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戴于茜

共找到 250 筆結果(第 191-200 筆)

北簡
臺北簡易庭

給付買賣價金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民事簡易判決 113年度北簡字第12733號 原 告 范盛宇 被 告 林姿伶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給付買賣價金事件,本院於民國114年2月6日 言詞辯論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被告應給付原告新臺幣60,500元,及自民國113年12月13日起至 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百分之5計算之利息。 原告其餘之訴駁回。 訴訟費用新臺幣1,220元,其中新臺幣617元及自本判決確定之翌 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百分之5計算之利息,由被告負擔 ;餘新臺幣603元由原告負擔。 本判決第一項得假執行。但被告以新臺幣60,500元為原告預供擔 保,得免為假執行。   事實及理由 一、本件被告經合法通知,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場,核無民事訴 訟法第386條所列各款情事,爰依原告之聲請,准由其一造 辯論而為判決。 二、原告主張:兩造於民國113年2月5日簽訂大型重型機車買賣 合約書(下稱系爭合約書)、私人分期合約書(下稱系爭分 期合約書),約定由原告出售車牌號碼000-0000號普通重型 機車(下稱系爭機車)予被告,約定價金為新臺幣(下同) 7萬元,被告應於訂約日給付7,000元,就餘款6萬3,000元部 分則分9期給付,自同年3月起至11月止每月給付7,000元。 原告於上開訂約日即將系爭機車交予被告並辦理過戶手續, 然被告僅於訂約日及同年3月13日各給付原告7,000元後,就 餘款5萬6,000元部分未為給付;而依系爭合約書、系爭分期 合約書約定,被告須於每月11日前給付每月分期價金7,000 元,如有逾期付款須按日處當月款項5%之罰金,而被告自11 3年4月11日起迄今未依約給付買賣價金,是應給付自113年4 月11日起至113年10月10日止,按日以當月款項7,000元5%計 算之違約金共計6萬3,700元(計算式:7,000元×5%×182日) 等情,爰依兩造間契約之法律關係提起本件訴訟等語。並聲 明:被告應給付原告11萬9,700元,及自起訴狀繕本送達翌 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5%計算之利息。 三、被告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場,亦未提出書狀答辯。   四、得心證之理由:   經查,原告就其主張之事實,業據提出系爭合約書影本、系 爭分期合約書影本、通訊軟體LINE對話紀錄等件在卷可參。 而被告已於相當時期受合法通知,卻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場 ,復未提出書狀作何爭執,依民事訴訟法第280條第3項準用 第1項規定視同自認,自堪信原告上開主張為真實。惟按約 定之違約金額、延遲費過高者,法院得減至相當之數額,民 法第252條定有明文。又違約金是否相當,須依一般客觀事 實,社會經濟狀況及當事人所受損害情形,以為衡量之標準 ,若所約定之額數,與實際損害顯相懸殊者,法院自得酌予 核減,並不因懲罰性違約金或賠償額預定性違約金而異。是 當事人所約定之違約金是否過高而有酌減之必要,法院得依 職權認定之,無庸待當事人主張或聲請之。而契約當事人約 定之違約金是否過高,應依一般客觀之事實、社會經濟狀況 、當事人實際上所受損害及債務人如能如期履行債務時,債 權人可享受之一切利益為衡量標準。經查,系爭分期合約書 雖約定「乙方依照合約規定禁止逾期付款,逾期依當月11日 按日處當月款項5%罰金」,然該約定相當於請求被告給付原 價金金額7萬元週年利率182.5%計算之利息,顯已罹於現行 法規規定之週年利率16%計算之利息,債務人因違約所負擔 之賠償責任過高,容有藉此規避民法第205條規定而屬脫法 行為之虞,本院審酌上情,認原告得請求被告賠償之113年4 月11日起至113年10月10日止之違約金,以4,500元為適當, 逾此範圍,核屬無據。 五、綜上所述,原告依兩造間契約之法律關係,請求被告給付6 萬500元,及自起訴狀繕本送達翌日即113年12月13日起(見 本院卷第31頁)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5%計算之利息,為 有理由,應予准許。逾此範圍,為無理由,應予駁回。 六、本件原告勝訴部分,係就民事訴訟法第427條第1項訴訟適用 簡易程序所為被告敗訴之判決,依同法第389條第1項第3款 規定,應依職權宣告假執行,並依同法第392條第2項規定, 依職權宣告被告預供擔保,得免為假執行。 七、本件事證已臻明確,兩造其餘攻擊防禦方法及所提證據,核 予判決結果不生影響,爰不逐一論述,併此敘明。 八、訴訟費用負擔之依據:民事訴訟法第79條、第91條第3項。 另依職權確定訴訟費用額為1,220元(第一審裁判費),由 兩造依主文第3項所示各自負擔。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0  日          臺北簡易庭 法 官 戴于茜 以上正本係照原告作成。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判決送達後20日內向本庭(臺北市○○○路 0段000巷0號)提出上訴狀(須附繕本)。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1  日                 書記官 陳韻宇

