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簡慧瑛

共找到 63 筆結果(第 11-20 筆)

家補
臺灣屏東地方法院

監護宣告

臺灣屏東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家補字第88號 聲 請 人 甲○○○ 上列聲請人與相對人乙○○間聲請監護宣告事件,聲請人未據繳納 裁判費用。查本件係因非財產權關係而為聲請,依家事事件法第 97條準用非訟事件法第14條第1項之規定,應徵收費用新臺幣1,5 00元。茲依非訟事件法第25條、第26條第1項之規定,限聲請人 於收受本裁定送達之日起7日內補繳,逾期不繳,即駁回其聲請 ,特此裁定。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1 日 家事庭法 官 陳威宏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繳納抗告 費新臺幣1,5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1 日 書記官 簡慧瑛

2025-02-21

PTDV-114-家補-88-20250221-1

臺灣屏東地方法院

延長安置

臺灣屏東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護字第24號 聲 請 人 屏東縣政府 屏東縣○○市○○路000號 法定代理人 丁○○ 受 安置 人 A (詳如真實姓名對照表) B (詳如真實姓名對照表) C (詳如真實姓名對照表) 法定代理人 D (詳如真實姓名對照表) 上列聲請人聲請延長安置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少年A、B及兒童C准予延長安置參個月,至民國一一四年五月二 十四日止。 聲請程序費用由聲請人負擔。   理 由 一、兒童及少年有下列各款情形之一者,直轄市、縣(市)主管 機關應予保護、安置或為其他處置;必要時得進行緊急安置 :兒童及少年未受適當之養育或照顧。兒童及少年有立即 接受醫療之必要,而未就醫。兒童及少年遭受遺棄、身心 虐待、買賣、質押,被強迫或引誘從事不正當之行為或工作 。兒童及少年遭受其他迫害,非立即安置難以有效保護。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疑有前項各款情事之一者,應基 於兒童及少年最佳利益,經多元評估後,加強保護、安置、 緊急安置或為其他必要之處置。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 為前二項保護、安置、緊急安置或為其他必要之處置時,得 請求檢察官或當地警察機關協助之。經直轄市、縣(市)主 管機關評估第一項各款兒童及少年之生命、身體或自由有立 即危險或有危險之虞者,應移送當地司法警察機關報請檢察 機關處理。第一項兒童及少年之安置,直轄市、縣(市)主 管機關得辦理家庭寄養,或交付適當之親屬、第三人、兒童 及少年福利機構或其他安置機構教養之,兒童及少年福利與 權益保障法第56條定有明文。又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 依前條規定緊急安置時,應即通報當地地方法院及警察機關 ,並通知兒童及少年之父母、監護人。但其無父母、監護人 或通知顯有困難時,得不通知之。緊急安置不得超過72小時 ,非72小時以上之安置不足以保護兒童及少年者,得聲請法 院裁定繼續安置。繼續安置以3個月為限;必要時,得聲請 法院裁定延長之,每次得聲請延長3個月,亦為同法第57條 第1、2項所明定。 二、本件聲請意旨:聲請人於民國113年8月20日接獲A、B、C三 人長期遭案父E(詳如真實姓名對照表)性侵害及性猥褻, 經評估案家同住大人無法有效保護兒少,故於113年8月20日 23時緊急安置於庇護所,又於同年8月23日14時安置到寄養 家庭,經本院113年11月19日113年度護字第271號裁定延長 安置在案。本案父母已於113年11月18日於本院進行調解, 案父E同意A、B、C監護權改由案母D擔任。