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假扣押執行

共找到 250 筆結果(第 11-20 筆)

司聲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

返還擔保金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司聲字第364號 聲 請 人 李芙玥 兼 法定代理人 李宗憲 上列當事人間聲請返還擔保金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聲請駁回。 聲請程序費用新臺幣壹仟元由聲請人負擔。   理  由 一、按訴訟終結後,供擔保人證明已定20日以上之期間,催告受   擔保利益人行使權利而未行使,或法院依供擔保人之聲請, 通知受擔保利益人於一定期間內行使權利並向法院為行使權   利之證明而未證明者,法院應依供擔保人之聲請,以裁定命 返還其提存物或保證書,民事訴訟法第104條第1項第3款定 有明文。前開規定,於其他依法令供訴訟上之擔保或命供起   訴之擔保者準用之,並為同法第106條所明定。上開規定立 法意旨,乃以受擔保利益人經供擔保人或法院定期催告後,   仍不於期間內行使權利,足以推知其已無對供擔保人所供擔   保求償之決心,故認法院得依聲請以裁定命返還擔保,以其 因供擔保而生之權利義務關係早日確定(最高法院101年度 台抗字第556號裁定意旨參照)。 二、本件聲請意旨略以:兩造間假扣押事件,聲請人前遵本院11 2年度家全字第46號民事裁定,提供新臺幣(下同)87,100 元之擔保金,以本院112年度存字第1973號提存後,遂以本 院112年度司執全字第532號對相對人之責任財產假扣押強制 執行,嗣經聲請人撤回前開假扣押執行程序,復以本院113 年度家全聲字第16號撤銷前開假扣押裁定在案,是該假扣押 程序業已終結,又聲請人通知擔保利益人即相對人行使權利 ,惟因相對人行蹤不明而遭信件退回,爰於本件併聲請公示 送達及返還擔保金等語。 三、經查,聲請人於本件聲請返還擔保金併公示送達,顯見尚未 通知相對人行使權利,本院亦無從審酌相對人是否已逾行使 權利期間而未行使。是聲請人於合法催告相對人行使權利且 相對人逾期未行使權利前,即逕行聲請返還本件擔保金,於 法自有未合,其聲請應予駁回。聲請人應先向本院聲請通知 擔保利益人即相對人行使權利後,再提起本件返還擔保金之 聲請,方合乎前揭條文要件,而非於本件併同聲請,附此敘 明。 四、依民事訴訟法第106條前段、第104條第1項第3款規定,裁定 如主文。 五、如不服本裁定,應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以書狀向本院司法 事務官提出異議,並繳納裁判費新臺幣1,0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9  日          民事庭司法事務官 張世鵬

