一項得假執行。   事實及理由 壹、程序部分:   按訴狀送達後,原告不得將原訴變更或追加他訴,但擴張或 減縮應受判決事項之聲明者,不在此限,民事訴訟法第255 條第1項第3款定有明文。查本件原告起訴時原聲明:㈠、被 告應給付原告新臺幣(下同)1,300萬元,及自起訴狀繕本 送達翌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百分之5計算之利息;㈡ 、願供擔保,請准宣告假執行。嗣於民國113年12月17日以 言詞辯論意旨狀變更第1項聲明為:被告應給付原告340萬元 ,及自起訴狀繕本送達翌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百分 之5計算之利息(見本院卷第63頁)。核原告所為,屬單純 減縮應受判決事項之聲明,合於前揭規定,應予准許。 貳、實體部分:  一、原告提起刑事附帶民事訴訟主張:被告基於幫助詐欺取財及 洗錢之不確定故意,於111年4月16日8時10分前某時,將其台 北富邦商業銀行帳號000-00000000000000號帳戶(下稱富邦 銀帳戶)之存摺、提款卡、密碼及網路銀行帳號、密碼等資 料,交予真實姓名、年籍不詳、暱稱「小陳」之成年男子及所 屬詐欺集團(下稱系爭詐欺集團)。系爭詐欺集團成員於11 1年2月8日假冒中華電信客服人員、賴欽文隊長、朱兆民檢 察官等人,對馬夏雪佯稱:其涉及詐騙洗錢案件,需提供保 證金在法院云云,致其陷於錯誤,於111年4月6日開立中國 信託商業銀行帳戶(下稱中信銀帳戶),並將面額1,200萬 元支票存入帳戶,同時設定網路銀行帳號、密碼及約定帳戶 ,待系爭詐欺集團成員取得中信銀帳戶之網路銀行帳號、密 碼後,即於111年4月16日9時8分、10時33分、同年月17日9 時37分,自中信銀帳戶分別轉帳200萬元、99萬元、41萬元 ,共計340萬元至被告提供之富邦銀帳戶,致原告受有340萬 元之損害,爰依民法第184條第1項前段侵權行為之法律關係 ,請求被告給付340萬元及法定遲延利息。並聲明:如主文 所示。 二、被告就原告請求之訴訟標的認諾,對原告請求無意見等語( 見本院卷第76頁;第96頁)。 三、按當事人於言詞辯論時為訴訟標的之捨棄或認諾者,應本於 其捨棄或認諾為該當事人敗訴之判決,民事訴訟法第384條 亦定有明文。復按被告既於言詞辯論時為訴訟標的之認諾, 法院即應不調查原告所主張為訴訟標的之法律關係是否果屬 存在,而以認諾為該被告敗訴之判決基礎。查原告依侵權行 為法則訴請被告賠償340萬元,既經被告於本院114年1月9日 準備程序時表示對原告請求訴訟標的認諾等語(見本院卷第 76頁),揆諸前揭說明,本院就原告之請求,自應本於被告 之認諾為其敗訴之判決。則原告依民法第184條第1項前段侵 權行為之法律關係,請求被告給付340萬元及自刑事附帶民 事起訴狀繕本送達被告之翌日即113年5月22日起(見附民卷 第3頁)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百分之5計算之利息,為有 理由,應予准許。 四、又按本於被告認諾所為之判決,法院應依職權宣告假執行, 為民事訴訟法第389條第1項第1款所明定。本件係本於被告 認諾所為之判決,爰依職權宣告假執行。 五、據上論結,本件原告之訴為有理由,依民事訴訟法第463條 、第78條、第389條第1項第1款,判決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6  日          民事第二十三庭            審判長法 官 張松鈞               法 官 許勻睿               法 官 吳孟竹 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收受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書狀,其 未表明上訴理由者,應於提出上訴後20日內向本院補提理由書狀 (均須按他造當事人之人數附繕本),上訴時應提出委任律師或 具有律師資格之人之委任狀;委任有律師資格者,另應附具律師 資格證書及釋明委任人與受任人有民事訴訟法第466條之1第1項 但書或第2項所定關係之釋明文書影本。如委任律師提起上訴者 ,應一併繳納上訴審裁判費。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6  日               書記官 楊婷雅