113年11月至12月 間,D及案祖母每月穩定申請到場實體會面,E則採用視訊方 式進行會面,A、B、C與E視訊未有排斥情況,D之同居人於 同年12月7日參與實體會面,經觀察與A、B、C間較少互動關 係,但與案弟(同母異父)相處關係佳。於114年1月4日至1 月5日安排首次返家團聚,A、B、C返家後與家人間相處皆可 ,未有衝突狀況,據E陳述,A、B會願意與E聊天,C對E較排 斥。案父E須執行強制性親職教育共計24小時,目前僅執行2 小時,故尚無成效顯現。目前A、B、C僅返家團聚一次,D與 同居人需外出做生意,首次返家團聚時D將A、B帶在身邊照 顧,C送至案叔家過夜至翌日再接回,D坦言經濟上負擔基本 開銷尚可,但整體經濟負擔仍重,有意願申請社會福利補助 (低收入戶),目前尚未申辦。A於安置期間與其他寄養少 年有身體界線越界及親密關係議題,是為A因上述家內性侵 害事件而影響A身心發展,需透過專業諮商資源協助導正案 主兩性關係、身體界線概念,目前尚執行中。D與其同居人 需養育A、B、C及案弟等四名子女,於整體經濟上較感負荷 ,D有意申請社會福利資格及補助,目前尚未進行申請,故 暫無法確認A、B、C未來生活、就學之經濟上得以保障。綜 上,考量D現雖為單獨監護,但A、B、C於返家團聚時,仍會 與E一家有密切來往,而E尚未完成強制性親職教育,成效尚 無法顯現,又評估A身心受到影響,導致於兩性關係及身體 議題上有諮商輔導需求,尚在進行中,另外D與其同居人需 養育4名未成年子女,D有意但尚未申請社會福利資格及補助 ,使A、B、C生活經濟無法有明確保障,故評估案家目前仍 不適合將A、B、C接回照顧,有聲請延長安置之必要,爰依 兒童及少年福利與權益保障法第57條規定聲請准予延長安置 等語。 三、經查,聲請人上開主張,業據其提出本院113年度護字第271 號民事裁定、本院113年度家非調字第270號調解筆錄、屏東 縣兒童及少年家庭寄養寄養個案摘要報告、本院「兒童及少 年安置事件」法定代理人陳述意見單、本院兒童與少年安置 事件陳述意見單等件為證,自堪信為真實。爰審酌本件疑涉 家內性侵,案母D雖有照顧意願且A、B、C已改由其單獨監護 ,惟其家庭經濟、照顧能力仍待提升,又A因前開事件身心 受影響,致其於兩性關係及身體議題上有諮商輔導需求尚在 進行,為維護其等安全及身心健全發展,自有延長安置之必 要,依前揭法條規定,聲請人聲請延長安置,核無不合,應 予准許。 四、依家事事件法第97條,非訟事件法第21條第1項,裁定如主 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7  日            家事庭法 官 陳威宏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本裁定抗告須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繳 納抗告費新臺幣1,5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7  日               書記官 簡慧瑛                                 真實姓名對照表(114年度護字第24號)  A 甲○○ 女 民國000年00月00日生                   身分證統一編號:Z000000000號           籍設屏東縣○○鎮○○○○街0號           (現安置中)  B 乙○○ 女 民國000年00月00日生                  身分證統一編號:Z000000000號            籍設屏東縣○○鄉○○路00○0號           (現安置中)  C 戊○○ 女 民國000年0月00日生                  身分證統一編號:Z000000000號               籍設屏東縣○○鄉○○路00○0號           (現安置中)  D 己○○ 女 民國00年0月0日生          身分證統一編號:Z000000000號          住屏東縣○○鄉○○路0段000巷00號  E 丙○○ 男 民國00年00月0日生                  身分證統一編號:Z000000000號               住屏東縣○○鄉○○路00○0號

