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財政部國有財產署南區分署

共找到 250 筆結果(第 191-200 筆)

臺灣嘉義地方法院

依職權裁定確定訴訟費用額

臺灣嘉義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他字第49號 原 告 李權桓 被 告 財政部國有財產署 法定代理人 曾國基 被 告 財政部國有財產署南區分署嘉義辦事處 法定代理人 李玉敏 上列當事人間國家賠償事件,業經本院105年度國字第2號判決、 臺灣高等法院臺南分院106年度上國字第5號判決、最高法院109 年度台上字第2518號判決、臺灣高等法院臺南分院109年度上國 更一字第2號判決、最高法院112年度台上字第1033號裁定確定, 應依職權確定訴訟費用額,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原告應向本院繳納之訴訟費用確定為新臺幣210,712元,及自本 裁定確定之翌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百分之五計算之利息 。   理 由 一、按經准予訴訟救助者,於終局判決確定或訴訟不經裁判而終 結後,第一審受訴法院應依職權以裁定確定訴訟費用額,向 應負擔訴訟費用之當事人徵收之;民事訴訟法第114條第1項 前段定有明文。又法院「依聲請」以裁定確定之訴訟費用額 ,應於裁定送達翌日起,加給按法定利率計算之利息,為同 法第91條第3項所明定,該條立法理由旨在促使當事人早日 自動償付其應賠償對造之訴訟費用。準此,在當事人無力支 付訴訟費用,而准予訴訟救助之情形,法院依民事訴訟法第 114條第1項規定「依職權」裁定確定訴訟費用額,其與法院 「依聲請」以裁定確定訴訟費用額,同屬確定訴訟費用額之 程序,應基於同一理由而類推適用同法第91條第3項規定加 計法定遲延利息(臺灣高等法院暨所屬法院94年度法律座談 會民事類提案第34號問題二、三研討結果參照)。 二、本件兩造間因請求國家賠償事件,原告聲請訴訟救助,經本 院以105年度救字第4號民事裁定准予訴訟救助,暫免原告於 起訴時應預納之裁判費。而上開國家賠償事件,經本院以10 5年度國字第2號判決:原告之訴及假執行之聲請均駁回;訴 訟費用由原告負擔。原告不服提起上訴,經臺灣高等法院臺 南分院以106年度上國字第5號判決:上訴及擴張之訴均駁回 ;第二審及擴張之訴訴訟費用由上訴人(即原告)負擔。原 告不服提起第三審上訴,再經最高法院以109年度台上字第2 518號判決:原判決廢棄,發回臺灣高等法院台南分院;經 臺灣高等法院臺南分院以109年度上國更一字第2號判決:上 訴及擴張之訴均駁回;第二審及擴張之訴訴訟費用由上訴人 (即原告)負擔。原告不服提起第三審上訴,再經最高法院 以112年度台上字第1033號裁定:上訴駁回,第三審訴訟費 用由上訴人(即原告)負擔,並確定在案等情,業經本院調取 上開案件卷宗核閱無誤,自堪信為真實。是原告暫免繳納之 訴訟費用即應由原告負擔,揆諸前揭之規定,本院自應依職 權裁定訴訟費用,並向應負擔訴訟費用之原告徵收。 三、經本院依職權調取前開卷宗核閱後,依前開說明,原告應負 擔第一審、第二審、發回前第三審訴訟費用合計新臺幣(下 同)210,712元(計算式詳如附表),及自本裁定確定之翌日起 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百分之五計算之利息。 四、依民事訴訟法第91條、第114條第1項,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24  日          民事第三庭 法 官 柯月美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以書狀向本院提出抗告 狀(須按對造人數提出繕本),並繳納抗告費新臺幣1,0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24  日                書記官  蘇春榕                 附表:歷審暫免繳納裁判費金額(元/新臺幣) 編號 項目 訴之聲明 暫免繳納裁判費金額 備註 1 第一審裁判費 (本院105年度國字第2號判決) 被告將「嘉義縣○○鄉○○段000○000地號堤道」全部回復原狀:使路面如舊地籍圖所示之「頂東石段434、433地號堤道」寬2.5至13.5公尺以上、面積90、1,978平方公尺、與西側頂東石段462地號防汛道路同高、紮實平坦、砂石大貨車與農業機具可安全通行、有可排水之水溝,及移除其範圍內約8平方公尺之廢棄無屋頂磚造屋、抽水機及貝殼。並自104年起算,至被告將上開堤道全部回復原狀日止,每年附帶賠償原告71萬4千元,併按週年利率5%加給利息。 52,678元 原告恢復原狀請求之利益為165萬元(理由詳如臺灣高等法院臺南分院106年度上國字第5號判決所載),另就其損害賠償部分核定,以至今已發生之時間5年(自104年起算)計算其訴訟標的價額為357萬元【計算式:714,000×5=3,570,000】,合計訴訟標的價額為522萬元【計算式:1,650,000+3,570,000=5,220,000】 2 第二審裁判費(含擴張之訴) (臺灣高等法院臺南分院106年度上國字第5號判決) ㈠原判決廢棄。 ㈡被上訴人應將系爭二筆土地全部回復原狀如附表編號1、2所示。 ㈢被上訴人應自103年起至系爭二筆土地全部回復原狀日止,每年賠償上訴人71萬4,000元及法定遲延利息。 79,017元 臺灣高等法院臺南分院106年度上國字第5號判決就本件訴訟費用部分理由如下:「七、至訴訟費用部分:按上訴人除請求被上訴人將系爭二筆土地全部回復原狀(方法如附表所示),並請求自103年起算至回復上開堤道原狀日止,每年附帶賠償上訴人71萬4千元及利息。核上開恢復原狀及損害賠償之請求,並非選擇或競合,係二請求權併存,上訴人主張該附帶賠償屬民事訴訟法第77條之2第2項之「以一訴附帶請求其孳息、損害賠償或費用者,不併算其價額」之規定,然「惟應受判決事項之聲明範圍,若僅就利息或其他孳息、損害賠償、違約金或費用部分為請求者,仍應依其價額,以定訴訟標的之價額。」(最高法院98年度台聲字第210號裁定參照)。是上訴人此部分主張洵非可採。而上訴人恢復原狀請求之利益,據上訴人狀稱:「土地產值無限,無法估計所得利益」(見本院卷㈡第484頁),故依民事訴訟法第77條之12規定之「訴訟標的價額不能核定者,以第466條所定不得上訴第三審之最高利益額數加10分之1定之。」,則應認其利益為165萬元【計算式:1,500,000+150,000】;另就其損害賠償部分核定,以至今已發生之時間5年(自103年起算)計算其訴訟標的價額為357萬元【計算式:714,000×5=3,570,000】,合計訴訟標的價額為522萬元【計算式:1,650,000+3,570,000=5,220,000】,附此敘明。」。 3 第三審裁判費 (最高法院109年度台上字第2518號判決) ㈠被上訴人將系爭2筆土地回復原狀如原判決附表編號1、2所示。 ㈡被上訴人自103年起(一審請求自104年起)至系爭2筆土地全部回復原狀日止,每年給付71萬4,000元及法定遲延利息之判決。 79,017元 上訴第三審訴訟標的金額:5,220,000元 4 第三審後之更審及上訴審 (臺灣高等法院臺南分院109年度上國更一字第2號判決、最高法院112年度台上字第1033號裁定) - 0元 均無須繳納裁判費 合計 210,712元

