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血緣鑑定

共找到 163 筆結果(第 11-20 筆)

家調裁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

否認子女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家調裁字第32號 聲 請 人 王○哲 相 對 人 王○謙(即黄○謙) 兼 上 法定代理人 黄○婷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否認子女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一、確認相對人王○謙(男、民國000年00月00日生、身分證統一 編號:Z000000000號)非相對人乙○○自聲請人甲○○受胎所生 之婚生子女。 二、程序費用新臺幣3,000元由相對人負擔。   理  由 一、本件否認子女事件屬當事人不得處分之事項,但兩造前經血 緣鑑定,對於醫療機構出具之血緣鑑定報告書檢驗結果真正 性不爭執,並依家事事件法第33條第1項規定,於民國114年 2月14日製作合意程序筆錄,合意聲請本院裁定終結,自應 由本院依前揭規定而為裁定。 二、又按「妻之受胎,係在婚姻關係存續中者,推定其所生子女 為婚生子女。前項推定,夫妻之一方或子女能證明子女非為 婚生子女者,得提起否認之訴。前項否認之訴,夫妻之一方 自知悉該子女非為婚生子女,或子女自知悉其非為婚生子女 之時起2年內為之。但子女於未成年時知悉者,仍得於成年 後2年內為之」;「稱婚生子女者,謂由婚姻關係受胎而生 之子女」;「從子女出生日回溯第181日起至第302日止,為 受胎期間。能證明受胎回溯在前項第181日以內或第302日以 前者,以其期間為受胎期間」,民法第1063條、第1061條、 第1062條分別定有明文。 三、本件聲請意旨略以:聲請人與相對人乙○○於111年間交往同 居,乙○○於000年00月00日產下相對人王○謙,嗣後聲請人與 相對人乙○○於111年12月12日結婚,並更正相對人王○謙之生 父姓名為原告,嗣後聲請人與相對人乙○○因個性不合屢有爭 吵,於112年5月26日協議離婚,相對人乙○○告知相對人王○ 謙與聲請人並無直系親屬關係,聲請人要求相對人乙○○應除 去此名實不符之狀態,相對人乙○○雖允諾配合辦理,卻一再 拖延迄今,聲請人只能提起本件聲請等語。 四、經查: (一)聲請人主張相對人王○謙因受婚生推定,登記為聲請人甲○○ 之婚生子女乙節,業據提出戶籍謄本為憑,可信為真。 (二)聲請人主張其與相對人王○謙間並無親子血緣關係乙節,則 提出成大醫院婦產部分子遺傳室血緣鑑定報告書告正本為證 。經本院審閱該份鑑定報告書所載:本系統所檢驗之DNA點 位,可排除甲○○【男、…】與王○謙【乙○○之子…】之血緣關 係,其親子關係概率值為0.000000%等內容,核與聲請人所 述上情相符。 (三)佐以兩造對於上開鑑定報告檢驗結果真正性、相對人王○謙 非相對人乙○○自聲請人受胎所生之子女、聲請人於111年11 月間知悉相對人王○謙非相對人乙○○自聲請人受胎所生等事 實均不爭執,兩造並製有合意程序筆錄存卷可查。 (四)綜合上開事證,聲請人本件主張要屬真實可採。然因聲請人 曾與相對人乙○○有婚姻關係,以致相對人王○謙推定為聲請 人之婚生子女。從而,兩造合意聲請裁定確認相對人王○謙 非相對人乙○○自聲請人受胎所生之婚生子女,為有理由,應 予准許。 五、依家事事件法第97條、非訟事件法第21條第2項、第24條第1   項、民事訴訟法第78條,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7  日          家事法庭  法 官  許育菱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本裁定抗告須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應 繳納抗告費新臺幣1,5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7  日                書記官  蔡雅惠

