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伍逸康

共找到 162 筆結果(第 11-20 筆)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

請求損害賠償等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民事判決 112年度訴字第900號 原 告 景明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 代理人 熊道英 訴訟 代理人 路春鴻 律師 複 代理人 陳慶禎 律師 被 告 泓如企業有限公司 兼法定代理人 黃裕仁 林瑄萱 康雅郁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損害賠償等事件,本院於民國114年2月27日言 詞辯論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被告泓如企業有限公司應給付原告新臺幣伍佰陸拾陸萬肆仟柒佰 伍拾元,及自民國一百一十二年六月九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 利率百分之五計算之利息。 原告其餘之訴駁回。 訴訟費用由被告泓如企業有限公司負擔。 本判決原告勝訴部分於原告以新臺幣壹佰捌拾捌萬捌仟元為被告 泓如企業有限公司供擔保後,得假執行。 原告其餘假執行之聲請駁回。   事實及理由 一、本件被告泓如企業有限公司(下稱泓如公司)、黃裕仁、林 瑄萱(以上2人,以下合稱為黃裕仁2人)經合法通知,未於 言詞辯論期日到場,經核均無民事訴訟法第386條各款所列 情形,爰依原告之聲請,由其一造辯論而為判決。 二、本件原告主張:  ㈠被告泓如公司於民國111年6月,向原告購買工業用未變性乙 醇,即濃度95%之酒精(下稱系爭酒精),價金共計新臺幣 (下同)6,187,650元;嗣原告自111年11月30日起至112年3 月6日止,陸續交付系爭酒精予被告;詎被告泓如公司僅給 付價金522,900元,至今尚欠價金5,664,750元仍未給付。為 此,爰依民法第367條規定,請求被告泓如公司給付5,664,7 50元及遲延利息。  ㈡被告泓如公司於110年間,即已陷入財務危機,並無給付能力 ;被告黃裕仁2人、康雅郁隱瞞上情,於111年6月間,推由 被告康雅郁向原告之承辦人員詐稱新冠肺炎疫情漫延,被告 泓如公司因生產「必麗淨清潔液」商品之需要,需向原告購 買系爭酒精,原告因陷於錯誤而出賣並交付系爭酒精予被告 。嗣原告陸續交付價金共計6,187,650元之系爭酒精予被告 泓如公司,惟被告泓如公司僅給付價金522,900元予原告, 原告始知受騙。茲因被告黃裕仁2人、康雅郁共同故意以背 於善良風俗之詐術,加損害於原告,原告併依民法第185條 第1項、第184條第1項後段規定,請求被告黃裕仁2人、康雅 郁連帶給付5,664,750元及遲延利息。又因被告泓如公司所 負上開債務,與被告黃裕仁2人、康雅郁連帶所負上開債務 ,為不真正連帶債務,另請求本院判決如聲明第3項所示等 語。  ㈢並聲明求為判決:1.被告泓如公司應給付原告5,664,750元, 及自民事起訴狀繕本送達被告泓如公司之翌日起至清償日止 ,按週年利率5%計算之利息。2.被告黃裕仁2人、康雅郁應 連帶給付原告5,664,750元,及各自民事起訴狀繕本送達各 該被告之翌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5%計算之利息。3. 上開聲明第1項、第2項所示任一被告如有給付,於其給付範 圍內,其餘被告免給付之責。4.原告願供擔保請准宣告假執 行。 三、被告泓如公司、黃裕仁2人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場,亦未提 出書狀為任何之聲明或陳述。 四、被告康雅郁抗辯:伊任職於被告泓如公司期間,負責行政與 採購,僅係依照被告黃裕仁之指示向原告採購系爭酒精;伊 不知被告泓如公司陷入財務危機,如何隱瞞原告?又當初係 原告之業務人員主動與被告泓如公司接洽,且被告泓如公司 曾給付1筆價金,伊如係詐欺原告,被告泓如公司即不會將1 筆價金匯予原告等語。並聲明求為判決:原告之訴及假執行 之聲請駁回。   五、得心證之理由:  ㈠原告依民法第367條規定,請求被告泓如公司給付尚欠之價金 5,664,750元及遲延利部分,有無理由?   1.