2025-01-24

CYDV-113-他-49-20250124-1

司促
福建金門地方法院

支付命令

福建金門地方法院支付命令 113年度司促字第1471號 債 權 人 財政部國有財產署南區分署 法定代理人 黃莉莉 代 理 人 黃怡蓉 債 務 人 錢德欽 一、債務人應於本命令送達後20日之不變期間內,向債權人給付 新臺幣(下同)44,562元,及自本支付命令送達債務人之翌日 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百分之5計算之利息,並賠償督促程 序費用500元。 二、債權人請求之原因事實如附件(即債權人民事支付命令聲請 狀)所載。 三、債務人對於本命令,得於本命令送達後20日之不變期間內, 向本院提出異議。 四、本支付命令送達債務人後,如債務人未於法定不變期間內, 向本院提出異議,債權人得以本院核發之支付命令及確定證 明書為執行名義,向地方法院民事執行處聲請對債務人實施 強制執行。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24 日 民事庭 司法事務官 莊嘉聆

2025-01-24

KMDV-113-司促-1471-20250124-2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

水土保持法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刑事簡易判決 114年度簡字第326號 公 訴 人 臺灣臺南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被 告 賴金瑞 選任辯護人 賴鴻鳴律師 蕭人豪律師 謝明澂律師 上列被告因水土保持法案件,經檢察官提起公訴(112年度偵字 第10864號),因被告自白犯罪,本院合議庭認為宜以簡易判決 處刑(原案號:113年度訴字第299號),裁定由受命法官逕以簡 易判決處刑如下:   主   文 賴金瑞犯水土保持法第32條第4項之非法使用致水土流失未遂罪 ,累犯,處有期徒刑6月,如易科罰金,以新臺幣1,000元折算1 日。緩刑3年,並應於判決確定之日起6個月內,向公庫支付新臺 幣10萬元。   事實及理由 一、本件除犯罪事實第8至9行【於100年8月16日前某時】更正為 【於99年間】;證據【臺南辦事處土地勘查表】更正為【臺 南辦事處土地勘清查表】,並增列【被告賴金瑞於本院準備 程序中之自白】、【臺南辦事處勘查日期民國113年5月30日 之土地勘查表暨現況照片圖】、【南區分署114年1月14日刑 事陳報狀暨所附函文】外,其餘犯罪事實及證據均引用附件 起訴書之記載。 二、論罪科刑  ㈠核被告賴金瑞所為,係犯水土保持法第32條第4項、第1項前 段之非法使用致生水土流失未遂罪。  ㈡刑之加重、減輕情形  ⒈被告本案犯行屬未遂,爰依刑法第25條第2項規定,按既遂犯 之刑減輕之。  ⒉按水土保持法第32條第1項但書規定之「情節輕微,顯可憫恕 者,得減輕或免除其刑」,所謂情節輕微,係指犯罪之主客 觀情狀輕微,由法院依客觀事實情狀與證據資料審酌認定之 。至所謂犯罪顯可憫恕,解釋上則應與刑法第59條為相同之 觀察,必須犯罪另有特殊之原因與環境等等,在客觀上足以 引起一般同情,認為即予宣告法定低度刑期尤嫌過重者,始 有適用(最高法院101年度台上字第6378號判決意旨參照) 。查被告本案非法使用公有山坡地的期間長達10多年,使用 面積達3,997平方公尺,被告並有經營「龜丹休閒體驗農園 」之情況,情節顯非輕微,亦無值得憐憫之特殊原因、環境 背景,當無水土保持法第32條第1項但書規定之適用。  ⒊被告前因違反森林法案件,經最高法院以96年度台上字第699 5號判決、臺灣高等法院臺南分院95年度上訴字第747號判決 判處有期徒刑6月,併科罰金新臺幣(以下如未特別標示金 錢單位即同)5萬元,有期徒刑如易科罰金,以銀元300元即 900元折算1日,罰金如易服勞役,以2,000元折算1日確定, 後經本院以97年度聲減字第280號裁定減刑為有期徒刑4月15 日,併科罰金2萬5,000元,有期徒刑如易科罰金,以銀元30 0元即900元折算1日,罰金如易服勞役,以2,000元折算1日 ,全案於97年6月24日執行完畢,此有法院前案紀錄表、判 決暨裁定等在卷可查,是被告於有期徒刑執行完畢後5年再 犯本案,構成刑法第47條第1項之累犯。本院考量被告所犯 前案與本案之罪名雖不同,惟罪質相近(前案為被告於國有 林地內擅自鋪設水管),被告執行完畢後再犯,且本案之情 節更為嚴重(經營體驗農園),可認被告未因歷經刑罰之執 行而生警惕,其主觀上具特別惡性及對於刑罰反應力薄弱情 況,依累犯規定加重並不生使被告所受之刑罰超過其所應負 擔之罪責,或對其人身自由過苛之情形,未違反罪刑相當原 則,爰加重其刑。  ⒋被告有上述刑之減輕暨加重事由,依刑法第71條第1項規定先 加後減之。  ㈢審酌被告明知其未取得合法使用本案土地的權限,仍為一己 之私搭蓋地上物,並有對外經營之舉,法治觀念明顯有誤, 行為自應予相當之非難。被告犯後坦認犯行,且於本院審理 中積極清除本案土地之地上物,業經臺南辦事處認定已無使 用並返還本案土地,同意終止占用列管,可認被告犯後態度 尚屬良好,彌補行為所致生損害。最後,兼衡被告對於本案 土地之占用面積、占用期間,以及其智識程度、家庭暨經濟 狀況等一切情狀,量處如主文所示之刑,並諭知易科罰金之 折算標準。  ㈣按依刑法第74條第1項之規定,得宣告緩刑者,以未曾因故意 犯罪受有期徒刑以上刑之宣告,或前因故意犯罪受有期徒刑 以上刑之宣告,執行完畢或赦免後,5年以內未曾因故意犯 罪受有期徒刑以上刑之宣告,為其要件。法文所謂「5年以 內」,係以法院裁判時為計算時點,至於前之宣告刑已否執 行,以及被告前後犯罪時間之先後,均在所不問(最高法院 112年度台上字第4350號判決意旨可資參照)。查被告雖有 上述構成累犯之前案紀錄,惟本院考量被告本案犯後態度尚 佳,且已自行拆除本案土地之地上物,歸還本案土地,未對 於國家社會或他人造成其他損害,再念及被告年近70歲,本 院認為被告在負擔須向公庫支付一定金額的情況下,應可清 楚本案行為之違法性及嚴重性,願意相信被告會更謹慎而行 ,所以決定給予其改過自新之機會,並無直接施以刑事制裁 之必要性。因此,本院認為前揭所宣告之刑以暫不執行為適 當,依刑法第74條第1項第2款及同條第2項第4款之規定,對 被告宣告緩刑3年,惟被告應自判決確定之日起6個月內,向 公庫支付10萬元,適度彌補行為對於國家資源的耗費。 三、因被告已拆除本案地上物,並將本案土地返還,顯無再依水 土保持法第32條第5項或刑法第38條第2項規定沒收本案地上 物之必要,附此敘明。 四、依刑事訴訟法第449條第2項、第454條第2項,逕以簡易判決 處刑如主文。 五、如不服本件判決,得自收受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 狀(附繕本),上訴於本院管轄之第二審地方法院合議庭  本案經檢察官黃彥翔提起公訴,檢察官周文祥到庭執行職務。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24  日          刑事第十五庭 法 官 廖建瑋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書記官 謝盈敏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24  日 附錄本案論罪科刑法條全文:  水土保持法第32條 在公有或私人山坡地或國、公有林區或他人私有林區內未經同意 擅自墾殖、占用或從事第8條第1項第2款至第5款之開發、經營或 使用,致生水土流失或毀損水土保持之處理與維護設施者,處六 個月以上5年以下有期徒刑,得併科新台幣60萬元以下罰金。