2025-03-17

TNDV-114-家調裁-32-20250317-1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

確認親子關係存在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民事判決 113年度親字第15號 原 告 乙○○ 輔 佐 人 甲○○ 訴訟代理人 戴君豪律師 楊永成律師 王仕升律師 被 告 己○○○ 戊○○ 丁○○ 庚○○ 壬○○ 癸○○ 上六人共同 訴訟代理人 劉逸柏律師 複代理人 杜佳燕律師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確認親子關係存在事件,本院於民國114年2月 29日言詞辯論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確認原告乙○○(女、民國00年0月0日生、身分證統一編號:Z000 000000號)與被告之被繼承人丙○○(男、民國00年0月0日生、身 分證統一編號:Z000000000號)間之親子關係存在。 訴訟費用由原告負擔。   理  由 壹、程序方面:   按就法律所定親子或收養關係有爭執,而有即受確認判決之 法律上利益者,得提起確認親子或收養關係存在或不存在之 訴。家事事件法第67條第1項定有明文。次按非婚生子女經 生父認領者,視為婚生子女。其經生父撫育者,視為認領。 民法第1065條第1項亦有明文。又非婚生子女曾經其生父撫 育者,依民法第1065條第1項之規定,已因視為認領而取得 婚生子女之身分,如其身分又為生父之繼承人所否認,而有 提起確認身分之訴之必要,即非不得對於該繼承人提起,不 因生父已死亡而受影響(最高法院70年度台上字第4778號判 決意旨參照)。本件原告主張其為被告之被繼承人丙○○之非 婚生子女,曾受丙○○撫育,因視同認領而視為丙○○之婚生子 女,惟丙○○死亡後,被告均不承認原告與之丙○○親子身分關 係,致原告身分處於不安之狀態,則原告提起本件確認之訴 ,有即受確認判決之法律上利益,且以丙○○之繼承人為被告 ,於法尚無不合。 貳、實體方面:   一、原告起訴主張:原告為母親甲○○與生父丙○○同居所生之子女 ,約3、40年前,丙○○幾乎每天前來與母親、原告共同生活 ,並支付現金做為撫育原告之費用,亦時常帶母親及原告出 遊,有照片為證,是原告自幼受丙○○撫育,縱然丙○○自原告 4、5歲時,未再與原告及母親共同生活,然仍持續支付原告 之一切扶養及教育費用,亦會親自前來探望原告及交付現金 ,或委由公司下屬或友人前來交付現金,做為原告之生活費 用等,丙○○另曾向延平中學校長介紹原告為其女兒,請託校 長讓原告入學。嗣丙○○於民國112年9月29日死亡,被告為丙 ○○之繼承人,卻未將原告以丙○○子女之身分列入訃文,亦拒 絕理會原告關於協商繼承事宜之請求,為此提起本件訴訟, 請求確認原告與被告之被繼承人丙○○間親子關係存在等語。 並聲明:如主文第一項。   二、被告則以:原告雖主張其自幼由丙○○撫育,卻僅提出兩張照 片作為證據,而該照片未顯示拍攝日期,亦無法證明照片上 之人物為原告及其母親,難認丙○○為其生父,更無法證明丙 ○○有撫育原告之事實。另證人辛○○與原告母親甲○○交情甚篤 ,迄今20餘年都保持聯繫,其證詞有偏袒原告之虞,且證人 辛○○、子○○針對辛○○有無送東西給原告一事說法不一致,又 證人子○○證稱原告小學階段時辛○○經常陪原告到公司去等語 ,但證人辛○○卻證稱其沒有看過丙○○與原告相處等語,與常 情不符,故2人證詞並非可採。原告未能釋明其與丙○○有親 子關係,本院裁定被告與原告前往進行手足血緣鑑定,於法 未合。並聲明:原告之訴駁回。 三、本院之判斷:  ㈠按非婚生子女經生父認領者,視為婚生子女,其經生父撫育 者,視為認領,民法第1065條第1項定有明文。次按舉證之 當事人聲請勘驗,法院認應證之事實重要,且舉證人之聲請 正當,有命行勘驗之必要,而勘驗物係由他造占有者,法院 得依聲請以裁定命他造提出;他造無正當理由不從法院提出 勘驗物之命者,法院得審酌情形認舉證之當事人關於該勘驗 物之主張或依該勘驗物應證之事實為真實,此觀民事訴訟法 第367條、第343條、第345條規定即明。上開規定,依家事 事件法第51條規定,除同法別有規定外,於家事訴訟事件準 用之。據此,當事人一造就血緣關係存否有爭執,而聲請為 血型、去氧核醣核酸或其他醫學上之檢驗,如就其主張之事 實已為相當之釋明,法院因認該聲請為正當,而命為鑑定時 ,他造倘無不可期待其受鑑定之正當理由而拒絕者,法院得 以之為全辯論意旨之一部,於斟酌其他相關事證後,為該他 造不利之判斷(最高法院111年度台上字第1449號判決意旨 參照)。  ㈡原告上開主張之事實,業據原告提出其與丙○○之合照照片兩 張、丙○○之訃文、存證信函等件為證,且據證人子○○到庭證 稱:「被告己○○○是我太太的親姊姊,我與丙○○是連襟關係 ,丙○○也是我的老闆,我從64年就認識丙○○。甲○○曾經與我 同事過,乙○○是甲○○的女兒,89年乙○○從延平中學國中二年 級準備基測,丙○○請我幫她輔導功課,陪她的家人吃飯,我 聽到乙○○叫丙○○爸爸,在乙○○國二升國三暑假,我輔導乙○○ 時,丙○○有正式跟我說,乙○○是他女兒。乙○○五、六歲時曾 被舅舅帶去公司,乙○○小學時,辛○○經常陪她去公司。從乙 ○○考到北一女,讀了不到一年從北一女休學,休學也是丙○○ 叫我陪乙○○去辦理的。甲○○不是元配,他們是一起生活,我 週五去幫乙○○課輔,是跟著丙○○一起去甲○○家,當天晚上丙 ○○可能就住甲○○那裡。