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土地公告現值

共找到 250 筆結果(第 191-200 筆)

監宣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

准許處分受監護宣告人之財產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監宣字第42號 聲 請 人 甲○○ 上列聲請人聲請准許處分受監護宣告人之財產事件,本院裁定如 下:   主   文 許可聲請人代理受監護宣告人乙○○○處分(變賣)受監護宣告人 乙○○○所有如附表所示之不動產。 聲請費用新臺幣壹仟元由受監護宣告人卯○○負擔。      理   由 一、本件聲請意旨略以:聲請人之母親乙○○○前經鈞院於民國113 年9月12日以113年度監宣字第555號裁定宣告為受監護宣告 之人,選定聲請人為監護人,指定丁○○為會同開具財產清冊 之人。受監護宣告人乙○○○目前日常生活居依賴他人照顧, 為籌措受監護宣告人乙○○○平常生活費、外勞費、醫療費及 日常生活必需之開銷,而有處分受監護宣告人乙○○○如附表 所示之不動產,以供給受監護宣告人乙○○○後續扶養照料費 用之必要。依民法第1101條第1項、第2項第1款,聲請許可 處分如附表所示之不動產等語。 二、按監護人對於受監護人之財產,非為受監護人之利益,不得   使用、代為或同意處分。監護人為下列行為,非經法院許可   ,不生效力:代理受監護人購置或處分不動產。代理受   監護人,就供其居住之建築物或其基地出租、供他人使用或   終止租賃。監護人不得以受監護人之財產為投資。但購買公   債、國庫券、中央銀行儲蓄券、金融債券、可轉讓定期存單   、金融機構承兌匯票或保證商業本票,不在此限,民法第11   01條定有明文。該條規定,依民法第1113條規定,準用於成   年人之監護。 三、經查: (一)聲請人之母親乙○○○前經本院113年度監宣字第555號裁定 宣告為受監護宣告之人,並選定聲請人為監護人,及指定 丁○○為會同開具財產清冊之人,且聲請人已於113年11月5 日向本院陳報其與會同開具財產清冊之人丁○○開具之受監 護宣告人乙○○○財產清冊等情,業經本院調閱前開案卷核 閱綦詳。又聲請人主張如附表所示之不動產係受監護宣告 人乙○○○所有一節,亦據其提出土地登記第一類謄本為證 ,堪可採信。 (二)再依聲請人所提出前開財產清冊,受監護宣告人乙○○○已 幾無任何存款、現金等可供支應生活所需,應確有處分受 監護宣告人乙○○○之不動產,並以變賣所得價金支應受監 護宣告人乙○○○日常醫療、生活費用之必要。再審酌依聲 請人所提出不動產買賣契約書,聲請人談定出售如附表所 示不動產之價格為新臺幣(下同)300萬元,未低於其土 地公告現值,應無不利於受監護宣告人乙○○○之情形,又 聲請人處分如附表所示不動產所得價款目的為支應受監護 宣告人乙○○○之醫療、生活費用,可認係為受監護宣告人 乙○○○之利益,是本件聲請於法尚無不合,應予准許。 四、依家事事件法第164條第2項,非訟事件法第24條第1項,裁   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0  日           家事法庭   法 官 許嘉容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本裁定抗告須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0  日                 書記官 吳揆滿 附表: 編號 不  動  產  標  的 權利範圍 公告土地現值 1 坐落臺南市○○區○○○段 0000地號土地  1/4 2,427,253元 2 坐落臺南市○○區○○○段 0000地號土地  1/2 259,875元