查,原告主張被告泓如公司於111年6月,向原告購買系爭 酒精,價金共計6,187,650元;嗣原告自111年11月30日起 至112年3月6日止,陸續交付系爭酒精予被告;被告泓如 公司僅給付價金522,900元,至今尚欠價金5,664,750元仍 未給付之事實;而被告泓如公司對於原告主張之前開事實 ,已於相當時期受合法之通知,而於言詞辯論期日不到場 ,亦未提出準備書狀爭執,依民事訴訟法第280條第3項準 用同條第1項規定,視同自認;此外,復有原告提出之委 託書、進口貨品適用減免稅捐用途證明書等影本各1份、 出貨單、電子發票證明聯等影本各9份在卷可按〔參見本院 112年度訴字第900號卷宗(下稱本院卷)第21頁、第23頁 、第29頁、第33頁、第35頁、第37頁、第41頁、第45頁、 第49頁、第51頁、第53頁、第57頁至第73頁〕,原告主張 之前開事實,自堪信為真正。   2.按買受人對於出賣人,有交付約定價金及受領標的物之義 務,民法第367條定有明文。查本件被告泓如公司既於前 揭時日,向原告購買系爭酒精,且被告泓如公司至今尚欠 價金5,664,750元,仍未給付,有如前述,揆之前揭規定 ,被告泓如公司自負有交付前述尚欠價金之義務。從而, 原告依民法第367條規定,請求被告泓如公司給付5,664,7 50元,洵屬正當。   3.次按,給付無確定期限者,債務人於債權人得請求給付時 ,經其催告而未為給付,自受催告時起,負遲延責任。其 經債權人起訴而送達訴狀,或依督促程序送達支付命令, 或為其他相類之行為者,與催告有同一之效力。遲延之債 務,以支付金錢為標的者,債權人得請求依法定利率計算 之遲延利息;應付利息之債務,其利率未經約定,亦無法 律可據者,週年利率為5%,民法第229條第2項、第233條 第1項本文及第203條分別定有明文。查,本件被告泓如公 司應為之前揭給付,並無確定期限,且原告復未舉證證明 於起訴前曾向被告泓如公司請求,惟被告泓如公司既經原 告提起民事訴訟而受民事起訴狀繕本之送達,依民法第22 9條第2項之規定,自應自民事起訴狀繕本送達被告泓如公 司之翌日,即112年6月9日起,此有本院送達證書1份在卷 可按(參見本院卷第93頁),負遲延責任。準此,原告請 求被告泓如公司就前揭應為之給付,另給付自112年6月9 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5%計算之利息,亦屬正當。  ㈡原告依民法第185條第1項、第184條第1項後段規定,請求被 告黃裕仁2人、康雅郁連帶給付5,664,750元及遲延利息,有 無理由?   1.本件原告主張被告泓如公司於110年間,即已陷入財務危 機,並無給付能力;被告黃裕仁2人、康雅郁隱瞞上情, 於111年6月間,推由被告康雅郁向原告之承辦人員詐稱新 冠肺炎疫情漫延,被告泓如公司因生產「必麗淨清潔液」 商品之需要,需向原告購買系爭酒精,原告因陷於錯誤而 出賣並交付系爭酒精予被告之事實,為被告康雅郁所否認 ,而以前揭情詞置辯。經查:    ⑴原告雖主張被告泓如公司於110年間,即已陷入財務危機 ,並無給付能力之事實。惟查,訴外人淨新科技股份有 限公司(下稱淨新公司)於112年2月15日,曾將製造75 %酒精清潔液之工作交由被告泓如公司承攬,承攬報酬 共計5,527,200元;被告泓如公司自112年2月24日起至 同年3月9日止,並陸續將製造完成之商品交付予淨新公 司,有採購單、訂購單、淨新公司提供予臺灣臺南地方 檢察署(下稱臺南地檢署)之酒精進貨清單等影本1份 在卷可按(參見本院卷第277頁、第279頁、第281頁) ,可知被告泓如公司於112年2月15日尚有與淨新公司訂 立承攬契約,承攬報酬共計5,527,200元,且自112年2 月24日起至同年3月9日止,並陸續交付製造完成之商品 予淨新公司,足見原告主張被告泓如公司於110年間, 即已陷入財務危機,並無給付能力,是否確與事實相符 ,實有可疑。其次,原告雖提出本院112年度司票字第9 63號、112年度司票字第964號民事裁定影本各1份(參 見本院卷第75頁至第76頁、第77頁至第78頁),用以證 明泓如公司對外積欠債務甚多。惟查,觀諸上開民事裁 定所載票據之提示日均為112年3月31日,至多僅能證明 被告泓如公司於112年3月底,陷於財務危險之事實,尚 無從據以認定被告泓如公司於110年間,即已陷入財務 危機,並無給付能力之事實。此外,原告復未能舉出其 他證據證明被告泓如公司於110年間,即已陷於財務危 險,並無給付能力之事實;原告主張被告泓如公司於11 0年間,即已陷入財務危機,並無給付能力之事實,自 難採信。    ⑵原告主張被告泓如公司於110年間,即已陷入財務危機, 並無給付能力之事實,既難採信,則原告主張被告黃裕 仁2人、康雅郁隱瞞上情,於111年6月間,推由被告康 雅郁向原告之承辦人員詐稱新冠肺炎疫情漫延,被告泓 如公司因生產「必麗淨清潔液」商品之需要,需向原告 購買系爭酒精,原告因陷於錯誤而出賣並交付系爭酒精 予被告之事實,自不足採。    ⑶至被告泓如公司向原告購買系爭酒精後,雖未依約給付 價金。惟按,民事債務當事人間,若有未依債務本旨履 行給付之情形,在一般社會經驗而言,其原因非一,非 必出於自始無意給付而施用詐術一端,亦無從因被告泓 如公司僅給付價金522,900元予原告,即謂被告黃裕仁2 人、康雅郁有何施用詐術之行為。    ⑷原告前對於被告黃裕仁2人、康雅郁提出詐欺取財罪嫌之 告訴,經臺南地檢署檢察官偵查後,認為被告黃裕仁2 人、康雅郁犯罪嫌疑不足,於112年12月12日以112年度 偵字第36812號不起訴處分書,對於被告黃裕仁2人、康 雅郁為不起訴之處分;其後,原告不服,聲請再議;臺 灣高等檢察署臺南檢察分署(下稱臺南高分檢)檢察長 認為原告之再議為有理由,惟偵查尚未完畢,命令臺南 地檢署檢察官續行偵查,臺南地檢署檢察官續行偵查後 ,認為被告黃裕仁2人、康雅郁犯罪嫌疑不足,復於113 年11月24日以113年度偵續字第52號不起訴處分書為不 起訴之處分;嗣原告不服,聲請再議;經臺南高檢署檢 察長認為再議為無理由,乃於114年1月6日以114度度上 聲議字第67號處分書駁回原告之再議聲請;後因原告未 向本院聲請准許提起自訴而告確定,此經本院依職權調 取上開偵查案件卷宗核閱屬實,並有臺南地檢署檢察官 112年度偵字第36812號、臺南地檢署檢察官113年度偵 續字第52號不起訴處分書、臺南高分檢114年度上聲議 第第67號處分書等影本各1份在卷可稽(參見本院卷第2 00之1至第200之3頁、第239頁至第245頁、第283頁至第 287頁),益徵被告黃裕仁2人、康雅郁應無對於原告施 用詐術之行為。   2.從而,原告主張被告泓如公司於110年間,即已陷入財務危 機,並無給付能力;被告黃裕仁2人、康雅郁隱瞞上情,於 111年6月間,推由被告康雅郁向原告之承辦人員詐稱新冠 肺炎疫情漫延,被告泓如公司因生產「必麗淨清潔液」商 品之需要,需向原告購買系爭酒精,原告因陷於錯誤而出 賣並交付系爭酒精予被告之事實,既不足採,則原告據以 主張被告黃裕仁2人、康雅郁共同故意以背於善良風俗之詐 術,加損害於原告,依民法第185條第1項、第184條第1項 後段規定,請求被告黃裕仁2人、康雅郁連帶給付5,664,75 0元及遲延利息,自屬無據。又原告請求被告黃裕仁2人、 康雅郁連帶給付5,664,750元及遲延利息,既屬無據,則被 告黃裕仁2人、康雅郁對於原告即未負有上開債務,原告主 張被告泓如公司所負上開債務,與被告黃裕仁2人、康雅郁 連帶所負上開債務,為不真正連帶債務,自不足採,原告 據以請求本院判決如如聲明第3項所示,亦屬無據。   六、綜上所述,原告本於民法第367條規定,請求被告泓如公司 給付5,664,750元,及自112年6月9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 利率5%計算之利息,洵屬有據,應予准許;原告依民法第18 5條第1項、第184條後段規定,請求被告黃裕仁2人、康雅郁 連帶給付5,664,750元,及各自民事起訴狀繕本送達各該被 告之翌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5%計算之利息,及上開 聲明第1項、第2項所示任一被告如有給付,於其給付範圍內 ,其餘被告免給付之責,為無理由,應予駁回。 七、本件原告勝訴部分,原告陳明願供擔保,聲請宣告假執行, 核其勝訴部分,核無不合,爰酌定相當之擔保金額宣告之; 至原告敗訴部分,該部分假執行之聲請,已失所附麗,不予 准許。 八、本件事證已臻明確,兩造其餘攻擊防禦方法,經審酌與本院 前揭判斷不生影響,均毋庸再予審酌,附此敘明。 九、據上論述,本件原告之訴一部為有理由,一部為無理由,依 民事訴訟法第385條第1項前段、第79條、第390條第2項,判 決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0  日          民事第一庭 法 官 伍逸康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判決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並表 明上訴理由,如於本判決宣示後送達前提起上訴者,應於判決送 達後20日內補提上訴理由書(須附繕本)。 如委任律師提起上訴者,應一併繳納上訴審裁判費。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0  日                書 記 官 張仕蕙

