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童秉三

共找到 171 筆結果(第 11-20 筆)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

損害賠償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訴字第3087號 上 訴 人 徐嘉吟 上列上訴人與被上訴人林岳維間請求侵權行為損害賠償事件,上 訴人提起上訴到院,查本件訴訟標的金額為新臺幣(下同)90萬 元,應徵第二審裁判費17,850元未據上訴人繳納,茲依民事訴訟 法第442條第2項規定,限該上訴人於收受本裁定後5日內如數向 本院繳納,毋得延誤,逾期即駁回其上訴,特此裁定。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4 日 民事第三庭 法 官 蔡嘉裕 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4 日 書記官 童秉三

2025-03-24

TCDV-113-訴-3087-20250324-2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

清償債務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補字第656號 原 告 泰誼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蔡明女 上列原告因請求清償債務事件,曾聲請對被告鼎新盛鋼品有限公 司發支付命令,惟被告已於法定期間內對支付命令提出異議,應 以支付命令之聲請視為起訴。查本件訴訟標的金額為新臺幣(下 同)1,051,784元,應繳裁判費13,902元,扣除前繳支付命令裁 判費500元外,尚應補繳13,402元。茲依民事訴訟法第249條第1 項但書之規定,限原告於本裁定送達後5日內補繳,逾期不繳, 即駁回其訴,特此裁定。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1 日 民事第三庭 法 官 蔡嘉裕 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1 日 書記官 童秉三

2025-03-21

TCDV-114-補-656-20250321-1

簡上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

侵權行為損害賠償(交通)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民事判決 113年度簡上字第666號 上 訴 人 賴勇霖 被 上訴 人 王杏方 訴訟代理人 唐瑄彤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侵權行為損害賠償(交通)事件,上訴人對於 中華民國113年10月7日本院臺中簡易庭113年度中簡字第2654號 第一審簡易判決提起上訴,本院於114年3月7日言詞辯論終結, 判決如下:   主 文 上訴駁回。 第二審訴訟費用由上訴人負擔。   事實及理由 一、上訴人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場(亦未於準備程序到場),核 無民事訴訟法第386條所列各款情形,爰依被上訴人聲請, 由其一造辯論而為判決。 二、按「判決書內應記載之事實,得引用第一審判決。當事人提 出新攻擊或防禦方法者,應併記載之。判決書內應記載之理 由,如第二審關於攻擊或防禦方法之意見及法律上之意見與 第一審判決相同者,得引用之;如有不同者,應另行記載。 關於當事人提出新攻擊或防禦方法之意見,應併記載之。」 民事訴訟法第454條定有明文。依同法第436條之1第3項規定 對於簡易程序第一審裁判之上訴,準用上開規定。本判決除 未據上訴部分,及關於當事人提出新攻擊或防禦方法之意見 如後述外,就其餘事實及理由、關於攻擊或防禦方法之意見 及法律上之意見,與原審判決相同,先引用之。 三、依上訴人民事上訴狀所載上訴理由:「①該車非全新車,維 修需以折舊計算;②損壞程度不至於更換整片門板,舊門板 尚有許多未損壞零件可延續使用為何要換新?③車子維修好 汽車美容為何要算我方的?汽車美容並非維修必要行為;④ 代步車租賃地點與住處相差甚遠,發票開立時間與租車時間 無法相對應,及實際上網查租賃金額有異議」云云。並上訴 聲明:原判決不利於上訴人部分廢棄。惟查: (一)核前揭上訴理由①②所示部分,無非爭執汽車維修方法及其 費用,但本件原告即被上訴人並未求償汽車維修費用,原 判決未涉及此部分,故上訴人就此未經原審判決部分,顯 無上訴利益,而欠缺權利保護必要。 (二)核前揭上訴理由③所示部分,本件原告即被上訴人雖然有 求償汽車美容費用,但業經原審判決駁回之,故上訴人就 此經原審判決上訴人勝訴部分,亦顯無上訴利益,而欠缺 權利保護必要。 (三)核前揭上訴理由④所示部分,乃爭執本件原告即被上訴人 求償租車代步費新臺幣(下同)36,000元,並經原審判決 准許部分,惟上訴人僅空泛指摘,並未具體說明其論據或 提出任何佐證,尚不足以動搖被上訴人既有之舉證,參照 證據優勢原則,應仍維持有利於被上訴人之認定。 四、綜上所述,被上訴人依侵權行為之法律關係,請求上訴人給 付222,000元部分,為有理由,應予准許(其餘部分經原審 判決駁回未據上訴已告確定,並非本院審理範圍)。原審就 此部分判命上訴人如數給付,並依職權宣告假執行,於法並 無不合。上訴意旨指摘原判決此部分不當,求予廢棄改判, 為無理由,應予駁回其上訴。 五、本件事證已臻明確,兩造其餘之攻擊、防禦方法,核與判決 結果不生影響,無庸逐一論列,併此敘明。 六、訴訟費用負擔之依據:民事訴訟法第78條。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1  日          民事第三庭  審判長法 官 唐敏寶                    法 官 李婉玉                    法 官 蔡嘉裕 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不得上訴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1  日                    書記官 童秉三