2025-02-17

PTDV-114-護-24-20250217-1

家補
臺灣屏東地方法院

監護宣告

臺灣屏東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家補字第67號 聲 請 人 甲○○ 乙○○ 上列聲請人與相對人丙○○間聲請監護宣告事件,聲請人未據繳納 裁判費用。查本件係因非財產權關係而為聲請,依家事事件法第 97條準用非訟事件法第14條第1項之規定,應徵收費用新臺幣1,5 00元。茲依非訟事件法第25條、第26條第1項之規定,限聲請人 於收受本裁定送達之日起7日內補繳,逾期不繳,即駁回其聲請 。此外,聲請人乙○○於聲請狀內漏未簽章,亦應補正簽章,特此 裁定。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0 日 家事庭法 官 陳威宏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裁定關於核定訴訟標的價額部分,應於送達後10日內向 本院提出抗告狀,並繳納抗告費新台幣1,000 元;其餘關於命補 繳裁判費部分,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0 日 書記官 簡慧瑛

2025-02-10

PTDV-114-家補-67-20250210-1

家補
臺灣屏東地方法院

離婚等(含未成年子女相關、夫妻剩餘財產分配等)

臺灣屏東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家補字第54號 原 告 乙○○ 上列原告與被告甲○○間請求離婚等事件,原告起訴未據繳納裁判 費。查本件關於返還借款部分,依家事事件法第51條準用民事訴 訟法第77條之13規定,應徵收第一審裁判費新臺幣(下同)2,41 0元;關於離婚部分,依家事事件法第51條準用民事訴訟法第77 條之14規定,則應徵收裁判費4,500元;酌定未成年子女親權行 使部分,依家事事件法第97條準用非訟事件法第14條第1項之規 定,應徵收費用1,500元;關於聲請給付扶養費(含代墊)部分 ,依非訟事件法第14條第2項規定,則因非財產權關係而為聲請 ,並為財產上之請求者,關於財產上之請求,不另徵收費用。因 此,本件裁判費用合計為8,410元。茲依家事事件法第51條、第9 7條,民事訴訟法第249條第1項但書,非訟事件法第25條、第26 條第1項之規定,限原告於收受本裁定送達10日內補繳,逾期不 繳,即駁回其訴,特此裁定。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24 日 家事庭法 官 陳威宏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繳納抗告 費新臺幣1,5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24 日 書記官 簡慧瑛