2025-02-20

TPEV-113-北簡-12733-20250220-1

北簡
臺北簡易庭

債務人異議之訴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北簡字第1120號 原 告 陳自強 被 告 第一金融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王蘭芬 上列當事人間債務人異議之訴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本件訴訟標的價額核定為新臺幣922,997元。 原告應於本裁定送達後5日內,繳納第一審裁判費新臺幣8,190元 ,逾期未補正,即駁回其訴。   理 由 一、按因財產權而起訴,應以訴訟標的之金額或價額,依法定訴 訟費用徵收標準計算及繳納裁判費,此為民事訴訟法第77條 之13所明定起訴之必備程式。又訴訟標的之價額,由法院核 定,並以起訴時之交易價額為準;無交易價額者,以原告就 訴訟標的所有之利益為準;以一訴主張數項標的者,其價額 合併計算之;但所主張之數項標的互相競合或應為選擇者, 其訴訟標的價額,應依其中價額最高者定之;以一訴附帶請 求其起訴後之孳息、損害賠償、違約金或費用者,不併算其 價額;原告之訴,起訴不合程式或不備其他要件者,法院應 以裁定駁回,但其情形可以補正者,審判長應定期間先命補 正,民事訴訟法第77條之1第1項、第2項、第77條之2、第24 9條第1項第6款分別定有明文。又債務人異議之訴之訴訟標 的為該債務人之異議權,法院核定此訴訟標的之價額,應以 該債務人本於此項異議權,請求排除強制執行所有之利益為 準,即執行債權人對該債務人之債權為準,而此債權包括其 本金、利息、違約金等在內,然若執行標的物之價值顯然低 於執行債權額,則債務人排除強制執行所得受之利益,應以 執行標的物之價值為度(最高法院105年度台抗字第611號、 113年度台抗字第16號裁判意旨參照)。 二、經查,本件原告係對本院114年度司執字第17859號清償債務 強制執行事件【為臺灣高雄地方法院於民國114年1月7日將 臺灣高雄地方法院113年度司執字第137047號給付票款強制 執行事件(下稱高雄強制執行事件)併入本院113年度司執 字89176、93525號等強制執行事件執行,並分本院114年度 司執字第17859號清償債務強執執行事件(下稱系爭強制執 行事件)】之強制執行程序提起異議之訴。而查,系爭強制 執行事件之債權人即被告於系爭強制執行事件請求金額為「 債務人應給付聲請人已核算未受償違約金15,357元、本金27 5,905元,及如附表一所示之利息、違約金」等情,經本院 依職權調閱系爭強制執行事件卷宗核對無訛,是執行債權數 額計算至原告提起本件訴訟之起訴日前1日為922,997元(即 被告藉由系爭強制執行事件可獲償之本金,加計計算至原告 起訴前1日即114年1月14日之利息,計算式詳如附表二,小 數點以下四捨五入)。又系爭強制執行事件聲請強制執行之 標的物,其等已扣得或已陳報之價值顯已超過922,997元等 情,業經本院依職權調閱本院113年度司執字89176、93525 號及系爭系爭強制執行事件卷宗核對無訛。是本件訴訟標的 價額,以債權人即被告於系爭強制執行事件之請求金額為訴 訟標的價額,即以922,997元核定之,應繳第一審裁判費12, 290元,扣除原告繳交之4,100元,原告尚應補繳8,190元( 計算式:12,290元-4,100元=8,190元)。茲依民事訴訟法第 249條第1項但書之規定,限原告於本裁定送達後5日內補繳 上開裁判費8,190元,逾期不繳,即駁回其訴,特此裁定。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9  日          臺北簡易庭 法 官 戴于茜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向本庭(臺北市○○○路 0段000巷0號)提出抗告狀,並繳納裁判費新臺幣1,5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9  日                書記官 陳韻宇 附表一: 附表二:

