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李盈萩

共找到 128 筆結果(第 11-20 筆)

勞小
臺灣彰化地方法院

給付資遣費等

臺灣彰化地方法院民事判決 114年度勞小字第2號 原 告 黃錦鈴 被 告 勝勝食品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林婉菁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給付資遣費等事件,本院於民國114年2月18日 辯論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被告應給付原告新臺幣9萬5,674元。 訴訟費用由被告負擔。 本判決得假執行;被告如以新臺幣9萬5,674元為原告預供擔保, 得免為假執行。   事實及理由 甲、程序方面: 壹、按公司之清算人,在執行職務範圍內,亦為公司負責人,公 司法第8條第2項定有明文。又解散之公司除因合併、分割或 破產而解散外,應行清算,並於清算範圍內,視為尚未解散 ,上開規定於公司經中央主管機關撤銷或廢止登記者準用之 ,公司法第24條、第25條及第26條之1亦有明定。再有限公 司之清算,以全體股東為清算人。但本法或章程另有規定或 經股東決議,另選清算人者,不在此限,公司法第113條第2 項準用第79條定有明文。查被告勝勝食品有限公司業經臺中 市政府以民國113年9月4日府授經登字第1130號函解散登記 在案,其董事暨唯一股東為林婉菁,且迄未向法院聲報清算 人就任及清算完結等情,有被告公司變更登記表、被告公司 章程、臺中地方法院113年11月1日函等件在卷供參(本院卷 第19-27頁、29頁)。則依前開說明,被告經解散登記,應 行清算,且尚未清算完結,其法人格尚未消滅,仍具有當事 人能力,並應以林婉菁為清算人即被告之法定代理人。 貳、被告經合法通知,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場,核無民事訴訟法 第386條所列各款情形,爰依原告之聲請,由其一造辯論而 為判決。 乙、實體方面: 壹、原告主張:伊自107年3月6日起,任職於被告公司,而被告 公司於113年6月30日無預警歇業,並未向伊給付任何資遣費 ,復經伊向彰化縣政府申請勞資爭議調解未能成立,伊被資 遣前之平均薪資為2萬3,000元,爰依兩造間勞動契約及勞工 退休金條例第12條第1項、勞動基準法第16條第3項規定請求 被告給付資遣費新臺幣(下同)7萬2,674元及預告工資2萬3 ,000元,共9萬5,674元等語。並聲明:被告應給付原告9萬5 ,674元。 貳、被告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場,亦未提出書狀作何聲明或陳述 。 參、本院之判斷: 一、原告主張其受僱於被告,被告於113年6月30日無預警歇業, 原告被資遣前之平均薪資為2萬3,000元,而被告未給付預告 工資及資遣費等事實,業據其提出與所述相符之彰化縣政府 勞資爭議調解紀錄、伊與被告公司主任陳進風之通訊軟體LI NE對話紀錄(下稱本件LINE對話)、存摺影本等件為證(本 院卷第15-16、189-193頁),復經本院依職權調閱原告之勞 保投保資料在卷可參(本院卷第167-169頁),而被告經合 法通知,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場,亦未提出書狀爭執,原告 主張,當堪信屬實。又雇主應備置勞工工資清冊;雇主應置 備勞工出勤紀錄;勞工請求之事件,雇主就其依法令應備置 之文書,有提出之義務;當事人無正當理由不從法院提出文 書之命令,法院得認依該證物應證之事實為真實,勞動基準 法第23條第2項、第30條第5項、勞動事件法第35條、第36條 第1項、第5項亦分別定有明文。被告於本院審理中亦未提出 原告任職期間薪資清冊,則本院依上開規定,亦得認原告主 張之任職期間、薪資等事實為真正。 二、茲就原告得向被告所為之請求分述如下: ㈠、資遣費部分:  ⒈按勞工適用本條例之退休金制度者,適用本條例後之工作年 資,於勞動契約依勞動基準法第11條規定終止時,其資遣費 由雇主按其工作年資,每滿一年發給二分之一個月之平均工 資,未滿一年者,以比例計給;最高以發給六個月平均工資 為限,不適用勞動基準法第17條之規定,勞工退休金條例第 12條第1項定有明定。本件被告係因歇業而解僱原告,足徵 被告係依勞動基準法第11條第1款規定,終止與原告間之勞 動契約,原告即得依上開規定,向被告請求資遣費。  ⒉原告主張其自107年3月6日起任職於被告,被告公司於113年6 月30日無預警歇業後,曾告知其平均薪資為2萬3,000元及可 領之資遣費為7萬2,674元,惟並未向伊給付該資遣費等語, 有其提出之本件LINE對話為證(本院卷第189頁),被告經 合法通知未到庭,亦未提出任何書狀爭執。故原告請求被告 給付上開資遣費,應屬有據。 ㈡、預告工資部分:  ⒈按雇主依第11條或第13條但書規定終止勞動契約者,其預告 期間依左列各款之規定:一、繼續工作三個月以上一年未滿 者,於十日前預告之。二、繼續工作一年以上三年未滿者, 於二十日前預告之。三、繼續工作三年以上者,於三十日前 預告之。雇主未依第1項規定期間預告而終止契約者,應給 付預告期間之工資。勞動基準法第16條第1項、第3項分別定 有明文。  ⒉本件被告既係因無預警歇業而終止兩造間勞動契約,但被告 未依規定期間預告,自應給付原告預告期間工資。而原告自 107年3月6日起至113年6月30日止,已在被告繼續工作3年以 上,是原告請求被告給付30日之預告工資即2萬3,000元【計 算式:(23,000元÷30日)×30日=23,000元】,亦屬有據。 ㈢、基上,原告得請求被告給付之金額共計9萬5,674元【計算式 :72,674元+23,000元=95,674元】。 肆、綜上所述,原告依兩造間勞動契約及勞動基準法、勞工退休 金條例規定,請求被告給付原告9萬5,674元,為有理由,應 予准許。 伍、本件事證已臻明確,兩造其餘之攻擊或防禦方法及所用之證 據,經本院審酌後,認為均不足以影響本判決之結果,爰不 逐一論列。 陸、按法院就勞工之給付請求,為雇主敗訴之判決時,應依職權 宣告假執行。前項情形,法院應同時宣告雇主得供擔保或將 請求標的物提存而免為假執行,勞動事件法第44條第1項、 第2項定有明文。本件為勞工請求雇主給付之事件,本院就 原告勝訴部分,應依上開規定,依職權宣告假執行,並同時 酌定相當之擔保金額,宣告被告得供擔保或於提存後,免為 假執行。 柒、訴訟費用負擔之依據:民事訴訟法第78條。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1  日          勞動法庭  法 官 洪堯讚 一、上為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二、如不服本判決,應於判決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 (須按他造當事人之人數附繕本),如委任律師提起上訴者 ,應一併繳納上訴審裁判費。 三、提起上訴,應以上訴狀表明(一)對於第一審判決不服之程度 ,及應如何廢棄或變更之聲明,(二)上訴理由(民事訴訟法 第441條第1項第3款、第4款),提出於第一審法院。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1  日                書記官 李盈萩