2025-03-29

TCDV-114-司聲-364-20250329-1

司聲
臺灣雲林地方法院

限期起訴

臺灣雲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司聲字第232號 聲 請 人 陳萬川 陳萬全 陳謝玉慶 陳萬燦 陳薇如 蔡碧珠 陳韋仁 陳盈燕 兼 上一人 監 護 人 陳建元 同上 上列當事人間91年度裁全字第601號聲請假扣押事件,聲請人聲 請命相對人起訴,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聲請駁回。 聲請費用新臺幣伍佰元由聲請人負擔。   理 由 一、按經准為假扣押,而本案尚未繫屬者,命假扣押之法院應依   債務人聲請,命債權人於一定期間內起訴。下列事項與前項 起訴有同一效力:依督促程序,聲請發支付命令者。債權人 不於第1項期間內起訴或未遵守前項規定者,債務人得聲請 命假扣押之法院撤銷假扣押裁定,民事訴訟法第529條第1、 第2項第1款、4項分別定有明文。故法院依債務人之聲請, 限期命債權人起訴者,以本案尚未繫屬者為限,如本案已繫 屬於法院或經法院判決確定(包括已取得其他與確定判決有 同一效力之執行名義之情形)者,自無依債務人之聲請,命 債權人於一定期間內起訴之可言(最高法院77年度台抗字第 32號裁定參照)。 二、本件聲請意旨略以:本院前依中央信託局股份有限公司(下 稱中央信託局)之聲請,以89年度裁全字601第號裁定准對 聲請人之繼承人即原債務人陳抄之財產於新臺幣900,000元 (下同)之範圍內為假扣押,並經本院91年度執全字第372 號假扣押在案,後中央信託局股份有限公司遭相對人臺灣銀 行股份有限公司合併,惟迄今均未見提起本案訴訟,爰聲請 限期命相對人即債權人起訴等語。 三、經查:  ㈠中央信託局前為保全其對原債務人陳抄之債權,向本院聲請 假扣押保全程序,經本院以91年度裁全字第691號民事裁定 准中央信託局提供擔保後,得就原債務人陳抄之財產予以假 扣押,後由中央信託局聲請本院以91年度執全字第372號假 扣押執行事件,查封原債務人陳抄之財產等情,業經本院職 權調取上開卷宗查明無訛。  ㈡惟查,中央信託局就上開假扣押程序所保全之債權,業於民 國91年間向臺灣臺北地方法院(下稱臺北地院)提起本案訴 訟,並經臺北地院於民國91年5月24日91年度重訴字第955號 民事判決勝訴確定,此有臺北地院114年3月25日北院信料字 第1140006728號函所附臺北地院91年度重訴字第955號民事 判決、91年度聲字第2890號民事裁定等裁判原本之影本在卷 可查。另核臺北地院91年度重訴字第955號民事判決與本院9 1年度裁全字第691號民事裁定所載之債權,均為89年5月19 日中央信託局對陳抄、李陳抱、陳萬川之借款債權,從而二 者具備同一性,是中央信託局既對原債務人陳抄業於91年間 提起本案訴訟,並取得勝訴之本案判決,本件聲請人等聲請 命中央信託局之承受人即相對人臺灣銀行股份有限公司限期 起訴,核與首揭規定相違,於法尚缺所據,應予駁回。 四、爰裁定如主文。 五、如不服本裁定,應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以書狀向本院司法 事務官提出異議,並繳納裁判費新臺幣1,0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8  日        民事第一庭  司法事務官 陳崇漢

2025-03-28

ULDV-113-司聲-232-20250328-2

臺灣高等法院

返還擔保金

臺灣高等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聲字第61號 聲 請 人 張起芸 上列聲請人與相對人林家妃間聲請返還提存物事件,本院裁定如 下:   主   文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一一三年度存字第一七七0號提存事件,聲請 人所提存之擔保金新臺幣參拾壹萬元(含孳息)准予發還。 聲請訴訟費用由相對人負擔。   理   由 一、按供擔保人證明受擔保利益人同意返還者,或訴訟終結後, 供擔保人證明已定20日以上之期間,催告受擔保利益人行使 權利而未行使者,法院應依供擔保人之聲請,以裁定命返還 其提存物,民事訴訟法第104條第1項第2款、第3款分別定有 明文。上開規定,於其他依法令供訴訟上之擔保者準用之, 亦為同法第106條所明定。 二、聲請意旨略以:兩造間請求返還借款事件,伊前遵本院113 年度全字第23號裁定,准伊擔保後,得對相對人之財產為假 扣押,伊於民國113年10月23日提供新臺幣(下同)31萬元 為擔保金(下稱系爭擔保金),向臺灣桃園地方法院(下稱 桃園地院)提存所辦理擔保提存(案號:113年度存字第177 0號提存事件)後,向桃園地院聲請對相對人之財產為假扣 押執行在案(案號:113年度執全字第275號)。茲因兩造間 請求返還借款事件,經本院113年度上易字第216號判決伊一 部勝訴、一部敗訴確定,相對人於113年12月31日已同意伊 取回系爭擔保金,復經伊於114年1月10日寄發存證信函催告 相對人於文到20日內行使權利,經相對人於同年月20日收受 後未行使權利,伊亦於同年3月3日具狀撤回113年度執全字 第275號假扣押執行程序,爰依民事訴訟法第104條第1項第2 、3款規定聲請返還提存物等語。 三、經查:  ㈠所謂訴訟終結,在因假扣押或假處分供擔保之場合,因該擔 保係為保障受擔保利益人因假扣押或假處分所受損害而設, 倘執行法院已依假扣押或假處分裁定為假扣押或假處分之執 行,則在執行法院撤銷全部執行程序前,受擔保利益人所受 損害仍可能繼續發生,損害額既未確定,自難強令其行使權 利,故必待假扣押或假處分之執行程序已全部撤銷,始得謂 為訴訟終結(最高法院97年度台抗字第357號裁定意旨參照 )。聲請人固於114年1月10日寄發存證信函催告相對人於文 到20日內行使權利等情,有提存書、存證信函及掛號郵件收 件回執在卷可稽(見本院卷第5、17、19頁)。惟聲請人於 同年3月3日始具狀向桃園地院撤回假扣押執行之聲請,有聲 請人提出之撤回強制執行狀收文戳章、本院公務電話紀錄表 可憑(見本院卷第37、51頁),依上說明,聲請人於同年年 1月10日所為前揭催告,顯非於「訴訟終結後」為之,與民 事訴訟法第104條第1項第3款規定之要件不符,聲請人據此 聲請返還系爭擔保金,尚非有據。  ㈡第查,本件聲請人主張兩造間請求返還借款事件,伊依本院1 13年度全字第23號民事裁定,向桃園地院提存所提供系爭擔 保金後,向桃園地院聲請對相對人之財產實施假扣押;嗣兩 造間請求返還借款事件,經本院於113年12月25日以113年度 上易字第216號判決一部勝訴、一部敗訴確定,相對人於同 年月31日已同意伊取回系爭擔保金等情,業據其提出提存書 、本院113年度上易字第216號判決、相對人之同意書為憑( 見本院卷第5至15頁);經本院通知相對人表示意見,相對 人亦未具狀異議(見本院卷第29、31、33頁),並表示確有 簽具一份同意書,同意聲請人取回擔保金,有本院公務電話 紀錄表可稽(見本院卷第53頁),堪認聲請人主張上開同意 書為相對人所簽名,並同意聲請人取回系爭擔保金等語,應 堪採信。本件聲請人依民事訴訟法第104條第1項第2款規定 ,聲請返還系爭擔保金,核無不合,應予准許。 四、爰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8  日          民事第十二庭            審判長法 官 沈佳宜               法 官 陳 瑜               法 官 陳筱蓉 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4   月  2   日               書記官 陳珮茹