但 其情節輕微,顯可憫恕者,得減輕或免除其刑。 前項情形致釀成災害者,加重其刑至二分之一;因而致人於死者 ,處5年以上12年以下有期徒刑,得併科新台幣1百萬元以下罰金 ;致重傷者,處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得併科新台幣80萬 元以下罰金。 因過失犯第1項之罪致釀成災害者,處1年以下有期徒刑,得併科 新臺幣60萬元以下罰金。 第1項未遂犯罰之。 犯本條之罰者,其墾殖物、工作物、施工材料及所使用之機具沒 收之。 附件 臺灣臺南地方檢察署檢察官起訴書                   112年度偵字第10864號   被   告 賴金瑞 男 68歲(民國00年0月0日生)             住○○市○○區○○里○○00號之6             國民身分證統一編號:Z000000000號   選任辯護人 張嘉琪律師(嗣經解除委任) 上列被告因違反水土保持法案件,業經偵查終結,認應提起公訴 ,茲將犯罪事實及證據並所犯法條分敘如下:     犯罪事實 一、緣賴金瑞前於民國88、89年間,向財政部國有財產局台灣南 區辦事處台南分處(下稱台南分處;現改制為南區分署臺南 辦事處,下稱臺南辦事處)承租中華民國所有之臺南市○○區 ○○段00○0地號土地(下稱本案土地)作耕地使用,詎料其雖 知本案土地屬水土保持法第3條第3款所稱之山坡地,未經同 意不得擅自將其作為遊憩用地使用,竟仍基於在公有山坡地 未經同意擅自從事水土保持法第8條第1項第5款之開發、經 營、使用之犯意,未經台南分處之同意,於100年8月16日前 某時,在本案土地上設置木架棚、溫泉池、停車場及木製步 道供其所經營之「龜丹休閒體驗農園」使用(其利用行為經 勘查未致生水土流失結果)。嗣台南分處派員勘查發現上情 ,遂通知賴金瑞:其未於本案土地耕作使用、違反耕地三七 五減租條例第16條規定為由,認租約全部無效,並將土地收 回。嗣臺南辦事處人員於108年8月6日派員至本案土地勘查 ,發現賴金瑞仍未經許可,繼續在本案土地上設有如上所述 之設施,遂於111年10月20日發函要求賴金瑞騰空地上物並 返還土地,並於112年1月5日向警方提出告訴,而查悉上情 。 二、案經南區分署訴由內政部警政署保安警察第七總隊第七大隊 (下稱保七總隊第七大隊)報告偵辦。     證據並所犯法條 一、證據清單及待證事實: 編號 證據名稱 待證事實 1 被告賴金瑞於警詢時及偵查中之供述 1、被告先前向台南分處承租本案土地,嗣後租約因故中止之事實。 2、被告自89年起,在本案土地上經營龜丹休閒體驗農園,並自99年起,陸續在本案土地上設置木架棚、溫泉池、碎石地停車場及木製步道等物之事實。 3、被告之利用行為,並未經臺南市政府水利局或財政部國有財產署南區分署(下稱南區分署)之同意之事實。 2 證人即南區分署告訴代理人李政學於警詢時及偵查中之指證 1、被告先前曾承租本案土地,但租約因其未將本案土地作耕地使用而無效之事實。 2、被告於本案土地上之利用行為,均未經南區分署之同意之事實。 3 證人即前臺南辦事處主任林秀娟於偵查中具結之證述 其並未承諾被告可繼續使用本案土地之事實。 4 1、臺南辦事處土地勘查表(警卷第44至50頁) 2、土地產籍表(警卷第58至60頁) 3、本案土地地籍圖及航照圖(警卷第61至66頁) 4、現場照片(警卷第8至12頁) 本案土地遭被告佔用之狀況。 5 土地建物查詢資料1份(警卷第43頁) 本案土地均為中華民國所有、使用分區為山坡地保育區之事實。 6 臺南市山坡地資訊查詢系統查詢結果1份 本案土地位屬公告之山坡地範圍之事實。 7 保七總隊第七大隊勘查紀錄1份(警卷第67頁) 本案土地經勘查尚無水土流失情形之事實。 二、論罪: (一)按森林法第51條、水土保持法第32條等規定,就「於他人森 林或林地內」、「在公有或私人山坡地或國、公有林區或他 人私有林區內」,擅自墾殖、占用者,均設有刑罰罰則,考 其立法意旨,均在為保育森林資源,維持森林植被自然原貌 ,維護森林資源永續利用,及確保水源涵養和水土保持等目 的,其保護法益均為自然資源林木及水源之永續經營利用, 為單一社會法益;而就擅自占用他人土地而言,復與刑法第 320條第2項之竊佔罪要件相當。而山坡地保育利用條例第34 條第1項之佔用公有或他人山坡地罪名相對於刑法320條第2 項之竊佔罪而言,固屬特別規定,然依水土保持法第32條之 立法沿革、法律體例、立法時間及目的整體觀察結果,應係 山坡地保育利用條例第34條第1項之特別規定(最高法院96 年度台上字第1498號、97年度台上字第2635號判決意旨參照 )。 (二)又依水土保持法之立法目的重在水土保持之處理及維護,避 免發生公共危險之公共法益,與竊佔罪之保護土地所有人之 個人財產法益不同。是在公、私有之山坡地或林區擅自墾殖 、占用,縱含竊佔之性質,其竊佔罪因係即成犯,致此部分 罹於追訴權時效,但仍不能因而取得擅自使用該山坡地或林 區之權源,而得擅自墾殖、占用及經營。亦即遭竊佔之土地 ,仍屬公、私有山坡地或林區,於竊佔後之繼續墾殖、占用 、經營行為,仍應受水土保持法之拘束。是同法第32條第1 項之未經同意擅自墾殖、開發公有或私有山坡地罪為繼續犯 ,倘其墾殖、占用、開發、經營、使用之行為在繼續實行中 ,即屬行為之繼續,其犯罪需繼續至其行為終了時始完結, 與竊佔罪之為即成犯,於其竊佔行為完成時犯罪即成立,此 後之繼續占用乃犯罪狀態之繼續之情形不同(最高法院106 年度台上字第1606號判決意旨參照)。 (三)是核被告所為,係犯水土保持法第32條第4項、第1項之在公 有山坡地未經同意擅自開發、經營、使用,致生水土流失未 遂罪嫌。被告於本案土地上如警卷第44至46頁勘查表(含附 圖)所示之錄號2地上物,為被告犯水土保持法第32條之工 作物,乃犯罪所生之物,請依刑法第38條第2款規定及參酌 該條第5項規定,宣告沒收之。末請審酌被告佔用本案土地 之緣由及狀況,量處適當之刑。 三、依刑事訴訟法第251條第1項提起公訴。   此 致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4   月  24  日                檢 察 官 黃 彥 翔 本件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5   月   2  日                書 記 官 謝 孟 崴 所犯法條:  水土保持法第32條 在公有或私人山坡地或國、公有林區或他人私有林區內未經同意 擅自墾殖、占用或從事第 8 條第 1 項第 2 款至第 5 款之開發 、經營或使用,致生水土流失或毀損水土保持之處理與維護設施 者,處 6 月以上 5 年以下有期徒刑,得併科新臺幣 60 萬元以 下罰金。但其情節輕微,顯可憫恕者,得減輕或免除其刑。 前項情形致釀成災害者,加重其刑至二分之一;因而致人於死者 ,處 5 年以上 12 年以下有期徒刑,得併科新臺幣 100 萬元以 下罰金;致重傷者,處 3 年以上 10 年以下有期徒刑,得併科 新臺幣 80 萬元以下罰金。 因過失犯第 1 項之罪致釀成災害者,處 1 年以下有期徒刑,得 併科新臺幣 60 萬元以下罰金。 第 1 項未遂犯罰之。 犯本條之罪者,其墾殖物、工作物、施工材料及所使用之機具, 不問屬於犯罪行為人與否,沒收之。