2025-03-21

TCDV-113-簡上-666-20250321-1

簡上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

返還土地等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民事判決 113年度簡上字第487號 上訴人即附 帶被上訴人 韓翊菲 訴訟代理人 張志隆律師 上 訴 人 即追加被告 徐桂森 被上訴人即 附帶上訴人 即追加原告 國軍退除役官兵輔導委員會武陵農場 法定代理人 羅籯洋 訴訟代理人 許博堯律師 複 代理 人 陳玲君律師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返還土地等事件,上訴人對於中華民國113年6 月7日本院豐原簡易庭112年度豐簡字第440號第一審簡易判決提 起上訴,被上訴人並為附帶上訴、於第二審為訴之追加,本院於 114年3月7日言詞辯論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一、上訴駁回。 二、原判決關於駁回附帶上訴人後開第三項之訴部分,暨該部分 訴訟費用之裁判廢棄。 三、前項廢棄部分,(一)附帶被上訴人應將坐落臺中市○○區○○ 段0000地號如附圖所示符號1106⑴面積264平方公尺、符號11 06⑵面積4,511平方公尺其中超過原判決主文第一項後段3,66 4平方公尺之土地返還附帶上訴人;(二)附帶被上訴人自 民國112年5月15日起至返還上開土地之日止,應按月給付附 帶上訴人新臺幣93元。 四、追加被告應將坐落臺中市○○區○○段0000地號如附圖所示符號 1106⑴面積264平方公尺、符號1106⑵面積4,511平方公尺之土 地返還追加原告。 五、第一(除確定部分外)、二審訴訟費用由上訴人韓翊菲、徐 桂森上訴部分各自負擔,附帶上訴訴訟費用由附帶被上訴人 負擔,追加之訴訴訟費用由追加被告負擔。   事實及理由 壹、程序方面 一、債權人以各連帶債務人為共同被告提起給付之訴,以被告一 人提出非基於其個人關係之抗辯,而經法院認為有理由者為 限,始得適用民事訴訟法第56條第1項之規定(最高法院41 年台抗字第10號判例要旨參照)。上訴人即附帶被上訴人韓 翊菲(下稱韓翊菲)對原審判決命其與曾阿月之其餘繼承人 即傅育女、傅明燿、傅銘勝返還3,664平方公尺土地,及按 月連帶給付新臺幣(下同)305元部分,基於非個人關係之 抗辯(詳後述),提起上訴,業經本院判決確定為無理由。 基此,上訴人韓翊菲之上訴效力,不及於傅育女、傅明燿、 傅銘勝(從而韓翊菲上訴聲明由本院逕予文字修正),合先 敘明。 二、按被上訴人於言詞辯論終結前,得為附帶上訴,民事訴訟法 第460條第1項前段定有明文。本件被上訴人對上訴人韓翊菲 為附帶上訴,經核無不合,自非不得為之。另按上訴經撤回 或因不合法而被駁回者,附帶上訴失其效力;但附帶上訴備 上訴之要件者,視為獨立之上訴,民事訴訟法第461條亦有 明文。本件被上訴人於上訴期滿後,對傅育女、傅明燿、傅 銘勝為附帶上訴,不備獨立上訴之要件,又最終因上訴人韓 翊菲之上訴效力不及於傅育女、傅明燿、傅銘勝,參照上開 規定,應解釋為被上訴人對傅育女、傅明燿、傅銘勝之附帶 上訴失其效力(從而附帶上訴聲明由本院逕予文字修正), 附此敘明。 三、按在第二審為訴之變更或追加,非經他造同意,不得為之, 但請求之基礎事實同一者、擴張或減縮應受判決事項之聲明 者,不在此限,民事訴訟法第446條第1項但書、第255條第1 項第2、3款分別定有明文;對於簡易程序之上訴程序,準用 以上規定,復為同法第436條之1第3項所明定。本件原告依 民法第767條第1項,於原審聲明被告徐桂森應將坐落臺中市 ○○區○○段0000地號如附圖所示符號1106⑴面積264平方公尺、 符號1106⑵面積4,511平方公尺之菜園移除,卻漏未訴請被告 徐桂森返還該土地,於本院再訴請被告徐桂森返還該土地, 係本於同一基礎事實,擴張應受判決事項之聲明,其所為訴 之追加,自非不得為之。 四、上訴人即追加被告徐桂森(下稱徐桂森)未於言詞辯論期日 到場,核無民事訴訟法第386條所列各款情形,爰依被上訴 人即附帶上訴人即追加原告國軍退除役官兵輔導委員會武陵 農場(下稱武陵農場)之聲請,由其一造辯論而為判決。 貳、實體方面 一、武陵農場主張:武陵農場所管理國有坐落臺中市○○區○○段00 00地號如附圖所示符號1106⑴面積264平方公尺、符號1106⑵ 面積4,511平方公尺土地(合稱系爭土地)為徐桂森直接占 有,作為菜園;韓翊菲、傅育女、傅明燿、傅銘勝為間接占 有人。徐桂森稱伊係向韓翊菲承租系爭土地;另因韓翊菲、 傅育女、傅明燿、傅銘勝為曾阿月之繼承人,武陵農場方將 傅育女、傅明燿、傅銘勝列為被告。查曾阿月生前與武陵農 場就系爭土地其中3,664平方公尺(但無法指出其實際範圍 )成立借貸契約,曾阿月於110年5月4日死亡,武陵農場依 該借貸契約第10條第5項之約定,於111年9月5日向曾阿月全 體繼承人終止借貸契約。該借貸契約既經終止,曾阿月之繼 承人即韓翊菲、傅育女、傅明燿、傅銘勝即不具占有權源, 韓翊菲又將其無權占有之系爭土地出租交付徐桂森,亦缺乏 權源,爰依民法第767條第1項前中段規定,訴請徐桂森將系 爭土地之菜園移除,並訴請徐桂森、韓翊菲、傅育女、傅明 燿、傅銘勝將系爭土地返還武陵農場。倘認無權占有關係無 法繼承,且將系爭土地出租予徐桂森之人僅有韓翊菲,至傅 育女、傅明燿、傅銘勝並未參與出租,而駁回武陵農場就傅 育女、傅明燿、傅銘勝返還土地及不當得利之請求,武陵農 場對此亦無異議。