2025-01-24

PTDV-114-家補-54-20250124-1

家親聲
臺灣屏東地方法院

停止親權等

臺灣屏東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家親聲字第197號 聲 請 人 屏東縣政府 法定代理人 周春米 非訟代理人 鄭斐霞 相 對 人 乙○○ 丙○○ 丁○○ 關 係 人 戊○○ 己○○ 上列當事人間聲請停止親權等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相對人丁○○、丙○○對未成年人庚○(女,民國000年0月0日 生,身分證統一編號:Z000000000號)之親權,應全部停止。 相對人乙○○、丙○○對未成年人辛○○(男,民國000年00月0 0日生,身分證統一編號:Z000000000號)之親權,應全部停止 。 選定戊○○為未成年人庚○之監護人。 指定己○○為未成年人庚○之會同開具財產清冊之人。 選定屏東縣縣長為未成年人辛○○之監護人。 指定屏東縣政府社會處為未成年人辛○○之會同開具財產清冊之人 。 聲請程序費用由相對人負擔。   理 由 一、本件聲請意旨:未成年人庚○為相對人丙○○、丁○○所生之女 ,未成年人辛○○則為相對人丙○○、乙○○所生之子。聲請人於 民國108年9月21日接獲通報,丙○○、乙○○因案被通緝遭逮捕 ,丙○○因被捕後驗尿呈現二級毒品安非他命陽性反應,須移 送勒戒,乙○○則因案遭通緝,無法預知何時會被飭回,且無 親友可協助照顧庚○、辛○○,為維護庚○、辛○○之人身安全, 於108年9月22日依法緊急安置並經延長安置迄今。經聲請人 提供家庭重整服務,丁○○於109年3月19日家屬協調會議後即 不知去向,乙○○於109年1月因販毒入獄至今未出獄,丙○○則 因偽造文書須入監服刑6個月,但自110年12月13日失聯至今 。未成年人之外祖母戊○○照顧過庚○而有情感,有意願照顧 並監護庚○。乙○○入監服刑無法執行監護照顧辛○○之責。聲 請人社工自112年12月起安排辛○○與其祖父及姑姑進行親子 會面以維繫親情,其祖父因經濟及現階段考量,姑姑則即將 結婚,均表示無法照顧辛○○,均同意讓辛○○接受政府照顧或 出養。綜上所述,自庚○、辛○○安置以來,相對人丙○○、丁○ ○失聯,乙○○入監服刑,戊○○僅有意願照顧庚○,辛○○之祖父 及姑姑無照顧意願,聲請人經113年6月28日重大決策會議決 議,為未成年人庚○、辛○○之最佳利益,依兒童及少年福利 與權益保障法第71條規定,聲請停止相對人之親權,並由屏 東縣縣長擔任未成年人辛○○之監護人以及由戊○○擔任未成年 人庚○之監護人等語。 二、按父母或監護人對兒童及少年疏於保護、照顧情節嚴重,或 有第49條、第56條第1項各款行為,或未禁止兒童及少年施 用毒品、非法施用管制藥品者,兒童及少年或其最近尊親屬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兒童及少年福利機構或其他 利害關係人,得請求法院宣告停止其親權或監護權之全部或 一部,或得另行聲請選定或改定監護人,兒童及少年福利與 權益保障法第71條第1項前段定有明文。 三、經查,聲請人上開主張,業據其提出兒少保護案件通報表、 本院113年度護字第132號裁定、113年度第6次屏東縣兒少保 護重大決策會議紀錄等件為證(見卷第19頁至第28頁),可 認未成年人庚○、辛○○長期受到安置。此外,相對人乙○○表 示同意聲請人之請求,拒絕受訪,此有社團法人屏東縣社會 工作者協會113年9月6日屏社工協調字第113232號函暨所附 屏東縣政府委託辦理監護權暨出收養案件訪視調查無法(需 )訪視轉介單在卷可考(見卷第57頁至第60頁),相對人丙 ○○、丁○○則經合法通知,並未到庭表示意見,亦未提出書狀 供本院審酌,堪認聲請人主張相對人乙○○、丙○○、丁○○疏於 保護、照顧未成年人辛○○、庚○,致辛○○、庚○於108年9月受 安置至今之情節為真。則相對人既有前述疏於保護、照顧之 行為,情節嚴重,聲請人為縣(市)主管機關,揆諸前開規 定,其聲請停止相對人之親權,於法有據,應予准許。 四、按法院依前項規定選定或改定監護人時,得指定直轄市、縣 (市)主管機關、兒童及少年福利機構之負責人或其他適當 之人為兒童及少年之監護人,並得指定監護方法、命其父母 、原監護人或其他扶養義務人交付子女、支付選定或改定監 護人相當之扶養費用及報酬、命為其他必要處分或訂定必要 事項,兒童及少年福利與權益保障法第71條第2項亦有明文 。經查,相對人經宣告停止對於未成年人辛○○、庚○之親權 ,已如前述,且經相對人丙○○之母即關係人戊○○到庭稱:「 因為要上夜班,庚○讀幼兒園的時候有照顧過,等她國中能 自己照顧自己時願意監護照顧庚○」,聲請人亦稱:「會安 置未成年人到國中或者是高年級,評估安全才會讓她回家」 等語,有訊問筆錄在卷可參(見卷第90頁),爰審酌戊○○為 未成年人庚○之外祖母,祖孫關係至親,因認選定戊○○擔任 未成年人庚○之監護人,應能符合其最佳利益,故而選定戊○ ○為未成年人庚○之監護人。次查,未成年人辛○○受安置至今 ,無可提供照護或擔任監護人之親屬資源,聲請人為縣(市 )主管機關,並有安全、穩定之照顧環境,因認選定屏東縣 縣長擔任未成年人辛○○之監護人,符合其最佳利益,據此選 定屏東縣縣長為未成年人辛○○之監護人。 五、再查,關係人己○○為相對人丙○○之妹,亦是未成年人庚○之 阿姨,關係密切,爰併指定己○○為未成年人庚○之會同開具 財產清冊之人。此外,屏東縣政府社會處則經辦各項社會福 利業務,經驗豐富,並有眾多學有專精之社會工作人員從事 業務,由其擔任會同開具財產清冊之人,亦屬適當,爰併指 定屏東縣政府社會處為未成年人辛○○之會同開具財產清冊之 人。末以,本件是關於親權行使負擔以及監護權選定等事件 ,依兒童及少年福利與權益保障法第69條第2項規定,裁判 書爰不遮蓋未成年人姓名及其身分資訊,附此敘明。  六、依家事事件法第104條第3項,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24  日             家事庭法 官 陳威宏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本裁定抗告,須於裁定送達後10日之不變期間內,向本院提 出抗告狀,並繳納抗告費新臺幣1,5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24  日                書記官 簡慧瑛