2025-02-20

TNDV-114-監宣-42-20250220-1

臺灣宜蘭地方法院

損害賠償

臺灣宜蘭地方法院民事判決 113年度訴字第561號 原 告 楊松輝 訴訟代理人 楊素蓮 被 告 楊國棟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損害賠償事件,本院於中華民國114年1月21日 言詞辯論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被告應於繼承被繼承人楊乾旺之遺產範圍內給付原告新臺幣1,11 1,522元,及自民國113年10月24日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百分之 5計算之利息。 訴訟費用應由被告於繼承被繼承人楊乾旺之遺產範圍內負擔。 本判決第1項於原告以新臺幣370,507元供擔保後,得假執行;但 被告如以新臺幣1,111,522元為原告預供擔保,得免為假執行。      事實及理由 壹、程序事項:   按「訴狀送達後,原告不得將原訴變更或追加他訴。但請求 權基礎事實同一者,不在此限。」,民事訴訟法第255條第1 項第2款定有明文。查本件原告起訴時以其與被告之父即訴 外人楊乾旺間就重測前宜蘭縣○○鄉○里○段○○○段000○000地號 土地(下稱系爭142之110土地)之所有權應有部分1/2有借 名登記之法律關係存在,嗣後因分割、重測,且楊乾旺將部 分分割後之土地移轉予第三人,致原告於借名登記關係終止 後,部分借名登記物之返還已陷於給付不能,主張楊乾旺應 就該給付不能部分負損害賠償之責,並以被告為楊乾旺之子 ,亦為繼承人之一,依法應繼承該損害賠償之債務為由,而 聲明請求:㈠被告應給付原告新臺幣(下同)111萬1,522元 ,暨自本起訴狀繕本送達被告翌日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5% 計算之利息;㈡願供擔保請准宣告假執行。嗣原告於言詞辯 論時變更第1項聲明為:被告應於繼承被繼承人楊乾旺之遺 產範圍內給付原告111萬1,522元,及自起訴狀繕本送達之翌 日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5%計算之利息等情(見本院卷第89 頁),經核,原告變更第1項聲明部分,均係基於原告與楊 乾旺間借名登記法律關係存在,被告應於繼承遺產範圍內, 就楊乾旺遺債負損害賠償責任之同一基礎事實,依上說明, 於法並無不合,自應准許。 貳、實體事項: 一、原告主張:系爭142之110土地原為臺灣省政府所有,前由訴 外人楊清標向臺灣省政府承領,又於民國52年1月2日由楊清 標之次子即楊乾旺、3子即訴外人楊丁山、4子即原告、5子 即訴外人楊松山、6子即訴外人楊照明等5人書立鬮書(下稱 系爭鬮書),約明就楊清標所有之財產為分配,其中系爭14 2之110土地部分於鬮書中約明:「批明三星鄉阿里史段大埔 小段142之110田6717承領名義乾旺與松輝共業2分之1應得」 ,而系爭鬮書簽立後,系爭142之110土地於68年6月8日因繳 清地價而將所有權移轉登記至楊乾旺名下,惟依系爭鬮書約 定應係由楊乾旺與原告各取得所有權應有部分1/2,在辦理 所有權移轉登記時卻僅登記楊乾旺1人名義,是原告與楊乾 旺間就系爭142之110土地之應有部分1/2即有借名登記之法 律關係存在。又系爭142之110土地分別於56年10月30日、71 年6月14日、73年12月10日、84年2月23日及同年11月16日經 數度分割,並經地政機關重測,現如附表一所示之宜蘭縣○○ 鄉○○0段000○000地號等37筆土地,均是重測前系爭142之110 土地經分割及重測後之一部分,上開土地面積合計為6,770. 86㎡(面積詳如附表一所載)。而系爭142之110土地之應有 部分1/2自68年6月8日即借名登記於楊乾旺名下,業如前述 ,依重測後面積折算原告借名登記之土地面積應為3,385.43 ㎡(計算式:系爭142之110土地面積6,770.86㎡×1/2=3,385.4 3㎡)。惟楊乾旺於98年11月11日將重測、分割後之系爭142 之110土地(重測、分割後整編為宜蘭縣○○鄉○○0段000地號 土地,面積2,967.17㎡,下稱系爭816土地)以夫妻贈與為登 記原因,將系爭816土地所有權全部移轉登記予訴外人楊江 阿鳳。嗣楊乾旺於106年1月29日死亡,且經原告於本院106 年度訴字第88號返還土地事件(下稱前案88號)中以民事準 備一狀對楊乾旺之全體繼承人為終止借名登記之意思表示, 由本院前案88號審理後,依借名登記返還請求權及繼承之法 律關係,判決命楊江阿鳳應將其名下就系爭816土地之應有 部分1/2移轉登記予原告。依此折算後面積為1,483.585㎡( 計算式:系爭816土地面積2,967.17㎡×1/2=1,483.585㎡), 另加計原告前已取得自系爭142之110土地分割出如附表二( 面積598.54㎡)、附表三(面積862.4㎡)所示土地面積合計1 ,460.94㎡,總計原告現已可取得之面積僅2,944.525㎡(計算 式:1,460.94㎡+1,483.585㎡=2,944.525㎡,惟與原告依重測 後所計算應得之土地面積相較,尚有440.905㎡(計算式:3, 385.43㎡-2,944.525㎡=440.905㎡)差額未獲給付。原告即提 起另訴,先位請求楊江阿鳳應將坐落系爭816土地所有權應 有部分44090/296717再移轉登記予原告,備位則依給付不能 之規定請求損害賠償,經本院108年度訴字第341號返還土地 事件(下稱前案341號)審理後,認原告所得請求返還借名 物之範圍,應僅及於如附表四所示土地之應有部分1/2未逾 核算面積440.905㎡部分,而駁回原告先位之訴;又因如附表 四所示之土地均已移轉予第三人所有,是楊江阿鳳對於如附 表四所示土地之給付,已陷於給付不能,且此項給付不能係 因如附表四所示土地借名登記於楊乾旺期間所為之所有權移 轉登記,而可歸責於債務人,認原告備位主張楊江阿鳳應就 此楊乾旺之遺債,於楊江阿鳳繼承所得遺產之範圍內負擔損 害賠償之責,為有理由,並按系爭816土地於108年度之公告 現值計算損害賠償金額即111萬1,522元(計算式:系爭816 土地108年度公告現值2,521元/㎡×原告所得請求之面積440.9 05㎡=1,111,522元,元以下四捨五入)。再者,前案341號事 件中,原告僅對楊乾旺之繼承人之一即楊江阿鳳起訴請求給 付不能損害賠償,惟迄未獲償,而被告為楊乾旺之子,亦為 其繼承人,為此,爰依借名登記、給付不能及繼承之法律關 係,請求被告亦應在繼承楊乾旺之遺產範圍內給付原告111 萬1,522元,並聲明:如程序事項變更後聲明所示。 二、被告則以:楊乾旺全體繼承人均未拋棄繼承,被告亦依楊乾 旺之遺囑獲配土地。惟前案341號事件中既已就本件借名登 記結算,由楊江阿鳳在繼承楊乾旺之遺產範圍內給付原告11 1萬1,522元,故應由楊江阿鳳負責,與被告無涉。況原告在 前案341號確定判決後,曾再起訴請求楊乾旺其餘之繼承人 即被告與訴外人楊進東、楊國增應分別將所有之宜蘭縣○○鄉 ○○0段000○000○000地號土地(下分稱系爭825、826、827土 地)應有部分1/2移轉登記予原告,經本院以110年度訴字第 96號請求所有權移轉事件(下稱前案96號)審理後,認前案 341號已就本件借名登記進行結算,原告不得再請求被告及 楊進東、楊國增移轉上開土地之應有部分,而駁回原告之訴 ,被告現亦無從再移轉440.905㎡之土地予原告等語。並聲明 :㈠原告之訴及假執行之聲請均駁回;㈡如受不利判決,願供 擔保請准宣告免為假執行。 三、得心證之理由:  ㈠按「因可歸責於債務人之事由,致給付不能者,債權人得請 求賠償損害。」,民法第226條第1項定有明文。又「繼承人 自繼承開始時,除本法另有規定外,承受被繼承人財產上之 一切權利、義務。但權利、義務專屬於被繼承人本身者,不 在此限。繼承人對於被繼承人之債務,以因繼承所得遺產為 限,負清償責任」;「連帶債務之債權人,得對於債務人中 之一人或數人或其全體,同時或先後請求全部或一部之給付 。」;「連帶債務未全部履行前,全體債務人仍負連帶責任 。」,民法第1153條第1項、第273條第1、2項亦分別定有明 文。  ㈡經查,原告主張重測前系爭142之110土地原為臺灣省政府所 有,先前由楊清標向臺灣省政府承領,於52年1月2日復由楊 清標之次子楊乾旺、3子楊丁山、4子楊松輝、5子楊松山、6 子楊照明等5人書立系爭鬮書,約明就楊清標所有之財產為 分配,其中系爭142之110土地部分於鬮書中約明:「批明三 星鄉阿里史段大埔小段142-110田6717承領名義乾旺與松輝 共業二分之一應得」,而系爭鬮書簽立後,系爭142之110土 地於68年6月8日因繳清地價而將所有權移轉登記至楊乾旺名 下,然依系爭鬮書約定應係由楊乾旺與原告各取得1/2,卻 在辦理所有權移轉登記時僅登記楊乾旺1人名義,則原告與 楊乾旺間就系爭142之110土地之應有部分1/2即有借名登記 之法律關係存在。