又依106年4月25日修正前各機關經管國有 公用被占用不動產處理原則第7點第1項規定,土地每年使用 費以申報地價乘以5%計算,系爭土地每月不當得利為398元 (申報地價20元/㎡×面積合計4,775㎡×5%÷12個月≒398元), 爰依民法第179條規定,訴請韓翊菲、傅育女、傅明燿、傅 銘勝自112年5月15日起至返還上開土地之日止,按月連帶給 付武陵農場398元等語。並陳明願供擔保請准宣告假執行。 經原審判決徐桂森將系爭土地之菜園移除,韓翊菲、傅育女 、傅明燿、傅銘勝應將其中3,664平方公尺返還武陵農場, 韓翊菲、傅育女、傅明燿、傅銘勝自112年5月15日起至返還 上開土地之日止,應按月連帶給付武陵農場305元,並依職 權宣告假執行。於本院就韓翊菲、徐桂森之上訴均答辯聲明 :上訴駁回。附帶上訴聲明:(一)原判決關於駁回武陵農 場後開之訴部分廢棄;(二)前項廢棄部分,韓翊菲應將系 爭土地其中超過3,664平方公尺部分返還武陵農場;韓翊菲 自112年5月15日起至返還上開土地之日止,應按月給付武陵 農場93元。並就追加之訴聲明:徐桂森應將系爭土地返還武 陵農場。 二、韓翊菲則以:曾阿月於106年出租土地予徐桂森,出租土地 面積未超過武陵農場所貸與3,664平方公尺部分,系爭土地 面積合計4,775平方公尺,大於曾阿月出租範圍,武陵農場 請求韓翊菲返還非曾阿月出租範圍土地,顯無理由。至武陵 農場主張徐桂森逾上開使用借貸面積部分為韓翊菲無權占有 後再出租予徐桂森,請武陵農場舉證。況韓翊菲並非土地之 直接占有人,武陵農場不得請求其交還土地。而韓翊菲取得 租金係來自於與徐桂森間之合法有效租賃契約,亦非無法律 上原因。原審判決並未載明韓翊菲(以及傅育女、傅明燿、 傅銘勝)應返還之3,664平方公尺在如附圖所示符號1106⑵面 積4,511平方公尺其中何處,致給付之範圍不能明確,自於 法有違等語,資為抗辯。上訴聲明:(一)原判決不利於韓 翊菲部分廢棄;(二)上開廢棄部分,武陵農場在第一審之 訴及假執行之聲請均駁回。就附帶上訴則答辯聲明:附帶上 訴駁回。 三、徐桂森於本院準備程序及言詞辯論期日均未到場,依其民事 上訴狀則以:系爭土地乃徐桂森於106年1月1日向曾阿月承 租,曾阿月於110年5月4日死亡,徐桂森繼續向韓翊菲承租 系爭土地,徐桂森並非無據在系爭土地種植農作物,徐桂森 若租約屆期或不再種植農作物時,理應依約將系爭土地返還 韓翊菲才是,原審判決實令徐桂森不解等語,資為抗辯。並 上訴聲明:(一)原判決廢棄;(二)上開廢棄部分,武陵 農場在第一審之訴及假執行之聲請均駁回。就追加之訴並未 作何聲明或陳述。 四、兩造不爭執之事實: (一)武陵農場所管理坐落臺中市○○區○○段0000地號如附圖所示 符號1106⑴面積264平方公尺、符號1106⑵面積4,511平方公 尺國有土地(合稱系爭土地)合計4,775平方公尺現況為 徐桂森直接占有作為菜園。 (二)查曾阿月生前與武陵農場就系爭土地其中3,664平方公尺 (但無法指出其實際範圍)成立借貸契約,曾阿月於110 年5月4日死亡,武陵農場依該借貸契約第10條第5項之約 定,於111年9月5日向曾阿月全體繼承人終止借貸契約, 該借貸契約即終止。   (三)系爭土地之一部或全部乃徐桂森於106年1月1日向曾阿月 承租,曾阿月於110年5月4日死亡,徐桂森繼續向韓翊菲 承租系爭土地之一部或全部(韓翊菲主張出租土地面積未 超過武陵農場所貸與3,664平方公尺部分,徐桂森則主張 是全部)。 五、得心證之理由: (一)經查,系爭土地係經原審於112年10月20日會同徐桂森、 韓翊菲、傅育女、武陵農場之承辦人即訴訟代理人易娪君 與臺中市東勢地政事務所之測量人員,就徐桂森占用範圍 標繪其位置及面積,在場人均無異議,有勘驗筆錄、報到 單、委任狀及現場照片可參(見原審卷第211至222頁)暨 複丈成果圖即附圖可憑。並經徐桂森於原審113年2月23日 言詞辯論時,到庭表示:「(請庭上詢問被告徐桂森,他 目前耕作面積是由韓翊菲提供)韓翊菲交給我時,就是這 樣。(被告徐桂森所述的意思,是指本院到現場勘驗時, 在場人情況下所指出現場使用狀況,而由地政人員測量的 現狀,就是被告徐桂森依照被告韓翊菲出租的情形而實際 使用之面積,是否如此?)對啊。」等語明確(見原審卷 第262頁)。參以韓翊菲當初對此並未加爭執,乃其後始 爭執及此,復未能具體指明其出租土地之邊界與系爭土地 究竟有何差異,自難採信韓翊菲就此所辯。按占用國土或 出租他人之物者,所在多有,不論韓翊菲或先前曾阿月將 土地出租予徐桂森時,實際上出租交付之土地均未必僅限 武陵農場所貸與之3,664平方公尺部分。設若韓翊菲出租 交付之土地小於系爭土地,自應由韓翊菲於前揭原審會同 勘測時,當場指出其出租交付之土地邊界,與系爭土地之 範圍有何不同,始符合舉證責任分配之公平原則,韓翊菲 捨此不為,事後爭執,無非拖延訴訟,自應承擔其所主張 事實真偽不明之不利益。從而系爭土地全部是徐桂森向韓 翊菲承租之範圍,即堪認定。至韓翊菲上訴時聲請本院再 囑託東勢地政事務所標繪武陵農場配耕3,664平方公尺予 曾阿月之位置,然欠缺可行性及關連性,自無准許之理, 附此敘明。 (二)按「所有人對於無權占有或侵奪其所有物者,得請求返還 之。」「對於妨害其所有權者,得請求除去之。」分別為 民法第767條第1項前段、中段所明定。就本件有關於此之 爭執事項,茲說明如下:    1.按民法第767條所有權物上請求權之相對人,除直接占 有人外,尚包括間接占有人,如貸與人、出租人等(最 高法院87年度台上字第946號判決要旨參照)。