2025-03-20

TNDV-112-訴-900-20250320-1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

再審之訴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補字第1183號 再審 原告 黃信銘 再審 被告 稻鄉春餐飲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胡萬來 再審 被告 文鄉餐飲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胡林金枝 上列當事人間再審之訴事件,再審原告起訴未據繳納裁判費。按 再審之訴,按起訴法院之審級,依民事訴訟法第77條之13、第7 7條之14及第77條之16規定徵收裁判費,此觀諸同法第77條之17 第1項規定自明。次按,再審之訴,實質上為前訴訟之再開或續 行,其訴訟標的之金額或價額,仍應以前訴訟程序為準(最高法 院110年度台抗字第1270號裁定意旨參照)。查,本件再審原告 乃對本院112年度勞簡上字第9號請求給付工資事件(下稱系爭訴 訟)之民事確定判決提起再審之訴;因系爭訴訟之訴訟標的金額 為新臺幣(下同)190,890元,是本件再審之訴之訴訟標的金額 應為190,890元,揆之前揭規定,應徵再審裁判費3,150元。茲依 民事訴訟法第505條規定準用同法第436條之1第3項規定,再準用 同法第444條第1項但書規定,限再審原告於收受本裁定送達10日 內補繳,逾期不繳,即駁回其訴。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8 日 勞動法庭審判長法 官 蘇正賢 法 官 林雯娟 法 官 伍逸康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本裁定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8 日 書記官 張仕蕙

2025-03-18

TNDV-113-補-1183-20250318-1

南簡
臺南簡易庭

侵權行為損害賠償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臺南簡易庭民事裁定 113年度南簡字第1608號 上 訴 人 即 被 告 林宗正 (現因案於法務部○○○○○○○○○○○執行中) 上列上訴人與被上訴人曹文龍間請求侵權行為損害賠償事件,上 訴人對於本院民國113年12月31日第一審判決,提起上訴,未據 繳納裁判費。查,本件上訴人之上訴利益為新臺幣(下同)601, 365元,應徵第二審裁判費12,195元,未據上訴人繳納。茲依民 事訴訟法第436條之1第3項準用同法第442條第2項前段規定,限 上訴人於收受本裁定送達後20日內,逕向本院如數補繳,逾期不 繳,即駁回上訴,特此裁定。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8 日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臺南簡易庭 法 官 伍逸康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本裁定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8 日 書記官 張仕蕙

2025-03-18

TNEV-113-南簡-1608-20250318-2

南小
臺南簡易庭

侵權行為損害賠償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臺南簡易庭民事裁定 114年度南小字第176號 原 告 涂揚智 被 告 余季霖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侵權行為損害賠償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本件應再開言詞辯論,並指定民國一百一十四年四月二十二日上 午十時二十分,在本院簡易第二十法庭為言詞辯論期日。   理 由 本件前經言詞辯論終結,茲因原告主張被告幫助詐欺集團之成員 為詐欺行為,請求被告賠償其所受之損害。惟因本院113年度金 訴字第1215號刑事判決,乃認定被告與其他真實姓名年籍不詳之 人士共同涉犯刑法第268條前段之圖利供給賭博場所罪、同條後 段之圖利聚眾賭博罪及洗錢防制法第2條第1款、第19條第1項後 段之洗錢罪,而未認定被告涉犯刑法第30條第1項、第339條第1 項之幫助詐欺取財罪,或涉犯刑法第30條第1項、第339條之4第1 項之幫助加重詐欺取財罪,是被告是否確有原告所指之行為,尚 待釐清,本院認有再開言詞辯論之必要。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8  日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臺南簡易庭              法 官 伍逸康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本裁定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8  日              書記官 張仕蕙