2025-03-11

CHDV-114-勞小-2-20250311-1

臺灣彰化地方法院

拍賣抵押物

臺灣彰化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抗字第15號 抗 告 人 劉清緞 相 對 人 莊蒼儒 抗告人因與相對人莊蒼儒間等拍賣抵押物事件,對於中華民國11 4年1月16日臺灣彰化地方法院113年度司拍字第215號裁定提起抗 告,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抗告駁回。 抗告費用新臺幣1,500元由抗告人負擔。   理 由 一、抗告人聲請及抗告意旨略以:相對人於民國113年8月15日、 同年9月13日分別向聲請人借款新臺幣(下同)50萬元、180 萬元,並約定分別於同年12月15日、同年12月16日清償(下 稱系爭債務),且分別於同年8月14日、9月24日以其所有如 原裁定附表一、二所示之不動產,設定登記新臺幣(下同) 75萬元、270萬元之最高限額抵押權(下稱系爭最高限額抵 押權)予抗告人,並另簽發之如附表所示之本票(下稱系爭 本票)為擔保,因相對人屆期未清償,爰聲請拍賣抵押物。 原裁定雖以抗告人未能表明系爭最高限額抵押權所擔保債權 (下稱抵押債權)是否已屆清償期為由,駁回抗告人之聲請 。惟系爭本票未載到期日,意即相對人願由抗告人自填日期 ,且兩造曾約定離開票日3個月後清償系爭債務,迄今已逾3 個月,故抗告人自得聲請拍賣抵押物,原裁定尚有違誤,爰 提起本件抗告等語。 二、按抵押權人,於債權已屆清償期,而未受清償者,得聲請法 院,拍賣抵押物,就其賣得價金而受清償,民法第873條定 有明文。又聲請拍賣抵押物係屬非訟事件,於最高限額抵押 權之情形,抵押權成立時,未必先有債權存在,法院不得因 抵押權登記而逕予准許拍賣抵押物,須就抵押權人提出之文 件為形式上審查,認其有抵押權登記擔保範圍之債權存在, 且債權已屆清償期而未受清償時,始得為准許拍賣抵押物之 裁定(最高法院109年度台抗字第1489號民事裁定意旨參照 )。次按本票未載到期日者,視為見票即付;見票即付之本 票,以提示日為到期日;票據法第120條第2項、第124條準 用第66條第1項亦分別定有明文。是未載到期日之本票,如 未經提示,自不能認票據債務已屆清償期。 三、經查: ㈠、抗告人上開主張,固據其提出他項權利證明書、抵押權設定 契約書、本票、土地第一類登記謄本等件為憑(司拍卷第10 -25頁)。惟抗告人提出之不動產登記謄本及抵押權設定契 約書,其上關於債務清償日期均記載「依照各個債務契約所 約定之清償日期」,且所提出之系爭本票均未載到期日,致 本院司法事務官無從認定債權是否已屆清償期。前經本院司 法事務官命抗告人補正(司拍卷第30頁),然抗告人僅提出 系爭本票影本,仍未就系爭本票是否業經提示及提示日期為 釋明。則原裁定認就聲請人所提文件為形式上審查結果,無 從明瞭抵押債權是否已屆清償期,而駁回抗告人之聲請,於 法並無違誤。 ㈡、抗告人提起本件抗告後,雖補稱系爭本票未載到期日,意即 相對人願由抗告人自填日期,且兩造曾約定離開票日3個月 後清償系爭債務等語。惟其仍未提出釋明資料,且其所述系 爭債務清償日期,前後陳述不一,自難認定抵押債權清償期 確已屆至。 ㈢、從而,本件抗告人之聲請與民法第873條之要件不符,抗告人 所為拍賣抵押物聲請,即屬無據。原裁定駁回抗告人之聲請 ,經核於法並無違誤。抗告人提起抗告,請求廢棄原裁定, 為無理由,應予駁回。又抗告人如仍要聲請,自得補足相關 要件後,自行決定是否重行聲請,附此敘明。 四、據上論結,本件抗告為無理由,依非訟事件法第46條、第21 條第1項,民事訴訟法第495條之1第1項、第449條第1項、第 78條,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0  日          民事第三庭    法 官 洪堯讚 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本裁定除以適用法規顯有錯誤為理由,不得再抗告;如提起再抗 告,應於收受送達後10日內委任律師為代理人向本院提出再抗告 狀(須附繕本),並繳納再抗告裁判費新臺幣1,5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0  日                   書記官 李盈萩 附表:系爭本票 編號 發票日 票面金額 到期日 發票人 票據號碼 備註 1 113年8月12日 50萬元 未記載 莊蒼儒 WG0000000 2 113年9月13日 180萬元 未記載 莊蒼儒 WG0000000