對於物 有事實上管領之力者為占有人;又承租人基於租賃關係 對於租賃物為占有者,出租人為間接占有人,此觀民法 第940條、第941條之規定自明。出租人係經由承租人維 持其對物之事實上管領之力,仍係現在占有人。同法第 767條規定所有人對於無權占有其所有物者得請求返還 之,所稱占有不惟指直接占有,即間接占有亦包括在內 (最高法院82年度台上字第1178號判決要旨參照)。查 徐桂森為直接占有人並無爭執。至韓翊菲辯稱其非土地 之直接占有人,武陵農場不得請求其交還土地云云,則 與上揭見解牴觸,而不可取。既已認韓翊菲為系爭土地 之出租人即間接占有人,武陵農場自非不得請求其交還 土地。    2.次按以無權占有為原因,請求返還土地者,占有人對土 地所有權存在之事實無爭執,而僅以非無權占有為抗辯 者,土地所有權人對其土地被無權占有之事實無舉證責 任,占有人自應就其取得占有係有正當權源之事實證明 之(最高法院85年度台上字第1120號判決要旨參照)。 徐桂森主張其在系爭土地種植之正當權源為其向韓翊菲 承租系爭土地云云,但基於債之相對性,徐桂森執其與 韓翊菲間之租賃關係為據,只能對抗韓翊菲,不能對抗 武陵農場。換言之,徐桂森對於武陵農場並無占用系爭 土地之正當權源,即為無權占有無誤。韓翊菲則未提出 任何占用系爭土地之正當權源,亦屬無權占有無疑。    3.既認徐桂森、韓翊菲對於武陵農場均為系爭土地之無權 占有人,而其上之菜園是徐桂森所種植,是武陵農場依 前述物上請求權,訴請徐桂森將系爭土地之菜園移除, 並訴請徐桂森、韓翊菲將系爭土地全部返還武陵農場, 為有理由。準此,即無給付範圍不明確之問題。 (三)按無法律上之原因而受利益,致他人受損害者,應返還其 利益,但依其利益之性質或其他情形不能返還者,應償還 其價額,民法第179條前段、第181條後段定有明文。又無 權占有他人土地,可能獲得相當於租金之利益為社會通常 之觀念(最高法院61年台上字第1695號判例要旨參照)。 就本件有關於此之爭執事項,茲說明如下:    1.武陵農場以韓翊菲無權占有系爭土地應返還不當得利為 由,請求韓翊菲自112年5月15日起至返還系爭土地之日 止,按月給付武陵農場398元(申報地價20元/㎡×面積合 計4,775㎡×5%÷12個月≒398元),於法有據,且金額微薄 (相較於徐桂森給付韓翊菲之租金為每年35萬元,見原 審卷第158頁),自應准許。經原審判決韓翊菲、傅育 女、傅明燿、傅銘勝自112年5月15日起至返還上開土地 之日止,應按月連帶給付武陵農場305元(申報地價20 元/㎡×面積3,664㎡×5%÷12個月≒305元),與上開應准許 部分差額為93元,故武陵農場請求韓翊菲就同一期間再 按月給付93元,亦有理由。    2.韓翊菲辯稱其取得租金係來自於與徐桂森間之合法有效 租賃契約,亦非無法律上原因等語,固非無據。但武陵 農場並非請求韓翊菲給付其向徐桂森收取之租金,而是 請求韓翊菲給付其無權占有系爭土地所受相當於應給付 武陵農場租金之不當得利。換言之,韓翊菲應給付武陵 農場相當於租金之不當得利,與徐桂森依租賃契約給付 韓翊菲之租金,係屬二事,不容張冠李戴。可見韓翊菲 上開所辯,乃混淆視聽,實際上無從對抗武陵農場關於 返還不當得利之請求,附此敘明。 六、綜上所述,武陵農場主張為有理由,韓翊菲、徐桂森所辯均 不足採。從而,武陵農場依民法第767條第1項前中段規定, 訴請徐桂森將系爭土地之菜園移除,韓翊菲將系爭土地返還 武陵農場;又依不當得利之法律關係,訴請韓翊菲自112年5 月15日起至返還上開土地之日止,按月給付武陵農場398元 部分,核屬有據,應予准許(關於傅育女、傅明燿、傅銘勝 部分非本院審理範圍)。原審判命徐桂森將系爭土地之菜園 移除,韓翊菲將系爭土地如附圖所示符號1106⑵面積4,511平 方公尺其中3,664平方公尺返還武陵農場及宣告假執行,及 韓翊菲自112年5月15日起至返還上開土地之日止,應按月給 付武陵農場305元部分,核無違誤,上訴意旨指摘原判決此 部分不當,求予廢棄改判,均為無理由,應駁回其上訴。原 審就武陵農場請求韓翊菲將系爭土地超過3,664平方公尺部 分返還武陵農場,及韓翊菲自112年5月15日起至返還上開土 地之日止,按月給付武陵農場93元部分,為武陵農場敗訴之 判決,自有未洽,武陵農場就此部分提起附帶上訴,指摘原 判決不當,求予廢棄改判,為有理由,爰由本院將原判決此 部分予以廢棄改判如主文第3項所示。另武陵農場依民法第7 67條第1項前段規定,追加請求徐桂森返還系爭土地,為有 理由,自應予准許。 七、本件事證已臻明確,兩造其餘之攻擊、防禦方法,核與判決 結果不生影響,無庸逐一論列,併此敘明。 八、據上論結,本件上訴為無理由,附帶上訴及追加之訴為有理 由,依民事訴訟法第436條之1第3項、第449條第1項、第450 條、第78條,判決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1  日          民事第三庭  審判長法 官 唐敏寶                    法 官 李婉玉                    法 官 蔡嘉裕 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不得上訴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1  日                    書記官 童秉三