2025-03-18

TNEV-114-南小-176-20250318-1

南簡
臺南簡易庭

債務人異議之訴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臺南簡易庭民事裁定 114年度南簡字第302號 原 告 陳紋祥 被 告 萬榮行銷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呂豫文 上列當事人間債務人異議之訴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原告之訴駁回。 訴訟費用由原告負擔。   理 由 一、按提起民事訴訟,應依民事訴訟法第1編第3章第2節之相關 規定繳納裁判費,此為必須具備之程式。又簡易訴訟程序事 件,原告之訴有起訴不合程式或不備其他要件者,法院應以 裁定駁回之。但其情形可以補正者,審判長應定期間先命補 正,此觀諸民事訴訟法第436條第2項準用同法第249條第1項 第6款規定自明。 二、本件原告起訴並未繳納裁判費,經本院於民國113年12月25 日以113年度南簡補字第556號民事裁定命其於收受裁定送達 後10日內補正,該裁定業於114年1月3日送達於原告,然原 告逾期仍未補正,有本院前揭民事裁定、本院臺南簡易庭送 達證書、本院臺南簡易庭民事科查詢簡答表、本院答詢表、 收文資料查詢清單、收狀資料查詢清單各1份在卷可按,其 訴自不合法,應予駁回。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8  日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臺南簡易庭                    法 官 伍逸康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本裁定送達後10日內向本庭(臺南市○○區○○ 路0段000號)提出抗告狀,並繳納抗告費新臺幣1,5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8  日              書記官 張仕蕙