2025-02-19

TPEV-114-北簡-1120-20250219-1

北簡
臺北簡易庭

修復漏水等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民事簡易判決 112年度北簡字第9244號 原 告 盧芬絹 訴訟代理人 蕭盛文律師 複 代理人 江蘊生律師 被 告 倪李彩虹 訴訟代理人 朱正聲律師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修復漏水等事件,本院於民國114年1月21日言 詞辯論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被告應給付原告新臺幣132,810元,及自民國112年6月30日起至 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百分之5計算之利息。 原告其餘之訴駁回。 訴訟費用由被告負擔50分之13,餘由原告負擔。 本判決第一項得假執行。但被告以新臺幣132,810元為原告預供 擔保,得免為假執行。   事實及理由 一、按訴狀送達後,原告不得將原訴變更或追加他訴,但請求之 基礎事實同一、擴張或減縮應受判決事項之聲明、或因情事 變更而以他項聲明代最初之聲明者,不在此限,民事訴訟法 第255條第1項但書第2、3、4款分別定有明文。不變更訴訟 標的,而補充或更正事實上或法律上之陳述者,非為訴之變 更或追加,同法第256條亦有明定。經查,原告起訴時聲明 :「㈠被告應將門牌號碼臺北市○○區○○○路0段00號5樓漏水區 域加以修繕,至確定不再漏水至原告所有之門牌號碼臺北市 ○○區○○○路0段00號4樓為止;㈡被告應給付原告新臺幣(下同 )228,822元,及自起訴狀送達之翌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週 年利率5%計算之利息。」,迭經變更,最終聲明為:「㈠被 告應將門牌號碼臺北市○○區○○○路0段00號5樓房屋如社團法 人台灣省土木技師公會鑑定報告第4頁圖2所標示之排水孔2 之漏水點,修繕至不再漏水至原告所有之門牌號碼臺北市○○ 區○○○路0段00號4樓為止;㈡被告應給付原告264,627元,及 自起訴狀送達翌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5%計算之利息 。」(見本院卷第423至425、522頁),核屬變更及擴張訴 之聲明,揆諸前揭說明,均應予准許。 二、原告主張:  ㈠被告為門牌號碼臺北市○○區○○○路0段00號5樓房屋(下稱被告 房屋)之所有權人,原告則為門牌號碼臺北市○○區○○○路0段 00號4樓房屋(下稱原告房屋)之所有權人。於民國112年2 月25日起,原告房屋之儲物間與臥室之內隔牆與天花板交接 處(下稱系爭a、b處)發生漏水情事,原告並於同年3月1日 委請技師到場確認漏水來源,經技師到場確認推測為被告房 屋所滲漏,再經檢測後,發現為被告房屋廚房流理台排水管 接入樓地板管線之銜接處因暗管堵塞而回流、滲水,然被告 遲未修繕漏水,導致原告房屋之天花板、牆壁雙面油漆嚴重 脫落、甚至壁癌,該漏水並滲漏至原告所鋪設之木質地板並 造成地板腐爛軟化、不堪使用,經原告委請設計公司評估後 ,估計回復原狀之修繕費用為114,172元;另原告為確認此 部分之漏水來源,委請訴外人宏螢工程、抓漏師防水公司及 駿瑩工程公司確認,並支出鑑定費用34,650元,該等漏水情 形並造成原告夜間經常熬夜清理漏水至凌晨2、3點,故請求 精神慰撫金80,000元。  ㈡原告於起訴狀遞出後之112年6月19日,另發現原告房屋之主 臥室天花板與客廳內隔牆垂直交接處(下稱系爭c處)有新 漏水點,而於112年7月4日委請駿瑩工程公司勘查後,發現 原告房屋樓頂板與裝潢天花板間之橫樑上有漏水情形,且該 處環境潮溼而有蟻窩由樓頂板(即被告房屋地板)滋生至原告 房屋裝潢天花板間,致原告房屋裝潢受有損害,並受有修繕 油漆牆面費用35,805元之損失。又系爭c處漏水原因,係因 被告房屋陽台洗衣機排水口滲漏水至原告房屋所致,本件鑑 定機關即社團法人台灣省土木技師公會(下稱本件鑑定機關 )雖稱該處無須修復等語,然該處係自112年6月19日起始發 現有漏水情事,滲漏情形更非本件鑑定機關所述之局部滲水 痕、而為逐漸形成壁癌之階段,本件鑑定機關所出具之鑑定 報告書(下稱系爭鑑定書)與鑑定人到庭之證述,實為推論 且過於輕率,更未就系爭c處漏水水源之生成原因加以探究 ,況凡房屋有用水之處均須施作防水層,是陽台必須施作防 水層以避免天然雨水打入造成滲漏,從而,就系爭c處漏水 部分被告仍有其修繕責任等情,爰依民法第767條第1項、第 184條第1項前段、第213條、第195條第1項前段等規定提起 本件訴訟等語。  ㈢並聲明:⒈被告應將門牌號碼臺北市○○區○○○路0段00號5樓房 屋如社團法人台灣省土木技師公會鑑定報告第4頁圖2所標示 之排水孔2之漏水點,修繕至不再漏水至原告所有之門牌號 碼臺北市○○區○○○路0段00號4樓為止;⒉被告應給付原告264, 627元,及自起訴狀送達翌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5% 計算之利息。 三、被告則以:對本件鑑定機關所為之系爭鑑定書並無異議,然 就系爭a、b處部分,依本件鑑定機關之回函,可知本件鑑定 機關於勘驗時並未發現此處之天花板與木地板有因漏水所致 損害之情形,被告於鑑定勘驗時亦無發現木地板有原告所稱 損壞情形,是被告否認原告房屋之木地板確有因本件漏水受 有損害,就此處之回復原狀費用應以本件鑑定機關所為鑑定 結論為準;就原告請求其於起訴前所支出之鑑定費用34,650 元部分,請依法判決;另就系爭c處部分,於鑑定時並無積 水情形,原告僅憑臆測即質疑系爭鑑定書之內容,顯不足採 ,是被告就系爭c處並無修復之責,原告請求該處之油漆費 用35,805元,亦屬無憑;而被告房屋係由被告出租予他人, 然被告接獲原告通知後,遂請被告房客積極配合檢測,原告 指摘被告長期消極不面對乙節顯非事實等語,資為抗辯。並 聲明:原告之訴駁回。 四、得心證之理由:  ㈠就系爭a、b處部分:  ⒈按因故意或過失,不法侵害他人之權利者,負損害賠償責任 ;土地上之建築物或其他工作物所致他人權利之損害,由工 作物之所有人負賠償責任,但其對於設置或保管並無欠缺, 或損害非因設置或保管有欠缺,或於防止損害之發生,已盡 相當之注意者,不在此限;負損害賠償責任者,除法律另有 規定或契約另有訂定外,應回復他方損害發生前之原狀,第 1項情形,債權人得請求支付回復原狀所必要之費用,以代 回復原狀,民法第184條第1項前段、第191條第1項、第213 條第1、3項分別定有明文。就原告房屋之儲物間與臥室之內 隔牆與天花板交接處即系爭a、b處有無滲漏水情形、滲漏水 面積範圍、滲漏水原因等事項,囑託本件鑑定機關進行鑑定 ,經本件鑑定機關派員會同兩造會勘進行鑑定,鑑定結果為 :「a處:4樓儲物間牆面呈現漏水痕跡(自5樓往下滲漏) 且局部油漆剝落,觸摸牆面漏水痕處並無明顯水分,研判係 因5樓『排水孔1』(即原告所提事實於112年2月至3月間發現漏 水處之5樓排水孔),現已封閉,不通水,故不再漏水至a處 。此處牆面受漏水影響範圍為:高度約200公分,寬度約170 公分。此處漏水原因係5樓『排水孔1』排水往下滲漏所致。該 孔之排水管屬於5樓的私管,非屬公管」、「b處:4樓書房 角落(與上述儲物間相鄰處)兩牆面呈現漏水痕跡(自5樓 往下滲漏)且局部油漆剝落,觸摸牆面漏水痕處並無明顯水 分,研判係因5樓『排水孔1』現已封閉,不通水,故不再漏水 至b處。此處漏水原因與a處相同。此處牆面受漏水影響範圍 為:b1牆面(與上述儲物間相鄰)高度90~210公分,寬度18 0公分。b2牆面(與b1牆面呈90度相交)高度约210公分,寬 度約75公分」等情,有本件鑑定機關113省土技字第3768號 鑑定報告書(即系爭鑑定書)在卷可查。是依前開鑑定結果 ,堪認系爭a、b處確曾有滲漏水情形,且原因為被告房屋廚 房流理臺旁地坪之排水孔1排水向下滲漏所致。  ⒉而就原告房屋系爭a、b處因漏水所生損害之回復原狀修復項 目暨費用部分,系爭鑑定書雖以附件一所示項目及單價為估 算,然為原告所否認,並以系爭鑑定書就「牆面1:3水泥砂 漿粉刷」之單價乃採「地坪1:3水泥砂漿粉刷」之單價530元 作為鑑定單價之認定,然系爭鑑定書就系爭a、b處認應修復 項目為「牆面」顯非地坪,且牆面修繕坪數因牆面油漆為求 外觀一致,故應以整面牆面面積為估算;前開所列修復項目 僅以批土方式修復,未考慮到系爭a、b處所對應處為被告房 屋廚房,是該處之漏水應屬含油汙之廢水,所需修復方式至 少需以壁癌漆塗底2次後再以批土塗抹均勻、刷漆3次;系爭 鑑定書漏未估算天花板及地面木地板有因漏水所致之損害狀 況等語為主張,並提出漏水照片、工程估價單、臺北市建築 物工程施工損害鄰房鑑定單價分析報告書112年2月修訂單價 修訂本為證(見本院卷第31至40、119、329至331頁)。