2025-03-10

CHDV-114-抗-15-20250310-1

勞補
臺灣彰化地方法院

確認僱傭關係存在等

臺灣彰化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勞補字第18號 原 告 李麗真 被 告 頂尖保進幼兒園 法定代理人 竇瑜芬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確認僱傭關係存在等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一、本件訴訟標的價額核定為新臺幣243萬0,720元。 二、原告應於本裁定送達後5日內,補繳第一審裁判費新臺幣1萬 1,399元,逾期未繳即駁回原告之訴。   理   由 一、提起民事訴訟,應依民事訴訟法第77條之13之規定繳納裁判 費,此為必須具備之程式;起訴不合程式或不備其他要件, 法院應以裁定駁回之。但其情形可以補正者,審判長應定期 間先命補正,民事訴訟法第249條第1項第6款定有明文。以 一訴主張數項標的者,其價額合併計算之,民事訴訟法第77 條之2第1項前段亦有明文。另因定期給付涉訟,其訴訟標的 之價額,以權利存續期間之收入總數為準;期間未確定時, 應推定其存續期間,但超過5年者,以5年計算,勞動事件法 第11條定有明文。又確認僱傭關係存在,應以受僱人於受僱 期間之工資總額,為其所得受之利益。而請求確認僱傭關係 存在、給付薪資及按月提撥勞工退休金,雖為不同訴訟標的 ,惟自經濟上觀之,其訴訟目的一致,不超出終局標的範圍 ,訴訟標的之價額,應擇其中價額較高者定之(最高法院11 0年度台抗字第1247號民事裁定意旨參照)。再者,因確認 僱傭關係或給付工資、退休金或資遣費涉訟,勞工或工會起 訴或上訴,暫免徵收裁判費3分之2。有關勞動事件之處理, 依本法之規定;本法未規定者,適用民事訴訟法及強制執行 法之規定,勞動事件法第12條第1項、第15條分別定有明文 。 二、原告提起本訴訟,未據繳納裁判費,其訴之聲明為:「⒈確 認兩造僱傭關係存在。⒉被告應自民國114年1月1日至受領原 告勞務給付之日止,按月給付原告新臺幣(下同)3萬9,200 元。⒊被告應給付原告7萬8,720元」。查原告訴之聲明第一 項主張之僱傭關係存續期間不確定,其起訴時年逾58歲(55 年生),距勞動基準法第54條第1項第1款所定65歲強制退休 年齡,尚可工作之期間超過5年,依勞動事件法第11條規定 ,應以5年計算,是該項訴訟標的價額應為235萬2,000元【 計算式:39,200元×12月×5年=2,352,000元】。第二項聲明 請求按月給付薪資部分,係以第一項僱傭關係存在為前提, 依前揭說明,其訴訟標的價額,應擇其中價額較高者即依第 一項聲明之訴訟標的價額定之。則本件訴訟標的價額加計第 三項聲明應核定為243萬0,720元【計算式:2,352,000元+78 ,720元=2,430,720元】。 三、原告第三項聲明中關於請求被告給付投資本金3萬元部分, 非屬勞動事件法第12條第1項規定暫免徵收裁判費3分之2事 件,應徵第一審裁判費1,500元。其餘合計240萬0,720元部 分,依上開規定暫免徵收3分之2即應暫徵收第一審裁判費9, 899元。故本件計應徵收第一審裁判費1萬1,399元【計算式 :1,500元+9,899元=11,399元】。茲依民事訴訟法第249條 第1項但書之規定,限原告於收受本裁定送達5日內補繳,逾 期不繳即駁回其訴,特此裁定。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7  日            勞動法庭  法  官 洪堯讚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裁定關於訴訟標的價額之核定,應於送達後10日內向本 院提出抗告狀,並繳納抗告費新臺幣1,500元;若經合法抗告, 命補繳裁判費之裁定,併受抗告法院之裁判。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7  日                 書 記 官 李盈萩

2025-03-07

CHDV-114-勞補-18-20250307-1

臺灣彰化地方法院

清償借款

臺灣彰化地方法院民事判決 114年度訴字第1號 原 告 台中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 代理人 施建安 訴訟 代理人 陳敬文 被 告 詠舜貿易有限公司 兼法定代理人 覃郁茹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清償借款事件,本院於民國114年2月18日言詞 辯論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一、被告應給付原告新臺幣475萬0,672元,及如附表所示之利息 、違約金。 二、訴訟費用(除原告減縮部分外)新臺幣4萬8,124元由被告負 擔。被告應給付原告新臺幣4萬8,124元及自本裁判確定之翌 日起至訴訟費用清償日止,按年息百分之5計算之利息。   事實及理由 甲、程序方面: 一、按訴狀送達後,原告不得將原訴變更或追加他訴,但擴張或 減縮應受判決事項之聲明者,不在此限,民事訴訟法第255 條第1項第3款定有明文。原告原起訴聲明請求被告:「㈠、 被告詠舜貿易有限公司、覃郁茹應連帶給付原告借款本金新 臺幣(下同)491萬6,574元及「債權本金、利息及違約金附 表」所示之利息及違約金。㈡、訴訟費用由被告等連帶負擔 。㈢、原告願提供擔保,請求准予宣告假執行。」,嗣於本 院審理中變更為如下聲明(本院卷第101、120頁),核與上 開規定並無不合,自應准許。   二、被告均受合法通知,無正當理由,未於最後言詞辯論期日到 場,核無民事訴訟法第386條各款所列情形,爰依原告聲請 ,由其一造辯論而為判決。 乙、實體方面: 壹、原告主張:   被告詠舜貿易有限公司(下稱詠舜公司)於民國111年5月16 日、112年12月15日、113年4月16日以被告覃郁茹(與詠舜 公司合稱被告,個別被告逕以姓名稱之)為連帶保證人,分 別向原告①借款150萬元,借款期間自111年5月19日起至114 年5月19日止,約定利息依月定儲利率指數加碼年利率3.55% (目前合計為年利率3.55%+1.72%=5.27%)機動計息。如指 標利率調整時,均願比照機動調整。②借款300萬元,借款期 間自112年12月22日起至113年12月22日止,約定利息依月定 儲利率指數加碼年利率2.9%(目前合計為年利率2.9%+1.72% =4.62%)機動計息。如指標利率調整時,均願比照機動調整 。③授信總額度放款150萬元,額度動用期間自113年4月19日 起至114年4月19日止,詠舜公司於期間内已動用額度貸放15 0萬元,約定利息均依月定儲利率指數加碼年利率1.41%(目 前合計為年利率1.41%+1.72%=3.13%)機動計息。如指標利 率調整時,均願比照機動調整(上三筆借款和稱系爭借款) 。系爭借款均約定應按月繳納本息,若有一次不履行,即喪 失期限之利益,應將全部借款本金、利息及違約金等立即全 部一次清償,並按逾期在6個月以内者,按約定利率百分之1 0,逾期超過6個月以上者,按約定利率百分之20計算違約金 。詎被告詠舜公司使用票據已發生大量退票且未清償註記, 於113年8月30日經票據交換所公告為拒絕往來戶,且自113 年9月19日起未依約繳款本息,依兩造所簽訂之借據暨約定 書第五條第㈠、㈡款及授信約定書之授信共同條款第六條第㈠ 、㈡款之約定,債務人已喪失期限利益,經與存款抵銷部分 款項後,被告尚有475萬0,672元及如附表所示之利息、違約 金未清償,爰依消費借貸及連帶保證之法律關係,提起本件 訴訟等語。並聲明:如主文第1項所示。 貳、被告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場,亦未提出任何書狀作何聲明或 陳述。 參、本院之判斷: 一、按當事人對於他造主張之事實,於言詞辯論時不爭執者,視 同自認;當事人對於他造主張之事實,已於相當時期受合法 之通知,而於言詞辯論期日不到場,亦未提出準備書狀爭執 者,準用第1項之規定,民事訴訟法第280條第1項、第3項分 別定有明文。本件原告主張之事實,業據其提出借據、授信 契約書及動用額度申請書、簡易資料查詢、交易明細查詢、 放款利率查詢、票據交換所拒往公告、催告書、掛號郵件執 據、放款繳息明細表等影本為證(本院卷第13-85、107-115 頁)。被告經合法通知,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庭爭執,亦未 提出書狀以供本院斟酌,原告此部分之主張,自堪信為真實 。 二、按消費借貸者,謂當事人一方移轉金錢或其他代替物之所有 權於他方,而約定他方以種類、品質、數量相同之物返還之 契約,民法第474條第1項定有明文。本件被告詠舜公司向原 告借款,詎被告詠舜公司使用票據已發生大量退票且未清償 註記,於113年8月30日經票據交換所公告為拒絕往來戶,且 自113年9月19日起未依約繳款本息,依兩造所簽訂之借據暨 約定書第五條第㈠、㈡款及授信約定書之授信共同條款第六條 第㈠、㈡款之約定,債務人即被告已喪失期限利益,債權人即 原告得對其所負一切債務主張視同到期,應將如附表所示之 本金、利息、違約金等立即全部一次清償。又被告覃郁茹為 被告詠舜公司對原告所負系爭借款債務之連帶保證人,自應 與被告詠舜公司負連帶清償責任。從而,原告依消費借貸及 連帶保證之法律關係請求被告等連帶給付如主文第1項所示 之本金、利息及違約金,為有理由,應予准許。 肆、本件事證已臻明確,兩造其餘之攻擊或防禦方法及所用之證 據,經本院審酌後,認為均不足以影響本判決之結果,爰不 逐一論列。 伍、訴訟費用負擔之依據:民事訴訟法第78條、第91條第3項。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4   日          民事第三庭  法 官 洪堯讚  一、上為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二、如不服本判決,應於判決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 (須按他造當事人之人數附繕本),如委任律師提起上訴者 ,應一併繳納上訴審裁判費。 三、提起上訴,應以上訴狀表明㈠對於第一審判決不服之程度, 及應如何廢棄或變更之聲明,㈡上訴理由(民事訴訟法第441 條第1項第3款、第4款),提出於第一審法院。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4   日                 書記官 李盈萩 附表:債權本金、利息及違約金