丙○○曾經請我送現金給甲○○,次數很 少,因為我不是負責送錢的,金額是新臺幣(下同)25,000 元,是給甲○○的房租或是生活費,但是不會1個月只有25,00 0元,辛○○、我弟弟黃文昌都有送過」等語(見本院卷第220 至223頁);證人孫國芳到庭證稱:「丙○○是我的老闆,我 在他公司工作有20年。甲○○以前是我同事,我們私下會吃飯 、聊天,甲○○告訴我她是丙○○的小三,當時甲○○非常年輕, 我有勸甲○○,甲○○沒有多久就離職了,之後我和甲○○還是會 約吃飯、聊天,甲○○告訴我她懷孕了,說是丙○○的小孩,就 是乙○○,我詢問甲○○孩子生了,丙○○有無撫養,甲○○有說丙 ○○每個月有給她大約5萬元,這些錢沒有經過我手,我知道 我們以前的同事李季榮有拿錢給甲○○,李季榮說是丙○○要他 交給甲○○的生活費,這時候乙○○已經出生了。我看過丙○○和 甲○○在一起,因為有時候出去吃飯的時候,丙○○會帶甲○○。 丙○○有一次叫我到他辦公室,問我說為什麼我認為這個小孩 是他的,我回答說,一看到這個孩子就知道是你的,因為李 家的人的眼睛,丙○○說,我不認這個孩子,我問為什麼,他 回答說,這個孩子沒有GG,我就跟丙○○說,你很沒有良心, 這個孩子如果是男孩子的話你就認是不是,丙○○說是的」等 語(見本院卷第223至227頁)。被告雖以前詞指摘辛○○、子 ○○證詞不可信,惟查子○○證稱:乙○○五、六歲時曾被舅舅帶 去公司,乙○○小學時辛○○經常陪她去公司等語(見本院卷第 222頁),但辛○○斯時為公司職員,即便其曾帶同乙○○到公 司找丙○○,亦有其他工作上事務需處理,未必會有閒暇或敢 於特別注意身為公司老闆之丙○○與乙○○間相處過程,是其證 稱沒有看過丙○○與乙○○相處等語(見本院卷第224頁),要 難指有不合常情之處;另子○○證稱:除了我以外,還有辛○○ 、黃文昌有送東西給乙○○、甲○○等語(見本院卷第222至223 頁),與辛○○所證:我沒有幫丙○○送錢或任何東西給甲○○、 乙○○過等語(見本院卷第225頁),雖有不一致,然考量乙○ ○現年38歲,因時間久遠,證人對於細節部分記憶稍有不清 ,本屬可能,但衡以2人其他證述內容均合於常理,無前後 矛盾或瑕疵之處,2人又均已具結在案,應無甘冒偽證罪責 風險而為虛偽證述之可能,且子○○之配偶為被告己○○○之親 妹妹、被告戊○○、丁○○、庚○○之親阿姨,其更無偏袒原告之 動機,是證人子○○、孫國芳之證述,仍可採信。本院依上調 查,堪認原告就其與丙○○間確有足以懷疑親子血緣關係存在 之事實已盡釋明之責,而被告仍否認與原告間有親子關係存 在,依前開說明,自有命與丙○○有親子血緣關係之人即被告 戊○○、丁○○、庚○○、壬○○、癸○○(下稱被告戊○○等5人)協 同與原告為親子血緣關係鑑定之必要。是被告辯稱:原告並 未釋明其與丙○○有親子血緣關係,本院即裁定命被告戊○○等 5人前去進行手足血緣鑑定,於法不合云云,並非可採。  ㈢又本院於113年10月24日裁定命被告戊○○等5人應於113年12月 10日前往法務部調查局進行手足血緣關係鑑定(見本院卷第 249至250頁),雖原告依期到驗,但被告戊○○等5人均未依 排定日期到驗致無法進行血緣鑑定比對,有法務部調查局11 4年1月8日調科肆字第11303361480號函附卷可稽(見本院卷 第273頁),且經被告陳明在卷(見本院卷277頁),則被告 戊○○等5人經本院裁定後,仍拒絕配合為血緣鑑定,依前開 規定及說明,本院自得以之為全辯論意旨之一部分並斟酌全 案卷證。至被告己○○○則為丙○○之配偶,與丙○○並無血緣關 係,其DNA並無助於釐清原告與丙○○間有無親子血緣關係, 自無命其為鑑定之必要。綜上,堪認原告主張其與丙○○間有 親子血緣關係乙節為真實。又丙○○生前曾支付原告扶養費, 與原告共同生活並協助安排原告就學、課業輔導事宜,堪認 原告有經生父丙○○撫育之事實,依前開規定,丙○○視為已認 領原告。從而,原告依法提起本件訴訟,請求確認原告與被 告之被繼承人丙○○間之親子關係存在,為有理由,應予准許 。  四、本件事證已臻明確,兩造其餘證據調查聲請,於本件不生影 響,均無調查之必要。且兩造其餘攻擊防禦方法及所提證據 ,經審酌後,核與判決結果不生影響,爰不一一論述。  五、訴訟費用負擔之說明:按敗訴人之行為,按當時之訴訟程度 為伸張或防衛權利所必要者,因該行為所生之費用,法院得 酌量情形,命勝訴之當事人負擔其全部或一部,家事事件法 第51條準用民事訴訟法第81條第2款規定甚明。本件原告之 請求,雖獲勝訴之判決,然確認親子關係存否事件,依法必 須藉由法院裁判始能還原身分,此實不可歸責於被告,被告 所為自為伸張或防衛權利所必要,本院因認本件訴訟費用應 由原告負擔,較為公允。 六、訴訟費用負擔之依據:家事事件法第51條、民事訴訟法第81 條第2款。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3  日          家事第二庭  法 官 陳苑文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本判決上訴,須於判決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如 委任律師提起上訴者,應一併繳納上訴審裁判費。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3  日                 書記官 劉文松