觀 系爭鑑定書,可知就附件一項次2、5之修復項目確係「牆面 」之粉刷,是該項次之單價,依原告提出之臺北市建築物工 程施工損害鄰房鑑定單價分析報告書112年2月修訂單價修訂 本,為678元,是就附件一所為估算表部分,應修正如附件 二所示,總價為22,556元;至原告雖另主張就牆面修繕坪數 應以整面牆面面積為估算,系爭鑑定書就牆面之修復項目僅 以批土方式修復,未考慮到系爭a、b處所對應處為被告房屋 廚房,是該處之漏水應屬含油汙之廢水,所需修復方式至少 需以壁癌漆塗底2次後再以批土塗抹均勻、刷漆3次等語為主 張,然回復原狀係以回復他方損害發生前之原狀,非提供較 原狀為佳之修繕,縱請求金錢代回復原狀,亦以回復原狀所 必要之費用為限,是就系爭a、b處牆面因漏水所受損害之修 復項目及面積範圍,仍應以系爭鑑定書為據,原告前開主張 ,應屬無憑。再就原告請求系爭a、b處天花板及木質地板回 復原狀必要費用部分,經函詢本件鑑定機關後,該機關雖以 「……並未發現天花板即地面木地板有因漏水所致之損害狀況 ,且勘查鑑定當時原告並未提示天花板及地面木地板有損害 狀況,故鑑定報告書未將天花板及地面木地板列入損害修復 項目」等語為回函(見本院卷第351頁),然審酌原告係於 起訴時即提出天花板及木質地板之受損情形照片,而觀上開 照片所示(見本院卷第31至40、393至397頁),確可見系爭 a、b處之木質地板因浸水而受有木皮翹起之情事、天花板亦 因勘查漏水水源而有切開裸露之情,是原告主張系爭a、b處 木質地板與天花板有因漏水受有損害,應屬有憑,其依所提 工程估價單請求木地板拆除費用暨廢棄物運棄費用7,250元 【就廢棄物運棄費用以比例計算之,計算式:3,500元+(7,5 00元÷2)=7,250元】、天花板木作工程費用7,500元、木地板 地板軟裝費用42,050元、工程管理費5,680元【計算式:(7, 250元+7,500元+42,050元)×10%=5,680元】、稅金3,124元【 計算式:(7,250元+7,500元+42,050元+5,680元)×5%=3,124 元】,共計65,604元(計算式:7,250元+7,500元+42,050元 +5,680元+3,124元=65,604元),為有理由;逾此範圍,因 原告並未舉證何者屬必要修繕項目暨必要費用,依民事訴訟 法第277條規定,則屬無憑。從而,就系爭a、b處,原告得 請求之賠償修復費用,於上開共計88,160元(計算式:22,5 56元+65,604元=88,160元)之範圍內,自應准許。  ⒊原告另主張於起訴前為確認系爭a、b處之漏水來源而支出鑑 定費用34,650元等情,業據提出發票為證(見本院卷第127 頁),查原告為確認原告房屋滲漏水之原因是否為被告房屋 漏水所致而支出之鑑定費用,係為證明實際損害及賠償依據 之必要而不可缺之費用,自得一併向被告為請求。從而,原 告此部分請求,即屬有據。  ⒋再按不法侵害他人之身體、健康、名譽、自由、信用、隱私 、貞操,或不法侵害其他人格法益而情節重大者,被害人雖 非財產上之損害,亦得請求賠償相當之金額,民法第195條 第1項前段規定甚明。查系爭a、b處確曾有滲漏水,且係因 被告所有之被告房屋廚房地坪排水孔1排水向下滲漏導致滲 漏水等情,業經本院認定如前,堪認原告須忍受所居住環境 潮濕之苦,而依社會一般經驗法則,已足影響居住權人之居 住品質,非一般人社會生活所能容忍之環境,生活品質也因 此產生莫大影響,則原告主張被告對其居住安寧之人格法益 造成重大侵害等語,信屬可取。從而,原告依民法第195條 第1項前段規定,請求被告賠償精神慰撫金,即屬有據。而 按精神慰撫金數額之多寡,應斟酌雙方之身分、地位、資力 與加程度,及其他各種情形核定相當之數額,且該金額是否 相當,應依實際加害情形與被害人所受之痛苦及雙方之身分 、地位、經濟狀況等關係決定之。是本院審酌滲漏水部分及 所致之損害情況,並審酌雙方之家庭經濟狀況等一切情狀, 認原告請求10,000元精神慰撫金為有理由,應予准許,至原 告逾此範圍之請求,則屬無據,礙難准許。  ⒌從而,本件原告就系爭a、b處可得請求賠償之金額為132,810 元(計算式:88,160元+34,650元+10,000元=132,810元)。  ㈡就系爭c處部分:  ⒈按當事人主張有利於己之事實者,就其事實有舉證之責任。 民事訴訟法第277條前段亦有明定。且按民事訴訟如係由原 告主張權利者,應先由原告負舉證之責,若原告先不能舉證 ,以證實自己主張之事實為真實,則被告就其抗辯事實,即 令不能舉證,或其所舉證據尚有疵累,亦應駁回原告之請求 。而侵權行為之成立,須行為人因故意過失不法侵害他人權 利,亦即行為人之行為須具備歸責性、違法性,並不法行為 與損害間有因果關係,始能成立,且主張侵權行為損害賠償 請求權之人,對於侵權行為之成立要件應負舉證責任。  ⒉就原告房屋之主臥室天花板與客廳內隔牆垂直交接處即系爭c 處有無滲漏水情形、滲漏水面積範圍、滲漏水原因等事項, 囑託本件鑑定機關進行鑑定,經本件鑑定機關派員會同兩造 會勘進行鑑定,鑑定結果為:「c處:4樓主臥室天花板與客 廳內隔牆垂直交接處,該交接處原來是主臥室與其外側陽台 交接處,惟因4樓屋主將外側陽台改裝修為主卧室的一部分 ,以致其上方5樓陽台之雨水與洗衣機排放水管路及建築結 構接縫滲水容易導致c處上方梁牆面局部有滲水痕(但並非 明顯漏水)。研判c處有滲水痕之主要原因係5樓陽台之排放 水管路及建築結構接縫處(因建築物已使用多年)自然發生 局部滲水痕(不歸屬5樓住戶之責任),次要原因係4樓屋主 將外側陽台改裝修為主卧室一部分時未處理該處局部滲水痕 。既然4樓屋主已自行改裝修完成且當時未處理該處局部滲 水痕,故建議c處無須修復處理。」等情,有系爭鑑定書在卷 可查。參以證人即鑑定人到庭證稱之內容(見本院卷第366 至368頁)及本件鑑定機關113年11月1日113省土技字6912號 函覆內容(見本院卷第475頁),可知就系爭c處部分,本件 鑑定機關於鑑定時研判該處並無滲漏水情形,至原告房屋陽 台映像顯示含水(並不是潮濕),依據此映像顯示資料足以判 斷系爭c處並無漏水,該處上方陽台結構中含水(因為陽台頂 上有5樓洗衣機),c處僅有滲水痕並無漏水。是以,就該處 是否現有滲漏水情形,如有,滲漏水原因為何,如無,前產 生滲水痕之原因部分,依目前卷內資料,無法認定係被告就 被告房屋之設置或保管有所欠缺所致;再者,原告聲明第1 項所謂「修繕至不再漏水至原告房屋為止」,其具體修復之 項目、方式均付之闕如,訴之聲明自難認具體、特定、適於 強制執行。是就原告請求如訴之聲明第1項,及請求系爭c處 油漆修復費用35,805元部分,依現有卷證資料,尚難為有利 於原告之認定,其此部分之請求,無從准許。 五、綜上所述,原告依民法第767條第1項、第184條第1項前段、 第213條、第195條第1項前段等規定,請求被告給付原告132 ,810元,及自起訴狀繕本送達翌日即112年6月30日(見本院 卷第139頁)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5%計算之利息,為 有理由,應予准許;逾此部分之請求,為無理由,應予駁回 。 六、原告勝訴部分,係依民事訴訟法第427條第1項規定適用簡易 訴訟程序所為被告敗訴之判決,依民事訴訟法第389條第1項 第3款規定,應依職權宣告假執行,併依職權宣告被告免為 假執行之擔保金額。 七、本件事證已臻明確,兩造其餘攻擊、防禦方法及所提證據, 經審酌均於判決結果無影響,爰不予逐一論駁,併此敘明。 八、訴訟費用負擔之依據:民事訴訟法第79條。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8  日          臺北簡易庭 法 官 戴于茜 以上正本係照原告作成。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判決送達後20日內向本庭(臺北市○○○路 0段000巷0號)提出上訴狀(須附繕本)。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9  日                 書記官 陳韻宇