2025-03-04

CHDV-114-訴-1-20250304-1

勞補
臺灣彰化地方法院

給付工資等

臺灣彰化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勞補字第17號 原 告 施錦發 訴訟代理人 白裕棋律師(法扶律師) 被 告 何有騰即青騰業企業社 上列原告施錦發與被告何有騰即青騰業企業社間給付工資等等事 件,原告起訴未據繳納裁判費。查本件訴訟標的金額核定為新臺 幣(下同)4萬5,480元,依民事訴訟法第77條之13規定,原應徵 收第一審裁判費1,500元,然依勞動事件法第12條第1項規定,得 暫免徵收裁判費3分之2,故此部分之第一審裁判費為500元。茲 依民事訴訟法第249條第1項但書之規定,限原告於收受本裁定送 達5日內補繳,逾期不繳即駁回其訴,特此裁定。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7 日 勞動法庭 法 官 洪堯讚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裁定關於訴訟標的價額之核定,應於送達後10日內向本 院提出抗告狀,並繳納抗告費新臺幣1,500元;若經合法抗告, 命補繳裁判費之裁定,併受抗告法院之裁判。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7 日 書 記 官 李盈萩

2025-02-27

CHDV-114-勞補-17-20250227-1

臺灣彰化地方法院

債務人異議之訴

臺灣彰化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訴字第284號 原 告 梁世賢 訴訟代理人 林見軍律師 被 告 丁瑞木 上列當事人間債務人異議之訴事件,原告應於本裁定送達翌日起 5日內,補正下列事項;逾期未繳費,將裁定駁回其訴: 一、按債務人異議之訴之訴訟標的為該債務人之異議權,法院核 定此訴訟標的之金額或價額,應以該債務人本於此項異議權 ,請求排除強制執行所有之利益為準(最高法院92年度台抗 字第659號民事裁定意旨參照)。次按民事訴訟法第77條之2 第2項經修法後,就「起訴前」之孳息及違約金等,均應與 請求之本金(金額或價額)併算,而徵本件裁判費。 二、原告起訴未據繳納裁判費。查本件訴訟標的金額為新臺幣( 下同)121萬0,424元(計算式詳如附表所示),應徵第一審 裁判費1萬5,774元,原告應如期補繳。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7 日 民事第三庭 法 官 洪堯讚 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裁定關於訴訟標的價額之核定,應於送達後10日內,向 本院提出抗告狀(須附繕本)並表明抗告理由,並繳納抗告費新 臺幣1,500元;若經合法抗告,命補繳裁判費之裁定,並受抗告 法院之裁判。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7 日 書記官 李盈萩 附表: 請求本金: 36萬元+38萬元=74萬元 起訴日期:114年2月25日 (以本院收受書狀戳章為憑) 併算價額部分 不併算價額部分 利息 自103年7月31日起至起訴日前1日即114年2月24日止,按年息6%計算 自114年2月25日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6%計算 46萬9,424元 執行費 1,000元 總計:121萬0,424元【計算式:請求本金74萬元+利息46萬9,424元+執行費1,000元≒121萬0,424元】