又系爭142之110土地於56年10月30日間分 割新增同小段142之427地號土地(即現行宜蘭縣○○鄉○○0段0 00地號土地),於71年6月14日分割新增同小段142之503至1 42之525地號等23筆土地(即現行三星鄉大隱1段817至823地 號等7筆土地、同段829至844地號等16筆地號土地,合計共2 3筆),於73年12月10日另分割新增同小段142之533至142之 536地號等4筆土地(即現行宜蘭縣○○鄉○○0段000○000地號等 4筆土地),再於84年2月23日另分割新增同小段142之585地 號土地(即現行宜蘭縣○○鄉○○0段000地號土地),而前開14 2之585地號土地復於84年11月16日因分割增加同段142之588 至142之594地號土地共7筆土地(即現行宜蘭縣○○鄉○○0段00 0○000號地號等3筆,及812至815地號等4筆),亦即現行如 附表一所示之宜蘭縣○○鄉○○0段000○000地號等37筆土地,均 是重測前系爭142之110土地經分割及重測後之一部分(面積 詳如附表一所載),而上開土地面積合計為6,770.86㎡等情 ,業據原告提出系爭鬮書為佐(見本院卷第17至23頁),並 為被告所不爭執(見本院卷第64至69頁),是上情首堪認定 。 ㈢次查,原告復主張其就系爭142之110土地之應有部分1/2自68 年6月8日借名登記於楊乾旺名下。嗣楊乾旺於98年11月11日 將重測、分割後之系爭142之110土地(即系爭816土地), 以夫妻贈與為登記原因,將所有權全部移轉登記予楊江阿鳳 。其後,楊乾旺於106年1月29日死亡,原告復於前案88號事 件中,以民事準備一狀對楊乾旺之全體繼承人為終止本件借 名關係之意思表示,而經前案88號依借名登記返還請求權及 繼承之法律關係,判決楊江阿鳳應將系爭816土地(面積2,9 67.17㎡,權利範圍全部)之應有部分1/2移轉登記予原告等 情,亦為被告所不爭執(見本院卷第69頁),並據本院調取 本院前案88號事件卷宗查閱無訛,此情亦堪信為真實。  ㈣再查,原告依系爭鬮書之約定及終止後之借名登記物返還請 求權,主張楊乾旺之全體繼承人(包含被告、楊江阿鳳等) ,均應負返還借名登記物之責,承前所析,原均屬有據。然 因系爭鬮書於52年1月2日簽立後,系爭142之110土地業經重 測、分割如附表一所示,其重測後面積合計為6,770.86㎡等 情,已如前述,從而,原告依前揭借名登記及繼承之法律關 係,所得請求返還之借名物,原實應為系爭142之110土地重 測、分割後如附表一所示土地之應有部分各1/2。又前案88 號事件確定判決業命楊江阿鳳應將系爭816土地之應有部分1 /2移轉登記予原告,且原告於前案341號審理中自承分割自 系爭142之110土地中如附表二、附表三所示之土地已由其取 得等語(見前案341號卷㈡第8頁),則原告依前揭借名登記 及繼承之法律關係,原得請求系爭142之110土地之應有部分 1/2(依此核算原告可請求之面積應為3,385.43㎡),扣除經 前案88號確定判決命楊江阿鳳應將系爭816土地之應有部分1 /2移轉登記予原告,由原告可取得系爭816土地應有部分1/2 核算面積為1,483.585㎡(計算式:系爭816土地面積2,967.1 7㎡×1/2=1,483.585㎡),及原告前已取得如附表二(面積598 .54平方公尺)、附表三(面積862.4㎡)所示土地面積,原 告尚得請求楊乾旺之全體繼承人返還之土地面積為440.905㎡ (計算式:3,385.43㎡-1,483.585㎡-598.54㎡-862.4㎡=440.90 5㎡)。準此,原告所得請求被告返還借名物之範圍,應僅及 於如附表四所示土地之應有部分1/2,且未逾核算面積440.9 05㎡部分。惟因如附表四所示之土地均已移轉予第三人,楊 江阿鳳對於如附表四所示土地之給付,已陷於給付不能,是 前案341號審理後,認此項給付不能係因如附表四所示土地 借名登記於楊乾旺期間所為之所有權移轉登記,屬因可歸責 於債務人之事由致給付不能,並按原告主張依系爭816土地 公告現值計算損害賠償之金額為111萬1,522元,且因被繼承 人楊乾旺已於106年1月29日死亡,楊江阿鳳為其繼承人又未 拋棄繼承,而依民法第226條第1項給付不能及繼承之法律關 係,判命楊江阿鳳應就此楊乾旺之遺留債務即111萬1,522元 ,以其繼承所得遺產為限負擔損害賠償等節,此亦為被告所 不爭執(見本院卷第70至75頁),並據本院調取前案341號 事件卷宗查閱無訛,堪認關於原告與楊乾旺間就系爭142之1 10土地依系爭鬮書、68年6月8日因「繳清地償」而將所有權 移轉登記至楊乾旺名下之借名登記法律關係,於借名登記關 係終止後,就楊乾旺或其全體繼承人無法返還借名登記物部 分,已結算為給付不能之損害賠償金額,核此應屬楊乾旺之 遺留債務。  ㈤又查,前揭給付不能之損害賠償金額111萬1,522元,為楊乾 旺遺留債務,既經本院認定如前,依首揭說明,楊乾旺遺留 之給付不能損害賠償之債務,即應由楊乾旺全體繼承人於繼 承楊乾旺之遺產範圍內給付予原告。復且,原告主張其向楊 江阿鳳執行未果,業據其提出本院109年度司執字第25098號 債權憑證為佐(見本院卷第43頁),並為被告所未爭執,而 被告亦自述其並未拋棄繼承,且有因遺囑而繼承楊乾旺之遺 產等語(見本院卷第90頁),並有家事公告查詢結果在卷可 稽(見本院卷第93頁),是原告主張楊乾旺之繼承人之一即 被告,亦應於繼承楊乾旺之遺產範圍內負損害賠償之責,自 屬有據。  ㈥至被告雖辯稱前案341號確定判決已判命楊江阿鳳應於繼承楊 乾旺遺產範圍內負損害賠償之責,且前案96號確定判決亦已 駁回原告請求其及楊進東、楊國增移轉系爭825、826、828 土地應有部分1/2之請求,故原告不得再向其請求此給付不 能之損害賠償等語。惟上開111萬1,522元既屬楊乾旺因本件 借名登記關係所生之遺留債務,業經本院說明如前,則原告 依民法第273條第1項之規定,本得對於債務人中之一人或數 人或其全體,同時或先後請求全部或一部之給付;又楊乾旺 所遺留之111萬1,522元債務,其繼承人楊江阿鳳迄未清償, 亦如上述,依上說明,全體債務人(即包含被告在內之楊乾 旺全體繼承人)仍應負連帶責任,自不因前案341號僅判命 楊江阿鳳應於繼承楊乾旺遺產範圍內負損害賠償之責,即逕 認該111萬1,522元遺留債務已與被告無涉,是被告上開所辯 ,尚有誤會,並無可採。 四、末按,「給付無確定期限者,債務人於債權人得請求給付時 ,經其催告而未為給付,自受催告時起,負遲延責任。其經 債權人起訴而送達訴狀,或依督促程序送達支付命令,或為 其他相類之行為者,與催告有同一之效力。」、「遲延之債 務,以支付金錢為標的者,債權人得請求依法定利率計算之 遲延利息。但約定利率較高者,仍從其約定利率。」、「應 付利息之債務,其利率未經約定,亦無法律可據者,週年利 率為百分之5。」,民法第229條第2項、第233條第1項、第2 03條分別定有明文。查原告對被告之給付不能損害賠償請求 權,係屬於未定給付期限之金錢債權,則原告併請求自民事 起訴狀繕本送達被告之翌日即113年10月24日(於113年12月 23日送達同居人收受,見本院卷第33頁)起至清償日止,按 年息5%計算之利息,亦屬有據,應予准許。 五、綜上所述,原告依借名登記終止後,給付不能之損害賠償請 求權及繼承之法律關係,請求被告應於繼承被繼承人楊乾旺 之遺產範圍內給付原告111萬1,522元,及自起訴狀繕本送達 被告之翌日即113年10月24日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5%計算 之利息,為有理由,應予准許。 六、兩造陳明願供擔保,請准宣告假執行或免為假執行,經核無 不合,故分別酌定相當擔保金額准許之。 七、本件事證已臻明確,兩造其餘之攻擊或防禦方法,經本院斟 酌後,認為均不足以影響本判決之結果,自無一一詳予論駁 之必要,併此敘明。 八、訴訟費用負擔之依據:民事訴訟法第78條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9  日          民事庭 法 官 黃千瑀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製作。 如對本判決上訴,須於判決送達後20日之不變期間內,向本院提 出上訴狀(應附繕本)。 如委任律師提起上訴者,應一併繳納上訴審裁判費。