2025-01-24

PTDV-113-家親聲-197-20250124-1

臺灣屏東地方法院

死亡宣告

臺灣屏東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亡字第17號 聲 請 人 倢億國際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葉璦璐 非訟代理人 林荃珮 相 對 人 DAVID ERIKO BUTAR BUTAR TRIYANTO TOTO HARTONO AMAT ROFIANTO MUHAMMAD FARID 上列當事人間聲請死亡宣告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聲請駁回。 程序費用由聲請人負擔。   理 由 一、本件聲請意旨:相對人5人是印尼籍移工,經伊公司仲介來 台擔任「昇豐128號」漁船船員,民國112年2月8日隨船出海 ,預計前往太平洋帛琉與關島間水域執行捕撈作業。不料, 同年月17日晚間即聯絡不上「昇豐128號」漁船,船長以及 相對人5位船員均失蹤,生死不明,海上環境惡劣,相對人5 人至今失蹤逾1年仍音訊全無,爰聲請對相對人5人為死亡宣 告等語。 二、按凡在中華民國有住所或居所之外國人失蹤時,就其在中華 民國之財產或應依中華民國法律而定之法律關係,得依中華 民國法律為死亡之宣告,涉外民事法律適用法第11條第1項 定有明文。又失蹤人失蹤滿7年後,法院得因利害關係人或 檢察官之聲請,為死亡之宣告。失蹤人為遭遇特別災難者, 得於特別災難終了滿1年後,為死亡之宣告。民法第8條第1 項、第3項分別定有明文。而所謂「特別災難」,乃有別於 一般災難而言,必其災難之發生係出於自然或外在之不可抗 力,而對於失蹤人且屬無可避免者,始克相當。本條之立法 意旨係認失蹤人如遇此特別災難者,其生存之可能性甚為渺 茫,故法律特別縮短其失蹤期間,得為死亡之宣告,並舉特 別災難事由如水火兵疫之類,以為例示,故所謂特別災難乃 指風災、戰爭、海難等天災人禍而言。相對人5人係在我國 有居所的外國人,其依我國法律為死亡之宣告,自應合於上 揭法律規定。   三、經查,聲請人前揭主張,固據其提出船舶海事報告書、船舶 噸位證書、漁業證照、居留證等件為憑(見卷第7頁至第33 頁),堪認相對人5人於112年2月17日晚間連繫無著,生死 不明等情。惟查,112年2月17日晚間22時至翌日2時於北緯1 2度30分至13度、東經132度30分至33分的附近海域並無颱風 或熱帶性低氣壓,亦無有感地震發生的紀錄,有交通部中央 氣象署113年10月30日中象綜字第1130059966號函暨所附氣 象資料光碟可參(見卷第61頁),足見「昇豐128號」漁船 最後通聯作業附近海域,查無地震、颱風或劇烈天氣等狀況 。聲請人稱搜救未果,生存渺茫云云,固有國家運輸安全調 查委員會出具的重大運輸事故調查報告結論:「2月18日024 3時至0343時期間,「昇」船發生非常變故可能與惡劣天候 有關,事故海域風力6級轉8級,浪高4至5公尺,該船可能遭 遇湧浪襲擊導致船舶與船員失蹤。本事故時應急指位無線電 示標(EPIRB)因不明原因未啟動,增加救援行動之困難度 」等語(見卷第65頁至第74頁),然該調查報告已經敘明相 關證據有限,欠缺足夠資料研判應急指位無線電示標未啟動 原因,以致各國搜救單位均未收到訊號,實際上搜救海域亦 未見船舶殘骸,則縱使112年2月17日晚間連繫無著期間,海 象不佳而有大浪發生,對於海上作業船舶,「可能」遭遇大 浪襲擊,亦非均屬不可避免,必定發生船員失蹤結果,依上 開說明,此與特別災難所指天災、人禍等特別危險事件,即 有所不同。何況,漁船最後通聯作業附近海域,查無地震、 颱風或劇烈天氣等狀況。因此,本件查無證據證明相對人5 人失蹤係受不可抗力的特別災難所致,無從遽以適用民法第 8條第3項「特別災難終了滿1年後」推定為其死亡日期之規 定,而仍應適用民法第8條第1項之規定,以失蹤人失蹤滿7 年後,始得為死亡之宣告為是。故本件失蹤人失蹤至今未滿 7年,從而,聲請人依民法第8條規定,聲請對相對人5人為 死亡之宣告,為無理由,應予駁回。 四、依家事事件法第154條第3項,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24  日            家事庭法 官 陳威宏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本裁定抗告須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繳 納抗告費新臺幣1,5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24  日               書記官 簡慧瑛