2025-02-26

TPHV-113-重訴-27-20250226-1

板簡
板橋簡易庭

返還所有物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板橋簡易庭民事判決 113年度板簡字第2626號 原 告 黃芳莉 訴訟代理人 賈世民律師 複 代理 人 趙豐禾 被 告 黃芳琪 訴訟代理人 張佳瑜律師 複 代理 人 黃子素律師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返還所有物事件,本院於民國114年2月24日言 詞辯論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被告應將原告所有如附表一編號1至6所示物品返還予原告。 訴訟費用由被告負擔。 本判決得假執行。   事實及理由 一、原告起訴之聲明第1項原係:被告應將附表一編號1至9所示 物品返還原告,嗣於本院民國114年2月24日言詞辯論變更前 述聲明為:被告應將附表一編號1至6所示物品返還原告(本 院卷第212頁),核屬原告就同一請求返還所有物之基礎事 實而減縮應受判決事項之聲明,符合民事訴訟法第255條第1 項第2款、第3款之規定,應予准許。 二、原告主張:被告為伊胞姐,緣伊於99年9月8日結婚後即定居 南非共和國,因該國政治社會動盪不安而不便攜黃金首飾入 境,伊遂於前往南非前,將結婚嫁妝即附表一編號1至6所示 物品,交付伊母黃楊金寶代為保管,黃楊金寶則將之放置在 其於永豐銀行開設之保管箱內;嗣黃楊金寶於104年2月28日 辭世,詎伊兄長黃嘉政在黃楊金寶辭世前,竟擅自開啓黃楊 金寶之銀行保管箱,並將黃楊金寶放置在永豐銀行保管箱內 之物品(含附表一所示物品)全數領出,而交付被告保管, 此情亦為被告於另案偵查中所自承,惟迭經伊函催被告返還 ,均未獲被告置理,爰本於民法第767條第1項及第597條規 定提起本件訴訟等語。並聲明:如主文第1項所示。願供擔 保請准宣告假執行。 三、被告於本院114年2月24日言詞辯論期日,對於原告變更後之 聲明表示同意,就原告主張之訴訟標的為認諾之意思表示。 四、當事人於言詞辯論時為訴訟標的之捨棄或認諾者,應本於其 捨棄或認諾為該當事人敗訴之判決,民事訴訟法第384條定 有明文。又被告既於言詞辯論時為訴訟標的之認諾,法院即 應不調查原告所主張為訴訟標的之法律關係是否果屬存在, 而以認諾為該被告敗訴之判決基礎(參看最高法院45年台上 字第31號前判例要旨)。經查,原告所主張之上開事實,業 據其提出臺灣臺北地方檢察署檢察官104年度偵字第9492號 不起訴處分書、104.5.8兩造於被告選任辯護人辦公室清點 銀行保管箱物品明細及物品照片、簽收清單、律師函等件為 證(本院卷第37至74頁),並經被告於本院114年2月24日言 詞辯論期日就原告之請求即本件訴訟標的為認諾(本院卷第 212頁),揆諸前開規定,本件即應為被告敗訴之判決。從 而,原告依民法第767條第1項及第597條規定,請求被告給 付如主文第1項所示,為有理由,應予准許。 五、本件係本於被告認諾所為之判決,爰依民事訴訟法第389條 第1項第1款規定,依職權宣告假執行。 六、訴訟費用負擔之依據:民事訴訟法第78條。 中華民國114年2月26日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板橋簡易庭            法   官 江俊傑 以上為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並表明 上訴理由,如於本判決宣示後送達前提起上訴者,應於判決送達 後20日內補提上訴理由書(須附繕本)。 中華民國114年2月26日            書 記 官 蔡儀樺 附表一: 編號 物品名稱 數量/單位 重量 照片出處 1 金項鍊 1條 2錢3分 本院卷第27頁次序1 2 金項鍊 1條 約5錢 本院卷第27頁次序2 3 金手鐲 1個 約8錢 本院卷第28頁次序3 4 金手鍊 1條 約4錢 本院卷第28頁次序4 5 鑽石金戒指 1枚 約12公克 本院卷第29頁次序5 6 金幣 2枚 約2公克 本院卷第29頁次序6 7 金項鍊 1條 約5錢 本院卷第30頁次序7 8 金手鍊 1條 3錢8分3厘 本院卷第30頁次序8 9 金手鍊 1條 約5錢 本院卷第31頁次序9