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9  日              書記官 張雨萱 附表一:52年重測前宜蘭縣○○鄉○里○段○○○段000○000地號土地( 面積6,717㎡) 編號 重測後地號 重測前地號 重測後面積(㎡) 1 宜蘭縣○○鄉○○0段000地號土地 宜蘭縣○○鄉○里○段○○○段000○000地號土地 135.48 2 宜蘭縣○○鄉○○0段000地號土地 宜蘭縣○○鄉○里○段○○○段000○000地號土地 105.99 3 宜蘭縣○○鄉○○0段000地號土地 宜蘭縣○○鄉○里○段○○○段000○000地號土地 105.9 4 宜蘭縣○○鄉○○0段000地號土地 宜蘭縣○○鄉○里○段○○○段000○000地號土地 121.28 5 宜蘭縣○○鄉○○0段000地號土地 宜蘭縣○○鄉○里○段○○○段000○000地號土地 95.45 6 宜蘭縣○○鄉○○0段000地號土地 宜蘭縣○○鄉○里○段○○○段000○000地號土地 103.15 7 宜蘭縣○○鄉○○0段000地號土地 宜蘭縣○○鄉○里○段○○○段000○000地號土地 100.46 8 宜蘭縣○○鄉○○0段000地號土地 宜蘭縣○○鄉○里○段○○○段000○000地號土地 94.69 9 宜蘭縣○○鄉○○0段000地號土地 宜蘭縣○○鄉○里○段○○○段000○000地號土地 2,967.17 10 宜蘭縣○○鄉○○0段000地號土地 宜蘭縣○○鄉○里○段○○○段000○000地號土地 90.65 11 宜蘭縣○○鄉○○0段000地號土地 宜蘭縣○○鄉○里○段○○○段000○000地號土地 83.73 12 宜蘭縣○○鄉○○0段000地號土地 宜蘭縣○○鄉○里○段○○○段000○000地號土地 83.5 13 宜蘭縣○○鄉○○0段000地號土地 宜蘭縣○○鄉○里○段○○○段000○000地號土地 83.48 14 宜蘭縣○○鄉○○0段000地號土地 宜蘭縣○○鄉○里○段○○○段000○000地號土地 83.37 15 宜蘭縣○○鄉○○0段000地號土地 宜蘭縣○○鄉○里○段○○○段000○000地號土地 83.27 16 宜蘭縣○○鄉○○0段000地號土地 宜蘭縣○○鄉○里○段○○○段000○000地號土地 90.54 17 宜蘭縣○○鄉○○0段000地號土地 宜蘭縣○○鄉○里○段○○○段000○000地號土地 243 18 宜蘭縣○○鄉○○0段000地號土地 宜蘭縣○○鄉○里○段○○○段000○000地號土地 92.61 19 宜蘭縣○○鄉○○0段000地號土地 宜蘭縣○○鄉○里○段○○○段000○000地號土地 80.03 20 宜蘭縣○○鄉○○0段000地號土地 宜蘭縣○○鄉○里○段○○○段000○000地號土地 80.66 21 宜蘭縣○○鄉○○0段000地號土地 宜蘭縣○○鄉○里○段○○○段000○000地號土地 155.1 22 宜蘭縣○○鄉○○0段000地號土地 宜蘭縣○○鄉○里○段○○○段000○000地號土地 82.07 23 宜蘭縣○○鄉○○0段000地號土地 宜蘭縣○○鄉○里○段○○○段000○000地號土地 83.33 24 宜蘭縣○○鄉○○0段000地號土地 宜蘭縣○○鄉○里○段○○○段000○000地號土地 102.09 25 宜蘭縣○○鄉○○0段000地號土地 宜蘭縣○○鄉○里○段○○○段000○000地號土地 97.12 26 宜蘭縣○○鄉○○0段000地號土地 宜蘭縣○○鄉○里○段○○○段000○000地號土地 97.33 27 宜蘭縣○○鄉○○0段000地號土地 宜蘭縣○○鄉○里○段○○○段000○000地號土地 97.39 28 宜蘭縣○○鄉○○0段000地號土地 宜蘭縣○○鄉○里○段○○○段000○000地號土地 110.02 29 宜蘭縣○○鄉○○0段000地號土地 宜蘭縣○○鄉○里○段○○○段000○000地號土地 275.94 30 宜蘭縣○○鄉○○0段000地號土地 宜蘭縣○○鄉○里○段○○○段000○000地號土地 82.96 31 宜蘭縣○○鄉○○0段000地號土地 宜蘭縣○○鄉○里○段○○○段000○000地號土地 76.05 32 宜蘭縣○○鄉○○0段000地號土地 宜蘭縣○○鄉○里○段○○○段000○000地號土地 82.48 33 宜蘭縣○○鄉○○0段000地號土地 宜蘭縣○○鄉○里○段○○○段000○000地號土地 101.27 34 宜蘭縣○○鄉○○0段000地號土地 宜蘭縣○○鄉○里○段○○○段000○000地號土地 95.98 35 宜蘭縣○○鄉○○0段000地號土地 宜蘭縣○○鄉○里○段○○○段000○000地號土地 95.76 36 宜蘭縣○○鄉○○0段000地號土地 宜蘭縣○○鄉○里○段○○○段000○000地號土地 95.53 37 宜蘭縣○○鄉○○0段000地號土地 宜蘭縣○○鄉○里○段○○○段000○000地號土地 116.03 合    計 6,770.86 附表二:國民住宅部分土地面積598.54㎡(即宜蘭縣○○鄉○○0段00 0地號土地至同段823地號土地) 編號 重測後地號 重測前地號 重測後面積(㎡) 1 宜蘭縣○○鄉○○0段000地號土地 宜蘭縣○○鄉○里○段○○○段000○000地號土地 90.65 2 宜蘭縣○○鄉○○0段000地號土地 宜蘭縣○○鄉○里○段○○○段000○000地號土地 83.73 3 宜蘭縣○○鄉○○0段000地號土地 宜蘭縣○○鄉○里○段○○○段000○000地號土地 83.5 4 宜蘭縣○○鄉○○0段000地號土地 宜蘭縣○○鄉○里○段○○○段000○000地號土地 83.48 5 宜蘭縣○○鄉○○0段000地號土地 宜蘭縣○○鄉○里○段○○○段000○000地號土地 83.37 6 宜蘭縣○○鄉○○0段000地號土地 宜蘭縣○○鄉○里○段○○○段000○000地號土地 83.27 7 宜蘭縣○○鄉○○0段000地號土地 宜蘭縣○○鄉○里○段○○○段000○000地號土地 90.54 合    計 598.54 附表三:自有住宅部分土地面積862.4㎡(即宜蘭縣○○鄉○○0段000 地號土地至同段815地號土地) 編號 重測後地號 重測前地號 重測後面積(㎡) 1 宜蘭縣○○鄉○○0段000地號土地 宜蘭縣○○鄉○里○段○○○段000○000地號土地 135.48 2 宜蘭縣○○鄉○○0段000地號土地 宜蘭縣○○鄉○里○段○○○段000○000地號土地 105.99 3 宜蘭縣○○鄉○○0段000地號土地 宜蘭縣○○鄉○里○段○○○段000○000地號土地 105.9 4 宜蘭縣○○鄉○○0段000地號土地 宜蘭縣○○鄉○里○段○○○段000○000地號土地 121.28 5 宜蘭縣○○鄉○○0段000地號土地 宜蘭縣○○鄉○里○段○○○段000○000地號土地 95.45 6 宜蘭縣○○鄉○○0段000地號土地 宜蘭縣○○鄉○里○段○○○段000○000地號土地 103.15 7 宜蘭縣○○鄉○○0段000地號土地 宜蘭縣○○鄉○里○段○○○段000○000地號土地 100.46 8 宜蘭縣○○鄉○○0段000地號土地 宜蘭縣○○鄉○里○段○○○段000○000地號土地 94.69 合    計 862.4 附表四:其餘部分土地面積2,342.75㎡(即宜蘭縣○○鄉○○0段000 地號土地至同段844地號土地) 編號 重測後地號 重測前地號 重測後面積(㎡) 1 宜蘭縣○○鄉○○0段000地號土地 宜蘭縣○○鄉○里○段○○○段000○000地號土地 243 2 宜蘭縣○○鄉○○0段000地號土地 宜蘭縣○○鄉○里○段○○○段000○000地號土地 92.61 3 宜蘭縣○○鄉○○0段000地號土地 宜蘭縣○○鄉○里○段○○○段000○000地號土地 80.03 4 宜蘭縣○○鄉○○0段000地號土地 宜蘭縣○○鄉○里○段○○○段000○000地號土地 80.66 5 宜蘭縣○○鄉○○0段000地號土地 宜蘭縣○○鄉○里○段○○○段000○000地號土地 155.1 6 宜蘭縣○○鄉○○0段000地號土地 宜蘭縣○○鄉○里○段○○○段000○000地號土地 82.07 7 宜蘭縣○○鄉○○0段000地號土地 宜蘭縣○○鄉○里○段○○○段000○000地號土地 83.33 8 宜蘭縣○○鄉○○0段000地號土地 宜蘭縣○○鄉○里○段○○○段000○000地號土地 102.09 9 宜蘭縣○○鄉○○0段000地號土地 宜蘭縣○○鄉○里○段○○○段000○000地號土地 97.12 10 宜蘭縣○○鄉○○0段000地號土地 宜蘭縣○○鄉○里○段○○○段000○000地號土地 97.33 11 宜蘭縣○○鄉○○0段000地號土地 宜蘭縣○○鄉○里○段○○○段000○000地號土地 97.39 12 宜蘭縣○○鄉○○0段000地號土地 宜蘭縣○○鄉○里○段○○○段000○000地號土地 110.02 13 宜蘭縣○○鄉○○0段000地號土地 宜蘭縣○○鄉○里○段○○○段000○000地號土地 275.94 14 宜蘭縣○○鄉○○0段000地號土地 宜蘭縣○○鄉○里○段○○○段000○000地號土地 82.96 15 宜蘭縣○○鄉○○0段000地號土地 宜蘭縣○○鄉○里○段○○○段000○000地號土地 76.05 16 宜蘭縣○○鄉○○0段000地號土地 宜蘭縣○○鄉○里○段○○○段000○000地號土地 82.48 17 宜蘭縣○○鄉○○0段000地號土地 宜蘭縣○○鄉○里○段○○○段000○000地號土地 101.27 18 宜蘭縣○○鄉○○0段000地號土地 宜蘭縣○○鄉○里○段○○○段000○000地號土地 95.98 19 宜蘭縣○○鄉○○0段000地號土地 宜蘭縣○○鄉○里○段○○○段000○000地號土地 95.76 20 宜蘭縣○○鄉○○0段000地號土地 宜蘭縣○○鄉○里○段○○○段000○000地號土地 95.53 21 宜蘭縣○○鄉○○0段000地號土地 宜蘭縣○○鄉○里○段○○○段000○000地號土地 116.03 合    計 2,342.75