2025-01-24

TNDM-114-簡-326-20250124-1

司促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

給付租金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支付命令 114年度司促字第225號 債 權 人 財政部國有財產署南區分署 法定代理人 乙○○ 代 理 人 吳榮昌律師 債 務 人 甲○○ 一、債務人應向債權人清償新臺幣貳拾壹萬捌仟玖佰伍拾元,及 自本支付命令送達翌日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百分之五計算 之利息,暨如附表所示之違約金,並賠償程序費用新臺幣伍 佰元,否則應於本命令送達後二十日之不變期間內,向本院 提出異議。 二、請求之原因事實如附件聲請狀所載。 三、債務人未於不變期間內提出異議時,債權人得依法院核發之 支付命令及確定證明書聲請強制執行。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日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民事庭 司法事務官 黃鳳珠 附記: 一、債權人、債務人如於事後遞狀均請註明案號、股別。 ★二、債權人應於收受支付命令後十五日內,提出『債務人其他可 供送達之地址』;如債務人係法人,則應提出法人最新登記 資料( 例如公司設立變更登記事項表) 及法定代理人最新 現戶戶籍謄本正本( 戶長變更及全戶動態記事欄、個人記 事欄請勿省略) ,以核對是否合法送達。( 否則無法核發 確定證明書) 三、債務人如已向法院聲請更生或清算,應於本命令送達後二 十日內向本院提出異議,若未提出異議,則本命令確定後 本院仍將逕行核發確定證明書予債權人。 四、案件一經確定,本院依職權逕行核發確定証明書,債權人 勿庸另行聲請。 五、支付命令不經言詞辯論,亦不訊問債務人,債務人對於債 權人之請求未必詳悉,是債權人、債務人接獲本院之裁定 後,請詳細閱讀裁定內容,若發現有錯誤,請於確定前向 本院聲請裁定更正錯誤。 附表:114年度司促字第000225號 編號 本金 違約金計算期間 違約金計算方式 (新臺幣) (民國) 001 24,384元 自111年4月1日起至清償日止 逾期繳納未滿1個月者,照欠額加收千分之5,但逾期2日以內者,免予計收。逾期繳納1個月以上,未滿2個月者,照欠額加收千分之10;逾期繳納2個月以上,未滿3個月者,照欠額加收千分之15,以此類推,每逾1個月,加收千分之5,最高以欠額之百分之30為限。 002 24,384元 自111年7月1日起至清償日止 同上。 003 24,384元 自111年10月1日起至清償日止 同上。 004 24,384元 自112年1月1日起至清償日止 同上。 005 30,388元 自112年4月1日起至清償日止 同上。 006 30,342元 自112年7月1日起至清償日止 同上。 007 30,342元 自112年10月1日起至清償日止 同上。 008 30,342元 自113年1月1日起至清償日止 同上。 合計 218,950元

2025-01-24

TNDV-114-司促-225-20250124-1

司聲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

確定訴訟費用額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司聲字第507號 聲 請 人 財政部國有財產署南區分署 法定代理人 黃莉莉 代 理 人 雷皓明律師 王湘閔律師 黃馨儀律師 相 對 人 陳南安 陳韋丞 陳怡君 陳韋臻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拆除地上物返還土地等事件,聲請人聲請確定 訴訟費用額,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相對人應給付聲請人之訴訟費用額確定為新臺幣壹拾玖萬玖仟陸 佰柒拾伍元,及自本裁定確定之翌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 百分之五計算之利息。   理 由 一、按法院未於訴訟費用之裁判確定其費用額者,於訴訟終結後   ,第一審受訴法院應依聲請以裁定確定之;依第一項及其他   裁判確定之訴訟費用額,應於裁判確定之翌日起,加給按法   定利率計算之利息,民事訴訟法第91條第1項、第3項分別定   有明文。 二、查本件兩造間請求拆除地上物返還土地等事件,前經本院11 2年度重訴字第363號民事判決聲請人即原告勝訴確定,並諭 知訴訟费用由相對人即被告負擔乙節,業經本院依職權調閱 上開案號卷宗查明無訛。而經查驗上開民事卷宗內相關單據 ,並與聲請人提出之繳費單據核對後,計得本件聲請人已預 納之訴訟費用為199,675元(詳「附表:訴訟費用計算書」 ),則依上述確定民事判決主文關於訴訟費用負擔之諭知, 此筆聲請人先行墊付之訴訟費用,即應由各相對人給付予聲 請人。綜上,相對人陳南安、陳韋丞、陳怡君、陳韋臻應給 付聲請人之訴訟費用確定為新臺幣199,675元,並應依上揭 規定,自裁定確定翌日起,加給按法定利率計算之利息,爰 裁定如主文。  三、如不服本裁定,應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以書狀向司法事務   官提出異議,並繳納裁判費新臺幣1,0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24  日            民事庭  司法事務官 孫慈英 附表(訴訟費用計算書):           編號 項  目 金額(新臺幣) 備  註 ⒈ 第一審裁判費    192,224元     2,376元 由聲請人預納。 ⒉ 地政規費(法院囑託測量費) 5,075元 由聲請人預納。 合計    199,675元