2025-01-24

PTDV-113-亡-17-20250124-1

臺灣屏東地方法院

否認婚生子女

臺灣屏東地方法院民事判決 113年度親字第38號 原 告 丙○○○ 法定代理人 乙○○ 被 告 甲○○ 上列當事人間確認親子關係不存在事件,本院於民國114年1月14 日言詞辯論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確認原告丙○○○與被告甲○○間親子關係不存在。 訴訟費用由被告負擔。     事實及理由 一、本件被告經合法通知,並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場,核無家事 事件法第51條準用民事訴訟法第386條各款所列情形之一, 爰依原告之聲請,由其一造辯論而為判決。 二、原告主張:伊於民國000年00月00日出生,雖於113年1月8日 被被告甲○○認領為親生兒子,然伊之生父另有其人,伊與被 告間並無真實血緣關係,被告所為之認領行為,應屬無效, 為此請求確認親子關係不存在等語。並聲明:如主文所示。 三、被告則經合法通知,並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場,亦未提出書 狀作任何聲明或陳述。 四、按就法律所定親子或收養關係有爭執,而有即受確認判決之 法律上利益者,得提起確認親子或收養關係存在或不存在之 訴,家事事件法第67條第1項定有明文。經查,原告丙○○○係 於000年00月00日出生,依民法第1062條所定從子女出生日 回溯第181日起至第302日止之受胎期間,其生母乙○○並未有 婚姻關係存在,故原告出生為非婚生子女,堪予認定。則原 告既未受婚生推定,其生父依民法第1065條認領非婚生子女 發生親子關係者,自須父子具有真實血緣關係,始足當之, 否則縱然戶籍登記為父子,亦不發生親子關係。因此,原告 起訴主張兩造並無真實血緣關係,然戶籍登記其父為被告, 致自然血緣關係與戶籍登記狀態不符,造成親子間身分關係 不明確,且此種法律上不安定之狀態得以確認判決除去,故 原告即有受確認判決之法律上利益,先予敘明。 五、再據博微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對原告與被告進行親子鑑定 結果:「送檢註明丙○○○、甲○○之檢體,其DNA STR系統等…1 2個基因座之基因型別不相符,所以甲○○與丙○○○間排除一親 等直系親緣關係」,有該公司分子生物實驗室DNA基因圖譜 型別分析報告足稽,自堪認原告主張其非被告之子,真實可 信。是以,本件兩造間既無真實父子之血緣關係,按諸前揭 說明,被告對於原告所為之認領行為,應屬無效,親子關係 不存在。從而,原告依家事事件法第67條第1項規定,請求 確認其與被告間之親子關係不存在,為有理由,應予准許。 六、訴訟費用負擔之依據:家事事件法第51條,民事訴訟法第78 條。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24  日             家事庭法 官 陳威宏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收受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書狀,其 未表明上訴理由者,應於提出上訴後20日內向本院補提理由書狀 (均須按他造當事人之人數附繕本)。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24  日                書記官 簡慧瑛