2025-03-18

TNEV-114-南簡-302-20250318-1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

侵權行為損害賠償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民事判決 114年度訴字第239號 原 告 陳靜暄 被 告 謝安哲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侵權行為損害賠償事件,原告於刑事訴訟程序 (113年度金訴字第1903號)提起刑事附帶民事訴訟,經本院刑 事庭移送前來(113年度附民字第1699號),本院於民國114年3 月4言詞辯論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被告應給付原告新臺幣捌拾肆萬元,及自民國一百一十三年十月 一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百分之五計算之利息。 訴訟費用由被告負擔。 本判決於原告以新臺幣捌萬肆仟元為被告供擔保後,得假執行。   事實及理由 一、本件原告起訴主張:被告於民國113年6月6日以前之某時, 加入於社群網站臉書(FACEBOOK)使用「馬尚紅」為名稱之 人士(下稱「馬尚紅」)、於即時通訊軟體TELEGRAM使用「 華榮經理」之人士(下稱「華榮經理」)及其他真實姓名年 籍不詳人士組成之詐欺集團。上開詐欺集團則自113年4月某 日起,由其成員以「周承恩 Deven」、「林詩雅」之名稱, 利用即時通訊軟體LINE(下稱LINE),與原告對話,並向原 告詐稱可依指示投資股票獲利等語,終致原告誤信為真而於 113年6月6日下午6時48分許,至訴外人統一超商股份有限公 司在臺南市○○區○○路0段000號開立之便利商店,將新臺幣( 下同)84萬元交付予佯稱自己為訴外人羅賓胡德證券投資股 份有限公司外派人員盧豐吉之被告而受有損害。為此,爰依 民法第185條第1項、第184條第1項前段規定,提起本訴等語 。並聲明:被告應給付原告84萬元,及自刑事附帶民事訴訟 起訴狀繕本送達被告之翌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5%計 算之利息。 二、被告抗辯:願以原告所受損害金額半數之金額,與原告和解 等語。 三、得心證之理由由:  ㈠本件原告主張之前開事實,為被告於言詞辯論時所不爭執, 依民事訴訟法第280條第1項規定,視同自認;且被告因前揭 行為涉犯詐欺取財罪之刑事案件,經本院刑事庭審理結果, 認為被告前揭行為,犯三人以上共同詐欺取財罪,因而判處 被告有期徒刑1年6月,有本院113年金訴字第1903號刑事判 決1份在卷可按(參見本院114年度訴字第239號卷宗第17頁 至第23頁),原告主張之前揭事實,自堪信為真正。  ㈡按因故意或過失,不法侵害他人權利者,負損害賠償責任; 數人共同不法侵害他人之權利者,連帶負損害賠償責任;民 法第184條第1項前段、第185條第1項前段分別定有明文。查 ,被告與「馬尚紅」、「華榮經理」及其他真實姓名年籍不 詳之上開詐欺集團成員於前揭時日,共同以前揭方式,詐欺 原告,致原告受有上開損害,乃共同故意不法侵害原告意思 決定之自由,致原告受有84萬元之損害,揆之前揭規定,被 告、「馬尚紅」、「華榮經理」及其他真實姓名年籍不詳之 上開詐欺集團成員對於原告所受前開損害,自應負連帶損害 賠償責任。從而,原告依民法第185條第1項、第184條第1項 前段規定,請求連帶債務人之一人即被告負損害賠償責任, 賠償其所受之損害84萬元,應屬正當。至被告雖抗辯:願以 原告所受損害金額半數之金額,與原告和解等語,惟查,原 告並無與被告和解之義務,被告上開辯解,尚不足據為免除 或減輕其所負清償前開債務義務之正當理由。  ㈢復按,給付無確定期限者,債務人於債權人得請求給付時, 經其催告而未為給付,自受催告時起,負遲延責任。其經債 權人起訴而送達訴狀,或依督促程序送達支付命令,或為其 他相類之行為者,與催告有同一之效力;遲延之債務,以支 付金錢為標的者,債權人得請求依法定利率計算之遲延利息 ;應付利息之債務,其利率未經約定,亦無法律可據者,週 年利率為5%,民法第229條第2項、第233條第1項本文及第20 3條分別定有明文。查,本件被告應為之前揭損害賠償之給 付,並無確定期限,且原告復未舉證證明於起訴前曾向被告 請求,惟被告既經原告提起刑事附帶民事訴訟而受刑事附帶 民事訴訟起訴狀繕本之送達,依民法第229條第2項之規定, 自應自刑事附帶民事訴訟起訴狀繕本送達之翌日,負遲延責 任。從而,原告請求被告給付自刑事附帶民事訴訟起訴狀繕 本送達被告之翌日即113年10月1日起,此有本院送達證書1 份在卷可按(參見本院113年度附民字第1699號卷宗第15頁 ),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5%計算之利息,亦屬正當。  四、綜上所陳,本件原告依民法第185條第1項、第184條第1項前 段規定,請求被告給付84萬元及自113年10月1日起至清償日 止,按週年利率5%計算之利息,為有理由,應予准許。 五、末按,詐欺犯罪被害人依民事訴訟程序向依法應負賠償責任 人起訴請求損害賠償之事件;法院依聲請或依職權宣告假執 行所命供之擔保,不得高於請求標的金額或價額之十分之一 ,此觀諸詐欺犯罪危害防制條例第54條第3項準用同條第2項 規定規定自明。本件原告陳明願供擔保請准宣告假執行,核 無不合;又因原告係詐欺犯罪危害防制條例所稱之詐欺犯罪 被害人,且本件訴訟為原告依民事訴訟程序向依法應負賠償 責任人即被告請求損害賠償之事件,爰參酌詐欺犯罪危害防 制條例第53條第3項準用同條第2項之規定,酌定相當之擔保 金額宣告之。 六、據上論結,本件原告之訴為有理由,依民事訴訟法第78條、 第390條第2項,判決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8   日          民事第一庭  法  官 伍逸康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判決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並表 明上訴理由,如於本判決宣示後送達前提起上訴者,應於判決送 達後20日內補提上訴理由書(須附繕本)。 如委任律師提起上訴者,應一併繳納上訴審裁判費。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8  日                 書 記 官 張仕蕙