2025-01-24

TNDV-113-司聲-507-20250124-1

南小
臺南簡易庭

侵權行為損害賠償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臺南簡易庭民事判決 113年度南小字第1716號 原 告 王鐘平 被 告 陳心行 訴訟代理人 張仁懷律師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侵權行為損害賠償事件,經本院臺南簡易庭於 民國114年1月7日言詞辯論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被告應給付原告新臺幣2,900元,及自民國113年12月14日起至清 償日止,按週年利率百分之5計算之利息。 原告其餘之訴駁回。 訴訟費用新臺幣1,000元,其中新臺幣500元由被告負擔,並應加 給自本判決確定之翌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百分之5計算 之利息;餘由原告負擔。 本判決原告勝訴部分得假執行,但被告如以新臺幣2,900元為原 告預供擔保得免為假執行。   事實及理由 一、本件原告起訴主張:  ㈠被告與原告係鄰居關係。詎被告因與周遭鄰居長期相處不睦 ,竟基於毁損之犯意,於⑴112年11月24日凌晨3時許、⑵112 年12月2日凌晨3時許、⑶112年12月8日凌晨3時44分許、⑷112 年12月15日凌晨3時48分許,多次騎乘車牌號碼000-0000普 通重型機車前往臺南市○區○○街000號之18村近,並於停妥上 開機車後,徒步朝上址後方空地靠近,而後以寶特瓶盛裝白 蟻藥水,澆灌原告認養並栽種之芙蓉、發財樹、沙漠玫瑰、 蘭花、七里香、桂花、日日春、左手香、福木、麒麟花及不 知名植栽等多盆盆栽内,致上開植物逐漸枯萎、凋零而喪失 觀賞及食用效用,並致令不堪使用,足以生損害於原告。嗣 原告發現前開植栽遭人倒入不明藥物而日漸枯萎、死亡之情 ,乃報警處理,並由警方調閱監視錄影晝面後,始循線查悉 上情。  ㈡又被告上開毀損之行為業經本院刑事庭以113年度簡字第978 號刑事簡易判決判處被告犯損他人物品罪,處有期徒刑2月 ,如易科罰金,以新臺幣(下同)1,000元折算1日確定在案 ,爰依侵權行為之法律關係提起本件訴訟,請求被告給付損 害賠償42,400元。  ㈢被告雖辯稱其所毀損之盆栽所有權屬國有,原告不得本於所 有權請求被告賠償其損害云云,惟財政部國有財產署南區分 署臺南辦事處(下稱國產署臺南辦事處)僅提供土地供原告 認養,至盆栽、花木,均係原告自己花費購買,故系爭盆栽 、花木係原告所有,原告自得本於所有權請求被告負損害賠 償責任。   ㈣並聲明:被告應給付原告42,400元。 二、被告辯稱:  ㈠原告主張被告毀損其所栽種之芙蓉、發財樹、沙漠玫瑰、蘭 花、七里香、桂花、日日春、左手香、福木、麒麟花及不知 名植栽多盆之事實,業經本院刑事庭審理結果,認定被告僅 毀損原告「不知名盆栽5、6盆」,是原告請求賠償範圍於逾 5、6盆盆栽之部分即無理由。至於原告提出之照片僅能證明 系爭花木有枯萎情形,但無法證明係被告所毀損。  ㈡又原告所種植之盆栽,係原告向國產署臺南辦事處認養土地 並栽種在坐落臺南市○區○○街000號之18後方之國有空地之上 ,依國產署臺南辦事處所出具之「國有非公用土地認養綠美 化申請書」注意事項第5點規定:綠美化期間,無需向本署 支付土地使用費,所種植之花草樹木屬國有,不得主張任何 權利,亦不得要求本署支付任何費用或補償。是依該規定, 上開毀損之盆栽所有權應屬國有,被告並不得本於所有權請 求被告賠償其損害。  ㈢另被告僅認諾曾用白蟻藥水澆灌發財樹2株、沙漠玫瑰小盆2 盆、日日春1株,其總價值為2,900元,逾此部分原告之請求 即屬無據。  ㈣並聲明:   ⒈原告之訴駁回。   ⒉如受不利之判決,被告願供擔保,請准宣告免為假執行。 三、本院得心證之理由:  ㈠原告主張被告於上開時間、地點澆灌白蟻藥水在其認養土地 上所栽種之芙蓉、發財樹、沙漠玫瑰、蘭花、七里香、桂花 、日日春、左手香、福木、麒麟花及不知名植栽等多盆盆栽 内,致上開植物逐漸枯萎凋零,喪失觀賞作用等語,固據提 出臺灣臺南地方檢察署檢察官113年度偵字第2785號起訴書 為證(本院卷第21-23頁),惟被告固不否認有為上開行為, 然辯稱其僅毀損國有之發財樹2株、沙漠玫瑰小盆2盆、日日 春1株(總價值為2,900元),並未毀損其餘盆栽等語,經查 :     ⒈按當事人主張有利於己之事實者,就其事實有舉證之責任 ,民事訴訟法第277條本文定有明文。     ⒉原告就被告除毀損其所承認之發財樹2株、沙漠玫瑰小盆2 盆、日日春1株外,亦毀損其餘盆栽部分,固提出照片12 張為證(本院卷第29-39頁),惟觀諸原告所提出之照片 ,僅能證明盆栽有枯萎狀況,但並未能證明該等盆栽係遭 被告所毀損,復未能提出其他證據以實其說,依前揭舉證 責任分配之結果,要難認原告此部分之主張為可採。    ⒊再查,本院113年度簡字第978號刑事判決雖就被告上開毀 損盆栽之行為認定有罪,並就被告此部分犯行判處有期徒 刑2月,然該刑事判決之犯罪事實亦認定被告毀損者為「 不知名盆栽5、6盆」,有該刑事判決書在卷可稽(本院卷 第19-20頁),是原告主張被告除毀損其承認之發財樹2株 、沙漠玫瑰小盆2盆、日日春1株外,尚有毀損其餘盆栽部 分,應無可採。     ⒋依上所述,本件依原告提出之證據及被告承認之事實,僅 能認定被告毀損發財樹2株、沙漠玫瑰小盆2盆、日日春1 株,至於原告主張被告另毀損其餘盆栽部分,尚屬不能證 明。   ⒌至國有非公用土地認養綠美化申請書注意事項第5點雖規定 :「綠美化期間,無需向本署支付土地使用費,所種植之 花草樹木屬國有,不得主張任何權利,亦不得要求本署支 付任何費用或補償。」惟被告亦不爭執系爭盆栽為原告所 出資購買並種植,是原告主張其就系爭盆栽有所有權,尚 堪憑採;而前開規定,應僅係原告與國產署南區辦公室 間之契約約定,以避免日後契約終止時發生認養土地上花 草樹木所有權之認定糾紛,是尚難執此推翻原告所有權人 之身分。  ㈡次按因故意或過失,不法侵害他人之權利者,負損害賠償責 任,民法第184條第1項前段定有明文。查被告以白蟻藥水澆 灌原告所有之發財樹2株、沙漠玫瑰小盆2盆、日日春1株, 係故意以不法行為侵害原告之財產權,依前揭規定,應負侵 權行為損害賠償責任,而依原告所提出之估價單顯示,發財 樹1株為1,000元、沙漠玫瑰小盆1盆為300元、日日春1株為3 00元,是原告請求被告給付2,900元【(1,000×2)+(300×2 )+300】及法定遲延利息範圍內為有理由,逾此部分之請求 ,則無理由,應予駁回。 四、本件係就民事訴訟法第427條第1項適用簡易程序所為被告部 分敗訴之判決,依民事訴訟法第389條第1項第3款規定,就 原告勝訴部分,應依職權宣告假執行,並依被告聲請酌定相 當擔保金額宣告免為假執行。另依民事訴訟法第79條、第91 條第3項、第436條之19第1項規定,確定訴訟費用額為1,000 元,應由敗訴之被告負擔500元,及自本判決確定日之翌日 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百分之5計算之利息,餘由原告 負擔。 五、本件事證已臻明確,兩造其餘攻擊防禦方法及所提之證據, 經審酌核與判決之結果不生影響,爰不逐一論述。    六、據上論結,本件原告之訴為一部有理由,一部無理由,依民 事訴訟法第436條第2項、第79條、第91條第3項、第436條之 19第1項、第436條之20、第392條第2項,判決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24  日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臺南簡易庭                法 官 洪碧雀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送達後廿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並表明上 訴理由(須附繕本)。 對於小額程序之第一審判決之上訴,非以其違背法令之理由,不 得為之。且上訴狀內應記載表明原判決所違背之法令及其具體 內容。依訴訟資料可認為原判決有違背法令之具體事實者。 如委任律師提起上訴者,應一併繳納上訴審裁判費。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24  日             書記官 林政良