2025-03-21

TCDV-113-簡上-487-20250321-2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

拆屋還地等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補字第681號 原 告 財政部國有財產署中區分署 法定代理人 戊○○ 訴訟代理人 林琦勝律師 黃曉薇律師 被 告 信昌砂石行 法定代理人 丁○○ 被 告 信春砂石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乙○○ 丁○○ 己○○ 丙○○○ 甲○○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拆屋還地等事件,原告起訴未據繳納裁判費, 查本件訴訟標的價額於地政機關實測前暫核定為新臺幣(下同) 4,507,037元(明細如附表),應徵第一審裁判費54,267元。茲 依民事訴訟法第249條第1項但書之規定,限原告於收受本裁定送 達5日內補繳,逾期不繳,即駁回其訴,特此裁定。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1 日 民事第三庭 法 官 蔡嘉裕 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裁定關於核定訴訟標的價額部分,得於送達後10日內, 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應繳納抗告裁判費新臺幣1,500 元;其餘 部分,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1 日 書記官 童秉三 附表: 1.標的物價額: 系爭土地公告現值民國114年1月為1,900元/每平方公尺×原告 主張拆除地上物面積約2,301.14平方公尺=4,372,166元。 2.截至起訴前之不當得利金額: ⑴原告請求134,871元。 ⑵原告另請求自114年3月1日起至返還土地之日止,按月給付2, 013元,因本院於114年3月12日收件,未滿1個月,故不予計 入訴訟標的之金額或價額。 3.合計4,507,037元

2025-03-21

TCDV-114-補-681-20250321-1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

塗銷所有權移轉登記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民事判決 113年度訴字第3668號 原 告 裕融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嚴陳莉蓮 訴訟代理人 季佩芃律師 被 告 蕭中岳 蕭盈珏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塗銷所有權移轉登記等事件,本院於中華民國 114年3月4日言詞辯論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被告蕭中岳與被告蕭盈珏間就坐落臺中市○○區○○段000地號土地 應有部分10000分之60及其上同段1001建號建物應有部分2分之1 、同段952建號建物應有部分10000分之60,於民國113年10月22 日以贈與為登記原因所為之債權行為,及民國113年11月26日完 成所有權移轉登記之物權行為,均應予撤銷。 被告蕭盈珏應將前項所有權移轉登記塗銷。 原告其餘之訴駁回。 訴訟費用由被告連帶負擔2分之1,餘由原告負擔。   事實及理由 一、原告主張:原告為被告蕭中岳之債權人,執有本院112年度 司執字第44109號債權憑證(執行名義為本院111年度司票字 第4511號民事裁定),被告蕭中岳欠款餘額新臺幣(下同) 780,927元,及自民國113年3月16日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16% 計算之利息、執行費8,176元、程序費用1,000元。被告間就 如附表1所示不動產,以113年10月22日贈與為登記原因,於 113年11月26日完成所有權移轉登記,屬無償行為,且查無 被告蕭中岳其他財產或所得,而有害及原告債權,爰依民法 第244條第1項規定訴請撤銷上開無償行為,並依同條第4項 前段規定訴請回復原狀。否認被告所辯有交付10萬元對價, 縱有交付10萬元對價,也顯不相當,且被告均知悉害及原告 債權,備位主張依民法第244條第2項規定訴請撤銷上開有償 行為等語。並聲明:(一)被告間就如附表1所示不動產, 於113年10月22日以贈與為登記原因所為之債權行為,及113 年11月26日完成所有權移轉登記之物權行為,均應予撤銷; (二)被告蕭盈珏應將前項所有權移轉登記塗銷。 二、被告蕭中岳則以:貸款金額都不一樣,知道有利息,但利息 不至於到30幾萬元,而且車輛已經被拖走,目前又查扣我們 的房子,不合理,蕭盈珏給我現金10萬元對價,都拿去繳納 欠原告的債務等語,資為抗辯。並聲明:原告之訴駁回。 三、被告蕭盈珏則以:如附表1所示不動產是我們一起買,房子 貸款都是我繳納,所以車輛遭原告拖走、房子被扣押又撤銷 拍賣後,認為相關債權已經結束,所以才去移轉登記,有拿 存在家中的現金10萬元給蕭中岳等語,資為抗辯。並聲明: 原告之訴駁回。 四、得心證之理由: (一)按債務人所為之無償行為,有害及債權者,債權人得聲請 法院撤銷之;債權人聲請法院撤銷時,得並聲請命受益人 回復原狀,為民法第244條第1項、第4項所明定。 (二)原告主張其為被告蕭中岳之債權人,被告蕭中岳欠款餘額 780,927元,及自113年3月16日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16% 計算之利息、執行費8,176元、程序費用1,000元之事實, 業據提出本院112年度司執字第44109號債權憑證影本,上 載明執行名義為本院111年度司票字第4511號民事裁定, 及其本票影本,暨本院113年度司執字第192759號給付票 款強制執行事件執行命令影本,復經本院依職權調取上二 執行事件卷宗審閱無誤,並經當庭提示,兩造均無意見, 堪先認定此節屬實。 (三)原告主張查無被告蕭中岳其他財產或所得之事實,則業據 提出被告蕭中岳112年度綜合所得稅各類所得資料清單, 上載明「查無資料」,及於113年11月19日查詢之全國財 產稅總歸戶財產查詢清單,上載明當時被告蕭中岳名下僅 有坐落臺中市○○區○○段000地號土地應有部分10000分之60 、臺中市○○區○○路000巷0號房屋應有部分2分之1及同巷1 號房屋應有部分10000分之60,互核原告所提出之建物、 土地登記謄本,上二房屋即依序為同段1001建號建物應有 部分2分之1、同段952建號建物應有部分10000分之60。準 此,足認確查無被告蕭中岳其他財產或所得無訛,況且被 告當庭均已自認被告蕭中岳沒有其他財產,則被告蕭中岳 將上列不動產移轉登記與他人,致無任何財產可供債權人 強制執行,自屬有害及債權者。另一方面,併參照本院依 原告聲請向臺中市大里地政事務所調取之土地登記申請書 相關資料,足見被告間以113年10月22日贈與為登記原因 於113年11月26日完成所有權移轉登記之標的物,僅為如 附表1所示不動產之應有部分各2分之1,另2分之1本為被 告蕭盈珏所有,核與被告蕭盈珏所辯「如附表1所示不動 產是我們一起買」之說法相符。至原告以如附表1所示不 動產均係被告間以113年10月22日贈與為登記原因於113年 11月26日完成所有權移轉登記,顯係誤會。 (四)被告間既以113年10月22日贈與為所有權移轉登記原因, 即堪認係無償行為。至被告辯稱有交付現金10萬元為對價 云云,徒託空言,未能舉證以實其說,不足採信。準此, 被告間以113年10月22日贈與為登記原因之債權行為,及 於113年11月26日完成所有權移轉登記之物權行為,均係 無償行為,而有害及原告之債權,充分符合首揭規定,是 原告訴請法院撤銷上開無償行為及回復原狀,核無不合, 即為有理由。 (五)綜上所述,原告依民法第244條第1項、第4項規定,請求 撤銷上開無償行為及命受益人即被告蕭盈珏塗銷其所有權 移轉登記以回復原狀,為有理由,應予准許。就逾此部分 標的物之請求,為無理由,應予駁回。至備位主張部分, 自毋庸審究。 五、本件事證已臻明確,兩造其餘之攻擊、防禦方法,核與判決 結果不生影響,無庸逐一論列,併此敘明。 六、訴訟費用負擔之依據:民事訴訟法第79條、第85條第2項。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0  日          民事第三庭  法 官 蔡嘉裕 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本判決上訴,須於判決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如 委任律師提起上訴者,應一併繳納上訴審裁判費。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0  日                 書記官 童秉三 附表1: 撤銷標的 權利範圍 臺中市○○區○○段0000○號建物 1分之1 臺中市○○區○○段000○號建物 10000分之120 臺中市○○區○○段000地號土地 10000分之120