2025-02-18

TPEV-112-北簡-9244-20250218-1

北小
臺北簡易庭

損害賠償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民事小額判決 113年度北小字第3902號 原 告 黃潔文 被 告 黃靚函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損害賠償事件,本院於民國114年2月4日言詞 辯論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被告應給付原告新臺幣2,800元,及自民國114年1月4日起至清償 日止,按週年利率百分之5計算之利息。 原告其餘之訴駁回。 訴訟費用新臺幣1,000元,其中新臺幣233元由被告負擔,並給付 原告自裁判確定之翌日起至訴訟費用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百分 之5計算之利息;餘新臺幣767元由原告負擔。 本判決第一項得假執行。但被告以新臺幣2,800元為原告預供擔 保,得免為假執行。   理由要領 一、按訴狀送達後,原告不得將原訴變更或追加他訴。但擴張或 減縮應受判決事項之聲明者,不在此限。民事訴訟法第255 條第1項但書第3款定有明文。查原告起訴時聲明請求被告給 付新臺幣(下同)1,730元,及自民國113年6月24日起至清 償日止,按週年利率5%計算之利息;嗣變更聲明為請求被告 給付12,000元,及自起訴狀繕本送達被告之翌日起至清償日 止,按週年利率5%計算之利息(見本院卷第43、97頁)。核 與前開規定相符,應予准許。 二、原告起訴主張:原告於113年6月22日至被告經營之美甲工作 室施作美甲,施作當下雖無感到需要暫停施作之不適,然於 同日傍晚原告手指即出現紅腫疼痛之情事,原告並立即將此 事以通訊軟體LINE(下稱LINE)告知被告,被告於知悉後不 僅不關心原告情況,反而指責原告為何在施作當下無立即反 應、若不習慣就換美甲師等語。而因原告手指疼痛情形持續 惡化,原告於113年6月24日就診並經診斷為手指甲溝炎(下 稱系爭傷勢),又系爭傷勢已影響原告工作並受有精神上損 害,且導致原告憂鬱症症狀加劇,故請求被告賠償掛號費15 0元、證明書費150元及精神慰撫金11,700元等情,爰依侵權 行為法律關係提起本件訴訟等語。並聲明:被告應給付原告 12,000元,及自起訴狀繕本送達被告之翌日起至清償日止, 按週年利率5%計算之利息。 三、被告則以:當初原告來施作美甲時已遲到超過10分鐘,被告 本來是不同意的,然因原告後來有向被告道歉,故被告後來 才同意幫原告施作美甲;於施作過程中被告有說如果有不舒 服要提出,然原告於施作過程均未提出有不舒服,只是不發 一語的用手機看影片,且沒有事前告知被告哪一隻手指特別 不能被磨;原告雖於當日即有傳送LINE訊息給被告,然被告 認為原告只是想反應其指甲被被告磨太短心裡不舒服;而原 告提出之診斷證明書係於施作之2日後,故被告認為沒有因 果關係,卷內無證據證明系爭傷勢為被告所致等語,資為抗 辯。並聲明:原告之訴駁回。 四、得心證之理由:  ㈠按因故意或過失,不法侵害他人之權利者,負損害賠償責任 ,民法第184條第1項前段定有明文。次按當事人之主張或抗 辯是否真實,法院應綜合調查證據之結果,斟酌全辯論意旨 為判斷,不得違背論理法則、經驗法則,或就證據為割裂取 捨;且法院得依已明瞭之事實,推定應證事實之真偽,此觀 民事訴訟法第222條第1項前段、第3項、第282條規定即明。 又待證事實包括主要事實與間接事實,前者指直接發生法律 效果之必要事實,或該當法律效果構成要件之事實。待證事 實是否真實,不以直接事實為限,非不得藉由間接事實,依 一般人之知識經驗或專業者之知識經驗推斷之。是負舉證責 任之當事人茍能證明間接事實,且該間接事實與應證之要件 事實間,依論理法則或經驗法則已足推認其因果關係存在者 ,即無不可,非必以直接證明要件事實為必要(最高法院11 2年度台上字第301號判決意旨參照)。  ㈡經查,原告就其主張之事實,業據提出照片、LINE對話紀錄 、診斷證明書、收據等件為證(見本院卷第19至25、28至29 、103至107頁),然為被告所否認,並以前詞置辯。而查, 觀原告提出之LINE對話紀錄(見本院卷第24頁),原告確於 施作美甲當日之20時30分許已向被告反應左手食指疼痛乙節 ,參以原告自施作日時間相距不遠之2日後即至診所就診並 遭診斷患有系爭傷勢等情(見本院卷第103頁),是其主張 系爭傷勢係因被告施作美甲不慎所致,尚符常理。至被告雖 以原告於施作過程中未提出有不舒服、無事前告知哪隻手指 特別不能被磨等語置辯,然此並不當然免除被告因過失施作 而需負之損害賠償責任。從而,被告前開過失行為與原告所 受損害間具有相當因果關係,原告依侵權行為之法律關係, 請求被告負損害賠償責任,洵屬有據;被告前開置辯。則屬 無憑。  ㈢茲就原告得請求之金額,分述如下:  ⒈掛號費用及證明書費用:   原告主張因被告施作美甲不慎致原告受有系爭傷勢,因而支 出掛號費用150元、證明書費150元,共計300元乙節,業據 提出與其主張相符之診斷證明書、收據為證(見本院卷第10 3至105頁)。從而,本件原告請求被告賠償已支出之醫療費 用合計300元,為有理由,爰予准許。  ⒉精神慰撫金:   按不法侵害他人之身體、健康、名譽、自由、信用、隱私、 貞操,或不法侵害其他人格法益而情節重大者,被害人雖非 財產上之損害,亦得請求賠償相當之金額,此觀民法第195 條第1項前段之規定即明。復按法院對於精神慰撫金之量定 ,應斟酌雙方之身分、地位、資力與加害之程度及其他各種 情形核定相當之數額。其金額是否相當,自應依實際加害情 形與被害人所受之痛苦及雙方之身分、地位、經濟狀況等關 係決定之(最高法院76年台上字第1908號、85年度台上字第 460號判決意旨參照)。原告係因被告施作不慎之過失行為 致受有系爭傷勢,已如前述,此為不法侵害原告身體權,使 其受有身體疼痛及精神上痛苦,其依民法195條第1項規定請 求非財產上之損害,應屬有據。爰審酌本件事故之起因、被 告之過失程度、原告所受之傷勢程度、復原情形及精神痛苦 ,再衡量兩造自陳之職業、收入等一切情狀(見本院卷125 頁),並參酌本院依職權調取之稅務電子閘門財產所得調件 明細表(因屬個人隱私,僅予參酌,不予揭露),認原告得 請求被告賠償之非財產上損害應以2,500元為適當。  ⒊從而,原告得請求被告賠償之金額合計為2,800元(計算式: 300元+2,500元=2,800元)  ㈣末按給付無確定期限者,債務人於債權人得請求給付時,經 其催告而未為給付,自受催告時起,負遲延責任。其經債權 人起訴而送達訴狀,或依督促程序送達支付命令,或為其他 相類之行為者,與催告有同一之效力;遲延之債務,以支付 金錢為標的者,債權人得請求依法定利率計算之遲延利息; 應付利息之債務,其利率未經約定,亦無法律可據者,週年 利率為5%,民法第229條第2項、第233條第1項前段及第203 條定有明文。本件原告對被告之損害賠償債權,為無確定給 付期限之債權,揆諸前揭說明,原告主張以本件起訴狀繕本 送達之翌日即114年1月4日(見本院卷第113頁)起至清償日 止,按週年利率5%計算之利息,亦屬有據。 五、綜上所述,原告依侵權行為法律關係請求被告賠償2,800元 ,及自114年1月4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5%計算之利 息,為有理由,應予准許;逾此範圍,為無理由,應予駁回 。 六、本件原告勝訴部分係就民事訴訟法第436條之8適用小額訴訟 程序所為被告敗訴之判決,依民事訴訟法第436條之20規定 ,應依職權宣告假執行。並依同法第436條之23準用第436條 第2項,適用同法第392條第2項規定,依職權宣告被告如預 供擔保,得免為假執行。 七、本件事證已臻明確,兩造其餘攻擊防禦方法及所提證據,核 予判決結果不生影響,爰不逐一論述,併此敘明。 八、訴訟費用負擔之依據:民事訴訟法第79條、第91條第3項。 並依職權以附錄計算書確定本件訴訟費用額如主文第3項所 示。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8  日          臺北簡易庭 法 官 戴于茜 以上正本係照原告作成。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判決送達後20日內向本庭(臺北市○○○路 0段000巷0號)提出上訴狀(須附繕本)。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9  日                 書記官 陳韻宇 (計算書): 項    目       金 額(新臺幣)    備 註 第一審裁判費        1,000元        原告預付 合    計       1,000元 附錄: 一、民事訴訟法第436條之24第2項:   對於小額程序之第一審裁判上訴或抗告,非以其違背法令為 理由,不得為之。 二、民事訴訟法第436條之25:   上訴狀內應記載上訴理由,表明下列各款事項:   (一)原判決所違背之法令及其具體內容。   (二)依訴訟資料可認為原判決有違背法令之具體事實。 三、民事訴訟法第436條之32第2項:第438條至第445條、第448條 至第450條、第454條、第455條、第459條、第462條、第463 條、第468條、第469條第1款至第5款、第471條至第473條及 第475條第1項之規定,於小額事件之上訴程序準用之。