2025-01-24

TNEV-113-南小-1716-20250124-1

南小
臺南簡易庭

給付使用補償金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臺南簡易庭民事裁定 114年度南小字第149號 原 告 財政部國有財產署南區分署 法定代理人 黃莉莉 訴訟代理人 蔡奇宏 複 代理人 李政學 被 告 鄭金葉 上列當事人間給付使用補償金事件,原告曾聲請對被告發支付命 令,惟被告已於法定期間內對支付命令提出異議,應以支付命令 之聲請視為起訴。查本件訴訟標的金額為新臺幣(下同)43,119 元,應繳裁判費1,000元,扣除前繳支付命令裁判費500元外,尚 應補繳500元。原告應於收受本裁定後5日內補繳,如逾期未補繳 ,即駁回原告之訴,特此裁定。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24 日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臺南簡易庭 法 官 蔡岳洲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本裁定抗告,須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 應繳納抗告費新台幣1500元整。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24 日 書記官 陳惠萍

2025-01-24

TNEV-114-南小-149-20250124-1

司促
臺灣屏東地方法院

支付命令

臺灣屏東地方法院支付命令 113年度司促字第13781號 債 權 人 財政部國有財產署南區分署 法定代理人 黃莉莉 訴訟代理人 侯信逸律師 吳禹萳律師 債 務 人 蔡素蘭 蔡文旗 蔡榮生 一、債務人蔡素蘭應向債權人給付新臺幣162,087元,及自民國1 13年8月2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百分之5計算之利息 。 二、債務人蔡文旗應向債權人給付新臺幣145,428元,及自民國1 13年8月18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百分之5計算之利息 。 三、債務人蔡榮生應向債權人給付新臺幣193,842元,及自支付 命令送達翌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百分之5計算之利 息,並連帶賠償督促程序費用新臺幣500元。 四、債權人請求之原因事實如債權人聲請狀所載。 五、債務人對於本命令,得於受送達後20日之不變期間內,向本 院提出異議。 六、債務人未於不變期間內提出異議時,債權人得依法院核發之 支付命令及確定證明書聲請強制執行。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24 日 司法事務官 高于晴