2025-02-27

CHDV-114-訴-284-20250227-1

臺灣彰化地方法院

停止執行

臺灣彰化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聲字第27號 聲 請 人 梁世賢 相 對 人 丁瑞木 上列聲請人因與丁瑞木間就債務人異議之訴事件(本院114年度 訴字第284號),聲請停止執行,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聲請人以新臺幣27萬2,345元供擔保後,本院113年度司執字第81 418號執行事件之強制執行程序,於本院114年度訴字第284號債 務人異議之訴事件判決確定、和解或撤回起訴前,其執行程序應 暫予停止。   理   由 一、按執行名義無確定判決同一之效力者,於執行名義成立前, 如有債權不成立或消滅或妨礙債權人請求之事由發生,債務 人亦得於強制執行終結前提起異議之訴。強制執行法第14條 第2項定有明文。次按強制執行程序開始後,除法律另有規 定外,不停止執行;有回復原狀之聲請,或提起再審或異議 之訴,或對於和解為繼續審判之請求,或提起宣告調解無效 之訴、撤銷調解之訴,或對於許可強制執行之裁定提起抗告 時,法院因必要情形或依聲請定相當並確實之擔保,得為停 止強制執行之裁定,強制執行法第18條第2項亦有明文。是 依上開規定,停止執行須以有上開程序進行,以確定其實體 上權利義務時,法院認有必要或聲請人陳明願供相當擔保後 ,即得裁定停止強制執行。又按法院依強制執行法第18條第 2項裁定准許停止強制執行所定之擔保金,係備供債權人因 停止執行所受損害之賠償,其數額應依標的物停止執行後, 債權人未能即時受償或利用該標的物所受之損害額,或其因 另供擔保強制執行所受之損害額定之(最高法院87年度臺抗 字第529號民事裁定要旨參照)。 二、聲請人聲請意旨略以:   相對人以112年度司執字第75189號債權憑證(下稱系爭執行 名義),對聲請人聲請清償票款強制執行,經本院以113年 度司執字第81418號(系爭執行事件)受理在案,而系爭執 行事件之原始之執行名義為本院彰化簡易庭103年司票字第4 26號民事確定裁定,嗣後雖經多次換發債權憑證,惟其中10 9年7月13日換發債權憑證後,逾3年後的112年12月5日方再 為強制執行聲請,則該債權憑證所表彰之票據債權,已罹於 本票3年之消滅時效,聲請人自得拒絕給付。惟系爭執行事 件已於114年2月10日執行查封,若任令續為強制執行,將損 及聲請人之權益,爰依強制執行法第18條規定,聲請停止執 行等語。 三、本院之判斷: ㈠、經查,相對人以系爭執行名義,聲請對聲請人所坐落彰化縣○ ○市○○段0000地號土地即其上門牌號碼彰化縣○○市○○路000巷 0號之未辦保存登記建物(下稱系爭不動產)為強制執行, 經本院以系爭執行事件受理在案,且系爭執行事件已查封系 爭不動產,業經本院調取上開執行卷宗及114年度訴字第284 號債務人異議之訴卷宗查閱屬實。揆諸第一段說明,本院認 聲請人之聲請尚無不合,應予准許。 ㈡、本院酌以相對人於系爭執行事件中,聲請債權額為74萬元, 及自103年7月31日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6%計算之利息,至聲 請人於114年2月25日聲請停止執行之前一日止,合併計算為 121萬0,424元(計算式詳如附表所示)。參以本案訴訟之標 的金額未達民事訴訟法第466條所定數額,非屬得上訴第三 審事件,至二審終結,其期間推定為4年6個月(參照各級法 院辦案期限實施要點第2規定民事通常程序第一審審判案件 期限2年、民事第二審審判案件期限2年6個月),本院綜合 上情,認為聲請人所應供之擔保金額,以27萬2,345元為適 當【計算式121萬0,424元×5%×(4+6/12)=272,345元,元以 下四捨五入】。 四、爰依強制執行法第18條第2項,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7  日      民事第一庭   法  官  洪堯讚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本裁定抗告須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繳 納抗告費新臺幣1,5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7  日              書 記 官  李盈萩    附表: 請求本金: 36萬元+38萬元=74萬元 起訴日期:114年2月25日 (以本院收受書狀戳章為憑) 併算價額部分 不併算價額部分 利息 自103年7月31日起至起訴日前1日即114年2月24日止,按年息6%計算 自114年2月25日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6%計算 46萬9,424元 執行費 1,000元 總計:121萬0,424元【計算式:請求本金74萬元+利息46萬9,424元+執行費1,000元≒121萬0,424元】