2025-01-24

PTDV-113-親-38-20250124-1

家親聲
臺灣屏東地方法院

給付扶養費

臺灣屏東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家親聲字第231號 聲 請 人 甲○○ 非訟代理人 胡仁達法扶律師 相 對 人 乙○○ 上列當事人間聲請給付扶養費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相對人應自本裁定確定之日起至聲請人死亡為止,按月於每月五 日前給付聲請人扶養費新臺幣伍仟元。如遲誤一期履行者,其後 十二期視為亦已到期。 程序費用由相對人負擔。   理  由 一、本件聲請意旨:伊為相對人乙○○之父,茲因年事已高,已無 勞動能力,名下又無任何財產,每月僅仰賴國保老年年金以 及老人補助度日,難以維持生活,相對人負有扶養義務,為 此依親屬扶養之法律關係,聲請相對人按月給付扶養費新臺 幣(下同)5,000元等語。並聲明:如主文所示。 二、相對人則經合法通知並未到庭,亦未提出書狀作任何聲明或 陳述。  三、按直系血親相互間,互負扶養之義務;扶養之程度,應按受 扶養權利者之需要,與負扶養義務者之經濟能力及身分定之 ;受扶養權利者,以不能維持生活而無謀生能力者為限;前 項無謀生能力之限制,於直系血親尊親屬不適用之,民法第 1114條第1款、第1119條、第1117條設有明文。又直系血親 尊親屬受扶養之權利,雖應受「不能維持生活」之限制,所 謂「不能維持生活」,係指不能以自己之財產維持生活者而 言(最高法院78年度台上字第1580號判決意旨參照)。經查 ,聲請人甲○○主張其是相對人乙○○之父,無力謀生,需受扶 養一節,業據其提出戶籍謄本、民國111年度綜合所得稅各 類所得資料清單、全國財產稅總歸戶財產查詢清單等件為憑 (見卷第19頁及第23頁至第25頁),且查無其112年度全年 所得,名下亦無任何財產,每月僅領有低收入戶老人生活津 貼8,329元以及國民年金老年年金給付706元,此有稅務電子 閘門所得調件明細表、屏東縣政府113年9月26日屏府社助字 第1135078579號函、勞動部勞工保險局113年10月1日保普老 字第11313064590號函等件在卷可稽(見卷第37頁至第39頁 及第65頁至第69頁),可見聲請人名下並無財產可供維生, 且無固定工作收入,需仰賴社會救助維持生活。則聲請人年 逾7旬,又無恆產可供維持基本生活,需要接受社會救助, 不能以自己之財產維持生活,堪可認定。因此,相對人為聲 請人之女,依法即負有扶養之責。 四、次查,相對人112年全年所得45萬9,372元,名下有汽車1輛 ,有前揭稅務電子閘門財產所得調件明細表可憑(見卷第41 頁至第43頁),可見相對人有足夠之勞動能力,履行其扶養 義務。參考行政院主計總處編印之臺灣地區112年度家庭收 支調查報告結果,屏東縣民平均每人月消費支出約2萬元左 右,而聲請人居住處所不須繳納租金,為其自承在卷(見卷 第91頁),生活花費相較為低,其每月尚可領低收入戶老人 生活津貼8,329元以及國民年金老年年金給付706元,已如前 述,因認聲請人聲請相對人按月給付其5,000元,俾維持基 本生活,核屬相當。 五、綜上所述,聲請人依親屬扶養之法律關係,聲請相對人自本 裁定確定日起至其死亡為止,按月給付其5,000元,為有理 由,應予准許。末按扶養費乃維持受扶養權利人生活所需之 費用,其費用之給付乃陸續發生,並非屬於一次清償或已屆 清償期之債務而得命分期給付,屬於定期金之性質,爰依家 事事件法第126條準用同法第100條之規定,酌定一期逾期不 履行者,其後之12期即喪失期限利益,以維聲請人之利益。    六、依家事事件法第125條第2項準用第104條第3項,裁定如主文 。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24  日             家事庭 法 官 陳威宏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繳納抗 告費新臺幣1,5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24  日                書記官 簡慧瑛