2025-03-20

TCDV-113-訴-3668-20250320-1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

損害賠償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金字第445號 原 告 郭麗秋 上原告與被告周哲瀚間請求損害賠償事件,原告應於本裁定送達 後5日內,補正下列事項,逾期即駁回其訴,特此裁定。應補正 之事項: 一、補繳第一審裁判費新臺幣(下同)1,500元。本件附帶民事 訴訟係由本院113年度金訴字第1962號刑事庭依刑事訴訟法 第504條第1項規定裁定移送前來。惟依上開刑事判決認定, 本件原告因被告犯罪而受損害之財物,為原告名下臺灣中小 企業銀行帳戶之存摺、提款卡等,逾此範圍之求償,即不符 同法第487條第1項之要件,自非得依同法第504條第2項免納 裁判費之範圍;至受騙匯款10萬元之被害人為江克杰,並非 原告。茲原告請求被告賠償10萬元,自應依其起訴時之收費 標準,徵收第一審裁判費1,500元。又因原告請求被告賠償1 0萬元之原因事實不明,尚難認適用詐欺犯罪危害防制條例 第54條關於暫免繳納之規定,附此敘明。 二、具狀表明原告請求被告賠償10萬元之原因事實。起訴,應以 訴狀表明訴訟標的及其原因事實,提出於法院為之,為民事 訴訟法第244條第1項第2款所明定。原告迄未表明其如何因 被告之行為而受有10萬元之損害,無法特定其訴訟標的。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4 日 民事第三庭 法 官 蔡嘉裕 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4 日 書記官 童秉三

2025-03-14

TCDV-113-金-445-20250314-2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

清償借款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補字第637號 原 告 臺灣中小企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劉佩真 訴訟代理人 林菁惠 上原告因請求清償借款事件,曾聲請對被告游舜圻發支付命令, 惟被告已於法定期間內對支付命令提出異議,應以支付命令之聲 請視為起訴。查本件訴訟標的金額為新臺幣(下同)2,705,192 元(詳如附表,以一訴附帶請求其起訴後之孳息、損害賠償、違 約金或費用者,不併算其價額,故利息僅計算至起訴前一日), 應繳裁判費33,207元,扣除前繳支付命令裁判費500元外,尚應 補繳32,707元。茲依民事訴訟法第249條第1項但書之規定,限原 告於收受本裁定送達5日內補繳,逾期不繳,即駁回其訴,特此 裁定。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4 日 民事第三庭 法 官 蔡嘉裕 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4 日 書記官 童秉三