2025-02-19

ILDV-113-訴-561-20250219-1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

拆屋還地等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補字第78號 原 告 財政部國有財產署中區分署 法定代理人 乙○○ 訴訟代理人 林琦勝律師 黃曉薇律師 被 告 甲○○ 一、上列當事人間請求拆屋還地等事件,原告起訴未據繳納裁判 費。按訴訟標的之價額,由法院核定。核定訴訟標的之價額 ,以起訴時之交易價額為準;無交易價額者,以原告就訴訟 標的所有之利益為準。以一訴主張數項標的者,其價額合併 計算之。以一訴附帶請求其起訴後之孳息、損害賠償、違約 金或費用者,不併算其價額。民事訴訟法第77條之1第1項、 第2項、第77條之2第1項前段、第2項分別定有明文。故以一 訴附帶請求其孳息、損害賠償、違約金或費用,其附帶請求 於起訴前所生部分,數額已可確定,應合併計算其價額;至 於起訴後所生者,因於起訴時尚無從確定其數額,不予併算 。又原告請求將土地上之建物拆除並交還土地(拆屋還地) 之訴,訴訟標的為土地之返還請求權,其標的物為土地,至 返還土地應將地上建物拆除,乃返還土地之結果,非屬訴訟 標的之利益,自不能將之與土地併予計算,故原告應繳納之 訴訟費用,應僅以土地之價值為核定,拆除建物部分不計算 在內(最高法院87年度台聲字第400號裁定、94年度台上字 第2150號裁定意旨參照)。 二、經查,本件原告訴之聲明第1項為:被告應將座落臺中市清 水區高北段47地號土地(下稱系爭土地)上,如原證二略圖所 示之青菜、果樹等地上物(詳以地政機關實測為準)除去騰空 ,並將土地返還予原告。依前開說明,此部分訴訟標的價額 應以被告占用本件系爭土地面積之價額予以核定。又系爭土 地於民國113年土地公告現值分別為每平方公尺新臺幣(下 同)1,400元,並有本件系爭土地之土地建物查詢資料可稽 ,則依原告主張被告占用系爭土地面積為733平方公尺,據 此核定聲明第1項之訴訟標的價額為1,026,200元(計算式: 1,600元×733㎡=1,026,200元)。另原告訴之聲明第2項為: 被告應給付原告6,433元,暨自起訴狀繕本送達翌日起至清 償日止,按週年利率5%計算之利息,並自113年12月1日起至 返還本件系爭土地之日止,按月給付原告77元,則此部分原 告附帶請求被告給付相當於租金之不當得利,於起訴前1日 (即113年12月26日)為6,433元(自113年12月1日至113年1 2月26日之不當得利,因尚未滿1個月,故不列入),應予合 併計算其價額;至附帶請求給付起訴後相當於租金之不當得 利部分,則不併算其價額。是本件訴訟標的價額核定為1,03 2,633元(計算式:1,026,200元+6,433元=1,032,633元), 應徵第一審裁判費11,296元(此部分適用113年12月31日以 前舊法)。茲依民事訴訟法第249條第1項但書之規定,限原 告於收受本裁定送達5日內補繳,逾期不繳,即駁回其訴, 特此裁定。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9 日 民事第三庭 法 官 李婉玉 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須附繕本 ),並繳納抗告裁判費新臺幣1,5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9 日 書記官 童淑芬