2025-02-18

TPEV-113-北小-3902-20250218-2

北小
臺北簡易庭

返還不當得利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民事小額判決                  113年度北小字第5493號 原 告 吳嘉倩 被 告 洪嘉秀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返還不當得利事件,本院於民國114年2月4日 言詞辯論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被告應給付原告新臺幣15,257元。 訴訟費用新臺幣1,000元由被告負擔,並給付原告自裁判確定之 翌日起至訴訟費用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百分之5計算之利息。 本判決得假執行。但被告以新臺幣15,257元為原告預供擔保,得 免為假執行。   理由要領 一、被告經合法通知,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場,核無民事訴訟法 第386條所列各款情事,爰依原告之聲請,准由其一造辯論 而為判決。 二、原告主張:原告於民國113年9月19日,以自動提款機轉帳方 式匯款新臺幣(下同)15,257元至被告所有之上海商業儲蓄 銀行帳號0000000000000000號帳戶,然嗣後於113年9月23日 發現匯款錯誤等情,爰依不當得利之法律關係提起本件訴訟 等語。並聲明:被告應給付原告15,257元。 三、被告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場,亦未提出書狀作何聲明陳述。 四、按無法律上之原因而受利益,致他人受損害者,應返還其利 益;雖有法律上之原因,而其後已不存在者,亦同,民法第 179條定有明文。經查,原告就其主張之事實,業據其提出 匯款交易明細為證(見本院卷第15頁),並有上海商業儲蓄 銀行台北票據匯款處理中心113年12月17日上票字第1130027 286號函(見本院卷第27頁)暨附件帳號00000000000000號 客戶基本資料(見限閱卷)在卷可稽。而被告已於相當時期 受合法通知,卻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場,復未提出書狀作何 爭執,依民事訴訟法第280條第3項準用第1項規定視同自認 ,自堪信原告上開主張為真實。是原告主張被告係無法律上 原因受有利益致其受有損害,並依不當得利法律關係,請求 被告給付15,257元,為有理由,應予准許。 五、本件係就民事訴訟法第436條之8適用小額訴訟程序所為被告 敗訴之判決,依同法第436條之20規定,應依職權宣告假執 行,並依同法第436條之23準用第436條第2項,適用同法第3 92條第2項規定,依職權宣告被告如預供擔保,得免為假執 行。 六、訴訟費用負擔之依據:民事訴訟法第78條、第91條第3項。 本件訴訟費用額,依後附計算書確定如主文第2項所示。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8  日          臺北簡易庭 法 官 戴于茜 計  算  書 項    目       金 額(新臺幣)     備 註 第一審裁判費        1,000元 合    計       1,000元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對於本件判決如有不服,應於收受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 書狀,上訴於本院合議庭,並按他造當事人之人數附具繕本。 當事人之上訴,非以判決違背法令為理由不得為之,上訴狀應記 載上訴理由,表明下列各款事項: ㈠原判決所違背之法令及其具體內容。 ㈡依訴訟資料可認為原判決有違背法令之具體事實。 如委任律師提起上訴者,應一併繳納上訴審裁判費。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9   日                書記官 陳韻宇