2025-03-14

TCDV-114-補-637-20250314-1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

損害賠償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民事判決 114年度金字第24號 原 告 劉敏屏 訴訟代理人 廖珮妘 被 告 林昱翰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損害賠償事件,由刑事庭移送前來,本院於中 華民國114年2月25日言詞辯論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被告應給付原告新臺幣150萬4383元,及自民國113年8月21日起 至清償日止,按年息5%計算之利息。 原告其餘之訴駁回。 訴訟費用由原告負擔。 本判決於原告以新臺幣15萬元供擔保後,得假執行。 原告其餘假執行之聲請駁回。   事實及理由 壹、程序部分 一、本件係原告於刑事訴訟程序附帶提起民事訴訟,並聲明被告 應給付原告新臺幣(下同)168萬元本息,且陳明願供擔保 請准宣告假執行,由刑事庭移送前來。惟刑事判決認定被告 犯罪致原告受損害150萬4383元部分之附帶民事訴訟,始得 免納裁判費,至原告就差額以慰撫金請求17萬5617元部分之 附帶民事訴訟不合法,須依起訴時之收費標準,補繳第一審 裁判費1880元。又因原告主張被告為三人以上共同犯詐欺罪 亦即刑法第339條之4第1項第2款之罪,依詐欺犯罪危害防制 條例第54條第1項之規定,暫免繳納,合先敘明。 二、被告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場(因具狀表明無意願被提解到庭 而免予提解),核無民事訴訟法第386條所列各款情形,爰 依原告聲請,由其一造辯論而為判決。 貳、實體部分 一、原告主張:被告可預見將他人匯入其金融帳戶內之來路不明 款項,再轉匯至其他金融帳戶之行為,極可能係他人收取詐 騙所得款項,且欲掩飾詐騙所得去向、所在,竟以上揭事實 之發生均不違背其本意之不確定故意,與真實姓名不詳之成 年人,共同意圖為自己不法之所有,基於詐欺取財及掩飾詐 欺犯罪所得去向之犯意聯絡,於民國112年7月前之某日,提 供其申設之國泰世華商業銀行帳戶(帳號:000000000000號 )的提款卡及存摺予真實姓名、住址、電話均不詳,綽號「 阿順」之30多歲男子,提款卡密碼是用LINE通訊軟體告知綽 號「阿順」之人,且被告以此方式任憑「阿順」等施行詐騙 之人使用前揭國泰帳戶資料遂行詐欺取財及洗錢犯行。該施 行詐欺之人意圖為自己不法之所有,基於詐欺取財、洗錢之 犯意,於112年3月某日,以通訊軟體暱稱「陳夢潔」向原告 佯稱下載「六和」APP可以投資股票獲利云云,致使原告陷 於錯誤,於112年7月13日10時15分許,在臺南市某土地銀行 ,以臨櫃匯款之方式,自其土地銀行帳戶匯款150萬4383元 至本案詐欺集團成員持有之訴外人游博丞之合作金庫銀行帳 戶(帳號:0000000000000號)後,旋即由不詳詐欺集團成 員於同日11時41分許,在不詳地點以網路轉帳之方式,將包 含上開詐欺贓款內之160萬5000元匯款至被告之上開國泰世 華帳戶內。嗣「阿順」要求被告轉匯前揭國泰帳戶內之款項 ,被告已預見如提供帳戶供人使用後再依指示提領款項交付 ,該等提領之款項或係詐欺而來之贓款,且代他人提領帳戶 內來源不明之款項,形同為詐騙者取得詐欺犯罪之贓款,且 藉此製造金流斷點,掩飾、隱匿詐欺犯罪所得之去向、所在 ,竟由單純提供前揭國泰帳戶供施詐者使用之幫助犯意,提 升為與「阿順」共同參與詐財及洗錢之犯意,而基於緃為自 其上開國泰帳戶轉匯詐欺贓款等行為亦不違背其本意之詐欺 取財與洗錢之不確定故意,與「阿順」共同意圖為自己不法 所有,並基於詐欺取財及一般洗錢之犯意聯絡,由被告於11 2年7月13日中午12時33分、同日時38分、同日時41分許、同 日時41分許,自上開國泰帳戶轉匯現金40萬元、40萬元、50 萬元、40萬元(含其他不明款項)後至不詳金融帳戶內,以 此迂迴層轉方式,掩飾隱匿詐欺犯罪所得之去向及所在。爰 依侵權行為、不當得利之法律關係,請求被告賠償還款及慰 撫金17萬5617元,共計168萬元,及法定遲延利息等情。並 聲明:(一)被告應給付原告168萬元,及自起訴狀繕本送 達翌日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5%計算之利息;(二)願供擔 保,請准宣告假執行。 二、被告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場,依其意見陳報狀勾選「無答辯 理由」。 三、得心證之理由: (一)「因故意或過失,不法侵害他人之權利者,負損害賠償責 任。」「故意以背於善良風俗之方法,加損害於他人者亦 同。」「違反保護他人之法律,致生損害於他人者,負賠 償責任。但能證明其行為無過失者,不在此限。」「數人 共同不法侵害他人之權利者,連帶負損害賠償責任。不能 知其中孰為加害人者亦同。」「造意人及幫助人,視為共 同行為人。」分別為民法第184條第1項前、後段、第2項 及第185條第1項、第2項所明定。而連帶債務之債權人, 得對於債務人中之一人或數人或其全體,同時或先後請求 全部或一部之給付,民法第273條亦定有明文。申言之, 民事上之共同侵權行為與刑事上之共同正犯,其構成要件 並不完全相同,共同侵權行為人間不以有意思聯絡為必要 ,若行為關連共同,亦足成立共同侵權行為。又民法第18 5條第2項所謂視為共同行為人之幫助人,係指以積極的或 消極的行為,對實施侵權行為人予以助力,促成其侵權行 為之實施者而言(最高法院101年度台抗字第493號裁定要 旨參照)。 (二)本件原告主張關於受騙匯款150萬4383元至游博丞之合作 金庫銀行帳戶,含上開詐欺贓款內之160萬5000元被轉匯 至被告之上開國泰世華帳戶內,再由被告自上開國泰帳戶 轉匯40萬元、40萬元、50萬元、40萬元至不詳金融帳戶內 之事實,業經本院113年度金訴字第2330號刑事判決認定 而判處被告罪刑,有上開判決附卷可稽。況被告對於原告 主張之事實,已於相當時期受合法之通知,且非依公示送 達通知,而於言詞辯論期日不到場,亦未提出準備書狀爭 執,依民事訴訟法第280條第3項準用第1項前段之規定, 視同自認,即應採為判決基礎。核被告所為,與原告受騙 150萬4383元難以追償之損害間,非無相當因果關係,應 成立共同侵權行為之連帶損害賠償責任,是以原告就上開 150萬4383元之損害,自得對於被告請求全部之給付。 (三)因詐騙集團成員將騙得贓款轉匯入被告上開國泰世華帳戶之行為致使被告取得該等存款之債權,則依「權益侵害型不當得利」,被告無端獲得贓款,顯然侵害應歸屬於原告之財產權益,此時原告之受損害與被告之受利益,即可認為具有「因果關係」;又依民法第182條第2項規定,不當得利受領人所受之利益已不存在者,受領人於受領時,知無法律上之原因者,仍償還應受領時所得之利益。故原告依不當得利之法律關係請求被告返還贓款150萬4383元,亦有理由。 (四)固然依民法第195條第1項前段規定:「不法侵害他人之身 體、健康、名譽、自由、信用、隱私、貞操,或不法侵害 其他人格法益而情節重大者,被害人雖非財產上之損害, 亦得請求賠償相當之金額。」然本件依原告所訴,被告對 原告之身體、健康、名譽、自由、信用、隱私、貞操或其 他人格法益,並未有何加害行為,縱因此使原告苦惱,亦 不生賠償慰撫金之問題。原告竟請求被告賠償慰撫金17萬 5617元,即屬於法無據,不應准許。 (五)「給付無確定期限者,債務人於債權人得請求給付時,經 其催告而未為給付,自受催告時起,負遲延責任。其經債 權人起訴而送達訴狀,或依督促程序送達支付命令,或為 其他相類之行為者,與催告有同一之效力。」「遲延之債 務,以支付金錢為標的者,債權人得請求依法定利率計算 之遲延利息。」「應付利息之債務,其利率未經約定,亦 無法律可據者,週年利率為百分之五。」民法第229條第2 項、第233條第1項前段、第203條分別定有明文。從而, 原告勝訴部分附帶請求自起訴狀繕本送達翌日即113年8月 21日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5%計算之法定遲延利息,於法 有據。 (六)綜上所述,原告依侵權行為、不當得利之法律關係,請求 被告給付150萬4383元,及自起訴狀繕本送達翌日即113年 8月21日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5%計算之利息部分,為有 理由,應予准許。逾此部分之請求,則為無理由,應予駁 回。 (七)原告陳明願供擔保,聲請宣告假執行,經核無不合,爰酌 定相當擔保金額准許之。本件核屬詐欺犯罪危害防制條例 第2條第1款所稱之詐欺犯罪類型,依同條例第54條第3項 準用第2項規定,法院依聲請宣告假執行所命供之擔保, 不得高於請求標的金額或價額之十分之一,附此敘明。 四、本件事證已臻明確,其餘之攻擊、防禦方法,核與判決結果 不生影響,無庸逐一論列,併此敘明。 五、訴訟費用負擔之依據:民事訴訟法第79條。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3  日          民事第三庭  法 官 蔡嘉裕 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本判決上訴,須於判決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如 委任律師提起上訴者,應一併繳納上訴審裁判費。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3  日                 書記官 童秉三