2025-03-13

TPDV-113-親-15-20250313-2

臺灣高雄少年及家事法院

認領子女

臺灣高雄少年及家事法院民事判決 112年度親字第29號 原 告 己○○ 訴訟代理人 賴建宏律師(法扶律師) 被 告 乙○○ 訴訟代理人 戊○○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認領子女事件,本院於一百一十四年二月二十 日言詞辯論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被告應認領子OO(女,民國○○○年○月○○日生,身分證統一編號: Z000000000號,原名甲○○)為其子女。 訴訟費用由被告負擔。   事實及理由 一、原告主張:緣兩造自民國90年間交往至99年初,長期有親密 關係,其後兩造因故分手,伊與訴外人丙○○於99年7月28日 結婚,嗣伊於00年00月00日產下未成年子女子OO(年籍資料 詳如主文第一項,原名甲○○),並登記丙○○為子OO父親。惟 丙○○主張其與子OO間無血緣關係,並經本院111年度家調裁 字第140號裁定子OO及丙○○兩人間之親子關係不存在確定。 兩造交往同居甚久,且伊與丙○○結婚前,僅有與被告長期交 往並發生親密關係,被告自為子OO之生父,然被告卻拒絕認 領子OO,爰依民法第1067條第1項規定,提起本件訴訟等情 ,並聲明:如主文第1項所示。 二、被告則以:伊與原告於98年10月即結束男女朋友關係,此後 不相往來,子OO係99年底出生,自與伊無關。且原告與伊交 往期間曾行為不檢,也不能排除原告在與伊分手後又與他人 交往而受孕。原告僅以伊曾與原告交往之情,強行要求伊為 血緣關係之鑑定,有侵害人權隱私之情事,故伊拒絕接受鑑 定,否認與子OO之親子關係等語置辯。並聲明:駁回原告之 訴。 三、得心證之理由  ㈠按有事實足認其為非婚生子女之生父者,非婚生子女或其生 母或其他法定代理人,得向生父提起認領之訴,民法第1067 條第1項定有明文。再按未成年子女為當事人之親子關係事 件,就血緣關係存否有爭執,法院認有必要時,得依聲請或 依職權命當事人或關係人限期接受血型、去氧核醣核酸或其 他醫學上之檢驗。但為聲請之當事人應釋明有事實足以懷疑 血緣關係存否者,始得為之。命為前項之檢驗,應依醫學上 認可之程序及方法行之,並應注意受檢驗人之身體、健康及 名譽,家事事件法第68條第1項、第2項定有明文。又家事事 件,舉證之當事人聲請勘驗,法院認應證之事實重要,且舉 證人之聲請正當,有命行勘驗之必要者,而勘驗物係由他造 占有者,法院得依聲請以裁定命他造提出勘驗物,他造無正 當理由不從法院之命提出者,法院得審酌情形認舉證之當事 人關於該勘驗物之主張或依該勘驗物應證之事實為真實,家 事事件法第51條準用民事訴訟法第367條遞準用同法第343條 、第345條第1項亦有明文。當事人一造聲請為血型、去氧核 醣核酸或其他醫學上之檢驗,如就其主張之事實已為相當之 證明,法院認其聲明為正當而命為鑑定時,他造倘無正當理 由而拒絕者,法院得以之為全辯論意旨之一部分,於斟酌其 他相當事證後,為該他造不利之判斷。(最高法院105年度台 上字第1774號判決意旨、106年度台上字第296號民事判決意 旨參照)。  ㈡本件原告主張子OO於00年00月00日出生,原登記為丙○○之婚 生子女,然經親子鑑定結果確認與丙○○無血緣關係後,業經 本院以111年度家調裁字第140號裁定丙○○非子OO生父等情, 業據原告提出戶籍謄本(見本院卷第19頁)在卷可稽,並為被 告所不爭執(見本院卷第486頁),復有高雄○○○○○○○○函覆子O O出生登記申請書、出生證明書、未成年子女權利義務行使 負擔登記申請書、離婚協議書、親子關係更正父母姓名更正 登記申請書、本院111年度家調裁字第140號裁定(見本院卷 第144至160頁)在卷可佐,自堪信為真實。  ㈢原告主張子OO與被告間存有真實血緣關係之事實,雖為被告 所否認。查證人即被告之姊丁○○(註:因證人出養而與被告 不同姓)於本院具結證稱:我與原告以前是朋友,我認識原 告不久,原告就跟被告交往,我們三人同居,後來兩造大約 96、97年搬出去同居。原告懷孕5個月時有來找我,跟我道 歉說她知道子OO是被告的小孩,被告也知道,我父親的告別 式,子OO也有來;原告懷孕時也有來找被告,說子OO是被告 的子女,被告沒承認也沒否認,這是被告跟我講的等語(見 本院卷第204至212頁),證人即原告前夫丙○○於本院審理時 證稱:我大概98年年底認識原告,當時我在追原告,99年間 不知幾月份與原告交往。我認識原告時原告有男友,但原告 說會跟男友分手,至於我跟原告交往時,原告到底有沒有跟 前男友分手,我也不知道,我的認知是我跟原告99年初在一 起時,原告說要跟男友分手,但我也沒問後續等語(見本院 卷第308至318頁),且被告亦曾坦承曾與原告交往並發生關 係,於99年初分手(見本院卷第170、430、486頁),已足認 原告確實曾與被告交往,後於99年初原告與丙○○交往時,原 告尚未完全結束前段感情關係。故回推受胎期間,00年00月 間出生之子OO自可能為被告之子女。又原告提出其血型為O 型、子OO為A型,證人即被告之姊丁○○之血型為AB型之資料 ,有檢驗報告單、中樺醫學檢驗中心檢驗單可憑(見本院卷 第282至284、348頁),被告則於113年5月23日當庭陳稱其血 型為AB型,並稱:當時家人說我的血型是AB型(見本院卷第3 06、490頁),衡情一般人均不致誤認自己之血型,且與被告 同父同母、血緣相近之丁○○之血型為AB型,被告確有可能血 型為AB型,而與子OO具親子關係。綜上已足認原告已提出相 當事證足使本院形成子OO與被告間有親子關係存在可能之心 證,被告即負有協力解明事實之義務。  ㈣被告雖嗣後改稱其與原告係98年底分手(見本院卷第194頁), 且其血型實為O型血,並提出衛生福利部屏東醫院血庫檢驗 結果(見本院卷第328頁),然如孟買血型或亞孟買血型,即 可能有父母均為O型血而子女為A型或B型之情,血型終究非 精準判斷之標準;且被告雖主張分手時間為98年年底,但未 提出任何舉證,不能逕採。被告另辯稱證人丁○○與其有刑事 糾紛,且為原告好友,其所述多為原告所告知或多有謬誤等 語,並提出被告與律師事務所(被告提告證人丁○○妨害名譽) 訊息、證人丁○○臉書內容為據(見本院卷第240至244頁),但 證人丁○○業經具結,是否因妨害名譽之輕罪,甘冒偽證罪之 責誣指被告已非無疑;兩造交往時間距今時隔10餘年之久, 又非與證人有何切身利害關係,證人記憶本可能有所誤差, 尚不能以細節出入全盤否定其證言。被告另主張並非被告叫 原告帶子OO去參加被告父親告別式,而是被告之姊丁○○叫原 告帶子OO來的等語,並提出其妻與訴外人潘秀鳳、嵇靖宣之 訊息(見本院卷第444至452頁)可參,然原告帶同子OO參加被 告父親告別式一事為兩造所不爭執(見本院卷第486頁),究 竟是何人通知原告實非重要。  ㈤本院為以科學檢驗方式確認兩造間親子血緣關係,認有以生 物學、血緣上親子關係之事實作為證明對象之必要,被告一 度於本院112年10月18日審理時同意接受親子血緣鑑定,但 迄今消極拒絕與子OO為親子鑑定,故本院前於113年11月4日 裁定命子OO與被告於113年12月10日以前或依高雄榮民總醫 院之通知,前往該院接受被告與未成年子女間之親子血緣DN A檢驗鑑定,上揭裁定已合法送達被告,有送達證書在卷可 參(見本院卷第414頁),被告亦自承有收受裁定並接獲醫 院通知(見本院卷第488頁),然迄本件言詞辯論終結前,被 告仍未前往醫院配合檢驗,有本院112年度親字第29號裁定 、高雄榮民總醫院113年12月20日高總管字第1131023283號 函在卷可考(見本院卷第408至410、466頁)。顯見被告有故 意拒絕配合親子血緣檢驗之情事;又被告苟認為其非子OO生 父,本可藉此親子血緣鑑定加以確認,更不會因此一鑑定行 為而傷害被告之身體、健康及名譽,是被告拒絕鑑定,顯無 理由。本件既得以血緣關係之醫學上檢驗而形成確證,然被 告無正當理由始終拒絕為血緣鑑定。依上說明,本院自得以 之為全辯論意旨,並於斟酌前述關於子OO與被告間具親子關 係、各證人與客觀事證相符之證述情節,暨被告並不否認曾 與原告交往等合乎相當證明度之各該事證後,因而為被告不 利之判斷,據而達到「不以絕對信實為必要」此發現兩造間 存在親子關係真實性之目的,並因此認定原告主張子OO與被 告間具真實血緣親子關係等語,確係可採。  ㈥綜上所述,經本院斟酌全卷事證及全辯論意旨,堪認子OO與 被告間存有真實血緣關係,然因其母即原告與被告間並無婚 姻關係存在,自為非婚生子女。從而,原告依民法第1067條 第1項規定訴請被告認領子OO為其女,洵屬有據,應予准許 ,爰判決如主文第1項所示。 四、本件事證已臻明確,兩造其餘攻擊及防禦方法,經核與本判 決結果不生影響,爰不逐一論述。 五、據上論結,本件原告之訴為有理由,依家事事件法第51條,   民事訴訟法第385 條第1 項前段、第78條,判決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3  日          家事第一庭  法 官 王奕華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本判決上訴,須於判決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如 委任律師提起上訴者,應一併繳納上訴審裁判費。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4  日                 書記官  陳長慶