2025-02-19

TCDV-114-補-78-20250219-1

臺灣臺東地方法院

塗銷抵押權登記

臺灣臺東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補字第73號 原 告 蔡中興 訴訟代理人 葉仲原律師 上列原告與被告劉春地間請求塗銷抵押權登記事件,原告起訴未 據繳納裁判費。按訴訟標的之價額,由法院核定;核定訴訟標的 之價額,以起訴時之交易價額為準,民事訴訟法第77條之1第1項 、第2項前段定有明文。因債權之擔保涉訟,以所擔保之債權額 為準;如供擔保之物其價額少於債權額時,以該物之價額為準, 為民事訴訟法第77條之6所明定,故請求確認抵押權、抵押債權 不存在及塗銷抵押權登記,均屬因債權之擔保涉訟,自應依上開 規定核定其訴訟標的價額(最高法院90年度台抗字第374號裁定 要旨參照)。經查,本件原告訴請被告塗銷原告所有坐落臺東縣 ○○市○○段000000地號土地、同段714建號建物(下合稱系爭房地) 之抵押權登記,而系爭房地於起訴時之交易價額至少為新臺幣( 下同)1,121,280元(系爭土地公告現值為每平方公尺14,600元× 土地面積76.8平方公尺×原告權利範圍1/1=1,121,280元),顯高 於抵押權所擔保之債權額580,000元,是依前揭規定,本件訴訟 標的價額即應以抵押權所擔保之債權額為準,核定為580,000元 ,應徵收第一審裁判費7,740元。茲依民事訴訟法第249條第1項 但書之規定,限原告於收受本裁定送達5日內補繳,逾期不繳, 即駁回其訴,特此裁定。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9 日 民事第一庭 法 官 陳建欽 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繳納抗告 費新臺幣1,0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9 日 書記官 謝欣吟

2025-02-19

TTDV-114-補-73-20250219-1

簡上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

返還土地等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簡上字第285號 上 訴 人 林金安 被上訴人 江海水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返還土地等事件,上訴人對於民國113年6月13 日本院中壢簡易庭112年度壢簡字第1376號第一審判決提起上訴 ,惟未據繳足裁判費。查:上訴人之上訴訴訟標的價額為新臺幣 (下同)271,557元(計算式:面積27.43平方公尺起訴時土地 公告現值9,900元=271,557元),應徵第二審裁判費4,470元,扣 除上訴人已繳納之1,500元,上訴人尚應補繳2,970元。茲依民事 訴訟法第436之1第3項準用第444條第1項之規定,限上訴人於收 受本裁定送達後5日內補繳裁判費,逾期未補繳即駁回其上訴, 特此裁定。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8 日 民事第三庭 審判長法 官 游智棋 法 官 譚德周 法 官 潘曉萱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本裁定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9 日 書記官 陳佩伶

2025-02-18

TYDV-113-簡上-285-20250218-1

家補
臺灣士林地方法院

分割遺產

臺灣士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家補字第471號 原 告 A01 被 告 A02 A03 A04 A05 A06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分割遺產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原告應於本裁定送達10日內,補繳裁判費(暫定)新臺幣1萬7,8 30元,逾期未繳足,即駁回其訴。   理 由 一、提起民事訴訟應依民事訴訟法第一編第三章第一節、第二節之規定繳納裁判費,此為必須具備之程式。核定訴訟標的之價額,以起訴時之交易價額為準;原告之訴,有起訴不合程式或不備其他要件者,法院應以裁定駁回之,但其情形可以補正者,審判長應定期間先命補正,民事訴訟法第77條之1第1項、第2項前段、第249條第1項第6款分別定有明文。上開規定,依家事事件法第51條規定於家事訴訟事件準用之。 二、原告主張被繼承人甲○(下逕稱其姓名)於民國45年2月2日死亡,其繼承人及應繼分如附表一所示,於繼承人邱寶珠死亡後,經本院以109年度司繼字第1638號裁定選任原告為邱寶珠之遺產管理人,甲○之遺產如附表二所示,應依附表一所示比例分割等語。 三、訴訟標的價額: (一)所謂交易價額,應以市場交易價格為準。不動產如無實際 交易價額,當事人復未能釋明市場交易價格,法院得依職 權參考客觀之交易價額資料為核定。不動產實價登錄價格 ,乃一定期間內,於地政機關登錄之不動產交易價格。倘 與客觀之市場交易價格相當,可作為核定訴訟標的價額之 參考(最高法院111年度台抗字第150號裁定意旨參照)。 至土地公告現值係直轄市或縣(市)政府依平均地權條例 第46條規定,對土地價值逐年檢討、調整、評估之結果, 雖得據為核定訴訟標的價額之參考,但非當然與市價相當 。倘原告起訴時訴訟標的之市場實際成交價額,高或低於 公告現值,仍應以市場實際交易價額為準(最高法院110年 度台抗字第325號裁定意旨參照)。 (二)查附表二所示編號1土地面積為207平方公尺,甲○之權利 範圍為43/570等情,有土地登記謄本在卷可考(見本院卷 第148頁),換算坪數為4.72(計算式:207×43/570×0.30 25),參考上開土地鄰近條件相近之不動產交易市場於11 0年12月間每坪為77.6萬元,此有內政部不動產交易實價 登錄資料在卷可稽,市價應為366萬2,720元(計算式:4. 72×776,000=3,662,720);附表二所示編號2土地面積為5 2平方公尺,甲○之權利範圍為4320/28800等情,有土地登 記謄本在卷可考(見本院卷第112頁),換算坪數為2.36 (計算式:52×4320/28800×0.3025),參考上開土地鄰近 條件相近之不動產交易市場於111年8月間每坪為59.9萬元 ,此有內政部不動產交易實價登錄資料在卷可稽,市價應 為141萬3,640元(計算式:2.36×599,000),基於鄰近不 動產於一定期間內所登錄之交易價格,應趨近於客觀之市 場交易價格,可作為核定訴訟標的價額之基準,應堪認上 開價格得作為該等土地之客觀交易價額。 (三)以上土地價值合計為507萬6,360元(計算式:3,662,720+ 1,413,640),原告以邱寶珠遺產管理人之身分,請求分 割上開遺產,而邱寶珠之應繼分為1/3,本件訴訟標的價 額應依全部遺產於起訴時之總價額,按前開應繼分比例定 之,是本件訴訟標的價額核定為169萬2,120元(計算式: 5,076,360×1/3),依前揭規定及說明,應徵裁判費1萬7, 830元,限原告於主文所示期間內如數補繳,如逾期未繳 ,即駁回其訴。 四、本件原告尚有其他訴之聲明,惟因聲明有疑義,前經本院函詢原告,原告於113年11月5日收受該函文,但迄未答覆(見本院卷第102至104頁),是以,本件將來仍得重新核算訴訟標的價額及命補繳裁判費,並不受本件裁定訴訟標的價額核定之拘束。   五、爰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8  日         家事第一庭法 官 王昌國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裁定關於核定訴訟標的價額部分,應於送達後10日內向本 院提出抗告狀,並繳納抗告費新臺幣1,500元(若經合法抗告,命 補繳裁判費之裁定,並受抗告法院之裁判)。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8  日              書記官 楊哲玄 附表一:被繼承人甲○之繼承人、應繼分比例 編號 繼承人 應繼分 1 A02 5/60 2 A03 5/60 3 A04 5/60 4 A05 5/60 5 A06 1/3 6 邱寶珠(已死亡,原告為遺產管理人) 1/3 附表二:被繼承人甲○之遺產 編 號 地    號 權利範圍 原告主張分配方式 1 臺北市○○區○○段○○段000地號土地 43/570 由兩造按附表一所示比例分別共有。 2 新北市○○區○○段000地號土地 4320/28800 備註 (一)不動產登記謄本見本院卷第112至157頁。 (二)尚未辦理繼承登記。