2025-03-18

TNDV-114-訴-239-20250318-1

簡抗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

侵權行為損害賠償(交通)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簡抗字第14號 抗 告 人 王永河 訴訟代理人 張淼森律師 相 對 人 趙恩慶 相 對 人 宸新科技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黃恆銘 上列當事人間侵權行為損害賠償(交通)事件,抗告人對於民國 113年5月30日本院柳營簡易庭113年度營簡字第214號裁定,提起 抗告,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抗告駁回。 抗告費用新臺幣壹仟元由抗告人負擔。   理 由 一、按因財產權而起訴者,應依民事訴訟法第77條之13規定繳納 裁判費,此為必備之程式。原告之訴,有起訴不合程式或不 備其他要件者,法院應以裁定駁回之,但其情形可以補正者 ,審判長應定期間先命補正,民事訴訟法第249條第1項第6 款亦有明文。上開規定依同法第436條第2項規定,於簡易訴 訟程序準用之。 二、本件抗告意旨略以: (一)原審自受理抗告人(即原告)起訴狀,僅以113年度營簡 字第214號裁定命原告補繳裁判費,如未補繳即於送達後5 日内駁回原告之訴,觀諸裁定用語,並未給予抗告人就訴 訟費用核定予以陳述意見之機會。又抗告人為系爭車禍事 故之當事人,因系爭車禍事故而無法再行工作,生活陷入 困頓,難以為繼,是以本件是否有合於訴訟救助規定之情 形,本尚未可知。再者,車禍事故肇責歸屬釐清不易,常 需送往鑑定機關為鑑定,此乃周知之事實;故與有過失與 否係由審判法院參酌兩造意見及鑑定報告等,本於自由心 證判斷之;原審法院顯未就起訴狀所主張之數額詢問抗告 人就車禍事故雙方肇責部分陳述意見,逕以新台幣(下同 )3,331,089元作為核定本件原告主張可獲得之利益,顯 未依民事訴訟法第77條之1第4項之規定,通知抗告人就核 定裁判費數額陳述意見,甚為明確。綜上所述,原裁定未 給予抗告人陳述意見之機會,尚有未洽,應予廢棄。又依 民國112年11月29日修正公布之民事訴訟法第77條之1第4 項之規定,關於原法院命補繳裁判費部分之裁定,並受抗 告法院之裁判。是原裁定關於訴訟標的價額部分之裁定既 經廢棄,補繳裁判費部分,亦無可維持,應一併廢棄,並 應由原法院另為適法處理,附此敘明。 (二)並聲明:     ⒈原裁定就訴訟標的價額核定及補繳裁判費部分廢棄。   ⒉相對人之聲請駁回。   ⒊程序費用由相對人負擔。 三、經查: (一)抗告人與相對人間侵權行為損害賠償(交通)事件,抗告 人起訴時未據繳納裁判費,經本院柳營簡易庭核定本件訴 訟標的價額為3,331,089元,於113年4月8日裁定應於收受 補費裁定5日內補繳裁判費(下稱補費裁定),該補費裁 定已於113年4月9日送達抗告人,有送達證書在卷可憑( 見原審卷第17頁)。惟抗告人逾期未補繳裁判費,亦有多 元化案件繳費查詢清單、答詢表、繳費資料明細等件(見 原審卷第19-23頁)在卷可稽,則原審於113年5月30日以 抗告人逾期迄未補繳裁判費,起訴不合法為由,依民事訴 訟法第436條第2項、第249第1項第6款之規定,裁定駁回 抗告人之起訴及假執行之聲請,於法並無不合。 (二)至抗告人主張原審未給予抗告人就訴訟費用核定予以陳述 意見之機會云云。經查:   ⒈按訴訟標的之價額,由法院核定。……第一項之核定,得為 抗告;抗告法院為裁定前,應使當事人有陳述意見之機會 。關於法院命補繳裁判費之裁定,並受抗告法院之裁判。 民事訴訟法第77條之1第1項、第4項定有明文。上開第4項 於112年11月29日修正,其修正理由略謂:「為保障當事 人之程序權,抗告法院為裁定前,應使當事人有陳述意見 之機會;又法院徵收裁判費之數額,係以所核定訴訟標的 之價額為計算依據,當事人對該核定提起抗告時,關於原 裁定同時命補繳裁判費部分之裁定,亦應一併受抗告法院 之裁判,以免裁判歧異。爰修正現行條文第四項。」由上 開條文文義及立法理由明確可知,當事人對於法院核定訴 訟標的價額之裁定不服,提起抗告,僅「抗告法院」為裁 定前,方才使當事人有陳述意見之機會,並非謂第一審法 院核定訴訟標的之價額時,即須提供陳述意見之機會。   ⒉經查,抗告人提起本件訴訟時,依其113年2月15日民事更 正及陳報狀訴之聲明第1項記載:「被告應連帶給付原告3 ,331,089元,暨自本件民事起訴狀繕本送達翌日起至清償 日止,按年息百分之五計算之利息。」原審裁定依抗告人 主張之數額3,331,089元核定訴訟標的之價額,並無不合 ,抗告人主張原審未給予陳述意見之機會,揆諸上開條文 及立法理由,顯有誤會。 (三)又抗告人主張其生活陷入困頓,應合於訴訟救助規定之情 形云云。惟按當事人無資力支出訴訟費用者,法院應依聲 請,以裁定准予訴訟救助。但顯無勝訴之望者,不在此限 。民事訴訟法第107條第1項定有明文。惟查,當事人有無 資力支出訴訟費用,僅其自己最為了解,因此,當事人若 有合於訴訟救助之情形,依上開條文之規定,仍須主動向 法院聲請。惟遍閱原審全卷,抗告人並無向法院聲請訴訟 救助,原審自無從依職權裁定准予訴訟救助。 (四)另抗告人主張原審法院未就其起訴狀所主張之數額詢問抗 告人,就車禍事故雙方肇責部分陳述意見云云。惟查,觀 抗告人之113年2月15日民事更正及陳報狀所載,僅敘及相 對人趙恩慶對系爭車禍事故有過失,並未主張其亦有過失 ,原審法院自無從審酌;況原審法院核定訴訟標的之價額 時,本無須提供當事人陳述意見之機會,已如前述。抗告 人主張法院就其與有過失,應本於自由心證判斷,並予其 陳述意見之機會,自屬無據。 (五)從而,抗告人提起本件抗告,請求廢棄原裁定,並另命抗 告人補繳裁判費,為無理由,應予駁回。    四、據上論結,本件抗告無理由,爰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8  日          民事第一庭  審判長法 官 葉淑儀                    法 官 伍逸康                    法 官 張麗娟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本件裁定不得再為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8 日                    書記官 陳惠萍