2025-03-13

KSYV-112-親-29-20250313-2

家調裁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

否認子女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家調裁字第28號 聲 請 人 A03 相 對 人 A01 兼 法定代理人 A02 上當事人間請求否認子女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一、確認相對人A01(女、民國000年0月00日生、身分證統一編 號:Z000000000號)非聲請人A03自相對人A02受胎所生之婚 生子女。 二、程序費用新臺幣3,000元由聲請人A03負擔。   理  由 一、本件否認子女事件屬當事人不得處分之事項,但兩造前經血 緣鑑定,對於醫療機構出具之血緣鑑定報告書檢驗結果真正 性不爭執,並依家事事件法第33條第1項規定,於民國113年 12月31日製作合意程序筆錄,合意聲請本院裁定終結,自應 由本院依前揭規定而為裁定。 二、本件聲請意旨略以:聲請人A03與相對人A02於109年7月7日 結婚,於112年6月21日協議離婚,嗣後聲請人於000年0月00 日生下相對人A01,相對人A01因而被推定為相對人A02之女 ,惟相對人A01實非相對人A02之婚生子女,爰有依民法第10 63條第2項之規定,提起本件訴訟必要等語。   三、按「妻之受胎,係在婚姻關係存續中者,推定其所生子女為 婚生子女。前項推定,夫妻之一方或子女能證明子女非為婚 生子女者,得提起否認之訴。前項否認之訴,夫妻之一方自 知悉該子女非為婚生子女,或子女自知悉其非為婚生子女之 時起2年內為之。但子女於未成年時知悉者,仍得於成年後2 年內為之」;「稱婚生子女者,謂由婚姻關係受胎而生之子 女」;「從子女出生日回溯第181日起至第302日止,為受胎 期間。能證明受胎回溯在前項第181日以內或第302日以前者 ,以其期間為受胎期間」,民法第1063條、第1061條、第10 62條分別定有明文。     四、經查: (一)聲請人主張相對人A01因受婚生推定而登記為相對人A02之婚 生子女乙節,業據提出戶籍謄本為憑,可信為真。  (二)又相對人A01與A02間並無親子血緣關係乙節,則有聲請人提 出之成大醫院婦產部分子遺傳室血緣鑑定報告書(下稱系爭 鑑定報告)為證。審閱系爭鑑定報告記載「…本系統所檢驗 之DNA點位皆無法排除甲○○…與A01…之血緣關係,其親子關係 指數(CPI)為2.550E+6,親子關係概率值為99.999961%」等 內容,核與聲請人主張之事實相符。 (三)佐以兩造對於系爭鑑定報告檢驗結果真正性、相對人A01非 聲請人自相對人A02受胎所生之婚生子女、聲請人自相對人A 01出生時知悉上情等事實均不爭執,並製有合意程序筆錄存 卷可查。 (四)綜合上開事證,聲請人本件主張,要屬可採。因聲請人曾與 相對人A02有婚姻關係,以致相對人A01推定為相對人A02之 婚生子女。從而,兩造合意聲請裁定確認相對人A01非聲請 人A03自相對人A02受胎所生之婚生子女,為有理由,應予准 許。   五、另本件相對人A01確非相對人A02之婚生子女,已如上述,故 而須藉由法院裁判還原真正身分,此實不可歸責於相對人, 況相對人本可與聲請人互換地位提起本件否認子女訴訟,故 聲請人訴請否認子女雖於法有據,但相對人之應訴乃法律規 定所不得不然,相對人所為自屬伸張或防衛權利所必要,本 院因認本件程序費用應由聲請人A03負擔,較為公允。 六、依家事事件法第33條、第51條、民事訴訟法第81條第2款、 第87條第1項,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0  日          家事法庭  法 官  許育菱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本裁定抗告須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應 繳納抗告費新臺幣1,5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0  日                書記官  蔡雅惠