2025-02-18

TPEV-113-北小-5493-20250218-1

北簡
臺北簡易庭

損害賠償(交通)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民事簡易判決 113年度北簡字第11692號 原 告 明台產物保險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松延洋介 訴訟代理人 陳振盛 莊友仁 被 告 涂明智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損害賠償(交通)事件,本院於民國114年2月 4日言詞辯論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被告應給付原告新臺幣113,713元,及自民國113年10月1日起至 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百分之5計算之利息。 原告其餘之訴駁回。 訴訟費用由被告負擔25分之7,餘由原告負擔。 本判決第一項得假執行。但被告以新臺幣113,713元為原告預供 擔保,得免為假執行。   事實及理由 一、原告主張:被告於民國112年6月14日11時12分許,駕駛車牌 號碼000-0000號自用小客車(下稱被告車輛),在臺北市○○ 區○○○路0段000巷00號前(下稱系爭事故地點),因駕駛不 慎之過失,進而碰撞由原告承保、訴外人徐璿達所有並停放 於該處之車牌號碼000-0000號自用小客車(下稱系爭車輛) ,造成系爭車輛受損(下稱系爭事故)。嗣系爭車輛經送修 復後,合理必要之維修費用為新臺幣(下同)402,162元( 包含:鈑金費用24,465元、噴漆費用11,361元、零件366,33 6元),而以實際發票金額401,546元賠付,並依保險法第53 條第1項規定取得代位求償之權利等情,爰依保險法第53條 第1項、民法第184條、第191條之2等規定提起本件訴訟等語 。並聲明:被告應給付原告401,546元,及自起訴狀繕本送 達被告之翌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5%計算之利息。 二、被告則以:我停過錄影畫面所示位置,截圖中的車輛應該是 被告車輛,然因系爭事故地點是斜坡且坡度很大,可能我倒 車的時候往後退了一下,但我印象中沒有撞到什麼人;又調 解時原告有給我看系爭車輛毀損的照片,然該等照片是在維 修廠拍的,原告應該要提出在系爭事故地點拍攝之車損照片 ,而我認為不可能撞到系爭車輛後,系爭車輛的車頭受損的 如此嚴重,如果真的如此嚴重,不可能還將系爭車輛開回彰 化的修車廠維修,嚴重懷疑系爭車輛是在回彰化或修車前就 因其他事故造成毀損等語,資為抗辯。並聲明:原告之訴駁 回。 三、得心證之理由:  ㈠按因故意或過失,不法侵害他人之權利者,負損害賠償責任 。汽車、機車或其他非依軌道行駛之動力車輛,在使用中加 損害於他人者,駕駛人應賠償因此所生之損害。但於防止損 害之發生,已盡相當之注意者,不在此限。被保險人因保險 人應負保險責任之損失發生,而對於第三人有損失賠償請求 權者,保險人得於給付賠償金額後,代位行使被保險人對於 第三人之請求權。民法第184條第1項前段、第191條之2、保 險法第53條第1項本文分別定有明文。再按當事人主張有利 於己之事實者,就其事實有舉證之責任。民事訴訟法第277 條前段定有明文。又按各當事人就其所主張有利於己之事實 ,均應負舉證之責,故一方已有適當之證明者,相對人欲否 認其主張,即不得不更舉反證。  ㈡經查,原告主張被告有於上揭時、地,因駕駛不慎之過失行 為致系爭事故發生,系爭車輛因而受損,原告已依約賠付系 爭車輛維修費用等情,業據提出明台產物保險股份有限公司 汽車保險單、當事人登記聯單、估價單、汽車險理賠申請書 、發票等件為證(見本院卷第17至18、21至31頁),並有本 院職權調閱之臺北市政府警察局道路交通事故調查卷宗附卷 可參(見本院卷第35至36頁)。而經勘驗系爭事故現場監視 器影像光碟,勘驗結果略以:「由畫面中,可見有1輛銀色 車輛、1輛黑色車輛,前後停放於路旁(如截圖黑色圈圈內 所示),然無得看清楚2車之車牌號碼,此時畫面時間為『00 00-00-00 00:12:56』。於17秒至18秒處,可見前方之銀色 車輛向後退,並明顯以其後車尾碰撞後方黑色車輛之前車頭 ,並致黑色車輛明顯向後位移,此時畫面時間為『0000-00-0 0 00:13:06』。前方銀色車輛於24秒處即向前駛離。勘驗 結束。」等情,有勘驗筆錄及截圖在卷可查(見本院卷第10 4、107頁),並有臺北市政府警察局信義分局113年12月30 日函暨檢附照片及114年1月13日函附卷可查(見本院卷第87 至89、97至99頁)。觀諸上開勘驗結果及卷證資料,可知被 告駕駛被告車輛於倒車時不慎以被告車輛之後車尾撞擊系爭 車輛前車頭,就系爭事故之發生確有駕駛不慎之過失甚明。 是以,原告主張被告應負侵權行為之損害賠償責任,並依保 險法第53條代位行使求償權,自屬有據。  ㈢再按不法毀損他人之物者,應向被害人賠償其物因毀損所減 少之價值,為民法第196條所明定。而所謂請求賠償物被毀 損所減少之價額,得以修復費用為估定標準,但以必要者為 限,例如修理材料以新品換舊品,應予折舊(參見最高法院 77年度第9次民事庭會議決議)。經查,原告主張系爭車輛 必要修繕費用包含鈑金費用24,465元、噴漆費用11,361元、 零件366,336元等情,業據提出估價單為證(見本院卷第23 至28頁),依前揭說明,系爭車輛之修復既以新零件更換被 毀損之舊零件,自應將零件折舊部分予以扣除。而依行政院 所發布之固定資產耐用年數表及固定資產折舊率表,自用小 客車之耐用年數為5年,依定率遞減法每年應折舊369/1000 ,其最後1年之折舊額,加歷年折舊累積額,總和不得超過 該資產成本原額之10分之9,是其殘值為10分之1。並以1年 為計算單位,其使用期間未滿1年者,按實際使用之月數相 當於全年之比例計算之,不滿1月者,以1月計算之。系爭車 輛係於109年2月出廠領照使用乙節,有行車執照在卷足憑( 見本院卷第19頁),則至112年6月14日系爭事故之日為止, 系爭車輛已實際使用3年5月,則零件部分扣除折舊後之修復 費用估定為77,887元(詳如附表之計算式)。是以,原告得 請求系爭車輛之修復費用為113,713元(計算式:鈑金費用2 4,465元+噴漆費用11,361元+零件77,887元=113,713元)。 從而,原告請求被告賠償113,713元,應屬有據,逾此範圍 ,應予駁回。至被告雖以系爭車輛受損程度不可能如此嚴重 ,懷疑系爭車輛是在回彰化或修車前就因其他事故造成毀損 等語置辯,然未提出任何證據舉證證明原告請求之修復費用 有明顯逾越合理範疇之情形,其餘抗辯亦屬臆測而無提出任 何證據以佐其言。而觀上開勘驗結果,可見於被告車輛以其 後車尾碰撞系爭車輛之前車頭後,系爭車輛明顯向後位移乙 節,兼衡原告所提出之估價單所載之修復項目,核與系爭車 輛於系爭事故時遭撞擊之受損部位大致相符。從而,本件自 無從以被告所辯,為對被告有利之認定,是被告上述所辯, 尚非有據,應不足採。  ㈣末按給付無確定期限者,債務人於債權人得請求給付時,經 其催告而未為給付,自受催告時起,負遲延責任。其經債權 人起訴而送達訴狀,或依督促程序送達支付命令,或為其他 相類之行為者,與催告有同一之效力;遲延之債務,以支付 金錢為標的者,債權人得請求依法定利率計算之遲延利息; 應付利息之債務,其利率未經約定,亦無法律可據者,週年 利率為5%,民法第229條第2項、第233條第1項前段及第203 條定有明文。本件原告對被告之損害賠償債權,為無確定給 付期限之債權,揆諸前揭說明,原告主張以本件起訴狀繕本 送達翌日即113年10月1日(見本院卷第47頁)起至清償日止 ,按週年利率5%計算之利息,亦屬有據。 四、綜上所述,原告依保險法第53條第1項、民法第184條、第19 1條之2等規定,請求被告給付113,713元,及自113年10月1 日起算之法定遲延利息,為有理由,應予准許;逾此部分之 請求,為無理由,應予駁回。 五、本件原告勝訴部分,係依民事訴訟法第427條第1項規定適用 簡易訴訟程序所為被告敗訴之判決,依民事訴訟法第389條 第1項第3款規定,應依職權宣告假執行,併依職權宣告被告 免為假執行之擔保金額。 六、本件事證已臻明確,兩造其餘攻擊、防禦方法及所提證據, 經審酌均於判決結果無影響,爰不予逐一論駁,併此敘明。 七、訴訟費用負擔之依據:民事訴訟法第79條。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8  日          臺北簡易庭 法 官 戴于茜 以上正本係照原告作成。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判決送達後20日內向本庭(臺北市○○○路 0段000巷0號)提出上訴狀(須附繕本)。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9  日                 書記官 陳韻宇 附表 ----- 折舊時間      金額 第1年折舊值    366,336×0.369=135,178 第1年折舊後價值  366,336-135,178=231,158 第2年折舊值    231,158×0.369=85,297 第2年折舊後價值  231,158-85,297=145,861 第3年折舊值    145,861×0.369=53,823 第3年折舊後價值  145,861-53,823=92,038 第4年折舊值    92,038×0.369×(5/12)=14,151 第4年折舊後價值  92,038-14,151=77,887