2025-03-28

TPHV-114-聲-61-20250328-1

司聲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

返還擔保金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司聲字第1645號 聲 請 人 陳慶鴻 代 理 人 邱志勇 上列聲請人與相對人采日興營造有限公司間聲請返還擔保金事件 ,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聲請駁回。 聲請程序費用由聲請人負擔。   理  由 一、按訴訟終結後,供擔保人證明已定20日以上之期間,催告受 擔保利益人行使權利而未行使,或法院依供擔保人之聲請, 通知受擔保利益人於一定期間內行使權利並向法院為行使權 利之證明而未證明者,法院應依供擔保人之聲請,以裁定命 返還其提存物。前開規定,於其他依法令供訴訟上之擔保者 準用之,民事訴訟法第104條第1項第3款、第106條分別定有 明文。又所謂訴訟終結,在因假扣押或假處分供擔保之場合 ,因該擔保係為保障受擔保利益人因假扣押或假處分所受損 害而設,倘執行法院已依假扣押或假處分裁定為假扣押或假 處分之執行,則在執行法院撤銷全部執行程序前,受擔保利 益人所受損害仍可能繼續發生,損害額既未確定,自難強令 其行使權利,故必待假扣押或假處分之執行程序已全部撤銷 ,始得謂為訴訟終結(最高法院107年度台抗字第130號裁定 意旨參照)。末按,訴訟終結後定20日以上期間之催告,既 屬法定要件之一,則催告必須在訴訟終結之後,否則不生催 告之效力。不能謂訴訟終結前之催告,亦屬合法(最高法院 87年度台抗字第454號民事裁定意旨參照)。 二、本件聲請意旨略以:兩造間假扣押事件,聲請人前遵鈞院11 2年度司裁全字第797號民事裁定,提供新臺幣100萬元之擔 保金,並以臺灣苗栗地方法院(下稱苗栗地院)112年度存字 第128號提存在案(以苗栗地院112年度司執全字第37號對相 對人之責任財產假扣押強制執行)。聲請人以鈞院112年度司 票字第4833號本票裁定及確定證明書,聲請執行拍賣相對人 所有坐落於苗栗縣財產,而經併入苗栗地院民事執行處112 年度司執字第29672號事件,該案於拍定後製作分配表定期 分配,聲請人債權未受償部分經該院換發債權憑證終結【註 :聲請人原記載為對相對人取得鈞院113年度司促字第12350 號支付命令及確定證明書聲請終局執行,惟依其113年11月1 日補正狀內容交互比對,前揭支付命令乃於113年5月3日核 發與前揭執行日期顯不相符且該筆金額亦未經納入苗栗地院 前揭分配表分配,故此部分應爲誤載】。因聲請人已撤銷上 開假扣押裁定在案(鈞院113年度司裁全聲字第123號民事裁 定),聲請人復已於訴訟終結後催告受擔保利益人即相對人 行使權利,相對人迄未對聲請人行使權利,爰聲請返還擔保 金等語。 三、經查,聲請人依前揭假扣押裁定提供本件擔保金後,向苗栗 地院聲請對相對人所有未保存登記建物(即建築執照為111栗 商建苑建字第134、135、136號所示未完工建物、地基等未 保存登記建物)為假扣押強制執行程序。又系爭不動產業經 苗栗地院以112年度司執字第29672號事件拍定,並於113年1 0月11日分配確定,有該院執行處書記官於苗栗地院系爭扣 押執行案號卷面註記紀錄暨該分配表在卷供參,並經本院調 閱臺灣苗栗地方法院112年度司執全字第37號、本院112年度 司裁全字第797號等卷核閱無誤,堪以認定。聲請人雖另持 其他終局執行名義就系爭假扣押執行之不動產調卷執行完畢 ,並向本院以113年度司裁全聲字第123號裁定撤銷系爭供擔 保之假扣押裁定,惟經本院依職權調閱上開撤銷假扣押裁定 卷宗,並無送達債務人之送達回執,且經向該案查詢該113 年度司裁全聲字第123號裁定尚未確定,有本院非訟中心114 年2月7日查詢簡答表在卷可查。是聲請人既未對該相對人撤 回系爭假扣押執行程序,且前揭113年度司裁全聲字第123號 裁定尚未確定,該假扣押執行事件仍未屬終結,受擔保利益 人即相對人所受損害仍可能繼續發生,損害額既尚未確定, 自難認訴訟已終結,其縱已對相對人限期行使權利,為訴訟 終結前之催告,其催告亦非適法,不生合法催告之效力,揆 諸首開規定與說明,自與民事訴訟法第104條第1項第3款、 第106條所規定之要件不符,不生催告行使權利之效力;復 查,聲請人亦未補正其他符合返還擔保金要件之證明。從而 ,聲請人聲請返還擔保金,於法尚有未合,應予駁回。 四、爰裁定如主文。 五、如不服本裁定,應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以書狀向本院司法 事務官提出異議。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8  日          民事庭司法事務官 張川苑