2025-03-10

TNDV-114-家調裁-28-20250310-1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

否認子女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親字第72號 原 告 甲○○ 被 告 丙○○ 兼 上一人 法定代理人 乙○○ 上列當事人間否認子女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原告、及被告乙○○應攜同被告丙○○於民國114年3月31日下午2時 至桃園市○○區○○路0號「林口長庚紀念醫院」接受親子血緣關係 之檢驗。   理 由 一、按未成年子女為當事人之親子關係事件,就血緣關係存否有 爭執,法院認有必要時,得依聲請或依職權命當事人或關係 人限期接受血型、去氧核醣核酸或其他醫學上之檢驗。但為 聲請之當事人應釋明有事實足以懷疑血緣關係存否者,始得 為之。法院為第一項裁定前,應使當事人或關係人有陳述意 見之機會。家事事件法第68條第1項及第3項分別定有明文。 二、原告起訴主張:原告與被告乙○○於民國94年8月4日結婚,嗣 於113年9月3日經法院裁判離婚。原告因判決離婚至戶政事 務所欲辦理換發身分證時方發現未成年人即被告丙○○(000 年0月0日生)登記為伊之婚生子女。惟被告丙○○並非伊之親 生子女,爰依法提起本訴,請求確認被告丙○○非被告乙○○自 原告受胎所生之婚生子女等語,並提出戶口名簿為證。本件 經本院傳訊被告乙○○到庭,據其陳稱:被告丙○○確實非伊自 原告受胎所生之子女,惟表示不同意攜子女進行親子血緣鑑 定等語(見本院卷第16頁反面),則原告主張被告丙○○與其 未具有親子血緣關係乙情非完全不可採信,而被告已拒絕與 原告為親子血緣檢驗,揆諸前揭規定,自有必要限期命原告 、及被告乙○○攜同被告丙○○前往醫院接受親子血緣檢驗之必 要,爰裁定如主文。 三、原告與被告乙○○、丙○○均應遵守本院指定時間到驗,如無正 當理由拒絕配合接受親子血緣檢驗者,依家事事件法第51條 準用民事訴訟法第367條、第345條之規定,本院得審酌情形 認他造之主張為真實,附此敘明。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0  日          家事第一庭  法 官 林文慧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本裁定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0  日                 書記官 黃偉音

2025-03-10

TYDV-113-親-72-20250310-1

臺灣彰化地方法院

確認親子關係不存在

臺灣彰化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親字第9號 原 告 乙○○ 訴訟代理人 張仕融律師 被 告 丙○○ 關 係 人 甲○○ 上列當事人間確認親子關係不存在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被告丙○○應會同原告,於民國114年4月30日以前,依彰化基督教 醫療財團法人彰化基督教醫院之通知,前往該醫院接受血型、去 氧核醣核酸或其他醫學上之檢驗。   理  由 一、按法院認應證之事實重要,且舉證人之聲請正當者,應以裁 定命他造提出文書。此於勘驗準用之,民事訴訟法第343 條 、第367條分別定有明文,並於家事事件亦有準用,此觀諸 家事事件法第51條之規定即明。次按未成年子女為當事人之 親子關係事件,就血緣關係存否有爭執,法院認有必要時, 得依聲請或依職權命當事人或關係人限期接受血型、去氧核 醣核酸或其他醫學上之檢驗。但為聲請之當事人應釋明有事 實足以懷疑血緣關係存否者,始得為之,家事事件法第68條 第1項亦定有明文。本件係成年人之親子關係事件,雖不能 直接適用上開規定,但因係涉公益,當事人對於兩造間有無 真實血緣關係產生爭執,基於相同之法理,於本件亦可類推 適用。 二、原告主張被告丙○○非其母即關係人甲○○自原告受胎所生婚生 子女之事實,業據其提出戶籍謄本為證,並經本院依職權向 彰化縣田中鎮戶政事務所調取被告出生登記之相關資料(出 生登記申請書、出生證明書)查核屬實,關係人甲○○於本院 審理中亦陳稱被告丙○○與原告及關係人甲○○均無血緣上關係 等語,應認原告已釋明有事實足以懷疑原告與被告丙○○血緣 關係之存否,是原告聲請命為血緣關係之醫學上檢驗,應予 准許。 三、被告倘無正當理由不從提出勘驗物即DNA檢體之命者,依家 事事件法第51條準用民事訴訟法第367條、第345條第1項規 定,本院得審酌情形認原告依該勘驗物應證事實之主張為真 實。末原告應先行預納血緣鑑定檢驗相關費用,附此敘明。 四、爰依首開規定,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7   日           家事法庭 法 官 康弼周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本裁定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0  日                書記官 蔡宗豪

2025-03-07

CHDV-113-親-9-20250307-1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

確認親子關係不存在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親字第41號 原 告 甲○○ 訴訟代理人 李慧千律師(法扶律師) 被 告 乙○○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確認親子關係不存在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被告乙○○(男,民國00年0月00日生,身分證統一編號:Z000000 000號)應於收受本裁定送達後15日內與原告甲○○約定時間,並 應於民國114年3月31日前至大型教學醫院(如無法達成協議,應 至國立成功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接受有關被告乙○○與原告甲 ○○所生之女丙○○(女,民國000年0月00日生)間之親子血緣鑑定 。   理  由 一、按未成年子女為當事人之親子關係事件,就血緣關係存否有 爭執,法院認有必要時,得依聲請或依職權命當事人或關係 人限期接受血型、去氧核醣核酸或其他醫學上之檢驗。但為 聲請之當事人應釋明有事實足以懷疑血緣關係存否者,始得 為之。法院為第1項裁定前,應使當事人或關係人有陳述意 見之機會,家事事件法第68條第1、3項定有明文。次按法院 認應證之事實重要,且舉證人之聲請正當者,應以裁定命他 造提出文書。此規定於勘驗準用之,民事訴訟法第343條、 第367條分別定有明文。依家事事件法第51條規定,並於家 事訴訟事件準用之。又關於血緣關係存在與否,現代生物科 學發達,醫學技術進步,以DNA檢驗方法鑑定子女血統來源 之精確度極高,且為一般科學鑑定及社會觀念所肯認,乃週 知之勘驗方法(最高法院97年度台上字第2004號判決意旨可 參),自屬對應證事實之重要證據方法。 二、經查,原告主張懷孕後才認識被告,被告並於生產後提供原 告住處居住,誤以為由被告認領丙○○可申請補助,其實丙○○ 非原告自被告受胎所生,現已提起確認親子關係不存在事件 ,則被告與丙○○間是否具真實血緣關係即為本件應證事實。 原告就上開主張,業經其提出兩造戶籍謄本為證,且有臺南 市政府社會局函覆本院稱:原告係於待產時才結識被告等語 。則依原告上開釋明之證據以觀,原告主張丙○○非被告之女 乙節,即非全無足採,原告就其主張之必要事實已提出適當 證明,足使其主張具低蓋然性之真實可信度,而無濫訴之虞 。又本件訴訟標的重在丙○○實質身分之調查,非以血緣關係 鑑定難以斷定其真實身分,惟被告經本院合法通知,無正當 理由未到庭,亦未提出書狀作何聲明或陳述,顯有礙於真實 血緣發現,揆諸前揭說明,本院認有命被告與丙○○接受親子 血緣鑑定之必要。倘被告無正當理由拒絕配合接受血緣鑑定 ,依家事事件法第51條準用民事訴訟法第367條、第345 條 規定,本院得審酌情形認原告之主張為真實,附此敘明。 三、爰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7   日           家事法庭 法 官 陳文欽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做成。 本件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7   日                書記官 易佩雯