2025-02-26

PCEV-113-板簡-2626-20250226-1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

返還款項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民事判決 113年度訴字第539號 原 告 林清祥 訴訟代理人 蔡文玲律師 被 告 繼正營造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楊莊靆即楊峯益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返還款項事件,本院於民國114年2月13日言詞 辯論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一、被告應給付原告新臺幣3,845,473元,及自民國113年7月10 日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5%計算之利息。 二、訴訟費用由被告負擔。   三、本判決得假執行;但被告如以新臺幣3,845,473元為原告預 供擔保,得免為假執行。   事實及理由 一、按訴狀送達後,原告不得將原訴變更或追加他訴,但擴張或減縮應受判決事項之聲明者,不在此限,民事訴訟法第255條第1項第3款定有明文。本件原告訴之聲明原為:被告應給付原告新臺幣(下同)3,845,473元,暨7,888,005元自民國91年1月17日起至清償日止,提存於台灣花蓮地方法院提存所之利息。嗣變更聲明如主文第1項所示。經核原告訴之聲明變更,係減縮應受判決事項之聲明,揆諸首開法條規定,應予准許。 二、原告主張:被告前於民國92年11月26日約定將一工程款債權 共計3,845,473元讓與原告,上開工程款提存於臺灣花蓮地 方法院(下稱花蓮地院)無法領取,被告迄今尚未給付,爰依 兩造間之契約提起本件訴訟等語,並聲明:如主文第1項所 示。 三、被告則以:同意原告請求,願意給付原告如訴之聲明所載之 金額等語。 四、按當事人於言詞辯論時為訴訟標的之捨棄或認諾者,應本於 其捨棄或認諾為該當事人敗訴之判決,民事訴訟法第384條 定有明文。被告既於113年8月21日言詞辯論時為訴訟標的之 認諾(本院訴字卷第133頁),本院即應以該認諾為其敗訴 之判決基礎,又本件起訴狀繕本係於113年7月9日送達被告 ,被告應於113年7月10日起負遲延給付之責,是原告請求被 告給付如主文第1項所示,應屬有據。 五、綜上所述,原告依兩造間之契約請求被告給付如主文第1項 所示,為有理由,應予准許。 六、按本於被告認諾所為之判決,法院應依職權宣告假執行,民 事訴訟法第389條第1款定有明文。本件係本於被告認諾所為 之判決,應依職權宣告假執行,並由本院依職權酌定相當之 擔保金額宣告被告預供擔保而免為假執行。  七、訴訟費用負擔之依據:民事訴訟法第78條。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6  日            民事第一庭 法 官 江碧珊 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本判決上訴,須於判決送達後二十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 如委任律師提起上訴者,應一併繳納上訴審裁判費。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6  日                  書記官 林冠諭

2025-02-26

TYDV-113-訴-539-20250226-1

本網站部分內容為 AI 生成,僅供參考。請勿將其視為法律建議。

聯絡我們:[email protected]

© 2025 Know9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