2025-03-28

TCDV-113-司聲-1645-20250328-2

司聲
臺灣嘉義地方法院

返還擔保金

臺灣嘉義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司聲字第29號 聲 請 人 周昭君 相 對 人 蔡柄男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返還提存物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本院113年存字第381號提存事件聲請人所提存之擔保金新臺幣60 0,000元整,准予發還。 聲請程序費用新臺幣1,000元由聲請人負擔。   理 由 一、按供擔保人證明受擔保利益人同意返還者,法院應依供擔保   人之聲請,以裁定命返還其提存物,民事訴訟法第104 條第   1項第2款定有明文。又上開規定,於其他依法令供訴訟上之   擔保者準用之,同法第106條前段亦著有明文。 二、本件聲請人與相對人間請求假扣押事件,聲請人前依本院11 3年度司裁全字第183號民事裁定,為擔保相對人因其因假扣 押所受之損害,以新臺幣600,000元整為擔保,並以本院113 年存字第381號提存事件提存,聲請假扣押執行(臺灣雲林地 方法院113年度司執全字第120號),又撤回執行在案。 三、聲請人主張該事件業經相對人同意返還提存物,提出相對人 和解契約、印鑑證明書正本等為證,復經本院調取上開各卷 宗核閱無誤。從而,聲請人聲請返還該擔保金,應予准許。 四、依民事訴訟法第77條之19第4項第2款、第95條、第81條裁定 如主文。 五、如不服本裁定,應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以書狀向本院司法 事務官提出異議,並繳納異議費新臺幣1,0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8  日          民事第一庭  司法事務官 魯美貝