2025-03-07

TNDV-113-親-41-20250307-1

台上
最高法院

請求認領子女等

最高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台上字第411號 上 訴 人 A01 訴訟代理人 張琬萍律師 被 上訴 人 B01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認領子女等事件,上訴人對於中華民國113年1 1月27日臺灣高等法院臺中分院第二審判決(112年度家上字第98 號),提起上訴,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上訴駁回。 第三審訴訟費用由上訴人負擔。 理 由 一、上訴第三審法院,非以原判決違背法令為理由,不得為之。 又提起上訴,上訴狀內應記載上訴理由,其以民事訴訟法第 469條所定事由提起第三審上訴者,應於上訴狀內表明:原 判決所違背之法令及其具體內容、暨依訴訟資料合於該違背 法令之具體事實。其依同法第469條之1規定提起上訴者,並 應具體敘述為從事法之續造、確保裁判之一致性或其他所涉 及之法律見解具有原則上重要性之理由。另第三審法院應於 上訴聲明之範圍內,依上訴理由調查之。同法第467條、第4 70條第2項、第475條本文分別定有明文。而依同法第468條 規定,判決不適用法規或適用不當者,為違背法令;依同法 第469條規定,判決有該條所列各款情形之一者,為當然違 背法令。當事人提起第三審上訴,如合併以同法第469條及 第469條之1之事由為上訴理由時,其上訴狀或理由書應表明 該判決所違背之法令條項,或有關之司法院大法官解釋、憲 法法庭裁判,或成文法以外之習慣或法理等及其具體內容, 暨係依何訴訟資料合於該違背法令之具體事實,並具體敘述 為從事法之續造、確保裁判之一致性或其他所涉及之法律見 解具有原則上重要性之理由。如未依上述方法表明,或其所 表明者與上開法條規定不合時,即難認為已合法表明上訴理 由,其上訴自非合法。另第三審法院就未經表明於上訴狀或 理由書之事項,除有民事訴訟法第475條但書情形外,亦不 調查審認。上開規定,依家事事件法第51條規定,於家事訴 訟事件準用之。 二、本件上訴人對於原判決於其不利部分提起上訴,雖以該部分 判決違背法令為由,惟核其上訴理由狀所載內容,係就原審 取捨證據、認定事實之職權行使所論斷:被上訴人於民國00 0年0月00日所生未成年子女甲○○(下稱未成年子女),業經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下稱臺中地院)110年度家調裁字第17 號裁定確認非被上訴人與訴外人乙○○所生婚生子女確定,上 訴人不得為不同主張。臺中地院依被上訴人之聲請,命上訴 人就血緣鑑定陳述意見後,裁定命上訴人接受血緣鑑定,上 訴人無正當理由拒絕鑑定,依兩造間通訊軟體對話紀錄、電 話錄音及譯文、病歷資料等,堪認未成年子女為被上訴人自 上訴人受胎所生。兩造就未成年子女權利義務之行使或負擔 未能達成協議,綜酌財團法人臺中市龍眼林社會福利慈善事 業基金會之訪視報告,及被上訴人有行使親權能力及意願、 與未成年子女有依附情感及上訴人之意見等情,認未成年子 女權利義務之行使或負擔由被上訴人單獨任之,符合其最佳 利益。參酌行政院主計總處107至110年度平均每人每月消費 支出及兩造之學經歷、薪資、財產及兩造意見等,認未成年 子女每月所需扶養費為新臺幣(下同)2萬4,775元,由被上 訴人、上訴人依1比2比例分擔為適當。再者,上訴人自未成 年子女出生起至112年2月10日未曾負擔扶養費。從而,被上 訴人依民法第1067條第1項、第1069條之1準用第1055條第1 項、第1084條第2項、第179條規定,請求上訴人認領未成年 子女、酌定未成年子女權利義務之行使或負擔由被上訴人任 之、上訴人應返還107年迄112年2月10日止之代墊扶養費90 萬8,435元本息,並自本判決確定日起至未成年子女年滿18 歲之日止按月於每月5日前給付未成年子女扶養費1萬6,517 元,為有理由,應予准許,為恐日後上訴人拒絕或拖延按月 給付扶養費而不利未成年子女之利益,併酌定上訴人如遲誤 1期履行,其後6期視為亦已到期等情,指摘為不當,並就原 審命為辯論及已論斷或其他與判決結果不生影響者,泛言謂 為違法,而非表明該判決所違背之法令及其具體內容,暨依 訴訟資料合於該違背法令之具體事實,更未具體敘述為從事 法之續造、確保裁判之一致性或其他所涉及之法律見解具有 原則上重要性之理由,難認其已合法表明上訴理由。依首揭 說明,應認其上訴為不合法。至原判決贅述其他理由,無論 當否,與判決結果不生影響,附此說明。 三、據上論結,本件上訴為不合法。依家事事件法第51條,民事 訴訟法第481條、第444條第1項、第95條第1項、第78條,裁 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6 日 最高法院民事第四庭      審判長法官 盧 彥 如 法官 周 舒 雁 法官 吳 美 蒼 法官 陳 容 正 法官 蔡 和 憲 本件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書 記 官 郭 詩 璿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0 日