2025-01-24

PTDV-113-司促-13781-20250124-2

潮簡
潮州簡易庭

給付使用補償金

臺灣屏東地方法院民事判決  113年度潮簡字第869號 原 告 財政部國有財產署南區分署 法定代理人 黃莉莉 訴訟代理人 侯信逸律師 吳禹萳律師 被 告 蕭炯舜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給付使用補償金事件,本院於民國114年1月7 日言詞辯論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被告應給付原告新臺幣40,973元,及自民國113年9月6日起至清 償日止,按週年利率5%計算之利息。 原告其餘之訴駁回。 訴訟費用由原告負擔。 本判決第一項原告勝訴部分得假執行。但被告如以新臺幣40,973 元為原告預供擔保,得免為假執行。   事實及理由 一、原告主張:原告為屏東縣○○鄉○○段000000地號國有土地(下 稱系爭土地)之管理人,被告蕭炯舜為屏東縣○○鄉○○段00○ 號部分建物(門牌號碼屏東縣○○鄉○○路00號,下稱系爭房屋 )所有權人。系爭房屋無權占用系爭土地,占用面積為22.9 4平方公尺,自民國91年1月起算至113年4月止,被告應繳納 國有土地使用補償金共計新臺幣(下同)188,476元。被告 無權占有使用系爭土地受有利益,原告自得依民法第179條 之規定,請求被告給付相當於租金之不當得利共188,476元 等語,並聲明:被告應給付原告188,476元,及自本件支付 命令送達翌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5%計算之利息。 二、被告則以:被告於108年6月10日始取得系爭房屋所有權等語 ,資為抗辯,並聲明:原告之訴駁回。 三、兩造不爭執之事項(本院卷第106頁):  ㈠原告為系爭土地管理人,被告則自108年6月10日起為系爭房 屋之所有權人。  ㈡系爭土地自108年起至今之申報地價均為每平方公尺7,300元 。  ㈢系爭房屋占用系爭土地之面積為22.94平方公尺。 四、得心證之理由:  ㈠按無法律上之原因而受利益,致他人受損害者,應返還其利 益,民法第179條定有明文。次按無權占有他人土地,可能 獲得相當於租金之利益,為社會通常之觀念,土地所有人自 得請求無權占有人返還相當於租金之利益(最高法院61年度 台上字第1695號判決意旨參照)。經查,系爭房屋占用系爭 土地之面積為22.94平方公尺,被告自108年6月10日起為系 爭房屋所有權人等節,為兩造所不爭(不爭執事項㈠㈢),而 被告未舉證證明系爭房屋占有系爭土地之正當權源,應屬無 權占有,堪予認定,則被告自108年6月10日取得系爭房屋起 ,無法律上原因占有面積22.94平方公尺之部分系爭土地而 受有利益,原告自得請求108年6月10日至113年4月31日間相 當於租金之不當得利,逾此期間,則無理由。  ㈡次按城市地方房屋之租金,以不超過土地申報總價額週年利 率10%為限,土地法第97條第1項定有明文。所謂土地總價額 ,係以法定地價為準,即土地所有權人依土地法所申報之地 價,土地法施行法第25條、土地法第148條亦分別定有明文 。而所謂以土地申報總價週年利率10%為限,乃指基地租金 之最高限額而言,並非必須照申報價額週年利率10%計算之 ,尚須斟酌基地之位置、工商繁榮程度、使用人利用基地之 經濟價值、所受利益等事項,以為決定(最高法院68年台上 字第3071號裁判意旨參照)。經查,系爭房屋臨屏東縣枋寮 鄉臨海路,附近有照相館、修車店等商家,生活機能一般乙 情,有系爭房屋位置之Google地圖及街景在卷可查(本院卷 第99-101頁),並經本院當庭勘驗無訛(本院卷第106頁) ,可見系爭土地經濟價值一般,又系爭土地申報地價自108 年起至113年止均為每平方公尺7,300元,系爭房屋占用之面 積為22.94平方公尺等情,乃兩造所不爭(不爭執事項㈡㈢) ,則本院審酌上情,認以土地申報總價之週年利率5%計算租 金當為合理,自108年6月10日計算至113年4月31日止共計為 40,973元(計算式如附表),故原告請求40,973元之範圍內 當屬有據,逾此範圍,礙無可採。  ㈢原告就上述得請求之金額,併請求自本件支付命令送達翌日 起,即自113年9月6日起(司促卷第43頁),至清償日止, 按週年利率5%計算之利息,依民法第229條第2項、第233條 第1項前段、第203條之規定,同為有據。 五、綜上所述,原告依民法第179條之規定,請求被告給付40,97 3元,及自113年9月6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5%計算之 利息,為有理由,應予准許。逾此範圍,為無理由,不應准 許。 六、本件係適用簡易程序所為被告敗訴之判決,爰依民事訴訟法 第389條第1項第3款之規定,依職權宣告假執行。另依同法 第392條第2項規定,依職權宣告被告如預供擔保,得免為假 執行。 七、本件事證已臻明確,兩造其餘攻擊防禦方法及所提證據,經 本院斟酌後,核與判決結果不生影響,爰不逐一論述,附此 敘明。 八、訴訟費用負擔之依據:民事訴訟法第79條。查本件原告勝訴 之部分本即為被告所不爭執之自108年6月10日起無權占用系 爭土地之相當於租金之不當得利,故本院審酌兩造上開勝敗 情形,命由原告負擔全部訴訟費用。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23  日          潮州簡易庭 法 官 吳建緯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並表明上 訴理由,如於本判決宣示後送達前提起上訴者,應於判決送達後 20 日內補提上訴理由書(須附繕本)。如委任律師提起上訴者 ,應一併繳納上訴審裁判費。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23  日                書記官 薛雅云 附表: 占用期間 申報地價(每平方公尺) 月繳納使用補償金 (元以下四捨五入) 經過期間 應繳納使用補償金 (元以下四捨五入) 108年6月10日至108年6月30日 7,300元 698元(計算式:7,300×22.94×0.05/12≒698) 21日 489元 (計算式:698/30×21日≒489) 108年7月1日至108年12月31日 7,300元 698元(計算式:7,300×22.94×0.05/12≒698) 6月 4,188元 (計算式:698×6=4,188) 109年1月1日至110年12月31日 7,300元 698元(計算式:7,300×22.94×0.05/12≒698) 24月 16,752元 (計算式:698×24=16,752) 111年1月1日至112年12月31日 7,300元 698元(計算式:7,300×22.94×0.05/12≒698) 24月 16,752元 (計算式:698×24=16,752) 113年1月1日至113年4月30日 7,300元 698元(計算式:7,300×22.94×0.05/12≒698) 4月 2,792元 (計算式:698×4=2,792) 合計被告應繳納使用補償金40,973元 (計算式:489+4,188+16,752+16,752+2,792=40,973) 備註:月使用補償金=公告地價×占用面積22.94平方公尺×0.05/12