2025-02-27

CHDV-114-聲-27-20250227-1

保險簡上
臺灣彰化地方法院

給付保險金

臺灣彰化地方法院民事判決                  113年度保險簡上字第2號 上 訴 人 宏泰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李啓賢 訴訟代理人 吳彥明 顏哲奕 被 上訴人 高褕軒 上當事人間請求給付保險金事件,上訴人對於民國113年10月17 日本院北斗簡易庭113年度斗保險簡字第1號第一審簡易判決提起 上訴,本院合議庭於114年2月12日言詞辯論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上訴駁回。 第二審訴訟費用由上訴人負擔。   事實及理由 壹、被上訴人主張略以:   被上訴人於民國108年12月31日以自己為要保人、被保險人 ,與上訴人訂立保單號碼第0000000000號保險契約,並附加 「宏泰人壽薰衣草醫療健康保險附約(HSA),計畫2」(下 稱系爭附約)。嗣被上訴人罹患左側乳房腫瘤(下稱系爭疾 病),經醫師診斷而於112年7月1至同年月2日、112年7月22 至同年月23日、112年8月19至同年月20日,在臺中榮民總醫 院(下稱臺中榮總)住院接受治療(下稱系爭住院),而支 出治療費用共計新臺幣(下同)20萬8,755元。被上訴人業 已依系爭附約請求上訴人給付上開金額之保險金(下稱系爭 保險金),上訴人竟以被上訴人所接受之治療無住院之必要 為由,拒絕給付。爰依系爭附約,請求上訴人給付系爭保險 金等語。並聲明:上訴人應給付被上訴人20萬8,755元,及 自112年9月20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百分之10計算之利 息。 貳、上訴人答辯略以:   被上訴人於系爭住院期間,均係接受免疫藥物吉舒達(Keyt ruda)之注射,注射療程僅約30分鐘,得於門診施打,無住 院之必要,臺中榮總之醫師是在被上訴人之要求下安排其住 院,被上訴人上開住院,不符合系爭附約第2條第9款所約定 「住院」之定義,且兩造爭議曾經財團法人金融消費評議中 心(下稱金評中心)委請諮詢顧問提供專業意見認上開藥物 可在門診施打,並評議決定難為被上訴人有利之認定,故被 上訴人之請求並無理由等語。 參、本件原審對於被上訴人之請求,判決被上訴人全部勝訴,並 依職權宣告假執行。上訴人全部聲明不服,提起上訴求為廢 棄原判決,並駁回被上訴人在第一審之訴;被上訴人則求為 判決駁回上訴。 肆、兩造經本院整理並簡化爭點如下(本院依卷內證據、判決格 式調整部分文字用語,本院卷第90頁): 一、兩造不爭執事項(此部分並有相關證據資料在卷可稽,堪信 屬實): ㈠、被上訴人於108年12月31日以自己為要保人、被保險人,與上 訴人訂立保單號碼第0000000000號保險契約,並附加系爭附 約。 ㈡、被上訴人於系爭附約有效期間之112年7月1至同年月2日、112 年7月22至同年月23日、112年8月19至同年月20日,因「女 性左側乳癌(ICD-10:C50.919,符合重大傷病第一類,即系 爭疾病)」在臺中榮總住院接受化學及免疫藥物治療。 ㈢、被上訴人於112年7月1至同年月2日、112年7月22至同年月23 日、112年8月19至同年月20日在臺中榮總住院正式辦理住院 手續並確實在該院接受診療。 ㈣、被上訴人於112年7月1至同年月2日、112年7月22至同年月23 日、112年8月19至同年月20日在臺中榮總住院並非全民健康 保險法第51條所稱之日間住院及精神衛生法第35條所稱之日 間留院(修正後條文為第20條第1項第4款「日間照護。」) 。 ㈤、被上訴人備妥理賠申請文件,上訴人於112年9月4日收件受理 (原審卷第340頁),即倘被上訴人請求有理由,加計15日 ,利息起算日應為112年9月20日(系爭附約第22條、保險法 第34條)。 ㈥、若本件認被上訴人請求有理由,被上訴人所得請領之系爭保 險金數額為20萬8,755元。 ㈦、本件保險爭議事件,經金評中心評議,該中心委請諮詢顧問 提供專業意見:⒈被上訴人罹患左乳癌期別為T2N1M0,接受 手術部分切除及腋下淋巴結清闊術,及多次化療,自111年1 2月1日起每3星期施打免疫藥物1次(Keytruda),準備施打 17次,每次都是1日住院,112年7月1日是施打第10次,112 年7月22日是施打第11次,112年8月19日是施打第12次。⒉該 藥物第1次注射是30分鐘,依病歷上沒有看到被保險人有什 麼副作用,且已施打了12次,原則上免疫治療較無副作用, 可在門診施打,住院施打主要是健保不給付而住院等語(原 審卷第351頁諮詢顧問意見書)。 ㈧、經原審函詢臺中榮總,該院回覆:⒈病人(即被上訴人)於11 2年7月1至同年月2日、112年7月22至同年月23日、112年8月 19至同年月20日住院進行免疫藥物Keytruda輸注,除免疫藥 物本身,亦輸注前置抗過敏藥物與胺基酸營養補充劑。用途 為:①維持肝臟功能正常。②作為抗氧化劑。③作為解毒劑。④ 降低化學療法劑或放射線治療的副作用。⑤抑制黑色素沈著 。⒉免疫藥物Keytruda常見副作用為蕁麻疹(11-28%)、高 膽固醇血症(20%)、高血糖(40-48%)、高三酸甘油脂血 症(23-25%)、白蛋白低下(32-34%)、鈉離子低下(10-3 8%)、便秘(15-51%)、食慾不振(16-31%)、腹瀉(14-3 7%)、噁心(13-68%)、肝指數上升(20-24%)、關節疼痛 (10-18%)、骨骼肌疼痛(21-32%)、咳嗽(15-24%)、呼 吸困難(11-39%)、疲倦(20-71%),因上述原因,病人住 院監測是否有藥物造成的副作用。