2025-03-06

TPSV-114-台上-411-20250306-1

臺灣宜蘭地方法院

確認親子關係存在

臺灣宜蘭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親字第11號 原 告 乙○○ 訴訟代理人 (法扶律師) 林國漳律師 被 告 臺灣宜蘭地方檢察署 法定代理人 丙○○ 複 代理人 丁○○ 關 係 人 甲○○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確認親子關係存在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關係人甲○○應於民國一百一十四年三月二十日下午二時,至法務 部調查局(新北市○○區○○路○○○號)與原告乙○○共同接受堂兄弟 姊妹特殊親緣DNA之檢驗鑑定。   理  由 一、按家事事件法第51條準用民事訴訟法第288條規定,法院不 能依當事人聲明之證據而得心證,為發現真實認為必要時, 得依職權調查證據。又按未成年子女為當事人之親子關係事 件,就血緣關係存否有爭執,法院認有必要時,得依聲請或 依職權命當事人或關係人限期接受血型、去氧核醣核酸或其 他醫學上之檢驗。但為聲請之當事人應釋明有事實足以懷疑 血緣關係存否者,始得為之,家事事件法第68條第1項定有 明文。 二、查原告乙○○提起本件訴訟,以其與被繼承人田玉山(民國96 年1月6日死亡)有真實血緣關係為由,請求確認與田玉山間 親子關係存在,是被繼承人田玉山與原告間之血緣鑑定即為 應證事實之重要證據,惟田玉山已死亡,而關係人甲○○為田 玉山之手足之子女,與原告為四親等之堂兄弟姊妹親緣關係 ,故有命關係人甲○○與原告乙○○前往法務部調查局接受血緣 鑑定之必要,爰裁定如主文所示。 三、本件鑑定費用由原告乙○○預先墊付。關係人甲○○或原告之一 方如無正當理由不到場者,本院得審酌情形認他造之主張為 真實,家事事件法第51條、民事訴訟法第367條準用第343條 、第345條第1項規定參照,附此敘明。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4   日          家事法庭 法 官 陳世博 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本裁定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4   日               書記官 鍾尚勲

2025-03-04

ILDV-113-親-11-20250304-1

家調裁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

否認子女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家調裁字第8號 聲 請 人 A01 兼 法定代理人 A02 相 對 人 A04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否認子女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一、確認聲請人A01(男、民國000年0月0日生、身分證統一編號 :Z000000000號)非聲請人A02自相對人A04受胎所生之婚生 子女。 二、程序費用新臺幣3,000元由聲請人A02負擔。   理  由 一、本件否認子女事件屬當事人不得處分之事項,但兩造前經血 緣鑑定,對於醫療機構出具之血緣鑑定報告書檢驗結果真正 性不爭執,並依家事事件法第33條第1項規定,於民國113年 12月26日製作合意程序筆錄,合意聲請本院裁定終結,自應 由本院依前揭規定而為裁定。 二、本件聲請意旨略以:聲請人A02與相對人A04於110年11月12 日結婚,但相對人之後離家,聲請人A02與相對人遂各過各 的,之後於112年12月1日協議離婚,聲請人A02並於000年0 月0日生下聲請人A01,聲請人A01因而依法推定為相對人之 子,惟聲請人A01實非相對人A04之婚生子女,為此,依民法 第1063條第2項之規定,提起本件訴訟等語。 三、按「妻之受胎,係在婚姻關係存續中者,推定其所生子女為 婚生子女。前項推定,夫妻之一方或子女能證明子女非為婚 生子女者,得提起否認之訴。前項否認之訴,夫妻之一方自 知悉該子女非為婚生子女,或子女自知悉其非為婚生子女之 時起2年內為之。但子女於未成年時知悉者,仍得於成年後2 年內為之」;「稱婚生子女者,謂由婚姻關係受胎而生之子 女」;「從子女出生日回溯第181日起至第302日止,為受胎 期間。能證明受胎回溯在前項第181日以內或第302日以前者 ,以其期間為受胎期間」,民法第1063條、第1061條、第10 62條分別定有明文。     四、經查: (一)聲請人主張聲請人A01因受婚生推定而登記為相對人之婚生 子女乙節,業據提出戶籍謄本為憑,可信為真。   (二)又聲請人A01與相對人間並無親子血緣關係乙節,則有聲請 人提出之成大醫院婦產部分子遺傳室血緣鑑定報告書(下稱 系爭鑑定報告)為證。審閱系爭鑑定報告記載「…本系統所 檢驗之DNA點位皆無法排除甲○○…與A01…之血緣關係,其親子 關係指數(CPI)為1.574E+6,親子關係概率值為99.999936% 」等內容,核與聲請人主張之事實相符。 (三)佐以兩造對於系爭鑑定報告檢驗結果真正性、聲請人A01非 聲請人A02自相對人A04受胎所生之婚生子女等事實均不爭執 ,並製有合意程序筆錄存卷可查。 (四)綜合上開事證,聲請人本件主張,要屬可採。因聲請人A02 曾與相對人A04有婚姻關係,以致聲請人A01推定為相對人之 婚生子女。從而,兩造合意聲請裁定確認聲請人A01非聲請 人A02自相對人受胎所生之婚生子女,為有理由,應予准許 。   五、另本件聲請人A01確非相對人之婚生子女,已如上述,故而 須藉由法院裁判還原真正身分,此實不可歸責於相對人,況 相對人本可與聲請人互換地位提起本件否認子女訴訟,故聲 請人訴請否認子女雖於法有據,但相對人之應訴乃法律規定 所不得不然,相對人所為自屬伸張或防衛權利所必要,本院 因認本件程序費用應由聲請人A02負擔,較為公允。 六、依家事事件法第33條、第51條、民事訴訟法第81條第2款、 第87條第1項,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7  日          家事法庭  法 官  許育菱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本裁定抗告須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應 繳納抗告費新臺幣1,5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7  日                書記官  蔡雅惠

2025-02-27

TNDV-114-家調裁-8-20250227-1

本網站部分內容為 AI 生成,僅供參考。請勿將其視為法律建議。

聯絡我們:[email protected]

© 2025 Know9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