2025-03-28

CYDV-114-司聲-29-20250328-1

板國小
板橋簡易庭

國家賠償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板橋簡易庭小額民事判決 113年度板國小字第9號 原 告 王俊翔 訴訟代理人 邱云莉律師 葉庭嘉律師 曾俊倫律師 被 告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 法定代理人 許仕楓 訴訟代理人 黎文德 複 代理人 何永彬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國家賠償事件,經本院於民國114年2月20日言 詞辯論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被告應給付原告新臺幣參萬元,及自民國一百一十三年三月二十 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百分之五計算之利息。 原告其餘之訴駁回。 訴訟費用新臺幣壹仟壹佰壹拾元由被告負擔新臺幣參佰參拾參元 ,並應自本判決確定之翌日起至清償日止,加給按週年利率百分 之五計算之利息,餘由原告負擔。 本判決原告勝訴部分得假執行。   理由要領 一、按依國家賠償法請求損害賠償時,應先以書面向賠償義務機 關請求之。賠償義務機關拒絕賠償,或自提出請求之日起逾 30日不開始協議,或自開始協議之日起逾60日協議不成立時 ,請求權人得提起損害賠償之訴,國家賠償法(下稱國賠法 )第10條第1項、第11條第1項前段分別定有明文。查本件原 告主張被告應負國家賠償責任,已以書面向被告提出國家賠 償請求書,惟遭拒絕賠償在案等情,有原告所提出之臺灣新 北地方法院(下稱新北地院)113年度國賠字第4號拒絕賠償 書在卷可參。是原告已依國家賠償法踐行協議先行程序,其 提起本件國家賠償之訴,依前開說明,即無不合,先予敘明 。 二、按不法侵害他人之名譽者,被害人雖非財產上之損害,亦得 請求賠償相當之金額,並得請求為回復名譽之適當處分,民 法第一百九十五條定有明文。而「名譽」為個人在社會上享 有一般人對其品德、聲望或信譽等所加之評價,屬於個人在 社會上所受之價值判斷。因此名譽有無受損害,應以社會上 對其評價是否貶損為斷。準此,查封不動產之強制執行行為 ,既具有公示性,客觀上即足使被查封人被指為債信不良, 其原所建立之聲望必有減損,信譽勢必因此低落。若係以故 意或過失而造成該信用(譽)之損害,自屬民法第195條所 規定之名譽遭受損害(最高法院90年度台上字第1814號判決 意旨可供參照)。 三、原告起訴主張被告前於112年度司執全字第473號案件,受理 債權人台新國際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台新銀行)之 假扣押執行聲請(執行名義:臺灣臺北地方法院112年度全 字第405號裁定,下稱系爭假扣押裁定),然系爭假扣押裁 定並未准許債權人台新銀行對原告之假扣押聲請,被告仍於 民國112年12月1日9時30分至原告處所,查封原告位在新北 市○○區○○街0巷00號1樓之房屋及土地(下稱系爭房地)而為 強制執行之處分,然本件並無對原告之執行名義,係屬錯誤 查封等情,業據原告提出系爭假扣押裁定、本院112年12月8 日新北院英112司執全衷473字第1124132675號函、系爭房地 門口照片各1份為證,且為被告所不爭執,就此部分事實, 堪信為真正。而系爭假扣押裁定既未裁定准許台新銀行對原 告之假扣押聲請,被告竟未查而為前開錯誤查封行為,足認 被告於執行職務行使公權力時確有過失等節,堪以認定;復 依前開說明,該誤為查封系爭不動產之強制執行行為,具有 公示性,客觀上足使原告被指為債信不良,其原所建立之聲 望必有減損,信譽勢必因此低落,是原告主張其債信名譽因 被告之查封行為而遭受損害,應堪認定。 四、被告雖另辯稱:被告於該強制執行程序中可聲明異議,而未 聲明異議,依民法第186條第1項前段、第2項不負過失侵權 行為賠償責任,且被告亦於張貼封條後第7日即112年12月8 日發現錯誤查封,即於當日依職權主動撤銷錯誤查封之處分 ,原告並無權利受侵害問題;又原告債信是否欠佳,應以其 實體法上是否負債或有無遲延給付為斷,且本案執行人係依 原告要求,將查封公告張貼在房屋內大門旁上方牆壁,非第 三人所共見共聞等詞。 五、惟查,被告自112年12月1日誤為查封至同年月8日啟封,期 間僅經過7日,被告未舉證證明原告於該7日間有何因故意或 過失不為法律上之救濟方法而除去其損害之事實,已無可採 ;又原告債信情形如何,本即不單以實體法上是否負債或有 無遲延給付為斷,系爭不動產一經被告為查封,即具有公示 性,客觀上即有致原告名譽權受損之情,業經本院前開所認 定,是難認被告此部分抗辯為有理由;至系爭查封公告雖依 原告要求是張貼在系爭房地大門內上方牆壁,然本件誤為查 封之強制執行,並非僅張貼封條,尚有通知該管地政機關就 系爭房地為查封登記,此觀諸新北地院112年12月8日新北院 英112司執全衷473字第1124132675號函所載「系爭房地前經 新北市板橋地政事務所112年10月26日新北板地登字第11258 39609號函辦理查封登記。」等節自明,是既不動產登記本 即具有公示外觀,自為第三人得共見共聞,而足使原告之名 譽權受損,是被告前開抗辯,亦無理由。 六、末按,非財產上之損害之多寡,應斟酌雙方之身分、地位、 資力與加害程度,及其他各種情形核定相當之數額,該金額 是否相當,自應依實際加害情形與被害人所受之痛苦及雙方 之身分、地位、經濟狀況等關係決定之。爰審酌原告114年1 月14日國家賠償補正狀所載原告為碩士畢業、通過律師高考 及司法官特考,現職擔任事務所主持律師,並同時為中華民 國保險代理人商業同業公會自律監控委員會委員、財團法人 保險事業發展中心講師及財團法人金融消費評議中心諮詢顧 問,及多間公司董事及監察人之學、經歷及於112年度執行 業務所得收入金額等節,復參以原告本件名譽權受侵害之情 節、被告執行職務行使公權力時,因過失不法侵害原告名譽 權之程度、期間及原告精神上所受痛苦等一切情狀,認為原 告得請求精神慰撫金數額為30,000元為適當。 七、綜上,原告本於國家賠償法第2條第2項前段、第5條、民法 第195條之規定,請求被告給付30,000元,及自其提出國家 賠償請求之翌日即113年3月20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 5%計算之利息,為有理由,應予准許;逾此部分之請求,則 無理由,應予駁回。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8  日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板橋簡易庭              法 官 白承育 以上為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並表明上 訴理由,如於本判決宣示後送達前提起上訴者,應於判決送達後 20日內補提上訴理由書(須附繕本)。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9  日              書記官 林祐安