2025-03-13

TCDV-114-金-24-20250313-1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

損害賠償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民事判決 114年度金字第27號 原 告 黃冠綸 被 告 張世旻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損害賠償事件,由刑事庭移送前來,本院於中 華民國114年2月25日言詞辯論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被告應給付原告新臺幣1萬元,及自民國114年2月6日起至清償日 止,按年息5%計算之利息。 訴訟費用由被告負擔。 本判決得假執行。   事實及理由 一、原告主張:被告及本案詐欺集團內真實姓名年籍均不詳之成 年人,共同意圖為自己不法之所有,基於3人以上共同犯詐 欺取財及洗錢之犯意聯絡,先由本案詐欺集團某成年成員於 民國112年9月12日某時許,以通訊軟體LINE聯繫原告,佯稱 提供網址,註冊帳號即可投資外匯期貨獲利云云,致原告陷 於錯誤,依指示於同年月25日15時22分許,匯款新臺幣(下 同)1萬元至訴外人陳芝岑兆豐銀行帳戶。嗣由被告於同日1 6時55分許在臺中市○○區○○路000號「太平區農會新興分部」 ATM自陳芝岑兆豐銀行帳戶提領2萬元(含本件贓款)後,將 上開款項轉交本案詐欺集團內其他不詳成年成員,以此方式 製造金流斷點,而掩飾隱匿犯罪所得之來源與去向。爰依民 法侵權行為請求損害賠償等情。並聲明:(一)被告應給付 原告1萬元(超過部分另經裁定駁回),及自起訴狀繕本送 達翌日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5%計算之利息;(二)願供擔 保,請准宣告假執行。 二、被告則以:同意原告之請求等語,而為訴訟標的之認諾。 三、按當事人於言詞辯論時為訴訟標的之捨棄或認諾者,應本於 其捨棄或認諾為該當事人敗訴之判決,民事訴訟法第384條 定有明文。本件被告既為訴訟標的之認諾,本院即應本於其 認諾為其敗訴之判決。 四、綜上所述,原告依侵權行為之法律關係,請求被告給付原告 1萬元,及自起訴狀繕本送達翌日即114年2月6日起至清償日 止,按年息5%計算之利息,為有理由,應予准許。 五、本件係本於被告認諾所為之判決,爰依職權宣告假執行。 六、訴訟費用負擔之依據:民事訴訟法第78條。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3  日          民事第三庭  法 官 蔡嘉裕 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本判決上訴,須於判決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如 委任律師提起上訴者,應一併繳納上訴審裁判費。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3  日                 書記官 童秉三

2025-03-13

TCDV-114-金-27-20250313-2

本網站部分內容為 AI 生成,僅供參考。請勿將其視為法律建議。

聯絡我們:[email protected]

© 2025 Know9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