2025-02-18

SLDV-113-家補-471-20250218-1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

遷讓房屋等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補字第148號 原 告 黃心怡 黃同展 呂宗智 黃陳慧 吳逸彬 吳宗憲 蔡孟遠 上七人共同 送達代收人 朱宏杰 上列原告對被告陳泆希、楊茂生請求遷讓房屋等事件,原告起訴 未據繳納裁判費,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本件訴訟標的價額核定為新臺幣265 萬9671元。 原告應於本裁定送達後翌日起5 日內,補繳第一審裁判費新臺幣 3 萬2622元,逾期未繳,即駁回其訴。   理 由 一、按訴訟標的之價額,由法院核定;核定訴訟標的之價額,以 起訴時之交易價額為準;無交易價額者,以原告就訴訟標的 所有之利益為準。以一訴主張數項標的者,其價額合併計算 之。但所主張之數項標的互相競合或應為選擇者,其訴訟標 的價額,應依其中價額最高者定之。以一訴附帶請求其起訴 後之孳息、損害賠償、違約金或費用者,不併算其價額。民 事訴訟法第77條之1第1項、第2項、第77條之2第1項、第2項 分別定有明文。又土地所有權人依民法第767 條規定訴請拆 屋還地,其訴訟標的價額應以起訴時土地之交易價額為準。 土地公告現值係直轄市或縣(市)政府依平均地權條例第46 條規定,每年對於轄區內之土地經調查地價動態、繪製地價 區段圖、估計區段地價後提交地價評議委員會評定,據以在 每年1月1日公告作為土地移轉現值之參考及補償徵收土地地 價或設定之依據,乃政府機關對土地價值逐年檢討、調整、 評估之結果,自非不得認與市價相當而作為核定訴訟標的價 額之參考(最高法院111 年度台抗字第1033號民事裁定意旨 參照)。 二、查原告主張渠等為如附表所示土地(下合稱【系爭土地】) 所有權人,系爭土地遭被告等人無權占用,是原告乃起訴請 求被告等人拆除地上物將系爭土地騰空返還予原告,同時請 求被告等人給付自占用時起至114 年2月1日止之不當得利, 及自起訴書送達翌日起至返還所占用土地之日止按月給付如 附表所示之不當得利,上開請求起訴後之不當得利部分核屬 附帶請求,依上開說明,不併算其價額,其餘部分均應核定 訴訟標的價額,原告以土地永久占有之回復作為訴訟標的部 分,該部分價額,應以系爭土地於起訴時之價值為準;而原 告主張被告等占用系爭土地之面積,如附表所示,如以系爭 土地114 年度當期之公告土地現值計算,其價值各如附表所 示(合計為115 萬3440元)。另加計原告請求被告給付自占 用時起至114 年2月1日止之不當得利金額(合計為150 萬62 31元),爰暫核定本件訴訟標的價額為265 萬9671元【計算 式:115 萬3440元+150 萬6231元=265 萬9671元】,俟將來 測量被告實際占用之面積後,再詳實核定其訴訟標的之價額 。 三、是本件訴訟標的價額,應核定為265 萬9671元,應徵第一審 裁判費3 萬2622元。茲依民事訴訟法第249 條第1 項但書規 定,限原告於收受本裁定送達後翌日起5 日內,向本院如數 補繳,逾期未繳,即駁回其訴,特此裁定。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7  日          民事第五庭 法 官 陳世旻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裁定關於核定訴訟標的價額部分,應送達後10日內向本 院提出抗告狀,並繳納抗告裁判費新臺幣1,000元。 如對本裁定關於核定訴訟標的價額部分抗告,命補繳裁判費之裁 定並受抗告法院之裁判。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8  日                書記官 林怡芳   附表:本件訴訟標的價額 編號 占用土地地號 (皆為臺南市白河區關子嶺段) 所有權人 (權利範圍) 占用人 (被告) 占用面積 (m2) 104年1月公告現值 (元/m2) 起訴時土地交易價額(元) 1 225-11、225-12、225-13、225-38、225-39地號 呂宗智(23/1000) 黃陳慧(704/1000) 蔡孟遠(23/3000) 黃同展(47/2000) 黃心怡(47/2000) 陳泆希 楊茂生 1,313 270 1313×270=354,510 2 225-1、225-31、 225-33地號 呂宗智(23/1000) 黃陳慧(55/1000) 蔡孟遠(23/3000) 黃同展(47/2000) 黃心怡(47/2000) 吳宗憲(270/1000) 吳逸彬(80/1000) 陳泆希 楊茂生 2,959 270 2959×270=798,930 合計 1,153,440

2025-02-17

TNDV-114-補-148-20250217-1

臺灣屏東地方法院

拆除地上物返還土地等

臺灣屏東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補字第633號 原 告 屏東縣內埔鄉公所 法定代理人 鍾慶鎮 訴訟代理人 陳立夫 楊相意 一、上列原告與被告張德江、張德安、張德元、張菊英、張菊桂 、李慧美、李國民間請求拆除地上物返還土地等事件,原告 起訴未據繳足裁判費。按訴訟標的之價額,由法院核定。核 定訴訟標的之價額,以起訴時之交易價額為準;無交易價額 者,以原告就訴訟標的所有之利益為準。以一訴附帶請求其 起訴後之孳息、損害賠償、違約金或費用者,不併算其價額 。民事訴訟法第77條之1第1、2項及民國112年11月29日施行 之同法第77條之2第2項分別定有明文。次按裁判費之徵收, 以為訴訟行為(起訴、上訴)時之法律規定為準。是裁判費 之徵收,不因起訴或上訴後民事訴訟法關於裁判費之規定有 所增減,而有不同。本件原告起訴後,臺灣高等法院依民事 訴訟法第77條之27授權規定,於113年12月30日以院高文莊 字第1130045236號令修正發布「臺灣高等法院民事訴訟與非 訟事件及強制執行費用提高徵收額數標準」(原名稱:臺灣 高等法院民事訴訟、強制執行費用提高徵收額數標準)及全 文7條,並自發布日施行。其中第2條就起訴裁判費為加徵之 調整,揆諸前揭說明,本件仍應依起訴時之標準徵收第一審 裁判費,先予敘明。 二、查原告訴之聲明第1項請求被告將坐落屏東縣○○鄉○○段000○0 00○000○000地號土地上面積904平方公尺之地上物拆除,並 將土地騰空返還予原告;聲明第2項請求被告償還112年之基 地使用補償金新臺幣(下同)8萬5,882元(每半年一期4萬2 ,941元)及113年迄今之使用補償金(依每月7,157元計算) 。前開第1項聲明,以起訴時土地公告現值及原告請求返還 土地之面積計算,其訴訟標的價額核定為831萬6,800元(計 算式:9200×904=0000000);前開第2項聲明,係請求被告 返還無權占用土地之相當於租金不當得利,屬以一訴附帶請 求孳息、損害賠償、違約金或費用,其附帶請求於起訴前所 生部分(即112年及自113年1月1日起至同年9月26日止), 金額為14萬9,341元【計算式:85882+7157×(8+26/30)=14 9341,不足1元部分四捨五入】,依前開新法規定,應併算 其價額。綜上,本件訴訟標的金額應核定為846萬6,141元( 計算式:0000000+149341=0000000),並應依民事訴訟法第 77條之13規定(另經臺灣高等法院報請司法院核准加徵10分 之1),徵收第一審裁判費8萬4,853元,扣除原告起訴時已 繳納裁判費8萬3,368元,尚應補繳1,485元(計算式:00000 -00000=1485)。茲依民事訴訟法第249條第1項但書規定, 限原告於收受本裁定送達後10日內補繳,逾期不繳,即駁回 其訴,特此裁定。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7 日 民事第二庭 法 官 薛全晉 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裁定關於核定訴訟標的價額部分,應於送達後10日內向 本院提出抗告狀,並繳納抗告裁判費新臺幣1,500元;其餘部分 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7 日 書記官 蔡語珊