2025-01-24

PTDV-113-家親聲-231-20250124-1

家親聲
臺灣屏東地方法院

免除或減輕扶養義務

臺灣屏東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家親聲字第53號                  113年度家親聲字第129號                  113年度家親聲字第155號 聲 請 人 丙○○ 乙○○ 丁○○ 相 對 人 甲○○ (已歿) 特別代理人 戊○○ 上列當事人間聲請免除扶養義務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聲請駁回。 聲請程序費用由聲請人負擔。   理 由 一、按家事非訟事件之合併、變更、追加或反聲請,準用第41條 、第42條第1項之規定,家事事件法第79條定有明文。本件 聲請人丙○○、乙○○、丁○○分別起訴聲請免除對於相對人甲○○ 之扶養義務(即本院113年度家親聲字第53號、113年度家親 聲字第129號、113年度家親聲字第155號),核前揭家事非 訟事件均源於親子扶養關係,基礎事實相牽連,揆諸首揭規 定,自應由本院合併審理、裁判,合先敘明。 二、聲請意旨略以:渠等皆是相對人甲○○所生子女,雖對於相對 人負有扶養義務,但相對人於渠等成長過程,不聞不問,未 盡母職,多年來不曾聯絡,宛如陌生人。相對人無正當理由 未盡扶養渠等之義務,依民法第1118條之1規定,渠等即得 免除對於相對人之扶養義務等語。 三、按家事非訟事件之相對人因死亡、喪失資格或其他事由致不 能續行程序者,其他有聲請權人得於該事由發生時起10日內 聲明承受程序;法院亦得依職權通知承受程序,家事事件法 第80條第1項、第2項設有明文。又當事人能力,係指得為民 事訴訟當事人之資格,即以民法上權利能力之有無為準;依 民法第6條之規定,自然人之權利能力,始於出生,終於死 亡。此當事人能力為訴訟成立要件之一,此項要件在訴訟繫 屬中必須繼續存在,若訴訟程序進行中喪失當事人能力者, 除有訴訟程序當然停止之原因,應由法定續行訴訟之人承受 訴訟程序外,其訴仍不合法,法院即應以裁定駁回之。再按 ,非訟事件法所稱關係人者,謂聲請人、相對人及其他利害 關係人。民事訴訟法有關當事人能力、訴訟能力及共同訴訟 之規定,於非訟事件關係人均準用之,非訟事件法第10條、 第11條均有明文。此項規定,依家事事件法第97條規定,於 家事非訟事件亦準用之。故關於扶養請求之家事非訟事件之 相對人如於聲請後死亡,因欠缺非訟當事人能力,又無法定 續行訴訟之人承受訴訟程序,即應認其聲請為不合法而駁回 之。 四、經查,相對人於審理期間,業於民國114年1月9日死亡,有 個人基本資料查詢結果在卷足稽,可見相對人於程序進行中 喪失當事人能力。則扶養請求權為請求權人身分上專屬之權 利,該權利因請求權人死亡而消滅,其繼承人不得繼承其身 分關係(最高法院49年台上字第625號判例),本件非訟事 件法律關係,為聲請人本於其與相對人之親子關係所生之扶 養權利義務,相對人既於本件非訟程序進行中死亡,扶養專 屬於相對人一身之權利,不得為繼承之標的,不生承受程序 之問題。揆諸前揭說明,本件家事非訟事件即因相對人死亡 而喪失當事人能力,無從補正且無其他有聲請權之人得承受 程序,故本件聲請為不合法,應予駁回。 五、依家事事件法第97條,非訟事件法第21條第2項、民事訴訟 法第95條、第78條,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21  日             家事庭法 官 陳威宏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本裁定抗告須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繳 納抗告費新臺幣1,5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21  日                書記官 簡慧瑛

2025-01-21

PTDV-113-家親聲-129-20250121-1

臺灣屏東地方法院

死亡宣告

臺灣屏東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亡字第4號 聲 請 人 詹啟武 上列聲請人聲請對失蹤人林正清死亡宣告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宣告林正清(男,民國○○年○○月○○○日生,身分證統一編號:Z○○ ○○○○○○○號,最後住所為屏東縣○○鄉○○村○○路○○○○○號)於中華民 國一一三年五月十七日下午十二時死亡。 聲請程序費用由林正清之遺產負擔。   理 由 一、聲請意旨:失蹤人林正清於民國106年5月17日失蹤,行方不 明,迄今已逾7年。聲請人前聲請本院准以公示催告,並刊 登於資訊網路在案,現申報期間屆滿,未據失蹤人陳報其生 存,或知失蹤人生死者陳報其所知,為此聲請對失蹤人為死 亡宣告。 二、經查,聲請人上開主張,業據其提出受(處)理失蹤人口案 件登記表、戶籍謄本等件為證,並有前案紀錄表、入出境資 訊連結作業、屏東縣政府警察局恆春分局113年6月7日恆警 戶字第1139000397號函暨所附之失蹤人口系統資料報表、牡 丹分駐所查訪表及衛生福利部中央健保署113年6月11日健保 高字第1138604999號函暨所附之申報紀錄明細等件相佐,是 聲請人之主張,堪信為真。 三、按失蹤人失蹤滿7年後,法院得因利害關係人或檢察官之聲 請,為死亡之宣告。民法第8條第1項定有明文。本件失蹤人 林正清於106年5月17日失蹤,生死不明,迄今已逾7年,且 經聲請人聲請本院公示催告在案,其申報期屆滿,未據失蹤 人陳報其生存,或知其生死者陳報其所知,依上開規定,得 於失蹤人失蹤滿7年後為死亡之宣告。失蹤人林正清係於106 年5月17日失蹤,計至113年5月17日止已滿7年,應推定其於 是日下午12時為死亡之時,故聲請人聲請對失蹤人林正清為 死亡宣告,為有理由,應予准許。 四、依家事事件法第154條第3項,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21  日             家事庭 法 官 陳威宏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本裁定抗告須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繳 納抗告費新臺幣1,5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21  日                書記官 簡慧瑛

2025-01-21

PTDV-113-亡-4-20250121-2

本網站部分內容為 AI 生成,僅供參考。請勿將其視為法律建議。

聯絡我們:[email protected]

© 2025 Know9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