2025-03-28

PCEV-113-板國小-9-20250328-2

司聲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

限期起訴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司聲字第145號 聲 請 人 黃福舜 上列聲請人與相對人温珮君間因一0六年度司裁全字第四四0號假 扣押事件,聲請人聲請命相對人起訴,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聲請駁回。 聲請費用新臺幣伍佰元由聲請人負擔。   理 由 一、本件聲請意旨略以:相對人前以106年度司裁全字第440號假 扣押裁定向鈞院聲請假扣押聲請人所有坐落於台南市○○區○○ 段000地號土地暨其上382建號建物,經鈞院以106年司執全 字第291號受理查封在案。因相對人迄未提起本案訴訟,為 此依民事訴訟法第529條第1項規定,聲請命相對人限期起訴 等語。 二、按經准為假扣押,而本案尚未繫屬者,命假扣押之法院應依 債務人聲請,命債權人於一定期間內起訴,債權人不於第1 項期間內起訴或未遵守前項規定者,債務人得聲請命假扣押 之法院撤銷假扣押裁定,民事訴訟法第529條第1項、第4項 定有明文。故法院依債務人之聲請,限期命債權人起訴者, 以本案尚未繫屬者為限。如本案已繫屬於法院或經法院判決 確定 (包括已取得其他與確定判決有同一效力之執行名義之 情形) 者,自無依債務人之聲請,命債權人於一定期間內起 訴之可言(最高法院77年度台抗字第32號民事裁定參照)。 三、查相對人曾向本院聲請假扣押查封聲請人之財產之事實,固 經本院職權調取本院106年度司執全字第291號假扣押執行卷 宗查核屬實。惟相對人就兩造間假扣押之本案,業已提起訴 訟,並由本院108年重訴字第262號判決確定在案,此有本院 民事紀錄科查詢表在卷可稽,並經本院職權調閱本院108年 度重訴字第262號及其歷審卷宗查明無訛。依前開說明,聲 請人聲請本院命相對人於一定期間內起訴,於法未合,應予 駁回。 四、依民事訴訟法第95條、第78條,裁定如主文。 五、如不服本裁定,應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以書狀向本院司法   事務官提出異議並繳納裁判費新臺幣1,0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8  日          民事庭  司法事務官 黃品潔