2025-03-18

TNDV-113-簡抗-14-20250318-1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

清償借款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2年度訴字第2164號 上 訴 人 即 原 告 中國信託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陳佳文 上列上訴人與被上訴人陳怡秀間請求清償借款事件,上訴人對於 本院民國114年1月7日第一審判決,提起上訴,未據繳納裁判費 。查,本件上訴人之上訴利益為新臺幣(下同)60,124元,應徵 第二審裁判費2,250元,未據上訴人繳納,茲依民事訴訟法第442 條第2項前段規定,限上訴人於收受本裁定送達後10日內,逕向 本院如數補繳,逾期不繳,即駁回上訴,特此裁定。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7 日 民事第一庭 法 官 伍逸康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本裁定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7 日 書記官 張仕蕙

2025-03-17

TNDV-112-訴-2164-20250317-3

勞訴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

返還薪資差額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2年度勞訴字第4號 上 訴 人 即 原 告 劉子菁 訴訟代理人 莊憶志 上列上訴人與被上訴人台灣首府學校財團法人台灣首府大學間請 求返還薪資差額事件,上訴人對於本院民國114年1月17日第一審 判決,提起上訴,僅繳納部分第二審裁判費。查,本件上訴人之 上訴利益為330,340元,應徵收第二審裁判費6,930元。茲因上訴 人提起上訴,僅繳納裁判費2,310元;經扣除上訴人業已繳納之 第二審裁判費2,310元,上訴人尚應補繳第二審裁判費4,620元( 計算式:6,930-2,310=4,620),爰依民事訴訟法第442條第2項 前段規定,限上訴人於收受本裁定送達後10日內,逕向本院如數 補繳,逾期不繳,即駁回上訴,特此裁定。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4 日 勞動法庭 法 官 伍逸康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本裁定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4 日 書記官 張仕蕙

2025-03-14

TNDV-112-勞訴-4-20250314-5

勞訴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

返還薪資差額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2年度勞訴字第4號 上 訴 人 即 原 告 黃文彬 吳政達 謝鎮鍾 林佑翔 周明清 上列上訴人與被上訴人台灣首府學校財團法人台灣首府大學間請 求返還薪資差額事件,上訴人對於本院民國114年1月17日第一審 判決,提起上訴,未據繳納裁判費。查,本件上訴人之上訴利益 為新臺幣(下同)1,514,297元,應徵第二審裁判費28,926元, 未據上訴人繳納。茲依民事訴訟法第442條第2項前段規定,限上 訴人於收受本裁定送達後20日內,逕向本院如數補繳,逾期不繳 ,即駁回上訴,特此裁定。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4 日 勞動法庭 法 官 伍逸康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本裁定不得上訴。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4 日 書記官 張仕蕙

2025-03-14

TNDV-112-勞訴-4-20250314-6

本網站部分內容為 AI 生成,僅供參考。請勿將其視為法律建議。

聯絡我們:[email protected]

© 2025 Know9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