⒊Keytruda藥物輸注時間 需30分鐘以上,視病人情況調整。此病人(即被上訴人)治 療期間曾出現乾眼症、疲倦、皮膚炎等反應,如出現副作用 應立即給予症狀治療,觀察時間視症狀緩解狀況而定。藥物 輸注反應並非每次皆相同,加上病人B型肝炎表面抗體與核 心抗體皆為陽性(表示過去曾受B肝病毒感染),在臨床上 應更為謹慎。如在門診接受輸注,因護理人力較住院為少, 如出現副作用,亦較難即時監測並開立相對應藥物,故住院 接受治療為更適切的選擇等語(原審卷第389、390頁)。    ㈨、兩造所提證物形式上均為真正。 二、兩造爭執事項:   被上訴人依兩造系爭附約請求上訴人給付系爭保險金是否有 理由?即上訴人抗辯被上訴人之住院不符合系爭附約之定義 ,其得拒絕理賠,是否有理由? 伍、本院之判斷: 一、上訴人雖辯稱被上訴人之系爭住院不符合系爭附約第2條第9 款所約定「住院」之定義,其得拒絕給付系爭保險金等語。 惟查: ㈠、系爭附約第2條第9款約定:「住院」係指被保險人經醫師診 斷其疾病或傷害必須入住醫院,且正式辦理住院手續並確實 在醫院接受診療者。但不包含全民健康保險法第51條所稱之 日間住院及精神衛生法第35條所稱之日間留院(原審卷第37 頁)。而被上訴人於系爭附約有效期間之112年7月1至同年 月2日、112年7月22至同年月23日、112年8月19至同年月20 日,因系爭疾病在臺中榮總正式辦理住院手續並確實在該院 接受接受化學及免疫藥物治療;上開住院並非全民健康保險 法第51條所稱之日間住院及精神衛生法第35條所稱之日間留 院(修正後條文為第20條第1項第4款「日間照護。」),業 據前述。則上訴人主張被上訴人之上開住院不符合系爭附約 第2條第9款所約定「住院」之定義,客觀上與上開約定之文 義不符,已無可採。 ㈡、上訴人雖以本件保險爭議事件,曾經金評中心委請諮詢顧問 提供專業意見認:原則上免疫治療較無副作用,可在門診施 打,住院施打主要是健保不給付而住院等語(原審卷第351 頁諮詢顧問意見書);並評議決定:本中心就申請人(按即 被上訴人)之請求尚難為有利申請人之認定,據以主張系爭 住院不符合系爭附約第2條第9款所約定「住院」之定義等語 。然經原審函詢臺中榮總結果,該院參酌被上訴人B型肝炎 表面抗體與核心抗體皆為陽性之病史、Keytruda藥物輸注所 需時間、可能發生之副作用,以及該院人力之配置等一切情 狀綜合判斷,認定被上訴人住院接受治療為更適切之處置方 式,有該院113年8月16日回函在卷可按(原審卷第389-390 頁)。而按醫師非親自診察,不得施行治療、開給方劑或交 付診斷書,醫師法第11條第1項前段定有明文。查進行上開 判斷之醫師為被上訴人之主治醫師,係親自、當面對被上訴 人進行診療,對於被上訴人之疾病歷程、對於藥物之反應, 自是可以透過當面觀察、問診加以瞭解,其所為之判斷,自 較切合被上訴人之實際情狀。本院另酌以金評中心委請之諮 詢顧問雖出具上開意見,然該意見僅係以書面病歷資料為依 據,並未實際、當面檢視被上訴人病況,實際進行診斷,亦 未揭示其醫療專業背景,以供審認;復經原審函詢財團法人 金融消費評議中心,該中心函覆其僅就兩造提供之相關病歷 資料,委請諮詢顧問提供專業意見,不就特定評議案件揭露 諮詢顧問資料等語(原審卷第391-393頁)。況上開顧問意 見,亦未否認臺中榮總就被上訴人系爭疾病施打該藥物之必 要性,而該藥物之費用佔系爭保險金9成以上,是自難以上 開顧問意見及基於該顧問意見所為金評中心之決定,逕認上 訴人之上開抗辯為可採信。又金評中心已函覆其不就特定評 議案件揭露諮詢顧問資料,則上訴人聲請本院再函詢金評中 心上開諮詢顧問,是否與原主治醫師有相同專業?自無必要 。 二、被上訴人於系爭附約期間在臺中榮總住院接受診療,係經醫 師診斷認其疾病必須入住醫院,並正式辦理住院手續在該院 接受診療,應認符合系爭附約第2條第9款約定之要件,業經 本院認定如前。又本件若認被上訴人之主張有理由,被上訴 人所得請領之保險金數額為20萬8,755元、利息起算日為112 年9月20日,為兩造所不爭執。則被上訴人依系爭附約第4、 22條約定,請求上訴人給付系爭保險金及其遲延利息,當屬 有據。 三、綜上所述,上訴人之抗辯並無可採。從而,被上訴人依系爭 附約第4、22條約定,請求上訴人給付20萬8,755元,及自11 2年9月20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百分之10計算之利息 ,為有理由,應予准許。原審所為判決,於法並無違誤。上 訴意旨指摘原判決不當,求予廢棄改判,為無理由,應駁回 其上訴。 陸、本件事證已臻明確,兩造其餘之攻擊或防禦方法及所用之證   據,經本院斟酌後,認為均不足以影響本判決之結果,爰不   逐一論列。上訴人另聲請本院送請國立成功大學醫學院附設 醫院或醫療財團法人辜公亮基金會和信治癌中心醫院詢問其 所擬疑問(本院卷第43-44頁),亦核無必要,均附此敘明 。 柒、據上論結,本件上訴為無理由,爰判決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6  日          民事第三庭 審判長法 官 洪榮謙                   法 官 謝舒萍                   法 官 洪堯讚 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本件不得上訴。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6  日                   書記官 李盈萩