2025-02-17

PTDV-113-補-633-20250217-1

臺灣屏東地方法院

排除侵害等

臺灣屏東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補字第625號 原 告 邱勁元 一、上列原告與被告屏東縣長治鄉公所間排除侵害等事件,原告 起訴未據繳納裁判費。按訴訟標的之價額,由法院核定。核 定訴訟標的之價額,以起訴時之交易價額為準;無交易價額 者,以原告就訴訟標的所有之利益為準。以一訴附帶請求其 起訴後之孳息、損害賠償、違約金或費用者,不併算其價額 。民事訴訟法第77條之1第1、2項及民國112年11月29日施行 之同法第77條之2第2項分別定有明文。次按裁判費之徵收, 以為訴訟行為(起訴、上訴)時之法律規定為準。是裁判費 之徵收,不因事後民事訴訟法關於裁判費之規定有所增減, 而有不同。本件原告起訴後,臺灣高等法院依民事訴訟法第 77條之27授權規定,於113年12月30日以院高文莊字第11300 45236號令修正發布「臺灣高等法院民事訴訟與非訟事件及 強制執行費用提高徵收額數標準」(原名稱:臺灣高等法院 民事訴訟、強制執行費用提高徵收額數標準)及全文7條, 並自發布日施行。其中第2條就起訴裁判費為加徵之調整, 揆諸前揭說明,本件仍應依起訴時之標準徵收第一審裁判費 ,先予敘明。 二、查原告訴之聲明第1項請求被告將坐落屏東縣○○鄉○○段000地 號土地(下稱系爭土地)上之下水道予以挖除,將土地(依事 實及理由欄所載面積目測為45.93平方公尺)回復原狀交還 予原告;聲明第2項請求被告給付原告新臺幣(下同)248萬 220元,並自起訴狀繕本送達翌日起,至返還土地之日止, 按月給付原告1萬3,779元。前開第1項聲明,以起訴時土地 公告現值及原告請求返還土地之面積計算,其訴訟標的價額 核定為28萬4,766元(計算式:6200×45.93=284766);前開 第2項聲明,係請求被告返還無權占用土地之相當於租金不 當得利,屬以一訴附帶請求孳息、損害賠償、違約金或費用 ,其中聲明前段附帶請求於起訴前所生之248萬220元部分, 依前開新法規定,應併算其價額,而後段聲明部分屬起訴後 之附帶請求,依前開新法規定,則不併算其價額。綜上,本 件訴訟標的價額應核定為276萬4,986元(計算式:0000000+ 284766=0000000),並應依民事訴訟法第77條之13規定(另 經臺灣高等法院報請司法院核准加徵10分之1),徵收第一 審裁判費2萬8,423元。茲依民事訴訟法第249條第1項但書規 定,限原告於收受本裁定送達後10日內補繳,逾期不繳,即 駁回其訴。另請一併補正系爭土地最新第一類謄本應含地號 全部、他項權利部,姓名欄勿遮隱),特此裁定。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7 日 民事第二庭 法 官 薛全晉 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裁定關於核定訴訟標的價額部分,應於送達後10日內向 本院提出抗告狀,並繳納抗告裁判費新臺幣1,500元;其餘部分 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7 日 書記官 蔡語珊

2025-02-17

PTDV-113-補-625-20250217-1

臺灣屏東地方法院

分割共有物

臺灣屏東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補字第674號 原 告 林于程 上列原告與被告陳春福、林順興、方安全、何秋琴、陳麗琴、陳 瀞苑、林冠宏間請求分割共有物事件,原告起訴未據繳足裁判費 。按分割共有物涉訟,以原告因分割所受利益之價額為準,民事 訴訟法第77條之11定有明文。次按裁判費之徵收,以為訴訟行為 (起訴、上訴)時之法律規定為準。是裁判費之徵收,不因起訴 或上訴後民事訴訟法關於裁判費之規定有所增減,而有不同。本 件原告起訴後,臺灣高等法院依民事訴訟法第77條之27授權規定 ,於民國113年12月30日以院高文莊字第1130045236號令修正發 布「臺灣高等法院民事訴訟與非訟事件及強制執行費用提高徵收 額數標準」(原名稱:臺灣高等法院民事訴訟、強制執行費用提 高徵收額數標準)及全文7條,並自發布日施行。其中第2條就起 訴裁判費為加徵之調整,揆諸前揭說明,本件仍應依起訴時之標 準徵收第一審裁判費,先予敘明。查原告起訴請求就兩造共有坐 落屏東縣○○鄉○○段0000○000000○0000地號土地(下合稱系爭3筆 土地)為分割,以起訴時系爭3筆土地公告現值及原告之應有部 分計算,本件訴訟標的價額應核定為新臺幣(下同)261萬5,044 元【計算式:〔10577×1254.01+10500×(33.17+31.9)〕×3/16=00 00000】,並應依民事訴訟法第77條之13規定(另經臺灣高等法 院報請司法院核准加徵10分之1),徵收第一審裁判費2萬6,938 元,扣除原告起訴時已繳裁判費2萬6,153元,尚應補繳785元。 茲依民事訴訟法第249條第1項但書規定,限原告於收受本裁定送 達後10日內補繳,逾期不繳,即駁回其訴。另請一併補正系爭3 筆土地之最新土地登記第一類謄本(應含地號全部、他項權利部 ,姓名欄勿遮隱)、地籍異動索引,並陳報土地之現況及提出照 片,特此裁定。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7 日 民事第二庭 法 官 薛全晉 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裁定關於核定訴訟標的價額部分,應於送達後10日內向 本院提出抗告狀,並繳納抗告裁判費新臺幣1,500元;其餘部分 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7 日 書記官 蔡語珊

2025-02-17

PTDV-113-補-674-20250217-1

本網站部分內容為 AI 生成,僅供參考。請勿將其視為法律建議。

聯絡我們:[email protected]

© 2025 Know9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