2025-01-23

CCEV-113-潮簡-869-20250123-1

家繼簡
臺灣臺東地方法院

代位分割遺產

臺灣臺東地方法院民事判決 112年度家繼簡字第18號 原 告 凱基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楊文鈞 訴訟代理人 李東銘 被 告 吳夢雲 吳來好 吳美香 簡美玲 簡世光 受告知人 即被代位人 財政部國有財產署南區分署即吳光鈞之遺產管理人 法定代理人 黃莉莉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代位分割遺產事件,本院於民國114年1月15日 言詞辯論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一、被代位人財政部國有財產署南區署即吳光鈞之遺產管理人及   被告公同共有被繼承人吳明化所遺留如附表一所示之遺產, 應如按如附表二所示之應繼分比例分割為分別共有。 二、訴訟費用由被告吳夢雲、吳來好、吳美香各負擔5分之1,被 告簡美玲、簡世光各負擔10分之1,餘由原告負擔。   事實及理由 壹、程序方面 一、按訴狀送達後,原告不得將原訴變更或追加他訴,但請求之   基礎事實同一、擴張或減縮應受判決事項之聲明者,不在此   限,民事訴訟法第255條第1項第2款、第3款分別定有明文。   查原告起訴時聲明為「一、被代位人吳光鈞及被告公同共有 如附表一所示之遺產,應按附表二所示之應繼分比例分割為 分別共有。二、訴訟費用由被代位人與被告依附表二所示比 例負擔。」,嗣原告追加被告並變更、擴張聲明為「一、被 代位人財政部國有財產署南區署即吳光鈞之遺產管理人及被 告公同共有如附表一所示之遺產,應按附表二所示之應繼分 比例分割為分別共有。二、訴訟費用由被代位人與被告依附 表二所示之比例共同負擔。」,皆係基於代位被代位人分割 被繼承人吳明化遺產之同一基礎事實,而為追加被告及變更 、擴張聲明,與前揭規定相符,自應准許。 二、被告簡世光經合法通知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場,核無民事訴 訟法第386條各款所列情形,爰依原告聲請,由其一造辯論 而為判決。 貳、實體方面 一、原告起訴主張:債務人吳光鈞積欠原告債務新臺幣(下同) 309,158元及利息等未償。而吳光鈞已於民國111年8月6日死 亡,經本院裁定選任財政部國有財產署南區分署擔任其遺產 管理人。因吳光鈞之父親吳明化於108年1月17日死亡,遺有 如附表一所示之遺產,由吳光鈞及被告吳夢雲、吳來好、吳 美香、簡世光及簡美玲等人繼承,應繼分比例如附表二所示 。如附表一所示之遺產迄今尚未分割,致原告無法對該遺產 執行受償,爰依民法第242條、第1164條等規定,代位財政 部國有財產署南區分署即吳光鈞之遺產管理人訴請分割如附 表一之遺產等語,並聲明:被代位人財政部國有財產署南區 分署即吳光鈞之遺產管理人及被告公同共有如附表一所示之 遺產,應如按附表二所示之應繼分比例分割為分別共有。 二、被告吳夢雲、吳來好、吳美香及簡美玲到庭表示:對於原告 之主張及請求均無意見,同意遺產按應繼分比例分割等語。 三、被告簡世光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場,亦未提出書狀作何聲明 或陳述。 四、得心證之理由: (一)原告主張,債務人吳光鈞積欠原告債務及利息等未償。而吳 光鈞已於111年8月6日死亡,經本院裁定選任財政部國有財 產署南區分署擔任其遺產管理人。因吳光鈞之父親吳明化於 108年1月17日死亡,遺有如附表一所示之遺產,由吳光鈞及 被告吳夢雲、吳來好、吳美香、簡世光及簡美玲等人繼承, 應繼分比例如附表二所示。如附表一所示之遺產迄今尚未分 割,致原告無法對該遺產執行受償等事實,業據原告提出提 出臺灣屏東地方法院101年度司執字第6013號債權憑證、繼 續執行紀錄表、財政部南區國稅局遺產稅免稅證明書節本、 如附表所示土地第一類謄本及第二類謄本、繼承系統表、戶 籍謄本、除戶謄本等為證,並經本院依職權調取如附表一所 示土地之公務用謄本、地籍異動索引、辦理繼承登記之資料 及財政部南區國稅局遺產稅核定通知書等為證,應認原告之 主張為真實。 (二)債務人怠於行使其權利時,債權人因保全債權,得以自己之 名義,行使其權利,但專屬於債務人本身者,不在此限,民 法第242條定有明文。而此以有保全債權之必要為前提,即 債權人如不代位行使債務人之權利,其債權即有不能受完全 滿足清償之虞時,債權人即有保全其債權之必要,而得行使 代位權。經查,本件原告為吳光鈞之債權人,而吳光鈞於繼 承如附表一所示之遺產後,本得請求分割遺產以清償對原告 所負債務,吳光鈞於111年8月6日過世前怠於行使權利,吳 光鈞之遺產管理人即財政部國有財產署南區分署亦怠於行使 權利,致原告無法就如附表一所示之遺產進行強制執行程序 以受償,原告為保全債權之必要,自得代位財政部國有財產 署南區分署請求分割遺產。從而,原告得依民法第242條規 定,代位財政部國有財產署南區分署訴請分割如附表一所示 之遺產。 (三)按繼承人得隨時請求分割遺產,民法第1164條前段定有明文 。又依民法第830條第2項準用民法第824條之規定,共有人 因共有物分割之方法不能協議解決,而提起請求分割共有物 之訴,應由法院依民法第824條命為適當之分配,不受任何 共有人主張之拘束(最高法院84年度台上字第971號判決意 旨參照)。且按公同共有物分割之方法,除法律另有規定外 ,應準用關於共有物分割之規定,即依共有人協定之方法行 之。分割之方法,不能協定決定者,法院得因任何共有人之 聲請,命以原物分配於各共有人;或變賣共有物以價金分配 於各共有人;或以原物為分配時,如共有人中,有不能按其 應有部分受分配者,得以價金補償之,民法第830條第2項、 第824第1項、第2項分別定有明文。從而,法院選擇遺產分 割之方法,應具體斟酌公平原則、各繼承人之利害關係、遺 產之性質及價格、利用價值、經濟效用、使用現狀及各繼承 人之意願等相關因素,以為妥適之判決。經查,如附表一所 示之遺產並無不能分割之情形,亦查無公同共有存續期間或 分管契約之約定,本院審酌如附表一所示遺產之性質及經濟 效用,分割為分別共有,不致損及被告及被代位人之利益, 原告主張被代位人財政部國有財產署南區署即吳光鈞之遺產 管理人及被告公同共有如附表一所示遺產按如附表二所示應 繼分比例分割為分別共有,亦屬適當。 (四)綜上,原告依民法第242條、第1164條、第830條第2項、第8 24條第2項規定,代位請求就被繼承人吳明化所遺如附表一 所示之遺產,應依如附表二所示應繼分比例分割為分別共有 ,為有理由,應予准許。 五、因共有物分割、經界或其他性質上類似之事件涉訟,由敗訴 當事人負擔訴訟費用顯失公平者,法院得酌量情形,命勝訴 之當事人負擔其一部,民事訴訟法第80條之1定有明文。而 各繼承人均得隨時請求分割遺產,且裁判分割遺產乃形成訴 訟,法院決定遺產分割之方法時,應斟酌何種分割方法較能 增進共有物之經濟效益,並兼顧全體繼承人之利益,以決定 適當之分割方法,不受原告聲明之拘束,亦不因何造起訴而 有不同。又代位分割遺產之訴,係由原告以自己名義主張代 位權,以保全債權為目的而行使債務人之遺產分割請求權, 兩造之間實屬互蒙其利。是以,原告代位財政部國有財產署 南區署提起本件分割遺產之訴雖有理由,惟本院認關於訴訟 費用之負擔,應由被告吳夢雲、吳來好、吳美香各負擔5分 之1,被告簡美玲、簡世光各負擔10分之1,餘由原告負擔, 較屬公允,爰諭知訴訟費用之負擔如主文第2項所示。 六、訴訟費用負擔之依據:家事事件法第51條、民事訴訟法第80 條之1。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23  日          家事法庭 法 官 馬培基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本判決上訴,須於判決送達後20日之不變期間內,向本院提 出上訴狀。如委任律師提起上訴者,應一併繳納上訴審裁判費。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24  日               書記官 鄭志釩 附表一: 編號 遺產項目 地號、建物門牌 權利範圍 1 土地 臺東縣○○鎮○○段000地號 全部 2 土地 臺東縣○○鎮○○段00地號 全部 3 土地 臺東縣○○鎮○○段000地號 全部 4 房屋 未保存登記建物 門牌號碼:臺東縣○○鎮○○里○○路00號(稅籍編號:00000000000) 全部 附表二: 編號 繼承人 應繼分 1 吳夢雲 5分之1 2 吳來好 5分之1 3 吳美香 5分之1 4 簡世光 10分之1 5 簡美玲 10分之1 6 財政部國有財產署南區分署即吳光鈞之遺產管理人 5分之1

2025-01-23

TTDV-112-家繼簡-18-20250123-1

本網站部分內容為 AI 生成,僅供參考。請勿將其視為法律建議。

聯絡我們:[email protected]

© 2025 Know99. All rights reserved.