2025-03-28

TNDV-114-司聲-145-20250328-1

司聲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

返還提存物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司聲字第92號 聲 請 人 北基國際股份有限公司(原北基加油站股份有限公 司) 法定代理人 鍾嘉村 相 對 人 許其祥 鄭鳳嬌 上列聲請人聲請返還提存物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本院98年度存字第906號擔保提存事件,聲請人所提存之新臺幣3 6萬元,准予返還。 聲請費用新臺幣1,000元由相對人連帶負擔,及自本裁定確定之 翌日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5%計算之利息。   理 由 一、按訴訟終結後,法院依供擔保人之聲請,通知受擔保利益人 於一定期間內行使權利並向法院為行使權利之證明而未證明 者,法院應依供擔保人之聲請,以裁定命返還其提存物,民 事訴訟法第104條第1項第3 款後段定有明文。前開規定,於 其他依法令供訴訟上之擔保者準用之,並為同法第106 條所 規定。若受擔保利益人,已確定得就所受損害對供擔保人提 存之擔保物行使權利者,即應認與「訴訟終結」相當;故債 權人依假扣押裁定供擔保後,已經假扣押執行,嗣撤銷該假 扣押裁定或於收受假扣押裁定後已逾30日(強制執行法第13 2條第3項),撤回假扣押執行者,債務人就假扣押執行所受 之損害,已得確定並能行使,於此情形,債權人自得依上述 規定,定期催告受擔保利益人行使權利而於債務人未行使後 ,聲請法院裁定發還提存之擔保物(最高法院102年度第12 次民事庭會議決議意旨參照)。 二、本件聲請意旨略以:聲請人與相對人間假扣押事件,聲請人 前依本院98年度裁全字第1119號民事裁定,提供新臺幣36萬 元為擔保,並以本院98年度存字第906號提存事件提存在案 。茲因聲請人撤回假扣押執行程序,並聲請本院通知相對人 即受擔保利益人於一定期間內行使權利而未行使(本院113 年度司聲字第492號),爰聲請返還本件提存物等語。 三、聲請人上開聲請,業據其提出本院假扣押裁定、提存書及通 知行使權利函等件影本為證,並經本院依職權調閱相關卷宗 查核無誤。聲請人業已撤回對相對人之假扣押執行,且距聲 請人收受假扣押裁定已逾30日,按諸上開說明,聲請人已不 得再聲請執行,應認訴訟已終結。相對人迄未對聲請人行使 權利,亦有本院民事紀錄科查詢表及臺灣新北地方法院函附 卷可稽。揆之首揭規定,應認其此聲請於法尚無不合,應予 准許,爰裁定如主文。 四、如不服本裁定,應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以書狀向本院司法   事務官提出異議,並繳納裁判費新臺幣1,0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8  日          民事第一庭 司法事務官

2025-03-28

TYDV-114-司聲-92-20250328-1

司家聲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

返還擔保金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司家聲字第513號 聲 請 人 翁雪婷 相 對 人 魏修溥 上列當事人間聲請返還擔保金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聲請人於本院112年度存字第1724號擔保提存事件所提存之擔保 金新臺幣761,000元,准予返還。 聲請程序費用新臺幣1,000元由相對人負擔。   理 由 一、按訴訟終結後,供擔保人證明已定20日以上之期間,催告受 擔保利益人行使權利而未行使,或法院依供擔保人之聲請, 通知受擔保利益人於一定期間內行使權利並向法院為行使權 利之證明而未證明者,法院應依供擔保人之聲請,以裁定命 返還其提存物,民事訴訟法第104條第1項第3款定有明文。 前開規定,於其他依法令供訴訟上之擔保者準用之,並為同 法第106 條所明定。次按家事訴訟事件,除本法別有規定者 外,準用民事訴訟法之規定,亦為家事事件法第51條所明定 。又所謂訴訟終結,宜從廣義解釋,包括撤銷假扣押或假處 分裁定及執行程序終結在內(最高法院90年度台抗字第653 號裁定參照)。 二、本件聲請意旨略以:聲請人前已遵本院112年度家全字第38 號民事裁定為擔保假扣押,曾提供761,000元為擔保金,並 以本院112年度存字第1724號提存事件提存後,聲請本院以1 12年度司執全字第301號假扣押執行相對人財產在案。茲因 兩造嗣後已和解,聲請人已於民國112年12月20日具狀撤回 本院112年度司執全字第301號假扣押強制執行程序之聲請, 且聲請人並已於113年1月17日聲請撤銷假扣押,經本院113 年度家全聲字第3號裁定撤銷上揭假扣押在案。又聲請人已 於訴訟終結後,定20日以上之期間催告相對人行使權利,而 相對人於收受後迄未行使權利,為此聲請裁定准予返還擔保 金等語。 三、經查,聲請人主張之上開事實,業據聲請人提出本院112年 度家全字第38號民事裁定、112年度存字第1724號提存書、1 13年度家全聲字第3號裁定、確定證明書、本院民事執行處1 12年12月21日桃院增十112年度司執全字第301號函、郵局存 證信函用紙等件影本及中華郵政掛號郵件回執正本等件為證 ,復經本院依職權調閱相關卷宗與查詢本院兩造訴訟繫屬之 查詢結果查核無誤,經核於法尚無不合,應予准許。 四、依民事訴訟法第95條、第78條,裁定如主文。 五、如不服本裁定,應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以書狀向本院司法 事務官提出異議,並繳納裁判費新臺幣1,0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8  日          家事法庭 司法事務官 陳品尚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2025-03-28