2025-02-18

TPEV-113-北簡-11692-20250218-1

北補
臺北簡易庭

給付停車費用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北補字第327號 原 告 台灣普客二四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望月弘秀 訴訟代理人 詹皓鈞 上列原告與被告車牌號碼000-0000之所有權人間請求給付停車費 用事件,原告起訴未據繳納裁判費。查本件訴訟標的金額為新臺 幣(下同)15,000元,應繳第一審裁判費1,500元,依民事訴訟 法第436條之23、第436條第2項、第249條第1項但書之規定,限 原告於收受本裁定送達5日內向本院補繳上開裁判費,逾期不繳 納,即駁回原告之訴。又原告起訴狀所列車牌號碼「BSW-0352」 之車輛業經本院依職權查詢其車籍資料,是原告應自行聲請閱卷 ,確認該車輛所有權人是否為原告欲起訴之對象後,向本院具狀 補正被告之姓名,附此敘明。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7 日 臺北簡易庭 法 官 戴于茜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本件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7 日 書記官 陳韻宇

2025-02-17

TPEV-114-北補-327-20250217-1

北補
臺北簡易庭

給付電費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北補字第376號 原 告 台灣電力股份有限公司台北市區營業處 法定代理人 張建川 上列原告與被告皇漢養生館即張清俊間請求給付電費事件,原告 起訴未據繳納裁判費。查本件訴訟標的金額為新臺幣(下同)34 ,100元,應繳第一審裁判費1,500元,依民事訴訟法第436條之23 、第436條第2項、第249條第1項但書之規定,限原告於收受本裁 定送達5日內向本院補繳上開裁判費,逾期不繳納,即駁回其訴 。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7 日 臺北簡易庭 法 官 戴于茜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7 日 書記官 陳韻宇

2025-02-17

TPEV-114-北補-376-20250217-1

北簡
臺北簡易庭

給付簽帳卡消費款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北簡字第1199號 原 告 臺灣新光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賴進淵 訴訟代理人 羅雅齡 上列原告與被告許金樹(歿)間請求給付簽帳卡消費款事件,本 院裁定如下:   主 文 原告之訴駁回。 訴訟費用由原告負擔。   理 由 一、按人之權利能力始於出生終於死亡,此為民法第6條所明定 。又有權利能力者,有當事人能力。原告或被告無當事人能 力者,法院應以裁定駁回原告之訴。民事訴訟法第40條第1 項、第249條第1項第3款亦有明文。又原告起訴時,如以已 死亡之自然人為被告,因無從命補正,法院即應逕以裁定駁 回。此與原告起訴時,當事人本有當事人能力,但欠缺訴訟 能力,且未由法定代理人合法代理,屬應先命補正之情形, 尚屬有間(最高法院106年台抗字第1279號、108年台抗字第 453號民事裁定意旨參照)。 二、原告於民國114年2月14日起訴請求被告給付簽帳卡消費款, 有原告起訴狀暨本院收狀戳章可稽。惟查,被告已於113年1 0月24日死亡乙節,有戶役政資訊網站查詢-個人基本資料在 卷可稽。是被告既於起訴前死亡,已無當事人能力,且此當 事人能力之欠缺無補正之可能,依上說明,應依民事訴訟法 第249條第1項第3款之規定逕行駁回原告之訴。 三、依民事訴訟法第436條之23、第436條第2項、第249條第1項 第3款、第95條、第78條,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7  日          臺北簡易庭 法 官 戴于茜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本裁定抗告須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8  日                書記官 陳韻宇

2025-02-17

TPEV-114-北簡-1199-20250217-1

北簡
臺北簡易庭

撤銷無償贈與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北簡字第12031號 原 告 凱基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楊文鈞 訴訟代理人 曹逸晉 被 告 王珠玲 林家宗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撤銷無償贈與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本件移送臺灣臺中地方法院。   理  由 一、按訴訟之全部或一部,法院認為無管轄權者,依原告聲請或 依職權以裁定移送於其管轄法院;訴訟,由被告住所地之法 院管轄。民事訴訟法第28條第1項及第1條第1項前段分別定 有明文。 二、本件被告住所地均在臺中市豐原區,有被告個人戶籍資料附 卷可稽,依民事訴訟法第1條第1項之規定,自應由臺灣臺中 地方法院管轄。原告向無管轄權之本院起訴,顯係違誤。 三、茲依職權將本件移送於該管轄法院。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7  日          臺北簡易庭 法 官 戴于茜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向本庭(臺北市重慶南路 1段126巷1號)提出抗告狀,並繳納裁判費新臺幣1,5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7  日                書記官 陳韻宇

2025-02-17

TPEV-113-北簡-12031-20250217-1

本網站部分內容為 AI 生成,僅供參考。請勿將其視為法律建議。

聯絡我們:[email protected]

© 2025 Know9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