2025-02-26

CHDV-113-保險簡上-2-20250226-1

臺灣彰化地方法院

損害賠償

臺灣彰化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訴字第126號 原 告① 林德銘 ② 林伯謙 ③ 林姿伶 ④ 林佩蓉 共 同 訴訟代理人 林佳蓉 被 告①民大建設有限公司 被 告②兼上一人 法定代理人 楊明源 被 告③ 佳煒營造有限公司 被 告④兼上 一 人 法定代理人 賴淑彩 被 告⑤ 賴清民 ⑥ 王韋傑 ⑦ 張文清 共 同 訴訟代理人 施廷勳律師 複代 理 人 張幸茵律師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損害賠償事件,上當事人間損害賠償事件,本 院裁定如下:   主  文 本件因原告撤回起訴,應再開言詞辯論。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1  日              民事第三庭法 官 洪堯讚 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本件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1  日                   書記官 李盈萩

2025-02-21

CHDV-113-訴-126-20250221-1

臺灣彰化地方法院

給付款項

臺灣彰化地方法院民事判決 113年度訴字第1139號 原 告 董梓祥 訴訟代理人 賴頡律師 被 告 董梓華 訴訟代理人 邱垂勳律師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給付款項事件,本院於民國114年1月21日言詞 辯論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原告之訴及假執行之聲請均駁回。 訴訟費用由原告負擔。   事實及理由 甲、程序方面:   按訴狀送達後,原告不得將原訴變更或追加他訴,但擴張或 減縮應受判決事項之聲明者,不在此限,民事訴訟法第255 條第1項第3款定有明文。原告起訴時原聲明第一項請求「被 告應給付原告新臺幣(下同)190萬7,500元,及自民國113 年9月20日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百分之5計算之利息」,嗣 於113年11月26日以言詞變更利息起算日為113年9月21日( 本院卷第47頁),核屬減縮應受判決事項之聲明,揆諸上開 規定,應予准許。 乙、實體方面: 壹、原告主張: 一、兩造為兄弟,共同經營董氏牧場,兩造因故於113年9月11日 透過通訊軟體LINE為對話(下稱系爭對話)達成協議,約定 被告應於113年9月20日前給付原告「共同經營之盈餘的1/2 」、「投入經營買鴨隻成本的1/2」等款項共計190萬7,500 元(下稱系爭款項、系爭協議)。惟被告迄今均置之不理未 依約履行,爰依系爭協議請求被告給付系爭款項等語。 二、並聲明: ㈠、被告應給付原告190萬7,500元,及自113年9月21日起至清償 日止,按年息百分之5計算之利息。 ㈡、願供擔保,請准宣告假執行。 貳、被告答辯: 一、董氏牧場實為訴外人即兩造母親陳貞文所創設經營,兩造均 未出資,僅為協助母親經營之員工,原告並每月領取薪資約 6萬餘元。兩造之所以為系爭對話乃因原告自108年起即多次 要求提高薪資條件,並於113年9月8日再度要求提高薪資未 果後,即不上班,放任牧場不管,嗣後逕自提出要分牧場的 營運週轉金,並於系爭對話中表示「我們既然拆夥了,不再 是股東了」等語,使被告誤認兩造有協助母親經營之事實, 即享有董氏牧場之股權;且被告前因壓力問題服用抗憂鬱藥 物,故在服用藥物後狀態不佳之情況下回覆原告系爭對話。 實則兩造僅為董氏牧場之員工,原告並無請求分配系爭款項 之權利,如認系爭對話具有協議性質,被告已依民法第88條 規定,撤銷該對話之意思表示,故原告依系爭對話請求被告 給付系爭款項並無理由等語。 二、答辯聲明: ㈠、原告之訴及其假執行之聲請均駁回。 ㈡、如受不利判決,願供擔保請准宣告免為假執行。 參、兩造經本院整理及簡化爭點,結果如下(本院卷第49頁,本 院依判決格式調整文字): 一、兩造不爭執事項(此部分並有相關證據資料在卷可稽,堪信 屬實): ㈠、兩造為兄弟。 ㈡、原證1LINE對話紀錄(本院卷第15-17頁)為兩造之對話(但 被告辯稱是服用抗憂鬱藥後狀態不佳的回覆)。 ㈢、兩造所提證物形式上均為真正。 二、兩造爭執事項: ㈠、原告依原證1(即系爭對話)請求被告給付190萬7,500元本息 ,是否有理由?   肆、本院之判斷: 一、除上開兩造不爭執事項外,董氏牧場為兩造母親陳貞文出資 設立,兩造並無出資,且董氏牧場之登記負責人為陳貞文並 非兩造,有董氏牧場之畜牧場登記證書在卷可稽(本院卷第 75頁);復經證人陳貞文於本院審理中到庭證述:董氏牧場 為其個人出資設立,兩造並無出資,伊係支付兩造薪資請原 告幫忙負責現場經營,請被告幫忙聯繫業務等語綦詳(本院 卷第82頁),並有陳貞文提出其資金來源之彰化縣大城鄉農 會貸款繳納明細在卷可稽(本院卷第123-133頁),兩造對 此亦不爭執,亦堪信屬實。 二、原告主張兩造以系爭對話達成系爭協議,其得據以請求被告 給付系爭款項等語。被告則否認原告得依系爭對話對其請求 系爭款項,並以前詞置辯。經查,觀之系爭對話,原告係先 表示「我們既然拆夥了,不在(按應為再之誤載)是股東了 ,董氏畜牧場9月份開始獲利營運屬於你董梓華,我跟你這 五年來的獲利結算到2024年8月底……,所以共0000000元,這 是我勞動五年來鴨場的獲益收入,因我們是共同股東一人一 半的收益俗稱周轉金,也是這五年累積來的金額,……這些錢 是五年累積下來的金額,本該要分潤,但你說鴨場需要週轉 金,現在我退出了,請把我的部分還給我」等語,被告覆稱 「可以」;原告繼稱「15號以前,然後還有我9月八天的薪 水」,被告覆稱「0000000含你八天的薪水我9/20號前會轉 給你」(原證1,本院卷第15-17頁)。顯然兩造系爭對話之 主要目的乃就董氏牧場五年來之獲利盈餘及現在營運週轉金 為分潤拆分。然而董氏牧場並非兩造所有,實為兩造母親陳 貞文出資設立,兩造並無出資,兩造僅係由陳貞文支付薪資 協助董氏牧場之營運,業據前述;且原告亦未具體主張其自 行支出之金錢明細並提出對應證據,顯然兩造本無權利以系 爭對話私下就董氏牧場五年來的獲利盈餘及現在營運週轉金 為分潤拆分。再原告曾具狀表示對於被告主張董氏牧場負責 人為陳貞文不爭執(本院卷第51頁),嗣後雖翻異爭執主張 董氏牧場為兩造所經營,其亦為董氏牧場之所有人等語,並 於言詞辯論終結後以114年1月24日民事準備(二)狀補提所 謂公證書影本為證(按並無記載簽立日期),而觀之其上第 1點前段記載「董梓祥目前為董氏畜牧場員工自2023年9月開 始薪水為65000元」;第4點雖記載「土地及興建之地上物鴨 舍部分,董氏畜牧場負責人陳貞文願放棄權利,將來買賣依 買賣銷售價格,由董梓華跟董梓祥各取二分之一」,然其下 另特別備註「債務未還清不得出售鴨舍,也不能用變賣鴨舍 方式償還債務」;文末並記載「契約自簽約公證日起生效」 。則縱認原告所補提之上開公證書為真正,原告並未證明業 經公證生效及債務業已還清;且稽其文義,原告亦無從以該 公證書擅自摒除陳貞文之權利,主張董氏牧場為其與被告所 合夥經營,其二人得不經陳貞文同意,私下以系爭對話就董 氏牧場五年來的獲利盈餘及現在營運週轉金為分潤拆分。 三、按意思表示之內容有錯誤,或表意人若知其事情即不為意思 表示者,表意人得將其意思表示撤銷之。但以其錯誤或不知 事情,非由表意人自己之過失者為限;當事人之資格或物之 性質,若交易上認為重要者,其錯誤,視為意思表示內容之 錯誤,民法第88條定有明文。且若從社會經濟而言,在交易 上認為重要者,各該錯誤即等同誤認人或物之同一性,同條 第2項乃就此設有「其錯誤,視為意思表示內容之錯誤」之 規定,以資兼顧。是以當事人之資格或物之性質,在交易上 認為重要而有錯誤,倘當事人主觀上知其情事,即不為意思 表示,而依一般客觀上之判斷,亦係如此者,當視同其表示 內容之錯誤,蓋其資格或性質,既在交易上認為重要,而其 錯誤在主、客觀上俱為嚴重,則通常可認其資格或性質為法 律行為之基礎,並應為相對人所明知或可得而知。於此情形 ,該錯誤之表意人自非不得依該條第2項規定將其意思表示 撤銷之,始不失該條項規範之真諦(最高法院98年度台上字 第1469號民事判決意旨參照)。查董氏牧場並非兩造合夥經 營,實為兩造母親陳貞文所有,兩造本無權利私下以系爭對 話就屬於陳貞文所有之董氏牧場五年來的獲利盈餘及現在營 運週轉金為分潤拆分,業據前述。則被告辯稱原告本無請求 分配系爭款項之權利,如認系爭對話具有協議性質,被告亦 得依民法第88條規定,撤銷該對話之意思表示,當可採信。 原告以被告於達成系爭協議時,已明知當事人為原告,並未 對原告之資格有何爭執,雙方亦未商議當事人之資格條件, 故被告對於原告之資格並無誤認,且原告之資格交易上亦非 屬重要,被告與原告達成系爭協議,顯然欠缺處理自己事務 之注意義務而有具體輕過失等語,主張被告不得撤銷該對話 意思表示,並執系爭對話據以請求被告給付系爭款項,要屬 無據。 伍、綜上所述,原告依兩造間系爭對話,請求被告給付190萬7,5 00元,及自113年9月21日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百分之5計 算之利息,為無理由,不應准許。又原告之訴既經駁回,其 假執行之聲請亦失所附麗,應併予駁回。 陸、本件事證已臻明確,兩造其餘之攻擊或防禦方法及所用之證 據,經本院審酌後,認為均不足以影響本判決之結果,爰不 逐一論列。 柒、訴訟費用負擔之依據:民事訴訟法第78條。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0  日          民事第三庭  法 官 洪堯讚  一、上為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二、如不服本判決,應於判決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 (須按他造當事人之人數附繕本),如委任律師提起上訴者 ,應一併繳納上訴審裁判費。 三、提起上訴,應以上訴狀表明㈠對於第一審判決不服之程度, 及應如何廢棄或變更之聲明,㈡上訴理由(民事訴訟法第441 條第1項第3款、第4款),提出於第一審法院。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0  日                 書記官 李盈萩

2025-02-20

CHDV-113-訴-1139-20250220-2

本網站部分內容為 AI 生成,僅供參考。請勿將其視為法律建議。

聯絡我們:[email protected]

© 2025 Know9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