TYDV-113-司家聲-513-20250328-1

福建金門地方法院

通知受擔保利益人行使權利

福建金門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聲字第3號 聲 請 人 上海商業儲蓄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郭進一 代 理 人 王舒薇 相 對 人 麗珅國際有限公司 兼 法定代理人 尤綵璿 上列當事人間通知受擔保利益人行使權利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相對人應於本裁定送達翌日起21日內,就臺灣臺北地方法院113 年度存字第3082號提存事件聲請人所提存之新臺幣100,000元行 使權利,並向本院為行使權利之證明。   理 由 一、按訴訟終結後,供擔保人證明已定20日以上之期間,催告受 擔保利益人行使權利而未行使,或法院依供擔保人之聲請, 通知受擔保利益人於一定期間內行使權利並向法院為行使權 利之證明而未證明者,法院應依供擔保人之聲請,以裁定命 返還其提存物或保證書,並且於其他依法令供訴訟上之擔保 者準用之,民事訴訟法第104條第1項第3款及第106條前段分 別定有明文。又所謂「訴訟終結」,固應從廣義解釋,包括 撤銷假扣押或假處分裁定及執行程序終結在內。惟強制執行 法第132條已於85年10月9日修正增列第3項規定債權人收受 假扣押或假處分裁定後已逾30日者不得聲請執行。故假扣押 或假處分之供擔保人,於法院撤銷假扣押或假處分之執行後 ,如該假扣押或假處分裁定已逾上開30日期間而不得聲請執 行時,自不因供擔保人未聲請撤銷假扣押或假處分裁定,而 影響其依民事訴訟法第106條準用同法第104條第1項第2款規 定行使定期催告及返還擔保物之權利(最高法院88年度台抗 字第682號裁判意旨參照)。 二、聲請意旨略以:聲請人依本院113年度司裁全字第16號假扣 押裁定,供擔保新臺幣(下同)100,000元(臺灣臺北地方 法院113年度存字第3082號),對相對人之財產實施假扣押 強制執行(臺灣臺北地方法院113年度司執全節字第700號) 。聲請人已撤回假扣押執行在案,且假扣押裁定依強制執行 法第132條第3項規定,已不得強制執行,爰依民事訴訟法第 104條第1項第3款後段、第106條規定,請求命相對人於一定 期限行使權利,並向法院為行使權利之證明等語。 三、經查,聲請人上開主張,業據提出本院113年度司裁全字第1 6號民事裁定、臺灣臺北地方法院113年度存字第3082號提存 書、北院縉113司執全節700字第1149000298號函、臺灣臺北 地方法院民事執行處北院縉113司執全節字第700號函、北院 信113司執全節700字第1144058672號執行命令、臺灣新北地 方法院民事執行處新北院楓114司執全助和11字第114403443 1號執行命令等影本為證。本件假扣押執行程序,既經聲請 人撤回,且前開假扣押裁定亦因逾聲請人收受後30日期間而 不得再聲請執行,揆諸前揭說明,堪認已符合訴訟終結之要 件,從而,聲請人聲請通知相對人限期行使權利,於法並無 不合,應予准許。 四、爰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7  日          民事第一庭  法 官 魏玉英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繳納抗告 費新臺幣1,5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7  日                 書記官 林詮智

2025-03-27

KMDV-114-聲-3-20250327-1

本網站部分內容為 AI 生成,僅供參考。請勿將其視為法律建議。

聯絡我們:[email protected]

© 2025 Know9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